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寫出《蛙》莫言距諾獎已不遠

寫出《蛙》莫言距諾獎已不遠 日期:2012-10-20 作者:曹元勇 來源:文匯報

  • 寫出《蛙》莫言距諾獎已不遠 從給莫言做責任編輯談起

      曹元勇

      我與莫言先生在出版上的合作,從2000年編輯出版「莫言精短小說系列」三本書開始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我作為編輯出版過他的很多作品的出版人,感到無比榮幸,也由衷地為莫言先生和中國文學感到驕傲。莫言的獲獎,無疑是他二十多年文學勤奮耕耘在國際文壇獲得巨大成功的歷程碑,對脆弱的中國文學更大規模地融入世界文學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生活中為人厚道、謙和的莫言,其文學創造力和影響力,早已享有世界聲譽。如今,他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是水到渠成、實至名歸的。他的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作品廣泛汲取外國現代文學和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的豐富營養,深深植根於中國民族的現實土壤,創造了瑰麗磅礴的「高密東北鄉」文學王國。這個「文學王國」,在鄉土敘事、現實主義、民族形式等眾多方面繼承並發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文學的眾多重要文學命題,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版圖乃至世界文學版圖中最為重要的文學現象之一。與莫言交往、合作十幾年,我最大的榮幸就是2009年編輯出版了他的長篇小說《蛙》。最初讀完這部藝術水準上乘、敢於直面重大現實問題、思想內容厚重的作品時,我發自內心地感到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不遠。

      我初次見到莫言,要追溯到1998年的初春。那時,我進上海文藝出版社做編輯還不到一年。之前,在學校讀書時,我和兩位師兄弟出於對莫言長篇小說《酒國》的激賞,搞過一個文學對話。有這件事打底,我到北京出差時,便鼓足勇氣登門拜訪了莫言。記得我當時還真有點緊張,因為畢竟是第一次面對面坐在自己心目中了不起的小說家面前;但莫言身上的謙和氣質很快消除了我的忐忑心理。喝著莫言親自沖泡的普洱茶,我們從他的《酒國》和塞爾維亞作家帕維奇的《哈扎爾辭典》談到未來小說開放的文體結構,從鄉村複雜的現實談到日本譯者翻譯《豐乳肥臀》可能碰到的語言難題,從中國民間的狂化、戲謔、苦中作樂現象和精神談到巴赫金關於拉伯雷的研究。那次在不知不覺中過了兩個小時的交談,讓我在文學觀念上受益無窮。在那之後,我幾乎每年都能見上莫言一兩次,每次見面都充分享受與他交談國內外文學等話題的樂趣。隨著與莫言見面次數的增多和對他的作品的不斷閱讀,我不僅越來越深地折服於他在文學上令人驚嘆的旺盛想像力和創造力,也越來越強烈地為他身上的謙卑品格所感染。我發現,對莫言來說,謙卑絕不僅僅是一種為人處世的美德或姿態,它同時也使他獲得了一種觀察現實和世界的獨特方式。而且,他還把這種謙卑自覺地滲透到他的所有寫作之中。自覺的謙卑使他不需要故弄玄虛的文字遊戲,而是把寫作的根深深扎入肥沃的民間土壤。

      我與莫言先生在出版上的合作也是從十餘年前開始的。最初是2000年編輯出版「莫言精短小說系列」三本書(即《老槍·寶刀》、《蒼蠅·門牙》、《初戀·神嫖》)。當時的主要想法是,無論文學界還是政府和讀者,對長篇小說極其重視,但對在創作中要求極高的短篇小說卻比較忽視;而我們中國文學在短篇小說方面則是富有深厚傳統的,比如明清時期有「三言兩拍」,現代文學中很多作家更是以短篇著稱,魯迅先生的小說則更是只有三本短篇小說集。至於外國,有很多優秀作家在短篇小說方面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令人敬服,如喬伊斯的《都柏林人》等;而且外國許多重要的文學獎項也經常獎給一個作家的短篇小說集,哪怕那是作家的第一本書。基於這些想法,我和莫言先生一拍即合,迅速編選出版了那套「莫言小說精短系列」。在那次合作之後,2005年,我又把他的所有短篇小說,包括他剛出道時的短篇作品,彙編成兩卷,以「莫言短篇小說全集」的形式出版,同時還出版了他的長篇舊作《紅高粱家族》和《食草家族》。就這樣,從2008年開始,在莫言的厚愛和支持下,我又陸續編輯出版了他的「獲獎長篇小說系列」五種、「長篇小說系列」四種、「短篇小說全集」新版兩種、新長篇小說《蛙》、和他的「中篇小說系列」三種,不同版本前後累加有十幾種,幾乎囊括了他的全部小說作品。這其中,最值得感謝莫言的,就是他把自己醞釀十年、筆耕四載的新長篇《蛙》交給我編輯出版。這部作品在2011年為莫言贏得了國內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

      最初這部小說書名叫《姑姑與蛙》,我在翻閱古希臘喜劇大師阿里斯多芬的劇本時,發現阿里斯多芬有個劇本叫《蛙》

      《蛙》是莫言的第十一部長篇小說。2009年7月中旬,他把這部新作的電子稿發給我之後,連續三天,我完全沉浸在對這部結構令人耳目一新、但敘述語言一改作者以往風格的新作之中。我記得,當時讀小說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的時候,我的心情特別沉重,有種如同置身非人世界的無奈、絕望和疼痛。這部小說最初書名叫《姑姑與蛙》,後來幾經斟酌,想了好幾個書名,但都感覺不甚理想。我在翻閱古希臘喜劇大師阿里斯多芬的劇本時,發現阿里斯多芬有個劇本叫《蛙》,便發簡訊告知莫言。最後,我們覺得書名只有一個字的情況在中國文學中雖然極為少見,但時間長了,也還是挺有力量的,比如巴金的《家》,更何況「蛙」在中文語境中的含義又是那麼豐富。於是,《蛙》的書名就這樣確定下來。

      與莫言以往的重要作品,如《紅高梁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相比,我感到《蛙》這部作品至少具有以下六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人物形象突出。小說主人公姑姑是中國文學中最奇詭、感人的鄉村婦科醫生形象,她的人生經歷可謂波盪起伏、感天動地。而且正是通過塑造姑姑的形象,莫言一方面非常深刻地表現了中國人對生命的敬重、悲憫和罪感,一方面又生動展示了我國六十年波瀾起伏的鄉村生育史。

      第二,成功表現知識分子的精神矛盾。故事的敘述人蝌蚪不是故事的局外人、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反思者,在揭示社會問題的同時,他也在為自己的罪而痛苦和懺悔著。由此,小說入木三分地剖析了當代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精神世界。

      第三,小說成功運用了書信體這一歷史悠久的小說模式,讓讀者感到小說故事如同發生在眼前。同時,因為使用書信體,小說的敘述語言一改作者以往那種大肆鋪張、汪洋恣肆的敘述風格,在前三部分顯得極為平實和剋制;直到第四部分寫到當下現實時,才重現了作者以往那種非狂歡化敘述不足以穿透複雜現實的敘述貌相。

      第四,小說的整體結構堪稱新穎和縝密;前面四部分由書信、元小說敘事構成;而在小說的最後部分,則安排了一個如夢似幻的話劇,把小說所要挖掘的計劃生育背景中、特別是當下現實中所出現的各種尖銳問題,機智、巧妙、別開生面地傳達出來,把小說人物的各種心態更為生動地展示出來。而且這樣的小說結構也大大拓展了小說的表現空間。

      第五,罪感描寫和懺悔意識。整部小說在敘述姑姑一生的同時,也敘述著姑姑和敘述人蝌蚪的罪感的發現;前者的罪感發現是中國傳統式的,後者則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的西方式罪感。到了小說最後部分的話劇里,姑姑的罪感依然發自靈魂深處,而蝌蚪卻表現出了深層無意識的另一面。

      第六,引入國際化因素。小說中大量引入了國際化的細節,這些細節有機地融入了整部作品,而不是牽強附會的枝節。比如講述人寫信的對象是日本作家杉谷義人,寫作劇本的參照對象是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薩特;小說中有一個重要人物一家人具有俄羅斯血統;小說中的一個重要場景——堂吉訶德飯館處處取材於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名著《堂吉訶德》,等等;這種處理方式在當代中國小說中並不多見。

      當然,《蛙》的藝術成就和深刻內蘊,遠非這裡列出的六個方面所能涵蓋。因為對這部充滿新意和突破的作品,可以有很多種讀法。你可以把它當作描寫鄉村婦科醫生姑姑一生經歷的長篇小說,當作為主人公姑姑樹碑立傳的小說。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書寫中國近六十年鄉村生育史、直面當代中國現實難題的史詩。你還可以把它當作剖析中國知識分子卑微靈魂深處矛盾的小說,或是當作描寫罪感與救贖的作品。當然,你也可以根據小說由五封書信、四篇元敘事和一個劇本構成,把它當作一部實驗文本;或是,從這部小說的文本內在關係出發,把它當作一部關於一個藝術文本(小說中的劇本《蛙》和整部小說《蛙》)如何誕生的作品。但是,無論選擇哪種讀法,《蛙》都會讓你強烈感受到莫言在小說藝術上拒絕墨守陳規、銳意求變的勇氣和創造力,他對生命的敬畏意識和悲憫情懷,以及作為知識人面對巨變時代現實世界的精神糾結和痛苦。

      我相信,在促使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把今年的大獎頒給莫言的因素中,《蛙》是起了作用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宣布莫言獲獎時專門提到《蛙》和《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幾部作品,即可為證。

      最後,祝賀莫言先生,祝福中國文學!

      (作者為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

    推薦閱讀:

    莫言抄寫《講話》是怎麼回事?
    睡前消息【17-09-16】周末事情還不少
    莫言語錄
    從莫言到楊惠姍
    為什麼說日本文學界只關注中國三個作家(莫言、閻連科、殘雪)?

    TAG: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