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使人明智

哲學家培根說:"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 讀書使人明智,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就會使我們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實,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多讀書」的重要性在我高三那時才深深體會到,因為當時真的面臨前途的問題,而時當苦於寫作文,老是下不了筆,冥思苦想,想原因之一,讀書太少!記得當年在這上面也花了功夫,在每周唯一的一個下午經常跑書店,看了不少文章,也買過不少小書,其中就是有這培根《論人生》。這篇《論讀書》堪稱經典了。高考的事以後有機會再寫。真佩服譯者王能用這樣既不太深也不俗的文字來譯外文,言簡意賅,使用能夠細細品味,好棒呀!這句經典: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論讀書 培根 原著 王佐良 譯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舍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 真正的人生需要文化作為底色,文化的傳承在於書籍文本和精神稟賦中。讀書生活的獨特性在於思接千載,心游太玄,在喧嘩與騷動中保持自我思想的獨立性,守持人文理性的價值底線和良善心地。讀書使人心理、精神、人格氣質不斷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思想的超越性和言說的有限性之間感到生命的飄逝性,在怦然心動的閱讀中體悟無邊的人類憂思和生命意義的升華。英國的思想家培根在《隨筆錄·論讀書》中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博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就是說,讀書使人明智,使人善辯,使人深刻,使人進步。寫過多部描述解放戰爭、中國抗美援越戰爭等軍事小說的作家黎汝清在談讀書的體會時說:「在書的天國里,我是自己的上帝。對於歷代帝王將相我可以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我可以超越時空在古往今來的書海中任意遨遊。我可以去跟老子促膝談心,也可以跟黑格爾老人爭辯是非。我想深沉,可以到歷代悲劇中去為古人扼腕嘆息;我想歡愉,可以到人間喜劇中去體驗人生至福;我想壯烈,可以親臨戰場目睹血肉橫飛。讀書越多,想像越豐富,一閉眼,就可以聽見金字塔下的駱駝鈴聲;一抬頭,可以看見世界各地火山噴發……其樂無窮,妙不可言。」舉世公認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大師巴爾扎克說,圖書包含著整個生活。讀書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影響人心、創造夢想和希望。誠如台灣作家張大春所說,文學帶給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輕盈的迷惑」,它不能幫助人解決人生問題,它的存在,只是「一個夢、一則幻想」而已。然而,誰都不能否認,只有那種存著夢想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讀書猶如做夢。因為有了這個夢,單調的生活將變得複雜,窄小的心靈將變得廣闊。讀書可以讓人們的大腦更加充實,心胸更加寬廣,信念更加堅定,內心更加和諧。而且,讀書還會使我們知道學習的路程是艱苦的,美好的希望不是一觸而就的;讀書也使我們更知道,要想達成自己美好的夢想,就要多讀書。「開卷有益,讀書好處多」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識,每一個人要想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越壯闊,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因此,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生才能充實。書里乾坤,紙上心跡,記載的都是前人的智慧和學識,後來者借著讀其書,便能與其心靈相通,受其教益,為之熏陶,以致遠避世俗的侵蝕,漸達高遠的境界,不亦快哉?所以,聯想自己的讀書生活,我深深感到,讀書,其實是充實生活的精神支柱。從我讀書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讀書是我成長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當裴多菲說「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懂得了做人的價值;當簡愛說「我們是平等的,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我懂得了一個人的自尊;當魯迅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懂得了創造的重要;莊子在無路可走時,面對楚王的邀請,在濮水邊「持竿不顧」!使我懂得了這叫洒脫;蘇軾在匈奴牧羊十九載,始終未放棄歸漢的努力,使我懂得了這叫堅持;文天祥在外族的屠刀下高吟「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我懂得了這叫氣節;海倫在失明又失聰的情況下,毅然堅持學習,最終成為著名的作家,使我懂得了這叫意志;當杜甫說「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我懂得了關心別人的快樂;讀古代的「二十四孝的故事」,使我懂得了這叫孝順;……《魯濱遜飄流記》這部小說,寫魯濱遜乘坐的商船在海上觸礁破碎後飄流到一個荒無人跡的孤島上,靠他自己一個人以頑強的毅力戰勝各種艱難生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最後遇到一艘商船把他救回去了。我讀了這部小說受到很大的鼓舞,懂得人是有力量的,有創造性的,能戰勝各種困難,能戰勝自然。另外,魯濱遜與「禮拜五」之間的充滿人情味的互助、交流,也令我感到非常親切。這本書我也讀了好多遍。所以,讀書是我充實生活的精神支柱。讀書增加人的思想深度。讀書是超越的前提,是自我思想誕生的產床。讀書是讀者與著者的心靈之鏡光明,互相滲透,使光之強度增加。這正如顯微鏡與望遠鏡之所以能使人看見更細微更深遠之事物,是由於利用凹凸鏡之互相重疊,能使光線深入事物內部,將事物內部之情形清楚地反映出來,為人們所見。但是許多人常不知讀書正使自己心靈自身化為重疊凹凸鏡之一,而使人們之聰明智慧的光輝,能照察到更細微更深遠的自然宇宙人生社會之事物與真理者,由此才培養出深度的思想。直接單純的一個思想,從來不會深的。只有對一個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讀書即是在思想古往今來的他人的思想。人只有走過他人所已走過的,才走得遠。人亦只有思想過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得深。因為思想前人的思想,而前人的思想,又是思想更前之人的思想來的。人類的文化史與思想史是無盡的後代人對於以前人之思想再加思想之成果。當人思想前人所思時,其心靈是凹鏡。凹鏡聚合一切來的光線。當人表出其思想留給後人交與他人時,其心靈是凸鏡而分散出光線,重重疊疊的心靈之凹凸鏡之互相反映,形成人類之思想史與文化史,人乃對自然宇宙人生社會中之真理一步一步,更能達微顯幽而極深知遠。人不經顯微鏡與望遠鏡,只憑肉眼,莫有人能了解細胞之構造,亦莫有人能看清天上的星雲。人不多讀書,只憑自己一點聰明智慧去判斷自然宇宙人生社會,又如何能達於細微深遠之事物與真理。所以,我認為,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旅行」。書籍蘊藏了人類文明以來的深刻思考,是最富有的人文精神之所,它要求讀者集中於頭腦的思考,不被表面化的聲色干擾,達到一種較高的人文境界。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讀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升華。思想源於學習,智慧源於思想。我學習諸子百家的思想,使得我也具備了很多他們的思想,而這些思想在我的為人處世和工作實踐中運用,就形成了我為人處世和工作的智慧。學習了孔子的思想,使我更加明確自己的人生價值,使的人生觀更加積極。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孔子這句話,我以前不夠理解,現在我能夠理解了。愈是學習,接觸的未知領域愈多,就愈發現自己的無知,當了教師,才知道教書育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學習了老莊的思想,就知道了人要在這個世界上活得幸福,就必須淡泊名利,對於任何事情都不要過於執著,在物質生活方面要「知足「才能「常樂」。使我認識到,一個多病的皇帝不如一個健康的乞丐,要學會養生,保持身體的健康才是一切幸福和快樂的源泉。學習了韓非子的思想,我就認識到法制的重要。在管理方面,應多一些法治,少一些人治,要做到在符合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制定的規則面前人人平等。這樣,才能使管理更加得人心,更加有效。學習了菜根譚,使我懂得了很多為人處世方面的道理,也使我的心胸更加開闊,看問題想事情更加豁達,與人相處更加和諧。讀書給人最大的勇敢。列寧說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高爾基也說過,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法國軍事家、將軍拿破崙說:「書就是力量,因為書可以幫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力量。」記得我在讀小學時,讀過幾年私熟的父親送我上學讀書的路上,講了不少讀書可以「旺家鎮宅避邪」的故事,其中有一則故事還講過多少遍:話說清代我們彭姓宗族出了個書生,小時候家裡窮,居住在一家地主老財家的房屋後的茅屋,中間還隔著一片竹園,既遮了光線,出門又不方便,書生氣憤不過,想法子嘰諷一下,於是在家的門框上貼切了一幅對聯:「門對千棵竹,家財萬貫書」。地主老財看了發怒,叫人把竹子腰砍成竹樁,書生暗喜,在對聯里加了兩個字,變成「門對千棵竹短,家財萬貫書長」。地主老財又大怒,叫人索性把竹子連根挖了。書生大喜,又在對聯里加上兩字,變成「門對千棵竹短無,家財萬貫書長有」。氣得地主老財一病不起,嗚呼衰哉死了。後來書生中舉做了大官。我父親用這些讀書故事激勵我讀書用心良苦,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可見,喜歡讀書的人是快樂的,而且是無畏的。在後來讀書生活中,我逐漸認識到,書能給人以智慧、勇敢和力量。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了血液,身體就要衰竭,人缺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讀書可聚古今之議論,以生我之議論,聚天下之聰明,以生我之聰明。人有了智慧方可使自己強大,從容面對世界。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環顧往昔,俯視今朝。我們的社會能夠湧現出許許多多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他人利益而奮不顧身,勇敢地犧牲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這不能不說與讀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人們常說:知書達理。誰掌握了真理誰就掌握了世界。讀書有利於認識周圍的世界,陶冶人的性情,能夠激勵人的鬥志,更有利於培養我們健康的品格與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中國有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編寫的。司馬光這個人就很固執,認準的事一定要辦,並且辦到底。固執不一定是好事,但做學問卻需要這種精神。司馬光在48歲到60歲的黃金時代完成了這項大工程。當然,這段時間,他政治上不得志,被貶斥,這也是他能完成這部書的原因呢。所以讀書人最勇敢,常一介書生敢當天下。偉大的導師馬克思窮讀了他之前所有的經濟學著作,發現了剩餘價值規律,指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一下子開闢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紀元。他們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觀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這是常人之所難及。恩格斯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思稱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我國歷史上的諸如「五四」運動,都是學生首當其衝。像毛澤東當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識分子而獨上井岡山,面對腥風血雨堅信能再造一個新中國,他懂得階級分析、階級鬥爭這個理。像馬寅初那樣,敢以一朽老翁面對洶洶批判,而堅持到勝利。因他懂得人口科學這個理。同時,讀書又給人最大的智慧。許多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者,就是以自己的智慧,使世界一下子進入一個新世紀。從他們的經歷中,我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一個人如果不善於通過讀書以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那麼這樣的人肯定是軟弱的。一個人要成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讀某方面的書,要有所發現和創造就得先讀過前人積累的書。讀書的力量是無形的,它蘊涵在「蓄之積久」中。勤於讀書,既增長才幹,豐厚學養,而且還能陶冶性情,提高品格。讀書,除了鍛造一個個不屈的靈魂外,還能夠改變人的境遇。讀書不但可以打造思想,而且可以獲取力量,這力量在於除了能培厚一個人的學養外,還給人以潛在的教化與激勵。書中迸射的科學光芒,幫助人類找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力量,靠人的主動性去征服自然,創造日益豐富的物質文明,使人們的生活形態,由低級走向高級,逐步過上富裕小康的日子。對人類這個群體是如此,對人類中的個體更是如此。讀書是對一種信念和生活方式的堅守。讀書可以把人帶入另一種境界,讓貧乏者富有,空虛者充實,卑瑣者高大。諸葛亮說過:「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林語堂也說過,讀書能讓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古人說:「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說:「讀書之于思想感猶如運動之於身體,運動使人健壯,讀書使人賢達。」美國作家愛默生也說:「即使到了最文明的時代,讀書仍將是最大的樂趣,書能使受益者逢凶化吉。」郭沫若說:「能讀書,才必博;能養氣,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廢。」 由此可見,讀書不僅能增加你的知識,廣博你的學問,還能提高你的修養,陶冶你的情操。我在讀書中體會到,讀書使人明智,使人善辯,使人深刻,使人進步。讀書可以修身,可以養性,可以怡情,可以改變人的形象,重塑自我,開闊眼界,豐富生活。真正的讀書人,一卷在手,平添幾分儒雅,字裡行間,閱盡人間蒼桑。腹有詩書,其品自高。一個人可以通過讀書、也需要通過讀書怡情益德。讀書,可以讓你如春雨一樣細膩,讀書,可以讓你像夏菏一樣清醇;讀書,還可以讓你像秋菊一樣堅強;讀書,可以讓人像冬松一樣挺拔。讀書讓人不浮躁,對於時常處於焦慮狀態的人,這當是養生方法之一種,且可使自己的行動從容。書讀的多了,便會有一種脫俗之感,超然物外,在物慾橫流的塵囂之中,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隨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傲然面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讀書讓人精神飽滿而變得充實有涵養;讀書使人懂得萬事有得必有失,不再優柔寡斷貽誤戰機;讀書讓人牢記一個人只是沙粒滄海一粟,「平平淡淡才是真」,勝不驕,敗不餒;讀書使人心地思善、務善,以德作為心靈的崗哨,不斷清除內心的不良的慾望,使自己不越軌,不信邪,永遠保持一顆炎熱、思進之心;讀書使人品行端正,精神富有,從而能自覺地遵紀守法,消災滅禍。讀書的人,較少刻毒與卑劣,因為書中的光明,日積月累浸染著節操。當我們把一個不讀書者和一個讀書者的生活上的差異比較一下,這一點很容易明白。那個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他的生活是機械化的,刻板的;他只是跟幾個朋友和相識者接觸談話,他只看見他周圍所發生的事情。他在這個監獄裡是逃不出去的。可是當他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他立刻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書,他便立刻接觸到世界裡一個最健談的人。這個談話者引導他前進,帶他到一個不同的國度或不同的時代,或者對他發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討論一些他從來不知道的學問和生活問題。培根說,讀書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可以剷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礙,閱讀使人充實。當你空虛時,也許書是葯,讀之入耳入腦入心,多一些力量抵禦空虛。讀書過程中不斷地反思,我也慚愧自己的一些幼稚的做法與自私,書像一個老師,不斷地督促我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閱讀。每當我回首往事的時候,不至於傷天害理而再內疚,不至於怨天憂人而再憤懣,不至於因為碌碌無為而再羞愧,也不至於虛度年華而再慚悔。讀書讓我知道了天地間很多奧秘,而且知道還有更多的奧秘,不曾被人揭露,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喧囂紛雜的干擾,裝潢門面的事不幹,自欺欺人的傻事也不做,只有超凡脫俗靜下心來,扎紮實實讀書。讀書是每顆嚮往自由的靈魂對抗喧囂塵世的最好方式。讀一本書就獲得一分自由,讀的書越多,獲得的自由度就越大。經過點點滴滴的讀書積累,精神世界逐漸豐富多彩,思想開始活躍,行為更加理性。
推薦閱讀: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原來這麼有科學根據
巴菲特的理財秘訣 學習、讀書、總結
暢想之星 陪你讀書 | 第八期
《命理一得》讀書筆記《論富》之三
潭州雨夢 讀書感賦之五

TAG: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