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駐華大使:「日本好戰」說法完全不符合事實
2013年02月23日 13:54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張哲 師小涵
分享到: | 更多 |
2501人參與 21條評論
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南方周末記者師小涵/圖)
原標題:「我對日中關係有信心」——專訪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張哲師小涵
編者按:中日兩國分別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大國,中日關係不僅對於兩國都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也關係到東亞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在考量當下中日關係時,中國應當堅持在主權方面「寸土不讓」,但同時也應牢記兩國聯合聲明中的話語:「雙方確認,兩國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雙方重申,相互支持對方的和平發展。雙方確信,堅持和平發展的中國和日本將給亞洲和世界帶來巨大機遇和利益。」
當新任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2012年年末抵達北京時,中日關係正處於近年來最困難時期。整個2012年,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問題引發的一系列紛爭中不斷地試探、角力和拆擋,「中日兩國必有一戰」的呼聲不時見諸報端和網路,而兩國領導人的先後更換也為中日關係如何破局增添了新的未知數。
臨危受命的木寺昌人甫一上任,便開始馬不停蹄地拜訪中國外交和其他各界人士。2013年初,日本政要接連來訪,讓人似乎在一片冰冷中感到一絲回暖的氣息。
這位新大使如何為當下的中日關係把脈?2013年2月1日,木寺昌人大使在北京日本駐華大使館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這不符合兩國國民利益」
南方周末:最近,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前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和前首相村山富市等政要相繼訪華。請問他們是否和你交流過訪問的成果?你如何評價這一系列訪問?
木寺昌人:日中關係處境嚴峻的狀況下,這些與中國有緣分的人士開展這種層次的溝通有助於兩國關係。昨天村山前首相離開北京,我去機場送行。他說這次和中國方面進行了溝通,直接與中國領導人會見,確認了中方有「改善日中關係很重要」的想法,達到了訪華的目的。
作為聯合執政黨領導人之一,公明黨的山口那津男代表攜帶安倍首相的親筆信訪問了中國。在一系列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談中,雙方再次確認了日中關係的重要性和改善關係的必要性。
南方周末:山口那津男先生是否和你溝通過親筆信的內容?
木寺昌人:這封親筆信由山口先生從日本帶到北京,具體內容他才最了解。據我所知,安倍首相重視日中關係,認為現在必須要改善日中關係,親筆信就是將這些想法傳達給習近平總書記。
南方周末:習近平會見山口先生時曾表示將認真考慮中日高層對話,此後安倍首相也表示會「敞開對話的大門」。那麼實現中日高層對話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木寺昌人:日本政府強調,圍繞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的情況要與中國保持溝通、尋找出路,這並不容易,但是日本政府將繼續這樣做。
日中雙方已經達成的共識,今後一定要改善日中關係。我來北京之後與楊潔篪外長一共會面了四次,一個月內就和習近平總書記見了面。雙方領導人之間進行交流的環境正在逐漸顯現。
南方周末:在就任後的短暫時間裡,你對當下的中日關係有哪些新的認識?
木寺昌人:我來赴任之前就認識到了日中關係的嚴峻程度;就任至今一個月,這一印象沒有改變。我在與中方會面時,表示我們應該超越當前的困難局面,推動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中兩國40年來積累了深刻、廣泛的關係,如果政治關係遇到困難,就會給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造成影響,這不符合日中兩國國民的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和山口代表的會見可能會成為日中兩國高層交流的新契機。我希望進一步推動各個領域的交流。
南方周末:針對目前中日關係的困難狀況,日本駐華使館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
木寺昌人:最近我們在使館舉辦了各種活動,包括日中兩國學生的成人儀式、照明設計師石井乾子女士的放映會和太鼓大師藤本吉利先生的表演。
同時,我希望繼續堅持走訪外交,到各地訪問,與中國有關人士溝通。
「日本不希望戰爭」
南方周末:我們再來談談安全問題。安倍首相、財務相麻生太郎、外相岸田文雄等接連訪問東盟國家,有說法稱日本正在攜手「利害共有」的國家,共同對抗中國。
木寺昌人:這些內容完全不符合事實。不存在這回事,日本包圍中國的說法也不符合事實。
日本一貫重視與東盟的關係。像在中國一樣,日資企業也積極在東南亞地區開展工作,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貢獻。今年正值日本與東盟合作40周年,所有東盟國家都是日本的重要合作夥伴,以安倍首相為首的日本領導人對東盟各國的訪問恰恰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
南方周末:安倍內閣決定修改民主黨政府制定的《防衛計劃大綱》,同時修訂《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這是否意味著中日兩國軍事對抗的可能性在增加?
木寺昌人:我並不這麼認為。日本堅持專守防衛的方針,不成為給其他國家造成威脅的軍事大國,我認為這種防衛理念今後也不會改變。關於修改《防衛計劃大綱》一事,據我了解,基本思路是綜合考慮我國周邊安全保障環境,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並沒有對抗特定國家的意圖。
我想再次強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作為愛好和平的、肩負責任的民主國家,一直為亞洲的和平與繁榮做出很大的貢獻。這是得到國民支持的日本國家方針,今後也不會改變。
南方周末:那麼,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安倍政府修改日本憲法的可能性?
木寺昌人:關於修改憲法,日本國內從各個方面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我到北京後發現,部分日本媒體的報道在通過中國媒體的轉述後,會讓中國民眾產生擔憂。這些報道中可能會有一些推測的內容,讓大家產生了懸念。希望讀者們仔細觀察現任內閣的實際政策。安倍首相已經表明了想法,那就是日本政府將以加強日美同盟、重視與鄰國的合作關係、旨在實現日本經濟再生的經濟外交這三項為基礎,從大局和戰略展開外交。
南方周末:關於「中日必有一戰」的言論,你有何評價?
木寺昌人:最近有媒體報道稱日中兩國有軍事衝突的可能,我對這些報道感到困惑。最近訪華的日本人士也都在訪問前看過這些報道,但他們在回國前得出的印象是,中國領導人實際上很冷靜。
日中兩國互為鄰邦的事實不會改變。如果中國方面有「中日必有一戰」的說法,著實令人擔憂;但日方使事態升級是不可想像的。日本不希望戰爭,良好的日中關係對兩國人民來說不可或缺。日中兩國有時會遇到困難局面,但也已經建立起了不易破壞的深厚的關係。
在兩國國民感情和形成輿論方面,媒體的作用極為重要。在中國我們經常看到「日本好戰」這樣的說法,但這完全不符合事實。我特別希望兩國媒體都能做出準確、冷靜、客觀的報道。
「良好的日中關係對兩國人民不可或缺」
南方周末:如果說在小泉首相時代,中日之間尚能維持「政冷經熱」,那麼從2012年開始,中日關係似乎正在面臨「政冷經涼」的窘境。你認為兩國應當如何努力改善經貿關係?
木寺昌人:互補性強的日中經濟關係遭到損害,不光會影響日本的經濟,也會波及中國經濟。如果因為政治方面的困難造成整個日中關係的冷卻,不符合雙方國民的利益。雙方要進入管控時代,推進合作和交流,維持雙贏關係。
日中合作的典型案例在環保和金融領域。環保方面,我來北京一個月中已經經歷了幾次霧霾天氣。日本曾經利用日元貸款與中國合作,把使用天然氣代替煤炭的熱電供給設備引進中國。日本民間人士的植樹活動也在中國各地展開。日本人也曾經面臨並克服過嚴重的環境問題,日本的相關經驗和技術將對中國有益。
在金融領域,2011年底,日中領導人之間達成了促進金融合作的共識,2012年6月啟動了日元和人民幣的直接兌換,交易金額日益增大。隨著今後市場規模的增大,我們可以期待交易成本和決算風險進一步降低。
最後,我請大家關注在華日資企業的努力。這些在中國註冊的日資企業及其相關企業僱用著1000萬以上的中國公民,它們的產品是中國製造的產品,有的還在中國消費。另外,日資企業在中國的許多領域開展了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他們給孤兒院、助殘機構、養老院等提供了人員或物資上的援助。希望更多中國朋友知道這些日資企業腳踏實地的努力。
南方周末:「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構想自2002年提出以來,似乎一直面臨「難產」。你是否看好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景?2012年末中日韓三國宣布重啟自貿區談判後,日本政府在這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木寺昌人: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確實準備了很長時間。但是在2012年東亞峰會之際,日中韓三國啟動了談判。三國的貿易協定有可能構成整個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基礎,同時會成為日中韓各自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
在當前日中政治關係處境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對促進經濟交流的日中韓自由貿易區談判理應給予高度評價。儘管暫時還難以對談判的結果進行判斷,但是我認為結果一定不是悲觀的,我認為這一談判會取得成果和進展。
南方周末:我們知道在1991-1993年間,你曾任外務省的中國課首席事務官,還參與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慶賀天皇皇后訪華的工作。此後20年里,你覺得日本政府和民眾的對華態度分別發生了哪些變化?
木寺昌人:最近20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日中關係也更加深厚、廣泛。日本和國際社會都越來越期待中國作為對地區乃至世界負有責任的大國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1991年至1993年,我在外務省中國課擔任首席事務官,當時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處境很困難。日本通過重啟對華日元貸款、能源貸款等措施,積極幫助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也對此表示過感謝。
另外一個令我難忘的事情就是1992年天皇皇后兩陛下的訪華。兩陛下訪問了北京、西安、上海,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那時正是日中關係史上輝煌的一頁,希望大家能夠回顧日中關係良好的時代,一道推動日中關係的發展。
現在日中關係面臨困難,日中兩國的國民感情也隨之惡化,我擔憂這一情況。良好的日中關係對兩國人民不可或缺。無論時代如何斗轉星移,兩國發生什麼變化,日中兩國都是永遠的鄰邦,互惠關係也不會改變。我對日中關係有信心。
[責任編輯:PN018] 標籤:日本大使 日本好戰 中日必有一戰
推薦閱讀:
※文具控必碼!日本買文具去哪買?年度最優的文具有哪些?
※為什麼「支那」是侮辱性辭彙而「印度支那」不是?
※為什麼日本筆一摔就over了啊?
※站在戰後 70 年的立場上,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日本?
※國民不願清理核垃圾,日本竟想出了這陰招:騙外國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