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代序 應重視詩詞體裁研究  儘管對中國的韻文學的研究對象、範圍、目的、方法應該是什麼,大家的看法不盡一致,但韻文學是文學的一部分而且是就文學形式的體裁特點而言的,這大概不成問題吧。由此想到對古典詩詞的研究,體裁特點也是不應忽略的一個方面。  以往對詩詞的研究,多從一般文學發展史的角度進行,有人稱之為縱向研究;現在,又有人提出還應進行橫向研究,研究文學在這一時代與社會、政治、經濟以及其他意識形態的關係,然後把縱向研究與橫向研究結合起來。這自然是能使研究工作深入的很有卓見的建議。但我覺得這還不夠,還應該把文學的內容研究與形式研究結合起來。  詩歌形式的研究(包括研究它與內容的關係),我以為不能不注意詩歌的體裁。以往的研究,多半總是只注意現實主義、浪漫主義,還有用什麼表現手法,諸如比喻、象徵、想像、誇張,或者語言精鍊含蓄,自然流暢、有節奏感,用典或白描,以及藝術風格如何等等,卻很少結合體裁特點加以論述,即使談到體裁,也只限於詩律學的範圍。似乎一首近體詩與一首古風的差別,就在於一則有字句限制、格律規定,一則沒有;律詩與絕句的差別,似乎只是律詩八句,絕句四句,「絕乃律之半」。這樣,就很難說明律、絕同是近體,為什麼杜甫的律詩(尤其是七律)筆力勁健,人難匹敵。而他的絕句就未能稱雄於一時;李白寫絕句是拿手,而寫律詩(尤其是七律)則非其所長。邊塞詩派總擅長歌行,田園詩派多工於五言短詩。王維的《夷門歌》、《隴頭吟》、《老將行》、《燕支行》諸作,和他的《輞川集》、《皇甫岳雲谿雜題》組詩,不但題材各別,風格迥異,選擇的體裁也是不同的。李白的古風「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與歌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都是極自負的話,可是一則從容和緩,一則奔放不羈。如此等等,也都與選擇詩的體裁特點有關,而決非平平仄仄的格律常識可說明的。  我國傳統的詩學是很講究體裁特點的,對詩的各體都有過不少論述,有的是說得相當精闢的。這也許與他們自身都有創作實踐經驗有關。現在研究詩詞換了路子,多不注意及此,這是一個缺陷。  京劇、越劇、歌劇、舞劇、話劇……雖然同是舞台劇,如果不顧及它們各自的特點,而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比較和評論它們的思想與藝術,是很難說得中肯的。研究詩歌,也必須弄清各體的特點和適應性,道理是一樣的。可惜這方面的研究,已長期被忽略、冷落了。我在杭大任教時,給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過「唐詩體裁研究」的課,就是想引導學生也注意這方面的研究。因為我發現上過中國古代文學課的學生,有的還弄不清樂府與古、近體詩究竟是什麼關係。最近,讀到一篇發表出來的文章,在談唐詩的體裁種類時,把七言古體與歌行體分作兩類。其實,這是不妥當的。在唐代,歌行就是七古,七古都叫歌行,並非兩類。那時,五古、七古的名稱還沒有,所謂古體、往體、古風、古詩,是指唐以前就有的聲調未協的五言詩;而七言詩和長短句詩,唐以前除了個別詩人如鮑照等仿樂府歌行而作外,一般詩人都不寫或很少去寫,七言成為文人普遍創作的一種詩體還始於唐代,而長短句詩成為文人普遍創作形式則始於盛唐。所以唐人不把七言稱作古體,而只叫歌行。宋元之後,稱之為七古,那也只是因為樂府歌行對唐來說,是古已有之的。這一點,明代的唐詩學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簽》的《體凡》篇中已經提到了;我最近有一篇《什麼是歌行?》的文章發表(《古典文學知識》1987年1期),也說了這方面的問題。  總之,我覺得詩歌體裁是應該充分利用前人取得的經驗與成果加以系統研究的一個領域,只要深入下去,一定會有很多發現的。我準備繼續在這方面下點功夫,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一起來共同研究它。  (原載《中國韻文學刊》總第1期「韻文筆談」欄目,  題作《詩歌形式的研究不能不注意詩歌的體裁》)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上編 詩詞體裁(1)  古 風  一、「古風」的所指  這裡說的「古風」,指的是五言古體詩,是唐人的概念,與宋、元後把七言古體也包括在古風之中的所指不同。  唐人將包括雜言在內的七古名之曰「歌行」。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歌行對唐人來說是一種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體裁。說它「非古」,因為在唐以前,歌行並不是一種普遍被採用的創作形式,絕大部分詩人根本不寫,只是到了武則天時代才逐漸興起、推廣開來,所謂「初唐體」即是。然而在此之前,它已古亦有之,如在漢、魏以來的民歌樂府中,在文人創作中也偶爾有人寫的,其中最突出的當數鮑照的《擬行路難》十八首,故又說它「非今」。然而,此體在鮑照時代還後繼乏人,並未形成風氣。  我還是將明代唐詩專家胡震亨帶總結性的話再引一遍:  今考唐人集,錄所標體名,凡效漢、魏以下詩,聲律未葉者,名「往體」;其所變詩體,則聲律之葉者,不論長句、絕句,概名為「律詩」、為「近體」;而七言古詩,於往體外另為一目,又或名「歌行」。舉其大凡,不過此三者為區分而已。至宋、元編錄唐人總集,始於古、律二體中備析五、七等言為次。於是流委秩然,可得具論。(《唐音癸簽·卷一·體凡》)  所以,古風就是唐人說的「往體」。李白曾有以《古風》為總詩題、集合其不同時期的作品五十九首,體裁也一概都是五古。  二、興起與演變  說古風的歷史,在唐以前,幾乎就等於說漢、魏以來的詩歌發展史,因為其時律詩尚未出現,後來也只處於孕育階段,而七言並不流行,四言、騷體都更已退居次要,唯有五言詩一枝獨秀,生機蓬勃。  五言詩起點極高。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包括其他幾首無名氏及舊題為李陵、蘇武所作的古詩,自出現於詩壇起,就成了閃亮的明星。它常被後世說詩者推為卓絕千古的神品。這些詩雖未必出自枚乘、傅毅等大名家之手,但確實是五言詩興起之初的極為難得的佳作。詩,大多是抒情的;情,又是帶有普遍性的、人們能理解、能引起共鳴的感情。就像人處在孩童時期一樣,古詩情懷天真,語言純樸,一片天籟,無跡可求。故說詩者常有「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篇不可句摘,句不可字求」、「不加雕琢,工極天然」等等的讚美詞。這不僅成為後來評議一切好詩佳作的標準之一,實際上也道出了古風這一體裁在藝術表現上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徵。  「三曹」「七子」的建安文學時代接踵到來,五言詩一時蔚為大國。詩境拓展,門戶漸開,氣雄文瞻,風骨凜然。追蹤前跡者,亦多自然質樸,距漢樂府、十九首不遠。其中曹子建才高八斗,獨步詩壇。至正始之阮籍、西晉之左思,文詞愈進,而仍能不失古詩之質。陶淵明愛好天然,性情淳真,述懷詠史,胸次浩然;其為五言之大家,對後代之影響,自是深遠。至宋,大小謝、鮑明遠,文更華贍,技益精工,離古風漸遠。齊、梁以下,體趨俳,格近律,綺麗靡弱,無復古詩之風。唐初,宮體之霧瀰漫甚久,自陳子昂高蹈,始撥霧見日,後繼者源源不絕,古風也與律絕、歌行一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形成了詩國眾星羅列、體裁完備的繁榮局面。  因為時代不同,古風的變異,事屬必然,也是進步。其中值得注意的方面頗多,今舉其要而分述之。  三、感遇詩  變唐初俳優之體為雅正的,陳子昂之力最偉,《感遇》三十八首是其代表。其後張九齡繼作十二首,亦名《感遇》。沈德潛說自陳而張,詩品由「正」而「醇」(《唐詩別裁集》)。劉克莊則將李白五十九首《古風》與陳子昂《感遇》之作並提,以為「筆力相上下,唐之詩人皆在下風」(《品彙》引)。可見,此類古風,已成了一種時尚,作者也不止三位,只是其他詩人並未將此類詩作集成為十幾首、幾十首的組詩而已。他們都追效建安風骨,或抒發志趣情懷,或寄託現實感受,還常常帶有明顯的政治性。  自僧皎然稱「子昂《感遇》三十首,出自阮公《詠懷》」(《品彙》引)後,論詩者多從之。如沈德潛謂「《感遇》詩,正字(子昂)古奧,曲江(九齡)蘊藉,本原同出嗣宗(阮籍),而精神面目各別,所以千古」(《唐詩別裁集》)。近代學者高步瀛則謂:「唐初猶沿梁、陳余習,未能自振。陳伯玉(子昂)起而矯之,《感遇》之作,復見建安、正始之風。張子壽(九齡)繼之,塗軌益辟。至李、杜出而篇幅恢張,變化莫測,詩體又為之一變……」(《唐宋詩舉要》)實以此類古風為有唐一代五古之代表,故擴大其範圍而言之。其實,從直接而明顯的承繼關係來看,皎然起自阮步兵之說仍為定論。茲將稍有軌跡可尋者,各舉一首,以略窺其一斑。  詠懷八十二首之三  阮 籍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此抒魏將亡國之憂。前半言世事榮枯無常。盛時如嘉樹桃李,下自成蹊(小路)。然衰敗終至,亂象叢生,如見堂生荊杞,滿目荒蕪。西山,即首陽山,相傳伯夷、叔齊隱居採薇處。去彼山腳,欲效先賢之避世亂也。自身尚且難保,豈能顧戀妻子。霜凝歲暮,此身亦當如是。  感遇三十八首之一  陳子昂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蘭若,蘭與杜若,皆香草名。芊蔚,茂貌。空林色,謂芳林翠木皆不足與其爭妍。朱蕤,紅花。蕤,花垂貌。遲遲,晝長也。《詩·豳風·七月》:「春日遲遲。」裊裊,微弱細長也。《楚辭·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搖落,凋謝枯萎。《楚辭·九辯》:「草木搖落而變衰。」詩以香花落去,終至芳意無成自譬。吳汝綸曰:「此自傷不遇明時。」(《唐宋詩舉要》引)  感遇十二首之一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此詩正喻君子當自修美德,不必求人知聞。譬如世間有蘭桂之芬芳,方成春秋之佳節。草木之色香,乃其本根質地使然,豈為林棲山居之隱者傾慕而引為同調,美人愛之而折取哉?坐,因。方東樹曰:「言物各有時,人能識此意,則安命樂天。」(《昭昧詹言》)是從另一角度理解,然終未言及九齡之胸襟。  古風五十九首之四十七  李 白  桃花開東園,含笑誇白日。偶蒙春風榮,生此艷陽質。豈無佳人色,但恐花不實。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詎知南山松,獨立自蕭瑟?  此詩與其《感興八首》之四文字大同小異,當是傳寫的不同。詩言榮遇無常,不可久持,君子應有獨立人格,不因時變而改其操守。龍火,星名,其方位隨季節而移動。蕭瑟,秋風吹拂樹木之聲。  以上所舉之詩,主題並不相同,倒都切合作者各自所處境遇,其共同點是用桃、李、蘭、桂、松等草木為比興(有時也用孤鴻、翡翠等禽鳥為喻)以述志趣;詩意較蘊蓄隱曲。這固然有所處時代環境的因素,尤其像阮籍,但更主要的恐怕還是藝術表現上的需要。這類詩一般並不落實到某一具體的人和事,但必定是有所感而發的。它與五言樂府也並不完全相同,差異在於樂府更多地取材於客觀現實中的事件和注重詩歌的社會功能及目的性。  四、山水田園詩  盛唐時期的「王(維)孟(浩然)詩派」以山水田園詩(包括寫閑居生活的詩)為特色,所以也叫「山水田園詩派」或「田園詩派」。其體裁古近體、五七言都有,但五古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這大概因為:一、這種體裁更適合表現自然、恬靜、閑遠、幽深的境界;二、古風表現此類題材,有相當長久的傳統。  提起傳統,自然首先會讓人想到晉、宋時代的陶(淵明)謝(靈運)。陶詩如:「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癸卯歲……》)「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飲酒》)「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桃花源詩》)等等;大謝則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登江中孤嶼》)」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石壁精舍……》)「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入彭蠡湖口》)「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歲暮》)等等,都是歷來被稱道、大家所熟悉的。這些詩雖都有天然之致,然已見文字多彩、匠心巧用,與十九首之質樸異趣;後至小謝(朓),則聲色更開,清詞麗句,處處可見。  唐之山水田園詩,正是利用了這樣的傳統工藝,加入了新料而發酵起來的佳釀。我們來看一首王維的《青溪》詩吧,詩云: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詩前四句總敘,說自己進人黃花川,總是隨青溪而行;溪水盤旋于山間,不到百里的路途,也不知要轉多少道彎。「趣」同「趨」。中四句正面寫青溪,水經亂石灘,過深松林,菱荇泛其中,葭葦映其畔。聲色光影,面面俱到。末四句詠嘆作結,以我素閑之心,愛此澹泊之水,願長留盤石(大石)之上,垂釣以終老。一路寫來,次序井然,而又從容不迫,自是古風作法。  此詩可注意者有三:一、漢語在修辭中逐漸形成對仗是自然趨勢。《十九首》出現時就有「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等對偶句,當然大多數是散句,還有不全對的寬對。晉宋時起,對仗就更多地被運用了,技巧也有所發展。此詩就繼承了這一傳統,運用對仗,但並不刻意追求,故仍不失古風格調。二、造句上有意識仿古而區別於近體。比如首句「言入黃花川」的「言」字,是無義的語助詞,唐人已很少這樣用了,它能令人想起時代很早的《詩經》中諸如「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周南·漢廣》)一類句子,詩的末節用感嘆語,也有這味道。後來韓愈變本加厲,索性「以文為詩」寫古風,也與力避近熟面目有關。三、境界傳神入微處,非唐以前詩所能企及。如「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二句,彷彿能使我們視覺也跟隨著青溪一路前往,以「靜」字來形容水之「色」,誰能想得到?王維最善於捕捉看似無理、卻足以表現出意境來的字眼,「詩中有畫」,此之謂也。  五、新樂府  唐代杜甫、白居易創作新樂府,前者有新樂府之實而未有其名;後者有新樂府主張,有實踐,已成為一個「運動」,和他同時同道的有一批詩人。他們所採用的體裁,有古風、歌行,也有絕句;因為都看重《詩經》、漢樂府的「采詩」傳統,所以古風仍是最重要、最常見的形式。  新樂府題材大都不離揭露苛政時弊、征戰離亂、百姓的饑寒貧窮、上層社會的奢靡淫逸等等,它們有繼承,更有發展。如杜甫之前、後《出塞》(題雖舊題,其組合形式和表現方法卻多有創新,故可歸入我這裡說的新樂府範疇)、「三吏三別」等寫征戍戰亂的詩,探其源,可上溯至《詩經》中《擊鼓》、《伯兮》、《無衣》、《東山》及古詩《十五從軍征》之類作品;究其實,則又都是深深紮根於現實生活之中,並在藝術上有所創造的。  《前出塞》有一首寫到士兵的鬱憤心情,說: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嗚咽水」「腸斷聲」的意象是傳統的,古有「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之歌;所寫情景,則是未經人說過的生動細節。磨刀戰士見「水赤」而始覺「刃傷手」,表現其煩亂心緒,如此逼真,真是想得到而又說得出。再如: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由弓說到箭,從箭說到射,最後說到擒敵;前三句既像是為第四句而設的三個比喻,又像是因人說事,將同一件事逐漸延伸,語言通俗而貼切,看似容易而又極須功力,故評者以為此四句「似謠似諺,最是樂府妙境」(《杜詩詳註》)。  《後出塞》在意境創造上,尤有亮點。其五首之二說: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此詩的前一首說召募從戎,故此接前寫到達徵兵之所——經洛陽之上東門至河陽縣古代孟津(也叫富平津)跨河的浮橋。以下即其所見所聞及感受,末以漢代名將嫖姚校尉霍去病指代領軍之主帥。宋代許顗稱道說:「詩有力量,猶如弓之鬥力,其未挽時,不知其難也;及其挽之,力不及處,分寸不可強。若《出塞》曲云:『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又《八哀詩》云:『汝陽讓帝子,眉宇真天人!虹髯似太宗,色映塞外春。』此等力量,不容他人到。」(《彥周詩話》)  「三吏」「三別」之人不可及,在於能最深刻地反映特定歷史環境下的人民意願和時代精神。唐帝國的政治腐敗激化了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釀成了將使國家覆滅、百姓被殺戮和奴役、經濟和文化遭受嚴重破壞、歷史倒退的「安史之亂」,平叛之戰便成了當時代表正義行動的惟一選擇,可這又必須讓無辜的人民付出重大犧牲的代價。杜甫這組詩的價值,正在於能緊緊把握住這一重大矛盾和正確方向,將它生動地表現出來。即如其《新婚別》一首,不但寫了一對新婚男女「暮婚晨告別」「沉痛迫中腸」的悲慘情景,更有「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這樣發自一個女子之口的時代最強音。這是從前樂府詩所從未有過,後來詩人也難以超越的。所以清人楊倫說:「自六朝以來,樂府題率多模擬剽竊,陳陳相因,最為可厭,子美出而獨就當時所感觸,上憫國難,下痛民窮,隨意立題,盡脫去前人窠臼。」(《杜詩鏡銓》)  白居易的新樂府是對杜甫此類詩的繼承,藝術上雖不及杜詩之深沉精警,也仍有其特色和創造。如《秦中吟》十首中的《重賦》、《輕肥》、《歌舞》、《買花》等篇,都無不以鮮明而強烈的對比手法「卒章顯志」,發人深省。  六、短古  古體本不限篇幅,長短歷來都有。最短的詩是四句,已稱作絕句,故講詩律的人又將絕句分為古絕和律絕。古絕,其實便是最短的古風。既已算作絕句,就不在這裡討論。除此之外,就算六句頭的詩了。這一短古形式,在唐代也時有人作,且在表現技巧上,頗有些成功的藝術新經驗。  如王維的《隴西行》說: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詩寫敵人(匈奴是泛指)侵犯邊境,軍情緊急,都護快馬加鞭,遞送情報。前四句敘事已畢,然猶未有詩,恰似水、米俱在而尚未煮成飯,直至五六句出,始炊香四溢矣。大雪紛紛揚揚,致使烽火不舉,此所以只能借羽檄飛馳而報警也;等於現代戰爭中,在緊要關頭,電訊系統全癱瘓了。兩句看似極平淡的寫景閑言,卻使整個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詩的立意也就此完成了。  再如其《送別》詩說: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飲,請人飲酒,使動用法,猶飲馬長江。此詩用問答法,後來賈島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尋隱者不遇》),便是仿效它的。詩的耐人尋味處,也在五六句。沈德潛說:「白雲無盡,足以自樂,勿言不得意也。」(《唐詩別裁集》)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自由自在的白雲永遠都有,而營營苦求的富貴功名又豈能長久,你棄官歸隱、與白云為伴就對了,還猶豫什麼,連我都羨慕你呢。總之,五六句往往是全詩畫龍點睛的詩眼,因而也多含蓄不盡,韻味悠長,耐人尋味。  李白的《子夜吳歌》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詩說: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閨怨女欲制寒衣以寄遠,乃嘆息胡虜未平,征戰於玉門關外的丈夫不得回家。雖然,詩仍由末兩句說出其心中願望,點明主旨,但絕佳意境卻在前面已營造好了,這是它的特點。望月思親,聞聲知意,萬戶如此,則朝廷黷武之代價可見。說詩者有以為「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西圃詩說》),此說雖不可從,卻也道出詩之閃光處又非只在末尾。  韋應物《采玉行》,寫官府征民工采玉之苦狀,簡言敘事,頗有代表性,詩說:  官府征白丁,言采蘭溪玉。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唐詩別裁集》沈註:「苦語卻以簡出之。」所謂「簡」,主要在於未說明送飯回家來的妻子因何而哭泣。我們可以理解成她是因為丈夫在過著非人的生活而傷心;也不妨想像成丈夫干這活可能有生命危險,甚至已經遭遇不測了。因為當時人蘭溪采玉而溺死者甚眾,李賀《老夫采玉歌》就有「夜雨岡頭食秦(榛)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等語,故王琦以為韋詩「與此詩正相發明」(《李長吉歌詩匯解》)。二詩所寫情景頗相似,而此詩以「獨婦」稱其妻,不是可以有孤獨女與寡婦兩解嗎?留未盡之意令人思索,或正是此詩之用意。  短古中尚有孟郊《遊子吟》(慈母手中線)等廣為傳誦的名篇,其表現特點,亦有與以上數例相類處,就不說了。  七、長篇  古詩長篇最早有《焦仲卿妻》(也稱《孔雀東南飛》),是很典型的敘事詩,從頭至尾詳細講述一個故事的全過程。後來,這類敘事詩多用歌行體來寫,從《木蘭詩》到白居易《長恨歌》,到吳梅村《圓圓曲》,一例都是歌行,用五古來講故事的就比較少見。  唐代寫五古長篇的也不少,最著名的當數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簡稱《奉先詠懷》)和《北征》;前者有一百句,後者有一百四十句。至韓愈作《南山詩》,則長達二百零四句、一千零二十字。李商隱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韻》也有二百句。《南山詩》像一篇《終南山賦》。昌黎好古,恃才矜學,以文字奧僻奇崛見長,思想內容卻無法與世稱「詩史」的杜甫相比,且影響也遠不能及。  從杜詩的一個題目,我們可看出此類長篇具有多方面內容融合的特點。標目為「自京赴奉先縣」,應該是紀行的;可又接以「詠懷」,則內容又不限於紀行,聯繫自己的情懷抱負,可將不同時、地的事件、感想等等都結合進來。《北征》,雖詩題無其他字樣,也仍不是單純記述自鳳翔北至鄜州家中的一路見聞,凡與此行有關的種種感觸、聯想、議論,也都包含其中。所以行路只不過是串連眾多情、景、事的一條線索。  這種糅合著多方面內容的結構形式,以前是否也有過呢?有。最明顯的應是曹植的代表作、長達八十句的詩《贈白馬王彪》。該詩以作者與其異母弟白馬王曹彪朝京師後回封地,先同路,後被迫分道的行程為線索,把其間所遭遇的變故、途中所見、小人當政和自己的悲憤心情等等,都一起寫入詩中。杜詩正是對曹植詩的繼承與發展,容量更擴充了,發掘也更深刻了。  (1)起結相呼應:《奉先詠懷》開頭一大段述平生志向,以後才轉入自京出發的一路行程和到家情狀,最後仍回到詠懷。其發端所述之大志勁節,實可歸結為「窮年憂黎元」五字,故結尾從自家幼子餓死的慘狀,推而廣之,聯想到老百姓即「黎元」(「平人」「失業徒」「遠戍卒」)的命運,以「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終曲,作豹尾繞額之勢。  《北征》則將對時局國勢之憂慮評議重點移後。以「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開頭。《杜詩鏡銓》評曰:「李云:古調高文。竟用文筆敘起,老氣無敵。」後來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詩即仿效之,以「蛇年建丑月,我自梁還秦」發端,全篇也明顯地受到杜甫此詩的影響。《北征》的結句是「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鏡銓》曰:「末復追述初亂,終以開創之大業,屬望中興,以今皇帝起,以太宗結,是始末大章法。」  (2)景物多寓興:長詩中借景語寄情寓興,自《詩經》便有,《七月》《東山》之類便是。建安時,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在抒其途中鬱紆傷悲時,有一段寫景說:  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這就是以情入景的寫法。《奉先詠懷》也有數句說: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群冰(一作「水」,非)從西下,極目高崒兀。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杜甫赴奉先,時值冬十一月,故有冰凌順流西下。《杜臆》云:「句乃隱語,憂國家將覆也。」這也是一種即景寄情的寫法。  《北征》寫行走在山中所見之景物說:  青雲動高興,幽事亦可悅。山果多瑣細,羅生雜橡栗。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看前六句,像是只記山中「可悅」之「幽事」,至「雨露」二句,方暗示對天道無私的哲理的領悟,從而引出自己拙於處世的感慨。  (3)多色彩相劑:長篇忌單調,能大小互見,悲喜相間,有張有弛,相反相成,方是高手。《北征》在這一點上可稱典範。上引「青雲」十句,便是最好的例子。《鏡銓》引張上若云:「凡作極要緊、極忙文字,偏向極不要緊、極閑處傳神,乃夕陽反照之法。惟老杜能之,如篇中『青雲』『幽事』一段,他人於正事實事尚鋪寫不了,何暇及此?此凡仙之別也。」篇中寫詩人到家一大段文字,又何嘗不是如此。如云: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爺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拆波濤,舊綉移曲折。天吳與紫鳳,顛倒在裋褐。  海圖、天吳(虎身人面神)、紫鳳,皆舊綉上的圖案。裋,童稚之襦。狀無寒衣蔽體之悲慘困苦情狀,竟用風趣幽默語言,古詩中實屬未見。又寫自己拿出綢帛、粉黛等物後,家人之樂說:  瘦妻面復光,痴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  寫時危國難極重大嚴肅的題材中,居然有如此瑣細之事、詼諧之語,真是奇文。這不但無礙正題,反而豐富、深化了這一宏偉詩篇的內涵,大大增強了其藝術表現力。  (4)借聯想拓展:以行程為線索的長篇,若只說眼見之事,則必受時空的極大限制而無法包容重大的思想內容。所以須憑藉聯想方能拓展其容量。《奉先詠懷》借過驪山見羽林森列,聞樂聲遠播,而聯想到君臣歡娛、賜浴開宴之熱鬧,遂帶出極大膽、深刻揭露封建統治本質的詩句: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又想像皇親國戚在豪宴上驕奢暴殄的情景,於是逼出驚動千古的十個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全靠聯想的拓展。  《北征》則由國而家,由家而國,從自身的欣慰而想到「至尊尚蒙塵」,從眼前的時局轉入「憶昨狼狽初」的歷史教訓,所有重大內容,都無不借聯想而寫入。  八、與律詩的界線  古風與律詩的界線,從理論上講是很清楚的,特別是律詩的篇有定句——八句(排律除外),字有定聲——平仄對粘,還有中二聯對仗,一看便知;但從實踐上看,又並非所有的詩都界線分明的。  古風也可以寫成八句;也可以句中之字聲在不同程度上已律化了,與律詩中破格成拗的句子頗難分辨。至於對仗,律詩也有寬對,或應對處卻用散的,並非一概嚴格。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律的「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中「與君」與「同是」便不成對,別的例子還有很多。而古風也可以用對仗,對得整齊時,粗略一看,很像律詩。記得一次,有位從事語文教學的朋友,將杜甫的五古《望岳》當成了五律,大概他的錯看,就因為對仗形式與律詩相似所致。杜詩云: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認其為古風,實在很容易。辨字聲即可確定,而且不必一句句地檢查是否平仄互換,是否合乎對粘規律。你只須看其押韻,用「了」「鳥」「小」,是仄聲韻,就可基本確定是古風了,因為律詩是押平聲韻的。當然,宋人也偶有創製仄韻律詩的,那隻不過是將原格式中出句對句調換位置而已,律句本身的平仄規律並未改變,因此每句末了的字聲,押韻與不押韻總是相反的,即韻用平,不韻用仄;若韻用了仄,不韻必用平。今不韻句末字「何」「雲」是平,「秀」「頂」是仄,那更只能是古風無疑了。  但也有些詩,界線就不那麼清楚了。有人認它為五律,有人卻認它為五古,幾成兩可。如孟浩然《晚泊潯陽望香爐峰(一作「廬山」)》詩曰: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鍾。  清人施補華《峴佣說詩》曰:「五律有清空一氣,不可以鍊句鍊字求者,最為高格。如襄陽『掛席幾千里』,所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這就是認此詩為五律的評說。然而,沈德潛編《唐詩別裁集》,卻將它歸入五古,有注曰:「別本亦作律詩,然終是古格。」不以鍊句鍊字求工者,本就是古風的格調。所以在平仄對粘有律詩基本格式而又非字字合律(如其第三句「舟」「陽」皆作平聲,第四句「香爐峰」乃古風中常用的「三平調」等)的情況下,是古是律,就憑詩家從什麼角度看問題了,很難說誰對誰錯。本來嘛,詩人作詩,也可以不先確定是寫古風還是律詩,只要詩境佳、詩意新,說出了心裡想說的,體裁上非驢非馬,又有何妨?  此類情況,也非個別。如《唐詩三百首》中選李白《聽蜀僧濬彈琴》一首,分歸五律;但在《唐詩別裁集》中,卻作五古。詩云: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側重從字聲格律上看此詩的,自不妨認其作五律,對仗之寬泛如散句,倒不是問題;著眼於章法格調的,就必然以為它應屬古風,因為全然不是律詩的寫法。  律詩有起、承、轉、合章法,即使有突破法度者,也多為局部。此詩卻從頭至尾,按部就班,一直說下去,並不轉折返顧,與律詩章法毫無共同之處。  「蜀僧」作主語,就管住三句,而題目所要寫的「聽」琴,不像律詩必寫在「擒題」之首聯,卻要到第四句才點出。蜀僧抱著司馬相如用過的綠綺琴,飄然自峨眉山上下來。那只是「聽」之前的交待,先使人覺此僧之風神氣度不同凡俗。未寫聽琴而預為聽琴作鋪墊,這種虛處落筆的敘起方法,純屬古詩所有。「一揮手」,言其得心應手,毋須費力也,正見其藝高;「萬壑松」,喻琴聲清亮宏遠,而琴曲又恰巧有《風入松》之名。兩句不成對仗,正為見自然澹蕩之致。  五六句在律詩中是頸聯「轉」的位置,說詩者以為須異軍突起,轉出新意。此卻用一句先承上說琴聲之高妙,如流水洗滌客心,暗用伯牙鼓琴「高山流水」典故而無痕。而另一句已是聽琴之尾聲,以霜鍾喻琴聲之清迥,但只用一「入」字,說餘音與山寺之鐘鳴相應和。若與律詩相比較,這兩句又完全可當兩聯之用。末二句說自己陶醉於琴聲之中,不覺雲深山暮,時間已久。用詰問句,有驚訝情態,寫出從夢幻般的美妙藝術境界中驚醒過來時的那種悵然若失的心情。全無律詩中尾聯通常多關「合」前六句,照應發端詞意的構思痕迹。總之,是典型的古風作法。  近體詩的興起,給詩人的創作以極大的影響。在體裁上,古體也不能不受其滲透而使相當多的作品不同程度地都帶有律化傾向。對於歷史上的這一現象,詩家看問題的角度並不一樣。一些人以律詩能保持古風格調為高超,以古風而近律者為衰象。他們多著眼於字聲格律,主張上述體裁界線模糊的八句頭詩算作律詩或律詩的變格。另一些人則主張古體、近體在寫法上格調上都應該有各自的特點,不應只在字聲平仄上尋求。他們強調錶現形式,就將那些兩可的詩作歸之於古風。我以為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也不必強分是非、強定一是,重要的是我們應對不同體裁的詩的特點,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歌 行  一、歌行的名稱  歌行的名稱是怎樣來的呢?它的本義是什麼?對此,說詩者各有說詞。不少人是望文而生義。如謂「行者,詞之遣無所留礙,如雲行水流,曲折溶曳,而不為聲律、語句所拘。但於古詩句法中得增辭語耳」(惠洪《天廚禁臠》)。歌行的出現早於五言詩,更在聲律說產生之前,所以「不為聲律、語句所拘」的說法是解說不通的。又有說稱「體如行書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姜夔《白石道人詩說》)。繼之者則謂「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曰歌行」(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樂府》)。比作行書或行雲流水,其實大同而小異。  有人乾脆承認不知道,也不同意上述說法。如清人馮班就說:「聲成文謂之歌;曰行者,字不可解,見於《宋書·樂志》所謂魏晉樂府,蓋始於漢人也。」(《鈍吟文稿·古今樂府論》)又曰:「謂之曰行,本不知何解,宋人云『體如行書』,真可掩口也。」(《鈍吟雜錄·正俗》)說詩者避而不談「歌行」二字本義,或所見亦略同於此。  我以為解說「歌行」二字最穩妥的,莫過於明代的唐詩專家胡震亨,他說:  歌,曲之總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與歌行皆始漢,唐人因之。(《唐音癸簽·體凡》)  的確,「衍其事而歌之」符合樂府古辭中標「行」為題的詩作,如《東門行》、《婦病行》、《孤兒行》等,都具有敘事或與事相關的特點。「歌最古」也沒有問題,《擊壤》、《南風》、《麥秀》、《飯牛》,皆古之歌,雖作時未有其題,然秦漢人記之亦必言而有當;「楚辭」早有《九歌》,其下《易水》、《垓下》、《大風》皆以歌名;漢魏樂府中更多。「行與歌行皆始漢」,謂其名始見之於樂府。「行」毋須再多舉;「歌行」,如《長歌行》、《短歌行》、《怨歌行》、《悲歌行》、《傷歌行》、《艷歌行》、《燕歌行》、《放歌行》、《緩歌行》、《櫂歌行》、《棹歌行》等等。應該特別指出的是:在唐以前,歌行並沒有成為一種詩體的名稱,更沒有人去理會歌行究竟應是五言、七言還是雜言,因在以「歌」「行」與「歌行」為題的詩中,什麼句式都可以找到,甚至未見有人在詩題之外,單獨提到過「歌行」二字的。  「歌行」作為一個詞出現時,就是用來指詩體的。唐詩有了近體之名,即包括排律、絕句在內的廣義的律詩,其他體裁的詩,也得有名稱,於是「歌行」一詞就產生了。還是胡震亨的話:  詩之至唐,體大備矣。今考唐人集,錄所標體名,凡效漢、魏以下詩,聲律未葉者,名「往體」;其所變詩體,則聲律之葉者,不論長句、絕句,概名為「律詩」、為近體;而七言古詩,於往體外另為一目,又或名「歌行」。舉其大凡,不過三者為之區分而已。至宋、元編錄唐人總集,始於古、律二體中備析五七等言為次。(《唐音癸簽·體凡》)  據此,可知唐代與後來人對詩體的區分並不一樣。唐時只分三大類;宋元以後,則分近、古體兩大類,然後在近體中再細分出律詩、絕句、排律,又各有五、七言之分;在古體中也分五、七言。我們通常見到的詩集、詩選、詩話,還有近人詩律學著作中所言之詩體,都是依據後來的分法而非唐人概念。在唐代,七言古詩則稱之為「歌行」。  為什麼七言古詩要「於往體(即古體)外另為一目」而不併入到「往體」中去呢?就因為它是亦近亦往、不今不古的詩體。說它是近體、今體吧,它自古就有,漢魏樂府中更不少見;說它是往體、古體吧,自漢魏至唐初,除了個別詩人和少數詩作外,整個詩壇幾乎都只寫五言詩,以七言為主、包括雜言的詩體,被眾多詩人所接受,普遍地大量地進行創作,是唐代才開始的。從這一角度看,它又是一種新興的詩體。所以,為區別於五言往體和講聲律的近體,又另為一目叫歌行。後人著眼於詩體起源之古,又不受嚴格聲律的限制,將歌行歸入古體,使詩的體裁眉目清楚、流委秩然,自是可行的辦法,所以為大家所承認。  二、歌行與樂府  歌行本出自樂府,所以後來人們常將「樂府歌行」四字連在一起說,用以指包括舊題樂府、新樂府和樂府之外的歌行在內的古體詩。其實,這是有點含混的說法。自歌行作為等同於七古的詩體名詞後,它與樂府已不是同一概念的詞了。因為前述的體裁劃分,無非是根據字數句數和有無聲律限制,而樂府則仍是以可入樂之詩和仿效樂府舊題而作的詩為限,所以兩者並不處在同一條標準線上。樂府中,有是歌行的,也有不是歌行的;歌行中,有是樂府的,也有不是樂府的。同一個樂府題,前人用五言寫,後來人再寫,就可以是七言、雜言的。如《樂府詩集》收梁簡文帝的《蜀道難》云:「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是五言古絕;劉孝威同題二首,則一為五言八句,一為七言六句;唐張文琮則又以五律寫此題,直至李白方以長短錯落之歌行將《蜀道難》之題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唐代,以樂府舊題寫近體詩的,時有所見。律詩,以初唐為多,除張文琮《蜀道難》外,楊炯的五律《從軍行》(烽火照西京)、沈佺期的七律《獨不見》(盧家少婦鬱金堂)等皆是,後來就少了。絕句中一直都有,如《長干曲》、《玉階怨》、《宮怨》、《長門怨》、《長信怨》、《靜夜思》、《出塞》、《塞下曲》、《少年行》、《江南曲》、《淥水曲》、《秋夜曲》、《烏棲曲》、《昭君怨》、《妾薄命》、《銅雀台》、《金縷衣》等等,皆有絕句之作;此外還有唐代新起的近代樂府,如《清平樂》、《雨霖鈴》、《竹枝》、《楊柳枝》、《浪淘沙》、《踏歌行》、《欸乃曲》等等。儘管如此,在單獨談到「樂府」時,往往並非指這些近體詩;而說這些詩的體裁時,也只著眼於其為律詩或絕句。  在唐代,近體詩題作「歌」或「行」的也有。題「行」的如上述《從軍行》《少年行》即是;題「歌」的,在絕句中尤多,如李白即有《峨眉山月歌》、《秋浦歌》、《永王東巡歌》等,但不論哪一種,都不能稱之為歌行;甚至像有「歌行」二字的《踏歌行》,也不稱歌行;因為歌行已特指包括雜言在內的七言古詩了。  三、歌行的流變  歌行,既等同於包括雜言在內的七言古詩,我們說歌行之流變,也就是說七言詩的產生和發展。這大體上可分為幾個階段:  一、騷體:「楚辭」中本多長句,五、六、七、八、九言都有。《九歌》中之《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辭,乘迴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七言音節已成,《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則基本上都是七言;全首用七言的,則有《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秦末漢初項羽之《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劉邦之《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以及後來劉徹之《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皆承此體。若以此而論,則七言之產生並不晚於五言。騷體的特點,就是句中有一感嘆詞「兮」字,相當於今之「呵」「啊」。如果將其省去,則多半句子都可變為兩個三字句而意思並不改變。如「力拔山,氣蓋世;時不利,騅不逝」等等。所以與後來的七言,在組句上仍有一定的差別。  二、柏梁體:相傳漢武帝劉徹作柏梁台,與群臣倡和,詔謂有能為七言詩者乃得上坐。帝先自發端云:「日月星辰和四時」,群臣每人乃用其韻各賦一句以聯之,此為後人聯句之祖,世遂稱句句用韻之七言詩為「柏梁體」。《柏梁詩》編入《古詩源》中,因與史實不符,學人多疑其為偽托。  武帝之後,作七言者仍不多,偶爾有,也不脫騷體和柏梁體二式,且又多二體兼用之。如東漢張衡之《四愁詩》凡四章,每章格式相同,其一云: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首句用「兮」是騷體句式;句句用韻則是柏梁體形式,所不同者《柏梁詩》一韻到底,此則前三句一韻,後四句又換一韻,或可稱之為準柏梁體。標準的柏梁體詩則有三國曹丕之《燕歌行》,詩凡十五句(後來隔句用韻詩,句數多成雙,這首與張衡詩都用單),一韻到底,已脫離騷體句式,詩云: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至晉代,《晉白紵舞歌詩》「輕軀徐起何洋洋」,《隴上歌》「隴上壯士有陳安」,仍皆為準柏梁體。說詩體者謂句句用韻之七言,實較隔句用韻之五言,反顯得節促氣短,故後來歌行大盛時,便突破柏梁體句句用韻形式而多為隔句用韻。儘管如此,句句用韻之形式,仍被保留了下來,成為後來歌行體中重要的一種,有的詩人還特別偏好作此。如中唐之李賀,其七言歌詩句句用韻者特多,《李憑箜篌引》、《殘絲曲》、《雁門太守行》、《唐兒歌》、《帝子歌》、《秦王飲酒》、《湘妃》、《貴主征行樂》、《堂堂》、《夜飲朝眠曲》、《楊生青花紫石硯歌》、《夜坐吟》、《江南弄》、《北中寒》、《神弦曲》、《神弦》、《高軒過》、《貝宮夫人》、《溪晚涼》、《染絲上春機》、《新夏歌》、《夜來樂》、《神仙曲》等等,無不如此。  三、探索創新:漢樂府本多雜言,七言音節往往可見。但漢魏文人仿作者少,唯陳琳效之而作《飲馬長城窟行》,竟成鳳毛麟角。此歌行產生髮展之又一源流。  晉人詩罕見七言,偶有所成,亦仍是柏梁體。陶、謝諸大家集中皆無歌行。南朝宋之鮑照,異軍突起,探索七言,大膽實踐,獨闢蹊徑,創新其體,遂使其成為開創唐代歌行體之傑出先驅。他有《代白紵舞歌詞四首》乃「奉始興王命作」,是柏梁體;又有《代白紵曲二首》、《代鳴雁行》、《代北風涼行》等,亦為準柏梁體。至如《擬行路難十八首》、《梅花落》、《代夜坐吟》等,則突破柏梁體之句句押韻而別開生面,另立新場矣。尤其是《擬行路難十八首》,更可看出詩人是在有意探索詩歌創作的新路子,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今引其中五首以見一斑: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葡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願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其一)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斫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幃里明燭前。外發龍鱗之丹彩,內含麝芬之紫煙。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其二)  璇閨玉墀上椒閣,文窗繡戶垂羅幕。中有一人字金蘭,被服纖羅采芳藿。春燕差池風散梅,開幃對景弄禽雀。含歌攬涕恆抱愁,人生幾時得為樂?寧作野中之雙鳧,不願雲間之別鶴。(其三)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其四)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其六)  十八首詩,句式用韻,竟無一首相同者,這就看出詩人自覺探索歌行新路之明顯意圖。其一,為整齊七言,隔句押韻,用平聲,一韻到底,首句也不入韻。起頭將一句的意思分作四句,一氣貫注而下,實為前無古人、後乏繼者之獨創。贈君美酒、名琴及床上用品,乃勸人及時行樂,進入夢鄉,以忘憂思,莫為功名富貴所累。其二,以七言為主,雜以長短句,起用九言,接一句五言,且前三句用單句韻(押一、三句),十分獨特而音節仍自然和諧;下轉為雙句韻,韻不換。借一隻精製的博山香爐來表現棄婦的不幸和怨恨,構思亦巧。其三,整齊七言,隔句押韻,用入聲,首句入韻。末兩句詩之主旨,「野中」、「雲間」,分別喻貧家與富室;啟後來「願作鴛鴦不羨仙」意。其四,五七言相雜,雙句押韻,首句不入韻,用平聲;前四句與後四句換韻,換韻處(第五句)入韻。自寬失意,鬱積憤懣。其六,五、七言相間,法又不同。用入聲韻,不換,首句入韻。亦不平之鳴,激憤之餘,又見其貧賤不移之志,傲骨錚然。總之,後來歌行的各種變化形式,幾乎都可在這裡找到樣板。鮑照之可貴貢獻,就在於詩壇還罕見七言的時代,敢獨闖天下,開歌行創作風氣之先;他是無際平川上突然聳起的入雲高峰,千里荒漠中唯一存在的參天大樹(參見本書第309頁《詩壇天馬早行空》一文)。  梁、陳時,稍見有七言、雜言之詩,但與大量創作的五言主流,仍無從相比。有的詩人也僅數首而已,或者乾脆沒有。詩題也十分狹窄,最常見的還是《燕歌行》、《行路難》、《東飛伯勞歌》、《烏棲曲》、《烏夜啼》、《江南弄》、《長相思》等。梁時,作者有武帝蕭衍、吳均、蕭子顯、簡文帝蕭綱、王筠、元帝蕭繹、費昶等;陳時,有後主陳叔寶、徐陵、江總等;其中梁簡文帝與江總之作,較他人為多。北周之王褒、庾信也有少量;隋代也差不多,盧思道、薛道衡等人都有數首。從這些情況看,七言詩的作者雖漸漸在擴充,但還未到普遍創作的地步,且主要還在宮廷範圍內,作品也大部分屬宮體詩,如以亡國之音著稱的《玉樹後庭花》即是。這些詩雖沿襲、仿效前人者多而自己創新少,但歌行畢竟已衝破柏梁體格局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基本形式。  初唐武則天時代,歌行創作也隨著整個詩壇呈現蓬勃生機而更廣泛地流行起來。「四傑」中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駱賓王的《帝京篇》、王勃的《滕王閣》、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當時的傑作。這些歌行又因為有若干共同特點而被後來稱作「初唐體」。這些特點是:  ①用詞多藻艷,尚可看出是從梁、陳宮體演變而來的;  ②受近體詩興起的影響,詩句多律化;  ③大量運用對仗,如駱賓王好用數字作對,其《帝京篇》有「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三條九陌麗城偎,萬戶千門平旦開」,「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等句,人稱「算博士」。  ④多迴環、復疊、蟬聯等句式,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皆用迴環;「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則是蟬聯;又張詩中用「江」字凡12次,用「月」字14次,皆有意復疊。  ⑤轉韻,以四句一轉,平仄聲互轉最為普遍,如張詩起用平韻:「平」「生」「明」;繼轉仄:「甸」、「霰」、「見」;再轉平:「塵」、「輪」、「人」;又轉仄:「已」、「似」、「水」……  ⑥語言通俗易懂,多相思、別離、閨怨及花開花落、年華易逝等普遍性題材。  總之,初唐體歌行,猶當時之通俗流行歌曲,易普及,後世小說家有專藉此體來抒寫兒女悲情的,《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風雨夕》、《桃花行》等詩,便一例都是典型的初唐體。  盛唐是唐詩的高峰時期,自然也是歌行發展到了氣象萬千、成就最高的鼎盛時期。反而不用在這裡贅述了。我想用高步瀛《唐宋詩舉要》中「七言古詩」的引言來替代我想說的話,他說:  唐初七言亦沿六朝余習,以研華整飭為工。至李、杜出而橫縱變化,不主故常,如大海回瀾,萬怪惶惑,而詩之門戶益廓,詩之運用益神。王(維)、李(頎)、高(適)、岑(參)雖各有所長,以視二公之上九天,下九淵,天馬行空,不可羈絡,非諸子所能逮也。盛唐而後,以(韓)昌黎為一大宗,其力足與李、杜相埒,而變化較少;然雄奇精奧,實亦一代之雄也。李昌谷詩,前人但稱其險怪,吾友吳北江評之,精意悉出。……白傅(居易)平夷,恰與相反,而精神所到,自不可沒。宋詩……歐(陽修)、王(安石)各有其工力,而蘇(軾)之御風乘雲,不可方物,殆如天仙化人,而不善學者,或流於輕易。(黃)山谷字字精鍊,力絕恆溪,其精者直吸杜公之髓。陸放翁豪放有餘,而氣稍獷矣。……金源之詩,(元)遺山褎(yòu又;出眾)然稱首。  四、歌行的作法  歌行是各種詩體中形式變化最多、內容適應性最大、寫作最自由的一種。短小的、長篇的、抒情的、寫景的、敘事的、論理的,寫法都各不相同;加之作者的個性、修養、志趣、經歷、傳承各異,呈現的面貌也就千姿百態,並無普遍適用的技法繩墨可循。因而,詩家說歌行,凡談及作法時,往往不免抽象玄虛,似是而非,令人不可捉摸。比如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云:「七言歌行,靡非樂府,然至唐始暢。其發也,如千鈞之弩,一舉透革。縱之,則文漪落霞,舒捲絢爛。一人促節,則凄風急雨,窈冥變幻。轉折頓挫,如天驥下坂,明珠走盤。收之,則如橐聲一擊,萬騎忽斂,寂然無聲。」比喻不可謂不生動,但要真正讓人領會其中作法之奧秘訣竅,怕就困難了;何況,所言終究還只是一些作品的情況,若一概而論,未必便可以此為準則。  相比之下,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中所論,雖與王說思路大體相同,但似乎表述得更明確些,有分別不同情況而論處,也比較容易領會些,他說:「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黃河落天走東海』之勢。以下隨手波折,隨步換形,蒼蒼莽莽中,自有灰線蛇蹤,蛛絲馬跡,使人眩其奇變,仍服其警嚴。至收結處,紆徐而來者,防其平衍,須作斗健語以止之;一往峭折者,防其氣促,不妨作悠揚搖曳語以送之,不可以一格論。」  這裡也將歌行分為起頭、中間和結尾三部分來說,我們不妨順其序來看。說歌行要「高唱而入」,也只部分作品如此。我以為這與詩人的個性、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李白的歌行,此類的確不少,如《蜀道難》「噫吁嚱,危乎高哉」、《梁甫吟》「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等等皆是。但王維的歌行則不然。其《夷門歌》「七雄雄雌猶未兮」、《老將行》「少年十五二十時」、《桃源行》「漁舟逐水愛山春」、《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等等,都只是從頭平直敘來,很難說成是「高唱而入」,然不可謂其不宜。由此我們發現大體上以抒情成分為主而情緒又較強烈的歌行,通常宜高唱發端;而以敘事為主,抒情只寓於故事中的歌行,只須平敘而出即可。當然,歌行並不僅僅只有這兩端,其變化極多,抒情、敘事也難截然而分,如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台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哀江頭》:「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等等,其發端雖不能說是高唱,卻也決非平鋪,或排宕生姿,或突兀奇絕,或直入主題,都是非常成功的起法。如此類者,也許用王世貞一箭透革的比喻來形容,倒比較近似。總之,如何發端,離不開題材內容表現的需要,不可一概而論。但名家高手寫歌行,都十分重視開頭,是無疑的。  長歌的中間部分,內容必有層次、段落,須要變換,因而有所謂「轉折頓挫」、「隨手波折,隨步換形」等說頭。其技法隨機變化,無從談起。重要的是轉變要自然巧妙、似斷實連,又能隨所述內容的改換而表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氣氛境界。《紅樓夢》寫賈寶玉選擇歌行體作《姽嫿詞》,賈政、幕賓們有不少評點褒貶,寶玉也有答辯,其中就談到「轉」和「連轉帶煞」。雖則曹雪芹是在擬小說人物的見解、言論,卻也融合著自己創作歌行的心得,不妨加以玩味。此外,小說還寫到寶玉吟過「叱吒時聞口舌香,霜矛雪劍嬌難舉」後,又接一句「丁香結子芙蓉絛」,賈政便責其「又用這些堆砌貨來搪塞」,寶玉辯白道:「長歌也須得要些詞藻點綴點綴,不然便覺蕭索。」(第78回)我們只要不把「詞藻點綴」的含義理解得過於狹窄、死板,這也仍不失為通俗化了的歌行作法經驗談。  歌行之收結,說詩者以為尤難於起調和轉節。其作法諸家各有所見,設喻形容,也難備引。這裡特別提出兩點來,或從中也可獲得點啟發:  一、 「卒章顯志」。李白名作《夢遊天姥吟留別》前面大篇寫游山夢境,讀者初不知其用意何在,直至最後夢醒境滅,發出「世間行樂皆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的感慨,才進入主題,終曲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更是把留別東魯諸公,準備遍訪名山,笑傲江湖的真實動機揭示了出來。這便是很典型的「卒章顯志」寫法。後來白居易更以此法作為定式,寫了五十篇歌行體的《新樂府》,其「序」中特別說明「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詩三百》之義也」。其《紅線毯》「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杜陵叟》「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賣炭翁》:「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等等,都是卒章顯志的成功實踐。  二、 最後的震撼。卒章顯志,是就詩表達思想而言的,這裡說的則是詩的藝術感染力、詩在心靈中引起的震撼。好詩始終都會有感染力,尤其是字句精警處。但詩人又往往會將最具感染力的詩意、景象、語句置於全詩的末尾,所謂「曲終奏雅」,以加強一唱三嘆、余意彷徨的效果。這種藝術感染力,有時經集中、升華,會比局部的感動更為強烈,會極大地震撼你的心靈,人或稱之為藝術的打擊力。且看杜甫的《高都護驄馬行》:  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歘然來向東。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養隨所致,飄飄遠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青絲絡頭為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  詩寫產於西域流沙、隨安西都護高將軍入朝來到長安的一匹神駿。「一心成大功」、「猶思戰場利」,已伏下結尾。「腕促」四句,下面描繪馬的形相精力之超群,淋漓酣暢。大宛國有汗血馬,日行千里,汗從前肩髆出如血,故謂。這說的是昔日馳騁萬里、臨陣立邊功時的雄姿。再接兩句則是此日在京城中仍騰躍快如電掣、令壯兒望之生畏的情景,竭力渲染、鋪墊。跌入結意,大有「志士凄涼閑處老,名花零落雨中看」(陸遊《病起》)的感慨。方東樹云:「『為君老』三字下得凄惻。」(《唐宋詩舉要》)「橫門」,是長安城北出西頭第一門,由此渡渭河而西,是去西域之路。末句嘆其未有機遇再建戰功,是詠駿馬,亦詠英雄。詩雖字字句句精悍,但能撥動人之心弦處,卻在結尾。雖一截便住,卻能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律 詩  我國古典詩歌在長期的創作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格律,產生了律詩。所以,講律詩,有講思想、意境的,也有講格律聲韻的;只是講兩者關係的不太多。至於有關體裁的別的方面的,更絕少提到了,其實,律詩有別於古風、歌行的,並非只在講究平平仄仄、對仗押韻上,伴隨著格律的形成,律詩的定型,這種體裁也產生了其它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這也是我們在鑒賞律詩的藝術表現時不能不知道的。  律詩的題目  詩的題目,本來只是某首詩的指稱。所以許多詩都是先有詩,後來才安上題目的,猶如一般情況下,先懷孩子,生孩子,然後才給孩子起個名字,民歌尤其如此。比如《詩經》,絕大多數詩作,本來都沒有題目,題目是後來的採集、編纂者加的。用的辦法比較簡單,就是選取詩的起句中的幾個字作題目。取兩個字的最多,也有取一個或三四個的,這樣,詩題就未必能表明詩的內容。像以「關關雎鳩」句中的鳥鳴聲和鳥名各取一字湊成的《關雎》,說的卻是愛情婚姻的事。  漢樂府也基本如此,只是常多加些「歌」「行」等字樣。魏晉後文人創作詩歌,除寫樂府舊題及沿用老辦法加上識別性標題或乾脆籠統地稱之為「雜詩」之類外,也開始更多地以酬贈對象或所寫內容標題。但畢竟題目與詩的作法無關,並不因詩題而要求詩應怎樣起頭或結尾等等。  律詩就不同了,它是特別重視詩題,且講究針對題目的寫法的。當然,律詩也有兩類情況:一類是題目不具體的,如《詠懷》、《書憤》、《雜興》、《古意》之類,更有不便標題、不願標題、不知該如何標題的,就標其題為《無題》,李商隱就寫過不少。他還有《錦瑟》詩,看似具體的,卻用的是《詩經》的老辦法,即取詩的發端二字為題,其實也等於《無題》,因為詩並不是寫樂器,無非是拿錦瑟來起興,所以《錦瑟》詩究竟寫什麼,千百年來說詩者紛爭不已。另一類是題目比較具體的、明確的,是律詩中的大多數,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一類。  律詩題目有長有短,長的可以長到好幾行,很像是一條小序的文字,就此作為題目。但題目無論長短,有幾點都是相同的。  ①題目與內容必須完全一致。所以那些起興的東西是不用來作題目的,比如寫愛情婚姻的詩,就不會拿《關雎》為題,除非詩就是詠這種水鳥的;用來作比的寓言式的東西一般也不作題目,《詩經》有《碩鼠》,是刺貪婪的剝削者的,律詩若用此為題,那就一定是詠大老鼠的,至於有無寄託,那是另一碼事。這種題與詩的一致性,有時還要求非常嚴格。《紅樓夢》寫香菱學詩,以「月」為題,作七律。第一次所作「措詞不雅」。第二次作的詩說: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  只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結果還是沒有被認可。寶釵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個『色』字倒還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可見,題目是「月」還是「月色」,是不一樣的;在外行人看來,似乎兩者並沒有多大差別,但精於律詩者,在詩句緊扣題目上,仍非常有講究,要求也極嚴。  ②全詩必須始終環繞著題目寫。如果題材相同,比較用歌行寫和用律詩寫之間的差異,問題就清楚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白居易用歌行體寫了《長恨歌》。長恨本是故事的結果,詩卻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說起,寫楊氏長成麗姿,被選入宮,得到專寵,以至一門都借光獲得極大的榮耀和權勢,君王也從此不理朝政,沉溺於逸樂之中。雖然到頭來樂極悲生,漁陽亂起,馬嵬事變,紅顏歸於黃土……但前面一大段畢竟是寫樂寫愛,並非是悲是恨。直至最後有情人天上人間,不得相見,才由「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點出詩的題目來。可是絕沒有人認為《長恨歌》的題目不當,應改為《樂極生悲歌》。因為歌行體本可以也該如此標題和敘寫的。同是李楊悲劇,李商隱的七律就不同了。他標其題曰《馬嵬》。馬嵬,是地名,也是悲劇的發生地,其含義就等於說「楊貴妃之死」。詩云: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詩的首句謂徒然有人說在華夏九州之外的海外更有大九州。這是暗指楊貴妃死後有其靈魂居住在海外仙山蓬萊宮裡的傳說。寫死後的傳聞,是不是離題了呢?不,沒有離題。因為有「徒聞」二字。死後成仙子、他生重結緣,這都是虛無縹渺、難以預知的事,可是這一生呢,卻真的就此完了。首聯不但沒有離題,還是直截了當地道出了詩題《馬嵬》的真義——楊妃之死,即「此生休」。  馬嵬,是玄宗一行奔蜀途中的一個驛站,離長安不遠,所謂「西出都門百餘里」是也。三四句說,野宿軍旅中,愁思難寐,只聽得士兵通宵敲梆子打更的聲音,卻再也沒有宮中頭戴雄雞雞冠狀的紅頭巾的掌管時間的「雞人」來傳呼報曉了。這是完全扣住馬嵬的地理環境、當時的形勢和玄宗等人的心情來寫的。  五六句是馬嵬事變正面。所謂「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但「當時七夕笑牽牛」句提到的卻是安史之亂髮生前的事。當時「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李楊海誓山盟,願世世為夫妻,反而笑天上的牛郎織女只能一年一度相逢。這是不是離題了呢?也沒有。李商隱特地把上下句用巧對(以「六軍」對「七夕」,尤其是以「駐馬」對「牽牛」這星座名,字面工而詞義全不相干)勾連在一起,意思說,沉醉在幸福之中的「當時」又哪裡會想到竟有如此悲慘的「此日」呢?笑牛郎織女者結果反被牛郎織女所笑,如此今昔對照,更突出人世間風雲不測、禍福難料。提「當時」正為「此日」。  尾聯是對發生在馬嵬的悲劇的沉痛感慨,是評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將近四紀(十二年為一紀),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唐天子,居然最後連自己的愛妃都保不住,還不如民間夫婦倒能平安度日,白頭偕老。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故此借用。  綜上所述,律詩全詩緊扣題目寫,句句切題,與古風、歌行可只取詩中某一點一面擬題,自不相同。歌行可以展開,宜於敘述記事;律詩須要集中,宜於抒情、議論。此固亦體裁不同之特點,但這與律詩必須始終環繞詩題來寫這一規則,並非一回事。即如毛澤東七律《長征》,就是在抒情外,結合著很大記事成份來寫的,同樣也是句句不離題目。  ③題目的每層意思都必須寫到。這特別是對詩題中有多層意思或詩題較長的作品而言的。比如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詩題三層意思:一、「左遷」,即遭貶謫,詩的前四句寫此;左遷的原因、地點、心跡都寫到了。二、「至藍關」,第三聯寫此;藍關(即藍田關)在今陝西藍田縣東南、秦嶺(即終南山)的北麓。三、「示侄孫湘」,尾聯寫此;韓湘是韓愈侄兒韓老成之子,即詩中的「汝」,當時他趕到藍田關來相送,恐韓愈此次遠貶潮州,再無相見之日。再如: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劉禹錫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軍里又分歧。  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並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  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永貞元年(805),劉禹錫與柳宗元因參與政治革新失敗,一同被貶遠放,十年後,同時被召回京師,但僅一個月,因劉作《游玄都觀》詩譏刺執政,又都被再貶到荒遠的州郡。他們從長安出發,千里跋涉,渡湘江至衡陽才彼此分手:劉往刺連州(在今廣東西北),柳赴任柳州(今屬廣西)刺史,故題稱「柳柳州」。詩是臨歧贈別之作。  詩題中的酬贈對象、所貶地點、以後兩地相望,在首尾都已寫出。如「桂江」,即往柳州要經過的灕江;「連山」,即屬連州。題中有「再授」字樣,原來十年前劉初貶連州刺史,途中追貶為朗州司馬,今再貶連州,故二聯下「重臨」二字。西漢賢相黃霸,受宣帝信任,兩度出任潁州太守,清名滿天下。今劉是遭黜,自然「事異」。春秋時柳下惠為士師(獄官),因直道事人,三遭貶黜,藉以比三次被貶的柳宗元;當時「劉柳」齊名,故劉說自「慚」勿如。曾見有一篇鑒賞文章談到此詩第七句,好像說詩人北望長安,目隨飛雁而盡,或者還說到雁能傳書之類。殊不如此處「回雁」二字,乃為題目中「至衡陽」而設,不能換作「飛雁」;衡陽南有回雁峰,形似雁之迴旋,故相傳大雁至此,不再南飛。所謂「衡陽雁去無留意」是也。此是熟典,若能多注意詩題,當不至於忽略。  白居易有首七律,題目甚長,曰:《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我以為如此長題,詩必難以寫全,誰知其末聯曰:「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還是用了「五處」二字,把題目都寫進去了。  ④題目或主要題意須「開門見山」,即在首聯中便寫出。所以律詩在作法上有「點題」、「破題」、「擒題」之說,古體詩就沒有這種講究。如果我們拿古體和律詩的同類題目的詩來作比較,差別就一目了然了。以登樓的詩來說吧,謝靈運有《登池上樓》,當然是古體;杜甫有《登岳陽樓》,是五律。謝詩的發端是「潛虯媚幽姿 ,飛鴻響遠音」。是用來說隱逸和仕進的兩個比喻,與登樓毫不相干,直到第十句「褰開暫窺臨」,才說到登樓眺望。僅有八句的律詩當然不能如此寫。杜詩則開門見山說:「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洞庭水」與「岳陽樓」還是互文,意謂洞庭湖有岳陽樓,過去只聞其名,今天才來此登臨,直接就點出詩題來。  杜甫的祖父、被譽為「律詩正宗」的杜審言有《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五律,其發端曰: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詩和的是一位在晉陵(今江蘇武進)做縣丞的姓陸的朋友。「早春遊望」是詩的主題。首聯說,只有做官到處奔波的人,才特別對春季來臨、萬物更新感到吃驚。陸丞是官,作者自己也做官,都是離家在外奔忙的「宦遊人」,因而對「物候新」都有深深的感觸。一開頭就抓彼此的共同點,並把詩的題意(是「和」作)全概括了,詩以「獨有」一起,驚矯不群,故紀曉嵐評此詩云:「起句警拔,入手即撇過一層,擒題乃緊。知此自無通套之病,不但取調之響也。」(《瀛奎律髓匯評》)  再舉些明顯的例子,還是杜甫的五律,只列其首聯及題目: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登兗州城樓》)  按:秦置東郡,屬兗州,詩人父親杜閑當時為兗州司馬,杜甫常省侍(趨庭)。  巳公茅屋下,可以賦新詩。(《巳上人茅齋》)  宋公舊池館,零落首陽阿。(《過宋員外之問舊庄》)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月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喪亂聞吾弟,饑寒傍濟州。(《憶弟》)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天末懷李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對雨》)  農務村村急,春流岸岸深。(《春日江村》)  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十七夜對月》)  按:「仍圓」切緊「十七夜」。  杜甫還有相當數量的律詩,是取首句頭兩個字作題目的。這固然是《詩經》標題的舊例,但杜詩與《詩經》未必代表詩的主題的單純取字或李商隱的《錦瑟》實相當於《無題》的情況還是不同的。它與通常詩的題目無異,仍應視作開門見題的表現方式:如:  龍門橫野斷,驛樹出門來。(《龍門》)  避地歲時晚,竄身筋骨勞。(《避地》)  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促織》)  夕烽來不近,每日報平安。(《夕烽》)  江漲柴門外,兒童報急流。(《江漲》)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田舍》)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落日》)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寒食》)  一室他鄉遠,空林暮景懸。(《一室》)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不見》)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梔子》)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花鴨》)  百舌來何處,重重只報春。(《百舌》)  巴山遇中使,雲自峽城來。(《巴山》)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歲暮》)  禹廟空山裡,秋風落日斜。(《禹廟》)  南楚青春異,暄寒早早分。(《南楚》)  中夜江山靜,危樓望北辰。(《中夜》)  垂白馮唐老,清愁宋玉悲。(《垂白》)  草閣臨無地,柴扉永不關。(《草閣》)  當然,點題不在一二句而在三四句的詩也是有的。那是因為從律詩的章法上說,首聯與頷聯之間的關係特別密切,詩人有時為求章法的變化,而把前四句混成一氣來寫。這算是特例,我們留待下面談「律詩的章法」時再說。  總之,律詩題目的以上的這些特點,我們在欣賞作品時應該多加註意。  律詩的章法  律詩的章法就是律詩的結構方法或法則。  古風歌行篇幅可長可短,如何結構內容,有很大的任意性,沒有定則可依。律詩則不然,除排律外,已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即每首為八句四聯,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人們在長期創作實踐的經驗積累中,逐漸摸索出在這有限的四聯篇幅內,存在著一種普遍適合表達內容的、效果最為理想的結構方式,於是規律就在自然而然中形成了。  起初,詩人都只是憑經驗或效法他人成功之作來寫的,並未上升為自覺的法則或理論,大概要到宋、元間,說詩者才總結出一套「起、承、轉、合」的所謂律詩的章法理論。再後來,起、承、轉、合的章法也被擴大運用到做文章上,明清時應制科的文章,亦即八股文,就講究這一套。應該說,這已走向了反面。詩與文並非一碼事。詩可以有格律詩,文不應該用定字數、定格式的一套來加以束縛、限制。這道理不難明白。所以,應該反對做八股文章,卻不可置律詩的長期創作經驗的結果於不顧,因為律詩的章法本身就是歷代律詩創作中眾多名篇佳作的一條共同的重要藝術經驗。  較早系統地總結律詩章法的是元朝楊載的《詩法家數》,他在其中「律詩要法」一節中這樣說:  起承轉合  破題 或對景興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題起。要突兀高遠,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  頷聯 或寫意,或寫景,或書事、用事引證。此聯要接破題,要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  頸聯 或寫意、寫景、書事引證,與前聯之意相應、相避。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  結句 或就題結,或開一步,或繳前聯之意,或用事,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場,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盡而意無窮。  (見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  明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三「法微二」也引了這一段,所錄文字有若干差別。如起首言「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轉、有合。起為破題,或對景興起……」末了有一句「知此則七律思過半矣」。按:起、承、轉、合,非七言律獨有,五言律也同樣有,似以通論為宜。又其取喻也有異文。如謂破題「要突兀高遠,如蘋風初發,勢欲卷浪」。頷聯同。頸聯「要變化不窮,如魚龍出沒豗濤,觀者無不神聳」。結句「必放一句作散場,如截奔馬,辭意俱盡;如臨水送將歸,辭盡意不盡」。雖則二書所引,有這許多不同,但綜觀其基本意思,還是一致的。又通常稱律詩四聯為「首、頷、頸、尾」。楊載所說的「破題」,實即「首聯」;「結句」也就是「尾聯」。這段論說中最精彩和有價值處,不在前面幾個「或」字的列舉,而在後面對每聯特點的說明及比喻。  現在,我們再依次述說如下:  (一)首聯起  顧名思義,起,就是開端、起頭。之所以也把首聯叫作「破題」,如上一節所述,是因為律詩須在發端即見題意。為何不能在中間或最後才說到主題呢?還是因為律詩受篇幅所限,不容你源源本本、從容不迫地慢慢道來;如果開頭先說別的,待到接觸主題時,已沒有足夠餘地再展開、再發揮、再深入了。所以宜單刀直入,一開始就說破題意。  起之所以貴在突如其來,有高屋建瓴之勢,即所謂「突兀高遠」,一方面是為突出和強調主題;另一方面又是為強化藝術感染力,收到更好的效果,所謂先聲奪人。這至少對一部分內容的律詩是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的。如: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按:此寫梓州之景。《本草》謂杜鵑之鳴,若曰:「不如歸去!」  五湖千萬里,況復五湖西。(王維《送張五歸宣城》)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杜甫《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杜甫《秦州雜詩》)  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杜甫《登樓》)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杜甫《秋興》)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杜甫《詠懷古迹》)  例子可舉的尚多。有一點須講清楚:不能因為有人說了「起」要「突兀高遠」,就簡單地、片面地理解為必定是要先寫雄奇之景、激烈之情、非常之事、豪壯之語等等。不是的,倘如此理解便狹隘了,拘板了。因為詩的內容千變萬化,意象和境界也必定是千態萬狀的。重要的是律詩的起頭不能等閑落筆,漫不經心地先說些不痛不癢的話。闊大奇崛,能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固好;看似平淡,卻能籠住全篇或能開啟下文的也不錯。比如寫幽景閑情的「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杜甫《落日》),這起句雖著眼甚微,卻經常被詩家所稱道。「落日在簾鉤」的句意還新奇,似乎更不著氣力的「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就完全像隨口而出,但全詩要表現的悠然自得之致不是已溢於言表了嗎?這些也都是很好的起頭。  再如李商隱有一首寫愛情的(有無寄託是另一回事,至少表現形式如此)《無題》詩,起頭說: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說了時間、環境、地點,卻沒有說怎麼樣、什麼事。一句話的完整意思還沒有表達出來。一聯兩句十四個字,居然句意未完,這是很少見的,你要到讀了下一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時,才能領悟詩人要說的意思。這樣的「起」法好不好呢?好。讓讀的人有懸念、有所等待,這正是這首律詩起頭的高明處。總之,對此聯要求的理解和運用一定要活。  (二)頷聯承  頷,就是下巴。下巴本是頭(首)的一部分,只是它在下面部分而已;這用來稱第二聯很有意思,正可用來說明它與首聯密不可分的關係。承,就是繼承、承接。它既承上而來,與首聯緊相連接,所以楊載就用「驪龍之珠,抱而不脫」來作比(驪龍頷下有珠,見《莊子·列禦寇》)。一句話,這兩聯連得越緊密越好。如杜甫《月夜》前半首說: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這是詩人身陷被安史叛軍攻佔的長安時所作,當時他的家人都在鄜州。月夜,他遙想在鄜州的妻子今夜一定獨自望著月亮而憂心忡忡地思念著被困於長安的丈夫,而兒女們年尚幼小,還不懂爸爸處境之危險,也不會體會到媽媽對月思念的心情。三、四兩句正緊緊地上承首聯、特別是「獨看」二字而來。再如:  過香積寺  王 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王維詩頷聯承「不知」句,李白詩承「崎嶇」句,白居易詩承「一歲」句,起、承關係都很密切,也很清晰。兩聯間的這種密切關係,有時會被律詩的高手更加大膽靈活地變化運用,使律詩的前半首四句完全融合而成為一體,不但起、承關係變得難以捉摸,就連破題的任務也不全由首聯來擔任,倒像是轉交給了頷聯。如杜甫《客至》詩的前半說: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你能說首聯是破題嗎?題是「客至」,而說的卻是「鷗至」,恰恰是「罕有客至」;這也許至多能說是從反面點題。所以頷聯也很難說是上承「群鷗日日來」而發揮的。但詩意卻又非常連貫,因為「花徑」未掃句暗暗地緊承了「罕有客至」之意,故到第四句說到題目「客至」,已同時強調出這位「稀客」到來之難得。寫的全是生活中平常而真實的情事、景物,卻能在合乎律詩法度的原則下,竭盡變化之能事。再如他另一首同題材的《有客》詩前半說: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若以尋常起、承章法衡量,簡直令人目眩神搖。題為「有客」,首句說的卻是「少客」,這倒有點像上一首的寫法。可是第二句又不接說今有客至,而說自己已老病了,行動須人扶持,所以再拜十分困難。其實際含意是說自己待客禮數不周,請客人多多包涵。未寫客至,先說怠慢了客人,這已夠奇的了。想不到第三句接得更出人意表,竟忽然說到「文章驚海內」。前人評詩,於此等處,必曰「橫絕」。這句是什麼意思呢?仔細一想,原來是在引述來客說的話。客說:「我久仰杜老您的大名了,您老寫的詩(即「文章」),海內誰不知曉,誰不佩服!所以我今天特地前來拜訪!」等等。所以杜甫很謙虛地加上「豈有」二字,意思說:「哪有這樣的事,我只不過隨便寫幾首詩而已,您過獎了!真不好意思,倒勞您特地乘坐車馬來到江邊的寒舍看我。」讀到第四句方知詩的前半首都始終不曾離開題意,只不過全是從詩人對客說的話中透出,而無一句直接述說有客來到。這就是起、承章法的變化運用,但並不違背前四句可合成一體的原則。  (三)頸聯轉  頸,它處於頷的下面,其主要功能就是能轉,所以用來稱第三聯的確很合適。轉,就是轉變、轉換、轉折。好比做文章,前面已告一段落了。現在要另起一段,須變換角度、內容或表述方式,以便使詩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加深、提高。如何轉呢?倘前一聯是寫景,此聯就可以轉為抒情,或議論,或敘事。即使前後聯同是寫景、同是抒情或議論,也應有所不同,即所謂「與前聯之意相應、相避,要變化」。相應,是說前後聯都應與主題相關,這是當然的了,否則怎麼寫在同一首詩里呢。相避,也就是變化才是這一聯的主要特點。例如杜甫《登高》的中二聯說: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這是由景轉情。萬木凋零、江水流逝之景與所抒之情相應,就毋須多說了。兩聯間的轉折變化,除了一為景一為情外,也還有表現意象上疏與密的對照。頷聯兩句每句都只是一個渾然一體的景象,如果不把兩者再合而為一的話;這就是疏。頸聯就不同了,寫百感交集,句中含意也是多層次的,算來有:1. 在異鄉「作客」;2. 還經「常」如此;3. 再說又漂泊「萬里」之遠;4. 值「悲秋」之時;5. 「登台」本易傷感;6. 何況孤「獨」一人;7. 又是「多病」之身;8. 且已「百年」過半了!這就是密。再如王維《春日……訪呂逸人不遇》詩中二聯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城外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  這是由敘事(訪人不遇)轉為寫景。頷聯兩句用了兩個同出《世說新語》的典故:前者是呂安走訪嵇康不遇,康之兄請他進屋坐,呂不入,在門上題「鳯」字而去,隱嘲其兄只是「凡鳥」;此處反用。後者是王子猷到吳中一士大夫家觀賞好竹,進門卻不理主人,只看竹子;此處藉以寫主人不在時徘徊之狀。二典不但出自同書,且都說造訪事,故詩家評此聯寫「『訪』字警策入妙」(見《唐宋詩舉要》)。上聯既警策,下聯則一變而為寬鬆流動。「城外」本不能與「東家」對;「屋裡」也不能與「西鄰」對;只因「城外」在當句中已對「屋裡」,「東家」在當句中已對「西郊」,遂亦可上下自然成對,這是對仗中的一種特殊規則,王維慣於用此,且出現此類對仗時,其前後必有工整之對與之調劑。如其「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天地」對「有無」亦此例,則其前有「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後有「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漢江臨眺》)與之相劑。又「赭圻將赤岸,擊汰復揚舲」亦其例,則其前有「饒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後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相映襯。凡此種種,皆正變異同矛盾統一之理。總之,中二聯不但所寫內容應該有所變化,其構句方法亦應盡量做到不彼此雷同。  楊載為何要拿「疾雷破山,觀者驚愕」或「魚龍出沒豗濤,觀者無不神聳」這樣的比喻來形容頸聯的理想效果呢?一方面當然是強調轉折要明顯,盡量做到異軍突起,給人以意外的感受;同時也是針對有些作詩者往往寫到頸聯時已氣衰力弱、後繼乏勁、文筆疲沓的通病而言的。而那些筆力雄健的大家,卻常能於轉折處再接再厲,絕不懈怠,或憑空挺起,別開生面。如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杜甫有《九日藍田崔氏庄》詩云: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此乃老杜之名作。其發端自抒情懷,由悲至歡,曲折變化;承接又翻孟嘉落帽一事,化為兩句,成流水對(兩句意思連貫而下的對仗)來寫自己老去、興來之情態,這些佳處且不說。其頸聯不但變事為景、化流動為工整,其能振起全篇之凌雲健筆,尤為說詩者所稱道。如吳汝綸贊曰:「五、六兩句,撐天而起。」(《唐宋詩舉要》)楊萬里評曰:「詩人至此,筆力多衰,今方且雄傑挺拔、喚起一篇精神,自非筆力拔山,不至於此。」(《誠齋詩話》)此類處細加玩味,自不難領會楊載「如疾雷破山」之喻的用意。  (四)尾聯合  合,本義是合口,可引申為說完、結束;合,又是綜合、總起來的意思,是對全篇的歸納、總結。楊載列舉了三種情況:「或就題結,或開一步,或繳(纏繞也)前聯之意。」就題結,如柳宗元《別舍弟宗一》尾聯: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按:荊、郢為宗一將游之地。  開一步,如杜甫《畫鷹》尾聯: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按:朱長孺曰:「因畫鷹而思見真者之搏擊。」(《唐宋詩舉要》)  繳前聯之意,如王維《早秋山中作》後半首:  草堂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  其實,尾聯的結法原則上就是把前面的意思來個歸結,把題意中該說的話說完(所謂「如截奔馬,辭意俱盡」即指此);若是從題意出發,更有所期望或聯想,就可能有「開一步」的結語。尾聯之前六句既然也都是環題而作、特別是首聯又往往直接點題,所以尾聯就多與前面諸聯、特別是發端相呼應。  至於要「放一句作散場」,那是因為尾聯之前是兩聯對仗,通常多並列整飭之句,尚未歸總束住,「必放一句」才便於作結。它指的就是第七句,即尾聯之上句,其形式多種多樣,難一概而論,總是較寬泛流動、不著痕迹的散句;「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的比喻,是隨興所至的意思,也是用來說此句宜自然表露,就像脫口而出的白話。此如用反問詞的句子就不少,如:「豈學書生輩」(王維《送趙都督赴台州》)、「借問袁安舍」(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何當擊凡鳥」(杜甫《畫鷹》)、「何時倚虛幌」(杜甫《月夜》)、「誰為含愁獨不見」(沈佺期《獨不見》)、「世事浮云何足問」(王維《酬酒與裴迪》)、「明年此會知誰健」(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多少材官守涇渭」(杜甫《諸將》)、「杖藜嘆世者誰子」(杜甫《白帝城最高樓》)、「安得務農息戰鬥」(杜甫《晝夢》)、「弟妹蕭條各何在」(杜甫《九日》)、「如何四紀為天子」(李商隱《馬嵬》)等等,但也未必定用此類。  尾聯能做到韻味悠長,一唱三嘆,也就是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自是難能可貴。這也許正是抒情之作希望結尾能達到的最理想的藝術效果。名篇佳作中頗多此類,今略舉數例如下: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王維《酬張少府》)  按:問的是理,答之以景;一片禪機,發人深省。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按:此寫自己聽琴後漠然出神情態。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杜牧《題揚州祥智寺》)  按:高步瀛云:「結筆寫寺之幽靜,尤為得神。」(《唐宋詩舉要》)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  按:細看茱萸,正寫自己陷入沉思也。楊萬里云:「『明年』二句則意味深長,悠然無窮矣。」(《誠齋詩話》)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詠懷古迹》·王昭君)  按:吳汝綸云:「篇末歸重琵琶,尤其微旨所寄,若曰雖千載已上之胡曲,苟有知音者聆之,則怨恨分明若面論也。此自喻其寂寥千載之感也。」(《唐宋詩舉要》)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按:可待,豈待。只是,即使是。  高步瀛云:「綜義山一生所遭,如上所述,皆失意之事,故不待今日追憶惘然自失,即在當時已如此也。」(《唐宋詩舉要》)  律詩的起、承、轉、合章法大體便如上述,今再舉完整一首以驗之:  房兵曹胡馬  杜 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詩詠胡馬,落筆即點題;西域大宛出汗血馬,亦稱天馬。漢武帝征討西域大宛諸國,得天馬,漢使又取葡萄、苜蓿(馬嗜食之)之實,歸種遍野。故王維詩云:「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送劉司直赴安西》)此特用「大宛」,已暗合姓房的兵曹(猶今之隊長)身份。「鋒棱」句寫馬骨相之異,句法特殊,為使起能奇峭得勢也。故頷聯承上而不脫,寫馬之矯健豪縱:馬貴耳小而銳,狀如斬竹筒;奔騰則四蹄生風,如不踐地。頸聯轉而寫馬之品質血性,能越澗注坡,無空闊之可言;可臨危脫險,足以生死相托也。人謂老杜詠馬如言良友大將,信然。上一聯既對仗工整,此聯則轉為意相連貫之流水對,句式全然各異,此亦所謂變化也。尾聯「放一句作散場」,「有如此」三字大力拘住前六句意,即所謂合也。楊倫曰:「末句謂兵曹得此馬,可立功萬里外。推開說,方不重上。」(《杜詩鏡銓》)然又呼應起頭而緊切詩題,此一結知所詠之馬非兵曹之馬不可。  當然,在藝術上沒有一條法則不可以為獲得更美的效果而打破。但要打破法則,必須先要了解並掌握其法則。  律詩的句法字法  一位離休老幹部一次對我說:「我正在看高步瀛的《唐宋詩舉要》,注釋比較詳細,只是有些地方不解釋還是讀不懂,比如杜甫的《秋興八首》就有些句子很不好理解。記得有兩句說:『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不知是什麼意思。」  我為他做了詳細的解說。由此想到詩詞的特殊修辭句法是我們必須了解的。否則,讀詩詞就可能遇到更多的障礙,或產生誤解。而這種特殊修辭句法的形成,與律詩的興起有很大的關係。  漢魏六朝時代的詩,構句多用平直表述的方式。句意的曲折表達是隨著唐代近體詩的興起、特別是講究對仗的律詩的盛行而逐步增多的。如南朝齊詩人謝朓有佳句云: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游東田》)  「新荷」莖嫩,微微一觸,便能動搖;「余花」蒂萎,忽受震顛,自然墮落。狀物可謂入微,然只是直說。至唐王維詩則云: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山居秋暝》)  已倒過來說了。依通常順序說應是:浣女歸而竹喧,漁舟下而蓮動。但它又非單純的倒裝句,而是按感覺的先後順序來寫的:竹林深暗,故先聞喧嘩之聲,然後知女子浣洗歸來;荷叢茂密,先見其擺動之狀,然後知有漁舟順流而下。詩意曲折有致。宋陸遊詩云:  綠葉忽低知鳥立,青萍微動覺魚行。(《初夏閑步村落間》)  亦屬此類;用「知」、用「覺」,更強調非眼見鳥魚,而全憑物理和經驗推斷而知。至如《紅樓夢》藕香榭對聯云:  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寫竹橋。(第38回)  則蘭舟之歸來,又從芙蓉在水中之倒影忽然破碎而知,是更多一層曲折。  曲折有時是借替代之詞才形成的。王安石有兩聯常被人提起的詩,一聯云:  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裊裊垂。(《南浦》)  「鴨綠」,指春水,所謂「春水鴨頭綠」;「鵝黃」,指新柳,其色嫩黃如鵝雛。這是用顏色來替代新詠之物。另一聯則以相喻之物來替代:  繰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雲稻正青。(《木末》與《壬戌五月與和叔同游齊安》二詩中都用)  「白雪」代絲;「黃雲」代麥,比喻之詞置於詩句中,其所代何物自不會錯認。另有:  繰成白雪三千丈,細草孤雲一片愁。(《示俞秀老》)  這裡的「白雪」先喻素絲,轉而又喻白髮,因李白有「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之句。  用典故出處語詞替代也是一種普遍形式。如李商隱詩: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錦瑟》)  說的當然不是莊周和蜀帝,而是借典故說自己。蘇軾有友人託人捎給他六瓶酒,結果信送到了,酒卻沒有。東坡就寫了一首詩詢問此事,其中兩句說:  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青州從事」為好酒之代稱。因青州有齊郡;從事,官名,藉以說到齊,以諧好酒能到臍。語出《世說新語·術解》。「烏有先生」為司馬相如《子虛賦》中虛擬之人名。這一聯詩若直說,便是哪想到六瓶酒全都沒了,便無詩意可言。有此借代,就顯見出東坡駕馭文字的技巧和極為幽默詼諧的個性。  用語替代的變化甚多。東坡憑藉聯想,在詩中以將來的結果來形容眼前情景,這樣的替代是較為奇特的:  桑疇雨過羅紈膩,麥壠風來餅餌香。(《和文與可洋川園池·南園》)  如果桑經雨打,其光澤令人想到滑膩的羅紈尚可說得過去的話,生長在田壠上的麥子是不大可能有餅餌的香味的。其實,這裡的形容全基於聯想,猶東坡《初到黃州》詩:「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桑經雨而葉大,則蠶肥絲優,能織羅紈,故云;麥長勢良好,豐收後能制餅餌,故彷彿已聞其香味。釋洪惠《冷齋夜話》稱這兩句「如《華嚴經》舉果知因,譬如蓮花,方其吐花,而果具蕊中。造語之工至此,盡古今之變」。  近體詩尤其是律詩的句法、字法最大的改變,也許是不再遵照通常的語言習慣、語法規律。比如一句話,通常由主語和謂語兩部分組成,排列順序也有一定,如主語——動詞——賓語等等。這些在詩的特殊句法中都可以改變。最常被人提到的例子是溫庭筠的詩句: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  全由名片語成,沒有一個可作謂語的動詞、形容詞或系詞;若以正常語句翻譯,因其本有某種不確定性,便可有多種句式,可任意選擇「雞聲」、「茅店」或「月」作主語來組句。這其實也不是溫飛卿的新發明,在他之前,劉禹錫詩中就已有: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秋日送客至潛水驛》)  在溫之後,歐陽修也有:  鳥聲梅店雨,野色柳橋春。(《過張至秘書庄》)  就連《紅樓夢》中林黛玉替賈寶玉當「槍手」代擬的五律《杏簾在望》中也說: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第18回)  七言律詩中也有。如黃庭堅的: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寄黃幾復》)  陸放翁的: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書憤》)  更普遍的是語序的不規則和詞義的不固定。語序的不規則容易理解;詞義的不固定,指的是詞(通常是動詞或形容詞)本身含義和詞與詞之間的關係。如杜審言詩: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晉陵,即今江蘇常州,位於長江南岸,近海。「出」海的是「雲霞」呢,還是「曙」色?可以都是。「渡」江的是「梅柳」呢,還是「春」光?俞陛雲《詩境淺說》云:「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確。」彷彿「渡」字只屬「春」;但仔細一想,游望所見之春光,不就是「梅柳」嗎?所以也是兩可的。杜甫律詩的變化尤多。如:  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這還可以復原正常語句為:風折筍而垂綠,雨肥梅而綻紅;或雨使梅綻紅而肥。也有難復原為通常語言的,如: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若復原為桃花嫩紅,新柳葉青,不但「入」字「歸」字沒有著落,成了多餘,且詩趣全失,簡直就像是笨人在說廢話了。但要將這兩個字說得恰到好處,又談何容易!造句至此,真可謂能意會而難以言傳了。  韋應物有名句一聯,看似未加琢刻,也仍是特殊句法: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浮雲」既不是辭別的對象,也不是辭別時的情景,而是與友人「一別後」彼此行蹤飄忽不定的比喻。同樣,「流水」也是比喻別後「十年間」歲月光陰之容易消逝。這也許是從李白《送友人》詩「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中得到啟示而演化成的。但畢竟句法更具特殊性,必須補上若干詞語才能使句意完全表述明白。詩人把這一補充工作留給了讀者,讓讀者自己去發現、領悟,且決不致因此而產生歧義或使句意晦澀,所以高明。  杜甫「晚節漸於詩律細」,其著名的《秋興八首》多有用特殊句法者,我在此章開頭時提到與一位老幹部解說的兩句即是: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其一)  之所以那位老同志不大懂得這兩句是什麼意思,主要還是不習慣特殊句法中的語詞,在組句時可以顛來倒去,甚至在兩句之間變換。比如這兩句若譯成口語,可以是:「秋天的傍晚,地勢高峻的白帝城處處響起急急的砧聲,如在催促人們快拿起剪刀尺子來趕製寒衣。」(古人制衣,先要在「砧」即搗衣石上搗過,使之柔軟)我基本上沒有添加什麼語詞,都是詩中原來有的,可對照一下,語序的改變有多大啊!還有一聯是更有其祖父杜審言的技法: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其一)  楊倫《杜詩鏡銓》云:「朱註:公至夔州,已經三秋,時艤舟以俟出峽,故言兩見菊開,徒隕他日之淚,孤舟乍系,惟懷故園之心也。」從句法字法言,則妙在「開」字「系」字均可兩屬、兼顧前後,即不但菊花開,亦淚花開,不但孤舟系,亦歸心系也。與此相類的尚有: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其七)  詩人身居蜀地而思念長安的昆明池,借漢說唐。昆明池,在唐為皇帝常臨幸之地,如同曲江。在池邊作有二石人,左牽牛,右織女,隔水相望,以像銀河之無涯。又刻玉石為鯨魚,傳說每至雷雨,常吼鳴,鰭尾皆動,漢時祭之以祈雨。兩句遙想昆明池畔景象,空靈奇詭。「織女」之「機絲」雲錦,本出幻想,乃屬烏有,何況是石人?用一「虛」字,更兼及月光,字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石鯨鱗甲」,縱有傳說可據,又豈能真「動」?能動者,秋風也。秋風起,則石鯨鱗甲彷彿也因之而動起來了。  語序的顛倒變化,能使正常語序下難免平弱的句子變得勁健老練起來。這一點也很重要。以上的例句也都含有這種作用。另有寫長安物產之美的一聯倒裝句,更常為修辭學家所引用: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其八)  倒裝在有的情況下,也為符合律句的平仄聲要求,但此聯卻與之無關,完全可以復原成「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但這一來,筆力便平弱得多了,不復有原句的精神,且描述的重心也從感嘆物產之美中移開了。說到這裡,使我想起一個被載人《西清詩話》等書的宋代故事來:王仲至召試館中,試罷,甚得意悠閑,便即興吟小詩一首云:  古木森森白玉堂,長年來此試文章。日斜奏罷長楊賦,閑拂塵埃看畫牆。  有人看了後,建議他把第三句改成「日斜奏賦長楊罷」,還說:「詩家語如此乃健。」的確,經顛倒二字後,第三句頓時變得陡健有精神了,從而更襯出末了一句神態之悠閑。改字者真不愧為作詩的高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律詩句法字法的特殊性及其妙用,只有通過多讀、多細心體會、玩味,甚至自己的習作實踐,才能有更深切的理解和領悟。  律詩的因拗取峭  說律詩常提到「拗」、「拗句」、「拗律」。拗,就是不合乎律詩通常應遵循的平仄規律,把律句寫成了古句;字聲平仄協調的句子,念起來比較順口,反之,平仄不調的,就不免有點拗口,故有此名。  唐開元前,律詩剛處於逐漸定型時期,一些慣寫古風的詩人,所作律詩往往多有平仄不調處,即使到布衣詩人孟浩然,仍有一些八句頭的五言詩半古半律,後人有將它算作五古的,也有將它算作五律的,兩者界線極不明顯,這與律詩完全成熟並盛行詩壇後詩人寫律詩中雜以拗句或有意作拗律的情況是不能等同看待的。我們這裡要說的只是後者,即詩人作律詩時運用古句,乃出於有意為之或知之而不顧。至於律詩用古成拗的優劣效果如何,全憑詩人的藝術修養和才能,同時也看律中之拗在藝術表現上是否必要。這都要作具體分析,很難一概而論。  令大詩人李白欽羨不已並一再仿作的崔顥《黃鶴樓》七律是個很好的例子,今引詩於下,並標出字聲(以。代平,以·代仄,下同):  昔人己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此詩前四句如隨口說出,一氣旋轉,順勢而下,絕無半點滯礙。詩人彷彿忘記了是在寫「前有浮聲,後須切響」、字字皆有定聲的七律。試看:起句「昔人」既平起,則「乘」字該仄,今反用平;「鶴」字則又該平而仄。四句中「黃鶴」二字再三重複,而在首聯中竟同列於五、六字。第三句幾乎全用仄聲;第四句又用「空悠悠」這樣本為律詩大忌的「三平調」煞尾;亦不顧什麼對仗,用的全是古體詩句法。這是因為七律尚未定型嗎?不是的,規範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顥自己也曾寫過。是詩人有意在寫拗律嗎?也未必。他跟後來杜甫的律詩有意自創別調的情況也不同。看來是明知之而不顧,正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教香菱做詩時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在這裡,崔顥是抱定詩以立意為要和「不以詞害意」的原則去實踐的,所以才寫出這樣七律中罕見的高唱入雲的詩句。沈德潛評此詩,以為「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詩別裁集》卷十三),即此意。此詩前半首既用散調拗句,後半首就整飭歸正,先放後收,回到格律上來;若一味用古,不拘常規,就非七律而成為歌行了。此詩的成功,固在立意,但不能不說詩人破格成拗的膽識,使作為七律的此詩,大大地增加了筆力豪縱奇崛的藝術效果。嚴羽《滄浪詩話》謂:「唐人七言律詩,當以《黃鶴樓》為第一。」對此美譽,我不想有所異議,只想指出一點,即《黃鶴樓》只是七律中的變格。  不知是否受先賢佳作的影響,後來詩人寫律詩,前半成拗,後半歸律的作品也時有一見。如吳融《閑望》詩云:  三點五點映山雨,一枝兩枝臨水花。蚨蝶狂飛掠芳草,鴛鴦穩睡翹暖沙。闕下新居成別業,江南舊隱是誰家?東遷西去俱無計,卻羨暝歸林上鴉。  前半全拗,後半基本合律。「三點五點」、「一枝兩枝」,非律詩句式。唯其如此,借句法之俏皮新穎以醒目,然亦不過搔首弄姿而已,總不免小家子氣。再如杜荀鶴《亂後逢李昭象敘別》詩云: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雲胡不歸?兵戈到處弄性命,禮樂向人生是非。卻與野猿同橡塢,還將溪鳥共漁磯。也知不是男兒事,爭奈時情賤布衣!  也是前半成拗,後半合律。首句是古體歌行典型的句式,如「有客有客字子美」、「長鑱長鑱白木柄」(杜甫《同谷七歌》)之類即是。用之於七律的發端,自亦不同尋常,確能表現對相逢旋即又分手的李生的關切之情;而用拗句述時世之混亂,也符合詩人鬱鬱寡歡的心緒。  有目的地在律詩中運用破格成拗、因拗取峭技法,最成功的仍當數杜甫。如其《白帝》詩云:  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婦誅求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詩前半描寫一場大暴雨的奇特景象;後半則寫雨過後詩人乘逸興騎馬回家,一路所見所聞無非是村落蕭疏、慟哭哀哀、民不聊生的亂後慘象。則所寫自然界的大暴雨便有戰爭和政治災難的象徵性。作者調動了多種表現手段,如運用雙聲疊韻詞以增音節鏗鏘,用呈現密集狀態的當句對與顯得疏散瀟洒的雙擬對疏密相反的搭配,以及互換式的組詞方法(不曰「急江高峽」,而曰「高江急峽」,自妙於寫此江此峽;猶江淹《別賦》所謂使人「心折骨驚」也)等等來完成這首「奇警之作」(邵子湘語)。但這些都不是我們要討論的範圍,我們要說的仍是拗句。全詩僅首聯成拗,其餘都規範。一二句「白帝城」三字平頭而起,這自然與平仄聲須相對的格式不相符,但非如此起頭又不足以充分表現這場位處高山上的白帝城的暴雨奇觀。你看,雲自城中湧出,雨在城下狂瀉,這景象誰曾見過?句奇與景奇是一致的,相適應的,形式服從了內容的需要,內容的需要創造了形式。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毛澤東的《漁家傲》詞來,同調詞他寫了兩首,一首是「反第一次大『圍剿』」,另一首是「反第二次大『圍剿』」。兩首發端的格式不一樣:前一首是正格: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  字聲完全符合詞譜詞律,是律句,平仄聲是相對的。後一首則是變格:  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  「白雲山」三字在兩句中平頭而起,即杜甫《白帝》詩的破格成拗手法。很顯然,這同樣也是為了表現工農紅軍如「飛將軍自重霄入」、雷霆萬鈞的奇襲氣勢的需要。  詩人用拗,更常見的是在抒情時,強調心境與語氣的不平和。如李商隱的《落花》詩: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詩寫「客」一去杳無音訊,有情人盼其歸而望眼欲穿,終至絕望,見落花紛飛,觸景生情,悲從中來。此詩第二聯和末句為律句;此外,一、二、五、六、七諸句皆作拗句。不難看出,用拗的心情和語氣都比較激蕩,尤其是「高閣」句和「腸斷」句,連用仄聲,更加強了這種感染的效果。再如崔塗《除夜有作》詩: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此異鄉客思家之作。前半首及末句合律;第三聯與第七句拗。讀來前半自較平緩從容,後半有抑鬱難耐之態。轉折一聯「漸與」句,全用仄聲,恰似人之哽咽。如此類者,皆雜用拗句。  杜甫另有一首《白帝城最高樓》,則基本上都用古體句法:  城尖徑仄旌旆愁,獨立縹緲之飛樓。峽坼雲霾龍虎卧,江清日抱黿鼉游。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杖藜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前面說過的那首《白帝》,多少近乎採用取首句頭二字作詩題的老辦法,重點卻在寫暴雨和亂象。此首則是律詩正規的題目,內容是完全扣題來寫的。白帝本來就高,如《水經注》謂:「白帝山城,西南臨大江,瞰之眩目。」何況要寫的又是山城的「最高樓」,所以非有橫空出世的氣勢不可。常格太平常,遂使用拗體。全詩四聯中竟有三聯於韻腳處都用古體詩最常見而律詩絕不用的「三平調」。如第二句的「之」字,乃文中用詞,加在這裡,反常求異的意圖十分明顯。頸聯為「最高樓」出力一寫,造語本已極誇張,如「扶桑」遠在東海外,便言其「西枝」與斷崖相對;「弱水」傳說在最西北,故言其「東影」隨江水而來,以形容峽之高而能望遠。驗其字聲,則又與律句絕異:出句「扶桑西枝」連用四平聲,接以「對斷石」三仄聲;對句「東影」當平反仄,句腳當為「仄仄平」而反用「隨長流」三平;如此又與尾聯失粘。第七句著一「者」字,不但以仄換平,且變通常句式的四三字結構為五二字結構,音節遂亦如第二句之奇變,藉此來突出體現全詩思想的「獨立」「嘆世」等詞。浦起龍云:「胸含元氣,眼窮大荒,如此詩,才配得題中『最高』二字。」這還是從詩的意境上說的。邵子湘云:「奇氣奡兀,此種七律,少陵獨步。」這話說得一點也不過份。  杜甫也常用拗律來抒寫自己抑鬱煩愁的心情,如其《愁》詩云: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十年戎馬暗南國,異域賓客老孤城。渭水秦山得見否?人今疲病虎縱橫。  浦起龍《讀杜心解》說此詩曰:「客阻言愁之作。『日日』而長者,既忌其形我憔悴;『泠泠』而淡者,又惱其對我寂寞。愁人所觸,無一而可。故於『鷺浴』『花發』皆怪之。怪其當此『喚愁』『非情』之景,胡不類己之知愁也?下乃言愁之故。」體會甚深細。《鏡銓》引張璁曰:「虎縱橫,謂暴斂也。」此詩題下有杜甫原注云:「強戲為吳體。」《鏡銓》解之云:「戲者,明其非正律也。《杜臆》:公胸中有抑鬱不平之氣,每以拗體發之。」據此,則知「吳體」即「拗體」「拗律」也;因何當時稱之為「吳體」,尚未見有解說。詩除末句外,皆拗。又有《晝夢》詩云:  二月饒睡昏昏然,不獨夜短晝分眠。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故鄉問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  此詩更無一是律句,亦存心作拗體變調,以寫抑塞難平而又無可奈何之愁悶心緒。《鏡銓》云:「顧註:下四正睡覺(醒)憂思之詞。公閉眼是夢,開眼即是愁,至此又耿耿不成寐矣。」其說與浦起龍《心解》異中有同,浦云:「上下截如不相蒙者,不知世亂民貧之思,除夢即已,夢醒即來,此自其性情所結。奈昏昏未幾,旋復昭昭,轉恨不得長游夢境耳。」  杜甫寫拗律是相當突出而富有創造性的,其採用破格成拗、因拗取峭的手段,也往往是為內容服務、有目的性的。宋人如蘇軾、尤其是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中的有幾個人,也寫拗律,但成就遠不能與杜甫相比。甚至也有人不論題材內容是否需要,該不該用拗體,只是為拗而拗,把它當作一種時髦的式樣來追求、效仿,那就更是只能入於末流了。  絕 句  我國古典詩歌有各種體裁,其中普及面最廣、最有生命力的,無疑要數絕句了。時至今日,童稚誦詩,仍自絕句始;學寫舊體詩的人,也還多從絕句入手。故明代詩學家胡應麟稱之為「百代不易之體」(《詩藪》內編卷六)。  絕句的名稱  絕句之稱,其義如何,諸家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一、絕句即截句,謂截律詩之半而成(如施補華《峴佣說詩》)。此說著眼於律詩首尾散句、中二聯對仗定式,見絕句有一二句對仗的,有三四句對仗的,有全用對仗的,有全不用對仗的,遂以為是截取律之上下半首、腰腹或首尾而成。詩律學家多喜此說。二、絕句乃組成一首詩之句數最少者。如謂詩「無論律古,黏、對、聯、韻必四句而後備,故謂之絕」(趙執信《聲調譜》),意即無可再減之詩。三、絕句最初是樂府中的一解(一節);一篇樂府往往有若干解,今取其一解,故謂之絕句(見孫楷第文,《學原》第一卷第四期,《漢語詩律學》引)。三說不同。若以絕句之稱本義而言,似以短小之義近之。  四句之詩,漢樂府已有之,如《枯魚過河泣》、《高山種小麥》之類;南北朝樂府民歌中更比比皆是,《子夜歌》、《折楊柳歌》等,均可作代表。而且不但五言,連七言也見到了,如《捉搦歌》云:「誰家女子能行步,反著夾禪後裙露。天生男婦共一處,願得兩個成翁嫗。」即是。四句頭不但見諸民間歌謠,即使在宮廷聯句,也已用之;最著名的莫過於押險韻的「競病」故事:曹景宗凱旋時,梁武帝(蕭衍)於華光殿宴飲聯句,令沈約賦韻。時韻已用盡,惟余「競」「病」二字(押韻至少得有二字),景宗援筆立就,大得讚賞。詩云:「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南史·曹景宗傳》)  唐以前,不但已有四句詩的作品,絕句之名,也已出現。如徐陵編《玉台新詠》,便有《古絕句》之題名;庾信的集子中也有《和侃法師三絕》、《聽歌一絕》等詩題(《庾子山集》卷四)。所以,不能以為絕句之稱,至唐代始有(今《辭源》謂「唐以後始稱絕句」,誤)。  然而,唐以前不論是絕句名稱或作品,在詩壇上畢竟還是鳳毛麟角,除了像庾信那樣敢於開風氣之先的個別詩人外,一般文人是不寫的。到唐初,情況稍有改變,五言四句詩已多了一點,如《全唐詩》所收唐太宗詩中就有十四首。寫七言四句的幾乎沒有,除了製作郊廟歌辭中的《豫和》、《舒和》等曲,有採用這一形式的。《全唐詩》收虞世南詩中,有《應詔嘲司花女》七絕一首云:「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緣憨卻得君王惜,長把花枝傍輦行。」(《隋遺錄》)聲律俱協,知必為中晚唐傳奇作家之所為而被誤收的,因為唐初還不可能有這樣的詩。  絕句的興起  絕句陸續在詩人創作中出現,是在武則天統治、亦即「四傑」時代。五絕早而七絕稍遲。除五絕有相當大的數量仍保持著最短小樂府、即古絕句的格調外,總體上已逐漸在變成合律的近體詩,且普及開來是呈加速度狀態的。到了玄宗時代,絕句已蔚為大觀,出現了絕句專家王昌齡(尤擅七絕)和大家李白,即如各體都有成就的王維,其七絕抒情,五絕寫景,也是後來詩人所不易超越的。中晚唐的李益、劉禹錫、李商隱等,也都是絕句高手,而杜牧更為《唐詩三百首》中入選七絕之最多者。此後,只要舊體詩存在,絕句總能長青不衰,且歷代都有佳作。  無論是樂府民謠或郊廟歌辭,都與歌唱有關。絕句在唐代的興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被採用來作為唱詞的一種最主要的詩體,直至後來被配合更新的燕樂來唱的詞所替。近體詩用樂府題的,律詩在初唐偶有,如有楊炯《從軍行》、沈佺期《獨不見》之類,後來就幾乎絕跡了;獨絕句仍多樂府,有的雖不用樂府舊題而新擬,卻也多「歌」、「曲」、「詞」一類字,也有因詩被聲而換用新題的,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稱《渭城曲》。最能說明問題的,當數《集異記》所載「旗亭畫壁」故事:王之渙、高適、王昌齡共入旗亭(市樓)飲酒,有梨園伶官十數人會宴,三人避席而密觀之。俄有妙妓奏樂,昌齡等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人歌詞之多者則為優矣。」俄而一伶唱曰:「寒雨連江夜入吳……」昌齡引手畫壁曰:「一絕句。」又一伶謳之曰:「開篋淚沾臆……」高適引手畫壁曰:「一絕句。」不久又一伶謳曰:「奉帚平明金殿開……」昌齡則又畫壁曰:「二絕句。」之渙謂諸人曰:「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詞耳……」因指諸妓之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因歡笑而俟之。須臾,至此妓,發聲即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之渙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豈妄哉!」……歌妓們不但都唱絕句,尤可注意者,高適詩本非絕句,乃五古,全詩二十四句,題作《哭單父梁九少府》,今截取其開頭四句而成絕句,益見當時歌詞所需如此。這一點,實與絕句之體裁特點,關係最為密切。  絕句的特點  近半個世紀前,已故恩師夏承燾(瞿禪)教授曾為學生講過絕句的特點,他歸納為「六字訣」,還每三個字都押韻,即:「少、小、了;常、藏、長。」此為宗師秘傳,因時間久遠,夏師當年之精闢闡發,已難複述。現在只能結合自己後來讀詩的體會,來分別談一談了。  少  少:從時間上說,就是過程短暫;從空間上說,就是畫面乾淨。  我們如果將長篇歌行比作電影、電視劇,那麼,絕句就只相當於一張照片。它不允許你從頭至尾講事件的過程,只能選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一瞬間,就像攝影師拍運動員跳高照片,通常總是截取他正在躍過橫杆時的姿勢攝入鏡頭。王翰《涼州詞》:「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把安享飲美酒的歡愉與沙場血戰的慘酷的矛盾,置於「欲飲」美酒,忽聞馬上琵琶聲而不顧的那一刻。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第三句就將急急追殲逃敵的行動定格在準備出發時的情景上了。王維《渭城曲》寫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相送於客舍,一切過程諸如設宴餞行、對酒傾談等等,都撇過不寫,只選取別宴將散、元二欲停杯輟飲之時,其時友人必有推辭時間不早、已不勝酒力之類的話,連這些細節也一概省略,剩下的只有王維懷依戀之情的兩句勸酒的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寫景若能像國畫中的寫意花卉,比如畫折枝梅花,一兩枝已足,很突出,畫面乾乾淨淨,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這就很好。李白《望天門山》可謂是凈化畫面的範例,詩云:「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畫面基本上可示意為一個大寫的「H」,將兩豎的上端各向外彎曲,那就代表天門山了;橫線代表江水;再在橫線上加一點,代表「孤帆」,構圖就完成了。你看,多麼簡單!絕句的畫面簡潔與絕句在唐代被大量採為唱詞有關。這一點與下面要談到的「了」「常」「長」特點也都密切相關。到宋代,詞大盛,替代了唱詩,絕句在有些詩人筆下,就從口頭轉向案頭,寫景也由簡而趨繁,無復唐人絕句風韻。如蘇舜欽《初晴游滄浪亭》詩云:「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微晴。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詩當然還是好詩,但須靜心地閑坐案前,慢慢地玩味其中字字句句的意思,才能領略,作歌詞是不宜的。就算有人能唱,聽的人也一定不知唱的是什麼,因為景物太繁複了,修飾詞也太多了,聽者的接受能力跟不上。這樣的詩,讀過不容易記住,要傳誦自然也難了。  小  小:是指借細節或瑣事來表現詩旨。  劉禹錫《和樂天春詞》云:「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詩寫大好春光中少婦之寂寞愁思。末句以蜻蜓飛來,立於其髮際首飾上的細節,摹寫少婦見花沉思、凝立如痴之光景,可謂極妙。  杜牧的名篇《赤壁》,則是以小見大、借細事以增議論詩趣的典範之作。詩云:「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以「折戟沉沙」之偶拾,引人進入「前朝」赤壁鏖戰的想像,是以小見大,自不必說。由此產生的詩人獨特的議論又何嘗不是。史載「時東南風急」,「火烈風猛」,「燒盡北船」,「北軍大壞」(見《江表傳》)。故詩人有曹軍此敗,乃天助周郎之想,若無東風助火攻之便,恐形勢逆轉,東吳難保,則孫策之妻大喬、周瑜之妻小喬,均為曹操所得,將被「鎖」於其所築之銅雀台以娛晚年了。宋《許彥周詩話》首先非議之云:「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只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窮書生)不識好惡。」此言一出,後來譏許氏者不絕:客氣的說「彥周未免錯會」,「殊失(杜)牧意」;不客氣的說「此直村學究讀史見識」、「與痴人言,不應及於夢」、「宋人之不足與言詩如此」、「迂腐」等等。的確,詩往往以小見大,尤其是絕句,光會說大道理的人,未必是知詩者。若按許彥周之說,正面把社稷蒼生都不保的意思,做到此詩末句,那還有什麼詩趣可言!後來《三國演義》作者即據杜牧此詩敷演出諸葛亮說二喬事激怒周瑜,及七星壇借東風等虛構故事,可見其影響之深。  了  了:是指語言要明明白白,不但要一看就知,最好能一聽就懂。  韓愈寫古體詩,至艱澀難讀處,佶屈聱牙。即如人們比較熟知、也不算太生硬古奧的《調張籍》詩,也有「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之類的句子。至於那些有意「橫空盤硬語」,以示「勇往無不敢」的詩句,就更不必說了。然而,他寫起絕句來就不同了。如《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云:「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十分平易流暢;「草色」句如尋常口語,而寫春草初萌極傳神。又如其《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詩云:「荊山已去華山來,日照潼關四扇開。刺史莫辭迎候遠,相公親破蔡州回。」就像一首滿懷豪情的凱旋曲(作者隨宰相裴度討伐蔡州吳元濟叛軍獲勝回師)。  杜甫作律詩,善於琢句,其錘鍊功夫,無人能比,如「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興八首》之一);「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之七)之類,皆句極老健。然其為絕句,便不用此法,造句只如說話,如《江南逢李龜年》云:「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畔獨步尋花》云:「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常  常:就是指常見、常有、帶普遍性的題材和表現形式。  杜甫《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一腳,蝮蛇長如樹。」所寫乃罕有物類,故只宜用於古體而不宜絕句。《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景物倒是常聞常見的,但用前五後二組成七言,乃罕有句法,也不會用於絕句中。韓愈《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用「赫赫炎官張火傘」和「金烏下啄赬虯卵」的奇喻,來形容長在樹上的柿實一片彤紅,它可以成為韓詩「狠重奇險」的藝術特色的代表,但對於絕句體裁來說,卻沒有它用武之地。  此外,使事用典,在各種詩體中,絕句也是最少的,除了本身是詠史性質的絕句。有的詩,偶爾用之,也多屬眾所周知的熟典。  「常」與「了」往往彼此相關。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與今天口語幾乎沒有多大差別,誰都能懂,這就是「了」;而其所寫望月思鄉之情事,又是「常」。岑參《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張籍《秋思》詩:「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類似這樣的情況,我們不是都曾經遇到過嗎?正是這些最平常不過的感受,能寫出來,引起別人的共鳴,就是好詩。絕句能寫成「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因其平常而忽略之)」,便是真正的上乘之作。李白最擅長此道。這一特點,不言自明,也仍與絕句興起時,多被用來作歌詞有關。  藏  藏:就是含蓄、耐人尋味、不一覽無餘。絕句短小,尤貴在尺幅有千里之勢,言有盡而意無窮也。  王昌齡《閨怨》之「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芙蓉樓送辛漸》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劉禹錫《烏衣巷》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之「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等等,都是意有所藏的極佳例子。沈德潛《唐詩別裁》評王維《渭城曲》云:「陽關在中國外,安西更在陽關外;言陽關已無故人矣,況安西乎?此意須微參。」所指說的也正是此詩的一種「藏」。  長  長:指的是韻味悠長,情意綿長,即所謂一唱三嘆有餘音者也。這一點對占絕句中最大量的抒情詩來說,尤為重要;若作歌詞來唱也是大關鍵。  怎樣的詩才算「長」呢?我想,讀來彷彿能聽到吟唱者嘆息的詩,大概就是了。如劉禹錫有一首不算最著名的《楊柳枝》云:「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也許可算是「長」了。被詩家譽為「神品」或「七絕壓卷」的王昌齡《出塞》詩,這一特點也極明顯:「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把持續千年的邊境多事、戰氛難靖的歷史現象,唐帝國政治軍事上的腐敗,將帥們驕惰無能、不恤士卒,致使邊患長期不斷,因而人們意識到加強邊防、抗禦西北少數民族貴族集團侵擾的必要,同仇敵愾情緒,以及百姓渴望親人團聚、過太平幸福日子的強烈願望等等,都結合在一起,通過婦女嘆征夫不歸的角度來表現,不但詩的容量極大,也寫得溫柔不迫,情切韻長,而極宜於伶工被樂歌唱。  為強化詠嘆的調子,絕句在關鍵的三四句上,動用假設、詰問、否定(不、無、莫)、排除(唯有,唯見)等句式特多。如「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為假設和否定;「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是否定和詰問;「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則是排除,如此等等。又五絕較七絕句短節促,似難酣暢抒情,然高手為之,仍不乏韻味悠長之作,名篇俱在,毋煩贅舉。  唐代絕句具有明顯共性的特點如此。當年夏師闡述極靈活深辟,這裡的表述,恐難傳達出其說之精髓。絕句至宋代,則又有新的發展,亦時代、社會條件的變化而使然。恰似人生,過了純情少女時期而漸趨成熟,便博識深思,而多諧語理趣。如王安石、蘇軾、黃庭堅、范成大、楊萬里、陸遊、姜夔,皆一時絕句之高手而有所創造。大體上說,蘇、陸、姜,仍繼承了不少唐絕的特點;而黃、范、楊,則宋人獨特面目更多一些,此又非數語所能說清。明清詩人,有尊唐抑宋的,也有厭唐而尚宋的,此亦學人所共知。  絕句僅四句,看似最省力,其實它是一種「成如容易卻難精」的體裁,正因為它簡短,所以最難藏拙,不像歌行還可以鋪陳詞藻,來點綴點綴,律詩還可以用對仗來遮飾遮飾。東坡曾喻「禁體物語詩」為「白戰不許持寸鐵」,我想,這話若用來說絕句特點,倒是很合適的。要檢驗一位詩人是平庸的,還是真有詩才、有靈性,只須看他寫的絕句就可以知道了。當然,要學會寫絕句,經驗仍很重要,名篇佳作讀得多,能領悟其成功的訣竅,自然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上編 詩詞體裁(2)  詞  詞的興起  詞,萌芽於隋,興起於唐,成熟於晚唐、五代,大盛於兩宋,是唐宋新興的詩歌體裁。  詞的名稱  詞,原本是音樂文學,是為配合樂曲而填寫的歌詞,全稱為曲子詞,簡稱為詞。既然要按曲子節奏填詞,就很難都用整齊的五、七言來填,因為曲子總是長短參差的,故詞又稱長短句。詞還有樂府、歌曲、樂章等名稱,也都可以看出它與音樂的關係,只有較為晚出的詩餘之稱,是忽略了詞與音樂之間的關係的。所謂詩餘,是將詞說成是詩的餘緒(貶低詞的說法),或以為詞是由詩增減字數、改變形式而演化成的。這都是只著眼於詩詞語句篇章的異同而沒有考慮音樂對詞的產生的決定性作用而形成的片面看法,是不太符合實際的。  詞與樂府的根本區別  詩,也有配樂唱的,主要是樂府。詞與樂府的根本區別在於:一、樂府起於漢代樂府機構所採集的民歌,所配的音樂是以前的古樂,叫雅樂,還有漢魏以來的清商曲,叫清樂。而詞所配的音樂,則是以隋唐以來大量傳入中國的胡樂為主體、包含部分民間音樂成分,共同結合形成的一種新樂,叫燕樂(也作宴樂)。燕樂所用的樂器也與以前不同,主要是極富表現力的琵琶,以後則有觱篥。詞所配合的就是這種當時極受歡迎而廣為流行的新音樂、新曲調。二、樂府以及也被拿來唱的聲詩,都是先有詩,然後才配以樂的;詞則是先有樂曲(詞調)而後才倚聲填詞的。這一區別也很重要,由此我們知道樂府歌行中的長短句是自由的,作者可憑自己的意願或長或短,並自己決定如何用韻;而詞的長短句則是規定的,是必須與曲子相配合的,是由每一個詞調的格律要求所決定的,猶律詩之格律規定「詩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雙句押韻、中間對仗」,不能任意違反一樣。在這一點上,每一詞調都像是一種不同格式的律詩。詞,雖然也有樂府之稱,其實它比近體詩更講究聲韻格律,所以又被人稱之為近體樂府。  詞與詩在體裁特點上的區別  詞除句有長短外,尚有些體裁特點是有別於詩的。首先是每首詞都有個詞調,也叫詞牌。它表明詞寫作時所依據的曲調樂譜,因而也就等於是詞在文字上的格律規定。詞在初起時,詞調往往就是題目,名稱與所詠的內容一致;以後繼作時,因為內容不同,又另加題目或小序(當然也可以不加),詞調便只有曲調與格律的意義了。也有作者在擇調時,有意識讓詞調的名稱同時充當題目用,那是另一碼事,詞調還是詞調,不是題目。一個詞調,調名往往不止一個,如《木蘭花》又名《玉樓春》,《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等,之所以有兩名或數名,原因不盡相同,其中一個是本名,其它是別名。別名多的,可多至七八個。一調數名,是較普遍的;反之,也有兩調同名的,就只是個別的了。這方面,有《詞名索引》(中華書局)之類的書可查,茲不贅述。  詞調中有些用字也可一提:帶「子」字的,如《採桑子》、《卜運算元》等,「子」就是曲子的省稱。帶「令」字的,就是令曲或小令;一般是字少調短的詞,當起於唐代的酒令。帶「引」字「近」字的,則屬中調,一般比小令要長而比長調要短(不足一百字)。帶「慢」字的,是慢曲子,即慢詞,大部分是長調。此外,還有局部改變原詞調字數、句式的「攤破」、「減字」、「偷聲」,以及增加樂調變化的「犯」等,就不一一介紹了。每一詞調都表達一定的情緒,有悲有喜,有調笑有嗟嘆,有宛轉有激昂……也有對不同情緒有較大適應性的,這也就是音樂曲調的情緒。曲調既已失傳,我們就難以確知,只能從有關記載、當時的代表詞作以及詞調的句法、用韻等去了解、分析和揣度了。  其次,詞的分片,也是它與詩明顯不同處。詞除很少數小令是不分段的單片詞(稱單調)外,絕大部分都分為兩段(稱雙調)。一段叫一「片」,片也就是「遍」,是音樂已奏了一遍的意思。樂曲的休止或終結叫「闋」,所以片又叫闋。雙調詞通常稱第一段為上片或上闋、前闋,第二段為下片或下闋、後闋。上下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長調慢詞中有少數是分三段,甚至四段的,稱「三疊」、「四疊」。三疊的詞中,又有一種是「雙拽頭」的,即一疊與二疊字句全同,而比三疊來得短,好像前兩疊是第三疊的雙頭,故名。如周邦彥《瑞龍吟》,便是雙拽頭,而他的《蘭陵王》就不是。四疊詞極少,今僅見吳文英《鶯啼序》一調,共二百四十字,是最長的詞調。片與片雖各成段落,但在作法上上下片的關係也有講究。下片的起句叫「換頭」,在作法上又稱「過片」。如張炎《詞源·制曲》云:「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齊天樂》)詞云:『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於過片則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則曲之意脈不斷矣。」  此外,詞的押韻與詩多數是偶句押韻,少數是句句押韻,或一韻到底,或若干句一轉的情況都不一樣。詞的韻位,大都是其所合的音樂的停頓外,不同曲調音樂節奏不同,不同詞調的韻位也各別,有疏有密,變化極多,有時一首詞中韻還可分出主要和次要來。如蘇軾《定風波》,以「聲」、「行」、「生」、「迎」、「晴」五個平聲韻為主,而其中又夾雜進三處仄聲韻為賓,即「馬」與「怕」押,「醒」與「冷」押,「處」與「去」押。這樣的押韻法,是詩中所未有的。當然,詞的用韻,從合併韻部、通押上去聲來看,又比詩的用韻要寬些。至於詞的字聲,基本上與詩的律句由平仄互換組成相似,但變化也很多,有些詞調還在音樂的緊要處,要求分出四聲和陰陽來。  詞的發展與演變  詞最初源於民間,《敦煌曲子詞》的發現,為這一點提供了充分的證據。文人詞在初盛唐幾乎是鳳毛麟角。到中唐白居易、劉禹錫時代,詞才算略有一席之地,但所作多半是《憶江南》之類頗似由絕句形式改造而成的小令,作者填詞,也只是偶一為之。  到晚唐溫庭筠、韋莊,詞的創作才出現了重大的飛躍。有了一批專長於填詞的作家,詞的體裁形式和表現技巧也完全成熟了。溫、韋都是唐末重要的詩人,同時又都是詞的大家。以他們為首,包括一批五代的詞作者共十八人,就有五百首詞被五代後期蜀人趙崇祚收錄在他所編的《花間集》一書中,從而被人稱之為花間派。這些詞人和作品有個共同的特點,即基本上都是為娼家妓女和教坊樂工創作的,這完全適應了當時南方都市經濟發展的需要。愛情相思、離愁別恨,幾乎成了這些詞的唯一主題,同時詞的語言風格,當然也是綺靡艷麗的,因為它們都是「花間(花,喻指妓女)尊前」唱的歌曲。乍一看,這個頭似乎開得不好,但問題恐不能這麼孤立地簡單地看,要是沒有花間派詞人的努力,沒有這種為滿足都市生活需要而創作流行的新曲子詞的普遍熱潮的形成,詞這種新體裁與與之相適應的語言藝術技巧,就不可能成熟得這麼快,詞對後來文壇的影響也不可能那麼大,詩歌發展的歷史就要推遲。而且說到底詞的興起,也不可避免的總會要經過這樣一個階段的,不管它發生在何時何地。這就是歷史,而歷史是不能任意取捨割裂的。  不在《花間集》、不屬花間派的五代詞人中還有三位大詞家,那就是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和馮延巳。他們一部分詞與花間派的題材、風格相近,只不過反映的是宮廷貴族的私情密約、風流逸樂的生活,在藝術境界上,則委婉蘊藉,有明顯的提高。另一部分風格哀怨的抒情詞,特別是南唐亡國以後,李煜過著「日日以眼淚洗面」的臣虜生活,所作之詞,儘是傷悼身世遭遇、寄託故國之思的哀音,這就一掃「為惻艷之詞」的花間風格,而以純樸的白描手法來抒發內心真實而深切的感受,把詞境推向了唐五代詞的藝術最高峰。  北宋前期的詞是唐五代詞的延續,雖題材略有擴大,但基本上仍不出愛情、相思、離別、游宴、賞景等範圍,如歐陽修這樣的大作家,許多嚴肅的內容都見諸其詩文而並不寫在詞中,這就是詞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傳統題材內容對作家影響的具體表現,因此論詞者有詞是「艷科」的說法。雖一方面,歐詞與馮延巳詞又常常相混,還混作二晏詞,這又說明歐如修、晏殊、晏幾道等人的詞與五代馮延巳詞在題材風格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柳永之前,從中晚唐到北宋初,詞基本上都是抒情的小令,且已發展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柳永創作了不少慢詞,提高了詞體的表現能力,擴大了詞的題材領域,是他對詞發展史的一大貢獻。他是一位長期出入於妓館教坊的落魄文人,對當時都市生活的需求和市民的心態都有相當深刻的體驗和理解,加之又有詩歌才能和音樂素養,所以他的詞寫出來,便廣為流傳,所謂「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此外,長於寫慢詞的尚有張先、秦觀等人,他們也都為詞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詞發展到這一時期,作者既多,詞體漸漸不依附於音樂而成為獨立文體的傾向也就自然產生了。同時,打破詞只寫綺語艷情、限於狹隘題材的傳統觀念而用來反映更廣闊、更豐富的現實生活及感受的革新想法也隨之而產生了。蘇軾以他非凡的天才開始了這方面的實踐嘗試。他放筆揮灑,詼諧談笑,深沉感慨,把詠懷古迹詩的內容寫入詞中,這就是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此外,如圍獵、記游、述夢、詠物、感慨人生、隱括唐詩、唱和古人、酬答朋友,以及描寫農村風物等等,都一一入詞。詩與詞的界線被衝破,詞的傳統婉約風格被改變,詞的題材內容得到了解放,蘇軾被稱為詞豪放派的代表。在東坡之前,范仲淹曾以《漁家傲》(塞下秋來)寫過邊塞征戍事,可謂開了豪放詞的先河,但終究只是偶作。東坡詞雖對詞的傳統是一次巨大的衝擊,但當時並沒有形成氣候,倒是招來了一些譏議,說他的詞是「長短句中詩也」,「不協音律」,「要非本色」等等,只是到了南渡後,他的影響才顯示了出來。  蘇軾的實踐證明:詞是可以脫離音樂而成為獨立文體的。但更重要的是社會需求,當時社會上對合樂的歌詞的需要並沒有減低,僅僅把詞當作一種新詩體來創作的人,難免會被人譏為不能歌、不懂協律,即便他才名高如蘇軾。這樣,到北宋末期,詞風就又回到講求音律的路子上去了。宋徽宗設立了一個「大晟府」,相當於漢代的樂府機關,請了一批精通音律的人來整理樂曲,製作歌詞。「好音樂,能自度曲」的周邦彥和「元祐詩賦科老手」万俟詠就成了大晟府的主持者,他們奉旨「依月用律,月進一曲」,凡所製作,都成為典型而被人所效仿。周邦彥也確是一位天才,他既精音律,又善辭章,能寫出保持傳統風格,投合上至宮廷貴族、下至市儈妓女各階層人的口味的音律優美的詞曲來。所以舊時被推崇為宋詞的集大成作家,也被人稱之為格律派。李清照是這個時期的最後一位天才的女詞人,她的詞清新婉約,但不綺靡浮弱,有一部分已是南渡後感嘆身世不幸之作,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她與周邦彥等人的詞風並不一樣,但也極講究聲律。在創作上主張「詞別是一家」,不應與詩相混;又自視極高,對諸多前輩詞家包括蘇軾在內,都有過尖銳的批評。  宋室南渡後,由於國土大半淪喪,一部分有愛國思想的人憤慨痛心,他們要表達內心的不平,除著文賦詩外,也利用起這一早已十分流行的詞體來了。詞既用來寫家國事、民族恨,自然又走上了豪放派的路子。蘇軾當年播下的詞體革新的種子,埋藏了一段時間,終於到這時候開花結果了。張元干、張孝祥、陸遊、辛棄疾、陳亮、劉過,還有南宋後期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在抒寫國家興亡的感慨中拿起了詞這個「武器」。其中最突出的自然就是辛棄疾。他不但與蘇軾並稱「蘇辛」,成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而且可算得上是宋詞中成就最高的真正的集大成者。他不但存詞數量很多(六百多首),題材風格也最為多樣;他不但能用詞直接記述重大史實,如寫金主完顏亮欲投鞭渡江,至瓜洲受阻,被嘩變金兵所殺,恰值辛氏奉表南歸,得以親見的情形說:「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層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等等;也能用香草美人手法寫出「肝腸似火,色笑如花」的合乎傳統婉約風格的作品來,如《摸魚兒》(更能消)之類,還能作《祝英台近》(寶釵分)、《粉蝶兒》(昨日春如)一類「昵狎溫柔」之詞;他的農村詞更是活潑清新,一派生機。他擅長使事用典,也能信手白描;他在蘇軾「以詩為詞」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以文為詞」,如《沁園春·將止酒》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漫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人謂此詞是《毛穎傳》(見《七頌堂詞繹》),即是一例。總之,稼軒是大才,能無所不容。這樣,詞體又一次突破了倚聲的局限而得到了解放。  慷慨悲歌和憂國情懷只是南宋時代閃光的一面,相比之下,另一面的情況:習於苟安、追求聲色,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要嚴重得多,也普遍得多。那些人當然不會欣賞革新派詞人的作品。也還有些不同程度上對現實感到失望的人,他們躲進了藝術王國,在專心制曲填詞上寄託自己的生活樂趣,竭力追求詞在聲律格調上的嚴謹與完美。這樣,周邦彥就成了他們崇拜和效法的對象,而詞則因此而明顯地趨向典雅化。最初的代表人物是長於音律又藝術感覺敏銳的白石道人姜夔,後來則有史達祖、吳文英、蔣捷、周密、張炎、王沂孫等人。他們被人稱之為格律派,也有人說他們是典雅派、風雅派。他們的藝術風格其實也不盡相同:「姜白石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張炎《詞源》)故人稱「清空」;史達祖風格雖說與之相近,卻涉尖巧而多鉤勒;吳夢窗則綿密穠麗、才情橫溢,被人比作李長吉或李商隱,張炎譏其為「如七寶樓台,眩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詞源》),苛刻之論,未免皮相。詠物詞在這一時期特盛,那些成了遺民的詞人多藉此以寄託亡國之痛。宋亡入元之後,詞多模仿前賢而缺乏創新,已趨於衰落了。  曲  唐詩、宋詞之後,元曲興起。  曲的名稱及其含義  「元曲」,有時指元雜劇,因為雜劇除「科」「白」外,就是唱的「曲」,如明代臧懋循編的《元曲選》就是元雜劇的選集;有時指元散曲,散曲無「科」「白」,只有「曲」,甚或只指散曲中的小令,如近人任中敏、盧前編的《元曲三百首》,就只收小令而未收套曲。雜劇被歸於戲劇;散曲則仍屬詩歌。「小令」在唐宋詞中與在元散曲中雖名同而義不同:前者指篇幅最短小的詞,而後者則專指單闋的曲,它是相對於同若干闋組成一套的「套曲」而言的。  元曲源於當時流行北方的民間通俗曲調,以前在詩詞中一直沿用的平、上、去、入四聲,已改變為近乎今天北京話中只分陰、陽、上、去聲的「中原音韻」了。特別是運用了大量新鮮活潑的口語和來自民間的許多生動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給南宋末年後已漸趨僵化和衰落的詩壇送來一般清新的空氣。我們這裡選讀的幾首小令,是幾位大麴家的小題目小作品,都無關於國家興亡、政治時事方面的大主題,但也選材各異,風格多樣,藉此或能略略窺見元小令藝術創新之一斑。元曲,就大體而論,有人將它分為豪放、清麗兩派,則白樸、馬致遠屬於豪放派,喬吉、張可久屬於清麗派。  曲的豪放派  醉中天·佳人臉上黑痣  白 朴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叵奈揮毫李白,覷著嬌態,灑松煙點破桃腮。  這首小令寫「佳人臉上黑痣」,並不是什麼嚴肅的題目,所以最宜用詼諧調笑的遊戲筆墨。小令的詩趣全在於構思巧妙。作者借歷史上著名的文苑佳話,再憑自己的想像,增添一點虛構情節,便完成了要吟詠的主題。曲的大意說,這位佳人的美麗容貌令人想到慘死於馬嵬坡的楊貴妃,彷彿她至今還活著。當年唐明皇寵愛楊妃,又賞識李白的詩才,他讓李白賦詩,曾令「貴妃捧硯,(高)力士脫靴」。大概是李白乘醉揮毫時,有意無意地將一點墨汁(松煙)灑到在一旁看做詩的楊貴妃的漂亮臉蛋上,所以才留下了這顆黑痣。你看,說得多麼風趣!白樸對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悲劇故事特別熟悉,也投入過特殊的感情,《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就是他雜劇中的代表作。因而說美人而聯想到楊妃,在他簡直就如同條件反射一樣自然。  此曲行文用語也有講究,如起頭兩句,用「疑是」「怎脫」,能寫出乍見佳人、其美貌令人驚訝的神情,同時也已表明佳人是佳人,並非真的楊妃。這大概是從杜甫題山水畫屏詩「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中脫胎而來的。從楊妃說到明皇,由捧硯引出李白,步步靠近目標:「美臉風流殺」「嬌態」「桃腮」,反覆點染,都為切合題中「佳人」二字,知以楊妃為比者,美貌也。「叵奈」,無奈;曲中常用語,「叵」是「可」的反書,其義為不可,讀音也是不可合聲,為「頗」。曲至末句,方點出題中「臉上黑痣」,是作者的奇妙想像與幽默感的集中體現,也是曲中的「眼」,即藝術效果最著的地方。「佳人」與「黑痣」的矛盾,於此而得完美的統一。  此曲句句有韻,平聲字的「災」「來」「腮」與仄聲字(甚至其中的入聲字)「在」「殺」「白」「態」押在一起,可見曲的用韻與詩韻詞韻又不同。結句當以六字為正,如《中原音韻》雲「末句應作『平平仄仄平平』」。現在是七個字,其中「灑」字就是襯字,不計在內。又句中有些用仄聲字處,高手大家還有進一步講究,《中原音韻》又云:「『捧硯』『點破』俱是上去聲妙。」可見,曲的音韻寬處甚寬,嚴處甚嚴,似無法度而實有法度。凡此種種,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落梅風  馬致遠  心間事,說與他,動不動早言兩罷。罷字兒磣可可你道是耍,我心裡怕那不怕?  這是一首愛情詩,不寫時間、地點、事件,沒有情節,連男女人物也不作交待,只是寫出幾句話來,可一讀,你就不難猜到,話是一位女子說的,可能還是她的內心獨白。馬致遠的這首小令與大家早已熟悉的他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大麴家的這枝筆真可謂是無所不能啊!  「心間事,說與他」,這「他」當然就是她的心上人了。但「心間事」究竟是指什麼呢?通常的回答,也許可以說就是女子的終身大事,願與對方結為夫妻,白頭偕老。但細細一想,這答案似乎過於匆忙、粗疏了,未必真能說到點子上,說不定長相廝守本來就是雙方願意的,甚至都可能有過盟誓,但在沒有戀愛自由的封建社會裡,他們之間的「私情」是不合法的,要結合在一起,困難重重,比如有一方的家庭竭力反對,很難衝破,因而才成了女子的心事;甚或彼此根本還未奢望成家,只是希望能天天相聚,但因為某種原因,使他們之間的戀愛關係客觀上很難繼續發展下去,這不是也很可能嗎?還可以有別的設想。作者在這裡留下了大片空白,由讀者自己憑想像去補充。  女的很真摯誠懇,一切心裡話都說了。男的性子可不免有點急躁,缺乏賈寶玉式的溫柔體貼和理解,對方的話聽來稍有點使自己不愉快,便立刻說:「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就此作罷算了!」女的可不願聽這個「罷」字,哪怕只是說著玩的。「磣(趁,上聲)可可」,當時北方方言,曲中常用,是凄慘可怕的意思,如元雜劇中有「磣可可的,人磨著帶血刀」。男方動不動就提這個「罷」字,所以女的埋怨說:「我心裡怕那不怕?」就這麼簡單的幾句話,把一個對意中人一往情深的女子寫活了。看似容易,實非大手筆不能。  曲的清麗派  水仙子·詠雪  喬 吉  冷無香柳絮撲將來,凍成片梨花拂不開,大灰泥漫不了三千界。銀棱了東大海,探梅的心禁難挨。面瓮兒里袁安舍,鹽罐兒里黨尉宅,粉缸兒里舞榭歌台。  喬吉是一位極有特色的大麴家,雖說是清麗派,其實更確切地形容他的曲,應是奇麗。他能把俗與雅、口語與書本很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之在作品中得到和諧的統一,且又極富於想像。即如這首「詠雪」小令,並無多少深意寄託,卻能寫得極新鮮詭異。  詠雪,以「柳絮」為比,有晉才女的「未若柳絮因風起」,以「梨花」為比,有唐詩的「千樹萬樹梨花開」,都來自書本;「三千界」又稱「三千大千世界」,語出佛經。踏雪尋梅,本來就是士人風雅之事。東漢袁安,大雪天僵卧家中不出,說是「不宜幹人」;宋朝陶谷,下雪天煎茶,他笑太尉党進是粗人,「但能知銷金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這些都出自史書,是下雪的典故,現在卻與俚語、俗喻配搭在一起,就愈顯得相映成趣了。  「冷無香」、「凍成片」還是常語,想不到「灰泥(石灰)」、「銀」、「畫」、「鹽」、「粉」,凡可比白色的東西也都一齊用上了,最奇的是又搬出罈罈罐罐來,將袁安住舍比喻作如在「面瓮兒里」,黨尉宅第比作在「鹽罐兒里」,舞榭歌台則好像在「粉缸兒里」,如此詼諧滑稽的話,又有誰能想得到、說得出?此小令言外之意,大概也揶揄那些在下雪天閉門不出或只知躲在家裡享受歌舞宴飲之樂的人,他們哪裡能真正領略到大自然雪景的壯觀雄奇呢?有人說,寫小令要仿效張可久還容易,要仿效喬吉就很難了。這話是不錯的。  折桂令·九日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張可久是元代唯一專門寫散曲而不寫雜劇的大家。流傳的作品最多,有七百餘首,《元曲三百首》中,他的小令入選數量居於首位,多至四十二首。他是清麗派的典型代表,能把詩境詞境融入到曲中去,語言典雅清麗,瀟洒自如,很為後來的文人、士大夫們所喜愛,紛紛起而效法。這首寫九月九日重陽節的《折桂令》,便是他小令中的名作。  曲子說,九月九日與友人一起登高,面對著青山,整整自己的烏紗帽,怕被風吹落。南歸的大雁已飛過秋空,久久羈旅異鄉的我已深感倦怠,逢佳節而加倍地思念起家鄉來(張可久是慶元人。慶元,即今浙江寧波市)。重陽飲酒,席上有紅巾翠袖的女子殷勤地相勸,金杯頻頻地此起彼落,還有纖纖玉手彈奏著琵琶助興。可我人已經老了,只有西風吹動我斑白的鬢髮,這恰如東坡詞中所說的「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南鄉子》)。我回頭望望遠方,天邊還留有一抹夕陽的餘暉和幾點黃昏歸棲的烏鴉。  此曲的清麗典雅是一目了然的。作者運用了前人文章詩詞中大量的傳統意象,所以語詞多半能找到典故出處。如首句即是九日登高的熟典:晉孟嘉為桓溫參軍,九日游龍山,風至,吹孟嘉帽落而不覺。杜甫《九日藍田崔氏庄》詩云:「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人以孟嘉落帽為風流,杜甫反以短髮見人為羞。張可久所用,當是杜詩意而改說自己整冠,再著一「強」字,便寫出自己已無年少風流的興緻,照應了下文的「倦客」「白髮」。以「歸雁」引出「思家」,以座中的樽酒熱鬧,反襯出自己的落寞老境,都是極精心的構思安排,最妙的莫過於隱括東坡詞意,把寫重陽不可少的「黃花」也帶了出來;「人老去」二句,前句實敘而後句虛喻,其含義相互生髮,啟人深慨。歇拍三句十二字,描摹晚景如畫,秦少游詞中的優美意境,彷彿又在曲中再現了。  張可久以鍊句為工。此曲中大量運用對仗技巧,也是其明顯的特點。首句以「青山」與「烏紗」作句中對;接著二、三兩句便是對仗;四、五、六三句連續成對,尤有跌宕之姿。或疑「琵琶」如何與「殷勤」、「錯落」成對?其實,這是對仗修辭規律容許的,只要上下二字是聯綿詞,銖兩悉稱,便可成對;何況「琵琶」雙聲,「殷勤」、「錯落」疊韻;更何況「琵琶」不但是名詞,也可兼作動詞用,所謂「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這裡也正有彈奏的意思。「人老去」「蝶愁來」兩句又是對仗;末兩句再對。這樣,全篇讀來句句處處都有照應,音節上也顯得更優美順暢了。  曲中融入詩詞的意境與技巧,從讓元小令登上文學大雅之堂來說,似乎是上了一個台階;但就北曲(元代的散曲都是北曲)原有的平民性、俚俗性和生動性等特點和優勢來看,卻因此不能始終保持而大大地減弱了。詩、詞、曲的合流傾向,其功過得失如何,究竟應怎樣公正恰當地評價,確實還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  對偶的分類與特點  漢語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產生了對屬形式,這種使兩句話在字面配搭、組合上造成前後偶對的形式,是駢體文和詩賦詞曲等多種文體的一個很普遍、很顯著的語言特徵,同時它也就成了文章歌詩的一種重要的表達和修辭的方式。  一、從《文心雕龍》中的四種對到《文鏡秘府論》中的二十九種對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是一篇最早系統地講對偶的文章。當時正是一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①的時代。文章從理論上提出:「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認為文字有對偶本是一種自然趨勢。文中追溯對偶的起源,述其發展情況,列舉古書中「滿招損,謙受益」②、「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③等例子來說明對偶的形式古已有之。其中最有影響的部分是論述對偶的四種形式及其難易優劣。其文曰:  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言對者,雙比空辭者也。事對者,並舉人驗者也。反對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對者,事異義同者也。長卿《上林賦》云:「修容乎禮園,翱翔乎書圃。」此言對之類也。宋玉《神女賦》云:「毛嬙障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此事對之類也。仲宣《登樓》云:「鍾儀幽而楚奏;庄舄顯而越吟。」此反對之類也。盂陽《七哀》云:「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此正對之類也。凡偶辭胸臆,言對所以為易也。徵人之學,事對所以為難也。幽顯同志,反對所以為優也。並貴共心,正對所以為劣也。又以事對,各有反正;指類而求,萬條自昭然矣。  這裡提出的「四對」是就兩種不同角度來說的:言對、事對是一種角度,反對、正對又是一種角度。言對、事對著眼於對偶是否用典使事,是涉及史事還是白描。如所舉司馬相如賦中兩句,其中並不包括什麼前人已提到過的事情在內,只是所謂「雙比空辭者」,那就叫言對;相反的,如果用了見諸以前文字、已為人們所知的事情,如所舉宋玉賦兩句中的毛嬙、西施,皆古之美人,早見諸《莊子》等書,亦即所謂「並舉人驗者」,則稱事對。言對、事對,都有需要,也各有所長,難以強分優劣,所以只論難易;其實,難易也不完全是絕對的。反對、正對著眼於對偶中上下句的文理辭意是否雷同。殊異者為反對,雷同者為正對。這涉及到內容效果問題,所以有優劣之分。「反對為優,正對為劣」的理論,對後代影響尤大。  但劉勰的所謂「反對」、「正對」,含義還比較狹隘,還不足以用來說明後來更富於變化的種種對偶形式。他所說的「理殊趣合」的「反對」,所舉王粲《登樓賦》中的例子,不論是鍾儀楚奏,還是莊舄越吟,說的仍都是身居異地者不能忘懷故國的事,而且兩者操土音、作鄉聲也是相仿的;所不同的只是一則在幽囚之中,一則居顯達之位。所以文中說「幽顯同志」。儘管「幽」與「顯」相反,但彼此「志」還是「同」的。這樣的「反對」,實在是末異而本同,它與所謂「事異義同」的「正對」差別還是比較小的。這樣的分類,反映了齊梁人的對偶,一般的說來,比之於唐人的對偶較為拘板這一事實。  同樣,「正對」中所舉「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一例,其拙劣是顯而易見的。「想枌榆」、「思白水」,不但鄉心相同,連思鄉者也並舉顯貴——皇帝;所以文中說是「並貴共心」。這樣的拙對,唐詩中是極少有的。到了宋代,說詩對、論疵病者的要求,就更比劉勰嚴格得多。他們甚至挑剔六朝人的佳句,如《蔡寬夫詩話》說:  晉、宋間詩人造語雖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之類,非不工矣,終不免此病。④  在他們看來,只有像「王荊公以『風定花猶落』對『鳥鳴山更幽』,則上句靜中有動,下句動中有靜」⑤,才算得上佳對。《文心雕龍》的四種對及其理論,儘管還比較粗略,但這是首創,它對後代的影響,是不容低估的。  唐代很講求詩的對偶,只是現存的完整資料甚少。最重要的書,當數中唐時期來華求學的日僧遍照金剛(弘法)所著的《文鏡秘府論》了。此書在對屬的分類上,做了一番認真的搜集和詮釋工作,對漢語語言學和中國文學研究貢獻甚大。其對屬理論多引唐人之說,也常見《文心雕龍》之餘緒。如:  或曰:文詞妍麗,良由對屬之能;筆札雄通,實賴(按,「賴」字原脫,據意補)安施之巧。若言而(按:「而」字原脫,據羅根澤補)不對,語必徒申;韻而不切,煩詞枉費。元氏云:「《易》曰:『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此皆聖作切對之例。況乎庸才凡調,而對而不求切哉?」  《文鏡秘府論》在對屬的分類上,所舉二十九種對,其中註明十一種對為「古人同書」,六種對出於元兢,八種對出於皎公(然),三種對出於崔氏(融?),另有一種無所歸屬。宋人魏慶之《詩人玉屑》中所引上官儀六種對和八種對,名目雖稍異,而實際上也未出二十九種範圍(但都不包括劉勰的四種對在內)。分類之繁,反映出唐人在自覺追求對屬技巧上,已達到了十分精細的程度。  《秘府論》說二十九種對是經過一番取捨工作的,即所謂「棄其同者,撰其異者」。但問題在於著者只著眼於保存諸家分類的不同名稱,而沒有真正做好歸納工作,因而有幾種對名稱雖異,內容卻有重複,不免出現重床疊架的情況。又一問題是分類標準不一致,有的著眼於字,有的著眼於意;有的論語言形式,有的論內容工拙;也有些過於瑣碎或界限不夠清楚的。從統一概念和實際使用來說,實有重新加以整理、歸納的必要。  現在我將其刪汰、補充、合併、調整,共得十二種對,都從語言形式的不同變化著眼。除最後兩種的名稱系另擬外,其餘十種對,均為舊名所有。  二、十二種對偶說  同類對  包括了舊有的「的名對」(又名「正名對」、「正對」、「切對」)、「同類對」和「同對」。即以同類的字、詞成對。  舊有的「的名」比「同類」更嚴格、刻板:「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東』,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遠』,下句安『近』;上句安『傾』,下句安『正』:如此之類,名為『的名對』。」如果字字要正對,詩文是很難寫的,因為有些字很難確定它正對的是什麼字。舊例「的名對」曰:  送酒東南去,迎琴西北來。(《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二十九種對》)  詩句很板滯不必說,「送」與「迎」、「東南」與「西北」、「去」與「來」,固然是正對,但「酒」的正對難道就是「琴」嗎?為什麼不可以是「茶」或「詩」呢?上官儀區分「正名對,『天地』『日月』是也」,「同類對,『花葉』『草芽』是也」,我們看來,過於瑣細,界限不明確,所以應該歸併,統稱為「同類對」。因此,在一定範圍內基本上同一類的字、詞對者,都可算作這一類。例如:  銀龍銜燭燼,金鳳起爐煙。(蕭放《冬夜詠妓詩》)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山河扶繡戶,日月近雕梁。(杜甫《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  朝登劍閣雲隨馬,夜渡巴江雨洗兵。(岑參《奉和杜相公〈發益昌〉》)  南檐納日冬天暖,北戶迎風夏月涼。(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房》)  五例之中,第一例未必要改「起」為「吐」以對「銜」才算同類,因為同類對中,也略有寬嚴之分(當然,不能太寬,否則就應當屬於異類對了)。第三例中「山河」「日月」,地理與天文本來就是相對的兩類,又同舉大者而言,不妨視為一類。第四例中的「馬」,通常以為正對是「牛」,但詩文應顧及題材範圍,這裡寫的是戰爭,習慣上「兵」與「馬」同屬一類;倘寫打獵,則「馬」可與「鷹」同屬一類。  同類對的優點是可以寫得整飭、工麗、莊重,缺點是容易流於板滯,甚或犯合掌(兩句同出一意,如兩掌相合,彼此雷同)的毛病。但對仗的優劣,主要的還是決定於作者的藝術經驗。元兢謂「異對勝於同對」,這不是絕對的(它與「反對為優,正對為劣」有別;劉勰所舉「反對」之例「鍾儀幽而楚奏,庄舄顯而越吟」,正屬於我們所說的同類對)。《秘府論》於「的名對」則說:「初學作文章,須作此對,然後學余對也。」他說的「的名對」範圍較狹,讓初學者先熟悉正對的字,打好對仗的基礎,然後由「正」求「變」,是有一定道理的。  異類對  基本上與上官儀的「異類對」相同。原例曰:  風織池間樹,蟲穿葉上文。(上官儀《筆札華梁·屬對》)  有釋文說:「『風』『蟲』非類,附對是同;『池』『葉』殊流,而寄巧歸一。……別緻同詞,故云『異類』。」也就是說,僅僅以字性的虛、實成對,而字義並非同類,甚至全不相關。例如:  詩應有神助,吾得及春遊。(杜甫《游修覺寺》)  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  萬里秋風吹錦水,誰家別淚濕羅衣?(杜甫《黃草》)  古廟松杉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杜甫《詠懷古迹》其四)  應該說明的是,首先,檢查諸家律詩,用異類對的要比同類對多得多。其次,用純粹同類對的雖則很少,但對偶用字,兼有同類和異類的卻極為普遍。如上官儀異類對原例中,「風」與「蟲」、「池」與「葉」固然是異類,但「織」與「穿」(「穿線」的「穿」)、「間」與「上」,卻可以說是同類。可見是以主體實字之屬異類而分的。但也有比較難分的,如:「眼穿當落日,心死著寒灰」(杜甫《喜達行在所》三首之一)之類即是。「眼」與「心」都屬人體一部分,是同類,「落日」與「寒灰」卻是異類。又如第四例,雖純屬異類,但「松杉」二字自成對偶,「伏臘」也如此,故又可說是當句對;就字聲而言,又可說是雙聲疊韻對。可見,對偶的分類,只是就其某一方面的特徵而言的;在實際詩歌中,一聯對仗,可以同時具有幾種特徵,因而常常難以絕對地將它分屬哪一種對偶。  異類對雖則不如同類對之均衡、平整,卻少受拘束,相當靈活,在藝術表現上更富於變化,有更大的容量;同時,有意為之,也能寫得極其工緻。所以不但元兢以為異類高出同類,《秘府論》於異類對亦曰:「但解如此對,並是大才,籠羅天地,文章卓秀,才無擁滯。不問多少,所作成篇,但如此對,蓋詩有巧。」  當句對  又稱「句中對」。皎然於此種舉賦例曰:  熏歇燼滅,光沉響絕。(鮑照《蕪城賦》)  意思是一句之中「熏歇」對「燼滅」,另一句中,也「光沉」對「響絕」。不過,賦可四言、六言,詩通常為五言、七言,字數成單,要字字都在一句之中成對是不可能的。因而句中成對的字元有多少,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  四年三月半,新筍晚花時。(元稹《褒城驛》)  「四年」對「三月」,「新筍」對「晚花」。  沙平寒水落,葉脫晚枝空。(褚亮《喜霧》)  「沙平」對「水落」,「葉脫」對「枝空」。  三春月照千山路,十日花開一夜風。(溫飛卿《寄苗紳》)  「三春月」對「千山路」,「十日花」對「一夜風」。  風傳鼓角霜侵戟,雲卷笙歌月上樓。(許渾《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  末聯可稱當句對中的「全對」,不但「風傳」與「霜侵」、「雲卷」與「月上」各自成對,就連「鼓角」與「戟」、「笙歌」與「樓」,也在詞性、詞意和結構成分(均為賓語)上互相對舉的;只是因為七言,不得不前用兩字(這兩個字又彼此成對),後用一字。所以,如果要說詩的句中對形式,也可以有全對的話,就是這一類。還有被「交股用之」的「蹉對」,如:  春殘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王安石《晚春》)  意謂「密」當與「疏」對,但上句在第四字,下句在第七字;「少」當與「多」對,但上句在第七字,下句在第四字。這樣「交股用之」,故稱「蹉對」⑥。其實,當句對因當句之內增用了對仗,已比別的對仗更加講究,更顯得工整了,因而,兩句之間字面上反而可放寬。像這一聯,不作蹉對看也可,即「密」對「多」,「少」對「疏」。真正「蹉」的,也不乏其例,如:  古往今來皆涕淚,斷腸分手各風煙。(杜甫《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  城上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前聯上句的動詞「往」、「來」與下句「斷」、「分」相蹉;後聯上句的方位詞「上」、「里」與「東」、「西」相蹉。不蹉的一般詩例尚有: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天地」、「有無」,一實一虛,本不對稱,現因其本身成對,故可作對仗。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杜甫《詠懷古迹》其一)  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杜甫《白帝》)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游山西村》)  當句對因其上下成偶,左右逢源,一色兩耀,特別精巧,而長於形容,宜於渲染;所以,用於描寫句中,常能增強目眩神搖或應接不暇的藝術效果。  隔句對  也稱扇對。《秘府論》釋曰:「隔句對者,第一句與第三句對,第二句與第四句對:如此之類,名為隔句對。」原例曰:  昨夜越溪難,含悲赴上蘭;今朝逾嶺易,抱笑入長安。(《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再如上官儀之八對原例曰:  相思復相憶,夜夜淚沾衣;空嘆復空泣,朝朝君未歸。(同上)  又如:  得罪台州去,時危棄碩儒。移官蓬閣後,谷貴歿潛夫。(杜甫《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  邂逅陪車馬,尋芳謝朓洲。凄涼望鄉國,得句仲宣樓。(蘇軾《用前韻再和許朝奉》)  宋人絕句中亦用此格:  去年花下留連飲,暖日夭桃鶯亂啼。  今日江邊容易別,淡煙衰草馬頻嘶。(梅堯臣《續金針詩格》)  隔句對在律詩中極少用,一般多見於古體。  雙擬對  上官儀八對和《秘府論》中均有此名。其原例曰:  議月眉欺月,論花頰勝花。(《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二十九種對》)  可聞不可見,能重複能輕。(何遜《詠春風》)  夏暑夏不衰,秋陰秋未歸;炎至炎難卻,涼消涼易追。(《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二十九種對》)  可見,凡對聯中每句有兩字重出者稱雙擬對。如原例一之「月」「花」;例二之「可」「能」;例三之「夏」「秋」「炎」「涼」。李商隱有七律一首題曰《當句有對》,詩曰:「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但覺游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鸞!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這裡第二聯和第七句,與其他各句不同,句中有字重出,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雙擬對形式。可見,古人也有將雙擬對中,含義上帶有句中自對性質的(嚴格說,字面上並不能成自對)對仗,也叫做當句對的。現在,為了正名,應該將它與其他當句對形式區別開來。原例中均為五言,再補七言例子如下:  野水自添田水滿,晴鳩卻喚雨鳩歸。(黃庭堅《自巴陵入通城呈道純》)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雲雜雨雲。(李商隱《杜工部蜀中離席》)  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風氣味似春風。(白居易《偶飲》)  月色滿床兼滿地,江聲如鼓復如風。(元稹《使東川·江樓月》)  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杜甫《白帝》)  雙擬對句法以重出見巧,運用得當,能增跌宕之致。雙擬對往往同時能構成當句對形式。就性質而言,當句對密,雙擬對疏。  疊字對  又名重字對、雙字對、連珠對。《秘府論》則稱聯綿對,易與聯綿詞相混淆,故不取;其原例曰:  霏霏斂夕霧,赫赫吐晨曦。(《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疊字對與雙擬對不同:雙擬對是將同一個字在句中連用了兩次,而疊字對則是一次在句中用了兩字相疊的一個詞。疊詞不但用在句頭,也可用在中間或結尾。如: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杜甫《田舍》)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杜甫《寒食》)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鵑。(王維《積雨輞川庄作》)  雙峰寂寂對春台,萬竹青青送客杯。(杜甫《又送》)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杜甫《暮歸》)  有一種對很像疊字對,其實不是,如:  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仍清;聽蟬蟬響急,思卿卿別情。(《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這只是一個字用了兩次,而兩次剛好在字面上連在一起,「看山——山已峻」,這與「山山唯落暉」不同。前者,「山」可以是一座山或幾座山,後者是每一座山的意思。所以,它應屬於雙擬對中的特殊形式——很像疊字對的形式。疊字對多用於形容某種情景,它的性質也比較疏朗。  雙聲對  對中句子,有相連兩字發聲(當然是古音讀法,疊韻亦同)相同者叫雙聲對,雙聲二字多數是聯綿詞,但也有不是聯綿詞的。《秘府論》原例:  留連千里賓,獨待一年春。(《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杜甫《寄高三十五書記(適)》)  秋露香佳菊,春風馥麗蘭。(《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數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杜甫《野人送朱櫻》)  苔粘月眼風挑剔,塵結雲頭雨磕敲。(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  也有出句用雙聲,而對句用疊韻的。如: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術空。(杜甫《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杜甫《宿府》)  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杜甫《發秦州》)  雙聲、疊韻還有錯雜、連用等多種情況,如:  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杜甫《白帝》)  疊韻對  與雙聲對相仿,兩字收韻相同。《秘府論》原例:  徘徊四顧望,悵悢獨心愁。(《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君赴燕然戍,妾坐逍遙樓。(同上)  疏雲雨滴瀝,薄霧樹朦朧。(同上)  其他變化情況,類似雙聲對。  詩句中雙聲、疊韻詞往往同時存在,難以分別雙聲對和疊韻對,所以通常合稱為雙聲疊韻對。有的是作者為增聲韻相合之美而有意使用雙聲、疊韻詞的,有的則出於自然,甚至是無意識的。清代周春《杜詩雙聲疊韻譜括略》一書,析例詳備,可資參考。  流水對  又稱走馬對。《秘府論》缺。宋人則稱「十字對」(五言兩句連讀)或「十四字對」(七言兩句連讀)⑦。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簽》中則提出「流水對」之名,想前此已有之。其特點是對仗上下兩句意思不是並列的,彼此獨立的,語氣一貫,猶水之順流而下。如:  羞將新白髮,卻對舊青山。(於武陵《西歸》)  悲君隨燕雀,薄宦走風塵。(杜甫《贈別何邕》)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杜荀鶴《春宮怨》)  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杜甫《與任城許主簿游南池》)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杜甫《有客》)  但將酪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可憐處處巢君室,何異飄飄托此身?(杜甫《燕子來舟中作》)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杜甫《送韓十四江東省覲》)  流水對兩句相連,有松有緊;最緊密者,十字或十四字只能作一句讀,拆開便不成語,如第一例。流水對中多用虛字斡旋語氣。因其多用虛字,則其最顯著的特點是靈活婉轉,自然流暢。所以,一般詩人多喜歡用以說理、敘事,同時也抒情,或表現自己的風度。又流水對而不用虛字者,則須細心領會其上下詩意之相續,方能分辨。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為流水對,因「存知己」是「若比鄰」的條件,等於有「只要……那末……」。上引第二例「悲君隨燕雀,薄宦走風塵」,意謂悲君薄宦走風塵,如隨燕雀之終日忙碌。第四例「晚涼看洗馬,森木亂鳴蟬」,謂正當晚涼看洗馬之時,耳邊但聞林間一片蟬噪之聲。上下還是相連續的。  迴文對  此聊備一格。實際應用甚少;顛倒回復,多數都是句中個別字,如:  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杜甫《舟前小鵝兒》)  多用於古體,如: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今人不見古時有,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字字句句都能回復,即可以倒過來讀亦成詩者,自有一體,叫迴文詩。宋人多作之,後來也有迴文詩,非限於對偶,乃指全詩而言,七律如蘇軾《題金山寺》迴文: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後人求巧,擬浙江新昌之大佛寺(其閣樓,名「天然居」)對聯曰: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此又與宋人迴文詩性質相同,都只能算作文字遊戲了。  假借對  假借對本可只稱「借對」(《滄浪詩話》有「借對」之名),因「假」亦「借」義。然《秘府論》列「假對」一種,審其例,實謂本非真能成對者,故曰「假」。此兼收兩義而名之。總之,本來不可以成對或雖可成對而不能工的字、詞,因有某種假象可以借用,就用以成對的,以及因借用而顯得字面較工的對仗;通稱之為假借對。  A.借字的——它包括元兢六種對中的「字對」、皎然八種對中「假對」和崔氏三種對中的「切側對」。元兢釋曰:「或曰:字對者,若『桂楫』、『荷戈』;「荷』是『負』之義,以其字草名,故與『桂』為對。……謂義別字對是。」原例曰:  山椒架寒霧,池筿韻涼飆。(《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山椒」即山頂,非植物;「池筿」是池邊的竹,現借「椒」為植物而與「筿」成對。皎然「假對」曰:「或有人以『推薦』偶『拂衣』之類是也。」「推薦」本來是推舉的意思,不能與「拂衣」成對,現借「推」為動作,借「薦」為草荐,用以成對。崔氏於「切側對」曰:「切側對者,謂精異粗同是。」引例曰:  浮鍾霄響徹,飛鏡曉光斜。(同上)  釋曰:「『浮鍾』是鍾,『飛鏡』是月,謂理別文同是。」其實,「精異粗同」、「理別文同」與元兢說的「義別字對」是差不多意思的。只不過元兢所說的「義別」,是說字義完全不相干,而崔氏說的「理別」,則是指取喻(飛鏡)和被喻(月)兩者的不同。就其借字面成對,是一樣的。元兢所謂「桂楫」對「荷戈」的「義別字對」的對法,畢竟勉強。崔氏所謂「浮鍾」對「飛鏡」的「精異粗同」、「理別文同」的對法,要自然得多,也被應用得比較普遍。如: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  「菊花」是花,「竹葉」非葉,而是酒名;藉以成對,說因肺病止酒,對菊而少樂趣,自然工切。  B.借音的——即元兢所渭「聲對」:「或曰:聲對者,『曉路』『秋霜』,『路』是道路,與『霜』非對,以其與『露』同聲故。或曰:聲對者,謂字義俱別,聲作對是。」引例曰:  彤騶初驚路,白簡未含霜。(《文鏡秘府論匯校匯考·文筆眼心抄》)  釋云:「『路』是途路,聲即與『露』同,故將以對『霜』。」這種借字音的對法,有點像是寫別字,所不同的是情況剛巧反過來:寫別字,是以別字充當本字用。借字音對,則是以本字充當別字用。王安石以「黃耉日」對「白雞年」,因「耉」與「狗」同音。藉以成對。又如:  根非生下土,葉不墜秋風。(張喬《試月中桂》)  五峰高不下,萬木幾經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23)  以「下」對「秋」,乃借「下」、「夏」同音。再如:  殘春紅葯在,終日子規啼。(同上)  因尋樵子徑,偶到葛洪家。(同上)  論詩者以為兩聯中「子」借作「紫」,「洪」借作「紅」,「皆假其色也」。又如:  閑聽一夜雨,更對柏岩僧。(同上)  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同上)  論詩者以為兩聯中「柏」借作「百」。「遷」借作「千」,「假其數也」。  尚有借偏旁的,如以「泉流」對「赤峰」,以「泉」字上有「白」字,如此等等,不贅。  不全對  有一字或幾個字不能成對,而其餘尚成對的對仗,姑名之為不全對。與皎然所謂「偏對」近似。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詩經·小雅·車攻》)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古詩十九首》)  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傅咸《贈何劭王濟詩》)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杜甫《白帝》)  末一例是杜詩七律首聯,但平頭而起,用的是古詩句法;破格成拗,因拗取峭,反能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  三、工對、寬對、平對、巧對、奇對、險對  前面說的十二種對,是就對仗形式上的變化而言的,倘論遣詞之工拙、構思之平奇,則又可以有工對、寬對、平對、巧對、奇對、險對等名稱,還可以有別的。  工對與寬對相對而言,是指字面上對得嚴格。這樣,同類對通常總是工對,不全對必然是寬對。其餘各種對偶,則視情況,也可分出它的工、寬來。大概說來,句中虛實全對的、字義屬類相同或較近的,則工,虛實不全對的、字義屬類不同或較遠的,則寬;句法上對偶感較強的,則工,近乎散句的,則寬。假借對中一部分勉強成對的(如以「負荷」之「荷」,借作「荷花」之「荷」;以「路」借作「露」,以及單取聲、韻、字形偏旁而成對的等),應視為寬對;當句對而兩句虛實相對又不差的,固是工對,即便兩句相蹉(如「城上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或上下虛實不同(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也不應視為寬對,因其當句的自對已足彌補。  若以內容工拙而論,工對不僅看字面是否字字斤兩不差,倘若對偶內容板滯、平庸、缺乏詩意,則評詩者不會以「工對」去誇讚它。寬對則只就形式而言。內容與形式綜合考慮而可稱工對的,如:  蒲海曉霜凝馬尾,蔥山夜雪撲旌竿。(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之二)  這是岑參寫封常清西征播仙時軍旅生活艱苦的詩句,是通過生動細節來表現的,而且字字都很講究,如地名「蒲海」、「蔥山」,「蒲」與「蔥」也巧合同類,因而顯得工麗精緻。再如: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  這一聯論詩者稱工,不但由於字句,更著眼於意境。  飽諳世事慵開眼,會盡人情只點頭。(楊萬里《誠齋詩話》)  不只是「世事」「人情」、「開眼」「點頭」對得切,也因為能寫出久經滄桑者的情態。  人情似紙番番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同上)  同樣也得靠作者的生活經驗。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的工對,「護田」、「排闥」,當作白描看,已擬人而有情致;知其用典使事,更見工力,因為同出於《漢書》。  對仗在描繪景物、情態時,因取喻巧妙工切而成為工對者,最為常見。如:  山勢蜂腰折,溪流燕尾分。(《東軒筆錄》卷二)  絕壁過雲開錦繡,疏鬆夾水奏笙簧。(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之一)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  魚躍練江拋玉尺,鶯穿絲柳織金梭。(《石林詩話》卷下)  影搖千尺龍蛇動,聲撼半天風雨寒。(石曼卿《古松》)  末例是石曼卿寫古松的名句。也有以善用數字成對而見工切的。如:  二十四考中書令,萬八千戶冠軍侯。(《後山詩話》)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只二三。(方岳)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黃景仁《雜感》)  此外,還有以顏色、聲音、地名、人名等巧對見工和運用當句對、雙擬對形式等等,不能一一贅述。  平對,平常之對。例舉「青山」對「綠水」。其實,這是把不同角度的名稱,混為一談。因為,「平常之對」任何形式總是大量存在的,所以,後人很少這樣稱。我們列其名也只是與巧對、奇對等相對而言罷了。  巧對、奇對,也是與工對有關的。因為,人們常把「工」「巧」二字連在一起,只是著眼於哪一方面有點區別。上引工對諸例,有的也不妨稱之為巧對,如「繰成白雪」「魚躍練江」等聯。只要是能見出作者刻意求巧,並且能產生「巧」的效果的,都可稱巧對。「蒲海」對「蔥山」,雖也巧,但在全句中並不特別顯眼。還有點像是自然巧合;以「馬頰河」對「熊耳山」,無疑是刻意求巧了。可見巧對也不完全等於佳對,刻意求巧而太著痕迹,近乎文字遊戲,反而不好。  有將當句對擴大的,如:  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蘇軾《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這樣的巧對,還是好的。「老病死」、「去來今」是當句對的擴大。  有將雙擬對擴大的,如:  一回一叫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有同用雙聲、疊韻、當句對見巧的,如:  方穿詰曲崎嶇路,又聽鉤輈格磔聲。(李群玉《山行聞鷓鴣》)  「鉤輈格磔」,鳥叫聲。  用假借對擬成的巧對,用於譏諷,常能取得詼諧的效果。如: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馬嵬》二首之二)  《聊齋志異·仙人島》中寫某生矜才傲物,曾詠水鳥詩曰;「瀦頭鳴格磔。」忘其下句,一仙女以「狗腚響弸巴」為對以嘲之。書生造句中的「瀦」是小水塘的意思;仙女將它假借作「豬」字,故嘲之為放狗屁。  巧對後人多更刻意為之。如:  風擺棕櫚,千手佛搖摺疊扇;  霜凋荷葉,獨腳鬼戴逍遙巾。  又如:  夜氣大寒,霜降茅檐如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見重陽。(《清稗類鈔·文學類》)  一聯中上下句各有三個節令。再如:  山童采栗用筐承,劈栗撲簏;  野老賣菱將擔倒,傾菱空籠。(同上)  末四字則義與聲併兼,如此等等。  巧對以至於出奇,或者對仗特別奇特,都可稱奇對。蘇軾有友人託人捎給他六瓶好酒、一封書信,信送到,酒卻失落了。蘇軾曾作詩相告,中有一聯雲,  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青州從事」,指美酒。事出《世說新語·術解》:「桓溫有主簿,善別(分辨)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從事,州郡的僚屬官名);惡者,謂『平原督郵』(督郵,亦官名)。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與齊同音)』;『督郵』,言『在膈(與鬲同音)上住』。」烏有先生,出司馬相如賦。這就是巧而出奇者。又有人嘲諷巧宦,作詩云:  當初只謂將勤補,到底翻為弄巧成。  用成語而歇後(皆歇一「拙」字),讀之令人發笑。  險對,也是一種奇對。但並非指內容奇特,而在說作者膽量較常人為大,因而出奇。即常人不敢用以成對的字句而他敢於成對。乍一看,好像不大對得起來,或上下句重輕不穩,似乎會失去平衡,故稱之為「險」。所以,險對又多數對得較寬。杜甫擅長用此: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詠懷古迹》其五)  此杜甫頌揚諸葛武侯的詩句。清代楊倫評曰:「對句奇險。」此外,如「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肯來尋一老,愁破是今朝」之類,都是常人筆下所少有的。  上述工對、寬對、平對、巧對、奇對、險對等種種對仗,與僅就語言形式變化的十二種對情況不同,只宜相對地活看,不可拘泥名實,硬定一是。  【注】  ①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第六》。 ②《尚書·大禹謨》。 ③《易經·文言》。劉勰文中「龍虎類感,則字字相儷」即指此。 ④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三引。 ⑤沈括《夢溪筆談》,引見同上。 ⑥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引《藝苑雌黃》。 ⑦嚴羽《滄浪詩話·詩體》。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下 編 詩詞鑒賞(1)  盛唐三大家詩探勝  王 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開元中,張九齡為相,曾任右拾遺,調升監察御史。曾一度奉命出塞。安史叛軍陷二京,被俘,在脅迫下曾受偽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王維早年政治上有進取心,晚年態度消極,一邊在朝做官,一邊求隱皈佛,從輞川別業的山水景物中尋找生活樂趣。他的詩題材、風格多樣,藝術造詣很高,其中尤以山水田園詩的成就最為突出。有《王右丞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①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②  【註解】  ①詩題下原註:「時年十七。」此詩是王維少年時的作品。山東:指華山以東作者的故鄉蒲州。 ②「遙知」二句:寫作者想像中在家鄉的兄弟們重陽登高時的情事。茱萸:芳香植物。古代風俗,陰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茱萸至此日氣烈色赤,折其房穗插頭上,可以去邪辟惡。  【探勝】  在王維這首少年時代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早熟的詩歌天才已經顯露出來了。詩寫節日對家鄉兄弟們的懷念(王維的弟妹很多,他是老大)。前兩句正面敘述,寫自己的處境,用意周密:一是「在異鄉」,遠離故鄉親人;二是「為異客」,周圍環境都很陌生;三是一身「獨」處,別無親人;四是適「逢佳節」,更觸動思緒。這樣,說出「倍思親」來,就順理成章了。後兩句根據往年過重陽節兄弟情親的回憶,轉入寫想像中此日兄弟們過節的情景:大概他們仍舊攜手登高而且頭插茱萸的吧!可是也就在「遍插茱萸」於每人頭上時,他們發現少了一個人——大哥哥王維。於是大家一齊回想起往年此日哥哥在時的情景而深深地懷念起他來了。通過想像,用這樣的細節來表達自己對兄弟的思念,若不是在寫詩上有特殊的才能,而又有深厚真摯的感情,能寫得出來嗎?可是,詩人當時才十七歲。後來,杜甫作《九日藍田崔氏庄》詩說:「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正是反用了王維這首詩的詩意;白居易作《邯鄲冬至夜思家》詩說:「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遊人。」則屬同一機杼。  使至塞上①  單車欲問邊②,屬國過居延③。征蓬出漢塞④,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⑤,都護在燕然⑥。  【註解】  ①開元二十五年(737),王維以監察御史身份奉使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縣)。這首詩是他出塞途中所作。 ②單車:輕車簡裝。問邊:視察邊疆。 ③「屬國」句:言邊郡路遙而欲往關注之屬國所在更遠。過:超過,遠過。居延:漢置縣名,治所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居延縣屬涼州張掖郡,乃當時之屬國,見《續漢書·郡國志》。《漢書·武帝紀》:「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合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顏師古註:「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屬國。」 ④征蓬:隨風遠飛的蓬草,自喻。⑤蕭關:今寧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是關中通向塞北的要道。候騎(jì濟):偵察、通訊騎兵。 ⑥都護:官名,邊疆的最高長官,管理轄境的邊防、行政和各族事務。這裡指河西節度使。燕然:山名,即杭愛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東漢竇憲曾破匈奴,至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這裡暗示唐代軍事上的勝利,非實指。  【探勝】  王維雖被當作盛唐田園詩派的代表,但他創作生活的前期,卻在很大程度上是個邊塞詩人。那時,他還憧憬著到邊疆上去建功立業。寫了不少慷慨豪壯的詩。其中既有像《夷門歌》、《老將行》一類取材於歷史故事的作品,也有基於現實、自身經歷的詩。但不論哪一類,都有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這首出使涼州途中所作的詩,就借用聲威遠震的漢帝國的史事典故,歌頌了唐帝國的幅員廣大、國內強盛和抒寫自己不辭長途跋涉、奉命遠至邊塞的自豪。  首聯說將奉命出巡邊地,此去征途遙遙。「單車」,有獨當重任的意思在;次句暗用漢武帝時,匈奴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事,說將要去的地方之遠,非實指;與「單車」相映,都表現自豪。有人注釋這一句,以為它是倒裝句而解作「經過居延屬國」,這是不對的。居延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離王維要去的甘肅武威(涼州)尚遠;何況詩系途中所作,僅提到在「蕭關」(在今寧夏自治區)遇候騎,更談不上經過居延。詩的章法,也不當如此。著眼首句「欲」字,就知道這一聯寫的是出塞之前,「過」不過是說,欲往關注之地,相鄰屬國的範圍遠遠超過居延罷了。頷聯才寫出塞。「以征蓬」為喻,直承「單車」而就遠道,這句是主。「歸雁」句是賓,「天際沒歸鴻」,雖是仰望所見,與上句相輔,亦借景敘事,有比興之用。「出漢塞」、「入胡天」,字工句健,意象闊大。  「大漠」一聯,千古名句。但對煙何以會是直的,卻有聚訟。清人趙殿臣注曰:「邊外多迴風,其風迅急,裊煙沙而直上。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另有人引庾信《傷王司徒褒》詩「閑烽直起煙」及宋代陸佃《埤雅》中語,以為「古之烽火用狼糞,取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從解說上說,我們傾向採用後一種。但這一聯藝術上的成功,畢竟不能以是否合乎物理來衡量。這一點,《紅樓夢》里初學做詩的香菱倒有比較肯切的體會,她說:「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這可以看作是對嚴滄浪「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的著名詩論的通俗化解說。末聯照應起頭,仍是用事;說途中逢候騎報告:近來邊庭戰事,屢獲大勝,唐帝國軍威已遠振域外,猶東漢之竇憲大破匈奴,勒銘於燕然山。所以「都護在燕然」,不是實指。否則,燕然位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遠在蕭關數千里之外,候騎如何能知?  此詩起、承兩聯失粘:「征蓬」句當仄起而用平。但像這一類平仄失粘的情況,在唐人律絕中,亦屬常有,算不得什麼問題,甚至被後來的論詩者視作律絕的一種變體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下 編 詩詞鑒賞(2)  觀 獵  風勁角弓鳴①,將軍獵渭城②。草枯鷹眼疾③,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④,還歸細柳營⑤。回看射鵰處⑥,千里暮雲平。  【註解】  ①角弓:用獸角作裝飾的弓。 ②渭城:秦時咸陽,漢代改稱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③鷹:獵鷹。 ④新豐市:今陝西新豐鎮,在當時長安的東北。 ⑤細柳營:細柳,在長安西,漢代名將周亞夫駐兵處。這裡借指打獵的將軍所居之軍營。 ⑥射鵰:雕,猛禽。北齊斛律光武藝精通,校獵時,射一大雕,箭中其頸而下,人稱「射鵰手」。這裡隱用其事讚美將軍。  【探勝】  此詩起用逆筆,先聲奪人。若倒轉過來,說成「將軍獵渭城,風勁角弓鳴」,便平凡無奇,詩意索然了。三、四句字錘句煉,刻劃精細,非大手筆不能。「草枯」,則鷹眼俯瞰,狐兔難以藏匿,下一「疾」字,有拏雲下攫之勢;「雪盡」,則馬蹄騰躍,所向直無空闊,下一「輕」字,見縱轡馳騁之姿。頷聯既已精工細密,頸聯便改用流動疏散之筆,與前者濃淡相濟。「細柳營」,固然為切合射者身份而用,「新豐市」,亦因習慣上多寫遊俠豪飲之事(如王維即有《少年行》曰:「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而藉以點染。「射鵰」,本是寫獵正題,詩人偏不正面落筆,反置於末尾,在「還歸」之後、回看千里暮雲時點出,給人餘味無窮,這也是高手之能脫落故常處。沈德潛評此詩「結亦有回身射鵰手段」,是有道理的。  山居秋暝①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②。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③。  【註解】  ①暝(míng冥):晚間。 ②「竹喧」二句:竹林里響起喧笑之聲,是洗衣的女子回來了。荷花搖動,是打魚船順流而下。 ③「隨意」二句: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意思,說任憑春天的花草凋落吧,秋景也很好,王孫自可留居山中。王孫,作者借指自己。  【探勝】  這首五律,足以看出王維田園詩的典型風格。一聯寫山中節候;一聯寫景色動人;一聯寫人事可悅;六句都不離山間風光的描繪和讚美。所以,最後述明自己願長留山中的心志,也是極其自然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人們多說它「詩中有畫」,這固然不錯;但詩做到寫景如畫,還比較容易,要學王維這種毫不著力,隨意揮灑的風格,卻非常之難;往往不是流於淺率,就是失於平庸。像這樣又動人、又自在的寫景,若非藝術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實在是很難入其籬樊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運用了技巧,但又使人不覺其求巧。如果不是做詩,只在講清事情,這兩句說成「浣女歸而竹喧,漁舟下而蓮動」,比現在那樣更明確。但詩重在表現感受,不只是為了說明。所以非先說「竹喧」、「蓮動」不可,因為浣女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這樣寫才是真實的描繪,才更富於詩意。這一點,以前的詩人似乎還不太注意。比如謝朓的名句「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就並未倒轉。到了唐宋,寫詩的藝術經驗積累多了,就逐漸講究起來。與謝朓相似的意境,在陸遊詩中,就成了「綠葉忽低知鳥立,青萍微動覺魚行」。後來,《紅樓夢》藕香榭有對聯說:「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寫竹橋。」這前一句不正是從「蓮動下漁舟」化出來的嗎?  送 別  下馬飲君酒①,問君何所之②。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③。但去莫復問④,白雲無盡時。  【註解】  ①飲(yìn印):使喝;義同「飲馬」的「飲」。飲君酒:以酒勸君飲的意思。 ②何所之:到哪裡去。 ③陲:邊。 ④但:只管。莫復問:有不必再猶豫的意思。  【探勝】  這首詩中王維所送別的友人,看來是因為仕途失意而去歸卧南山,過隱逸生活的。前四句交代送別之事。「不得意」,既是點明歸去的原因,也是五、六兩句王維對友人勸勉、安慰的話的著眼點。這最後兩句是全詩的詩意所在,許許多多想要對友人說的意思,一語而盡地包括在「白雲無盡時」這句機智、含蓄、耐人尋味的話中。它的意思大概是說:世事萬變,富貴榮華,功名利祿,皆如過眼煙雲,原不足貴,何用徒耗精力去苦苦營求呢?倒不如歸卧南山,悠然閑適;白雲無盡,四時皆有;這就足以自樂,不要再說「不得意」了,只管去吧!這裡所表露的對現實的態度,當然是消極的,但很有技巧,值得借鑒。王維很擅長用這種通過具體景物,來說抽象道理的藝術手法。他的《酬張少府》詩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末句以漁樵歌唱之景,來答世事窮通之理,亦與白雲無盡屬同一手法。  桃源行①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②。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③,山開曠望旋平陸④。遙看一處攢雲樹⑤,近入千家散花竹⑥。樵客初傳漢姓名⑦,居人未改秦衣服⑧。居人共住武陵源⑨,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

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註解】  ①桃源行:桃源,即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寫的桃花源。行,歌行。題下原註:「時年十九。」是王維的早年作品。 ②津:渡口。這裡泛指溪流。「去津」一作「古津」。 ③隈隩(wēi ào威奧):曲折幽深。 ④旋:忽然。 ⑤攢(cuán):簇聚。 ⑥散:處處有的意思。 ⑦樵客,即指漁人:因漁樵常連在一起說。這句說漁人向桃源中人介紹自己的姓名。 ⑧居人:指居住在桃源中人。這句說他們所穿著的還是秦朝的服式。 ⑨武陵源:即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縣,晉代屬武陵郡。 物外:世外。 櫳:窗戶。 俗客:指漁人,因作者以桃源為仙境。 問都邑:打聽原來的家鄉情況。 「平明」二句:寫桃源居人生活。 避地:避亂。《桃花源記》:「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去:離開。 遂不還:便不再回到人間去。 「峽里」二句:在桃花源里誰知道人間世事,世上的人們從遠處望,只是見到這裡渺茫的雲山而已。 「不疑」二句:說漁人未想到仙境難逢,因存俗念而思回家。 「出洞」二句:說出洞後不管與桃源相隔多遠,總想辭家再到那裡去遊玩。 雲林:指桃源,照應前「遙看一處攢雲樹」。 桃花水:岸邊有桃花的溪流。  【探勝】  這首以陶淵明《桃花源記》為題材的七言歌行,是王維十九歲時的作品。它寫得宛轉流利,極有情致,受到普遍的喜愛。《桃花源記》是一篇著名的散文,將它改寫成詩,一方面要保持原作的基本情節和優美之處,另一方面也不能亦步亦趨,只把原來的文章拆拼成七字句加以押韻,仍要運用自己的想像,有自己的看法。此詩起頭四句,看似全依原作,實則也有區別。與陶文不同,詩一開始就出現「兩岸桃花夾去津」的美景;陶文中,先是「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後是「忽逢桃花林」;詩中則寫成「坐看紅樹不知遠」,把忘路之遠近與賞花聯繫在一起了,這就更突出了美景之迷人。再如「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依據想像而創造的成分就更大了。用「攢」字「散」字,寫遠和近,不但描繪極準確,而且給人以一種像電影鏡頭由遠及近的移動感。還有「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恰到好處地運用平仄,格律化了對仗,寫夜景和晨景,鮮明、優美,更顯示了是詩人又是畫家的王維的獨特風格。為了避免文勢板滯,便在敘事中夾入如「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一類自然而然的詠嘆,情韻特別悠長。結尾寫漁舟再尋仙源,重提當初入山,一唱三嘆,顧盼生姿,令人惋惜感喟不已。此詩押韻平仄聲互換,或四句,或六句,成一小節。起、結及中間抒情成分濃的地方均用平聲韻,以求聲情一致。這些也值得我們玩味。  《苕溪漁隱叢話》記「東坡云: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考淵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雲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這是說,像王維詩中把桃源寫成仙境是弄錯了的。宋人記載所謂蘇軾的話,不盡可信,這已有人指出。蘇軾是很懂詩的,想來他不至於會說這種話。桃花源不過是陶淵明的寓言,是烏托邦,是寄託自己社會政治理想的虛構。王維成長於一個宗教信仰十分虔誠的家庭,他也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是不妨把桃源寫成仙境的。論詩不能像考證歷史那樣,東坡是深知這一點的。所以即使他當真說過這話,也不能看得過於認真。不過,王維對原作作這樣的改變,還是有影響的。後來也寫過《桃源行》的韓愈、劉禹錫等人,就都把桃源當作仙境來寫了。  鹿 柴①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②,復照青苔上。  【註解】  ①鹿柴(zhài寨):王維輞川別墅所在地的一個小地名。柴:也寫作「砦」,同「寨」,柵欄。 ②返景:落日的返照。景:日光。  【探勝】  用五絕寫自然景物,王維是很拿手的。這一首描寫鹿柴的幽邃境界。首句「空山不見人」已是空寂幽深,次句「但聞人語響」與「不見人」相襯,寫出「深林」景象,同時也愈見其靜。因為若是鬧境,情況就恰恰相反:面對面說話而聽不見。三、四句是詩中作畫,突出光線與色彩。傍晚的日光穿過密林空隙返射進來,照在一片青苔之上,橙紅翠綠,鮮艷耀目。而深林中長青苔處,也往往是人跡罕至,飛塵不到的幽僻之境,而王維最喜歡發現和描繪這樣境界中的美。  竹里館①  獨坐幽篁里②,彈琴復長嘯③。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註解】  ①竹里館:也在輞川別墅一帶。 ②篁(huáng皇):竹林。 ③嘯: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探勝】  這一首也是寫幽靜境界的。所不同的是它不像前一首那樣只作客觀的描繪,而是同時也表現詩人的主觀情懷。詩用的是兩句之中前後對襯的手法:處在「幽篁里」已夠冷清的了,更加上「獨坐」,這境地在常人恐怕會覺得不可久留。然而,詩人卻自得其樂地「彈

琴」,彈之不足,「復長嘯」之。興緻好極了,簡直就像找到了一個最自由自在的天地。是的,「深林人不知」,但你們以為過於孤寂了嗎?詩人立即說:不!有「明月來相照」,正好伴我彈琴長嘯呢。王維這種避世好靜的生活志趣,我們並不贊成,但對他所創造的優美的詩意境界和高超的藝術技巧,我們還是欣賞的。  雜 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①,寒梅著花未②?  【註解】  ①來日:指詩中所問的對象離故鄉來到這裡的時候。 ②著花未:開花了嗎?  【探勝】  這首小詩,雖然表現的是所謂高人隱士的閑逸情趣,但其藝術構思還是別出心裁的。兩句鄭重發問,我們還以為詩人要向故鄉來客打聽什麼重要的事情呢。誰知問的卻是窗前的梅花是否已經開了。如果那位來客是求田問舍的「俗人」,或者是朝夕不暇的忙人,他哪能注意及此呢!毫無疑問,只好交白卷了。這樣,也就更顯得詩人志趣的高雅。  送元二使安西①  渭城朝雨浥輕塵②,客舍青青柳色新③。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④。  【註解】  ①元二:名不詳,排行二。安西: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附近。唐代安西都護府治所。此詩一題作《渭城曲》,曾譜入樂府,傳唱一時;唱時,除首句不疊外,其餘三句,每句皆再唱,故又稱《陽關三疊》。 ②渭城:見前《觀獵》注。浥(yì意):潤濕。 ③客舍:旅舍。 ④陽關:故址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  【探勝】  王維的七絕長於抒情。這首《渭城曲》是唐代最著名的七絕之一。詩為送別友人出使邊地安西而作。前兩句寫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環境。「渭城」,點出送別於繁盛的都城,與將去的僻遠邊陲,起著一種對比的作用。朝雨濕路,氣氛清涼,側面烘托心情。「客舍」,是暫駐之所,暗示相聚只為餞別。時值春天,柳色依依,恰如人之惜別留戀,故前人取「柳」、「留」諧音,折長條以贈別。在將分手的客舍前,見此景象,更令人棖觸無限。後兩句是送別者說的話。寫出對故人的依戀與同情。一個「勸」字,一個「更」字,餞別席上黯然無歡的情景,已見於言外;同時,也說明酒已闌、人將散,到了難捨難分的時刻。「更盡一杯酒」的勸語,對離人說來,已不堪聽,何況更聞「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話呢?要不別淚沾巾,是很難的了。全詩有景有情,交融密合,語言誠摯,深切動人;倘譜曲而唱,效果必然是很好的。故相傳此曲曲調最高,倚歌者笛為之裂。這雖不免有點誇張,但《渭城曲》或叫《陽關三疊》後來幾乎成了離歌的代詞,卻是事實。如劉禹錫詩「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詩「相逢且莫辭推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白氏原註:「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等,皆是。但這首詩的情調,總不免過於感傷。這大概與王維的思想氣質有關。若是邊塞詩人岑參,寫出來的或許就不同了。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有《塞上曲》曰:「老矣猶思萬里行,翩然上馬始身輕。玉關去路心如鐵,把酒何妨聽渭城!」不以遠出玉門關為苦,反以為樂,這正是思想基礎不同的緣故。  李 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附近)。先祖因罪流徙西域,李白生於碎葉城(前蘇聯吉爾吉斯共和國境內)。幼年隨父入蜀。天寶初,玄宗召為供奉翰林。為權貴所讒,不到三年,「賜金還山」,過著長期的漫遊生活。安史亂起,參加永王李璘幕府,希望為平亂出力。肅宗滅其弟李璘,李白以「附逆」獲罪,流放夜郎,途中赦回。三年後,病死於安徽當塗。李白是唐代浪漫主義的偉大詩人,現存九百多首詩,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有《李太白集》。  古 風①(選二)  其 一  大雅久不作②,吾衰竟誰陳③?王風委蔓草④,戰國多荊榛⑤。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⑥。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⑦。揚馬激頹波⑧,開流蕩無垠⑨。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註解】  ①古風:繼承前人某些五言古體傳統寫法的組詩的總題。李白有「古風」五十九首,非一時所作。 ②大雅:《詩經》分風、雅、頌;雅有大、小雅。這裡實際上是指《詩經》的優秀傳統。作:興。 ③「吾衰」句:我若衰頹,究竟還有誰能陳述呢?「吾衰」借用孔子「甚矣吾衰也」(《論語·述而》)的話。與詩的結尾呼應,自比孔子。陳:陳說,實即指寫作「大雅」那樣的詩篇。 ④王風:王者之教化,即詩之「正聲」。委蔓草:委棄於野草之中,喻荒疏,衰頹。 ⑤荊榛:喻戰亂造成的荒蕪景象。 ⑥「兵戈」句:戰爭頻繁到秦統一天下。逮,及,到。 ⑦騷人:指屈原。 ⑧揚馬:漢代賦家揚雄、司馬相知。激頹波:激起跳波,喻開創劇變的詩風,指繼楚辭之餘波而創漢賦。 ⑨盪無垠(yín淫):浩蕩而沒有邊際。喻漢賦盛極一時。 廢興:指詩、騷、辭賦不同文體的衰落和興起。 憲章:指詩的法度。淪:沉淪;喪失。 「自從」二句:六朝詩風淫靡華麗,無復建安時代剛健質樸的風骨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故曰不足珍。建安:東漢獻帝年號(196—219),當時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所作的詩歌,叫建安體。來:以後。 聖代:指唐代。復元古:回復太古時代的淳樸風氣。指反對齊梁宮體詩遺風。 垂衣:《易·繫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這裡讚頌唐代的政治。清真:自然純樸。 群才:指唐代的詩人們。屬(zhǔ囑):適逢。休明:政治開明。 躍鱗:以魚龍之騰躍比喻施展才能。 炳煥:輝映。 羅:布列。秋旻:秋季清朗的天空。 「我志」句:說自己的志向像孔子一樣,要為一代政治文化作出貢獻。《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曾刪訂《詩經》。《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 「希聖」二句:說自己學習孔子如有所成就,也要寫出像《春秋》那樣的不朽著作來的。希聖:學習聖人。絕筆於獲麟:魯哀公十四年(前418),魯人獵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麒麟是仁獸,被獲是不祥之兆。嘆道:「吾道窮矣。」他修訂的《春秋》編年史,就終於這一年。  【探勝】  李白寫詩,雖然大多豪放不羈,縱橫騁馳,但也不盡如此。這首古風,就寫得沖和舒緩,雍容大雅。它把從《詩經》到唐代的詩歌發展情況,用了總結性的回顧和評論,然後說到自己在文學事業上有遠大抱負,希望有所建樹,能擔負起歷史的使命。  詩的起結,以孔子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自比,自視極高。他說,詩歌之頹風由來已久,而現在非重新振興不可,這一任務,我不擔當,誰來擔當?接著就沿流溯源,從王風正聲之衰微說起。他沒有孤立地去看文學現象,而認為社會的變化發展,對一種詩風的廢興起著直接的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在講到以屈原《離騷》為代表的哀怨之聲代替風雅而起之前,先用好幾句來寫戰國時代的社會歷史狀況。當然,用的是詩的語言。如「委蔓草」、「多荊榛」,即是戰亂遺禍、世道淪喪、前途艱難的形象化說法,又可以象徵文苑的荒蕪。因而,相承以「龍虎相啖食」為喻,寫當時爭霸稱雄的兼并戰爭和各國統治集團內部不斷篡奪的權力鬥爭。秦國以兵戈消滅六國,以吏為師,焚書坑儒,視暴力為萬能,望萬世而嗣位,所以謂之「狂」。漢代詩風不興而辭賦大盛,「賦者,古詩之流也」。所以舉司馬相如、揚雄為代表。「激頹波」是以山中「頹波瀉澗」比喻不斷變化發展著的文學潮流,而說揚、馬激揚其波,這還是褒語。可見,李白對規模宏大、詞藻豐富、排陳鋪張、勸百諷一的漢賦,並非一筆抹倒,還是有所肯定的。只是從總體上看,古之詩道法度,不免在各種文體的興衰萬變中,已趨淪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這兩句常常被人引用的話,是陳子昂呼聲的迴響。陳子昂說過:「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采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邐逶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但李白並非好作大言、不切實際而貴古賤今者。當他說到當代群才輩出,文質並輝,如魚龍共躍、星斗羅列時,是何等自豪!可以看出,他對當前的詩歌成就,作了多麼充分而正確的估價!也許有人以為「復元古」、「貴清真」云云,不免是李白隨口頌聖的話。其實,棄其頌聖之詞,也並非全是虛言:那個時代,在意識形態領域裡的禁錮,相對地說,比較少。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而這一點給詩歌的發展繁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李白的自信,與這樣的時代是分不開的。此外,從詩風上說,盛唐也較初唐、中晚唐自然純真得多;而李白自己也是主張恢復古代民歌「王風」那樣的優秀傳統的;他心目中詩的「清真」乃是「清水出芙蕖,天然去雕飾」。這也正是他的詩歌藝術成就遠遠高出那些作詩專以雕飾為能事者的地方。末了,提到自己的抱負說「志在刪述」,這是借用,不宜呆看;並非李白真的想效孔子去整理古代典籍,它是說要立志掃蕩六朝所遺留下來的萎靡不振的詩風,而使詩歌的優秀傳統,亦即所稱「正聲」得以發揚光大。這一壯志豪言,李白通過他不懈的創作實踐而實現了,他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巨大成就,確是足以「垂輝映千春」的。  其 二  齊有倜儻生①,魯連特高妙②。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③。卻秦振英聲④,後世仰末照⑤。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蕩人⑥,拂衣可同調⑦。  【註解】  ①倜儻(tì tǎng惕倘):洒脫;不拘束。生:對學人、士子的通稱。 ②魯連:魯仲連,戰國時齊人。秦軍圍趙,趙乞救於魏,魏畏秦,不敢出兵,派客將軍新垣衍至趙,要趙尊秦昭王為帝,使其喜而罷兵。魯仲連聞知,見新垣衍,陳說尊秦之後患,說服了新垣衍,使他不再要趙尊秦為帝。秦將聽到這個消息,深為震動,退軍五十里。趙大臣平原君趙勝欲封魯仲連爵位,三次都遭拒絕。於是請魯仲連飲酒,席間以千金為贈。魯仲連笑曰:「所謂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遂不受而別去,終身不再見平原君。 ③「明月」二句:喻魯仲連往日不為人所知,一旦時機到,便大有作為,顯出非凡的才能。 ④卻:退。英聲:英名。 ⑤末照:餘光。指魯仲連事迹在歷史上所留下一頁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下的光彩。 ⑥澹蕩:放蕩不羈。與前「倜儻」義相似。 ⑦拂衣:振衣;攬衣;古人起身欲行的動作,又多引申為歸隱。謝靈運《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這裡也是這個意思。  【探勝】  這首詩可以看出李白的政治志向和生活態度的一個方面。李白對歷史人物如屈原,雖高度評價他的文學成就,說「屈平詞賦懸日月」,但對他最終走上了自沉汨羅的道路,卻常常引以為鑒。而對范蠡、魯仲連、張良、謝安等人,卻只有仰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那樣。他們或是功成身退,或是根本對爵祿榮華不屑一顧,或是達則出仕,窮則遨遊山水,甚至驚人的功業,也只需在豪不費力的談笑之中就能作出。李白既嚮往建功揚名,又希望保持那種不受羈縛、不向人摧眉折腰的自由自在生活。這種理想,當然是帶有很濃的主觀浪漫色彩的。這首詩可以作這方面的代表。  魯仲連的形象,除史載簡略事迹外,別無可據。然而,在詩中著墨不多的敘述中,卻能讓人感覺到他鮮明的個性。這也許與詩人對這個理想人物充滿熱情,而又有純熟的語言技巧能把這種熱情轉達給讀者有關。其實,詩中正面描繪魯連形象的只有「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十個字,其他或作贊語,或用比喻,或在不說魯連時而將他性格特點隨手帶出,運筆空靈,毫不粘泥,這是李白詩的特點。比如首句先是泛說齊生,便出「倜儻」二字;末了說到自己「澹蕩」時,輕輕安上一個「亦」字,寫自己「拂衣」情態,用了「同調」二字,貫連魯連,而用筆簡省。再如其中說他從微賤的地位上,建立卓著功勛。於是名揚四海,千載之後,仍為人們所仰慕,也僅有「卻秦振英聲」一句是實敘,其他全用比喻。這樣,就收到了忘其形而得其神的藝術效果。  這裡,還應順便說一下「明月出海底」的解說。王琦《李太白全集》引《史記》「明月之珠,出於江海」及《淮南子》高誘注「夜光之珠,有似月光,故曰明月」作解,以為是指明珠,這就求深而反失了。現在的注本也沿用其說。李白詩中本來闊大的境界,因此而大為縮小了。其實,「明月」就是月亮。月經海底而出的傳說早就有的。所以,辛棄疾用「天問體」賦送月詞中有「謂經海底問無由」的話。宋太祖微時作《詠月》詩,人謂有帝王之兆,詩說:「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實在也是用李白的詩意。「曜」,雖然也可通作「耀」,但在這裡,顯然是用《漢書·司馬相如傳》「獲曜日月之末光」的意思,故下文說「仰末照」。若謂明珠,便不相稱。「仰末照」之「仰」,即所謂「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也。  蜀道難①  噫吁嚱②!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③!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⑤。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⑥。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⑦,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⑧。青泥何盤盤⑨,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註解】  ①蜀道難: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瑟調曲》。它傳統的題材便是寫蜀中山嶺險阻的。 ②噫吁嚱(xī西):驚嘆聲。 ③蠶叢、魚鳧:傳說中古蜀國的兩個國王。茫然:指遠古事迹,渺茫難詳。 ④爾來:此來,指開國以來。秦塞:今陝西省古秦地。 ⑤「西當」二句:言秦、蜀被太白山所阻,只有鳥飛的道路可通。太白:山名,屬秦嶺,也稱太乙。在秦都咸陽的西南。橫絕:橫渡到。 ⑥「地崩」二句:《華陽國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並部從,而山分為五嶺。」天梯:陡峭的山路。石棧:山間架木鑿石而成的棧道。 ⑦六龍:傳說羲和給太陽趕車,由六條龍來拉。回日:日車也要迴轉或繞道。高標:高峰,望而可作標識的。 ⑧猱(náo蟯):猴子的一種。 ⑨青泥:嶺名,山勢高峻,靠近陝、甘、蜀交界處,為秦地入蜀要道。盤盤:屈曲的樣子。 縈:指山路迴繞。 「捫參」句:參(shēn深)、井,二星宿名。古時根據天上星宿位置,定地面區域的分野。參是蜀的分野,井是秦的分野。脅息,屏氣不敢呼息。這句說自秦入蜀山路高峻,行者好像能摸到參星,跨過井星,使人仰望屏息。 膺:胸。巉岩:高峻的山岩。 子規:即杜鵑。相傳古蜀帝杜宇,號望帝,死後其魂魄化為杜鵑,啼聲哀切,聽似「不如歸去!」故又有杜鵑啼血之說。 凋朱顏:誇張地形容蜀道之難能使人因發愁而變老。 去天不盈尺:離天不到一尺。誇張形容山之高。 湍(tuā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n團):急流的水。喧豗(huī灰):喧鬧聲。 砯(pēng烹):水衝擊岩石聲。 胡為:何為;為什麼。 劍閣:地名,在今四川劍閣縣北,乃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一條棧道,又名劍門關。「一夫」四句:說劍閣地勢險要,若守者非可信賴之人,他就會利用地形之便,獨霸一方,為害人民。西晉張載《劍閣銘》:「一夫荷戟,萬夫趑趄(zī jū資居,欲前而不能的樣子。)形勝之地,非親勿居。」這裡用其意。匪,同「非」。 「朝避」四句:從蜀地蠻荒,猛虎長蛇傷人,極寫其難。兼喻人事險惡,說虐害百姓者多。 錦城:即成都。 咨嗟:嘆息。  【探勝】  對這首詩,曾有幾種附會史事的說法。如以為它是諷唐玄宗避安史亂入蜀的。但事實上在天寶十二載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中,就已經收入此詩了。可見寫詩還要更早。另外的幾種附會,核對史事,也不足信。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記了一個關於此詩的傳說: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於逆旅(客店)。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要求看他寫的詩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朝廷所賜的佩飾,系腰間)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  如果傳說可信的話,此詩應是李白到長安前所作。因為李白是天寶元年(742)被召到長安的,賀知章則於天寶三年初就歸隱山陰鏡湖了。  詩中除按樂府舊題內容寫蜀道山川之險阻外,也順便寫到那裡地方勢力可以憑險割據一方,為非作歹的事。這恐怕不能僅僅看作是依據張載《劍閣銘》等前人之作中的某些相似字句而加以敷演的;應該說,還是有久居蜀中的李白自身的某些觀察和感受作為基礎的。它表現了詩人對唐帝國命運的關心。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是很成功的。想像豐富,極力誇張,是它最明顯的特點。詩的句子長短錯落,富於變化,這適應描寫險峻奇崛境界的需要。以一連幾個驚嘆詞開頭,以「長咨嗟」作結,中間再時時夾雜嗟嘆語,表現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很強烈的。像樂曲有主旋律一樣,此詩的主調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同一句話,詩中重複三次,但每次作用不盡相同。開頭,重在表現驀然驚訝的感覺,也使文勢更為突兀;在中間,表現的是一種發愁和畏懼的心理,在文勢上有換氣和振起的作用;在末尾,則表現無可奈何,只得作罷的情緒,使全詩通過這樣的一唱三嘆,讓主調在讀者心目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詩中句之長短,聲之緩急,抑揚頓挫,都合文情,彷彿自然天籟。如「地崩山摧」「天梯石棧」當句作對,能增加層層疊疊、相互鉤連的感覺。「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除極力誇張外,又用相駢長句,雙聲疊韻(「六龍」和「高標」、「逆折」),使上下懸殊之勢,顯得更加突出。「捫參歷井仰脅息。」連用五個仄聲字,音節也給人以迫脅之感;而「愁空山」三個平聲字,則又如耳聞一聲長嘆。有時寫險景,藉助難字以增其險。「喧豗」,還不算太生,「砯崖」,就近乎奧僻了;但不如此不足以表現「使人聽此凋朱顏」的景象。「朝避猛虎」四句寫凶象,用短句(是鮑照《蕪城賦》句法);「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用十一個字組成的長句而且是文句,也出人意表;不論短句、長句,都傳達出詩人對游蜀道者敢冒風險所產生的那種不可理解的情態。凡此種種,隨手揮寫而無不入妙。論詩者說李白詩「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這首詩就是如此。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①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②。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③。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⑤,明朝散發弄扁舟⑥。  【註解】  ①宣州:今安徽宣城縣。謝朓樓:南齊詩人謝朓為宣城太守時所建,在縣治之北,又稱北樓。唐懿宗咸通年間,改名為疊嶂樓。校書:秘書省校書郎的簡稱。叔云:李白族叔,名雲。 ②「對此」句:謂對長風秋雁的景象正可酣飲於高樓之上。 ③「蓬萊」二句:蓬萊宮中人所作詩文皆有建安風骨,而其中謝朓又特別清新俊發。切題中餞別對象和所在之樓,用以讚美李雲。漢代稱官家著述和藏書之東觀為「道家蓬萊山」,因傳說蓬萊神山是藏仙府秘錄的。這裡隱喻校書郎李雲任職之秘書省。世稱謝靈云為大謝,謝朓為小謝。這裡以「小謝」借比李雲。 ④覽:觀看。一說通作「攬」,作持拿解。 ⑤不稱意:不稱心如意。 ⑥散發:古人束髮戴冠,散發兼有不羈和不仕兩層意思。弄扁舟:放蕩於江湖,過隱逸生活。《史記·貨殖傳》:「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李白《古風》十八:「何如鴟夷子,散發棹扁舟?」  【探勝】  發興無端,似不顧詩題,破空而至;突兀高遠,使人不知其從何而來。連用十一字長句,奇崛如萬仞壁立。倘以省語簡化為「昨日不可留,今日多煩憂」,從道理上說,似乎也沒有什麼減損,但以情和勢論,則又萬萬不可。「棄」字,寫出無情;「留」字,表現不舍;不說「我心亂」而說「亂我心」者,都

是將日子擬人。首句除韻腳「留」和連接詞「之」外,九個字竟全用仄聲,抑塞鬱結之氣噴薄而出。兩句似與題目無涉,其實是借詩人此日之不稱意,而暗點往昔情誼之可眷戀。詩的起頭既說了大開門面的話,要承接和轉入本題就難了。因為,接句至少應做到:一、從詩題說,當接寫送別;二、從文勢說,當轉為高揚,若仍說煩憂,就不免低沉;三、餞別應有勸慰語,使對方不至於黯然傷懷,而能曠達開朗;四、別離畢竟非賞心樂事,用語又不能沒有悄愴寂寞之感。然而,這些互相有矛盾的要求,並不能難倒李白,他只是輕輕地把筆一轉,寫下一句即席所見之景——「長風萬里送秋雁」,把所有的問題都一齊解決了。這真可謂「難說處,一語而盡」(姜夔語)啊!萬里長風,秋雁高飛,何等氣象!這彷彿在勸人抬頭放眼,開廓胸懷。但秋風斷鴻,又不免蕭索。用一「送」字,連下句點出高樓餞別,這樣,自然地落到詩題上來了。「蓬萊文章」兩句,用橫出之語,不接而接。點出李雲身份——校書,餞別地點——謝朓樓,以及彼此情誼——詩文之交。以為李白恣意豪縱,其實極有法度。由志趣略同,轉入下文寫「逸興壯思」;用「俱」字,雙貫主客;前已出「酣高樓」,這裡也就寫酒興之狂。李賀有「酒酣喝月使倒行」之句,或是效「欲上青天覽明月」詩意的。至此,奮發情緒達到高潮;但這只是主觀世界中的翱翔,所以反跌入現實生活中的極不得意。「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如果與李後主詞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相比較,取喻有近似的地方;但李白詩有憤激牢騷,而李煜詞則止於無可奈何而已,確都是文如其人。末了,「散發弄扁舟」,寫出自己放浪不羈之態,但仍是回到本題上來的。此詩雖為餞別其叔李雲而作,實則也藉此以詠己懷的。  夜泊牛渚懷古①  牛渚西江夜②,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③。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④。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註解】  ①牛渚:山名,又稱採石礬。在今安徽當塗縣西北,山北突入長江之中。詩題下原註:「此地即謝尚聞袁宏詠史處。」《晉書·文苑傳》:袁宏自幼孤貧,有逸才,曾作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謝尚鎮守牛渚時,秋夜乘舟,微服泛江。值袁宏在舫中吟詠,謝傾聽甚久,遣人相問。回答說是袁宏在朗誦他自己作的詠史詩。謝立即移船相見,與袁談論,通宵達旦不寐。事亦見《世說新語·文學》。 ②西江:古稱江西到南京一段長江為西江。 ③謝將軍:即指鎮西將軍謝尚。 ④斯人:此人,指謝尚。不可聞:即不可見。  【探勝】  這首詩抒寫了知音難遇的感慨。  《滄浪詩話》談到盛唐詩體「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曾舉李白這首「八句皆無對偶」的詩為例,王漁洋就用嚴羽的話作評說:「此詩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也是。」「無跡可求」,這正是李白詩不同於杜甫詩好以錘鍊見工的特點。  詩寫夜泊秋江之上,登舟而望,見碧天如水,皓月當空,正詩興欲發之時,忽憶牛渚乃謝尚夜聞袁宏吟詩而定交處,想當年景色亦如此夜,而自己之能高詠何減古人,只是不能遇見像謝將軍那樣的俊賞之士罷了。斯人既不可聞,空憶亦復何益!於是凌晨即掛帆而去,此時所見,唯有崔信明詩中所寫的「楓落吳江冷」景象,這就更顯得四顧寂寥了!此詩全憑一片神行,能使人不覺其有心合律。  秋浦歌①(選二)  其 一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②,歌曲動寒川。  【註解】  ①秋浦:唐縣名。其西南有浦,叫秋浦;是當時銀、銅的產地。在今安徽貴池縣。 ②赧(nǎn蝻)郎:情郎,指冶煉工人。赧:因害羞而臉紅。這裡又與爐火紅星的映照有關。  【探勝】  此詩以冶煉工人的勞動情景作為描寫對象,這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是極為罕見的,難得的。在素月秋浦、江邊寒夜的背景上,描繪熊熊爐火、紅星紫煙的畫面,光與色、明與暗、熱與冷、動與靜,彼此映襯,景象特別鮮明、生動。但此詩最妙的還是借用情歌形式,讓冶煉工人的形象,出之於其愛情對象的心目之中。「爐火照天地」,非只寫黑夜中的明亮,亦借景象襯出冶煉工人形象的高大。「赧郎」一詞,此處固為爐火映臉而用,但亦同時說出情郎生性樸質,平時相見多赧顏害羞,少言寡語;此時,靜夜無人,冶煉起勁,不禁縱情高唱,歌喉嘹亮,聲震寒川,想見其偉男英姿;這一曲勞動的歡歌,在所愛者聽來,特別動人,她心中的感情,怕亦如秋江之水,因此而激起了層層波瀾。詩,充滿著讚美的激情。  其 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①。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註解】  ①「緣愁」句:因為愁也有像這一樣的長。  【探勝】  李白詩之敢於誇張、善於誇張,為他人所不能企及。「白髮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之類,若純以物理去衡量它,雖然可以找出某些真實性來,但總不免近乎大言。倘不拘執於所誇張之物,而著眼於他運用誇張所要表達的強烈的主觀感情,也許就不會覺得他形容太過了。詩中形容白髮,所以用此極度誇張,答案正可在第二句中找。白髮之生,緣愁之多也;而愁思之不盡,可取喻者亦多。但所比喻的,無非都是愁思下一頁的不絕。如詩歌中常以東流之水相比,而江河之長,又豈止三千丈呢?所以,李白索性不要江水、海水之類而只取其「長」,直接用於緣愁而生的白髮上,於是成功地作出了大家所不敢作的大膽誇張。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①,影入平羌江水流②。夜發清溪向三峽③,思君不見下渝州④。  【註解】  ①半輪秋:即秋月半輪的修辭說法。 ②平羌江: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蘆山縣西北,流至樂山縣入岷江。 ③清溪:即清溪驛,在今四川犍為縣。三峽:長江流經四川與湖北之間的三個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④君:指月;一說指友人。渝州:今四川重慶一帶,唐屬渝州。  【探勝】  駱賓王寫詩,喜歡用數字,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當時人就給他起綽號,叫「算博士」;還有人在詩中一連用了好幾個古人的名字,就被人譏為「錄鬼簿」。但李白在這首僅僅二十八個字的絕句中,竟連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大家卻只有讚歎它是自然佳境的份兒,沒有人敢於笑他在開「路程單」。可見,在藝術上要硬定出一些非遵守不可的清規戒律是不行的。一般地說,詩中堆垛很多數字、人名、地名,會有礙於寫景抒情的鮮明生動、自然流暢。但這也非絕對,像李白這首詩就妙於造語,故雖多無礙;它並不需要很多話,就把詩的意境傳達給了讀者。  詩的末句「思君不見」,是思友人呢,還是思月?存在著兩種解說。要斷定一種,似亦頗難。李白寫到峨眉山月的詩固然不止此首,但那些詩中是否懷念朋友,並不能成為此詩也必然如此的證據。當然,從用語的一般習慣來看,以「君」指人,合乎常情,似亦較為穩妥。但也不是絕對不可能將月擬人,表示思念。何況,此詩之題又並非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那樣,還有涉於人事(也不知是否在流傳中有所缺脫)。所以,又不妨將「君」看作是峨眉山月。因為那裡的地勢,如《水經注》所記:「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我以為解作思月而不見,也許詩意更好些;就題目來說,也更切合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①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②。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註解】  ①廣陵:今江蘇揚州市。 ②煙花:花柳如煙的繁華春景。  【探勝】  兩句敘事以點題。揚州在唐代是極繁華的都城,更何況正當「煙花三月」時節呢?羨慕之情,對正去往那裡的友人來說,是一種慰勉。再兩句寫送別情景。在江邊一直看著友人揚帆而去,直至船影消失於天邊,而猶遠望而佇立,可見茫然的心情,亦如接天的長江而浩浩無際。實際上,江上行舟往來,也許不會很少。但詩中卻說「孤帆」,然後進一步成了「遠影,」連影都「盡」了,更著「唯見」二字,把自己望友人離去時的一片深情,全寫出來了。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①  楊花落盡子規啼②,聞道龍標過五溪③。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④。  【註解】  ①左遷:貶官,古時右尊左卑。龍標:即今湖南潛陽縣,在唐代是僻遠的地區。 ②子規:即杜鵑。 ③五溪:在今湖南西部,即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 ④夜郎:唐初龍標曾分置夜郎、郎溪、思微三縣。詩中即指此夜郎,非在今貴州桐梓縣東的古夜郎國。「君」一本作「風」。  【探勝】  王昌齡左遷龍標尉的時間難以考定,李白這首詩也無從知道確切的作年和地點;但它已見於《河嶽英靈集》,可知必作於玄宗天寶十二載之前。《唐宋詩舉要》因詩中有「夜郎」地名,就說:「是時太白流夜郎,故云。」顯然是弄錯了。此處夜郎即王昌齡左遷之龍標,與李白在肅宗乾元元年獲罪流放一事,了不相涉。否則,詩就解不通了。  與上一首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寫作的季節差不多,此詩也作於暮春,然而景象迥異。「楊花」是隨風飄散之物;「子規」是泣血悲啼之鳥。景隨情遷,在尚未寫「愁心」之前,先渲染哀愁氣氛,已暗示出自己不堪聞此左遷消息。然後轉入正面抒寫自己的愁緒,表示對友人的深切同情。「隨君直到夜郎西」,現有不少本子採用「隨風直到夜郎西」。我以為「隨君」是對的;「隨風」若非訛傳筆誤,或是他人臆改。我猜想,大概改的人以為李白不過是寫詩遙寄,不可能真的打算隨王昌齡而去夜郎。於是據曹植《七哀詩》「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意,而改為「隨風」,以表示這只是一種願望。如果是這樣理解,那是不對的。隨王昌齡去夜郎的不是李白,而是「明月」和李白的「愁心」。詩人是說,自己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友人的命運。王昌齡是貶官而遠往荒僻邊地,一路上必定孤單寂寞,只有明月才「與人萬里長相隨」。所以李白才「寄愁心與明月」。他安慰王昌齡說:此去途中,你切莫因孤獨而過於憂傷,要知道還有我李白的愁心也與同你作伴的明月一樣,一直跟隨著你到夜郎西去的啊!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李白本來也是望月思友而生憂愁的,但他卻說是寄愁與月,這不但巧貫下句,也大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證的意味。構思實在是非常巧妙新奇的。若說下一頁是愁心隨風而去,那何必又說寄與明月呢?  哭晁卿衡①  日本晁卿辭帝都②,征帆一片繞蓬壺③。明月不歸沉碧海④,白雲愁色滿蒼梧⑤。  【註解】  ①晁卿衡:卿,對人親切而尊敬的稱呼。晁衡(?—770),也作朝衡(「晁」,古「朝」字),日本人的漢名;原名阿倍仲麻呂。開元初,隨日本遣唐使者來長安留學,以後留在唐朝做官,仕歷左補闕、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等職。他在長安居住約五十餘年,與李白、王維、儲光羲等友善。天寶十二載,晁衡隨日本使臣歸國,中途遇險,漂流到安南(今越南)。不久返回中國,仍仕於唐。當時曾誤傳晁衡溺死,李白就以沉痛的心情寫了這首詩悼念他。 ②帝都:長安。 ③蓬壺:即蓬萊,喻所歸之日本。 ④「明月」句:喻溺於海。 ⑤蒼梧:即九疑山,在今湖南。傳說舜死於蒼梧之野而葬於蒼梧,娥皇、女英二妃慟哭泣血,自沉湘江。又傳說朐山(今江蘇連雲港錦屏山)東北海中有大洲,叫郁洲,上有郁山,乃是蒼梧山飛徙而來,所以也叫蒼梧山。  【探勝】  唐代中日兩國友好往來頻繁。日本曾多次往中國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同時,中國的高僧也往日本傳教,傳播我國的文化。就在李白寫這首《哭晁卿衡》詩差不多的時候,天寶十三載二月初一,幾經艱險、已是盲人的我國著名高僧鑒真,在多次渡海失敗之後,終於勝利地登上了日本國土難波(即今大阪市)。鑒真與晁衡,便是歷史上中日兩國人民偉大友誼的象徵,而李白這首詩就是見證;所以它早已被載入了日本的史典,而且至今還在日本人民中流傳著。郭沫若《沁園春·祝中日恢復邦交》一詞說:「赤縣扶桑,一衣帶水,一葦可航。昔鑒真盲目,浮桴東海;晁衡負笈,埋骨盛唐。情比肺肝,形同唇齒,文化交流有耿光。堪回想,兩千年友誼,不等尋常。」  李白此詩,兩句敘晁衡歸日本,兩句因傳聞其遇難而哭之。「明月」,現在選本又多據王琦注而解為「夜光珠」,實在很不相稱。(參見前《古風·其二》中所說)明月經滄溟而東升,故曰「歸」,晁衡竟永沉碧海而不返,所以相比。又「白雲」與「明月」自然相連,與「夜光珠」卻沒有什麼關係。賈至有《巴陵與李十二、裴九泛洞庭》詩說:「白雲明月吊湘娥。」題中「李十二」即李白,李白也有《與賈舍人泛洞庭》詩說:「不知何處吊湘君。」實在憑「白雲明月」相吊與「不知何處」可吊是一個意思。此詩中「明月」非珠,這也是旁證。以明月相比,足見李白對晁衡的高度讚美。「蒼梧」一詞,把在東海上的與在湖南的同名兩山關合一起,也是很巧的。因為蒼梧本是湘娥哭舜和後人憑弔遺迹之處。這樣,語詞的傳統性所產生的聯想,就會使詩人悼念晁衡的詩句,更增添了一層悲愁的氣氛。  贈汪倫①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②。桃花潭水深千尺③,不及汪倫送我情。  【註解】  ①汪倫:一位善釀酒的村民。 ②踏歌:一邊走路,一邊唱歌,以腳步為節拍。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探勝】  李白有的詩,完全出於自然,不加雕飾,既單純,又富於詩意。這首《贈汪倫》詩便是如此。讀這樣的詩,彷彿我們自己也能輕而易舉地一揮而就。然而,事實上非但沒有寫詩才能的人不能為,即便有相當才能的人,如果他作詩不入正路,眩於旁門小道,也是寫不出來的。藝術上的單純,不是低級,而是高級。能到達「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境地,正是詩的上乘。詩忌矯飾。失去真誠,文字再巧也無益。此詩說汪倫情誼,深於千尺潭水,雖然可算作是一種誇張的比喻,但絲毫也不勉強。情之深,本非尺所能量,何況李白也不至於先測過潭水之深淺。正因為聞聲而感,觸景而發,自然流露,恰如其分,所以真誠。詩除了說汪倫特趕來送行,見其情深意重外,並不再添加什麼,這就很好。因為這是一位唐代最負盛名、也最兀傲的大詩人寫給一位普普通通的釀酒的村民的詩,他已經把自己對汪倫十分親切和感激的心情,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了。李白還寫過一首《哭宣城善釀紀叟》詩,也是如此。詩說:「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酒也)。夜台(陰間)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這樣的詩,比濫用「淚雨」、「愁腸」之類話頭,不是真切得多嗎?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①,遙看瀑布掛前川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註解】  ①香爐:廬山西北部的高峰名。紫煙:日光照耀下的山嵐霧氣。 ②前川:前面山間流水處。  【探勝】  寫字從頭寫到尾,寫詩不妨先有結尾,然後再想開頭;寫字最好筆筆有神,字字耐看,寫詩倒不妨如陸機《文賦》所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有一、二句特別精彩,其餘與之配搭能相稱就可以了。在絕句中,三、四句(尤其是第四句)常常是有決定性的。李白此詩大概就是先得三、四句的。以銀河從天上倒傾而下比喻瀑布的飛流濺沫,何等氣勢!在李白之前大概還沒有誰想到過。這是第一個用花來比美女那樣的天才。李白若不是先想好這兩句,他也許根本不會去寫前兩句。但這不是說有了兩句好詩,另外兩句就可以隨便湊泊了。在這裡,一、二句一方面有點明題目的作用;同時,「日照」景象,也成了三、四下一頁句不可缺的條件。因為飛散而降的湍流,只有反射著陽光,才使它晶瑩閃爍,猶如群星飛墜。此外,香爐峰縹緲輕盈的煙霧與氣勢磅礴、奔騰直下的瀑布互相映襯,也更能增添景色的壯觀。  行路難(選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①,玉盤珍羞直萬錢②。停杯投箸不能食③,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④。閑來垂釣碧溪上⑤,忽復乘舟夢日邊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⑦?長風破浪會有時⑧,直掛雲帆濟滄海⑨。  【註解】  ①金樽:精美的酒杯。「金」與「玉」常作修飾詞用。清酒:酒以清為佳,以濁為劣。斗:古時盛酒器皿。十千:十千錢,亦即萬錢,說美酒價高。 ②珍羞:珍貴的食物。「羞」同「饈」,膳食。直:同「值」。 ③箸:筷子。 ④「欲渡」二句:以涉水登山之險阻比世途艱難。鮑照《舞鶴賦》:「冰塞長川,雪滿群山。」 ⑤垂釣:垂下釣絲釣魚。釣,釣絲,相傳呂尚(姜子牙、姜太公)未遇西伯姬昌(周文王),曾在磻(pán盤)溪(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南)垂釣。後來他輔佐文王、武王(姬發)滅商有功,封於齊。這裡詩人自喻懷才未遇之時的隱居生活。 ⑥乘舟夢日邊:相傳商初大臣伊尹將要接受湯王的召聘時,夢見自己乘著船經過日月之旁。古人多以日月比君王。詩人借這個典故說自己被玄宗召至長安供奉翰林。 ⑦多歧路,今安在:路上岔道很多(稍不小心就會誤入歧途),如今我處在什麼地方呢?意思是方向難辨,不知走哪條路好,對前途感到困惑。 ⑧長風破浪:喻實現遠大志向。《宋書·宗愨(què確)傳》:「愨少時,炳(愨的叔父)問其志,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會:應當。 ⑨雲帆:高掛的布帆。濟:渡。  【探勝】  《行路難》在樂府詩中屬於「雜曲歌辭」。它最初是漢代的歌謠;晉代人袁山松改變其音調,製造新辭,曾流行一時。現在古辭和袁辭都未保存下來。我們能見到的最早作品,當數南朝宋鮑照的《行路難》(一作《擬行路難》)十八首。鮑照的這組詩,是歌行體發展到成熟階段的重要作品,對李白有明顯的影響。《樂府解題》曰:「《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這是概括鮑照及後人許多作品而言的。李白的《行路難》則只言「世路艱難」,也非「以『君不見』為首」。原詩三首,這裡選的是第一首。後兩首有:「行路難,歸去來」語,以及用了晉代張翰因秋風起,思念吳中蒓鱸而棄官回家的典故,所以可以肯定詩是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時所作。  天寶元年(742),唐玄宗下詔召李白進京,任命他為供奉翰林。這是一個「幫閑」的御用文人的職位,雖然似乎頗獲恩榮,實際上李白並不能施展他「濟蒼生」、「安社稷」、建功揚名的遠大抱負。何況,當時朝廷由奸相李林甫擅權,政治十分黑暗。所以,不到三年,在權貴的忌恨、讒毀下,不願「摧眉折腰」的李白不得不「懇求歸山」,離開長安。詩,正是抒寫他政治上受挫折後的心情。  開頭二句中,「金樽」、「玉盤」是說杯盤精美。一斗酒值十千錢,是極言酒之名貴,非實價,語本曹植《名都篇》:「歸來宴平樂(宮觀名),美酒斗十千。」說珍羞價值萬錢,寫法亦同,都為了反襯第三句:面對美酒佳肴,卻無心舉杯,放下筷子,不想吃喝,可見心中煩惱。詩人想到所遭遇的種種不合理的現象,不由得氣憤填膺,於是拔劍而起,真想能盡除天下之不平。可是向什麼目標去發起進攻呢?敵人是誰?他們又在哪裡?你有力量將他們斬盡殺絕嗎?李白四顧茫然,不知所措。幾句話寫出英雄既不能用武,又無處泄憤的悲哀。  李白寫的樂府舊題詩特多,成就都超過了前人同題之作,如《蜀道難》、《戰城南》、《白頭吟》等等都是。這首詩的頭四句可以看出是擬鮑照《行路難》的。鮑詩云:「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太息。」比較質直,寫懊惱憤恨外,唯長嘆而已,表現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李白將鮑詩前五字化為三句,更顯得情酣詞暢,神完氣足;而「拔劍」句中所表現的那種欲與惡勢力一決雌雄的氣概,以及面臨「無物之陣」(魯迅語)時的那種富有悲劇性的心情,都是鮑照詩所沒有的。  「欲渡黃河」四句表現自己忿然不樂的原因,寫到了詩題的正面。又分兩層:一層以渡河登山為喻,說濟世不易,道路艱難,以冰雪譬當道小人。仍取意於鮑照賦。另一層以垂釣到夢日的變幻,說命運機緣難以預測。「垂釣碧溪上」,姜太公在渭水磻溪釣魚的典故,喻上京前自己所過的隱居生活;「乘舟夢日邊」,借伊尹受命於商湯前,夢兆祥瑞的典故,說自己被召供奉翰林的長安生活。這裡「夢」字用得意味深長:在詩人回想之中,所謂君臣知遇、初到長安的種種承恩受寵,都不過是一場夢幻而已,如今已成過去。這樣,自然過渡到下文詠嘆。又「乘舟」二字,固用典所應有,但也巧妙地上承黃河、碧溪,下啟掛帆、濟海,全詩氣脈因之而得以貫通。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道路之難,前既表述,至此便直接將題目點明,以喚醒一篇主旨。《列子》故事:楊子鄰居丟了羊,出動全家,還請楊子僮僕一同追尋。楊子問:「亡一羊,何下一頁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結果羊還是因為岔路上又有岔路而丟了。所以有「歧路亡羊」的成語。詩用其語,寫自己不知何去何從的困惑處境;用「今安在」詰問,更傳達出彷徨的神情,亦與前「心茫然」相呼應。詩句由七言忽轉三個字的短句,令人如聞詩人驚嘆呼號之聲;同時它又為調子高亢的曲終二句蓄勢。節奏的長短緩急,起伏變化,都十分自然和諧。  在遭受挫折之後,有的人吁嗟悲感,如傷刀劍;有的人安貧知命,甘於寂寞;能不向厄運低頭,繼續翹首遠矚,自信將來必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的人,有幾個呢?李白了不起的地方,正在於此。「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詩人期望有朝一日能戰勝重重險阻,向著理想目標,乘風揚帆,破浪前進,一直駛向遼闊無際的大海。這是何等令人振奮的憧憬啊!詩借南朝名將宗愨少時向他叔父述志的豪言,寫不怕行路難,可謂恰到好處。而這樣積極的進取精神,是這一樂府題目所從來沒有人寫過的。  詩以寫鬱悶心情起,以抒寬闊胸懷結,感慨淋漓,充滿激情,可以代表李白歌行的積極浪漫主義藝術風格。  夢遊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①,煙濤微茫信難求②;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③。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④。天台四萬八千丈⑤。對此欲倒東南傾⑥。我欲因之夢吳越⑦,一夜飛度鏡湖月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⑨。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註解】  ①海客:來自海外的客人。瀛洲:傳說東海中有三座神山,名蓬萊、方丈,瀛洲。 ②信:實在。求:尋訪。 ③天姥(mǔ母):山名,在今浙江嵊縣東。雲霞:一作「雲霓」。明滅:時明時暗。 ④拔:超出。五嶽:我國五座大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 ⑤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縣北,與赤城山同為仙霞嶺的支脈。 ⑥此:指天姥山。天台山的西北是天姥山,所以極言天姥之高,便說相對之下,天台山像要向東南傾倒似的。以上四句是越人所談的天姥山形勢。 ⑦因之:根據它(越人形容天姥山的話)。吳越:吳,在今江蘇一帶;因言越而連及,其實,就是指越。 ⑧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境內。 ⑨剡(shàn善)溪:即曹娥江上游,在今嵊縣。 謝公:指東晉、劉宋時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曾游天姥,在剡溪投宿。他的《登臨海嶠》詩說:「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淥(lù錄):水清。 謝公屐:謝靈運登山時常著的一種特製木鞋,上山時去其前齒,下山時去其後齒。 青雲梯:形容陡峭的山路石級如入青雲的梯子。 半壁:高山峭壁的半途中。 天雞:神話傳說中的雞。《述異記》:「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之雞皆隨之鳴。」 暝:天黑下來。 熊咆龍吟:形容岩泉發出的巨大聲響。一說是實敘夢境中龍熊吼叫,也可通。殷(yǐn隱):形容聲音大。 慄深林、驚層巔:謂深林、層巔使人戰慄,驚恐。層巔,一層高一層的山峰。 澹澹:水波動的樣子。 列缺:閃電。 洞天:道家稱神仙所居之處,謂山洞之中別有天地。石扉:石門。 訇(hōng轟)然:轟隆一聲地。 青冥:青天,這句以下是指洞中景象。 金銀台:金銀的樓台,神仙所居。郭璞《遊仙》詩:「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 霓:陽光因水氣折射而成虹,有主虹和副虹,主虹亦稱虹,外紅內紫;副虹稱霓,在主虹外側,內紅外紫。 雲之君:雲中的神仙。《楚辭·九歌》有《雲中君》。 鼓瑟:彈瑟。瑟:弦樂器的一種。回車:拉車。 悸:心驚。 怳:即「恍」,突然驚醒的樣子。 惟:只有。覺時:醒時。 向來:原來;剛在,指夢中。煙霞:指代夢見的一切景物。 東流水:向東流逝的水,喻一去不返。 白鹿:傳說中多謂神仙所騎。 摧眉折腰:低眉彎腰,表示卑順。 開心顏:開心和開顏(笑)。  【探勝】  《夢遊天姥吟留別》,詩題一作《別東魯諸公》。它是李白向友人們表白心跡之作。吟:歌行體的一種。留別:留贈給分別的人。  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白在長安遭讒被逐,次年(745)將離東魯(今山東省南部)南遊越中(今浙江省一帶)之前,他寫了這首詩。  三年長安的供職生活,加深了他對政治黑暗和統治集團腐朽的認識,政治上的挫折,更激起了他內心的憤恨不平。這是李白寫這首詩的思想基礎。  在這首詩中,詩人借夢中遊歷天姥山的神奇境界,表達了他對自由、光明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寫出他不滿下一頁現實、不肯趨炎附勢、受人羈縛和蔑視封建權貴的反抗精神。傲岸的性格和不妥協的態度,在詩中表現得相當突出。這是李白思想品質中最可貴的地方,也是全詩的精華所在。現實中的天姥山,並不是著名的大山,但在李白的筆下,卻被寫得特別雄偉、高大、壯麗、奇特,這是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把他平生遊歷許多名山大川所獲得的種種印象、感受,加以集中,發揮想像,進行藝術的再創造的結果。詩中的境界不但寄託著詩人的生活和美學的理想,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對當時上層社會中種種卑劣、庸俗、污濁、醜惡現象的鄙棄和厭惡。詩人竭力描寫自己在幻境中縱情山水的樂趣,這也可以看出在現實中找不到出路的內心的苦悶。所以詩中不可避免地又流露出人生虛無的消極情緒。  本篇構思新奇。詩分三段:(一)越人講述天姥山的形勢,作為入夢的誘因(自起頭至「對此欲倒東南傾」);(二)夢遊天姥的經歷,是全詩情節內容的主體(自「我欲因之夢吳越」至「仙之人兮列如麻」);(三)醒後的感慨、心意,作為夢遊的餘波,但它是揭明全詩主題的部分(自「忽魂悸以魄動」至結束)。在段落之中又有自然層次。首段,在寫「越人語天姥」之前,先以「海客談瀛洲」說起,引入本題。中段,起句承前啟後,度入夢境,不露痕迹。夢中所歷,忽喜忽驚,景象萬變。自霹靂聲中石扉洞開,另現神奇天地,又如夢中說夢,幻而又幻,令人驚訝莫測。末段,先寫驚覺留連,回映夢境,然後慨嘆述志,歸到留別。最後僅用兩句反詰冷語,帶出主旨,全篇就此歇拍。「卒章顯志」,使詩人對趨附權貴之類庸俗卑瑣行為不屑一顧的高傲神情、倜儻風度和崢嶸眉宇,歷歷如見,藝術手法極其高明。  詩人把神話傳說中事和對自然山川的真實體驗融合在一起,運用豐富的想像和大膽誇張的手法,創造了新奇的藝術境界,寄託自己奔放的熱情,使本篇充分地體現了李白詩的浪漫主義風格。全詩形式錯落,屈伸自如,語言富有自然的節奏感。如「天姥連天向天橫」,一句中用三個「天」字,很能加強氣勢。主體是七言,夾用幾句五言,就足以顯示那種輕快、歡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等。在詩的情景、節奏到了緊張、急迫時,則更改用四言。如「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無不聲情一致,情隨聲出。寫洞天之中的幻境,形象既取材於《楚辭·九歌》,語言也就出現以「兮」字為特徵的騷體句法。詩,通常多為兩句配合,雙句押韻。本詩亦基本如此,但結尾時,卻出現「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三句全押、以單數配合的特殊情況。這種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顯示詩人內心情緒的激動不平。全詩有兩句是用超出七言的九字句的,一是「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恰好借長句表現神仙紛至雜沓的景象,但因句中用「之」、「兮」、「而」等虛詞,節奏是舒緩的。一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用以表達詩人毅然不顧的情態,反而因口語式的長句而顯得更加決絕。凡此種種,都可看出李白在詩歌藝術上的精湛造詣。  早發白帝城①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註解】  ①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地勢很高。  【探勝】  現在為李白詩編年者,多以為此詩是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得釋,回江陵時所作。這是一種判斷、推測,他們著眼的,無非是第二句的一個「還」字,此外並無確證。其實,「還」不一定被赦回才能用。《升庵詩話》說:「太白娶江陵許氏,以江陵為還,蓋室家所在。」說法雖則也拘泥了一點,但可知單憑一字而證其必為赦回後作,是難下定論的。安史之亂之前和之後,李白詩的內容和風格都有不少變化;此詩從風格上看倒更像是他前期的作品。蜀中三峽一帶,李白經過不止一次,他早期又喜歡擬前人之所作。此詩所寫與《水經注·江水》中一段有名的文字極其相似,這又是把詩的內容全看作記事而據引編年不大靠得住的地方。白帝城所在三峽一帶地勢之高,我們前面在談到《峨眉山月歌》時,已引過《水經注》中的話,此外,酈道元的文章還直接寫到:「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與此詩題和前兩句全合。文章又說:「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則與此詩寫兩岸猿聲的意境有關。儘管取材、用語有所依據,要寫成詩,詩人仍須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藝術想像力。  詩的前兩句總敘自白帝至江陵舟行之速;後兩句則選取其中具體的、生動的、霎時間的情景,形象地加以表現,猶如特寫鏡頭。這是絕句中常用的辦法。在總敘中「彩雲間」三字,很有表現力,把早晨雲霞滿天的景色和白帝城高峻的地勢一齊寫出來了。「千里」與「一日」在同一句之中對舉,更起著強調的作用。特寫情景更有創造性,在這裡,猿聲並不給人以凄異之感,它只用來表現歡快。第三句並非寫兩岸山上猿多,而仍在於說船快。意思是前山猿聲尚在下一頁耳邊迴響,後山的猿聲又傳來了。蘇軾《江上看山》詩:「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既然「萬重山」於瞬息之間從「輕舟」兩旁掠過,那末,即使幾座山間只有一隻猿在叫,在船上的人聽起來,也仍是猿聲不絕於耳的。這裡,應該把「不住」與「已過」對照起來看,才能體會到此詩所創造的是極其輕快的意境。  聽蜀僧濬彈琴①  蜀僧抱綠綺②,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③,如聽萬壑松④。客心洗流水⑤,遺響入霜鍾⑥。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註解】  ①濬(xùn訓):僧人名。 ②綠綺:漢代司馬相如有琴名綠綺,這裡用指名琴。 ③一揮手:彈琴。 ④萬壑松:萬壑松濤之聲。 ⑤「客心」句:客,李白自指。洗:說琴聲滌凈了心中的塵世雜念。流水:優美的琴聲,用「高山流水」典。參見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詩「知音」。 ⑥「遺響」句:琴的餘音和山寺中的鐘聲相應和。傳說豐山有九鍾,霜降時鐘就會鳴響。見《山海經·中山經》。  【探勝】  此詩前半首不用律詩「起」、「承」常法,是一直說下來的。「蜀僧」這個主語,就管住三句,但題目所要寫的「聽」琴,到第四句方才點出。這很像古體詩的起頭。從律詩一般章法看,我們也許會覺得發端過遠,浪費筆墨。其實不然,這樣寫恰恰是非常成功的。蜀僧抱著司馬相如用過的那樣的名琴,飄然自峨眉山上下來。這就先使人覺得他的風度氣概不同凡俗,用嚴羽論唐詩的話來說,所謂「未論工拙,直是氣象不同」。尚未寫到聽琴,卻實為聽琴而寫,這是虛處落筆的妙用。緊接寫彈琴、聽琴,筆調直趨而下。「一揮手」,言其得心應手,毋需費力也,正見其藝高。「萬壑松」,喻琴聲清亮宏遠,而琴曲中又恰巧有《風入松》之曲。這一聯不用對仗而更見自然澹蕩之致。五、六句雖處於一聯之中,卻當兩聯之用。一句是聽琴的正面,寫琴聲之高妙,如流水洗滌客心,暗用伯牙鼓琴典故而無痕。一句是聽琴的尾聲,以霜鍾喻琴聲之清迥,但只用一「入」字,說餘音與山寺之鐘鳴相應和,關帶結尾。末聯說自己陶醉於琴聲之中,不覺雲深山暮,時間已久。詰問句有驚訝情態,寫出從夢幻般的美妙藝術境界中驚醒過來時的那種悵然若失的心情。李白詩重在表現主觀感覺、印象、情緒,而對事物的具體細節,很少作客觀的描繪、刻劃。這個特點,從此詩中也可以明顯看出。  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出身於官僚家庭,少時曾漫遊吳越齊魯。三十五歲到長安,奔走謀求功名十年,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值安史亂起,一度被俘,困於長安。脫身潛投肅宗,被授左拾遺,後貶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曾依嚴武,被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稱杜工部。以後又遷至夔州等地,長期過著漂泊依人的生活。大曆三年(768)出川,隔一年,病死於湘江船上。杜甫現存詩一千四百多首,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世稱「詩史」;在藝術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集子整理和評註者很多。較著名的如錢謙益《杜工部集箋注》(即《錢注杜詩》)、仇兆鰲《杜少陵集詳註》(即《杜詩詳註》)、楊倫《杜詩鏡銓》等。  房兵曹胡馬①  胡馬大宛名②,鋒棱瘦骨成③。竹批雙耳峻④,風入四蹄輕⑤。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⑥,萬里可橫行。  【註解】  ①房兵曹:房,姓。兵曹,唐代的下級軍官。胡馬:泛指西域或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產的馬。 ②大宛:漢代西域的一個國家,在前蘇聯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費爾干納一帶。以產良馬著名。 ③「鋒棱」句:即「瘦骨成鋒棱」,說馬的瘦骨棱起,猶如刀鋒。 ④「竹批」句:謂馬之雙耳直堅,狀如削竹。批,削。《齊民要術》:「馬耳欲得小而促,狀如斬竹筒。」 ⑤「風入」句:四蹄輕如風的修辭說法。 ⑥驍騰:勇健迅猛。  【探勝】  杜甫集中有不少寫馬的詩,都很精采。這首五律就寫得詞意警策,章法井然。起手即點「胡馬」,正面落筆;寫它來自大宛,瘦骨見棱,是先說名馬良種,骨相奇異。三、四句承上,狀馬之形表:一言馬態之雄,一言馬行之速;一靜一動,「批」、「入」二字,錘鍊有神,「風入四蹄輕」句尤見造語之妙。詩上半首實寫,下半首轉入虛寫。兩聯對仗,前後隨之變化:頷聯實寫而整齊,頸聯虛寫而流動;詩律之細,一絲不苟。「所向無空闊」,寫馬的氣概,說它能注坡越澗,辟易千群,日行萬里。「真堪托死生」,寫馬的品質,說它能與人一心,生死不負,臨危可托;與詩人《題壁上韋偃畫馬歌》中所說的「時危安得真致此,與人同生亦同死」是同樣的意思。這兩句雖詠名馬,卻像是在說良友、大將,所以七、八句能因勢作結。尾聯用「有如此」三字,挽住上文,筆力老健;而借馬為說,望房兵曹立功於萬里之外,最為切題。杜甫寫馬寫鷹,總不離表現人的精神,而且常常寄託著他自己的襟懷抱負。如「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畫鷹》)「青絲絡頭為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高都護驄馬行》)等等,都與此詩一樣,可以同時看作是詩人下一頁的自我寫照。能寄情於物,所以詩寫得成功。  飲中八仙歌①  知章騎馬似乘船②,眼花落井水底眠③。汝陽三斗始朝天④,道逢麴車口流涎⑤,恨不移封向酒泉⑥。左相日興費萬錢⑦,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⑧。宗之瀟洒美少年⑨,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註解】  ①飲中八仙:盛唐時代喜飲酒的八個名人,先後都曾在長安,但非一時彼此都有交往的,其中四人卒於開元、天寶之間。 ②知章:賀知章。似乘船:形容馬上醉態。 ③眼花:指醉後眼花。「落井」事,若非純出杜甫想像,或有所據,再加誇張。 ④汝陽:汝陽郡王李琎,玄宗李隆基兄李憲的長子,杜甫作過他家的賓客。朝天:朝見天子;上朝。 ⑤曲:酒母,制酒用。 ⑥酒泉:唐代郡名,今甘肅酒泉縣。傳說城下有金泉,味美如酒。 ⑦左相:李適之,好與賓客宴飲,天寶元年為左丞相;受李林甫迫害,五載罷相,後來服毒自盡。 ⑧「銜杯」句:李適之罷相時曾賦詩說:「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銜杯:飲酒。樂聖:樂於聖時。避賢:退隱不仕。又聖、賢是酒的代稱,語涉雙關。《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徐以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每醉清酒謂「中聖人」。有一次,文帝問他:「頗中聖人否?」他回答說:「不能自懲(戒;剋制),時復中之。」 ⑨宗之:崔宗之,開元初吏部尚書崔日用之子,官侍御史,後謫居金陵。與李白友善。 觴:酒杯。白眼:除實寫外,兼說其兀傲,暗用晉代阮籍以白眼對其所鄙視者事。 玉樹:多喻美姿容。《世說新語·容止》:夏侯玄貌美,毛曾則長相不揚,兩人共坐,時人謂「兼葭(蘆葦)倚玉樹」。 蘇晉:歷任吏部、戶部侍郎,太子左庶子,信佛。長齋:常常齋戒。 逃禪:逃離禪戒,指以醉酒事佛。 「李白」四句:當是捏合李白數事而成。《新唐書·本傳》:玄宗詔李白為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帝坐沈香亭,欲得李白為樂章,白已醉,左右以水灑面,醒後援筆成文,婉麗清切。范傳正《李公新墓碑》:玄宗泛白蓮池,甚歡洽,召李白作序,時白已酣醉於翰苑中,乃命高將軍(力士)扶以登舟。 張旭,著名書法家,善長草書,有「草聖」之稱。《新唐書·本傳》:「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 焦遂:布衣文人,常和詩人們交往。據說他平時口吃寡言,醉後卻十分健談。卓然:特出的樣子;出眾。  【探勝】  這首歌中所寫的八個人,並非生活於同時,有的比較早,如蘇晉在開元二十二年已歿。如果杜甫二十三歲前能認識他,詩中的事也是追憶,或者也可能是未識面而據傳聞寫的。不過這些人都先後在長安做過官或居住過,據現在所知,大多都與杜甫先後有過交往或者是認識的。他們都各有不同的才幹,性情上相同之處,除了嗜酒外,都有點狂放不羈,所以稱他們為「仙」。  賀知章,會稽人,是乘慣了船的,所以就藉此為比,形容他騎在馬上自得其樂、搖搖晃晃的醉態。「眼花落井」,也許當時真有過類似的事情也難說,不過無論如何,「水底眠」總是誇張。賀公自號「四明狂客」,這樣寫他醉後忘軀的狂放,正是有點「仙」氣了。  李琎的身份是郡王,所以不妨醉後入朝;見曲流涎,欲往酒泉,說得非常幽默。詩寫他「恨不移封」,故相應地也用「汝陽」封號稱之。  李適之,唐書本傳說他「雅好賓友,飲酒一斗不亂,夜則燕賞」,可見常設豪宴,以「長鯨吸百川」為喻,誇張他的縱飲,也說得風趣。他遭到李林甫的迫害,先罷相,後服毒。歌中稱其為「左相」,巧用其罷相詩語,又可見杜甫對他的不幸是寄予同情的。  崔宗之,歌中將他比作晉代阮籍。阮詩有「朝為美少年」之句,「又能作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此即暗用其事寫席前之狀,使人感到崔也有「步兵白眼向人斜」的傲岸性格,描繪他醉後傾倚搖曳的美好身姿,取喻生動;「玉樹臨風」一語,因而著名。  蘇晉信佛而不止酒,長齋而又好飲,顯然矛盾。杜甫抓住這一點,寫他不能自制,而用一「逃」字,等於說他視禪教之戒規為苦事;看他平時坐禪、參禪,頗似一片虔誠,實際上往往貪杯,醉中真情畢露,只想逃禪罷了。語言十分詼諧。  李白被稱為「謫仙」,他那種「敏捷詩千首」的非凡才能和「戲萬乘若僚友,視儔列如草芥」的高傲性格,結合著他縱酒放浪的行為,在詩中得到了極生動、極有概括性的描繪。這四句詩因此而成為一幅最出色的李白肖像畫。  張旭,李肇《唐國史補》說:「旭飲酒輒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搵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顛』。醒後自視為神異,不可復得。」飲酒與草書相連,並非虛構。「脫帽露頂」,固然是寫他醉後豪放顛狂之態,亦見其有所自恃而不拘禮法,敢於傲視王公。他所擅長的是「狂草」,醉墨淋漓,揮灑自如,滿紙龍蛇,變化無窮;正好下一頁以「雲煙」來形容。  焦遂,事歷不詳,只知道他布衣身份(見袁郊《甘澤謠》)。所傳他平時口吃之說,雖能為他醉中一反常態的樣子增添趣味,可惜事無可據,清人仇兆鰲以為那純屬注家的「妄撰」。歌中寫他酒後健談,卓然獨異,不像他人之沉湎於醉鄉,正是寫法上的變化不板。  詩分詠八人,每人所得句數不一,或兩句,或三句,寫李白獨多,用四句。此非偶然,足見李白在杜甫心目中的地位,也高出眾人。詩用「一先」韻,句句都押。其中「船」字、「眠」字、「天」字各押兩次,即「似乘船」、「不上船」,「水底眠」、「酒家眠」,「始朝天」、「望青天」;「前」字連押三次,即「臨風前」、「綉佛前」、「王公前」。通常一首詩中,韻是很少重押的。這裡雖說是一首歌,卻並無頭尾,結構上形同八首相聯的組詩,因為各有獨立性,所以前面用過的字,後面不妨再用。這樣的形式,也是杜甫的創格。從這首詩,很可以看出杜甫描寫人物形象的本領。  兵車行  車轔轔①,馬蕭蕭②,行人弓箭各在腰③。耶娘妻子走相送④,塵埃不見咸陽橋⑤。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⑥。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⑦。或從十五北防河⑧,便至四十西營田⑨;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註解】  ①轔轔(lín林):車行聲。仇兆鰲註:「眾車之聲。」 ②蕭蕭:馬鳴聲。仇兆鰲註:「鳴不喧嘩。」 ③行人:行役之人,即征夫。 ④耶:通「爺」。妻子:妻子、兒女。走:急行,奔跑。 ⑤「塵埃」句:即塵埃使咸陽橋不見。形容出師之盛。咸陽橋:舊名便橋,在唐都城長安之北、咸陽縣西南十里,橫跨渭水,是當時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 ⑥干:沖。孔稚圭《北山移文》:「干青雲而直上。」 ⑦點行:按照名冊順序抽丁入伍。頻:頻繁。 ⑧或:有的人。十五:與四十都是指年齡。北防河:在黃河西北防守。錢謙益註:「是時,吐蕃侵擾河右,故曰防河也。」 ⑨營田:即古時之屯田制;士兵駐守在邊境上,平時種田,戰時打仗。王嗣爽曰:「西營田,乃戍卒防吐者。」(《杜臆》) 里正:里長;唐時百戶為一里,設里正一人。與裹頭:替他們裹扎頭巾。這是說出征者尚幼,還沒有學會包頭巾。 戍邊:守衛邊境。戍:守邊。 武皇:漢武帝,借指唐玄宗。錢謙益註:「唐人詩稱明皇(即玄宗)多雲武皇。」開邊:指以武力開拓疆土。意未已:野心未止;慾望還沒有滿足。 漢家:也是借漢說唐。山東二百州:指華山以東的廣大地區。隋時,潼關(在華山旁)以東有七道、共二百十七州。唐時改州為郡,共一百九十二郡。這裡稱「二百州」,既沿用舊名,又約舉成數。 荊杞:荊棘、枸杞,野生的灌木。指田園荒蕪的景象。 把:持,握;動詞。 無東西:指莊稼長得雜亂,不成行列,東西莫辨。 況復:何況。秦兵:秦地的士兵,關中(今陝西省一帶)古時為秦國的土地,這裡指的即詩人所見長安之徵夫。 被驅:被驅趕;指接受命令被派往邊地。 役夫:征夫自稱;即前之「行人」。敢:豈敢。 且如:就比如。未休關西卒。函谷關以西的士兵(即前之「秦兵」)尚在打仗,未得休整。休,指休戰。據《資治通鑒》:天寶九載十二月,關西遊奕使王難得擊吐蕃,克五城,拔樹敦城。詩中說的,即指此事。 縣官:指朝廷。 信知:確實知道;真正懂得。惡:不好。 青海頭:青海邊上。唐高宗時,這一帶為吐蕃所並。以後,尤其是玄宗開元、天寶間,唐軍曾多次與吐蕃在青海附近作戰,雙方傷亡都很重。 煩冤:為冤死而悲愁怨恨。 啾啾:象聲詞,多形容鳥或猿猴的叫聲,這裡則用以寫想像之中的鬼哭聲。  【探勝】  此詩諷喻唐帝國無節制地實行開邊政策,連年發動對吐蕃的討伐戰爭,以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災難。自天寶六年起,唐軍屢攻吐蕃石堡城,不克。八年,玄宗復使哥舒翰攻拔石堡,唐兵死者數萬(詩中所謂「邊庭流血成海水」即指此)。天寶九年(750)冬十二月,關西遊奕使王難得再擊吐蕃(詩中所謂「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即指此)。其時,杜甫正在長安,親見了點行出征的悲慘場面,傾聽了服役者對朝廷好大喜功、推行黷武政策的沉痛控訴,寫下了這首動人心魄的新樂府。  這首詩一開頭就寫出了緊張的氣氛。「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車隆隆,戰馬悲鳴,以聲音敘起,短語有節奏感;車馬之喧,背面烘托出徵人行進時默默不語的神情。從車、馬轉到行人,用特寫鏡頭,突出他們腰間佩帶的兵器。他們去幹什麼,已不言而喻。接著,作者讓我們再把視線從徵人移向後面跟著而來的一大群老弱婦孺:「耶娘妻子走相送」。這裡「走」字下得極準確。「走」,在古代是急行、奔跑的意思,如「走馬看花下一頁」、「落荒而走」皆是。老弱的步子當然不比青壯年征夫,所以要跟上隊伍就非得急匆匆奔走不可;而行步的急促,又反映出他們情緒的緊張慌亂。然後詩人再把鏡頭拉開:「塵埃不見咸陽橋」,讓我們看到了咸陽橋一帶煙塵瀰漫、馬嘶人鬧的亂鬨哄的遠景、全景。咸陽橋是當時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地,徵人與送行者亦當於此分手。現在橋已被揚起的塵埃遮沒,想見場面之驚心動魄。  離別的最後時刻到了!詩人只用「牽衣頓足攔道哭」一句,便描摹出其間的種種情狀,作用恰如幾個分鏡頭:「牽衣」,寫有人依依不捨;「頓足」,寫有人悔恨懊惱;「攔道」,寫有人簡直痛苦絕望到不顧一切的地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人們都在流淚哭泣。於是由分而合,總束一句:「哭聲直上干雲霄」,彷彿要讓悠悠蒼天來看看這人間的慘象。《唐宋詩醇》評這一段說:「寫得行色匆匆,筆勢洶湧,如風潮驟至,不可逼視。」良非虛言。在這裡,詩人給我們描繪出一幅極其逼真的生離死別的出征圖。到此為止,敘述別徵人悲楚之狀,是紀事;後半則轉為述徵人自申苦役之情,是紀言。  後段以「道旁過者問行人」一句引起行人一大篇答話,但這番話並非直瀉而出,而是有頓挫、有層次的。開頭,「行人但云點行頻」,只說了「點行頻」三個字,意思說抽壯丁沒個完;三字一頓,欲言吞聲,情態如見。所以下面仍接著說了一大篇話。先從服役時間之長久說起:少小從軍,老大不歸;然後再提到「邊庭流血成海水」。這樣,前面所描寫的哭聲震天的送親人出征的慘象得到了解說:原來這一去就是生離死別啊!作為從征者痛苦與死亡的對照的是:「武皇開邊意未已。」詩人將揭露的矛頭勇敢地直指最高統治者——唐玄宗,說他用武力擴張疆土的慾望尚未滿足。這一句是全篇的主旨。然後,述說者以「君不聞」領起,將話題拉開到華山以東,即關東的廣大地區。言及「山東二百州」,可見服役者非止於秦地士卒,全國各地無處不在行役;而「千村萬落生荊杞」便是這種無休止徵兵的最明顯的直接惡果。善寫詩者總不肯用直筆,杜甫說田地荒蕪,無人耕作,也用「縱有健婦把鋤犁」反襯。這樣寫,愈見百姓為生存而掙扎的真實情況。「況復秦兵」二句,將放開去的話題又收回來,仍說到自身——關中秦地的士兵,敘事有開有合。至「被驅不異犬與雞」,又一停頓,以下換用五言。「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用「雖」,用「敢」(豈敢),已明言不敢訴說,然而接著便是訴說:「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寫出了役夫積忿在心,欲忍不能、欲止不得的神情。而「且如」、「從何」等詞,語態聲氣何等逼真!「未休關西卒」應前「開邊意未已」;「租稅從何出」承上「村落生荊杞」。「生男」「生女」四句,用秦築長城民謠意而重鑄,語若己出,極為沉痛;而又關合「爺娘妻子」,恰如訣別贈言。詩以人哭敘起,鬼哭作結,給人的聯想,就像東方樹所說的:「目中之行人,皆異日之鬼隊也。」(《昭昧詹言》)因而更顯得凄楚慘怛,哀怨不盡。  詩把唐帝國的內外矛盾結合起來寫,對外的不斷用兵,促使對內加緊壓榨;百姓的大批死亡,造成廣大農村生產力的嚴重破壞。能這樣提出問題,在其他詩人作品中是罕見的,這正是杜詩傑出處。而這一切又歸結為最高統治者的好大喜功,揭露也是極為大膽、深刻的。詩用紀事與紀言相結合的形式,打破了單純紀事的題材局限性,使詩歌既能正面描繪出典型的、真實的出征畫面,又能通過對話所涉及到的內容,更廣泛、更深刻地揭示出它的意義;同時,紀言形式的運用,也提供了最方便的條件,使詩歌能夠直接地反映出人民的情緒和願望。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①。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②。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③。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④?  【註解】  ①鄜(fū夫)州:今陝西富縣。當時杜甫的家安置在鄜州。只獨看:天寶十五載(756)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今屬寧夏),杜甫離家欲投奔靈武,途中為安祿山叛軍所俘,帶往陷於叛軍的長安。詩正是秋夜在長安所寫,故有此語。 ②憶長安:指想念他們的爸爸。 ③「香霧」二句:想像妻子望月的情景。 ④虛幌:指門窗上通明的薄帷。雙照:指月光照著團聚的夫妻。  【探勝】  此詩中實有三種月夜境界:一、詩人所在之長安月夜,詩中未著一字;二、家室所在之鄜州月夜,詩中擬想而寫到的;三、將來與家人團圓的月夜,詩中對之而寄託希望的。  詩人身在長安,望月有懷,但入手卻從對面鄜州著筆,反寫進一層。「獨看」二字,一篇之眼。三、四句接寫「獨看」:說兒女尚幼小,不解看月思人。既不會想到身在淪陷了的長安的父親,也不理解他們的母親對月想念長安親人的心境。閨中獨憶遠人,已是悲愁,小兒女未解憶父,且不解其母所憶,更是可悲,這是又進一層。如此寫「獨看」,真可謂力透紙背!「長安」二字,從鄜州倒點出來,亦出人所料。此聯作流水對,承上一氣如話。五、六句寫閨中望月之久,所以鬢髮已濕而玉臂覺寒。寫望月之久,即寫憶夫之深,而實則還是說自己的思念不盡。杜甫詩中提到妻子下一頁,慣用「老妻」、「瘦妻」等語,從不誇耀,這裡卻麗詞工句,用「香霧雲鬟」、「清輝玉臂」形容,如說佳人麗姝,此正由於懷人心緒使得柴門茅屋之家,在想像中直如天堂仙境,這也是人之常情。末聯作希望之詞,回應發端。「何時」,寫出茫然心情,與開頭「今夜」相應:「雙照」由「獨看」生出,又不脫「月」字。寫他日月夜雙照淚乾,正寫此夜獨望而淚不幹也。處處從對面著筆,字字從月色照出。心往神馳,詩意盎然。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②。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③。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④。  【註解】  ①「國破」二句: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即杜甫居住在淪陷的長安的次年春天所見的景象。 ②「感時」二句:感傷國事,見花開反而使人流淚;恨與家人久別,聞鳥鳴反而使人驚心。 ③連三月:直到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抵:值得。 ④白頭:白髮。渾:簡直。不勝簪:不能插發簪了,說白髮稀疏。簪,首飾,束髮於頭頂時,用簪橫插住,以免散開。  【探勝】  這是杜甫陷於安祿山軍中,次年在長安寫的作品。  首句反映詩人愛國的深摯感情。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來鏗鏘有聲,氣勢不凡。說「山河在」,可見隨著國家的殘破,京都中往日繁華都已消失,只有山河依舊。次句一個「深」字,是經過錘鍊的詩眼,寫出劫後長安景象。春天本來綠草如茵,「深」字卻顯呈草木蕪叢的荒涼景象。起兩句用對仗,是律詩中的「對起格」。三、四句一般的解說是,花鳥本為怡情悅目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作者見花聞鳥而墮淚驚心。但也不妨作另一種理解,即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會濺淚,鳥也會驚心。兩種解說,雖則不同,但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好詩正可兩兼,憑讀詩者各自體會。詩無達詁,見仁見智,此之謂也。「烽火」、「家書」兩句,分別從「感時」、「恨別」轉出,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自然深摯。「家書抵萬金」,能說出消息隔絕、久望音訊不至時,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所以這一聯膾炙人口。既無訊息,於極無聊賴之際,不免搔首躊躇,末兩句即就此而結,說自己頓覺短髮蕭疏,幾不勝簪。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就更增一層悲哀。  羌 村①(選一)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②。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③。妻孥怪我在④,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⑤。鄰人滿牆頭,感嘆亦歔欷⑥。夜闌更秉燭⑦,相對如夢寐。  【註解】  ①羌村:屬鄜州,杜甫當時家室所在地。在今陝西富縣南。 ②崢嶸:山高峻的樣子,這裡形容雲如奇峰。日腳:俗語,就是太陽。 ③歸客:杜甫自指。至德二年四月,杜甫冒險從長安潛走至肅宗所在的鳳翔,受左拾遺諫官職。閏八月初,得肅宗允許,回鄜州羌村探望家人。④妻孥:妻子和子女。⑤偶然遂:偶然地得以如願。⑥歔欷:同「唏噓」。抽泣鳴咽之聲。⑦夜闌:夜殘;夜深。更:還。秉:持。  【探勝】  肅宗至德二年(757)夏,杜甫自長安脫身至鳳翔,見肅宗,拜左拾遺。秋天自鳳翔還家看望,詩寫歸家時的情景。  開頭先畫出荒村晚景,接寫到家。俗語說:「干鵲噪而行人至。」柴門外鳥雀聒噪,在心情很興奮的詩人聽來,無異在表示歡迎。「歸客千里至」,擬旁人口吻,言外之意如說:「你們快出來迎接吧,看看是誰來了?」與家人會面,「怪」字寫乍見情態,沒有別的字可以代替,比如換作「喜」,就不行。這是不期而至,家人不信杜甫真的還活著。一個「怪」字,包括著驚、駭、疑、喜、怨種種複雜的感情;一個「在」字,包含著經過戰亂、顛沛流離,竟然生還等種種複雜的內容,所以下句接「驚定還拭淚」。不說相見歡笑,而說流淚不止,這種悲喜交集的場面,寫得何等深刻!何等逼真!此真所謂「喜心翻倒極,嗚咽淚沾巾」也。非親身有過深切體驗的人,如何寫得出!這十個字可以看出杜甫刻劃人物情態的真功夫。「世亂」兩句補明此次回家的背景。這是不能沒有的,否則讀此詩就會莫名其妙。「偶然遂」三字,沉重感嘆。看他從淪落的長安逃出後所寫的詩說:「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死去憑誰報?歸來始自憐。」(《喜達行在所》)這就不難想像,三個字中包含著多少流離奔走、艱難驚險的回味!它也正是全詩感情的出發點。在詩結束前,作者宕開一筆,寫四鄰亦為之而憐惜感動,作側面烘托;同時使時間從傍晚至深夜的推移,不覺突然,用心周到。末了仍收回到自家。「夜闌」句,前人有將「更」字作更替、更換之義解的,不足為據。陸遊曾解此句說:「夜深宜睡,而復秉燭,見久客喜歸之意。」十分穩妥。「如夢寐」三字,再回應初見情景,寫心有餘悸,尚在驚怪之中,所以猶疑夢中相見。如此刻劃,真是入木三分。末兩句後人紛紛效仿。司空曙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意相似而總不及此詩真切。晏幾道詞:「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語意雖更婉曲,誠摯也不能過。倒不如陳後山詩作翻案文章說:「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能出新意。  北 征①  皇帝二載秋②,閏八月初吉③,杜子下一頁

將北征,蒼茫問家室④。維時遭艱虞⑤,朝野少暇日;顧慚恩私被,詔許歸蓬蓽⑥。拜辭詣闕下⑦,怵惕久未出⑧。雖乏諫諍姿⑨,恐君有遺失。君誠中興主,經緯固密勿。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揮涕戀行在,道途猶恍惚。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所遇多被傷,呻吟更流血。回首鳳翔縣,旌旗晚明滅。前登寒山重,屢得飲馬窟。邠郊入地底,涇水中盪潏。猛虎立我前,蒼崖吼時裂。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車轍。青雲動高興,幽事亦可悅。山果多瑣細,羅生雜橡栗。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沒。我行已水濱,我仆猶木末。鴟鳥鳴黃桑,野鼠拱亂穴。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潼關百萬師,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殘害為異物!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髮。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爺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坼波濤,舊綉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老夫情懷惡,嘔泄卧數日。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羅列。瘦妻面復光,痴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須,誰能即嗔喝?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新歸且慰意,生理焉得說?至尊尚蒙塵,幾日休練卒?仰觀天色改,坐覺妖氛豁。陰風西北來,慘澹隨回紇。其王願助順,其俗善馳突。送兵五千人,驅馬一萬匹。此輩少為貴,四方服勇決。所用皆鷹騰,破敵過箭疾。聖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軍請深入,蓄銳伺俱發。此舉開青徐,旋瞻略恆碣。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禍轉亡胡歲,勢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綱未宜絕。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奸臣竟菹醢,同惡隨盪析。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微爾人盡非,於今國猶活。凄涼大同殿,寂寞白獸闥。都人望翠華,佳氣向金闕。園陵固有神,掃灑數不缺。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註解】  ①北征:繼《羌村》而作。征,行。鄜州在鳳翔東北。   ②皇帝二載:肅宗至德二年(757)。   ③初吉:朔日,初一。 ④蒼茫:渺茫。問:探望。 ⑤維:發語辭。艱虞:艱難憂患。 ⑥顧慚:自己感到慚愧。恩私被:恩德加於自己獨厚。詔:皇帝命令。蓬蓽:蓬戶蓽門;草屋。對自己家的謙稱。   ⑦詣闕下:至朝廷;叩見皇帝。   ⑧怵惕:惶恐。   ⑨諫諍姿:當諫官的資質才能。 遺失:遺忘;考慮不周全的地方。經緯:引申為組織安排,治理國事。固:本來;原是。密勿:勤勉操心。 「東胡」句:至德二載正月,安慶緒弒其父安祿山,僭稱帝後,繼續反唐。 甫:杜甫。憤所切:所最切心痛恨者。 行在:皇帝的臨時駐地,指鳳翔。 恍惚:心神不安;迷惘。 乾坤:天地;此指國家。瘡痍:指戰亂的創傷。 憂虞:憂愁、煩慮。 靡靡:慢慢地。逾:經過。 眇:少。蕭瑟:荒涼冷落。 晚明滅:在暮色中時顯時隱。 飲馬窟:行軍時飲馬的水窟。 邠(bīn賓):邠州,今陝西彬縣。入地底:形容地勢低洼。涇水:繞邠州之北。盪潏(yù預):水流動洶湧的樣子。 吼時裂:虎吼之聲,彷彿山崖也為之震裂。 戴:帶;印著。這句寫山間幽僻,絕少車馬經過,故偶見石上有車轍印跡可辨,想到它必定年代十分遠久。 青云:指天高雲淡景象。動高興:引動勃勃的興緻。 幽事:指山間景物。 羅生:羅列叢生。橡栗:橡子,櫪樹的果實。似栗而小,可充饑。 濡:滋潤。 緬思:遙想。桃源內:指在世外桃源過自由自在的隱逸生活。 拙:倒霉;愚迂。 坡陀:即山坡上。鄜畤:即鄜州。因古時曾設有祀天的祭壇(畤),故得名。 木末:樹梢。這兩句說自己下山走得快,僕人落在後面高處,回望如在樹梢頭。   鴟:貓頭鷹。拱亂穴:指(野鼠)用嘴、爪拱土挖洞。 「潼關」二句:守潼關的百萬大軍,過去何為潰散得這樣倉卒。卒,同「猝」,頃刻之間。哥舒翰率軍二十萬守潼關,楊國忠促其出戰,不得已引師出關與安史叛軍戰,致全軍覆沒。「散」一作「敗」。 秦民:關中的百姓。 為異物:化為鬼;喪生。 華髮:頭髮花白。 經年:杜甫從去年七月離家,至今年閏八月返回,經過了一年。 百結:形容衣衫襤褸。 「顏色」句:指面色蒼白,無血色。 背面啼:轉過臉去哭了。 「海圖」四句:說利用舊的刺繡品,東拼西湊地來修補粗布衣服,使原來繡的海濤、天吳、紫鳳等圖案,都顛倒移位,顯得十分可笑了。坼:拆開。天吳:神話中的神獸,虎身人面;一說八首人面,八足十尾,皆青黃色。「短褐」一作「裋褐」。褐:粗布衣。 黛:用以畫眉的青黑色顏料。苞:一作「包」,指粉黛包。 衾裯:被子和帳子。稍:漸。 櫛(zhì至):梳掠。   移時:費了好一會時間。朱鉛:胭脂和鉛粉。 狼藉:散亂的樣子;這裡形容小女孩學母妝粉,畫了個亂七八糟的闊眉。天寶末年,流行細眉;元和間,始以短闊而低的眉毛為時髦。白居易《下一頁

上陽人》:「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嗔喝:生氣呵斥。 翻思:回想。 聒:聒噪。在耳邊吵鬧。 生理:生計。 至尊:皇帝;指肅宗。蒙塵:皇帝出奔在外。 休練卒:停止練兵;戰爭結束。 坐覺:頓覺。妖氛豁:象徵叛亂的不祥之氣散開了。 「陰風」二句:形容西北的回紇人馬兇猛而來,勢如凜冽寒風。慘澹:暗淡無色。回紇:部族名,本處於北方,唐末西遷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回紇,唐德宗時又改稱「回鶻」。 「其王」句:回紇王葛勒可汗當時派他的兒子葉護帶領四千多精兵到鳳翔,表示願助唐討逆。肅宗很高興,讓自己的兒子廣平王李俶與葉護結為兄弟。 俗:風俗。馳突:賓士衝突。 少為貴:以少為貴。 勇決:勇猛果敢。 鷹騰:指驍勇的戰士,能如鷹之飛騰。 虛佇:虛心期待。 「時議」句:說朝臣們對借回紇兵持異議,因皇帝虛心待其破賊,不免為之沮喪。氣奪,即泄氣。 伊洛:伊水、洛水,這裡指代東京洛陽。 不足拔:極易收復。 青徐:青州和徐州,今山東及江蘇北部。 旋瞻:立刻看到。略:攻取。恆碣:恆山、碣石山,在今山西、河北境內。   昊(hào耗)天:高天。「正氣有肅殺」,即「有肅殺之正氣」。古時五行說以秋屬金,乃兵、刑之象,以為草木過盛,霜露殺之;邪惡滿盛,亦當受正義之氣所殺伐。 「禍轉」二句:謂形勢轉變已到了滅胡擒賊的歲月。 其:豈。 皇綱:國家的綱紀。 狼狽初:指安史亂起,潼關失守,玄宗奔蜀事。 奸臣:指楊國忠。菹醢(zū hǎi租海):剁成肉醬。楊國忠在馬嵬驛被軍士追殺,屠割肢體,將他的頭用槍挑於驛門外。 同惡:指楊氏家族及其黨羽。盪析:蕩滌離析,這裡指死亡。楊國忠被殺後,子楊暄及韓國、秦國夫人等亦被殺。國忠妻裴柔及其幼子楊晞、虢國夫人及其子裴徽等逃到陳倉,亦被追捕誅殺。 「不聞」二句:沒有聽說過夏朝、殷朝在衰亡的時候,夏桀、殷紂王自動地誅殺了禍國的寵妃。褒妲(dá答):褒姒,周幽王的寵妃;妲己,殷紂王的寵妃。夏桀的寵妃是妹喜。《全唐詩》旁註:夏殷「當作殷周」。這兩句說玄宗能自動誅楊妃(其實是被迫不得已的),可見是不同於古先亡國之君的。 宣光:周宣王和漢光武帝。他們是所謂振興西周和建立東漢政權的中興之主。這裡比肅宗。 桓桓:威武的樣子。陳將軍:指馬嵬事變的主持者,誅殺楊家兄妹的龍武大將軍陳元禮(亦作陳玄禮)。 仗鉞(yuè月):手持大斧,表示代皇帝誅戮罪犯。 微爾:沒有你。人盡非:人民都要淪為異族的奴隸了。 大同殿:在長安南內興慶宮勤政樓北,玄宗朝見群臣處。白獸闥:宮中的白獸門。 翠華:皇帝的旌旗,以翠羽為飾。指代皇帝車駕。 佳氣:吉祥之氣。金闕:皇宮。 園陵:唐朝歷代皇帝在長安的墳墓。 數:禮數。 煌煌:烜赫廣大。太宗業:唐太宗開創的國家大業。  【探勝】  《北征》和詩人兩年前所作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都是杜甫五古長篇中的代表作。這首《北征》的宏偉體制、廣闊內容和作者的深厚功力,是後來其他詩人所難以爭勝的。它作於與《羌村》詩差不多的時候,寫的也就是這次從鳳翔回家。所不同的是,《北征》除了詳盡記敘了此行的始末外,還寫進了許多軍國大事,發表了自己的議論和感想,是一首詩史式的重要作品。漢代班彪曾寫過《北征賦》,杜甫此詩以《北征》命篇,在手法上也有學習賦的地方。  全詩一百四十句,七百字,大致可分五段。我們分段加以介紹:  (一)「皇帝二載秋」至「憂虞何時畢」。  這一段寫離開鳳翔出發回家之前的心情。頭四句先交代北征問家之事。以年月日敘起,鄭重其事。這樣質直的起頭,只有用於立意嚴肅正大的長篇才是適合的。接著抒寫自己顧家和憂國的內心矛盾,表述曲折沉至。在這裡,詩人憂慮國家命運的情懷,多與留戀皇恩的話頭夾雜在一起,有時為了斡旋語氣,還不得不說幾句「頌聖」的話。這要從當時他所處的時代條件和具體地位(朝廷的諫官)、環境(「東胡反未已」)去考慮、分析,要把握他的思想實質,不能只憑一些表面言詞便以維護封建綱常去苛責詩人。這一段末,先以「道途猶恍惚」一句帶起下段,再以深沉嘆息收煞,結得神情俱足。  (二)「靡靡逾阡陌」至「殘害為異物」。  這一段敘途中所見所感。插入「回首鳳翔縣」兩句,反射前段,顧盼多姿。敘起和結束都寫戰亂所造成的哀痛惻怛情景,中間則是幽事可悅的描寫,文勢一張一弛,情之喜戚,事之巨細,相間交替,起伏變化,不作直頭文章,這在長篇巨構中,尤其要緊。不過,興象變更,當合乎自然,呻吟流血的凄慘,不能直接跳到秋花、青雲的高興,中間得有過渡。「猛虎」兩句,就有這樣的作用。以所遇令人吃驚說,它與前面的情景關聯;以所到已入深山幽谷說,它又為後面的興象服務。同樣,在由山間景色轉入到寒月、白骨的慘象之前,也先有「鴟鳥」兩句過渡。這一段中,「山果多瑣細」六句和「夜深經戰場」六句,境界完全不同,但都能以途中所見,隨手生波。「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所言豈止草木下一頁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詩人聯想到人生的勞逸,而作身世之嘆,是很自然的。月下戰場之可怖,帶出了潼關慘敗的歷史事件,使這段文字又回到了對國事憂患、百姓痛苦的慨嘆。  (三)「況我隨胡塵」至「生理焉得說」。  這一段敘到家後與親人相聚的情景。與《羌村》所寫並不重複。詩中描摹悲喜情狀,令人嘆為觀止。比如寫「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爺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寫二小兒所穿補綻衣著是「海圖坼波濤,舊綉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寫痴女的打扮是「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寫孩子們對他們的慈父無所畏懼是「問事競挽須」等等,其幽默風趣,生動逼真,已毋需費辭。從藝術的形象性來說,這一段是全篇中最精採的文字;就一篇長詩中能用各種筆墨,寫各種意境來說,也實在是前無古人的。這一段結束得十分自然,最後兩句把對家中瑣事的敘述,收拾得乾乾淨淨,並能立即轉入下段寫國家大事。所以,後人評贊這樣的結尾說:「忽然截住,萬鈞之力。」  (四)「至尊尚蒙塵」至「皇綱未宜絕」。  這一段敘當時的政局和討叛形勢,並發表議論,夾敘夾議,重點放在朝廷借用回紇兵馬平亂一事上。在杜甫看來,借外力平亂是出於不得已,要防其恃功坐大,將來對唐帝國造成威脅。後來事實證明,詩人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杜甫的思想傾向,詩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開始用「陰風西北來」相比;接著又說「此輩少為貴」,這都不是褒語。有一種解說,以為「少為貴」是雖少而精,恐怕不對,應當是以少為貴,即嫌其多的意思。《留花門》詩中說「胡為傾國至?出入暗金闕?中原有驅除,隱忍用此物。」即是明證。寫「時議氣欲奪」,實在也是詩人藉此表達自己態度的一種方式。王粲《羽獵賦》有「神亡氣奪」之語。這裡說「氣欲奪」,即形容群臣因皇上的虛佇態度而為之喪氣改容。詩人對向回紇借兵平叛事是有微詞的。《唐宋詩舉要》引趙彥才曰:「言聖上雖虛心以待其破賊,時議恐畢竟為害,所以『氣欲奪』也。」這樣的理解,是確切的。所以下接「伊洛指掌收」數句,言下之意,官軍亦足以破賊,毋需專用回紇兵馬。詩中提出「皇綱未宜絕」來,實在也包含著朝廷應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主權的意思。此段最後說到「胡命其能久」,呼應起頭「東胡反未已」句,以示必勝信心。這樣,結束兩句,又開啟了末段。  (五)「憶昨狼狽初」至「樹立甚宏達」。  這一段回顧安史亂起的歷史教訓,期望國家中興。特寫玄宗倉皇出逃途中發生的「馬嵬坡事變」。前人多說杜甫寫詩能識君臣之禮,為尊者諱。因為詩中先說:「事與古先別」,又說「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把誅滅奸惡,歸功於玄宗。僅僅這樣理解,恐不免失之於膚淺。不管是否真的「事與古先別」,杜甫用來與玄宗相比較的,總是夏桀、殷紂、周幽王,而這些人恰恰是歷史上著名的最無道的君主。這是需要有點膽量的。所以魯迅說,歷來文人「敢說『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的有幾個」。(《女人未必多說謊》)誠然,詩人表面上說,對褒妲那樣的人的態度,古今有別,一則未能「自誅」;一則能夠「自誅」。可是誰都知道,唐玄宗賜楊貴妃自儘是出於「六軍不發無奈何」。而且,就連這一點為當今太上皇遮羞的表面諱言,杜甫還非要揭底不可。詩中接著就提到了在馬嵬坡用武力逼迫玄宗從諫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用「微爾人盡非,於今國猶活」這樣不能再高的評價來歌頌他的「忠烈」。這還不是最嚴正的刀斧之筆嗎?有意思的是對《北征》這首詩很少敢非議的清代注家中,就有人對這樣的揭露不以為然。《讀杜心解》的作者浦起龍說:「玄禮為親軍主帥,縱凶鋒於上前,無人臣禮。老杜既以『誅褒妲』歸權人主,復贅『桓桓』四語,反覺拖帶。不如並隱其文為快。願與海內有識者商之。」浦起龍雖則不敢直說杜甫「無人臣禮」,只得借口文章「拖帶」,但這樣寫使他不「快」,卻是明明白白的。這樣的非議,反而使我們更覺得杜甫的偉大。由此也想到,有些評杜詩者,只看到《自京赴奉先詠懷》中稱玄宗為「堯舜君」,便一味強調其忠君而大加貶抑,卻忽視了詩人在同一首詩中對這位所謂「堯舜君」所作的、旁人未曾作過的深刻、大膽的揭露:只知享樂,不理朝政;宴飲於驪山之上,沉湎於歌舞之中;聚斂靠鞭撻,大權歸衛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哪有「堯舜君」是這樣作為的?可見,某些言詞,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實質。當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杜甫對國家中興的希望,是不能不寄托在皇帝身上的。所以,仍以周宣王、漢光武帝來比喻玄宗,並在詩的最後,對「尚蒙塵」的唐肅宗,提到長安宮闕,都人願望、祖宗園陵,以至於開國創業的唐太宗。在那個時代,這些都被看作是最最尊嚴正大的事情。詩以「煌煌太宗業」結尾,與開頭以「皇帝」二字起完全相應。全詩也只有在這樣莊重肅穆、英邁壯烈的氣氛中終曲,才能在藝術結構上壓得住全篇。  石壕吏①  暮投石壕村②,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③,老婦出門看④。吏呼一何怒⑤,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辭:「三男鄴城戍⑥;一男附書至⑦,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下一頁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死者長已矣⑧!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⑨。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註解】  ①唐肅宗乾元二年(759)三月,圍攻鄴城叛軍的九節度使官軍漬退,郭子儀退守洛陽。朝廷加緊徵兵。杜甫當時從洛陽到華州途中,親見點兵抓丁等情況,寫下了組詩《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後人稱之為「三吏」「三別」。 ②投:投宿。石壕村:在今河南陝縣東。 ③逾牆走:越牆逃走。 ④出門看:「看」與「村」、「人」古韻是通押的。一作「出看門」,當是後人所改。 ⑤一何:何等;多麼。 ⑥三男:三個兒子。鄴城:今河南安陽縣。郭子儀等九節度使曾圍安慶緒於鄴城,後叛將史思明來救援,唐軍不戰自潰。 ⑦附書:帶信。 ⑧長已矣:永遠完了。 ⑨乳下孫:正在吃奶的孫子。 孫母:小孫子的媽,即老婦人的兒媳。 老嫗(yù遇):老太婆。 河陽:孟津,在今河南孟縣,守衛洛陽的戰略要地。役:指往兵營中服役。 備:辦。晨飲:早上燒火做飯,泛指勤雜工作。 「天明」二句:杜甫敘述自己第二天離開石壕村投宿處的情景。表明老嫗已被帶走。  【探勝】  介紹「三吏」「三別」的文章不少,《石壕吏》尤為人們所熟悉。這裡對詩的本身分析就從略了,只想就認識上有分歧的一些問題,談一點看法。  「三吏」「三別」揭露了唐代統治階級的腐敗和橫暴、封建兵役制給人民造成的苦難,這當然有深刻意義。但另一方面,作者也還勉勵人民忍受巨大的創痛,去參加平叛戰爭,為此,還替「王師」及其統帥講過好話,說軍隊里「撫養甚分明」,「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僕射(指當時守洛陽的郭子儀,他曾為左僕射)如父兄」(《新安吏》)等等,這樣寫是否美化了封建兵役制,掩蓋了統治階級的罪惡?如果杜甫不這樣寫,而只作揭露,是否能更提高「三吏」「三別」的思想性?《石壕吏》是否因為它只在揭露,所以是「三吏」「三別」中最出色的一篇?《石壕吏》中為什麼詩人目擊這件事而不作聲?是否過於冷漠?  我們以為問題恐怕不能這樣看。「安史之亂」的釀成,固然是李唐王朝政治腐敗,對人民剝削、壓迫太重,加劇了內外矛盾的結果,但主要代表著北方落後民族統治集團利益的安、史叛亂勢力的猖獗,卻給國家人民帶來更大的災難禍害。因而,平叛戰爭在當時不但符合封建地主階級王朝的利益,同時,也基本上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戰爭是必須進行的。當然,戰爭的重擔全部落到了人民的頭上,取得勝利的巨大代價,也得由人民的生命財產、血淚痛苦來償付。國家與人民,在討伐叛亂這一點上是既矛盾而又統一的。憂民憂國的偉大詩人在這種歷史環境里,他的內心存在著深刻的矛盾,也必然會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要求詩人只能揭露控訴,不能頌揚慰勉,這是不顧歷史具體情況的簡單化態度。杜甫之偉大,正在於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在特定歷史環境里的人民的情緒和要求。  《新婚別》中「暮婚晨告別」的女子對自己「守邊赴河陽」去的丈夫說:「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石壕吏》中把自己三個兒子全獻給了國家的老婦人說:「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甚至像《垂老別》中看著自己「老妻卧路啼」而不得不與她訣別從征去的老頭兒也嘆息說:「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這些都不是代表人民群眾思想的一個方面嗎?難道他們全都只顧念個人一家,而沒有想到這場平亂戰爭是非進行不可的嗎?普通百姓都知道這個道理,我們為什麼獨獨要以此去責備詩人呢?  杜甫當時剛從洛陽(詩中提到的河陽,就在其對面)出來,去往華州。他對那裡急需兵員和服役的一般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垂老別》中老人說那裡「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守備比較鞏固,敵人很難渡河;「勢異鄴城下」,與不久前九節度使圍攻鄴城而潰敗的形勢不一樣。這和《新安吏》中詩人所說的掘壕牧馬,勞役尚輕的慰語是相合的,當非謊言。何況,防守洛陽的就是後來收復長安、平定叛亂的功臣郭子儀。杜甫說他對待士卒撫養分明,親如父兄,雖為了安慰徵人及其家屬的需要,或不免有溢美成分,但也並非不負責任的欺騙。唐書本傳說:「子儀事上誠,御下恕,賞罰必信。」這不正是「撫養甚分明」嗎?郭子儀自己上書則說:「臣願陛下斥素餐(吃白飯的官員)去冗食,抑閹寺(限制太監的權力),任直臣,薄征弛役,恤隱撫鰥;委宰相以簡賢任能,付臣以訓兵禦侮,則中興之功,日月可冀。」可見,他並不是「西屠石城取紫袍」,一心邀功,不恤士卒的哥舒翰之流的將領。  總之,這一點並不能看作是「三吏」「三別」的短處,恰恰相反,我們以為杜甫作品的詩史式的深刻性正在這裡,他並沒有違背事實去頌揚朝政清明、王師無敵。如果因為徵兵的官吏橫暴、兵役負擔沉重,給人民造成很大的痛苦,在詩中就只是控訴兵役制殘酷,忘了戰爭本身的正義性,忽視了人民群眾有著極其下一頁可貴的平定叛亂的願望和自覺性,那是不可能提高作品的思想性的。杜詩中揭露的分量和它的藝術感染力,要比他的慰勉話重得多,深得多,這也是容易理解的。因為人民的種種苦難畢竟都是杜甫親眼看到的,並不斷地激動著他的。  「三吏」「三別」既是組詩,就互為補充,每一首可以各有側重。比如《潼關吏》中的吏就不是譴責對象,詩人對他只是告戒、勉勵。《石壕吏》是寫得出色的,但如前所述,不能把原因歸之於只有揭露,《新安吏》、《新婚別》等也是寫得很好的。同時,組詩中每一首寫法也可以不盡相同。《新安吏》《潼關吏》,作者作為詩中人物出現,有對話,有議論;在「三別」中,作者就不出場,僅僅作客觀描寫。《石壕吏》中的作者,地位處於兩者之間,他雖上場,但只充當事情經過的目擊者,而不作劇情中人物,所以只在詩的起結處點出他投宿與告別。這又是一種寫法。這樣寫,既說明此事是親身耳聞目見,增加了它的真實感,又因客觀描寫而把對這一家人命運的同情和對事情的思考、議論,全讓給了讀者。有人看到詩人寫這件事而沒有寫自己出來講話,就以為他是保持沉默,不表態,只是一個「無言的旁觀者」,從而對詩人的漠然態度表示驚異,這多半是不明詩人構思立意或對詩人有偏見的緣故。  蜀 相①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②。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③。三顧頻煩天下計④,兩朝開濟老臣心⑤。出師未捷身先死⑥,長使英雄淚滿襟!  【註解】  ①蜀相:指諸葛亮。《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章武元年(221),以諸葛亮為丞相。」 ②錦官城:成都的別稱。諸葛亮的祠堂(今名武侯祠),現在成都市南郊公園內。 ③黃鸝:即黃鶯。 ④「三顧」句:劉備三顧茅廬於隆中(今湖北襄陽縣西),多次勞煩諸葛亮,向他請教天下大計。 ⑤「兩朝」句:諸葛亮輔佐先主劉備開創大業,又在劉備死後,助後主劉禪支撐危局,經歷兩朝,開業濟危,表現出老臣的一片忠心。 ⑥「出師」句: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234)春出兵伐魏,功未立而病死於渭水南五丈原軍中。  【探勝】  肅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棄官至秦州(今甘肅境內),冬去同谷(今甘肅成縣),歲晚入成都。次年為上元元年(760),春天,他在成都往謁諸葛武侯廟,寫成此詩。  作者對諸葛亮為國家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備致崇敬。詩以武侯祠所在「柏森森」景象開始,象徵著諸葛丞相的不朽功業和崇高形象。杜甫另有一首《古柏行》說:「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亦以參天古柏,起人物大材之興象。此詩首句以詰問作勢,莊嚴敬重,對第二句的自答,起著強調的作用。三、四句上承祠堂,寫景;下啟感喟,抒情,情景兼而有之。造句之老練、意境之深遠,他人不能到,而得力尤在「自」、「空」兩個虛字上。階前春草年年生機盎然,本亦如武侯之精神,但著一「自」字,見無情草木,自生自榮,不顧人事寂寥;深樹黃鸝,喈喈和鳴,本亦令人聞之愉悅,但著一「空」字,見英雄已去,空餘祠廟,好音徒增傷悼。兩句寫出祠堂荒涼,而感物思人之情懷,卻在言外。五、六句正面讚歎歌頌,一句寫他的智略才識,一句寫他勤勞忠誠,而諸葛亮開基創業,濟時匡蜀的一生事迹,兩朝功業,在十四個字中就說盡了。語言高度概括。末了以大星殞落五丈原,竟使「中原得鹿不由人」意作結,真千古英雄同慨!諸葛亮所處的時代環境,後主庸懦,權奸用事,致使其無法成就功業。詩人之傷痛,或正在於此。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①,卷我屋上三重茅②。茅飛渡江灑江郊③,高者掛罥長林梢④,下者飄轉沉塘坳⑤。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⑥,公然抱茅入竹去⑦,唇焦口燥呼不得⑧,歸來倚杖自嘆息⑨。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註解】  ①秋高:秋季天空高曠。 ②三重(chóng蟲):幾層,是虛數。 ③灑:散落。 ④罥(juàn絹):掛 。長:高。 ⑤沉:深。塘坳(āo凹):水塘和積水窪地。 ⑥能:如此,這樣。 ⑦竹:指竹林。 ⑧「唇焦」句:喊得唇焦口燥也不能把他們叫回來。 ⑨倚杖:拄著拐杖。 俄頃:一會兒。風定:風停了。 漠漠:灰暗的樣子。 布衾(qīn親):布被。 惡(è扼):睡態不好。里:布被的里子。 雨腳:下來的雨。唐時口語,物自天下降近地面者,常加一「腳」字,如日腳、雲腳。 喪亂:戰爭造成的離亂,指安史之亂。 徹:徹明;到天亮。 安得:怎能有。 庇(bì閉):遮蔽。寒士:泛指窮苦的人。 突兀(wù物):高聳的樣子。見:通「現」。 足:滿足,心甘情願。  【探勝】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的秋天。杜甫到成都後,在城西浣花溪築起個草堂居住。上元元年至二年,沒有官職,生活困難。八月里,碰上一場狂風驟下一頁雨的襲擊,詩人屋破,無地蔽身,長夜沾濕,寒冷難寐。這首歌就寫下了他這次的不幸遭遇和由此而產生的感想。  詩的內容共分四段。所用的形式是句法參差不齊、聲韻變化自由的歌行體。詩的頭兩段句數成單,都是五句。在通常情況下,詩句是成雙配搭的。因為兩兩相輔,節奏就顯得協調而有規律,倘若成單用獨,就會使人產生一種不穩定的感覺。這兩段雜以獨句,正是利用了這一特點。一則表現狂風破屋的聲勢,一則寫出無可奈何的焦急,都因句子成單而增強了不同尋常的效果。第三段由風轉雨,由晝入夜,屋破雨打,仍不離詩題,正可見前面寫詩人的焦急是有理由的,他早已預料茅草被吹走將造成怎樣的困難。「布衾多年冷似鐵」,足見詩人一直過著窮困的生活;「長夜沾濕何由徹」,不但寫詩人因漏雨而通宵無眠,其中還包含著喪亂中無窮的流離顛沛的回憶。這樣,順理成章地轉入末段,推己及人,聯想到廣大貧苦之士。從現實進入幻想,希望能有萬間廣廈,大庇寒士,行文又雜單句,而且到末尾接連地間用九字長句;在一聲「鳴呼」的嘆息之後,韻亦由平聲轉為入聲。通常,換韻多同時換段;換段而不換韻,有助於增加前後之事相連接的感覺,如第二段到第三段即是;不換段而換韻,則又常常表現為語氣的轉折或情緒的變化。所以,這一切都適合表現詩人心情的激蕩。幻想和願望,都是遠在詩題之外的境界,但詩人用末句「吾廬獨破」一筆兜轉,收入本題,其疾如風。開而能合,放而能收,變幻之中,自有法度。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對窮苦人民的可貴的同情心和深厚的愛。詩無疑是有人民性的,是表現了人道主義精神的。可是,有人以為,杜甫的住宅,茅草既有三重,總有一尺多厚,這樣的茅屋冬暖夏涼,比起瓦房來還要講究;詩人罵貧窮的孩子為「盜賊」,反自訴貧困,忘記了農民比他窮困百倍;還找出「寒士」二字,說詩人其實只為讀書人打算,並不為人民著想,即使有廣廈千萬間,他們也是不能住進去的;甚至把幻想的圖景當作施工的方案說:這許多廣廈不知要費多大的勞役,詩人恐怕沒有想到吧?如果那麼多的廣廈真的像蘑菇那樣在一夜之間湧現了,詩人豈不早就住了進去,哪裡還會凍死呢?  我們認為這樣譏評詩人是不公正的;這樣說詩,也是不妥當的。「卷我屋上三重茅」,「三重」是虛數,言茅草被吹走之多,為的是形容秋風的猛烈,任何簡陋的茅屋都不妨用這兩個字。詩中「南村群童」,我們無從知道他們是貧窮農家的孩子,還是地主鄉紳府上的少爺。仇兆鰲以為「此嘆惡少凌侮之狀」。我們認為,群童調皮搗蛋,甚至喜歡惡作劇,這是可能的;便說他們是「惡少」,未免過於認真。但說他們「公然抱茅入竹去」,就是由於「貧窮」,卻也缺乏根據;把日常口頭戲語中隨便說的「盜賊」,當成詩人對孩子們的嚴斥痛罵,恐怕更不是詩人的本意。  至於說詩人只能為其階級地位相同的讀書人打算,不可能為廣大人民著想,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兵車行》、「三吏」、「三別」或者《又呈吳郎》(勸吳郎任憑「無食無兒一婦人」來堂前撲棗)等作品是為誰在著想的呢?《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窮年憂黎元」怎麼說呢?「路有凍死骨」難道都是讀書人不成?此詩結尾說:「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也是推己及人,所及的卻是「平人」「失業徒」和「遠戍卒」。  「寒士」,從字面上說,固然不妨講成貧寒的讀書人。但是寫詩,總是以個別見一般。所以,這裡的「天下寒士」,其實際含義是可以包括普天下一切貧苦人們的。而且,士在古代本男子之通稱。如《易·歸妹》:「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詩·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等等,皆是勞動人民。何況,詩人不可能有現代的階級概念,也不會想到要把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對立起來。王安石極其敬仰杜甫的為人,他寫過一首《杜甫畫像》詩,其末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飀。傷屯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我所羞。所以見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願起公死從之游。」這裡對杜詩中「寒士」的理解,就是「四海赤子」。即使這只是王安石的感想,但王安石能想到的,杜甫就必定想不到嗎?  杜甫在這首詩中所表現的人格精神,對後來進步詩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僅王安石,白居易曾作《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詩。完全與此詩出於同一機杼。白詩的前半寫新制綾襖如何溫暖輕軟,穿在身上去赴夜宴,一點也不覺得冷,然後說:「百姓多寒無可救,一身獨暖亦何情!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飢凍聲。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都是推己及人,一個幻想有「廣廈千萬間」,一個幻想有「大裘長萬丈」。白居易繼承杜甫的精神,從杜詩的藝術構思中得到啟發,不是很明顯的嗎?兩首都是好詩。但如果要加以比較,則可以說杜甫的精神更為可貴。因為,在自身溫飽的情況下,同情他人的饑寒還比較容易,在自己受苦遭厄的時刻,還念念不忘他人的不幸,甚至寧願犧牲自己來使他人獲得幸福,這就要難得多

呢!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①  劍外忽傳收薊北②,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③,漫卷詩書喜欲狂④。白日放歌須縱酒⑤,青春作伴好還鄉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⑦。  【註解】  ①官軍收河南河北: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朝義(史思明子)兵敗自縊,賊持史首級降唐。安史之亂即將結束。時杜甫在梓州。河南河北:今洛陽一帶及河北省北部。 ②劍外:劍閣之外,即蜀地。薊北:今河北省北部,安史叛軍的根據地。 ③愁何在:猶言不再有愁。 ④漫卷:胡亂捲起,唐時書是一卷卷的。 ⑤放歌:放聲高歌。縱酒:痛飲。 ⑥青春:春天。作伴:約親友為伴。 ⑦「即從」二句:預想還鄉的路線。巴峽、巫峽:均在四川境內。襄陽:在湖北。洛陽:句下原註:「余田園在東京(即洛陽)。」  【探勝】  代宗寶應元年冬,杜甫因避川西兵亂,全家移住成都東面的梓州(今四川三台)。次年(763)春,聞官軍先後收復洛陽、相州、幽州等河南河北地方,知歷時七年之久的安史叛亂終於最後平息,狂喜之餘,寫下了這首詩。  詩的起句,「忽傳」二字,已含驚喜欲絕情態。「初聞」句承之,能寫出自己歷經流離顛沛,國家多年兵連禍結,得此喜訊,一時悲從中來,兩重感情交並的實況。然後再回看妻子,覺一家未散,亦復何愁,理智始佔上風。於是,「漫卷詩書」,放歌縱酒,狂喜不禁。情緒的發展變化,曲折盡致,層次井然。詩人從這個喜訊,便萌生出川東歸之想,甚至把路程都計算到了。末了雙擬「巴峽」「巫峽」、「襄陽」「洛陽」,以跌宕句法作對,真有河出龍門,一瀉千里之勢。它確是詩人難得的快意之作。浦起龍於《讀杜心解》中論此詩章法,用心甚細,抄錄以供參考:「八句詩,其疾如風。題事只一句,余俱寫情,得力全在次句;於情理妙在逼真,於文勢妙在反振。三、四以轉作承,第五仍能緩受,第六句上下引脈,七、八緊申還鄉,生平第一首快詩也。」  絕 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①,門泊東吳萬里船②。  【註解】  ①西嶺:在杜詩里又叫西山,泛指岷山,岷山在杜甫所居的成都之西,從四川西北綿亘西南,為全蜀之屏障,終年積雪。 ②「門泊」句:杜甫想到,在成都草堂門口上船,沿蜀江東下,最後可達東吳。  【探勝】  代宗廣德二年(764),杜甫在成都已住了五年。自前年就有東歸之意,但因嚴武再為四川節度使,就未能成行。春天,在成都寫了這首詩。  四句小詩,兩兩成偶,對仗工整,而「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同出,色彩尤為鮮明。杜詩善於運用對仗的藝術特色,也於此可見。本來,絕句寫得流利如話,有自然之致,一般多不大全首用對仗,以免板滯。杜詩諸體皆長,於絕句亦有創新,但成就稍遜律詩、古體。不過,這首絕句卻是好詩,其工力不全在對仗,而正如陸遊所說,還是「功夫在詩外」(《示子聿》)的。小詩回顧兩年前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便有東下打算,而今又是一個明媚的春天,卻依然在成都淹留。見白鷺上青天,心神與之俱往;在成都住久了,西嶺積雪也早看慣。東遊心愿,唯托之於門前歸船。這些包含著無窮思緒的內容,卻流露在詩句之外。  白 帝①  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斗,翠木蒼藤日月昏。戎馬不如歸馬逸②,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婦誅求盡③,慟哭秋原何處村?  【註解】  ①白帝:指夔州東五里白帝山上的古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地勢很高。此詩是大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所作。 ②戎馬:戰馬;出征的馬。 ③誅求:橫徵暴斂。  【探勝】  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辭官離開成都,至戎州、渝州、忠州、雲安等地。次年即大曆元年(766),又至夔州,秋天,登白帝城樓作此詩。  首次兩句,並頭疊出「白帝城」,破格成拗。但能因拗取峭,見白帝城所處地高,暴雨起時,景象奇特,不比尋常。三、四句接寫雨勢驟猛。借當句對形容渲染,有驚心動魄的氣勢。「高江」對「急峽」,「翠木」配「蒼藤」;「雷」與「霆」、「日」與「月」,同名同類,銖兩悉稱,而上下句又復成對。這種左右逢源的對仗,造成一種紛繁繚亂、層出不窮的藝術效果,用以表現那種驚耳駭目的場面,給人以目眩神搖的感受。「高江」「急峽」「翠」「蒼」「日月」,皆雙聲疊韻,借字聲以助文情。或以為「江」不應言「高」,「峽」不可用「急」,只有說「急江高峽」方合文理。其實,白帝最高,狀其地勢,正是高江;三峽險峻崢嶸,以動態寫靜態,方見其奇。何況,詩賦文章,修辭上早有此法。江淹《別賦》:「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骨」未言「折」,「心」不用「驚」,顛倒而出,反新人耳目。五、六句寫雨後感受,是急轉。雨來雖暴,然「縱暴理豈長」,忽然收去。對仗也隨之換用句中有相同字(「馬」與「家」)的雙擬對,以見閑散之致。至此,方知上半首寫暴雨景象,實亦同時可作戰爭離亂的象徵,因為詩人從自然現象已聯想到不久前剛結束的一場殘酷的戰亂風雨,所以才說戎馬之勞不如歸馬之逸,山鄉蕭條寥落,即今下一頁十唯存一。在上聯鞺鞳大聲之後,轉出如此恬靜荒涼的情景,正好像吹起了一縷幽怨凄清的笛聲。騎著「歸馬」的詩人,一邊感嘆人煙蕭索,一邊也為自己與尚存的幾戶人家暗自慶幸,因為彼此畢竟都躲過了這場無情風雨的猛襲。然而,這種欣慰之感很快就消失了。詩轉入到結尾,傳來「哀哀」的哭聲,詩人的心忽然揪緊了。哭的是個「寡婦」,她家裡男壯已死於戰場,孤寡受盡了苛政的壓迫,或者這次風雨還使她遭到了破屋之困。活下來的,哪裡就一定比死去的幸運呢?「何處村」三字,寫出詩人心靈受震動之深。他在發問,而這哭聲卻彷彿響遍了每個村子,回蕩在整個秋郊。「何處村」正有「處處村」的意味。  登 高①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②。無邊落木蕭蕭下③,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④。艱難苦恨繁霜鬢⑤,潦倒新停濁酒杯⑥。  【註解】  ①登高:大約大曆二年(767)秋作於夔州。 ②渚:水中小洲。 ③落木:落葉。 ④百年:謂一生。 ⑤「艱難」句:生活艱難,甚恨白髮增多。 ⑥「潦倒」句:窮愁潦倒,最近連酒也停喝了。當時杜甫因病戒酒。  【探勝】  這也是杜甫在夔州的作品之一。當時他生著肺病。  全首詩都用對仗,在七言律詩中並不太多;要寫得好,當然就更難。但杜詩中獨多此體。此詩前四句寫景,為後四句抒情作襯托。首聯分別由六個片語組成一個意境,耳聞目見,俯仰之間,猶如親臨其地。頷聯一氣渾成,筆法變化,「落木蕭蕭」已為下聯寫出「悲秋」興象;「長江滾滾」,自然也就引起了「百年」身世的感慨。頸聯再變頷聯之混統境界為多層含意。如果將它分拆開來,大概有:一、異鄉為「客」;二、經「常」如此;三、離家「萬里」;四、孑然孤「獨」;五、「登台」生棖觸;六、逢「秋」而興「悲」;七、一生「多病」;八、況已「百年」過半。詩句容量極大。末聯放言直抒平生「艱難」「潦倒」,如今連暫借酒杯以澆愁懷的機會,也因肺病止酒而被剝奪了。讀來令人對詩人的不幸,十分同情。這一聯雖用對仗而不覺是對句,亦如通常用散句而不覺氣促。音節上,此詩多雙聲疊韻,如「落木」、「長江」、「艱難」、「潦倒」、「新停」等等,但也是自然而出,並無琢刻求工的痕迹。明代胡應麟認為這是古今七律中的第一首,這樣說,雖不免偏重藝術形式而有所溢美,但也可以看出,此詩是受到後人特別稱頌的。  又呈吳郎①  堂前撲棗任西鄰②,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③,只緣恐懼轉須親④。即防遠客雖多事⑤,便插疏籬卻甚真⑥。已訴徵求貧到骨⑦,正思戎馬淚盈巾⑧。  【註解】  ①大曆二年(767)秋,杜甫從夔州的瀼西遷居東屯,把瀼西草堂借給一位剛從忠州來的親戚吳郎居住。杜甫到東屯後,想起一件事來——草堂西邊住著一個孤苦的婦女,平時她常來扑打杜甫堂前的棗子充饑,杜甫從不干涉她,現在草堂由吳郎住了,應該通知吳郎也別阻止她打棗子才好。——於是寫了這首詩。題為「又呈」,是因為不久前杜甫已寫了一首《簡吳郎司法》的詩給吳郎。吳郎,名不詳,當時在州府里任司法參軍的官。 ②任:任憑。 ③寧有此:哪裡會有這樣的事。此,指打棗。 ④緣:因。恐懼:指婦人害怕打棗被主人發現。轉須親:反而更應該對她表示親切。 ⑤「即防」句:婦人見你遠方初來,就提防你會幹涉她打棗,這雖不免多事。 ⑥「便插」句:你吳郎一來就插上疏稀的籬笆,卻有點像真的禁止她打棗了。 ⑦徵求:征斂;各種賦稅徭役的剝削。 ⑧戎馬:指代戰爭帶給人們的苦難。  【探勝】  以七律代書簡議論某件事,而要說得透徹,得體,有情致,比起一般寫景抒情來,自有其難處。但這首詩卻能馭難若易,在格律的界限之內,毫不費力地說自己想要說的話。這如果不是精於詩律的人,恐怕是很難做到的。  首句揭明寫此詩的主旨,也就是要告訴吳郎的主要意思。次句申述應該任西鄰撲棗的理由。七個字中,分幾層說她孤苦無依,喪失了維持生活的能力。第三句衛護婦人,為她行為開脫;是深知他人苦衷的話。第四句翻進一層,說婦人自己卻覺得撲棗不對,心懷恐懼,這證明她本是個正派人,窮困所逼,才不得已出此,所以我們更應對她親切。這兩句既承上補充了應任其撲棗的理由,又寫出婦人的思想狀態和詩人自己的崇高精神境界,以此來打動吳郎。體貼入微。五、六句由此轉出。一句從婦人說到吳郎,一句從吳郎想到婦人,正面勸告,同時也衛護、開脫吳郎,不傷人自尊心。極其周到。七、八句現身說法,寫平日婦人所訴和自己的感受;直揭出貧困的根源在於「徵求」和「戎馬」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從大處開導吳郎,從而把思想境界也大大地擴展了,加深了。  此詩不用典使事,全是常語。所用對偶都是上下句連貫一氣的流水對形式,而其中虛字特多,如「不為」、「寧有」、「只緣」、「轉須」、「即」、「雖」、「便」、「卻」等等,藉以斡旋語氣,話就能說得委婉曲折,使人感到誠懇親切,從而收到較好的效果。  宋詞解讀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出生於江蘇吳縣。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下一頁主張政治革新,曾在陝西守衛邊塞多年,對鞏固國防很有貢獻。詩、詞、文都很出色。詞傳世很少;文《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句古今傳誦。謚(shì,帝王、官僚死後封號)「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③。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①黯(àn)鄉魂:內心因懷念家鄉而悲傷;形容心情沮喪叫黯然。 ②追旅思:擺脫不了離家在外的愁思。 ③倚(yǐ):靠著。  【譯文】  天空飄著淡青的雲朵,大地鋪滿枯黃的落葉。秋色綿延,一直伸展到水邊;水面清波浩渺,籠罩著一層帶有寒意的蒼翠的煙霧。遠處山巒映著斜陽,天與水連成一片;而引起我思念遠方的無情芳草啊,它處處生長,無邊無際,哪怕是比斜陽更遙遠的天邊,也總是綿綿不絕。  我的心因懷念故鄉而黯然悲傷,羈旅的愁緒總是在心頭縈繞不去。我夜夜都受思念的煎熬而難入睡,除非是能做上個好夢,才會得到片時的安眠。明月正照在高樓之上,還是不要獨個兒靠在欄杆上吧,我本想借酒澆愁的,誰知酒喝下去,都變成相思的眼淚了。  【擴展閱讀】  范文正公《蘇幕遮》詞云:「碧雲天(略)」公之正氣塞天地,而情語入妙至此。(《歷代詞話》引《詞苑》)  【今譯】  范文正公的《蘇幕遮》詞說:「碧雲天……」文正公一身正氣,浩然充滿天地,想不到他抒起情來也能妙到如此地步。  【點評】  一代名臣,德高望重,勛業卓著,正氣凜然。但他也有如此詞那樣綺麗哀怨之作。人的感情本豐富多樣,未必處處都要板起憂國憂民的面孔來,何況詞在北宋,一般都還不作為表嚴肅內容的文體。這是一首抒寫自己離鄉去國之別情的詞。  上闋寫景,借景暗示遠別之情。開頭先俯仰高天大地,從宏觀角度為秋景設色,很有藝術概括力。後來王實甫《西廂記》就用「碧雲天,黃葉地」作《長亭送別》時鶯鶯的一段精彩唱詞的發端。再接地景,由近及遠,綿延至水邊。「秋色」於此點明。「寒」、「翠」,從感覺和視覺上渲染清秋季節。峰巒被斜陽映照,寫時近傍晚,使下闋寫夜來情景不突兀。水天相接,意境曠遠,引目光於視野盡頭,所謂望穿秋水。古詩曰:「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芳草與離情別緒相關,已成詩歌中的傳統意象。所以李煜詞也說:「離恨恰如春草,更行行更遠還生。」(《清平樂》)草木無情人有情,「無情」二字正啟後半闋多情傷感文字。芳草縱然遙遠,也不能「更在斜陽外」啊!此所謂詩趣,無關理也。  下闋抒情。「黯鄉魂,追旅思」,揭出主題,也將上闋末了句的感情內涵和盤托出,「過片」極有章法。接著說因離恨而難眠,不作直筆,卻從能睡去說:「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不言而喻,好夢便是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了。而眼下只能是羈旅孤凄,高樓獨倚,望月興嘆,以酒澆愁了。明月樓頭又是表達相思的傳統意象,如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這類詩不勝枚舉。用自我規勸語式,以見良宵美景勾起離情之苦。「獨倚」,交待清自己的處境。又補明上闋中諸景,也是高樓眺望所見。結句巧思獨運,九字說盡愁緒難排,極富藝術魅力。「酒」為遣愁,「淚」卻難遏,只因「相思」入骨。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自是詩語;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凄惻消魂,婉曲入妙,則是典型的詞語了。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①,衡陽雁去無留意②。四面邊聲連角起③,千嶂里④,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⑤。羌管悠悠霜滿地⑥,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注釋】  ①塞(sài)下:邊境,此指西北邊疆。 ②「衡陽」句:今湖南衡陽市舊城南,有回雁峰,山似雁之迴旋,相傳雁至此不再南飛。 ③邊聲連角起:邊聲,如風號、馬嘶一類邊地悲涼之聲。角,號角。 ④嶂:山峰狀如屏障者,也泛指山峰。 ⑤燕然未勒:尚未克敵建功。東漢竇憲曾擊敗北匈奴,登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勒石記功。勒,刻。 ⑥羌管:也叫羌笛,出自羌(少數民族)地。  【譯文】  秋天到來時,邊境的風光真奇異:南飛的大雁往衡陽去也不想停留一下。邊地四面傳來悲涼的聲音,應和著軍中的號角聲,一時響起。在群山環抱中,長長的烽煙在落日中升騰;一座孤零零的城堡關上了城門。  渾濁的酒一杯在手,家鄉已相隔千里萬里。功勛尚未建立,要想回家也沒有辦法。在哀怨悠揚的羌笛聲中,地上結滿了濃霜。大家都睡不著覺,身為將軍的我頭髮也白了,士兵們都在流淚。  【擴展閱讀】  范文正公守邊日,作《漁家傲》樂歌數闋①,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公嘗呼為窮塞主之詞②。(魏泰《東軒筆錄》)  【注釋】  ①樂歌數闋:即詞數首。 ②歐陽公:歐陽修。  【今譯】  范文正公鎮守西北邊疆期間,寫了好幾首《漁家傲》詞,都以「塞下秋來」作為開頭,講了不少戍守邊地的勞苦。下一頁歐陽修曾將它稱之為潦倒邊帥的詞。  【點評】  1040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陝西西安)。兩年前,西夏元昊稱帝,連續侵宋。北宋西北邊陲長期不加警戒,武備鬆弛,倉促用兵,屢戰屢敗。在調范仲淹知延州前不久,西夏軍已將延州外圍據點一一攻陷,延州成了孤城。范氏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到任後,選將練卒,招撫流亡,增設城堡,聯絡諸羌,深為西夏畏憚,稱「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此詞寫邊城荒寒和將士的勞苦,流露出年老無功、憂患邊防而又體恤士卒的複雜心情。原是數首相關的組詞,今獨存此首。  上闋以寫景為主。首句是總說;作者是蘇南人,初到陝北,自然對異域的風光有特別深刻的印象與感受。次句以大雁急急地向南飛去,毫無停留之意,暗示邊地的蕭索荒涼,嚴寒將至;同時也襯托出戍者望歸而無計的沮喪心情。提到「衡陽」,固然由於它正處在延州遙遠的南面,更因為衡山的回雁峰有與雁飛相關的傳說。寫過所見,接寫所聞,「四面邊聲連角起」以聲音來渲染悲涼氣氛,自然地引到戍守之事上來。末了以重色調畫出群山之中的「孤城」,令人想見其險峻的地理環境與軍事形勢。  下闋以抒情為主。過片先寫以酒澆愁,家鄉遙遠,暗中呼應前面的望斷南飛雁。然後申明有家歸不得的緣由,說出詞之要旨:「燕然未勒」,戍邊尚未建立功勛。肩負重任的主帥范仲淹清醒地看到形勢的嚴峻,憂心忡忡,也曲折地透露出對北宋朝廷長期忽視邊防的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實話實說,倒被後來不知真實邊陲情況的歐陽修譏為「窮塞主之詞」。其實,會說豪言壯語,表示要建奇功於異域的詩人文士,歷來多多,未必都是國家安危繫心、真知用兵的補天手。此後再插入一句景語:「羌管悠悠霜滿地」,極妙;既使地域、季節的特色一時顯現,又使前後抒情更蘊藉豐滿,不單調乾枯。詞的收結,非頹傷厭戰語,而是憂國情懷與思家心緒的複雜交織。  全詞蒼涼悲壯,一掃唐五代花間派柔弱綺靡的詞風,為後來蘇、辛豪放詞作了先導;是一首在宋初詞壇上獨放異彩的佳作。  張 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市)人。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曾知吳江縣。晏殊任京兆尹,闢為通判。英宗時,退居鄉間,以詩酒自娛。詞清麗工巧,有《安陸集》。後人又輯有《張子野詞》。  天仙子  時為嘉禾小倅①,以病眠,不赴府會。  《水調》數聲持酒聽②,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③,往事後期空記省④。沙上並禽池上暝⑤,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注釋】  ①嘉禾小倅(cuì):指秀州通判。嘉禾,秀州的別稱,治所在今浙江嘉興。倅,副職。 ②《水調》:唐大麴名。凡大麴有歌頭,詞家截之,另倚新聲為詞調,名《水調歌頭》。 ③流景:流年;逝去的歲月。 ④後期:日後的約會。記省:記得清楚。 ⑤並禽:雙棲的鳥。暝:日暮。  【譯文】  我手持酒杯,一邊飲酒,一邊聽幾聲《水調》的歌聲。人已從午間的醉意中清醒過來,但心中的愁意卻還沒有醒呢。我送走了春天,不知春天幾時再能回來。傍晚時,對鏡自照,感傷年華像流水似地逝去。以往的事情和日後的約會,都清楚記得,但那又有何用?  成雙的鳥兒並棲在沙灘上,暮色已籠罩池面。天上雲破月出,將清輝灑向大地,花枝微微搖擺,玩弄著自己的倩影。垂下重重簾幕,密密地遮住室內的燈火,外面的風不停地在吹,人聲已開始靜寂了下來。明天起來,該能見到吹落的花瓣鋪滿小路了。  【擴展閱讀】  有客謂子野曰:「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①、『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②。此余平生所得意也。」(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古今詩話》)  【注釋】  ①「嬌柔」二句:《歸朝歡》詞中句,《全宋詞》第二句作「簾押殘花影」。②「柳徑」二句:《剪牡丹》詞中句,《全宋詞》作「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記「張三影」事之書有幾種,所引之句也有不同,無非說其善用「影」字。  【今譯】  有一位來客對張子野說:「大家都稱您老為『張三中』,那是說您常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張公說:「為什麼不將我看作是『張三影』呢?」來客不知是什麼意思。張公就說:「『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這三個『影』字是我平生詞作中最為得意的。」  【點評】  這一首傷春嘆老的詞是張子野的代表作,也是他全部詞作中最負盛名的一首。其所以出名,當然是因為詞中有「雲破月來花弄影」這一句出色地描繪夜景的麗辭佳句。傷春詞常常借女子身份來吟詠,此則又不然,是士人的本來面目,只是在藝術表現上,仍不脫離詞的傳統的婉約蘊藉風格而已。又傷春詞必不離寫景和抒情,且多是先寫景而後抒情的;當然也有景與情交錯,不明顯分出先後的。此則又不然,有異於通常結構者是以上片來抒情,卻將下片用以寫景,而兩下一頁者仍結合得非常巧妙,這是作者藝術上的高明之處。  寫雲月花影之夜,境界之優美,堪稱絕唱;詞人眷戀良宵好景的惓惓之心,於句中透出。王國維云:「『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人間詞話》)說得很對,此句能膾炙人口,為歷來所傳誦,全得力於這個「弄」字。可以說,它是表現這一境界的唯一的字,想不出有什麼別的字可以替代,比如說換成「窺」「亂」「有」等等,都絕不能有同樣的效果。張先自己也頗為得意,曾在得句處建了個花月亭。  晏 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真宗時以神童薦,賜進士出身。官至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院使。為相引進賢才,當世名臣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都蒙擢用。卒謚元獻。詞風蘊藉和婉,溫潤秀潔,為宋初第一大家。有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及《珠玉詞》存世。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①。  【注釋】  ①「無可」三句:晏殊另有《示張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上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灧灧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梁園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其中有三句與此詞同,只差別一字,即「香徑」作「幽徑」。  【譯文】  去年,也是這樣的天氣,就在這座亭台上,我一杯在手,喝著酒,傾聽你為我唱一曲新詞。美好的時光太短暫了,猶如西下的夕陽難以久留,也不知幾時還會再來。  懷著無可奈何的心情,眼看著花兒都紛紛零落委地了。只有燕子又飛了回來,好像是過去曾經認識似的。如今,在這落花飄香的小路上,我獨自留連徘徊,尋找著失去的夢。  【擴展閱讀】  詞中句與字有似觸著者,所謂極煉如不煉也。晏元獻「無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觸著之句也;宋景文「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觸著之字也。(劉熙載《藝概》)  【今譯】  詞中的句與字,有的很像不經意碰上的。所謂錘鍊到極致,反而像未經過錘鍊似的。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二句,就像那種不經意碰上的句子,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就像不經意而碰上的字。  【點評】  晏殊的詞,實以這首小令最著名,主要因為有「無可奈何」兩句。如「注釋」所引,這兩句並見於他的七言律詩中;詩詞中都用,可見作者自己也十分滿意。那末,究竟是先有詩、後取而成詞呢,還是先有詞、後取而成詩,這不易斷定。但偶句在這首詞中見好,而在律詩中就不見得怎麼出色了。所以論詞者說它「自是天成一段詞,著詩不得」(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意致纏綿,語調諧婉,的是倚聲家語,若作七律,未免軟弱矣(張宗橚《詞林紀事》)。王士禛甚至舉此作為詩與詞分界中能代表詞的特色的例句(見《花草蒙拾》)。可見,佳句也還得置於全篇之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妙處。  首句「一曲新詞酒一杯」,說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它是眼前事呢,還是去年事?或者竟是去年與眼前都有同樣的事?我以為說的是往事。第二句中「去年」、「舊」,說的雖然是「天氣」、「亭台」,但實在也兼及聽曲、飲酒、只是在句法安排上讓它置於發端,以突出往昔的歡樂,這也就間接地強調了今日的惆悵。眼前事,直到詞的末句才說出,可以說是用了一種倒敘的手法。今昔是同樣的天氣和亭台,環境同而人事不同,去年飲酒聽曲,如今獨自徘徊。一二句都用上四與下三排比或自對的形式,句法瀟洒,且增強了兩句相關的感覺。因為是說物是人非,所以接第三句就十分自然。「夕陽西下幾時回」與張先的「送春春去幾時回」用意相似,都為表現惋惜與感慨,是不必對詰問作出回答的。  下片「無可奈何」一聯之妙是多方面的。從對偶來看,自然工巧。歷來多有贊語,如楊慎曰:「『無可奈何』二語工麗,天然奇偶。」(《詞品》)卓人月曰:「實處易工,虛處難工,對法之妙無兩。」(《詞統》)等等。從詩意蘊含來看,也耐人尋味。「花落去」,是惜花,也是惜人,也許暗示的就是去年唱「一曲新詞」的那位,誰知道呢。「燕歸來」,則襯託人不歸,這又增加了人事難料的感觸。詞人面對這無情的現實,除了「無可奈何」外,大概很難再找出別的詞來形容心情了,所以貼切自然。說「似曾相識」,也許是想到燕子曾是去年此地歡會的見證者,所謂「舊事飛燕能說」;那麼,燕子對今昔的變化也該感到驚訝吧!總之,為人留下不少想像的餘地。「無可奈何」句很像是對「夕陽西下幾時回」的答覆,因為日落與花落的象徵意義完全一致,而這種事情誰也奈何不得。「花落去」與末句「香徑」相關;「燕歸來」又自然逗出個「獨」字。詞人此時追尋舊夢、悵然若失的情景,在最後點出,因為有了前面的種種描寫,反而顯得更加情意纏綿、韻味悠長了。  宋 祁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陸(今屬湖北)人,遷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歷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合撰《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隨即任翰林學士承旨。謚景文。文集已佚,存詞六首。  木蘭下一頁花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縐波紋迎客棹①。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②?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③  【注釋】  ①縠(hú)縐:縐紗的細縐紋。 ②肯:豈肯。 ③「為君」二句:因花好而挽留夕陽。李商隱《寫意》詩:「日向花間留晚照。」  【譯文】  我覺得東城的春光已漸美好,水面縐紗似的波紋迎著客船往來。綠柳如煙,周圍早晨的春寒已很輕微,紅杏枝頭上,只見一片燦爛春意喧鬧。  人生變化無定,我常恨歡樂太少,怎肯吝惜千金而看輕一笑呢?為了你,我舉起酒杯奉勸夕陽,請將金色的餘暉在花叢中多留些時間吧!  【擴展閱讀】  「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當時傳為美談①。吾友公極嘆之,以為卓絕千古。然實本「花間」②:「暖覺杏梢紅」,特有青藍、冰水之妙耳③。(王士禛《花草蒙拾》)  【注釋】  ①美談:事見「點評」。 ②花間:指後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 ③青藍、冰水:後人勝過前人或學生勝過老師的比喻。《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藍,藍草,可作染料。  【今譯】  「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的雅號,當時傳為佳話。我的朋友公對這句詞讚嘆不已,以為是千古絕唱。但其實它源於《花間集》中「暖覺杏梢紅」句,只不過有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的妙處罷了。  【點評】  宋祁留存的詞很少,但這首《木蘭花》(別名《玉樓春》)詞,卻使他名噪一時。《苕溪漁隱叢話》引《遯齋閑覽》曰:「張子野郎中以樂章擅名一時。宋子京尚書奇其才,先往見之,遣將命者謂曰:『尚書欲見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後呼曰:『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耶?』遂出,置酒,甚歡。蓋二人所舉,皆其警策也。」後來論詞者,也常喜歡舉此二警句為例,來說明用字對創造意境的重要性。  這首詞勸人趁著大好春光,及時行樂。主題是最常見的;藝術上卻有創造。風格是五代至宋初的那種在文字上很少修飾、琢刻、使事用典的、近乎信筆白描的寫法。結構也比較簡單:上片寫景,說春光大好;下片抒情,說應該盡情歡樂。  上片首句,先揭示主題「風光好」。接寫春水迎客舟。春來河水漸漲漸綠,波光瀲灧,故以「縠縐波紋」來形容,說它可愛。春日遊人往來增多,大都為賞花觀景,找尋歡娛。這與下片所寫有關,故先點出「客棹」。雖說的是春水迎客,卻暗示了獻殷勤、賣歌笑者的一番忙碌。寫景已為抒情伏筆。「綠楊」二句是寫春景的主體,對仗穠麗。一則是遠景,所以望之楊柳如煙;一則是近景,專為杏花枝頭作特寫。「曉寒輕」說氣候宜人,也正寫春意漸濃,自然引出下句來。「紅杏」句為全篇之靈魂,後面還要專門談到。  下片先說人生飄忽不定,常恨樂少苦多。這是應及時行樂的理由。結論是有歌當聽,有酒當醉,我豈肯為吝惜千金而輕易放棄博得美人一笑的機會?這樣,趁春光明媚之時,召來舞姬歌女,奉酒陪飲,席間清歌曼舞、嬉戲調笑等等,都不言而喻。詞結尾借李義山詩句,化用其意,將斜陽擬人,持酒勸其且留美好的晚照於「花間」,也就是有著眾多紅巾翠袖的筵席之間。夕陽既不可留,天下也沒有不散的筵席,則勸語也就等於在勸人「行樂須及春」;不然的話,如俗話所說,「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詞中流露的享樂主義思想,在封建時代甚為普遍;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對生活的熱愛,往往如此。  詞中「紅杏枝頭」句蜚聲千載。譽之者固多,毀之者也未嘗沒有;都爭一個「鬧」字。抨擊它最凶的當數清代李笠翁,他說:「琢句鍊字,雖貴新奇,亦須新而妥,奇而確。妥與確總不越一『理』字;慾望句之驚人,先求理之服眾。……若紅杏之在枝頭,忽然加一『鬧』字,此語殊難著解。爭鬥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實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子京當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名,竟以此作尚書美號,豈由『尚書』二字起見耶?予謂『鬧』字極粗俗,且聽不入耳,非但不可加於此句,並不當見之詩詞。近日詞中爭尚此字,皆子京一人之流毒也。」(《窺詞管見》)李漁對詩詞中用俗字的強烈反感,實在是一種非常陳腐、保守的觀點。再說他也沒有正確理解這句詞的意思;說什麼這是「紅杏鬧春」,硬將它與「桃李爭春」作比較。桃李爭春,豈能說成「桃李枝頭春意爭」?可見是曲解。其實,所謂「春意鬧」,是指紅杏盛開,爭奇鬥豔,似蒸霞噴火般的熱鬧景象,是枝頭鵲噪鶯啼,「蜂圍蝶陣亂紛紛」的喧鬧狀態。一個「鬧」字寫活了生機盎然、蓬蓬勃勃的春意。所以王國維稱此句「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人間詞話》)。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盧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甲科,擢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謚文忠。他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承襲南唐餘韻,婉麗深致,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  採桑子  群芳過後西湖好下一頁①,狼藉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盡日風②。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③,雙燕歸來細雨中。  【注釋】  ①西湖:指潁州的西湖。州治在今安徽阜陽,湖在州城西北。 ②闌干:縱橫的樣子。 ③簾櫳:窗帘。櫳,窗子。  【譯文】  百花凋謝以後,西湖依舊美好。飄落的紅花遍地散亂,白蒙蒙的柳絮飛揚在空中,風把垂柳整天吹得縱橫亂舞。  笙簫歌聲都已散去,遊人也走了。我才感覺到春意已經消失。於是把窗帘放了下來。這時,只見一對燕子冒著細雨飛回家來了。  【擴展閱讀】  「群芳過後」句,掃處即生;「笙歌散盡遊人去」句,悟語是戀語。(譚獻《譚評詞辨》)  【今譯】  「群芳過後西湖好」句,好像剛掃除掉的地方,立即又萌生了出來。「笙歌散盡遊人去」句,是悟道的語,卻又是眷戀的話。  【點評】  歐陽修曾在潁州做過地方官。到了晚年,已經六十五六歲了,又退居潁州。其時,他寫了十首《採桑子》詞,詠潁州的西湖。每一首的首句,都落到「西湖好」上,如「輕舟短棹西湖好」、「春深雨過西湖好」、「畫船載酒西湖好」等等,「十詞無一重複之意」(夏敬觀《評〈六一詞〉》)。這是其中的第四首,很為後來選詞者所重。因為作者能別出新意,不落窠臼;與傳統習慣上在落花時節總寫傷春詞相反,他從殘春的景象中能發掘出美好的詩情畫意。  上片所寫的景象,似乎與通常所見的傷春詞並無二致。然而讀此詞時,我們的感受卻又與讀其它傷春詞不同,並不感傷,卻會跟著作者的感覺走,感到其中確實存在著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開頭「群芳過後西湖好」七個字中,前後便有一個大的轉折,即譚獻所謂的「掃處即生」;這為全詞所展示的畫面,作了明確的主觀情緒傾向的引導。所以我們讀來,只覺得遍地落紅點點,空中浮動著白蒙蒙的飛絮,迎風飄舞著千萬條垂柳的綠絲帶。客觀的景物,在詞人的彩筆驅使下,組成了一幅美麗的殘春風景畫。  「文似看山不喜平」。倘為說殘春時的西湖依舊很不錯,而一味作讚美語,怕未必會討好。歐陽修便不肯作直筆,在這樣的小詞中也必要起一點波瀾。他就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先有意作無奈語說:「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本來不覺春意已經消失,直至笙歌消歇,遊客散盡,熱鬧變為冷清,才感到春天真的好像已過去了。就寫殘春美好來說,這是很大膽的一筆,因為這一寫,景象氣氛好像都已降到了低谷,似乎與「西湖好」全不相稱。詞的結尾,還再推進一步,說「垂下簾櫳」,更顯好像外界已意趣全無,不如獨處室內倒好。誰知柳暗花明,絕處逢生,最後結一句「雙燕歸來細雨中」,在細雨蒙蒙中,忽見燕子飛回家來,它們雙雙在梁間梳理羽毛,啾啾地鳴叫著,像是彼此在爭說春天的故事,商量著未來如何生育哺養自己的雛燕。這景象帶來一片溫馨與寧靜,給作者精神頓時平添了極大的欣慰,詞意仍回到暮春的西湖依然美好的主題上來了。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①。玉勒雕鞍遊冶處②,樓高不見章台路③。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注釋】  ①簾幕無重數:喻許許多多的楊柳。 ②玉勒雕鞍:玉制的馬銜和雕花的馬鞍,指代貴族公子。遊冶:遊樂。 ③章台路:猶言煙花巷,妓女聚居處。漢代長安有章台,其下有章台街,後多為妓女所居。  【譯文】  庭院多麼深邃啊,它究竟有多少深呢?楊柳就像煙堆,形成了無數蒼翠的簾幕。他騎著豪華的寶馬在遊樂的地方,那條通往溫柔鄉、銷魂窟的煙花巷,我的樓再高,也望它不見啊!  雨橫風狂中,三月將過,天已黃昏,我關上了門,總也想不出辦法能把春天留住。我眼中充滿淚水去問花兒,花兒也不說話,一陣風來,倒將它吹得落紅散亂,紛紛飛過鞦韆而去。  【擴展閱讀】  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或欲舉其似,偶拈永叔詞雲①:「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鞦韆,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②;筍未出而苞節已具,非寸寸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畫愈深,愈墮惡境矣。此等一經拈出後,便當掃去。(《古今詞論》引毛先舒語)  【注釋】  ①拈(niān):用指取物。 ②化工:創造萬物的大自然。  【今譯】  詞,要求意思能層層深入,語言能自然渾成。大凡作詞的人,意思能層層深入的,語言就顯得琢刻了;語言能自然渾成的,意思就顯得膚淺了,兩者很難兼而有之。有人想舉個近乎兼有的例子,我偶爾信手拈來歐陽永叔的詞說:「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就可以說是層層深入而又自然渾成的。為什麼呢?因為見花遭風雨摧殘而流淚,這是一層意思;因為流淚而去問花,這是一層意思;花竟不說話,這是一層意思;不但不說,而且還紛紛飄落,飛過鞦韆去,這又是一層意思。人越傷下一頁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心,花越惹人煩惱;語言越淺顯而含意越深入,又絕無一點雕琢費勁的痕迹,能說不是層層深入而自然渾成嗎?但作者並非一開始就想著該如何表現的,這真有點像大自然創造萬物;筍在尚未出土時,它待展開的竹節都已一一具備了,並非一寸寸地長成的。如果先在籌措怎麼寫法,這一來,刻畫得越深,就越墮入到低劣境地中去了。我這些話,一經說出後,也就該抹去了。  【點評】  這首詞也見於五代馮延巳的集子中,究竟是馮作還是歐作,不同主張各有所據,尚未定論。又張惠言以為此詞歐陽修有政治寄託,並一一附會之;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斥其為「深文羅織」。它應是一首寫閨怨題材的詞。  詞的首句被用疊字最有本領的女詞人李清照所激賞,還用於自己的詞作之中,便很不簡單。重疊三字於一句之中,非此詞所獨有。楊慎曾舉出「夜夜夜深聞子規」、「日日日斜空醉歸」、「更更更漏月明中」、「樹樹樹梢啼曉鶯」等例句(見《詞品》),雖也疊得穩妥,但都不及「庭院深深深幾許」之自然高超。在這裡用疊字來強調庭院之深邃與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完全密合的。庭院之深,亦即閨閣之深,封建時代婦女受禮教束縛,深居幽閨,與外界隔絕,不能過問丈夫行為的不平等地位被寫出來了。所以它又可視作婦女內心苦悶之深的象徵。  庭院之深是通過楊柳之多來表現的。柳如堆堆青煙,形成無數簾幕似的屏障,所以才更顯得樓閣深不可測。在高樓上眺望而不見丈夫遊樂之處,也由於此。詞句間,薄情丈夫的奢華逸樂與獨居深閨的女主人公的內心苦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下片全為寫這位女子的怨恨和悲愁而設,常人難到之處在於詞並不靜止地說她肝腸寸斷,愁怨無窮,心裡在想什麼,而是仍透過景物環境和人物情態的細節描繪來揭示其內心世界。「雨橫風狂三月暮」,是這一時節的天氣,也象徵自身的不幸遭遇,還表現她面對無情的現實時內心感情的激動和狂亂。她無可奈何,春天留不住,少女的青春年華留不住,往昔的恩愛纏綿和幸福歡樂也過去了,同樣沒有辦法將它留住。「無計」二字,可窺見她嚮往過幸福生活的願望是多麼強烈。  結尾兩句更見精彩,遭風雨摧殘的是花,故寫到花;而花與人同命,故見花而落淚;淚為憐花惜花而落,也為自憐薄命而落。為什麼要遭受如此之不幸呢?這問題無人能夠回答,也無人可問,只好去「問花」。「問花」是痴語,也是情語。花當然不能回答。「花不語」從道理上說,似是多餘的廢話;從感情表達上說,卻也是痴情妙語。它不但「不語」,連自身也保不住,一陣風來,就將吹得亂紅飛散了——這恐怕也算是一種無言的回答吧!這已是令人悲凄的情景,不料畫面上又出現「鞦韆」這一能勾起她熱戀新婚時期歡樂回憶的東西,讓它形成一種強烈的今昔對照。彷彿只是信手拈來,卻調動了震撼心靈的「藝術打擊力」,完成了全篇的最後一筆,真可謂是神來之筆。  柳 永  柳永(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仁宗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排行第七,稱柳七。一生潦倒落拓,放縱酒樓妓館間。為大量創作慢詞的第一人,創調也特多。詞多寫都市風情、歌妓生活和羈旅行役,流傳很廣,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之說。有《樂章集》。  望海潮  東南形勝①,三吳都會②,錢塘自古繁華③。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④。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⑤。市列珠璣⑥,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⑦,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⑧,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⑨。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注釋】  ①形勝:地理形勢重要,交通便利之地。 ②三吳:舊以吳興、吳郡、會稽為三吳,也即長江下游地區。 ③錢塘:即杭州。 ④參差:差不多,大約。十萬人家:這還是杭州在北宋前期的規模,到徽宗崇寧時已有二十餘萬戶。 ⑤天塹:舊稱長江為天塹,此指錢塘江。 ⑥珠璣:圓的稱「珠」,有邊角的稱「璣」。 ⑦重湖:西湖被白堤分為里湖外湖,故稱重湖。 ⑧高牙:軍前的大旗,竿上以象牙為飾,稱牙旗,是主將的旗幟。這裡指兩浙轉運使孫何,柳永這首詞就是寫給他的。 ⑨煙霞:指代風景。圖將:畫成。將,語助詞。鳳池:魏晉時稱中書省為鳳凰池,這裡指朝廷。  【譯文】  東南地勢重要、交通便利的地區、從前吳國三郡的都會——杭州,它自古以來就十分繁華。這兒有如煙的楊柳、彩繪過的橋,風吹動帘子、帷幕青青,差不多居住著十萬戶人家。高高的樹圍繞著堤岸的沙灘,怒吼著的江濤捲起霜雪似的浪花,錢塘江天塹廣闊無邊。市街上羅列著各種珠寶,家室里滿是五色絲綢,人們都爭比誰更闊氣。  西湖分成里外,青山重重疊疊,風光真是清秀美麗。又有三秋桂花、十里風荷,晴天時羌笛之聲悠揚,到夜間菱歌從水上傳來,釣魚的老翁和採蓮的姑娘都嘻嘻哈哈,笑逐顏開。千餘騎隨從簇擁著主將的大旗,您在沉醉中傾聽著簫鼓的奏樂,吟詠著觀賞著這山水煙霞。再找一個日子把這些美景都請人畫下來,可帶回到朝廷去誇說一番。  【擴展下一頁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閱讀】  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東南形勝」云云。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①,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②。近時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於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流連於歌舞嬉遊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羅大經《鶴林玉露》)  【注釋】  ①金主亮:金廢帝完顏亮(1122—1161),曾被廢降為海陵庶人。1149—1161年在位,稱帝後遷都燕京,改燕京為中都。其末年,領兵大舉攻宋,欲渡長江,在采石磯被宋軍所敗,東至瓜洲被嘩變的金軍部將所殺。 ②投鞭:喻士兵眾多,兵力強大。前秦苻堅進攻東晉,驕傲地說:「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今譯】  孫何統領杭州時,柳永作《望海潮》詞相贈說:「東南形勝……」等等。這詞流傳開來,金國首腦完顏亮聽到這支曲,很高興地羨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勝境,便產生了要領大軍渡過長江去的心意。近來謝處厚的詩就說:「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我以為這詞雖牽動長江之愁,但終究還是成了完顏亮送死的媒介,並不值得恨。至於荷花嬌艷,桂子飄香,妝點著湖山的清麗,使士大夫們流連於歌舞遊樂之中,而忘掉了恢復中原,這才是最可恨的啊!  【點評】  這首詞是柳永早年之作。據《宋史·孫何傳》記載,孫何死於真宗景德元年(1004),從柳永未能確知、只是大致估計的生年來推斷,這首詞應作於他二十來歲或更早。詞之所以廣為流傳,不知是否也與他小小年紀卻能精通音律、擅長制詞有關。金主完顏亮聽唱此詞而萌生南渡念頭(當然金侵宋自有政治原因),也並非出於好事者憑空編造;除羅大經《鶴林玉露》所述外,宋人徐夢宰所編大書《三朝北盟會編》中就有更詳實的載錄。當時,完顏亮還因此賦詩,揚言要「提兵十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呢。聞曲侵宋事是發生在此詞創作的一個半世紀之後,從這一點看,其影響力真不可小視。至今不但杭州滿覺隴的桂花、西湖的「麴院風荷」仍聞名遐邇,就走在靈隱等景區,也很容易就能見到隱括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詞句的楹聯。  這首詞的內容比較簡單,就是歌詠杭州的繁華和西湖的美麗;可歸結為三個字,即「錢塘好」。最後五句是討好贈詞對象孫何的諛辭;雖說是無謂的應酬俗套,但這不奇怪,在封建時代,詩人詞家幾乎都可能有類似的情況,就連李杜也免不了。可注意的倒是柳永這樣寫時,仍絲毫沒有脫離詞的主題。  詞的藝術表現上是用其它詞作中很少見的鋪陳寫法。從錢塘形勢之勝、都市之盛、錢江之壯闊、士民之殷實,到下片特寫西子湖湖光山色之美麗和它帶給人們的愉悅之情,可謂面面俱到。老友吳熊和兄說得好:此詞若用白居易《憶江南》之類小令一首一事來寫,就非得有好幾首連成一組不可,所以可以說它是用詞體寫的杭州賦。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①,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②,方留戀處③,蘭舟催發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⑤。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⑥,更與何人說?  【注釋】  ①長亭:古代設在大路旁的亭舍,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歇息。 ②都門帳飲:在京城門外設帳餞行飲酒。無緒:沒有心情。 ③處:時;不是「地方」。 ④蘭舟:木蘭舟,泛指船。 ⑤楚天:古時長江中下游一帶屬楚國,故指其天空為楚天。 ⑥風情:意趣;包括男女戀情在內的風花雪月之情。  【譯文】  秋蟬不住地叫,聲音凄涼。面對著長亭時,已臨近傍晚,一場急驟的雨才剛剛停止。在京城門外,設帳餞行,喝著酒也毫無情緒。正留戀不舍時,船工又催人快上船,要出發了。我們緊緊地握住對方的手,兩雙淚汪汪的眼睛彼此相看,竟氣噎喉塞,說不出一句話來。心裡只想著這一去,將隨千里煙波,越離越遠了。晚間的雲氣煙霧已漸濃重,而楚地的天空是多麼寥廓啊!  多情的人自古以來總為離別而悲傷,哪能再碰上如此冷落的清秋季節呢?今天夜裡,待酒醒時將身在何處?大概是楊柳岸邊,只有拂曉的風和西斜的月作伴了吧。這次離去,總得一年以上,這期間一切良辰美景都該是白白存在了。即使我有千萬種意趣柔情,可又能對誰去說呢?  【擴展閱讀】  東坡在玉堂日①,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②,銅琵琶、鐵綽板③,唱『大江東去』④。」東坡為之絕倒。(俞文豹《吹劍錄》)  【注釋】  ①玉堂:宋時稱翰林院為玉堂,蘇軾在哲宗即位後,曾為翰林學士。 ②關西:函谷關以西,指甘肅、陝西一帶。古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諺語。 ③鐵綽板:以鐵制的手板,樂器;今用竹板擊打。綽,用手抓,如綽槍。 ④大江東去:蘇軾《念奴嬌·赤下一頁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頁|上頁|加書籤|回簡介壁懷古》詞的首句(見後),此後亦以其為詞調名。  【點評】  這首感傷離別的詞,是柳永最負盛名之作,歷來詞家紛紛評論讚譽不絕,從其高超的藝術表現來看,應當之無愧。  頭三句先寫離別的環境,只用十二個字,秋天的季節,傍晚的時刻,送別的地點,以及滿耳蟬噪、雨後清冷的氣氛,一一都寫到了。令人彷彿能感受到即將離別者此時此刻陣陣襲來的揪心的痛苦。然後寫到人,此時心緒已亂,再也喝不下酒去了。餞行在「都門」外,可知是離開繁華的京師,後面提到「楚天」,則知去往遙遠的南方。「留戀」不已,船工「催發」,時間飛逝,多少話想說沒有來得及說,分手的時刻到了,鏡頭轉為人物表情動作的特寫,在攝下一剎那間的生死離別的悲哀情景後,鏡頭也就此停住。「念去去」幾句是瞻望前程時內心活動的補充描述。「暮靄」照應前「長亭晚」,同時渲染了前途茫茫的凄然心情。  下片將敘事換成抒情,將自己內心活動層層揭示出來。先用一句帶普遍性的話過片:「多情自古傷離別」,言下之意,我亦多情人,自不能例外。然後用「更那堪」推進一步說,何況適逢悲秋之時呢。先開後合,從前人說到自身。「冷落」是環境,草木搖落季節;也是人事,獨自飄泊於千里之外,所以此情更不堪忍受。柳永不滿足於此,更對「冷落」境況發揮其想像,以增藝術感染力度。於是寫出全篇最精彩的句子:「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自白,是預測,是將想像中浮現的虛景加以實寫。儘管「帳飲無緒」,但為了減輕痛苦,麻醉自己,大概酒還灌下去不少。暈暈乎乎地上了船,待到酒醒人覺,早已身在野外荒郊,艙外殘夜將盡,岸上曉風衰柳,天邊落月西斜。那時的情狀實在是不敢再想了。  最後四句,又比預料「今宵酒醒」推想得更遠,想到這次去不會少於一年,其間也必會碰上「良辰好景」,但那又有何用?哪怕風光再好,情趣更多,沒有親愛的知心人可以訴說,還不是形同「虛設」,全失去了意義?他倆往日在一起,曾經是如何的相親相愛,又有多少共度良辰,同賞好景的幸福時刻,這些也可以從中體會出來。如此抒情,既通俗流暢,又深摯真切。柳永詞在當時廣受歡迎,以至「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實非偶然。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①,苒苒物華休②。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③,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④?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⑤?爭知我、倚闌干處⑥,正恁凝愁⑦?  【注釋】  ①紅衰翠減:花謝葉稀。 ②苒(rǎn)苒:茂盛的樣子。物華:指花木等美好的自然景物。 ③渺邈:遙遠。 ④淹留:久留。 ⑤天際識歸舟: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識,辨認之意。 ⑥爭:同「怎」。闌干:同「欄杆」。 ⑦恁(rèn)如此。凝愁:愁之難解,深愁。  【譯文】  面對著傍晚時的一場陣雨,我看它從江上的天空嘩嘩地灑落,經這番洗滌,秋天變得格外清澈澄凈了。逐漸地寒風越來越凄厲,關山江河都更加冷落,一輪氣息奄奄的落日,又恰好正對著我的樓頭。無論走到哪裡,花兒早已凋謝枯萎,綠葉也大大地減少,原來很茂盛的美好的自然景物都將完結了。只有長江水,默默無語地只管向東流去。  我不忍心登上高處去面對遠方,望一望故鄉,它是那麼遙遠而不知何在,我想要歸去的心思實在難以抑制啊!可嘆我這一年來,總是到處浪遊、漂泊,為什麼還偏要苦苦地久留在外不歸呢?我想我那親愛的美人兒,一定在梳妝樓頭凝神地盼望,希望能從天邊江上辨認出哪一條船是她心上人坐著回家來的,可結果又不知弄錯了多少回。她又哪裡會想到我也在這兒倚著欄杆,正這樣地愁緒難解呢?  【擴展閱讀】  東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云:「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趙令畤《侯鯖錄》)  【今譯】  蘇東坡說:人們都說柳耆卿的曲子詞俗,這話不對。像《八聲甘州》說「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這些詞語就與詩句相比,也一點不遜色於唐人高明處。  【點評】  這一首也是柳永的代表作。《八聲甘州》詞牌,本重聲調節拍,多用領字,如上片之「對」「漸」、下片之「嘆」「想」,連貫兩三句,酣暢淋漓,極有氣勢。起手十三字,便似九天銀河一時灑向胸懷,令人興嘆。詞以寫時雨發端的不少,而具此氣象者,則甚少見。說「暮雨」和「一番」,知是傍晚陣雨;用「瀟瀟」和「灑」,可見雨勢不弱;雨來得急驟而持續時間不長,雨過天晴,經此一番洗滌,更顯出宇內秋氣清爽明澄。高樓臨江(「江天」),作者憑欄(「對」),也都已暗含其中。常言「一雨成秋」,以下三句便由「清」而轉為凄涼冷落。「漸」字地位突出,是動態的,能寫出景象的變化趨向和給人的感受在不斷增強。上片前半聲調高亢,境界闊大,氣象非凡;後半幾句則婉轉悱惻。說「長江水」,孔子嘆「不舍晝夜」,謝朓說「大江流日夜」,柳永為什麼不說「日夜東流」而下一頁說「無語東流」呢?江水本就不會說話,這樣說豈非廢話?然而這裡下「無語」二字自好,其意境之妙,絕非「日夜」所能替代。詞人見草木搖落而變衰,想到人生亦如此,難遏悲感,正欲一問眼前之江水,然「花自飄零水自流」,流水無情,始終漠然無動於衷,不管草木榮枯與人間悲歡,所以用了「無語」,主觀心態通過對客觀景物的詩的特殊語言表達,得到準確的反映。  上片既全是寫景,下片就都用於抒情。先以「不忍」三句作必要的交待,其作用是:一、補明上片所寫種種景物,乃於登高望遠時所見;二、點出望故鄉、思歸主題;三、總寫心情,先籠統地說,以下才細訴。詞人自悔自責漂泊在外,久留不歸,由此引出他思念的主要對象——「佳人」。思念家中愛妻,卻從反面落筆,寫她「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情景。這與杜甫《月夜》詩「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同一機杼。這不是單純的表現手法問題,而也是感情的真實流露。因為思念深切,所以才心往彼方馳去,詩從對面飛來。詞的結尾也有意思:詞人自己憑欄發愁,居然也從妻子心態中倒映出來,說她一定不會想到(「爭知我」)。難怪梁啟超要說:「飛卿(溫庭筠)詞:『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此詞境頗似之。」(《藝蘅館詞選》)所謂「此詞境」,指的就是從「想佳人」到篇末的這幾句。幻境與實境交相輝映,從我心中看出你來,又從你心中看出我來。這是此詞中最有藝術魅力的地方。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老人,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仁宗慶曆二年(1042)進士。神宗時拜相。實行新法,裁抑豪強,為守舊派所抵制。晚年退居江寧(今南京市),封荊國公,謚文。他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詩文創作成就很高,詞作不多,風格高峻。有《臨川集》。  桂枝香①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②,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③,翠峰如簇④。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⑤,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⑥。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⑦,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⑧。  【注釋】  ①桂枝香: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詞牌之下有題「金陵懷古」四字,今選本多從之;其實是後據詞意增的,非作者命題。 ②故國:故都,金陵是六朝和南唐的都城。 ③澄江似練: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④簇:簇聚。 ⑤「彩舟」二句:寫長江倒影景象。星河,銀河。 ⑥「嘆門外」二句:杜牧《台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寫陳為隋滅。韓擒虎,隋將。張麗華,後主陳叔寶寵妃。韓率兵破朱雀門攻入金陵時,後主及妃子尚在結綺閣的樓上賦詩作樂。 ⑦六朝:建都於金陵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 ⑧「至今」三句: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賣唱的歌女。後庭遺曲,指陳叔寶的《玉樹後庭花》,其曲靡靡哀怨,人稱亡國之音。  【譯文】  登高臨遠,縱目眺望。正值古老的都城深秋季節,天氣開始變得肅殺清冷。蜿蜒千里的澄澈的長江水,望去如一匹長長的白絹;遠處蒼翠的山峰,簇聚成堆。來來往往揚帆打槳的船隻,都被籠罩在夕陽的返照之中;西風吹動著斜插的酒旗。彩繪的舟船行駛在映著淡淡白雲的江上;閃光的水面如銀河平鋪,一群白鷺上下翻飛,風景之美妙,用圖畫也難以表現。  想起從前,這裡有多少人曾追逐過奢侈淫逸的生活;可嘆他們結果像陳朝被隋軍所滅那樣,相繼都得到悲痛悔恨的下場。千百年來,站在這高處的人們,對此江山,徒然地發出人世間幾多興衰榮辱的慨嘆。六朝的陳跡已隨著流水逝去了,只有寒煙衰草依舊呈現出一片綠色。到如今,你還可以聽到,那些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們,她們仍不時地唱著《玉樹後庭花》那首招致亡國的歌曲呢。  【擴展閱讀】  金陵懷古,諸公寄調《桂枝香》者三十餘家,惟王介甫為絕唱。東坡見之,嘆曰:「此老乃野狐精也①!」(王弈清等《歷代詞話》引《古今詞話》)  【注釋】  ①野孤精:對極聰明、極有本領者的謔稱。  【今譯】  當時以金陵懷古作為題材,用《桂枝香》詞調來寫的詞家有三十多位,只有王介甫寫得妙到絕頂。蘇東坡看了後,讚歎說:「這位老先生真是野狐精變的啊!」  【點評】  王安石的文與詩,在北宋都是頂尖的;詞少,影響也不如詩文。像後來李清照這樣的大詞家,居然說好像不知道王安石有詞;她說:「介甫文章似西漢,然以作歌詞,則人必絕倒。」招致梁啟超舉這首《桂枝香》來反駁,說「但此詞卻頡頏清真(周邦彥)、稼軒(辛棄疾),未可謾詆也」(見梁令嫻《藝蘅館詞選》)。的確,這是一首出色的作品。懷古題材在此之前的詞中並不多見,因而一掃當時綺靡婉弱的詞風,使在填詞上大膽闖新路的蘇軾也佩服不已。  此詞結構合乎規矩。上片寫登臨所見景物,下片興感,抒弔古情懷。  起敘登高望遠之事,只用四字,便轉入寫景。「故國」,地點正合懷古;「晚秋」,季節也最易興慨。「天氣初下一頁肅」,未特意渲染,卻能令人想起歐陽修所說的,「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秋聲賦》)的話來;暗示天道無私,一切榮枯興亡,皆嚴肅執法。石頭城枕大江而建,故望中之景亦以江水為主。描繪千里長江,用小謝名句,時、地、景正好切合。有「殘陽」返照,水看去才是白洋洋的,所謂「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是也。配以「翠峰如簇」,一幅圖畫的框架主體已經完成。再點綴江面船隻、岸上酒旗,以「背」、「斜矗」寫「西風」中「酒旗」,真善於形容。風從西來,旗往東飄,故用「背」;懸旗之桿,多縛於立柱或樹椏,加之風力,總是傾「斜」的。「彩舟」二句,更作精描。煙霏雲淡,船如天上坐;波輕光閃,鷺似銀河起。頗有人間天堂氣象,故接以「畫圖難足」。  下片懷古興感,是抒情,以「念往昔」領起,從六朝的金粉繁華和終至亡國的悲恨兩方面說。舉陳叔寶、張麗華事為史鑒,卻只用「門外樓頭」四字隱括唐詩意,簡潔精警,興衰榮枯形成明顯對比。「嘆」字表現了憑弔者的思想傾向。然後從時間上延伸擴展,以見千古同慨。「謾嗟」,說感嘆也是徒然,因為往者不可諫,「舊事隨流水」,逝者已矣。「六朝」是懷古所想到的,於此點醒。最後再隱括唐詩作結,技巧極其高明。與「門外樓頭」一樣,「商女」唱曲,用的也是杜牧的詩,都是寫金陵的,又都是說陳被隋滅事,章法極嚴密。杜牧詩中「不知亡國恨」、「隔江」等字樣,被王安石隱去了,這是一種含蓄的修辭方法。王安石恰恰有著與杜牧相似的憂患在,同時也巧妙地把全詞景物的主體——長江,通過不點而點的手法照應到了。東坡心折此詞,不是偶然的。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聰明過人,真率無忌,不與世苟合,故有礙仕途,只做過一些閑雜佐職,晚年貧困。詞工於言情,哀怨感傷,可作北宋婉約風格的代表。與其父並稱「二晏」,有《小山詞》。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①,當年拚卻醉顏紅②。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③。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④,猶恐相逢是夢中。  【注釋】  ①彩袖:指著彩袖衣的歌女。玉鍾:玉杯。 ②拚卻:甘願之詞,猶今言豁出去了。 ③桃花扇:畫有桃花的歌扇。歌者手執,作掩口弄姿之用。 ④剩,儘管。銀釭:銀燈,泛指燈燭。  【譯文】  當年,你撩起彩袖,手捧玉杯,殷勤地向我勸酒;我甘願讓醉臉通紅,喝了一杯又一杯。你翩翩起舞,直跳到楊柳掩映的樓台上月兒西沉;你宛轉歌唱,直唱到畫著桃花的歌扇已無力搖動。  自從分別以來,我一直在回想著我們相逢的時刻;有多少次,我都夢見與你在一起,你大概也如此吧。今晚見到你,我儘管手執著燈台將你照了又照,還只怕我們這次的相逢是在夢中呢。  【擴展閱讀】  晏叔原工於小詞。「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不愧六朝宮掖體①。(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雪浪齋日記》)  【注釋】  ①六朝宮掖體:實指南朝梁代宮廷中興盛起來的、以梁簡文帝蕭綱為首所寫的詩歌,簡稱「宮體」。詩作大都描繪閨情聲色,風格綺靡艷麗,是當時統治階層淫逸生活的反映。  【點評】  這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詞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寫他與一位有戀情的歌女久別重逢的喜悅。  上片回憶從前在宴席上與歌女相聚的歡樂情景。寫昔日之歡,在離別詞中往往用以對照今日的孤凄;而此詞卻是一種鋪墊,是重逢喜悅的依據,為今寫昔,能增進理解喜悅之情。「彩袖」是對歌舞妓身份的暗示;「殷勤捧玉鍾」是說她熱情勸飲,以見對自己的特殊情意。「當年」句,點清是回憶,從「拚卻醉顏紅」補明。「拚卻」二字鮮活,極有表現力。雖寫自己心態,卻為對方著色,說她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自己才豁出去不計喝多少,甘願讓醉臉通紅。下兩句就寫她盡其所能為客獻藝;也反射出與宴者興緻之高。「舞低」二句,歷來評說頗多,如晁補之稱其「不蹈襲人語,風度閑雅,自是一家」,以為僅此二句「知此人必不生於三家村中者」(《侯鯖錄》);黃蓼園則以為「比白香山『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台』,更覺濃至」(《蓼園詞選》);如此等等。我以為它還汲取了唐人七律對仗的成功經驗,頗能從遣詞構句上見出鎚煉功夫。  下片分兩層,先寫別後之苦思,是陪襯;後寫重逢之驚喜,是主體。「幾回魂夢與君同」,又可包含兩層意思:「同」,既是「在一起」,又是「相同」。夢能相同,自然是推想之詞,但完全合乎情理;女方如何,可意料而得之,比單說自己更體貼、深摯。此處說「魂夢」,固表示往昔情景別後常魂系夢縈,更為結句「猶恐相逢是夢中」預先布局,文心極為細密。最後歸到「今宵」,重逢之驚喜,儼然如見。這兩句當然可以說是出之於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但讀來並不覺有因襲之嫌,反而更見其詞情婉麗,言同己出。這有個道理,一來意外驚喜,疑為做夢,是人之常情,誰都可以說,故戴叔倫有「翻疑夢裡逢」、司空曙有「乍見翻疑夢」之句;二來在表述上杜詩晏詞各有特色,互不相犯,也不能彼此調換。劉下一頁體仁說,「此詩與詞之分疆也」(《七頌堂詞繹》),就說得頗有見地。加了「剩把」「猶恐」,自是詞,不是詩。詞比詩就更曲折深婉了,正宜寫情人之意外相會,而非患難夫妻亂離中的重逢。後來陳師道有《示三子》詩,寫他與子女們的相見說:「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這又是情景相仿而在用語上翻老杜小晏的案了,但也同樣真切深摯。  蘇 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歷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因「烏台詩案」貶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除翰林學士,知登州、杭州,一度召為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復出知潁州。紹聖初,坐訕謗先朝,貶惠州、儋州。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是我國古代少有的文學天才,詩、文、書、畫都取得極高成就。詞以豪放雄奇風格見長,開拓了詞的境界,成為北宋詞中豪放派代表。有《東坡樂府》。  念奴嬌  赤壁懷古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②。亂石穿空③,驚濤拍岸④,捲起千堆雪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⑥,雄姿英發。羽扇綸巾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⑧。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⑨。  【注釋】  ①赤壁:蘇軾所游為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非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湖北蒲圻縣北),因地名偶同而起懷古之思。 ②周郎:周瑜,字公瑾。他為中郎將時僅二十四歲,人稱周郎。赤壁之戰時為吳軍都督,三十四歲。 ③穿空:一本作「崩雲」。 ④拍岸:一本作「裂岸」,又作「掠岸」。 ⑤雪:喻浪花。 ⑥小喬初嫁了:漢末喬玄有二女,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小喬出嫁在建安三年,是赤壁之戰十年前事。這裡說「初嫁」,為寫周瑜年輕英俊。 ⑦羽扇綸(guān)巾:寫周瑜不著戎裝只以便服臨戰指揮的儒將風度。綸巾,青絲帶的頭巾。 ⑧檣櫓:指曹軍的艦船。一本作「強虜」,又作「狂虜」。 ⑨尊:同「樽」,酒杯。酹(lèi):灑酒於地,以祭奠鬼神。  【譯文】  大江向東流去,波浪將自古以來的風流人物都淘汰盡了。在舊時營壘的西邊,人們都說那就是三國時讓周郎英名大振的赤壁。只見亂石嶙峋的崖壁直插天空,驚心動魄的狂濤拍打著堤岸,水面上捲起了千萬堆雪花。江山美麗如畫,這兒一時之間曾集中了多少英雄豪傑啊!  想那遙遠時代的周公瑾,當年小喬才嫁給他不久,他是何等的英姿颯爽、精神煥發啊!他不穿軍服指揮戰鬥,只是輕輕鬆鬆地手搖羽毛扇,頭戴青絲巾,就在跟人說說笑笑之間,曹操百萬大軍的戰艦,都在衝天而起的烈焰中灰飛煙滅了。我神遊於故國舊地,大家該笑我太多情善感而白髮早生了吧!人間之事都如夢幻,我面對長江明月,灑酒於地為祭奠那冥冥之中的英靈。  【擴展閱讀】  《後山詩話》謂①:「退之以文為詩②,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③,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余謂後山之言過矣。子瞻佳詞最多,其間傑出者,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赤壁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詞……凡此十餘詞,皆絕去筆墨畦徑間④,直造古人不到處⑤,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注釋】  ①《後山詩話》:北宋陳師道撰,他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著名詩人,為江西詩派重要作家。 ②退之:唐韓愈,字退之。唐詩到他,把詩引向新的方向發展,人稱他「以文為詩」。 ③教坊雷大使:教坊,專管音樂、舞蹈、百戲的官署,有教坊使。雷大使是男性,當時舞者是女子,故有非本色之言。 ④畦徑:田間小路;比喻常規,多指學藝方面。 ⑤造:往;到。  【今譯】  《後山詩話》說:「韓退之用寫文章的方法寫詩,蘇子瞻用寫詩的方法寫詞,這就像教坊中雷大使跳舞,雖然舞蹈技藝天下數他最高,但總不是本色。」我說,陳後山這話說過了頭。子瞻絕妙的詞最多,其中突出的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赤壁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中秋詞……等等十幾首,都完全脫離了筆墨的常規,簡直到了古人不能到達的境地,真可以使人一唱而三嘆啊!  【點評】  蘇軾因做詩譏刺新法推行過程中的弊端,得罪朝廷,被捕入獄(即所謂「烏台詩案」,御史台稱烏台),險遭不測,繼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管地方軍事的助理官)。此詞正是他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作的。時為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已47歲。  詞上片以吟詠赤壁為主。開頭三句,豪邁壯闊,把江山、歷史、千古風流人物盡收筆底,以此引出三國時最著名的大戰役來,直入「赤壁懷古」題意。蘇軾博學多才,豈能不知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或非其地,那不過是地名偶同、正可借題發揮而已。故用了疑似之詞:「人道是」。言「赤壁」而特稱「周郎」,固然是因為這場大仗他的功績最大、英名最著,也為下片專詠周瑜預先作引。「亂石」三句,描繪赤壁的景物,詞中必不可少。寫得雄奇險峻,氣象萬千。但這只是為營造當年鏖戰的激烈氣氛和懾下一頁人聲勢而特意繪製的環境背景,只是藝術誇張,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一點,范成大《吳船錄》已指出說:「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見所謂『亂石穿空』及『蒙茸巉岩』之境,東坡詞賦微誇焉。」上片歇拍兩句,由景轉到人,「一時多少豪傑」也是非點到不可的。畢竟這場熱鬧的歷史大戲,並非只是「周郎」的獨腳戲,而是兩方三國力量的一次大比拼、大較量,曹操、孫權、黃蓋、諸葛亮、劉、關、張等,又豈是等閑之輩,有「多少」二字,全都包括在內了,同時語氣上又表達出心中的無限感慨。  下片除末了自抒情懷外,專詠周瑜。其中「小喬初嫁了」五字,是最能代表東坡幽默機智的個性化語言,話雖說得有點言過其實,但此種嬉笑談吐,能諧趣橫生的本領,實在無人能及。接著兩句寫他在大戰進行之中指揮若定的神態,同時也把火燒赤壁事件及其結局,都交待完了。作者這種舉重若輕的敘事手段,恰好與所述周瑜在輕鬆談笑間大敗曹軍的情景完全協調一致,所以很有藝術表現力。大概是受到《三國演義》描寫和京劇舞台服飾的影響,有人以為「羽扇綸巾」是指諸葛亮,這完全是誤會。其實,那不過是寫當時儒將閑雅的裝束,表現周瑜在這場大戰中從容指揮、談笑風生的瀟洒風度,當然與我們戲台上所見頭插雉雞毛的周大都督形象不同。試想,下片在周公瑾剛剛亮過相後,沒頭沒腦地突然變出個諸葛亮來,詞哪有這樣寫法的?唐宋人吟詠這個題材,只說「三國周郎赤壁」,未聞說「諸葛周郎赤壁」的,這隻要看看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也就知道了。東坡以三十幾歲的周瑜即能成就如此輝煌的英雄業績,來對照年近半百的自己,歷盡磨難,只在黃州做一個芝麻小官,這才生出末了的感慨。自愧和感傷是免不了的,「人間如夢」之嘆,也有一點消極成分,但這一切仍不掩其面對壯麗江山、緬懷千古英才所激起的奮發進取情懷和全詞雄偉豪邁氣派。對於蘇軾之前以婉約風格為主流的傳統詞壇來說,這首「大江東去」詞是題材和境界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其影響之深遠,也非趨向保守觀點的詞論的譏貶所能阻抑的。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①,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③。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④,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⑤,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⑥。  【注釋】  ①丙辰: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 ②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 ③「明月」二句:李白《把酒問月》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④瓊樓玉宇:美玉建成的樓台屋宇,指傳說月中的廣寒宮。 ⑤綺戶:閨閣繡戶。 ⑥千里共嬋娟: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嬋娟,美好的樣子,美好的東西,此指月亮。  【譯文】  明月從什麼時候起才有的啊?我拿著酒杯向老天發問。也不知在天上的宮殿城闕里,今天晚上是什麼年月了。我本想乘著長風回到那裡去,又惟恐在那高處的瓊玉樓台太寒冷了。還是讓身影隨著我翩翩起舞吧,去天上哪能比得上留在人間好呢。  月兒轉過紅樓,向繡房前低落,照見了失眠的人。月兒啊,你是不應該有恨的,怎麼老是與人作對,在人家離別的時候圓起來呢?我想到人總難免有悲歡離合的,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一樣,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圓滿。但願人能長久健康地活在世上,雖相隔千里彼此也能共同享有這美好的月色。  【擴展閱讀】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今譯】  以中秋節為題材的詞,自從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一出來,其餘的詞都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點評】  東坡詞名聲最大的有兩首,一首是《念奴嬌》「大江東去」;另一首就是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兩首都豪放,「大江東去」更接近於詩甚至文;此首望月懷人題材,看似詞中常有,然究其精神,仍大大突破了以往的傳統寫法,對後來影響很大。此詞在宋元傳唱之盛,使《水滸傳》也將它寫到故事情節中去了(見小說第三十回)。  上片寫醉中望月,即題序中「中秋,歡飲達旦,大醉」等語。「幾時有」、「是何年」,如屈原《天問》,都不好回答。人謂「發端從太白仙心脫化,頓成奇逸之筆」(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直覺有仙風縹緲於毫端」(繼昌《左庵詞話》)。「我欲乘風歸去」,暗暗自比李白那樣的「天上謫仙人」,又能寫出醉後飄然欲仙的精神狀態。雖說幻想中的天上仙境吸引著他出世,但經一番考慮後,仍選擇了現實世界。「惟恐」二字調轉了筆鋒。「瓊樓玉宇」雖則豪華奇麗,畢竟過於寂寞寒冷,相比之下,有人情溫暖的現實生活更來得親切。月下起舞,亦太白意象,寫出「歡飲」中的逸興醉態,正為表現人間自有可樂之處,其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與下片暗暗溝通。  下片寫對月懷人。即題序中所謂「兼懷子由」,又不限於子由。蘇軾與蘇轍手足情深,自潁州一別,已六年未見,其時蘇軾已四十一歲,正知密州,即今山東諸城;弟在濟南,雖下一頁相隔不遠而無緣見面。詞寫憾恨,卻從人間普遍存在的現象落筆,以見離別相思者多多。「轉」、「低」、「照」三字有序,一字不可易。有人想改「低」為「窺」,以為改後「其詞益佳」(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殊不知月輪先「轉」後「低」,正扣題序「達旦」二字,最後說「照」,方見思婦徹夜難寐。「不應」兩句,以埋怨語氣設問,看似無理,卻分外有情;自身的遺憾,借同情天下離人的話說出。然後把意思完全轉過來,以哲理性的曠達語回答了這一問題,就此勸慰其弟和自寬。由此夜之離人拓展到「人有悲歡離合」;由眼前之滿月拓展出「月有陰晴圓缺」,兩者互證,得出凡事必有兩面,乃自然之定理,正不須憾恨的結論。結尾順理成章地表示祝願。月之圓缺,非人能為力者;人之離合,亦有不得已者,惟愉悅心情,保重身體,是自己可為的。只要人在,則情誼在,溫暖在,足以補償其它缺失,即如今夜,縱山水相隔,也能「千里共嬋娟」,彼此寄情明月,暗通靈犀,天涯比鄰,豈非大好!謝庄之句,經如此化用,益見精妙。現實的樂觀的人生態度,上下片一氣貫通。  臨江仙  夜歸臨皋①  夜飲東坡醒復醉②,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③,何時忘卻營營④!夜闌風靜縠紋平⑤。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注釋】  ①夜歸臨皋:《蘇詩總案》:元豐五年(1082)九月「雪堂夜飲,醉歸臨皋作《臨江仙》詞」。元豐三年五月,蘇軾自定惠院遷居臨皋,五年春於東坡築雪堂,仍家居臨皋。臨皋在黃岡縣南,臨長江。 ②東坡:臨皋附近的小地名,在黃州東門外,是蘇軾「得躬耕其中」的數十畝土地,其名乃效白居易忠州東坡之名而起,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別號。 ③此身非我有:身不由己。語出《莊子·知北游》。 ④營營:紛擾貌。指為世俗名利奔忙。 ⑤縠紋:微波,以縐紗紋為喻。  【譯文】  夜間,我在東坡雪堂飲酒,喝得醒了又醉,回到家好像已三更時分了。家僮睡得鼾聲如雷,我敲門都沒有人答應,只好拄著手杖,聽那江水的嘩嘩聲。  我常恨自己的身子自己作不了主,什麼時候才能完全忘掉為世俗名利而苦苦奔忙呢?夜已殘,風停止了,江面平滑,微波不興。我真想乘一葉小舟,從此遠離塵囂,寄身江湖之上,自由自在地度過我的餘生啊!  【擴展閱讀】  未幾,復與數客飲江上①,夜歸,江面際天,風露浩然,有當其意,乃作歌辭,所謂「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者,與客大歌數過而散。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掛冠服江邊②,拏舟長嘯而去矣③。」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葉夢得《避暑錄話》)  【注釋】  ①飲江上:蘇軾是在東坡雪堂飲酒,並非「江上」,其歸來所至之臨皋住所,才在江邊,傳說恐有失實處,或竟是編造。 ②掛冠服:表示辭官歸隱。 ③拏舟:這裡是解纜乘舟的意思。「拏」是「拿」的異體字。  【今譯】  不久,他又與幾位客人在江上船中飲酒,至夜間回家時,江面與天相接,風露滿布江天,這景象令他心有所動,便作曲子詞,即所謂「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那首,他給客人們唱了好幾遍以後,大家才散去。第二天,到處紛紛傳說:「蘇子瞻夜裡作了這首詞後,便將官帽官服掛在江邊,解纜登舟,長嘯而去了。」州郡太守徐君猷聽到這消息,又吃驚又害怕,以為他負責的州里走失了受朝廷罪罰的人,急忙命令驅車前往察看,而蘇子瞻還鼻息雷鳴地睡著,尚未起床呢。  【點評】  此詞作於謫居黃州時期。記一次夜飲雪堂,醉歸臨皋住所之事和當時的蕭索心情。上片記事,下片抒情。  東坡不善飲酒,少飲輒醉,何況心情苦悶。「醒復醉」,正寫神志已有點迷迷糊糊的狀態。他同年所作之《後赤壁賦》有「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過黃泥之坂」等語,正與此夜「歸來」走的是同一條路。到家已是午夜,確切的時間醉中已弄不太清楚了,故曰「彷彿」。下面三句說自己被關在門外,句句都有聲音:家僮的「鼻息」聲,還如「雷鳴」般的響,自己的「敲門」聲和「江聲」。由此卻寫出了深夜的一片寂靜。這是運用「鳥鳴山更幽」式的反襯筆法極為成功的例子。  在「倚杖聽江聲」之後過片抒情,特別自然而有意境。靜夜中,大江邊,年已遲暮的大詩人,歷經劫難,倚杖佇立,耳中傾聽著沙沙的流水聲,心已神遊著夢幻似的往昔。「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感嘆,坦誠而真實,能在許多人心靈中激起同情和共鳴。再插一句「夜闌風靜縠紋平」景語,既有推移時間和隔開前後情語的作用,又借景寓情,暗示其對寧靜生活境界的嚮往。故接以面對眼前景色表述內心愿望的話作結。「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生活雖瀟洒,但並沒有現實的可能性,作者心裡也很清楚。所以從他的用語上也能感覺到一種濃重的悲涼意味。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①,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②,誰怕③?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④,微冷下一頁,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釋】  ①沙湖:在黃岡縣東南三十里。 ②芒鞋:草鞋。 ③誰怕:怕什麼,有何可怕。 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譯文】  不必去聽雨點穿過樹林、打在葉子上的聲音,儘管吟著詩、吹著口哨,慢吞吞地走好了。竹杖和草鞋比馬還輕便呢,有什麼可怕的?在漫天煙雨中,披一件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的事,我平生經歷慣了。  風帶來春天的寒意,吹得我酒也醒了,身上正微微覺得有點冷,山頭的斜陽卻已迎面照射過來。我回過頭去,看了看剛才遇雨的地方。這趟歸程,對我來說實在是既沒有風雨,也沒有晴啊!  【擴展閱讀】  此足征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直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①。(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  【注釋】  ①倚聲:作詞。詞是歌詞,須依照每一詞調錶示樂譜的聲韻格律來寫,所以作詞叫「填詞」,也叫「倚聲」。  【今譯】  這首詞足以看出這位老先生的襟懷,行動順乎天然。琢磨詞句也清瘦飄逸,能說得出眼前的景物。用含蓄的曲筆來直抒胸臆,作詞的本領已到頭了。  【點評】  蘇軾在黃州時,一天,與友人們從沙湖看田回來,途中遭遇到一場雨,因為雨具事先叫人帶回去了,同行者都狼狽不堪,只有蘇軾若無其事。一會兒,天就放晴了。他寫了這首詞,通過對晴雨態度的記述,來表現自己對窮達命運不患得患失、任其自然、曠達樂觀的襟懷。  上片說遇雨。寫自己滿不在乎地對待風雨的超然態度,極富表現力。「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在怡然自得外,又有幾分兀傲。「一蓑煙雨任平生」,將眼前遭遇拓展為平生經歷,揭明了所寫風雨,又有象徵意味。下片說轉晴。先只寫風,則雨被吹散,不言可知。剛覺微冷,忽已斜照當頭。造化弄人如此,可見禍福難憑,不如聽其自然。故末句語同佛家參禪,字字機鋒:本無風雨,何來晴明?利害得失,正可一併泯滅。  江城子  密州出獵①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②。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③。為報傾城隨太守④,親射虎,看孫郎⑤。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⑥?會挽雕弓如滿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釋】  ①密州:今山東諸城。熙寧八年(1075),蘇軾知密州,這首詞作於是年冬。 ②「左牽」二句:左手牽著黃狗,右手舉著蒼鷹。《梁書·張充傳》:張充年少出獵,「左手臂鷹,右手牽狗」。 ③千騎:指太守的隨從,非實數。平岡:等於說山野。 ④傾城:指全城士民,蘇軾要他們隨同去觀獵。 ⑤「親射」二句:看我親自射虎。孫郎,孫權,曾射虎於庱亭(今江蘇丹陽東);藉以自指。 ⑥「持節」二句:《漢書·馮唐傳》:漢文帝時,雲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被削職問罪。馮唐力諫不當如此,文帝從之,「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雲中守」。節,符節。雲中,漢郡名,今山西大同一帶。蘇軾藉此表示希望朝廷能委自己以邊任,去邊陲立功。 ⑦會:當。 ⑧天狼:星名。古人用以代表侵掠貪殘。這裡喻西夏侵擾者。  【譯文】  老夫我姑且學學年青人的狂態,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擎著蒼鷹,頭戴著錦帽,身穿貂皮袍,與大隊隨從人馬一道,卷席似地賓士在山野中。為我告知全城的軍民,大家都跟著我太守前去打獵,看我像當年的孫權那樣,親自射虎的身手吧!  我喝過幾杯酒,帶著醉意,心氣尚豪,膽子也大。雖然鬢髮微微花白,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朝廷不知哪一天會派馮唐那樣的人,手持符節到雲中郡傳達旨意,委我以邊防重任?我當能把雕弓拉得像十五的月亮那樣滿滿的,望著西北方向,去射下那顆暴虐的天狼星。  【擴展閱讀】  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①,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②,令東州壯士扺掌頓足而歌之③,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蘇軾《與鮮於子駿書》)  【注釋】  ①柳七郎:柳永。 ②作得一闋:即此《江城子·密州出獵》詞。 ③扺掌:鼓掌。  【今譯】  近來,我倒也寫了好些小詞,雖則沒有柳永的風味,也還能自成一家,哈哈!幾天前,到郊外去打獵,所獲獵物頗多。因此寫成詞一首,命令密州的壯士們拍掌頓腳而唱,吹笛擊鼓來伴奏,還相當地壯觀呢。  【點評】  熙寧八年,蘇軾任密州太守,當時剛滿四十歲。十月間,他「祭常山回」,與官兵們圍獵於密州的鐵溝一帶,所獲甚豐,回來後寫下了這首詞,又讓軍士們拍掌頓腳,隨笛鼓之聲而歌,十分得意。打獵對於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說,雖是一時之豪興,但這次小試身手卻鼓舞了他平素就有的報國立功的信念。此前,西北邊境一帶屢屢有事,如熙寧三年,西夏大舉進攻環州、慶州;四年,又陷扶寧諸城。就在這次出獵數月前,遼主還脅迫宋廷割地七百里。在這種緊張的邊防形勢下,蘇軾才很有信心地表示希望能有機會前赴西北邊疆去彎弓殺敵的愛國心愿。  上片記出獵盛況,下片抒請戰心愿。寫得聲勢浩大,場面熱烈,豪情萬丈,顧盼自雄。是東坡樂府中少有的一首壯詞。東坡詩詞,押韻擇字,常能大膽機智,令人耳目一新。此詞中下一頁「左牽黃,右擎蒼」即是。世間事物,其色「黃」「蒼」者多多,能藉以專指鷹犬,全因所寫是出獵事,又有「左牽」「右擎」字樣,才不生歧義,反風趣盎然。詞上下片雖所述不同,但遣詞造句仍處處照應。如前有「老夫聊發少年狂」,後則言「鬢微霜,又何妨」;前已點出自己是「太守」,後便用馮唐持節宣魏尚仍任雲中太守事;射獵必持弓箭,故前用英雄孫仲謀射虎事自比,後則以「挽雕弓」「射天狼」來說自己願立功邊陲,抗擊西夏之敵。  浣溪沙  徐門石潭謝雨①,道上作五首②。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③。  簌簌衣巾落棗花④,村南村北響繅車⑤,牛衣古柳賣黃瓜⑥。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⑦,敲門試問野人家⑧。  【注釋】  ①謝雨:謝神降雨。蘇軾《起伏龍行》詩序:「徐州城東二十里有石潭,父老雲與泗水通,增損清濁,相應不差,時有河魚出焉。元豐元年春旱,或雲置虎頭潭中,可以致雷雨。」 ②五首:蘇軾在徐州寫的《浣溪沙》共五首為一組詞,這是其中的第四首。 ③泗水:源出山東,流經徐州入淮河。 ④簌簌:棗花落在衣巾上的聲音。 ⑤繅車:抽繭出絲的工具,俗稱絲車。 ⑥牛衣:用草或麻粗製而成的蓑衣,常覆蓋於牛馬背上以保暖,故稱。 ⑦漫:此處作「頗」解。 ⑧野人:農民,村野之民。  【譯文】  棗花落在衣巾上發出簌簌的聲音,村子的南面北頭都可聽到繅絲車在響,古老的柳樹下有披著粗蓑衣的人在賣黃瓜。  酒後頗覺睏倦,走在漫長的路上只想能睡上一覺,太陽高照著,口中乾渴難耐,真想能有一杯茶喝,我就試著敲響那村民家的門去詢問。  【擴展閱讀】  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文潛①,曰:「何如少游②?」二人皆對云:「少游詩似小詞,先生小詞似詩。」(《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王直方詩話》)  【注釋】  ①無咎、文潛:晁補之,字無咎;張耒,字文潛,都從蘇軾學,與黃庭堅、秦觀合稱「蘇門四學士」。 ②少游:秦觀,字少游。  【今譯】  蘇東坡曾將自己寫的小詞拿給晁補之、張耒看,問他們說:「跟秦少游相比,怎麼樣?」兩人都回答說:「少游的詩寫得像小詞,先生的小詞寫得像詩。」  【點評】  這是蘇軾的農村詞。以農村生活為題材,寫入詞中,這恐怕在詞壇上還是個創舉。它對後來陸遊、辛棄疾的農村詞,都產生過明顯的影響。  元豐元年(1078),四十三歲的蘇軾任徐州太守。這年春旱,如其《起伏龍行》詩中所說:「東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所以他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去求雨,所幸天降甘霖,緩解了旱情。入夏時,他便再往石潭去謝神,並寫了五首《浣溪沙》小詞以記行。  蘇軾是一位十分愛民而又關心農事的地方官。所以他為官所到處,百姓都感到他很親切友善,他也總以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彼此較為和諧的關係是他能寫好農村詞的思想基礎。上片客觀描述所見所聞,摹寫鄉間風物如繪,且隨著鏡頭的不斷移動,也給人以「道上」行走的感覺,棗花紛紛落,繅車處處響,柳陰下已在叫賣黃瓜,這一切都正合仲夏麥收前的季節特點,也透出一種清新、淳厚的農村生活氣息。下片轉寫主觀感覺,自己的行路狀況。酒困日高,路長人渴,只想喝茶睡覺。能完全白描地寫出人人都曾體驗過的感覺,十分真切實在。同時也在小詞的敘述中,稍稍增加一點波折,不至於太平直了;這樣渡至末句「敲門試問野人家」就順理成章了。身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徐州太守的蘇軾,路途中累了渴了,便去敲農家的門,討口茶喝,找個地方休息一會兒,全然不見官民之間地位高下尊卑的差別,也可見東坡與村民的關係是何等的自然融洽。  秦 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以蘇軾薦,除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官。紹聖初,坐黨籍,削秩,貶處州,徙郴州,再徙雷州。徽宗立,放還途中卒於藤州。「蘇門四學士」之一。詞作以婉約見長,俊逸清麗,自成一家。有《淮海居士長短句》。  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①,畫角聲斷譙門②。暫駐征棹,聊共引離樽。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③。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⑤。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注釋】  ①粘:緊貼著。一本作「連」。 ②譙門:即譙樓,城門上的樓,可瞭望。 ③「寒鴉」二句:隋煬帝楊廣斷句詩:「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 ④香囊:香袋,古人佩身作裝飾,此作贈物。 ⑤「謾贏得」句: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青樓,妓女所居。  【譯文】  遠山塗抹著一縷淡淡的雲,天空緊貼著大片衰敗的草,城頭譙樓上的畫角吹了一陣後已不再響起。我暫將遠行的船隻停住不發,姑且與你一同舉起這告別的酒杯。有多少如臨仙境般的往事呵,我白白地回想著,竟像這散漫的煙靄,迷茫一片。只見夕陽餘暉之外的遠處,寒鴉萬點,一灣流水環繞著孤零零的村莊。  真教人喪魂落魄啊!當這難捨難分的下一頁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章|上頁|加書籤|回簡介時刻,我暗暗地解下佩帶在身上的香袋,你輕輕地解開打著同心結的羅帶,彼此相贈。就這樣,我便獲得了一個青樓薄情郎的惡名。這一別什麼時候再能見到你呀?徒然弄得我衣襟和衫袖上淚漬斑斑。當我從情傷意亂的地方再竭力遠望時,只能看見高城了,還有那閃爍著的黃昏的燈火。  【擴展閱讀】  杭之西湖有一倅①,閑唱少游《滿庭芳》,偶然誤舉一韻云:「畫角聲斷斜陽。」妓琴操在側云:「『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非『斜陽』也。」倅因戲之曰:「爾可改韻否?」琴即改作「陽」字韻云:「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徵轡,聊共飲離觴。多少蓬萊舊侶,空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空牆。 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謾贏得、秦樓薄倖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吳曾《能改齋漫錄》)  【注釋】  ①倅(cuì):任副職的官吏。  【今譯】  杭州西湖有某官,隨口吟唱秦少游的《滿庭芳》詞,偶然弄錯了其中一句說:「畫角聲斷斜陽。」有個叫琴操的妓女在一旁糾正說:「是『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不是『斜陽』。」某官便開玩笑對她說:「你不能將詞的韻改一下嗎?」琴操當即將詞改為「陽」字韻,念道:「(略)。」  【點評】  這首描寫離別場景的詞,曾廣為傳誦,名噪一時,秦觀因此而得了個「山抹微雲」的雅號,在詞壇上留下了不少傳聞。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詞人著意選用「抹」字「粘」字,以增強景物的可感性和生動性——動詞都帶著比喻的性質。「粘天」一詞,用過的人很多,可知有的本子作「天連衰草」是後人改的。「畫角聲斷譙門」,時值向晚,已預為末句伏根。「暫停」二句,點出臨別;從「暫」字「聊」字中透出無可奈何和十分感慨的心情,故下接對回首往事的喟嘆。「蓬萊」二字雙關,既說當時遇合如臨仙境,又指明地點。《藝苑雌黃》云:「程公辟守會稽,少遊客焉,館之蓬萊閣。一日,席上有所悅,自爾眷眷,不能忘情,因賦長短句。所謂『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也。」這有其《別程公辟給事》詩句「買舟江上辭公去,回首蓬萊夢寐中」可證。鴉噪夕陽,水繞孤村,以景物寫心境,極有情致;借用煬帝詩意而不見蹈襲痕迹,自是作詞高手。  下片專寫分手一刻情況。「銷魂」一頓,使黯然之情籠蓋以下文字。東坡以為下片起幾句是「柳詞句法」(見《花菴詞選》),頗有眼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確有柳永綺羅香澤之態,但不是疵病;至借杜牧《遣懷》詩句意的自嘲,則不但點明別者的青樓身份,也藉此說出自己「落魄江湖」的境況。故周濟云:「將身世之感,打併入艷情,又是一法。」(《宋四家詞選》)已寫「空回首」、「謾贏得」,這裡又說「空惹啼痕」,我以為作此詞時,秦觀的感慨已多於傷情。結尾兩句是船漸遠去情景,因前有「暫停徵棹」語;「高城」也與「譙門」照應;前言「畫角聲斷」,結則「燈火已黃昏」,一絲不亂。曾季貍《艇齋詩話》以為是「用歐陽詹詩云:『高城已不見,況復城中人。』」雖秦觀未必真取用此詩,但體會行舟中回望之情景,倒是說得對的。  鵲橋仙  七 夕①  纖雲弄巧②,飛星傳恨③,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④,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⑤!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⑥!  【注釋】  ①七夕:《草堂詩餘》作此題。《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牛郎織女聚會之夜。」 ②纖雲弄巧:謂片雲作出巧妙的花樣。 ③飛星傳恨:謂牽牛織女星傳遞離別相思之恨。 ④金風玉露:秋風秋露。秋季五行屬金。忍:豈忍。 ⑤鵲橋:古代傳說,七夕織女渡銀河與牛郎相會,有烏鵲來搭成橋。權德輿《七夕》詩:「今日雲??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⑥朝朝暮暮:謂男女間日夜歡聚在一起。語出宋玉《高唐賦》:「旦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上。」  【譯文】  輕雲弄出巧妙的花樣,天上的雙星彼此傳遞著別離相思之恨,他們暗中渡過了迢迢的銀河。在秋風白露時節,相逢一次,就遠比人世間無數的相會強多了。  柔情似水一般,佳期恰如夢幻,怎忍心回頭看那通過鵲橋回去的路呢?唉,只要兩人的感情能天長地久,又何必非要天天早晚都相聚在一起不可呢!  【擴展閱讀】  昔張天如論相如之賦雲①:「他人之賦,賦才也;長卿,賦心也。」予於少游之詞亦云:他人之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得之於內,不可以傳。雖子瞻之明儁②,耆卿之幽秀,猶若有瞠乎後者,況其下耶?(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注釋】  ①相如: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辭賦家。 ②儁:「俊」的異體字。  【今譯】  從前,張溥論司馬相如的賦說:「別人寫的賦,是表現作賦的才;司馬長卿是表現作賦的心。」對於秦少游的詞,我也說,別人寫的詞,是表現作詞的才,少游是表現作詞的心;這是由他內在的秉賦氣質決定的,沒有辦法傳授給別的人。即使像蘇子瞻那樣的明快俊逸,柳耆卿那樣的清幽娟秀,仍會有趕不上他的地方,何況那些才情比他們差的人呢。  【點評】  七月七日之夜叫「七夕」,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時。從《古詩十九首》起,歷來也不知道有多少詩人詞客吟詠過,但能出新意的卻並不多,而有新意又格調高的更是少而又少。這類詞大都從古詩「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或「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等句,引出牛郎織女終年相思相望而難得一見的悲情來,而秦觀這首詞調名與所詠內容完全一致的作品,卻不然,它不但能一反悲情為讚美,別出新意,而且格調也極高,所以是很難得的佳作。  開頭由「纖雲」引出「飛星」,再說到「銀漢」;由「傳恨」到「暗度」,再接以「相逢」,敘來有序,一絲不亂。「巧」,固然是形容雲的多姿多態,但也是有意在點今夕是「乞巧」之夜。星星有「恨」,只是暗示傳說,至「銀漢迢迢暗度」,則所指已逐漸明朗。「金風玉露」,點出時令,亦不可缺;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中語:「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可知說的是牛郎織女此夕「一相逢」。至此,所敘何事,已不會有任何疑惑了。上片末句是新意處:天上的一年一度相見,比起人間無數的歡愛約會或久別重逢來,不知要勝過多少倍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才算是真正的情深不渝,雖歷千年萬代而永不會改變。但這一答案,先沒有說,而是留待後面,這樣就開啟了下片。  下片前三句,就寫他們的無比深情。「柔情似水」,說得何等好啊!後人已作成語用了。在古人想像中銀河便是一條無聲的流水。「佳期如夢」,除好景不長、不可把握外,還包含難以形容的驚喜和幸福,所謂「猶恐相逢是夢中」是也。「忍顧鵲橋歸路」,說臨別留戀不舍之情,凄婉動人,而「鵲橋」二字,再補傳說,一滴不漏。少游倘若沒有現實生活的真切感受和準確的藝術表達能力,是寫不出這樣動人的詞句來的。結尾二句轉折,回應上片末句,是境界的升華,也是立意的根本。既切緊牛郎織女年年相會一次,但「兩情」「長久」的特點,又可以作為天下一切難於相聚的有情人的箴言。精神重於肉體,真情不渝才是最可貴的。這正如馮煦所謂的是少游「得之於內」的「詞心」。  李之儀  李之儀(生卒年不詳):字端叔,號姑溪居士,滄州無棣(今屬山東)人。神宗熙寧三年(1070)進士,任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徽宗朝,提舉河東常平。政和七年(1117),以朝議大夫致仕,年八十而卒。能文,尤工尺牘,有《姑溪詞》。  卜運算元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譯文】  我住在長江的源頭,你住在長江的末端;天天思念著你卻又見不到你,你我喝的都是長江的水。  這流水什麼時候才能停止?這怨恨什麼時候才能完結?但願你的心能夠跟我的心一樣,那麼,彼此相思的心意就必定不會辜負。  【擴展閱讀】  中多次韻小令①,更長於淡語、景語、情語。……至若「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直是古樂府俊語矣。(毛晉《姑溪詞跋》)  【注釋】  ①次韻小令:用他人詞同樣字押韻的小詞。  【今譯】  《姑溪詞》中有很多步他人韻的小詞,更擅長於用平淡語、寫景語、抒情語……,至於像「我住長江頭」等四句,簡直就是古樂府中漂亮的語句了。  【點評】  這首小令是效樂府民歌體的情歌。  前四句借長江說戀情,極有情致。句中巧妙地利用了分合異同的對立統一規律,以增強藝術表現的語言效果:兩人都住在長江邊,「共飲長江水」是同,是合;然則「我住長江頭」,在上游,「君住長江尾」,在下游,相隔千里,又是異,是分。彼此思念,心心相印,是同,是合;人處兩地,不得相見,又是異,是分。「日日思君不見君」句是主體,而用說起居三句來作前後陪襯,語言淺顯而頗有內蘊,其間含意,任憑讀者想像補充。比如說兩人同飲一杯酒,那定是最親密的人;同飲一江水,豈不也可以作如是觀?差別只在大小而已。作者真能得民歌之所長。  後四句轉為抒情,仍緊承上文以「此水」過片。以水之長流引出人之長恨,用的是民歌慣用的比興手法。建安徐幹《室思》詩說:「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前兩句正用此意。後兩句或從五代顧夐《訴衷情》詞「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中得到啟迪。女子最所慮者,是男子的時過情遷,薄倖變心,不能像自己那樣一往情深,至死靡它,故曰「只願君心似我心」。末句按詞牌格律,本當是五個字,現在「定不負相思意」多了個「定」字是表示態度的,非常要緊,少不得。大凡愛得深切,語言必定堅決,古樂府民歌中《上邪》等詩可證。這既是抒發自己感情的需要,也是為鼓舞對方信心,希望他努力去爭取實現幸福生活的理想,不要動搖。紀曉嵐以為《姑溪詞》中「小令尤清婉峭蒨」(《四庫全書提要》),指的就是這類詞。  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豐初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作《汴京賦》,洋洋七千言,名噪京師,由太學生一躍升為太學正。後歷任地方官。徽宗朝,仕至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後又出知順昌府,徙處州,晚居明州(今浙江寧波)。他妙通音律,能自度曲,尤擅長調;其詞清正醇和,藝術造詣極高,歷來被詞家奉為正宗。有《片玉集》,又名《清真集》。  六 丑  薔薇謝後作  正單衣試酒①,悵客里、光陰虛擲。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②。釵鈿墮處遺香澤③,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④?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⑤。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⑥。靜繞珍叢底⑦,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⑧,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殘英小,雖簪巾幘⑨。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注釋】  ①試酒:初嘗新酒。《武林舊事》記宋代春末夏初時有嘗新酒的習俗。 ②「夜來」二句:說風雨花落。楚宮傾國,以美女喻花。 ③釵鈿:喻花的落瓣。 ④為誰:誰為。 ⑤窗槅:窗格子。 ⑥蒙籠暗碧:草木茂盛,綠葉濃暗。 ⑦珍叢:指薔薇花叢。 ⑧長條:指薔薇的枝條;枝上有刺,易勾人衣服。 ⑨巾幘:頭巾。 顫裊:輕輕顫動。 潮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斷紅、相思字:以紅葉比紅花落瓣,用紅葉題詩故事。范攄《雲溪友議》:唐宮女題詩於紅葉上,順御溝流出宮外,被人拾得,後結成婚姻。其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竟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譯文】  正是換單衣、嘗新酒的季節,我恨羈旅他鄉的日子裡,大好時光都浪費了。我真希望春天能稍稍停留一下,可是春天的歸去就像飛鳥經過一樣,一去全無蹤影了。我問薔薇花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原來是夜間一場風雨,埋葬了這楚國宮中的絕色佳人。她那金釵、花鈿紛紛墜落的地方,留下了陣陣芳香,胡亂地點綴著桃樹下的小徑,輕輕翻動在柳陰路上。有誰會多情地替她惋惜呢?只有當過她媒人和使者的蜜蜂、蝴蝶,還不時地飛來,敲響我的窗格子。  東園裡一片寂靜,草木漸漸茂密,綠葉深暗。我默默地繞著凋零殆盡的薔薇花叢行走,只能嘆息不已。她那帶刺的長條,故意招惹著過往行人,好像是在拉住你的衣服,要向你訴說她內心無限的離愁別恨。雖然還有殘留的小花,能勉強地摘下插在頭巾上,但終究不如曾見過美人頭上的那一朵盛開的大花,在釵頭微微顫動,沉甸甸地偏向一邊。落花漂流於水上,不要隨著早晚的潮水去才好;恐怕那紅色花瓣上還寫有相思的字句哩,要是流走了,怎麼還能看得見呢?  【擴展閱讀】  清真《六丑》一詞,精深華妙,後來作者,罕能繼蹤。(蔣敦復《芬陀利室詞話》)  【今譯】  清真居士所作《六丑》一詞,精細深沉,高華奇妙,後來的填詞者,絕少有人能跟得上他的。  【點評】  這是周邦彥的一首代表作。題意是追惜薔薇花的凋謝,其實也借落花自抒宦遊羈旅、光陰虛度、青春逝去的落寞情懷。  詞開頭寫春去。「單衣試酒」,是春暮,點了時令;又是消愁,也是人事。「悵客里、光陰虛擲」七字,是作詞的本意。發端便用「正」字「悵」字,使句意覆蓋全篇,貫注始終。「願春暫留」是不忍「虛擲」,「春歸如過翼」是竟成「虛擲」。「過翼」喻其迅速,而「一去無跡」更說到盡頭,不留餘地。這十三個字詞意曲折迴旋,包括無遺,故周濟說它「千迴百折,千錘百鍊」(《宋四家詞選》)。話既說盡,以下本難接續,然詞人能舉重若輕,只以「為問花何在」五字喚醒題旨。「花何在」正為「無跡」而發問也。此無中生有、絕處逢生手段,突兀而綿密,譚獻說他是「搏兔用全力」(《譚評詞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人多謂從孟浩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或溫庭筠「夜來風雨落殘花」詩意化出,殊不知詞意之妙全在設喻——以埋葬絕世佳人作比,否則風雨落花不過常語,又何其多也!韓偓《哭花》詩云:「若是有情怎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這才是其真出處。詞更有特色的是所設比喻能連下六句,直貫到上片結束:美人既死,則釵鈿委地,任其狼藉於桃蹊柳陌間而無人管,只有「蜂媒蝶使」還常來「叩窗槅」以探詢她的去處。這種設喻方法,惟東坡詩中有之,如其《守歲》:「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即是。  上片說花落,只是虛擬泛寫,不待眼見而後知;至蜂蝶叩窗,則引出過片寫步出室外於「東園」探尋,故是實寫。所謂「岑寂」,用意不在說園內無人,還是寫春去「無跡」,是與薔薇花叢前蜂圍蝶陣亂紛紛,春意喧鬧恰好相反的境界。花已落去,綠葉濃暗,惟靜繞花叢興慨而已。「成嘆息」,仍遙應「悵」字。花謝而只剩「長條」,荊棘勾住衣服,而設想其「故惹行客」、「牽衣待話」,與人一訴離別之情懷。詞人深情所至,使無情之物亦似有情,造境奇妙。因欲話別而偶見枝上尚存殘花,無跡而忽然有跡,亦出人意料。「殘英小」,本不足簪巾幘而「強」簪之,是「願春暫留」的體現,然而又畢竟不能與盛開時美人釵頭的艷花相比。這才無可奈何地醒悟到春天真的過去了。敘來一波三折,「顫裊」、「欹側」,用詞極準確而有表現力。最後又移來紅葉題詩故事,用以「追惜」「斷紅」,造成春之歸去也如落花趁潮汐,奔流到海,一去不回的效果。這又道人所未道。總之,「不說人惜花,卻說花戀人;不從無花惜春,卻從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殘英,偏惜欲去之斷紅」(周濟語)。詞境時時總能萌發新枝奇葩。  蝶戀花  早 行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轣轆牽金井①。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②。 執手霜風吹鬢影③。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④,露寒人遠雞相應。  【注釋】  ①轣轆:井架上汲水的滑車叫轤轆或轆轤,轣轆為其轉動之聲,亦作「轤轆」解。 ②紅棉:作枕芯用的木棉,其花色紅,故謂。 ③霜風吹鬢影:李賀《詠懷》詩:「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④闌干:縱橫的樣子。斗柄:北斗星如古代酌酒的斗,有把,稱斗柄或斗杓。  【譯文】  明亮的月光驚起棲烏在枝上吵個不定,更漏的聲音將殘,轤轆在響,井邊已有人汲水。剛從睡夢中被弄醒,一雙眼珠兒炯炯發光,淚水滴在枕上,枕頭一片濕冷。  我們緊握住對方的手,看寒風吹動鬢髮,臨去的心情彷徨無依,告別的話令人愁得不忍再聽。高樓上空北斗七星已經橫斜,天色將明,曉露侵肌寒,人已遠去,只有雄雞的啼叫聲此起彼應。  【擴展閱讀】  美成能作景語,不能作情語;能入麗字,不能入雅字,以故價微劣於柳。然至「枕痕一線紅生玉①」,又「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動人。(王世貞《藝苑卮言》)  【注釋】  ①枕痕一線紅生玉:「玉」應是「肉」的誤記。周邦彥《滿江紅》詞:「晝日移陰,攬衣起,春帷睡足。臨寶鑒,綠雲撩亂,未忺(xiān,適意)妝束。蝶粉蜂黃都褪了,枕痕一線紅生肉。……」  【今譯】  周美成能寫景語,不善於寫情語;能用華麗的字,不能用高雅的字,因此他詞的身份略低於柳永。然而,如「枕痕一線紅生玉」,又「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形容睡覺起來時的神態之妙,也真能動人。  【點評】  周邦彥的詞,措詞多精粹典麗,但這首題作「早行」寫離別情景的詞,卻多用白描,語言也比較疏快,表現了另一種風格。  頭三句是睡夢醒後枕上所聞,所述景象都從聲音中聽出:寫了驚烏的鳴叫、拍翅聲,寫了將盡的更漏聲、汲取井水的轣轆聲。遠行之人本欲趁早起身,故聞聲而醒,這就是「喚起」二字的含義。「兩眸清炯炯」五字,形容準備早行者剛剛驚醒一剎那的神態,栩栩如生。心知離別在即,不覺「淚花落枕」,濕透「紅綿」,觸臉而「冷」,寫來凄惻動人。這些都是起床前的情景。  下片寫別時的情景。柳永《雨霖鈴》有「執手相看淚眼」語,此用李長吉歌詩「春風吹鬢影」句,而易一字以合寒夜將殘情景,淚眼相看之意固已在其中,而對心上人撫愛憐惜之情又為柳詞所無。寫離人去意徬徨、愁聽別語之心態,亦刻畫入微。末以斗橫露冷,人已遠去,唯聞雞聲相應作結,更覺離恨綿綿,凄婉不盡。  賀 鑄  賀鑄(1052—1125):字方回,晚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汲縣)人。元祐中以通直郎通判泗州。徽宗大觀三年(1109),以承議郎致仕,退居蘇州,以藏書自娛。博學能文,詞風格多樣。有《東山詞》。  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①,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②?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③,彩筆新題斷腸句④。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注釋】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輕盈。曹植《洛神賦》:「凌彼微步,羅襪生塵。」 橫塘:在蘇州胥門外九里,賀鑄建小築於此。 ②錦瑟華年:青春歲月。語出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③冉冉:形容雲慢慢移動。蘅皋: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 ④彩筆:用江淹得五色筆而能寫漂亮詩文事。  【譯文】  姑娘輕盈的步子並不過橫塘路這邊來,我只好用目光送她逐漸遠去。她那美好的青春歲月也不知跟誰一起度過。她居住的地方想必有賞月的小橋、種花的庭院、雕刻著連瑣紋的窗子和硃紅色的門戶,只有春天才知道她在哪裡。  浮雲慢慢地移動著,長著香草的河岸上已暮色來臨。我用才情洋溢的筆新寫成十分傷感的詩句。你想問我心頭無故的煩惱有多少嗎?它就像河邊青煙般綿綿不絕的芳草,被風吹得滿城飛舞的柳絮,還有那黃梅季節老是下個不停的雨。  【擴展閱讀】  賀方回嘗作《青玉案》詞,有「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周紫芝《竹坡詩話》)  【今譯】  賀鑄曾經寫過《青玉案》詞,其中有「梅子黃時雨」的句子,人們都佩服他寫得工巧,士大夫於是稱他為「賀梅子」。  【點評】  這首詞是賀鑄的名作,他因此而獲得「賀梅子」的雅號。吳曾《能改齋漫錄》云:「賀方回為《青玉案》詞,山谷尤愛之,故作小詩以紀其事。」黃山谷的小詩說:「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惟有賀方回。」(《寄賀方回》)詞寫賀鑄寓居蘇州橫塘期間的孤寂苦悶,即詞中所謂的「閑愁」,而這種「閑愁」又是通過「望美人兮不來」表現的。寫得美人有點像洛神,所以很難說是紀實呢,還是一種象徵性的虛擬。  詞一開頭就說這位纖步輕盈的美人,不過我居處的路上來,自己只能目送她遠去。「凌波」「芳塵」,都用《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說「不過」而又「目送」,將自己對她的留情屬意寫透了。照例接著應寫自己的心情,卻從懸想美人境況折射出來,是深一層寫法。「錦瑟」事本也出自神女傳說,經李商隱詩一用,則青春歲月,如何度過,不待「追憶」,已有「茫然」之感。不但「誰與度」不可知,連住在何處也不知道。不知道而又說得十分具體:樓外「月橋花院」,閨閣「瑣窗朱戶」;當然都是出於想像,覺得其居處應當如此而已,這正是心往神馳的表現。不知道而說「只有春知處」,說法與韋莊《女冠女》「除卻天邊月,沒人知」相似;「春」字從「錦瑟華年」生出。  過片「飛雲」(一本作「碧雲」)句,即江淹詩「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意,而同時又取用《洛神賦》中詞:「爾乃稅駕乎蘅皋。」因其未來而望其到來,不覺時已遲暮,只有寄情於「彩筆」題句。然而自己雖有江郎之才,能題「斷腸」之句,而美人終不可得;於是「閑愁」轉深,遂有「幾許」之問。所答三句是此詞最受稱讚的。如沈際飛說:「疊寫三句閑愁,真絕唱!」(《草堂詩餘正集》)羅大經也舉其篇末說:「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鶴林玉露》)其特點是連續用了幾個比喻,即今所謂「博喻」,而又都是自春至夏這段時間中所見的景物。它們不但設喻多,而其景象本身又都能引起人們的愁緒來,所以巧妙。  李重元  李重元(生卒年不詳):約宋徽宗宣和前後在世,工詞。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錄其《憶王孫》詞四首。  憶王孫  春 詞  萋萋芳草憶王孫①,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②。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注釋】  ①「萋萋」句:漢劉安《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草茂盛的樣子。王孫,後亦用以泛指不歸者。 ②杜宇:即杜鵑,相傳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叫聲凄厲,如勸遊子「不如歸去」。  【譯文】  芳香的春草生長茂盛的時候,我思念起我的郎君來了。在高高的樓上眺望,也只能望見煙柳一片,空使我內心痛苦萬分。我不忍去聽那杜鵑鳥的聲聲啼叫,天色已近黃昏,深深的庭院門緊閉著,只有風雨陣陣吹打著梨花。  【擴展閱讀】  自有春愁正斷魂,不堪芳草思王孫。  落花寂寂黃昏雨,深院無人獨倚門。  (韋莊《春愁》)  【今譯】  自從有了春天的愁思便有痛苦,現在又正是難熬的時刻,遍地芳草觸動我思念郎君之情,真教人不好受啊!黃昏時分,下了一場雨,花兒都無聲無息地落去,庭院深深,空無人跡,只有我獨個兒靠在門邊出神。  【點評】  此詞原誤編在李甲(字景元)名下,黃升《花菴詞選》作李重元詞,錄其同調詞四首,另有《夏詞》《秋詞》《冬詞》,今從之。一本又題為秦觀作。  起句用《楚辭·招隱士》句意,故「王孫」一詞只是借出處文字作為憶其往事、盼其歸來之對象的人稱,與通常所說的公子王孫無關,也並不限指其人的社會地位、身份;王維詩「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即此用法。「柳外樓高空斷魂」,有人解作「煙柳外的高樓卻擋住了她的視線。」(《唐宋詞鑒賞辭典》714頁,江蘇古籍出版社)這就弄反了。不是高樓擋住視線,而是說樓再高也無法望見,能看到的惟有煙柳而已,是望遠之人正在高樓憑欄;與歐陽修詞「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用法同;之所以沒有說「不見……」,因為「空斷魂」三字,已包含著這層意思了。「斷魂」與「消魂」「斷腸」義同。「空」字說遠望與感傷均無益。由憶而望,望而不見,惟聞杜鵑聲聲在叫「不如歸去」,這對於盼歸無望、已黯然銷魂的人來說,自然更難忍受了。  「欲黃昏」,語用進行式,指佇立凝望之久。黃昏已使人發愁,何況「深」院「閉門」,見「雨打梨花」,紛紛飄落景象。在「不忍聞」之後,又寫了可說是「不忍見」的場面。白居易《長恨歌》有「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之喻,末句寂寂深院中雨打梨花之景,正與懷人不見的怨恨凄惻情緒完全一致。  小令如絕句,易成而難工,最重神韻。此詞利用傳統意象,將芳草、煙柳、杜鵑、春雨、梨花諸物與所抒離恨別緒結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  張元干  張元干(1091—1170?):字仲宗,號蘆川居士,長樂(今屬福建)人。北宋末年,為李綱僚屬,參預汴京保衛戰。南宋初,秦檜當政,致仕南歸,晚年寓居福州。因作詞送主戰派胡銓,觸怒秦檜,被削官為民。詞長於抒發慷慨悲憤之情,開南宋愛國詞人先河。有《蘆川歸來集》、《蘆川詞》。  賀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①  夢繞神州路②,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③。底事崑崙傾砥柱④,九地黃流亂注⑤,聚萬落千村狐兔⑥?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⑦。更南浦⑧,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⑨,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⑩。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注釋】  ①胡邦衡:名銓,紹興初為樞密院編修官,反對秦檜與金議和,上書乞斬秦檜等三人頭以謝天下,被秦檜貶往廣州監鹽倉。和議成,又被劾「飾非橫議」,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 ②神州路:指被金人佔據的中原。 ③故宮離黍:《詩經·王風·黍離》:周平王東遷,周大夫經西周故都,見故宮「彼黍離離」,變成了莊稼地,遂賦詩誌哀。後世以「黍離」表示亡國之痛。 ④底事:何事。崑崙、砥柱:皆名。傳說崑崙有銅柱,是支撐天的柱子;砥柱在黃河中。崑崙、砥柱都傾倒了,喻北宋覆滅。 ⑤九地:九州。 ⑥狐兔:喻金兵。 ⑦「天意」二句:杜甫《暮春江陵道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 ⑧南浦:泛指送別之地。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⑨斜河:銀河。 ⑩對床夜語:往日的交往談心。韋應物《示全真元常》詩:「寧知風雨夜,復對此床眠!」 雁不到:傳說秋雁到湖南衡陽回雁峰止,新州還遠在嶺南,無法托帶書信。 肯:豈肯。爾汝:你我;指彼此親密的稱呼。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大白:酒杯。 金縷:《金縷曲》,即本詞調《賀新郎》的異名。  【譯文】  夢中,我走在淪於金人之手的中原道路上,秋風陣陣,處處軍營響起號角,故都的宮殿已成了長滿莊稼雜草的土地,心中頓生無限悲痛。為什麼擎天的崑崙、中流的砥柱全都傾倒,九州大地上黃河泛濫成災,千萬村落都聚集著狐群兔崽子呢?老天爺高高在上,他的心意難以問清,何況人老了易生悲情,難以訴說。現在又要送您上路,遠赴新州了。  秋涼已至,岸邊的衰柳在催促著殘暑退去;銀河耿耿,星光零落,月色微茫,片雲悄悄地移動。萬里江山此刻不知在什麼地方?我回想著我們對著床榻、彼此深深談心的情景。您去往大雁飛不到的嶺南,我寫好信也無由托帶。我極目遠望青天,感慨古今之事,又怎能像兒女們那樣只說些你愛我恨的話呢!還是舉起酒杯,聽我唱一首《金縷曲》吧!  【擴展閱讀】  今觀此集,即以此二闋壓卷①,蓋有深意。其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然其他作,則多清麗婉轉,與秦觀、周邦彥可以肩隨。(紀昀《四庫全書總目·蘆川詞提要》)  【注釋】  ①此二闋:指他的兩首《賀新郎》詞,另一首題作「寄李伯紀丞相」,是寄給主戰派李綱的,也是他獲罪於秦檜的原因之一。  【今譯】  如今看這本《蘆川詞》,即以這兩首《賀新郎》詞置於卷首,這是有深意的。他的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後,還能想見他抑鬱而磊落的氣度。但他的其它詞作,則大多清麗婉轉,與秦觀、周邦彥可以比肩。  【點評】  胡銓因上書高宗,乞斬秦檜等三人的頭以謝天下,一再遭到秦檜的迫害,秦檜還必欲殺之而後快。張元干不畏邪惡勢力,作詩詞為流放去新州的胡銓送行,表現了令人敬佩的非凡勇氣和愛國抗金的堅定立場。  詞上片先感時事國難,末了歸結到送別;下片先寫此行的季節、景物,再回憶舊誼,抒憤恨之情,最後以詞酒相勉慰贈別作結。全詞壯懷悲情激昂。  秋風畫角,故宮離黍,見中原昔日繁華,遭金兵鐵蹄的蹂躪;崑崙崩,砥柱傾,黃水橫流,狐兔群聚,述北宋的覆亡為禍之慘烈。天意難問,看似怨恨上蒼之不公,實是諷刺南宋小朝廷縱容和支持秦檜等奸臣陷害忠良,屈膝降敵,而全不思恢復失土、洗雪國恥。對床夜話的回憶,是二人多年來志同道合、情深意厚的例證;不作兒女輩「恩怨相爾汝」之態,用韓愈詩語,卻是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詩意,確實表現出大丈夫當以國事為重,不以挫折而消沉,彼此互為勉勵的寬廣胸懷。寫來沉鬱悲痛,充滿磊落不平之氣。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居士,祖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唐時避亂入蜀,至其曾祖徙居洛陽(今屬河南)。政和間,為太學博士、著作佐郎。南渡後,歷兵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參知政事,以疾辭歸,卒於湖州。為江西詩派主將之一,詞雖不多,但語意超絕。有《簡齋詩集》,附《無住詞》十八首。  臨江山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憶昔午橋橋上飲①,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②,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釋】  ①午橋:在洛陽城南。 ②溝:指護城河。  【譯文】  想當年在午橋的橋上喝酒,在座的大都是豪傑英才。長長的護城河浸泡著一輪明月,無聲無息地流去。在杏花疏稀的影子底下,吹笛子一直吹到天亮。  二十多年過去,真像一場夢啊!我這人雖然還活著,回憶起來也足以驚心了。閑來無事,我登上小閣樓看看新霽後的月色夜景,古往今來有多少令人感慨的事啊!只聽得半夜三更有人在唱漁歌。  【擴展閱讀】  去非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可摩坡仙之壘。(黃升《花菴詞選》)  【今譯】  陳與義的詞雖然不多,但用語的意趣超凡絕倫,有見識的人說他已可以觸摸到蘇東坡的壁壘了。  【點評】  陳與義以詩著名,但所存一卷《無住詞》「殆於首首可傳」(《四庫全書提要·無住詞》),即如此首《臨江仙》詞,憶昔感今,聲情並茂,便堪稱絕唱。  上片憶昔。從容而起,自然述說,不加雕琢,對當年群賢畢至,相聚夜飲於洛陽午橋盛況的追憶嚮往之情,已洋溢紙上。如此發端,落落大方。至後幾句對場景細節作具體描繪時,便更見精彩。「長溝」三句,可謂百讀不厭。本謂月映長溝,流水無聲。現在憑著作者對詩意的敏銳感覺而將措詞稍加變動,說成「長溝流月去無聲」,而意思也隨之改變,意謂月漸西落,不能長映於溝水之中,恰如被不斷逝去的流水(習慣上又比作時間)無聲無息地送走。巧語天成,妙手得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十字,快言爽語,意境之佳,更被諸多評詞者所激賞。特別是因為所寫是回憶中情景,又歷歷如在目前,更為過片的興嘆,蓄足了勢頭。  下片感懷。「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作者抒情也是高手,詞句彷彿直接從胸中自然流出,卻極富藝術感染力。記憶中連流月無聲、杏花影里等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想不到轉眼竟已過去「二十餘年」了,發「如一夢」的感喟,是邏輯的必然。昔日「洛中舊友」,如今死的死,散的散,所剩無幾,且都已鬢髮蒼蒼了。「此身雖在」的言外,就包含著這些意思,故接以「堪驚」二字,猶杜甫之「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也。敘來簡捷之至。「閑登」句,申足題意。「新晴」是說雨後初霽,與當年竟同是月夜。  詞末了兩句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內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經歷和友情的範圍,而把目光轉向歷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古今多少事」五字中,昔時相聚的「豪英」和後來「堪驚」的見聞,都得以包容。問題是提出來了,卻沒有答案。代替回答的只有「漁唱起三更」這令人惕然警覺的凄清情景。把國家興亡、人生窮通的大感慨,付之於漁唱,是我國文學中從《楚辭·漁父》開始,逐漸形成的一種傳統意象。詩詞中都有,如王維《酬張少府》詩云:「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即是。直至清代,孔尚任寫明朝亡國之痛的《桃花扇》,也還把漁樵晚唱作為全劇的尾聲餘韻。此詞的結尾,正利用這一意象來表達自己內心寂寞悲涼的情緒,同時又因以景語代替敘事抒情,而能收到宕出遠神的藝術效果。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我國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能詩文,尤擅詞。父李格非、夫趙明誠皆當時著名學者。早年居汴京,詞多反映閨中生活和少女情懷,明快秀麗。南渡後,夫亡,隻身流離於兵荒馬亂中,後卜居金華、臨安(今皆屬浙江),境況凄涼,詞風趨沉鬱憂傷。詞善於白描,為婉約派大家。詞論強調「詞別是一家」,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詞》。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注釋】  ①卻道:還說。  【譯文】  昨天夜裡,稀稀落落地下了一陣雨,風卻很迅猛。我雖熟睡了一覺,但夜間殘留的酒意,還沒有完全消除。便試著詢問捲簾子的人,庭院的景象如何。捲簾人告訴我:「海棠花還是原來老樣子。」我說:「你知道嗎?你知道嗎?應該是綠葉更肥壯了,紅花更瘦損了!」  【擴展閱讀】  近時婦人能文詞如李易安,頗多佳句。小詞云:「綠肥紅瘦。」此語甚新。又九日詞雲①:「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②。」此語亦婦人所難到也。(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注釋】  ①九日詞:寫九月九日重陽節(也就叫「九日」)的詞,即下一首《醉花陰》,因詞中有「佳節又重陽」的話。 ②似:原詞作「比」。  【點評】  這是一首不分片的小令,寫的是作者對春光和花事的關切和憐惜。全詞篇幅雖極短小,僅三十二個字,寫來卻有情節、有對話,還能顯現不同人物的個性,其語言之簡潔和藝術表現力之高,令人叫絕。  宋人甚愛海棠花,如東坡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放翁詩「為愛名花抵死狂」、「海棠已過不成春」等等都是。此詞也以海棠來代表美好的韶光春色。首句是醒後的回想,還記得昨夜有過一場風雨,雨雖不密,風聲卻緊,因此而煩愁,睡前喝了幾杯酒,故一著枕便香夢沉酣,不知後來之究竟,醒來時還宿醉未消呢。心裡為花的命運擔憂,便問捲簾人:「庭院中那些花怎麼樣了?」回答是:「沒有什麼,海棠還是老樣子。」作者的擔心並沒有寫,問的是什麼也沒有說出來,意思卻明白無誤。因為問的既是捲簾人,自然是簾外庭院情形;又由捲簾人所答,自然便在所問何事,寫對話便捷如此。可這一答覆不但沒有令作者釋然,反不以為然。連用兩個「知否」,雖詞調規定要疊,卻能藉此傳達出責怪捲簾人過於粗心大意的語氣:你哪裡知道,春光正是在你不知不覺中偷偷溜走的。這樣,又反襯出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特殊關切和敏感。  「綠肥紅瘦」一語,確是新穎而有詩趣。拆開來看,過去詩詞中也曾有過,以綠代葉、以紅代花較普遍,如杜牧詩「千里鶯啼綠映紅」、王安石詩「繁綠叢中紅一點」等都是,唐詩僧齊己更直接寫過海棠說:「紅殘綠滿海棠枝。」以「肥」形容花的也有,如杜甫詩「紅綻雨肥梅」,韓愈詩「芭蕉葉大梔子肥」等,用「瘦」字的在易安前少見,稍後稼軒詞則有「一枝枝不教花瘦」,程垓詞也有了「梅花瘦」的用法。但組成「綠肥紅瘦」語,畢竟是李清照在鍊字錘句上的獨特創新,對後來頗具影響。即如《紅樓夢》中「怡紅快綠」四字,以及脂評見此而說的「傷哉!展眼便紅稀綠瘦矣!」(第二十六回)也都可看出它的源頭,正起於這首小詞。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①。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②,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③,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④。  【注釋】  ①瑞腦:又稱「龍腦」,即冰片,一種香料。銷:一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②紗廚:即紗帳,防蚊用。 ③東籬:陶潛《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即以東籬泛指賞菊之處。 ④黃花:菊花。《淮南子·時則訓》:「菊有黃華(花)。」  【譯文】  在濃濃淡淡的雲霧般的香煙中,我總愁白天太長,老是面對那個焚著瑞腦的獸形銅香爐。重陽佳節又到了,枕著玉枕、睡在紗帳里,到半夜時已開始感覺到陣陣涼意了。  天色黃昏後,我在菊圃的籬笆旁飲酒,暗暗聞到有一股香氣飄來,沾滿了我的衫袖。別說我心中不黯然感傷,捲簾西風吹來,你看我不比菊花更消瘦嗎?  【擴展閱讀】  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致函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伊世珍《瑯嬛記》)  【今譯】  李易安將她寫的《醉花陰·重陽》詞寄給她丈夫趙明誠看。明誠很欣賞讚嘆,自愧弗如,想要也做幾首能勝過她。便謝絕一切來客,廢寢忘食地寫了三天三夜,作成了五十首,將易安的詞夾雜於其中,拿去給朋友陸德夫看。德夫反覆地玩味這些詞後說:「只有三句寫得非常之好。」明誠問他是哪三句,他回答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恰好就是李易安寫的。  【點評】  元人伊世珍《瑯嬛記》所述的關於這首《醉花陰》詞的故事非常有名,被許多書所引錄,文字也有改易。但其真實性有兩點十分可疑:一、趙明誠是金石家,不以詞章名,也未見有詞作留世,「三日夜,得五十闋」,殆難置信;二、謂「明誠欲勝之」,亦必非事實,此已有學者指出。但如果事情尚非全部捏造的話,易安「函致明誠」一語,則可說明作此詞時,他們夫妻正離別不在一起。  詞起頭「薄霧濃雲」四字,指室內獸爐所焚瑞腦香之煙,在次句中方補明。詩詞中常常寫到「秋夜長」,這裡卻說「永晝」白天長,是為寫愁人心態,愁悶無聊,才嫌白晝太長;這與其《聲聲慢》中「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的意思相同。「佳節又重陽」,不覺又到了倍思親人的日子,思親之意雖句中未寫,然可從「又」字中細味而得,正如孤居寂寞之意,也只從夜卧紗帳,深夜覺涼中透露出來,措詞十分深婉含蓄。作者被推為宋詞中婉約派的代表,實非偶然。  換頭說「東籬把酒」,此正重陽佳節之事,卻是欲消愁破悶、排遣寂寞的行為。「東籬」用陶詩意暗寫菊花,先為下文布好局。「黃昏後」,正愁緒上心之時。「有暗香盈袖」;承上句地點、時間而說,將通常用以寫梅的「暗香」二字轉用於寫菊。當年陶淵明「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本傳)想易安居士此時亦效前賢之舉,故曰「盈袖」;而「滿手把菊」又使人比黃花成了現成語。最後幾句之好處,人已屢屢提及,本毋煩費辭,惟「莫道不」從反面提起自己的黯然心情,自比正面述說更好。蓋作者恐人誤以為晚來賞菊飲酒,乃出於悠閑自得也。「簾卷西風」九字,自是神來之筆,其好處尤在恰好能為此時此地此女子作為最藝術的自我寫照。說愁、說瘦,而又能絲毫無損其形象之美感,所以絕妙。毛滂《感皇恩》之「人共博山煙瘦」、程垓《攤破江城子》之「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無名氏《如夢令》之「人與綠楊俱瘦」等等,雖亦新巧,然終不及易安佳句之能千古傳誦也。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①。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②?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③,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釋】  ①將息:休息,保養。唐宋時俗語,今南方方言中仍有之。 ②有誰堪摘:無甚可摘。誰,何。 ③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譯文】  東尋尋,西找找,不知在尋找什麼,四周冷冷清清,境況凄凄慘慘,心中一陣陣悲戚。忽暖忽冷的季節,最難保養好身體了。喝上幾杯淡酒,又怎能擋得住傍晚時猛烈的西風呢?天上大雁飛過,正教我傷心,它們都是我從前認識的老朋友啊!  金黃色的菊花落瓣堆積得滿地都是,花兒憔悴如此,現在還有什麼可摘取的呢?我守著窗口,一個人怎麼才能捱到天黑呢?梧桐葉落,再加上下著細雨,到黃昏時,滴滴答答地響個不停,這番光景,只用一個「愁」字怎能形容得了呢!  【擴展閱讀】  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①,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②。後疊又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中有此文筆,殆間氣也③。(張端義《貴耳集》)  【注釋】  ①公孫大娘:唐宮廷藝人。開元二年(714),玄宗設教坊於宮廷,命宮女數百人為梨園弟子,習歌舞,公孫大娘以舞西河劍器渾脫舞著名。張旭見其舞而草書長進;杜甫作詩稱「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②《文選》:又稱《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編選的詩文總集,選錄自先秦至梁八百年間的各體文章,共752篇,129家,對後世很有影響。 ③間氣:古人以為傑出人物乃稟天地特殊之氣,間世而出,故稱為「間氣」。  【今譯】  這可謂是公孫大娘那樣的舞劍高手。本朝並非沒有能填詞的,只是不曾有敢連用十四個疊字的人。這用的是《昭明文選》中那些賦的格調。後闋又說:「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還用疊字,都沒有人為的斧鑿之痕。還有用一個奇字的,說:「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黑」字,簡直沒有第二個人能用來押韻。女子之中有如此文筆,大概是秉承了天地間特殊的靈氣吧!  【點評】  在李清照的全部詞作中,最有名的大概無過於這首《聲聲慢》了。此詞所表現的凄苦愁緒,已非入選的前兩首詞可比,其強烈的程度,幾乎可謂是墨與淚俱,一片哀音。這種變化,實在是現實生活的改變所造成的。  靖康之變,在使北宋王朝覆滅的同時,也給李清照的個人生活帶來了巨變,她的身心都遭受了極大的痛苦。故鄉陷落,青州老家付之一炬。南渡後的次年,丈夫趙明誠又因病亡故,結束了伉儷恩愛的生活。繼而金兵南下,她孤身一人流亡於浙南,所有藏書和財產也都在逃難中丟失了。經此浩劫,其凄苦悲愁的心境自不難想像,反映在詞作中,便有了這首《聲聲慢》。  詞起頭三句,連用十四個疊字,令後人讚歎不絕,或謂「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也」(《詞苑叢談》);或謂「超然筆墨蹊徑之外,豈特閨幃,士林中不多見也」(《花草新編》);也有稱之為「公孫大娘舞劍手」的(《貴耳集》);也有說「庶幾蘇、辛之亞」的(《歷朝名媛詩詞》)。又有作詞擬句,紛紛刻意增多疊字而效顰的,如喬夢符之《天凈沙》之類(今杭州孤山「西湖天下景」亭柱上「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的對聯亦屬此類);弄姿作態,俗氣逼人,無怪陳廷焯斥之為「醜態百出」(《白雨齋詞話》)。李清照這三句雖亦有意為疊字,以合此慢調「聲聲」之名,但畢竟是在寫她自己追思往事時的心理過程,且能把自己悵然若失的舉止、寂寥處境的感受和悲從中來的心態,寫得細膩生動、層次分明而又極其自然。因而與獵奇賣俏、只著眼於疊字表面效果者,不可同日而語。  接著先說忽冷忽熱的季節容易生病,使人感覺到她身體單薄、是多愁所致,心情惡劣,又總怨天氣。借酒暖身,豈能敵晚風凜冽;見雁南歸,又勾起往事無數。黃花委地,憔悴而不堪摘的,是花是人,已難分解。「有誰堪摘」的「誰」,是何的意思,與指人者異義。「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語同白話,卻生龍活虎。難怪張端義要說「此『黑』字不許第二人押」(《貴耳集》)。「梧桐」以下,愈出愈妙,一片神行。「點點滴滴」四字,與發端十四疊字相照應,更見字聲之講究,乃詞調聲情與內容文情的需要。  吾師夏承燾(瞿禪)說此詞用字的藝術特色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二十多個字里,舌音、齒音交相重疊,是有意以這樣聲調來表達她心中的憂鬱和悵惘。這些句子不但讀起來明白如話,聽起來也有明顯的音樂美,充分體現出詞這種配樂文字的特色。……她這首《聲聲慢》詞,以細膩而又奇橫的筆墨,用雙聲疊韻、嚙齒叮嚀的音調,來寫她心中真摯深刻的感情,這是從歐(陽修)、秦(觀)諸大家以來所不曾見過的一首突出的代表作。」(《唐宋詞欣賞》)。  岳 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宣和四年(1122)從軍,累立戰功。南渡後,又屢敗金兵。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追謚武穆,後又追封鄂王,改謚忠武。後人輯有《岳忠武王文集》。  滿江紅  怒髮衝冠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②,八千里路雲和月③。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④。 靖康恥⑤,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⑦。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⑧。  【注釋】  ①怒髮衝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壁,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 ②三十:岳飛被害時,年僅四十,此時應剛過三十歲。塵與土:指風塵僕僕,四處奔走。岳飛《題翠微亭》詩:「經年塵土滿征衣。」 ③八千里路:說轉戰過的路程,是約數。雲和月:意即披星戴月。 ④「莫等閑」二句:漢樂府《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⑤靖康恥: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汴京;次年,擄徽、欽二帝北去,北宋滅亡。 ⑥「駕長車」句:意謂北上直搗敵人的巢穴。長車指戰車。賀蘭山,在寧夏,河套以西,時屬西夏,西夏與南宋並無戰爭。岳飛有「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本傳)的話,黃龍府在吉林,為金國老巢所在。賀蘭山與黃龍府,一西一東,中隔遼寧、河北、山西、陝西諸省,相距千里。缺,山口。 ⑦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謂敵愾同讎。《漢書·王莽傳》,「中校尉韓威進曰:『以新(王莽之國號)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蚤虱,臣願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斗糧,飢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 ⑧朝天闕:朝見皇帝。天闕,皇帝住的宮殿。  【譯文】  我憤怒得頭髮直豎,幾乎戴不住帽子。靠著欄乾的當兒,嘩嘩作響的雨漸漸地停了下來。我抬頭遙望,仰面天空,縱聲長嘯,胸中的豪情劇烈地起伏回蕩。三十多歲了,為了建立功名,總是四處奔波,一身塵土;轉戰八千餘里,起早落夜,隨伴著我的只有浮雲和月亮。切莫讓自己年輕的頭輕易地變白,到那時再悲傷也來不及了。  靖康年間蒙受的國恥,至今尚未洗雪;身為臣子,我心中的憤恨,何時才能消除?我要駕著戰車,長驅北上,直搗敵巢。懷著與敵寇誓不兩立的壯志,我恨不得食異族侵略者的肉來充饑,談笑間拿那些惡魔的血來解渴。等到重新把昔日的大好河山都一一收復之後,我再去朝見皇帝。  【擴展閱讀】  何等氣概!何等志向!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莫等閑」二語,當為千古箴銘。(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點評】  此詞雖萬口傳誦,卻不見於宋人的任何記載。最早提到它的是明人著作。故有學者認為它是明人託名岳飛所作。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首先提出這個問題。恩師夏承燾(瞿禪)作《岳飛〈滿江紅〉考辨》更詳其說。主要理由有兩條:一、岳飛之孫岳珂編集《金陀萃編》及《經進家集》,遍錄岳飛之詩文奏章,並無《滿江紅》詞;二、詞中「踏破賀蘭山缺」與史實不符(見正文注釋⑥)。故瞿禪師《論詞絕句》有云:「黃龍月隔賀蘭雲,西北當年靖戰氛。」又云:「八卷鄂王家集在,何曾說取賀蘭山。」  此詞以岳飛手書形式刻於杭州岳墳石碑上,大概能使更多人信以為真。所謂岳飛手書墨跡,世上所見太多,有他龍飛鳳舞、一字不缺的行草全文的諸葛亮《出師表》;《滿江紅》詞,除這首外,竟還有一首「遙望中原」;此外,勒石刻碑的他的詩文書札,也琳琅滿目,一律都有岳飛署名。這不禁令人生疑:真有那麼多的岳飛真跡嗎?  信此詞為真者,對「踏破賀蘭山缺」句辯曰:是用事,非實指其地。所謂用事,卻是當代之事。宋人筆記《湘山續錄》:「(神宗)時天下久撤邊警,一旦元昊以河西叛,朝廷方羈籠關中豪傑,(姚)嗣宗題二詩於驛壁有『踏碎賀蘭石,掃清西洛塵。布衣能效死,可惜作窮鱗』之句。」以為即用此事。其實,使事用典,要看宜與不宜。比如說「靖康恥」這樣的事,便不宜用天寶安史之亂或別的更輕更冷的史事來指代;打金國的「直搗黃龍府」,也不宜說成是征西夏的「踏破賀蘭山」。姚詩「踏碎賀蘭石」就是針對「河西叛」而實指其地的。後代文人擬作岳飛詞時,不察地理方位的不同(《滿江紅》刻碑紀年的明弘治年間,明軍曾大破韃靼侵略軍於賀蘭山),遂信手移用耳。  再如本文中所引,「飢食虜肉,渴飲其血」之語,本是韓威助長篡位的奸雄王莽政權威風的話。「精忠報國」刺背的岳飛,是否會借取這些話來填詞,實在也大成問題。  此詞風格可用「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八字來形容。在岳飛年代,如後來張孝祥、陳亮輩劍拔弩張之粗豪詞作還很少見。再說,現實中真正的英雄,「平日乃與常人同」(陸遊句),並非開口都說豪言壯語的。岳珂編《金陀萃編》所收岳飛唯一真作《小重山》詞,風格便與此詞明顯不一樣。詞云: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箏,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這裡沒有同仇敵愾的義憤、豪氣干雲的大言,也沒有對少年進行要及時努力、自強不息的教育,相反的倒能從中窺見他內心的寂寞、苦悶和凄涼。也許你覺得他不太像一位民族英雄,但這卻是真正的岳飛。  當然,作為擬作,《滿江紅》還是相當成功的。我之所以說這是擬作而不說它是偽作,是肯定擬作者的創作動機是好的,他更像是在運用文學藝術創作中的想像和虛構,而不是為了製造一種假冒名牌的商品。擬作者一定是非常敬仰和熱愛岳飛的,他想通過岳飛自抒胸懷的方式來塑造一位自己心目中「忠義凜凜令人思」(陸遊句)的愛國英雄形象,這實在沒有什麼不對。正因為動機如此,才收到了應有的社會效果。  張孝祥  張孝祥(1132—1169):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第一。孝宗朝,累遷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領建康留守。徙荊南湖北路安撫使,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其詞聲律宏邁,風格豪放,開南宋愛國壯詞之先。有《於湖詞》。  念奴嬌  過洞庭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②,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③,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④。短髮蕭騷襟袖冷⑤,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⑥,細斟北斗⑦,萬象為賓客⑧。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⑨。  【注釋】  ①洞庭青草:皆湖名。青草湖在洞庭湖之南,二湖相通,總稱洞庭湖。 ②玉界瓊田:形容月照湖水的皎潔。 ③嶺海:兩廣之地,北靠五嶺,南臨大海,故稱嶺海。作者曾任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因罷官離開桂林。 ④「孤光」二句:借在月光照耀下,肝膽晶瑩潔白,說自己心地光明,襟懷磊落。 ⑤蕭騷:疏稀。 ⑥挹:以器皿汲取。西江:西來的長江。 ⑦細斟北斗:將北星座當作舀酒的酒杓來取飲。《楚辭·九歌·東君》:「援北斗兮酌桂漿。」 ⑧萬象:宇宙間萬物。 ⑨「不知」句:對良辰美景的讚歎語。《詩經·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又蘇軾《念奴嬌·中秋》詞:「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譯文】  洞庭湖連著青草湖,正是中秋前夕,湖上再也見不到一絲風兒、一朵雲彩。湖面如平鋪著三萬頃瓊玉的田地,只飄浮著我的一葉小舟。明月將它的銀輝分成天上與水中,銀河也在湖上投下了它的倒影,無論是天空或水裡,都只見一片空明澄澈。我悠閑地領略著這奇異的境界,其妙處實在難以用語言來向您表達。  於是我想到曾在嶺外海濱的廣西度過了一年。那時,孤月照我襟懷,我的一腔肝膽都像冰雪那樣潔白透明。如今鬢髮短而疏稀,衣衫冷而單薄,卻安穩地行舟於這浩渺無際的水面上。我要把西來的長江水都舀來當酒,用北斗星座作為酒器來細斟慢酌,讓宇宙間的萬物都充當我的客人。我一邊拍打船舷,一邊獨自長嘯,也不知今夜是怎樣的夜晚。  【擴展閱讀】  飄飄有凌雲之氣①,覺東坡《水調》猶有塵心②。(王闓運《湘綺樓詞選》)  【注釋】  ①「飄飄」句:《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形容得意的樣子。 ②《水調》: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首。塵心:世俗的心態。  【點評】  乾道元年(1165),張孝祥出知靜江府(今廣西桂林),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次年(1166)六月,因遭讒落職,北歸途中,經過洞庭湖時,已是近中秋的夜晚,他將泛舟洞庭之所見所感,寫成了此詞。  上片寫近中秋夜,明月照在洞庭湖上的景象。星月映湖,水天一色,上下交輝,一片空明。「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其意境頗似蘇軾《前赤壁賦》之「駕一葉之扁舟,凌萬頃之茫然」。作者身臨這大自然的奇妙境界,驚訝之餘,不禁「悠然心會」,精神上獲得了一種滌凈塵濁污垢,泯滅心頭得失而得以超脫解放的感受。「妙處難與君說」,在這裡以虛筆作讚歎語,最是靈活。  下片結合湖光月色,詠懷抒情。逸興遐思,自然而出,無一字拘板粘泥。「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九字,竟能不脫景物而說出「嶺海經年」的遭遇,並一洗讒言,十分自負地表明自己心地操行的清純潔白。「短髮」二句,也將遭際的不幸與內心的泰然結合在一起,大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意味。「盡挹」三句,更運用浪漫的誇張手法,化江水為美酒,執北斗以細斟,讓天地間的萬物都來充當入席的賓客,而自己則是這個大自然中最盛大宴會的主人。想像之奇特,境界之闊大,將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意境又發展了一步,充分表現了作者的坦蕩胸懷和豪邁氣概。歇拍兩句,狂放飄逸,已入物我兩忘之境,足以與東坡詞爭勝。  陸 游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曾入蜀,赴陝川,入王炎、范成大幕府,詔修國史,晚年閑居故里。為南宋偉大愛國詩人,存詩近萬首,詞也頗有成就。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放翁詞》。  釵頭鳳  紅酥手①,黃縢酒②,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④。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⑤,錦書難托⑥。莫!莫!莫⑦!  【注釋】  ①紅酥手:形容手的紅潤白嫩。 ②黃縢(téng)酒:一種名酒。或謂即黃封酒,以黃紙黃絹封口,是當時的官酒。 ③離索:離散。 ④浥(yì):打濕。鮫綃:傳說中鮫人(美人魚)所織的絲絹,後作手帕的別稱。 ⑤山盟:盟誓如山不可移易,故稱山盟。 ⑥錦書:傳情的書信。典出《晉書·竇滔妻蘇氏傳》:竇滔遠徙,妻蘇蕙織錦為迴文詩,以寄思念之情。 ⑦莫莫莫:罷了,罷了!亦即古詩「棄置勿復道」意。又前人稱落寞、沒精打彩的樣子為「錯莫」,如李白《贈別從甥高五》詩:「三朝空錯莫,對飲卻慚冤。」杜甫《瘦馬行》:「失主錯莫無晶光。」此詞將「錯莫」一詞分用於上下片而兼含其意。  【譯文】  白裡透紅、柔嫩如酥油的手,捧著黃絹封口的好酒,前來款待我,那正是古老的宮牆旁楊柳青青、滿城一片春色的時候。只可恨東風太可惡了,吹破了我們歡樂而短暫的夢境。於是滿懷愁緒地分離,一別就是好幾年,真是極大的錯誤的啊!  眼前春天還是老樣子,人卻徒然地消瘦了,沾著胭脂的淚水濕透又染紅了手帕。桃花落了,飄散在這寂寂的池塘樓閣間。海誓山盟雖然仍在耳畔心頭,可像古人織錦迴文詩那樣的情書,卻難以託人捎帶啊!唉,別提了,還是算了吧!  【擴展閱讀】  余弱冠客會稽①,游許氏園,見壁間有陸放翁題詞雲(略)。筆勢飄逸,書於沈氏園,辛未三月題②。放翁先室內琴瑟甚和③,然不當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婦之情,實不忍離。後適南班士名某④,家有園館之勝。務觀一日至園中,去婦聞之,遣遺黃封酒、果饌,通殷勤。公感其情,為賦此詞。其婦見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惡」之句⑤,惜不得其全闋。未幾,怏怏而卒。聞者為之愴然。此園後更許氏。淳熙間⑥,其壁猶存,好事者以竹木來護之,今不復有矣。(陳鵠《耆舊續聞》)  【注釋】  ①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以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齡。 ②辛未:紹興二十一年辛未(1151),陸遊二十七歲。後周密《齊東野語》記其事,謂題壁「實紹興乙亥歲(1155)也」,則陸遊為三十一歲。以陸遊自己回憶此事的詩印證,以陳鵠所記為是。 ③琴瑟甚和:夫妻感情很好。語出《詩經·周南·關雎》。 ④南班士:皇族子弟中的讀書人。宋仁宗祭南郊時,大賜皇族子弟,謂之南班。名某:此未言名字。後周密所記,則稱陸遊初娶唐氏,離異後,唐氏改嫁給同郡宗人趙士程。 ⑤「世情薄,人情惡」之句:應是此詞調中的第四五句,乃步韻之作;後來好事者不察,將其用之於偽托唐琬和詞之發端,另用平韻作結。 ⑥淳熙:宋孝宗年號,自元年至十六年,為公元1174—1189年。  【今譯】  我二十來歲時到過會稽,游過許氏園,見過牆壁上有陸放翁題寫的《釵頭鳳》詞。字跡飛動,筆勢飄逸,寫在沈氏園裡;所署時間為「辛未三月」。放翁與他前妻之間感情很好,但是婆婆不滿意她,結果就被休棄了。以他們夫妻感情而言,實在是不忍分離的。後來前妻就改嫁給了皇族子弟中的某位士人。士人的家裡有景緻極好的園林館舍。陸務觀有一天到園中去,前妻知道後,就派人送去黃封酒和果品菜肴,以表達自己的一番心意。陸遊感動而又感慨,就寫了這首詞。前妻見了後還和了一首,據說有「世情薄,人情惡」的話,可惜得不到她的全詞。不久,她就鬱鬱不樂地死去了。聽到這件事的人,都心裡很難受。這個園林,後來更換了主人,給了姓許的。淳熙年間,那牆壁還在,喜歡此類故事的人便用竹子木料做成框子,將它保護起來,今天已經不再有了。  【點評】  這是陸遊所存詩詞中最早的作品,是他年輕時在山陰游沈氏園遇故妻唐氏感而所作。據不同記載,當在紹興二十一年(1151)至二十五年(1155)之間。記其事的有同時人陳鵠,以後又有周密和劉克莊。  詞一開頭,寫的就是邂逅沈園,唐琬為前夫陸遊奉酒肴事。有人曾因「紅酥手」詞艷,謂與前妻身份不稱,疑此詞為放翁在蜀時贈妓之作,實不足為據。杜甫陷賊時,思念妻子,也用「香霧雲鬟」「清輝玉臂」等艷詞,此正戀人之常情。又以為錦城有蜀王宮,故稱「宮牆」。紹興同樣也是古越國都城,宋高宗還一度以此為行都,故用「宮牆」並無不妥。第三句寫眼前景物,以添依依之情。春光之美好,與幸福歡樂的回憶相連,故能轉折到「歡情薄」,且又關合下片物是人非意。婆媳間的矛盾,陸遊是有是非傾向的,但不敢明言實說,只能用「東風惡」指代,說是東風斷送了春光。筆墨之外,自能看出他的抗議與悲憤。「一懷愁緒,幾年離索」八字,也只與說本為伉儷、今已仳離者相宜,若用于贈妓之類,便不合榫。上片末疊三「錯」字,憾恨無盡。  下片起「春如舊」三字,呼應上片,帶出「舊」時必有共賞春光之樂事;折入此日玉容寂寞,淚痕闌干,別後之內心痛苦,自不待言。再接以「桃花落,閑池閣」景語,又深一層,令人想見他日薄命人之遭遇也必如落花之可憐。「山盟雖在」,枕間曾發千般願;「錦書難托」,從此蕭郎是路人。以「莫、莫、莫」作結,嗚咽之聲如聞。詞中述事、抒情、寫景三者結合得極妙,彼此能起到相互補充、滲透的作用。  與唐琬的婚姻悲劇給陸遊造成的心靈創傷,一生未能癒合。他此後還寫了不少追念此事的詩,如他六十八歲時,曾作詩,其題記便云:「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與陳鵠所記時間相合)。偶復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於石,讀之悵然。」七十五歲還寫了兩首十分著名的《沈園》絕句;直至八十歲還作《春遊》詩說:「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到死不渝的愛情,感人至深。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①,匹馬戍梁州②。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③。 胡未滅,鬢先秋④,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⑤,身老滄洲⑥!  【注釋】  ①「當年」句:指自己在漢中(即陝西南鄭)時的從軍生活。覓封侯,用東漢班超典故,說建功立業。王昌齡《閨怨》詩:「悔教夫婿覓封侯。」 ②梁州:古陝西地。 ③「塵暗」句:身上貂皮袍積滿灰塵,仍沒有機會建功立業。用戰國蘇秦潦倒時貂裘破舊典故。 ④秋:作衰白解。 ⑤天山:即祁連山,在新疆。這裡喻指邊疆。 ⑥滄洲:猶言江湖,隱士居住處。  【譯文】  當年遠赴西北,行經萬里,到達陝南漢中,雄心勃勃地只想為國建功立業,我獨自跨下了戰馬,戍守在那古梁州之地。揚鞭於關山大河的夢想,不知在何處忽然就破滅了,舊的貂皮戰袍上已積滿了灰塵。  敵人尚未消滅,鬢髮先已衰白,熱淚空自橫流。怎能料得到我這一生,居然心兒遠遠地留在邊疆,身子卻只能老死於江湖呢?  【擴展閱讀】  楊用修①云:「放翁詞纖麗處似淮海②,雄慨處似東坡。」予謂超爽處更似稼軒③耳。(毛晉《放翁詞跋》)  【注釋】  ①楊用修: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明代文學家,著述極富,有《升庵集》。 ②淮海:秦觀,號淮海居士。 ③稼軒:辛棄疾,號稼軒。  【點評】  陸遊中年入蜀,通判夔州,次年加入當時主戰派王炎的幕府,從後方調至陝西南鄭、宋金前線,心情十分興奮。那段時間雖不長,但軍中的生活卻十分豐富,他縱馬賓士各地巡視,了解民意,收集敵情,積極備戰,以圖恢復。可惜南宋小朝廷以投降求和為既定國策,他的報國理想終難實現。不久,王炎被召回,幕府解散,陸遊先重新回到四川,數年後又離蜀東歸。經再起再落,幾度沉浮,終至長期退居山陰。這首《訴衷情》詞,即作於其隱居之後,具體寫作年月不詳,原有兩首,此其一。  陸遊回顧當年從戎陝南的情景,想到敵人未滅,而自己白髮已上頭了,縱有一腔報國熱情,命運卻只讓自己老守山林,閑吟風月,不禁感慨悲愴。詞多用對仗排比句法,如「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以及「心在天山,身老滄洲」等,聲調和諧,韻味悠長,極有藝術感染力。調名《訴衷情》,陸遊似乎是有意識地要讓詞調的名稱同時充當題目來用。不是嗎,詞中要傾訴的不正是詩人的衷情?  卜運算元  詠 梅  驛外斷橋邊①,寂寞開無主②。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注釋】  ①驛:古代官辦的交通站。 ②無主:不屬於誰;沒有人過問。  【譯文】  在驛站外,斷橋邊,梅花寂寞地開放,無人過問。已到黃昏時分,它正獨自發愁,誰料又橫遭風雨的摧殘。  它並不想苦苦地與百花爭奇鬥豔,搶佔春光,也任憑它們的妒忌。它凋謝了,飄落在地上成了泥土,又被車輪碾作了灰塵,只有那股清香還和原來一樣。  【擴展閱讀】  雪虐風饕愈凜然①,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合飄零去②,恥向東君更乞憐③。(陸遊《落梅》二首之一)  【注釋】  ①雪虐風饕(tāo):冰雪肆虐,寒風逞威。饕,本是傳說兇猛的野獸,藉此形容風勢兇猛。 ②自合:自應;本該。 ③東君:春神,主管花木生長。這裡借喻朝廷,說自己雖困居山鄉,被閑置無所用,但恥於向當權者乞憐。  【今譯】  風雪肆虐逞凶時愈顯得忠義凜凜,百花之中要數它的氣節最崇高堅定。既然過了季節自應凋謝飛散而去,恥於向掌管群芳命運的春神再乞求憐憫。  【點評】  陸遊平生喜愛梅花,梅花傲雪斗霜,不畏艱難的品格,尤為其所推重。他寫的梅花詩詞很多,各具特色,這首詠梅詞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他寄情托志,借梅花來道出自己的遭遇、志趣和操守。  開頭兩句寫梅花在驛站外的斷橋邊上,孤零零地開著,無人過問。這是感嘆梅花雖天生麗質,卻寂寞無聞而又所處非地;「驛外」「橋邊」,不僅烘託了環境的荒涼,還早為結尾一「碾」字伏線。接著兩句再加深一層渲染,到了黃昏時分,已獨自生愁,誰料又遭一場風雨的摧殘,更顯示梅花所遇非時。這樣,詞從兩個角度突出梅花生長環境的惡劣和遭遇的不幸。句句寫梅花,卻字字反映陸遊自己的生活感受。陸遊在南宋是堅決的主戰派,在當時備受猜忌、排擠和打擊;曾被罷官,長期隱居家鄉山陰,和那梅花一樣,被投閑置散,無所用世。光陰虛度,英雄落寞,一腔悲憤,萬千感慨,借吟詠梅花的遭遇而敘出。  上片既寫梅花的處境,下片轉為抒發它的志趣情操。梅花盛開於冰封雪飄的季節,不像桃李那樣須待遲遲春日、熙熙和風送暖,然後才開。詩人抓住梅花早於群芳這一特點,擬人化地說,它並不想在春天裡與百花爭奇鬥豔,也任憑百花妒忌它暗香疏影的絕世風姿和高貴品格。借花述志,說自己無意於在官場上追名逐利,爭權邀寵,只想為朝廷抗金復土,出謀獻策,但卻受到一些主和的、保守的以及妒賢忌才者的排擠打擊。詩人雖屢遭彈劾黜降,被置閑冷落,卻能如野鶴閑雲,清貧度日,並不向人求援乞憐,個人的榮辱得失不繫於懷。  詞的末尾,把對梅花堅貞品格的歌頌,推向了高潮。梅花飄零落地,即使被驛外過往車馬輾成碎片,變成灰塵,但其芳香依然留存,塵土間也會飄浮著一股梅花的清香。陸遊一生所抱定的愛國志向和政治節操,並沒有因為受到迫害而有一絲更改,反老而彌堅。在這裡「零落成泥輾作塵」一句,與發端遙相呼應,所以敘來毫不突兀,讀起來卻能見出詩人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和悲壯氣氛。  詞雖然有一些自悼自傷的低沉情調和孤芳自賞的清高意味,但置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是不能苛求詩人的。詩人有兩句歷來傳誦的詩說:「志士凄涼閑處老,名花零落雨中看。」(《病起》)與此詞可謂出於同一機杼。它揭示了那種社會政治制度下,報國無門、英雄末路的時代悲劇。僅此一點本身,就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曾出使金國,全節而歸。任四川制置使。累官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晚年退居家鄉石湖。以田園詩最擅長。與陸遊、楊萬里、尤袤並稱「南宋四大家」。有《石湖集》、《攬轡錄》等。  憶秦娥  樓陰缺,闌干影卧東廂月。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①,羅幃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注釋】  ①金虯:銅龍。虯,無角龍。計時的漏壺下端製成銅龍,水自龍口滴出,看刻度知時。  【譯文】  樓陰缺處,欄杆的影子靜靜地躺在東廂房前,空中皓月一輪。月兒照東廂,滿天露冷風清,杏花潔白如雪。  隔著煙霞,聽催促時光的漏壺下,銅龍滴水,聲如哽咽。廂房裡幃幕昏暗,燈兒結了花。燈兒結了花,我只做一會兒春夢,便游遍了遼闊的江南。  【擴展閱讀】  石湖詞音節最婉轉,讀稼軒詞後讀石湖詞,令人心平氣和。(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點評】  《憶秦娥》又名《秦樓月》,在范成大集子中共有五首,內容都寫春閨懷遠,構成了組詞;此其四,表現春夜情思。  上片寫樓外月色夜景。月光向東廂投下欄杆的影子,則月已偏西,夜已深沉。「東廂月」三字,按詞牌格式規定,須重出;後出三字屬下句,則浩然風露,似雪杏花,盡被包容在這月光下銀色的世界裡。「杏花」,為點季節,也是春夜外景迷人畫面的主體,青春寂寞之憐惜情緒,已暗暗蘊含其中,同時又為下片寫閨閣愁思不眠,先作環境和心情的烘染。  下片換頭先就寫漏聲,暗示人之不寐,以人之哽咽形容更漏,其用意卻是借漏聲反映人之心緒。「隔煙」二字,是睡眼朦朧景象。「羅幃」,點清是寫閨中事。「暗淡」,既狀物,也狀心境。「燈花結」,固可說「孤燈挑盡未成眠」,也能藉此暗示女子的期盼心態。因為古人以為結燈花(或稱「燈爆」)是喜事之兆,故詩詞曲中多用以寫期盼。重複「燈花結」三字時,便連下說她因期盼而得到「片時春夢」。岑參《春夢》詩:「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石湖詞末了兩句,正隱括其意(隱括唐詩是宋詞中的慣例)。原來所謂喜兆,只不過是片刻的幻夢啊!此詞用語極含蓄,全篇無一字言情,卻又處處有情。寫來怨而不怒,哀而不傷。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時,在金人所佔的山東聚義抗金,旋渡江歸南宋。授江陰簽判,任滿漫遊吳楚各地,又任建康通判,後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堅決主張抗金,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一帶。存詞六百多首,藝術成就極高,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詞人。有《稼軒長短句》,詩文大多散佚。  清平樂  村 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①,白髮誰家翁媼②?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③,溪頭卧剝蓮蓬。  【注釋】  ①「醉里」句:在醉中聽得人用吳地土語講話,語調親昵悅耳。吳,今江蘇一帶。 ②媼(ǎo):老婦人。 ③最喜:最有趣,最可愛。一說是翁媼最寵愛的,亦可通。無賴:無聊,在這裡是調皮偷懶的意思。  【譯文】  茅草小屋屋檐低低的,築在一條清溪旁,水邊草色青青。我在醉中聽到有人用吳地土語在說話,聲調是那麼親昵悅耳,原來是不知誰家的老頭兒和老婆子。  他們的大兒子在溪東鋤豆地鬆土;二兒子正在用竹篾編織著雞籠;最有趣的是小兒子,他調皮偷懶,躺在溪邊草地上剝著蓮蓬吃。  【擴展閱讀】  稼軒雄深雅健①,自是本色,俱從南華、沖虛得來②。然作詞之多,亦無如稼軒者,中調、短令亦間作嫵媚語。觀其得意處,真有壓倒古人之意。(鄒祗謨《遠志齋詞衷》)  【注釋】  ①雄深雅健:韓愈評柳宗元文章說:「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新唐書·柳宗元傳》)司馬遷,曾為太史令,自稱太史公。辛棄疾《沁園春》詞:「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 ②南華、沖虛:《莊子》作者莊周和《列子》作者列禦寇的封號。《舊唐書·玄宗紀》:「天寶元年,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號為通玄真人,列子號為沖虛真人,庚桑子改為洞虛真人;其四子所著書,改為真經。」  【今譯】  辛稼軒的詞雄深雅健,這原是他的本色,都是從莊子、列子那裡學來的。但平生所作詞之多,也是沒有人能與他相比的。他的中調、小令,也偶而有寫得很嫵媚的。看他詞中得意的地方,真有能超過古人的意境。  【點評】  這首詞是辛棄疾早年初任江陰簽判(幫辦文書刑事的八品小官),任滿離職後,漫遊吳楚各地,夏天在吳中所作。  詞不用典故,以白描手法勾勒江南風光、吳地景物,流暢自然,鮮明清新。「醉里」兩句,不但寫出吳地語言軟媚,農村老年夫婦和睦相親的特點,也能生動地表達出作者的感受。在久居北方淪陷區後,初次來到南方農村,本來一切都覺得新鮮,何況又喝過幾杯酒而有點飄飄然的時刻,自然興緻更好。兩句用的是倒卷筆法: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及見其人,又出乎意料,——講這樣柔和的話的人,竟是一對白髮老人。「誰家」兩字,尤能表現自己這種喜悅的心情。  漢樂府有《相逢曲》:「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黃色的絹);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寫的是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家庭生活,內容似無可稱道,但辛棄疾卻能取這種民歌排比句法之所長,推陳出新,創造性地用以寫一個農村家庭的生活。而野外豆苗,門前雞群,水面風荷,江南山村的風物景色,皆從人物行動中一一帶出;其中特別是寫躺在溪邊剝蓮蓬吃的小兒情態,尤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這是從自身現實生活的體驗出發,又善於借鑒前人藝術經驗的成功的例子。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②,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③,獻愁供恨,玉簪螺髻④。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⑤,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⑥?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⑦。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⑧!倩何人⑨、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注釋】  ①賞心亭:在建康(今南京市)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河,當時名勝,今廢。 ②楚天:春秋時,長江中下游屬楚國,故稱楚天。 ③遙岑遠目:極目眺望遠山。 ④玉簪螺髻:比喻山的形狀。 ⑤吳鉤:古代吳地所制的一種彎頭刀,後也泛指刀劍。 ⑥「休說鱸魚」三句:晉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蒓菜羹、鱸魚膾,遂棄官回家。見《世說新語·識鑒》。 ⑦「求田問舍」三句:三國時,許氾(fàn)對劉備說,陳元龍很無禮,他自己睡大床,卻讓我這個客人睡下床。劉說,今天下大亂,正應憂國忘家,你卻求田問舍,無大志,元龍實在不屑與你談話;若是我,我會自己睡到百尺樓上,讓你睡到地下,豈止上下床的分別而已。見《三國志·陳登傳》。 ⑧樹猶如此:東晉時,桓溫北征,路過金城,見前手種柳樹皆已十圍,慨嘆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泫然流淚。見《世說新語·言語》。意即人生易老。 ⑨倩:煩:央求。搵(wèn):以物浸水叫搵。這裡即揩拭意。  【譯文】  楚地的秋天千里清朗,江水隨著藍天遠去,秋色無邊無際。眺望遠處的峰巒,有的像碧玉簪,有的像青螺髻,它們惹起我無窮的愁和恨。在落日返照的樓台上,在孤飛大雁的叫聲里,站立著我這個來江南漫遊的客子。我把佩刀抽出來看了又看,萬分感慨地拍遍了所有的欄杆,也沒有人了解我登臨此地的心意。  別說我像古人那樣思念家鄉,想回去吃鱸魚膾之類美味佳肴了,你看,儘管西風在吹,我這個張季鷹有沒有回家去呢?我若是為了置田買屋,謀求個人家產,只怕見到像劉備那樣雄才大略的人,就該羞愧死了。唉,我是可惜這大好時光如流水般逝去,連無情的樹木尚且憂愁風雨的吹打,何況有情的人呢?還是煩誰去叫幾個穿紅著綠的歌女舞妓來,讓她們來替英雄抹去臉上的淚水吧!  【擴展閱讀】  詞家爭鬥穠纖,而稼軒率多撫時感事之作,磊落英多,絕不作妮子態。宋人以東坡為詞詩,稼軒為詞論,善評也。(毛晉《稼軒詞跋》)  【今譯】  詞人們在競爭誰能寫得穠麗纖巧,而辛稼軒往往多半寫些憂慮時勢、感慨國事的作品,光明磊落,英氣凜然,絕不肯做出那種女兒姿態。宋人認為東坡是用詞來寫詩,稼軒是用詞來寫議論,也真善於評說。  【點評】  辛棄疾南歸初,授江陰簽判,任滿後,漫遊吳楚。乾道三年(1167),他二十八歲那年秋天,又回到金陵。想到抗金復土的壯志難酬,登上賞心亭,一腔怨恨,滿腹牢騷,寫成這首傳誦近千年的名篇(此詞作年,諸家說法不一,詳見拙著《辛棄疾漫遊吳楚考》、《辛棄疾年譜》)。  起首兩句,寫登高遙望,水天一色,意境高遠;不但說明這位江南遊子,正從楚地漫遊歸來,更突出作者襟懷高潔,如碧宇清秋。清人譚仲修《復堂詞話》以為這首詞有「裂竹之聲」,是恰當的比喻。為什麼看到遠山遙岑,會產生愁恨?為什麼他要撫佩劍、拍欄杆,感到無處宣洩心事?只有對作者早年在金人佔領區聚義叱吒風雲的氣概和南歸宋室之後幾年屈沉下僚、遭到歧視的委屈心情有所了解,才能領會愛國詞人的牢騷所在。  他從金國南歸後,從不把家庭放在心上,也不曾有過回鄉的念頭。下片寫蒓羹鱸魚、求田問舍等詞句,並非堆砌典故,確是寫出了這位青年英雄報國忘家的崇高志向。三年吳楚漫遊期間,他度過許多浪漫的日子,在那個時候,也只有天涯淪落的「紅巾翠袖」,才會為他灑一掬同情之淚。  全詞意境慷慨悲壯,而又深曲含蓄。在藝術結構上,以上片寫登臨眺望所見景象及自己抑塞鬱憤的情態,用「無人會,登臨意」六字過片。下片即承上借用典故申述「登臨意」,先從反面排除,然後正面慨嘆,遣詞藏而不露,用典極其靈活,三次說法,語氣各不相同,但又都表現了「無人會」的情景,自然地引出末了的意思。因此,結句給讀者的感慨也是無盡的。  青玉案  元 夕①  東風夜放花千樹②,更吹落、星如雨③。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④。 蛾兒雪柳黃金縷⑤,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⑥。  【注釋】  ①元夕:即元宵。 ②花千樹:喻懸掛的燈。蘇味道《上元》詩:「火樹銀花合。」 ③星如雨:形容風吹時燈光晃動。庾信《燈賦》:「風起則流星細落。」 ④玉壺、魚龍:指不同形狀的燈。《武林舊事》:「(元夕之燈)福建所進,則純用白玉,晃耀奪目,如清水玉壺,爽徹心目。」薛道衡《如許給事》詩:「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 ⑤蛾兒雪柳黃金縷:指婦女頭上的插戴和飾物。蛾兒,也稱「鬧蛾」。 ⑥闌珊:稀落。  【譯文】  東風起處,千百株樹木都在夜間成了火樹,開出銀花來,還吹得星星似的燈火,如雨點般灑落下來。華麗的駿馬和雕花的車輛往來不絕,整條街上都瀰漫著香氣。美妙的簫聲響起,玉壺燈轉動著光亮,魚燈龍燈徹夜舞個不停。  姑娘們戴著蛾兒、雪柳等首飾,佩掛著黃金絲縷,她們嬌媚地說說笑笑,從我眼前經過,一陣陣暗香隨之而去。我在人群之中尋找她千百次,總也沒有找到,忽然回過頭去,發現那人卻獨個兒站在燈火稀少的地方。  【擴展閱讀】  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①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②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③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諸詞④,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注釋】  ①「昨夜」三句:晏殊《蝶戀花》詞原句。引者喻立志要高,眼光要遠。 ②「衣帶」二句:柳永《鳳棲梧》詞原句。從下文提到「晏、歐諸公」看,可能王國維誤記為歐陽修詞。此喻苦苦追求,殫精竭力。 ③「回頭」二句:與原作字句略有差異,當亦系誤記,但意思相同。引此以喻終於有所發現時的情景。 ④遽:就此,立即。  【點評】  辛棄疾從乾道四年(1168)起,當了三年建康府通判之後,因對孝宗上了《美芹十論》,受到重視。乾道六年底調為司農寺主簿。初到臨安做京官,相識還不多。七年元宵節,觀看了金迷紙醉的元夕盛況,寫了此詞。  以「東風」起句,點時節,也襯托出帝都氣象。描寫元宵,始終突出燈火。以「花千樹」、「星如雨」、「玉壺」、「魚龍」等等,寫出「夜市千燈照碧雲」的一片光耀炫目、繁華熱鬧的景象。「寶馬雕車」上的豪門顯貴,插戴著「蛾兒、雪柳」的官宦眷屬,在「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西湖之濱盡情遊樂,竟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醉生夢死的場面。詞末幾句,有人以為作者真的是在尋找一位女人。恐未必如此。那位要尋找的人,其實也正是作者不逐眾流、不慕榮華、獨來獨往的精神人格的化身。  這首詞很可能受到北宋末、南宋初女詞人李清照的影響(稼軒詞中有效易安體之作),易安有一首《永遇樂》(落日熔金),也是寫臨安元夕的,其中遣詞用語,頗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瓜葛(如李詞中有「人在何處」、「香車寶馬」、「捻金雪柳」等等)。她死後八十年,宋末詞人劉辰翁還說「讀李易安《永遇樂》,為之涕下」。李清照的詞為何使劉辰翁淚下呢?原來她寫的元夕回想「中州盛日」的種種情景,通過對故都懷念,寄託愛國思想。辛詞所寫的元夕景物,多見於《東京夢華錄》、《宣和遺事》一類材料。與東都汴京景象無異。這是有深意的。可以理解,作者要找的人,正是因為眼看臨安燈市,心懷昔日舊都,才自甘寂寞,不無感慨地遠離喧鬧的人們而獨個兒站在「燈火闌珊處」。這樣的人,「眾里尋他千百度」是難以尋到的。作者孤傲的心志和現實引起的感觸,也都是通過含蓄的藝術構思,才曲折地透露出來的。  摸魚兒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①,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②。蛾眉曾有人妒③。千金縱買相如賦④,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注釋】  ①淳熙己亥:孝宗淳熙六年(1179)。湖北漕:湖北轉運副使;宋代稱轉運使等官為漕官。王正之:名正己,字正之,四明人,當時亦為湖北漕官。小山亭:在湖北漕署官衙內。 ②「長門」二句: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離皇城,居長門宮。宮在今西安南長安縣東北。此藉以自比政治上的失意。準擬佳期,約定了的好日子,也是借喻。 ③「蛾眉」句:指當權者不信任抗金忠義之士。淳熙五年,史浩為右丞相,拜命之初,即將辛棄疾、王希呂兩人從在外實掌兵權的職務內調。王希呂也是南歸人士。《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④「千金」句:陳皇后被棄於長門宮,曾以黃金百斤請司相相如作《長門賦》,訴說自己的怨愁,感動武帝,重新得到寵幸。 ⑤玉環、飛燕:楊貴妃,小字玉環,為唐玄宗所寵,安史亂起,被迫自縊於馬嵬坡。趙飛燕,為漢成帝所寵,成帝死後,被廢自殺。她們生前都善於跳舞。  【譯文】  還能經受得住幾次風吹雨打呢?春天又匆匆地歸去了。憐惜春光,我常常怕花兒開得太早,何況現在已落紅遍地了呢!春天呀,請你暫且別走,聽說芳草都已長滿天邊,沒有回去的路了。我怨恨春天不搭理我。算來只有屋檐下的蜘蛛網整天在粘捕飛絮,想藉此把春天留住。  就像當年長門宮裡發生的事一樣,先前約定的佳期又落空了。曾有人妒忌我的美貌,說了我的壞話。我縱然能送千金給司馬相如,我也請他代寫一篇賦,向皇帝訴說內心的曲衷,使其能回心轉意,但這種情意綿綿的話又如何說得出口呢?你們這些騙得皇帝寵信的人,別又跳又舞的得意得太早了。你們沒有看見楊玉環、趙飛燕最終都化為塵土了嗎?多餘的憂愁最令人痛苦了。還是別去靠在高高的欄杆旁吧,將要西沉的太陽正在楊柳如煙最最令人傷心的地方呢。  【擴展閱讀】  「更能消、幾番風雨」一章,詞意殊怨,然姿態飛動,極沉鬱頓挫之致①。起處「更能消」三字,是從千回萬轉後倒折出來,直是有力如虎。(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注釋】  ①沉鬱頓挫:詩家常用「沉鬱頓挫」來形容杜甫詩的主要風格。杜甫《進雕賦表》:「則臣之述作,雖不能鼓吹六經,先鳴數子,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揚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  【點評】  這是稼軒詞中的代表作。辛棄疾在湖北轉運副使任上度過半年,此時被調為湖南轉運副使。雖說不是降官,卻依舊不能與安撫使那樣的封疆大吏相比,心情是苦悶的,寫出來的詞自然滿懷怨恨。  詞以一個蛾眉見妒的失寵美人,惋惜年華易逝,青春將老,感嘆自己蒙受冷落棄置,而無處傾訴滿懷愁緒的形式,來寄託自已政治上的怨恨憤慨。上片是寫憐惜春天逝去,而徒然希望留住春天的心情。這春天既代表作者年青有為的韶華歲月,實現平生愛國抱負的希望,同時也象徵著南宋朝廷由主戰派(如虞允文)當權的政局和圖謀恢復中原的有利形勢。詞以「更能消」發端,用倒卷逆挽筆法,突兀而起,姿態飛動。以下再出「惜春長怕」等句,層層曲折,宛轉盡致。「天涯芳草無歸路」是痴語,亦情語。唯其情痴,才更顯得怨重憾深。「算只有」句,也是出於豐富想像的痴心話。蛛網粘住柳絮,在作者看來,這是它在殷勤地挽留春天。這樣的企圖,當然是可笑的。但借景寄情,正用以自嘲,突出了對春光別去的無可奈何心情。就這樣,作者曲折地寫出了南宋局勢的危急和自己的無能為力。  下片通過失寵女子的苦悶獨白,寫作者希望朝廷信任自己,但他一次次地遭到壓抑打擊,覺得自己複雜的感情是難以訴說的,想到時勢艱虞,他從怨恨轉為憤慨,直指那些妒忌、排擠他的人,跟歷史上被人們認為是邀寵誤國的玉環、飛燕一樣,並警告他們說:不要高興得太早了!那些一時得寵者不是最終都化為塵土了嗎?結尾幾句回應上片春光遲暮,寫斜陽煙柳的衰颯晚景,使人更明確地感到這是象徵國勢的衰微。作者藉此表明自己最大的憂愁,並非只是個人的仕途得失,而是國家的前途命運。使事用典,都極為自然貼切,全篇能一氣貫通。  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說孝宗看到此詞頗不悅,只為「盛德」,才未加罪。這不過是儒臣的頌聖。如果觸及的是皇帝本身(辛詞中未有此例),恐未必有此寬宏大量了。從「蛾眉曾有人妒」的說法看,知作者筆鋒所指,還是議和派史浩之流。史浩和他沒有個人嫌怨,只是史看不起抗金起義南歸人,不放心他獨當一面地掌兵權。史浩為右丞相時,曾把辛棄疾從江西安撫使任上拉下來,作者在《水調歌頭》(我飲不須勸)等詞中,曾直率地傾訴過怨恨,發過牢騷。  此詞直接繼承了《楚辭》中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貞的寄託手法,汲取了詞史上婉約和豪放兩大詞派之所長,將其熔鑄成一爐,創造了貌似哀怨悱惻,實為慷慨激憤的獨特的藝術風格。梁啟超云:「迴腸盪氣,至於此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藝蘅館詞選》)可謂推崇備至。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①  郁孤台下清江水②,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③。  【注釋】  ①造口:即皂口,在今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有皂口溪於此流人贛江。 ②郁孤台:今在江西贛州市西南的賀蘭山上。《輿地紀勝》:「郁孤台……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丈,冠冕一郡之形勝而襟帶千里之山川。」 ③聞鷓鴣:《異物志》:「鷓鴣其志懷南,不思北徂(cú,往也),其鳴呼云:『但南不北』。」又俗傳鷓鴣叫聲如「行不得也,哥哥!」  【譯文】  郁孤台下流過的一條清澈的江水,這水中包含著多少行路人的眼淚啊!我向西北眺望故都,可憐它被無數青山阻隔在千里之外了。  青山能遮住視線,卻阻擋不住這帶著無盡怨恨的江水,它畢竟還是向東流去了。傍晚時,我正在江邊發愁,又聽到深山裡傳來鷓鴣鳥的叫聲。  【擴展閱讀】  《菩薩蠻》如此大聲鏜鞳①,未曾有也。(梁啟超《藝蘅館詞選》)  【注釋】  ①鏜鞳:鐘鼓聲,常形容聲音洪大;這裡是說用《菩薩蠻》這一詞調來發如此大感慨的,極罕見。  【點評】  詞作於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上年七月至江西任提刑,節制諸軍進擊茶商軍,九月平。詞寫春天景物,知為次年在任上所作。  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說此詞云:「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后(高宗之嬸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自此起興,『聞鷓鴣』之句,謂恢復之事行不得也。」此說有參考價值,但並不太確切,有誤傳成分。隆祐太后確曾避金兵,經萬安造口而至虔州(今贛縣)郁孤台之所在,但金兵卻只到達太和縣,並沒有追御舟而至造口。《三朝北盟會編》記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二十三日隆祐離吉州謂:「質明,至太和縣,兵衛不滿百人,滕康、劉珏、楊唯忠皆竄山谷中,惟有中官何漸、使臣王公濟、快行張明而已。金人追至太和縣,太后乃自萬安縣至皂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一路之上,皇室尚狼狽如此,流亡百姓之苦,更可想而知了。作者書萬安造口壁的詞而寫虔州郁孤台,想到四十多年前金兵曾入侵江西,隆祐太后沿這條路倉皇南奔事,是完全在情理中的。只是他心目中並非只有太后,大批百姓在流亡道路上妻離子散、扶老攜幼的慘狀,大概會想得更多些,所以詞才說「中間多少行人淚」,可見傷心之事,非止一端。這是在台上俯視所見。  然後寫向西北而望。「長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它被「無數山」阻隔住了,正所謂「長安不見使人愁」。這是借「道路阻且長」喻恢復失土之困難重重。「可憐」二字,表現內心之沉痛。既用比興,換頭索性仍借山水為說:國勢日見衰微,雖志士英雄亦難挽其頹敗,猶青山遮不住江水東流,昔日之全盛,一去難回。「畢竟」二字,想見曾經許多努力而終至無可奈何之情。有人以為此處是「作者把大江東去比喻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見《唐宋詞鑒賞辭典》881頁,江蘇古籍出版社),這太時髦了,也太拔高作者了。辛棄疾終究不是近現代的革命家,不知何謂「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再說也難用歷史事實來說明當時這種潮流之不可抗拒啊!過分強調作者對恢復失去的信心,便會與下句脫節。其實,「畢竟東流去」的意思,與「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是差不多的,「愁」根之所生,正由於此。  末兩句以鳥聲更添己愁的虛縮之法作收。「江晚」二字,增遲暮之感。鷓鴣,虔州山間特多,其叫聲最流行的兩種說法是像「行不得也哥哥」和「但南不北」。羅大經謂「恢復之事行不得也」是取前者(「行」從行路轉為行事);不過這一來,鷓鴣聲也與議和派論調相似了,只能當作一種反襯而非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感慨正好相反,應是偏安之事行不得也,或知隆祐太后那樣敵來我逃之事行不得也。無知之鳥尚知作此聲,而當局居然不知,則余之愁自不待言。後一種說法,在唐詩中用得特多,如鄭谷《席上貽歌者》詩云:「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正因鷓鴣其志懷南,不思北往,故在長安居住的江南客聞其曲而思家也。但化用於此,「但南不北」語,應理解為對南宋當局只是苟安江南,當金人入侵之際,也只知南逃不思北伐的投降政策的怨懟,而不宜如有的人解作「一定要像鷓鴣一樣留在南方,絕不能北去向金人屈膝」(同前)。對作者寓意的探尋,本見仁見智,自不必強求一致。但總要不悖作意,不割裂詞句,不將古人現代化才好。  祝英台近  晚 春  寶釵分①,桃葉渡②,煙柳暗南浦③,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④,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注釋】  ①寶釵分:分釵贈別情郎或丈夫。 ②桃葉渡:晉王獻之的愛妾名桃葉,渡江而去,獻之作歌送之。後稱其分別處為桃葉渡。見《古樂府》注。此「渡」作動詞用。 ③南浦:泛指水邊送別地。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④花卜歸期:以花瓣數目的多少,來占卜吉凶、日期等;此處是卜歸去的日期。  【譯文】  她把寶釵分為兩股,將一股留贈給我,我的桃葉就這樣渡江走了。在這送別的江邊,惟見煙蒙蒙的楊柳一片昏暗而已。我怕再上高樓去眺望,這天氣十天倒有九天颳風下雨,那片片落紅亂飛的景象,簡直讓人愁腸寸斷,這都沒有人管,還會有誰來勸說那啼叫的黃鶯兒把聲音停住呢?  我想她此時也一定把戴在鬢邊的花取下來瞧,數著它的瓣數,來占卜自己幾時能歸去,也許剛數完簪上頭,又重新取下來再數呢。閨中青燈昏昏,她在羅帳里大概也會從睡夢中哽咽著囈語起來。啊,是春天把這愁帶來的,春天呀,你回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不將我的愁也一起帶走呢?  【擴展閱讀】  稼軒詞以激揚奮厲為工,至「寶釵分,桃葉渡」一曲,昵狎溫柔,魂銷意盡,才人伎倆,直不可測。(沈謙《填詞雜說》)  【今譯】  辛稼軒的詞以激烈昂揚、奮發峻厲的風格表現他的功力。至於像「寶釵分,桃葉渡」一首,那種親情昵態、溫順柔軟的情調,讀來令人魂銷腸斷,不知所以。多才之人的手段,真是變幻莫測啊!  【點評】  張端義《貴耳集》云:「呂婆,呂正己之妻,正己為京畿漕,有女事辛幼安,因以微事觸其怒,竟逐之,今稼軒『桃葉渡』詞,因此而作。」此說所述,本別無可證,但有一點倒是可信的,即「正己為京畿漕」,恰好與另一首辛詞所提供的線索一致:稼軒有一位被詞中稱之為「桃葉」的侍妾離他而去,使他追念不已,此事發生在他任職京師臨安期間。有《念奴嬌·西湖和人韻》詞,其末了說:「欲說當年,望湖樓下,水與雲寬窄。醉中休問,斷腸桃葉消息。」與此詞「寶釵分,桃葉渡」用事同,且此詞下文也用「斷腸」字樣,當同指一人。《念奴嬌》詞「欲說當年」云云,知非稼軒第一次居官臨安任司農寺主簿時之作。以詞中所寫季節推斷,與其第三次在臨安任職的時間相合,因知此詞作於淳熙五年(1178)稼軒在臨安居官大理寺少卿之時。  稼軒詞中,題明「贈妓」、「贈歌者」「贈籍中人」的和寫風月之情的並非個別,在早期漫遊吳楚之作中尤多,但都不曾用「桃葉」典故,所以認定所寫女子身份,也與王獻之愛妾一樣是作者的侍妾,這也與《貴耳集》所述一致。詞上片寫愛妾離去後,自己見春色將殘而感傷煩惱;下片想像對方也應愁思滿懷地在期盼著能再回到自己的身邊。  夏承燾師教導云:「『寶釵分,桃葉渡』,『渡』作動詞解。」理由:一、此詞調頭六個字多作對句,辛詞皆如此,如「水縱橫,山遠近」、「綠楊堤,青草渡」等,此作「渡江」之「渡」,方能與「分」成對;二、若作渡口地名解,下句已有「南浦」,不應歧出。「煙柳暗南浦」,是春去景語,也為寫黯然傷感。「怕上」二句,尋常易懂這妙句,煙柳之所以暗者,正因風雨。「斷腸」數句,分兩層遞進,憐春傷春之情,敘來凄惋之至。  換頭「鬢邊覷」以下,乃積思而神馳於彼,設想對方之心態舉止。「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雖卜得順逆,總覺忽忽心未穩,故再一次取下花來重數。想像極具體生動,愈見相思之深。大概「桃葉」臨去之時,百般不願,作者又素知其痴情,故能摹寫入微,敘來歷歷如見。白天如此,又想像其夜間孤獨難眠,於夢中尚哽咽囈語。末三句至情痴語,結出「愁」來,當作女子「夢中語」固可,視為作者無可奈何之嘆息語亦無不可。此詞在風情旖旎之中,仍有一股悲涼凄愴之氣。  鷓鴣天  代人賦  陌上柔桑破嫩芽①,東鄰蠶種已生些②。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釋】  ①陌上:田間路上。 ②已生些(sā):指已孵出了小蠶。些,些微;與作句末語氣助詞有別。 ③青旗:青布做的酒幌,酒店作招牌用。  【譯文】  田間路旁,桑樹柔軟的新枝上綻出了嫩芽,東邊鄰居家的蠶種已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脊上長滿了細草,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夕陽斜照著春寒時節的林間,樹上點綴著幾隻傍晚的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著青布酒幌子處有賣酒的人家。城市中的桃花李花雖則華麗,但害怕風雨吹打,只有長滿了溪邊的薺菜花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春天。  【擴展閱讀】  其詞之為體,如張樂洞庭之野①,無首無尾,不主故常;又如春雲浮空,卷舒起滅,隨所變態,無非可觀。(范開《稼軒詞序》)  【注釋】  ①張樂洞庭之野:比喻其詞如湘水女神奏樂一樣的美妙。錢起《湘靈鼓瑟》:「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張樂,奏樂。  【點評】  辛棄疾的農村詞是其全部作品中很有藝術特色和成就的一個方面。舊時的詞家注意得不夠;到近現代,才逐漸受到研究者的重視。此詞是作者在江西上饒帶湖家居時期的作品,是一幅純用白描手法畫出的清麗、安恬的農村景物畫。  上片中,「柔桑」、「嫩芽」、「蠶種」、「幼蠶」、「細草」、「黃犢」,入畫的都是新生事物,充滿了春天的生機活力。在這些背後,則可以想見農村男耕女織的淳樸勞動生活。但作者無意為寫蓬勃生機而穿鑿,所以,「斜日」、「寒林」、「暮鴉」也照樣入畫,但絕無衰颯氣象。在這裡,作者只用一個通常用之於書畫筆法上的「點」字,就把自己內心充滿詩情畫意的輕鬆愉悅表達了出來。  下片,「山遠近,路橫斜」,彷彿隨口說去,表現作者信步于山鄉間的悠然游賞神情,也恰到好處。「青旗沽酒」,說明可以乘醉助興。最後兩句借景說出主題,兼議論、抒懷,含蓄有味,是辛詞的名句。詞題是「代人賦」,這裡自有安慰別人之意,說在朝做官,徙謫無常,擔驚受怕,倒不如野居自由自在,實際上作者也正以此為自己的隱居生活作安慰。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①  明月別枝驚鵲②,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③。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④。舊時茅店社林邊⑤,路轉溪橋忽見。  【注釋】  ①黃沙道:江西上饒縣西四十里,有黃沙嶺,黃沙道指通嶺的大路。 ②「明月」句:烏鵲因月色明亮而受驚,飛離枝頭。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③「稻花」二句:倒裝句。意謂在稻花飄香之中,聽一片蛙鳴,似說今年是豐收年成。 ④「七八」二句:李山甫《寒食》詩:「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王延讓《松門寺》詩:「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 ⑤社林:有土地廟的林子邊。 ⑥忽見:即忽現。「見」通「現」。  【譯文】  明月當空,烏鵲誤以為天明而驚起飛離枝頭;清風拂面,傳來半夜裡蟬兒的叫聲。在稻花飄香之中,聽一片蛙聲在歡快地鳴叫,彷彿在說: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年頭。  天邊還剩有七八顆星星,山前已落下兩三點雨滴。記得從前有一家客店茅屋就在土地廟旁的林子邊的,當道路轉過清溪小橋時,它忽然出現在眼前了。  【擴展閱讀】  蓋曲者,曲也,固當以委曲為體;然徒狃於風情婉孌,則亦易厭。回視稼軒,豈非萬古一清風哉!(楊慎《詞品》)  【今譯】  曲子詞叫曲,也就有曲折的意思;固然是應該以委婉曲折作為它體裁特點的,但老是一味地寫些風調情致婉麗嫵媚的東西,也就容易令人生厭了。回過頭去看看辛稼軒的詞,難道不是永遠都像一陣清風那樣地使人感到清爽愜意嗎?  【點評】  這首詞作於帶湖農村,也是全用白描手法寫的。  寫鵲、寫蟬、寫蛙,看星聽雨,都扣緊「夜行」的詞題,而且還是夏夜景象。「七八個星」、「兩三點雨」,正為夏季所有;若春雨連綿,秋陰四合,則不復有星光可見。同時,景物也非平板羅列,作者夜行中的情緒變化也能從中反映出來。寫鵲驚蟬鳴,襯托夜間靜寂,也顯出獨行悄然,留意四下動靜的情態。稻花飄香,蛙聲一片,作者將預見豐收的喜悅,移情於物,用倒裝句法,寫擬人化意境,造語最妙。過片中能看出時間的推移。星光忽稀,疏雨有聲,不免想到要找個地方暫時歇腳了。往來於黃沙道中,作者已非初次,因而記起了以前飲過酒的茅店應該就在附近。末二句,能讓讀者體會到作者尋找茅店而不見時的疑惑,和它忽然出現於視線內的欣喜。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①,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②。  可憐今夕月③,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④,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⑤,但長風浩浩送中秋⑥?飛鏡無根誰系⑦?姮娥不嫁誰留⑧?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注釋】  ①旦:天亮。 ②天問體:指仿效屈原所作《天問》形式寫的作品。《楚辭·天問》,以對「天」質問的形式,探索宇宙間的奧秘和人類社會中許多難懂的道理,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包括自然現象、神話傳說、歷史人物等方面。 ③可憐:可愛。 ④是:是不是;是……嗎?下同。 ⑤汗漫:漫無邊際。 ⑥但:只。中秋:代指月。 ⑦飛鏡:喻圓月。無根:沒有憑藉;沒有依傍。誰系:誰將它系在天空。 ⑧姮娥:即嫦娥。不嫁誰留:誰將她留住不出嫁。 ⑨怕:疑問語氣詞。恐怕要;也許會。 ⑩萬里長鯨:據傳說形容巨鯨之長。《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玉殿瓊樓:指月宮。 蝦蟆:傳說月中有蟾蜍,即癩蝦蟆。 玉兔:傳說又謂月中有白兔搗葯。  【譯文】  真可愛啊,今天晚上的月亮,不知你悠閑地要去往哪裡?是不是那邊另外還有一個世界,剛好能看到你在東升?是不是宇宙空間都是漫無邊際的,只有浩蕩長風把你這中秋月亮送走?你像一面飛天的鏡子,全無憑藉,是誰把你系在空中的呢?又是誰把嫦娥她一直留住在月宮裡不出嫁的呢?  有人說月落後經過海底,此事無從查問,實在難以捉摸,真教人愁悶啊!我擔心你會不會遭到萬里長的大鯨魚橫衝直撞,把你的瓊樓玉宇給毀壞了?你那裡的蝦蟆倒本來是會划水的,我倒要問,為什麼搗葯的白兔也能在水中游泳呢?如果說宮殿、蝦蟆、白兔等都一概完好無損,那麼為什麼你月亮倒一天天地缺損,漸漸變得像一隻鉤子了呢?  【擴展閱讀】  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夜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詞人想像,直悟月輪繞地之理①,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  【注釋】  ①月輪繞地之理:西方的天文科學理論,如地球是圓球形的,月亮是繞著地球旋轉的等等,在王國維(1877—1927)時代,才傳入中國不久,在宋代,當然誰都不可能有這樣的認識,所以說辛棄疾是全憑想像「悟」到的。  【點評】  這首詞是辛棄疾在上饒帶湖閑居時的作品。辛詞繼承《楚辭》的傳統是多方面的,像這首直接用「天問體」來表現,也是一例。  這首詞有幾個特點:一、立意創新,不落前人窠臼。前人多寫待月,作者偏寫送月;二、把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比喻,集在一起,構思出詞人望月冥思的情態,通過《天問》式的質詢,將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說得十分風趣;三、發揮了豐富的想像。比如他說,此處見月落西頭,而彼處當有另一個世界看見月才東升。古代人們受「天圓地方」的錯誤觀念支配,並不知道月亮是環繞地球旋轉的。作者雖然也不可能從理性上認識這個道理,但他大膽想像的情景,卻完全被後來的天文科學家證實了。所以近代大學者王國維才贊其為「神悟」。辛棄疾生長在十二世紀,這樣的「神悟」是很了不起的。三百多年之後,歐洲才出現哥白尼、伽利略和開普勒,提出了被當時教會視為邪說的天體運行學說;哥倫布才越過大西洋,發現了這首辛詞中所說的那個「別有人間」——美洲新大陸。  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①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注釋】  ①博山:在今上饒市東廣豐縣西南三十里,辛棄疾居上饒帶湖時,常往來於博山道中。  【譯文】  我年輕的時候,不知愁是什麼滋味,就喜歡登到高樓上去。喜歡登上高樓,是為了想寫出新詞來,於是就勉強地說愁呀愁的。  現在我已經嘗遍了愁的滋味,所以想說愁時反而不說了。想說愁而不說,卻只說天氣真涼快,好一個秋天啊!  【擴展閱讀】  讀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風①。白石雖似蟬脫塵埃②,然不免局促轅下③。(王國維《人間詞話》)  【注釋】  ①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與弟叔齊謙讓繼承權,奔至周,反對武王伐紂,商滅後,逃至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柳下惠:即展禽,春秋魯國大夫,以直道掌刑獄,雖三次被貶黜,仍堅持做下去。他們都被後世視為品格高尚、胸懷磊落、能堅持操守的人。 ②白石:姜夔,號白石道人。論稼軒者,最喜歡將其與東坡並論,或者與同時人姜夔作比較。 ③局促轅下:以幼馬駕車為喻,說姜白石作詞雖清空脫俗(「蟬脫塵埃」),但畢竟胸襟(「雅量高致」)不及蘇、辛,所以未免如馬駒不慣駕車,在轅下局促不安,不能盡情賓士。《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今日廷論,局趣(促)效轅下駒。」  【點評】  這首詞也是稼軒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作品。博山道是他常常往來經過的地方,這從他另有詞作擬題為「獨宿博山王氏庵」、「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等可知。詞調《醜奴兒》,亦即通常用的《採桑子》的別名,只是這一詞調的上下片中間的兩個四字句,多數並不用疊句形式。詞寫自己「少年」時與「而今」對「愁」的兩種截然不同心態。重點當然是說現在,所以上片為賓,下片為主。  「少年不識愁滋味」,先明白說出,用的是口語。接以「愛上層樓」四字,由「不識」生出。歷來詩文中,寫登樓而興慨生愁者,多不勝舉,所以怕觸景生情的人,又往往怯於登樓。此種心情,少年人並無體驗,所以總喜歡登高遠眺,一覽景物。後面「愛上層樓」四字屬下,為說明其目的在於「為賦新詞」。想通過上層樓所見尋找一些詩料,以便吟成幾首新詞。既然登高與生愁常常聯繫在一起,自己也就效仿前人說些愁呀愁之類的話,其實心裡並無愁緒,所以叫「強說」。寫出少年涉世甚淺,銳氣正盛,未曾經歷世途之艱難,不知愁為何物。為賦新詞,不免要為文造情,作無病呻吟,但終究言不由衷,矯情虛飾,實在幼稚可笑得很。但那時倒是一片天真,終日樂呵呵的,無憂無慮,回想起來,又不免令人神往而眷戀,恨不能重新再回到少年時代。  下片,「而今識盡愁滋味」,有意與開頭句對應,只換了幾個字,境況就完全不同。「識盡」二字,概括了一切,幾多困苦、艱險、挫折、失望、屈辱、憤恨,以至無奈等等,盡在其中。「欲說還休」,是想說而不知從何說起,也是不必再說,說了又有何用,還不如保持沉默好了。後一個「欲說還休」仍連下,心中有愁可以不說,但不能總緘口不語。說什麼呢?那就說「今天天氣哈哈哈」好了。時值秋天,若因此而興悲,本也是自古常情,如陸放翁所說「宋玉悲鞦韆載後,詩人例有早秋詩」,可又偏不說悲秋,反而倒稱道秋天「天涼」正「好」,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但凡事都能體現辯證法則,形容愁也未必只有說它深如海、多如一江春水或者重得連車船都載不動才最好,不正面說,有時反顯得真切、深沉。魯迅形容一名鬥士的憤怒說:「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雖與稼軒言愁有別,但在「無聲勝有聲」這點上,道理還是一樣的。後來吳夢窗有《唐多令》說:「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既然「愁」字是由「心上秋」「合成」的,那末,只說「秋」不正是沒有把「心」事說出來的「愁」嗎?巧思運用,略無痕迹。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①  醉里挑燈看劍②,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③,五十弦翻塞外聲④。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⑤,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⑥,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⑦!  【注釋】  ①陳同甫:陳亮(1143—1194),字同甫(即同父),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稼軒好友,為人豪邁,富才氣,喜談兵,反對與金議和。力學著書十年。光宗紹熙四年(1193)第進士,擢第一,授官未到任而卒。為南宋著名思想家,有《龍川詞》。 ②挑燈:古時點油燈,時時要挑燈芯使燈明亮。 ③「八百里」句:晉代王愷有一條珍貴的牛,名叫「八百里駮(同『駁』)」。一次,王濟要王愷以此牛為賭注與他比射。王愷自恃箭法高明,且以為如此好牛,沒有真殺之理,便一口答應,並讓王濟先射。王濟「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坐具),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切成塊的肉)便去。」(見《世說新語·汰侈》)後用此典,不但以「八百里」代牛,且有贊本領與豪氣之意,如蘇軾詩「要當啖公八百里,豪氣一洗儒生酸」即是。麾(huī)下,部下。炙,烤肉。句謂以烤牛肉犒勞部下。 ④「五十弦」句:五十弦,指瑟,樂器。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裡亦有感慨年華流逝的意思。翻,變換作。錦瑟本非軍中所用樂器,彈奏的也多為哀怨的清商曲調。塞外聲,指雄壯的音樂。 ⑤作:似。的盧:好馬名。相傳劉備在荊州遇難,所騎的盧馬一躍三丈,跨過檀溪而脫險。 ⑥天下事:指收復中原。辛棄疾《祭陳同父文》:「以同父之才與志,天下之事,孰不可為?所不能自為者,天靳之年。」 ⑦白髮生:陳亮《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詩:「復仇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髮蒼。」  【譯文】  醉中撥亮油燈,抽出寶劍來看了又看,一覺醒來時,只聽得軍營里號角聲響成一片。犒勞部下,將士們分食烤牛肉,豪氣正盛,慣彈出哀怨曲調的錦瑟,如今換奏塞外雄壯的軍樂了。秋日裡,在沙場上檢閱部隊,觀看他們比武練兵。  馬都像當年馱著劉備躍過檀溪的的盧一樣飛快,弓拉得真有勁,弦聲忽剌剌如同疾雷讓人心驚。把君王委任的收復失土、統一天下的大事都辦完;就能贏得生前和身後的不朽英名了。這多好啊!可憐白髮已經上頭了!  【擴展閱讀】  無限感慨,哀同父,亦自哀也。(梁啟超《藝蘅館詞選》)  【點評】  辛棄疾在帶湖閑居十年之後,於紹熙三年,出為福建提刑。四年(1193)秋,又被任為福州知府、福建安撫使。他的好友陳亮,也恰於該年中進士,被光宗趙惇親擢為第一。作者就在閩帥任上,得知這個消息,因而寫此壯詞以寄,表示與陳亮共勉。  詞寫主將的軍中生活。上片時間由夜到曉,再說白天;環境則從營幕之內到整個軍營,再寫沙場之上,境界層層擴大。「看劍」,已見壯志雄心,再用「醉里」、「挑燈」細節襯托,將軍日夜不忘殺敵報國之神態彷彿親見。「吹角連營」是「夢回」時所聞,也可看作是「夢回」的原因。夜間寫「看」,破曉是聞,各不相犯。詞境從帳內帶出帳外,故下接發烤炙的牛肉以犒賞部下,彈奏軍樂以為歡娛,以及演兵場上列隊檢閱的場景。上片以「沙場秋點兵」一句過片,下片就以麾下將士們練兵比武起筆。寫得兵精馬壯,個個善騎能射。場面之熱烈,情緒之振奮,已達高潮。自然轉入直抒壯懷,要完成收復中原的大業。詞以「可憐白髮生」作結,既有無限感慨,又得積極鼓勵,詞意極為悲壯。  詞中所寫種種,以作者任閩帥時的生活為基礎,泛說統率精兵猛將的主帥生活,以此期望於陳亮,與純粹記實有別。「八百里」、「五十弦」,對偶句中巧用典故,使詞句內涵大大豐富:「八百里」乃駿物,本非麾下分炙當殺之牛,竟取而代用之,不但見出作者和陳亮的豪壯氣概,且以王濟一箭破的之典故,暗逗下片將士善騎射情景。「五十弦」指錦瑟,多與文士佳人為伴,如今翻出塞外之聲,既表現二人將詩酒吟詠生活轉變為戎馬出塞壯舉的熱切期望,又暗寓年華易逝、早生華髮的感慨。賦詞之年,作者五十四歲,陳亮五十一歲,都已年過半百了。  陳亮之為人,在當時被朝野視為「狂怪」。他多次向孝宗上書,陳述國策,反對議和。孝宗派人找他想叫他做官,他卻跳牆逃走。既不願做官,卻又幾次去考進士,這一次考中了第一。辛棄疾知道他不肯以上書言事來博取官職,但認為事業還應憑藉於功名,故勉勵他此次定要實踐抗金復土的志願。「了卻君王天下事」,是寄希望於同甫,也正是作者的自勉。  詞的末句,是對陳亮及第後所作詩句「勿謂儒臣鬢髮蒼」的呼應。現在有一種解說,認為這是作者自己的「幻想終於被『可憐白髮生』的現實碾碎了」。固然,寫壯志成空、理想破滅的悲憤,也不無意義,但在這裡卻與詞題所說的「壯詞」不相切合,也與二人當時的順利處境和興奮心情對不上號。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②。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④。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⑦?  【注釋】  ①京口:今江蘇鎮江市。三國時,孫權建都於此。為江防之戰略要地。北固亭:在鎮江東北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三面環水,為登臨之勝地。又名北固樓、北顧亭。 ②「英雄」句:即「英雄孫仲謀無處覓」。孫權,字仲謀,創業於京口,曾與劉備聯軍大破曹操軍隊於赤壁。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字寄奴,早年居京口,家貧,後為東晉北府兵將領,曾擊敗桓玄,任十六州都督,鎮守京口,掌東晉大權。先後滅南燕、後燕、蜀、後秦諸國,光復洛陽、長安。官至相國,封宋王、代晉稱帝後,改國號為宋。 ④「元嘉」三句:南朝宋武帝之子文帝劉義隆年號元嘉,此以元嘉指代文帝。漢武帝時,霍去病曾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北),封山而還。「封狼居胥」表示要北伐立功。宋文帝聽王玄謨陳說北伐策略,以為「使人有封狼居胥意」。於是命王玄謨攻打滑台。其實他光會說大話。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一仗,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燾殺得大敗。(見《宋書·王玄謨傳》)倉皇北顧,匆忙南逃時回看追敵。 ⑤「四十三年」句:紹興三十一年(1161)冬十月,金主完顏亮渡淮南侵。義軍首領耿京隨即派賈瑞、辛棄疾等南來與宋廷聯絡。辛棄疾一行十一人,恰於金兵準備強度長江、完顏亮被嘩變部下射殺、揚州路上一片烽火之時,突過金營,渡江南來。從那年冬天到作者登北固亭的嘉泰四年(1204)秋,恰好四十三年。京口的對岸就是揚州的瓜洲渡,故曰「望中」。 ⑥「可堪」二句:可堪,怎能。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小名佛狸。他殺敗王玄謨軍後,一直攻到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後來,這裡建起武帝廟,即佛狸祠。此借佛狸說完顏亮,因其被部下亂箭射殺於揚州瓜步鎮龜山寺。神鴉,啄食祭品的烏鴉。社鼓,社日祭祀時的鼓聲。皆指昇平熱鬧景象,說人們忘了金兵南侵至此和中原尚淪敵手的恥辱。 ⑦「廉頗」二句:廉頗,戰國趙名將。後不被重用,閑居大梁。秦兵圍趙,趙王欲起用廉頗,派使者前去探望。廉頗當著使者面,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後披甲上馬,表示自己能夠打仗。但使者得了奸臣郭開賄賂,要他誹謗廉頗,便報告說:廉將軍年紀雖老,飯量倒還不錯,只是與我坐談一陣工夫,就登廁拉了三次屎。」趙王以為廉頗年老不中用了,便沒有起用他。(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這裡作者用以自比。  【譯文】  江山千古長存,但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人物,再也沒有地方可以找尋了。六朝的歌舞樓台,風流繁華,總經不起歷史的風吹雨打,全都化為烏有了。斜陽照在草叢樹木上,極平常的街坊巷裡,人們說,這裡是從前宋武帝劉裕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想當年,他帶領著精強的兵馬,萬里北征,氣吞山河,所向無敵,勇猛如虎。  可是宋文帝劉義隆卻冒冒失失地想學漢代霍去病那樣北伐立功,封狼居胥山而還。結果只落得全軍潰敗,倉皇而逃。四十三年過去了,我在眺望對岸時,依舊清楚地記得那時揚州路上烽火連天的情景。怎能回想,完顏亮兵馬鐵蹄踐踏的恥辱的地方,如今居然是祭祀不絕,烏鴉爭食,社鼓咚咚,一片昇平熱鬧氣象!還能靠誰來過問我這個已經老了的廉頗,現在飯量如何,還能打仗嗎?  【擴展閱讀】  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楊慎《升庵詞話》)  稼軒詞以「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為最。(田同之《西圃詞說》)  【點評】  辛棄疾在瓢泉過了八年閑居生活之後,被韓侂胄起用為紹興知府、浙東安撫使。嘉泰四年(1204)三月,調任為鎮江知府。這裡隔江與揚州遙對,為江防要衝、戰略重地。其時韓方倡議伐金,這當然符合辛平生雪恥復國的志願。但他不贊同打無準備之仗,認為在政治、軍事上必先有所作為。就在任上招壯丁,制軍服,派間諜,收情報,為伐金作積極準備。無奈韓侂胄集團政治腐敗,奢靡逸樂,很不振作。辛棄疾看在眼裡,憂在心頭。秋天(由姜夔和作知之),他登上北固亭,感慨萬端地寫下了這篇「懷古」名作。  詞以孫權、劉裕這兩位英雄人物的業績為主,組成上片。嘆英雄千古難再,奢華的帝王生活經不起時代風雨的洗刷;衡門陋巷,並不妨礙成就偉大事業。這是對韓侂胄有力的諷規。下片追述劉義隆剛愎自用,好大喜功,冒失用兵,結果滑台大敗,只落得倉皇北顧,草木皆兵。這又成了後來韓侂胄伐金失敗預言。歷史教訓,作者用單刀直入的手法,只消簡短的三句十四個字,就概括無遺。宋末詞人岳珂、劉克莊都以為稼軒詞用事太多是一病,沒有看到這裡用事的必要、切貼、含義深遠,它正是「材富則約以用之」(沈祥龍《論詞隨筆》)的壓縮手法。沒有語言藝術的高度修養是做不到的。  接著,作者用「望中猶記」一句勾起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段難忘的歷史:其中包含著完顏亮南侵,在揚州被嘩變部下所殺;作者一行突過敵營的許多驚心動魄的場面。從作者二十二歲初次渡江南來,到登樓寫詞時六十五歲,恰是四十三年。記述年分並非光是為了點明史事,更是慨嘆抗金的大好時機輕輕錯過。完顏亮十一月二十七日被殺,宋高宗趙構三十日就接受金人和議,讓慌亂無主、經不起宋軍反攻的金兵,全數撤退,以此繼續苟安江南的局面。直到如今,還是社鼓神鴉,粉飾太平,真是不堪回首啊!  作者在任上積極協助備戰,但因不與當局同流合污,而不被重視。因而詞的結尾用廉頗故事深致憤慨。豈止不被重視而已,這首詞寫作後半年,開禧元年(1205)三月,作者就在京口被降官。六月被免官,七月便奉詔歸鉛山閑居終老了。  附帶說一下,有研究者將此詞作年誤編入開禧元年,傳訛甚廣。大概是推算「四十三年」遲了一年,從高宗召見南歸的辛棄疾的紹興三十二年(1162)初算起,其實應從他上一年冬天過揚州時算起。開禧元年作是不可能的,因為詞作於秋天(有白石和詞可證),開禧元年七月,他已不在京口了。  姜 夔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少小隨父宦遊漢陽,父死,流寓湘、鄂間。蕭德藻以兄女妻之,乃隨蕭移居湖州(今浙江吳興),往來蘇、杭間,與詞客詩人多有交遊。一生未仕,卒於臨安。工詩,其詞清空蘊蓄,格律嚴密,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詩說》等傳世。  踏莎行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①,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②,分明又向華胥見③。夜長爭得薄情知④?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⑤。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注釋】  ①沔(miǎn):沔州,今湖北漢陽,姜夔的第二故鄉。丁未元日:淳熙十四年(1187)正月初一。 ②燕燕、鶯鶯:對年輕美麗女子的昵稱。蘇軾聞張先買妾,作詩相贈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此詞明雲『淮南』,為懷合肥人作無疑。《琵琶仙》云:『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解連環》云:『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雁啼秋水。』此亦云『燕燕鶯鶯』,其人或是勾闌(戲院、演藝場所)中姊妹。」 ③華胥:謂好夢。黃帝曾白晝睡覺,夢遊華胥氏之國(見《列子》)。 ④爭:同「怎」。 ⑤「離魂」句:說此詞者多據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解「郎行」為「郎邊」。「行」作「這邊、那邊」用,在當時固多,然此句用唐傳奇《離魂記》事,只宜作「行路」之「行」解,即「逐郎遠行」,與「低聲問向誰行宿」之類用法不同。  【譯文】  她體態輕盈、語聲嬌柔的形象,我分明又從好夢中見到了。我彷彿聽到她在對我說:長夜多寂寞呀,你這薄情郎怎麼會知道呢?春天才剛開頭,卻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懷染遍了。  自從分別以後,她捎來書信中所說的種種,還有臨別時為我刺繡、縫紉的針線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來到我的夢中,就像是傳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離了軀體,暗地裡跟著情郎遠行,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潔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麼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獨自歸去,也沒有個人照管。  【擴展閱讀】  夔詩格高秀,為楊萬里等所推①;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②,故音節文采,並冠一時。(紀昀《四庫全書提要·白石詞》)  【點評】  此詞作於淳熙十四年。在上一年的冬天,姜白石跟隨蕭德藻離開湘鄂,前往湖州,沿著長江乘舟東下;春節元旦,抵達金陵。詞記江上所夢,其中提到「淮南」,是寫翹首西望合肥(宋時屬淮南路)的情景,因為十年前,他在那裡曾經有過一段戀情,使他至老難忘,並為此而寫了不少情詞。  「燕燕、鶯鶯」並用,夏師參證它詞云:「似是勾闌中姊妹二人。」我對白石同時有兩個意中人,且又如此深情,總有點難理解。縱有姊妹二人如大喬小喬、桃根桃葉者,白石鍾情其一而詞中並提亦屬可能,姑作一人看。「輕盈」,謂其體態;「嬌軟」,言其語音,恰好與借用名燕、鶯之特點相合。「分明」句,點詞題「感夢」;由此而知前八字,只是幻象。再接兩句記其所言,夢中人向作者訴說寂寞相思之苦,實則是作者自己內心感情通過夢中人自述的折射。「夜長」、「春初」,既切「元日」,也藉以表述心情。「薄情」,雖說是對所愛人之昵稱,猶言「冤家」,然寫來也不無內疚的成分。「染」字押得甚巧,意謂春方始,草未綠、柳未黃、花未紅,但周圍景物早染上了一層情緒色彩,看去無一不惹我相思。  過片承「相思染」,轉說自己舊情難忘。「別後書辭,別時針線」,只此八字,毋須再費辭說怎麼樣,其意自明。「離魂」句,用唐陳玄祐《離魂記》中倩娘魂離軀體,隨王宙遠行,結為夫妻事,既寫了意中人待己之深情,又再點「感夢」,說她魂魄遠來入夢。最後兩句,王國維極為推賞,他說:「白石之詞,余所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人間詞話》)意境之深妙,確有難以言傳者。惟「冥冥歸去」者是魂是月,令人疑惑迷惘。「淮南」在金陵之西,月西落自可言「歸去」;然所思之人亦在「淮南」,其魂魄即來入夢,夢醒自當「歸去」。此中或有杜詩「環珮空歸月夜魂」(《詠懷古迹》)的影響在。所以,我以為月與魂不妨兩兼。「冷」字,已悄愴幽邃,再結以「無人管」三字,作者愛憐憫惻之懷人心緒,實過乎慟哭。  揚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①,予過維揚②。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③。  淮左名都④,竹西佳處⑤,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⑥,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⑦,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⑧,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⑨,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⑩,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注釋】  ①淳熙丙申至日: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 ②維揚:即揚州,今屬江蘇省。 ③千岩老人:蕭德藻,字東夫,福建人,晚居湖州,愛其地弁山千岩競秀,自號千岩老人。以侄女嫁白石。白石十年後始從德藻游。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云:「此詞小序末句,蓋後來新增,白石詞序多此例,《翠樓吟》、《滿江紅》、《凄涼犯》皆是。」黍離之悲:《詩·王風·黍離》《毛詩序》說,周東遷後,有士大夫見故都有宗廟宮室平為田地,遍種黍稷,「憫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詩以「彼黍離離」(排列成行貌)起頭。 ④淮左:淮揚一帶,宋置淮南東路,亦稱淮左。 ⑤竹西:揚州城東禪智寺側有竹西亭。杜牧《題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⑥春風十里:原寫揚州繁華。杜牧《贈別》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⑦胡馬窺江:謂金兵南侵犯揚州,前後兩次,高宗建炎三年(1129)和紹興三十一年至隆興二年(1161—1164),後一次即作此詞前十餘年。 ⑧吹寒:吹出凄清的聲音。 ⑨杜郎:指杜牧。他寫了許多有關揚州的詩,此詞中也大量運用。 ⑩豆蔻詞、青樓夢: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又《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二十四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揚州唐時最為富盛,有二十四座橋可紀,至北宋僅存南橋、小市橋、廣濟橋、開明橋、通泗橋、萬歲橋、山光橋等七八橋。見沈括《補筆談》。白石謂「二十四橋仍在」,蓋非紀實。又一說謂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葯橋,在城西郊,傳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此;當出於對杜詩、姜詞的附會。 紅葯:紅芍藥;當時揚州的芍藥,名聞天下。  【譯文】  我來到淮南東路著名的都市,竹西亭附近環境最優美的地方,解下了馬鞍,暫停我初次來此的旅程。走在所謂春風十里的揚州繁華路上,見到的卻全是大片青青的薺菜麥苗。自從南侵的金兵鐵蹄,踐踏過長江沿岸以後,這裡的荒池和大樹都厭惡提到這場慘酷的戰禍。漸漸地天色已黃昏,凄清的號角吹起,回蕩在這空寂無人的城市裡。  詩人杜牧,有非同尋常的鑒賞能力,我想他如果現在重新來到這裡,也必定會大吃一驚的。縱然他詩才橫溢,以豆蔻比喻少女的措詞十分巧妙,回憶在青樓所做的好夢極為動人,也難以再寫出他的一片深情來了。他所寫過的二十四橋依舊還在,水中央波光蕩漾,一輪冷月寂靜無聲。想那橋邊的紅芍藥一定年年生長,卻不知道它為誰而開放。  【擴展閱讀】  白石《揚州慢》云:「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數語,寫兵燹後情景逼真①。「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注釋】  ①燹(xiǎn)火;多用為戰火。  【點評】  這是姜夔詞中極少有的寫歷史性現實題材的代表作,也是有確切紀年的最早的一首,當時他才二十餘歲。  揚州在唐代是最繁華的都市之一。俗諺云:「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又有詩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北宋時代,揚州仍處於長江運河航運貿易的樞紐地位。南宋初,經金兵兩次南侵,燒殺擄掠,揚州蒙受了空前浩劫。姜夔過其地,親見了這座名城殘破的荒涼景象,寫下了這首充滿「黍離之悲」、被歷來傳誦的不朽傑作。詞體頗似鮑照的《蕪城賦》,《揚州慢》的詞調是他自創的。  首說「名都」、「佳處」,借昔時名勝之久聞,為下文所見之「空城」作反襯;同時這又是「解鞍少駐」前的揣想和所以要到此一游的原因。豈料經過當年杜牧所說的「春風十里揚州路」竟是青青「薺麥彌望」、「四顧蕭條」,一片荒蕪景象。然後言所以然之故:「自胡馬窺江去後」,述敵騎侵凌,生靈塗炭,只輕輕下「窺江」二字,敘來全無火氣,造語之妙,他人難到。同樣,以無知之「廢池喬木,猶厭言兵」,虛寫戰禍在百姓心頭留下的深深傷痛,較實說更蘊蓄有味。「漸黃昏」三句,由虛轉實,借畫角聲寒,竭力烘染悲涼氣氛,給人以一種親臨其境的感受。  說揚州的風月繁華,杜牧是必定會聯想到的人物。下片構思即以此為主幹。杜郎昔日多「俊賞」,而今若再重來,亦當驚訝不已。此正承前「空城」而來。他縱有超凡詩才,當初能寫「豆蔻梢頭」之詞,「青樓薄倖」之夢,無奈此日市人屋宇已蕩然無存,也就無從賦此深情了。只有「二十四橋仍在」,一輪「冷月」「搖蕩」「波心」而已,玉人月夜吹簫已不再可聞。南宋時,二十四橋雖已不全,然如俞平伯所說:「詞人之言,並非考據,只要那時還有若干條橋,也就不妨這樣說。」(《唐宋詞選釋》)紅芍藥是揚州特產,想它當年年開放如故,也不知竟為何人而吐艷呈妍?此亦杜甫《哀江頭》「細柳新蒲為誰綠」意。  全篇以「波心蕩、冷月無聲」七字意境最佳,與其「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有異曲同工之妙。或以為此句「是『盪』字著力」(先著《詞潔》),其實,「無聲」二字也頗可玩味。月非有聲者,何須言無呢?看去純屬廢話。然詩詞創造意境,常有一些用字,以理而論,似是多餘,卻又不可不用的,王維「長河落日圓」之「圓」即是。東坡《中秋月》詩云:「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也用「無聲」,此非有蹊徑可循,全憑詩人的敏銳感覺。  劉 過  劉過(1154—1206):字改之,號龍州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屢試不第,又數次上書陳述政見,不納。遂放浪湖海,布衣終身。與陸遊、辛棄疾、陳亮等人有交。詞屬豪放一派。有《龍州詞》。  沁園春  風雪中欲詣稼軒①,久寓湖上,未能一往,因賦此詞以自解②。  斗酒彘肩③,風雨渡江④,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⑤,約林和靖⑥,與坡仙老⑦,駕勒吾回⑧。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照台。⑨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傳杯。 白言:「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閣開。愛縱橫二澗,東西水繞,兩峰南北,高下雲堆⑩。」逋曰:「不然,暗香浮動,不若孤山先訪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注釋】  ①詣:往訪。 ②自解:對自己的行為作解說。這幾句小序,一作「寄辛承旨,時承旨招,不赴」。稼軒進樞密都承旨是他六十一歲死那年的事,而他知紹興府時為五十七歲,故「承旨」之稱,當是後人所加。 ③斗酒彘(zhì)肩:《史記·項羽本紀》:在鴻門宴上,樊噲勇猛闖入,衛護劉邦,項王賜給他一大斗酒和一隻生豬蹄膀,樊噲便割生肉就酒吃了。後藉此形容豪氣干雲。彘:豬。 ④渡江:指從杭州渡江過錢塘江到紹興。 ⑤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自號香山居士。他在杭州做過刺史。 ⑥林和靖,北宋詩人林逋,字和靖,長期隱居杭州西湖孤山。 ⑦坡仙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後人稱坡仙,他曾在杭州做官。以上三人都寫過許多杭州的名篇佳作。 ⑧駕勒吾回:強拉我回去。 ⑨「西湖」二句: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⑩「天竺」六句:白居易《寄韜光禪師》詩:「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台花發後台見,上界鐘聲下界聞。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 「暗香」二句:「孤山在西湖中,植梅聞名,林逋愛梅,有「梅妻鶴子」之稱,其《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句,被推為詠梅絕唱。  【譯文】  我真想在風雨中渡過錢塘江去,跟您見面,彼此像鴻門宴里的壯士那樣豪飲大嚼,那是多麼痛快的事啊!可有什麼辦法呢,我被白居易約了林和靖與蘇東坡強拉了回去。東坡說:「西湖上此刻正美,就好比西施坐在梳妝台前,對著鏡子淡妝濃抹地打扮呢。」白、林兩位老先生都掉過頭去,裝作沒聽見,只管遞杯飲灑。  白居易說:「我們到天竺靈隱去吧,那裡樓閣巍峨,不同尋常,就像展開一幅圖畫。我最愛東澗、西澗兩條水流,縱橫縈繞,南高峰,北高峰,上下雲起。」林逋卻說:不一定去那邊吧,現在孤山已暗暗有清香在浮動,咱們不如先去賞梅好了。待到天氣放晴了,再去拜訪辛稼軒也不算晚,現在就姑且在這兒流連一番吧。」  【擴展閱讀】  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饒俊致①,雖沉著不及稼軒②,足以自成一家。其有意效稼軒體者,如《沁園春》「斗酒彘肩」等闋,又當別論。(劉熙載《藝概》)  【注釋】  ①饒:多。 ②沉著不及稼軒:詞家比較劉過與稼軒者甚多,這是因為他們在交往與詞風上都有不少關係。如黃升曰:「改之,稼軒之客。……其詞多壯語,蓋學稼軒者也。」(《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張炎曰:「辛稼軒、劉改之作豪氣詞,非雅詞也。於文章餘暇,戲弄筆墨,為長短句之詩耳。「(《詞源》)馮煦曰:「龍洲自是稼軒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宛轉。」(《宋六十家詞選例言》)如此等等。  【點評】  寧宗嘉泰三年(1203),辛棄疾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這是個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職位。他曾派人去召請住在杭州的劉過來相會。劉過正好有點事,去不了,便寫了一封回信,又作了這首效稼軒體的《沁園春》詞,請來人一併帶回。稼軒讀後,大喜。後來還特地邀他去紹興住了好多天,臨別,又贈他不少錢,讓他置辦些田產。劉過拿回錢來,都喝了酒。(見岳珂《桯史》)  詞寫得很特別。除稼軒詞外,一般的詞作很難見到有這樣寫的。詞意說白了,很簡單,大概就是:我很想前去跟您見面,但這次去不了,只好仍留在杭州與湖山為伴,等天氣好時,再去拜訪您。就這麼簡單。可寫成詞,卻色彩豐富,語言風趣。  辛棄疾是文武全才。懂韜略,突擊敵營時,勇猛如虎;倚聲填詞,也豪氣干雲,當時又任越帥;劉過自己也是生性豪放的人,用「斗酒彘肩」形容倘若相會宴飲情景,確是恰到好處。放翁詩「白頭爛醉東吳市,自拔長刀割彘肩」(《排悶》)也用此典。「風雨渡江」,更能增添幾分豪情,也表明此次不赴,並非害怕風雨;同時又為末尾「須晴去」三字伏根。  三句之後,說不赴,上下片詞意相連,說是被白、林、蘇「三賢」「駕勒吾回」,只好仍留在杭州,真能突發奇想。白居易、林逋、蘇軾,都是早已故去的歷史人物,居然成了劉過的好友,所以岳珂曾當眾跟劉過開玩笑說:「詞雖然寫得好,可惜沒有神奇的藥物能治療您的『白日見鬼症』」,引得「坐中鬨堂一笑」。(見《桯史》)「三賢「都在杭州留有吟詠的佳話。林逋的「疏影」「暗香」詠梅佳句,東坡的「西湖比西子」的絕妙比喻,都已膾炙人口;白居易那首做得極巧的七律,現在談論的人不多,可歷來詠天竺靈隱寺(當時是韜光寺)的詩,仍當數它「第一」(見清屈復輯評《唐詩成法》)。白居易曾將此詩親書于山寺中,可見是得意之作。蘇洵還見其真跡,為此東坡還寫過跋文和詩。時至今日,靈隱寺大殿的楹聯,仍多有據此詩擬句的。原詩用「累累如貫珠」的「連珠體」,所以劉過也特意用「縱橫二澗,東西水繞,兩峰南北,高下雲堆」,這樣的駢驪語來隱括,以彷彿其韻致。末了,通過林和靖的話,表示來日將前去「訪稼軒」,詞意周到,也詼諧風趣。  辛詞中頗有些「以文為詞」的作品,如其《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詞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劉過此同調詞的格局,也與之十分相似。  史達祖  史達祖(生卒年不詳):字邦卿,號梅溪,汴(今河南開封)人。寧宗時為權相韓侂胄堂吏,奉行文字,擬帖擬旨,俱出其手。侂胄敗,被刺配充軍,不知所終。詞風尖巧柔媚,擅長詠物,工於鍊句,為南宋婉約派名家。有《梅溪詞》。  雙雙燕  詠 燕  過春社了①,度簾幕中間②,去年塵冷。差池欲住③,試入舊巢相併。還相雕梁藻井④,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⑤。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  【注釋】  ①春社:社日是農事的祭祀日,有春秋之分;春社祈豐,通常在春分前後,燕子飛來。 ②度簾幕中間:《青箱雜記》引晏殊斷句:「樓台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 ③差池:《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箋:「謂張舒其尾翼。」 ④相:相面、星相的相;細看。藻井:裝飾成井欄形、繪有菱荷藻類圖案的天花板;古人以為藉此能鎮住火災。 ⑤芹泥:杜甫《徐步》詩:「芹泥隨燕嘴。」  【譯文】  春社剛過,一對燕子便飛來,在簾幕間穿來穿去,去年的塵土在,顯得冷冷落落。它們舒展著羽翼,想要憩歇下來,試著進到舊巢里去雙雙共棲。終究還是仔細地瞧瞧雕花的屋樑和藻繪的天花板,又軟語呢喃地商量個不停。接著飄忽地飛去,迅速拂過花枝的梢頭,翠色的尾剪分開時,閃動著絳紅的影子。  越過芬芳的小路,在長著水芹的地方,泥土被雨水潤濕,正好銜去築巢。它們喜歡貼近地面爭著低飛,以此來比賽和誇耀自己的輕盈矯健。回到紅樓里來時,天已很晚,它們看夠了昏暗的楊柳和暮色中的花朵。現在該正是在香巢中安穩地共眠了。就把替天涯離人捎書信的事給忘了。這可愁壞了長著一雙黛眉的佳人,讓她天天在畫樓上獨個兒靠著欄杆等待。  【擴展閱讀】  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高手。(卓人月《詞統》)  【點評】  《雙雙燕》以詞題為調名,是史達祖的自度曲;後來吳文英也繼而填寫過。這首詠燕詞的特點是:除了最後兩句寄情於憑欄女子外,全篇正面描述了一對燕子從春天飛來尋舊巢,到銜泥築新巢,巢成後同宿並棲的全過程。極少藉助於使典用事,幾乎純用白描手段,卻能做到格物盡性,摹寫入微,形神俱似,使所詠瞭然在目。  頭三句寫燕子認舊路歸來,「去處塵冷」,大有今昔之感。「差池欲住」,寫出欲住之時張翼舒尾之狀。「相併」,是住時模樣,然不能棲穩,片時又出,故用「試入」。體察極細微。「還相」二句,寫其徘徊未決,顧盼唧啾情態,亦描摹入神。「飄然」二句,寫旋即又離去,應前「欲」、「試」、「還」、「又」等虛字;形容燕子飛掠之形相,淋漓盡致。  換頭「芳徑」二字一頓,承前「拂花梢」說飛經之處。只「芹泥雨潤」四字,銜泥銜草,忙碌築巢,已在不言之中。燕子「貼地」而飛,若非尋覓營巢所需,便是捕食小蟲,小蟲多接近地面活動,尤其在下雨之前,但這只是事理;說燕子在「競誇輕俊」,才是它靈巧矯健的身影給人的感覺和印象,才是詩。同樣,「紅樓歸晚」,當然是為了生存的需要,詞人並非不知,卻偏從「看足柳昏花暝」去說,也是因為詩趣。姜夔最賞此句(見《花菴詞選》),或亦為此。「應自」二句,是料想之辭,新巢既成,遊覽亦足,自可安穩地雙棲香巢了,卻不知畫樓別有愁人在。「便忘了」七字,隨手將燕子能捎信的傳說寫入,不說此事無憑,而說「忘了」便妙,極寫雙燕沉浸於幸福之中。至此,詠完燕之正面;歇拍寫玉人「畫欄獨憑」的愁思,表面上看,似乎脫開了詠燕,實際上寫了離人由「棲香」的雙燕所引起的感慨,以及她對雙燕的期盼、羨慕、妒忌……,一點也沒有離題。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字潛夫,號後村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理宗淳祐六年(1246)賜同進士出身,權工部尚書,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卒謚文定。詩宗晚唐,為「江湖派」代表作家;詞學稼軒,宏放粗獷,為辛派重要詞人。有《後村先生大全集》。  賀新郎  九 日①  湛湛長空黑②,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髮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③。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④。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⑤。把破帽、處處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注釋】  ①九日:即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②湛湛:形容深的樣子,此指昏黑。 ③不向牛山滴:不因貪生怕死而流淚。《晏子春秋》:「景公游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牛山,今山東臨淄南。 ④凌雲筆:作詩文的大手筆,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傳》。杜甫《戲為六絕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⑤南朝狂客:指晉孟嘉。他曾參加桓溫的重陽龍山宴會,風吹帽落而不覺。(《晉書·孟嘉傳》)下文「破帽」出蘇軾詠重九《南鄉子》詞,詞反用落帽典故云:「破帽多情卻戀頭。」  【譯文】  天空是那麼昏黑,又怎能經受得住斜風細雨攪得我心頭煩亂的愁雲重重密布。老眼尚明,與往常一樣,總能望盡四海風雲,這全憑有志士登臨興慨的百尺高樓。看那萬千山崖呈現出一片浩蕩秋色。我這個白髮書生為神州的沉淪而淌下了熱淚,儘管境況凄涼,這淚水也決不為個人生死而流。往事回想,已煙消雲散,全無痕迹。  在年輕的時候,我自負有一支凌雲的健筆,到現在,那奔放的意氣、華麗的詞藻,都已經像春花一樣落盡,留下的只有滿腔蕭瑟情懷了。我常常恨世上寫詩填詞的人新意太少,每逢重九登高,總喜歡說南朝狂客孟嘉那點事,每年到這個時候,就把那頂破帽拿出來。我如果面對菊花不飲酒,辜負這好時光,只怕菊花也要笑我太孤單寂寞了吧。看大雁已遠飛而去,白日也在西面藏匿了起來。  【擴展閱讀】  《別調》一卷①,大率與稼軒相類,楊升庵謂其壯語足以立懦②,余竊謂其雄力足以排奡雲③。(毛晉《後村別調跋》)  【注釋】  ①《別調》一卷:劉克莊的詞集名《後村別調》,一卷。 ②楊升庵:明楊慎,號升庵。其《詞品》云:「《後村別調》一卷,大抵直致近俗,效稼軒而不及者也。其《送子華帥真州》詞(調名《賀新郎》),壯語亦可起懦。」 ③排奡(ào):矯健的樣子。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  【點評】  寫重陽的詩詞歷來不少,若要成為佳作,總須不落前人窠臼,能自出新意。作者有這樣的想法,也有意識地以此詞來實踐。  寫重陽,總寫晴天,而此詞偏從「湛湛長空黑」和「斜風細雨」寫起,出人意料。這樣,「亂愁如織」彷彿就是因為風雨辜負了重陽而產生的。其實,作者的「亂愁」有其時代和社會的原因,而這場風雨,不管是否真有過,寫在這裡,都帶有某種超越自然現象的象徵性。「老眼」二句一轉,說全憑壯懷高瞻,才使我未致消沉。重九登高,本是登山,此寫登樓,也是翻新。「看浩蕩」七字,是登臨眺望所見的正面,已是風雨過後景象,然亦不作細寫。「白髮」與「老眼」相應,以下轉入抒情。前說「亂愁」「四海」,此出「神州淚」,十分自然。又以「盡凄涼」三字一襯墊,而與「牛山滴」相對舉,豪情壯語,如讀放翁歌行。齊景公游牛山,為重九登高之始,故杜牧詩亦用之。「追往事,去無跡」六字,深沉感慨,開出下片。  換頭「少年」句,承「追往事」,通過「自負凌雲筆」幾個字,把當年自己非凡的才華、壯志、豪情、銳氣,以及浪漫情調、崢嶸頭角等等,都加以概括,包涵極富。「到而今」,折回眼前,「春華」之喻,含意靈活,與「滿懷蕭瑟」相連,其用意並非說豪氣已消,才思耗盡,而只是文章藻華落盡,風骨凜然的含蓄的自謙語;即清詩人黃仲則所謂「結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入中年」(《綺情》)意。杜甫《詠懷古迹》詩云:「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此「蕭瑟」二字之所據。有此自負,方能下接「常恨世人新意少」句。「把破帽、年年拈出」,亦善作諧語,但作者的真實用意,恐不在於譏誚人們動輒用孟嘉典故,而是恨登高眺望大好河山而無家國之恨,只有些個人的嘆老嗟卑之類的話。「若對黃花」二句,說欲求一醉,以消心中之「亂愁」。陶潛有把菊待酒故事,詞用其意而創新。末以「鴻北去,日西匿」景語作結,也有國勢衰頹的象徵意義在。秋雁南飛,而此曰「北」,說此詞者或避其字義而只說是「鴻飛冥冥的意思」;或以為「鴻北去」猶雲「心北去」,「無非是北向中原,注目遙望而已」。未知孰是。  吳文英  吳文英(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本姓翁,入繼吳氏。理宗紹定年間為蘇州倉司幕僚,終生未仕。行蹤不出江、浙。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師法周邦彥,運意深遠,用筆幽深,藝術追求頗高,不免有時流於晦澀,有「詞家之李商隱」之稱。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四卷。  風入松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①。樓前綠暗分攜路,一寸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②,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縴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③。  【注釋】  ①「愁草」句:謂因發愁而懶得去草寫詠落花的詩詞。瘞(yì),埋葬。傳庾信有《瘞花銘》,今集中不存。 ②中酒:病酒。 ③「惆悵」二句:雙鴛,喻美人的鞋子,即履跡。庾肩吾《詠長信宮中草》詩:「全由履跡多,並欲上階生。」李白《長干行》:「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譯文】  清明節,我在聽著風雨聲中度過,愁緒滿懷,也懶得寫《瘞花銘》之類的文字。樓前我們分手的路上已被濃綠遮暗,那一寸寸柳絲啊,都牽動我一寸寸柔情。春寒尚料峭,我終日被酒所困,曉夢驚醒時,耳邊儘是紛亂的鶯聲。  西園裡的林園亭台,我天天都要打掃,我也依然像過去一樣好欣賞雨後新晴。黃蜂不斷地飛撲鞦韆上的繩索,怕是繩上還留著你縴手的芳香吧。我為園中再也見不到你的足跡而惆悵,寂靜無人的階石上,一夜之間都長滿了青苔。  【擴展閱讀】  此是夢窗極經意詞,有五季遺響。「黃蜂」二句,西子衾裙拂過來,是痴語,是深語。結筆溫厚。(譚獻《譚評詞辨》)  【點評】  這是一篇西園懷人之作。據夏承燾師考證,西園在蘇州,為詞人和吳姬寓居之地,詞中屢及之。如《風入松》:「暮煙疏雨西園路,誤秋娘、淺約宮黃。」《浪淘沙》:「往事一潸然,莫過西園」等,所寫都是這段情事。  首句已為全篇定下凄苦的基調:凄風苦雨,又值清明,倍覺孤寂。用兩「聽」字,寫盡小樓獨坐,百無聊賴的情態。「愁草瘞花銘」句,歷來解多歧義。其實,「愁草」猶言怕草、懶草,就是因愁而不欲草寫的意思;「《瘞花銘》」,俞平伯以為是借用庾信篇名,意思只是「題詠落花的詩詞而已」(《唐宋詞選釋》)。怕賦葬花詩詞,是因為花落象徵著青春凋謝、華年逝去;吟詠這一題材,會使因所戀之人已不在而感傷的詞人,更不堪忍受心靈上的折磨。然而這層意思是由「樓前」兩句看出的,「分攜」二字,點出了所述之情事和主題。垂柳成蔭,綠暗去路,此風雨落花後又一番景象。長條依依,千絲萬縷,無不勾起心頭往事,牽動絲絲柔情。「料峭」二句精警。蓋病酒者怯冷,復值春寒料峭,更覺遍體畏寒;曉夢不知寂寞,正欲舊歡重溫,卻被交加鶯聲啼破。總寫愁懷難遣,伊人難覓。劉熙載《藝概》云:「詞之妙,莫妙於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此二句足以當之。  換頭先點出「西園」。「日日掃林亭」,猶望其來;「依舊賞新晴」,舊習不改。「新晴」與發端「風雨」相呼應。可以想見當初二人必曾攜手同游,共賞西園雨後初晴之美景,如今伊人已去,而景物與習慣都不改,故曰「依舊」;則言「賞新晴」實為「憶舊事」也。「黃蜂」二句,膾炙人口,能將無作有,寫出情之痴迷。陳洵云:「見鞦韆而思縴手,因蜂撲而念香凝,純是痴望神理。」(《海綃說詞》)縴手留香是夢窗詞中常見的意象,如《浣溪沙》之「玉纖香動小簾鉤」、《祝英台近》之「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等等皆是。蓋在痴情人眼中,一些平素不經意的小節,往往能在日後的追憶中成為難以磨滅的印象。以上數句極寫相思之深、相望之切,故末以履跡不到,苔生石階作結,愈覺悵惘不盡。「一夜苔生」,是神來之幻筆。以理而論,春雨本易滋蘚苔,此誇張之基礎;以情而論,恰如伍子胥過昭關,一夜頭白,非如此寫不足以表現愁思之甚也。  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①。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注釋】  ①心上秋:「心」字之上加「秋」字,合成「愁」字。  【譯文】  這愁是從哪裡聚集攏來的呢?原來它是離人心上的秋意啊!芭蕉縱然不被雨打也沙沙地響,聽去冷颼颼的。人人都說現在夜晚涼快,天氣正好,我卻因為明月當空,害怕登樓望見它而引起傷感。  一年的盛事像做了一場夢那樣過去了,萬紫千紅,都已成空;煙籠寒水,東流不返。燕子已離巢回南方去了,我卻依然滯留在異鄉。楊柳垂下的長條綰結不住我心上人的裙帶,卻總是任意地將我遠行的船兒系住,不讓我歸去。  【擴展閱讀】  此詞疏快,卻不質實①。如是者集中尚有,惜不多耳。(張炎《詞源》)  【注釋】  ①質實:張炎主張要清空,不宜質實,他欣賞這一類風格疏快的詞,可惜此類詞在夢窗集中太少。但也有與他截然相反的意見,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唐多令》幾於油腔滑調,在夢窗集中最屬下乘。」  【點評】  夢窗詞中,長調大部分有鏤金刻彩的特點,而小令短章也有較暢明疏快的。本篇語言淺顯,純用白描,如淡墨作畫,隨意揮灑,可作後一類風格的代表。詞是思歸之作。想念的對象,大概是他已離去的姬妾。  詞的頭兩句說離愁。一問一答,因「愁」字由「心」上「秋」合成,遂拆字組句,用的是字謎中離合體的格式,近乎古樂府中《子夜》一類民歌的寫法,語帶幾分詼諧機智。陳廷焯斥之為「幾於油腔滑調」,未免太一本正經。詩詞本不要定於一格,滑稽、幽默、嬉笑、嘲弄,都無不可,只要用得恰當。比如說「秋」字,在詩詞特殊修辭上,便有多種用法:「天氣晚來秋」、「竹深夏已秋」的「秋」,是涼爽;「風寒葉自秋」、「海樹風高葉易秋」的秋,有飄零之意;「山容客鬢兩添秋」、「胡未滅,鬢先秋」,與色有關;「四壁老蛩秋」、「滄江雁送秋」,與聲有關;「梅子黃時麥已秋」,則是成熟;「江含萬籟客心秋」,則是悲凄,如此等等。此詞中「秋」的用法與末例同,正說愁緒之造成,因離人心境凄涼也。當然,時值秋天,也是用字的依據。此外,發端「何處」二字也宜注意,詞人說,愁之生成,不在外界天地之秋至,而在離人內心已似衰秋,猶芭蕉不待雨打,也覺颼颼生涼。寫景之中,兼有比興。後三句正證明人之心態不同,其悲歡自異。同為秋夜,人喜晚涼月明,我則怕登樓傷感,只因月圓人不圓也。  換頭承前續說感秋,懷人之意,仍在隱約之中。時序至秋,繁華都盡,花落水流,更無賞心樂事;而言「夢中」者,亦杜牧江湖落魄、揚州一夢之夢耳。「花空煙水流」,參夢窗它作所言情事,當亦暗傷佳人何處,非泛泛嘆青春易逝、年華漸老也。燕已辭巢南歸,人尚淹留作客,此詩歌之傳統意象。曹丕《燕歌行》云:「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即其所本。結尾二句,就即景的「垂柳」做文章,柳本關合離情,秋柳長條低垂似索,故言能「縈」能「系」,然該縈綰住「裙帶」偏「不縈」,不該系在「行舟」又偏「漫」「系」之。「不系裙帶住」,則言姬妾已去甚明。以痴語對垂柳發泄怨恨,既有詩趣,也有情致。  蔣 捷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進士。宋亡,遁跡不仕。其詞洗鍊縝密,語多創穫。有《竹山詞》。  一剪梅  舟過吳江①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②。秋娘渡與泰娘橋③。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④,心字香燒⑤。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注釋】  ①吳江:縣名,今屬江蘇,在蘇州南,太湖東。 ②簾招:酒旗招客。 ③秋娘渡、泰娘橋:皆是吳江的小地名。秋娘,唐藝妓名。元稹《贈呂三校書》詩:「競添錢貫定秋娘。」亦用為美人之稱。白居易《琵琶行》:「妝成每被秋娘妒。」泰娘,唐有劉泰娘,妓女,見《北里志》。 ④銀字笙:樂器,笙管上鑲有銀字者。調:調弄,吹奏。 ⑤心字香:將香料碾末,盤製成篆體「心」字形的香。燒:焚於香爐。  【譯文】  春天的愁緒在心中升起,要等酒來將它澆滅。我乘坐的船搖著櫓,在江上行走;兩岸酒樓上青旗擺動,彷彿在向我招手。船兒過了秋娘渡,又過泰娘橋,風在呼呼地吹,雨在淅淅瀝瀝地下。  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裡,讓家人把我在外碌碌風塵中穿的袍子清洗一下?再讓愛妻吹奏起銀字笙,香爐中焚著心字香,這有多麼溫馨啊!唉!光陰似流水,最容易將人拋棄。你看,櫻桃又紅了,芭蕉又綠了!  【擴展閱讀】  捷詞鍊字精深,音詞諧暢,為倚聲家之矩矱。(紀昀《四庫全書提要·竹山詞》)  【點評】  此是蔣捷羈旅途中思歸之作。或以為「南宋亡後,蔣捷飄零於姑蘇一帶太湖之濱」,詞寫「國已破,家難安,對一個忠貞之士來說,從此將是無盡的流亡生涯」(江蘇古籍出版社《唐宋詞鑒賞辭典》)。這樣說,雖非絕無可能性,但畢竟不太像。詞中並沒有亡國亂離之痛的內容,連暗示也看不出來;與他寫在宋亡後的《賀新郎·兵後寓吳》詞所說的「萬疊城頭哀怨角」、「明日枯荷包冷飯」等顯然異趣。再說,蔣捷本就是江蘇宜興人,與吳江同處太湖之濱,只是有西東之別而已。他寫吳江一帶的詞不少,焉知這次經過不在宋亡之前。所以,我以為仍以旅途思歸詞視之為妥。  首句當著眼於「春愁」二字,它既是春光短暫惹起的愁思,也是因不能回家與愛妻團聚而湧上心頭的相思苦情。二者融合,便有青春可惜、年華易老之嘆,亦即下片「流光容易把人拋」也。酒能「澆」愁,但人在旅途,故下一「待」字。「江上」三句,正面寫「舟過吳江」題意。「江上」是吳淞江(也叫吳江)上。岸邊樓上,「杏簾招客飲」,正關合「待酒」,舟只經過,並不停泊,望樓興嘆而已。「秋娘渡與泰娘橋」,《全宋詞》訛作「秋娘度與泰娘嬌」,語不可通,龍榆生《唐宋詞名家詞選》校正之。舉兩個小地名為寫「舟過」。渡口與石橋以某「娘」命名,正江南姑蘇一帶特色,見所過處歷來多秦樓楚館,乃風情溫柔之鄉。這與「樓上簾招」同樣起著反襯的作用。眼前風雨蕭蕭,春意闌珊,更增心情之惆悵。  上片記事寫景,下片抒情。換頭「何日歸家」之問,點出主題,既是說未有歸期,又表現急切心情。「洗客袍」,代表可以結束忙碌奔波的不安定生活,讓自己在身體和精神上都得到放鬆。所以接著寫自己沉浸於有愛妻陪伴、室內吹笙焚香,過著溫馨生活的幻想情景中。但這只不過是美好的願望罷了。末了三句,折回到現實中來。嘆歲月之無情,華年都在風塵里,不知不覺之中,春天又過去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說得真好!說是景語,又是情語,其妙處絲毫也不遜於李清照的「綠肥紅瘦」。劉熙載稱其詞「洗鍊縝密,語多創穫」(《藝概》),或亦指此類而言。  《一剪梅》詞調得名於周邦彥該調詞首句「一剪梅花萬樣嬌」,其上下片各在一、三、六句押韻。蔣捷此詞體格與清真詞各異,句句有韻,與七言長句、四言短句夾雜的形式相配合,讀來別有韻致。又蔣詞的四字句,都用對偶排比句法,七言「秋娘渡與泰娘橋」,則用於當句之內。這在此詞語言的藝術表現力上,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另有一首《行香子·舟宿蘭灣》詞,將此詞中的語句,大量重複使用,大概是同時之作,今錄於末,以供研究參考。詞云: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送春歸,客尚蓬飄。昨宵谷水,今夜蘭皋。奈雲溶溶,風淡淡,雨瀟瀟。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料芳悰(cóng,歡情也)、乍整還凋。待將春恨,都付春潮。過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橋。  張 炎  張炎(1248—?):字叔夏,號玉田,祖籍西秦(今陝西),寓居臨安(今杭州)。南宋初大將張浚後代,年輕時縱情詩酒,宋亡後家境敗落,縱游江湖,曾北至燕、薊間,旋即南歸,在浙東一帶漫遊,與周密、王沂孫交好,潦倒以終。詞屬姜夔「清空」一派,重視技巧,追求典雅,宋亡後詞風漸趨凄涼。有《詞源》、《山中白雲詞》(又名《玉田詞》)。  解連環  孤 雁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①,正沙凈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②,故人心眼。 誰憐旅愁荏苒③?漫長門夜悄,錦箏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④。暮雨相呼⑤,怕驀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  【注釋】  ①欲下寒塘:唐崔塗《孤雁》詩:「暮雨相呼疾,寒塘欲下遲。」 ②殘氈擁雪:用蘇武雁足系書事。《漢書·蘇武傳》:蘇武被匈奴扣留,曾「卧嚙雪與氈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③荏苒:時光漸漸過去。 ④去程應轉:鴻雁候鳥,秋來南飛,春至北歸,故曰「去程應轉」。 ⑤暮雨相呼:見注①。  【譯文】  楚地江上,暮色蒼茫,天已向晚。一隻離群萬里的孤雁正惆悵不已,當它恍然驚覺自己已與隊伍失散了的時候,它顧影自憐,想要飛下寒塘去棲息,看看四周,只見白沙枯草,秋水平靜,天宇遼遠。一隻雁兒排不成字,寫不成信,能給人捎去的,也只有相思一點。我料它遲疑不決地已耽誤了飲雪吞氈、一心歸漢的蘇武那樣的老朋友的心愿。  有誰能憐惜羈旅者的愁思隨著時光而漸增呢?徒然聽得深夜靜悄悄的長門宮裡,錦箏彈奏出一片哀怨。雁兒想:自己的伴侶現在一定還棲宿在蘆花叢中,它也一定想過,春天到來之前,南飛的旅程該迴轉向北了。我會不管暮雨霏霏,一路上急急地相呼,我怕突然會在玉門關外又重新與它見面。那時,我不會因遇到半卷的畫簾中歸來的幸福雙燕而害羞。  【擴展閱讀】  炎生於淳祐戊申①,當宋邦淪覆,年已三十有三,猶及見臨安全盛之日;故所作往往蒼涼激楚,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翠為工。至其研究聲律,尤得神解,以之接武姜夔②,居然後勁,宋、元之間,亦可謂江東獨秀矣。(紀昀《四庫全書提要·山中白雲提要》)  【注釋】  ①淳祐戊申:宋理宗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 ②接武:足跡相連,喻繼法前人。武,足跡。  【今譯】  張炎出生於淳祐八年戊申,當南宋滅亡之時,他已經三十三歲了,還來得及看見臨安全盛時代的景象,所以他的詞往往風格蒼涼,激越凄楚,描繪眼前景物,抒發內心情緒,多方面地寫出他對身世盛衰的感覺,並非徒然地以剪裁、雕刻那些花花草草的東西來顯示自己的技巧。至於他研究聲律,更能領會其中的神理,以此來追蹤效法姜夔,居然成了白石道人有力的繼承者,宋末元初間,在江東也可算得上是一枝獨秀了。  【點評】  詠物詞中的上乘之作,必定在出色地描寫所詠之物的同時,還能有啟人聯想的思想寄託。張炎的這首孤雁詞即是如此。作者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比喻成了一隻孤雁。  首句先布好環境。詩詞中多「雁聲遠過瀟湘去」「衡陽雁去無留意」之類句子,皆湖南事,故首點「楚」。「悵離群」至「水平天遠」五六句,寫其失群離散、驚恐自憐的情景。其中前九字三句,猶描摹入化,詞意前後句倒裝。「顧影」寫「孤」字之神;用「欲下寒塘遲」詩句,減一「遲」字,而遲疑徘徊之狀,卻能從其後九字的寫景中見出。「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從「雁字」、「雁書」想來,雁陣排列,或成「人」字,或成「一」字;孤雁排不成字,自然也就「寫不成書」,寄不成書。與「雁字」的字形筆畫比,孤雁只能算是一個「點」,書因相思而寫,所以說「只寄得、相思一點」。妙語巧思,膾炙人口。張炎也因這兩句而獲得了「張孤雁」的稱呼。(見《江疏·至正直記》)「殘氈擁雪」,因北海牧羊之蘇武有雁足傳書、得以歸漢事,便藉以寄託自己對宋室的存念。孤雁迷途彷徨,故曰「因循誤了」。  過片「誰憐旅愁荏苒」句,雙關自己和孤雁,彼此同是漂泊無歸者。「誰憐」之問,又用一「漫」(空有、徒聞)字,帶出長門彈箏兩句來。箏上系弦之柱,排列如雁行,故張先詞有「玉柱斜飛雁」之句,此寫箏之所以貼雁也。長門之怨,乃思君而不得見,也與用蘇武事所寄之悲感同。「想伴侶」至末了,別開生面,另立新場。「想伴侶、猶宿蘆花」,是孤雁思伴;「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是說伴侶也在思忖,它之所以苦苦盼「春前」能「轉」「程」飛回北方,無非是希冀到原地或能僥倖再見中途失散之情侶,然又從孤雁想像中出之。「暮雨相呼」,已不知是孤雁呼伴,還是伴呼孤雁,或者竟是彼此都在呼喚對方吧!「怕驀地、玉關重見」,言經歷如此劫難,竟得破鏡重圓,當不知如何悲喜交集了。明明是狂喜,卻用一「怕」字刻畫心態,真能入木三分!結兩句亦精彩,畫簾中之雙燕,自是幸運的一對,不說「未羨他」,而偏說「未羞他」,令人想像雙雁重逢時,雖毛羽零落,憔悴瘦損,亦定是交頸而鳴,喜極而泣,豈慮見笑於雙燕而害羞哉!  王沂孫  王沂孫(生卒年不詳):字聖與,號碧山,又號中仙、玉笥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能文工詞,廣交遊。入元,於至元年間(1264—1295),曾出仕慶元路(治所在今浙江鄞縣)學正。詞以詠物見長,間寓故國之感。有《花外集》(一名《碧山樂府》)。  眉 嫵  新 月  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①,深深拜②,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料素娥③、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④。 千古盈虧休問,嘆慢磨玉斧⑤,難補金鏡⑥。太液池猶在⑦,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⑧。看雲外山河,還老桂花舊影⑨。  【注釋】  ①便有團圓意:牛希濟《生查子》詞:「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這裡強調發展趨勢,故反用其意。 ②深深拜:唐宋時有拜新月的習俗。如李端《新月》詩:「開簾見新月,即便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③素娥:即嫦娥。李商隱《霜月》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又《秋月》詩:「嫦娥無粉黛,只是逞嬋娟。」 ④寶簾:窗帘的美稱。一本作「寶奩」;上言「銀鉤」,以作「簾」為是。 ⑤慢磨玉斧:「慢」同「漫」,徒然。玉斧,舊傳月中吳剛以斧伐桂,後演化為玉斧修月之事。方回《趙賓暘唐師善見和涌金門望次韻》詩:「玉斧難修舊月輪。」 ⑥金鏡:喻月。李賀《七夕》詩:「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⑦太液池猶在:陳師道《後山詩話》:「太祖夜幸後池,對新月置酒。問:『當直學士為誰?』曰:『盧多遜。』召使賦詩。請韻。曰:『些子兒。』其詩云:『太液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誰家玉匣開新鏡?露出清光些子兒。』太祖大喜,盡以坐間飲食器賜之。」太液池,漢唐宮中池名。 ⑧端正:指十五的圓月。韓愈《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端正月,謂中秋月。 ⑨還老桂花舊影:一本作「還老盡,桂花影」。  【譯文】  漸漸地新生的月兒已懸掛在柳梢頭了,它那淡淡的光華穿過花叢,隱約地把才降臨的暮色衝破。縱然這新月已有漸漸團圓的心意,可是向月兒深深下拜、祈求如願的人兒,又有誰與她在花徑中相逢呢?好像纖纖的眉毛尚未畫好,我料想嫦娥也還懷著離愁別恨。最可愛的是新月像一彎小小的銀鉤,將天幕如寶簾似的高高地掛在寒冷的秋夜裡。  千萬年來,月亮總是圓了又缺,缺了又圓,這道理你不必去追究,可嘆的是徒然磨快吳剛的玉斧,也難以把這破碎的金鏡修補起來。從宋太祖起,許多皇帝都來賞過月的太液池,至今仍在,它是那麼的凄涼,有誰再來這兒重新賦詩,吟詠新月的清影呢?故國的青山,夜是漫長的。試待他日明月團團、清光窺戶之時,再看那雲外的大好河山,怕是連月中桂花樹也都要老了!  【擴展閱讀】  「千古」句忽將上半闋意一筆撇去,有龍跳虎卧之奇①,結更高簡②。(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注釋】  ①龍跳虎卧:比喻筆勢之縱橫自在,原形容書法,此用以說作詞。梁武帝書評:「王羲之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是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 ②結更高簡:此詞的結尾,更是格調高超,用語簡練。  【點評】  《眉嫵》之調,義同詞題,故用來詠新月,以寄遺民之恨。  陳匪石云:「起處『漸』字領句,已從『新月』著想。以下八字力寫『新月』,繼之曰『依約破初暝』,是一線光明氣象,皆題之正面也。」(《宋詞舉》)所謂「一線光明」,其實只在新月之趨向,它一天天地圓起來,似乎能帶給人們以某種希望。古代民間有拜新月的習俗,又多是婦女。她們拜月祝禱,願自己能與鍾情之人諧合、離別之人相逢。可願望總是落空。「便有」之後再說「誰在」,先縱後收,帶出「離恨」來。新月如纖眉,故言「畫眉」,自有「張敞畫眉」美談後,畫眉幾成夫妻和合相愛的象徵。以「未穩」暗示未諧,而月即嫦娥,眉亦嫦娥之眉,故料其「猶帶離恨」,天上如此,況人間乎!「最堪愛」,再回到正面來,收束上闋。「銀鉤」為掛「簾」之用,故一本「簾」作「奩」不妥。出一「冷」字,承前啟後,確定了全篇基調。  過片撇開上闋,從大處落墨,將月之「盈虧」提到哲理高度。人之欲「問」,正為新月之「虧」耳。故以感嘆替代了回答,以示理雖難明而情實至深。「難補金鏡」,切缺月而言,所喻則金甌已破之恨也。「太液池」二句,緊承之,以足前意。自宋太祖宴賞,命宰相盧多遜賦詩,留下佳話後,南宋之高宗、孝宗亦相繼效法。當時曾覿獻《壺中天慢》詞,有「何勞玉斧,金甌千古無缺」之句,與王沂孫詞先後成了對照。池苑「猶在」,盛事難再,低徊之情無限。末了推開一步,由新月而想像到圓月,即所謂「窺戶端正」之時。其時,「看雲外山河」分外明麗,然竟非漢家之山河,能不更令人痛心欲絕?「還老桂花舊影」,此正李長吉《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

懷我好音——詩詞體裁與鑒賞

首頁.書架.古典.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附錄  雜 論  孤鶴唳空 一枝獨秀  ——陳琳《飲馬長城窟行》賞析  建安七子中,陳琳以書檄表章見長。他曾為袁紹草檄罵曹操,使曹操後來對前去歸附他的陳琳說:「卿昔為本初(袁紹的字)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可見印象之深。又有曹操苦於頭風病發,卧讀陳琳書檄,翕然而愈的事。都說明陳琳以表章文字著稱於當時。但是,從文學發展的角度看,對後代有著更為深遠影響的,實在還是他的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這也是陳琳僅存的四首詩歌中最好的一首。  《飲馬長城窟行》在樂府中屬「相和歌辭·瑟調曲」。現存「青青河畔草」古辭一首,內容不涉及詩題,是寫一個婦女對遠在他鄉的親人的思念。一首思婦懷遠詩怎麼會題作「飲馬長城窟」的呢?郭茂倩《樂府詩集》解曰:「長城,秦所築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古辭云:『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長城而飲其馬,婦人思念其勤勞,故作是曲也。」這一解說,對研究從樂府題目的最初意義到現存的這首所謂「古辭」內容之間的發展演變過程,無疑是有價值的。但要說「古辭」中這個遠在他鄉被妻子思念的人就是在長城窟飲馬的征戍者,實在比較牽強。因為從「古辭」中我們一點也看不出這方面的跡象。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則據實區分古辭與陳琳所作之不同曰:「古詞『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傷良人游宕不歸,或雲蔡邕之詞(按:《玉台新詠》題作蔡邕)。若魏陳琳辭云:『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則言秦人苦長城之役也。」區別兩者不同是符合實際的,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為什麼古辭內容離題,後來陳琳所作反而切題?對此,有的研究者疑古辭與陳琳詩是在後人輯錄時調錯了位置;也就是說,現題為陳琳所作的那一首原是古辭,現題古辭的那一首原是陳作。此說雖有一定合理性,但因缺乏史料佐證,所以也只能當作一種揣測。  漢樂府留存至今的實為九牛一毛,始創時的原辭已佚而僅存後人按題擬作的情況相當普遍。如《行路難》只有鮑照擬作而已亡古辭即是。《飲馬長城窟行》現稱「古辭」者,當已非初作,故所詠離題,那是引申演變的結果。從風格看,作者當是與《古詩十九首》產生年代相近的漢末無名氏,而真正始創的古辭產生大概還要早得多,後來失傳了。此題又稱《飲馬行》,《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云:『《飲馬行》,今不歌。』」也為說明存錄者已非樂府的原始歌辭。到漢末建安,以《飲馬長城窟行》為題的樂府,大概由於發揮的角度各不相同,其內容已分為三類,即(一)思婦懷遠;(二)築城苦役;(三)出征平虜。寫出征平虜的如曹丕所作竟是「浮舟橫大江,討彼犯荊虜」等等,更與題目無涉。後世此題樂府,內容都不超出上述範圍,或只寫其中一類,或兼及幾類。在切題、敘事性和語言古樸等方面,都保持漢樂府特色的,無疑要數陳琳這一首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陳琳這首反映修築長城的勞役給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詩歌。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言一何鄙!」「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結髮行事君,慊慊心意關。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一首詩的起句或起句中的幾個字即為詩題,從《詩經》起已成民歌慣例。這多數是因為先有歌辭後加題的緣故。在漢樂府中如《戰城南》、《有所思》、《平陵東》、《上邪》、《江南》、《烏生》、《婦病行》、《孤兒行》、《上山采蘼蕪》、《十五從軍征》等等無不如此。陳琳點題直起,擬漢樂府是擬得很到家的。「飲馬」,是放馬使飲的意思。「長城窟」,長城下山石間的泉窟,即今所謂泉眼。「傷馬骨」,是借馬說人,有力地襯托出役夫難以忍受邊地之苦。牲口比人耐冷,尚且因水寒而傷骨,人就可想而知了。真可謂「馬猶如此,人何以堪!」兩句像敘事,又像起興;由苦寒而順勢引出下文役夫致辭求歸,十分自然。  此詩的敘事多由人物對話組成,這種形式也具有樂府民歌的顯著特色。詩先寫役夫不能忍受苦役,前去對督工的長城吏提要求說:「慎莫稽留太原卒!」意思是千萬別再留難我們這些來自太原的役卒了,讓我們早些回家吧!對官家的要求不是可以隨便提的,出於不得已才迸出這一句話來的,即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敘起簡捷得法。「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這是長城吏的答覆。「築」,就是夯(hāng),眾人齊舉打土使土堅實的工具。這兩句意思說:官府工程自有規定期限,哪能由你們說了算!大家快一齊唱打夯歌,努力干,別再提什麼回家了!寫長城吏答話的聲口語氣,生動逼真,那種盛氣凌人的傲慢和不耐煩神情,彷彿如見。役夫面對無情的現實,儘管已不再抱有幻想,但憋在心裡的話,還得說出來:「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這雖是無可奈何的抗爭,但有此抗爭,卻使我們看到在役夫的胸腔里正鬱積著一團忿恨的烈火。所謂「寧當格鬥」,指的當然是寧願在沙場上、在與敵人的廝殺中為國捐軀。但能死國的,也未始不能死於反抗暴政;死於反抗暴政也是死國。陳勝、吳廣在舉義前就曾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可見,這種不願忍受苦役,寧可戰死的情緒,對統治者來說,仍是危險的訊號。詩寫出了當時尖銳的階級對立和被壓迫、被奴役的人民對暴政的強烈不滿情緒。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此詩前半寫役夫與長城吏的對話,後半寫役夫與他妻子的書信往還;中間夾此四句,承前啟後,作為過渡。望長城之漫長而興嘆,實亦即嘆築城工程浩大,勞役遙遙無期。重複「連連」二字,蟬聯前後句,聲情俱佳。這是承前。長城既然連綿如此,修築它,勞動力自然非多不可;壯丁抽得越多,拆散的家庭當然也越多。「寡婦」一詞,在古時的含義比今天要寬泛些,凡女子與丈夫離別而獨居者,即可稱寡婦,不一定非作未亡人不可。詩中對舉「邊城」與「內舍」、「健少」與「寡婦」,為接寫彼此兩番「作書」布局。這是啟後。  第一次書信寄答,詩中明白交代。邊城健少作書寄給在家的妻子,囑咐她「便嫁莫留住」,趕快趁年紀尚輕去重新嫁人,不必再在家等待他了,要她「善事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好好地侍奉新的公婆,能時常想念著自己。「故夫子」,猶言你原來的丈夫,是自謂。希望妻子對自己常念不忘,正見自己情深意切,難忘對方。既然如此,又為何催她「便嫁」呢?這正是因為自己已清醒地認識到將來夫妻團聚已成絕望,所以寧可集不幸於一身,也不忍心讓心愛的妻子耽誤青春,白白為自己痛苦地守寡一輩子。他為妻子著想,甚至連她將來應處理好與新的公婆關係都考慮到了,這是何等入微的體貼,深摯的愛撫啊!「多情恰似總無情」。「便嫁」與「念我」看似矛盾,其實是統一的。短短几句話寫出了健少在不得已境況下的複雜內心,充滿了悲劇氣氛,同時也展示了勞動人民在對待愛情問題上甘願犧牲自身、成全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質。這在封建時代,尤為可貴。  內舍複信報往邊地,僅記「君今出言一何鄙」七個字。實際上當然不可能只有這麼一句話。她既責備丈夫不該在來信中胡說什麼「便嫁莫留住」之類粗鄙不堪的話,當然還會有下文,比如說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跡;如果將它寫出來,大概也不外乎此詩結尾的那幾句話。詩人沒有那樣寫,他將本來可以一口氣連著說完的話,分作兩番來記述,不讓精華一泄無餘。先只寫她對丈夫的「出言」感到委屈,彷彿自己被譏刺,受到了侮辱: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竟對我說這樣的話!這就突出表現了她對丈夫的愛是「之死靡他」、忠貞不渝的。就文勢而言,這句話十分自然地引出邊城健少再次作書申述理由,把悲劇進一步推向高潮,前後層次井然,可見詩人善於剪裁和安排。  第二次書信往複,不明言誰寄給誰,而只憑語意區分。有人理解此詩就只承認一次書信寄答,不承認還有第二次。清代朱乾《樂府正義》卷八曰:「『報書』以下,其妻以死自誓之詞。」這就是說,從「君今出語一何鄙」起,到全詩結束,共十一句,全是內舍「報書往邊地」所言。本來像「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等語,顯然是健少的口氣,意謂我處於禍難之中,自身尚且難保,為什麼還要拖累人家的女兒呢?「他家子」,乃指其妻。倘若把這些話都當作妻子講的,那就勢必只好解「『他家子』即所云『故夫子』」了,這畢竟勉強難通。明代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稱:「陳琳《飲馬長城窟》一章,格調頗古,而文義多乖。」怕也是將兩次書信寄答看成一次了吧。(近年新出版《樂府詩集》一書,也將此詩後十一句都標點作內舍詞。)倒是沈德潛說得正確:「『作書與內舍』,健少作書也。『報書往邊他』二句,內舍答書也。『身在禍難中』六語,又健少之詞。『結髮行事君』四句,又內舍之詞。無問答之痕而神理井然。」(《古詩源》卷六)  健少再次作書,是為了述明前番囑妻「便嫁莫留」的緣故。其中「生男」四句是借民歌點醒主題,說自己此番必死於築城苦役無疑。秦築長城時,死者相屬,有民歌云:「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水經注·河水》引晉楊泉《物理論》中記)與詩中語僅數字之差異。封建時代,本重男輕女,如今生了男孩倒說不要去養活他,還是生女兒好,生女兒要用干肉(脯)去餵養她。謠諺一反常情,可見民憤之大。後來,杜甫《兵車行》寫百姓怨恨兵役繁重,也說:「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無疑是受到過陳琳這首詩的啟發。民歌五言四句,此詩不變其意而後兩句增為七言,使之前後參差,與全詩用長短句的形式和諧一致。我們讀起來,這些棄男存女的話,又彷彿不是在引用現成的民歌,而成了健少對內舍的最後囑咐。  全詩以內舍再次作答,表明心跡結束:「結髮行事君,慊慊心意關。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這一次語氣與前次全然不同,不再是責備了,相反的,她的每一句話,都流露出對丈夫的無限溫情。結髮,即束髮,古人到成年時要改變髮式。慊慊(qiàn欠),是心中有所求的樣子。她說,自從我長成人嫁給你後,總是時刻有你在我的心中。兩句先正面抒發對丈夫始終不渝的深情。第三句則針對來書所言,意謂你說自己必死邊城,這一點我也清楚知道。「明知」二字,可見她不抱幻想。但她卻不忍說出一個「死」字來,而只說「苦」,措辭婉曲得當,這又說明她心地善良,對丈夫溫順體貼。末句把深藏在內心的念頭向丈夫透露了:你既然難以存活,我也就決心一死殉情了。心裡是決絕的,說出來卻仍是委婉之至。這樣,反而更加強了全詩的悲劇氣氛。  敘事性是漢樂府的一大特色。此詩純用客觀敘事,不著作者議論;又重在記言,寫對話,這在當時文人作品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漢樂府常用長短句形式,文人當時一般只寫五言(也有寫四言的),而此詩正用長短句。所以,沈德潛、陳祚明等都稱它可與漢樂府競爽。(見《古詩源》、《采菽堂古詩選》)其實,從詩歌發展的角度看,它對後來的影響更為重要。歌行一體,發展到唐代才蔚為大觀。在此之前,詩人之作寥寥可數。張衡《四愁詩》是騷體(詩句中多有「兮」字),曹丕《燕歌行》是柏梁體(整齊七言,句句用韻,因而節促氣短),都還不是後來歌行的主要形式。一般認為具有唐代歌行面目的是鮑照,他的《擬行路難》組詩已是雙句押韻,形式有整齊七言,也有長短句。然而,早過鮑照二百多年的陳琳,卻以《飲馬長城窟行》一枝獨秀地出現於建安詩壇,這實在是十分了不起的事。難怪陳祚明稱它「如孤鶴唳空,翮堪凌霄,聲聞於天」了。雖說陳琳為鮑照之先鞭,但此詩通篇凡七次換韻,這在唐以前的文人詩中,實在是創調。至於其以敘事紀言的樂府體式來反映民間疾苦,則更為後來杜甫、白居易等詩人所繼承和發展。  詩壇天馬早行空  ——鮑照《擬行路難》(二首)鑒賞  鮑照的《擬行路難》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自唐宋始,歌行體大發展,早在南朝宋的鮑照,便是最傑出的先驅者;而《擬行路難》組詩是其全部歌行體創作實踐中的代表作。所以,我選了其中兩首來作鑒賞。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葡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願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其一)  洛陽名工鑄為金博山,千斫復萬鏤,上刻秦女攜手仙。承君清夜之歡娛,列置幃里明燭前。外發龍鱗之丹彩,內含麝芬之紫煙。如今君心一朝異,對此長嘆終百年。(其二)  漢樂府中原有《行路難》的歌謠,晉人改變其音調而製作新詞,但漢謠與晉詞都早已不存。文人擬樂府舊題而創作的詩,唐以前往往還加上「擬」、「代」一類字,後來不加,如李白所作就稱《行路難》,性質也還是一樣。《樂府解題》云:「《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從今存諸作看,大體如此,但題材和形式比《解題》說的,都更多樣些。今《鮑參軍集注》題作《擬行路難十八首》,以前有的本子題作「十九首」,那是將其中第十三首的末尾六句另作一首;其實,作同一首為是。十八首中末首云:「丈夫四十強而仕,余當二十弱冠辰。」明言作於二十歲,時為元嘉十年(433);但第六首云:「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鮑照初得官在元嘉十六年,自求解官在二十一年(444),已三十一歲,相距十年以上,可知十八首非一時所作,是後來編集時收錄在一起的。  縱然如此,作者還是將它們有意地組合起來。第一首,仍帶有組詩的序曲性質,是總說。  詩說,我要用金杯送給您美酒,還有玳瑁鑲嵌的玉匣裝的雕繪精巧的古琴,刺繡著七彩芙蓉花的羽毛裝飾的帳子,還有編織著色彩繽紛的葡萄圖案的錦緞被子。紅顏容易衰老,歲月將要遲暮,寒氣逐漸來到,年華終會逝去。我希望您不要太悲傷、太憂思了,還是聽我打著拍子給您唱一曲《行路難》吧,您沒有看見嗎,漢武帝建柏梁台,曹操造銅雀台,都曾熱鬧一時,如今您難道還能聽見那時台上美妙的歌吹聲嗎?  詩的主題是說人生短暫,時光易逝,徒悲無益,不如及時行樂,飲酒彈琴,進入夢鄉,以解憂思。但詩的構思、遣詞造句都十分新穎別緻。感受本是自己的,卻並不就自身來說,而作勸人之言;勸人而又不從說理入手,卻先說要奉送給你一些東西,而且把這些東西如何精美大大地渲染了一番。故弄幻筆,讓人一開始摸不著頭腦,不知作者的用意何在。現代小說、電影往往先用某一情節場面緊緊地吸引住讀者觀眾,然後才隨著故事的進展讓你逐漸弄清是怎麼回事。想不到此詩發端也運用了類似的技巧。  說完奉贈東西之後,按理說該接著交待原因,偏偏又彷彿全然不顧,宕開一步,說:「紅顏零落」等等,似斷實連,筆力橫絕。說到「寒光宛轉時欲沉」,似乎就要抒發哀音了,卻又用勸慰語截住:「願君裁悲且減思。」既然人將老、時欲沉,又怎能不悲傷憂思呢?這樣,就自然帶出點題的話來:「聽我抵節行路吟。」意思說我自有道理,且聽我說來。前面說此詩帶有序曲性質,正指此處。因為十八首都是所謂「行路吟」,所述都涉「悲」與「思」,都與「世路艱難」相關。就本詩而言,下面當說出勸人之理由,然而仍不直說,只是以問句代替回答,讓你自己去思索,去作出應有的答案。筆筆空靈跳脫。  古人之所以悲嘆人生短暫,都因功不成,名不就,壯志未酬而紅顏已老。鮑照說,就算你能功成名就,不可一世,如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又能怎麼樣呢?難道柏梁台、銅雀台的盛極一時的狀況,還能保留到今天嗎?所以倒不如趁人還活在世上,盡情地飲酒彈琴,去享受生活的樂趣,或者乾脆去蒙頭酣睡,做個好夢吧。字裡行間,頗多對現實不滿的牢騷。至此,我們才明白詩開頭所說的奉贈諸物的用意。這裡有許多可以引申出來的潛台詞,但寫出來的只有結尾短短的兩句話、一個毋須回答的問題。簡捷、含蓄而充滿詩意。  七言詩雙句押韻,在鮑照時代是一種創新。承「楚辭」而來的「騷體詩」(句中帶「兮」字)是另一碼事,這裡且不說。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雖是七言,卻是句句有韻的「柏梁體」。柏梁體韻密,必然氣短調促,結果七言讀起來反不如五言雙句押韻的氣舒調長;所以它沒有能成為後來唐宋歌行的主要形式。首先突破句句押韻的是鮑照,即如《擬行路難十八首》,就沒有一首是用柏梁體寫的。此詩不但已是雙句押韻,而且頭四句只作一句讀,即以「奉君」二字領起,連續排比四句二十八字,從「金卮」到「錦衾」,這一大堆東西全是「奉」的賓語,直貫而下,氣勢磅礴,聲調也特別曼長。這樣豪縱恣肆的句式即使在唐宋歌行中也極罕見,更不必說在絕大多數文士只寫五言詩的當時了。所以頗為後來寫歌行的人所效仿。由此可見,鮑照在詩體的開拓創新上的步子邁得有多大。  第二首以自敘形式寫一位女子的不幸遭遇:她說,自己有一隻銅鑄的博山香爐(博山在海中,因香爐有「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故名),出自洛陽名工之手,不知花了多少工夫才雕鏤成的,上面刻著秦穆公女兒弄玉與丈夫蕭史(兩人都善吹簫)攜手隨鳳凰飛去的圖畫。記得當時承情郎「清夜之歡娛」,這香爐就放在幃幕里燭光前。它表面鋥亮,就像龍鱗閃耀著光彩;爐內騰起一縷縷芬芳的麝香的紫煙。如今這東西依舊,薄倖郎卻忽然變了心,自己只好對著香爐長嘆一生就這樣完了。  棄婦不幸是一個從《詩經》起就在寫的老題材,歷來也不知有多少詩人寫過它。男女之間始亂終棄的情況,古今大概都差不多,如果詩也都差不多,那還有什麼意思。所以一首詩的藝術生命力全在於有詩人獨創的詩的構思和表現。鮑照這首詩的獨特視角,就是發現了這個「金博山」。  這個博山香爐,也許是情郎所饋贈,也許是女子自己所固有的,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他倆昔日恩愛的見證。當那難忘的情意綿綿充滿歡樂的清夜,這香爐就曾在幃里燭前陪伴著他們。它看起來是那麼精緻珍貴、光彩奪目、溫馨芳香,恰似千金一刻的良宵、熾熱纏綿的柔情和幸福美好的憧憬。「上刻秦女攜手仙」,就是對這種象徵性的聯想的暗示和強調,彷彿他們自己就是傳說中一起吹簫引來鳳凰,然後雙雙攜手飛去成了神仙的蕭史和弄玉。詩的大部分篇幅都用來描寫這隻香爐,從誰和怎樣製作成的、刻什麼圖樣、放在什麼位置,直至香爐外發異彩、內含香煙,無一遺漏,而說到「清夜之歡娛」或「君心一朝異」,只隨手一筆帶過,這樣的構思是很獨特的。  同時,構思的完成也不是平鋪直敘地從彼此相愛慕寫起,詩人已設計好只寫這位女子被拋棄後獨自凝視著香爐時沉入遐想和發出長嘆的情景。至於昔日的歡會和如今的悵恨,都屬於她內心活動的一部分。不過,這些也只是在我們讀到詩的最後兩句時才知道的。倘沒有詩意突然來個轉折,光看前面,我們根本不清楚詩人為什麼要用滿懷激情的評議來述說、讚美這隻博山香爐,不知道寫的是喜是憂,甚至還可能誤以為是在寫她與情郎在「清夜」中作「秦女攜手仙」式的歡情幽會呢。有這樣的「卒章顯志」,才使我們對前面種種描述的用意豁然開朗。  不過,這樣的突轉(前面沒有一點暗示),畢竟令人感到有幾分意外,也許這就是詩人存心要製造的藝術效果。不是嗎?這位被拋棄的女子對自己的不幸遭遇也感到突然,完全在意料之外:當初他千言萬語,海誓山盟,怎麼忽然一朝變心了呢?正因為詩的結構上有此效果,使內容與形式得到了十分和諧的統一。  此詩在語言形式上的變化更多。句法參差錯落,五、七、九言全都用上了,全篇的句數落單(九句),韻也押在單句上(一、三、五、七、九),這種形式在當時和以後很長歷史時期內的文人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說到這裡,還得補充很重要也是很難得的一點,那就是在《擬行路難》這個題目下的十八首詩中,有句數成雙的,有句數落單的;有用整齊七言的,有用長短雜言的;有押平聲韻的,有押仄聲韻的,還有平仄換韻的……竟找不出兩首在形式上是基本相同的,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它說明鮑照在歌行體的形式上,正在努力探索著、實踐著各種各樣的創新。  唐代創作歌行體無可比擬的大家李白,人謂其所作「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殊不知早在三百年前,這匹馬已被鮑照先騎著在空中遨遊了一番,怪不得杜甫要以「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來稱讚李白了。所不同的是李白的天馬,前前後後還有萬馬在奔騰,只是不及李白而已;而鮑照的時代,他不過是一位獨行大俠,只能在一片荒漠之中單騎去闖蕩。但唯其如此,不是更顯得難能可貴嗎?  初唐詩小札 (六則)  為唐太宗詩說幾句好話  《全唐詩》存唐太宗李世民詩一卷,百餘首,歷來多有褒貶,近代漸趨苛嚴。明王世貞雲,「唐文皇手定中原,籠蓋一世,而詩殊無丈夫氣,習使之也。……《帝京篇》可耳,餘者不免花草點綴,可謂遠遜漢武,近輸曹公。」(《藝苑卮言》)此話對後來說詩者影響不小,就連研究唐詩多獨到之見的聞一多,論及太宗,亦多譏貶語。①我想,論詩總得顧及時代環境條件,要唐初的人寫出開元、天寶時代的詩來是不切實際的。齊、梁以來,宮體詩風大熾,浮華之詞泛濫,放蕩之欲橫流,唐初詩壇依然。當時帝業初創,百廢待舉,詩風的改革尚非當務之急,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之力所能左右的。倘一見詞藻綺麗,便責其「殊無丈夫氣」,是不公允的,也過於皮相了。其實,李世民詩雖不免儷偶藻飾、花草點綴,但也不乏氣充神揚、高瞻雄盼之作。且不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賜蕭》)那樣已廣為人知的詩句,即便舉其格調上不脫宮體痕迹的《詠風》詩,也仍不難看出其有柔里含剛的特點,詩云:  蕭條起關塞,搖颺下蓬瀛。  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  披雲羅影散,泛水織文生。  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  頭兩句總說。風起自西北關隘邊塞之地。經萬里而達東海(傳說海上有蓬萊、瀛洲仙山)。這寫出我國風向特點。西北乃邊陲之地,故用「蕭條」;風勢可從塵砂敗葉的飛揚上見出,故用「搖颺」。「蕭條」疊韻,「搖颺」雙聲,音節上十分講究。我國地形西北高而東南低,所以用「下」。寫來氣勢恢宏,且帶有象徵性,令人聯想到李世民家本隴西,起兵反隋,轉戰萬里,略地下城,開創帝業的歷程。  中間四句分寫風所到之處的景象:拂過林木時,色彩繽紛的花朵都亂搖亂晃;呼嘯于山谷中,驚叫的鳥兒便四散分飛;它吹開天上白雲,使綾羅似輕盈的雲影散去;掠過水麵,又泛起細密如織紋的漣漪。四句雖稍呈宮體鋪藻面目,然亦不可無者,描摹風中景物,色彩、聲音、天上、地下都一一寫到,其中「響谷鳥分聲」五字,形聲俱備,尤有意境,比之於「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鹽》)名句也未見得遜色多少。  末兩句是主題思想所在。作者說,請誰來唱一曲《大風歌》吧,看我威震八方,平息世亂,四海從此都變得清明太平了!漢高祖劉邦既定天下,回鄉宴請父老,乘醉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太宗詩用其事,身份與情勢都正適合,但又並非簡單的搬用:劉邦重在表現衣錦榮歸的得意和守成的願望,而李世民則更著眼於河清海晏,國家強盛。  這首詩還不是五律,雖則句子已多律化,對仗也很像,但並不全符律詩平仄對粘規律,也未遵律詩起、承、轉、合章法,充其量只能算五律雛型,正可作唐初五古向近體演化過程的一個標本。此詩歷來不被人們注意,未見有片言隻語評說,故特拈出之。  《過舊宅二首》也是非律而開律徑者,其一云: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斷,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新豐」,在長安東面,即題目「舊宅」之所在;「譙邑」,指新豐,所謂有譙樓、譙門之城邑。「停翠輦」、「駐鳴笳」,寫「過」字,因臨時駐於此,故鑾輿儀仗也為之暫歇;皇帝的身份已點明。發端兩句,自然而非有意為之地已符合後來為律者首聯必先擒題的法度。  中四句寫舊宅中所見。與過去住在這裡時相比,小園的面貌已大大改變了,到處呈現出荒蕪景象,原來有一條小徑,已被叢生的草木所遮斷;階石只剩下了半截,傾斜著,上面長滿了年久的蘚苔;池中本有一泓清水,現在也乾涸了;只有早先就見過的幾株樹,如今還綻放出新的花朵來。詩的中段尚未運用後來成熟律詩的承、轉章法,都用於寫景,且對仗造句如五六句,不免顯得稚拙,但畢竟用的是《文心雕龍》說對偶時所謂的「正對為劣,反對為優」的反對,使一片頹敗景象之中,仍然透露出春天的氣息和難以抑殺的生機來。經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彼此角逐,剛平定戰亂,還滿目瘡痍的國家,不是也有點像眼前的這座舊宅嗎?觸景生情,自然會引發作者不少棖觸的。  末兩句回想當年離開此宅後,便開始了轉徙四方,風餐露宿,經歷種種艱難波折的不平凡歲月,也就此寓興寄慨。或以為這兩句比古人所說已露帝王之兆的宋太祖《詠月》詩「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②詩意更蘊藉,感喟更深沉。說太宗只重藻繪,缺乏詩才,我不信。不是嗎?「四海遂為家」,字面上是漂泊四方,「處處無家處處家」的意思,骨子裡卻仍是雄主心曲的自然流露,因為身為大唐天子,本來就是以四海為家的。此詩只抒寫現實生活中自己經歷的、所見所感的事,既無藻飾,也非艷情;技巧上雖算不上精工,題材上卻已衝破了宮體的樊籬。這對於主要是政治家的唐太宗來說,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了。  總之,唐太宗不但是建立唐帝國、開創「貞觀之治」局面的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時也是一位愛好文學、藝術,在「萬機之暇」喜歡吟詠的詩人。綜觀其詩,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瀰漫當時詩壇的宮體綺麗之風,但能時時有所突破,有所創新,作品不乏頗有意境的佳句,也能很好地表現其雄主的心志和獨特的個性。他在唐初古風逐漸向近體詩演變的過程中也是有過貢獻的。我們論太宗詩,最好能不脫離其所處的時代環境和文化條件,不苛求於古人;當然也不必囿於前人之成說,以為只有像讚美"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余」那樣帝都雄偉氣象或描繪「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驚雁落虛弦,啼猿悲急箭」之類壯觀演武場面的《帝京篇》等詩才是他的代表作。  【注】  ①如謂「……太宗對於好詩的認識力很差。假如他是有眼力的話,恐怕當日撐詩壇的檯面的,是崔信明、王績、甚至王梵志,而不是虞世南、李百葯一流人了。」(《聞一多文集·類書與詩》) ②陳師道《後山詩話》:「王師圍金陵,唐使徐鉉來朝。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圍,謂太祖不文,盛稱其主博學多藝,有聖人之能。使誦其詩……太祖大笑曰:『寒士語爾,我不道也!』鉉內不服,謂大言無實,可窮也。遂以請。殿上驚懼相目。太祖曰,『吾微時自秦中歸,道華山下,醉卧田間,覺而月出,有句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鉉大驚,殿上稱壽。」  武則天會做詩嗎?  武則天會不會做詩,這好像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因為翻開《全唐詩》,在她的名下就有存詩四十六首。但她名下的詩文是文士們代筆的,《新唐書·藝文志》的注語就這麼說。恐也有出於上官婉兒之手的,所以有詩不等於能詩。  再看所存四十六首詩,絕大多數是廟堂祭祀和祈神的樂章,有三言、四言、五言不等,以古奧的典籍語辭湊韻,全無詩意可言,顯然是專司其職的文士所為。有可讀性的僅兩首絕句而已。其一還有本事:天授二年臘月,大臣們想詐稱花開,請武后游上苑,預謀奪權。武后允許,立即又懷疑有異圖,便遣使宣詔曰: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哪知次日凌晨,果然名花布苑,群臣皆服其異。《全唐詩話》和《唐詩紀事》都載其事,且議論云:「(武)後托術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凡太后之詩文,皆元萬頃、崔融輩為之。」故事後還被《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和《鏡花緣》所采入。本來嘛,它就是小說家言。還有一首七絕《如意娘》,詩云: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說因相思而神魂顛倒、憔悴瘦損,近來還常落淚,把石榴裙都染得斑斑點點了。石榴裙易漬污,故白居易有「血色羅裙翻酒污」詩句,《紅樓夢》中賈寶玉也為香菱裙子遭泥污而惋惜說:「可惜!這石榴裙紅綾最不經染。」詩實在是好詩,寫得極纏綿悱惻,連痛恨武則天的人也只好罵「老狐媚甚,不媚不惡。」(《唐詩歸》)但詩顯然不是武則天寫的。《春酒堂詩話》云:「此必非武后詩,好事者丑而擬之。武后何許人,乃肯擬《楊白花》(樂府名。魏胡太后逼大將楊白花私通,楊懼禍降梁。太后追思而作此歌)耶?」其實,不必論內容,只從形式也不難斷:則天時代,七絕未臻完美,寫的人還甚少,像這樣格律技巧純熟的詩,只能出諸中晚唐人之手,相似的擬作尚可舉出假託虞世南的《應詔嘲司花女》等詩來。  然而就此便說武則天一定不會作詩,恐也武斷。我們雖不能指證,但史載其雅好文藝,以詩取士,網羅人才,令群臣賦詩,還賜牙緋錦袍,「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以成風」(《通典》)卻是事實。而唐詩的起飛,不久形成盛唐的繁榮局面,都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武則天十分有效的文化政策。  虞世南詠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詠物詩須寄情寓興才有意思,特別是像《蟬》這一類小題目,更要能以小見大,讓人從中領悟出一點人生的道理來才好;倘只就物言物,即使狀物再工,也算不上高手。從這一點看,名重一時的唐初大臣虞世南的這首小詩是值得稱道的。  知了是靠吮吸樹榦中的汁而生活的。但古人沒有這樣的認識,還以為它不進食而只飲露水。緌(音蕊,讀陽平),古時系冠的纓帶。「垂緌」,喻蟬首觸角。《禮記·檀弓》:「蟬有緌。」「飲清露」,是喻蟬的高潔。「流響」,說知了的叫聲自高處傳向遠方,故用「流」字形容之。響聲從葉子疏稀的梧桐樹上傳了出來。因秋天落葉,故言「疏」。梧桐樹榦高而直,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莊子·秋水》)蟬止於桐樹,同樣有高潔的象徵意義。  後兩句是詩的命意所在,也是詩的靈魂:蟬居於高處,聲音自然就遠了,它並不憑藉秋風的傳送。「高」,對蟬說,是棲止處;對人而言,就不是只指地位了,它是德行,即品格修養、志趣襟懷、學問見識等等,其名聲之遠,影響之大,並不依仗於外力。唐太宗稱讚虞世南有「五絕」: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學、四文詞、五書翰。詩可視為作者的自我寫照。清李瑛《詩法易簡錄》云:「詠物詩固須確切此物,尤貴遺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託之處,方得詩人風旨。此詩三四,品地甚高,隱然自寫懷抱。」這話是不錯的。  全詩用詞前後呼應,前之「清露」「疏桐」,與後之「秋風」關合,故能渾然一氣。詩既寓言人之德行,故首句特用「垂緌」二字,以便借冠纓之喻隱寫自己在朝為官身份,借飲露說廉潔的操守。  又《全唐詩》收錄虞世南七言絕句一首,題為《應詔嘲司花女》,出自《隋遺錄》(見《唐宋傳奇集》),據說是為隋煬帝之司花女袁寶兒而作。詩云:「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緣憨卻得君王惜,長把花枝傍輦行。」隋朝尚未出現合律的七絕,虞世南又是竭力反對太宗寫軟綿綿宮體詩的人,這首七絕聲律純熟,風格輕佻,與虞詩絕不相類,毫無疑問是中晚唐傳奇小說家的擬作。  王績與崔信明  一位詩人被人們久久傳聞的名句,往往並非他經過深思苦索後之所得。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應是其興會所至,自然吟成的。謝靈運的詩,人稱「麗情密藻」(鍾惺《古詩歸》),但被元好問譽為「萬古千秋五字新」的,卻是他率然信口的「池塘生春草」句。賈島是苦吟詩人,那些「二句三年得」苦苦吟成的句子,實在難稱上乘,倒是全不見對仗痕迹,看來也是偶然得到的「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二句意境最佳。故陸放翁詩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初唐詩人王績和崔信明的情況,也頗有相似之處。  王績的詩質樸平淡,不尚藻繪,是唐代早期不沾染宮體習氣的少數詩人之一。他嗜酒,寫醉酒的詩有頹廢傾向,五律《野望》可算是他的壓卷之作了。詩云: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詩說,傍晚時在郊外(皋,水邊高地,泛指田野)眺望,心情落寞(徙倚,徘徊)而無所依託。看到四圍景色極佳,放牧的、打獵的村民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可自己卻與他們並不相識,因而反羨慕起古代「採薇而食」的隱者伯夷、叔齊來了。正是野望中的好風景、好興會,使仕途失意彷徨中的詩人忽起了歸隱之想。詩中「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二句,描繪秋天傍晚山野景物如畫,對仗工整,卻又極其自然,毫無雕琢痕迹,因而成了王績詩最有名的佳句。  崔信明所存完整的詩只一首,並不太出色。而傳誦一時,成了以後詩詞中常常引為出處的是他殘存的五個字的名句,即:  楓落吳江冷。  關於它還有個故事,《新唐書》云:「信明蹇傲自伐,嘗謂過李百葯,議者不許。鄭世翼亦傲倨,數佻輕忤物;遇信明江中,謂之曰:『聞公有楓落吳江冷,願見其餘。』信明欣然,多出眾篇。世翼覽未終,曰『所見不逮(及)所聞。』投諸水,引舟去。」這一記載,可能有很大傳說成分,真實性值得懷疑。因為類似說法非只崔氏才有,李賀就也有詩稿被表兄「投入溷中」的故事(見《幽閑鼓吹》)。至於「楓落」句之出名,大概看似不經心落筆,卻能寫出一種能激發想像的詩的意境來,猶大謝之有「池塘生春草」名句。  王勃蜀中思歸的佳作  王勃在「初唐四傑」中生年最晚而又最短命,二十七歲就溺水而死,卻名列「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之首。他的《滕王閣賦》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名句,一經寫出,便享譽海內,膾炙人口;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聯,歷千百年至今,已與慣用的成語無異。他是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曾一度漂泊於西南巴蜀,下面這首《山中》詩,就是他在蜀中寫的不少思歸詩的佳作。詩云: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詩的意思說,當離家萬里則生欲歸之念時,急切的心情,已悲長江之滯流;更何況時屬秋晚,高山風急,處處都黃葉紛飛呢。一二句是倒裝。有人解首句云:「長江句,謂已留滯蜀中甚久。長江,泛指巴蜀地區。」(《千首唐人絕句》)把長江只當作巴蜀地名的指代,直解作自己留滯未歸,於事實雖不算太遠,於詩意卻不免索然。其實,歸心似箭的詩人已將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到望中的江水裡去了,因而在他看來,長江之水彷彿也像自己那樣滯留難行。以江水興客悲,謝朓已有「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詩句,王勃則更翻進了一層。「念將歸」,即念歸,「將」是動詞後的助詞,非已有歸期之謂。《楚辭·九辯》:「登山臨水兮送將歸。」也就是送人歸去的意思。欲歸而不得歸,望江水已生悲,再轉入三四句,傷時節已晚,以滿山黃葉飛舞景象來進一步烘染羈思之凄苦,詩確如前人所贊:「寄興高遠,情景俱足」(《唐人萬首絕句選》評)。  古人懷歸之作特多,那是因為古時交通落後,行人一路風餐露宿,動輒數月半載,且還可能在安全上遇有意外,哪像今天,千里之遙可以說走就走,買張機票車票,幾小時至多幾天就到。明乎此,方能領略古人的心情。  五言絕句形式,比較容易表現靜態小景,最難使氣脈生動,氣象闊大。此詩情景悲涼壯闊,以「已」字與「況」字前後相應,使全詩四句一氣貫注,抒情繪景都淋漓酣足。這在七言絕句中也不多見,在五絕中更屬難得,它充分展現了這位天才的年輕詩人的傑出才華。  杜甫引以自豪的杜審言  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杜甫曾說:「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丘師兄》),十分自豪。  律詩的定型、成熟,通常提到的總是「四傑」「沈(佺期)宋(之問)」,其實,與他們同時代的杜審言的功績是絕不應忽視的。尤其是在五言律詩的技巧和法度更趨精細嚴密上,他作出過重要的貢獻。這隻要讀一讀下面這首他寫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詩便不難看出。詩云: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是一首和人之作,和的是一位在晉陵(今江蘇武進)做縣丞的姓陸的朋友。「早春遊望」是詩的主題。首聯說,只有做官到處奔波的人,才特別地對春季來臨、萬物更新感到吃驚。陸丞是官,作者自己也做官,都是離家在外奔忙的「宦遊人」,因而對「物候新」都有深深的感觸。詩一開頭就抓住彼此共同點,並把詩的題意(是「和」作)全概括了。「驚」,固也有驚喜的成分,但更多的還是驚心;人生幾何,歲月如流啊,不覺又是春天了!律詩僅四聯八句,故發端貴於突兀,如此詩以「獨有」一起,便驚矯不群;又須緊扣題目。紀曉嵐評此詩云:「起句警拔,入手即撇過一層,擒題乃緊。知此自無通套之病,不但取調之響也。」(《瀛奎律髓匯評》)後來杜甫之為律,也往往如此。  中二聯承前,正面寫早春:東海上(晉陵已近長江出海處,故謂)隨著曙光的出現,升起了朝霞,從梅枝和柳梢上,你可以覺察到春天正在渡江北上;大好的春氣中黃鶯已處處飛鳴,晴明的陽光在水面翠綠的蘋葉上移動。詩的特殊修辭句法的運用,是律詩語言技巧臻於精妙的標誌,多見諸中四句對仗上。即如「梅柳渡江春」五字(俞陛雲《詩境淺說》:「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確。」),你簡直無法用普通的語法來說明何者是主語,何者是謂語、賓語、狀語,即便用今天口語譯出來,也須加許多話補充,且未必都能確切,至多近似而已。再如「催」「轉」等字,也都屬可意會而難言傳的。杜甫承其祖而尤精此道,如「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你能將它語譯出來而不損原句的美嗎?律詩之鍊字、鍊句、煉意之錘鍊功夫,多由此見出。  末聯收詩題中的「和」字,極細密。兩句意謂我忽然讀到您寫的佳作,不禁引發了心中想棄宮還歸故里的念頭,幾乎要掉眼淚了。「古調」是好詩的代稱。「歸思」呼應前「宦遊」;「欲沾巾」關照前「偏驚」。全詩結構嚴密,首尾迴環,句格鴻麗,興象超妙,作於初唐時期,尤為難得;後來杜甫成為唐代寫律詩無與倫比的第一高手,其家學淵源,自非偶然。  王維和他入選啟蒙篇目的四絕句  王維有四首絕句入選小學背誦篇目(《小學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精解》,中華書局出版):兩首五絕《鹿柴》、《竹里館》,兩首七絕《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都是名作,值得說一說。當然,說詩之前,也還得說說人。  我國曆來有不少文學藝術方面的偉大天才,但一個人同時在幾方面都有突出成就的多面手並不太多:王維是一個,蘇軾是一個,還有曹雪芹也應該是一個。王維在詩與畫上,都是絕頂高手、一代宗師式的人物;音樂與書法,也是精而又精。有書可查。先說詩,舊時稱李白、杜甫、王維為唐三大詩人;所謂「詩仙」、「詩聖」和「詩佛」。又有「天下右丞詩」(王維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之語。《紅樓夢》寫香菱學詩,拜林黛玉為師,黛玉要求她精讀熟讀的,也是這三大詩人集子中的詩。近半個世紀來,因論詩注重社會思想內容,白居易揭露政治腐敗,反映民生疾苦的《新樂府》、《秦中吟》等作品備受推崇,加之其長篇歌行《長恨歌》、《琵琶行》本就膾炙人口,遂取代了王維在唐代三大詩人中的地位。論畫,王維的名聲更大於詩,他與北宗畫派的李思訓父子喜用金碧著色不同,首創皴、渲染等寫意畫法,善畫潑墨山水、松石,成為文人畫之始、南宗畫派之祖。所繪《輞川圖》山谷郁盤,雲水飛動,竹木瀟洒,尤為著名。董其昌稱其「雲峰石跡,迥出天機;筆思縱橫,參乎造化」。蘇軾也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贊語。音樂造詣,從兩則記事可見:一、王維年未弱冠時,因精熟音律,妙能琵琶,為岐王所眷重,引其見公主,令其奉奏自製新曲《郁輪袍》,「聲調哀切,滿坐動容」,由是得公主青睞;力薦其應舉,遂一舉登第。二、有人繪《奏樂圖》,王維熟視而笑,人問其故,答道:「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第一拍。」好事者集樂工驗之,無一差謬。事雖似小說家言,然其精於音律是無疑的。至於王維工書法,在新舊唐書本傳中均提到,不贅。  此外,王維的文也極佳,讀其《山中與裴迪書》如「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鰷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清景麗詞,「使人有飄然獨往之興」(《文獻通考》)。  王維是個很重感情的人,親情、友情都極深摯。新、舊唐書本傳說他事母「以孝聞」,「母喪,毀幾不生」,「居母喪,柴毀骨立,殆不勝喪」。夫妻情篤,「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兄弟五人,王維居長,「閨門友悌」,手足情深。王維之重友情,詩中隨處可見,即如《哭孟浩然》、《哭殷遙》詩,皆語似尋常而意極真切,字字句句,直如肺腑間流出。  王維的家人多信佛,他的生活志趣也深受佛教意識的濡染。加之,喪親失友的精神打擊,政治上遭受生關死劫的磨難(如安史亂中,遭賊拘禁,被脅迫署偽職),所以更促使他通過皈依佛門去尋求精神解脫,正如其詩中所言:「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髮》)所以他「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葯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舊唐書》本傳)。這種不慕榮華、不問世事、遠離塵囂的避世態度,在他的創作中也留下了明顯的痕迹。  回過頭來再說詩。王維詩的藝術成就是較全面的。古風、歌行、律詩、絕句都不乏名篇佳作。題材、風格也多樣,邊塞與田園、雄奇與閑逸都有。總體上說,早年多壯志豪情、帶濃厚浪漫情調之作,晚歲志在山林,歸於恬靜閑遠,成為盛唐田園詩派的代表。其五言律詩為後來作詩者之楷模,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流」,河流、溪流之流,名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送邢桂州》)等等名句,尤為後世說詩者所津津樂道。  絕句,通常都歸入近體詩,然而就格律論,實又可分為古絕和律絕。五絕多古絕,故人謂「五絕乃五古之短章」(見《唐賢三昧集箋注》);七絕則基本上都屬律絕。因為四句的五言詩,唐以前就有,如南北朝樂府《子夜歌》等,原不講究平仄協調,也不規定非用平聲字押韻不可,唐人作五絕往往沿襲之。又五絕僅二十字,句短字少,不易從容展開,非韻高格古者難以措手,所以五絕寫得出色的詩人並不多,而王維的五絕卻極有特色,縱觀詩壇,罕有其匹。代表作是他的《輞川集》組詩。輞川,在陝西藍田縣西南二十里,本初唐詩人宋之問別圃,地處山谷中,輞川之水周於舍下,景物深幽,後為王維別業,王維閑暇時,常與道友詩侶裴迪邀游吟詠其間,所賦詩皆五絕,且以其小地名為題,如孟城坳、華子岡、鹿柴、竹里館……共二十處、二十首;裴迪也都一一有同詠,合稱《輞川集》。紀曉嵐批蘇詩中云:「五絕分章模山范水,如畫家有尺幅小景,其格創自輞川。」可謂道出了包括《鹿柴》、《竹里館》在內的《輞川集》組詩的特點。  鹿 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地稱「鹿柴」(「柴」同「寨」),自然為麋鹿經常出沒處,總是山間林木幽深而靜寂的地方。詩所寫正是。不見人而聞人語;想見其地古木森森,重重遮掩,四圍岑寂,空谷傳音。事固常事,理本常理,語亦常語,然能敏銳地捕捉住霎時感受,將它準確表達出來,從而引人彷彿身臨其境,此王維高明處,亦詩中上乘之作所必有的特徵。「響」,「聲響」之「響」,義同「聲」,不是「響亮」的意思。前人有「鳥鳴山更幽」詩句,此以人語聲反襯出空山之寂靜深幽,其理一也;卻多一層由推究原因而引出的對環境的想像(樹木幽深),此是不寫之寫,亦詩意之所在。  深林中柯葉濃密,蔭翳覆蓋,日光不及,滋生苔蘚。唯晨曦夕照得以自枝幹空隙間斜射而入。苔色青翠,夕陽橙朱,深碧淺紅,相映成彩。如此絕妙奇景,唯明眼慧心人能得而寫出,王維「詩中有畫」,此之謂也。「景」,同「影」,讀音亦同,日光也。「返景」,即夕陽。「復」,又;說明早晨的陽光曾有片刻透入,此向晚時分,又再次照見。見景而驚喜的心情,已在言外。  詩的後兩句,訴諸視覺,可用繪畫作比;前兩句則只憑聽覺感受,已非畫之所能,兩相配合,都為寫出幽深之景,可知詩的落筆與散文不同,但能緊緊扣住其地最顯著之特徵,毋須旁及其他。重要的是能寫出自己的發現、感受和創造意境。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上一首《鹿柴》雖離不開詩人的聞見感受,但畢竟不為表現詩人自己,自己在詩中並不佔據主導地位。此詩則不同,詩人自己的地位、作用提升了,他是通過抒寫自己的行止、志趣來表現竹里館客觀環境的。不過,主客觀已交融在一起,得到和諧的統一。  詩寫自己在竹里館自得其樂的情景。首句便交待清所在地的環境特點——四周是大片幽深的竹林。本文開頭提到的那本《篇目精解》中,對此詩配有插圖,畫的是詩人在幾叢竹子邊席地彈琴。這有點不對,王維不該是坐在竹叢中的空地上彈琴。雖然,詩只寫「獨坐幽篁里」,並沒有說他坐處有小軒、亭子或別的什麼。但我們不應忽略題目:「竹里館」,顧名思義,是建在竹林之中小築的名稱。所以它與李白《月下獨酌》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可讓我們設想為詩人席地飲酒不同,王維應是在竹里館內獨坐彈琴。  詩意分兩層,每層前後都有抑揚起伏,或者說都形成一種出人意料的反差。第一層前一句說「獨坐幽篁里」,有意給人以特別冷清的感覺,彷彿由此要發出寂寞凄苦的嗟嘆來。可後一句接著說「彈琴復長嘯」,不但絲毫沒有悲愁之意,相反的卻心境歡快、情緒很高。琴音嘯聲,隨伴風篁成韻,更顯出境界的幽靜來。第二層前句「深林人不知」,同樣可說環境是孤寂無伴的,是抑。「深林」,亦即「幽篁」,詞雖變換而所指實同。這一表面的頓挫,又更托出末句高揚的真意:我之志趣,亦如獨坐深林之中,人所不知,可誰又能說我是孤獨的呢?我自有皎潔的「明月來相照」作伴,這不很好嗎?月下鳴琴的靜景之美,完全與詩人恬淡脫俗的性情、氣質融合成一體了。  然而,又有人評此詩云:「毋乃有傲意。」(見宋顧樂評《萬首唐人絕句選評》)這話對不對呢?我以為評語還是頗有見地的。細細玩味此詩,王維的這種悠然自得的心態,確實大有孤芳自賞的成分,也許就可稱之為傲世態度。從這一角度看,我們又覺得詩中的「獨坐」「人不知」云云,又都包含著隱居山林者對其所厭棄的當時現實社會要盡量保持距離的那種清高和自尊。  兩首詩都是古絕。從幾點可以看出:一、兩首都用仄聲字押韻,《鹿柴》用上聲(響、上);《竹里館》用去聲(嘯、照),近體則多用平聲韻。二、既押仄聲韻,不押韻句仍用仄聲結句;如《竹里館》首句末了的「里」字,近體無此例。三、句子之間平仄不對;如《鹿柴》一、二句中二、四字都是平、仄;三、四句中二、四字都是仄、平。王維本精通聲律,擅長近體,寫成此類古體句式聲調,乃詩人有意為之。  如果說王維的五絕「如畫家有尺幅小景」,多用來描寫景物;那麼,他的七絕就多用來抒情,下面兩首就是一首抒友情、一首抒親情的,都寫得情深意長,充分發揮了七絕之所長: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後來又名《渭城曲》的送別詩,在唐人無數送別詩中,詩家或推為「第一」,或贊為「絕唱」,決非偶然。它確是一首極其難得的能傳誦千古的佳作,我們正應細心地來剖析它是怎麼寫出來的。  長篇歌行如果可拿電影來作比喻的話,絕句差不多隻相當於一張照片。因為絕句篇幅短小,不可能從容地描述事情的全部、全過程,只能選取其中某一片刻或局部來寫;這好比攝影師要照運動員跳高,總是選取他正躍過橫杆的一剎那姿勢攝入鏡頭。王維寫的是某一早晨在渭城一家旅店中為奉命出使安西(今新疆車庫一帶)的朋友元二(姓元,在其家族同輩兄弟中他的排行是老二)餞別的情景。至於如何開宴、如何彼此敬酒、如何席上傾談等等,一概撇過不寫,只選擇了筵席上酒闌將散的那一刻,大概元二放下酒杯說:「我已經喝得差不多了,不喝了,再說,等一會兒還要準備上路呢。」總是諸如此類的話,但就連這樣的情節也都省掉了,留下的只有王維的兩句難捨友情的話:「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就是絕句對應寫內容的最佳選擇。  這兩句詩之好,在於:一、點出雙方是「故人」關係,又表達了惜別感情,正合送別主題需要;二、末句尤扣住對方遠去絕域的題意;三、不作深語而別情真切,這是最重要的。倘說「望一路多多保重」,那只是客套;若道「盼有來信,以慰思念」,那也只說自己。如今卻全為對方此去處境著想,非深於友情者不能如此體貼,不知樸實的真話才最動人、最善歌善詠者也寫不出。有一年,我去敦煌,想就近去看看在它西南的陽關。當地人都勸我別去,說是「沒有看頭,很荒涼,什麼也沒有」。我還是堅持去了。的確,陽關早已埋沒於沙土之下,在一片荒漠的沙海中,能見到的只有一座古代烽火台的廢墟。但我覺得還是值得,至少我對「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句彷彿加深了感受。沈德潛《唐詩別裁》云:「陽關在中國外,安西更在陽關外。言陽關已無故人矣,況安西乎?」  現在回過頭來說詩的一二句,它雖然是為了點明送別的地點、時間、環境和營造氣氛的,在詩中只起配角作用,但同樣是寫得極其出色的。「渭城」,在今陝西西安西北,即唐之京城長安邊上。這也就是說,元二出發地是紫陌紅塵的繁華之都,與將去的僻遠邊陲形成了一種對比。朝雨濕路,氣氛清涼,側面烘托當時的心情。「客舍」,是暫駐之所,暗示相聚只為餞別。時值春天,柳色依依,景物與自己對老友的一片溫柔感情相協調;又令人聯想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小雅·採薇》)的古老詩句,青青柳條之搖曳輕拂,亦彷彿人之惜別留戀。故前人取「柳」與「留」諧音,有折長條以贈別的習俗。在將分手的客舍前,見此景象,更令人棖觸無限。這樣,再接後兩句對故人依戀同情的話,就使整首詩都情景交融,意味悠長了。  此詩在當時便被人譜上曲子,很快地傳唱開了,稱《陽關三疊》。有人說是因為詩在唱時,除首句不疊外,其餘三句皆再唱,故謂。又有傳說後來王維「偶於路旁,聞人唱詩,為之落淚」(見徐增《而庵說唐詩》)。  此詩就格律而言,是「失粘」的。即第三句中二、四、六字本應與第二句中二、四、六字字聲相同,也用「仄平仄」的;現在用的是相反的「平仄平」。但唐人七絕中本也有此類;不足為病。何況,做詩本應「不以詞害意」,只要意趣真了,格調規矩畢竟都是末事。蘇軾還特地按此詩字聲,像依聲填詞那樣地寫過《陽關詞三首》,其中小標題為《中秋月》的一首還相當有名,詩云:「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若與王維此詩字聲對照,可謂「毫髮不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詩題下本有原注云:「時年十七。」可知是王維青少年時代的作品。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作者早熟的詩歌天才已經顯露出來了。詩寫九月九日重陽節對家鄉兄弟們的懷念。題中的「山東」,不是今天的山東省,而是指華山以東、作者的故鄉蒲州(今山西永濟縣)。王維的兄弟姊妹很多,彼此友悌相愛。在兄弟五人中他是老大,為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很早就離開家鄉外出謀生了。雖如此,他對家鄉親人仍時時思念,有著很深摯的感情。  詩的前兩句是正面敘述,寫自己的處境,用意周密:一是「在異鄉」,遠離故鄉親人;二是「為異客」,周圍環境都很陌生;三是一身「獨」處,別無儔侶;四是適「逢佳節」,更觸動思緒。這樣,再說出「倍思親」來,就順理成章了。清劉宏煦、李德舉選評《唐詩真趣編》云:「起二語拙,直是童年之作。」我倒看不出這兩句詩有什麼地方是「拙」的,稚氣或許有一點,那就是敘自己處境,特率直天真,既不雕琢,也無誇飾,情自藹然忠厚。這不是缺點,恰恰是此詩的一大長處,它是全憑真情至意來打動人的。  後兩句根據往年在家鄉過重陽節習俗的回憶,轉入到寫想像中此日兄弟們過節的情景:大概他們依舊會攜手登高,並且每個人都插著茱萸的吧!可是也就在那樣興高采烈的時候,他們會發現今年少了一個人,那就是他們的大哥哥王維啊!於是大家一齊回想起往年重陽節哥哥在時的歡樂情景而深深地懷念起他來了。茱萸是一種芳香植物,據說至重陽日最氣烈色赤,折其房穗插頭上,可以去邪辟惡。故古代重陽風俗,除登高、飲菊花酒外,還插茱萸。  本是自己在「佳節倍思親」,卻從親人思念自己寫出,是深一層寫法。深於情者,在沉浸于思念之中時,往往心神已向彼方馳去,因而詩境也就從對面飛來了。說詩者說此詩,常喜歡提到《詩·魏風·陟岵》篇,就是因為寫法相似。那首詩的首章是這樣寫的:「陟彼岵(有草木的山)兮,瞻望父兮。父曰:『嗟(唉)!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尚)慎(保重)旃(之)哉!猶來無止(盼能回家,別永留他鄉)!」後二章仿此,是「瞻望」其母和兄的,也都是從想像對方惦念自己行役辛苦,希望自己保重,能回家的話來寫的。杜甫有《月夜》詩,寫自己被陷長安時,對月懷念在鄜州的家人,詩便是從「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想像妻子處境落筆的。白居易作《至夜思親》詩說:「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遊人。」都屬同一機杼。  絕句,無論五絕、七絕,都是一種成如容易卻難出珍品的體裁。它關乎人的性情、氣質、素養和才思,最能考驗一個作者是否真稱得上是詩人。我們正不可因其形式短小或語言淺顯而小視之。  新解難圓其說  ——也談《鳥鳴澗》中的「桂花」  王維《鳥鳴澗》中「人閑桂花落」句,究竟該作何解說,「桂花」是花呢,還是月光,持不同意見者,各執一詞。但其中必有一種是對的,一種是錯的。2002年《文史知識》第四期發表了郭錫良《〈鳥鳴澗〉的「桂花」》一文,主張「桂花」是月光。該文有統計數字,有比例,引前人的書,作實地考察,看起來似乎理由相當充分。其實,我以為文中的結論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歷來詩家談王維《鳥鳴澗》詩的倒不少,唯獨不見專說這一句的;舊時注本也未見注釋這一句的。這在我想來,是因為這句詩太明白了,實在沒有什麼可說的話;桂花就是桂花,它在春天開春天落,又有什麼特別的呢?不像今天有人以為桂花非在秋天開落不可。  我所知最早提出「月光說」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一冊。選注者肯定也是以為春天沒有桂花,所以才注作月光,即我所謂的「新解」。該書甚至連原詩「人閑」也改作「人間」(「閑」舊時多作「閒」,是異體;又「間」本也作「閒」,遂以為是「人間」)。其注云:  人間句:「桂花落人間」的倒文。意謂月光照亮了大地。古代神話說月中有桂,所以桂往往成為月的代稱,如月魄稱桂魄。桂花,即月華。花、華字同。倒文之說,改變了原詩前兩句明顯的對句形式,從者不多。但新解畢竟還是有市場的,因為今天只知道桂花在秋天開的人,還不在少數。  1978年,由中國社科院文研所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選》問世(書1966年完成初稿、1975年重新修訂)。編此書集中了當時一批古典文學研究精英,由余冠英負責,錢鍾書參加初稿的選注、審訂工作,還向外界徵求了意見。所以工作是相當認真的。該書注這句詩中的「桂花」是「春日發花的一種」;「『閑』,寂靜意。在寂無人聲人跡處,花開花落無聲無息」。在我看來,這是對把桂花注成月光的誤解的糾正,是很正確的。當然,人之所見不同,此後仍有主「月光說」的,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葛傑、倉陽卿選注的《絕句三百首》即是。雖則「月光說」在近年的注本中已不佔優勢,且有過劉璞的反駁文章(我沒有讀過),但現在得到郭文的支持,應該說聲勢和影響都擴大了。郭文說,自己是擔心春花之說「流行甚廣」,會「以訛傳訛」,故著文「辨正」。可是究竟孰「正」孰「訛」呢?我的看法與文恰恰相反,所以寫了這篇文章。  郭文首先指責《唐詩選》等書「用『寂靜』或『安靜』來釋『閑』,已經犯了轉移概念、注釋不準確的毛病」。在他看來,「閑」與「忙」相對,「靜」與「動」相對,「『閑』一般是沒有安靜義的」。這有點像在講現代漢語,又像是不知一個字本就有多種義項。「閑」除了「沒有事情,沒有活動」外,難道就沒有別的意思?比如說我們總不能把「閑庭」解說為沒有事情的庭院、「閑花」為沒有活動的花吧?「閑」與「靜」對舉,未必是「不同」的證明,有時恰恰是表示相同或相近。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就慣於用對舉的形式來證明語辭的同義。如謂:「坐,猶自也。《文選》鮑明遠《蕪城賦》:『孤蓬自振,驚沙坐飛。』李善註:『無故而飛曰坐。』無故而飛,猶雲自然飛也。坐亦自也。坐與自為互文。」如此等等。王維將「閑」與「靜」對舉作互文的,尚有《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詩:「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這裡的「靜」與「閑」也都是大雪中靜寂無人的意思。李商隱《搖落》詩:「人閑始遙夜,地迥更清砧。」也說人寂靜時長夜才剛開始。至如劉克莊《水調歌頭》詞:「向來幻境安在?回首總成閑。」「閑」更只有空的意思了,與有沒有「活動」、「事情」毫不相干。所以,我以為受指責者大可自信,以「寂靜」等詞釋「閑」,並不存在「注釋不準確的毛病」。  現在該說說「桂花」了。「桂花」在古代詩文中可作月或月光的代詞,這不成問題;但同樣不成問題的是也有在春天開、春天落的春桂。問題是在王維的這首詩中,「桂花」究竟是月光還是春桂。  郭文對《全唐詩》作了統計(大概是藉助於電腦檢索吧)。結果據說是:「總計在76首寫到桂花的詩中,近三分之一的詩作可以推定是寫秋景的,其他是無法確定季節的。」這麼說來,有超過三分之二寫到桂花的詩都是「無法確定季節的」了?何其多也!有沒有寫到桂花而又可推定是寫春景的呢?郭文沒有說。我寧可相信是他沒有看出來,而非隱瞞不報。  郭文摘李頎《送東陽王太守》詩四句,作為雖寫春天,但「不能肯定是指月還是植物」的例子;其實,寫的就是春桂,所以我說他沒有看出來。四句云:  昔年經此地,微月有佳期。  洞口桂花白,岩前春草滋。  意思說,記得往年經過這裡時,正當初三的月牙兒發出一點微弱的光線來,我們曾相聚在一起。那時,洞口的桂花已經白了,岩前的春草也長出來了。這裡說的「桂花」還能是月光嗎?「微月」(初三之月)怎能把地面照「白」?又為何單單照在「洞口」呢?這是說不通的。很顯然,這裡寫的正是春天的花和草。  其實,詩中寫春桂,唐以前就有。如鮑照之妹鮑令暉曾作小詩《寄行人》云:  桂吐兩三枝,蘭開四五葉。  是時君不歸,春風徒笑妾。  再如江淹《採石上菖蒲詩》有句云:  緩步遵汀渚,揚枻泛春瀾。  電至煙流綺,水綠桂涵丹。  寫的都是春桂。唐詩中除李頎、王維外,寫春桂的自然也還有。郭文只看到「近三分之一」的秋桂詩,便下斷語說:「《全唐詩》寫到桂花的詩作,大致反映了一般人的認識,桂花是秋天才開花的。」這未免太匆忙了。我倒想舉一個例子,說明唐人之認識,恰恰有與郭文所言相反的。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云:  李衛公(德裕)言:桂花三月開,黃而不白。大庾詩皆稱桂花耐日。又張曲江(九齡)詩「桂花秋皎潔」,妄矣!  你看,還有人以為寫桂花秋天開的詩句是「妄」的,且著之於書。可見唐人的認識,未必都跟今天一樣。對此,明代唐詩專家胡震亨有過澄清,他在《唐音癸簽·詁箋五·桂》中說:  張九齡詩:「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段成式云:「桂花三月生,黃而不白。曲江雲『桂花秋皎潔』,妄矣。」按《圖經》:桂有三種,菌桂、牡桂及單名桂。賓、宜、韶、欽諸州,種類亦各不同。有三月、四月生花,全類茱萸者;亦有八、九月生花者,今東南桂皆然。其花色黃、白之外,亦有丹者。成式安得據所見,遂謂曲江為妄乎!  段成式「據所見」否認有秋桂,已遭譏議,我們可不能走向另一極端。  然而,郭文恰恰從另一端下了一個頗有幾分相似的結論,作為其「月光說」的支柱。他說:「嶺南以北,長江、黃河流域,都只生長八、九月盛開的秋桂。不僅明清以前的古代如此,現在也還是如此。」「王維寫的陝西藍田鳥鳴澗,當時不可能有春天開花的桂樹,因此《鳥鳴澗》中的『桂花』,只可能是指代月光。」可是,下這樣的結論總得有點依據吧。從郭先生所引的前人書上的話,是完全得不出這個結論來的。只有他自己的實地調查:「今年有便到西安,向朋友請教,也都說陝西的桂樹是秋天開花。」這充其量只能說明今天的情況,可是滄海桑田、綠洲沙漠的變遷,該不該考慮在內呢?倘今天我們所見的自然環境,與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完全一樣,那麼,保護生態環境和物種多樣性、禁止亂伐森林等措施都成為多餘的了。我們還是來看看唐代的實際情況吧。  李德裕《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其中有《山桂》一首云: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  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題標「春暮」,所詠之山桂「影入春潭」,是春天沒問題吧?所「思」之「平泉」,在河南洛陽南,那裡有「德裕別墅」在,屬黃河流域也沒有問題吧?怎麼能說那裡「只生八、九月盛開的秋桂」呢?  再如中晚唐詩人於武陵,有《友人南遊不回因而有寄》詩說:  相思春樹綠,千里亦依依。  鄠杜月頻滿,瀟湘人未歸。  桂花風半落,煙草蝶雙飛。  一別無消息,水南車跡稀。  春樹已綠,煙草蝶飛,是春天吧?友人去湖南未回,自己在陝西想他,也不會錯吧?鄠,今戶縣北;杜,在西安東南。鄠杜並提,不正是長安邊上,與陝西藍田同一個地方嗎?怎麼能說「當時不可能有春天開花的桂樹」呢?再看一首他特寫桂樹的《山中桂》詩,說:  日暖上山路,鳥啼知已春。  忽逢幽隱樹,如見獨醒人。  石冷開常晚,風多落亦頻。  樵夫應不識,歲久伐為薪。  這也是寫長安附近山中春桂的。「幽隱樹」即桂樹。從唐詩中所寫來看,當時終南山一帶,不但有春桂,而且可能還很多。大家總該記得盧照鄰的著名歌行《長安古意》吧。詩人把漢代興盛時的長安與「桑田碧海須臾改」後他所見的情景作了對比。季節都選擇在春天,構思上與後來李白《越中覽古》詩「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相似。盧詩寫從前是「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還有「青虯紫燕坐春風」等等;寫如今則說「即今惟見青松在」,「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看來終南山的桂花還相當出名。我因此也懷疑王維《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詩「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寫的也是南山春桂。因為詩活用「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出典,有勉其「但去莫復問」之意;在那篇楚辭《招隱士》上,發端寫的便是「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和攀桂淹留情景。  「月光說」之不能成立,還在其難以落實詞句。「桂花落」,最早提出新解者,釋為「月光照亮了大地」。被郭文肯定「基本正確」的《絕句三百首》注者,則釋為「月亮的光華灑落在大地上」。意思一樣,用詞不同。古人言月光用「照」字的自然常見;用「落」字的卻從未見過。說「灑落」,這已是完全反映現代人認識的語言了。古人只把某物從上往下、由高向低掉的現象,稱作「落」;而光是怎麼一回事,也是有過程的嗎?他們並不清楚。所以有「月落烏啼」、「落月搖情」或者「桂子月中落」,卻從沒有說「月光落」的;因為在古人意識中光與落的概念連不起來。郭文舉「桂花」指代月的第一個例子:「桂花那不落?團扇與誰妝?」(梁簡文帝《望月詩》)就搞錯了。蕭綱那首詩的前半說:「流輝入畫堂,初照上梅梁。形同七子鏡,影類九秋霜。桂花那不落?團扇與誰妝?……」很顯然,說月光的只是開頭「流輝」二句。三四句說月形同鏡,光影似霜。五六句說,既傳說月中有桂花,它怎麼能老不零落呢?有人把「團扇」比作明月(見班婕妤《怨歌行》),不知它又為誰在妝扮。可見,這裡的「桂花」,並非指代月,它還是桂花,只不過是傳說里的月中桂花而已;既說桂花,自然可言「落」。所以,詩中用「落」字是所指為花而非月光的明顯標誌。  在詩的寫法上,「月光說」更不合情理。記得建國初我還在念大學時,已故恩師夏承燾(瞿禪)教授曾為我改過一首習作小詩:「信步循林薄,春花處處尋。流泉聲似咽,始覺入山深。」其中「林薄」二字為夏師所改,我原作「幽谷」。夏師教導說:「詩寫幽深,精華不應預先泄露。」我牢記不忘。王維的此詩,三四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是全詩寫幽靜境界的詩眼。倘若首句已說月光照亮了大地,到後面又說月亮出來了,詩,哪有這樣寫法的?那還是王維嗎?  桂樹多長於山中,花香而不妖,又是重要的中藥材。在傳統意象中,它很像是一位避世的高人,故人稱「幽隱樹」,或比之為「獨醒客」。李白《禪房懷友人岑倫》詩云:「歸來倘有問,桂樹山中幽。」劉長卿《酬滁州李使君見贈》詩也說「桂樹狎幽人」。這種意象上的一致性,也許就是王維將它寫在這首詩中的原因。桂花在寂靜無人的環境中自開自落,頗能表現出詩人的一種出世的禪學追求。王維《辛夷塢》詩:「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寫的也是同樣的意境。故明代胡應麟《詩藪》中在論及王維五言絕句時,特以為這兩首小詩可「入禪宗」,「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恐亦非偶然。  憶夏承燾師  尚余德業在人間,桃李栽成去不還。  少小從游今老矣,夢魂猶繞月輪山。  我的母校之江大學(杭州大學前身)很美,她坐落在錢塘江畔的月輪山上,那裡鶯囀深林,溪喧幽壑,座中觀海日,枕上看江潮,令我難忘。在那裡我度過了我的大學生生活,走上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教學和科研的崗位,其間,使我得益最多、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恩師夏承燾(字瞿禪)先生。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我被保送入學,一進校,我就聽說:「中文系最有名的是夏承燾教授,他講課時總是滿堂笑聲,外系的學生都來旁聽,連過道上窗台上都坐滿了人。可惜我們第一學期沒有他的課。」我們那時課時不多,自修課佔了一半以上,為了早日得名師「真傳」,我就把夏先生所教的各年級的課,全抄在課程表上,上完正課,就去別的年級旁聽,斷斷續續,東聽一點,西聽一點。夏先生髮現了,就在課堂上問道:「坐在角落裡的那位小同學,你是新來的一年級學生吧?叫什麼名字?你聽得懂我講的課嗎?」我一一作了回答,並說「講音韻的,有的不太懂,其餘都聽得懂,很有興趣」。後來,系裡安排夏先生為我們開「中國文學」(韻文部分)和「唐宋詩詞」課,同學們別提多高興啦。  夏先生上課從不照講稿念,也不按什麼程式來一套開場白,沒有長篇大論,說話很從容,笑眯眯的,一點也不急。一開始就接觸問題的實質,並且總能立即引起學生的興趣,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要講的幾點意思,總是表達得非常簡明淺顯,但又深入透徹。說理不多,而能出語驚人。他最喜歡舉許多例子來說明道理,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在這方面,他講課就像思想本身那麼活躍,信手拈來,觸類旁通。講一首詩詞,忽而提到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如何寫海倫的美,或者雨果、莫泊桑小說出人意料的結局。又聯想到前一天晚上自己讀到某本書中的幾句話,或學校里剛放映的一部電影中的某個細節。有時,講一二句詩,甚至一二個字,便用了一節課的時間,然而因為舉一反三,同學們由此而獲得的啟示,卻遠非只對某首作品本身的理解可比。凡夏先生講過的詩詞,根本毋須再複習,早就在聽講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記住了,會背了。其中要點,不記筆記也不會忘記。有些人因欽佩夏先生而想學他的講課風格,由於沒有他那樣的根基修養和明確的目的性,而只從表面形式上進行模仿,反而成了效顰,結果流於信口開河,東拉西扯,漫無邊際的「跑野馬」。  夏先生講課,最善於用啟發式。一次,他講到藝術上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道理時,列舉了許多例子。如說,要寫喜,偏寫悲,舉了「喜心翻到極,嗚咽淚沾襟」;為寫樂,反說愁,舉了「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本寫心情急切,卻說膽怯害怕,舉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要說人死了,再也見不到了,卻偏偏說還有三個地方能見到,那就是「夢中地下更來生」等等。然後,他說,我有一天晚上,讀一首曲子,其中有兩句寫鬼的,於是在黑板上寫了「鬼燈一閃,露出□□面」幾個字,要學生猜猜看,空著的兩個是什麼字。同學們有的說是「猙獰」,有的說是「青藍」,猜了一會,都不是的。然後他才寫了「桃花」二字,並且說「桃花面」本應是最漂亮、最可愛的,故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可是在黑夜裡鬼燈下見到,你們怕不怕?同學們想,鬼燈下的「桃花面」果然比所謂青面獠牙更令人毛骨悚然,一下子都樂了。他興緻來了,又講了一個故事:有許多文人湊在一起喝酒,行酒令做詩,要以「紅」字押韻,做一句。一個人做了一句花紅的詩,一個人做了楓葉紅的詩,還有做晚霞紅、獵火紅的。最後一個人想了想,做了一句詩說:「柳絮飛來片片紅。」大家都笑他做錯了,哪有柳絮是紅的?要罰酒。「同學們,你們說他該不該罰?」大家知道必有奧妙,不敢回答。一位同學低聲地說:「不該罰。」夏先生就問他為什麼不該罰。他說不上來。夏先生笑著說,是不該罰。那個做詩的人也不服氣,說:「你們不知道我的詩前面還有一句呢,連起來是『斜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教室里立即又騰起了一片笑聲、讚賞聲。夏先生說:「你們做詩,不要做花紅、火紅的詩。就要去做『柳絮紅』一類的詩。」  夏先生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點或進步,總是熱情地表揚,鼓勵他們要有超越前輩的志氣。他曾經說:「第一流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往往是第二流的,而第二流的教師反而能教出第一流的學生來。」他解說道:「因為第一流教師,學生太崇拜了,就容易迷信,以為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不敢有別的想法,這樣,學得再好,也總是比老師差一等。」俄國思想家別林斯基說過:「學生如果把教師當作範本而不是敵手,他就永遠也不能青出於藍。」說的都是學生不要迷信老師,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夏先生用其個性獨特的語言來表達,耐人尋味,又令人難忘。另一方面,夏先生也常常教育學生要尊重別人,虛懷若谷地聽取各種不同意見。他曾做了一首語重心長的詩贈給學生,其中說:「我愛青年似青竹,凌霄氣概肯虛心。」真正把傳授知識和傳授做人的道理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說到虛心,夏先生真是我們的榜樣。我當學生時,常去夏先生家裡串門,坐下來,我聽他說,他也聽我說。後來留系當助教,跟著夏先生學唐宋詩詞,去他家的機會就更多了。夏先生手邊有一本小筆記本,在談天中,他時而拿起來寫上幾句。不論是我轉述讀過的書、文章中的話,耳聞別人的談吐,還是我自己的想法、意見,只要夏先生覺得有點意思的,他都會記下來。老師聽學生談話而記筆記的,不但從未遇到過,實也聞所未聞。一次,學生向他請墨寶,他謙遜地寫道:「南面教之,北面師之。」意謂既做學生的老師,也以學生為老師。現在想起來,夏先生之所以有那樣大的成就,受到人們普遍的崇敬,這必定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夏先生常把自己治學的切身體會、經驗向學生介紹,也曾發表過《我的治學經驗》等文章,為青年學生指明路徑。記得有些學者在談到「博」與「專」的關係時,意見頗有分歧,有的主張先「專」後「博」;有的主張先「博」後「專」;還有的主張「專」與「博」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不應分出先後。聽了有點茫然無所適從。夏先生並不糾纏這樣的爭論。他只告訴我們說:「心頭書要多,案頭書要少。」還進一步說:「只有能做到案頭書少,才可能達到心頭書多。」夏先生說「案頭書要少」是力戒學生讀書心不靜,性子浮躁,見異思遷,沒有定力,今天想讀這本書,讀不了幾頁,就丟開了;明天又換另一本,從沒有認真地從頭至尾讀完一本書。夏先生並不反對很快地隨便瀏覽、不求甚解地略讀一些書,他認為這樣的讀書也有必要,但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更主要的還應該是對研究的對象能靜下心來,下真功夫。比如你想研究一位詩人或者一部小說,就應該首先把主要精力放在細心地閱讀原著上。在相同的時間內,也許別人已經看了十本、二十本論這位詩人的書,而你因為慢慢的讀,邊讀邊想,細心的體會,結果連他的集子也還沒有讀完。在夏先生看來,你的得益很可能比別人大得多。因為你是「采銅于山」,並非收羅現成的廢銅爛鐵。書,從案頭到心頭,全靠扎紮實實地積少成多。夏先生的話,實在也是針對許多青年學生的通病而發的。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前幾年在杭大的一件事:一位選了「史記研究」為畢業論文題的研究生,化了許多時間精力,收集了所有論《史記》的專著、文章來讀,由此而寫成了一篇洋洋洒洒數萬字的論文。但他的指導老師只勉強給了他一個「及格」,並加了批語,大意說:「別人談到的見解,你的文章里都有;別人沒有談到的,你的文章里也沒有。」我想,如果這位研究生能聽到夏先生的忠告,也許不會犯這個錯誤。  夏先生品評詩詞的眼光很高,他常常把他的見解深入淺出地告訴學生。比如他說:「有些詩一讀,你就覺得詩原來這麼簡單,詩中的想法自己也有,為什麼被李白、王維先寫去了呢,好像自己也能輕易地就寫出來,這樣的詩往往是第一流的;有些詩一讀,你就覺得高不可攀,以為自己一輩子也別想寫出來,這樣的詩反而可能是第二、第三流的。其實,那些看似容易的並不容易,所謂『看如容易實艱辛』。詩,最好寫到『人人心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藝術上的單純常常不是低級而是高級,是真正的上乘功夫。」有人將一部詩詞選的書稿請夏先生審改。夏先生只對入選詩詞作刪減,說:「選詩要嚴,不怕漏,只怕濫。好詩漏選多少都沒有關係,因為選者所好所見不同,所取也必定不同。但平庸的詩、不好的詩卻一首也不應該入選,選了就表示你不知詩的好壞。所以寧缺毋濫。」這些教導都使我受益匪淺。  夏先生自己是寫舊體詩詞的高手,但他並不強求學生也都要學做舊體詩詞。不過,他認為有志於研究古典詩詞的人倒有必要學學做詩填詞,因為只有通過實踐,體驗做詩的甘苦,才能更深切地領會古人的創作。因而,對學做舊體詩詞的學生,他總是耐心指導,多方鼓勵,並不厭其煩地為他們改詩。一次,我把自己學步所做的詩都抄在本子上,拿給夏先生看。夏先生一首首認真看下去,寫得不好的,他只笑笑。不說什麼;認為還有點像樣的,便給加上了圈,有時還改上幾個宇。記得有一首五絕,被圈了雙圈,詩說:「信步循林薄,春花處處尋。流泉聲似咽,始覺入山深。」但即便是這首二十字的小詩,「循林薄」三字,還是先生改的。原先我好像寫了「行幽谷」什麼的。先生說「詩寫幽深,精華不應預先泄露,改一下,就有層次了。」夏先生解放前有位最得意的學生,是他溫州同鄉,叫潘希真,即大名鼎鼎的琦君,琦君在台灣是名列榜首的、最受歡迎的女作家,被譽為「台灣文壇閃亮的恆星」,現留居美國。兩年前,她給我的一封信中談到她學生時代讀《紅樓夢》和夏先生為她改詩的情況說:  記得大二時,與一位要好同學一同躺著看《紅樓夢》,比賽背書,背回目,我總是輸;書中情節,則二人都了如指掌,如數家珍。我曾口占打油云:「紅樓一讀一沾巾,底事干卿強效顰?夜夜聯床同說夢,世間爾我是痴人。」瞿師(夏先生)改為「世間兒女幾痴人」。他說,迷紅書豈止我與那同學?那時,我們把瞿師比作賈母,中文系同學各代表一人物,現在回想起來,十分有趣,轉眼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夏先生性情曠達,我從來沒有見過他有發怒或發愁的時候,遇見任何事,對任何人,從不高聲厲色地說話,卻會呵呵大笑。平時談吐,充滿詼諧幽默,特別喜歡講笑話。凡做過他學生的,記憶中必定有夏先生講的笑話。不用思索,就可舉出幾個來。一個笑話說:有一個人生性吝嗇,買一把扇子用了十年還是新的。人家問怎麼用的。他拿起扇子作豎掌狀,說:「就這樣,只搖頭,不搖扇子。」還有一個笑話說:有一個人老婆很兇,他對人家說:「我見到茶壺就害怕。」人家不明其意,他解說道:「茶壺使他想起老婆罵他時的樣子。」說著以一手叉腰,伸一手戟指作罵人狀。「文革」一開始,紅衛兵貼出大字報要「打倒牛鬼蛇神夏承燾」。有人把消息傳給夏先生,讓他有個心理準備。誰知夏先生聽了後,只是笑笑說:「真的嗎?蛇神不像,我不是蛇神,我大概是牛鬼吧。」夏先生很讚賞蘇軾在仕途中備受打擊,多次被貶謫到僻遠地區能不改變其樂觀的處世態度,他自己的那種處變不驚的修養,或許多少也受到過東坡的影響。  夏先生的生活非常儉樸,沒有煙酒嗜好,也不講究吃穿。我進校第一次見到他是在一次有學生代表參加的中文系教師會議上。他進會議室時穿著一套很舊的白布對襟衫,一雙布鞋,我竟誤以為他是來沖開水的工友。若干年後,因為先生要去北京或外地開會,還常常要會見外賓,才在別人勸說下做了一套呢衣服。我與夏先生熟悉後,有幾次上他家時正好他在吃飯,飯菜都特別簡單。一天,他只捧著一碗面在吃。我說:「夏先生,吃什麼呢?」他說:「肉絲麵。」可我見到的只有面,哪有什麼肉絲。我知道,這位被後來譽為「當代詞宗」的夏先生,在50年代里,就有《唐宋詞人年譜》、《唐宋詞論叢》、《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怎樣讀唐宋詞》、《唐宋詞選》等多種重要專著出版,還在報上連續發表唐宋詞欣賞的文章,稿費收入自然不少。但許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夏先生的生活仍節儉如此。據我所知,夏先生的錢大部分都為詞學研究作了貢獻,或資助了出版,或在他逝世後留作了「夏承燾詞學獎金」,以獎掖後進。「若能杯水如名淡,應信村茶比酒香。」夏先生在他《鷓鴣天》詞中寫下的這兩句話,正可作為他清凈淡泊的生活志趣的寫照。  夏先生逝世已經六年了,我這個學生也已經超過當年夏先生教我們時的年齡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月輪山令我夢縈魂牽,因為月輪山不僅風景秀美,而且同時也是夏先生生前最喜歡的地方。夏先生給我們上課時,曾在黑板上寫過自己填的幾首《望江南》小令,都以「之江好」開頭,還記得其中一首說:「之江好,面面面江窗。千萬點帆過矮枕,十三層塔管斜陽,清晝在山長。」愉悅之情,溢於言表。他還把自己論詞的集子名之為《月輪山詞論集》。據師母無聞說,夏老生前表示,他希望自己死後能埋骨於月輪山。師母準備遵其遺願,終因風景區不宜再建墳墓,只得改變打算,將墓建在浙江另一風景優美的千島湖。我以為此事不足遺憾,夏先生自己早在月輪山上建起了一座豐碑,這塊碑也會永遠矗立在每一個曾經受教於恩師的學生的心頭。  (寫於1992年初夏)  治學雜談  治學之道,人人各異,悟性高低,功力深淺,成就亦自不同。自知學淺識陋,應邀為無,不無慚愧。又所言多半常識,非有高見;片言斷想,不成系統,姑且稱之為雜談。  關於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此老生常談。然則何謂「循序」,主張不一。以修習中國古典文學而論,若循著文學發展先後順序學,就得首先把功夫下在先秦文學上,然後再攻兩漢、魏晉南北朝……依次下去。讀一本文學史,看幾篇代表作,當然問題不大,若真要下功夫,把公認的國學基本書都認真讀一遍,那就絕非易事了。但也還存在另一種循序原則,即先易後難,由淺入深。而難易深淺的順序,又往往是逆文學發展軌跡的,如讀《詩經》、《楚辭》的難度,大大超過讀《西遊記》、《水游傳》,難道說該倒著學上去?所以問題並不簡單。  人們喜歡用造房子先要打好基礎來比擬做學問,其實並不一樣;房子的基礎是一次性打好的,且與上層建築界限明確;學問的基礎就不可能在從事研究前一次性打好,需要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不斷地擴大、加固和填補空白,且越到後來,基礎與研究越難分界限,前一次研究也許就成了後一次的基礎。因為知識領域彼此本互有交錯聯繫,做學問貴在能觸類旁通,有所發現。  所以,在獲得一般常識(粗知文學發展概貌)、認定有興趣的專攻目標以後,我主張在致力於研究對象的同時,還須閱讀其它有關必讀書籍。但在方法上倒不必非從上古先秦著手不可,猶學書法也不一定從甲骨、金文、大小篆學起一樣。可以從研究對象出發,逐步向上下推移、向四面擴展,重要的是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彌補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比如研究唐詩,不能只限於讀唐詩,為了了解它是怎樣發展演變而來的,你就得對唐以前歷代詩歌也下點功夫;欲知其影響,也不能對唐以後的詩歌狀況、評說一無所知。你不能光憑箋注知道有《昭明文選》、《世說新語》,而自己不去翻看;《詩》、《騷》、《論》、《孟》、《庄》、《韓》、《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等,也不能因為不屬於研究範圍而認為可以不讀;還有諸如政治制度、社會習俗、音韻格律等方面的知識和書。先讀什麼,後讀什麼,不是最重要的,不妨視輕重緩急、具體條件而定,不必太講究循序,也不必都一樣對待,重要的是一定要下點實實在在的功夫。因為那些書,讀過與沒有讀過、熟悉與不熟悉,是大不一樣的。  那麼,等到這些基礎書都讀完,再從事專門性研究,不更好嗎?不,我並不這樣認為,那樣也許就太晚了。基礎與研究的關係是辯證的,本不宜割裂。研究並不神秘,不過是邊讀邊思考而已,而思考始終是閱讀中必不可少的。帶著問題在研究實踐中學,也許是一種更重要、更有效的學習。  不可畫地為牢  治學固不應散漫無收,但也不該自設框框,畫地為牢。「紅學」中寫評論的不看考證文字,搞考證的不關心評論情況,即屬此類。有些評《紅》文章,企圖解決問題,而不願做調查工作,以致常常用錯材料。這樣,當然難以得出科學的結論。比如有人談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形象,引了個鏡謎來證明寶玉是「頌聖」的。說寶玉所做的那個「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憂亦憂,象喜亦喜」的謎是「運用儒家經典來歌頌皇權」。這就冤枉了曹雪芹。曹雪芹寫的賈寶玉是深惡「四書」的,雖然他父親賈政一再督責,時至73回,《孟子》還大半夾生,「若憑空提一句,斷不能接背的」。做燈謎事在22回,寶玉怎能憑空從最生疏的下半本《孟子·萬章》中斷章裂句,摘取其詞,得心應手地製成謎語呢?豈非怪事!如果寫文章的人稍留意一下版本考證就知道,原來寶玉根本沒有做過這樣的謎,原稿這一回後半是殘缺的(見「庚辰本」),這個謎是後人添補的。它抄自明代馮夢龍的《掛枝兒》,稱之為《古鏡》。  再如有一次鳳姐取笑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眾人都笑了起來。經後人改過的「程甲本」接著寫道:「寶釵笑道:『二嫂子詼諧,真是好的。』」有人就抓住這一句,說寶釵如何虛偽,如何與鳳姐串通一氣,說這是曹雪芹用「草蛇灰線」法伏下的一筆。查一下「庚辰」、「戚序」等早期脂評抄本,這一句原來是這樣的:「李宮裁笑向寶釵道:『真真我們二嬸子的詼諧是好的。』」並不關寶釵的事。由於《紅樓夢》成書的複雜性,本來甲說的話,常常被後人任意改成是乙說的;如果不作調查便下斷語,有時不免成了瞎評。  「紅學」考證文章有些則以考證本身為目的,羅列現象而不想去真正解決評論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有些老是打「外圍戰」,對小說和小說作者本身的考證很少,總是考證作者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祖父的祖父,越走越遠,樂而忘返;也有些大膽索隱,全然不知小說創作、人物形象塑造是怎麼回事,把附會當作證據,全憑臆測,考證所隱之「真事」,其捕風捉影之本領,足使前輩索隱派自愧弗如。  有人喜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便貶抑《紅樓夢》,殊不知「俠壇盟主」也得益於「兒女筆墨」。試舉二例:《書劍恩仇錄》寫回族俠女「翠羽黃衫霍青桐」出場曰:「那女郎秀美中透著一股英氣,光采照人,當真是麗若春梅綻雪,神如秋蕙披霜;兩頰融融,霞映澄塘,雙眉晶晶,月射寒江。」這裡「春梅綻雪」等四個比喻,全是從《紅樓夢》「警幻仙姑賦」中原封不動抄來的。又《鹿鼎記》寫被封為伯爵的文盲韋小寶給康熙寫密奏云:「伯爵大人從不執筆寫字,那親隨心中納罕,臉上欽佩。當下抖擻精神,在一方王羲之當年所用的蟠龍紫石古硯中加上清水,取過一錠褚遂良用剩的唐朝松煙濃墨,再從筆筒中取出一枝趙孟頫定造的湖州銀鑲斑竹極品羊毫筆,鋪開一張宋徽宗敕制的金花玉版箋,點起了一爐衛夫人寫字時所焚的龍腦溫麝香,恭候伯爵大人揮毫。」這又全是套用寶玉進秦可卿房中午睡,所見閨房陳設的一段描寫。金庸藉此調侃韋小寶,也套得很妙。可見,學識多能憑靈犀相通,勿自限畛域,抱井蛙之見。  主要是讀原著  現在中文系的大學生、研究生有個通病,一說要寫論文,便先找來一大堆參考資料,花費大量時間看得暈頭轉向,滿腦子這個說法、那個觀點,而對研究對象本身,卻沒有靜下心來,下點真功夫、笨功夫。記得我曾舉過杭州大學的一件事:一位選了「史記研究」為畢業論文題的研究生,花了許多時間精力,收集了能找到的所有論《史記》的專著、文章來讀,由此寫成一篇數萬字的論文。指導老師的評語說:「別人談到的見解,你的文章里都有;別人沒有談到的,你的文章里也沒有。」治學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細心閱讀原著上,要邊讀邊思考,潛心體會,把點滴想法都記下來,寧可費點事,「采銅于山」,別貪圖省力而只收拾現成的廢銅爛鐵,這一點非常重要。  書,固當珍愛,但不應僅僅是室內的擺設、裝飾品,最好是讓它完全為自己的治學服務。自備的書,可以一邊讀,一邊批批點點、寫寫畫畫,不妨「虐待」它,把它當成「奴隸」。尤其是那些須細心研讀的原著,最好把閱讀時想到的,在書上寫成簡短的眉批或旁批,以免有些有價值的想法過後忘掉,那是非常可惜的。因為在認真閱讀思考過程中,頭腦里總會有一些思想閃光出現,它稍縱即逝,所以最好當時就將它捕捉住,而在書上寫幾個字是最簡便的辦法。在書上寫下的話,過幾年再看,也許會覺得很幼稚可笑,這也沒有什麼不好,它說明自己已進步了,提高了。我們去遊覽風景名勝,總要帶一架相機,拍幾張照作為留念,讀書一遍,為什麼就不可以留一點思想痕迹下來呢?  以細讀原著為主,並非可以不看參考書。某一學術領域內的研究現狀、應該汲取和利用的他人已取得的成果、有分歧而未有定論的問題,以及自己不清楚或知之不多的有關知識等等,都需要了解和查閱,所以參考書也重要,只是不應主次顛倒,不應替代自己的研究,不應養成對參考書的依賴性。至於工具書,則掌握得越多越好,像《佩文韻府》、《駢字類編》、《淵鑒類函》等書,最好都會用;甚至像《群芳譜》一類書,也很有用,倒是現時盛行的各種「鑒賞辭典」用處不大。  讀懂並不容易  喜歡古典詩詞的年輕人,常以為讀懂詩詞容易,特別是在現在各種注釋本已出版得比較多的情況下,以為遇到難懂的詞句,看一下注釋就解決了,所以總把注意力集中在看人家如何評析鑒賞上,而忽略自己細心研讀原作。我以為這不是有效地提高自己對詩詞的閱讀和鑒賞能力的好辦法。出色的評析鑒賞,必須建立在正確理解作品的基礎上;除理解詞義外,還應包括作者為何要這樣寫。這一最基本的功夫,要做到家並不容易。翻看前人的詩評、詞評,就會發現有的評說由於對作品理解有偏誤,而說不到點子上;今人的鑒賞文章,情況更嚴重,一首幾十字的詩詞,可以寫上幾千字的文章,可仍不免在理解原文上出錯。試舉數例如下:陳與義《和張矩臣水墨梅》詩:「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相逢京洛渾依舊,惟恨緇塵染素衣。」玉妃,即楊貴妃,因其白凈而喻梅花。詩的後兩句用典,有注本引陸機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謝朓詩:「誰能久京洛,緇塵染素衣。」這都不錯。但說到句意時稱「這兩句是以梅花一塵不染的品格自勵」,就誤解了。其實,用此典是因為詩詠「水墨梅」的緣故。真梅是白的,畫梅是黑的,所以用素衣化緇典,同題後一首詩有「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語可證。  陸遊《度浮橋至南台》七律前半云:「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台試一尋。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系大江心。」南台,島名,在福州外閩江中,亦稱「南台山」。有人因「九軌(謂往來車多)」句寫「度浮橋」,便以為「千艘」句寫所見江上船隻眾多景象,其實是誤解。原意兩句都寫浮橋,浮橋無墩,橋面架於一字排開的許多船上,故謂。可見,讀詩詞一點也粗心不得。其中近體詩、詞的題目、小序尤須留意,古人從不隨意題寫,有時那幾個字、一二句話,便成一篇內容的綱。這一點,讀多了就會知道。  再如辛棄疾《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題在杭州靈隱飛來峰腳下的冷泉亭上的,其結尾說:「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有箋注說:「『吾家』,指濟南。」這是想當然的解說,是不對的,問題出在沒有弄懂句意。後來寫鑒賞文章的人便據此而說冷泉亭景物「有和作者家鄉(濟南)相似的地方」,作者是恨「故鄉永遠回歸不得,只能長期在南方作客」,是「觸景懷舊」等等。辛棄疾突騎渡江歸宋後,從未說過懷念淪陷的山東家鄉而可惜回不去的話,反而自辯道:「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水龍吟》)怎麼現在卻恨起「在南方作客」來了呢?這是說不通的。再說「本吾家」三字也不能解成「似故鄉」,它是與「今為客」相連對舉的,意思是說,本來就是自己家裡的,現在反而當作客人了。這指什麼呢?指「此中風物」,即飛來峰。題冷泉亭,必詠飛來峰,亭在峰下,是一回事,此亭至今仍懸一楹聯云:「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相傳「晉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茲山,嘆曰:『此是中天竺國(印度)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淳祐臨安志》)故飛來峰又稱鷲嶺。辛詞上闋末云:「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已說不信峰從國外飛來。下闋結尾,照應此說,謂此山本自家所有,今反以外來客視之,所以為恨耳。這是在借題發揮,寫自己的牢騷。南宋當局歧視稼軒等南歸人士,稱他們為「歸正人」,時時防範並限制其職權。稼軒不滿,故借詞寓意,彷彿是說:我等本大宋臣民,冒死南歸報國,奈何執政強分正邪,視若外人,使我輩長寄人廊廡之下耶!  誤解文意,學者也在所難免,並非都是沒有根底的年輕人,故言讀懂並不容易,真正理解了,評析、鑒賞自然也就不難了。  治學的好機遇  近年來,出版事業興旺,能動動筆的年輕人撰稿的機會增多了,有時被分到要寫的,還不都是學過的。若只為賺點稿費,草草從事,應付稿約,不但對社會不負責任,對自己來說,也放過了一次鍛煉提高的極好機會,是很可惜的。  我在杭州大學畢業留校擔任古典文學教學工作後,長期跟夏承燾(瞿禪)師學唐宋詩詞。「文革」中,駐校工宣隊交下來一項「政治任務」:將毛主席提倡讀的《紅樓夢》中難懂的詩詞曲賦都注釋、講解清楚。這樣,才有後來《紅樓夢詩詞曲賦評註》一書的出版,才轉而研究起「紅學」,還被戴上一頂「紅學家」的帽子。有人說我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細想起來,這話又對又不對。對,是因為我本無心要插柳,是人家叫我插的;不對,是因為我既奉命插柳,便有心要使它成活、茁壯,並非為應付任務,只求能交賬而已。  我對寫《評註》是非常認真的。我不想只限於為小說中的詩詞曲賦作注,為了更好地把它們與整部小說的主體文字有機地聯繫起來,我花了不少功夫反覆研讀《紅樓夢》原文及脂評等第一手資料。這番功夫沒有白費,我從中得到的收穫,足可以再寫一本書。又因為我的《評註》並不只依靠現成的工具書、參考書,而是寫入了自己對小說的見解,也許有助於增進讀者對全書的理解與鑽研興趣,出版後意想不到地竟受到了海內外讀者的普遍歡迎,十餘年中一版再版地銷售了六七十萬冊(北京出版社初版、團結出版社修訂版),還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高校列為漢語言文學系的必讀參考書。受益的秘訣大概就是認真,我想,不寫則已,要寫就得盡量把工作做得讓讀者和自己都滿意。  幾年前,我以儘可能保持曹雪芹原稿文字為原則,根據小說傳抄過程相當複雜的特殊情況,採用了不固定一種底本、以所存諸脂抄本為主的十一二種版本互校、細加審辨、擇善而從的辦法,校注了一部既便於閱讀又可供研究的新版本《紅樓夢》,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書出後,也受到好評。所惜印數太少,很快就脫銷,許多大中城市中欲購者都反映見不到此書。我想,當初若只為賺稿費,不管質量,請幾位助手幫我剪剪貼貼改改抄抄,大概最多花兩三個月時間也就夠了,而我因為要逐字逐句地校對推敲十幾個本子而付出了將近四年的業餘時間。但我並不覺得有所損失,因為這不只是在為出版社撰稿打工,同時也是在實實在在地治學。  (寫於1996年深秋)

  後 記  如今,社會上聽說過我的人,多半以為我是專攻紅學的,其實,我的老本行是唐宋詩詞。從1954年春大學畢業留校當助教起,就跟隨恩師夏承燾(瞿禪)教授學詩詞,後來我自己帶研究生,也都是唐宋文學專業。算起來已半個多世紀了。  我一直想把自己在這方面寫的文字編個集子,但總忙於他務,無暇動手。四弟國黃表示願意幫我承擔此項工作,於是搜集多年來發表在各處的文字,開始選編。  我的文章大體分三類:一類是關於詩詞體裁的。體裁知識對欣賞詩詞或學做詩詞都是基礎,太重要了。《紅樓夢》中就有過這樣的話:「每一題(是題目,也是題材)到手,必先度其體格宜與不宜。……就如裁衣一般,未下剪時,須度其身量。」這後一句話是對「體裁」一詞很好的詮釋。另一類是關於詩詞欣賞的。這類數量較多,大概與我在學校長期從事詩詞教學有關。再就是雜類,也有相當數量。初次編稿時就分三大部分,結果眉目不清,有點像大雜拌,還重床疊架,篇幅比現在的多出一倍。給幾位出版界的朋友看了,都以為須要再刪汰、調整、重編。與國黃弟商量後,決定只保留「體裁」與「鑒賞」兩編,並精簡內容,減少篇幅;取消「雜論」一編,只保留其中讀者可能感興趣的數篇,置於「附錄」中。這樣,就比較合理,也與書名相符。  今年春節,回寧波老家過年,浙江大學中文系許志強教授給我帶來口信:浙江文藝出版社想重印我十餘年前在該社初版的《紅樓夢》校注本。不巧這個本子經重新修訂增評後,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深感有負於浙江社的期望。因而想到將這部剛重編完成的關於詩詞的書稿,寄奉該社審閱,或許能藉此聊表對其眷顧的謝意。倘若書稿有幸被選用出版,也算是再續前緣了。  蔡義江  2007年3月4日元宵節於  北京東皇城根南街86號


推薦閱讀:

期末考試三篇需鑒賞的古詩之知識要點梳理
詩詞鑒賞常用術語及分類例說
詩歌鑒賞指導2
章楶詞作《水龍吟》鑒賞
詩詞情感鑒賞方法淺談

TAG:詩詞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