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論語·述而篇(3)孔子對當今社會有四憂
06-20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注釋(1)修,《說文》:「修,飾也」即紋飾。本章是修養身心和培養品德的意思。(2)講,《說文》:「講,和解也。」即談和、議和。段玉裁註:不合者調和之,紛糾者解釋之是曰講。本章是研究、商討的意思。(3)義,《說文》:「義,己之威儀也。」即我軍威武的出征儀式。 本章是指合乎道義的事情。(4)徙,《說文》:「徙,迻也。」 本義是遷移。本章是遷從,是改變自己使行為更接近。(5)善,《說文》:「善,吉也。」本義是高興。(6)改,《說文》:「改,更也。」即變更。本章是改正的意思。(7)憂,《說文》:「憂,愁也。」 本義是愁眉苦臉。本章是憂慮的意思。【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不能做到每天修養身心和培養品德,對所學的內容不能與大家一起研究、商討,聽聞到符合道義的事情而不能遷從,不善的行為不能做到立即改正,這是我憂慮的事情。」【解讀】一提到「憂」,我們總會想到「憂國憂民」、「位卑未敢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知我者謂我心憂」。憂是什麼?憂懼、憂愁、憂慮。如今的社會變成這個樣子,從春秋時期孔子開始,憂天下、憂國家、憂民族、憂文化,無事不憂,無處不憂,無時不憂。這種沉重的民族心情,如今又壓在了我們身上。夫子之憂,乃聖人之憂。「是吾憂也」,是,這些,對於「學問之道」,夫子憂慮的是什麼呢? 德之不修。《繫辭傳》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為盛德。」什麼叫做德呢?我國古時道與德是分開的,道與德合起來用是秦漢以後的文化。秦漢以前,道是道,德是德。什麼是德呢?「日新之謂盛德」。「日新」在《大學》裡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就是不斷地進步,是沒有今天只有明天。一個人如果滿足了今天的成就,那就叫做落伍。今天就是今天,今天就過去了,只有明天,永遠是明天,永遠在前面,所以苟日新。一個人如果滿足了今天的成就,這個人就完了。學問道德也是一樣,要天天不斷地前進,所以說「日新之謂盛德」。德,是內心善和美並表現出來的行為。每個人內心都有「德」,如果不能做到修養身心和培養品德,就談不上「日新」。修德,是我們做學問的頭等大事,一個人做學問如果不修德,那隻能是紙上談兵。正如「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的解讀,你明道還要為道就是君子儒,你明道但不為道就是小人儒。對於修德來說,不僅是口頭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學之不講。如今所用「講學」一詞,就是從本章而來,就是當眾講解闡述自己的學術理論。在本章,講是「研究、商討」的意思,並非是指孔子去給弟子講學。學,即是學問,是我們從老師,從古聖先賢那裡學來的東西。「學而時習之」,學來的東西要隨時隨地去運用,但是有個前提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把學問只放在自己的腦子裡,那就不叫學問了。所以,學問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講」。如何做呢?必須要研究、商討。古人「講學」,最盛的氣象就是「百家爭鳴」。如今則不同了,一部經典被大家們表達出無數個版本,各自都是圍繞著自己生活經歷和只是系統的心靈雞湯。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呢?礙於面子甚至固執己見,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有權利甚至有學術地位的,更是高高在上不允許別人碰觸自己的缺失。所以說,孔子對做學問的研究、探討的風氣,是何等憂慮!聞義不能徙。義,就是符合道義的事情。《為政篇》「見義不為,無勇也。」即見到符合道義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前兩年,國民中議論老人在大街上摔倒該不該扶起來一事,稱為公眾媒體議論的一大話題。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不管怎樣都要把老人扶起來。但是,因為懼怕老人訛詐,所以國民中所盛行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說法,正是社會變得「不義」的表現。聞義,即聽聞到符合道義的事情。該怎麼去做呢?徙。改變自己使行為更接近就是徙,更接近的就是聽聞到的「義」。實際上呢?政府在倡導國民做符合道義的行為時,國民心中因為固有了一套自私的符合自己的觀點,堅決不會聽這一套。這就是典型的「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衰世的表現是從國民內心的對錯觀念開始的。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這是歷來不變的定義。不善的就是「過」。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有了過錯,按情理就是立即改正。所以古人有聞過則改、聞過則喜的美德。《益·象傳》:「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改過從善,這是君子的美德,為什麼夫子還要憂慮此事呢?善惡,是內心最根本的標準,當這個標準失衡時,聞義則徙、講學、修德,一切都是空談。一個人修德的最基礎,就是從內心的善惡標準入手,當遇到不善的事情時一定要勇於改變自己。是走向君子的正道,還是滑向小人的邪路,能改不善則是根本。 各位君子,「天山國學苑」公眾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說,近一家之言」,每日解讀一句《論語》,告訴你被誤讀的《論語》背後。「天山國學苑」公眾微信號:tshgxy。
推薦閱讀:
※《論語》譚(十八)
※《論語》選讀02《克己復禮》註譯評
※《論語》原文及其全文翻譯(三十五)
※《論語》述而篇第七
※論語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