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收視率造假再現引熱議 交5千萬劇集能進前十

收視率造假再現引熱議 交5千萬劇集能進前十2012年08月12日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8月12日電(記者段菁菁)「每年交5000萬元,保證你出品的電視劇進入收視前10強。」中國某電視劇出品人王建鋒近日將收視率造假這個「不能說的秘密」再次公之於眾。一周來,對收視率造假的聲討讓電視行業再次正視這一頑疾。

  一直以來,中國最官方和權威的電視收視率數據來源於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和AC尼爾森公司。但事實上,業內對收視率合理性和真實性的質疑從未停止。

  2005年,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崔永元的一句「收視率是萬惡之源」成為目前有關收視率被引用最多的名言;2007年,《人民日報》首次從技術層面揭批造假的過程。報道一出,一片嘩然。在飽受外界質疑的情況下,央視-索福瑞曾坦言干擾收視率公平調研的手段很多,並承諾將以法律手段打擊不法分子,確保數據的客觀性和權威性。

  然而,時至今日,收視率造假卻再次浮出水面。

  收視率造假黑幕曝光後,央視-索福瑞方面公開表示,對這一實名舉報非常重視,目前已經派出員工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業內紛紛支持此舉,表示必須要將收視率造假對行業和老百姓的危害提高到文化安全的高度。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燁原認為,該現象一方面因為收視率造假利潤豐厚,另一方面則因為違法成本低。

  業內人士稱,只有改變以收視率為核心的競爭機制才能揭穿收視率黑幕,消除收視率亂象,促進中國電視行業健康發展。

  電視台建立以收視率為核心的優勝劣汰競爭機制,在某種程度上能激發整個電視行業的活力,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收視為王」的導向產生了各種亂象。

  導演趙寶剛認為,電視作為文化產業應該更加註重文化手段,收視率從來不是衡量作品優劣的唯一標準,而是電視台的一種生存手段,但生存手段並不是文化手段。

  資深電視媒體人高漢青也表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火爆給了「唯收視率論」一記響亮的耳光,「一部足夠好的作品無需篡改收視率數據,更不需要煞費心機大肆宣傳」。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燕南則希望業內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收視率在國外存在七八十年,一定是經過市場檢驗的。國內引入這個標準後市場更加規範,應該肯定其存在意義。」她認為,收視率出了問題,相關管理單位和監管機構應當思考如何解決,而非急於否定收視率存在或整個行業的合理性。

  「目前中國電視收視率最可靠的統計方法是在樣本客戶家庭電視機上加裝收視測量儀。如果大幅度增加調查對象,樣本污染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高漢青說。

  針對索福瑞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副所長沈浩則希望第三方監管機構能夠監督索福瑞的數據質量,有效監控、監管整個流程。

  也有專家認為,如果能將收視率、政府專家意見、網路聲音三套體系相結合,得出的測評數據將更加準確客觀。

  而行業內部也開始行動。中央電視台總編室市場評估部主任、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受眾研究委員會會員徐立軍日前透露,為保證電視收視率調查的公正、透明、安全和準確,廣播電視協會正在推動出台收視率調查行業的國家標準。

相關新聞更多

  • 央視索福瑞身陷收視率造假風波 現已報案
  • 收視率造假事件屢次曝光 需引入司法調查嚴懲
  • 收視率造假手段揭秘 送遙控器派卧底改樣本
  • 收視率調查曝造假門 涉事公司稱或是黑客入侵
  • 收視率造假源於利益驅動 業內人士見怪不怪
  • 國內新聞速遞更多

  • 視頻:深圳公安局旁劫殺女車主兩疑犯已被抓
  • 視頻:廣州民政局原處長涉嫌猥褻兒童罪被批
  • 黑瞎子島烏蘇大橋合龍預計10月通車
  • 舟曲泥石流災後重建未發現重大違紀違規問題
  • 高清圖:湖南上訪母親唐慧含淚回家
  • 推薦閱讀:

    數學可能出錯,但不會造假
    學術造假盛行,易界亂象更甚
    澱粉制出35萬盒假救命葯 造假者出獄2月重操舊業
    請注意,這些石頭全是人工造假的,千萬不要上當!

    TAG:收視率 | 造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