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博物館與中醫文化
作者:河北 王群海
中國古籍中,並沒有「博物館」這個詞,唯有「博物」二字,大意就是見多識廣、博識多知。博物館一詞源自希臘語的「繆斯」,原義是指供奉掌管藝術、科學的9位繆斯女神的神廟。繆斯神廟其實是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裡面設大廳研究室,陳列天文、醫學和文化藝術藏品,學者們聚集在這裡,從事研究工作。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出現於17世紀,以英國牛津市中心博蒙特街上的阿什莫林博物館的誕生作為標誌。阿什莫林博物館,也是世界博物館史上第一個集收藏、陳列、研究為一體,向公眾開放普及文化知識的近代博物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生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家。為了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8萬件的藏品捐獻給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家博物館。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繆斯神廟
中國歷史悠久,然而專門成立博物館才有100餘年的歷史。晚清狀元張謇是私人創辦博物館的中國第一人。他雖為狀元,但對仕途並無興趣,而是大力發展工商實業。同時,張謇也致力於教育,開辦師範學校以及商業、醫學等專業學校。他強調學生應到自然中去學習。為了便於師生「觀摩研究」,張謇決定籌辦一所博物館。1905年1月,「南通博物苑」破土動工。從那一天起,中國的博物館開始了百年之旅。目前,中國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非故宮博物院莫屬,這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品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而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華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張謇也是我國現代中醫藥學校的奠基人。他認為:「醫之發達與否,有關民族之強弱,人生所需不可無醫。」南通大學醫學院的前身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即於1912年3月由張謇兄弟兩人合辦,是我國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學院校之一。百年歲月,歷經滄桑。今天的南通大學醫學院,秉承先生辦學的初心和育人理念,與時俱進,蓬勃發展,已為國家輸送和培育了一萬多名德醫雙馨、中西結合的優秀人才。
張謇
博物館建築的設計與修建,彰顯著藝術審美的品位。例如,寧波博物館的建築,是著名建築師王澍先生的作品。為了留住「鄉愁」,該博物館外牆上,使用了大量寧波老建築上拆下來的舊磚瓦,有的牆面是傾斜的,仔細看還能發現磚瓦上當年燒制時留下的符號。這座博物館將寧波地域文化特徵、傳統建築元素與現代建築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再如蘇州博物館新館,其設計出自建築大師貝聿銘之手。該建築在形式上體現了「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用現代幾何形亭台樓閣形成空間序列,造成一種室外庭院空間的感覺,採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諧適度設計原則,把中國人傳統的含蓄心境與周邊環境相契合,成為一座既生動體現了蘇州傳統庭院式園林建築風格、又具有現代建築藝術風格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寧波博物館
根據國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館年檢備案情況,截至2014年底,全國博物館總數達到了4510家,並且這個數字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從表面上看,中國的博物館數量並不少,然而,與發達國家每5萬人一座博物館尚有很大距離。博物館分為歷史類、藝術類、科教類、醫學類、民俗類等不同類型。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博物館,對於公眾的歷史、文化、藝術、科普等教育,有著積極重要意義。
說起我國的醫學博物館,如北京首家民辦中醫藥博物館——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原位於北京市丰台區丰台南路,後遷址至昌平區北七家鎮王府公寓院內,2003年對外開放。它承載著御生堂老藥鋪近400年的歷史,創立之初一直著重於整理御生堂老字號歷史資料,但在近萬件的藏品中有一大批其他多個知名老字號的東西。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遂肩負起了傳承中國醫藥理論精髓、保護收藏中醫藥歷史文物的歷史重任,成為目前中國國內三大中醫藥博物館之一。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又如,坐落在雲南中醫學院內的博物館,人們常被其秦漢時期的建築特徵加上頗具傣族庭院風格所吸引,那厚重而又不失飄逸之風,稜角分明卻也和諧相因相生的特殊感覺,惹人駐足觀瞻。據說此建築曾獲得首屆「雲南卡瓦格博優秀建築創作獎」。博物館總建築面積4600多平方米,分為共3層,有12個展廳,每層4個,一樓為中醫藥歷史文化展廳、中醫西傳展廳和雲南中醫學院院史館;二樓為雲南民族醫藥展廳(雲南民族醫藥歷史文化、特色診療、成果和民族葯標準展廳);三樓為中藥標本展廳(《滇南本草》展廳、《神農本草經》展廳、傳統藥材展廳和雲南特色藥材展廳)。博物館也是溝通人們對中國中醫學傳統特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的一種載體形式,任重而道遠。
新媒體編輯:楊鏑霏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授權。
推薦閱讀:
※博物館古玉尋蹤之旅(1):上海博物館(下)
※【第一現場】問道江南」翟萬益書法作品展在無錫博物館隆重開幕(打造年度甲骨文最美書法盛宴)
※實拍民俗博物館清朝女人服飾,有一種容易看錯
※大英博物館展品介紹——蘇族兒童服裝
※館藏系列 | 台北故宮博物館之中國古董珍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