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戰機家族大全(之一)——米格-1至米格-21(組圖)
米格-1
米格-3 1941年2月,米格-1經過改進,得到了新的編號——米格-3戰鬥機,米格3和米格1幾乎在同一時間進入蘇軍現役。在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的那天,米格1和米格3佔蘇軍殲擊機總數的37%,佔新殲擊機總數的89。9%。
截止到1941年1月,第一飛機廠已經製造出150架米格-3戰鬥機,而在1940年第四季度,該廠一共生產了100架米格-1和20架米格-3(米格-1從第100架開始被稱為米格-3,而其結構則在生產中不斷地進行改進。)到1941年3月28日,蘇聯軍方共接收473架米格-3,其中270架裝備空軍部隊,工廠存放200架,還有三架墜毀。
米格-3最主要的問題還是AM-35A發動機,因為發動機的問題導致了30多起各種事故。由於供油系統的的缺陷,飛機在俯衝時發動機油壓會降低很多,發動機甚至在5,000米高度時都會發生喘振。在一次空戰中,第31團的3名飛行員在卡納斯上空駕機追逐德軍偵察機時全部陷入螺旋,結果導致一名飛行員犧牲。
1941年5月,米格-3進行了在翼下加裝兩挺12.7毫米機槍的實驗,米高揚甚至還打算為飛機進一步安裝20或23毫米的機炮,但是試飛結果表明,安裝有5挺機槍的米格-3飛行速度下降了20—30千米/小時,機動性的下降也令人無法忍受。在戰爭爆發前,工廠共製造了821架裝備有5挺機槍的米格-3,但是在很多飛機裝備部隊之前都拆除了翼下的機槍。
米格-3戰鬥機機艙特寫
米格-3飛機模型
米格-3飛行模擬圖
米格-1側面圖集
米格-3側面圖集
米格-3擁有多種顏色的塗裝,以綠色的迷彩和白色為主。
儘管米格-3性能出眾,但是在作戰中出現的大量操作問題嚴重影響了米格-3充分發揮其性能,1941年8月19日,西線部隊向航空工業人民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報告稱米格-3的起落架經常無法放下,飛行員不得不強行利用機腹滑行迫降。稱緊急迫降經常造成飛機散熱器排氣管損壞,而排氣管又很難更換,這就導致飛機的留空時間大大減少。
直到1943年米格-3總共才生產出了3322架,通過換裝發動機,改進武器系統,米格-3有眾多的改進型,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米格-3AM-38、米格-3M-82(又稱為米格-9)、I-211E(又稱為米格-9E)、I-230(米格-3U)等等。
米格MiG-5戰鬥機 一、概述: Mig-5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單座雙發遠程護航戰鬥機,1942年問世。發動機為2台1700馬力的ASh-82F活塞式發動機,武器為2門23mm機炮和2挺12.7mm機槍。由於其競爭者Pe-2此時早已投產,MIG-5未能避免夭折的命運。 二、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15.90米,機長11.50米,機高3.40米,機翼面積38.90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654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806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61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9800米,最大航程2800千米. 武器裝備:兩門23毫米航炮,兩挺12.7毫米機槍;還可攜帶800千克炸彈或火箭。 動力裝置:兩台ASH-82F活塞式發動機,功率2*1700馬力。
米格-5
米格-9戰鬥機簡介 米格-9(Mig-9)是蘇聯戰後研製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之一,由米高揚設計局研發,採用仿製的德國BMW003噴氣式發動機(蘇聯編號RD-20,每台靜推力800公斤)。MiG-9的氣動布局類似老式活塞飛機,噴氣發動機放在前機身下部,前三點起落架,機翼為平直中單翼,頭部裝三門機炮,炮管伸在機身外。1946年3月原型機出廠,4月24日首飛成功,成為蘇聯最早的噴氣式戰鬥機。作為噴氣式戰鬥機,MiG-9並不成功,共生產了約1,000架,服役時間不長,1952年MiG-15服役時就退役了。 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9.75(機長)×10(翼展)×2.59(機高)米。 機翼面積:18.3㎡。 空重:354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501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910公里/小時(0.8馬赫)。 實用升限:12800米。 航程:1100公里。 發動機:2台РД-20型噴氣發動機(蘇聯仿造的BMW-003發動機),每台靜推力800千克。 武器系統:1門37毫米航炮,備彈40發;2門23毫米航炮,每門備彈80發。 研製背景及過程 蘇聯在是否直接仿製德國的Me262或He162噴氣機的問題上發生了爭論。這時蘇軍已經繳獲了相當數量的德國飛機和發動機的整機和部件,可以拼裝一定數量的飛機,繳獲的技術資料和工裝也足夠開始仿製生產,但這樣將扼殺蘇聯自己的設計。最後,在雅可夫列夫等人的堅持下,決定自己研製。除了面子問題,還有一個實際問題:德國設計的工藝要求太高,在德國備件耗盡後,蘇聯的工藝水平不足以自己大批製造,仿製也難以保證質量。由於蘇聯自己研製的噴氣發動機在進度上趕不及,高層決定先用繳獲的德國Jumo或BMW噴氣發動機,然後設法從英國進口「尼恩」和「德溫特」發動機,在40年代末或50年代初過渡到蘇聯自己的噴氣發動機。高層同時決定,米高揚和蘇霍伊用BMW003(蘇聯編號RD-20)集中於雙發戰鬥機,雅可夫列夫和拉沃奇金用Jumo004(蘇聯編號RD-10)集中於單發戰鬥機。 機翼下的BMW003 米高揚的初始方案和Me262如出一轍,這也是當時噴氣戰鬥機的主流布局。但是這個布局的迎風面積大,阻力大,沉重的發動機遠離機身軸線,橫滾時的轉動慣量大,機動性不好,單發失效後偏航力矩也大。風洞試驗表明,在發動機推力有限的情況下,這樣的噴氣戰鬥機的速度潛力不大。 首先將噴氣戰鬥機投入戰場的德國當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二戰後期德國秘密武器盛行期間,以設計Fw190戰鬥機著稱的KurtTank設計了Ta183噴氣戰鬥機,採用機身發動機、機頭進氣的布局,在氣動設計上解決了很多Me262的問題。除了機頭進氣,Ta183還採用了先進的後掠翼。關於米格和當時蘇聯其他第一代噴氣戰鬥機採用機頭進氣是否受德國影響的問題,東西方一直存在爭論。蘇軍繳獲了Ta183的樣機和大批技術資料,但KurtTank和他的手下都逃到美英軍佔領區,向西方盟國投降了。不管是異曲同工還是照抄不誤,一般認為戰後初期東西方很大一批噴氣戰鬥機都受到Ta183的影響,包括多種米格戰鬥機、美國的F-84「雷電」、F-86「佩刀」、法國的「暴風」、「神秘」等,儘管這些飛機中的每一個的具體技術實現都和Ta183有很大的不同。 米格-9(Mig-9)是蘇聯戰後研製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之一,由米高揚設計局研發,採用仿製的德國BMW003噴氣式發動機(蘇聯編號RD-20,每台靜推力800公斤)。
米格-9做了很多更有實際意義的試驗,其中最重要的是空中射擊試驗。為了解決戰時米格-3隻有機槍火力、攻擊力不足的問題,米格-9配備了1門37毫米炮和2門23毫米炮,甚至試驗過57毫米炮,但後坐太大放棄了。
中國空軍的MiG-9是朝鮮戰爭時期從蘇聯進口的,1951年5月毛澤東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徐問前率政府兵工代表團秘密訪蘇,洽談購置武器問題。 蘇聯向中國無償提供372架MiG-15戰鬥機(只收運輸費),用以改裝6個MiG-9殲擊機師,同時希望中國將原來蘇聯準備提供的MiG-9照舊買下。中方考慮到這些飛機還可以作為訓練之用,再照顧到雙方的友好關係,也就同時買回。
米格Mig-13: 米格Mig-13(I-250)是一種混合動力飛機,機頭為1台VK-107R活塞式發動機,機尾裝1台VDRK(1)噴氣式發動機,武器為3門20mm機炮,1945年3月首次試飛。創造了蘇聯飛機的速度紀錄,其最大平飛速度達到825公里/小時,只進行了小批量生產,並且服役到1950年。Mig-13也是蘇聯最後一種裝有活塞式發動機的戰鬥機。 二、性能指標 尺寸數據:翼展9.5米,機長8.2米,機翼面積15.0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3028千克,起飛重量393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825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1900米,最大航程1820千米。 武器裝備:3門20毫米機炮。 動力裝置:1台VK-107RV-12型活塞螺旋槳發動機,功率1650馬力;1台VRDK衝壓式噴氣發動機,推力2.94千牛。
米格mig-13圖片
米格-15戰鬥機簡介 米格-15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製造的高亞音速單座殲擊機、也是蘇聯第一代實用的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於1946年開始設計,1948年3月投入批量生產,年底開始交付空軍使用。米格-15主要有兩種改型:米格-15比斯和雙座教練型烏米格-15。該機不僅在蘇聯使用,波蘭和捷克還曾進行仿製,中國在建國初也購買了米格-15飛機。米格-15飛機1954年停產,各型生產數量超過16000架。米格-15機翼中單翼,25%翼弦處後掠角為35度,下反角2度。機身是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構件主要由縱向大梁、長桁和橫向框架組成,採用機頭進氣方式。改型的米格-15比斯換裝一推力26.46千牛(2700公斤)的вк-1發動機。 基本參數: 翼展10.08米 機長10.10米 機高(減震裝置可壓縮)3.7米 機翼面積20.6米2 重量及載荷: 正常起飛重量4,96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6,130公斤 空重3,636公斤 發動機:一台BK-1發動機推力2,700公斤 最大平飛速度1,076公里/小時(海平面) 實用升限15,500米 爬升率3,000米/分 武器裝備 米格-15有三門機炮:一門н-37機炮,兩門нс-23км型機炮,能攜帶200發炮彈。米格-15平飛速度可達1050千米/小時,比斯型可達1O76千米/小時,米格-15的升限是152O0~156O0米,最大爬升率(海平面)為42米/秒,最大航程(10000米高度)1782千米,續航時間3小時。 相關背景 米格-15是一種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1946年開始設計,1947年6月首次試飛,由於第一架原型機製作粗糙,第一次著陸就機毀人亡。第二架原型機重新設計,12月首次試飛成功。1948年6月投入生產,並成為前蘇聯空軍的主力戰鬥機。據統計,米格-15各型飛機生產總數超過了16500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大的噴氣式飛機。後又向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大批提供,並成為朝鮮戰爭中中蘇朝方面的主力戰鬥機。米格-15是米格設計局揚名立萬的標誌性機型。 1951年2月,周恩來致電斯大林,表示希望增購5架米格-15,加上原有的米格-15,組成4個米格-15殲擊機團參加朝鮮戰爭。當時美軍已經在朝鮮投入了F-80、F-84、F-86等先進的戰鬥機或戰鬥轟炸機,其中F-86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其性能比米格-15基型明顯高出一籌,與米格-15比斯改型相當。而此前蘇方大力推銷給中國的米格-9性能落後,無法在朝鮮與美軍戰鬥機抗衡,數量雖然多卻只能用於訓練和華南東南方向防空任務,我方對此相當不滿。斯大林為此兩次致歉,並立即無償援助中國372架米格-15。至1956年,米格-9全部退役。由於1952年我方提出當年為20個殲擊機團裝備殲擊機,因此到朝鮮戰爭結束,蘇聯出售給中國約1000架米格-15。其中包括朝鮮戰爭後,蘇軍移交給我方一個師的米格-15。 解放軍裝備米格-15 解放軍首次獲得米格-15,有可能是在1950年10月。當時,蘇軍在中國華東地區協助防空的巴季茨基部隊即將回國,向中國有償轉交了該部隊使用過的38架米格-15殲擊機。同時移交的還有其他一些作戰飛機。隨後,東北地區的別洛夫部隊移交給我方122架米格-15。值得指出的是,蘇聯方面從未向中國無償提供武器裝備。 1952年8月蘇聯開始向中國出售米格-15「比斯」改進型殲擊機,年底已擁有6個師的「比斯」。但此時距離停戰只有半年,「比斯」發揮出來的作用就較為有限了。1953年12月23日,中蘇兩國政府換文,蘇聯將製造噴氣式飛機米格-15比斯(含發動機)的許可權授予中國。但後來計劃改為向中國移交米格-17的生產技術。 以下為解放軍獲得米格-15的具體列表:1950年10月13日,駐上海幫助中國防空的蘇聯空軍部隊向解放軍空軍第四混成旅移交了38架米格-15。蘇聯政府贈送中國372架米格-15飛機,51年六七八月間分3批進口,僅收運輸費。1950~1951年間,中國從蘇聯共進口(轉讓)米格-15飛機654架。1951~1958年,我國從蘇聯進口烏米格-15飛機357架。1951年贈送372架米格-15飛機,包括12架烏米格-15,於7月18~31日運到。1958年,將米格-15改裝成烏米格-15教練機。1980年最後18架米格-15退役。1952年供給348架米格-15比斯。8月23日至10月17日,從滿洲里、綏芬河陸路口岸進口,當年進口348架。1953年5~10月,第二批進口134架。1952~1955年,共進口(轉讓)米格-15比斯飛機1460架。1959年,將米格-15比斯改裝成雙座教練機。1986年米格-15比斯退役。 米格-15戰鬥機(俄文:МиГ-15,英文:MiG15)由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飛機設計局設計的,北約給予的綽號是「柴捆(Fagot)」,是蘇聯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代表。據統計,米格-15戰鬥機各型機總產量超過16500架,是蘇聯製造數量最大的噴氣式飛機。
米格-15是一種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1946年開始設計,設計受到納粹德國的Ta183實驗機很深的影響,但是整體設計還是來自於蘇聯本身。
米格-15投入使用後不久,就發現高速飛行時的方向安定性問題,在到達0.92馬赫的極限速度之前,就出現方向失穩。在一段時間內,蘇聯空軍只好將最大速度限制在0.88馬赫。研究表明,左右機翼的製造公差達到4毫米時,加上主起落架的結構使機翼剛性不足,就可以產生這個問題。
MiG-15原型機初期發展並不順利,但受限於發動機技術始終無法試飛,直至英國工黨政府同意出售英國制的兩款離心式噴射發動機之後,始有突破。1947年6月首次試飛。由於第一架原型機製作粗糙,第一次著陸就機毀人亡。第二架原型機重新設計,1947年12月首次試飛成功。
坐落在中國拉薩的一架米格-15
米格-15模型
米格-15採用機頭進氣模式。機身上方為水泡形座艙蓋,內容彈射座椅。氣流在機頭由進氣道內的隔板分為左右兩股。機翼位於機身中部靠前,後掠角35度,帶4枚翼刀,翼下可掛兩隻副油箱或炸彈。
米格-15是蘇聯第一種實用的後掠翼飛機,已初具現代噴氣式飛機的雛形。機翼穿透機身,與進氣道內的隔板總計將氣流分為4股。在機翼前緣放有一定量的鉛,以降低機翼對扭曲剛性的需求。飛機不裝備雷達,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上圖:蘇聯空軍飛行員幫助中國飛行員掌握米格-15的駕駛技術 下圖:美國空軍的米格-15
美國十分重視找到應對米格-15戰鬥機的技術法寶
米格-15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制的高亞音速單座殲擊機、也是蘇聯第一代實用的噴氣式戰鬥機。 米格-15於1946年開始設計,1948年3月投入批量生產,年底開交付空軍使用。米格-15主要有兩種改型:米格-15比斯和雙座教練型烏米格-15。
米格-15的優異性能在朝鮮戰爭中得到充分發揮與考驗,圖為朝鮮空軍的米格-15戰鬥機。
美國最早發現米格-15參戰是在1950年11月1日。同年11月8日,4架米格-15和4架F80遭遇,這被認為是世界上噴氣戰鬥機的第一次空戰。11月9日,2架米格-15把一架B29轟炸機打得滿身彈孔;在以後的三四天里又擊落幾架,令美國大為震驚。由於F80、F84戰鬥機不是米格-15的對手,美國趕緊派剛剛研製成功的F86上場。 除了航程較短外,米格-15在當時擁有最先進的性能指標,曾在朝鮮戰場上與美國的F-86進行了較量,其機動性能令西方大為震驚,正是由於它的出色表現才使在活塞飛機時代默默無聞的米高揚設計局揚名立萬。 解放軍首次獲得米格-15,有可能是在1950年10月。當時,蘇軍在中國華東地區協助防空的巴季茨基部隊即將回國,向中國有償轉交了該部隊使用過的38架米格-15殲擊機。同時移交的還有其他一些作戰飛機。 1952年8月蘇聯開始向中國出售米格-15「比斯」改進型殲擊機,年底已擁有6個師的「比斯」。但此時距離停戰只有半年,「比斯」發揮出來的作用就較為有限了。1953年12月23日,中蘇兩國政府換文,蘇聯將製造噴氣式飛機米格-15比斯(含發動機)的許可權授予中國。但後來計劃改為向中國移交米格-17的生產技術。
米格-17戰鬥機簡介 米格-17是單座高亞音速殲擊機,是在米格-15比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約所起外號「壁畫」。1948年設計,1949年12月開始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約有5~6個型號,主要型別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晝間戰鬥型,D型具備一定的全天候作戰能力。除前蘇聯生產外,波蘭和捷克等國進行仿製。米格-17生產量大,據估計各型總共生產約9,000架。前蘇聯、波蘭和捷克均於1958年停產。六十年代末,在前蘇聯退出第一線。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國家包括歐、亞、非的20多個國家,如捷克、波蘭、羅馬尼亞、越南、朝鮮、埃及和烏干達等。 技術參數 翼展9.60米 機長11.36米 機高3.80米 機翼面積25.00平方米 機翼後掠角45度最大起飛重量6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534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1170千克(機內)1834千克(帶副油箱) 最大載重量2130千克最大平飛速度1145千米/小時(高度3000米) 巡航速度800千米/小時 最大爬升率75.8米/秒 實用升限16000米 最大航程1560千米(帶副油箱)1020千米(不帶副油箱) 續航時間2小時50分(帶副油箱) 研發過程 在米格-15的使用經驗和米格-15LL的試飛應驗基礎上,米格設計局開始對米格-15作重大改進,改進的結果就是伊-330,定型後稱為米格-17。粗看起來,米格-17和米格-15不容易區別出來,基本布局相似,發動機也是克里莫夫VK-1。米格-17的機翼前緣具有一個轉折,內翼段後掠大一點,為45度,外翼段後掠小一點,為42度,所以在蘇聯被稱為「鐮刀形機翼」。機翼上翼刀由米格-15的兩對增加到三對,機尾下根據米格-15LL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腹鰭,以增加大迎角下的方向安定性。外觀上看不出來的是操縱系統,有米格-15的無助力機械操縱系統(實際上就是連桿和鋼纜)改為液壓操縱系統。米格-17具有米格-15的基本優點,但操縱性和高空性能得到改善。 米格-17在50年2月1日首飛。最初的試飛很順利,但在一次試飛中,試飛員伊瓦什琴柯在俯衝中失事,失事前沒有徵兆,伊瓦什琴柯也沒有發出故障或求救呼叫。檢查事故現場和殘骸沒有發現任何原因。幾個星期後,試飛員塞多夫在飛機幾乎失控的情況下僥倖安全著陸,檢查結果發現,機翼上的副翼差不多被撕碎了,難怪橫滾失去控制。大量理論和實驗分析表明,這是機翼的氣動彈性發散引起的。機翼結構應該重量輕但剛性大。重量和剛性是一對矛盾,在實際中如何在兩者之間平衡就是設計的藝術。為了減輕重量,米格-17的機翼的剛性偏低。實際上,米格-15就有這個問題,所以特別高速的時候容易失穩。機翼剛性不足時,副翼的動作在產生滾轉力矩的同時,會造成機翼變形,產生反方向的滾轉力矩。換句話說,以左機翼為例,在機翼後緣的副翼下垂產生向右的滾轉力矩時,整個左機翼被向前扭轉,機翼前緣實際上相對於整個機翼反而下垂。由於機翼的面積比副翼大很多,實際上可以克服副翼的作用而產生向左的滾轉力矩。這樣造成和飛行員的意圖相反的控制動作,難怪要造成失事。這個問題速度越高越顯著,飛機可以在瞬時之內失控。在特別加強了機翼的剛性後,米格-17的高速機動性大大改善,成為亞音速戰鬥機中的佼佼者。 51年開始,米格設計局展開在米格-17上加裝機載雷達的工作,基本型升級為米格-17P,P指Poiskovyy,意為搜索。52年克里莫夫對VK-1發動機加裝加力,米格-17升級為米格-17F,F指Forsirovannyy,意為加力。加力的VK-1F發動機的推力達到2,275公斤,使米格-17的爬升和高空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於氣動設計的局限,最大速度沒有什麼提高。裝備雷達和加力發動機的米格-17PF最終成為米格-17的主要型號。 實戰對比 與MiG-15相比MiG-17的速度更快,同時保留了MiG-15的一些優點,比如輕巧靈活。MiG-17的翼載荷比當時的美國戰鬥機都要小,而且這種老式飛機並不追求高速飛行能力,因此其盤旋性能非常優秀,足以在俗稱「狗斗」(DogFight)的近距格鬥中佔據優勢。對於參加越戰的美國飛機來說,MiG-17的個頭很小,加上多從後方過來,通常很難發現,一旦被其逼近,則會陷入格鬥中,攻擊/轟炸機必須投放掉炸彈以提高飛行性能,這是美國飛機最不願意的。 越南戰爭中的米格-17 MiG-17在低速時非常靈活,經常有「鬼怪」飛行員發現在自己從後方靠近MiG-17並準備用導彈進行攻擊時,MiG-17會陡然拉起,然後以快的令人不可思議的速度做一個筋斗繞至自己的後方並用機炮開始攻擊。「鬼怪」都沒有機炮,一旦MiG-17靠的太近則導彈都無法使用,因此「鬼怪」飛行員必須注意控制速度,以保證和米格的距離;而導彈也很難鎖定這種靈活的小飛機。F-105雖然有一門「火神」機炮,但是一方面F-105太笨重,盤旋性能遠不及MiG-17;另一方面F-105通常執行攻擊任務,平顯上的武器操作狀態通常打在空地模式,一旦碰上敵機往往來不及切換到空空模式(操作比較麻煩,那時候美國戰鬥機的通病),因此在與MiG-17的交鋒中吃盡了虧,有不少F-105對MiG-17的擊落紀錄是飛行員靠肉眼估算提前量擊落的,但是大量的F-105則喪生於MiG-17的3門機炮之下。唯一表現尚可的是美國海軍的F-8「十字軍戰士」戰鬥機,這種飛機一開始就準備好了要用機炮交戰,因此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飛行員的訓練上看都是最適合於和米格進行格鬥的機種。事實上F-8的飛行員從來就是飛行員里最驕傲的一群,他們認為他們的空戰技術是所有軍種里最高的。不過F-8的數量並不多,而且其盤旋性能並不比MiG-17好,而且有個很糟糕的毛病:機炮故障率太多,往往一次空戰沒完四門機炮就都不響了。F-8沒能改變戰爭初期美國戰鬥機吃虧的狀況。 MiG-17不能攜帶導彈,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它的威脅程度,美國飛機有時候會幹脆扔掉炸彈然後逃跑,因為美國飛機速度快,所以MiG-17往往追不上逃走的美機。一旦美機陷入和MiG-17的近戰,那麼MiG-17則會逐漸降低高度和速度,使美國戰鬥機進入飛行性能低下的區域並與其進行盤旋佔位,然後用2門23mm和1門37mm機炮對其進行攻擊。37mm炮彈威力巨大,通常命中一發便能摧毀一架戰鬥機,而且37mm炮比美國的20mm「火神」機炮射程遠,因此美國飛行員戲稱MiG-17常能撿一個「金娃娃」,指MiG-17即使從遠處隨便打一炮就可能撿個大便宜。不過雖然MiG-17的炮彈火力比美國戰鬥機強,但是攜彈量有限,通常只能做2-3次射擊,加上MiG-17油料有限,所以一般也不可能長時間作戰,一次襲擊未果便也只能返航,有很多美國飛行員在被MiG-17咬住覺得已經沒有希望逃脫的時刻卻發現米格突然自行消失了。 相關內容 中國殲-5 米格-17引進中國後,中國編號為殲-5。1955年4月8日完成第一架用蘇聯零件組裝的殲-5,1956年7月13日用完全中國製造的零件組裝完成第一架全部中國製造的殲-5,8月2日,成功首飛。殲-5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製造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仿製前蘇聯米格-17),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 中國戰鬥機——殲-5亞音速戰鬥機 米格-17催生U-2 U-2的誕生實屬無奈。1954年5月,奧斯坦駕駛RB-47E戰略轟炸機從英國出發,對蘇聯北方艦隊駐守的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實施偵察。該飛機是B-47E的改進型,時速提高到980公里、飛行高度1.2萬米。美方自認為勝券在握,因為蘇聯防空兵的主力戰機米格-15在速度上遜於美國戰機,唯一能與B-47E在速度上抗衡的是新研製的米格-17,但它1953年才首次亮相。五角大樓推測,它的研製試飛工作尚未完成。 然而,美國人太大意了。英國戰機曾於10天前潛入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並接近了基輔,蘇聯試圖擊落它們,但被它們僥倖逃脫。此後,全蘇防空系統進入高度戰備狀態,而美國人對此卻一無所知。五角大樓不知道的另一點是,米格-17當時已在阿爾漢格爾斯克機場整裝待命了。米格-17升空攔截奧斯坦的飛機,奧斯坦不得不駕機倉促逃離,機身被打了好幾個窟窿。他闖入芬蘭領空,又穿越瑞典邊界,總算返回了英國。 這樁醜聞在國際上鬧得沸沸揚揚。先是瑞典國防部提出抗議,幾天後,芬蘭報紙也將此事披露出來。美國空軍發表聲明,稱與此事無關,但顯然是欲蓋彌彰。顏面盡失的白宮認為,派間諜飛機深入蘇聯腹地過於危險,決定停止行動。 U-2偵察機 但是,美國某些人士主張研製性能指標大大優於蘇聯戰機的偵察機,以降低間諜飛行的危險度,同時意識到將偵察飛行高度提至平流層的必要性。然而,五角大樓對高速遠程飛機並不感興趣,相反,它迅速批准了有「科學智囊團」之稱的蘭德公司提出的偵察衛星研製計劃。在它看來,衛星的應用前景更廣,更重要的是它不會被擊落,相對安全。1954年,五角大樓下令空軍展開這方面的研究。 但是,艾森豪威爾總統的科技顧問基利安非常支持新型偵察機的研製。在其勸說下,總統下令由中情局而非五角大樓負責此事,洛克希德公司接到訂單。 U-2是個技術奇蹟 U-2的誕生是一個技術奇蹟。飛行高度達2萬米的高空噴氣式飛機,無法使用普通燃油,一家公司於是緊急為它研製了添加穩定劑的航空煤油。其成分中包含一種殺蟲劑,由於需求量大,竟然導致了這種殺蟲劑脫銷,全美的消費者都感到莫明其妙。 1955年7月15日,洛克希德公司終於趕製出第一架樣機。試飛進行得極其隱秘且迅速。第二年3月,它已經能夠爬升到2.2萬米的高度。5月1日,它被拆成部件,運往英國空軍基地。 在執行對華約國家的偵察任務以前,美國放出了煙霧彈轉移注意力。其官員宣布,洛克希德公司開始投產一種高空飛機,以研究宇宙射線、臭氧層和平流層氣流,並進入英國氣象部門服役。 萬事俱備後,中情局請求艾森豪威爾批准U-2的飛行計劃,但後者認為深入蘇聯腹地飛行實在過於危險,遲遲不能下決心。但中情局負責人勸說總統,憑藉蘇聯現有的防空體系,根本無法察覺U-2的行蹤,一旦飛機被擊中,飛行員幾乎無法生還,更不會向蘇聯提供不利於美國的證詞。 1956年6月11日U-2首飛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刺探情報,大獲成功。艾森豪威爾終於首肯了。 U-2最後一次進入蘇聯是在1960年5月1日,它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近郊被擊落,飛行員跳傘被俘,赫魯曉夫於5月7日向全球宣布了此事。美蘇關係再度陷入危機。 米格-17是單座高亞音速殲擊機,是1950年1月13日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在米格-15比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約所起外號「壁畫」。
1948年設計,1949年12月開始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約有5~6個型號,主要型別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晝間戰鬥型,D型具備一定的全天候作戰能力。 除前蘇聯生產外,波蘭和捷克等國進行仿製。米格-17生產量大,據估計各型總共生產約9,000架。
前蘇聯、波蘭和捷克均於1958年停產。六十年代末,在前蘇聯退出第一線。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國家包括歐、亞、非的20多個國家,如捷克、波蘭、羅馬尼亞、越南、朝鮮、埃及和烏干達等。 目前,在一些小國空軍里,米格-17仍是一支重要力量,除完成截擊任務外,主要用來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殲-5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製造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仿製前蘇聯米格-17φ),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 圖四:中國報廢的四架殲-5戰鬥機
瀋陽飛機公司於1955年初開始試製殲-5。1956年7月19日,試製原型機首次試飛。殲-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 殲-5主要用於晝間截擊和空戰,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其改進型殲-5甲機頭裝有雷達,主要用於夜間截擊空戰。
殲-5是一種單座、單發、機頭進氣、後掠式中單翼噴氣戰鬥機。機翼後掠式中單翼布局,後掠角45°,雙梁結構。機翼內側有後退式襟翼,起飛和著陸可放下不同角度。機翼外側是副翼,偏轉角範圍為±18°。機翼根部有起落架艙,主起落架收在機翼的兩個艙內。
1948年設計,1949年12月開始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約有5~6個型號,主要型別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晝間戰鬥型,D型具備一定的全天候作戰能力。 米格-17側面圖集
朝鮮空軍裝備的米格-17
米格-19戰鬥機簡介 米格-19是前蘇聯米格設計局研製的最後一種傳統後掠翼布局的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批量生產的超音速戰鬥機。它爬升快,加速性和機動性好,火力強,能全天候作戰,主要用於空戰,爭奪制空權,也可實施對地攻擊。飛機長14.64米,機高3.89米,翼展9米,最大起飛重量8830千克,最大平飛時速1440千米,飛行高度18.5千米,最大航程2160千米。機載主要設備有通信電台、高度表、測距機、敵我識別器和雷達等。機上武器裝備有2門30毫米機炮,配彈140發,掛帶4枚空空導彈或8枚火箭彈及各種炸彈。米格-19飛機多次參加空戰,戰果顯著。 技術參數 外形尺寸:14.64(機長)×9.0(翼展)×3.89(機高)米。 機翼面積:25㎡。 空重:5447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756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8832公斤。 最大平飛速度:1.36馬赫。 實用升限:17500~17900米。 爬升率:185米/秒。 航程:1390公里(不帶副油箱)。 續航時間:1小時43分。 載彈量:500千克。 武器系統 米格-19的標準武器是翼根處的兩門N-2323毫米機炮和機鼻S-5火箭彈,右下方的一門N-37D37毫米機炮。其中N-23機炮是由A.紐德曼和A.A.日茨特研製的,每分射速850發,N-37D毫米機炮射速為每分400發。米格-19去掉760升副油箱後,其翼下掛架可攜帶50Kg-250Kg範圍內的炸彈。此外該機還可掛載帶8枚S-5無制導火箭彈的火箭發射巢。S-5火箭彈有兩種型號,S-5M是空對空火箭而S-5K是對地攻擊火箭。 此外前蘇聯曾在一架紅色編號420的米格-19上試驗了另外一種武器配備方式,即在機翼前緣安裝了一個掛架掛載S-5火箭巢。雖然蘇聯最終放棄了這種方案,但是後來民主德國和中國空軍分別在其米格-19「農夫」C和殲-6戰鬥機上採用了這種掛架。另一架紅色編號406的米格-19還進行過在翼下副油箱位置安裝特種掛架掛載S-21210毫米火箭彈的試驗。 誕生背景 1950年,蘇聯政府命令米格設計局研製一種飛行速度能夠超越音速並且航程要大於該設計局以前研製的所有戰鬥機的飛機。在此之前,雖然單發的米格-15LL和一些米格-17的試驗型號可在短時間內作超音速飛行,但是它們都無法持續保持這個速度。於是米格局提出了SM-1雙發超音速戰鬥機的驗證機計劃,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解決如何持續進行超音速平飛和超音速飛行所帶來的操縱問題,正是這項計劃最終導致了著名的米格-19戰鬥機的誕生。 開發歷程 SM-1(I-340)計劃 從SM-1設計伊始,米格設計局就與前蘇聯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和中央發動機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米格局進行機體設計的同時,亞歷山大.米庫林設計局開始同步進行AM-5渦噴發動機的研製,這種發動機可以使戰鬥機進行持續的超音速飛行,並且由於耗油率低,裝備該發動機的SM-1航程將超過任何一種當時在役的蘇聯戰鬥機。由於這是米格設計局首次在截擊機設計中引入雙發概念,為了驗證新飛機上的並列雙發設計,一架標準型米格-17「壁畫」A被改裝成了一架雙發推進飛機,這就是SM-1原型機。該機最初安裝了兩台AM-5發動機,後來換成了兩台AM-5A發動機,儘管沒有加力燃燒室,但兩台AM-5A發動機的推力要比米格-17F使用的帶加力的單台VK-1F的推力要大很多,而兩台AM-5A發動機的總重卻僅比一台VK-1F的重量重了88公斤。 1959年底蘇聯試飛員格利高里·瑟德夫駕駛SM-1在距莫斯科東南56公里的茹科夫斯基飛行試驗中心開始了試驗飛行,試驗結果表明SM-1發動機推力不足,因此米格設計局決定為飛機更換兩台新型的帶加力的AM-5F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單台推力2,150Kg,加力推力2,700Kg。除了更換新的發動機,米格設計局還對這加技術驗證機作了其他一些更改,在機身上加裝了2個220升和一個330升的油箱並在後機身增加了一個減速傘艙。 隨後進行的飛行試驗數據證明米格局的並列雙發設計方案是可行的,但同時也發現了兩台AM-5F發動機的推力對於一架真正的超音速戰鬥機來說仍然是不夠的。在試驗飛行中,SM-1曾在5,000米高空達到了每小時1,193公里的速度,其爬升率達到了2,438米/分鐘。SM-1共建造了2架,前蘇聯軍方給它的軍隊編號是I-340。 SM-2(I-360)計劃 1950年7月30日,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宮召開會議討論蘇聯空軍未來戰鬥機的發展。會議強調了新一代戰鬥機必須比現有的戰鬥機航程更遠。於是米格設計局被要求在米格-17的基礎上發展一種加大航程的型號(後來發展成了米格-19),雅科夫列夫設計局也參加了這次會議並接到了研製裝備雷達的雅克-25「閃光」全天候遠程戰鬥機的任務。 米格局的新機計劃被賦予了SM-2的設計代號和I-360的軍隊編號。該機的總設計師是阿納托利·布魯諾夫,他的助手洛斯提斯拉夫·貝利雅科夫負責米格設計局內參與新機子系統設計的各部門的協調工作。 SM-2採用了後掠55o的後掠翼型,兩側翼根處各裝有一門N-37D37毫米機炮。沃爾可夫領導的武器設計小組負責新機的武器選擇和布局。翼根布局方案的最大好處在於它空出了機鼻處的空間來安裝其它設備。 SM-2與SM-1的區別有:SM-2的機身加長了1.6米,翼展從9.62米縮短到9.04米,全重由5,210Kg增加到6,820Kg。SM-1的機翼上有3個翼刀(標準的米格-17的機翼),而SM-2隻有一個。SM-2的著陸燈從左翼下移到了機鼻下方,主起落架和起落架艙門也作了修改,腹鰭面積有所增大。SM-2還有一個明顯特徵是採用了T型水平尾翼。 在解決了SM-2的大部分缺陷後,蘇聯航空工業部在1954年2月17日下令批量生產該機,這就是著名的米格-19「農夫」戰鬥機。蘇聯航空工業部給該機的代號是「型號25」,而米格-19僅是其的公眾代號,在官方的生產序列和其他文件上,該機都被稱作「型號25」。 設計特點 採用了整塊玻璃的座艙蓋 米格-19是第一種配備減速傘的米格戰鬥機,這種TF-19減速傘被裝在位於左側尾翼後下方的容器內,展開後長4.5米。使用該傘可將著陸滑跑距離由不開傘時的800米縮短到600米。 米格-19採用傳統的鋁質蒙皮,機身可分為兩大部件,前一部分由進氣道和其後的管道組成;後一部分通過4個可快速拆卸的螺栓與前一部分連接,這樣就可方便的將其從機翼後部的連接處卸下以進行發動機和其他系統的維護與檢修。發動機尾噴口附近的機身蒙皮採用了耐高溫的鋼材。 米格-19翼展9.19米,其翼梁採用了D-16-T鋁合金,機翼前緣後掠角58o在1/4處變為55o,每邊機翼上有一個高32厘米的翼刀。飛機的副翼和襟翼由液壓驅動,襟翼在起飛時展開角為15o,在降落時為25o。 機翼結構 米格-19的起落架採用了常規的前輪帶轉向的三點式布局。主起落架向內收起,回收到主翼梁後面的起落架艙中,前起落架則向前回收到位於兩個進氣道之間的起落架艙中。起落架的收放由液壓驅動,同時有一套後備的氣壓釋放起落架系統。飛機由右發動機為液壓系統提供動力,雙重冗餘的液壓裝置可提供20.67兆帕的壓力。這套液壓裝置可為起落架、襟翼、減速板收放提供動力並可作為飛行控制系統的後備動力。如果兩台發動機中的一台出現故障,另一台發動機將自動接替它的工作。 缺陷和優勢 由於米格-19在服役初期曾多次出現空中爆炸事故,接連導致了多名飛行員的喪生。因此在前線航空兵和國土防空軍中,該機很快便贏得了一個綽號――「寡婦製造者」,由於這些爆炸來得非常突然,飛行員往往來不及通知地面發生了什麼情況便已喪生,所以在很長時間內找不到事故的原因。最後才發現原來是兩台並列安裝的AM-5B發動機不斷加熱安裝在發動機下方的機身油箱,結果導致其爆炸。隨後米格局通過在油箱和發動機間採用隔熱金屬板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他幾架損失的米格-19則是因為飛行員的操作失誤引起的,相比米格-15「柴捆」和米格-17「壁畫」而言,米格-19需要飛行員有很高的駕駛技術,尤其是在超音速飛行時,飛機變得極難操縱。雖然蘇聯人知道米格-19存在著這個缺陷,但是還是開始了批量生產並裝備了蘇聯空軍,這樣做的直接後果便是付出了許多蘇聯飛行員的生命作為代價。 米格-19「農夫」A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當後機身的兩塊減速板打開時,減速板後面會產生一個低壓區,使得氣流在水平尾翼下發生紊動而導致飛機產生劇烈的顛簸。 雖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那個年代戰鬥機,米格-19擁有非凡的爬升率。米格-19可以在1分06秒內爬升到10,000米高度,爬升到15,000米也僅用3分30秒,其升限為17,500米,在10,000米高度,速度可達1,451公里/小時。米格-19出色的爬升率將與其同一時代出現的西方戰鬥機遠遠甩在了後面。例如米格-19最直接的對手――F-100「超佩刀」戰鬥機要花將近4分鐘才能爬升到10,500米高度。米格-19在最大速度、爬升率和升限上都超過了比其晚服役4個月的F-100戰鬥機,並且F-100還比米格-19重大約73%。這是歷史上蘇聯的主力戰鬥機首次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它的美國對手。 主要機型 Mig-19先後有16種改型,大部分未量產,只是用來測試不同的電子火控和武備系統,真正大量生產和比較有趣的改型有如下幾種: Mig-19S型,北約稱為其「農夫」C。改進了電子設備,換裝了發動機,速度和航程都有所提高。 Mig-19P型,北約稱為其「農夫」B,是安裝有雷達的截擊機。 Mig-19PM型,北約稱為其「農夫」E,所有機炮均被取消,裝RP-2U火控雷達於進氣道上端及隔板中央,掛4枚K-5空空導彈。57年10月開始大量生產。 Mig-19SV型,為了打美國U-2等高空偵察機而發展的改型,機翼面積增大兩平方米,拆除兩門翼根機炮及飛行員座椅後的裝甲,專為飛行員研製了新的抗荷服和頭盔。實用升限19000米。 Mig-19R是Mig-19S的偵察型,只生產了很少的數量。這種晝間偵察機安裝了AFA-39偵察相機。 米格-19的氣動外型和米格-15、米格-17一脈相承,於1952年5月24日首飛成功,起初只能在俯衝中達到超音速,後來改裝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換裝更大面積的全動式平尾,順利達到了設計要求。
米格-19先後有多達16種改型,大部分未量產,只是用來測試不同的電子火控和武備系統,米格-19的主要型號有:米格-19P、米格-19PM和米格-19SV。
殲-6(J-6),即殲擊6型戰鬥機,曾經稱為「59式戰鬥機」。由瀋陽飛機廠(現沈飛集團)研製,實際上是蘇聯米格-19戰鬥機的中國版本。 六十年代後期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殲六,殲六在印巴戰爭中表現出色,先後擊落一架米格21,八架蘇7和三架英制獵人戰機,自己損失三架。後來巴基斯坦為殲-6加掛了兩枚美製「響尾蛇」導彈後作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瀋陽飛機廠從1953年開始研製,代號「東風102」,於1959年9月23日由試飛員吳克明首飛成功。殲-6在1962年列裝,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當時中國軍方還從仿製入手,在殲-6基本型的基礎上,試圖不斷改進。殲-6型號眾多,主要有殲-6甲、6乙、6I、6II、6III、6IV型,還有偵察型殲偵-6、教練型殲教-6等。 殲-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60、1970年代的主力機種,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生產量最大的飛機,共生產了四千多架,同時出口許多國家。2006年8月從中國空軍全部退役。
1958年1月,中蘇兩國簽訂了蘇聯向中國提供米格—19生產技術的協定。同年3月,瀋陽飛機製造廠開始仿製米格—19L有限全天候截擊型戰鬥機。1958年12月12日,仿製型米格—19L在試飛員王書懷的駕駛下首次試飛成功。由於部隊反映需要米格—19C型前線戰鬥機,瀋陽飛機製造廠在米格—19L的基礎上,參照C型機進行了改型試製。 1959年9月30日,首架仿製C型機試飛成功,該型機被命名為59式殲擊機,開始投入批量生產。然而就在中國進—步進行米格—19全套仿製的過程中,中蘇關係惡化,蘇聯中止了技術援助並撤走專家,同時拒絕提供任何零配件,從而使59式殲擊機的生產、研製工作全面陷於困境。
緊接著又是人為的大躍進,這對研製工作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困難嚇不倒中國人,瀋陽飛機製造廠的專家和工人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繼續努力,他們採用推倒重來的辦法,重新複製了米格—19C的圖紙和資料,1963年9月,全部使用優質零件的國產米格—19C型殲擊機總裝成功。
殲-6裝備部隊時,世界軍用飛機的發展已進入到二倍音速時代,美製的F-IO4、F-1I5、F-4,蘇制的米格-21、蘇-7.蘇-9/11等二倍音速戰鬥機相繼投入現役,而且這些飛機主要以空空導彈作為空戰武器,在平飛速度、飛行高度、載彈量、作戰半徑等方面均超過了以三門機炮為主要空戰武器的殲-6。 僅從技術數據上來分析,殲-6已明顯落後於這些第二代超音速戰鬥機。然而,在實際的空戰中,卻多次出現了殲-6擊落這些二倍音速戰鬥機的戰例,令人刮目相看。殲-6在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後,很快就在當時進行撤擊美、蔣飛機偵察竄擾的戰鬥中大顯身手。
米格-19是前蘇聯米格設計局研製的最後一種傳統後掠翼布局的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批量生產的超音速戰鬥機。 米格-19的標準武器是翼根處的兩門N-2323毫米機炮和機鼻S-5火箭彈,右下方的一門N-37D37毫米機炮。其中N-23機炮是由A.紐德曼和A.A.日茨特研製的,每分射速850發,N-37D毫米機炮射速為每分400發。 米格-19側面圖集
中國在米格-19的基礎上研製了殲-6戰鬥機,是第二代戰鬥機,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瀋陽飛機廠改裝出的第一批殲偵-6(中低空晝夜偵察型)於1967年7月並裝備部隊。根據部隊要求,瀋陽飛機廠繼續改裝殲偵-6高空晝間偵察型。該型機1971年4月2日由劉建凡操縱完成首飛,後裝備部隊。 米格-19原型於1952年5月24日首飛(用不帶加力燃燒室的AM5發動機)。承繼了米格-19的優點,殲-6在當時來說飛行速度快,相應結構上使用了後掠55度(1/4弦線)大後掠角全金屬中單翼,1/4弦線後掠角達55°。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殲-6。印巴戰爭中殲-6共擊落一架米格-21,八架蘇-7和三架英制「獵人」戰鬥機,自己損失三架。當時在巴的美國顧問認為殲-6技術水平相當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當時擁有的美製F-104都快,低空纏鬥性能好過當時亞州除F-86外的所有戰機,在加掛兩枚美製AIM-9P/L「響尾蛇」空空導彈後,威力更強。 1980年,中國援助巴基斯坦建設了殲-6大修廠,可檢修殲-6機身和大多數零部件。同時該廠還設計了1140升的機腹保形油箱,該油箱後來還被中國空軍採用。該廠年工作量可達大修224架次。此外殲-6發動機可由卡拉奇附近的巴空軍廠家整修。
巴基斯坦的殲-6衍生出殲-6RF型,採用了現代化的材料表面處理、熱處理、鍛造、鑄造、無損測試和原材料加工技術,由此生產出的RF型性能和維護性有一定改善。1981年該廠首次完成殲-6的大修工作。目前該廠已經完成了大量的殲-6、殲教-5、強-5C、殲-7P的大修工作。 後來該廠還增加了大修殲教-7P的能力。由於大部分的巴軍殲-6已經經歷了三次大修,目前巴方正用殲-7PG替代殲-6,僅保留兩個中隊作為後備用途。到2002年3月,隨著殲-7PG投入現役,目前巴基斯坦的殲-6已經全部退役。
米格-21戰鬥機簡介 米格-21是前蘇聯50年代初期研製的一種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戰鬥機。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原型機試飛,1956年6月24日前蘇聯航空節時參加莫斯科土希諾機場的飛行表演,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北約組織稱它為「魚窩」(Fishbed)。 技術參數 型號:F型◇PF型◇PFM型◇MF型◇BIS型◇。 外形尺寸:F型—15.76(機長)×7.15(翼展)×4.1(機高)米。 PF型、PFM型—14.5(機長)×7.15(翼展)×4.125(機高)米。 MF型—15.4(機長)×7.15(翼展)×4.13(機高)米。 米格-21 BIS型—15.4(機長)×7.15(翼展)×4.125(機高)米。 機翼面積:均為23㎡。 空重:F型—4819千克。 PF型—5700千克。 PFM型—5750千克。 MF型—5900千克。 BIS型—605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F型—6850千克。 PF型—7750千克。 PFM型—7820千克。 MF型—82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F型—8376千克。 PF型—9100千克。 PFM型—9100千克。 MF型—9600千克。 BIS型—968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F型—2175公里/小時(2.02馬赫)。 PF型—2185公里/小時(2.05馬赫)。 PFM型—2230公里/小時(2.10馬赫)。 MF型—2330公里/小時(2.20馬赫)。 2330公里/小時(2.20馬赫)。 實用升限:均為18700米。 爬升率:F型、PF型—135米/秒(高度5000米)。 PFM型—140米/秒(高度5000米)。 MF型—150米/秒(高度5000米)。 BIS型—170米/秒(高度5000米)。 航程:F型、PF型、MF型—1300公里(不帶副油箱)。 PFM型—1670公里(帶副油箱)。 BIS型—980公里(不帶副油箱)。 載彈量:1000千克。 發動機:F型—1台R11F-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5750千克。 PF型—1台R11F2-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5950千克。 PFM型—1台R11F2S-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6175千克。 MF型—1台RF13-300(P25)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6600千克。 BIS型—1台R25-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7500千克。 電子設備:PF型—RP-9-21截擊雷達,發現目標距離約20公里。 MF型—RP-MA雷達,搜索距離20~30公里;RP-21截擊雷達;「天弓一號」自動引導系統。 BIS型—新型雷達探測距離可達30公里;「天弓一號」自動引導系統。 武器系統: F型—2門30毫米航炮,備彈60發。可掛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PF型—機翼可掛載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PFM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2枚AA-2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MF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4枚AA-2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或4枚「先進環礁」雷達制導空空導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BIS型—1門Gsh-23型23毫米雙管航炮,備彈200發。機翼可掛載4枚AA-2獲AA-8空空導彈,或掛炸彈和火箭。 研發過程 1953年開始設計,1955年原型機試飛,1958年開始裝備部隊,米格-21是60年代蘇聯空軍的主力飛機。擁有大量改進型號,主要型別有:米格-21F,白天型截擊機,安裝一台R11F-300發動機;米格-21PF,有限全天候型,安裝一台R11F2-300發動機,去掉機炮,裝RP-21雷達,2~4枚空對空導彈;米格-21PFS,PF的改進型;米格-21FL,PF的出口型;米格-21PFM,PFS的改進型;米格-21PFMA,PFM改進的多用途型;米格-21M,印度仿製的PFMA型;米格-21R,PFMA改裝的偵察型;米格-21MF,多用途型,1970年開始交付使用,生產數量較多。 米格-21 21SMT,MF的改進型;米格-21BIS,較新的多用途型,安裝一台R25發動機,改進機體結構和電子設備,增加塔康導航系統,雷達探測距離可達30公里;米格-21-93,最新的米格-21-93換裝了擁有更大直徑天線的新型雷達,並可攜帶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擁有一定的超視距作戰能力。 米格(mig)-21戰鬥機是一種單座單發超音速輕型戰鬥機,是前蘇聯空軍50年代末和60年代裝備的主力制空戰鬥機。其主要任務是高空高速截擊、偵察,也可用於對地攻擊。西方稱為「魚窩」。 米格-21於1953年開始研製,1955年裝備前蘇聯空軍,自60年代起出口至世界37個國家和地區,捷克斯洛伐克和印度等國還進行了特許生產。現已停止生產,總產量超過6000架。僅在60年代,前蘇聯空軍就裝備了2500餘架。該機是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超音速戰鬥機,與西方同級別的同代戰鬥機相比,它的價格是很低的。 米格-21有20餘種改型,除幾種試驗用改型,其餘的外形尺寸變化不大,雖然重量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換裝推力加大的發動機,因而飛行性能差別不大。由於機載設備不同和武器不同,各型號的作戰能力有明顯差別。米格-21價格低廉,對第三世界國家很有吸引力,曾廣泛使用于越南、中東、印巴和兩伊等局部戰爭。由於該機輕小、設備簡單、操縱靈便,越南戰爭中越方飛行員曾多次擊落名聲赫赫的美軍F-4「鬼怪」戰鬥機。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空軍仍使用這種戰鬥機,但終因技術差距過大,且指揮失靈,戰術運用不當,不但未建戰功,反而被擊落多架。 米格-21-武器裝備 米格-21飛機最大起飛重量9600公斤,裝1台P-13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最大/加力)5100/66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2.1倍音速,實用升限18400米,機內燃油航程1300公里,作戰半徑270公里。該機機載設備簡單,中、後期改型加裝了小直徑天線火控雷達和自動駕駛儀。早期型號只在機頭錐中裝雷達測距器。主要武器有1門23毫米G3-23雙管機炮,備彈200發,有4個外部掛架,可攜帶紅外製導或雷達制導的近距空空導彈或對空、對地火箭和炸彈。 該機研製的思想是:高空、高速、輕巧、爬升快,能截擊入侵的敵轟炸機和高速目標,作為國土防空截擊機使用。針對這一設計思想,採用了很薄的大後掠角三角翼,全動式增尾,細長機身和帶進氣錐的頭部進氣道,使得該機跨、超音速阻力小,高空高速時發動機推力較大,因而得到很大的平飛速度。但由於高速時方向安定性減弱,飛行中嚴格地限制速度不得大於規定。這種氣動布局在當時是新穎的,實現了研製目的,足以與當時西方主力戰鬥機F-104相抗衡。但該機除了大速度、減速性能好以外,其機動性能不好,加上機載設備過於簡單,武器掛載能力過小和航程過短,因而作戰能力有限。 設計特點 在米格-21的研製初期製成了兩種原型機,一為三角翼型,另一為60°後掠翼型,兩者除機翼不同外,其它部分設計相似。後掠翼型編號為E-2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它為「面板」(Faceplate)。兩種型別對比試飛後選中了三角翼型,並由此發展成一系列改型。 米格-21是一種設計緊湊、氣動外形良好的輕型單座戰鬥機。採用三角形機翼、後掠尾翼、細長機身、機頭進氣道、多激波進氣錐。各種改型除機身有些變化和垂尾加大外,其它地方基本上保持了原來布局。下面介紹的是МФ型的設計特點。 機翼為切尖三角形懸臂式中單翼,下反角2°,前緣後掠角57°。對稱翼型,翼根處相對厚度5%,翼梢處4.2%。展弦比2.22,尖削比12.5,安裝角0°,翼根弦長5.97米,翼尖弦長0.46米。襟翼面積2×0.92米2,軸補償副翼面積2×0.59米2。在翼根前緣前方機身上的每一側都裝有小的尖形整流罩。在每側機翼上方靠近翼梢處裝有附面層板。全金屬結構,有兩個主梁和一個輔梁。由液壓助力器操縱副翼,裝液壓作動的大型「吹氣」平板後緣襟翼。機身截面形狀近似於圓形,最大直徑為1.24米(不包括座艙)。半硬殼式結構。衝壓式機頭進氣道,進氣口直徑0.87米。通過機頭上部向前打開的艙門可以對電子設備進行維修,在沿機身從座艙延伸到垂直安定面的大型背鰭內裝有操縱桿、電子設備、單口加油口蓋和燃油箱。靠近機翼前緣處的機身下部兩側各有一塊減速板,還有一塊減速板設在腹鰭的前邊,三塊減速板均由液壓操縱。 懸臂式全金屬結構尾翼。全部翼面都有大後掠角。液壓助力全動式平尾,1/4弦線後掠角55°。相對厚度6%。平尾前緣最大上偏+7.5°,下偏-16.5°,面積7.9米2。平尾翼梢有配重塊。操縱系統有力臂調節器,可根據不同的高度與空速調節傳動比,尾翼配平開關設在駕駛桿上,無配平調整片。垂尾1/4弦線後掠角60°27′,面積5.32米2,平均氣動弦長3.14米,相對厚度4.4%。方向舵面積為1米2,偏角±25°,腹部有大型單片式腹鰭。 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液壓收放,全為單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收上時轉87°後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機輪尺寸為800×300毫米,胎壓7.8×105帕(8千克/厘米2)。前輪尺寸為500×180毫米,胎壓6.9×105帕(7千克/厘米2)。三個機輪均有冷氣剎車裝置,對主輪差動剎車可實現地面轉彎。減速傘裝於垂尾根部艙內。起落架有冷氣應急放下裝置,前起落架還有應急拉索放下機構。 動力裝置為一台P-13-300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推力為50.01千牛(5100千克),加力推力64.72千牛(6600千克)。進氣錐自動無級調節。機頭兩側有輔助進氣門,座艙後機身兩側有防喘振放氣門。燃油系統包括6個機身油箱和4個機翼整體油箱(兩前兩後),機體內部裝油2600升。另外,機翼下可帶兩個490升副油箱,機身下可掛一個490升或800升副油箱。主起落架艙門後的機身兩側可帶固體起飛助推火箭。 相關內容: 米格-21「魚窩」以其多用途、高效率,尤其是驚人的壽命,在戰鬥機發展史冊上,寫下了自己的一頁。這種飛機,經不斷改進,以從容的發展步伐,從一種輕型晝間戰鬥機,發展成為一種重量較重;功用較多的全天候攻擊戰鬥機;同時,其機動性和其它優良性能卻從未降低。米格-21在前蘇聯停產一段較長時期以後,經許可在印度生產,並在該國HAL的Nasik工廠離開了生產線。印度製造的最後一批米格-21飛機,是在1987年完成的。 今天,仍有大量後期改進型米格-21戰鬥機在世界各地一線服役。而且,在東德和西德重新統一後,有許多國家熱衷於購買去掉東德標誌的「魚窩」戰鬥機。第一代米格-21F,即「魚窩-C」,現在已成為罕見之物。最初,雖然有少量這種飛機作為一種高級教練機在一些國家服投,如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國,但是由於該型機的續航能力和戰鬥載重量都很有限,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一個「超音速運動飛機」的名聲,這使得大約在2O年前,就導致了用來代替它的具有前線作戰功能的型號的誕生;在這種背景下,米格-21被引進到中國,並得到許可一直持續生產到今天,的確頗使人們感到意外。中國改進生產的主要型號就是仿製「魚窩-C」(米格-21F-13)的產物。 更令人驚奇的也許是這樣一個事實,即這種在20年前就被大多數西方國家拒絕的米格-21,卻被中國用來向巴基斯坦出口。並且在巴基斯坦與F-16戰鬥機一起,用來對抗諸如印度的高級戰鬥機米格-29、「幻影」2000和「美洲虎」的威脅,以保衛自己國家的領空。中國現稱的J-7,即殲七,是殲擊機七型的簡稱,J是殲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用於出口的編號為F-7,F即英文戰鬥機Fighter的第一個字母。中國能夠生產殲七,還得歸功於中國和前蘇聯這兩個共產主義國家有著緊密關係的那段日子。 實際上,蘇聯是在1961年同意允許中國製造米格-21F-13及該機所用的圖曼斯基R-11F-300發動機。並且有少量的蘇制該型機作為示範飛機交付中國使用。隨同這批飛機一起交付中國的還有一些拆除了武器的該型機,具體數量不詳。但是兩國關係的破裂嚴重地影響了中國製造該機的計劃,因為蘇聯沒有交給中國該機的任何技術文件和資料。蘇聯曾給過中國優先製造米格-19,即殲六的權利,所以所提供的有關技術文件和資料也比較完善。蘇聯許可中國生產該機之後不久,中國就開始著手生產殲七。 為此,中國瀋陽飛機設計所接受了要充分研究米格-21的任務,以便制定殲七飛機的生產計劃。米格-21的原型機於1964年初開始生產,1965年l1月完成機體靜力試驗。第一架生產型殲七,象早期製造的殲七一樣,由瀋陽飛機工廠製造,並於1966年1月17日,由試飛員葛文塘駕駛進行了首次飛行。到當年4月底,中國就製造了12架殲七戰鬥機。在這段時間,試飛中的原型機,前後共完成了29個起落,飛行速度達到了M2.02。中國最初生產的殲七,由一台渦噴-7渦輪噴氣發動機驅動。該發動機是在蘇聯R-11F-300發動機的基礎上,經多方面改進位成的。他們採用了新加工方法來製造發動機的渦輪葉片和其它重要零部件,但加力燃燒室和壓縮器是重新設計的。後期的發動機,渦輪葉片從31片減少到24片,更大地提高了可靠性,減少了發動機對喘振和失速顫振的敏感性。殲七原型機於1967年獲得生產許可證。生產轉移初期的殲七型機,全部由瀋陽飛機製造廠生產。
米格-21擁有大量改進型號,主要型別有:米格-21F,白天型截擊機,安裝一台R11F-300發動機;米格-21PF,有限全天候型,安裝一台R11F2-300發動機,去掉機炮,裝RP-21雷達,2~4枚空對空導彈。
米格-21是根據朝鮮戰爭中噴氣戰鬥機空戰經驗研製的,要求輕巧、靈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縱性好,火力強。其中高空高速性能被擺在了首要位置。
米格-21的第一種型別就是一種火力較強,但航程和電子設備功能極為有限的晝間戰鬥機,在地面指揮所引導下完成對敵機的攔截任務。後來經過了多次改進,重點都在加大飛機航程、增強武器威力和改進執行其它任務和全天候作戰的能力。
在米格-21系列中,米格-21MF是較為重要的一個改型,在外觀上看該型加大了背鰭、進氣口和進氣錐。進氣錐的變化使得MF可採用尺寸更大、性能更好的雷達,同時解決了進氣口唇部對雷達的干擾問題。中國的殲-7Ⅲ型與米格-21MF型相似,於1972年正式開始研製。 殲-7Ⅲ型是我國第一種全天候戰鬥機,具有重大的意義。1982年,成飛的宋文驄擔任該項目總設計師,1984年4月26日,殲-7Ⅲ在成都飛機廠首飛上天。
與殲-7I相比,殲-7Ⅲ的零件變化率為80%,成品變化率為43%,採用新材料37項,新成品190項。具體的改進包括配備了新型全天候截擊雷達,具有空空和空地工作模式。從外觀上識別該型殲擊機,應注意加大了的背脊和進氣錐,背脊從座艙延伸到垂直安定面,裡面裝有操縱桿、電子設備等。 殲-7的基礎是米格-21F-13,由於此後中蘇交惡,米格-21PF、MF和比斯與中國絕緣,殲-7一直是圍繞米格-21F-13的基本設計在打轉轉。由於米格-21F-13的機頭錐太小,中國曾設法仿製從埃及獲得的米格-21MF,稱為殲-7III,但部隊使用反映並不熱烈。中國研製殲-7III的年代,米格-21比斯已經服役了。
米格-21側面圖集 米格-21「魚窩」以其多用途、高效率,尤其是驚人的壽命,在戰鬥機發展史冊上,寫下了自己的一頁。這種飛機,經不斷改進,以從容的發展步伐,從一種輕型晝間戰鬥機,發展成為一種重量較重;功用較多的全天候攻擊戰鬥機。 在東德和西德重新統一後,有許多國家熱衷於購買去掉東德標誌的「魚窩」戰鬥機。第一代米格-21F,即「魚窩-C」,現在已成為罕見之物。
米格-21於1953年開始研製,1955年裝備前蘇聯空軍,自60年代起出口至世界37個國家和地區,捷克斯洛伐克和印度等國還進行了特許生產。現已停止生產,總產量超過6000架。 米格-21有20餘種改型,除幾種試驗用改型,其餘的外形尺寸變化不大,雖然重量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換裝推力加大的發動機,因而飛行性能差別不大。由於機載設備不同和武器不同,各型號的作戰能力有明顯差別。
實際上,蘇聯是在1961年同意允許中國製造米格-21F-13及該機所用的圖曼斯基R-11F-300發動機。並且有少量的蘇制該型機作為示範飛機交付中國使用。隨同這批飛機一起交付中國的還有一些拆除了武器的該型機,具體數量不詳。但是兩國關係的破裂嚴重地影響了中國製造該機的計劃。
米格-21
推薦閱讀:
※面對家族勢力的村霸欺負人有什麼好辦法嗎?
※《西哈努克家族》
※淚心【家族】
※母教振興家族的典範
※陳卓林家族積極推動體育活動,倡導全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