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幼兒拒園的幾大原因
歡迎加主編老師個人微信號:yjcm365
如何才能使幼兒儘快度過分離焦慮期呢?我們的體會是,密切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是解決幼兒分離焦慮的關鍵環節。這是因為,由於情緒體驗在強度上有不同等級,而情緒體驗的強度又取決於外部對象和環境對某個人的意義,因此,即使處於同一環境中,面對同一對象,在不同人身上引起的情緒體驗的強度也會出現區別。這就決定了這種「分離焦慮」在不同孩子們身上表現出來的程度必然會有所不同。
經過長期觀察,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不同表現程度的分離焦慮行為,並試圖從生理和心理上對幼兒的行為表現加以分析,明確幼兒拒園的原因以及透過其行為反映出的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嚴重哭鬧型
行為表現:天天來園時,大聲地哭喊:「我不上幼兒園,我要回家」一邊哭喊一邊用手使勁抱著媽媽的脖子不鬆手。進教室以後就往地上躺,對來幫助他的老師又踢又踹。
行為分析:孩子與父母建立了親密的依戀關係,這種依戀構築了幼兒安全感和依賴感的基礎。入園初期,幼兒突然離開了原有的依戀對象,無依賴感和無安全感強烈呈現。而與教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還需假以時日。此時,幼兒面臨「情感遷移」的心理衝擊,陷入極度的心理焦慮之中。此類型中多數孩子在家中已習慣了「小皇帝」的待遇,進入幼兒園後,眾星捧月的感覺很難再找到,也會導致其失落的心理。
行為對策:老師要與家長多溝通,使家長明白家長的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應每天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引導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導向,不要總問一些消極的問題,如「有小朋友打你嗎?」「你今天哭了嗎?」「幼兒園的飯好吃嗎?」等,這會強化孩子的分離焦慮,讓孩子更不愛上幼兒園。提醒父母在和老師溝通的基礎上,注意從正面引導幼兒,如。「今天你得了一小五星,真棒明天我們還去幼兒園,得一個大五星好嗎?」「老師說你真乖,可喜歡你了。」「今天和誰做好朋友了?」用積極鼓勵的語言與幼兒交流,多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以此幫助孩子和老師、小朋友建立起感情,會讓孩子感受到上幼兒園的快樂。
孩子們的天性是愛玩的。教師可以採用做遊戲的方式來激發他的興趣,轉換他的注意點,在遊戲過程中,孩子會和教師親近起來了,這有助於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和陌生感。
哭鬧後發作型
行為表現:浩浩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但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開始想家,並找各種理由哭鬧。有時說,忘了帶手絹;有時說,媽媽今天沒和我說再見。
行為分析:此類幼兒一開始最容被老師忽略,認為他們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此把大部分精力放到那些哭鬧的孩子身上。老師忽略他們的行為,會使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失落的情緒。而這種具彌散性的失落情緒,必然會導致幼兒的不愉快,隨之出現了哭鬧後發作的狀況。
行為對策:教師應面向全體幼兒,加強對每一位幼兒的觀察,關注每一位幼兒的發展;不斷更新幼兒園的活動,使之生動活潑性並具有新鮮感;同時,請家長從一開始就對孩子初期的良好表現及時予以鼓勵。
不斷嘮叨型行為表現:華華來園時不哭不鬧,安靜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也不選擇玩具,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每隔一兩分鐘就會自言自語地嘮叨:「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不時地還擔心地問:「老師,你喜歡我嗎?」有時還拉著旁邊的小朋友說:「別哭了,一會兒媽媽就來了。」有時也會嘮叨:「老師,我困了,鋪床睡覺。」一天下來,無數次地重複這幾句話,好像一個復讀機。
行為分析:這些幼兒平時比較內向,也比較聽話,家長讓來幼兒園也就來了。但是對幼兒園還沒有產生親近感和快樂感,所以,總盼著早點結束幼兒園的生活,早點回到自己感到快樂的家庭生活中去。外表的平靜下面涌動的是急切期盼回家的焦慮心理。
行為對策:教師應有意安排他們與性格開朗、活潑、快樂的幼兒在一起玩,用積極的因素感染他們、帶動他們;多組織能夠激發他們興趣的活動,把對回家的急切期盼逐漸轉變為對幼兒園有趣活動的期盼: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進行鼓勵和表揚,使他們感到自己在幼兒園有一種在家裡沒有的自豪感,增強幼兒園對他們的吸引力。
身體不適型
行為表現:蓬蓬進園後表現出生理上的種種不適,總是頭痛、肚子痛,但是一回家癥狀馬上消失。在幼兒園每天總尿褲子,一天要換四五次衣服。
行為分析:幼兒在家的生活一般是寬鬆而隨意的,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既沒有內容的規定,又沒有時間的限定。相對而言,幼兒園的生活顯得有目的、有組織,其間還必須遵守一定的常規要求。對幼兒來說,行為舉止一旦受到約束,他們就會感到不自在。因此,心理上的焦慮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生理上的反應。回到家裡,心理上的焦慮消失,生理上的不適反應也就停止。
幼兒入園前,孩子在家往往會形成一些特殊的生活習慣,就作息習慣而言,有的晚睡晚起,有的從不午睡,有的要媽媽陪著睡等等。入園後,這些習慣失去了實現的可能,幼兒的習慣被中止,導致了幼兒的不適應。
行為對策:對幼兒出現的生理上的不適應,老師要像媽媽一樣體貼和關心,耐心地給以細緻的呵護;還要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在家裡不能夠感受到的樂趣;並引導與其他幼兒交往,擴大幼兒的活動面,使其儘快融入集體生活。
絕食型
行為表現:依依外表很柔弱,也不喜歡說話。每天來園時,哭喊著不願意離開媽媽。等媽媽走了以後,就獨自坐在一旁掉眼淚,老師和她說話她就扭過頭去不理睬。到了吃飯的時候,無論老師怎麼勸,她一聲不吭就是不吃。
行為分析:這些幼兒平時在家裡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在家裡就經常採取一些過激的手段。家長們在這種過激手段面前,往往是繳械投降,最終不得不答應他們的要求。由於幼兒有這方面的「成功經驗」。當他們不願來幼兒園卻被家長硬送來後,他們就「故技重演」,用絕食這種過激行為來抗議。
行為對策:首先要從愛護幼兒的角度出發,與家長商量,讓家長先把孩子領回去吃飯。吃完飯後可以再送回來。剛入園時,可以遲送早接,使孩子和父母分離的時間短些,逐步延長在園時間。
還要有意安排他們與性格比較開朗、活潑的幼兒在一起玩,用積極的因素去感染他們、帶動他們;組織能夠激發他們興趣的活動,增強幼兒園對他們的吸引力。
家長要堅持天天送幼兒到園,不能因為孩子採取了過激行為就心軟,斷斷續續地時而送時而不送,只會增加孩子適應幼兒園的時間。
逆反型
行為表現:小明早晨來園時哭鬧,不進教室,但當晚上離園時,老師怎麼叫他,他就是坐在座位上不和媽媽回家,還說他喜歡在這兒。
露露來園時高高興興的,可是等奶奶走了之後卻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偷偷地哭泣。有一天露露病了。奶奶說不送幼兒園了,在家裡休息。露露卻在家裡大哭大鬧非要來幼兒園。奶奶只好把她送到幼兒園。我們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發現,露露在幼兒園表現出愉快的情緒,但是每天回到家裡表現出很暴躁的情緒。爸爸媽媽必須都聽她的,稍微不順心就哭鬧。
行為分析:這兩個孩子的外在行為表現,好像很喜歡幼兒園。但我們追根溯源可以發現,孩子們其實是在反抗。三歲左右正是幼兒的第一個逆反期,他們用逆反的行為向家長抗議。而他們這種逆返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他們不能接受老師的幫助,不能很快地融入幼兒生活,不能調整自己的情緒情感,使自己長期處於極度不快樂的情緒狀態中。這兩名幼兒都是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住,所有人都圍著家裡的這個「小太陽」轉,通過溝通、了解,我們發現一家人全都在為孩子上幼兒園的事苦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問一句,我問一句,千叮嚀萬囑咐老師,恐怕沒有把孩子的情況介紹清楚。家長的這種焦慮情緒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態度。
由於入園前幼兒在家中受到過度的保護,忽然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他們很難適應新的環境,所以生產了懼怕的心理。但是,由於孩子在家裡一直是被千依百順的,所以他們會用過去哭鬧的手段威脅家長。而當他們發現這次威脅不管用時。就開始懷疑家長是不是不喜歡他們,因此,他們採取了更為激進的反抗。
行為對策:教師要以母親般的情懷補償幼兒的情感損失,幼兒園便會對幼兒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幼兒入園後,教師親切的語調、溫柔的摟抱、細緻的照料、友善的寬容都給幼兒留下媽媽般的印象。
老師應該利用來園、離園環節,做好穩定幼兒情緒的工作,來園時,可以用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喜愛的玩具、關心的動物等)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以淡化分離焦慮;離園時,可以用言語鼓勵幼兒,並給予小小的物質獎勵,如小星星、小貼畫等,來強化幼兒高高光興來幼兒園的積極行為。
老師還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每天都主動找這類孤僻、沉默、抵觸情緒強烈的孩子聊天。發現這類孩子的點滴愉快情緒,老師應該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揚、鼓勵他,讓他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
老師還可以幫助孩子找一個性格開朗的小夥伴。但在孩子不願意和小朋友做遊戲或是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時,老師不妨把自己轉換成孩子的角色,單獨和他做遊戲,激發他和別人共同遊戲的興趣。然後老師再慢慢離開,換上其他小夥伴和他繼續做遊戲,讓他感受到同齡孩子遊戲的快樂。促使他主動尋找小夥伴,漸漸擺脫孤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或是允許孩子獨處一段,給孩子自我調整的時間的寬鬆的空間。
推薦閱讀:
※幽默笑話:媽媽第一次帶著兒子去幼兒園,害怕兒子受委屈
※與幼兒溝通的6大方法
※寶寶上幼兒園哭了 家長該怎麼做
※多美滋幼兒配方奶粉「操控了幼兒的胃口」?
※幼兒幾大福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