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青春期少年暴躁的脾氣?
以前,我曾經在有關青春期少年生理髮展的文章中,談過少年性格和脾氣變化的原因,但仍有很多家長不斷諮詢提出類似問題。為了進一步直觀地讓家長們弄清楚此類問題,我不妨再換個角度去談談。
一、先看看部分家長的報怨
報怨一:我的孩子在幼兒和兒童期階段脾氣挺好的,可是進入青春期後,變得讓我簡直匪夷所思,動不動就發脾氣,讓我都讀不懂他(她)了。
報怨二:我孩子在小學階段,脾氣挺溫和的,為什麼進入初中後完全換了個呢。前幾分鐘還心情不錯地和你說話,可是後幾鍾就突然情緒變得很糟糕,有時甚至是聲嘶力竭,這是怎麼回事呢?
報怨三:我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常愛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如果你敲門,或者你直接闖入,他(她)就會大發脾氣,怎麼像瘋狗一樣呢?
報怨四:我孩子現在都十四、五了,變得越來越無理了,只要他(她)要求,你拒絕,或者不同意,就給你窮折騰,有時話難聽,臉難看,真是讓我受不了了。
報怨五:我孩子談什麼都開開心心的,就別提學習的事兒,一談,就和你發火,好象他(她)給我學習似的。為了讓他認真學習,我是苦口婆心,好話說了三千六,但是人家該做啥做啥,完全不理你那一套。說多了,就給你發火,說我多管閑事,你說我管的不應該嗎?
……
二、少年脾氣變壞的原因分析
(一)家長仍像對待兒童一樣面對孩子。家長們大都如何面對處於兒童期的孩子呢?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應該像一位盡職盡責的保姆一樣,事無巨細。而這背後隱藏的巨大危機,家長全然不知。大家都知道,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一個不斷走向獨立的過程,獨立的意義恰在於,孩子能通過自己的手和腦去做屬於自己的事。如果家長凡事都願意為孩子效勞,那結果就很慘了,本來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生活完全能夠自理了,但卻因為家長的過於「勤快」而讓孩子逐漸喪失了獨立的本能,既而變得懶惰不堪。
我相信絕大部分家長都聽過一句話——人越呆越懶,越吃越饞。這可不是我編出來的,而是老祖宗一代代通過生活總結出的哲理。當一個孩子在兒童期就很懶惰,想想看,進入青春期後,還不是繼續懶惰下去嗎?當一個人連最起碼的體力勞動都不願意付出時,腦力勞動的發展還有多大空間?所以,當孩子本來很懶惰的情況下,你讓他做這做那,他自然就會很為耐煩了。因為在少年看來,這些舉手之勞的事,都應該是媽媽做的事,或者是爸爸做的事,好象一切全然和他(她)無關。
(二)家長處理問題簡單粗暴易引發少年情緒對立。傳統觀念的家長,往往潛意識裡要求少年必須要聽話,我的話就是聖旨,如果你不聽話,我會很生氣。如果家長細思量自己和孩子平時相處的關係,你會發現,自己經常會動不動責備孩子,有些時候你的責備可能會有道理,比如孩子正迷戀於網路遊戲,或者手機聊天,或者正沉醉在小說世界裡,你突然就粗暴地打斷了孩子,或者無理地拒絕他繼續。再看孩子,保證和你鬧不快,當你再喋喋不休時,孩子會用粗暴面對你。
家長處理問題簡單粗暴,往往會讓孩子本來不錯的心情迅速睛轉多雲,接著便會來一場暴風驟雨。對於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緒而言,只要家長的情緒不好,會讓孩子馬上情緒變糟糕,而這種負面情緒在彼此情緒對立之中,不斷被強化著。時間久了,只要家長面對孩子行為簡單粗暴,少年就會以粗暴相向。試想一下,這樣的親子關係,何談之教育呢?我想,就連陌生人面對面也至於如此吧。不知道我說這些話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您是否捫心自問一番?你將以何種態度,什麼樣的心情面對孩子?
(三)家長缺乏修養,讓孩子逐漸失去和父母交流的興趣。在當今社會,很多家長被社會風氣同化的幾乎迷失了自我。一面過度追逐物質生活,一面又不願意學習。結果是大腦空空,只剩下銅臭和追名逐利了。再看孩子,他們是緊跟時代步伐成長的,他們一面享受著父母辛苦工作帶給他們豐富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卻經不起風雨挫折。在嬌慣中成長的少年就如同溫室里的芝蘭,只要受到稍許刺激,便會心理無法承受,動不動就鬧情緒,感覺滿世界對他都不公。所以,這裡就涉及到家長自身修養問題,修養是什麼?就是你的氣質、學識、情緒掌控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育兒能力。
家長各領域知識皆很少學習,又不願意動腦思考,也不願意提筆寫作,常會感覺大腦空空如也。每當面對自己孩子時,只要張嘴一說話,就是空嘴大道理,空洞的說教,甚至有時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套話。這就很容易讓少年反感,因為這些話他們已經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絲毫引不起他們的興趣。事實上,家長所說的那些話,根本從內心深處無法喚醒孩子自尊、自立和自強的情感。追風之氣,常常讓家長顯得特別俗氣不堪,沒有個性的家長,恰是孩子瞧不起父母最重要的一點,因為風氣之下,孩子們眼中都渴望看到的是正氣、公平和責任。
(四)家長面對孩子時口無遮攔,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說家長指責最多的話,莫過於與孩子學習有關的事兒。比如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幫助孩子查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而是指責孩子不用功,不努力。比如接到老師的投訴,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調查真相,動動腦筋和孩子聊聊,而是一味迎合老師,批評孩子。諸如這些現象,還有很多。在這裡我要告訴家長,你如果凡事不三思,張嘴就來,保證你說話不經大腦,不用多次,有那麼兩三回,孩子對你的印象就定位了。只要你批評孩子,他們就會找無數的理由對付你,直到把你招逗的火冒三丈,接下來,就開始發生家庭戰爭。
在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挺高,比如對孩子的一些這錯抓住不放,動不動就拿出來諷刺挖苦,怪孩子做事笨手笨腳,吃東西樣子難看,和異性同學稍加靠近就過度敏感,窺探孩子隱私,說孩子是笨蛋、傻瓜、懶蟲等。這些都極易傷害少年的自尊,久而久之,會讓少年極易敏感,會不擇手段地維護自己的自尊,哪怕與父母粗暴面對。說到這裡,我想讀這篇文章的家長,你不妨靜下心來,想想,你平時是否會做這些事呢?如果你做了,怪孩子憤起反擊嗎?
(五)家長自身榜樣形像差,卻批評孩子做的不好。我經常問一些家長,你們平時在家裡禮貌習慣做的怎麼樣?你有運動的愛好沒有?你喜歡閱讀嗎?你情緒自控能力如何?你善於動腦思考問題嗎?你做事有條理嗎?你有敏感的時間意識嗎?你有做事目標和計劃嗎?你下班後願意陪伴家人嗎?你喜歡聽流行音樂嗎?你經常接觸孩子的同學和玩伴兒嗎?你面對老人的態度如何?很多問題,都會把家長問的苦笑,要麼以工作忙為借口,要麼直搖頭。上面這部分問題,是孩子們在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習慣與技能學習基礎,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的榜樣力量來帶動,也需要父母手把手去教,但你如果做都做不到,又如何影響和傳授給孩子呢?
我在「三段式」培養孩子走向獨立的觀點中,一直強調,進入青春期的少年,更多時候,應該培養孩子如何去學著嘗試(模仿)做大人,比如觀察大人如何承擔家庭責任,如何為人處事,如何獨立自立,如何做有好品質,好氣質,好修養的人,等。這些都為孩子在「准成人」階段指明了目標和方向。如果你一味地和周圍世俗的家長一樣,只盯著孩子的學習和成績,那肯定會把如何培養孩子做高品質的人都忽略掉。一旦孩子厭學,失去學習興趣,到時你肯定會焦慮萬分。
三、家長如何面對少年的情緒暴躁的現象
(一)以靜制動,沉著應對。進入青春期的少年,由於受生理髮展,同伴和環境的影響,自控能力明顯會下降。當看到孩子情緒暴躁時,你不妨冷靜下來,不要急於改變孩子。這個時候,你不管多努力,都起不到多大作用,相反,很有可能強化孩子煩躁的情緒,甚至把你的情緒弄的也非常糟糕。說到這裡,我要說明一點,青春期少年對家庭氛圍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有一位家庭成員心情不好,或者話難聽,臉難看,他們就會以為是針對自己的。所以,為了避免孩子產生誤解,家長必須要控制好情緒,在孩子鬧情緒時,不妨告訴孩子,如果你感想心情不好,不妨回自己的卧室去冷靜一下,或者出去活動一下,不要在家裡悶著。如果你信任我們,可以把內心的不快說出來,人不能總壓抑自己,越是壓抑反而越是難受。
(二)樂觀豁達,幽默含蓄。青春期少年往往多愁善感,常為一些芝麻大點兒的小事兒而自尋煩惱。如果家長不知道這些,動不動就會被孩子的情緒牽動著,那就非常被動了。如果你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孩子,看到孩子心情不好,樂呵呵地面對孩子,說一些幽默含蓄的話,會讓孩子內心的愁緒和不快很快化解。我經常和一些青春期少男少女交流,我會站在朋友的立場上,非常認真傾聽他們訴說,讓他們一吐內心之不快,而我常表現出很理解,很同情的姿態。當少年們傾訴完畢後,我會把自己在青春期所經歷的類似現象也講給他們聽,很快就能彼此達成情感的共鳴,讓少年們感覺這位哥們,或者朋友真是太能理解人了。做到這些,實際上已經就取得了少年們的信任。再適當給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徵求他們的意見,聽聽他們對建議的看法。這對少年來說,就不像父母那種強迫式的給予了,而是有很大的選擇餘地。記家長一定要記住,少年們喜歡陽光的父母,更喜歡幽默含蓄的父母,因為在嘻笑間,便讓他們找到了答案,獲得了動力。
(三)制定規則,堅持到底。很多青春期少年常會做事半途而廢,或者逃避困難,尤其體現在學業上。很多家長都會只止顧於擔心孩子的學習,焦慮孩子的成績,其實問題根源並不在孩子學習上,而是在你的家庭時在,平時是否有合理的規則,以及為父母者的做人原則和底線。規則是要求一個家庭成員必須遵循的內容,做不到要受懲罰的,並不是說說就算了。如果什麼事都不較個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很多事做到中途就隨意放棄了。這種缺乏做事條理化,完整性的習慣,並不是少年們常有的,很多家長也一慣如此。你都不起一個好榜樣作用,你焉能讓孩子擁有做事的毅力和決心呢?所以,要想讓孩子凡事都堅持到底,必須要加強家長自身修養,絕不能只指望著孩子自己去努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給孩子的不僅是有聲的鼓勵,還有無形的自信呢。規則意識,在很多家庭里普遍沒有,再拓展到家庭之外,看看你周圍,為什麼秩序感那麼差?恐怕你身為家長也是出隨波逐流的結果。
(四)寓教於樂,其樂融融。看一個家庭是否有好的教育,從家庭氛圍的好與壞便可一目了然。經常有家長向我傾訴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他們面對孩子時往往小心謹慎,生怕稍有不慎,會惹孩子鬧脾氣。家長越是小心弈弈,結果反而弄的表情很僵化,甚至有時面對孩子時不知道該說什麼。試想一下,這樣的緊張狀態,還談什麼輕鬆與孩子交流啊。就是作為旁觀者,看上去也感覺這個家庭里氣氛特別壓抑,何況做為當事人的孩子了。我經常建議一些家長,不要看孩子臉色過日子,你自己心中沒鬼,你怕什麼啊。你連最起碼的自信都沒有,又何談與孩子開心交流,一起娛樂呢?所以,請各位家長挺起你的腰桿,不要把低三下氣求孩子好好學習當成你的頭等大事,而是應該如何先成為孩子的好朋友,好夥伴。這樣一來,就好辦了,你就用不著只為盯著孩子的學習而感覺枯燥乏味了。只要你放下學習這塊巨石,去多花點心思琢磨如何與孩子玩兒的開心,聊的開心就不難了。只要和孩子心無距離,再聊如何有目標、有計劃、高效學習的事兒,還難嗎?
(五)明確目標,放眼將來。很多青春期少年家長在育兒方面,目光非常短視,要麼只死盯著孩子眼前的成績,要麼焦慮於孩子將來的高考,根本無暇思考一件事——我到底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如果沒有長遠的目標,必然不可能逆向思維,認真思考一番,我如何培養孩子成為那樣的人!這麼說,就不難看出,家長所謂的目標,實際上並沒有做多少有意義的事兒,因為即使孩子成績很不錯,那培養孩子綜合素質你又能做多少呢?何況從無數的負面案例來看,好成績並不代表孩子將來萬事大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複雜的路要走。如果家長不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將來遲早會以「啃老」而成為負擔。甚至還有些孩子將來走上歧路(違法犯罪)。教育必須要有寬闊的目光,長遠的目標,並有計劃地針對不同年齡段實施教育的過程,並且教育內容有很強的連續性,家長絕不能憑興趣和熱情去育兒。一旦你缺乏堅持,沒有毅力,再看孩子,絕對在某些行為上像極了你。
推薦閱讀:
※脾氣與能力成反比,去他媽的
※請記住:脾氣永遠不要大於本事
※你發脾氣的樣子,真的很醜。
※真愛你的男人,會在你發脾氣時有這四個反常表現
※你的脾氣,就是你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