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義論語解讀10——鄉黨篇第十

安德義論語解讀——鄉黨篇第十

【題解】

本篇編者取「孔子於鄉黨」一句中「鄉黨」兩字作為篇名。篇章節次分合,多有分歧,筆者分為26章。

上篇談「至聖」,談至聖的德與行,本篇談「至聖」之行「至聖」之禮。本篇記載的是孔子飲食起居,坐卧行走的各項日常禮儀,有言語之禮,儐相之禮,朝會之禮,服飾之禮,祭祀飲食之禮,鄉人會合之禮,饋贈之禮,受賜之禮,行走之禮,一個「禮」字,貫穿全篇。「禮」也是因地因時不同而隨時變化。

《四書辨證》:『孔子於鄉黨』至『誾誾如也』,言孔子言語之變。自『君在,踧踖如也』至『私覿,愉愉如也』,言孔子容貌之變。自『君子不以紺緅』至『必有明衣』,言孔子衣服之變。自『齊必變食』至『必齊如也』,言孔子飲食之變。自『席不正不坐』至『不親指』,言孔子應事接物之變。按此皆聖人之時,故末借孔子言點出時字作結。」

【原文】

10.1孔子於鄉黨①,恂恂如也②,似不能言者③。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④,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⑤,侃侃如也⑥;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⑦。君在,踧踖如也⑧,與與如也⑨。

【注釋】

①鄉黨:父兄、宗廟之所在地,也即本鄉本土。古代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 ②恂恂(xún)如:溫和恭順的樣子。如,形容詞詞尾。 ③者:助詞,用在陳述句末,表示比擬。前面有動詞「似」呼應。可譯為「……似的」或……一樣」。 ④便便:同「辯辯」,形容說話明白清楚,非常健談。 ⑤下大夫: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有不同級別。最高一級稱為卿,即上大夫,其餘稱為下大夫。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⑥侃侃(kǎn)如:溫和快樂的樣子。 ⑦誾誾(yín):正直而恭敬的樣子。 ⑧踧踖(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⑨與與:意思同「徐徐」。也即威儀適中的樣子,面對國君神情態度既不過分緊張,也不顯得輕慢。

【語譯】

孔子在家鄉時,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一樣。孔子在宗廟內、朝廷上,非常健談,講話明白清楚,只是說話比較謹慎罷了。孔子上朝(沒有見到君主前),同下大夫交談,顯得溫和而快樂;同上大夫交談,顯得正直而恭敬。國君臨朝聽政,孔子恭恭敬敬,而又十分謹慎,神情態度既不過分緊張,也不顯得輕慢。

【解讀】

本章記載孔子對不同人而採用不同的語態、語調以及語氣。

孔子對說話的要求既多且嚴,他認為君子說話一點兒不能馬虎隨意,「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苟」,苟且,馬虎,隨便。並且說話要嚴謹,「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做事要多,說話要少,「敏於事而慎於言。」說話要看對象,「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說話要講究契機,當說則說,不當說則不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浮躁」、「隱瞞」、「瞽瞎」三者皆是未能把握講話的契機。孔子不僅有以上要求,重要的是他更注意說話時的容貌態度以及語調語氣的變化。在父兄宗族鄉人中講話,謙卑遜順,迂訥遲滯;在宗廟朝廷講話,曉暢明晰,輕快流利;與下大夫講話,溫和快樂,簡捷剛直;與上大夫講話,正直恭敬,和悅而諍;與君王講話,恭敬局促,但行步安詳。「恂恂如也,便便言。」是講話的語態,「似不能言者,唯謹乎!」以及「屏氣似不息」皆是說話的語氣,「侃侃如也。」「誾誾如也。」「躇踖如也。」「與與如也。」既有說話的語態,又兼說話的語氣。今人講話卻不注意語態語氣語調,今人研究語言學,多研究靜態語言學,而不研究動態語言學,記錄孔子語態語氣的句子雖然不多,但足以窺見古人對說話要求的具體翔實。

一句話要說得達到目的,其中說得「對不對」,所佔的比例大約是30%,「好不好」所佔的比例大約是70%,這70%都表現在說話時的態度、動作、語氣、語調等似乎不重要的輔助手段上。孔子不僅是一位仁道推廣者,更是一位語言大師,語言猶如推行仁道的雙翼,如果沒有語言的翅膀,仁道推廣難能獲得成功。

明代思想家呂坤在《呻吟語》中說:

「簡而當事,曲而當精,精而當理,確而當時。一言而濟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謂修辭之善者。其要有二:曰澄心,曰定氣。」

也是對語言的目的性所做的要求。但他也僅僅是對語言精確度,簡潔度,以及語言內在的發聲吐語時的寧靜之氣所做的具體要求。要求雖然很高,但未能涉及說話時的語態、語調、語氣。

語態、語調、語氣在言語表達中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又很難記錄的東西,孔門弟子們挖空心思用了一系列的疊音詞來記錄描繪,這些疊音詞在今天看來(即便是在當時)也是很難準確描摹或詮釋的文字,今人讀來也只能以意逆志,揣摸而己。但在今人的言語運用中不能不詳加探索,仔細體會而認真學習。

【原文】

10.2君召使擯①,色勃如也②,足躩如也③。揖所與立④,左右手⑤,衣前後,襜如也⑥。趨進,翼如也⑦。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注釋】

①擯:通「儐」。儐是負責接待賓客的官員。這裡活用作動詞,指接待賓客。 ②色勃如也:臉色立刻變得莊重的樣子。 ③躩(jué)如:快步走的樣子。 ④所與立:和他站在一起的其他儐相。所字結構,有名詞性質。 ⑤左右手:使手向左、向右。即向左或向右拱手。 ⑥襜(chān)如:整齊的樣子。 ⑦翼如:像鳥兒展翅一樣。

【語譯】

魯國國君召孔去接待賓客,孔子的臉色立刻變得莊重起來,腳步也快了起來。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其他儐相作揖,向左或向右拱手,衣服隨之前後擺動,卻整齊不亂。快步向前的姿態像鳥兒展翅一樣。賓客辭別走後,他一定要向國君復命說:「客人已經不再回頭走遠了。」

【解讀】

本章記載的是孔子擔任儐相時的容貌、動作、神態。「色勃如也。」寫其神態,受命之初,端莊嚴肅。「勃如戰色。」端莊而不矜持,嚴肅而不呆板。「足躩如也。」寫其足部動作,碎步急趨,快而不亂,疾徐有度。「揖所與立,左右手。」寫其手部動作,作揖打拱,依次而行,或左或右,循序漸進。「衣前後,襜如也。」寫其服飾體態,「揖必俯其首,揖畢而仰,揖分左右,又兼俯仰,衣亦隨之前後轉擺。」「襜如」,整齊狀,衣裳前後擺動而不亂。以上均為分體動作,「趨進,翼如也。」方是整體動作。儐相從中庭進至阼階,其間數十步,不宜行緩,仍需碎步急趨,步態較前稍快,雙臂輕舒,猶如鳥兒展開雙翅,輕盈自然。「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接待完畢,客人已走,儐相需行注目禮,以待客人遠去,而不回頭,並向君王報告「賓不顧矣。」善始善終。

如此小心謹慎,不是我們想像中揮斥方遒,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瀟洒自如的聖人,而是生活中的凡人,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參見君王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不苟行隨意,平凡到極處便是聖人,這就是孔子——一代至聖先師。

【原文】

10.3入公門,鞠躬如也①,如不容。立不中門②,行不履閾③。過位④,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⑤,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⑥。出,降一等⑦,逞顏色⑧,怡怡如也⑨。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注釋】

①鞠躬如:這裡指謹慎恭敬的樣子。 ②立不中門:古禮,士大夫出入國君宮門時,只能由門中央所豎的兩個短木(叫作「臬」)的右邊進出門,而且不能踩著門坎。中門:即門的中央,指兩個「臬」之間,供國君出入。 ③閾(yù):門坎。 ④過位:古代大臣們議論政事,入朝經過國君站立的門、屏之間的位置時,國君雖不在,但臣子們的態度依然恭敬嚴肅。 ⑤攝:提起。齊:衣服的下擺。 ⑥屏氣:屏住呼吸,憋住氣。 ⑦降一等:從台階上走下一級。 ⑧逞:放鬆,舒展。 ⑨怡怡如:和悅輕鬆的樣子。

【語譯】

孔子走進國君的宮門時,非常謹慎恭敬,好像沒有容身之地。也不在中門站立,進門時,不踩門坎。經過外朝國君的虛設之門時,神色態度立刻嚴肅莊重起來,腳步也加快了,遇人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的樣子。他提起衣服下擺走上堂時,顯得謹慎小心,憋住氣,好像停止了呼吸一樣。出來後,走下一級台階,神態臉色才舒展起來,現出輕鬆愉快的樣子。下完了台階,便快步向前,像鳥兒舒展開翅膀一樣。回到自己位置後,又是一副恭敬小心的樣子。

【解讀】

本章記載的是孔子入朝拜君王時的動作、神態。由外朝而治朝而燕朝。

「公門」,爭議頗多,難能詳考,大而言之,朝廷之門,指外朝大門。「鞠躬如也。」「鞠躬」,非曲身致禮,廬文弨《龍城杞記》解為「謹敬也」,意即「謹慎恭敬」。「鞠躬如也,如不容。」寫入朝時的神情狀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不容」,似無存身之地,小心翼翼,恭之敬之,謹敬自斂。「立不中門,行不履閾。」或走或停,停則側身而立,行則跨檻而去。「立」亦含「行」,「行」亦含「立」,互文足義,「行不履閾」,亦含「立不履閾」,「立不中門」,亦含「行不中門」。「中門」,錢穆《論語新解》說:「門兩邊立長木,謂之棖。中央豎短木,謂之闑。門以向堂為正,東為闑右,西為闑左。東西各有中。出入之法,主由闑右,賓由闑左。禮,士大夫出入君門由闑右。諸侯西一門常掩,謂之賓門。臣統於君,故出入亦由東門。君行出入始中門,非尊者皆偏近闑而行,以避尊者。」「過位」,由雉門而治朝,「古禮,君每日在治朝與群臣揖見,此位即君在治朝所立之位。議論政事,則在路寢之朝。治朝退,適路寢,則治朝之位虛。群臣遇議政當入內朝,則過此位。過位必敬,故色勃如而足躩如。「其言似不足者」,謂同朝者或與語,不得不應,然答而不詳,如不足。既過位,漸近君。「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孔子雖過治朝君主空位,也十分恭敬,態度嚴肅,似有君主在位的樣子。然後撩起衣服下擺,由路門而燕朝拜見君主。宋?朱熹說:「禮,將升堂,兩手摳衣,使去地尺,恐懾之而傾倒失容也。屏藏也,息,鼻息出入者也。近至尊,氣容肅也。」恭敬嚴肅而凝神屏氣,拜見結束,出朝,走下台階,面色舒緩自如,快樂而又高興。朱熹注說:「等,階之級也。逞,放也。漸遠所尊,舒氣解顏,怡怡和悅也。沒階,下盡階也。趨,走就位也。複位踧踖,敬之餘也。此一節記孔子在朝之容。」

【原文】

10.4執圭①,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②。享禮③,有容色④。私覿⑤,愉愉如也⑥。

【注釋】

①圭:一種上圓下方的玉器,舉行典禮時,臣都拿著不同質量的圭。這裡指大夫出使別的諸侯國時,拿在手裡代表君主的土圭。 ②蹜蹜(sù):腳步細碎頻促的樣子。有循:即有所循。沿著……走。循:沿著。 ③享禮:即享獻禮。指使者向所出使的國家貢獻禮物的一種儀式。使者初到出使之國,先行聘問禮,聘問之後,就舉行享獻禮儀。使臣把所獻的禮品全部羅列廷堂。享:獻。 ④有容色:和顏悅色。 ⑤私覿(dí):私人身份的會見。覿:相見。 ⑥愉愉如:輕鬆愉快的樣子。

【語譯】

(孔子出使到別的諸侯國,)舉著圭,恭敬謹慎,好像舉不起來的樣子。上面手與心一般齊,相當於拱手作揖;下則如遞物與人,不低於腹部。臉色很莊重,好像在戰慄一樣,腳步細碎緊湊,像是沿著一條線向前走一樣。直到贈送禮物的儀式開始,才和顏悅色起來。以私人身份和對方君臣會見時,更是顯得輕鬆愉快。

【解讀】

本章記孔子出使鄰國之禮。

「鞠躬如也,如不勝。」敬慎之狀。「上如揖,下如授。」謹慎之狀。「勃如戰色。」肅穆之狀。「足縮縮如有循。」庄謹之狀。「享禮,有容色。」和悅之狀,「私覿,愉愉如也。」輕鬆自如之狀,由敬謹肅庄而和悅輕鬆,恰如其分,恰到好處。

《論語集解》:

包咸曰:「為君使聘問鄰國,執持君之圭。鞠躬者,敬慎之至。」鄭曰:「上如揖,授玉宜敬也。下如授,不敢忘禮也。戰色,敬也。足縮縮如有循,舉前曳踵行也。」

宋?朱熹註:

圭,諸侯命圭。聘問鄰國,則使大夫執以通信。如不勝,執主器執輕如不克,敬謹之至也。上如揖下如授,謂執圭平衡,手與心齊,高不過揖,卑不過授也。戰色,戰而色懼也。縮縮,舉足促狹也。如有循,高所謂『舉前曳踵』,言行不離地,如緣物也。」

【原文】

10.5君子不以紺緅飾①,紅紫不以為褻服②。當暑,袗絺綌③,必表而出之④。緇衣⑤,羔裘;素衣⑥,麂裘⑦;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⑧。必有寢衣⑨,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⑩。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⑾,必殺之⑿。羔裘玄冠不以吊⒀。吉月⒁,必朝服而朝。

【注釋】

①紺(gàn):青中透紅的顏色。這是齋戒服飾的顏色。 緅 (zōu):黑中透紅的顏色,即絳色,比紺色更暗,是喪服的顏色。飾:衣服領子的鑲邊。 ②褻(xiè)服:平常在家時穿的衣服,即便服。褻服不用紅紫色,是因為夏天人們認為紅紫色是貴重的顏色,只能作禮服的顏色。 ③袗(zhěn):單衣。這裡活用作動詞,當穿單衣講。絺(chī):細麻單衣。 綌(xì):粗麻布衣。 ④表而出之:把麻布單衣穿在外邊,裡面還要襯有內衣。表:表面,外面。這裡活用作動詞,當穿在外面。出之:使麻布衣露在外面。也即穿在外面,和「表」意思一樣。 ⑤緇(zī):黑色。 ⑥素:白色。 ⑦麂 (ní)裘:小鹿皮做成皮的衣袍。按古代穿皮衣,其毛坯向外,所以外面必須穿罩衣,即這裡所說的緇衣、素衣、黃衣。這些外衣必須與皮衣顏色相配。麂 :小鹿。 ⑧短右袂(mèi):右手的袖子短一些。這是為了便於做事。袂:袖子。 ⑨寢衣:指睡衣。古代大被叫衾,小被叫被。 ⑩狐貉之厚:厚手的狐皮貉皮。 ⑾帷裳: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用整幅布做成,多餘的布打成褶縫,不裁掉,故上窄下寬,像幃帳。 ⑿殺(shài):去掉,剪裁。 ⒀玄冠:黑色的禮帽。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古代用作吉服,故不能穿戴它去弔喪。弔喪要穿白色喪服。 ⒁吉月:每月初一。

【語譯】

孔子不用青透紅或黑里透紅顏色做衣領的鑲邊,不用紅色和紫色的布做平時家居穿的便服。夏天,穿粗的或細的麻布單衣時,一定穿在內衣的外面。冬天,穿黑色的羔羊皮袍,外面是配黑色的罩衣;穿白色的小鹿皮袍,則配白色的罩衣;穿黃色的狐皮袍,則配黃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長一些,但右邊的袖子短一點。睡衣一定要有的,它的長度是一身半,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墊。服喪期滿以後,任其佩戴各種飾品。除上朝和祭祀時穿的禮服外,其它衣裳一定要剪裁掉多餘的布。不穿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黑色的禮帽去弔喪。每月初一,一定穿著上朝的禮服去朝拜國君。

【解讀】

本章記載孔子的衣著服飾。

宋呂大臨《論語解》說:「言孔子衣服之變」。因變化繁複,孔子服飾呈三大特點:

第一,品類繁多。有禮服、便裝;夏有麻衣、冬有皮袍、外有罩衣、內有襯衣、喪有喪服、寢有睡衣、行有便衣、坐有皮墊、入朝有禮服,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第二,色彩協調,「緇衣,羔裘。」黑色罩衣配紫色羔羊皮袍,「素衣,麑裘。」白色罩衣配小鹿皮袍,「黃衣,狐裘。」黃色罩衣配狐貉皮袍,更有趣的是天青色和鐵紅色不能做衣服的裝飾品。紅色、紫色布料不能做便裝。「惡紫之亂朱。」服飾色彩雅靜而又協調,變化多姿而又符合禮制。梁?劉勰說:「正采耀於朱藍,間色屏於紅紫。」「五色雜而成黼黻。」

第三,規定嚴格。孔子服飾變化之繁,也因禮制規則之多,①是色彩上的規定「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緇衣羔裘」類,皆屬色彩上的規定。②時間上的規定。冬夏、春秋四季變化。夏天「袗絺綌」,冬天「羔裘,狐貉」。③行動上的規定。坐「狐貉之厚以居」用狐貉的厚皮做坐墊。寢,「必有寢衣」;行,「必朝服而朝。」④尺寸上的規定。「褻裘長,短右袂。」家居皮袍比較長,便於幹活,右邊的袖子要短,「寢衣」,「長一身有半」,睡衣要比身體長二分之一。⑤喪前喪後的規定。「去喪,無所有配。」喪必哀,喪前必須除去一切裝飾品,喪後可配各類裝飾。

諸多規定,令人目不暇接。今天出門應對禮儀沒有如此繁雜,規定沒有如此詳細,但孔子對禮制的一絲不苟,對生活嚴謹認真的態度,對細節的考究,仍然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這個民族向來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民族。當今之世,國民個性懈怠懶散,隨意馬虎,極缺規則意識,是否也可從細節小處做起,學一學我們的古人,學其精髓,而不是學其枝節。

【原文】

10.6齊①,必有明衣②,布。齊必變食③,居必遷坐④。

【注釋】

①齊:(zāi)通「齋」,齋戒。古人祭祀前必須齋戒,齋戒前必須沐浴。 ②明衣:沐浴後穿的浴衣。 ③變食:改變平常的飲食,指不飲酒,不吃葷,不吃蔥、韭、蒜等濃厚氣味的菜蔬。 ④遷坐:指從內室遷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居。

【語譯】

孔子沐浴齋戒時,必先準備好用布做的浴衣。齋戒時,一定要改變日常的飲食,住宿也要迴避女眷,由內室改遷到外室去。

【解讀】

本章與後兩章,構成一個整體,本章在前後章次中屬過渡章節。「齊,必有明衣。」「齊」 即「齋」,「明衣」,即沐浴時之衣,齋戒要焚香沐浴,一定要穿浴衣,並且要用儉樸的布料做成的衣服,「齊必有明衣」句承上章。「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齋戒一定要改變飲食,遷移卧食,夫妻分居。「齋必變食。」啟下章,下章談齋戒飲食。以「變食」為主體內容。

【原文】

10.7食不厭精,膾不厭細①,食饐而餲②,魚餒而肉敗③,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④,不食。不時⑤,不食。割不正⑥,不食。不得其醬⑦,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⑧。唯酒無量,不及亂⑨。沽酒市脯⑩,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釋】

①膾(kuài):切細的牛羊魚肉。 ②饐餲(yì aì):指放久,變餿臭了的食物,程度上有區別。 ③餒(něi):魚腐爛。敗:肉腐爛。這裡都指不新鮮。 ④失飪(rèn):指烹調得不好。飪:烹調。 ⑤不時:指有關祭祀規定的時間。 ⑥割不正:古人宰殺牛羊時,分解肢體有一定的分法。不合指定分法的叫割不正。 ⑦不得其醬:吃不同的肉食要用不同的佐料醬醋等,不得其醬:指所食的東西與作料的醬等不相配。 ⑧氣(jì):通「既」。《說文》:「小食也。」指飲食適可而止。 ⑨亂:神志錯迷,指酒醉。 ⑩脯(fǔ):熟肉乾。撤:同撤。

【語譯】

孔子飲食的習慣是糧食舂得愈精愈好,魚、肉切得愈細愈好。食物放久變了味,魚和肉不新鮮,都不吃。食物的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烹調得不當,不吃。不是時鮮菜蔬,不吃。刀工不規則,不吃。作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儘管很多,但不能吃得超過主食。酒不限制,但不能喝醉亂性。從市場上買來的酒和熟肉乾,也是不吃的。不撤薑末的食物唯有不多吃。

【解讀】

本章講祭祀期間的飲食。

本章句式均是「不」字句,「不厭」2句,「不食」8句,「不使勝食」、「不及亂」、「不多食」3句,這不吃,那不吃,要求苛細嚴謹。孔子對飲食如此苛細嚴格的要求,儼然一位世之罕見的美食家,與孔子一向提倡的教誨格格不入,如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又說「飯疏食,飲水,樂在其中。」又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自相矛盾,是否孔子對別人要求是一套,對自己要求又是一套呢?前人對此章解釋,也因替聖人諱,曲盡其意,想方設法從各個角度為之解釋,使許多意義本來十分顯豁的,變得晦暗起來了。

筆者以為「鄉黨」全篇全記載一個「禮」字,言語之禮,儐相之禮,入朝之禮,出使之禮,服飾之禮,飲食之禮,事君之禮等等。本章當是飲食之禮,問題在於這是何時的飲食之禮。接上章看,「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齋必變食」,講的就是齋戒祭祀,「變食」即變祭祀之食。本章順接「變食」而言,當是宗廟祭祀飲食之禮。不論是從全篇內容看,還是從前後章次看,抑或是從孔子一向儉身而行的品德來看,本章講的均是祭禮之飲食,供奉先祖,致其誠敬,飲食嚴格,當是誠敬盡哀之表現,非閑居飲食之習慣,也非閑居之飲食。

本章可分三類:

第一、兩「不厭」。講究祭祀食物的精緻,「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大米要舂得精白,麵粉要磨得精細,魚肉要切得細碎,烹飪要精緻,因為祭祀所用,必須講究。

第二、八「不食」:①壞透了的不食。「食饐而餲,魚餒而內敗。」食物經久而腐敗變味變質,這是食物的重度腐敗,從裡到外都已壞透,堅決不食。②表面壞了的不食。「色惡不食。」食物腐敗變質,一般是由外而內,「色惡」,表皮壞了,內部可能沒有壞透,去皮留核似乎可食;從祭祀精潔角度講,表皮已壞,即為不潔之物,對先祖不恭。③內核壞了。有的食物表面完好無損,它的腐爛是由內而外,內部完全壞了,僅從氣味中表現出來,「臭惡不食。」氣味難聞的食物一般是由內而外的腐敗,祭祀時也為不潔之物。④半生不熟的。「失飪」,即烹飪中未煮熟的食物。⑤「不時,不食。」朱熹認為是指不成熟的果實,鄭玄認為是不到規定進餐的時間,「非朝夕日中之食。」均依據不足。筆者認為「時」是指祭祀規定的時間,不到祭祀規範要求的時間不食。「不時」,同時也是「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也。」「不時」就是超過三日的食物,不去吃了。不假繁引,勿須繁證,納入祭祀這個系列過程中,「不時」之含義則皎然明白。包括前①至④所認定「不食」的內容,均因超過規定的時間而腐敗或變色或變味。⑥「割不正,不食。」按祭祀禮制規定切割方正,合乎盡寸,否則不祀不食。⑦ 「沽酒市脯,不食。」講的也是祭祀用酒講究新釀之酒,用肉講究新鮮之肉。市井之酒,多已陳舊,干脯也已失鮮,皆不是祭祀之酒肉。⑧「不得其醬,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祭祀先祖,「祭神如神在。」必須有醬醋調料等美味,以表敬誠,不得虛以應付。

第三、限肉限酒。「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祭肉不能吃得太多,祭酒可以盡情盡量喝,因祭祀先祖,以表哀痛,但不能醉而失態,失態則不敬。

另外,關於「不食」,可分三種情況:①「可供可食」;②可供而不可食;③不可供亦不可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越精細越好,屬於既可供又可食。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色惡,臭惡。「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屬因供久變質而不能食。屬可供亦不可食。

失飪,割不正,不得其醬,不撤姜食,因不合禮制,屬不可供不可食。

「沽酒市脯」因不新鮮而不可供不可食。

「唯酒無量,不及亂」,自釀新酒可供可食,但不及亂。「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各類供肉雖多,不能過量。酒和肉屬於既可供又可食,但要限量。

「不時」一解不到祭祀規定時間,不供不食;二解超過可食之時間供而不食,兩解可同時有效。

【原文】

10.8祭於公①,不宿肉②。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釋】

①祭於公:即助君參加公祭。古代,大夫、士都有助君祭祀之禮。 ②不宿肉:不使祭肉過夜。宿,使動用法。古代,天子、諸候祭祀時,當天清晨宰殺牲畜,然後舉行祭典。第二天又祭,叫繹祭。繹祭完後,參加祭祀的人都可以領到一份胙(祭肉)。但這些肉已經放了兩天,所以拿回家必須立即吃掉或送人,以表示不褻瀆鬼神。

【語譯】

孔子參加國君祭祀典禮分得的祭肉,不過夜就處理掉。祭祀用的肉保存也不超過三天。超過三天,就不能吃了。

【解讀】

本章照應前一章,是上章的總收。談前章10種物品「不食」的原因。皆因超過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上章不論是「饐」、「餲」、「餒」、「敗」,還是「色惡」、「臭惡」均屬「出三日」、「不時」之食物,皆在「不食之」之列。

事實上,從「齊必有明衣」到「食不厭精」到「祭於公」,三節應歸為一章。首節總起,次節分述,末節總收,因前人多將其斷開,作者解讀分析時,將其歸在一起,但章次卻仍其舊,以保持原貌,有益於方家辨識。

【原文】

10.9食不語,寢不言。

【語譯】

孔子吃飯時不交談,睡覺時不說話。

【解讀】

皆是祭祀其間的要求。吃飯不說話,睡覺不言談,均是祭祀期間表示嚴肅哀慟而作的要求,非素行日常的要求。

【原文】

10.10雖疏食菜羹①,必祭②,必齊如也③。

【注釋】

① 疏食:粗糙的米飯。 ② 祭:這種祭是食前將席上各種食品拿出少許,祭古代最初發明飲食的人。 ③ 齊(zāi)如:像齋戒一樣,恭敬而嚴肅。

【語譯】

即使是粗米飯、蔬菜湯,(孔子臨吃之前)也必須先祭一祭(最初發明飲食的人)。而且祭祀時一定嚴肅恭敬。

【解讀】

本章記載孔子的感恩之舉。

飲水思源,感謝自然的恩賜,感謝天帝的恩賜,感謝發明食物的列祖列宗先輩大人的恩賜。人要有一顆感恩之心,即使是糙米粗食,青菜湯羹,一定要有齋戒時一樣的虔誠、恭敬、畏懼、感激之心。人若沒有感恩之心,便只會索取,向他人索取、向社會索取、向自然索取、向一切可以索取之人之物索取。人類若只知索取,不知愛護,則一定會有將大自然索取完竭的一天。

【原文】

10.11席不正,不坐。

【語譯】

坐席放得不端正,孔子不坐。

【解讀】

祭祀之禮的要求。古人席地而坐,席不鋪正,不合於禮,故孔子不坐。正席表示虔誠、恭敬。

【原文】

10.12鄉人飲酒,杖者出①,斯出矣。

【注釋】

① 杖者:扶拐杖的人,指60歲以上的老人。這是個者字結構,名詞性質。

【語譯】

同本鄉人一塊飲宴,孔子要等老年人都離開了,自己才離席出來。

【解讀】

本章記載散席對長者的禮節。

「長者先,幼者後;長者立,幼勿座。」弟子規的要求源於孔子對禮制的要求,飲酒散場, 一定要拄拐杖的老人先離席,一是因為年長者唇搖齒落,腸胃不好,飲食必慢,二是因為對年長者的尊重,強調禮之尊卑長幼的順序,故「杖者出,斯出矣」。

【原文】

10.13鄉人儺①,朝服而立於阼階②。

【注釋】

① 儺(nuó):古人敬神、驅逐疫鬼的一種儀式。 ② 阼(zuò)階:大堂前東面的台階,主人立在這裡歡迎客人。

【語譯】

本鄉人舉行迎神驅鬼的儀式時,孔子便穿著朝服,站在東面的台階上(迎接賓客)。

【解讀】

本章記載鄉人驅逐疫鬼的祭祀活動。

「朝服」,盛裝出行,表示對祭祀誠敬之心。「立於阼階」,儺祭,難免有擾雜狎戲不夠莊重之處,可遠觀而不可近狎。盛裝示敬,立階示庄。王夫之《四書訓義》:

以君子而與鄉人處,非易易也。非予之以近情,則無以導其和,而非示之以節,而不與同流,則無以作其肅。觀於聖人而得其妙用焉。鄉人之有飲酒與儺,則先王以一張一弛而為近情之事以和之者也。然此二者之必至於狎亂而若狂,先王亦無以禁之。乃夫子於鄉人之飲酒,則惟修敬長之禮,視杖者以為度。杖者未出而不出,無妨於同樂,而吾以敬老故留也。杖者出而斯出,不與子弟同其狎,則自此以後,皆付之不見不聞。鄉人之情得,而君子之威亦全矣。於儺也,則示以國典之當敬,朝服以自飾其容,立於阼階,以示神人之有主,則儺者雖有擾雜狎戲之為,而懍然於國家之大典,以有所憚於君子之前,而不至於亂。夫然則鄉人謂我以賢智臨之而不合於俗不可也,謂君子之可與俗諧,而無忌憚之情形不妨令君子之見之,而抑不能也。既以自處者盡善,而移風易俗之妙用亦在焉。嗚呼!不可及已。

【原文】

10.14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語譯】

孔子託人向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問候,在送別受託者時,一定要一拜再拜。

【解讀】

拜遠不拜近,拜疏不拜親,後文「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拜祭肉不拜車馬,均屬交友之禮。

【原文】

10.15康子饋葯①,拜而受之。曰:「丘未達②。不敢嘗。」

【注釋】

① 康子:即季康子,姓季孫,名肥。魯哀公時為正卿。饋:贈送。 ② 達:通達,了解。

【語譯】

季康子贈送葯給孔子,孔子拜謝之後接受了,但卻說:「我對這葯的藥性不了解,不敢嘗它。」

【解讀】

這段文字並無深義,前人研究有兩段意見相佐的爭論,頗有情趣,抄錄以饗讀者。

朱熹《四書集注》:

大夫有賜,拜而受之,禮也。未達不敢嘗,謹疾也。必告之,直也。』此一節記孔子與人交之誠意。

陳天祥《四書辨疑》:

君賜食,蓋熟食也,故可先嘗。賜腥則亦不嘗矣。夫藥性有萬殊?服食之法,製造不一,尤無未熟先嘗之理。又無迫使面嘗之命,何必告之如是邪?且康子以善意饋葯,既已受之,亦當善其辭意以答之,今乃自以曲防疑人之心,告其來使,阻定不服其葯,虛人之賜,孰甚於此?康子聞之,非慚即怒。便如康子寬厚能容,而己之為人,是何道理?楊氏以必告為直,聖人之直,恐不如此。

【原文】

10.16廄焚①。子退朝,問:「傷人乎?」不問馬。

【注釋】

① 廄(jiù):馬棚。

【語譯】

馬棚失了火。孔子上朝回來聽說後便問道:「傷了人沒有?」沒有問馬。

【解讀】

本章有兩種斷句方式,表現孔子兩種思想.

一是仁人而愛物,將「不」字連上,讀為「否」,「傷人乎否」,問馬,意即,先問人,後問馬。

二是重人而輕物,即「傷人乎?不問馬。」以人為本,問人不問馬。前一種解釋,與佛教觀點趨於一致。重視一切生命,萬物皆有靈性,都在保護關愛之列。後一種而重人而輕物,筆者以為更接近孔子思想的真實,子貢曾經想撤掉祭祀用的羊,孔子則不同意,「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禮重而羊輕,這裡人重馬輕也當是順理成章之事。

【原文】

10.17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①,必熟而薦之②。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③。

【注釋】

① 腥:指生肉。 ② 薦:供奉,進奉。這種供奉,不是祭祀。 ③ 飯:吃飯,這裡指嘗一嘗飯食。名詞活用作動詞。「先飯」是一種禮節,一般都是膳夫先嘗,國君後吃。臣子侍食時,也都要先嘗嘗。

【語譯】

君主賜給熟食,孔子一定坐正後先嘗一嘗。君主賜給生肉,一定煮熟了先供奉祖先。君主賜給活物,一定要飼養起來。陪侍君主吃飯,在君主飯前祭禮的時候,自己一定搶先替國君嘗一嘗飯食。

【解讀】

本章講君賜食,臣受食之禮。熟食,正席先嘗,生食,熟而薦之,活物,受而畜之。侍食於君,國君祭祀,先而嘗之。不論是熟食,生食,活物,均分而「禮」之。

【原文】

10.18疾,君視之,東首①,加朝服,拖紳②。

【注釋】

① 東首:頭朝東。方位名詞活用作動詞。古人卧榻一般擺在戶窗的西面。國君從東邊台階走上來(東階即阼階,平時為主人的位向,國君是全國的主人,故來時從東階上),所以孔子頭朝東迎接他。 ② 紳:束在腰間的大帶子,束後,仍有一節垂下來。

【語譯】

孔子病了,國君來探視,他頭朝東(躺在床上),把朝服蓋在身上,再把束在腰間的長帶子加在禮服上拖垂下來。

【解讀】

本章講君視臣,臣受視之禮。

孔子真是「禮」的身體力行的忠實的執行者,一絲不苟,連病得不能起床時,國君來探視他,他頭朝東,朝服加蓋其身,克謹克慎,纖毫畢具,絕不馬虎。朱熹註:「東首以受生氣也。卧病不能著衣束帶,又不可以褻服見君,故加朝服於身,又引大帶於上也。」

【原文】

10.19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語譯】

國君召見,孔子不等車馬駕好就先步行走了。

【解讀】

本章講君命臣,臣受命之禮。

皇侃《論語義疏》:

謂君有命召見孔子時也。君尊命重,故得召,不俟駕車而即徒趨而往也。大夫不可徒行,故後人駕車而隨之使乘之也。

【原文】

10.20入太廟,每事問。

【語譯】

進了太廟,每件事情都詢問。

【解讀】

見《八佾篇》重出,有人認為《八佾篇》就一時一事而言,本章就一貫行事而言,前者記「點」,後者記「面」。文重意不重。

【原文】

10.21朋友死,無所歸①,曰:「於我殯②。」

【注釋】

① 所歸:所字結構,名詞性質,即沒有歸宿地。這裡指沒有親人收殮。 ② 殯:停放棺柩,等待埋葬叫「殯」。這裡指辦理一切喪葬事務。

【語譯】

朋友死了,沒有親人收殮,孔子說:「由我來負責喪事。」

【解讀】

孔子是「善終」的典範。曾子說:「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人忠」,「交而信」,唐?魏徵說:「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詩經》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與朋友交往,一個好的開始是沒有問題,但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卻很少,尤其是朋友死後無所歸葬的時候,更是表現出對朋友的忠誠,交往的信譽。孔子到底不同眾生,義無返顧,「於我殯。」由我來安葬吧!朋友去世了,參加一下追悼會是可以的,但要操持安葬工作,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養生送死乃人生大事,其操持難度可以想見。孔子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善始」,而且「善終」。善終難於善始。孔子的確是我們善終的典範,難怪孟子說:「始條理者,智之事;終條理者,聖之事。」能夠讓音樂的節奏條理結束而完善的,是聖人的事情。孔子善終,乃千秋聖人。

【原文】

10.22朋友之饋①,雖車馬,非祭肉,不拜②。

【注釋】

① 饋:指饋贈之物。這裡作名詞用。 ② 不拜:不行拜謝之禮。這是因為朋友之間有通財之誼,孔子非常注意朋友間這種交誼,所以即使是車馬等重物,接受時也不拜。而轉贈國君賜的祭肉自然要拜。就是朋友送的家祭祭肉,因為是敬他們祖先的,也是要拜的。

【語譯】

朋友贈送的禮品,即使是車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時都不行拜祭之禮。

【解讀】

本章講饋贈之禮。

拜祭肉,不拜車馬,拜祖考,不拜朋友。禮以尊卑長幼之序為重,不因財物輕重而改變,這就是原則,這就是分寸,這就是孔子的交友之道。

【原文】

10.23寢不屍①,居不容②。

【注釋】

① 屍:像屍體一樣直挺著四肢。名詞活用作動詞。 ② 居:居處,家居。 容:容儀。這裡指注重容儀。名詞活用作動詞,有的版本作「客」。不容:指不必像參加祭祀和接見賓客一樣儀態端莊嚴肅。

【語譯】

孔子睡覺時,不像屍體一樣直挺著四肢。平日家居時,也不像參加祭祀和接見賓客一樣儀態端莊嚴肅。

【解讀】

本章記孔子坐卧之禮。

朱熹註:「屍,謂偃卧似死人也。居,居家。容,容儀。范氏曰:『寢不屍,非惡其類於死也,惰慢之氣不設於身體,雖舒布其四體,而亦未嘗肆耳。居不容,非惰也,但不若奉祭祀見賓客而已,申申夭夭是也。』

【原文】

10.24見齊衰者①,雖狎②,必變。見冕者與瞽者③,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④負版者。有盛饌⑤,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注釋】

① 齊衰(zǐ cùi)者:穿著孝服的人。齊,通「齋」,衰,喪服。②狎(xiá):親近,親密。冕者:戴著禮帽的人,多指大夫。 ③ 瞽者:盲人(多指擔任樂官的盲人)。 ④ 式:同軾,車前橫木。作動詞用,指低頭俯身,雙手伏在車橫木上,表示敬意。 ⑤ 盛饌(zhuàn):豐盛的筵席。

【語譯】

孔子看見穿孝服的人,即使是關係很親密,也一定使態度變得嚴肅起來(表示哀悼)。看見戴著禮帽的官員和擔任樂官的盲人,即使是很熟悉,也一定很有禮貌(表示尊敬)。孔子在乘車途中遇見拿著死人衣物的人,一定要微微俯身,手扶在車前橫木上(表示同情)。看見背著國家疆域圖籍的人也一定要俯身,手扶在車前橫木上(以表示敬意)。(孔子做客時)如有豐盛的筵席,一定要改變神色站立起來(以表感謝)。遇見疾雷、大風,孔子也一定改變神色(以表示對上天的敬畏)。

【解讀】

本章記載孔子容貌之變,行走之禮。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三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行路「見齊衰者」,見「凶服者」,必變色以禮之,以表惻隱矜憫之心。「見冕者」,見「瞽者」,「負版者」,「盛饌」時,「迅雷風烈」時,必變色以「禮」之,以表敬畏恭敬之心,變與不變,矜與不矜,敬與不敬,乃是非羞惡之心,羞惡表現於內,是非表現於外。孟子又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shuò)也,我固有之也。」容貌之變,行走之禮,不是由外強行給予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一切禮儀,皆出自於心。「心是身主,身是心用。」「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善行於內,禮儀行於外。

【原文】

10.25升車,必正立,執綏①。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注釋】

① 綏(suí):上車時扶手用的索帶。

【語譯】

孔子上車時,一定先立直站好,然後攀著扶手帶上車。坐在車中,不由裡面回看外面,不急於講話,不指指劃劃。

【解讀】

本章記孔子乘車,一講安全,二講禮貌。

「正立執綏。」腳正立,手執綏,保證安全。個人安全,即他人安定,「車中不內顧,」因車小人多,東張西望,四面環顧,顯得輕佻。「不疾言。」不高聲講話,妨礙他人。「不親指。」指指點點,旁若無人,輕佻而輕狂,車中一切動作全是為他人著想,「仁者,人也。」,「仁者,愛人。」「仁」即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關係。孔子舉手投足都想著別人,心裡都裝著他人。今之國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在公共汽車之上,大聲疾呼,高談闊論,「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頤指氣使,一派旁若無人之狀,遙想孔子,恭謹謙慎之狀,能不汗顏嗎?

【原文】

10.26色斯舉矣①。翔而後集②。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③!」子路共之④,三嗅而作⑤。

【注釋】

①色斯舉矣色:面部表情。斯:就。舉:指高興的揚眉。 ②集:鳥停留落在樹上。 ③ 時:時機,這裡用作動詞,懂得時勢,見機而作的意思。 ④ 共(gǒng):通拱。 ⑤ 嗅:唐石經《論語》 作「戛」(jia夾)。戛,鳥長叫聲。作,飛起。

【語譯】

孔子高興的揚了一下眉。看到一隻雌雉翱翔而後與其它山雉集而起。於是感慨地說:「山樑上的雌雉能與之集合,真是得其天時啊!真是得其天時啊!」子路(聽到孔子的讚歎),便向那群山雉致意,山雉震長叫幾聲,又飛去。

【解讀】

本章記載孔子感慨雌雉因時而動,見機而作。

孔子被後人稱為「聖之時者」,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孔子在魯國為官時,見執政者好女樂而離魯;在衛國時,見靈公與夫人,宦者同車而離衛;欲西見趙簡子,聽說舜華等人被殺而不渡黃河。只要發現客觀環境稍稍對自己不利,孔子決不留戀,馬上抽身而去。孔子周遊列國途中,在雌雉的遠走避害的舉動中看見了自己一生行事的影子,這就是孔子讚揚山樑雌雉的原因所在。子路聽到孔子讚揚雌雉具有見機而作的美德,便向雌雉拱手致敬,這不僅表示他對這種美德的認同,也表達了他對老師教誨的尊重,同時,這一動作與子路尊敬師教,稍喜誇張的性格也是相吻合的。

註:此解讀引自《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張松輝先生「關於《論語》中的兩條注釋」一文。

推薦閱讀: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原文解讀
心理解讀:男人們寧願不做上等人也要先做個男人
[轉載]周易解讀陰界靈體
五運六氣解讀 「運氣」是如何運用的?
(6)《八字真訣啟示錄 風集》命例解讀(4)

TAG:論語 | 解讀 | 鄉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