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點用醫療垃圾生產塑料袋

黑龍江大慶部分加工點用醫療垃圾生產塑料袋http://www.cyol.net 2010-10-19 08:34 中青報訂閱 收藏本頁 中國經濟周刊10月19日報道 在路邊的大排擋或小餐館裡,用塑料袋套著碗、盤就餐,或者用塑料袋裝食品,早已司空見慣。有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衛生」的表現。事實或許並非如此。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黑龍江大慶市調查發現,該市一些塑料袋加工點大量回收、使用化工桶、農藥桶、醫療廢物等作為原料,經過簡單的加工後,大部分被製作成了各種規格的塑料袋流向了市場。其中就包括主要用於裝盛食品的超薄塑料袋。便宜——塑料袋生產的最高準則9月9日,記者來到大慶油田南八聯合站附近採油區內的一個小屯子。據知情人介紹,該處有各種塑料製品加工點10餘家,是大慶地下塑料袋生產的主要集聚地;生產的塑料袋主要供給大慶周邊縣市和綏化等地,偶爾也會有齊齊哈爾的客戶前來提貨。尚未走近屯子,遠遠地就聞到一股刺鼻的塑料製品味道,隨之而來的是機器的轟鳴聲。公路邊,一條混濁的污水渠正在排水,污水裡漂浮著許多塑料顆粒。記者以購貨為名走進其中一家塑料袋加工點,院子里堆滿了各種裝滿塑料顆粒的編織袋。約4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里,密集擺放著數條生產線。機器在轟鳴聲中不停轉動,塑料顆粒被融壓成一定規格的塑料膜,經過擠壓、切割工序,最後加工為塑料袋,源源不斷地走下生產線。據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孟令輝介紹,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食品級的PET(常用的塑料原料)容器必須用全新原料製作,首先是因為無法確保PET材料的瓶子進入市場後,沒有受到污染。第二,PET廢料二次融化甚至多次融化後,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有可能會致癌。此外,經過多次回收的PET材料性能降低,黏合、抗折能力都會下降。為提高其穩定性,有些加工廠會添加工業鹽,從而導致容器會攜帶一定的重金屬。在國外,有些回收料是可以用在食品級的容器內的,但是在注塑過程中,將回收料夾入全新料中間,瓶體的內壁和外壁都是全新料,回收料不會和食品相接觸。但在記者暗訪的這一地下塑料加工地,幾乎所有的加工廠都在使用回收料。據多家加工點的老闆介紹,由於競爭激烈,為降低成本,大家都不會購買全新的塑料顆粒(1萬多元/噸),而使用由回收料製成的塑料顆粒(6000元~8000元/噸),例如飲料瓶、洗滌劑瓶、機油桶、化工桶、農藥瓶等。其中,飲料瓶、醫療垃圾等主要用來生產塑料袋,機油桶、化工桶等則用來生產硬塑料製品,比如塑料板凳、塑料筐等。「很多加工點不管什麼用途的回收料都當作原料,雖然大家也知道其中的危害,但現在大家是看錢不看貨,便宜是最高準則。」這家加工點的老闆說。在當地一家規模較大的塑料顆粒加工點,近百平米的加工車間內,堆著幾十袋裝滿塑料顆粒的編織袋。廠房的一個角落裡,工人正用鐵杴不停地將地上的塑料碎片放進機器中,經過加熱融化、擠壓成條,入水冷卻後,進入顆粒機中切割成塑料顆粒。記者假裝向該加工點「訂貨」:「你們的價格高了點,可以再便宜點嗎?」「便宜的料我們也能做,用藥瓶子作的顆粒,你能用嗎?」該老闆反問道。位於大慶讓胡路區四新富強村附近的另一家塑料顆粒加工點內,百餘平米的院子里堆滿了各種機油桶、化工桶和大量的醫藥瓶等廢舊塑料品。據老闆透露,這些廢品原料大多是從附近的廢品回收站收來的。對於記者提出的每月至少30噸塑料顆粒的需求量,老闆表示「完全能供應上」。據記者了解,由於在加工過程中不存在損耗,30噸塑料顆粒可製作成30噸塑料製品。醫療垃圾——「100%是醫院流出」?離開富強村的塑料顆粒加工廠,記者立即在附近尋找廢品收購站。在一家收購站內,記者看到,滿滿兩大袋子的藥瓶堆放在角落之中。廢品站老闆稱,這是給一家塑料加工廠預留的,如果記者想要收購,得提前預定。在另一家廢品收購站,老闆則表示,可以現貨賣給記者近20噸「乙料」(指飲料瓶、奶瓶、醫療垃圾等物品)。在老闆的帶領下,記者在一個偏僻的衚衕內,拐入一個大院,看到了這20噸的「乙料」:成堆的廢品中,夾雜著大小不同的各類醫療廢棄物。一隻大編織袋敞開著,橫七豎八地「躺著」整袋裝的點滴瓶、含有殘留藥液的輸液管和注射器,甚至還有裝著尿液的引流袋……據廢品站老闆介紹,醫療廢棄物絕大部分都是從附近的診所回收的。在大慶開發區內的一家廢品收購站,記者同樣看到大量的醫療廢棄物散落在廢品堆中。老闆告訴記者,他們並不對這些廢品進行特別分類,一般由加工點的老闆統購。事實上,國家關於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早有規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者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那麼,這些醫療廢物是如何流入回收站的?記者喬裝成收廢品的小販,來到了位於讓大慶市讓胡路區的一家民營醫院——大慶延康醫院。一位自稱姓劉的院長告訴記者,該院的廢品有專人負責出售,此外,已經有人專門在收該院的廢品了。但在詳細詢問了各類醫療廢棄物的具體價格後,劉院長讓記者留下了聯繫電話,並表示,會讓負責賣廢品的同事與記者聯繫。在讓胡路區的一家小診所,醫務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醫療廢品不多,就是些點滴瓶、輸液管之類的,因為數量少就扔掉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將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大慶市衛生監督所的趙所長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大慶市已經健全了醫療廢物回收體系,由大慶市龍鐵醫療廢物處理有限公司(下稱「龍鐵公司」)統一回收、處理大慶市所有醫療廢物,每個醫療機構均與龍鐵公司簽訂了回收協議,各醫療機構有專人負責,有專門地點存放醫療垃圾。然而,趙所長也承認其中的執法監督尷尬:在醫療廢物的處理上,雖然醫療機構是第一責任人,此前的檢查中也確實發現有醫療機構將醫療廢物「攢起來」的情況,近年來也沒少進行過相應處罰。但對大量醫療廢物流失的情況,根據法律規定無法進行刑事立案,僅靠衛生監管部門很難調查處理。「以前在檢查中發現過大量醫療垃圾外流情況,通過垃圾中的文字內容找到相關醫院,但無法鑒定是從醫院流出的,還是從龍鐵公司流出的,所以,只能對相關醫院進行警告。」該所長表示,衛生監督所只監管醫療機構,龍鐵公司的業務不歸他們管理。龍鐵公司石經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該公司和大慶各級醫療機構簽訂醫療廢物運輸回收協議基本達到100%,並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保證醫療廢物在48小時內離開醫院。大慶市醫療垃圾日處理量的平均值在2.3噸到2.5噸之間。針對於一些廢品回收站回收、銷售醫療廢物的現象,石經理表示,100%是由醫院流出的,「醫院交給我們的醫療垃圾,已經裝上車了,沒必要再拉到別處傾倒,因為分類不在我這裡,我只負責運輸和煉化。司機也不可能將大量的醫療垃圾逐個分類後再外流」。一般來說,醫院的衛生管理會交給保潔公司,而有些保潔會把有價值的東西揀走賣掉,比如礦泉水瓶子、紙盒等。「醫院僱傭保潔公司是個好模式,但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因為都是臨時工,看著有用就拿走。監管責任應該是醫院的。」大慶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八聯合站附近的塑料加工點應屬黑加工點,他們並不知情。當地一位從事塑料袋生意多年的經營者認為,執法部門的打擊力度很不夠,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確實也有一些難度,因為生產所需要的設備、原料都很容易獲得,而且不需要太大的廠地、太多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塑料袋還擁有廣闊的市場。採訪中,多位塑料加工點的老闆表示:他們的生存壓力並不是來自相關部門的查處,而是同行競爭的激烈,一些市場被低價者蠶食,導致他們的生意大不如以前。(作者:馬玉忠 李西洋)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推薦閱讀:

慢性咽炎這說不出的痛,該怎麼辦?
手術過程中未盡高度注意義務致患者輸卵管損傷,院方承擔主要責任
【案例】交通事故醫治無效死亡,醫療機構是否擔責?
藥品的不良反應
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研究最新發現:抑鬱症不是精神疾病

TAG:醫療 | 垃圾 | 塑料 | 生產 | 塑料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