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湖北佬為什麼這樣牛?第二彈

前面我們說過, 西周時,楚國人很受氣,老是被欺負,所以楚國人拚命發展,終於到了春秋,楚國的實力越來越大,這個時候,楚國準備干一件事情:稱王!

大家可能知道,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都是稱國君,不稱王的,他們有一個標準,叫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可是楚國卻準備搞大躍進提拔,要稱王。

為什麼楚國的國君要稱王呢?它是什麼時候開始稱王的呢?

1.

其實,楚國一開始是子爵,這個級別比較低,但楚國還是比較爭氣的,在南方一直很努力,慢慢實力就上來了。

到了周昭王時候,周昭王突然想著教訓一下南方的楚人,發動了三次南征。

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sì)

周昭王領著咱們去武裝教育楚人,渡過漢水的時候,碰上了大兕(一種類犀牛生物),不太吉利,咱們就退回來了。

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

三年後我們又去了,可天氣不太好,陰風突起,氣候惡劣,免子野雞都嚇壞了,結果我們六師損失在了漢水(注意這莫名的因果關係)。

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貫紫微,其王南巡不返。(《竹書紀年》)

第三次,我們再接再勵,這一回,夜色清朗,可以看到五種顏色的光直衝紫微,(此紫微不是還珠格格里的紫微,是指代表天子的紫微星座)。我們的王南巡就再沒有回來(又是神乎其技的上句不理下句)。

怎麼看這也不像一份周王伐楚之軍事簡報,而像是野外科考發現珍稀動物記和天氣突變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報告以及天象觀察記錄一二及失蹤人口登記信息。做出這樣奇怪的記錄也是沒有辦法,因為周軍三次南下,三次敗北,直接寫下來太沒面子,只好用文學來修飾一下。

真相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次,周昭王率兵討伐楚人,結果剛渡過江,就被楚人趕了回來。可能楚人像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一樣,使用了犀牛部隊,但也許跟大兕這種東西沒一分錢的關係。

第二次,周昭王立志雪恥,率兵猛進,結果中了楚人引兵深入的詭計,楚人在惡劣的天氣中猛然發起進攻,把周昭王打得大敗。

第三次,天氣真不錯啊,夜朗星清,空中神秘的五線光束直衝紫微,我們昭王慘哪,一去就沒有回來,淹死在了漢水裡。連屍體都沒打撈上來。

前二條事實清楚,無可爭辯,第三條各方則有不同看法,中原的官方記錄以及流行說法顯示,周昭王晚年犯了嚴重的錯誤(德衰),南征的時候,船工厭惡他,給了他一條膠船,船開到中流,膠水溶解,船隻解體,昭王掉到水裡淹死了。但有人分析,周昭王的船是在河中被楚軍潛水員弄沉的。

2.

周王室寧願吃啞巴虧,也要採用第一種說法,畢竟被楚蠻打敗這種事情太丟人。

楚人表示認同這種說法。

事後來看,玩心眼老陝還是玩不過湖北佬啊。很多年以後,當中原人拿這件陳年舊事質問楚國使者時,楚國使者一臉無辜:你們的周王不是被你們自己船工坑得嗎?關我們什麼事!

經過這三戰,楚國打出了信心,這樣過了五十年,楚人終於有人準備對周朝說不。

這個人是楚國國君熊渠。熊渠是一位傳奇人物,力大無比,有一次夜出,發現夜色里有一隻老虎趴著,熊渠引弓一射,老虎沒有半點反映,下馬一看,原來是一塊巨石,箭羽深深陷進石頭。這個射虎為石的故事後來漢代飛將軍李廣複製了一次,我代表版權局通知一下,知識產權不容侵犯,希望李廣儘早聯繫我們,接受處理。

楚國人對自己這位神射手國君相當自豪,經過他們科學嚴密的論證,他們認為后羿的射技相當高,跟我們國君比,也就差了一點點。

楚國人的驕傲是有底氣的,到了熊渠這一代,楚國的強大已經水到渠成。熊渠得到了國內民眾的熱烈擁戴,進而興兵對外,伐庸、揚粵,至於鄂。連山西老表都被他們欺負上了。

國力的強盛讓熊渠信心高漲,他終於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宣言: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

我蠻夷,我驕傲!你們瞧不起我們,我們也不陪你們玩了,我們自己搞一套謚號系統。

熊渠說干就干,分別冊立自己的三個兒子為句亶王,鄂王,章王。

從規則的服從者,要規則的制定者,楚國走出了有楚國特色的封建主義道路。實在讓人佩服,但要是讓魯國人來評判,只有三個字:非禮也。

3.

中原的政治體系是共王休系,天下共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下面的諸侯按照「公候伯子男」五個等級來稱呼。熊渠自我提干,把兒子封為了王,自己當起了王他爹。這讓周天子顏面何存?

自此之後,楚國把挑戰周朝當作一種樂趣,直到今天,楚文化圈還用一句俗語來形容那些倔強不認輸的人:你不服周!

這是楚國第一次稱王。不過,過了一些年,熊渠把兒子們王的稱號去掉。

天下人紛紛嘲笑。

看吧,我就說楚國人閑得慌,天下只有一個王,他折騰來折騰去的,最後還不是換回來?

在我看來,這正體現楚人的高明之處。

在立兒子為王的時候,周王室衰微,諸侯多不朝王,還忙著相互打仗。熊渠判定自己就算稱了王,周王室也不敢把他怎麼樣,中原各大成員國也沒空對付他。先稱個王過把癮。

當然,熊渠也不是過把癮就死的蠻漢子,在周厲王上台後,熊渠發現這位周厲王又黃又暴力(暴虐),沒事喜歡征伐諸侯國,為了不引發非必要的軍事衝突,熊渠就把兒子的王號去掉了,反正也嘗過當王的爹是啥滋味了。

敢於挑戰權威,又勇於向權威低頭,這是楚人的一個特質。

如果你了解了楚人的這些特質,你也可以像太史伯一樣論斷楚必興矣,如果你見過楚人的隱忍與奮起,見過楚懷王誓死不割地的氣勢,又見過這個有骨氣的君王最後躺在一輛草車裡被送了回來,你也可以像陰陽師楚南公一樣做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

4.

哪么,楚人第二次稱王是什麼時候呢?

那是楚子熊通,這已經進入到春秋時代。當時熊通打了一個升職報告。要求提高等級。也就是說,不想當子爵,提一級,當伯爵,再提一級是侯爵。

可以說,楚子熊通還是想當諸侯,沒想當楚王的。

可是,對於這個請求,周天子周桓王當場爆發了。

對於想升職的部下,老闆總是有些抵觸情緒的。但事實上,熊通的工資是他自已創收解決的,並不需要周桓王開支,就是升了職,也不需要周桓王為他加薪,周桓王實在沒必要發火。

但周桓王還是發了火,因為爵這個東西不是隨便提的。

孟子先生教育我們說,天底下有三樣東西最尊貴,一是爵位,二是年齡,三是道德。

在朝中看爵位,只要級別高,就是退下來也能享受高幹津貼。在鄉里比年齡,甭管你年輕時活著狗都嫌,只要你活得夠老,人家見了你也得老實問候一聲大爺你吃了沒。第三就是道德。這個就不說了。咱沒有這個切身體會。

楚國什麼事情都沒幹,就想升職,這不是痴心妄想嗎?

而且熊通的升職報告書太氣人了。

楚國的升職理由是這樣的:「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

這實在不是什麼好的升職申請書,尤其是「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這十個字,好比跟老闆說:我有能力,準備考察一下總公司的管理。

遞這樣的申請書,不被炒魷魚才怪。

5.

周桓王的態度徹底激怒了熊通。

而楚人是很率真的,南轅北轍、刻舟求劍、買櫝還珠、沐猴而冠、畫蛇添足都在說楚人很傻很天真。這種人被激怒了,一般不會見面跟你笑哈哈,到了晚上才上你家堵鎖眼。

升職被否後,熊通把老祖宗的老帳翻出來曬了一下。

「我的祖先鬻(yù)熊當年是周文王的老師,死得早,沒有趕上周武王的分封,到了周成王的時候,這孫子竟然忘了他爺爺是怎麼逃脫生天的,只給我們子的爵位,還分到這蠻夷之地,我們也認了,這麼多年,把蠻夷治理得跟中原差不了多少,周王也不給我們加封爵位,那對不起了,我們只好自加尊號了。」

被拒絕的熊通,準備自我提拔,豐衣足食。熊通也不準備謙虛,也不管總公司周王室批不批准,國際社會認不認可,就自立為王。

這是楚國國君第二次自立為王了,熊通爺爺的爺爺熊渠就曾經過了一把王者的癮。重溫此景,感覺相當好,楚國人索性將這條路走到底,至戰國結束,都一直自稱為王。

發出這個通告之後 ,熊通大王忐忑了一陣子,怕惹惱了中原的傳統強國,合起伙來揍他。但他把王位坐暖了,都沒有人站出來對他稱王這件事表示抗議,更別說討伐他。連一向愛就各種國際事件進行首先點評的魯國人都沒有出聲,孔子先生的《春秋》直接忽略這一事件,只是過了半年突然冒了一筆記錄:楚子合諸侯於沈鹿。

這等於熊通跟孔子老師發生了如下的對話。

楚通:孔老師,我現在稱王了,請叫我楚王。

孔子:好的,楚子。

熊通就像一個壞小子,自認為幹了天大的事情後,跳到村子戲台,大喊:我把村長的煙道給堵了!

村民們看了他一眼,搖搖頭,不打不罵,轉身走了。

這是為什麼呢?熊通開始琢磨,越琢磨就感覺不對勁,最後他琢磨出了真相,中原諸強不打你不罵人,不是怕你,而是懶得理你。

楚人再一次品嘗了被忽視的感覺。

一定要玩次大的!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腦洞歷史觀的微信公眾號(naodonghistory)

輸入呂后,提取呂后?的文章。?

腦洞歷史觀是頭條號簽約作者

點原文閱讀,是腦洞老師《諸王的遊戲》的噹噹購書鏈接,謝謝親們!

推薦閱讀:

這樣的女人是最快樂的女人
吃厭了燜土豆和清炒土豆絲?不妨學著這樣做土豆
葯食同源,於是很多人希望以食代葯,專家這樣說……
家裡有飄窗萬萬不要砸了, 回家這樣裝, 老師傅點頭誇好
只有愛你的男人,才會這樣和你聊天,是裝不出來的!

TAG:湖北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