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概要】---【097】---把思想跟凈土的功德相隨順
上凈下界法師---2014年講於美國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
諸位菩薩:
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六頁,我們講到丙二,依唯識性發明空性。
凈土宗的修學,在大乘當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一個佛力加持的法門。也就是說,一般的聖道門,當他的心跟法接觸時,只有兩種力量,就是心力跟法力。凈土宗,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除了心力法力以外,多了一個力量,就是佛陀的攝受力。當我們在念佛的開始,我們的生命就受到彌陀光明的攝受。這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蕅益大師說,我們必須要「轉他成自」。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已經成就了,但是我們必須要把他的功德成功轉化成我們自己的功德才可以。那麼轉他成自的關鍵就在「感應道交」四個字了。有些人提起佛號,可以得到彌陀光明的攝受;有些人提起佛號,不一定能夠得到彌陀光明的攝受。我們必須在念佛的當下,那個明了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要能夠心心相印,感應道交。這是一個關鍵。
感應道交,從凈土宗來說有兩種差別:一種叫作平時的感應道交,一種叫作臨終的感應道交。這兩個內涵是不一樣的。我們平時的感應道交,主角是第六意識。所以我們第六意識提起佛號時,完全是一種信仰的心。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所不在,我們更相信阿彌陀佛有足夠的力量來救拔我們。所以當我們遇到災難的時候、無助的時候,我們用一種信仰的心對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把彌陀的功德給啟動了,這個時候消災免難,趨吉避凶。所以平時的感應道交,是發生在第六意識,你那一種很堅定的信仰跟彌陀的本願功德感應了。
但是,平時的感應道交,它只能夠解決我們生命的一小部分的問題,它不能夠解決我們生命整體的問題。不可能。你的生命當中突然間有什麼災難,有什麼障礙,它幫你給突破了。所以平時的感應道交容易做到,但是對你生命的影響層次有限,因為你生命的本質、輪迴的本質並沒有改變。所以凈土宗所有修行者最終的目的,是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因為它牽涉到生死問題了。
臨終感應道交的問題就複雜啦,因為除了第六意識以外,它多了一個第八識——我們過去無量無邊的生命所留下的力量。臨終的時候——當我們要處理生死問題的時候,第八識就出現了。所以臨終時,你不是第六意識一時的宗教情操、一時的信仰而已,你必須成功地把第八識所有的力量都能夠達到順從本願。我想,我們今天會來到三界流轉,我們阿賴耶識的業力肯定是不順從本願的,我們一定是順從生死輪迴。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死亡到來之前,調整自己阿賴耶識的力量,做好臨終的準備。
往生的人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當你臨終把佛號提起來時,你阿賴耶識現前,它不能障礙你。就是阿賴耶識裡面所有的種子,都跟彌陀的功德是隨順的。雖然你沒有斷,但是你有辦法把它調伏、引導,跟你所規劃的、所發願的凈土功德是一致的,你就成功了,就帶業往生了。你要把業帶走之前,你必須調整它的方向。如果它的方向是跟你背道而馳的,你帶不走它的,它把你帶走。
所以凈土宗,你一旦要離開生死,就必須面對阿賴耶識了。你遲早要面對的,因為臨終時阿賴耶識一定要現前。這個時候,從唯識的角度,我們面對阿賴耶識,要處理兩個問題了:一個是業力的問題,一個是思想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在臨終之前做好兩件事情:第一個,讓你所有的業力順從本願;第二個,讓你所有的思想順從本願。
當然我們先處理第一件事情容易做,就是處理業力的問題。我們所有人都希望臨終提起佛號的時候,是「願我臨終無障礙」,但不要忽略了業力的力量。雖然我們臨終是靠正念,是靠念力往生,但是如果你把罪業弄得很強大,臨終是障礙重重,你很難提起正念。所以我們一定要先通過懺悔、皈依、發願。這個我們前面說過了。一個凈土宗的人,如果你要處理你的業力,你要勤修懺悔。對於我們過去生所造的殺盜淫妄,對於今生所造的殺盜淫妄,我們要在佛前至誠修懺,發露自己的過失。你也可以拜八十八佛,你也可以專拜阿彌陀佛,關鍵是要以慚愧心,用慚愧心來面對業力。這是第一個,懺悔法門。
第二個,皈依。我們要有一定的功課,來跟阿彌陀佛好好地修皈依,讓佛號能夠在我們心中產生專一相續的力量。因為臨終時,你不知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到來,所以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讓佛號在你的身口意當中,有一定的相續,要凈念相繼,直到阿彌陀佛現前之前,你這個佛號在心中要能夠有一段時間的運轉。所以你必須跟阿彌陀佛很熟悉。我們不一定要追求念佛三昧,但是至少這個佛號跟你是相對熟悉的,在你的身口意的運轉當中,你這個佛號帶起來是相對比較順暢的,是習慣性的。「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所以你平常要訓練這種對佛號的皈依力量。
第三個,發願,就是要嚴持凈戒。懺悔是針對過去,發願是針對未來。好好地遵守佛陀的戒法,避免身口意的過失。
懺悔、皈依、發願,就是讓我們過去的罪業沉澱下去,讓它不能構成往生的障礙。所以順從的意思就是讓善業得到啟發,讓罪業得到沉澱。你必須在臨終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透過懺悔、皈依、發願的事修,每天做功課,想辦法讓你阿賴耶識這個大海水當中的業力沉澱下來。第二個,讓你所有的布施持戒的善法、善業的力量增長廣大。因為善業會幫助你往生,它跟彌陀本願的功德是相隨順的。所以我們要達到往生的正念,第一件事情你要處理你的業力問題。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問題,你要能夠做到「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個思想的改造最關鍵。我們一個正常人,沒有經過佛教的訓練教育之前,臨終一定起顛倒。因為你平常是起顛倒的,臨終只好起顛倒,因為它是等流性。「不起顛倒」不是自然,你要加以教育溝通來引導它。所以我們在通過懺悔、皈依、發願,慢慢把罪業調伏了以後,現在要做的就是開始去引導我們的思想,讓它順從本願,不要再順從娑婆世界了。
我們在講到思想的教育、思想的改正時,提出了三個重點:第一個是空性的教育;第二個菩提的教育,第三個凈土的教育。這就是三種觀照。透過觀照空性,觀照菩提,觀照凈土,我們必須讓思想跟凈土的功德相隨順。當一棵樹它平常的生長方向是往西方去增長,你把它砍掉以後,它很自然地往西方傾倒。當一棵樹平常是往東方生長的,它突然間死掉以後,這棵樹一定往東方傾倒。所以我們不能夠忽略我們平常的心念,因為它對臨終有一定的影響力量。
我們通過前面的業力的引導,現在開始講到思想的引導——怎麼把我們這種錯綜複雜的思想做一些調整,讓它能夠順從本願。第一件事情就是觀照空性。好,我們看講義。根據唯識的體性來發明空性的道理。
這當中有三段:一、引頌述義,我們先引用天親菩薩的《三十頌》的偈頌,來發明唯識的空性是什麼意思;第二個,我們提出一個問答來解釋這當中的疑惑;第三個,做一個總結,把唯識空性的正義開顯出來。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六八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六三集)
※達真堪布:懂得了因果以後,還有什麼可算的? 中國佛教凈土網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0二集)
※釋凈土群疑論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