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砂遇見藏茶 | 雅安藏茶的前世今生(收藏版)

  ▲雅安到康定茶馬古道上的背茶隊伍,殷曉俊提供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西南是茶樹的原產地。四川古稱「蜀」,是中國、當然也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之一。古蜀文明燦爛輝煌,茶飲文明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雅安藏茶是典型的黑茶。中國黑茶起源於四川,早期的四川茶葉運往西北易馬,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必須縮小體積,蒸制緊壓,以便長途運輸,茶葉品質因此發生變化。從唐宋蒸青團餅茶到明代散庄葉茶,明末將散茶築製成包,成為緊壓磚茶,經歷了長期的傳承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製作工藝。  雅安藏茶干茶褐黑油潤,湯色紅黃明亮,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醇和悠長。尤其是加入酥油、鹽、核桃仁末等攪拌而成的酥油茶、奶茶,更是我國西北部廣大地區藏、蒙、維、回等民族同胞「旦暮不可或缺」的飲品。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民諺,還有民族茶、團結茶、政治茶、友誼茶、軍需茶等美譽。  雅安藏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名稱不同,五代稱火番餅、元代稱西番茶、明代稱烏茶、清代稱南路邊茶,還有中國藏茶、四川邊茶、邊銷茶、大茶、雅茶等名稱。

  ▲茶馬古道線圖 陳書謙圖  一、雅安茶產業概述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文化的搖籃。  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四川古稱「蜀」,「薑桂茶荈(chuǎn)出巴蜀」(西晉孫楚《出歌》);「早採為荼,晚採為茗,一名茹,蜀人名之苦菜。」(西晉郭璞《爾雅注》)。「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清顧炎武《日知錄》)等文獻記載,確認古蜀先民對人類茶飲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  漢代楊雄的《方言》說:「蜀西南人謂茶曰蔎」。「蔎」與「澀」同,雅安地處古蜀西部,蜀西南人指今雅安、樂山一帶的人。  唐代巢縣縣令楊曄在《膳夫經手錄》中說:「始,蜀茶得名蒙頂也。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頂。是以蒙頂前後之人,競栽茶以窺厚利。不數十年間,遂斯安草市,歲出千萬斤……」  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里也說:「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晉書》記載「蒙山在雅州,凡蜀茶盡出此」。  還有「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等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更加確立了蒙頂山茶文化重要的歷史地位。  千年弘揚,世代傳承,連續遭遇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蘆山強烈地震的雅安茶產業,依然成績斐然。6縣2區150多萬人口,現有茶園近100萬畝,年產茶葉8.5萬多噸,綜合產值150億元左右。茶園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四川省前列。  當地長期堅持政企聯動,打造區域品牌。已榮獲「中國藏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中國茶都」等稱號。2016年,「蒙頂山茶」品牌價值23.68億元,位列全國第11位;「雅安藏茶」品牌價值12.81億元,位列黑茶前列。

  ▲2005年十一世班禪大師在市委書記侯雄飛、市長傅志康陪同下考察友誼茶廠 甘玉祥提供  二、「藏茶」之名的來歷及定義  伴隨雅安藏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關心、關注、研究藏茶的各界人士越來越多,品牌名稱自然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之一。  「藏茶」有何來歷?肩負國家使命,為國成名、意義深遠!清代中晚期,朝廷腐敗,對外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中的《中英印藏條約》為列強經濟侵略,企圖用印度茶葉控制西藏打開方便之門。據《四川茶業史》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為抗擊英國侵略,抵制印茶入藏,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和四川總督大臣趙爾巽兄弟共同主持,在雅安掛牌成立「商辦藏茶公司籌辦處」,「藏茶」之名從此誕生。  經過近一年的籌備,雅安、名山、天全、滎經、邛崍五縣茶商共同籌資33.5萬兩白銀,成立「商辦邊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綱領充滿民族大義:「藏茶公司為抵外保內而設」,「為保全川藏茶業權利,關係重大」,「本系特別創舉」。正是「山林草木之葉,事關國家政體之大」,「藏茶」為國成名,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古今茶葉,誰有如此輝煌!

  ▲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金龍在名山考察提詞 陳書謙攝  可見,雅安藏茶因主要產於雅安,歷史上長期暢銷青藏高原而得名。雅安藏茶以蒙頂山茶區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渥堆、緊壓(或做形)、乾燥等主要工藝加工而成,具有「褐葉紅湯」的品質特徵。廣義的雅安藏茶包括傳統藏茶﹙或稱南路邊茶、邊銷茶。適用《康磚茶》、《金尖茶》國家標準﹚和新型藏茶。狹義的雅安藏茶僅指選用優質成熟鮮葉原料,運用傳統製作工藝原理研製開發的新型藏茶(適用《雅安藏茶》行業標準)。  新型藏茶不僅繼承傳統藏茶特有的口感、風味、功效和內含物質,而且在品種、包裝、飲用方式、收藏、裝飾等方面,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兄弟友誼等企業率先推廣「粗茶細作」、「藏茶內銷」、「各族共飲」的產銷思路,促進藏茶產品革新和營銷理念轉變,開發研製的新型藏茶產品,更適合現代生活需求,藏茶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十世班禪視察1986年雅安茶廠  三、雅安藏茶的歷史沿革  唐宋以來,朝廷先後行「茶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邊」、「以茶治夷」。唐景雲二年(711年),吐蕃女政治家亦瑪類倡議唐蕃茶絲換馬貿易,以赤嶺、甘松嶺為互市地,年易馬4.8萬匹[①],開茶馬互市先河,創茶馬古道開端。  《封氏聞見記》載:「往年回紇[②]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回紇所獲茶絲,遠銷中亞,所以阿拉伯人很早就知道中國嘉州(今樂山)的茶葉。  五代·毛文錫《茶譜》[③]:「臨邛數邑茶,又有火番餅,每餅重四十兩,入西番、党項[④],重之。如中國名山者,其味甘苦。」這是古人對單一茶品產地、形狀、重量、滋味、銷區、重要性等要素最為詳細具體的記載。  《西藏政教鑒附錄》說:「茶葉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地也。」茶學教材也說:「我國黑茶始制於四川,據《甘肅通志》記載,明嘉靖三年(1524年),湖南安化就仿四川的『烏茶』製法並加以改進,製成半發酵黑茶。」[⑤]  宋乾德中期(約965年),朝廷下詔在碉門(今雅安天全),創立「土軍三千、茶戶八百、種植茶樹、采焙製造、以備賞番。」茶葉成為羈縻少數民族的重要手段。

  ▲海子、古道、公路  《長編》[⑥]卷259記載:熙寧三年(1070年)「置文州(今甘肅文縣)買馬場,又置威州(今四川理縣)、龍州(今四川平武)、碉門(今四川天全)買馬場」,全國四處四川有三。  宋熙寧七年,朝廷派李杞入川,在今雅安名山新店鎮設立茶馬司,「籌辦茶馬政事」,現有我國唯一的茶馬司遺址。熙寧八年(1075年)後,四川戎(今宜賓)、黎(今漢源)進入全國第二批買場之列。  元豐四年(1081年),宋神宗詔:「專以雅州名山茶易馬」。宋徽宗靖國元年(1101年),重申神宗特詔。大觀二年(1108年),再次重申:「熙、河、蘭、湟路,以名山茶易馬,不得他用,恪遵神考之訓。」吏部郎閻蒼舒回憶:「祖宗(高宗趙構)時,陝西諸州歲市馬二萬匹,名山運茶二萬馱」,規模全國第一。  《明史·茶法》:「詔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專令蒸烏茶易馬」;「設茶馬司於秦、洮、河、雅諸州,自碉門(天全)、黎(漢源)、雅(雨城)抵朵甘、烏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餘里……」,四川茶馬古道盛況可見一斑。  清乾隆後,川茶分為「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成都出南門以遠,沿途所產統稱「南路邊茶」。南路邊茶生產覆蓋全省茶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仍在樂山、宜賓、重慶、萬縣、洪雅、南江等地初加工。甚至包括貴州桐梓所產,也運到雅安拼配、包裝、調運。

  ▲2005年,雅安市舉辦首屆川藏茶馬古道論壇 陳書謙攝  成都老西門出城,沿途所產稱「西路邊茶」。產品主銷阿壩、甘肅。  雅安藏茶在革命戰爭中功不可沒:「1935年,紅四方面軍到雅安,首先由三十一軍試熬南邊茶的茶膏,成功後在四方面軍中推廣。部隊開拔時,每人帶了五斤茶膏。在進軍途中,不僅解決了自己的需要,而且還靠它向少數民族換取糧食和搞好軍民關係,所以四川的茶膏,對紅軍過雪山草地起了很大作用。」[⑦]  老紅軍王定國回憶說:「長征時去看望挨著周恩來副主席住的毛澤東主席,毛澤東用藏民的木頭碗泡「茶膏」招待大家。」  新中國成立後,為保證民族地區茶葉供應,政府把邊銷茶納入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管理,四川邊茶在歷次認定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92年,國家民委等五部委確定全國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共16家,其中四川4家,全部在雅安地區,數量佔全國1/4;2002年,國家七部委再次確定全國定點生產企業25家,其中四川10家,雅安有6家入選,也占接近全國1/4;2013年,國家民委等部門再次確定十二五期間全國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共38家,其中四川有11家,雅安市有5家入選。

  ▲2007年,國際茶文化專家在雅安舉辦藏茶高峰論壇 陳書謙攝  四、雅安藏茶是古老而又年輕的朝陽產業  因為古老,所以厚重;因為年輕,所以快速成長、活力四射。新世紀以來,雅安藏茶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2004年,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遊節期間,雅安首次舉辦「茶馬古道百年老照片展」;新華社組織四川、雲南、西藏分社開展茶馬古道考察,拉開了探秘川藏茶馬古道的帷幕。次年,首屆川藏茶馬古道高峰論壇在雅安舉行。  2007年,雅安承辦「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一屆二次會議暨南路邊茶(藏茶)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全國茶界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雅安藏茶的傳承與發展;國家民委「中國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傳統生產工藝保護工程(邊銷茶)」列入「康磚茶」、「金尖茶」;雅安啟動申報「雅安藏茶」證明商標、起草行業標準和申報非遺工作;組團參加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節,拉開了統一打造「蒙頂山茶」、「雅安藏茶」區域品牌的帷幕;12月,與北京老舍茶館聯合舉辦「迎奧運·五環茶戰略合作高層研討會」,「蒙頂黃芽」、「雅安藏茶」雙雙入選「五環茶」代表茶品。

  ▲2004年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在雅安隆重舉行 劉魯軍攝  2008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文:「為彰顯雅安邊茶在推動藏漢貿易發展、促進藏漢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等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紀念和傳承雅安邊茶為中華民族保留的厚重歷史內涵和豐富邊茶文化,經慎重研究,決定授予雅安市『中國藏茶之鄉』稱號。」  6月,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路邊茶製作技藝」名列其中,雅安9家藏茶生產企業成為傳統工藝保護單位。9月,全國邊銷茶工作會議在雅安召開。財政部、國家民委、中華供銷總社、省民委、省供銷社領導,湖南、湖北、雲南、新疆、青海、內蒙、西藏等地茶企和專家、學者研討邊茶產銷;10月,「川茶情深,感恩中國」系列活動在北京舉行,答謝幫助5·12地震災區的愛心人士。  2009年,中央電視台CCTV—7《鄉土》欄目播出專題節目「神奇的藏茶」,向消費者細說藏茶的妙曼。2010年,「蒙頂山茶」、「雅安藏茶」雙雙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排行榜。  2011年,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全國茶葉僅四川雅安友誼茶葉有限公司和雲南普洱困鹿山貢技茶場兩個單位入選,可謂鳳毛麟角。

  ▲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8月,「茶馬古道文化遺產保護(雅安)研討會」在雅盛大舉行。時任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現故宮博物院院長)、台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四川省文化廳鄭曉幸廳長,以及北京大學、西南大學、台北故宮、廈門大學和四川大學等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對茶馬古道、邊茶貿易、雅安藏茶產業等諸多課題展開深入研討,發表了茶馬古道雅安共識。  「保護茶馬古道這種特殊的文化遺產刻不容緩,」單霽翔在雅安指出:「申報世界遺產是保護茶馬古道的重要途徑。」四川省文物局王瓊局長認為:「茶馬古道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明文化傳播古道之一,是多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著名茶文化專家周重林指出:「失去絲綢、瓷器之後,如果茶葉丟失,將導致中國三大物質所隱喻的國家軟實力進一步削減」,呼籲「重塑一個由茶葉和茶馬古道形成的文化邊疆。」  多年來,雅安藏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地的茶業博覽會上,給經銷商和廣大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全國唯一的茶馬司遺址雅安.新店,陳書謙攝  2014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比利時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把茶葉提到文化興邦,文明強國的高度。「一帶一路」成為重要國家戰略,雅安地處新絲路經濟帶建設的中心區域和必經之地,正在抓住新機遇,迎接新的挑戰。  四川省政府《關於加快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業強省的意見》的1號文件提出「重振川茶雄風、打造千億產業」的戰略目標,雅安市緊緊抓住茶產業轉型升級和4.20災後重建的重大機遇,圍繞「振興雅茶產業、打造世界茶源」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產業三大基礎優勢,圍繞產業、企業、品牌三大目標,抓好科研、基地、加工、市場四大重點。提出「把雅安茶產業建成省內外生產、加工、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基地。」  2015年1月,雅安西康藏茶集團掛牌成立。標誌著政府主導、茶企抱團、合作發展,全力打造雅安藏茶知名品牌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先生(右)和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毛凱先生為……揭牌(陳書謙攝)  2016年1月,「4.20」災後重建重點項目,集藏茶文化展示、藏茶生產、交易、倉儲、物流等服務功能和茶馬古道旅遊目的地為一體的「中國藏茶村」在雨城區多營鎮試營業。中國藏茶村是雨城區文化產業重建和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項目。規劃總投資8億元,佔地面積6平方公里,由北京東方園林公司量身設計、西康藏茶集團控股經營,分三期進行規劃建設。立足「國家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規劃布局「一核、四區、多節點」,致力打造「重溫西康往事、品讀千秋藏茶、感悟雅味春秋」的文化創意產業群。  2016年6月,《雅安藏茶》行業標準正式實施,為行業標準化、清潔化、規模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月18日,四川省唯一的藏茶科技創新平台——四川省藏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雨城區中國藏茶村隆重掛牌。四川省科技廳景世剛副廳長、雅安市政府趙京東副市長等領導、著名茶學專家劉仲華教授、王雲研究員、杜曉教授等出席並發表演講。首屆中國藏茶(文化旅遊)節在中國藏茶村拉開帷幕。

  ▲市、區領導陪同財政部、國家民委領導考察兄弟友誼茶廠(陳書謙攝)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雅安藏茶重塑歷史輝煌成為業界共識。消費拉動生產,雅安市取得QS認證的10家傳統藏茶生產企業和13家新型藏茶生產企業團結協作,合理調整產品結構,發展為緊壓藏茶、散藏茶、袋泡藏茶、藏花茶、收藏、裝飾藏茶等6大系列100多種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國內大、中城市和俄、韓、日、蒙、東南亞及台、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廣泛得到好評。  雅安的條、雲南的餅、益陽的磚﹙茯﹚、安化的卷﹙千兩茶﹚成為我國黑茶的標誌符號。雅安藏茶的綜合優勢和巨大潛力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和參與,北京藏茶文化推廣中心、廣東天得茶業、焱堯藏茶等單位和企業,主動融入雅安藏茶的宣傳、推廣、銷售行列,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電子商務、微信營銷發展勢頭強勁。微信查找藏茶「公眾號」,有200多個藏茶的字型大小名稱,從不同角度宣傳藏茶、推廣藏茶、銷售藏茶,且大多是外地企業和經銷商,雅安藏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11月10日,中國茶葉科技年會在雅安隆重開幕,為助力雅安藏茶產業發展,拓寬市場空間產生積極影響。國運興,茶事旺,雅安藏茶一定能弘揚傳統,重塑輝煌。(在中國茶葉科技年會的報告 陳書謙 2016.11.10.)

  ▲古道迷  ﹙陳書謙,高級評茶師,四川省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名茶專委會副主任、吳覺農茶學思想研究會理事。雅安藏茶研究所所長,雅安市茶葉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雅安市茶業協會副會長。)  [①]、陳崇凱:《吐蕃女政治家亦瑪類事迹考略》。  [②]、回紇:同回鶻。中國古代對北方游牧民族維吾爾族的稱呼,唐德宗時改稱回鶻。  [③]、毛文錫:五代,字平珪。入蜀從王建,任中書舍人等。《茶譜》成書於(889~904年)。  [④]、党項:民族,古羌族的一支。北宋時建立西夏國,今甘、陝、內蒙、寧夏的一部分。  [⑤]、施兆鵬、朱海燕:湖南黑茶史上的『甘引』與『陝引』。  [⑥]、《長編》:即《續資治通鑒長編》,作者李燾 (1115~1184)﹐四川眉州丹棱人。  [⑦]、見《四川省對外經濟貿易志茶葉資料長編》「四川茶業大事記」。  黑砂遇見藏茶 | 2016雅安藏茶(成都)12場巡迴品鑒會


推薦閱讀:

前世今生談愛情
人民日報海外版 烏克蘭問題的前世今生
從傳統星宿值日擇吉術的前世今生來看宿曜術的影響力
痣相看你前世今生!
七世情緣,前世今生測試,測試你的前世今生

TAG:收藏 | 遇見 | 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