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心經》深意
我們今天要講解《心經》,在佛教界,《心經》屬於聞、思、修、證的「證」的最高境界,《心經》所詮釋的是解脫者的世界、阿羅漢的世界。
引 言
(一)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
佛陀不是依著某部經典而大徹大悟,老子、耶穌也不是依著某部經典而大徹大悟。他們都是如實現觀宇宙人生、以及整個世間的實相才大徹大悟的。他們都是讀懂了這部「無字天書」才大徹大悟,解脫自在的。如果你緊抱著經典不放,就會被那些文字障礙住,就很難解脫。如果你看不到真理、實相,無論有多麼精通三藏十二部,你仍是在自我意識中去思維、推理、想像而已,仍是活在夢幻的世界。
在我們這一次禪修的過程中,已經有三次到戶外去進行實際的戶外教學,這些教學的內容是超越經典、超越文字的,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法界,協助大家去看懂這部「無字天書」,協助大家去體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然而,要真正看懂這部「無字天書」不容易,我們要通過多少經典、多少文字的詮述,你才能夠看懂這部「無字天書」啊?要用多少語言的描述,你才能真正聽懂這「無聲之聲」呢?又要用多少法門的修行,你才可以體悟到「無修之修」?
如果你僅從文字上去解讀,即使你已經誦讀了幾萬遍、幾十萬遍,你依然無法真正去體證到《心經》所講的世界,仍然無法解脫自在。當然,你在念誦《心經》的時候,它可以種在你的心田,結下這些善緣也是相當好;但是,當你真正有因緣看懂這部「無字天書」的時候,再回來看《心經》,你就會體會到:哇,原來是這樣!所以,當你這一次禪修之後,你會漸漸的去看懂這部「無字天書」,這時候,你再回來看《心經》,你的感受就會和以前完全不同。
(二)先知法住智 後知涅槃智
《心經》所講的「空」不是頑空、不是斷滅空,更不是任何個人他頭腦中的哲學名相,而是直指整個宇宙本體的「空」,是實相中無邊無際的虛空、空間。「空」之中蘊藏著非常巨大的能量,當能量因緣具足時,就會冷卻、濃縮、凝結為極微粒子,極微粒子又會從夸克、質子、中子、電子慢慢形成原子、分子,再轉換成物質。所有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有的動、植物,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是由「空」之中的能源轉換而來。但你不要以為我們的色身只是一些單純的能源而已,否則你就會像醫生一樣認為我們的身體只是一些物質的組合。
如果我們的身體只是一些物質的組合,那些生物學家、化學家,以及所有的科學家就可以解脫自在了,可是他們為什麼並沒有解脫自在呢?因為他們的了解深度只有到物質或能源這裡,而沒有深入到「空」。能源散播在無邊無際的「空」之中,當能源轉換成地水火風之後,因緣聚合,又與空再巧妙的組合、轉換,我們的有機生命體才會誕生。要知道這個緣起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這個緣起是變化無窮,是緣起甚深。而這個「空」比緣起還要更深,是甚深極甚深。
如果你要理解「空」,你必須先體悟現象界的深奧、玄妙,融入整個法界的法流,再從這裡去理解、體證「空」的玄妙。這就是佛陀所講的你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你能知道法住智的實相是無常、無我,你對生命的執取才會放下、放開;如果你沒有體悟無常法印,我就直接給你講「空」,你便會執著於一個恆常不變的「空」,結果你不是落入「真常唯心」的空,就是落入頑空、斷滅空。所以,在你要解讀真正的「空」之前,必須要「先知法住智」,先體悟現象界生滅變化的實相。
在我們協助大家禪修的過程中,希望大家能把心寧靜下來,去看到法界的「法流」,去看到色、聲、香、味、觸、法,看到地、水、火、風都在告訴我們無常的法流,當下現象界的一切都在宣說著無常的法音。只是因為你沒有活在當下,你的心常常跑到過去或未來,好像一具行屍走肉,智慧眼沒有打開,所以你不但看不到眼前活生生的佛法,你還顛倒夢想地要四處去找法、找解脫、找涅槃,這就是本末顛倒的夢想啊!
《心經》所講的是一個開悟、解脫者遠離了顛倒夢想的涅槃彼岸的世界,而這個涅槃彼岸的世界絕不是在他方世界,如果是在他方世界,那麼在你尚未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是根本沒有解脫的可能,因為你不從這個世界離開,就無法到達那裡。然而,佛陀與很多解脫者都在為我們證明:解脫就在現世,解脫就在當下,涅槃彼岸就在眼前!
如果你真正體悟到「究竟涅槃」,那會是「無來無去」;如果你還有生有死、有來有去,就表示你尚未解脫。廣欽老和尚曾經講過一句話——無來無去無代志,這一句話的含義非常深。如果你真能體會到「無來無去」,你的自我一定要消失,你那個一直想要向心外去找法,一直想想作怪,一直想找一個更奇妙、更深奧的「自我」真的一定要消失!你一定要回來臣服於法界,甘於平凡、平實、平淡,你才會真正體會到何謂「無來無去」,在當下就來到「心凈佛土凈」。凈土、極樂世界就在眼前,但如果你的心不凈,卻要去找心外的凈,那根本沒有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文詳解(一)
㈠現象界生生滅滅 本體「空」不增不減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我們不要一看到「觀自在菩薩」,就僅僅將它當作一個人名,這樣就會落入偶像的崇拜,你會覺得好像只有觀世音菩薩才可以自在,我們一般的眾生就不容易辦到,所以凡事要去向菩薩祈求。
你這樣就無法體會到其中的深意,「觀自在」其實是指一個人經過止觀雙運、打開了智慧眼,就可以邁向真正的解脫自在。「行深」是說他用過很多功夫去修行,經過深入地「止觀雙運」之後才打開了慧眼,到後來體會到「無為」,當他能夠這樣如實智慧的看待世間,他就會「照見五蘊皆空」,發現一切眾生都是來自於空,以空為背景,以空為舞台,然後又回歸於空。因為他當下的心與宇宙本體的「空」,與無邊無際的虛空相應,所以他的身見、我見、自我都消失了。
我們這一兩次到戶外禪修,如果你真的已經溶入「空」,你當下的身見、我見、自我一定是消失的,有部分同修已經體會到了。如果你尚不知道,尚未覺察到,那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尚未溶入,一種是你已經溶入了,但因為你當時是「五蘊皆空」,所以你不知道,我也沒有問你當下是否覺察到你的色身。當你的心真正與「空」相應,你的色身雖然存在,但你的身見、我見、自我是沒有的,你已經不會拘泥於那狹小的身心,你是「五蘊皆空」,你的身、心已經空了。
宇宙本體的「空」本身就是無色界,是無質無礙的,本體空的實相是沒有色、聲、香、味、觸、法,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除非你能去體悟到「空」的玄妙,你的心才能與「空」相應;如果你沒有去體悟空,沒有去體悟現象界、法界,「空」仍是空,你仍是你,你不是「空」,「空」也不是你,你就仍是在顛倒夢想。
《心經》所講的「空」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解脫者體證真理實相後,他對宇宙本體空的描述;一個是宇宙本體實相的「空」。如果你沒有去修證、體悟到這方面,你仍是在苦海之中,仍然無法解脫。當一個修行證悟的解脫者體悟到宇宙的實相,體悟到現象界的一切與本體「空」的實況之際,他的「心」是與「空」融為一體的,他的身心自然會展現出「空」的特性。所以,當你體悟到無邊無際的「空」的當下,你是沒有身見、我見的,你自然會「無眼耳鼻舌身意」。
當你體悟到宇宙本體的「空」,你的心量與整個無邊無際的法界融為一體,就會「度一切苦厄」,你的苦、你的煩惱就都消失了。當你已經了悟生死大事,你的「自我」就消失了。當你真正與這個本體空,與整個法界融為一體,溶入「不生不死」的大海,你的內心再也找不到苦,找不到不安和煩惱了。因為那些已經被一波一波的法喜沖刷掉,這是真實的體證啊!這就是佛陀所講的「苦集滅道」的「滅」,「滅諦」就是苦的消失、苦海的止息。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是講現象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物質——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這裡的「空」是著重從能源的角度而言,「色不異空」是指物質是由能源轉換過來;在物質消滅、燃燒殆盡之際,又會釋放出等量的能源回歸到「空」之中。物理學家說質能可以互換,但無論質能如何互換、如何生滅變化,整個宇宙的總能源與總物質並沒有增減,所以物理學家發現並提出質能互換,質能不滅。這就是《心經》所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有物質都是來自於空,當一個物質形成之後,並不是說這個物質體內就沒有「空」,而是「空」照樣在貫穿、包容著你。包括你的身體也是以「空」為背景,以「空」為舞台,你是一直浸泡在「空」之中。「色即是空」就是說你當下的這個身心也都是浸泡在「空」之中;「空即是色」是指:如果你想看到「空」,你就要先透過物質、現象界的生滅變化才能體證到「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不止我們的身體是來自於「空」,包括我們的受、想、行、識這些也都是來自於「空」。
當地、水、火、風加上「空」,經過因緣具足的巧妙組合之後,我們色身的有機生命體才會誕生,這時「識」就會產生。有色身、有識,亦即有身、有心,有機生命體就產生了,它便能發揮生理功能,就能發揮作用。當這樣的身心與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受」;有了感受之後,就會產生「想」;有了想之後,會進一步產生「行」、行動。當法界有地、水、火、風、空,有身、有心,有這樣的有機生命體與境界接觸,就會產生種種的心理變化。受、想、行就是眾生種種的心理變化,而這些心理變化也一樣是來自於「空」。
因為「空」不是你的空或我的空,能源也不是你的能源或我的能源,我們要去體悟「無我」。現象界物質的形成,從最微小的粒子開始到巨大的星球都是剎那、剎那的在變動,而這些物質的形成,包括星球、植物的形成,乃至所有眾生的形成,都不是當事者本身在決定,所以我們要去體悟「無自性」。譬如,波浪的形成不是波浪本身在決定,而是由整個海洋、陸地、空中的很多因緣具足之後,波浪才形成。如果波浪本身能決定它要形成、要消失,這就是有「自性」,但每一個現象界本身的形成都不是它本身在決定,這就是「無自性」。
現象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具足而生,緣盡而滅,都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另一個意思就是「空性」。「五蘊皆空」就是指你當下具足的色身、身心一樣都是符合「空性」的。
但「空性」與「空」不一樣,空性是在描述現象界、色界無常生滅的變化,以及每一個現象的形成都不是它本身在決定,都是因緣具足而生,在「生」的當下也都是在生滅、變化,符合空性的原則。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現象界都是來自於「空」,又具足「空性」。這個「空」是講整個法界、現象界背後的本體「空」,這個虛空是本來就存在的。
《阿含經》所講的「非緣起法」就是指這整個本體的虛空。「緣起法」、現象界才會有生、有滅;而虛空是不生不滅的,是非緣起法。「不垢不凈」是指「空」之中沒有所謂的垢與凈。一切現象界,包括你眼前所看到的這些,是你自己去貼上清凈或是污垢的的標籤,你認為花是漂亮與清凈的,而大便則是醜陋與污垢的。這些垢、凈、聖、凡、大、小都是眾生的自我意識貼上去的標籤,對整個法界而言,卻沒有那些虛妄分別。一堆寶石、鑽石放在那邊,與一堆大便放在這邊,對大地而言是完全平等的,對植物而言,它們也許會更喜歡那堆有機肥。所以「不垢不凈」除了在描述本體的實相,還告訴我們:垢、凈的觀念是來自於眾生「二元對立」的分別心。
如同物理學家所講的,整個宇宙是質能不滅的,自地球形成以來到現在,無論地球上、宇宙中水如何變化,無論雲、雨如何變化,無論河流如何變化,整個地球、整個宇宙的水量不會有絲毫增減。我們要去體會:在千變萬化之中,在不斷地無常生滅之中,總體始終維持一個不變,這就是「不增不減」。
㈡唯有「自我」消融 「苦海」才會真正消失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虛空本身沒有這些色界,一個真正體證「空」的解脫者,他的心與「空」相應,而外相則是隨順著現象界的緣起。一個體證空、溶入空、心與空相應的解脫者,雖然有色身存在,但是對他而言「有」等於「沒有」,因為他已經破除了身見、我見,他的「自我」消失了,與無量的虛空融為一體,因此他是「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如果僅從字面去解析,有人會質疑:明明這個我還存在,為何卻說沒有眼睛、沒有耳朵呢?明明這個眼睛存在,為何你卻說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呢?如果你僅從字面去解析,就根本無法了解其真意。一個真正溶入空的人,他的身見、我見這些實質上都消失了,所以當他根、塵接觸的當下便會「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們的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外境的六塵,但這裡卻說: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這究竟是何種境界呢?這就是「空」,這就是主、客的消融,是能所雙泯之境。如果你的「我見、身見」還在,你這個「我」與外境沒有融為一體,我是我,境是境,你是用一個「我」去聽「我」之外的鳥叫聲,此時,你的主體與客體還是對立的。我們前面曾給大家講過,修行是從點、線、面,然後擴大到「空」,當你與整個虛空融為一體的時候,你的主體與客體是消融的,你的自我已經消失,因此你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覺受,也沒有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但並不是說沒有聲音,也不是你聽不到聲音,而是聲音與你就是一體的,你和聲音已經融為一體了。
《心經》不只是在描述「空」而已,它講的就是一個解脫者的世界,一個解脫者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心與整個外境融為一體,主客消失,能所雙泯。如果你的身見、自我仍在,你就會有一個主體、客體、能觀、所觀,只要你有一個「我」能去看什麼,能去聽什麼,那是能、所仍在對立。只要你的主體、自我沒有消失,不論你怎麼會觀、怎麼會看你的這個身體,不論你的「四念住」修得多麼精細,那個能、所都仍然存在著。
要真正體證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要主客消失融為一體的,你是來到能所雙泯,心境合一,心與「空」相應,又能夠隨順緣起,而法界就在你無邊無際的「空」之中任意飛舞!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也是剛才所詮述過的,主客已經融為一體,能所雙泯,心與境的對立消失。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這就是說十二緣起那些,包括輪迴與輪迴念也都斷除了。你原來是「夢裡明明有六趣」,當你醒來之後,卻發現「醒後空空無大千」。原來,你的智慧眼沒有打開,你是處於「無明」;當你成為空、明、覺,當你打開智慧眼之後,如實看到現象界的真理實相,體證到空,你原來的「無明」也破除了。
當你越深入去觀察宇宙現象界的一切,你看的越微細、越奧妙,你就越會讚歎緣起甚深,而空又是甚深及甚深。到最後你會很讚歎,你找不到第一因,找不到那個究竟的原因。因此,「無無明盡」的深意是指你根本無法去追根究底,無法完全解開、了解整個宇宙的奧妙與玄秘,就像老子所講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全然地臣服、佩服!你一直去鑽研,一直去追尋,到後來你也會大徹大悟,你了悟到:我知道自己竟然不知道!當你終於知道了你不知道的時候,你的「我慢」才會斷盡,這才叫做真正的知道!再仔細聽一遍:當你真正知道你不知道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知道;當你「我慢」斷盡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解脫自在。你要慢慢去體會、去求證這其中的深意。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老死」是說你已經了悟了生死大事,但是,這裡又說:你也沒有所謂的「老死盡」,為什麼呢?因為假如你是一個波浪,你這個波浪消失之後溶入大海,你會體悟到:生死不是我的事——生不是我的事、死不是我的事,那是整個法界的因緣,是整個法界的事。難道你這個波浪消失之後,就可以禁止、謝絕大海再採用你這個波浪的水嗎?你可以這樣決定嗎?那隻不過是你的「我慢」啊。當一個人了悟了這緣起、緣生、緣滅之後,他會知道自己是因為因緣具足才形成。因此,耶穌講得很瀟洒:是上帝派我來的;當我死亡的時候,我是回歸主懷。至於回歸主懷之後要如何,那是上帝的事情。
解脫是在當下,你當下要了悟生死大事,就會自由自在。就像波浪消失、回歸到大海之後,至於接下里要如何運用,那是整個大海、整個自然界的因緣。當一塊冰消失之後,它是直接變成雲或是變成水,那也是整個法界的事情,整個法界一直在不斷的變化。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實相,你會一直抓著那個「我」不放,你會很怕死,很怕「無我」。當你了悟整個緣起之後,你會全然放開,活在每一個當下,無論法界帶你到哪裡,無論以後將以何種身心展現與變化,那都不是你的事,你只是活在當下,隨順緣起,你生命中的每一個點都會是快樂洒脫、自由自在的。當你是一塊冰的時候,你就全然展現冰塊的生命力;當你形成水,就全然扮演水的角色;當你蒸發為雲,你就在空中自在的飄搖飛舞……你已經了悟:這整個形態的變化都不是我的事,不是我要或不要的問題,所以沒有所謂的「老死」,也沒有所謂的「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阿含經》的絕大部分篇幅都在講關於「苦、集、滅、道」的內容,佛陀如此繞舌的講了這麼多,並不是僅僅讓你一直死抱著「苦集滅道」在修,而是為了使你早日來到涅槃的彼岸——沒有「苦集滅道」,來到一個解脫自在的世界。「苦海」是指你用「自我」去構築的夢幻世界,當你了悟生死大事,自我消失之後,你會溶入實相的世界,溶入法界,你的「苦海」也就緊跟著消失了,你當下就溶入涅槃解脫的世界——沒有所謂的「苦集滅道」,包括集諦——苦的原因也消失了。當你了悟這些實相,自然不會去貪愛、抓取,因此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你以前自詡智慧很高、IQ很高,如今你將這些我是、我能都放下了,但不是叫你變成白痴哦。而是說當你看到別人在二元對立的時候,你不會去與他二元對立,但一般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認為你是白痴。譬如當我在歷緣對境處理某些事情的時候,有部分學員會認為:如果空海是專家,如果空海有證量,他怎麼會這樣處理事情?我們應該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應該清楚明白的分辨才對,他這樣模糊不清就是不對的。世間的「世智辯聰」與打開智慧眼看到實相的智慧是完全不同的。
「無智」事實上是說我們要返璞歸真,就像老子所言的那樣「棄智絕學」,那個「智」就是指世間的那種「世智辯聰」式的聰明與知識,就是那個我是、我能、我慢。這些對於你的解脫而言是一個障礙;但你也需要透過這些,才可以轉「識」成為真正的大智慧。
所以這裡所講的「無智」不是成為一個白痴,而是說放下世間的那種智慧,超越二元對立,在這一生就成為一個真正的大智慧者。
佛陀講證初果、二果、三果,好像是說我們的修行到後來會得到一些什麼,其實這也是佛陀的一個巧釋,是為了協助眾生慢慢的成長上來。因此,你在證到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好像有所得,但是當你體證到四果阿羅漢時,你才會真正體證、體悟到「無所得」。但是這裡的「無所得」並非是說他的人生就會變得很無奈、很消極,好像一切都沒有,一切都空;而是說一個人他能夠真正全然的放下,因為他知道只要有「自我」作祟,有所抓取,就是在抓苦,就是在抓夢幻泡影。一個解脫者之所以活在涅槃解脫、快樂自在的世界,是因為他了悟這個真理實相,了悟整個法界都是一直在無常流動,只要在流動的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你想抓的話,就只能抓到一些夢幻泡影,只能抓到死的東西,抓到苦。
唯有你了悟這整個的真理實相,完全放下手中所抓的,完全不抓的時候,你才能得到無限。唯有你真正能夠大死一番,才能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當你真正體證到「空」,溶入法界的時候,你這一口即將乾枯的井才會成為一口源源不絕的活水泉源!當你真正全然的放開,整個法界都在為你慶祝,整個法界的法流都在不斷的溶入、貫穿你的身、心,你的生命才會心花朵朵開、法喜泉涌。你生命的智慧、生命的能源才會真正的湧現出來,就像不斷活動的泉水那樣,你的生命才會成為一個活體。
這裡講「無得」,是因為法界本自具足,法界本來就要把這些都給我們,只是因為我們自作聰明的那個「自我」一直封閉著,讓法界的法水無法流穿過去,我們的生命才變成一個苦海,變成一潭死水。如今,只要我們把「自我」打開,與整個法界交流,我們的生命就會很活潑、很新鮮,我們的「苦」就會消失。因為這些原本都存在,所以你根本沒有得到什麼,也沒有額外加入什麼,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你只是放開讓法界的法水流進來而已,所以是「無得」。因為你真正是「無所得」,所以就會無得亦無失,你沒有得到什麼,也沒有失去什麼。
我們在戶外禪修的時候告訴大家:你要跳下去,你不用擔心,法界不會把你淹死。你原本是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間,如果你沒有解脫,在你死亡的時候,也是兩手空空而回。那將是痛苦、悲哀的人生;如果你是一個解脫者,你會體會到自己本自具足,你會全然地放開,會是真正的無得亦無失。
㈢所有的解脫者都是依如實的智慧而成就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假如你沒有得失之心,你還會有牽掛之心嗎?因為你已經大徹大悟,已經打開了智慧眼,看到法界的真理實相,所以你不會再有那些得失之心。記得:你的苦,正是因為你有很強列的得失心。你內心害怕得不到你所要的,在你得到之後又很怕失去;對於你所不要的那些,你會怕它們到來,當它們真的來到了,你又恨不得它趕快走。
你的心就這樣極度的不安,不斷的在追逐你所要的,逃避你所不要的,偏偏你又追不到,也逃不了。但因為你不明真相,就會依然拚命的追,拚命的逃,就這樣,你從一世跑過一世,從一個星球跑過一個星球……佛陀告訴我們:停下來吧!停下來吧!你只要好好活在當下、止觀雙運,你就可以開智慧,當你的智慧眼打開,看到這些實相之後,就可以真正的解脫自在,你也會體會到「無得亦無失」。
如果你「心無罣礙」,你又怎會有恐怖呢?就像小孩子看到水會很高興地玩耍,因為他的」玩「之中沒有得失心,只是一心想玩,因此當他「噗通」一聲跳下去的時候,他會游得很愉快。而大人呢?好不容易留下來玩水,當他喝了幾口水之後便嚇得發抖,於是大聲嚷嚷:教練我不會游!我不要在這裡遊了!
當你沒有得失心,你真的能夠全然放開,你還會有罣礙嗎?沒有罣礙,自然就沒有恐怖,因為你了悟了整個法界的實相,你的生死大事已了,已經大安心、大自在。過去,當我們的智慧眼沒有打開,都是一直向心外去求,就是處在「顛倒夢想」的世界;如今你的智慧眼打開了,你終於了悟了實相,體會到你本來就沒有欠缺什麼,你與佛陀相比也沒有少什麼。所以,你是「無得亦無失」,無牽無掛,完全的醒過來遠離過去的「顛倒夢想」。過去的你一直在無明行,你現在終於成為」明行足「;過去的你一直希望在海中鑿河,當你此刻看到了實相之後,終於體悟到了無學、無為、無修、無證、無所得。如此,你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而彼岸就在此岸,極樂世界就在眼前,就在當下!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管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的解脫者,他們一定都是透過止觀雙運,打開智慧眼,看到整個法界的實相而融入,並與法界融為一體。因為與整個法界融為一體,並了悟生死大事,他體悟到自己與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體證到「無上正等正覺」,一切二元的對立都消失了。,他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溶入一體世界,並以平等心善待一切眾生。假如你能體證到這裡,你當下就是解脫自在,苦海就會完全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文解析(二)
㈠放下成見 活在當下 止觀雙運開智慧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的經文非常短,但含義卻非常深。最開始的這一段話就已經告訴了我們整個修行解脫的核心與重點。
一般人僅從字面上去理解「觀自在菩薩」,覺著是觀世音菩薩很認真、很用功、非常深入的修行,然後他體會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當然,觀世音菩薩一定有這樣的用功的過程,問題是如果你認為「觀自在菩薩」就僅僅是指觀世音菩薩一個人,而你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有空時就念念經文,這樣會很可惜。大家不要把觀世音菩薩認為是一個外在的觀世音,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到像觀世音菩薩一樣,這也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那我們修行的重點在哪裡呢?這裡一開始就勉勵我們要能深觀、如實觀,並且出入自在。這個「觀」不是個人主觀的想像,不是自我意識的投射,不是用頭腦去想像、去思維;而是要不帶成見的深觀、如實觀。所以,你要把那些「所知障」放下,你要把過去那些狹隘的見解、偏見、成見都放下,才能夠出入自在。如果你仍用過去的觀念、成見、知見在看,你仍用過去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在思維,你就沒有歸零,就無法自在。
那個「自在」是要活在當下的。如果你覺得很苦悶、很生氣,或是生起嫉妒心、嗔恨心,那是因為你沒有活在當下,你是帶著過去的觀念、知見在看眼前的人、事、物。我們常常被自己的觀念知見,被過去的習性捆綁住,讓自己不得解脫,這就是束縛。我們不能夠解脫,不是因為外在的別人來捆綁我們,而是我們自己的觀念、知見沒有歸零,沒有讓它自在,沒有讓它來去自如,一直抱著過去的觀念、知見在推理、想像、思考。
所以,「觀自在菩薩」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要歸零!要放下那些包袱,放下那些布袋,放下過去的觀念、成見,放下過去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判斷,用一顆不帶成見,也沒有污染的赤子之心活在當下來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你當下就能成為一位「觀自在菩薩」。
注意看「行深」這兩個字,這表示我們的用功不是馬馬虎虎、走馬探花式的看一看、讀一讀,不是稍微用大腦去想像一下,推理一下;而是能夠真正活在當下,很認真、很仔細地去如實觀。「行深」是指你修行的用功程度很深。為什麼你誦讀《心經》已有千百萬遍,卻仍舊體悟不到其中的深意呢?因為你都只是一遍遍的念過,只有在表皮層用功而已,沒有能夠停下來深度的進入,因為你的行不「深」,所以就無法體會到其中的深意。
因此,我們要把往前沖的那種習性停下來,要把這種敷衍的心、趕場的心停下來。我們做早晚課不是在趕場,也不是在應付、交差。早晚課不要量很多、很龐雜,卻都是走馬探花地在看;做早晚課要有深度的進入,要有實質性的意義,否則,你的修行是無法深入的。
當你具備這些基礎條件,你能「觀自在」,又能「行深」,能夠深度去「止觀雙運」,那麼,你就會開啟智慧。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指你「止觀雙運」就能開智慧、開悟。當你真正開悟,真正的大徹大悟,你就會體會到「照見五蘊皆空」,自然就會「度一切苦厄」!
為什麼我們的修行修了一二十年,現在仍在苦海中浮沉?正是由於缺少前面這些聞、思、修的基礎,你不能「觀自在」,下的功夫也不夠深。如果你具足前面的這些基礎,然後再深度的去「止觀雙運」,你真的隨時都會開啟智慧。只要你真正了悟了真理實相,很快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因為此時你的「苦海」就會消失、止息。
佛陀沒有講過你業障深重,所以要來生才有可能成就。佛陀在《阿含經》中告訴大家:只要你能夠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地深入,解脫自在真的是不待時節、因緣的。只要你能夠深入用功,能夠腳踏實地去聞、思、修,自然會水到渠成。如果你真的能夠「歸零」,能夠不帶任何成見的深觀——「行深」,你很快就可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般人一提到「空」,就認為「五蘊皆空」,所以財空、名空、利空,無論什麼都是「空」,他所體會的「空」到後來就會變成頑空、斷滅空。如果你執著於這樣的「空」,你的生命就會因此失去動力,失去方向感。那是因為你錯解了「空」,你所體會的「空」並不是諸佛菩薩所要啟示我們的真正的「空」。真正的「空」是充滿著生命力,充滿著活力,充滿著無限的可能。
佛經里講到「空能生妙有」,就是說如果你真能體悟到「空」,你就會沒有任何境界的阻礙,沒有任何的系縛而解脫自在,同時你的生命又是充滿著無限的可能,你的生命會成為生龍活虎,來到「無所住而生其心」。
㈡質能互換,質能不滅;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如果我們用現代天文物理來給大家解釋這裡的「空」,大家就會比較容易理解。這個「空」絕對不是頑空,不是斷滅空,不是單純的空洞,真正的「空」就是無邊無際的虛空。在無邊無際的虛空中,蘊藏著無量能量,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解析了這些。現代的天文物理學家也一直在探討組成物質的最微小粒子,現在是找到「夸克」,但科學家們仍不死心,繼續再找尋。他們已經發現到當能量因緣形成之際,會慢慢凝結形成極微小的粒子,再慢慢凝結成夸克,再由夸克排列組合出介子、質子、中子、電子,然後再組成原子,原子再排列組合成各種分子,最後組合成各種物質。
《心經》所講的「色」,以及色界的「色」就是指所有你看得到、想得到、摸得到的物質,佛陀把現象界的一切全都稱為「色」;《心經》所講的「空」就是無邊無際的虛空與能源。
現代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宇宙的定律法則是:質能互換,質能不滅。「質」就是這裡所講的「色」;「能」就是「空」之中的能量。科學家講質能互換,質能不滅,其實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意即物質與能量是可以互換的,而且當下每一個人——你、我、他雖然都有色身的存在,但如果再將其做深度的解析,我們就是能量的組合。
科學界就是在證明佛陀所講的無上甚深微妙法,迄今為止,最頂尖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打破佛教所講的真理。所以,佛法不只是非常科學,而且是超乎科學,雖然人類現在的智慧不斷在提升,但即使最頂尖的科學家的發明、發現都不會超出佛經所講的「三法印」。
我們以前的邏輯概念都是對立性很強的,都是截然的劃分出:對錯、是非、黑白……但是,現在人類的智慧又慢慢的提升了,已經來到很深的模糊邏輯理論,意即那個界線已經不再像以前的人類那樣截然劃分了。以前人類認為原子、電子、質子都是類似於撞球檯上的球,它們都是界線很明顯的顆粒在那裡撞來撞去。那是因為以前人類的觀察能力很膚淺,儀器還不夠精密,才會做出這樣的一個推論。慢慢地隨著現在人類的觀察越來越深入,才發現它們不是一個個範圍很清楚的粒子在那裡撞來撞去,而是牽一髮則動全身。
因此,你、我、他每個人的存在,與整個宇宙都有著密切的牽連關係,你不孤單,也不孤獨,你生命的存在與整個宇宙的存在完全密不可分,我們要體會到我們每個人生命的莊嚴。
㈢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這一句是《心經》非常重要的核心,我們今天晚上的幻燈片,將會對此給大家做重點解析。法界、大自然的實相本來就是如此,只是眾生不了解而已。如果你能夠體會到此中深意,你就會來到「不生不死」。如果你真的能體會到「不生不死」,你的生命就會全然地活著,全然地綻放,而「遠離顛倒夢想」。
人類其實最害怕「老、病、死」,這其中,人類最害怕的又是死亡、生命的消失。《心經》告訴我們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知見,都是人類的錯覺,那是因為人類沒有正確理解生命的實相。
「諸法空相」的「空」含義很深,是說一切來自於「空」,以「空」為背景,以「空」為舞台,又回歸到「空」。但卻不是頑空,也不是斷滅空,因為生命不會消失,生命沒有死亡。這不是我空海刻意創造、發明出一個名詞,然後要說服大家去相信它,不是這樣;我只是把體悟到的宇宙的真理實相,如實地分享給大家而已。
如果你能體會到「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你就會看到:原來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不會斷滅,生命沒有死亡,生命只有不斷的變化、變化……這很重要,這就是無常法印。生命變化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因、緣的組合,這就是佛教所講的「緣起法」。整個佛法修行的核心、所有八萬四千法門、所有經典都旨在協助大家去體悟這三法印——無常、緣起、無我。「無我」不是消極、不是斷滅,而是宇宙的實相。
如果你能體會到「無我」,能夠體悟「三法印」,就可以來到輕鬆瀟洒、解脫自在。如果你能體會到這些,你便不會自暴自棄,不會把生命寄托在虛幻的夢幻世界;你會珍惜我們的生命,你會很踏實、很充實地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每一個當下、每個因緣。在每一個因緣之中,你都會加入善因,因為你已經正確了解了因果法則。因果法則不是宿命,而是無限的可能!命運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當下加入什麼「因」,將來就會得到什麼果;你要得到什麼果,你在每一個當下就要加入什麼因。我們如果有正確的體會,就一定會為我們的選擇負責,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的生命,選擇自己的人生。
對於因果,你要有這樣正確的理解;否則,你就會活在充滿抱怨、充滿業力、習氣,充滿宿命論的世界之中,這樣你是很難出離苦海的。你要去體會到是你在選擇你的生命走向,是你在選擇你要的世界。如果你能這樣去了解,去選擇,你會為你的每一個選擇負起責任。你要清楚知道當下自己在播種什麼因,如果你選擇了播種苦因,你就要勇於承擔一切苦果。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選擇,我們的生命走向才會正確,我們才能早日出離苦海。
污垢與清凈,這是一對二元對立的名詞。要知道所有的「垢」與「凈」都是我們人類添加上去的標籤,是人類自己的界定,這很重要!在法界的實相之中,不需要語言,不需要文字,更不需要那些單方面的界定。實際上,我們認為的污垢、清凈,未必是真正的污垢、清凈,這些界定來自於人類自己的好惡標準。為什麼我們會看別人不順眼?這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充滿了污垢,充滿著貪、嗔、痴,這不是外境的問題。垢、凈真的都是我們自己去界定而來,而宇宙的實相則是「不垢不凈」。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如果你能正確體悟到「空」,體悟到佛教所講的「究竟智」、「涅槃智」,這已經是最高級的領悟,以比較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你能夠體道、悟道,然後行道,你會呈現出與「道」合一的品質、特性。如果你體悟到「空」的真正含義,你的整個人生、心量都會與「空」相應,你所展現出的品質、特性也都會與「空」相同。空有什麼特性,你也會展現出什麼樣的「空性」,你沒有「受想行識」,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因為此時你的身見、我見都消失、消融了,主、客的對立也消失了,心境合一。
這樣的境界並非是說這個人變得很虛幻,他活在虛幻的世界,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絕不是這樣的。而是他在修道的過程中有兩隻手,開悟了他依然有兩隻手;修道時他有一個頭,開悟後他依然是一個頭,他並沒有變成三頭六臂。但是,他的心境與之前已經完全不同了,他以前可能心量狹窄,現在的心量是無邊無際,以前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現在所有二元對立的界線都消失了。
因為我們的內心有各種界線,才會導致這個世界衝突不斷,才會導致眾生有很多痛苦。當你的身見、我見消失之後,那些二元對立的界線沒有了,敵人也消失了,這就是真正的「仁者無敵」。敵人,都是我們自己塑造出來的,如果你的內心沒有敵人,你能用慈悲心去愛一切眾生,你絕對不會有敵人。
如果你真正體悟到「空」,體會到「空性」,你自然會展現出空的特性,你會來到無我無私之境。這時候,你展現出來的愛不是一般眾生那種有條件、有所求的愛;而是無條件、無所求、無我無私的「空性」之大愛,也就是耶穌所講的博愛,佛教所講的大慈大悲。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禪宗有三個境界:第一階段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一般人對世界的看法;第二階段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說一個修行人他深入經藏,然後聞、思、修,當他看到無常、無我,在用頭腦解析的一個過程;第三階段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當你有一天真正體悟到真理實相之後,你就會來到這個階段,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第三與第一個階段雖然都是「見山是山」,但心靈品質已經完全不同了。第一階段是用一個「我」在看山和水;第三階段是「無我」的看,看山,「我」就是山,看水,「我」就是水,看花,「我」就是花……「我」與當下的境界都是融為一體。真正到達第三階段的「無我」者,他沒有看不順眼的人,沒有接納不了的人,沒有敵對的人。因為看所有眾生就是看自己,愛護每一個眾生就像愛護自己。
因此,如果真能體會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身見、我見一定都是消除的。這不是修出來的,也不是強行用一個「忍」字可以辦到的。忍到這個「我」要「無我」,這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過渡時期而已。到後來是「我」自然的大慈大悲,因為「我」看到每一個人就是「我」的兄弟姐妹、骨肉同胞,正所謂「民胞物與」,萬物與「我」同類。這時看到一棵樹,「我」也會很尊重它;看到飛禽、走獸,「我」一樣會把它們當作「我」的同胞。這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中所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若以比較白話的語言來說,就是夢裡明明有六道,醒後空空無界線。你會體會到何謂「無上正等正覺」,因為你此時沒有「我慢」,也沒有自卑,你會用真正的平等心對待六道中的所有眾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此處經文是這樣一直連貫下來,後面的結論是「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我們現在為何會有罣礙呢?因為我們內心有很多界線、對立、衝突,我們有很多包容不了的人,所以我們的內在樹立了很多敵人。記得:我們是因為有敵人,才會有罣礙;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敵人,能夠慈悲愛護一切眾生,視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命運共同體、我們的骨肉同胞、兄弟姐妹,能夠用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自然就會沒有敵人,這就是仁者無敵。當我們的內心沒有敵人,自然不必在那裡牽掛,恐怖之心自然就會消失。
如果你了悟了真理實相,你就會體會到我們不是從外面賺到了很多,而是開發出我們本自具足的無盡寶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無盡的寶藏,只在於有沒有開發出來而已。如果你沒有開發出來,沒有挖掘到本自具足的無盡寶藏,你就會覺得自己很貧窮、很苦,就會不斷向別人去祈求;如果你挖掘到了這個寶藏,你就會很快樂、很安詳、很知足,你會體會到你沒有欠缺什麼,你也不會吝嗇,很自然的你會大慈大悲善待一切眾生。因為這些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也就是《心經》所講的「無所得」,同時自然就無所失。如果你能體會到:你所開發出來的是你本自藏有的無盡寶藏,你會來到大安心、大自在,沒有得,也沒有失。你沒有得失之心,就沒有罣礙,沒有罣礙,你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而來到「究竟涅槃」。
推薦閱讀:
※武僧說心經(三)
※願解如來真實意——《心經》略釋
※《心經講記修訂版》 印廣法師主講 第10講
※羅時憲:《心經》導讀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