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詩鑒賞題審題五步走

古詩鑒賞題審題五步走

撰稿人:興寧一中高三語文備課組 楊國朝羅益平

古詩鑒賞題審題五步走

撰稿人:興寧一中高三語文備課組楊國朝 羅益平

古詩詞鑒賞歷來都是高考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考題賦分值是6~10分,這道題也是高考語文試題得分難度最大的題目之一。考生在這道題上失分嚴重,究其原因,其一是古詩詞素材浩如煙海,不可捉摸;其二是考試大綱對古詩詞的考查範圍也越來越廣;其三,最重要的一方面,便是考生不知道如何去「讀懂」古詩詞,當然也就無法圓滿完成答題。

我們認為,古詩詞鑒賞題的解答可分為兩大步驟:一為審讀準備,二為答題表述。

答題表述我們平時提得比較多,這裡就古詩重點舉例說明如何進行審讀。

審讀準備階段要把握四個要點,即審讀標題、審讀作者、審讀註解、審讀尾聯、審讀題干,我們稱之為「審題五步走」。下面一一解說。

1、審讀標題

遇到古詩詞鑒賞題,首先要注意對標題進行審讀,通過審讀標題,我們可以大體把握詩詞類別和題材內容。例如標題為《送魏萬之京》《金陵酒肆留別》《別董大》《贈汪倫》等,它們帶有「送」「別」「留別」「贈」(還可能是應酬勸勉詩)等字眼,我們就知道它屬於送別詩,內容上主要表達離情別緒;如標題為《山居秋暝》《歸園田居》《鳥鳴澗》《滁州西澗》等,它們帶有「山、水、溪、澗」等字眼,我們就知道它屬於寫景詩,內容上主要描繪山水景緻以抒發情感;如標題為《詠梅》《小松》《蟬》《菊花》《石灰吟》等,它們帶有「吟、詠」等字眼或直接以某動植物為題,我們就知道它屬於詠物詩,內容上主要刻畫物的形象以托物言志;如標題為《念奴嬌·赤壁懷古》《題烏江亭》《汴河曲》《賈生》《赤壁》等,它們帶有「題、曲、懷古」等字眼或直接以某古人古迹為題,我們就知道它屬於詠史詩,內容上主要描繪昔今的變化,反映昔盛今衰或以借古諷今;如標題為《春夜洛城聞笛》《江南逢李龜年》《江村即事》《春曉》《旅夜書懷》等,它們帶有「即事、有感、書懷」等字眼或直接以某事為題,我們就知道它屬於感懷詩,內容上主要抒寫詩人的所見所聞以發所感;如標題為《從軍行》《塞下曲》《雁門太守行》《前出塞》《從軍北征》等,它們帶有「行、征、從軍、塞上、塞下、出塞」等字眼,我們就知道它屬於邊塞詩,內容上主要描繪邊塞風光或抒寫戰士情懷(思鄉、思親、建功立業或厭倦戰爭等);如標題為《人日思歸》《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遊子吟》等,它們帶有「思、憶、思歸、遊子」等字眼,我們就知道它屬於思鄉詩,內容上主要抒寫旅人(學子、遊子、宦者等)對家鄉或親友的思念;如標題為《閨怨》《秦樓月》《行宮》《春閨怨》《秋閨怨》等,它們帶有「閨怨」字眼,我們就知道它屬於閨怨詩,內容上主要抒寫女子對丈夫的思念或控訴。讀懂了標題,對詩詞的主旨也就把握了一半。

2、審讀作者

通過審讀作者,我們可以大體了解詩人的個性特點及詩歌的語言風格,所謂「知人論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積累一些著名詩人的詩歌風格特點,臨考時或許派得上用場。例如陶淵明的樸素自然、杜甫的沉鬱頓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邁飄逸、王昌齡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隱的朦朧隱晦、王維的詩畫一體、溫庭筠的綺麗香艷、高適的悲壯蒼涼、蘇軾的豪放曠達、李清照的纏綿悱惻、陸遊的悲壯愛國等等。讀懂了作者,就等於走進了詩人的心靈。

3、審讀註解(包括序文)

做古詩詞鑒賞題時,很多考生會忽略詩詞下面的註解,這是非常錯誤的。其實,註解有時能提供給我們很多有用的信息,對我們準確答題大有幫助。註解一般或介紹作者生平或介紹創作背景或解釋關鍵詞句的涵義,通過審讀註解,我們可以更全面詳盡地把握詩詞的主旨內涵。筆者以2005年廣東卷古詩詞鑒賞題為例加以解說:

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日登樓懷歸①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遙清渭②,沉思忽自驚。

註:①此詩約作於980年,詩人時年十九,進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

②舊業,這裡指田園家業。清渭,指渭水。

這是一首宋詩,從標題中「懷歸」字眼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首思鄉詩。但一般的思鄉詩或抒寫詩人對羈旅漂泊的厭倦,或抒寫詩人落泊失意後的感傷,並因此而生出的一種鄉愁鄉思,而這首詩卻不同,要準確理解詩人情懷,就要好好審讀一下注解了。

審讀註解①,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時年十九,又是新官上任,正是春風得意欲大展宏圖之時。

審讀註解②,我們可以知道,詩人的家鄉在陝西渭水邊,結合註解①可知他現在剛到湖北巴東縣任知縣。

結合對二個註解的審讀,我們就可以理解這首詩中作者的思鄉之情沒有太多的感傷哀愁,而更多的是帶有一種輕鬆愜意。

4、審讀尾聯

無論是詩、詞還是曲,結尾的幾句都是表達思想情感宣示詩歌主旨的句子。以近體詩而言,尾聯或直抒胸臆,或含蓄蘊藉、令人回味無窮。通過審讀尾聯,我們可以基本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主旨,還可以獲知詩歌情感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如《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審讀尾聯我們可知詩歌表達的是汪倫送別我的深情,「汪倫送我情」直抒胸臆;如《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審讀尾聯我們可知詩歌表達的是陸遊對祖國的熱愛及對子女的期望之情,「毋忘」直抒胸臆;如《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審讀尾聯我們可知詩歌表達的是送別好友的深情,「孤帆盡」「長江流」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如《三閭廟》「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審讀尾聯我們可知詩歌表達的是對三閭大夫屈原的緬想嘆惋之情,「秋風起」「楓樹林」借景抒情,含蓄蘊藉。

所以,審讀尾聯可以說是把握詩歌主旨和抒情方式的一個捷徑。

附:知識短文——從結構解讀近體詩

(一)律詩的結構特徵:

一、二、七、八句完成對詩題的表述,把這四句抽出來,意思也是完整的;三、四、五、六句是對題旨的渲染。

我們解讀律詩的時候,要簡易、快速、準確地把握律詩的主要內容,只要把律詩的一、二、七、八句先抽取出來讀,就能很快捷、準確地把握它了。

旅夜書懷 杜甫

①細草微風岸,②危檣獨夜舟。③星垂平野闊,④月涌大江流。⑤名豈文章著,⑥官應老病休,⑦ 飄飄何所似,⑧天地一沙鷗。

首一、二句寫近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風中飄擺,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獨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風陣陣,寂靜和孤獨籠罩著一切,揭示了詩人浪遊漂泊的孤清處境,扣住了詩題的「旅夜」。尾七、八兩句觸景而情發,景以自況,運用形象的比喻收結全詩。詩人以天地間一隻形單影孤的沙鷗來寄託自己功業未成的慨嘆,有一種強烈的感染力量。此詩的內容就是:通過旅夜所見,抒發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泊無定的感情。我們把此詩的一、二、七、八句抽取出來就能準確把握此詩內容了。

那麼,我們對三、四、五、六句又怎麼理解呢?它是對題旨的渲染。三、四句是承一、二句而寫旅夜所見,五、六句詩人以自嘲口吻詼諧地說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實現的憤慨。是對題旨的渲染。

難點攻堅:作為律詩,最出彩的部分是在三、四、五、六句,歷來傳頌的律詩其精彩之處多在三、四、五、六句中。如上詩的「③星垂平野闊,④月涌大江流」就是。高考也會揪住此處命題。這是律詩鑒賞的一個大難點。但是,這部分雖然精彩,在全詩中它也只是對題旨的渲染,起到的只是輔助、渲染作用,處於從屬的地位。「③星垂平野闊,④月涌大江流」寫得非常壯闊雄渾,但也只能是反襯詩人的孤獨冷清的處境。不能因此而把此詩理解成抒發了杜甫豪邁壯闊的情懷。

(二)絕句的結構特徵:

一、二句完題(扣題),要帶描述性,第三句拋出立意,第四句接住。絕句的意思落在三、四句中,把握了三、四句的意思,就把握了該詩的主旨。

渭 城曲 王維

①渭城朝雨浥輕塵,②客舍青青柳色新。③勸君更進一杯酒,④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一首送別的名曲。一題作《送元二使安西》。詩的首二句扣題,點明送別的時令、地點、景物,描述性的字眼「浥」「青」「新」是顯而易見的,這描述性的語言為送別提供了一個大背景;三、四句寫惜別,是詩的立意部分。寫頻頻勸酒,表達依依惜別的離情。

(三)高考近體詩解讀示例

[考場回放一·2005全國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①邯鄲驛里逢冬至,②抱膝燈前影伴身。③想得家中夜深坐,④還應說著遠行人。

(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並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2)作者是怎樣寫「想家」的?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第一問在第②句設問,要求考生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如果我們明了絕句的結構特徵,一、二句完題(扣題),要帶描述性,就會很快捷地把握好這一、二句的意思:驛店逢佳節,抱膝思親人。而描述性的字眼就落實在第②句的「抱」和「伴」字中:抱膝枯坐,只有影子陪伴著自己,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油然而生。揪住了關鍵字眼,準確解讀第②句就容易多了。

第三、四句是主旨部分,說白了就是詩題上說的思家。不過,這次高考考的不是內容,而是手法和語言特點,轉了一個彎。但是,準確把握三、四句的意思,也對我們理解表現手法和語言特色有莫大的幫助。

第三、四兩句正面寫「思家」,可是用的是想像。不說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家人到幾時,而說家裡人如何想念自己。這是典型的主客移位的寫法,語言也顯得質樸厚實。

[參考答案](1)「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身」和「影」聯繫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弔。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是的一種孤寂的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深夜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的人,以此來表現「思家」的。②詩的語言質樸無華。

[考場回放二·2005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李益

①微風驚暮坐,②臨牖思悠哉。③開門復動竹,④疑是故人來。⑤時滴枝上露,⑥稍沾階下苔。⑦何當一入幌,⑧為拂綠琴埃。

江蘇卷設置了以下三個問題:①此詩以「微風」開頭,並貫穿全篇,請具體說明;②第三聯渲染了什麼氛圍,表達了什麼心情;③詩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聯想到「知音」的故事。

江蘇卷一在開頭針對詩題的「聞風」設問,一在蘊涵寄思主旨的結句出題,正好把此詩的主要內容囊括住了。而針對第三聯的出題,則明確告訴考生,它的作用是渲染,不過請指出渲染的是什麼,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可以這麼說,不管命題者有意還是無意,江蘇卷的命題環節,是完全扣住律詩的結構特徵命題的,考生能準確把握律詩的結構特徵,就能快速解讀這首詩,也就能做到準確答題了。

[參考答案](1)頷聯:微風吹開門,吹動竹子(引起懷念故友之情);頸聯:微風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階下青苔上);尾聯:希望微風吹進簾幔(拂去琴上塵埃)(2)清冷、幽靜孤單、寂寞。(3)「為拂綠琴埃」。

5、審讀題干

審讀題干包括分析題干中提出的問題和明確答題要求。

審讀問題:主要是看看題干中提出了幾個問題,各是什麼問題。

明確要求:明確要求主要是精讀題乾和問題後,明確應該從哪或哪些方面作答。

下面以2008年廣東卷古詩詞鑒賞題為例加以解說:

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呂本中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2)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

審讀問題:本題分析:有二題三問。(1)二問:一問木芙蓉的自然屬性,二問運用的修辭手法;(2)問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異同。

明確要求:本題分析:(1)一、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哪方面的自然習性,二、兩首詩都運用到哪一種修辭手法;(2)兩首詩各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木芙蓉形象。

附具體思路分析:(1)一、從呂詩中「霜前」,范詩中「破小寒」「青女留連」等詞句可以看出,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抗冷耐寒的自然屬性;二、從呂詩中「著意」,范詩中「辛苦、愁、怨」等詞可以看出,兩首詩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2)從呂詩中「小池南畔」「勝桃李」等句可以看出描寫的是一個逍遙洒脫,任由風吹雨打的閑適之士形象;從范詩中「孤花」「花心似客心酸」「未作愁紅怨綠看」等句可以看出描寫的是一個雖然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依然豁達的樂觀者形象。

真題演練

1.閱讀下面古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與胡興安夜別 何遜

居人①行轉軾②,客子暫維③舟。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路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

註:①居人:指送行者胡興安。②行轉軾:將要掉轉車回去。③維:栓、系。

(1)詩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達效果。請結合全詩分析。(2分)

答:

(2)本詩的頸聯歷來為人稱道。有人說它所寫為眼前實景,也有人認為是聯想之景。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

答:

1.(1)①「笑」是苦笑,強顏歡笑,②離別之際,設宴相送,但只能強作笑顏,③這是以「笑」襯「愁」。寫出詩人不忍分別的心情。

(2)A寫眼前實景:①露水無情地浸濕了寒塘邊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著清澈的水流,是詩人夜別之時眼前所見之景,②頸聯(五六句)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夜色圖,③渲染了清凄悲涼的離別氛圍。(分析的內容屬於頸聯(五六句),1分。分析言之成理,3分)

B寫聯想之景:①頸聯(五六句)寫詩人想到自己與友人離別後,在清凄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獨艱難前行,路邊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濕,月亮映照著清澈的水流,②是詩人聯想之景,③表達了詩人寂寞惆悵的情懷。

(分析的內容屬於頸聯,1分;分析言之成理,3分)

【審題五步走】審題目,此題為送別詩,什麼送別背景→什麼離情別緒是一般思路。審作者,不熟悉,略過。審註解,可只是朋友行車送別。審尾聯,「離恨」「獨守」透出悲涼離別的氛圍。審題干,兩問兩分析。

2.閱讀這首詩,回答問題。(6 分)

白雲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1)本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是什麼?請簡要分析。 ( 3分)

答:

(2)本詩在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突出特點?試作賞析。( 3 分)

答:

2.(6分)(1)①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神情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士人。(2分)②詩人的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詩作中。詩人以「雲自無心水自閑」自況,寫白雲隨風飄蕩,舒捲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這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1分)

(2)①詩人採用象徵手法托物言志(2分,「象徵手法」「托物言志」只提及其一即可),②以白雲泉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與閑適的心情(1分),③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徵社會風浪(1分),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審題五步走】審題目,此題為托物言志詩,什麼物→什麼志是一般思路,「白雲泉」應該有寓意。審作者,可知其詩風:明白如話。審註解,無。審尾聯,「何必」表明作者的感情指向:要「自閑」不要「奔沖」。審題干,兩問兩分析。

3.閱讀張舜民《村居》一詩,完成後面的問題。(9分)

村居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卧,帶得寒鴉兩兩歸。

(1)一、二兩句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4分)

答:

(2)動靜結合的寫法是這首詩的特點,請結合詩歌簡要賞析。(5分)

答:

3.(1)(4分)①描繪了流水繞田,青竹繞籬的寧靜的田園風光(1分)和榆錢落盡,槿花殘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1分)。②表達了詩人悠閑寧靜而又略帶清愁的心境。(2分)。意思相近即可)

(2)(5分)①一、二兩句主要描寫綠水、田地、翠竹、屋籬、榆樹、槿花等靜景(1分),三、四兩句主要描寫了行步遲遲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鴉等動景(1分),②前後動靜結合(1分),③烘托出了寧靜平和的氛圍(2分)。

【審題五步走】審題目,此題為寫景抒情詩,什麼景→什麼情是一般思路。審作者,略過。審註解,無。審尾聯,「夕陽牛背」很悠閑的田園風情,「寒」則稍帶冷寂的味道。審題干,兩問三回答一分析。

4.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後面題目。(6分)

贈劉景文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注]劉景文:作者朋友,蘇軾稱他為「慷慨奇士」,與他交誼頗深。

(1)結合詩中字詞談談作者描寫景物和抒發情感的層次性。(3分)

答:

(2)寫荷、菊的作用是什麼?全詩表達了什麼意思?(3分)

答:

4.(1)(3分)①「已無」→「猶有」→「最是」(1分),②寫出隨著時間推移,荷的衰朽,菊的凋零,橙橘當令的景物特點(1分),③表現了作者由惋惜到肯定再到讚美的情感變化(1分)。

(2)①寫荷與菊意在襯托(1分)橙與橘的盎然生機(1分)。②讚美了不畏惡劣環境的堅貞氣節(或:告訴了人們一個哲理:嚴酷的環境才能鍛煉人,才能檢驗、識別一個人的風骨)。(1分)

【審題五步走】審題目,此題為題贈詩,題贈什麼→什麼感情/志趣/勸勉是一般思路。審作者,要注意蘇軾的人生經歷。審註解,注意「慷慨奇士」的意思及和蘇軾的關係。審尾聯,注意「須記」叮囑的內容。審題干,三問四層內容回答。

5.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錢塘逢康元龍①明·謝肇淛

黃梅細雨暗江關,我入西吳君欲還。馬上相逢須盡醉,明朝知隔幾重山。

[注]①錢塘:與詩中的「江關」都指錢塘江邊的杭州城。康元龍:作者同鄉詩友,「嘗遊歷邊塞,無所遇」而歸故鄉。

(1)請分析此詩起句中的「暗」字有對全詩有什麼藝術效果。(2分)

答:

(2)請結合全詩,具體評析「馬上相逢須盡醉」所表現出來的詩人複雜而豐富的情感。(4分)

答:

5.(6分)(1)①「暗」是昏暗的意思,②起句一「暗」字形象傳神地描繪出黃梅時節,杭州城細雨紛飛暗淡凄迷的景象,③渲染了一種低回迷茫的離別氛圍,也給全詩蒙上一層依依惜別的感傷色彩(或:為全詩定下傷感的情調)。(2分)(此題是關鍵詞類題型,比鍊字類題型要多答一步結構上的作用,見劃波浪線部分)

(2)①詩人要與詩友一醉方休,表現了詩人異鄉邂逅同鄉詩友喜出望外的心情;「明朝知隔幾重山」是剛見面又須分手將難得見的憂鬱離情別緒(或也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不得志的朋友的勸慰,以及彼此羈旅漂泊的感慨等等)。②詩人想借酒表達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須盡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摯熱烈;「隔幾重」憂愁滿腹。③詩人情感表達複雜而豐富。(4分,意思對即可。)

【審題五步走】審題目,此題為即事感懷詩,什麼事→什麼情懷是一般思路。審作者,略過。審註解,注意同鄉,「嘗遊歷邊塞,無所遇」所寓含的關係和落寞情懷。審尾聯,注意「須盡醉」隱含的意思和怎知「隔幾重」的無限惆悵。審題干,兩問兩分析。

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寄諸弟韋應物

秋草生庭白露時,故園諸弟益相思。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1)總體把握全詩詩意,分別說明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在詩中的作用。(2分)

答:

(2)詩的第四句,歷來被人稱之為點睛之筆。請說說你的理解。(4分)

答:

6.(1)①詩的第一句點明白露時節秋草生滿庭院的季候特點,說明了思念諸弟的原因;②詩的第二句則與詩的題目呼應,直接點出了思念諸弟的題旨。

(2)①這句詩描寫了「芭蕉葉上獨題詩」的生動細節,「芭蕉」的意象,歷來與懷人有關;②而蕉葉題詩寄人,既新穎又別緻。③句中一個「獨」字,更是集中體現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寞思念之情。

填充:審題目,此題為思親 詩,什麼事→什麼情懷是一般思路。審作者,。審註解, 無。審尾聯,。審題干,問答。

7.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6分)

流鶯李商隱①

流鶯②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③何處有花枝?

[注]①李商隱:唐代詩人,頗具才華,但受盡冷遇排斥,飄零潦倒終生。

②流鶯:不知所往、飛落無依的黃鶯。③鳳城:這裡借指長安。

(1)這首詩頸聯的對仗很有特點,請簡要說明。(3分)

答:

(2)金聖嘆稱此詩「托流鶯以見意也」,葉燮稱此詩「寄託深而措辭婉」。請結合此詩談談你對二人評論的理解。(3分)

答:

7.(1)①頸聯對仗,不僅上下兩句相對,而且句子內部「風朝」與「露夜」,「陰」與「晴」,「萬戶」與「千門」,「開」與「閉」又各自成對,②音節和諧、深沉幽婉,③寫出了流螢無休止的啼囀、漂蕩,尋找渺茫無日的佳期。(答出「對仗」結構特點1分,音節特點1分,句意說明1分。)

(2)①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寓懷。答「象徵」亦可)的手法,(1分)②通過流鶯的飄蕩不自持(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表現了詩人自身漂泊無依的境遇(1分),③借流鶯的徒自巧囀難遇佳期抒寫不為人賞識運用(懷才不遇)的精神苦悶(1分)。(大意對則可)

填充:審題目,此題為詩,什麼→什麼是一般思路。審作者,。審註解,。審尾聯,。審題干,問分析。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春江正渺茫」與「征帆何處泊」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答:

(2)詩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麼不同?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4分)

答:

8.(1)「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闊大的背景襯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點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表現出詩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心。(1分)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1分)。

(2)前三句主要寫景,飽含感情,含蓄委婉(1分);末句則卒章顯意,「斷人腸」直抒別情(1分)。前三句蓄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句點破,將惜別之情上升到頂點(2分)。

10.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好事近·漁父詞朱敦儒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注】朱敦儒,宋高宗紹興十九年(1149年)辭官離開朝廷,長期隱居浙江嘉興。

(1)從內容和結構兩角度簡析「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一句在全詞中的作用。(4分)

(2)詞的下片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懷?(4分)

10.(1)從內容上看,是作者遠離官場後的生活寫照,定下了全詞的感情基調。(2分)從結構上看,「出紅塵」是全詞的「詞眼」,統領全詞。因為「出紅塵」,才有了下文所描寫的悠閑自在、超然曠達的生活情景。(2分)

(2)詞的下片通過晚來垂釣時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鴻明滅等情景的描寫,展現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閑適寧靜的月夜垂釣圖(2分),表現了詞人對紅塵官場的輕蔑和不願同流合污的情懷,寄寓了作者堅持純潔高尚的操守,嚮往自由寧靜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10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後面的問題。(6 分)

(雙調)蟾宮曲·揚州汪右承席上即事① 盧摯

江城歌吹風流,雨過平山,月滿西樓.幾許華年,三生醉夢,六月涼秋.按錦瑟佳人勸酒,卷朱簾齊按涼州②.客去還留,雲樹蕭蕭,河漢悠悠。

註:① 盧摯曾於大德七年(1303 )七月寓揚州,逢朋友汪右壓。②涼州:指唐天寶年間的樂曲,多表現邊塞題材,流傳極廣。

(l)這首元曲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舉出一例。(2 分)

(2)本曲開頭三句和結尾兩句都是寫景,但表達的感情有所不同,試作分析。(4分)

10 . ( l )對偶(1分)。全詞除第一和第九句外,都用了對偶句,如「雲樹蕭蕭,河漢悠悠,」( 1 分)

( 2 )開頭三句寫良辰美景(或描述畫面), ( 1分)表達了與朋友重逢的喜悅之情;( 1 分)而結尾兩句則寫蕭瑟感傷之景(或描述畫面), ( l分)抒發了相逢不久又要分別的惆悵之情。(1 分)

10.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後面的題目(6分)

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南宋] 辛棄疾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注釋:「高人」,指葉衡,即葉丞相,南宋主戰派人物,很有才幹。

①這首詞上片畫線句用怎樣的藝術手法?有何作用?請具體分析。(3分)

②有人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出詩人的豁達,有人則說表現的是詩人沉重的憂傷。你的看法怎樣?為什麼?請聯繫全詩說明。(3分)

10.參考答案:①畫線句用了移情入景(或化靜為動,或擬人、比喻)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卻說青山想要向葉丞相傾訴衷腸,如萬馬奔騰而來(1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山之連綿(1分),並藉此含蓄表達對葉丞相的傾慕之情,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對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熱切希望(1分。答對所表現的情感其中一點即可得這1分)。

(評分標準:聯繫詩句內容具體說明藝術手法,1分,答「移情入景」或「化靜為動」,得1分。答「擬人、比喻」,也得1分。但只答「擬人」或只答「比喻」,不得分。不聯繫詩句內容,不得分。作用分析共2分,其中,寫出山的連綿1分,人物情感1分,人物情感答對一點即可。)

②參考答案一:我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的是詩人沉重的憂傷。(1分)人們都說頭髮總是在愁在變白,那沙鷗豈不一身都是愁?(1分)明寫鳥之愁,實寫人之愁,因為所盼望的事情「望來終不來」,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理想無法實現,故詩人心中充滿無盡的愁情。(1分)

(評分標準:觀點1分;分析2分——對詩句內容的解說1分,對詩人情感的分析1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答案二:我認為「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表現的是詩人豁達的心境。(1分)人們都說頭髮總是在愁在變白,那沙鷗豈不一身都是愁?(1分)詩人故意發此痴想,而且拍手而笑,是對沙鷗的調侃,也是對自己的調侃,顯得詼諧幽默。表明詩人雖然因為所盼望的事情「望來終不來」,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理想無法實現而心情充滿憂憤,但卻想要努力驅散心中的陰霾,表現了詩人的豁達。(1分)

(評分標準:觀點1分;分析2分——對詩句內容的解說1分,對詩人情感的分析1分。意思對即可。)

10.閱讀下面古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與胡興安夜別何遜

居人①行轉軾②,客子暫維③舟。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路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園秋。

註:①居人:指送行者胡興安。②行轉軾:將要掉轉車回去。③維:栓、系。

(1)詩中的「笑」字,具有特殊的表達效果。請結合全詩分析。(2分)

(2)本詩的頸聯歷來為人稱道。有人說它所寫為眼前實景,也有人認為是聯想之景。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

10.(1)離別之際,詩人強顏歡笑(苦笑),這是以「笑」襯(寫、表現)「愁」。寫出詩人不忍分別的心情。【寫出「強笑(苦笑)」並有簡要分析即可,2分】

(2)①寫眼前實景:頸聯(五六句)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夜色圖。露水無情地浸濕了寒塘邊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著清澈的水流,是詩人夜別之時眼前所見之景,渲染了清凄悲涼的離別氛圍。【分析的內容屬於頸聯(五六句),1分。分析言之成理,3分】

②寫聯想之景:頸聯(五六句)寫詩人想到自己與友人離別後,在清凄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獨艱難前行,路邊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濕,月亮映照著清澈的水流,是詩人聯想之景,表達了詩人寂寞惆悵的情懷。【分析的內容屬於頸聯(五六句),1分。分析言之成理,3分】

10.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卷二八三

李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1)第三聯寫了哪些意象,為什麼寫這些意象?(2分)

(2)本詩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請舉出三種手法並作簡要分析。(4分)

10.(1)意象:枝上露、階下苔,答對2個才給1分,答一個不給分。為了表現久等無人來的苦悶。1分。

(2)①借景抒情,借微風寄託對友人的情思。②運用反襯,寫「微風」是為了反襯「驚」和「疑」。③虛實結合的手法,傍晚的微風是實寫,疑是故人來是虛寫。④雙關,結尾語意雙關,「何當一入幌」,既是風,又是故人。⑤景物描寫,通過一系列的景物描寫刻畫人物的內心感情活動。⑥開頭寫「微風」運用了起興的手法。⑦「微風」是全詩的線索,全詩緊緊圍繞「微風」這一意象進行藝術構思。(其他答案,如對偶、擬人,言之成理即可。答對1點,給2分,答對2點,給4分)

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6分)

生查子·獨游西岩① 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②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勸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

註:①本詞為作者被誣罷官閑居西岩期間的記游之作。②偃蹇;高聳、傲慢的樣子。

(1)有人說,在詞人筆下,青山、明月的形象是詞人的知音,你的意思如何呢?請簡要分析。(3分)

(2)簡要分析「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表現了詞人什麼樣的複雜思想感情?(3分)

10.(6分)

(1)我同意這種說法。(1分)貌似傲慢卻又充滿情意的青山,高潔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詩人想像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沒有世俗偏見,高潔、正直而又純潔,是作者被貶獨游時的知音。(「青山」「明月」的含義各1分。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即可)

(2)「夜夜」表明非止一夜,「聽讀」寫明月默默地聽詞人讀《離騷》。(1分)詞句表現詩人被貶游的孤獨、憂憤,(1分)對明月相待的感謝之情以及和屈原一樣的矢志不渝的愛國之情。 (1分)

10.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6分)

[中呂]喜春來·金華客舍

張可久

落紅小雨蒼苔徑,飛絮東風細柳營。可憐客里過清明。不待聽,昨夜杜鵑聲。

(1)前兩句在小令中起什麼作用?請作簡要分析。(3分)

(2)這首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意象進行分析。(3分)

10.(1)前兩句描寫春天的景象:落紅輕飄,細雨蒙蒙,苔徑蒼蒼欲滴;飛絮裊裊,柳絲搖漾,東風陣陣送暖,這是一幅充滿生機的春天畫面。用反襯手法(以樂景寫哀情),抒發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畫面2分,手法1分,共3分)

(2)「清明」時分,本來應在家鄉與親朋好友共度,但詩人卻成了他鄉異客,不免增添了悲愁。杜鵑聲聲,有「催歸」之意,思歸之情與傷春之情交織,抒發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意象2分,情感1分,共3分)

10.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6分)

菩薩蠻 塞上秋望

(清)馮雲驤

龍沙落日山銜水,登台悵望寒雲里。獵騎返城西,秋風大將旗。

飛蓬迷鳥路,白雁哀鳴去。絕塞易黃昏,孤城早閉門。

①詞的上闋通過哪些意象呼應了詞題?這些意象的描寫有何作用?(3分)

②一般說來,詞的下闋應抒發情感,可文中卻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請通讀全詞,說說詞中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0.①答:詞的上闋中呼應詞題的意象:「龍沙、落日、山、水、寒雲、獵騎、大將旗」等,「龍沙、落日、山、水、寒雲」等體現了邊塞特有的自然風光(1分);而「獵騎、大將旗」等凸現了邊塞將士特有的生活(1分)。通過這些意象的描寫,作者著意渲染了奇異壯麗、雄渾蒼涼的宏闊境界,刻畫了邊關特有的生活情調。(1分)

②答:詞的下闋甚至全詞都沒有一個完整的抒情的句子,但通讀全詞,從「登台悵望」一語中,我們還是能感受到主人公登台遠眺而生思歸之愁;(1分)下闋「飛蓬」句,「飛蓬」原指斷根乾枯後隨風飛轉的蓬草,這裡就暗喻了行蹤漂泊的戍邊將士;「鳥路」原指險仄山徑,也可比喻歸家之路;而一「迷」字,則說明了戍邊將士歸家之路的遙遙無期(1分);而「白雁哀鳴」既是寫景,也烘託了將士們歸家無期的內心痛苦。(1分)


推薦閱讀:

考古詩詞語言鑒賞方法
行看流水坐看雲 歷代禪詩鑒賞 (四)
崔道融詩鑒賞
唐詩鑒賞辭典 送別 王維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鑒賞

TAG:古詩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