標籤:

《我的判教觀》讀後感

我的判教觀》讀後感

2009.2.27.4.12. 預科:道成

一、序言

幾個月前,就聽師傅開示時講過這篇文章,於是在網上搜索到並認真拜讀過。本學期您又進行了詳細講解,使我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感到您是站在時代的高度,以無限的慈悲、智慧、勇氣和良苦用心,對整個佛教重新做了判教,這無疑將給佛教界乃至整個世界以巨大影響,令人感到無比的清涼;同時又如燈塔,給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使我們能夠避免少走彎路。您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菩薩行的實踐者。

現在重新閱讀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佛教修學體系的建設與反思》中師傅的這篇文章,倍感親切。我對此進行了反覆思維、並與同修做了多次探討,以圖深刻理解師傅的良苦用心,現歸納如下。

二、與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相對比

拜讀師傅的大作,讓我聯想起宗喀巴大師寫作《廣論》的時代背景和良苦用心。當時,西藏經歷過朗達瑪滅佛的百年黑暗時期,隨著佛教逐步復興,又出現了種種矛盾、顯得非常混亂,為了調和這些矛盾、改善混亂局面、撥亂反正、給佛子以正確指導、令正法久住,宗喀巴大師才造了《廣論》。

如今,由於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嚴重破壞,雖然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多年,佛教得以逐步恢復,且教界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但同樣面臨諸多問題和矛盾,教界現狀並不樂觀。在此背景下,師傅發表這篇文章可謂用心良苦,我想這同樣是為了融合教界的種種不同知見、改善各宗各自為政的局面、撥亂反正、同時給佛子以正確引導、令正法久住。

1朗達瑪滅佛(公元841~846年)的措施及後果:

1)封閉和拆毀佛教寺院:「大昭寺及桑耶等寺的門堵塞,餘下之一切小神殿盡毀之」。

2)焚毀佛教經典:「佛典或投之於河,或焚之以火,抑或埋於沙溝內」。

3)鎮壓佛教僧人:「著名僧人被殺,次等僧人被流放,低級的僧人被驅使為奴「。

後果吐蕃的佛教勢力從此一蹶不振。雖然這次禁佛運動時間不長,但對佛教的打擊非常沉重,到了「藏地佛教遂全被毀滅,佛法幾乎不傳」的程度。

2文化大革命(19661976)的措施及後果:

1)將宗教視為「封建迷信」,將僧人視為「牛鬼蛇神」而大加批判;

2)拆毀寺院、毀壞佛像、焚毀佛教經典;

3)鎮壓佛教僧人、強迫他們還俗、接受改造。

後果中國佛教從此一蹶不振。雖然這次禁佛運動只有十多年,但同樣對佛教的打擊非常沉重,也到了「中國大陸佛教遂全被毀滅,佛法幾乎不傳」的程度。難怪人常說:「歷史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

3宗喀巴大師寫作《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良苦用心:

宗喀巴大師46歲,在噶當派的根本寺院惹珍寺,外有諸多大善知識勸請,內有阿底峽等諸多成就者現身加持,並有文殊菩薩親自攝受指導,造了這部極為殊勝的廣論。大師造此論的良苦用心有以下偈語為證:

A今勤瑜伽多寡聞:藏地有些修行者精於閉關,禮拜,誦經等,卻不研究經教。由於缺乏教理,無法得知自己的修行正確與否,因此分不清內外道,盲目修鍊,故出問題者很多。

B廣聞不善於修要:有些修行者精於經教,卻將佛法當作學術來研究,重口頭辯論,不擅實修,無出離心。

C觀視佛語多片眼:當時藏傳佛教的修行者,大都對經論片面理解,執著於一言一派,互相爭執,缺乏圓融,令後學無所適從,陷入困惑。

D復乏理辯教義力:有些修行者非常有信心深入經藏,卻缺乏正見,不能分別了義和不了義;覺得經教前後矛盾,自己也越學越混亂,缺乏分辨力。

E故離智者歡喜道:宗喀巴大師見此情景,一語道破:如上種種修行都缺乏圓滿教要,遠離了正道。所以要正確學習佛法,體系一定要完整,重心一定要突出。

F見已釋此大車道:見諸多問題,宗大師特開顯大車道,即廣論,以承載所有眾生,按圓滿教要和修學次第,至解脫彼岸。

G故我心意遍勇喜:宗大師造廣論時,想到以此可渡脫無量無邊沉浮眾生,不由心中升起大歡喜。

4師傅的良苦用心:

我感到師傅針對佛教界的現狀,效仿古師大德,對佛教重新做出判攝,又在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上發表《我的判教觀》一文,其良苦用心,與宗喀巴大師造《菩提道次第廣論》極為相似:都是做大醫王,給混亂的教界把脈,目的在於融合各宗各派,給後學以正確引導,並對弘揚正信的佛法,令正法久住具有現實而積極的意義。

三、歸納要點後談感想

記得師傅開示時多次講過六字方針:「理解、接受、應用」。這篇文章是您三十年來的修學、教學與實踐的集大成之作,如果不在理解上下功夫,所談的感想,恐怕很容易陷於空談。所以,請允許弟子先將師傅的文章要點加以歸納,以加深理解,然後談談自己的粗淺體會和感想。

這篇文章結構清晰、要點突出、觀點鮮明、目的明確,共分六部分:內容摘要、前言、佛法的基礎之道、佛法的核心之道、佛法的圓滿之道、佛法的方便之道。

(一)內容摘要:基於「對佛教健康發展的思考,及教界普遍基礎薄弱、修學無序」的現狀,提出「佛教的未來發展應重視的問題:著重共同的基礎建設;強調解脫的核心地位;突出大乘的不共思想;規範凈宗的方便之道。」其目的在於:倘大眾於此達成共識,勵力而為,必然有助於解決當前教界存在的諸多問題,令正法久住於世。

感想1針對教界現狀,提出佛教未來發展應重視的問題(觀點鮮明);表明寫作的目的(目的明確)。只有像師傅這樣站得高、看得遠,有長期修學實踐、關注佛教發展動向、有大悲心、大智慧,有勇氣的菩薩行者,才能看到教界所存在的問題,並明確提出這樣鮮明的觀點,使教界認真反思,也使無數盲修瞎練者藉此辨清方向、避免少走彎路。

(二)前言:指出目前教界普遍存在的具體問題及其根源,然後提出解決的方法。

1信仰盲目而混亂:無相應信仰素質,無法作出正確判斷;

2三大語系各自為政:一些南傳學者不承認大乘是佛說,以解脫為唯一目標;不少漢傳行人輕視聲聞教法,以此為不究竟,不屑修學;藏傳信徒,多奉金剛乘為至尊,並發展為無限的優越感。

3即使選擇一宗後,短期內也難以把握要領、次第和操作方法傳統宗派,或有龐大的理論體系,如天台、華嚴、唯識等,或在傳承中簡之又簡,如凈宗幾乎只提倡一句佛號,禪宗幾乎僅強調一句話頭。

以上問題的共同點:從局部而非佛法修學的整體認識問題。故有必要探討佛法的共同基礎、抉擇普遍的次第,及一代教法的權實成分。然後才能對各宗、各法門準確定位,使學人明白自己處於哪個修學環節。

  佛教各宗均建立在解脫道或菩薩道的基礎之上,即一切法門都是導向解脫或成就菩提的修行。整個佛法修學可歸為四個層次:一是各宗共同的修學基礎(基礎之道);二是三乘教法的核心目標(核心之道);三是圓滿生命品質的不共教法(圓滿之道);四是在個人努力的前提下積極參保(方便之道)。

感想2師傅經常強調:「聞思即是修」,「學習不在多,而在於能夠落實於心行」。是啊,佛法博大精深,有三大語系、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諸多宗派,即使同一宗派,也有不同的分支、修行方法和次第等,所以,要想釐清思路,順利修行,實在是難之又難。師傅作為一個前行者和實踐者,針對佛教界的混亂現狀,撥雲見日,為我們探索出一條新路,讓我們重新回到起點:重視基礎之道,圍繞核心之道,瞄準圓滿之道,藉助方便之道,這恐怕就是師傅所說的「修學的套路」吧。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始終堅持走在這條「通途」上,無疑會避免許多彎路,儘快走向解脫和成佛,自利利他。

(三)佛法的基礎之道:皈依三寶、正確發心、深信業果和嚴持律儀(人天乘)。

1皈依三寶:皈依,是選擇佛法僧三寶為究竟依怙。它關係到未來生命的走向和歸屬。皈依是學佛的開始,這是一條以佛陀為榜樣、以佛法為依歸、以僧寶為導師的人生道路;也是一條以皈依三寶為起點,以自身成就三寶品質為終點的修行道路。皈依是信仰的基礎,它能使我們遵循佛陀指引的解脫道和菩提道修行,並脫離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狀態,開啟以三寶為中心的人生。

2正確發心:發心,是皈依後對學佛目標的確立,特彆強調修行在於用心、修心。如果選擇貪嗔痴的心行,結果必然是發展和成就輪迴;如果希望超越輪迴,則應選擇與解脫或無上菩提相應的心行:出離心和菩提心。沒有出離心,解脫只是自欺欺人;沒有菩提心,成佛只是一句空話。

3深信業果:學佛目的在於解決人生的種種問題,這就必須了解有情生命的發展規律:緣起因果理論。佛教所講的六道輪迴代表生命的六種形態,其根源在於不同的心念,因為它會形成不同的心態、性格、人格,及不同的生命形態。了知緣起因果原理,就能幫助我們抉擇正確的生命方向:走解脫之道。

  深信業果是止惡行善的前提。相信善有樂報,惡有苦報,就會趨樂避苦,這是解脫的基礎和保障。因為只有修行,即止惡行善,才能感得人身,才能最終出離六道輪迴。

4嚴持律儀:戒律,即防非止惡。受戒儀式中的宣誓,可在內心形成戒體,有效制止不善心念的生起,並最終走向解脫。故佛經云:戒是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

  以上,是基礎之道的四項主要內容。不論修學什麼法門,皆應以此為本,倘若缺失這些基礎,任何法門的修學都會成為空中樓閣。

感想3做任何事都不能忽視基礎,學佛也同樣。教界之所以出現種種問題,大都因為忽視基礎所致。不能如法如律地皈依三寶,就不能算是合格的佛弟子;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就不會有正確的人生方向和目標,學佛只能是自欺欺人或落入空談;不深信業果,最終只會陷入外道,永遠不能得解脫;不嚴持律儀,就不可能做到因戒得定、因定生慧,並走向解脫、證入涅磐。 不重視以上基礎,所成就的必定仍然還是凡夫心,那麼學佛無疑就是在緣木求魚,最終必將一事無成。

預科班又叫僧格養成班,我們所學的《佛法概論》、《四分律》、《菩提道次第略論》、《印度佛教史》、《佛門禮儀》、《阿含道次第》、《皈依共修》等課程,及平時的早晚殿、佛七、禪七等實踐都是緊緊圍繞以上基礎而開設的,對我們掌握佛學基礎、了解佛教發展史、培養正見、佛法實修、完善僧格等有很大幫助。

(四)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脫了惑業、痛苦、生死和輪迴,才能了無掛礙,得大自在。

1應認清解脫的意義:許多修學大乘佛法者對解脫認識不足,簡單將之歸於聲聞行果,認為不究竟,似乎可直接上求佛道,其實解脫才是三乘佛法的核心。聲聞行者固然以解脫為目標,菩薩行者同樣離不開解脫。不同在於,後者是以慈悲和智慧的圓滿為終極目標。

2應了知解脫的內涵:現象上,解脫的是輪迴;心行上,解脫的是惑業,惑業是輪迴之本。能解脫的是空性慧。由證得空性,而剷除執著,斷惑證真,成就解脫自在的人生。空性慧的生起,須以出離心為前提,以持戒、修定為助緣,即必須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

3應選擇相關的法門:各宗都有各自的解脫知見,如阿含的無常見、無我見,唯識的諸法唯識見,中觀的緣起性空見等。此外,還有依此正見建立的禪修方法。知見代表對人生及世界真相的認識,禪修代表方法和實踐手段。各宗在知見和止觀修行上雖不同,但解脫的目的相同,即所謂「三乘同坐解脫船」。

4應明確解脫的手段(包括基礎和核心兩部分):

A基礎部分:皈依、發心、戒律。這是各宗所共的,是修學一切法門的共同基礎。皈依,是將生命中心從自我轉向三寶。發心,為出離心和菩提心,即我要出離輪迴和我要利益眾生的願望。戒律,亦名別解脫,即能持一戒,便能從相應的串習中解脫出來。持戒是通過對身口意的規範,營造解脫的心靈環境。真正的解脫力量是慧,而非戒本身。

B核心部分:即從正見到止觀的實踐。道宣律祖在《四分律行事鈔》中,將出家人的行為分為三種:凡罪行、凡福行和聖道行。所謂凡罪行,即凡夫的不善行,如貪圖名聞利養,追求世俗成就;所謂凡福行,即凡夫的福報行,如持戒、修定、建寺、講經等,這些培福積德之行,倘無正確發心為前提,也僅是凡福行而已;所謂聖道行,是從確立正見到通過止觀將正見落實於心行的實踐,這是導向聖道、成就解脫的修行,也是佛法的根本之道,是所有宗派修行的核心。

  認識解脫在三乘佛法中的核心地位,就能協調各語系及各宗派間的關係。聲聞行者不必否定大乘,因為菩薩也在追求解脫,只是獲得解脫的知見及禪修方法不同罷了。大乘行者也不必輕視聲聞,因為聲聞所成就的解脫,正是菩薩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及利他資本。

感想4正是由於教界普遍忽視解脫之道,對解脫的意義、內涵、修行方法和次第等認識不清,才出現了許多問題和衝突。師傅明確指出:「解脫才是三乘佛法的核心」,這就融合了各宗各派。又指出:「解脫的是輪迴、是惑業;能解脫的是空性慧,它須以出離心為前提,修戒定慧三無漏學 」,這就給我們指明了修學佛法的目標、方向和用心方法,使我們認識到學佛修行的根本。

通過學習《佛法概論》和《阿含道次第》,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解脫的重要性、並了解了一些具體的用心方法,如四念處等,還明白了解脫道的修行次第,即通過具善人、四預流支成就有學八支,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成就五分法身(無學十支),而達解脫。

由於我們此前以聞思經教為主、以實修為輔,有時感到所學的內容不能與實修緊密結合,聽說下周要增加四次禪修課,大家都非常歡喜,希望通過聞思修,使我們能夠對所學達成定解、並堅定修解脫道的信心。

通過向師傅請教,經過深入思考和理解我才明白:原始佛教中的聲聞行者雖然偏向於自我解脫,不以普度眾生為主要目標,但並非沒有利他行。他們注重個人解脫、嚴持戒律,並能隨緣度化眾生,具有慈悲與智慧。他們並非一般人認為的只顧自己解脫,而不考慮利益眾生的「自了漢」。

阿含中講到「四無量心(慈悲喜舍)」(中.27梵志陀然經)、以及「十隨念」 (增.卷2)。就體現了聲聞行者的慈悲與智慧,以及利他行。如「念戒」中談到「諸道品法。皆由戒成。」(增.卷2.4)。我想嚴持戒律,就是守護諸根,即不造身口意三不善業,因持戒而不害眾,這可以說是無畏施,這應該是慈悲的體現。又如「念施」中談到「我今所施。施中之上。永無悔心。無返報想。」(增.卷2.5)我想,這與六度所講的布施應該並不矛盾,即布施應「三輪體空」,如此才功德無量。

(五)關於佛法的圓滿之道:成佛。即成就佛陀那樣的慈悲和智慧品質,它依菩薩道的修行而成就,是解脫道的延伸和圓滿。

1延伸包括發心和實踐兩方面。

A發心出離心本無大小乘之別,因為學佛都是從發心出離輪迴開始。但發心所緣不同,若僅限於個人出離,就是小乘的發心。當所緣為一切眾生,發願帶領大眾共同出離,才是大乘的菩提心。

B修學實踐:若為個人解脫而修行,無論修什麼法門,都是聲聞的修行。若發心以成就無上菩提和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解脫為目標,即使修五戒十善,也是菩薩道的修行,同樣能成為佛果資糧。

2圓滿作為菩薩,能給予眾生的最大幫助,就是帶領他們走向解脫。當菩薩成就解脫,並將解脫經驗延伸到眾生時,他的慈悲也隨之成長和圓滿。因此,菩薩道可以說是解脫道的延伸和圓滿:在延伸中,成就圓滿的生命品質,即成佛。

  聲聞聖者和佛菩薩成就的品質有共和不共之別。從共的方面來說,都是解脫;從不共方面來說,佛菩薩不僅成就解脫,更圓滿無限慈悲。

佛法的核心之道,強調以解脫為本。作為大乘佛法來說,則應特彆強調大乘特有的不共之處------菩提心。失去菩提心,菩薩道和解脫道就沒有本質區別,菩薩行和世間善行也會混淆。所有善行,唯有建立在菩提心的前提下,本著利他、無住、無限、無所得的心去做,才會升華為菩提資糧。

菩薩道的修行,是圍繞智慧和慈悲兩大項目開展。不修智慧,無以成就解脫,忽略這一根本,便會導致佛教的膚淺化和世俗化。不修菩提心,無以成就大慈大悲,忽略這一修行,大乘佛教就會失去自身不共之處。唯有在菩提心的統攝下,悲智兼修,自利利他,才能圓成無上佛果。

感想5師傅將研究所的所訓確定為「悲智雙運,自利利他」,一直位於教學和弘法的第一線,並且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將菩提心落實於菩薩行中,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真正的菩薩行者。這充分體現了大乘佛法更強調利他的不共之處。

師傅明確指出:「成佛,依菩薩道的修行而成就,它是解脫道的延伸和圓滿」,「聲聞聖者和佛菩薩成就的品質有共和不共之別。佛菩薩不僅成就解脫,更圓滿無限慈悲。」所以,必須依出離心成就解脫,依菩提心成就佛果。大乘行者只有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並重視解脫道,才能最終成就佛果。否則,忽視解脫之道,甚至將其貶斥為小乘,那麼所謂成佛只是戲論,只能流於空談。

漢傳佛教弘揚的是大乘佛法,但卻一直忽視嚴持戒律和發出離心以求解脫,從而出現了許多問題,如將佛教膚淺化、世俗化,這是對佛教的極大破壞。師傅多年來一直重視菩提道次第論的弘揚,這就將解脫和成佛由對立變為統一,既重視兩者所共的解脫之道,又特彆強調依菩提心而成就佛果的圓滿之道。這無疑將驚醒夢中人,化干戈為玉帛,讓聲聞行者和菩薩行者都能冷靜思考、深刻反省,放棄無意義的爭論,將心行調整到與正見相應的狀態。

(六)佛法的方便之道:凈土法門。

這是從加強保障的意義而言。因三界險惡,故仰仗佛力的慈悲接引,往生極樂,得不退轉。佛法強調自力:「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是佛法有別於其他宗教的核心精神,但並非所有眾生都能依自力走向解脫。

  修學凈土法門者大體有兩類,一是沒有能力獨立走上解脫道或菩薩道,也就是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所說的怯懦眾生。他們覺得菩提道長遠艱辛,不如仰仗佛菩薩願力來得安全保險,故選擇凈土法門,期待他力拯救。一是在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前進途中,對於自解脫的信心不足,從而轉向凈土法門。修某個宗派:如天台、華嚴、禪宗,最後都導歸凈土。如「教學天台,行歸凈土」,「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

  可以說凈土法門沒有知見,也可以說知見極多。它特彆強調只要深信彌陀,再輔以相應願行,就能蒙佛接引,速生西方。同時,凈宗在知見上又極其豐富。天台、華嚴、禪宗學人都將其見地賦予凈土中。凈土法門本來簡明直接,最後卻包羅萬象,深不可測:從持名念佛,到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再到「自性彌陀,唯心凈土」,「即心念佛,即心是佛」。

  凈土法門提供的保險對學人極為重要。一方面,可為無信心走解脫道和菩薩道的學人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可為已經走上解脫道和菩薩道,卻信心不足者提供保障。這是彌陀大願成就的凈土,也是佛陀為眾生指示的安全通道。

此外,也不能否定有些大德修凈土法門屬於菩薩示現,是為了慈悲後學所作的示範。

感想6師傅將凈土法門視為「方便之道」,我想這是基於您對凈土的深入理解,才做出的恰當合理的定位。雖然佛法在唐朝有八宗,發展到今天似乎只有禪宗和凈土宗仍然大行其道,恐怕是因為它們比較符合現代人的根基吧。有同修認為凈土法門也是佛法的究竟之道,但是通過學習教理和請教師傅,我才知道,往生凈土只能避免不墮惡趣,它離成佛還很遠。當然,凈土法門能夠受大眾的歡迎,恐怕是因為許多人對自己的修行解脫沒有把握,屬於「怯懦眾生」吧。所以,這個後保險,就為我們的修學提供了一個安全的保障。如果能夠修學阿含解脫道,或大乘中觀、唯識、禪宗等法門,對自己的解脫有了足夠的信心,那麼,不一定大家都去西方凈土吧。

正因為許多修習凈土的人,對教理不太通達,從而出現了許多問題,造成知見、方法、次第等混亂的現象,令眾多修習者無所適從。師傅的這一觀點,必將給修習凈土者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幫助。我本來也打算以後專修凈土法門,但通過深入學習,我才了解到,凈土法門並非只靠一句佛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礎,有了正見和抉擇能力後,再一門深入,才是學佛的正途。否則,很容易陷入盲修瞎練的狀態,而辜負了暇滿的人身。當然,我平時也念佛,寒假還到定慧寺和靈岩山專心念佛,事實證明,念佛的確能夠令心清凈調柔。所以,為了避免墮於輪迴和三惡道中,我要繼續念佛,同時嚴持戒律、繼續深入修學佛法。

四、本文的價值和意義

師傅經常講要快出人才,加大弘法力度,希望給我們提供一個能夠快速成佛的套路,因為社會需要佛教,世界需要佛教。對於我們這些後學來說,這篇文章無疑會給我們的修學以積極引導,使我們儘快成長、少走許多彎路。胡福明先生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給中國歷史的發展以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樣,我相信師傅的這篇文章也必將給佛教界,乃至整個世界以深遠的影響。(完) (字數:8148)

推薦閱讀:

成功是一種心態讀後感
《陽光心態》讀後感
<虛實之間>-讀後感
《先發影響力》第七章讀後感
有關讀《活著》的讀後感

TAG: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