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和《星空報告》
對於人類而言,夜晚無疑是充滿著恐懼和不安的。而亘古以來,給漫長的黑夜帶來光明與希望的,則是你我頭頂上廣袤而深邃的浩瀚星空。我們無從得知是誰、在什麼時候、帶著怎麼的心情,第一個讓漫天繁星倒映在欣賞和觀察的瞳仁里。不過,1609年伽利略?伽利萊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夜空時,他到底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有怎樣的感悟、看到了怎樣的景象,我們仍有幸可以從他的報告中略窺一二。今天就來八一八伽利略和他的天體觀測記錄。
提起伽利略的著作,最重要的當屬《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以及《論兩種新科學及其數學演化》這兩部晚期的對話集。然而論名氣,恐怕還數早年寫就的《星空報告》要略勝一籌。很多科學史的著作都將伽利略視為第一個將望遠鏡指向星空的人——或則退一步講,也是第一個留下用望遠鏡觀測星空的記錄的人——,然而這些科學史的作者,顯然低估了人類對星空的無盡好奇。在清貧的伽利略親手為自己磨製望遠鏡鏡片的時候,多金的神秘英國紳士托馬斯?哈利奧特(Thomas Harriot)就已經透過這個荷蘭人發明的新奇玩物[欣賞過夜空,並繪製出了非常精緻的月球觀測圖。不過2009年的時候,為了紀念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星400周年,這一年還是被定為了國際天文年。2009年google的紀念logo
11區2009年發售的復刻版伽利略望遠鏡,價格喜人,仍然被搶購一空
手稿中對望遠鏡原理及製作方法的描述無論是否能享有「第一次」的榮冠,伽利略《星空報告》的重要意義與價值都毋庸置疑。在個人層面上,《星空報告》連同伽利略親手製作的望遠鏡,不但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聲望,讓他獲得了加薪,還幫助他在翌年(1610年)被美第奇家族的第四代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二世——任命為首席數學家兼哲學家,從此傍上了人生中最粗的一條大腿。在學術影響上,這本初版足足發行了550本的「超級暢銷書」(在17世紀,這著實是個了不起的數字)早早被搶購一空,不但推動了天文觀測的發展,也引發了當時哲學界的大辯論。其一,是詳細記載瞭望遠鏡的製作方法,並解釋瞭望遠鏡的光學原理——因此,伽利略使用的這種直筒式的望遠鏡除了被稱為「荷蘭式」,也會被稱為「伽利略式」。其二,是為銀河、星團、星雲實際形態的爭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其三,是揭示了月球表面的真實樣貌,使得更多人開始質疑月球是否為「第五元素」以太所構成的。而最為卓越的,無疑是第一次發現了行星也有衛星,為哥白尼的日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這本書的初版的封面是這樣的:
字型大小最大的三個名詞分別是「星空報告」(SIDEREVS NVNCIVS)「伽利略 伽利萊」和「美第奇星」(MEDICEA SIDERA)。於是簡單翻譯一下就是:
這種高調作風,完全跟今天書店裡擺的暢銷書一樣拉眼球。不過,今天書店中陳列的書籍花哨的封面是為了吸引一般讀者的注意,而當時在封面上對作品大肆宣傳的作家們,恐怕主要想吸引的,還是「恩主」的注意。
「美第奇星」
如果要問《星空報告》裡面,最重要的發現是什麼,那毫無疑問就是木星的四顆衛星。伽利略在書中詳盡記錄了兩個月間四顆衛星與木星相對位置的變化(因為木星的遮擋,很多日子只能看見3顆甚至2顆),推導出這幾顆星星並非恆星,而是四顆環繞木星運轉的衛星,並大張旗鼓地將其命名為「美第奇星」。
伽利略在書籍的序言里就慷慨激昂地向他曾經的學生,美第奇家族的托斯卡納大公表示:卓越的人要用最般配其德行的方式向後世彰顯自己的存在。最普通的方式,是金屬鑄就的銅像,或是金字塔這樣大理石搭成的建築。高一檔的,是將自己的偉績寄託於眾口相傳詩歌。而最卓越的人,則應該超越人類的英智,凌駕於自然與歲月的消蝕,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天空。如同朱庇特(木星)瑪爾斯(火星)或是海格力斯(希臘神話中是赫拉克勒斯,獵戶座)一樣永明夜空,躋身奧古斯都和凱撒的行列。而發現了木星四顆衛星的伽利略,則「非常榮幸」地將這四顆星星,命名為「美第奇星」。正如前面提及的,此書出版的翌年,伽利略就在托斯卡納大公手下謀得了一份好差事。至於任命的原因,是因為大公懷念起當年接受伽利略教導的時光,心醉伽利略蓋世的才華,還是感激「美第奇星」的命名,我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諸位想必大都沒聽說過「美第奇星」:因為天文學界一直對這個命名不怎麼感冒,沒有予以承認。通常,我們出於方便起見,仍然會將四顆星按照軌道順序,簡單地稱為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Jupiter Ⅰ, Ⅱ, Ⅲ, Ⅳ)。而同時代人西門馬里烏斯提議的命名系統,則在沉寂了300年後得到承認。眾所周知,木星朱庇特是羅馬神話中最至高無上的神,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於是,馬里烏斯用了四個與宙斯有過曖昧關係的神話人物,來命名這四顆圍繞眾神之王旋轉的衛星。除了木衛三以外,三位都是女性,分別是伊娥(Io)歐羅巴(Europa)和卡利斯托(Callisto),而木衛三則是眾神之王喜愛的男孩子,蓋尼米德(Ganymede,伽倪墨得斯)。
月球觀察
伽利略對銀河星團星雲的觀察,並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畢竟,只要使用了高倍率的望遠鏡,自然就可以觀察到,銀河並不是「霧」云云,而是無數的恆星。然而,伽利略對月球的觀察,則向讀者展示了他驚人的洞察力和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
其一,是月球陰暗部分的微弱亮光,是源於地球反射的太陽光這一論證。伽利略通過嚴謹的推理,駁斥了「月球發光說」,「月球透光說」,「金星光源說」等等當時流行的解釋,尖銳地指出,除了源於地球反射的太陽光,並無其他合理的解釋。
其二,則是通過幾何學的計算和分析,指出月球上的山峰不但相對尺度上非常之高,在絕對尺度上,月球表面上的高峰比起地球上的高峰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伽利略首先指出,在觀測月球的時候黑暗的半球有時也會出現一些亮點,而這些亮點應該是月球上山峰的山頂反射的太陽光。然後,根據亮點與月面晨昏線之間的距離,伽利略估算出他觀察到的一座山峰,高度應該超過月球半徑的千分之四(伽利略書中使用的是古義大利單位,地球直徑7000,月球直徑1000,於是山峰高度至少為4)。然後指出,在地球上,並沒有這樣高的山峰。
題外話:關於Sidereus Nuncius這本書的書名
這本書手稿時期的書名,與書籍正文部分的標題一樣,是「天文學報告(astronomius Nuncius)」。因為大部分英譯本(例如Sidereal Messenger / Starry Messenger)及法譯本(例如Le messager c?leste)都翻譯為了「信使」,所以以英文翻譯為底本譯出的中文版也將此書翻譯為《星際信使》。而義大利語譯本則更加忠誠於拉丁文原本,譯作「星空報告(Avisso sidereo)」。日本早期也將此書稱為「星界の使者」,然而以拉丁文為底本出版的正式翻譯中,譯者將此書改稱為「星界の報告」並沿用至今。日譯本譯者藪內清在譯本中詳細解釋了更變譯名的原因,本文也依據日譯本譯者的考證,將此書稱為《星空報告》。另外有資料記載,本書出版後僅僅5年,就被傳教士翻譯成了中文,然而我並沒有查到當時中譯本的名字,如果有發現我會補充進來。
[注] 其實早在16世紀甚至更早以前,就有不少文獻記錄暗示了將透鏡組合後可以拉近成像,因此追溯望遠鏡的真正發案者實非易事。不過1608年荷蘭米爾德堡的漢斯?利普西(Hans Lippershey)和阿爾克馬爾的雅各布?美提烏斯(Jacob Metius)先後分別向荷蘭當局申請瞭望遠鏡的專利,可以視為望遠鏡普及的標誌性事件。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望遠鏡因為其在軍事上的重大潛力得到各國的重視。1609年5月,在威尼斯教授數學的伽利略聽聞瞭望遠鏡的存在,並開始著手製作。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八集)
※一例嚴重心理問題的諮詢案例報告
※學生愛「打小報告」,老師應該怎樣對待才合適?
※官方發布的「單身狗調查報告」,這裡面有你嗎?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一二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