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綱的分類
鳥綱的分類
全世界現存鳥類約有9000種,我國約有1190種,分別隸屬三個總目:
一、平胸總目 大型走禽,無飛翔能力而善於快速奔走。前肢退化,胸骨扁平,無龍骨突(故名平胸鳥);後肢強大。現有種類如非洲鴕鳥(又稱鶴駝)、美洲鴕鳥()、澳洲鴕鳥(鴯鶓),此外,在紐西蘭尚有幾維鳥和澳洲的食火雞等。
二、企鵝總目 水禽,是善於游泳和潛水的大中型海鳥。體表均勻地被覆鱗片狀的羽毛,前肢變為鰭狀;腿短而移至體後端,趾間有蹼;尾短,陸上行動蹣跚,身體直立。分布於南半球,特別是南極大陸沿岸。如王企鵝,由雄鳥孵卵(其他種類由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時將卵置於兩足間的皮褶內。
三、突胸總目 包括現存的絕大部分鳥類,多數善於飛翔,有發達的龍骨突(故稱突胸鳥)。我國有26目81科,可分為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陸禽和鳴禽等六個生態類群。現簡介部分種類如下:
(一)目游禽。具瓣蹼(趾的邊緣有瓣狀裂蹼),翼短,尾短不顯,善於潛水,遇到敵害時能背負雛鳥潛水而逃。早成鳥。
小(Podiceps ruficollis): 體小似鴨,狀如葫蘆,因而也叫水葫蘆。體背灰褐色,腹部白色。喙黑色,尖錐狀。主要棲息於湖泊、池沼、水庫邊的植物叢中,以水生植物營巢於水上。以潛水方式捕食小魚、蝦、水生昆蟲和水生植物。留鳥,分布於全國。
(二)鵜形目游禽。全蹼。多數種類下頜有發達的喉囊,可以貯存食物。在繁殖期,雛鳥用喙連同頭部一起,伸進親鳥的喉囊內啄取半消化的食物,以魚、蝦為食。晚成鳥。
鸕鶿(Phalacrocorax carba):俗稱魚鷹。喙狹長呈圓錐狀,上喙尖端有鉤,眼綠色,足位於身體後方,體羽青銅棕色,帶有金屬色澤,頰部白色。喉部皮膚能隨喉囊擴大,用於暫時貯存食物,漁民常馴養鸕鶿令其潛水捕魚。常群棲于海岸及湖泊附近。分布於我國各地。
斑嘴鵜鶘(Pelecanus roseus):體肥大,可達5千克以上。翼大而闊,善飛翔,嘴直而闊,頜下喉囊很大,可貯存捕獲的魚類。不能潛水,由於常在淺水中捕魚,因而又稱掏河。性喜群居,多見於長江流域、福建、廣西、廣東、雲南東部,偶見於河北、青島等地的湖泊、河川。為我國三類保護動物。
(三)雁形目游禽。喙多扁平,上頜先端有嘴甲,喙緣有缺刻,腳短,前三趾間有蹼,尾脂腺發達,雄鳥有交接器。早成鳥。多數種類兩性的羽色有顯著差異本目大多數為經濟鳥類,為狩獵對象。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為冬候鳥;常秋來春去,分布甚廣。
綠頭鴨(AnasPlatyrhynchos):又叫野鴨,是家鴨的祖先,雄性頭部呈金屬綠色,頸下有一白環,背部褐色,腹部灰白,胸部紫栗色。雌鴨多為棕黃色,具褐色斑點,又稱大麻鴨。雌雄鴨均有紫藍色的翼鏡。夜間覓食,主要以穀類、藻類、魚、蝦、昆蟲和小型貝類為食,善飛擅游,夏季繁殖於西伯利亞及我國東北、內蒙與新疆一帶,冬季則南遷至長江流域及更南地區。
鴻雁(原鵝)(Anser cygnoides):是家鵝的祖先,雌雄羽毛相似,頭頂和後頸正中為棕褐色,喙黑色,頭前部直達眼部為白色,下頜基部有白點,腹部有黑色橫條紋。雄雁喙基部有膨大的肉瘤。生活習性似鴨,但陸棲性強,主要以植物為食,在長江下游越冬。肉可食,羽絨是很好的冬裝填充材料,為重要狩獵對象。
鴛鴦(Aixgalericulala):雌雄異色,雄性羽色美麗,頭部有羽冠,翅上有一對栗黃色扇形的帆羽。棲息於溪流、河湖、沼澤、水庫等水域。雜食性,兼食小魚。雌雄往往偶居不離,飛翔時亦常成雙成對,故又名匹鳥。每年6—7月在我國東北和內蒙古等地的深山水邊,於樹洞中營巢繁殖,經30天孵出雛鳥。分布在我國東北北部、山西、河北、台灣及中南各省,冬季至南方平原的湖沼地帶越冬。鴛鴦是著名觀賞鳥類,目前數量已極為稀少,列為國家二類珍貴保護動物。
天鵝(鵠):體被白色羽毛,頸長,棲息於湖泊、池沼等水域,以水生植物、草類、穀類等為食,也食小魚。繁殖於北方,遷徙時經華北各省,到長江南部越冬。我國境內有三種:大天鵝(Cygnuscygnus)是本目中體型最大者, 體長可達一米,也是最常見的種類。還有小天鵝(C.columbianus)和疣鼻天鵝(C.color),後者在新疆巴音布魯克草原和內蒙古內陸湖泊中繁殖,該處有我國著名的「天鵝湖」。三種天鵝均為國家二類珍貴保護動物。
(四)鷗形目游禽。多為中小型海洋性鳥類,內陸水域也有分布。體羽大多銀白色,翼尖且長,善飛,腳短,前三趾間具蹼。早成鳥,但習性似晚成鳥。雛鳥孵出後留巢待親鳥哺育。
紅嘴鷗(Larusridibundus):因鳴聲尖嘈如笑,所以又稱笑鷗,俗稱海鷗。喙及腳紅色,故又名紅嘴鷗。背、翼青灰色,尾白色,冬季頭及腹羽白色,夏季頭部變為棕黑色。常集群活動,以魚蝦及蠕蟲為食,常追隨航船長行或漂浮水面啄食。有時也飛到湖泊、水庫、魚池啄食魚苗、魚種,也啄食農業害蟲。此外,還有燕鷗(Sternahirudo):體較小,形似燕,常深入內陸繁殖,亦為水產害鳥。
鷗類除捕食魚類,直接危害養魚業外,還能傳播魚類寄生蟲病。鷗鳥是寄生魚體內的雙穴吸蟲和舌狀絛蟲的終末宿主。
(五)鸛形目涉禽,大中型鳥類,喙長,側扁而直,頸長,腿長,脛下部裸露,趾細長,四趾在一平面上,趾基有蹼。眼先(喙基部與眼之間)裸露無羽。晚成鳥。以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為食,在樹上以樹枝築巢。
本目分兩個科:鷺科:中趾爪內側有櫛狀突,飛翔時頸呈「S」彎曲;而鸛科:中趾爪的內側無櫛狀突,飛翔時頸伸直。前者如白鷺、大白鷺、中白鷺、池鷺等。後者如白鸛、黑鸛等,均為珍貴鳥類。鷺類除捕食魚類外,還能傳播魚類寄生蟲病,是寄生在魚體內扁彎口吸蟲的終宿主。
大白鷺(Egretta alba):全體白色,腿長而黑,趾黃,飛翔時頭頸縮於翅膀間,兩腿向後伸直,羽色潔白而美,可用作裝飾品。以魚、蛙、蝦、環節動物為食。繁殖期間,鷺類通常幾個種群集群在高樹上築巢。分布於河北、福建、長江下游。
蒼鷺( Ardeacinerea):俗稱「老等」。體羽大都灰色,飛羽黑色,腹羽白色。喙尖黃綠色,頭部白色,頭後緣有長形黑色冠羽。棲息於湖泊岸邊或沼澤地帶,常獨腳站立,等待小魚而捕食。分布於全國各地河流、湖沼中。
白鸛(Ciconia ciconia):大型涉禽,體羽大部純白色,飛羽黑色,喙黑色,眼周及頦部裸出部分紅色,跗蹠和趾暗紅色,喜棲息在有樹的開闊泛水沼澤地區,主要捕食魚類。喜獨居,群飛,發音響亮,性溫和易馴養,可供觀賞。分布於我國東北及新疆西部,遷徙期間我國東南沿海常有發現,在長江下游、福建、廣東和台灣越冬。目前,由於棲息條件的變化,自然種群數量已很稀少,已被列為世界瀕危物種,也是我國一類珍貴保護鳥類。
黑鸛(Ciconia nigra):體型小於白鸛,其特點是上體羽毛黑褐色,帶有紫綠色光輝,胸腹部純白色,喙和眼周裸出部紅色,跗蹠和趾暗紅色。棲息條件和生態特點似白鸛。分布比白鸛廣泛,主要棲息於我國北方,冬季南遷,在長江流域、川南各省及台灣越冬。黑鸛體色艷麗,飛翔輕快,受人喜愛。由於生存條件的變化及環境污染,自然種群數量已很稀少,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也是我國一類珍貴保護鳥類。
(六)鶴形目涉禽。體型大小不等。多數種類喙、頸和腿較長。但與鸛形目相比,後趾稍高於其餘三趾,不在同一平面上,眼先大都被羽。早成鳥。
丹頂鶴(Grusjaponensis):俗稱仙鶴、白鶴。羽色艷麗,姿態瀟洒,鳴聲宏亮,壽命長,可活五六十年,是一種大型珍貴涉禽。體長可達1.2米,全身羽毛大都白色,喉、頰和頸的大部分暗褐色,超內側飛羽黑色;頭頂露出皮膚硃紅色,喙長,呈灰綠色;尾短,尾羽白色,腿常呈灰黑色。雌雄同色(雄鶴眼先發紅,雌鶴則淡而不顯)。丹頂鶴棲息在河湖濕地或泛水沼澤,通常有挺水植物作為隱蔽條件,以水生植物的根和果食為食,也食魚蝦及軟體動物。丹頂鶴為一雌一雄制,配偶可維持終身。由於棲息環境受到人為的干擾,數量日趨減少,分布區也正在急劇縮小,繁殖區現僅見於東北西部和東部三江平原沼澤地帶,冬季在長江下游的江西、安徽、江蘇及浙江一帶湖灘越冬。為國家一類珍貴保護鳥類,現已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和江蘇省大豐縣分別建立了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白鶴(Grusleucogeranus):體大于丹頂鶴,為鶴類中的最大者。體羽純白色,僅初級飛羽黑色,頸側無黑紋,喙及跗蹠呈暗紅色。分布於西伯利亞北部,在我國境內未發現繁殖區。在長江下游地區越冬。現發現在鄱陽湖西岸,每年也有100餘只越冬。由於數量稀少,已列為瀕危物種,為國家一類保護鳥類。
白骨頂(Fulica atra):又稱骨頂雞,體小型,周身黑色,頭前部有白色的額甲,頸長而頭小,喙短而強,趾細長有瓣蹼。棲息和繁殖於沼澤、池塘、湖泊及其附近的植物叢中;雜食性,多以水藻、嫩芽、水生昆蟲、小魚蝦及螺類為食。善泳,可潛水逃避敵害。夏季遍布東北、甘肅西部,南抵長江;冬遷長江以南地區。肉味鮮美可口,數量較多,是冬獵的狩獵對象。
(七)鴴形目涉禽。體中小型。喙細長而軟,適於攝食地表和土中的動物,腿長,翼尖,體大多為沙土色,有保護色作用,早成鳥。多棲息於沼澤地區。
白腰杓鷸(Numenius arquata):傳說中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就是指常見的各種大型鷸類。頭與頸黑褐色,體羽灰黃;有斑駁條紋。下背、腰和尾部上覆羽白色,尾羽灰黃,有黑褐色橫斑。棲息于海岸、沼澤、河川等地,以魚、蛙、爬行類、昆蟲及蠕蟲等為食。性怯懦,好合群。在我國東北西部繁殖。遷徙時成群沿岸飛行。冬季在我國東南部越冬。肉味鮮美可食。
(八)佛法僧目攀禽。多為體色艷麗的森林鳥類,喙尖長而直或短闊,腿短並趾型(第二、三趾的基部癒合),在樹洞或岸邊土穴中營巢。晚成鳥。如翠鳥、三寶鳥、戴勝及犀鳥等。
翠鳥(Alcedoatthis):又稱魚狗,體大如雀,頭大,喙長而尖,頭頂及頭後藍色,有黑色橫紋,喉部白色,體背面翠綠,腹面棕色,腳鮮紅色。多棲息於河流、池沼附近。常孤獨地停息水邊枝梢上,發現魚蝦,即兇猛地竄入水中捕食。常在水岸邊洞穴中營巢,每次產卵6—7枚。羽色極美,可制裝飾品。為我國常見鳥類。
鳥類分類——概述
鳥綱傳統上分為古鳥亞綱和今鳥亞綱兩個亞綱,古鳥亞綱包括始祖鳥。現存的鳥綱都可以劃入今鳥亞綱的三個總目:古顎總目、楔翼總目和今顎總目,我國現存的鳥類都屬於今顎總目。今鳥亞綱除了現存的三個總目外,還包括已經滅絕的齒顎總目。
鳥綱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出現最晚,數量最多的一綱。鳥綱現存接近或超過9000種,比哺乳動物種類幾乎要多一倍。鳥類雖然種類繁多,但不同鳥類之間的差異卻遠比哺乳動物要少。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目(比如有袋目)內成員的差異也許就比鳥類兩個相差甚遠的目的成員之間的差異還要大,象藍鯨、蝙蝠和鴨嘴獸彼此之間那樣大的差別在鳥類中是不存在的。
現存的鳥類可以分成27-30個目,160個左右的科。
鳥類分類列表
古鳥亞綱:包括始祖鳥等中生代的原始鳥類,同時具有鳥類和爬行動物的特徵。
今鳥亞綱:包括現存的所有鳥類和一些已經滅絕的早期鳥類。
齒顎總目:包括黃昏鳥等中生代的早期鳥類。
古顎總目:即走禽,不會飛或不善飛,善於奔跑。
鴕鳥目:僅一種,即非洲鴕鳥,現存最大的鳥。
美洲鴕鳥目:1科2種,美洲最大的鳥。
鶴鴕目:2科4種,包括鴯鶓和鶴鴕,現存第二大的鳥。
無翼鳥目:1科3種,紐西蘭特有的。
小型走禽形目:1科46種,美洲的小型走禽。
楔翼總目:即企鵝,不會飛而善於游泳。
企鵝目:1科18種企鵝。
今顎總目:包括絕大多數鳥類,多數可以飛行,我國只有這一總目的鳥類。
潛鳥目:1科,善游泳和潛水,在陸地行動笨拙。
鸊鷉目:1科,善游泳和潛水。
鸌形目:3-4科,大洋性鳥類,善於飛翔,包括信天翁、鸌和海燕等。
鵜形目:6科,溫熱帶的游禽,包括鵜鶘、鰹鳥、鸕鶿、軍艦鳥等。
鸛形目:7科,大中型涉禽,包括鸛、鷺、?等。
雁形目:2科,游禽,包括鴨、雁、天鵝等。
隼形目:4-5科,鷹、雕、隼、兀鷲等所有白天活動的猛禽。
雞形目:6科,各種鶉、雉、雞,善奔跑不善飛行。
鶴形目:12科,包括鶴、秧雞、鴇、三趾鶉等。
鴴形目:16-17科,包括鴴鷸類、鷗類和海雀類3大類,有時也分成3個目。
鴿形目:包括現存的鳩鴿科、沙雞科和已經滅絕的渡渡鳥。
鸚形目:1或多科,各種鸚鵡。
鵑形目:3科,包括杜鵑、蕉鵑和麝雉等。
鴞形目:2科,包括所有夜間活動的猛禽,即鴞(貓頭鷹)。
夜鷹目:5科,夜行性的鳥類,包括夜鷹、蟆口鴟、油鴟、林鴟、裸鼻鴟等。
雨燕目:3科,包括雨燕、鳳頭樹燕和各種蜂鳥。
鼠鳥目:1科,特產於非洲,今顎總目中唯一分布限於一個大洲和唯一不分布於我國的目。
咬鵑目:1科,熱帶的美麗攀禽。
佛法僧目:9科,多樣化的攀禽,包括犀鳥、翠鳥、蜂虎、佛法僧等。
鴷形目:6科,種類繁多的典型攀禽,包括啄木鳥、鵎鵼、須鴷等。
雀形目:最進步最成功的鳥,即各種鳴禽和亞鳴禽,或稱棲禽,包括半數以上的鳥類,包括超過60個科。
推薦閱讀:
※乾貨 | 賬戶分類管理後的獲客策略(上篇)
※「小三」猖獗 幹掉之前須先分類
※茶的分類方法
※有關風水物品的13種分類
※汽車減震器優點與常見的幾種分類
TAG: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