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喝掉300億公斤白酒,到底哪個地方的中國人最能喝?

曾有個在中國的老外跟我吹牛逼說:在他眼中,這個世界上只有娘炮才會動不動說自己「不行」。

聽完,我笑了,但並沒有說話。

那天夜裡,在一個連衛生檢疫證都沒有的燒烤攤,在我和這個老外連續吃下了8串大腰子,幹掉面前第10杯牛欄山二鍋頭後,至今我能還記得他鐵青的臉色:

他看著我說:「哥,我真不行了」。

1

中國人愛喝酒,尤其喜愛白酒。

糧食釀造的中國白酒屬於蒸餾酒的一種,與雞尾酒六大基酒:英國大麥威士忌、法國葡萄白蘭地、俄羅斯麵包伏特加、以及朗姆酒、龍舌蘭和金酒同根同源:

中國的人口密度歷來牢牢佔據全世界首位,對糧食的需求極大,只有每個朝代中頁以後,富裕的存糧才能為白酒釀造提供可能。

所以唐宋時期傳入中國,由糧食釀造的蒸餾白酒,往往只能在吃飽飯後的盛世才能喝得起:

奔小康的當代中國人,自然有資格將白酒當成餐桌社交必備的助興工具:

大米釀造過程中產生的雜質醛和雜醇是造成白酒上頭和辛辣的原因,越是小作坊產出的酒,雜質也越多越烈。不過中國人早已經習慣白酒,還用「一線喉」形容高端白酒,咽一口從嘴到喉嚨都能燃起來,非常刺激:

辛辣的口感使得中國人相信:白酒能夠將各類奇特的中藥材里的「營養」泡出來。從而開發出泡著蛇,蜥蜴,海馬,以及通過「不能貪杯」暗示壯陽功能的藥酒:

但外國人卻普遍不能接受白酒,如果給英國街頭的行人灌下二鍋頭,得到普遍的評價是:「辣」「灼燒」,甚至有不諳世事的姑娘認為自己剛才喝的是「潔廁靈」:

所以,相比口感更好的其他蒸餾酒,白酒只能在東亞地區被接受,而黃瓜配瀘州老窖之類的雞尾酒調法,更是異端中的異端:

2

全中國的飲酒人數超過5億,每年可以喝掉300億公斤酒,相當於生生喝乾25萬個夏雨荷身旁的大明湖:

那麼,到底哪個地方的中國人最能喝?

山東、內蒙古、黑龍江在網友心中牢牢佔據中國最能喝地區的前三名,其中山東的得票率更是超過18%,高居全國各省市第一。

2015上半年,青島人均使用代駕33.5次,平均每人每周至少喝一次酒。

如果說山東人能喝,內蒙古和黑龍江人一定不服。認為內蒙古和黑龍江酒量高的網友分別佔17%和13%,位居2、3名。

每個娶了北方姑娘的南方人,過年一旦踏上內蒙和東三省的地界,便絕對不敢再提喝酒,這裡人真的一碗碗干:

河南人的酒量也不得了,有傳說認為酒聖杜康是河南人。到河南喝酒會很舒服,這裡講究:「主不幹,客不飲」。

主人率先舉起杯一飲而盡,然後客人舉杯,不需盡飲,量力而行即可,凸顯出主人的誠意和熱情。

至於南方人,似乎只有江蘇、重慶、四川可以提一提。出人意料的是,江蘇是全國第三大白酒消費省,而全國人均酒量排名第一的居然是重慶男人,每天吞下244.6ml,一天二兩酒。

儘管不同地區的酒量各有高下,但960萬平方公里內的酒文化卻出奇一致。與西方人倒酒只倒1/3杯不同, 中國人宴請時,講究「一口乾」和「滿上」:

宴會白酒規格也暗含主人對客人的重視程度,所謂「酒杯一干,政策放寬」,極具中國特色。以至改革開放後,紅酒和香檳也變成「干一杯」的對象,不幹不是兄弟:

加拿大人大山,曾在問答網站Quora上用「酒滿心誠」向外國人解釋為什麼中國人認為喝酒是誠意的表現,引來很多老外的關註:

就是這樣你來我往的敬酒當中,桌上每個人身份被確認。上下長幼尊卑都在席間明確。

下屬敬酒表達自己的敬意,乙方敬酒表達自己對過方案的迫切,吞下的酒精越多,「越見誠意」:

「如果書是男人的化妝品,那麼酒是男人的卸妝水」,酒後吐真言,似乎成為了公認的觀點。但據科學研究表明,飲用大量酒精會破壞大腦中化學物質平衡,導致語言、行為不受控制,所謂酒話也未必是真言。第二天反悔第一天在酒桌上籤下合同的行為,也是屢見不鮮。

在中國,酒文化是社會內在秩序和利益關係的表現,但酒桌上的承諾,往往並不牢靠。

3

中國人不僅愛喝酒,還愛勸酒。

早在西周時期,周武王和弟弟畢公喝酒就曾經說過:「嘉爵速飲,後爵乃從」。意思很簡單:喝完這杯,還有三杯,這也許是最早的勸酒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15周歲以上的中國人每年平均消費6.7升酒精,遠低於西方國家,連日韓都比不上。但是中國人單次酒精消費量高達41.04克,比國際安全飲用標準整整高出一倍:

紐約客作家彼得·海斯勒,曾在「江城」中這樣描寫重慶涪陵人喝酒的情境:

「人們喝酒可不是為了放鬆休息。它經常乃是競賽性質的,通常會用到白酒,一種強烈的口感噁心的穀物釀酒……這種飲宴很有發展為恃強凌弱的傾向,參與者們相互刺激,直到某個人喝出病來。」

在濃厚的酒桌規矩影響下,當今世界七大蒸餾酒,唯有中國白酒從不稀釋飲用,烈酒消費佔中國酒消費總量的69%,比俄羅斯人還高18個百分點。在一些大城市,喝酒引起的脂肪肝發病率甚至高達20%。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調查還發現,華人移民加拿大後,酒精消費立即大減,最高降幅達70%,毫無疑問,這是因為文化氛圍的改變。

當然,競賽性質的拼酒,並不是中國人的專利。前蘇聯的酒場上還有一個著名的「烏斯季諾夫法則」。

烏斯季諾夫是蘇聯著名元帥,在處理軍務和外交上有一個法則:

首先在酒桌上擊敗對方,是取得絕對心理優勢的第一步。

他在任期間曾數次把高度數烈酒端上印度、越南、朝鮮的酒桌,通過這種喝酒的手段在兩國交易中取得心理優勢:

上世紀,中國曾向蘇聯購買蘇-27戰鬥機,買之前,還是得先喝酒。酒桌上的蘇聯軍官習慣性叫囂:如果是點不著的酒就不要端上來了,那不是男子漢該喝的東西。

結果,中國人又笑了。

蘇聯代表團總共17位將軍,全部都被中方一名不起眼的參謀喝倒,然後抬出了宴會廳,最終中國不僅以極低的價格拿下了蘇-27,蘇聯還附送了兩架UBK。

酒場成為了戰場,喝酒變成奪取發言權的武器。而這名喝翻對方的參謀原來只是一名勤務兵,只因酒量奇大,而被臨時征派為酒司令。

在喝酒勸酒這點上,蘇聯人還是有點太年輕。

4

中國人的生活中,其實從未擺脫酒。

1972年尼克松訪華,茅台被擺上了國宴,周恩來和尼克松舉杯共飲,此刻白酒並非把別人喝翻的工具,更多的是外交手段:

去年習馬會時,馬英九方面空運了8壇馬祖老酒,準備了兩瓶1990年出廠的陳年金門高粱酒,作為「和平之酒」,大陸也帶去定製茅台「中華民族一家人專用酒」:

當然,更早之前,兩邊的負責人,也曾在酒桌上坦誠相見,這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傳統:

喜怒哀樂可以喝酒,生老病死也要喝酒,上到國家大事,下到百姓家常,酒已然成為了中國人獨一無二的感情寄託,無可替代,正所謂「無酒不成席」。

臨近春節,回家和一年沒聯繫的親人老友吃吃飯,一杯酒下肚,再內斂的人也會多說上幾句掏心窩的話。

現在這個時代,喝酒很容易,但邊喝邊有人嘮叨你的冷熱,難。

只有在此時,白酒才被賦予了最真誠的內涵:無關多少,只訴衷腸。

至於喝什麼,喝多少,怎麼喝,真的並不重要。

春節期間出門喝酒,禮貌是最基本的原則,尤其是向長輩敬酒時,一定要離開座位走到長輩身邊,碰杯時一定要將杯口低於長輩,這無疑會提升對方的好感。懂不懂酒桌的規矩,首先就看會不會碰杯:

但在老同學聚會上,也難免遇見幾個愛挑事的,此時必須要一戰方休。

為防止各位詞窮,我特意整理出一份酒令詞,以備不時之需,當然,如果在北方喝酒,還是要以以樸實為本,千萬不要因為話太多,而被別人揍到血濺當場:

  • 天藍藍,海藍藍,一杯一杯往下傳。

  •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大口喝。

  • 萬水千山是情,少喝一杯不行。

  • 愛要怎麼說出口,倒在杯里全是酒。

  • 啥話也別說,最親是大哥。

  •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嫂子倒杯酒,嫂子不喝嫌我丑。

  • 來時夫人有交代,少喝白酒多吃菜。

  • 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

  • 春節少喝點,記得早回家!

    推薦閱讀:

    擬定增融資30億元,瀘州老窖謀求綜合性技改,優化產品結構!
    瀘州老窖股份得川酒投30%股權或開啟併購,第一家標的浮出水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喝過的「名人」白酒
    為什麼白酒一次蒸餾就能獲得很高度數的原酒?
    中國白酒-汾酒白瓷瓶1995年份

    TAG:中國 | 中國人 | 白酒 | 地方 | 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