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內閣重新「排兵布陣」,未來有六大看點

安倍政權的核心架構未變。安倍首相8月3日改組了內閣,對自民黨的高層人事進行變動。與之前順風順水時進行的內閣改組不同,這次改組是為應對安倍本人及其內閣支持率暴跌至重新執政以來最低紀錄而採取的舉措。安倍在2016年8月3日進行的內閣改組中,19名閣僚中只有8人是首次入閣。當時,自民黨剛剛贏得參議院選舉,安倍在改組內閣時偏重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而這次,他大幅度地改組內閣人事,旨在扭轉頹勢,延長其執政壽命。近幾個月來,安倍一直醜聞纏身,受一系列醜聞疊加影響,安倍的支持率暴跌。安倍的如意算盤是贏得2018年的自民黨內總裁選舉,從而執政到2021年。這樣,他可在東京奧運會上風風光光地現身,更主要的是在任期內實現修改憲法之夙願,以圓其國家政治轉型之夢。2017年3月5日,日本執政的自民黨舉行第84次黨代表大會,通過了「總裁公選規則修正案」,決定將此前黨章規定的總裁任期最長「二屆六年」修改為「三屆九年」。根據這一修改規定,原本將於2018年9月任期滿兩屆的安倍晉三可以連續第三次競選自民黨總裁。由於執政的自民黨實行「總裁、首相一體制」,這也意味著身為黨總裁的安倍,在理論上可以擔任內閣首相至2021年。對內主攻修憲目標,對外進行人事布陣根據《日本國憲法》規定,組織內閣,任命並任意罷免國務大臣是日本首相的權力。這次改組主題明確,對內是將實現修憲目標定為主攻方向,對外重點是為積極應對新形勢下的對美對華關係做人事布陣。此次內閣改組和黨的高層更動有四個看點:第一,安倍為再次連任自民黨黨首,獲得修憲的得力支持,留任了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等元老級人物,安倍政權的核心架構未變。第二,求穩怕亂,少用新人,防止醜聞再起。為此,安倍起用了幾乎自民黨內所有的人才班底,包括小野寺五典、林芳正、野田聖子等多次擔任過內閣大臣的重量級政治家,企圖以此挽回國民對他的信任。第三,安倍將最有可能在明年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挑戰他的岸田文雄、野田聖子等黨內非主流派人物籠入安倍體制內,名為建立「舉黨體制」,實為化潛在的敵手為現實的幫手,企圖減少明年黨總裁選舉的壓力。第四,出其不意,起用著名友華派老資格政治家河野洋平的長子河野太郎為外相。曾經擔任過內閣大臣的河野太郎曾留學美國,遊歷東西方多國,被認為是有國際視野的少壯派政治家。他在2012年安倍重新上台以後,坐了5年的冷板凳。他曾說,「中國和日本是鄰居,不管是彼此討厭還是彼此喜歡,鄰國意味著中日是永遠無法搬家的鄰居,除了友好別無出路」,「中國和日本不應該是競爭對手,對兩國來說只有『建立互補互益關係』這一個選擇。因此,政治、經濟各個領域的合作都需要充分展開」。此外,二階俊博、高村正彥等一批主張緩和、發展中日關係的代表人物留任,林芳正等知華少壯派被委以重任。日本輿論認為,安倍此舉旨在為加大對華外交力度布陣。政治上的失信不是換幾個大臣就能挽回的這次改組能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人心一新」的效果,提振安倍政權的支持率,是個很大的問號。日本輿論認為,安倍本人政治上的失信不是換幾個大臣就能挽回的,安倍執政下的日本政局可謂進入了動蕩期。第一,民可載舟,亦可覆舟。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覺醒起來,認清了安倍政權旨在改變戰後和平發展路線而急推國家政治轉型的右傾化政策的本質,不滿和反對的人數一路飆升,要求安倍早日下台的呼聲有增無減。第二,被稱為「第二權力」的日本輿論界風向有變,主流媒體對安倍政權的批判和抨擊增多。各媒體大肆報道民眾「不信任安倍內閣」、「怨聲載道」,輿論導向的變化將會引出怎樣的連帶效果,值得關注。第三,修憲前途渺茫。關於向國會提出的安倍色彩濃厚的自民黨修憲案,民調顯示,反對人數已超過贊成人數。將自衛隊寫入憲法第九條的條款,討論中能否得到民眾的理解,以在其後的國民公投中獲得過半數支持,是個未知數。明年還是眾議院選舉年,如果選舉結果導致修憲派的議席比現在減少,達不到修憲所需的2/3議席,那麼,安倍夢寐以求的修憲,就難跨出國會門檻。第四,黨內開始出現批判安倍的聲音。與之前黨內萬眾齊喑的情景不同,自民黨內多數人對安倍的修憲方案態度消極。連修憲派石破茂也對安倍的修憲方案提出異議,他還表示要追究自民黨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遭到歷史性慘敗的原因。中谷元開始與安倍政治劃清界限,批判安倍的修憲論。黨內的離心傾向增加了安倍政權的不穩定性。明年9月,安倍的黨總裁任期即將結束。如果屆時有人公開出馬提出挑戰,不排除安倍下台走人的可能。第五,從公布的經濟、防衛廳人選看,新內閣成立後,安倍力推的經濟政策和軍事政策領域的改革,能否提振日本經濟,是否會引發東亞局勢的動蕩,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第六,緩慢改善的中日關係能否繼續保持改善勢頭,中日關係能否儘快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人事布陣固然重要,根本在於安倍政權的對華政策取向。關鍵是日本能否既在戰略上把准和平、友好、合作大方向,又在行動上作出扎紮實實努力,把改善中日關係的意願更多體現在政策和行動當中。
推薦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著書講述如何艱辛推行雙語——中新網
明朝的內閣  屢遭彈劾的張璁
明朝內閣大臣著名的三楊
超穩定的安倍內閣預示著什麼?
美國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內閣(1825年-1829年)

TAG:排兵布陣 | 未來 | 內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