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沒控好,這10外錯您犯了幾個?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對降低血糖、減少藥量、控制體重十分重要。但是,控制飲食並不等於「飢餓療法」,而是在確保患者代謝所需的前提下,適當限制食物的總熱量。
同時,還要注意飲食多樣化,以保持營養均衡。過度節食或者偏食,不僅會造成全身乏力、營養不良、貧血、飢餓性酮症以及機體免疫力下降,還會導致低血糖後血糖反跳性升高,加劇血糖波動。此外,飲食治療不能搞「一刀切」,對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孕婦或明顯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應當適當放寬飲食控制。
二、追求減重過度 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減肥有助於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強降糖藥物的療效。糖尿病患者宜將體重控制在標準體重範圍,絕非越瘦越好。因為過度消瘦會導致營養狀況惡化,致使機體免疫力及抗感染能力下降。而且,消瘦患者由於肝糖原儲備降低,對低血糖的自我調節能力下降,發生低血糖的風險增加。 三、運動強度過大運動療法也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之一,適當的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益處多多: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輔助降低血糖;控制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並預防骨質疏鬆等等。
但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運動強度不宜太大,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劇烈的運動(屬於「無氧運動」)可以興奮交感神經,導致兒茶酚胺等胰島素拮抗激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此外,如果運動量過大(尤其是在空腹狀態下)、運動時間過久,還會顯著增加發生低血糖的風險。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四、過分依賴降糖藥物 治療糖尿病僅靠藥物治療遠遠不夠,還需要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後兩者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有些患者片面地認為只要吃上降糖葯,就可以放心地敞開肚子隨意吃喝了,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如果不注重生活方式干預,一味地靠增加降糖藥用量來控制高血糖,不僅效果不好,還會因為藥量過大而增加藥物副作用。 對胰島素過於抵觸
有些病人擔心胰島素有成癮性,或是嫌麻煩怕疼,對胰島素當用而不用。事實上,胰島素既不是鴉片,也不是麻醉藥品,而是一種生理性的降糖激素,不存在成癮性的問題。至於是短期應用還是終身應用,則完全取決於患者自身的病情,尤其是自身胰島功能狀況。
事實上,對初診時血糖較高的糖尿病患者實施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有助於保護和修復胰島功能,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停葯,單靠飲食控制便可使血糖維持正常達數年之久。
五、血糖監測過於相信感覺
血糖監測十分重要,它可以幫助患者了解病情,指導臨床用藥。但有些患者平時很少監測血糖,治療用藥全憑自我感覺。癥狀明顯時就吃藥或增加藥量,沒有癥狀時就停葯或減少藥量。
事實上,自我感覺不可靠,有些患者,特別是老年人或有神經病變的患者,無論血糖是高還是低,往往都沒有明顯的癥狀,但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發生危險。因此,病情監測光憑感覺是不可靠的。
六:糖尿病可以根治?
當今社會虛假誇大的醫療廣告層出不窮,依然有不少「糖友」誤信這些廣告,認為「老中醫祖傳秘方、純天然植物提煉藥物、高科技納米理療儀、歐美最新保健品」等等可以治癒糖尿病;也有些患者入院經強化治療後血糖控制到正常範圍內,認為血糖恢復正常即是痊癒,將出院帶葯服完後就再無規律就醫,最終貽誤治療時機,甚至出現嚴重的急性併發症。那麼糖尿病是不是真的可以根治呢?
專家解析:
糖尿病病因還未完全明確,目前無法根治,是一種需要終生控制的慢性疾病。
有些患者確實在糖尿病發病早期,可以僅憑飲食和運動生活方式干預或較少量的藥物讓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這並不等於糖尿病已經被治好了,應繼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在用藥上建議長期用藥,切忌擅自停葯,否則高血糖必然捲土重來,導致病情惡化。如果出現隨病程發展,胰島細胞功能逐漸減退,血糖會出現波動,則需遵醫囑調整用藥方案。
七:胰島素使用會成癮?
很多患者非常抗拒打胰島素,認為胰島素會成癮,一旦使用就無法停用,或是認為胰島素是降血糖的終極方法,應在口服藥治療完全無效後才開始使用。胰島素真的那麼可怕嗎?
專家解析:
「擔心打胰島素會『成癮』完全是杞人憂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瑩說。胰島素是正常人體內存在的降糖激素,糖尿病正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被抵抗等因素而產生的疾病。事實上,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藥物治療中副作用最小的生理性療法,根本不存在成癮的問題。
打開應用保存高清大圖
部分患者打胰島素後真的撤不下來了,也並不是對胰島素產生了依賴,而是他們的病情需要長期的胰島素治療。例如,有的患者併發症嚴重,不打胰島素就無法有效延緩這些併發症的發展;有的患者胰島功能已經衰竭,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不打胰島素就無法理想控制血糖。當然很多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一段時間,血糖控制理想後,配合飲食、運動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逐漸減少胰島素用量,改用相對方便的口服藥治療。
八:根據他人的經驗用藥?
有患者對醫生的囑咐不以為然,而對朋友、病友的「經驗」深信不疑,認為「朋友」用過的方案已經經過了實踐證明,對自己也必然有效,於是就自行於藥店買葯,甚至服用一些所謂秘傳的「偏方、秘方」。這種「隔壁老王吃某某葯血糖控制很好,我按他的葯吃就行」的認知對嗎?
專家解析:
降糖葯的選擇因人而異,不同個體、不同階段身體狀況都有不同,降糖藥物的使用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如療效、心血管安全性、年齡、肝腎功能、低血糖風險、是否懷孕等,不是適合別人的用藥方案就一定適合自己,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切忌自作主張、看心情吃藥。
九: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
有些患者對自己的血糖控制要求過高,甚至到了「強迫症」的程度,血糖偏高恨不能分分鐘內降至正常範圍,血糖稍有波動即會萬分緊張。在很多糖友眼中,血糖越低越好,這種看法對嗎?
專家解析:
過分苛求血糖的嚴格控制會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主要是會引起各種嚴重的慢性併發症,影響患者的健康甚至是壽命,不過高血糖的危害通常都是長期、逐漸發生的,暫時不會威脅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卻是快速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如果平時血糖就偏高,體內環境對血糖突然下降是無法馬上適應的,嚴重的低血糖可能引起腦中風,誘發心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並使患者原有的視網膜病變加劇。
因此血糖並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而是應該平穩降糖,控制在一個較理想的範圍,並盡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一般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3.9~7.2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HbA1c<7.0%。
十:飲食控制就是只吃粗糧?
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控制是少不了的部分。但不少患者在飲食上容易走極端,如認為某些食物一定不能吃,視魚、肉、水果為絕對禁忌,而某些食物對改善血糖有益要多吃,如市面上所謂的「糖尿病無糖食品」,造成飲食結構單一,進而引起營養不良等問題。飲食控制就是不吃甜食,不食葷腥,全素,只吃粗糧?
專家解析: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控制上切忌「極左極右」,特別需要警惕的就是無糖食品。「無糖食品」這個名稱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它不含糖,對血糖無影響,可以隨便吃。但事實上,會影響血糖的不僅是人們意識中帶甜味的蔗糖、果糖,幾乎所有的食物種類,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等都會產生熱量而影響血糖。所謂「無糖食品」指的僅是不含蔗糖的食品,而並不是沒有熱量的食品。目前市場上的「無糖食品」大都是無糖的糕點、餅乾、奶粉、麥片、八寶粥等,它們的成分多是碳水化合物,患者如果攝入過多此類食品,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
歸根結底,飲食控制,控制的是總熱量,而不是份量。糖尿病患者頭腦中都必須有「控制總熱量」這個觀念,無論是吃主食、副食、水果還是所謂的「無糖食品」都要考量它所含的熱量,做到合理配餐,平衡膳食。世界衛生組織為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平衡提出這樣的建議:每天主食應佔總熱量的50%~60%,蛋白質佔15%~20%,其他25%~30%是脂肪,應做到主食粗細糧搭配,副食葷素食搭配,勿挑食,勿偏食。
總之,糖尿病是一類可控制的慢性疾病,重要的是採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貴在持之以恆。
推薦閱讀:
※吃飯管得好,降糖不用藥!4個飲食方法讓血糖直降
※這5種鹼性食物,平時多吃一點,越吃血糖越平穩
※黑芝麻補鈣降血糖?降血糖得從生活方式著手?降血糖四字訣?
※餐後血糖低是怎麼回事
※你關於膳食纖維的常識可能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