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丨當學生遭遇校園暴力,班主任該怎麼辦?
編者按
校園本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可近年來,全國各地卻屢屢發生令人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事件,嚴重損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這些事件背後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是什麼導致未成年人暴力相向?如何幫助身邊的受害者走出陰影,引導施暴者改過自新?如何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作為教育者,我們路在何方?(安徽 許德凱)
這是讀者給我們的來信,引發我們思考:當學生遭遇校園暴力時,班主任該怎麼辦?本刊2017年第一期「我該怎麼辦」欄目就此話題開展了相關討論,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教師積极參与,我們將老師們的觀點、建議、案例整理成本期專題,供廣大教師參考。由於篇幅所限,專家視點及部分老師的案例和觀點無法全面呈現,需要閱讀全文的老師可參考《班主任》即將出刊的2017年第1期。
預防篇:
各方著力,預防校園暴力預防策略(一)家校社攜手,共同預防楊麗玲 陳紅德:預防校園暴力五策1安防制度早告知
事實顯示,暴力事件往往發生在那些管理鬆散的學校或班級中。寬鬆、懶散的管理制度會導致集體中出現一些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之輩,一些膽小、懦弱的孩子或「學困生」就成了這些好閑之輩無事生非、施暴取樂的對象。
因此,學校和班主任不能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更要重視每個孩子的思想動態,重視學校安全制度建設,不但要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還應該制定一些「高壓」政策,制定職責分明、處罰清晰的「暴力事件」預警處理方案。新生一入學,就要把這些制度與方案告知孩子及其家長,現場與班主任、家長、孩子簽訂協議,以便引發所有人對校園暴力的高度重視,把少數孩子潛在的暴力傾向消滅在萌芽狀態。
2法律掃盲早進行事實表明,許多施暴者都是「法盲」,他們一味追求施暴時的痛快宣洩,卻不會去考慮「任性」的後果,更意識不到需擔負的法律責任。因此,學校有責任幫孩子「掃盲」——定期請司法人員來校開展講座,讓孩子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也可以請公安人員宣講偵破暴力案件的實例,讓孩子們意識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給那些有施暴傾向的孩子打預防針並敲響警鐘。
同時,學校要用實際行動調動全體學生自覺學法、知法、守法,如少先隊大隊、政教處可以針對校園暴力事件召開班隊會,通過具體案例讓大家明辨是非;可以開展模擬法庭現場觀摩,讓孩子們自己擔任各種角色,體驗法庭的威嚴、法律的公正與無情;可以通過讓孩子們辦手抄報、看宣傳片或創編情景劇等實踐活動,讓法律知識走進每個孩子心田,從而知法、懂法、守法,很好地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3家校聯手早溝通班主任平時要多搜集學校、生活、網路上的暴力事件案例,及時發布給學生並引導他們展開討論,讓他們明辨是非,同時將這些信息發布在家校QQ群、微信群,引發家長重視;可以在家長會上開展預防暴力專題講座,引起家長共鳴;還可以建議家長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測量」孩子回家用時,嚴防孩子在外逗留而發生群毆、暴力事件。
此外,還要注意與有暴力傾向孩子的家長及時單獨溝通交流,督促其做好孩子的監管與思想教育工作。家校聯手,可有效杜絕暴力事件,尤其是群毆事件的發生。
4發現苗頭早制止其實,許多校園暴力在發生前都有「先兆」。班主任做個有心人,就可有效預防暴力事件的發生。我常採用的辦法是定期讓孩子寫班級記事——「我手寫我心」,讓他們真實反映班級出現的各種事件、同學間的思想動態、自己的困惑煩惱或遭遇的「不平」待遇等。
為打消孩子顧慮,我告訴他們,可以不記名上交。從字裡行間或頻繁出現的名字中,我就會發現「蛛絲馬跡」,然後不動聲色地注意這些孩子的一舉一動,掌握「證據」後再「先發制人」——抓住教育契機,採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讓他們認識錯誤,促使有暴力傾向者的思想和行為發生根本性變化,從而將暴力事件扼殺在萌芽狀態,有效維護班集體的團結和諧。
5教會自保早預防事實表明,暴力事件往往發生在強、弱孩子之間。大多數情況下,弱者由於膽子小,遇到暴力事件時會顯得束手無策,一味退讓,尤其是被施暴者威脅不得告知家長或教師時,就真的不敢聲張,致使施暴者越來越囂張。
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幫助所有孩子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讓他們認識到面對暴力恐嚇,面對「不法分子」,不能過分害怕,更不能「跪地求饒」,要敢於說「不」;初遭施暴並受到恐嚇時,堅決不做「沉默的羔羊」,要勇敢地向教師、家長反映情況,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以防暴力傷害事件的再次發生。同時,班主任要引導教育孩子,放學後應盡量和大家一道回家或讓家長接送。千萬不能因為施暴者的威脅而單獨逃避,這樣反而讓施暴者有機可乘。
只要學校和教師重視暴力事件的預防工作,就可以有效減少甚至杜絕校園暴力的發生。
(楊麗玲 甘肅省酒泉市南關小學;陳紅德 甘肅省酒泉第四中學 735000)
預防策略(二)教育學生,智慧自護吳寶席:用智慧築起抵禦暴力的「防火牆」
遏制校園暴力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更需要青少年加強自身修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為此,班主任要教給學生智慧自護的意識與方法,從而有效預防暴力事件發生。
1冷靜應對,呵護生命班主任要教育學生,當遇到校園暴力、身處危險情境時,一定要沉著冷靜,保持頭腦清醒,暗示自己不要緊張、害怕,相信邪不壓正,堅信正義的力量,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佳方法。
如果暴力事件發生在公共場合,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方法;如果發生在隱蔽、偏僻的場所,應採取迂迴戰術,尋找一切可能逃脫的機會擺脫危險處境;如果實施暴力者索要錢財,應答應他們的要求,千萬不能「要錢不要命」,應以保護生命為第一原則。
再者,應按照教師平時教授的自救自護方法或者所學的自救避險的科學知識和法律知識,找到保護自己安全的最有力盾牌,用理性戰勝盲目。
2善於示弱,鬥智斗勇班主任要澄清一種觀念:勇敢面對施暴者是無可非議的,但對於被施暴者來說,一定要講策略,特別是要儘可能避免死打硬拼,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被施暴者應認識到,施暴者敢欺凌你,說明你處於弱勢,這時「示強」肯定會吃虧,而善於「示弱」才是智慧的選擇。但「示弱」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在「示弱」中想辦法,使自己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當遭遇暴力,尤其是被多人圍毆時,不要硬碰硬,「寧死不屈」,激怒對方,而是與施暴者來一場鬥智斗勇的周旋。如假裝屈從,順從對方的話去說,討好對方,獲取對方信任,緩解氣氛,麻痹對方,分散對方注意力,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機會逃走或讓對方放棄施暴,而不是逆來順受或以命抗爭。再如,當遭受對方毆打時,可蜷縮身體,躺在地上,萬不得已時,可咬破自己的嘴唇,口吐鮮血,並有意把鮮血塗在自己的臉上,使施暴者產生害怕心理,從而停止繼續施暴。
3謹言慎行,防止意外班主任要告訴學生:「硬碰」不如「智斗」。被施暴者在受到不法侵害時,出言應謹慎,不說激怒施暴者的話語,不刺激對方,防止施暴者失去理智,喪心病狂,更加惡毒。否則,不但不能阻止施暴者對自己的傷害,還可能使傷害更加嚴重。如,千萬不要說「我記住你們了,我一定要報告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報案」「我會報復的,你們不會有好下場的」「等著瞧,你們會遭到報應的」等諸如此類的話。否則,會點燃施暴者心中的邪火,使矛盾升級,對被施暴者痛下狠手,乃至威脅到被施暴者的生命,釀成大禍。
4心理按摩,自我疏導校園暴力事件是教育之殤,對青少年學生造成的傷害遠不止肉體,更是心靈的創傷。心理之傷往往具有內隱性、長期性等特點,如不及時進行心理健康疏導,其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被施暴者經常不自覺地對遭受暴力的過程出現「閃回」,即不由自主地回想、再現受害的過程,這是十分痛苦的,會不斷受到「心靈虐待」;如果不及早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可能會滋生憂鬱、自閉、恐懼、煩躁、仇視等不良情緒,對自己的人格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產生自殺或殺人的心理傾向。
所以,班主任要告訴學生,當遭遇校園暴力後,一定要接受必要的心理疏導,消除心理陰影,更要學會主動進行「心理按摩」,緩解不良情緒,避免出現自我傷害或自虐的傾向。同時,要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勇於正視校園暴力,受到傷害後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自卑,不閉鎖,樹立自信,陽光對待生活、學習、交往。
5主動求助,依法維權
青少年的自尊心、面子觀非常強,加上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在遭受暴力後,往往怕說出去丟臉面而選擇默默忍受;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害怕施暴者留下的「狠話」而選擇了怯懦,這會助長施暴者的囂張氣焰,他們不僅會繼續糾纏、傷害被施暴者,而且還會欺凌、危害其他同學。
所以,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在遭受暴力後,一定要主動、及時地向教師、家長報告,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如果後果嚴重,要千方百計尋找機會報警。報警時,應講明事發地點、施暴者人數及明顯體貌特徵,同時保護好施暴現場和相關證據。
事件發生後,受害人可在家長、教師的幫助下,積極與施暴者協商賠償事宜,一旦協商不成,應儘快委託專業律師介入,上法院起訴,以維護自己的權益。法律永遠是我們同一切壞人壞事作鬥爭的最有力武器,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決不姑息養奸,否則,會縱容施暴者,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吳寶席 江蘇省沛縣實驗學校 221600)
周 曄:面對校園暴力,我們應當教會孩子什麼?1增強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自信是一切怯懦的擋箭牌,是面對暴力的最好武器。校園暴力非一日釀成,從某種角度上說,正是因為不少孩子長期的不自信或者面對強勢的屈服,縱容了一些易衝動、有攻擊性的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施暴於他們。自信心也並不是一朝就能養成,需要家庭成員和學校教師的不斷鼓勵與肯定。只有自信了才能勇於面對欺辱,並且有能力幫助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2學會表達,正確處理同伴間矛盾校園暴力中,被施暴者往往因為內心懼怕,很難表達自己的感受,導致被施以暴力時一次次地屈服。每個人都會由於各種原因而有不同的情緒,如高興、傷心、失望、為難、痛恨等,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我們要鼓勵孩子學會自我表達,特別是當遭受校園暴力的時候,要學會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當然,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教師在學校教育中不斷倡導公平和平等的氣氛。
3努力完善,成為更優秀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不僅僅是提高自信的方法,也是樹立自己在別人心目中形象的好途徑。對於學業水平較低的孩子來說,可以通過更加努力地學習來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對於特別愛表現自我的孩子,我們可以教給他如何成為一個更有內涵的孩子。
4尋求幫助,打開封閉的心靈尋求教師、父母的幫助是解決暴力事件的好方法,因為成年人可以幫助孩子及時認清自己的行為,平息矛盾。我們要告訴孩子,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校園暴力,一定要及時尋求幫助,以免釀成更多不堪的事故;但也要告訴他們,在學會尋求幫助的同時,如果自己可以處理的事情就要自己處理,「打小報告」時絕對不能傷害他人,否則尋求幫助就變成了另一種「暴力」。
校園暴力雖然發生在學校,但歸根結底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必然和社會方方面面問題的折射。要想減少這一現象的發生,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作為家長和教師,在面對校園暴力時,我們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和幫助;要告訴孩子:努力去成為一個勇敢而不失溫暖的人,假如有一天,你遭遇了校園暴力,不要選擇一味地隱忍,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回擊」,成為一個更加自信的人!
(周曄 江蘇省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 210019)
應對篇:
多措並舉,應對校園暴力應對策略(一)冷靜分析,準確判斷鍾仕遠:給校園暴力把把脈
校園暴力是校園安全最大的隱患,它不僅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還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傷害。當學生遭受校園暴力時,學校和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調查,在經過客觀思考和細緻分析後,鼓勵、引導學生選擇合理的方式去應對,及時制止暴力行為。
教師要第一時間去了解情況,對暴力行為進行客觀分析:施暴者的暴力行為是具有長期的反覆性,還是僅此一次的偶然性?這次暴力事件的引爆點和導火索又是什麼?
如果是突發暴力,教師應當就事論事。比如受暴者是否用了侮辱性語言或過激行為激怒對方,導致對方忍無可忍而直接施暴。如果是這樣的話,受暴者首先應向對方誠懇道歉,取得對方諒解。教師要藉機引導被施暴者反省自己,懂得溝通的方式與技巧,學會與同伴相處的合理方式。
而對於施暴者,最重要的是讓他意識到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引導他成為情緒的主人。比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任何一種負面情緒,如生氣、憤怒、難過等,都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力硬壓抑。
積極的應對方法是:覺察自己當下真實的情緒並坦然承認它、接納它,學會用正確的方式疏導和發泄自己的情緒;也可嘗試以適當的方式(比如健身、跑步、打球等)來疏導、緩解內心積壓的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
如果是脾氣比較急躁的學生,教師要教會他剋制情緒爆發的小技巧,比如,想發脾氣時,給自己一些諸如「衝動是魔鬼」的心理暗示,或者從10倒數到1,以此避免出現對他人暴力性、毀滅性的傷害。
對於長期反覆性的暴力傾向或行為,教師需要深入調查,了解施暴者與被施暴者雙方的心理特點和家庭背景。因為不管是長期用暴力侵襲他人者,還是長期遭受別人的暴力侵襲而不敢反抗者,都是性格缺陷的表現,這往往與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許多施暴者都曾在心靈和肉體上遭到父母不同程度的傷害。比如,父母經常吵架,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不順心時就拿孩子出氣。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感情會變得冷漠,唯我獨尊;在與他人相處中容易發怒,多傾向於暴力行為。
而過分保護或家庭教育過度嚴格的家庭,會讓孩子長期承受無法逃避的強大壓力,當面對緊張、刺激時,這些孩子習慣於做出被動消極的反應。這些往往會導致他們性格懦弱,缺乏自我保護能力,怯於抵制暴力行為,也不懂得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
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多與家長溝通,盡量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及氛圍,爭取最大程度地實現家校合作,以便及時糾正學生的暴力行為,或鼓勵、引導受暴者勇敢站出來,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另一方面,教師應該積極尋求學校和法律的幫助。比如,學校可多開設心理課程或法治講座,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法治觀念。又如,可以聘請民警擔任學校的法治宣傳員,講解有關法律條文,或讓他們帶一些服刑期間表現優秀的犯人定期到學校現身說法,以使學生受到極其深刻而又令人警醒的教育。
不管是即時還是長期暴力行為,教師都應認真把脈,積極查明其真正的原因,並尋求家長、學校甚至社會的共同努力,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儘力彌補學生的性格缺陷,絕不能聽之任之。
(鍾仕遠 廣東省梅縣區畲江中學 514779)
應對策略(二)科學應對,有序處理王寶晨:有章有法應對校園暴力1及時告知家長,嚴守學校程序
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家長理應及時知曉。班主任切不可因學生沒受傷或傷情不嚴重,怕家長擔心而不告訴家長,即使學生要求班主任保密,也不能答應。首先,有些內傷從外表看不出來,有的內傷可能發作滯後,嚴重的甚至會致人死亡;其次,校園暴力給學生帶來的未必只有生理上的創傷,有時更嚴重的是心理陰影,而心理陰影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如果班主任向家長隱瞞實情,一旦學生出現意外,班主任就成了好心辦壞事。
班主任還要及時按照程序將情況報告學校或主管領導。這也是盡法律責任。《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規定,如果班主任隱瞞事實,造成嚴重後果,將被問責。所以班主任在處理問題的同時,也要做好對自己的保護,不要抱僥倖心理,認為自己可以處理而沒有上報,如果因此而導致嚴重後果,很可能會影響班主任的職業生涯。
2對被施暴者進行心理干預遭受校園暴力後,被施暴者心理上的創傷往往難以撫平,甚至可能出現自卑、抑鬱、自殺傾向等不良後果,需要我們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幫助他們釋放消極情緒,重拾生活和學習的熱情與希望。在心理輔導時,應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和心理學原理,妥善制定輔導策略,避免對學生造成二次傷害。
對於一些癥狀較重、危機程度較高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要求家長配合併送心理治療機構接受正規心理學診斷和治療。如果癥狀較輕,學生還在校繼續學業,班主任要特別留意其心理變化,定期與其進行個別談話,或通過相熟好友了解其情況;與此同時,還可尋求心理教師的協助,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及時發現並幫助其釋放不良情緒,以免消極情緒積累而導致反覆。
此外,有研究發現,不少遭受校園暴力的人會出現「暴力心態」,尤其是那些平時忍氣吞聲的人。所謂暴力心態,就是指被施暴者用暴力報復施暴者,從而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因此,對那些性格懦弱的被施暴者,還應警惕他們演變成新的「施暴者」。
3關注「局外人」,杜絕隱患
校園暴力不僅影響參與者,對未參與其中的「局外人」也會有影響。一次校園暴力如果沒有處理妥當、消除影響,一方面可能導致「破窗效應」,引發更多的校園暴力;另一方面,身邊的同學遭遇校園暴力也可能會引起其他學生恐慌,造成不安定因素出現。班主任可藉此機會,在班上召開主題班會,普及相關的法律條文,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校園暴力;同時還應指導學生如何面對和預防校園暴力,將自己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王寶晨 廣東省中山紀念中學 528454)
劉姿爽:一場關於校園暴力事件處理的聽證會
校園暴力是發生在校園內的嚴重違紀事件,往往會涉及許多班級的學生。在處理過程中單靠某個班主任或領導唱主角,可能會因一些主觀因素摻雜其中而帶來負面影響,學生和家長也不一定滿意。鑒於此,多年來,我校在處理類似事件時,堅持「尊重事實、違紀必究、溝通協商、治病救人」的原則,並在有關管理部門的協調下共同處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舉一例說明。
某天晚自習課間休息時,高三(16)班學生小飛夥同(18)班學生小鵬、小耀在廁所內毆打本班值日班長小凱,小凱被迫反抗。衝突中,小凱右額骨受傷出血,右腳踝挫傷;小鵬手腕扭傷。周圍學生見狀立即上前拉開四人,並主動上報給值班教師。值班教師按有關程序上報給級部主任和政教處主任。級部主任通知相關班主任先送受傷學生到醫院診治,同時告知學生家長,說明情況。
第二天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在高三級部主任主持下,就此事召開由相關各方參加的聽證會。會議在校錄播室里進行,全程錄像,並有專人負責筆錄。參會人員包括事件當事人、當事人所在班班主任、旁觀學生證人、當事人家長、級部主任、政教處主任。聽證會的基本過程如下。
第一步:還原真相,弄清起因。起因是上晚自習時小飛找同學借文具,因說話聲音太高,影響其他同學複習,受到值日班長小凱的勸阻。小飛感覺很沒面子,心裡氣不過,下課後就到(18)班找初中同學小鵬和小耀,趁小凱上廁所時找他理論,於是出現了男廁所中的暴力一幕。小鵬、小耀和小凱都認可上述事實;當時在廁所內的相關學生證人也證明了上述事實;從監控室調取的廁所外走廊視頻也側面印證了昨晚的情況。
第二步:依託校紀,明確處罰範圍。政教處主任針對該事件性質以及危害程度,依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本校《在校生違規處罰管理規定》提出處罰建議:「小飛在課堂上違紀不服管理,課下尋釁滋事,夥同他人在公開場所毆打本班同學,不僅藐視學校和班級管理制度的公信力,還給自己的同學造成極大身心傷害,影響非常惡劣,屬於嚴重違紀行為。建議給予小飛校『記大過處分』,小鵬和小耀校『嚴重警告處分』,並在全校通報批評;延遲發放三人高中畢業證和個人高考檔案一個月,以觀後效;三人在各自班級做出公開檢討,並共同承擔小凱現有及後續診療費;小鵬自行負責個人診療費。」
第三步:溝通交流、促成共識。先由違紀學生家長闡述看法。他們面對事實,就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向受害學生及其家長道歉,希望得到原諒;表示願意承擔一切診療費,也願意另外給小凱買一些營養品補養身體;希望孩子們能忘卻前嫌,重歸於好。受害人小凱的媽媽流下了熱淚,待情緒穩定後,她說:「小凱長這麼大第一次挨打,我心裡特別委屈、難過和心疼。但你們畢竟是孩子,以後的路還很長,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挫折,希望你們承認錯誤,汲取教訓。同學如兄弟,也希望你們以後好好相處,團結拼搏,共同迎接高考挑戰。」
接下來,三個違紀學生表態,小飛說高考在即,近來複習緊張,心裡有些焦慮,很想發泄一下,一衝動就做了錯事。他說對不起小凱,也對不起小鵬和小耀,更對不起家長、班主任和班裡同學們,他願意接受一切處罰,希望能得到小凱及其家長的諒解,表示以後會好好做人,不再犯類似錯誤。其他兩人也先後表態致歉。
之後輪到受害人小凱,他想了想說:「這件事我也有責任。維持好晚自習秩序沒錯,但管理方式過於簡單粗暴,沒有考慮到同學的感受。事情已經出現了,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我挨打受傷是小事,我們都是同學,傷了和氣就不好了。再說快高考了,不想因為此事影響我們四人的備考複習,更不希望因此事給他們三人這麼大的處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誰願意帶著處分畢業呢?希望學校能網開一面,給他們一次改過機會,不要留下人生遺憾。」
聽了小凱的話,在場的老師家長禁不住點頭稱讚,為有這樣的好孩子而驕傲和自豪。兩個班班主任也先後發言,表示一定會汲取教訓,做好孩子們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心理輔導,共同面對高考的挑戰。最後經過調解協商,決定將小飛的「記大過處分」改為「嚴重警告處分」,另外兩人改為「警告處分」,其他不變。會後所有在場人員簽字確認,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我認為,懲治不是目的,治病救人才是根本。只要不涉及違法犯罪,大多數校內暴力事件都可以採取上述聽證會模式處理。這既能減輕班主任管理壓力,提高工作效率;又公開透明,能傾聽各方意見,從而使相關各方儘快達成共識,妥善解決問題;還能教育廣大家長和學生,起到很好的引領警示作用。
(劉姿爽 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學 256400)
應對策略(三)化解矛盾,根除隱患劉 勤:學生被打後……1緣起
學生小周,學習成績不錯,無論多麼難解的題目,只要到了他的手裡,分分鐘便能搞定。然而教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讓他越發飄飄然了。本來就性格外向、話多的小周課堂上更加活躍,甚至有點炫耀的感覺,多少引起大家的不滿。
可最近一段時間,課堂上卻聽不到小周的聲音了,即便我主動提問,他也是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我很納悶,便問他:「小周,平時的勁頭哪兒去了?」小周不好意思地笑笑,低下了頭。在他低頭的一剎那,我注意到他艱難地咧了咧嘴,嘴角似乎有些淤青。回想上次他回答完問題,我拍拍肩膀請他坐下,他卻躲開了,這裡面一定有問題。
我不動聲色調查了一番,果不其然,小周遭到了我們班兩名男生夥同一名外班男生的兩次暴力打擊,一次是在男生廁所里,還有一次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
2探因原來,小周自恃學習成績優秀,對那些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經常用尖刻貶損的言語進行攻擊,對向他請教或想抄他作業的更是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有一次,數學教師提問一個男生(施暴者之一),男生回答不出,小周竊笑道:「他要是能回答出來,我頭朝下在教室里走三圈。」下課之後,小周便在廁所里遭到一頓暴揍。
班級很多學生都知道此事,但沒有一個人向我彙報,有幾個學生背地裡甚至說小周「挨打活該」。
了解到這個情況,我沒有找那幾個男生,而是先找到小周,問他是怎麼想的,這件事想怎麼解決。
「老師,您不要處分他們。」沒想到小周的第一句話就是為那幾個施暴者「求情」。
3解決
施暴者固然有錯,但一味地批評、制裁施暴者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思忖半天,決定先從小周身上打開缺口。
我問小周:「這件事的發生,你有沒有責任?」小周低下了頭,小聲但肯定地說:「有。」「錯在哪裡?」「我不該取笑別人。」「那應該怎麼辦?」小周又低下頭擺弄衣角不說話了。
「這樣吧,你看咱們班很多同學數學不好,大家又想學好,咱們成立一個幫扶小組,你跟數學課代表任正副小組長,幫助大家提高數學成績。可以嗎?」小周的頭抬起來了,眼睛一亮:「老師,我願意。」「記住,耐心細緻,語言和藹,不能油嘴滑舌耍貧嘴,更不能嘲諷挖苦同學。人各有所長,大家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是!保證完成任務!」小周向我敬了個禮,轉身離開了。
小周說到做到,接下來的日子裡,他踏踏實實地輔導大家的功課,同學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在一次月考中,我們班的數學成績破天荒地取得了年級第二的好成績。我特意在班會上表揚了小周,他不好意思地臉紅了。課餘時,同學們都願意聚攏在小周身邊,除了問數學題外,還對他噓寒問暖,這在以前是從沒有過的事情。
我認為火候到了,便將那兩個對小周施暴的學生叫到辦公室(另外一個施暴者我已跟他班的班主任溝通過了),「上綱上線」地嚴肅批評:「這件事的嚴重性你們清楚不清楚?如果我交給政教處處理,你們應該知道後果是怎樣的吧?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向小周誠懇地道歉,求得小周的原諒;在全班同學面前做檢討;請你們的家長帶小周去醫院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傷到哪裡,所花費用由你們兩人和另外那個男生平攤。」
聽到我的決定後,小周跑來告訴我,他的傷沒有那麼嚴重,不需要那幾個打人者承擔醫療費,並說他們已經「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了。
這是一起後果不很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除非性質嚴重,後果惡劣,一般以教育、挽救為主。這起校園暴力的發生,除了施暴者的原因,與被施暴者本人也有一定關係。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及時發現端倪,儘可能將傷害降到最低。當然,更重要的是平日加強教育和引導,防患於未然,創造一個潔凈而溫馨的施教、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劉勤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高級中學 467099)
楊偉元:孩子,不要做沉默的羔羊
「楊老師,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將這件事告訴您,我的同桌小曉被大個子小振打了。他不敢告訴您,也不敢告訴父母,害怕招來更厲害的報復。」這是小梅在周記里反映的情況。怪不得小曉最近幾天情緒低落,眼角還有點淤青。我問他怎麼受傷了,他吞吞吐吐地說是走路不小心碰的。我當時只問了一下傷情要不要緊,提醒他以後走路小心點,卻錯過了了解事情真相的機會。我埋怨自己工作粗心,但埋怨不能解決問題,做好調查,妥善處理,才能亡羊補牢。
我先後叫來小梅、小曉仔細詢問了解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原來小振和小曉發生了一點小矛盾,小振仗著身高力大不肯認錯,還叫來幾個社會閑散人員,在放學路上的偏僻處先後三次截住小曉,讓小曉每周花十元錢買煙「孝敬」他們,否則就要打小曉;並恐嚇說如果小曉敢告訴家長和教師,就天天在路上等他,讓他甭想上好學。小曉上周因為買學習資料花完了身上的錢,沒給他們買煙,就被這群壞小子給打了。
了解真相後,我叫來小振,向他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小振先是支支吾吾不肯交代,後來在事實面前終於承認了自己夥同他人欺凌同學的行為。我分別讓他們寫下了事情的經過,有了書面證據,處理問題就有了依據。我請來小曉和小振的爸爸,向他們介紹了事情經過,並建議小曉先到醫院檢查身體。所幸小曉沒有受到大的傷害,小振家長也願意支付檢查費用,並配合教師對小振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然後我將此事寫成書面報告,並附上自己的工作檢討,上報學校。在報告中,我建議學校通報派出所,對於毆打在校學生的校外人員追究責任。不久,這幾個社會閑散人員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事情處理得算是順利,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地。我卻陷入了沉思:表面上看是因為同學之間不善於處理矛盾,採取了不恰當的方式,引發了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但實質上是學生法治意識淡薄,在刻意模仿一些港台暴力片中的情節,試圖用打打殺殺的方式解決問題。
於是,我召開了「有效消除矛盾,預防校園暴力」主題班會,從源頭預防、現場自我保護、事發後該怎麼辦三個層面提出了具體意見。
首先,預防為主,盡量將矛盾消解在萌芽狀態。同學之間有小摩擦,要學會互相諒解和包容,主動道歉,及時化解矛盾;對於無法達成諒解、處理不了的矛盾,直接找老師反映情況,讓老師來調解,不讓矛盾升級發展為口角、打架等更嚴重的事件;學校內發生的事,要在校內由老師協調處理,絕不能找校外人員參與校內事情的解決處理。
其次,不論是上下學路上,還是參加相關活動,都至少有三人一起同行。如果出現有人夥同校外人員恐嚇甚至暴力毆打同學,挨打者要沉著冷靜,學會保護自己,不激怒對方,並尋機求助於路人;要採取迂迴戰術,儘可能拖延時間,把傷害降到最低點,即使損失點財物,也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在場的其他知情人要找機會脫身,脫身後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老師或父母,必要情況下直接打電話報警。
再次,遭遇暴力侵害後,當事人和知情人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父母。如果不聲張,保持沉默,施暴者就會認為你軟弱好欺,下次還會欺負你。受到傷害的學生,不要做「沉默的羔羊」,要學做抱團的羊群,既要互相關心保護好群體中每一個成員的安全,又要有法律意識,勇敢地將事情如實告訴給自己信任的人,從而讓施暴者受到法律的制裁;要相信教師、父母,他們會和法律一起為你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楊偉元 甘肅省武威第七中學 733006)
欄目:我該怎麼辦
責編:楊丙濤 周芳
擴展閱讀反校園欺凌丨教育學者聲音:《反校園欺凌共識》
聚焦·欺凌丨專家視點:班主任要學會依法處理學生欺凌問題
班主任雜誌
ID:banzhurenzazhishe
1.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腿抽筋怎麼辦
※八字合婚不合怎麼辦?婚姻相衝怎麼辦?
※孕期遭遇腎盂腎炎怎麼辦?
※海邊度假怎麼穿最搶眼?還有身體護理不能忘!
※「十羊九不全」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