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 藝術之城
澳門,另一座藝術之城 黃禮孩 2013-07-11 10:42:55
作為我居住的廣州,澳門是我們的一個鄰居。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很了解澳門,其實未必。1996年,我第一次去澳門時,一切都覺得新鮮、好奇。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期間去澳門無數次,但每一次去都有新的發現,當然不是人們說的哪間賭場又開張了,而是澳門的建築、飲食、歷史、藝術等等領域不時讓你眼前一亮。一個人如果到了澳門,只記得去賭城豪賭,而忽略了拐彎處的展覽館、小教堂或老建築,這是他個人的不幸,而不是城市過錯。如果你是一個追求精神生活的人,就不會錯過澳門藝術節。
第二十四屆澳門藝術節從五月初至六月初,歷時一個月,來自中國內地、葡萄牙、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以色列、台灣、越南及新加坡等國家及地區的出色藝術家及團體為澳門觀眾帶來三十多項精彩節目。應澳門文化局邀請,我以藝術評論家的身份去觀摩藝術節的一部分壓軸之作。
5月31晚,在澳門文化中心觀賞以色列舞團帶來的多媒體舞蹈《同床異夢》,此作品是現實生活的一個倒影或者夢境,是人生的側面或困局。床是情侶生活的一個載體,是兩個人的小世界,是生命發生種種可能的出發地。一對情侶,他們在一張傾斜的床上上演日常的的戲碼。他們對話,他們爭吵,他們親密,他們疏離,他們遊戲,他們痛楚,他們各自做著自己的夢......很是慶幸自己能遇見這麼富於表現力和想像力的作品,私下來心想,這麼好的劇目,不在廣州演出實在太可惜了。當然,藝術節上值得稱道的節目還有很多,法越裔編舞家愛雅-索拉與一群曾于越戰時期以歌聲撫慰戰士的越南婦女一起演出《旱-雨》,她們催眠般的動作、遙遠的吟唱,喚起的是記憶,是歷史,是人文的情懷。聽說,著名編舞家林懷民還專程飛來澳門觀看該演出。藝術節的舞蹈品種繁多,相對於蕩氣迴腸的《旱-雨》,英國編舞家韋恩-麥奎格的《追-尋》側重於思維與舞蹈的關係,3200顆LED燈組成的燈牆成為舞蹈耀眼的背景,它是電波的速度,是電路的複雜,是抽象的思想,是文明、科技和身體交織起來的探索,而純舞蹈的肢體語言帶來舞蹈新的可能。
除了舞台藝術,還有各種展覽,像《消失了的技法:鮑德里亞攝影作品展》是不容錯過的。讓-鮑德里亞是法國傑出的思想家,他不但通過文字來闡釋這個世界,也通過影像來敘述自己的思維。在塔石藝文館所展出他生前的五十多張圖片,是他看世界的方式,也是他哲學的一個觀念。鮑德里亞對影像的見解總是獨特的,比如他說的:「施予圖像的暴力大大的超越了圖像本身的暴力:它為檔案、證明、資訊的目的所用;為道德、教育、政治、廣告的目的所用。這樣,我們總是將他忘記,而因此,我們失去了對圖像本身命運的關注」。
一個設計感的藝術節,它面對不同的人群,每一個人在盛大的節日里都能找到自己的視點。已經辦了二十四年的澳門藝術節,已經爐火純青。漫步澳門街頭,很多繁華地段都能看到藝術節的海報,遇上自己感興趣的展覽或演出都可以去一飽眼福,比如舊法院改造成的展覽館就有澳門本土藝術家的藝術展,或者夜色降臨後鄭家大屋也會免費上演關於建築的光影表演。澳門其實已經不是人們舊意識中的賭城,它已經在悄悄化身為藝術之城。除了藝術節,它還有城市節、文學節、音樂節、電影節、民俗節、旅遊節、藝術澳門博覽會、葡語國際詩會等等,用澳門文化局林俊強處長的話來說,就是活動一浪緊接一浪,一浪又高過一浪。
之前,我來澳門參加過文學獎的評選工作,對澳門文學有些疏淺的認識,感到澳門文學應該是澳門的靈魂和傳統,是城市的底色。沒想到,今年三月間就到澳門參加「第二屆澳門文學節」了。澳門文學節的主體當然是澳門本土作家和詩人,唯有本土優秀的詩人和作家才能塑造澳門的精神氣象。至今我還記得在婆子屋旁的「瘋堂」舉辦的那場關於「文學的邊界」的話題,澳門作家表現得較為活躍。不斷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讓別處的觀點撞擊自己的認識,從而對世界有一個更有效的呈現,這才是我眼中的澳門文學。澳門文學節沒有辦成圈子文化,這一點比起很多文學節都有效。文學節期間,我們的漢語詩人作家和葡語國家的詩人作家去了很多大學、中學、中專學校做講座,與學生對話,談文學和理想、閱讀與寫作、城市與文學等話題,很受學生歡迎。以往我也在別的文學節上做過講座,但次數沒有澳門文學節安排得那麼多,那麼緊密。看起來,澳門文學節有給學生和市民培育文學熱誠的跡象,比如在鄭家大屋的那場詩歌朗誦會,就來了很多台灣詩人席慕容的粉絲。鄭家大屋充盈著傳統文化的氣息,因為當代詩歌與藝術的介入,它的味道就成為澳門中西文化合璧的佳肴。澳門文學節處處洋溢著亦中亦西的雙重舞蹈,比如大陸油畫家和印度油畫家的聯展,比如葡萄牙電影和中國電影的共映等等。顯然,澳門文化局對舉辦文學節已經有成熟的理念,他們把葡語文學和漢語文學放在一起來互動,在文學藝術的框架上拓展,蔓延出來的是多元的文化語境。
這樣的語境不但作用在澳門人的身上,也滲透到我的心裡。每次參加澳門的文化藝術活動,都恨不得自己就是主管廣東文化藝術的決策者,去探討與澳門的合作。作為近鄰的廣東,我們對澳門了解多嗎?我無意識拿廣東與澳門比較,僅僅從觀眾欣賞演出不拍照、不隨意走動、不響手機鈴這一點小細節來看,澳門觀眾就比大陸的觀眾素質高。廣東為何就沒有建立起持久的文化品牌?至少,很多地方可以向澳門借鑒。兩地相距那麼近,很多資源本來可以互補,但兩地並沒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機制。澳門政府把世界各地優秀的文化藝術請到澳門,目的是滋養和提升市民的素養,但有時也只是演出兩三場,非常可惜。如果廣東借力澳門把藝術家請來,讓市民看到世界各地的藝術,這不是雙贏嗎?一場好的舞台藝術或一個有價值的展覽,有時不是你想辦就能辦得到的。第二十四屆澳門藝術節,引人注目的還有「華麗裝飾:拿破崙宮廷藝術展」,它是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法國國家傢具暨織毯造辦處的攜手合作,也是法蘭西宮廷頂級工藝精品第一次在亞洲亮相,其中與法國參議院特別商借首次於法國境外展出的拿破崙寶座,更是來之不易。這樣的展覽,如果廣東通過與澳門的合作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展出,更廣泛的人群將開闊視野。
粵港澳同在珠三角的地理區域上,經濟上早已相互依存,但在文化上並沒有形成一個更為緊密的合作,比如就沒有一個三地輪流做莊的藝術節或文學節什麼的。(六月一日,當我站在威尼斯人金光會展看「藝術澳門博覽會」時,我想到的是,澳門正在提供溝通、連接、整合藝術界、收藏界與藝術投資機構、社會大眾的有效平台,試圖進入亞洲藝術的市場視野。反思廣州的博覽會,似乎已經力不從心。)當然,三地之間也有合作,像更早前的廣東現代舞團就是與香港合作帶來的果實,而澳門與廣東合辦的《中西詩歌》雜誌已經有十三年歷史,成為澳門與內地的文學的橋樑,但像這樣長時間合作的文化項目太少了。在澳門第二十四屆藝術節上,惟一的文化交流項目是三地聯合主辦的舞蹈劇場《情書》,該劇目不見得是經典作品,但卻是三地藝術家之間合作的生動個案。
經濟上的珠三角已經趨於一體化,但文化上的共贏去遠遠欠缺。香港被捧為全球第三大藝術樞紐,直逼紐約與倫敦。如此一個生機勃勃的活體存在身邊,搞不懂廣東的文化官員為何一味往北京跑,僅僅因為話語權和政治資本在北京嗎?港澳雙城都有優質的文化藝術資訊,比如最近轟動國內外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比如如火如荼的澳門藝術節和文學節等等。當代藝術是考量一個社會民主生活的晴雨表。一個城市必須有健全的藝術生態圈,如此才能凸現城市的形象和競爭力。同樣,一個區域有著相同的藝術品味和追求,這個區域才凝集多元共生的力量。澳門已經成為以本土化推動國際化的一個典範,它是另一座文學和藝術共生的城市。
推薦閱讀:
※澳門賭運1
※【澳門】小城故事
※澳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中國在打「澳門牌」?
※人均30MOP 手把手教你如何把最地道的澳門街頭美食吃到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