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想養生就要先養脾!先把脾養好了,再來談養生
我們大家都知道腎為先天之本,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是與先天這個腎密切相關的。但大家知道我們人體的後天之本在哪裡嗎?一個人能不能健康地活著,為什麼會得很多種疾病,其實都是這個後天之本決定的,它就是我們的脾。一旦人的脾出了問題,人也就廢掉了一半!所以說談養生,要先養脾!
脾在體內恰是一個「喜燥而惡濕」的臟器,因而其運化功能最易受到傷害,脾易被濕困。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是脾陽,進而導致「濕氣通於脾」,一旦受濕氣傷擾,則會導致脾氣不暢,人體抵抗力下降,極易在此時發病。
具體癥狀表現如下:
消化吸收功能減退,易發生反覆腸胃型感冒、咳嗽等疾病;
脾臟升清降濁功能減弱,便會出現乏力、嗜睡、頭重如裹、頭痛頭暈、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欲吐、消瘦、大便稀溏、腹瀉、心煩意亂、煩躁易怒等症。嚴重者甚至有腹瀉、四肢或眼瞼水腫;且除了自然界的濕氣,人體有時候也容易因脾陽虛,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引起體內水濕停滯之證。外濕、內濕相互影響,加重對脾陽的損傷。
所以,養生重在於脾。既然長夏時節脾虛濕困,那麼相應的對策就是健脾祛濕,把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或者減少體內水濕產生,這裡介紹幾種在長夏節氣里常用且有效的防濕祛濕方法:
在此先挺行一句,濕邪有寒熱之分,祛濕之前也應分清是寒濕還是濕熱:
寒濕的人舌苔白、膩、厚,口淡,甚至感到甜,比別人易感到冷,喝熱水感到更舒服。
濕熱者舌苔黃、厚、膩,口乾苦,大便黏滯不爽,小便黃。因為濕久困於體內,郁久化熱,變成了濕熱。對於寒濕者,可以使用健脾益氣、溫陽利濕的方法。對於濕熱者,治療的重點則為清熱利濕。
濕熱者舌苔黃、厚、膩,口乾苦,大便黏滯不爽,小便黃。因為濕久困於體內,郁久化熱,變成了濕熱。對於寒濕者,可以使用健脾益氣、溫陽利濕的方法。對於濕熱者,治療的重點則為清熱利濕。
對於寒濕和濕熱的人,都適合艾灸腹部神闕、中脘、天樞穴,健脾益氣,溫陽利濕,祛濕泄熱。
神闕穴就是肚臍,之所以命名為神闕,是因胎兒賴此宮闕,輸送營養,灌注全身,可以說神闕穴是人的生命之根蒂。溫灸神闕穴,能夠健脾益胃、祛風除濕、能夠調理人體的百脈和氣血,當人體氣血暢通時,自然百病皆消。
中脘穴位於膈以下臍以上,這個穴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胃的募穴,即胃的精氣反應到胸腹部的特殊部位。故中脘穴能治療胃脘痛、嘔吐、食不消化、腹脹等病症。
天樞穴距離肚臍左右約三根手指寬,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調理脾胃、理氣健脾、通經活絡、是腹部要穴。
所以這三個穴位都是人體重要的「營養」大穴,健脾益氣、祛風除濕,濕氣不在,則潮熱自去,就如發霉的被褥,晒晒太陽即可。因此,如果作為保健,在長夏時節經常艾灸這三個穴位,勝過吃野山人生。
這三個穴位可以同時灸,每天半個小時即可。艾灸後注意不要受涼,三小時內不要洗澡。因此建議晚上洗完澡以後再灸。如果是用艾條懸灸,記得不要離皮膚太近,只要感覺微微有溫度就可以了,因為微溫是最有穿透力的,可以滲到皮膚的裡面,這樣裡面的溫度會很高,效果才會好。
如果沒條件艾灸的話,平時也可按揉這三個穴位,都很有作用。或者沒時間也可以選擇艾葉貼膏來刺激穴位,達到養脾的功效。艾葉貼和艾灸效果一樣,但是簡單方便,小巧的設計,可以隨身攜帶非常適合現代快節奏生活方式。
艾葉貼敷刺激穴位,這是一種良性刺激,在對穴位刺激同時,還對全身有良好的調節作用。艾葉是一種中藥,可以調理內分泌失調,改善氣血不足,活絡全身等作用。艾葉在溫腎扶陽,祛寒除濕,通經活血有顯著效果,和消痛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艾灸貼來治療頸肩腰腿痛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比較適合頸肩腰腿痛的治療。
溫馨提示:艾灸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和病證施灸,灸穴勿過多,火力宜均勻,切勿亂灸暴灸。凡血管表淺部位、大血管處、肌肉淺薄處、關節筋腱部位不宜施直接灸;顏面部位不宜瘢痕灸,以免影響美觀;重要器官附近、乳頭、陰部、婦女月經期和妊娠期的腹部及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推薦閱讀:
※愛上中醫,人生幸事——親身經曆紀實(乳腺包塊、胃疼、食道炎、功血、小兒常見病)
※女人氣血養生法3
※健身養生良法:站樁坐姿
※七天讀懂一款茶 | 小青柑為什麼一定要新會的?其中的普洱又有什麼講究?
※它在中國無人問津,卻在歐洲被封為神聖的補血大王【安卡西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