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受熱捧要感謝五四先賢

2017年05月03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顧 新聞列表返回目錄 中青報系

《朗讀者》受熱捧要感謝五四先賢曹東勃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5月03日 02 版)我們使用白話文一百年之後,又「增生」出某種文化的「贅疣」(官話、套話、空話、大話),以至於一些樸素的文字撲面而來時,有一種久違的感動。--------------------------------------------------最近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中國詩詞大會》受熱捧,《朗讀者》受熱捧,一些以文成名的「平民明星」也受到熱捧。這些現象明白地提示人們,目下並沒有什麼古今中西之別、文言白話之爭,倒是有一點共通之處:人們內心中那些最柔軟的部分,很容易被樸素的語言和靈性的生命體驗激活。今天,當我們見證各類以文字為生的平民明星橫空出世、「一戰成名」時,應當感謝的絕不是什麼「祖師爺賞飯吃」,而是新文化運動的各位先賢幹將。沒有他們整整一個世紀前的艱難推動,就不可能有現代文學革命,更不可能有這類文化領域的「庶民勝利」。新文化運動從白話文開始,白話文的推廣從標點符號開始。「句讀之不知」似乎比「惑之不解」更低級。但是,當胡適等人試圖引入現代標點符號來解決這個初級問題,竟然遭到那樣強烈的抵觸:「秤鉤(指問號)也能入文嗎?」白話文革命的最根本動機和最深遠影響在於達到「言文一致」的效果。所謂言文一致,簡單說來,就是書面語言和口頭表達一致。晚清的黃遵憲說「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胡適說「一部中國文學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學逐漸代替死文學的歷史」。人們常常用「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來描繪人的言行分離。在新文化運動之前,人們的言行分離之間還有一個過渡狀態,就是言文分離。說的是一套,寫的另一套;日常語言是一套,文化積澱又是一套。「言文一致」有助於消除言說經過文字最終過渡到行為的中間環節。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並軌,當然是前者對後者的兼容並包、雅俗共賞,讓文學飛入尋常百姓家,不離乎人倫日用。由此,從文學革命而至倫理革命,再由倫理革命發展到五四時期的政治革命。五四青年們的街頭演說,一定不會是大臣們的奏摺體,也不大可能是西遊水滸紅樓體,而只能是一種更徹底的平民話語體系。只有這種言文一致的文體能夠發揮出政治動員的巨大能量。大俗之中蘊含著大雅。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非要表達出某種民粹主義的腔調,那未免做作,也淪為鄉愿。然而雅俗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通道。詩三百篇不過是時人口耳相傳的歌謠,傳至今日已被人們奉為大雅,正所謂「思無邪」;詩為正統時,詞體被認為是輕佻浮躁,太過世俗,陸放翁生逢詩詞相交之際,詩有九千首,詞卻不多,不過是用作世俗消遣;待後人將詞奉入廟堂,民間的曲又成為世俗的代表;再後來是小說,然後是白話小說,到今日白話小說也已登上大雅之堂了。這雅俗之辨,實在是亘古不絕,綿綿不斷。為了推廣白話文,當年胡適曾與古文派在詩歌層面上「鬥法」。相對溫和的保守派文學團體「南社」並不反對在小說和演講中使用白話,但堅持認為詩歌是個例外,因為詩歌是「文學的高級形式」。胡適偏不信這個邪,閑來無事寫了不少白話打油詩作,這些當時的舊派文人以為俗不可耐的作品有不少膾炙人口流傳至今,其中就包括上世紀70年代的台灣流行歌曲《蘭花草》。我們完全無須抬高這些年不斷出現的某些現象級平民文人,他們的文風之所以讓人眼前一亮,並非有多麼的清奇超凡。恰恰相反,這些「新風氣」正合於陳獨秀1917年在《新青年》雜誌為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搖旗吶喊時,所撰的《文學革命論》中那幾句標誌性口號:「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白話文的推廣固然有新文化運動先鋒們衝鋒陷陣、左衝右突的功績,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制度背景則是數量龐大的「閱讀受眾」群體被批量化地生產出來了。各類新式學堂層出不窮,培養出大量現代知識階層,他們具有一定的購買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是有錢有閑的市民階層。在當時的脈絡中,農村被視為文化荒漠,沒有哪家媒體是旨在為農民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今天則不同了。文盲幾乎不存在了,文化傳播的載體也一躍進入智能化、數字化階段。技術進步貌似讓世界變得更「平」、也給城鄉設置同樣的文化議程。因而,掌握了先進的文化手段和工具的農民,也可以在今天寫出動人心弦的文字。問題在於,為什麼我們今天熱捧的很多平民文人,不過是做到了「我口道我心,我手寫我口」這樣的最基本要求,平實記述自己生活,居然就被大家如獲至寶一般孜孜以求、推崇備至?難道說,一百年來,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的成果遭到蠶食,以至於我們對這類返璞歸真的文字感到新鮮、稀罕起來?抑或是,今天很多專「以文字為生」者,偏離這些基本要求太過遙遠,以至於回歸到「言文一致」、說真話、講人話,似乎又成了一個很高的標準?再或者是,我們使用白話文一百年之後,又「增生」出某種文化的「贅疣」(官話、套話、空話、大話),以至於一些樸素的文字撲面而來時,有一種久違的感動,進而視如珍寶?另一個大問題是,今天的閱讀環境和氛圍,在表面繁盛之下,也有著迥異於以往的亂象,這很像波茲曼對奧威爾和赫胥黎的比較:也許今天更值得我們擔憂的,是那種淹沒在一地雞毛下的生活瑣事、汪洋大海的信息浪潮之中的精神文化需求。每每看到世界讀書日所披露的國民閱讀質量每況愈下,我就不由得想起那句老話:「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相對於物質需要的滿足,文化需要的滿足談何容易?(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曹東勃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5月03日 02 版)

贊3人

打醬油1人

鼓掌0人

流淚0人

開心0人

正能量0人版權聲明:凡本網文章下標註有版權聲明的均為中青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使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返回目錄

上一篇
推薦閱讀:

《紅樓夢》人物關係圖示及初讀者入門必備
為了繼續給讀者灌雞湯,某出版社的臟手伸向了自媒體
程征:月圓人亦圓|讀者
作為讀者、編輯和作者的孫犁
不是所有的感動都是為了錢!

TAG:感謝 | 朗讀 | 讀者 | 朗讀者 | 五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