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醫隨筆:心開竅於耳,還是腎開竅於耳?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 學習中醫隨筆:心開竅於耳,還是腎開竅於耳? 2014-03-31 19:42閱讀:49 學習中醫隨筆:心開竅於耳,還是腎開竅於耳?經常聽見中醫說「腎,開竅於耳」(《中醫基礎理論》),但《黃帝內經》里又說「心,開竅於耳」。到底是什麼開竅於耳?有人見此說法,認定是中醫理論里混淆不清,認為是《黃帝內經》的錯誤,由此批判中醫。我們來看看《黃帝內經》到底怎麼說的:《金匱真言論篇第四》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谷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膝。其味咸,其類水,其畜彘,其谷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再來看:《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臟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由以上原文可見:所謂「心,開竅於耳」和「腎,在竅為耳」其都源於《黃帝內經》,在不同兩篇里提到的。是《黃帝內經》錯了嗎?《內經》這兩段是岐伯對應黃帝不同的問題的回答,「開竅於」是五臟應四時的收受關係,「在竅為」是外內表裡的關係,是說的不同的事。之所以混淆這兩個概念,一是因為文言文的理解關係;二是沒有聯繫上下文去讀《內經》;三是肝、脾、肺的「開竅於」和「在竅為」正好都是一樣的,所以想當然地認為心和腎也應該是一樣。現在出現不同,就輕易被人認為是《內經》的錯誤。其實不然,《內經》沒有錯,這裡真實的意思,應該是:在夏天(夏屬火,南方、丙丁均屬火),「火」會入通於心(夏天心火更甚),「火性」開竅於耳;而心主舌,心脈通體竅為舌(表裡關係)。在冬天(冬屬水,北方、壬癸均屬水),「水」會入通於腎(冬天腎水更甚),「水性」開竅於二陰;而腎主耳,腎脈通體竅為耳(表裡關係)。肝、脾、肺正好在「對應四時收受」和其脈與體竅的「表裡關係」是一樣的,而心和腎有不同;內經里「開竅於」和「在竅為」這兩段的描述時不同的意思。如對《內經》想當然地斷章取義,則容易混淆而不解。對應現代語言來說:腎(脈),開(體)竅於耳。 89元搶韓國滋補參雞湯 為何我月入十萬你年入十萬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10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學習不可懈怠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14集
    黨章學習講解 高新民
    最新AutoCAD齊全圖庫。|AutoCAD學習交流
    四書與五經如何選擇正確的學習順序

    TAG:學習 | 中醫 | 開竅 | 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