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類編10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

佛學問答類編10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析疑第二)二、析疑問:世界是怎樣造成呢?(盧淑珍)答:眾生業緣所成。問:有人問宇宙人生觀真理是什麼?(慧香)答:人生是正報身之生命延續,宇宙是報身寄託之土,觀是對此存有一種感想。若能知眾生為何而來,來作何事,得何結果,有何目的,徹底清楚,有正覺悟,即是宇宙人生觀之『真理』,否則『觀』各有之,『真理』則未也。問:三千大千世界,億萬佛土外尚有何物?(陳明哲)答:世界佛土,俱是無量無盡,一個大千外,還是世界佛土耳。問:我自身有生命,此生命與佛,有何關係?(張清錦)答:身求趨吉避凶,性求不生不滅,達此二種目的,全由智慧,必佛開示,方能悟入,是生我肉軀者父母,活我慧命者佛陀,此其關係也。問:佛教能夠解釋宇宙之由來否?(黃大川)答:佛即為解釋宇宙人生之迷,出現於世,豈僅解釋而已,破之、立之、運用之、轉變之,無不自如也。凡研究法界緣起者,類能道之,惟非初學所易解耳。問:宇宙萬物,以及人之原始由來,曾聞皆由上帝創造,請問此說對不對呢?(詹金枝)答:佛學主張,萬法皆系眾緣和合而生。既說眾緣,則前不能說其始,後亦不能說其終,生生不已,變化無極。若必求創道者,則仍眾緣是也。言上帝造者,乃宗教家無可如何之籠統語,試提一質問,上帝究由何來?如謂自然而有,夫如是,何如說萬物自然有,不更直截了當乎?問:佛觀一杯水八萬四千蟲,那麼燒一壺開水,不是殺了很多生命嗎?(黃大川)答:豈只如此,在一呼吸間,空氣中小動物,亦損害若干。不過有可設法避免者,有無力避免者,有出自有心,有出於無心,有講學以明理,有制戒以順事,權實分寸,自有其宜。問:政府不惜金錢,人力,到鄉下噴DDT撲殺蚊蠅及作物害蟲使人民得免病苦,作物豐收人人稱頌,然而這正是殺死了不少的生命,居於佛教的立場,對此舉贊成否?(黃大川)答:政府者,政治之機構,其政治設施,自以人民當前利益為標準;佛教者,選佛之道場,其教化範疇,普以眾生平等安樂為旨趣。立場雖少不同,出心利他總一也,雙方各行其是,正不必贊成與反對。試思『夏雨生眾緣』,『臘雪兆豐年』,哪件是對,哪件是不對?問:前中央副刊某君所作『談放生』一文,談及某慈善團體到某山放生,其中也有不少蛇類,因此山麓居民家畜,受其害者不少,雖放了蛇的生而間接害了家畜之命,如此放生到底積了功德,還是造了罪惡?(黃大川)答:論事是某善團處理失當,未能面面皆顧之過。論心只看其當前動機。若論理,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若不把眼提到高空,向下圓觀,總是一個角度之執著語,難得至公至正之言也。況山中本自產蛇,有何確據,指村民家畜被害,定是某善團所放之蛇耶?問: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在理論上,雖然說的過去,事實上就有些費講,還請用淺的說法證明。(顧鳳英)答:鍾與石,皆礦質,無情之物也。豈不聞漢書載『銅山西崩,洛鐘東應』。梵典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彼既能聖氣感通,應響而首肯,何不能圓智而證道耶?如認為果不能已,試思木雕,泥塑,銅鑄,紙繪等體,吾輩日對之膜拜胡為乎』更應知萬法唯心,有心無境,空色不二,心境圓融,斯問題則迎刃而解矣。問:佛教領袖示寂,火化之後,揀出許多舍利,不知什麼叫舍利?(聶雲)答:舍利乃是印土之名,譯成華文為骨身,或稱靈骨。此次章嘉大師焚後所出者,已見照片,茲不贅述其形。惟此事必生前有戒定慧功夫,始得結成,說見金光明經捨身品。問:耶穌教與佛教有何差別,信哪一教為之究竟?(吳阿蕊)答:耶教崇天為極,仍囿在三界內,佛教以超出三界,得真解脫為歸宿,此其差別。三界內有生死,超三界不生不滅,何者究竟,不言而喻。問:聞耶穌拜釋迦佛為師,確有其事嗎?(吳阿蕊)答:佛距今世,依新說已二千五百餘年,耶穌至今尚不到二千年,其間相差五六百年,焉有為彼作師之理。問:天堂地獄確有其處否?升天墮獄是誰所使?(詹金枝)答:人常知者,阿含等經,備言諸天。地藏本願經,詳說各獄。依經而論,云何不確。至其升墮之機,全由眾生業力,以為主因,是自己使之然也。問:佛,神,請分明白好嗎?(何永丁)答:本性無明斷盡,不生不滅者為佛;性染諸惑,但廣積善業,得善報神通,而不脫輪迴者為神。問:釋迦佛,經母右脅誕生,似與基督復活一樣不合科學根據,是否系贊其不同凡夫之間,而並無其實?(張弓)答:居士只知說不可思議之事,責之以不合科學,而不知說科學,責之以不合不可思議之事,是將科學看作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矣。釋迦世尊脅生,區區亦只見有書載,虛實皆未親睹,不敢遽斷有無。但明史五行志,載嘉靖四年,橫涇農孔方,脅下產肉塊,剖視之,一兒宛然。又隆慶五年二月,唐山民婦生兒,從左脅出。我國正史亦有斯事,豈盡偽乎?與其擯之不合科學,曷若以科學,起而研究之。問:怎樣叫做真理呢?(王錫奇)答:佛門各了義經,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真理在此,舍此即非。問:釋迦牟尼佛未降世以前,有無其他的佛存在否?有無考據?(無名氏)答:上而推至於無量劫前,本即有佛,豈只釋尊此次降世,佛經中多有記載。問:有人問彌勒菩薩現在住兜率天宮,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住在那裡呢?(寬珠)答:釋尊即是娑婆教主,自然住此世界。惟佛居處雖雲娑婆,自是眾寶莊嚴;凡夫為業所障,所見只是土石瓦礫耳。問:世界人類最早從何而來?據歷史說:原始人是由猴猿進化而來,依現代科學家所研究的結論:人完全是十四種元素構成的,過去數年前,我曾在佛教經論中看見,現在記不清楚不知是何經論,大概是阿曇毗論說:人最早是從光音天下降的,起初人生活非常自由,隨心所得,不必耕種。同時亦沒有男女對相,日食甘泉地皮地膚等,經久人心變更,貪慾心多,後來不出地膚,即出米,食之才有男女相現,自此承繼今日人類之世界。以上幾個問題,各說各有其理,未知確實誰是誰非?請示!(潘成林)答:居士所問者為『最早』二字,此尚可談,說猿猴,說十四種元素,說光音天,均無不可,此三說不問其誰是誰非,總可曰『最早』,若講『原始』,則均有毛病矣。試問猿猴、元素、光音天,又從何來?佛家最圓學說,為凡所有相,皆為眾緣和合而現,比較可從也。問:自開天闢地以來,宇宙間是否有所謂造物主宰,如耶教所說天父主宰宇宙造物等?(譚成章)答:眾緣和合,同業所感,唯識所現,而有假相。成住壞空,剎那不停,本無實體,生滅無常。基上理論,知宇宙非為天父所造,既不能造,安能主宰?問:在大陸各大名山,有許多修道者圓寂後,其屍身不腐,是什麼道理?據說坐庚辰能成道,並在數度庚辰後,有許多妖魔古怪來試探,是真的嗎?(白雲樵)答:屍不腐爛,偶有現象。余非佛家之事也。問:山河大地是眾生共業所造,現鈷彈可以毀滅全人類及生物,設全人類及生物悉數死亡,然則地球亦隨之毀滅乎?月球半月為晝,半月為夜,晝則酷熱,夜則奇寒,不生生物,何來業力,不知此球何以成之哉乎?先有根器界後有眾生?抑先有眾生,後有根器界?(宗瑞錫)答:此須分答:一、『問山河大地眾生共業所造』之疑,山河大地乃是眾緣和合而成,眾生業感,唯識所現耳,無是共業者,無感召,識中亦不現相,以水為喻,天龍人鬼,見各異相,是其顯例,然水自有彼成住壞空之階段,天龍等類,所見異相,自是業報不同,故見非一,而水並不因其錯覺,在剎那之間變琉璃,變焰火,即天類死盡,尚有龍人鬼等向水取相,是水不因天死而消滅,縱諸類全死,而水未到空劫,自有新生之天龍人鬼出來相依,明乎此則知地球不一定即隨現人類而消滅。二、月球無空氣無動物,是科學家以望遠鏡測度之語,亦是看了半面,是否真實如此,尚有待科學家再進一步之發現,月球黑影,在數十年前,曾雲系已死之火山,近又不承認此說,再若干年,將又有新說矣,即便月珠果無動物,而此地球夜間常為所照,中國且依彼定歷,況彼又繞地而轉,焉知不為地球眾生感召乎?如曰月為月之眾生所現,日為日之眾生所現,水為水之眾生所現,然則地球陸居眾生,分明曝日飲水,日與水是否僅為其本體眾生而現,抑與他體眾生亦有關係耶?三、眾生器界孰先,原為不明上事附帶問題,上事明,可置勿論矣。問:學佛的好處,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嗎?我是想求真理,才看了幾本佛經,半懂不懂,又看佛教雜誌,雖然看懂的多,裡頭卻有對各宗教互相攻擊的文章,更有佛教出家人與在家人互相打架,我心裡卻有懷疑。請你先生給我一個圓滿答覆,方可信佛。(花蓮一讀者)答:此問共分三段,一、學佛是否為生極樂?此不一定,佛法無邊,各隨其願。有人天小果,有二乘羅漢,有大乘菩薩,有自力明心見性成佛之法,有帶業往生極樂之門,隨眾生根器自擇,決不按牛硬去吃草。二、看經半不懂,看雜誌見有互相攻擊之不景象。此已在通問內(見二九、三○頁)解答矣。三、要一圓滿答覆,方肯信佛,古德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實以徹底離苦得樂,只此一法,當面錯過,又千劫萬生沉淪矣。業輕障淺者,聞之自易解而易信,業障深者,聞之不悟而不信,皆關個人之禍福機緣,區區愚痴,決無與先生圓滿答覆之能力。昔佛在世,大智大辯,城東老母,誓不見佛,乃自絕於佛,非佛絕彼也。又世賢孟子云,『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兩語亦請細玩其味。問:人類從何而來?基督,天主教俱稱,從上帝創造而來;佛教所稱,是因緣所和合而來;孔教所稱,天七生人,混沌初開時,未曾有人類。或曰,從猿改造新生活而來。到底這人類,從何而來呢?(何坤茂)答:華嚴有原人論,言之甚詳,然名辭太多,初機恐不能頓解。居士既知眾緣和合,便是正見,茲就易解者言之。液體,氣體,固體,此等物體,當然各有其元素。據近發現者,已有九十二種之多,其未發現者,諒不知凡幾,如是元素,充滿虛空,是常人所知者,尚有最奇妙之靈性,(猶如電子然)亦滿虛空,是常人所不知者,凡此皆為眾緣,液氣固種種因緣和合,而幻器世間,如山河大地一類之礦物,再和合而幻苔藻草木一類之植物,此後愈和合愈複雜,而靈性依附,則幻化生濕生有情世間之動物,各動物互相和合,而幻卵胎動物,此生物之大概也。若夫人乃胎生動物之一,(本有四生之說)因是出焉,而人在動物中,本屬優特,此又須合天獄六道善惡業報而乘除之,則符原人論之旨。問:學佛當軍人的上前線殺敵,保國安民,不但無罪,而且有功。為什麼害人的蟲類,如蚊子蒼蠅是傳染病菌的媒介,甚至使人生病至死,消滅此類害蟲適合衛生,增進身體的健康,相反的不但不要撲滅它們,還要供養它們,前後事實豈不相矛盾?(衡鈺)答:國設軍隊,義在防衛,非為侵略,倘有犯我者,能抵抗而驅之,使不得逞,屈服而去,即為盡其能事。故曰止戈為武,不須多殺,此仁人之軍旅也,若以軍隊專供侵略,冀滅盡他族,即國際之蟊賊矣。至於各種動物傳病菌者,以現在科學如是發達,何難設法防之驅之,使其不害於人,又奚必盡滅其類,結此冤債。佛法與政治立場,少有不同,故主張不妨各異,佛以四生平等愛命去體貼,六道多生眷屬作觀點,故不主殺。譬如親子,得有肺病,父母知其傳染,只有隔離調護,而絕不忍先殺之,以杜傳病也。問:眾生互相殘殺,這是因果律,為什麼行兇的人,還要受社會人士唾罵憎恨,及法律上處罰,以至判死刑。劊子手奉令處決死刑者,豈不是結了冤永生解脫不了嗎?(衡鈺)答:互相殘殺,雖有因果,乃是迷惑者所趨之迷途,冤可解而不可結,乃覺悟者所趨之覺徑,迷與覺何是何非,甚分明也,執國政者,遵守一切法規,維繫治安,犯法治罪,此即眼前之顯因果。倘此不解,而奢談過去之隱而難明者,更夢囈矣。劊子手代法行刑,不負結冤之責。問:『中陰身』,在無始以前,系從何而有?由中陰身轉生人身,由人身修成佛菩薩,而佛菩薩有法、應、化三身,化身為應化眾生,能變化千百億以至於無量數。然眾生之『中陰身』除成佛外,其體性原不生不滅之不變化者。惟據云在其未成為『後有身』前,尚有隔數月一次之生死變易,其果報之緣由何在?(方奮青)答:中陰身亦翻中有身,其義是說前生身已死,後生身未入之際。明乎此,則不能謂 無始以前而有中陰身,且既曰無始,何能再說無始以前。中陰身成佛一語,更是誤會,中陰乃生死之過渡身,何能成佛,法身是性體,應化是相用,應化依乎本體,如日光而依日體。『不變』是性體之如如,『隨緣』是相用之玄玄,自無只法身而無應化之理,猶有日即有光也。中陰生死有遲早之不同,然最遲亦不過四十九天耳。問:若有父子同皈依一法師,同稱法師為師父,是否有礙?(翟孟秋)答:此無分別,阿難為佛之弟,羅樭羅為佛之子,同時為佛弟子。儒家曾皙曾參本為父子,亦同為孔子弟子。問:人類之始,據說是由細菌而再進化成人,確否?(張鴻聲)答:佛法所重之學問,在乎心性,故曰萬法唯心。居士問人之始,佛家亦曾經言之,有『原人論』,即說此問題。本刊問答中,經屢言之,祈查閱。科學家有言人從猿來,或系菌變,均系推測之辭,是耶非耶,固難肯定,縱是矣,請問禽獸鱗介昆蟲萬億種之動物,能皆一一確究其始耶』與其煩瑣不當,不若『萬法唯心』。問:廣大之宇宙是何原因造成的?(妙元)答:來函中言,常與朋友談佛,每遭不易解答,故來質問。居士學佛未久,何能先談此等問題,莫若埋頭讀書,到時自能明了。就以此問而言,詳細則連篇累牘,簡要恐不能解,只有說出,留待後日明白可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終於作佛』與『入無間獄永不出離』有無矛盾處?(莫我虛)答:地獄五種無間,是指在獄之時,所受無間,並非永不出離。應知心念無常,諸行無常,地獄何非心行,安有永常之理,誤為永常,方與學理矛盾。但出離與否,仍在其心行如何耳。問:有人問佛度眾生往西方,若度盡不是世界消滅了?請開示!(簡素英)答:譬如獄囚悛悔,典有假釋,內有一囚,忽勸他囚,切勿悔罪,理由即大家若都悛悔,豈不空了監獄?彼人之問,亦由是耳。問:佛教的特徵是什麼?(簡素英)答:萬法皆備,涅槃之道是其特徵。問:佛教包含有幾種?(簡素英)答:教惟是一,不過為契群機,有大小乘、顯密宗,演教,行持,說權說實之不同耳。問:佛法教義中,有部分與婆羅門教相同處,此種相同處,是為佛說法時方便而借用?抑為婆羅門教已得部分之真理乎?(葉慶燾)答:二者皆有。問:如為希望成佛而學佛,是為貪得心,自私心,豈非妄念?(張文炳)答:迷戀欲塵,方為之貪,學佛本去染改習,明心見性,是謂精修,成佛為普度眾生,亦不得謂之私。問:信佛教對於職業有沒有抵觸?軍人是否可作佛教徒?(鄭敦)答:職業收入,為養色身。研究佛法,為開智慧,假無智慧,職業也作不到好處。軍人學佛,能增長大無畏之精神,能徹底保國衛民救護眾生,降伏魔外。問:法先或佛先,若法先無佛說法何有法?若佛先無法何能依法圓證!(慧性)答: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亦是佛;心與佛法,三名一體,無所先後。恐君不解,釋以俗諦:一切事相,皆是本法,對起迷惑,是為眾生;悟證真諦,即是佛陀(如獨覺見飛花落葉證道是)。准此,可假說是本法在佛先;佛將證得真諦,向眾演說,破其迷惑,方稱佛法,准此,又可假說佛法在佛後。問:有信佛人來問,土生蚯蚓,原是一條生命,農人誤觸,截為兩段或五、六段,亦各自能動,再活如常。經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麼佛性到是一個呢?到是多個呢?(顏兆文)答:蚯蚓屬環節動物類,雌雄同體,細胞各具獨立再生能力。此說僅系生理上之特別。然其體既具雌雄,已是兩性。按無量動物,隨時各有生死。其神識(俗曰靈魂)恰似電流,遍滿宇宙,遇有生機之處,因緣若合(不限胎卵濕化),便為投入。蚯蚓各節細胞,都富於再生之力,截成數段時,外境無量神識,自會向之投合,是分段再生以後各有各之神識,各有各之生命矣。問:關於儒家所講之『愛』與佛教所講之『愛』及基督教所講之『愛』請略述之!(劉凱)答:儒家以仁字為體,愛乃多分用中之一用耳。先由近及遠,由人及畜,但近與遠,人與畜之間,其愛之程度,則各有相當差別及限度;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君子遠庖廚,見生不忍見死之例。基督教之愛,只限人類;如雲人有靈魂,畜有魂無靈,殺而食之為當然之例。佛家只言慈悲平等,並不言愛;以愛為感情作用,慈悲系理智應為,凡九界無邊眾生要當普遍救度,如『眾生無邊誓願度』之例。此三家愛之大略也。問:佛教、回教、道教、白蓮教、天主教與基督教之教義和優劣點,請作比較以略之?(劉凱)答:白蓮教系中國之邪魔外道,並非宗教。餘五教之教義優劣,請遍閱各教經典,功夫深時,便能自知,本刊未便評論,以啟教誼爭端,祈恕!問:佛法僧之『法』,與萬法唯識之『法』,有何不同?(周邦道)答:三寶之法字,就簡單言,是專指佛之經典;萬法唯識之法字,則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統括在內,此其小不同處。問:釋尊之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文字記載,而其廣宣經法時,原原本本如數家珍。是何因由?願聞其略。(周邦道)答:證佛果後,具有六通十力,即能徹了上下過去未來,而且佛佛道同,自然不賴記載,而能遍知。問:有情無情皆有生命,為甚麼無情不入眾生之內呢?(林慧蘭)答:此有二說,一者動物具四大,五陰,十二支,十八界等眾多因緣而生,故曰眾生;又其八識數數入胎,亦曰眾生。無情礦植等物,雖具四大,但不具備下述陰支界識各條件,故不曰眾生。問:修行人別世以後,燒有舍利珠,是表示什麼果位的證據?(慧德)答:焚後舍利是修持有力之表證而已,不能據此定何果拉。問:誦經時撞鐘敲木魚,有何取義?(普慧)答:鍾能警眾,且鐘身或鑄經文,或鑄經名,撞之音傳虛空,等於經聲遍滿法界,乃普益眾生之意。魚常醒不睡,刻木為形,敲之使不昏沉。取其惺惺之意;並以群眾念誦,必有音節,方不錯亂,鍾魚又為調整音節之用。問:觀世音菩薩是否為女身,與千手觀世音是否同是一位菩薩?(劉定熾)答:觀音並非女身,所見女身及千手等相,皆是應化。問:學佛是要戒殺,如像耶穌教徒無戒殺,這罪業是什麼人負擔?傳道所所講都是上帝能擔是實否?(戴陸火)答: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瘡自己痛。若說別人能代替,一切因果皆沒用。這是常理。他教義理,未曾研究,不便妄談。問:凡成就或證果的祖師,當有語錄,著作,代替證明他的成就。有的不認識文字,又無代筆,何以知道他成就?(智雄)答:證果與否,不在有無著作,不過有著作者,人易知之,而無有著作不識文字者,但看其臨終現相,及一切瑞兆,其是否成就,亦不難知。問:世界戰爭,各國國民,皆為自己國家勝利互相祈禱,諸佛究竟滿誰的願?(呂正涼)答:諸佛慈悲平等,決不有所好惡,助人作戰;不過悲憫善良國家為暴力侵略有所祈禱,加以護持耳。問:有友來問我曰:吾人因情而墜,因墮而不能解脫,佛得以解脫,是為無情耶?是為有情耶?(賴棟樑)答:情可分情識與愛情兩種解釋,識是虛妄分別,愛是貪戀纏綿,所以墮落。佛已轉愛成無緣慈,轉識成大圓鏡智,安得尚稱有情耶?問:佛涅槃時諸大弟子早已證無生,何故哭淚耶?(賴棟樑)答:昏途遽亡明燈,苦海頓沈慈舟,眾生失其依怙,學人喪其導師,宇宙冥暗,烏得不悲?問:相命師說:年年命運,有的得福德、太陰等等;有的沖犯白虎、天狗。孫子有的帶刃,有的要過什麼關隘。以上類似之事甚多,對身命有關,可不可以信?佛能解脫?(尤彩華)答:此外道之說,已經受皈依之佛子,不宜聽信。經云:『至心念阿彌陀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又稱念觀音聖號,能消一切災難苦厄。經文至明,但得念不生疑,方獲感應耳。問:聞說目下有一種教,說持齋可食雞卵,供彌勒佛。他說釋迦佛的經典不用了,已經不合時事。對他的信徒專用點心直指,就得道。這是不是佛教一派?(三木)答:凡在今時說彌勒佛降世者,皆是騙人之術,不外扶乩、傳話、點竅、指心、封仙、符水治病等。若輩魔民,縱遇政府寬厚,不遭顯誅,其毀謗三寶之罪,當亦不免陰譴也!問:耶教舊約全書有云:天地萬物皆為上帝耶和華所造,故云宇宙間獨有一真神,凡能信他者而得救,靈升天堂;不信者,死後必受審判而入地獄矣!未卜是否?(羅貫通)答:讀來問,字句清順,當系讀書明理之人。此等問題諒能自解也。既下問,反增區區之疑;試問堯、舜、禹、湯、文、武、周、孔、諸聖人,曾、閔諸大孝,關、岳諸精忠,俱不信耶和華,莫非都入地獄乎?問:一般社會家家戶戶屋上都供奉三官大帝香爐,他是佛或是神?佛子可否供奉?(施萬進)答:三官大帝乃道家之神,非佛也。佛子不必多事,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問:有人拜地母亦稱菩薩,但佛教中有無其存在?(王平郎)答:神鬼一例稱謂菩薩,是世俗之混淆;地母,不出佛經,何教之神,區區不知。問:仙、佛、菩薩,有何分別?現在的玉皇大帝是否關聖帝君?他不過重忠義,為何位列觀音大士之上?(白雲樵)答:佛為已證大般涅槃之出世聖人,菩薩有五十二級之別,其最高者曰妙覺,即等於佛矣,其別處,佛如十五之月,等覺如十四之月耳。仙以道教俗論,分天地鬼三類,若按佛經,列有十種,詳見楞嚴,避繁不述,總為不修正覺之眾生,報盡還入輪迴。至雲玉皇已換關聖帝君,乃系一般外道,造謠惑眾。夢囈之語,無足談論。關帝位在觀音之上,更是以凡侮聖,罪過萬分!即二十八層天無量天帝,尚皆是佛門之護法神,其位若與觀音相較,觀音猶國家之院長,天帝猶門外之衛隊官。況關帝果位,尚未到非想非非想耶?問:我曾聽人說:現時不是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什麼菩薩在興盛了,是濟公活佛在興盛了,不知確否?(陳榮進)答:佛法如日月,無所謂興盛不興盛。彼出此語者,定系不明佛理,而崇拜乩鸞之流。彼肯虛心學佛,有『歧路指歸』一書,勸其閱讀,彼如不肯,莫與較論,各行其是而已。問:女人從十二歲至四十餘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前後四五日間的時候,可以誦經禮佛嗎?(柯仙江)答:月經乃生理上不可避免之事,誦經禮佛貴乎恆久功夫,有謂在月經期內不能誦經禮佛者,是心存愚敬,而不明事理之論也。問:一些用符咒來治病的人,據他們自稱也是佛弟子,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王介一)答:符咒治病,這是外道方士伎倆,他自稱佛弟子,那簡直是胡扯,稍明教理的人,皆能辨別。問:老祖在諸神中是最高的,據說佛祖孔聖人皆是他的弟子,又有說無生老母更在上,究竟哪一位最高?(一塵)答:遍查三藏並無佛陀拜老祖為師的事。一部二十四史及四書五經,亦無孔子拜老祖為師的事。先生所聽之話,有沒有正史可考?請你原諒!此類無稽神話,我沒工夫閑扯,更談不到誰高誰低。問:祈求觀音菩薩之救苦救難是貪不貪?(鍾世賢)答:以俗諦論,專求免難,尚不為貪,以真諦論,戀此色身,亦是貪也。問:佛說地獄,是否真有其事?今之科學家以地球內為火心耳,乞解疑!(陳志業)答:萬法皆由心造,即由心現,何得雲無,地獄有在地下者,按三惡道,地獄稱為火途,以受猛火逼迫故。科學家既雲地心為火,正相符合。然亦有散在曠野樹下空中者,一切物質,皆是眾生依報(就是此身心依止之諸物如山河大地衣食屋器),自隨業果之力所見不同。地心之火,乃人目所現,地獄眾生見之,當然尚有他物,而刀山劍樹,定不能虛。茲舉一例:河水人目視為水,天目視為琉璃,魚龍目為煙雲,餓鬼目為膿血。恐尚有疑,再舉一例:大糞人見掩鼻,狗則視為美饌也。問:輪迴之事,究竟有無?如真有其事,何不盡導世人,一一參觀,使知所戒。(陳志業)答:死此生彼,數數不斷,名曰輪迴。佛書所載,姑且不論,儒家經書,亦多有之。如彭生為豕,杜伯為厲,羊叔子重來羊氏投胎,而記前生之事,豈能儘是騙人。至雲導人參觀,卻不易辦,彼處死去,此處投胎,系彼神識,飛盪漂流,此神實尚不易見,況能隨之去到處參觀?喻如吾人有夢,確鑿不假,欲導他人參觀吾之夢境,現在尚未發明此法,再如台灣廣播,紐約收音,此空中之電流,亦是無法導人追逐參觀。問:佛法無邊,何以不能勝魔?又何以不能使人人信佛?使世界無戰爭慘劇?(蒿石)答:此問須分三節答覆:一、佛力並無不能勝魔之說,不過後來學人道力未充,有不能勝魔者,自系志願薄弱所致,實非佛法無靈。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俱有不可思議之力量;心迷即是眾生,心悟即是佛陀,迷悟全由自己,不過先覺者,悲憫未覺者,而有其覺悟之責;其覺彼之法,只有言語文字,三藏經典。眾生為無始無明(內有痴慢疑三病)障蔽,不肯研求,所以不信;彼心又非石塊席片,佛焉能代為轉移,代為折卷。三、世界戰爭系人心貪嗔痴所致,即因不信佛法使然。佛如醫王,本可治此狂疾,而病者不肯服藥,自必病勢增劇,既不服醫生之葯,反責醫生無用,安有此理?問:佛以慈悲為本,如國人都要實行慈悲,同時外國看我有機可乘,則大舉武力侵入,此時若以武力抵抗,則犯殺戒背慈悲;不抵抗,又將亡國,而永為奴隸,則如之何?(廖一辛)答:佛弟子分出家在家之別,出家者經像衣缽之外,余皆捐棄。世間侵奪,多因財物,既失侵奪目標,還談什麼武力抵抗?若在家人負有國家責任者,能行仁慈政治,自能得到國人同情。外國何敢輕舉妄動?縱不幸為敵侵犯,起而抵抗,是為保護群眾,此乃無畏布施。但抵抗應有限制,如法律允許正當防衛,不使超過必要程度,便不傷慈。問:印度是佛教的發源聖地,但印度又怎麼會亡國?是不是受佛教的影響?(一讀者)答:印度在數百年前佛教已經式微,以後只有婆羅門及回教昌盛,亡國的時候,與佛教無干,請看外國史自知。問:仲尼篇:『太宰問孔子曰:夫子聖者歟。孔子曰:某勿敢。又問曰:三皇五帝。孔子又不答。太宰駭然曰:然則誰為聖者。孔子動容而言曰: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不化而自行,不言而自信,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請問此西方之大聖,是否即指佛言?(廖某某)答:是指佛陀,前人多有說明。問:送子觀音出自經典還是人造?菩薩真能送子乎?(陳佛子)答:送子觀音,我個人未見出自何經典,意是法華經普門品中,有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之句,依之而造者。然經語至明,一心求則得之,自是感應而成,猶之菩薩送來。特造是像,表顯其事,令人易曉耳。此條答覆全出我之臆度,還請另質高明。問:法華經普門品上說,念彼觀音名號,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火不能燒,水不能沒,刀兵不能害,有這些效驗,請問這是不是迷信?怎樣可以證實不是迷信?(慈福)答:此段經文,一切效驗,要在『一心』二字,故能感應道交,亦猶彌陀經一心不亂,命終現佛。彼為心佛合一,此為心與觀音合一。既然合一,所得感應,自是本分。若疑此是迷信,就是根本不承認有觀音,至於證實問題,古今持名得救的記載甚多,事實就是確證。問:所謂『觀想』與『迴向』,是否即無明妄念?(趙永超)答:觀想是修持之一種方法,觀是觀照,想是設想。在事方面,為凈宗之十六觀,密宗之本尊觀等;在理方面,為觀身不凈等四念住,及三諦三觀等。迴向是一種願心,是把一切功德,收回來送向一個目的所在。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之種種。以上二者與無明妄念有別。問:常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土難生』。此中土指甚麼地方?(陸玄智)答:指某一洲地文物繁盛中心之國家,而異於偏僻邊小之部落也。問:為何現時釋教,眾生誤會作迷信?(全妄)答:誤會雲者,是不明其事理,反而冒充通家,強不知以為知之謂也。為其如此,所以稱之眾生。但問中有現時二字,似是雲以前尚不如是。果如所云,則是現時龍蛇混雜,魚目混珠,蒙人眼目所致,是故佛徒必盡護教責任。嚴分邪正,辟斥假冒或依附佛法之魔外,勿聽其掛羊頭賣狗肉,迷惑眾生,而誣衊佛教也。問:佛為什麼不自己親手寫佛經,或者在親口說法時使他徒弟記載,傳於後世?(施好學)答:一人講說,眾人聽之,何等普及。阿難多聞強記,結集時一人述之,眾人證之,何等確實。若必世尊閉門著書,時間所限,又豈能談經三百餘會之多,而當時又無印刷,亦不能普及群弟。問:一切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又由什麼和合而成?(沙壬)答:萬法無不由眾緣合和而成。偈云:諸法從緣生,是了義語也。問:正法、像法、末法,共一萬二千年。彌勒佛尚欲若干萬年後始來此娑婆世界,此中間一段時間,若無佛法,眾生豈不太苦了?(沙壬)答:生當佛前佛後為八難之一,當然是苦也。問:人由輪迴而來,何以不能知前生事?(沙壬)答:醉後不記醒時事,老來不記童時事,況乎入胎出胎,昏昏沉沈,焉有不迷之理!問:佛為何不能使魔王外道入正悟?(沙壬)答:佛為無上醫王,能醫任何疾病,眾生如病夫,不肯服藥,病故不除。魔不喜聞佛法,何能得悟,此其一;魔外孽重障深,惡習堅固,心如昏鏡,不通光明,故聞佛言,不能了解。如嚴冬堅冰,日光照臨,彼以積寒所聚,一時頑強難化耳,此其二。問:聞一切人類皆由淫念而所生,然古之聖賢,如孔子堯舜,或乘願再來之菩薩等,亦是因染淫念而生乎?(王可標)答:既雲乘願,是不由淫念入胎也明矣。問:佛教的最高理想(對國家社會以及個人本身的)要達到什麼目的?是否比禮運大同篇更要做到完善?(鄧至善)答:佛家利益物件,非只人類,非只一國,非只一個世界,非止一個時限,請物色一本『普賢行願品』讀之,可以略窺一斑。問:念經的時候打鐘鼓,這是什麼表示?什麼意思?(施湘痕)答:梵音唄唱聞之令人生肅穆之心,再配以鐘鼓,益發深省,此亦聲音佛事也。且多人唱念,亦必有樂器為之音節,言不致雜亂無次。問:蚊子的產生,照物理學的研究從泥水而生,未知這個蚊子有沒有靈性?可不可打它?(施湘痕)答:胎卵濕化皆是色身,必有其性,方能長養。蚊子何能例外。眾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殺。問:科學的發達,對於宗教有沒有利害關係?(施湘痕)答:不合理智之迷信宗教,將因科學發達而生影響。佛教則不然,請參看本刊第五期佛誕專號南亭法師及拙作兩文自知。問:耶穌教說宇宙上的萬物由天主創造,在釋尊未出世之前,宇宙的萬物從那裡來?(施湘痕)答:此問有關他教教義,避而不答。佛教只講『緣起性空』為萬古顛撲不破之理,亦可參看南亭法師之文,內有略說。問:星期日在靈山寺聽法華經時,曾聞菩薩度化眾生須用善巧方便,若度乞人就要換乞人衣服,不然就不契機,有人質問你能作到么?假使作的到,目的是為度他起見,而旁觀者邪見錯解,不知菩薩深心,談何容易,反受其毀?(朝新班蓮友)答:所謂方便者,即是智慧運用權變耳。權變者,即是無有定法,以真契機為貴!果欲度乞人,有時可服襤褸,有時可服華麗。又不聞有四攝法乎!如行布施,何妨華麗,如行同事,即須襤褸。若執一法,則豈能稱曰善巧方便?至於毀謗,此等世界自所難免,孔子大聖,叔孫武叔嘗毀之,佛為聖中聖,天中天,提婆達多卻毀之。問:濟公飲酒吃肉而人稱之為活佛,未知是實是虛?現在人慣說心好就好,何必吃素,吃素是損害身體,何能離苦得樂,又何有增壽增福,似此以何言對他?(朝新班蓮友)答:濟公飲酒吃肉,乃小說俗傳,不足憑信。縱以小說來講,濟公和尚有種種神通,他就有飲酒吃肉之辦法。現在學佛之人,連鬼通半點也無,飲酒吃肉,不過是破戒造孽而已。若說心好,何必吃素,請問他吃之肉,是不是從受宰割流血中來的!為你嘴饞,殺他之命,這樣好心,只有天曉得!又為自己營養,增壽增福,卻把物命千刀萬剮,這還叫做好心,假若他心不好便怎麼樣?若說吃肉增福壽,那些富貴人家,就該不生病,不死亡。問:世界三大宗教,其他教之發展力及普遍力各處都甚昌盛,佛教之衰微其缺點何也?(朝新班蓮友)答:教之盛衰,不在信徒多少,而在人材之有無,今之缺點甚多,要以乘戒俱緩為最也。問:孫中山先生銘言:佛教為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孫中山先生對佛學這樣崇拜,何以佛教仍不普遍?統請解釋!(洪環)答:親之愛之曰仁,世上眾生界線分九,種類則千差萬別,不可窮盡,皆有其苦,各希得救。能普救者曰救世,分類救者,只可曰救某某。他教對眾生之愛,或愛人而害物,或愛大而害小,多有差等,佛教則九界四生,視同一子,平等拔與,故稱『求世之仁』。其他哲學,多說外境,佛學獨說心造,是能追本窮源,故曰『哲學之母』。科學往往偏重物質,偏重慾望,偏重現量,有利亦有害,是之曰偏。佛學非空非有,亦空亦有,講中道,惟求明心見性,主張少欲知足,每一事理,俱說到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不僅拘泥現量,能有利而無害,一切圓融,故曰,『可補科學之偏』。孫中山先生乃大智大勇之人,識透此機,故大聲疾呼,智不及此者,自然相信不過。問:居士五戒中不邪淫戒是不是以一夫一婦製為原則?但是學人於函授中級班第四課轉輪聖王課文中才知道輪王妃妾眾多,是不是犯邪淫,而請問方倫老師,他答來:『凡與妻妾交合,皆名正淫』。如此一來無形中是提倡一夫多妻,依現在國家法律的婚姻制度也甚為不合?若以女人的立場言之,也可一妻多夫皆言正淫,學人不服此說,伏祈老居士詳細說明正淫以及邪淫的分別而正視聽!(李榮棠)答:世界各地各國,風俗各有所異,古今又多變化,國家製法,多因其俗。有一夫一妻者,有一夫多妻者,亦有一妻多夫者,但此等事,有地域及時間之界限,逾界限及時間,則行不通。以中國古時而論,天子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等,載在經典,以至清代,庶人尚許一妻數妾。迄近法律,始定一夫一妻,然不能以今律而繩古人,亦不能以甲地之律,而繩乙國。然此皆是世間政治許可權,佛法制戒乃屬性修範圍,並無代制政刑之權。故未限人一夫一妻,亦不提倡多妻,更不提倡多夫,只要將政教界限分清,自不責備佛教。邪淫問題,在政治許可之同居制度內,自不成立。問:一個民族之思想變遷,蓋因其歷史為主要背景,世界各民族以印度民族之消極思想最為奇特,向往來世而不重現實,對時間觀念認為是苦,這種思想在印度各宗派,不論正統或外道甚為明顯,佛教既為印度宗教之一派,請問產生這種消極思想之歷史演變到底是什麼大變動?(郭義明)答:先生對佛教之觀念,認系印度宗教之一,以印度民族思想消極,則佛教當亦不能例外。提出質問,大致三點,一、思想消極,二、不重現實,三、對時間認為是苦。請分答之;一、消極所指何事,語太籠統,亦提反問是指尊德性道問學耶?是移風易俗拯民水火耶?是高官厚財名聞利養耶?是攻城掠池殺人放火耶?是弒父弒君蠹國殃民耶?是巧取豪奪損人利己耶?是醇酒婦人跳舞博奕耶?略舉七端,必指其一。茲請答之,佛戒飲酒邪淫,對上列第七是消極也。佛戒貪盜講平等,對上列第六是消極也。佛戒不做國賊,不漏國稅,又主一肩荷父,一肩荷母,對上列第五是消極也。佛教仁王護國,守疆息兵,對上列第四是消極也。佛棄四海百官,乞食化眾,對上列第三是消極也。佛以頭目腦髓,博施度眾,菩薩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對上列第二則積極矣,佛為求學傳法,剝皮作紙,析骨作筆,對上列第一則積極矣。佛教之積極消極,有佛教所持之理,今日時輩之積極消極,有今日時輩所持之理,各是其是,各盡其道而已。二、不重現實,指人間修齊治平耶?指人生享受耶?按禮六方經,玉耶女經等,於處家處世,豈非修齊好范乎?孔子道不合則棄官而去,孟子不枉尺直尋,拒見諸侯,世間聖賢,尚不為富貴所淫,貧*所移,況佛豈肯而枉大道,導眾生以趨欲乎。三、對時間認為苦,此覺者醒迷者之訓,以樂屬覺者,苦屬迷者。迷者貪嗔存於中,殺盜淫妄形於外,求不得是苦,得而患失亦苦,愛別怨會,生老病死,寧雲不苦。而覺者福慧二嚴,自然是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不是樂,故曰苦為迷者之訓,實亦迷者處苦而不知也。問:佛說:『一切含靈蠢動,皆有佛性』。但是在高等動物中,由生理學言之,雄性每次射精就有兩萬萬之精蟲,此精蟲是屬動物或植物?假如屬於動物,我們男女交合,是不是殺死了很多的眾生(因為眾生皆有佛性)而造殺生業。又由十二因緣論之,父精母血納識為胎才成胎原,精蟲既然能動是不是自有神識(第八識)在?假如是兩萬萬精蟲,其神識(含有佛性)何其多?難解祈破疑(李榮棠)答:戒律有條文,有義理,開遮持犯,是條文也。因何開遮持犯,是義理也。必雙方對立,方可發議,此專家之事,非僅具佛學常識者,所能論也。經載一比丘,失知覺時,為女子所污,維摩詰大士,釋為不犯,可見理不簡單,我輩對此,宜本戒壇所授者遵之,能將通常凈者守,即為佳矣。居士既問,區區未研律學,只有將所知貢獻如下:殺戒對凡夫言者,惟限於可避免而不避免者,若不能避免者,則於凡夫不禁。如呼吸及行路,皆有無量生命被殺,戒律既不禁人呼吸,又不禁人行路,故知是開也。在家優婆塞,優婆夷,戒律無禁止結婚之明文,是對此亦不成殺罪。尊問又疑兩萬萬佛性為多,認作奇怪,請問虛空有盡乎?佛性實則如是,兩萬萬不過滄海一漚而已。問:有人說,我們佛教是平等,那麼佛經中的佛陀降生之時,說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偈,這是不是沒有平等呢?(鄭義郎)答:此中有禪機,可會不可言。茲非搪塞之語,當時釋尊生時,諸大弟子,尚不見聞,究竟之義,誰能道出。居士逼我說,只得說我之我,我之一字,乃四凈德中之真實我。人人皆有,個個不無,稱他獨尊,平等平等。問:按佛教之說,自殺罪極重,假若是為了伸張正義,啟醒愚蒙,存志士之仁而自殺者,是否也有罪?(張維明)答:佛法有原則,有方便,未可呆板。所問之事,果於眾於國有益,即可為之。佛經有割肉飽親,半偈捨身等,便是其例,世法中不降敵,不辱身,其例亦多。義之所在,焉得說罪。問:為何有眾生,眾生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賴真悟)答:此問題看似簡單,理實高深,說之固不容易,恐怕說出,解也費力。因為『諸法實相』能以明白大概,方好談論這話。台端既問,只有從簡奉答。太空本來充滿極密度之有形電子,又充滿無形無名之『真如』,他們互相和合,就變化聚形生物,這就是眾生。問:『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為什麼做了菩薩還要有畏呢?(慧妙)答:菩薩等級甚多,不到無為無緣境界,還有造作。自必仍加體察,此體察即是畏,如俗謹慎之意,此其一。菩薩泛指覺者,見果知因,見因知果,了福禍之果皆從因來,故於造因慎重,是名曰畏。非同凡夫受果後而始畏,造因時而希徼幸得免焉,此其二。問:一般天主教徒說『人類是天主所造』。我佛教對一切生物之來歷作何解釋?(李仁紅)答:一切皆系因緣合和而生,此佛家所得之真相也。問:業感緣起與科學生物進化論並無抵觸,為何論者每排斥科學進化論?(黎明時)答:皮毛上有幾分相合,旨趣上仍各持一端。問:法性是一佛一土,還是多佛一土?(胡正臨)答:請仰看蒼蒼之空,是中國的,美國的,或是英法德日等國的?問:星球的由來?(李學詩)答:不必只言星球,總論一切現相,雖則千差萬別,唯一原則,即是眾緣合和而化生。生成以後,緣仍是不斷來臨,所以有成住壞空之演變,實非某一現相而是常存者。明乎此理,則了解緣生之義矣。答:師範大學吳怡同學『再談佛法』茲將來問分為九段廿一問,以【 】符號分條,上冠數位,可以對照,按條問答,以便閱讀,免前後尋對也。問:謝謝編者的指教,可是問題的解答,並不如此的簡單,我仍然有許多問題須要解答,而這些問題不僅是我各人的迷惑和矛盾,而是佛教本身使我迷惑和矛盾。這些問題,可以分為三部分來分析,一是理論方面,一是實踐方面,一是理論和實踐的配合。從理論方面來說,佛教浩浩的經典中,的確有許多不可磨滅的真理,而這些真理是不同於哲學和科學的。1.【我在『佛教的精神與價值』中曾強調過『佛教是宗教,不是科學,也不是哲學。』因為科學(指大部分的西洋哲學)都是研究外在的,而宗教是研究內在的。】2.【佛教之所以偉大,是由於許多佛教學者真正把握住心的微妙作用,和許多佛教徒真正得到解脫。】宗教的真理是給人生受用的,今天西洋的科學和哲學給予我們什麼?只是使我們感覺恐懼,感覺神經錯亂罷了。答:本刊編者因編務忙故,交下尊稿囑為代答,讀畢知吳先生家世奉佛,自己又重實踐,惟以求知起見,提出質疑。區區奉答,預有聲明:一根據教義,二不事諍辯,三不迎合時潮曲解。所希吳先生由誤會而釋然,進而探討實義,達到自己願力,佛教佛學一致而實踐之,是所馨香禱者。1.【佛教性質,確屬宗教,歷代祖師,曾有教乘、教儀、教相等著作;判教、護教、教下、教內、教外等分別,足可證明。今日諱言教者,乃少數人懾於時潮,以談宗教,恐落迷信,不如科學哲學兜洋風合潮流也。然佛教之所謂佛教者,原自有其特異處,任何宗教,必有崇拜之神司賞罰,佛教無之,只言因果由己,眾生心佛,三無差別,是與宗教之不同也。佛教有五明,一為內明,專研內在,三藏經文是,故曰內典;二因明,屬於哲學;餘三為聲明、醫藥明、工巧明,乃屬科學。夫如有人云非宗教,是科哲,亦有其理,不過偏而不圓而已。】2.【佛法言心多種,其說明心見性之心,非有形之心臟,非無形思想之腦力,非剎那不停之念頭,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譬如飲水,冷暖自知之真如,學者能把握者,淺名見道,深名證得。解脫有不了義與了義之別,不了義乃比較上之境界,如現時苦樂,將來人、天、聲聞緣覺,住、行、向、地等菩薩,以後較前優,後對前假曰解脫。了義解脫,乃分段與變易二種生死已盡,無住涅槃是也。以惑業苦種種之纏縛已去曰解,不受生死拘束曰脫。先生曰許多學者把握住心,許多教徒得到解脫,古誠如是,今日似難言多。】問:我承認佛學在理論上,是強調佛教是種純智的宗教,而且前人們都這樣的追求過,可是成就如何呢?我不得不懷疑了,佛教的主要問題,3.【誠如編者所說:『其根源在於生死。』而佛學所求的,也就在於了生死。所有的佛教經典都集中在這個問題上。可是這個問題是否解決了呢?我的答覆是否定的。因為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了,這些經典可存之高閣,不必大家去研究了。】4.【因為我們只要相信這個結論便可以了生死,正如發明電燈的理論是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一旦研究成功,我們只要按一按電鈕,誰都可以得到光亮,何必要大家再化精力去親身實驗呢?】5.【佛學的道理也是如此,如果輪迴的學說真是可證的事實,只要人們相信這個道理,還有誰敢為非作歹的嗎?】6.【今天的問題就在於輪迴學說還沒有可*的推論,變為一種事實。唯其因為它還沒有一個可*的推論,所以才有研究佛法的需要。唯其佛法本身還沒有得到一個確切不移的定論,佛法的前途才有開展的可能。】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認清的,而問題就產生在這兒。答:3.【佛經所言之生死問題,先生否認其已經解決,且言如果 解決,經典可存高閣。依教奉行,而功夫到家者皆得解決矣。在佛經上載有許多聲緣菩薩,禪之禪宗語錄,凈之往生傳等,載其來去自在事甚異,皆有文獻可證,何得雲無?不過信與不信,不能強使之也。如謂經束高閣,已了生死者,固可高束,但眾生無邊,豈能不贈後人。】4.【按電鈕得光亮,乃最後一著,按之以前,必須有鈕有線有燈有機有電有建築有技師有工人等種種計劃與設備,否則向何處按耶?佛經如先生所喻之說明書,學人如設電氣公司之籌備人,不經種種手續,何能按而生光?至於用戶按而生光,不過借他受用,他若不供電時,雖按亦不生光。此喻學人自己不用功夫,專*佛力加被,總是臨時之不了義,終非徹底了義也。】5.【事實自有事實,解與不解由於人,信與不信亦由於人,但事有擺在面前,可聞可見者,亦有不在面前,不可聞不可見者,可聞可見,未必不是錯覺,不可聞不可見,不能決其必無。三十年前,若有人談原子彈,大家必笑為神話,若人將智力,移物質而到精神,數十年後,焉知不有科學能作輪迴之測驗。此界之眾生迷惑顛倒,剛強難化,不擺在面前之事,迷重者固不能悟,即擺在面前之事,不信者仍大有人在,監獄遍全國,誰不聞不見?犯罪者仍敢犯罪!】6.【佛教眾生,有三量解理,有六通證事,三量者,現量、比量、聖教量也,量者如升斗量谷,可知其數,現者擺在眼前可聞可見之事,如讀書畢業,可得學位;作*犯科,便入監獄等是也。比者聞見此,可推斷彼之事,如夜望遠屋發光知有燈,隔牆起煙,知下有火等是也。聖教者行圓滿之聖人,所立之言教,即三藏十二部之經典是也。現能指明者用現量,現不可證明者用比量,二者皆不可得,只有以人格作擔保,信其言教之不欺。阿含經中世尊說自己輪迴六道之文觸目皆是,何能說輪迴沒有可*推論,沒有確切定論。即儒家經史,亦多有此記載,易經『遊魂為變』,左傳『彭生為豕』,國語『杜伯為鬼射宣王於鄗』,史記『申生死,狐突之下國,遇之與語』,晉書『羊祜記前生,至鄰家取環。』等,不勝枚舉。今之英國,為多鬼之國家,世人皆知,是不獨佛經為然,此以三量解理也。經中嘗記佛或羅漢,至必要時,能借神通於對方,使知前生狀況,此以神通證事也。】問:7.【如果佛教的研究生死問題,也如科學和哲學一樣追求真理的話,那麼在研究死後問題上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死後有輪迴,一種是死後沒有輪迴。如果是前者,當然可以由解信而起信。萬一不幸是後者,佛教豈非沒有存在的價值了。這不是由解信反導致了滅信的悲劇?】科學的毛病就在這點,他們只注重事實,只執於事實,只把事實當真理,而不知道『化』。8.【科學家說人死後便腐朽了,精神也隨著滅亡,他們交待到此便結束了他們的工作,他們以為發現了事實,事實就是真理,可是他們的不顧這事實給予人類的恐怖,他們也不好心的把這事實化成另一種真理,使人類得到解脫。】9.【至於哲學家也是如此,他們愈研究,愈看清事實,事實畢竟是血淋淋的,因此他們愈遭受痛苦的襲擊,叔本華和尼采等都是如此。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後果,因為他們都是追求著知,他們都是純理智的,所以他們不易得到解脫。】答:7.【真理二字,在佛法上有確切肯定,更絲毫模糊不得,真理者徹底而不分時間空間永恆之理也。所謂橫遍, , 十方而不移,豎窮三際而不變,邪說遇之不能阻,聖人復出不能改也。如不圓滿,無定論,昨丹今素,有糾正,有補充,有新發現(除方便權說外)等,皆非真理。設談到了脫生死,只有佛法是真理,更無有加而上者,更應知有輪迴,是凡夫生死流轉事,沒輪迴是修證涅槃果。退一步言,縱不談佛之出世法,以唯識因明等學應世,亦超過東方之老莊公孫龍,西方之蘇格拉底柏拉圖等,決不慮其滅之悲劇。】8.【事實在佛法上,又不如是籠統,實者真也,凡一切眾緣和合而有之事,曰事相,不曰事實,因其是忽生忽滅之現相,如夢幻泡影露電,都無實境。事既不實,何有真理,他正起惑造業,執著不舍而鑽牛角,安有解脫之法與人。】9.【此派雖尚理智,而所走之路,不是涅槃,故得不到解脫,所謂解脫者,乃涅槃三要件之一,餘二為『法身』『般若』,實三而一,一而三者也。此派亦有比喻,如半邊醫生,雖會診病,卻不會用藥,故只有高調而無實際。佛則不然,稱大醫王,因善能應病與葯也。】問:至於我強調佛教不是科學和哲學,就是為了使佛教避免科學和哲學的歧。10.【佛教是需要接受事實的,但卻不能執著於事實,更不能以事實為真理,而是使事實美化。】11.【即使人死後沒有輪迴,佛教仍然有發展的價值,這是訴之於情感,而不是訴之於理智的。】這道理好比我們的好友不在人世,我們理智上知道他不存在而悲哀,而在情感上卻時時發覺他在我們的身旁。因此我主張佛教的信不是純智的,而是情感。由這個情感的『信』,我們再看看佛教的實踐方面。答:10.【佛法有自說語,有隨順語,先生所言之『事實』二字,本為現時之流通語,區區答此問題姑且用之,佛法析別一切,極為細密,對待名詞,亦有多種,事與理即其一也。唯佛家所言,事不離理,理不離事,若使脫節,即不合邏輯,說到『執著』,先生更不必多慮,豈不聞金剛經,無我人眾壽四相。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等句耶?佛法既破『我』執,亦破『法』執,又破非法邪執。至於事實美化,正是如此,解脫後則有寂光聖境,莊嚴凈土,解脫前則應五戒十善,六度萬行,自覺覺他,離苦得樂,無時無地,而不美化,不僅美化人間,且要『莊嚴地獄』。】11.【據典籍論,輪迴確有,假若無有,生死問題,便是自然解決矣。所謂以死了之。世尊何必棄捨太子之尊,四海之富,去到雪山吃苦,說法四十九年?唯其不了,所以才有種種葛藤。科學說人死神滅,在佛法中名曰『斷見』,乃諸邪見中之一。須知佛陀既稱醫王,治病自非一法,對上智說無住涅槃,中智說聲緣,下智說人天,對下愚只說眼前禍福,不及其餘,並非每座說法,必說輪迴也。至於信者,情感與理智,亦有隨對方根器,不必硬性規定。大概人天及眼前之信仰,多出之於情感,聲緣以上,則非理智莫辦也。】問:12.【我常有一個可笑的想法,一個真正讀遍了所有的經典,而且能明心見性的佛教學者,和一個什麼也不懂,只知道求神拜佛,施捨為善的佛教徒,究竟他們當中誰得到真正的解脫?】13.【前者是純智的信,後者是純情的信,這二個『信』中,誰能把握到真正的真理?】以我的看法,我同情於後者,前者是純知著手,正如編者說:『世法都是矛盾的,平常說世法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您先生思想上的矛盾乃人生之常態,佛法正是為解決此種矛盾而有,但佛法一經語言、文字的詮說又成了相對』。14.【的確佛法是相對的,一個從純智去追求信的人永遠落入相對中,因為思想是矛盾構成的,唯有從情去直接感受才能把握絕對的直理。】15.【我母親是信佛的,但她根本不懂得什麼是佛法,她自然沒有文字的因緣,而且也不懂得什麼明心見性,天賦的條件使她根本無法從純智上去解信,起信,可是她卻是一個虔誠的信徒,而且信的非常可愛,她常常『愛鼠常留飯』,別人的訴苦,即使是謊言,她也哭得眼紅,掏出了腰包,有一次她明知別人的話是謊言,可是她仍然施捨給他。她說她不得不如此。這種行為不是純智所能解釋的。有一次她知道我寫些佛教的散文,她羨慕的說:『你們認得字的真好,你應該多多學習,將來告訴我佛學究竟說些什麼?』我當時感慨的說:『媽:我不能告訴你,我懂得比你少,你的一舉一動都是佛法。』當時她怪我賣弄關子,其實,我如把一生的功夫放在研究佛法上,也永遠超不出我的母親,因為她的行為是發乎自然的,而我只是後天學來的,】16.【她的施善是情感的,而我即使能施善,也多多少少是受了因果啦,報應啦等許多影響,因為我是從理智上去起信,我和她比較起來,她的境界比我高,可是她卻連佛法是什麼也不懂。】答:12.【讀遍經典屬於聞,明心見性屬於證,聞者不修,說食數寶。證者以前,必事乎修,施捨為善,屬於『助行』,此三事各有分限,不能混為一談。眾生各有偏執,有喜聞者,有喜助行者,有隻求證者,兼而有之為正,執著一者為偏。若說得解脫,惟明心見性者為得解脫,除皆渺茫。】13.【讀經起修屬自利,讀經施善屬利他,自他兩利是菩薩行,方稱把握著真理。唯讀經不自修不施善,或是只施善而不讀修,皆背真理。】14.【佛法有權實二門,權為契機方便,假曰相對,實為契理之第一義,確屬絕對!不過第一義,非初機所能接受,茲略言之,善與惡,真與假,實與權,凡與聖,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等,皆系相對,第一義不可言善惡,以至生死即涅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曰佛法第一義是絕對,而無矛盾。再者先生全篇高論,多重情感,而斥理智,隨世法說,情感亦有邪正,樂善好道,情之正也,玩人玩物,情之邪也。先生實屬前者,自然可貴。按理智亦分聖俗,世智辯聰俗也,正等正覺聖也。先生知前或不知後者,茲為陳之。本性原凈,稱曰圓智。因無明染,稱曰情識,圓知真如而備德能,情況妄作而起煩惱,情識起惑造業,而有生死;圓智寂照雙融,故得涅槃,情識是生滅法,曰妄:圓智是涅槃法,方真。修持之人,若至『業盡情空』,『轉識成智』,方是了義解脫。話雖如此,初學佛者,十之八九,多是從情感而入,過程如是,然不求開智,終恐遇障退轉也。】15.【先生未能將聖俗二智分析,故對智而加排斥,太夫人信佛好施,而無分別,正是煩惱少,無明薄,乃真如中所起之德能,何得謂非出乎理智?先生雖則出乎情感,然依階而進,亦不能謂永落人後。】16.【太夫人發乎自然,不能誤其為情感,先生有所畏有所求,不凈著相,不能稱是純理智,若論境界,當然不及太夫人,然有志者事竟成,還希精進於來日。】問:17.【至於談到理論和實踐的配合上,我的矛盾和迷惑更厲害了,我曾一再的抱怨佛學和佛教的不能配合,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現象。依我個人閱讀佛教的經典來說,我覺得那些都是象牙塔內的哲學,說得不好聽一點,流於概念的玩弄,即使那裡面真有一番大道理,也只是為少數人所享用,佛教是眾生平等的,為什麼只有少數人才能悟出那些道理。釋尊在世時,必不會這樣,因為他是把佛學和佛教融在一起的。】答:17.【佛學與佛教不合,此一問題,亦有分別。若一般文人學士,取佛經作哲學或文學用,其目的本如是,而不實踐,自無所謂。若教徒只尚空談,而不實踐,便是自排於佛教之外,攀附世俗風雅,自屬佛教衰象,先生憂之,區區亦憂之也。至於謂是象牙塔中哲學,及流於概念等思想,未免誤會。佛學雖高,說時既分時期,又察根器,更分次第,故有五時演教,及五乘說法,三周說法等別,必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並未將第一義諦,強使人人皆知,自不屬於象牙塔中哲學。古訓云:解而不行,說食數寶,千日學教,不如一日修道,本重知行合一,何嘗流入概念。又當知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教本主張『信解行證』,人卻自畫界線,咎在人而不在教也。】問:18.【尤其使我感覺矛盾的,是佛學批評迷信,而佛教又多多少少沾有一些迷信,對於迷信,在宗教的立場,輕一點的可以作為點綴,但這些迷信卻是不能原諒的,如用錢還願等。我和許多法師談起這事,他們認為那都是愚夫愚婦的事,不足以談佛法,這可使我更迷惑了,既然他們是愚行,為什麼佛學者不去點化他們,既然那些違背佛法,為什麼佛教不澄清他們?】19.【我覺得今天研究佛法,不在理論上用功夫,因為前人的功夫已用得不少了,而在實踐上努力,使佛教一致,這是我們一代的任務。】答:18.【用錢還願,雖非佛法,然亦不背佛法,眾生因遭厄難,起懺悔心,欲種福田,而行布施,或莊嚴佛剎,或印經流通,或放生畜,亦是功德。不解其理,而行其事,方稱迷信,實無其理,反行其事,亦稱迷信。佛教儀規,有似帶迷信者,然皆有其取義,如世法儒家禮經所載諸事然,唯後加入流俗者,又當另論矣。】19.【佛學佛教一致,自是金石之論,惟欲求實踐,必根其理,如究其理,必為實踐,便事理圓融,不偏廢矣。再者少究理多實踐,為自利固足矣,倘為利他計,教理亦不能忽之也。】問:20.【最後談到我個人,我寧願永遠徘徊在矛盾中,因為我敬畏絕對,我不敢想像一個把握了絕對的人,他的人生觀究竟如何?同時我也懷疑一個人是否真能追求到絕對,因為不僅語言、文字是相對的,心的作用也是相對的,絕對也許是一種追求的境界,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攀登上這種境界,正如涅槃是佛教的理想,究竟能有幾人身入涅槃呢?】
推薦閱讀:

《連山》《歸藏》名稱由來考_CNKI學問
《鬼谷子·謀篇》如何修鍊拒絕別人的學問;
門的學問:為什麼有些王府的大門只開一扇,而有的是開三扇呢
一門調控身心的學問(二)
多識仁波切在香港解答佛學問題

TAG:佛學 | 學問 | 解答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