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的軌跡蘇宗文著

歷史的軌跡

蘇宗文著

本書特色:文筆簡潔、流暢;作者用極生動的文句,把每人生活重點以及所做的事功,躍然紙上,讓讀者讀罷對所描寫的人物,能獲有深刻的認識。各篇文稿,均用極鮮明與生動的大題目、小題目,分段加以敘述。要是讀者時間有限,可選擇各該篇的小題目或分段閱讀,也一樣得以登堂入室地達到目的了。

吳序

林序

第一章中國基督教搖籃——馬六甲

第二章從馬禮遜看今日差傳

第三章畢生獻身中國宣教的戴德生

第四章論戴德生所受父母的影響

第五章傳教偉人梁必所留給我們的榜樣

第六章基督教文字事工先驅——李提摩太

第七章詩巫開埠功臣黃乃裳

第八章我所知道的宋尚節

第九章終生獻身華人教育與宣道的安禮遜

第十章鞠躬盡瘁祖國宣道陳維屏

第十一章可歌可泣的薩特蘭

第十二章憶宗念孤寡

第十三章我所認識的葉谷虛

第十四章林存固其人其事

第十五章杜景祺的血淚書

附錄:陳維屏自傳

我為什麼寫「歷史的軌跡」?

成功者的右銘------

吳序

聞名於新馬基督教會和文壇的蘇宗文先生要我為他所撰的「歷史的軌跡」做序,首先未敢答應,後來卻樂意的接受了,因為宗文先生虔誠、懇切的態度感動了我。

人是歷史中的角色,亦是歷史的產物和創造者;但是依苦苦基督徒的信仰而論,所有人類的歷史都是上帝意旨的演繹。宗文先生選擇了十四位神忠實的僕人,把他們的生平事略用簡潔淺白的文字寫出,做為傳道人和基督徒效仿的楷模。先生的苦心用意,是值得我們欽佩的。

神用了歷史的演變和各盡其才的人來教導並啟發後人。從這幾位先賢的生平及歷史事略看來,認識歷史的教訓可以給我們力量,當我們遇到困苦患難的時候,即可得到鼓勵,安慰和盼望。宗文先生這本書,就基督教會歷史看來是非常有意義的,值得大家閱讀。

吳德耀寫於新加坡南洋大學

一九七九年十月廿二日

林序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筆者應邀參加馬來西亞基督徒寫作團契在吉隆坡舉辦的寫作玉,能夠有機會與來自星馬各地熱愛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關心文字聖工的華人基督徒齊集一堂,是生平一大樂事,而尤其令我難忘的是在會場中拜識我的母校----政治大學----的前輩學長蘇宗文長老。他在事務繁忙之際特由梹城趕來,雖跋涉路途;但仍精神奕奕,全力赴會,看著一位前輩如此謙卑的參予文字事工的訓練工作,衷心至感欽佩。次年十一月星馬華人基督徒第二屆寫作班在梹城召開,筆者再度前往參加,蘇長老以地主身份策劃安排,往返奔走不遺餘力,對星馬地區文字事工之發展竭智儘力,並於寫作班結束後,排除萬難抱病陪伴筆者訪問馬來西亞各地華人教會,介紹宇宙光雜誌出版社之書刊給星馬地區的同工,蘇長老古道熱忠心愛主的榜樣,更使喚筆者感動不已。

蘇長老不僅熱心支持文字事工的訓練發展工作,多年來也不斷的提起筆來為主寫作,曾出版「科學的故事」等書籍,衛道傳道筆力雄偉。近年來,蘇長老熱心研究中國教會史中之傳道先賢,悼念資料巨細糜遺,常在港台星馬各地報刊,發表論文造就信徒,裨益教會。今擇其相關者共十六篇結為一集,付梓出版,承蘇長老不棄,得先拜讀原稿,條分析,論證詳確,對諸傳道先賢平生事迹,重要教訓及足資吾人學習效法各項,有清楚之陳述。關心教會歷史發展者讀之,可作為教會增長指南針;一般信徒讀之,可培養靈性,得一遵行效法之榜樣。而文字淺白流暢,結構完整嚴密,更為本書的優點。筆者不才,不敢言序,欽佩之餘,謹向讀者諸君慎重推介。

林治平寫於宇宙光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第一章中國基督教搖籃——馬六甲

——踏勘傳教先賢的腳跡——

一、馬六甲簡史

馬六甲位於馬來半島的西海岸、新加坡和柔佛州的西北面,東南與柔佛為鄰,北界森美蘭,西南臨馬六甲海峽,總面積為六百三十平方里。

四百年前,馬六甲是滿刺加的首都,拜里米蘇拉在此建立王國。那裡馬六甲王國非常強盛,稱雄於南洋群島;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他的艦隊便停泊在此。拜里米蘇拉曾經跟他到中國朝見明成祖。傳到蘇丹馬末,因和葡萄牙發生戰事,結果在一五一一年被葡總督阿布奎率領的艦隊攻下海口,蘇丹馬末逃亡,馬六甲王朝從此死亡。一六四一年荷蘭人把馬六甲從葡人插嘴搶奪過來。一七九五年拿破倫在歐洲稱雄時荷蘭本土淪亡,便把馬六甲托英人管理,後來又歸還荷蘭。一八二四年,英國把蘇門答臘明古良殖民地與荷蘭交換馬六甲,從此馬六甲歸入海峽殖民地,與檳榔嶼、新加坡鼎足而三。二次大戰後又歸入馬來亞聯邦,一直到一九五七年八月三十一日遂成為聯邦的一州。

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當羅闍斯干陀被滿者伯夷王國打敗時,逃亡到馬來半島來。他先到蔴坡,以後由於蔴坡不適宜居住,曾遷移了好幾次。有一天他到峇淡河支打獵,看見自己的獵犬追逐一隻鼠鹿而下入河中。他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一塊吉祥之地,因此便決定在那裡建都立國。由於當時他是站在一棵「馬六甲」樹下,因此他就把這塊地方稱為馬六甲。這是馬六甲名稱的由來。以後他所建立的王國便叫做馬六甲王國。

一四〇三年,中國中國明成祖派遣使者到南洋。馬六甲王便趁這個機會派使者到四國進貢。一四〇五年,明成祖冊封拜里米蘇拉為馬六甲王,馬六甲王國從此與暹羅一樣,成為明朝的潘屬。

二、教會沿革

葡萄牙人統治馬六甲其間,曾經在聖保羅山建築聖保羅堂,天主教的聖芳濟便是於一五四五年八月前來馬六甲佈道,至一五四六年一月才轉往澳門。氏於一五五二年逝世,其遺體便葬於上述之聖保羅堂。其他如最早來華之利瑪竇等天主教士,變嘗道經馬六甲轉往中國。惟在此時期並無新教之活動。一六〇四年,葡人被荷蘭夫驅逐,而且把聖保羅堂焚毀。該堂的廢垣殘壁迄今猶存。到了一七五三年,荷人建基督堂於馬六甲,為崇拜之所,可以說這是我們基督教在馬六甲創立之始。該堂為長方形,長八十二尺,闊四十二尺,天花板高四十尺。堂中不加間隔,可?數百人。今日之讀經台及講台之欄杆,還是荷蘭時代的古物。地面上有好幾塊古墓碑,其中有一聲系主後一五六二年所刻,可算是基督教在印度洋以東最早的遺迹之一。堂內還有幾個銀盤,亦為荷蘭時代之遺物。迄今遇有重要節期,才拿出來陳列或施聖洗之用。基督堂內有一塊石碑,紀念米憐牧師。來華傳教無際動馬禮遜博士來華傳道,備嘗艱難的困苦。迄一八一二年,倫敦傳道會才選派米憐到澳門,以分其勞。當時中國政府與葡萄牙總督都不准他駐節四國或澳門,於是米憐伉儷始轉道前來南洋,最後定居馬六甲,從事佈道工作。馬六甲華人傳道事業實啟始於此。他於一八一四年到達馬六甲,接任基督堂正牧,前後歷七年之久。

三、米憐與英華書院

米愯牧師除為基督堂牧會之外,還替馬禮遜翻譯並印刷聖經;這時梁發是他得力的助手,他於一八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在馬六甲為梁發施洗。此外,他還開設印刷所,印行聖經及救世言行等。

原來米憐牧師於一八一四年抵達馬六甲後便銳意創辦一間英華書院,先從教養一般華巫兒童入手,以達宣教目的。馬禮遜牧師曾經從他節約的欵項中慨捐一千英鎊充建校基金。於是便以一八一五年由政府批准的一塊廣闊的土地為院址,並於一八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由馬六甲駐軍司令州長華蓋少校親臨奠基。

這英華書院,底層是學校,其中一間指定作圖書館,藏書好幾千卷。院長年俸一百五十英鎊(馬禮遜牧師僕人曾捐助每年一百鎊,以五年為期),供給房屋及油火等。另有一名講師,年俸相等,惟無津貼。上層為差會工作人員住所,因這座建築物當初就指定供差會使用。教會的禮拜堂則系自由捐獻而來。每逢主日,有四次崇拜聚會:華語崇拜上午十時半,葡語下午二時,馬來語下午五時,英語下午七時。

書院擁有七十名男生,系以英語講授。另有五個馬來班;其中四班經費由倫敦公會負責,另一班則由私人捐助。此外,華語班最大部分的經費,亦系倫敦公會所資助;其餘五個葡語班經費則由私人所捐助。

一八四三年英華書院遷至香港九龍,現在九龍的英華書院諒必還會記得馬六甲便是它的誕生地吧!在馬六甲英華書院受過訓練的,除梁發外,中國基督教的第二位牧師何福堂(進善)也是該院的畢業生。何福堂的哲嗣何啟,日後成為香港名紳。可惜英華書院的舊址,現已蕩然無存,僅有圖片一張,保存在馬六甲博物館。筆者木然站在博物館這第圖片之前良久,憑弔先賢腳蹤,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不勝影像之至。

此外,米愯死後,都思和理雅各均曾擔任過該院院長。

四、中國報業開路先鋒

中國報業發展史與基督教的文字事工有著密切的關係。戈公振在他著的「中國報學史」中,對「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譽為中國近代報界的鼻祖。根據歷史的記載:星馬華文報業的起源應追溯到一百七十多年前,英國傳教士米愯,奉馬禮遜之命,自廣州化緣偕刻工梁發、蔡高兩人到馬六甲,於一八一五年八月五日在馬六甲創辦「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這刊物是書本式的,可是內容刊載新聞和新知識,確是一份新聞性質的報紙。不過宗教氣味是相當濃厚的。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創刊時,內文第一頁為發刊詞,但稱作序,都是論神道的話語:

「無中生有者乃神也。神乃一,自然而然。當始神創造天地,人,萬物。此乃根本之道理。神至大,至尊,生養我們世人。故此善人無非敬畏神。但世上論神多說錯了。學者不可不察。因神在天上而現著其榮,所以用一個天字指著神亦有之。既然萬處萬人皆由神而原被造化,自然學者不可止察一所地方之各物。……」由此可見這刊物的宗教色彩是很濃厚的。況且他在創刊號中自述辦報的宗旨稱:

「本報雖以闡發基督教義為唯一急務,然其他各端亦不敢視為緩圖而掉以輕心。知識科學之與宗教,本相輔而行,足以促進人類之道德,又安可忽視之哉。中國人民之智力,受政治之束縛而呻吟憔悴無以自拔者,相沿迄今二千餘載。一旦欲喚起其潛伏之本能而發揚蹈勵夫豈易事。惟有抉擇適當之方法,奮其全力,竭其熱忱,始終不懈,庶幾能挽回於萬一耳。作始雖簡,將畢必鉅,若干人創之於前,若夫發揮光大,則後之學者責無旁貸矣。」

該刊出版至一八二一年,因米憐肺病轉劇,不能再主筆政,遂告停刊,而米憐亦於翌年不治逝世,遺體安葬於馬六甲之原,惜其墓今已失其蹤跡。察世人共出版了七卷,五百七十四頁。這刊物最初不過印五百份,後來逐漸印到每期二千份,風行於檳城,丁加奴,婆羅洲,爪哇,蘇鳧,越南,暹羅等華人薈萃之地區。

米憐去世之後,他的同事麥都思於一八二八年在馬六甲創辦「天下新聞」,其內容包括中國及外國的新聞,與有關科學、歷史及宗教等的報導。「天下新聞」採用活版印刷的,同時也是首先採用白報紙印刷。這些條件,在舊時算是創舉,可惜僅出版一年便給停刊了。

五、結論——一些建議

馬六甲這塊土地,既是中國基督教的搖籃,也是本該宣教士前來東方傳教的跳板;同時更是誘導近代新聞事業的開路先鋒。吾人踏勘了先賢們的腳蹤,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衷心不勝欽佩,景從不至。可是誠如林治平先生在他「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序文里所說的:「在過去的一百七十年中,基督教在中國歷經奮門,痛苦掙扎,迄今仍未能獲得充分之發展機會,也未能與中國文化由仇視、衝突、及至互相排斥的緊張對立中,取得和諧。雖然本色化的口號已呼喊了將近六十年,但一直今天,基督教在中國發展方向仍在爭論不止。基督教在中國的未來發展前途,仍然充滿了坎坷,遍布著危險的炸藥,隨時教會有引火爆炸的可能……。」筆者深願藉此機會呼簫海內外信徒,學者,專家,在馬六甲設立威風凜凜研究機構及圖書館,來紀念這歷史性大事件。同時並繼續踏勘,發掘史跡,以及研究基督教在中國今後發展之歸趨。惟茲事體大,非少數人之力所能及之。筆者因寫稿,一時有所感觸,發為夢想,趁這機會向大家提出,仍望海內外信徒,學者專家,提供寶貴意見,進而擬具計劃,付諸實施。報載:台北有位撿拾廢紙的老人王貫英氏,自少就立志要建立一所圖書館,每天凌晨六時出外收集廢紙,忙到晚上八時才回家,天天拾荒,天天節儉。他說:「如果我有三塊錢,兩塊錢買書,一塊錢過日子。」積漸地,他擁有一萬二千多本書,於是便把這小書室改為圖書館,業經於一九七八年四月五日正式啟用。這一件真實的故事,對我們基督徒來說,可不是值得鼓勵和效法嗎?

第二章馬禮遜看今日差傳

邇來,筆者翻譯宣教先賢馬禮遜的傳記,封其人仰慕彌深。當日滿清政府嚴禁外人傳教,並明令:「國人凡協助西人傳教,印刷或分發傳教書報文字者,嚴刑處罰,重者斬首。」但馬氏在嚴刑峻法下性命危險,向華人傳教,印發文字佈道書刊,並不因危險、困難而卻步,亦不以屢經挫折而退後,反而百折不撓,再接再厲,儘力以赴,遂使中國基督教歷史延續至今。目睹今日海外華人宣道事業似已熱烈展開之際,而其他地區卻又重陷基督死後教會遭受逼迫之苦況中。緬懷先賢過去之犧牲精神,誠不勝感慨系之,而不禁要呼喊:宣教偉人的精神哪裡去了?這麼多海內外每人信徒,誰肯挺身而出,毅然應主之召,說,「我在這裡,差我,差我」?

今謹就所見先賢之心志與學養對我們今日可資借鏡者簡略提出,以與主內同道、先進共勉。

一、心志

馬氏生長於虔誠基督徒家庭,父為長老會長老,自幼受父母愛主的心薰陶與潛移默化。後來,他讀了宣道雜誌和海外佈道期刊,大受感動,於是決心到海外傳道。他這種心志不因慈母謝世而動搖,不因父親健康日衰、生意每況愈下而改變,也不因別人恥笑而放棄。曾有人用諷刺的語氣對他說,「馬禮遜先生,你真的以為你能改革那老大帝國拜偶像的陋習嗎?」但馬氏怎樣回答呢?他說,「不能;我信上帝能。」

他本來打算到非洲去傳道,但那個團體解體,這對他的打擊很大,很多親友甚至勸他找別的工作,那就是要他改行,但是他在日記中怎樣表明他的心跡呢?「耶穌啊,我已經捨棄自己,獻身為你服務。不過我的問題是:我將在哪裡服事你呢?我知道你曾吩咐門徒往天下萬國傳福音……。主啊,我願意到最需要這種工作的地方去。也許有些地方比他處較為困難,但無論到哪裡去,我自覺都是不合適的。……但你若加給我力量,我便覺得沒有做不到的事。主啊,求你引導我。啊,……使我估計代價,然後毅然以赴。」

最難堪的恐怕是他收到老父的信,要他扳家幫忙工廠業務的時候。老父的要求怎能拒絕呢?要傳福音的心志終於助他克服了這種困難。他的複信表現孝心與禮貌以及父子的親情,但他同時表示「手扶犂不能後顧」的大義和絕不改變的初衷。

後來,他已投入工場,但格於情勢,要在東印度公司服務,那裡待遇優渥,大可以改行,連倫敦傳道會的董事也有所懷疑。其實那是權宜之計,目的是使他可以傳福音。他也會辦教育,創辦「英華書院」,「馬來亞書院」,又設立基督徒圖書館,但他不是為教育而辦教育,他是要藉此傳福音。他這種心志一直保持,直到他離開世界,真是難能可貴。

二、學養

馬氏有了心志,要到海外傳福音,他便入賀士敦學院深造,為作宣教工作準備。甚至倫敦傳道會已接受他作宣教士的申請,他還入高士坡宣教學院受十四個月的訓練,以後又往倫敦致力於醫藥、天文、及中國語文之研究。他知道光有熱心是不夠的,他要在各方面充實自己,以應付各方面的需要。他後來的同工米憐牧師,曾用如下的話形容他,說他有「不容征服的耐心,從不疲憊的勤力,戰戰兢兢的的謹慎,及自自然然要求隱居獨處的讀書習慣。」從他流傳下來的著作,就確知他是真才實學的人。

他除傳道及翻譯聖經以外,還編著有「真道問答」,「中文法理」,「華英字典」,「雜誌」,「基督教在廣東」,及「廣東文物」等,充分表現他是個飽學之士。但飽學之士往往有幾種缺點,就如自高自大,與食古不化,但這些缺點他都沒有。我們且看當時一般西方人士對他的印象:「馬禮遜毫無假偽,他的行為,風度至為老實、簡樸,不尚虛文。」他在我們中國人眼中的評價又怎樣呢?「馬禮遜交友有道,得人歡喜。他天賦品性,最得中國人敬愛。其行為風度,端正嚴肅,正是中國聖賢所嘉許、所讚揚的。」

馬氏滿腹經綸,既不以此驕人,亦無食古不化之缺點,只舉翻譯聖經一事就可以概見其餘。他翻譯聖經在當時就有他獨特的見地。他說,「我的翻譯工作中,我嘗苦心研究怎樣可得忠信、明晰及簡易諸端好處。我寧願採用易解的通俗字,而捨棄深奧的經典字。」不但英國人承認他是翻中文聖經的第一人,連天主教和基督教也這樣承認。本來天主教教士亦曾翻譯了一部分中文聖經,但一直到十九世紀之初都沒有譯本印行。這極其難巨的任務還是留待馬氏來完成。馬氏有此特榮,實當無愧。

馬氏還有很多長處,就如獎掖及提拔後進之胸懷,苦惱與毅力,在供後人效法。他在教內外都有好名聲,無怪舉行葬禮時,英駐華商務總監律勞貝與在憅之歐美人士都前往執紼,親送靈柩到碼頭,轉澳門安葬。

一九七二年,筆者率領大馬基督徒團三十二人赴東京參加第七屆亞洲基督徒大會,路過香港時,曾特地到澳門馬氏墓園憑弔。目睹馬氏、夫人莫馬麗、及子女均同葬於一教堂的後花園中。懷想百多年前西方宣教士如馬氏者,歷盡艱難險阻,熱愛中國人民,銳意為拯救千萬華人失喪的靈魂,用無比的愛心與忍耐,完成宣教大業,嚴禁不已。古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話有在馬氏身上也是很合適的。

第三章畢生獻身中國宣教的——戴德生

一、動人的生平

當他僅僅五歲時,德生父親在講述中國的情形,他便會感到很有趣。他父親曾經這樣激昂他說:「我們為什麼不派傳道人到中國去?我們應該以這個人煙稠密,民性強悍而好學的國家做佈道的目標呀!」這印象,深深地有雕刻在德生小小的的心靈中,十五年之後,當他在鄉間休養時,他聽見來自天上的聲音:「你為我到中國去!」他一點也不知道,他那遠在七十里外渡假的母親,正跪在床邊,竭儘儘力,懇切地為他禱告。而他更不知道,在六星期前,他那十三歲的妹妹安美麗牙雅,即已決定一天要為他祈禱三次,直到德生的心意轉向上帝為止。因為安美麗雅對上帝是絲毫不懷疑的。只有上帝能改變她哥哥的心志,所以她便決定每天為他哥哥祈禱三次,直到事情的成就。

為了要到中國傳道,德生隻身到倫敦學醫。有一次因不小心,他的手指刺破一個小針孔的傷口,因而破傷風,害了一場大病,已瀕於死亡,醫者說:「你最好雇輛馬車,儘快回家料理身後事吧!因為你已是無可救藥的了!」原來已有兩位同時受傳染的,都已死去。為什麼只有德生能保全性命?他深深覺得,那便是因為上帝要留下他,派他到中國來傳教。

二、一則感人肺腑的故事

德生十九歲時,在五個夜晚,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天主教徒,突然從老遠的地方到來拜訪他,要求他去為他病危的妻子祈禱。他說:「這樣黑夜,為什麼還在附近請一位神父為你妻子祈禱呢?」那人答道:「去請過了,神父說要先收下十八人便士才做。十八便士做一次禱告,對他來講,是毫無辦法的。因為他們全家大小,正到了挨餓的死亡邊沿里!」德生又怪他為何不去請求救濟機關幫助呢?那人很悽慘地說:「我已去過了。可是,該機關的職員叫我早十一時再去。可是我的妻恐怕無法挨到明天清早便會殆去呀!」

這時德生口袋裡,僅存有半克郎(即英幣二先令六便士),這是他兩天的伙食。他默默地跟這位陌生人走到目的地。他所看到的,是多麼悽慘的景象!昏暗的燭光,又無窗帘的窗戶,和幾乎完全沒有家私的房子。在地板的草褥上,正躺著一個瘦弱而疲倦的婦人,她的身旁,睡著五個出征不滿兩天的嬰孩,還有四五個赤著腳,衣不稱身的孩童圍立或橫卧在地上。這群人都睜大著,茫然無神的飢餓眼睛,在注視他們的父親和客人。德生開始結巴巴地說:「你們目下處境,雖然十分困苦,但是切不可灰心失聲,因為我們有一位天父,他愛護和眷顧我們,假使我們信靠他的話……」這時他喉嚨好象給什麼東西塞住,再講不下去了。好象天上有聲音在說:「你這偽善的人呀!你告訴他們天上有一位仁慈的父,而你自己卻不肯犧牲一枚半克郎去信靠祂!」他於是向那人說:「你請我來為你太太禱告,現在我們禱告吧!」當他跪在地上時,他感覺到,原來祈禱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天上再發出譴責的聲音說:「…你口袋中那枚半克郎哩!」他勉強念完禱告詞,而自己發覺得很可憐,便站起身來。當他站起來時,那人絕望地說:「先生,你已經看見我們的處境是何等悽慘,請你為上帝的緣故,幫助我們吧!」這時德生懍於基督耶穌登山寶訓,他慢呑呑地伸手進口袋,這僅有的半克郎,不得不割愛了。「你也許以為我很富有,其實我所有的錢,便只有這一點吧了!」於是德生的半克郎便由自己的口袋中轉移到那人的口袋中了。此刻他覺得他自己講及信賴上帝的話時,可以極有自信了。他心中極感愉快。當他們分手時,他昂首闊步,得意洋洋,口袋中雖無錢,卻一無掛慮地走著,嘴裡提高了嗓子在唱聖歌。當他回到水渠街的小房間里,拿起粥來吃時,卻快活得象一位皇帝!

三、準備到中國傳道

德生的家庭,雖非富有,但也是小康之家。他曾經在一個嚴冬的晚上,當他祈禱的時候,他聽到上帝的號召說:「你為我到中國去!」他便曉得,這命令非服從不可了。於是他除讀神學外,還去學醫。他的意思是醫術對他傳道是會有大大的幫助。在學醫時,他住到貧民區去,鍛煉他樸素的起居飲食生活。每天三餐,他只吃小片的麵包和開水,因為他只知道信靠上帝便不會缺乏什麼。他深深知道,天上的烏鴉送食物給先知以利亞的這事實。也就因為他這麼節儉,所以他在學醫時,遇到手指破傷風,身體潺弱,大病不起,差點送掉性命。因為他深信:「惟有在艱難困苦的鞭策下,才能培養起自信與剛強。教會開路先鋒的工作,需要品質堅強的人來擔任的,絕非驕生慣養,柔弱無能的人物所能勝任愉快的!」同時,他是走信心的道路,他確信:「凡事只要禱告祈求,上帝必不會使喚他失望。」他大病不死,靠祈禱;他到中國來,搭乘的大帆船快要觸礁沉沒了,靠祈禱,得以轉危為安,終於抵達上海。他祈禱,讓一位一向冥頑不靈的老人,除了結婚那天進過結婚那天進過教堂外,四十年來,從來也不肯進教堂,而在德生替他診病完畢,竟然會躺在病床上虔誠地閉目學習禱告上帝哩。

四、熱愛中華,艱苦奮門經過

德生到了中國,歷盡無數次的艱難窮苦經過。有一次他寫信給他家人:「假使我有告吹鎊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

他到上海,人地生疏,言語不通,他跟艾約瑟僱了小船沿河挨戶傳福音,分發福音單張。夜來無處住宿,甚至睡在破廟中與乞丐共眠。他隨身帶來的藥品,做他傳福音的幫助,可是不幸,在一場大火中統通燒掉了。他的中國僕人,甚至捲逃了他全部財產。許多人勸他去官府告狀,德生不肯。他想:我是到中國傳教的,怎可為了這點向外物去開罪中國人?他禱告說:「親愛的主耶穌!求你饒恕我的無知,求禰給我恩典和力量,幫助我遵行禰的旨意,步武禰的後塵!」有一天,突然有艘郵船自英國抵埠,有一位非常讚賞德生工作能力的人,託伯駕醫生寄給他一張四十金鎊的支票。這數目剛好是被他那位僕人所捲逃去的財產總值。這時他又得到一對剛抵中國的青年佐恩賜夫婦,全力將一間店鋪,改裝成一所極好的禮拜堂。在這期間,傀伯駕醫生則負責管理醫院,每天德生便忙於講道,診病和探訪慕道的中國家庭。

五、果實累累

有一位叫聶先生,據說他的父親尋求真理二十年,至死還是無法尋得。有一天來聽德生講道,甚感興趣。他責問德生:「為什麼貴國得聞福音已數百年,何以到現在才來介紹給我們?」後來由於聶先生不斷熱心地宣講耶穌的事迹,於是便有一位姓王的制竹籃的匠人也信主了。亞王不但信主了,他還帶領了一位農夫也信主。不多久,亞王又帶領一位漆匠來信主。

四十年後,德生回到英國度假,他決心創立中國內地會,他演講,接受名流邀約宴會,發表演說。他說,中國有數萬萬的靈魂,沉緬於黑暗的深淵為,無法得到福音。他需要廿四位傳道人,到中國內地各省去傳福音,挽救活生生的靈魂。他的禱告上帝聽了,後來要求到一百人,所需的二千英鎊也得到了。回想在五十年前,他最後的那半個克朗捨去了,方才使他踏上信心與順服的道路。這時在白列頓海灘,當他求神差遣廿四名精練、苦幹青年,甘願獻身的工作者時,他只做了一次生命中最簡單的禱告,而中國內地會便創立起來了。他說:「凡事無論大小,只有上帝是偉大的。我們應當完全信靠祂!」

六、走上光榮的路程

最後,他從英國安返中國湖南內地會總部。有一天他對湖南省已信主的中國男女講道。下午在花園的草坪上,接見自全省來拜訪他的各地教士,整天中,他的心境非常愉快。正當他僕人把晚餐送到他房中時,還來不及食用,他便無病無痛地安返老家,睡在上主懷中了。這一批年青的傳教士,蜂擁進德生卧室,要看個究竟,也渴慕要跟他談話,可是德生卻離開他們而去了。於是一群年青的傳道人,圍在他身旁這樣地喊著:「老牧師,我們真敬愛你!今天特地來拜訪你,渴慕與你會面。我們都是你的孩子。老牧師啊!老牧師,你為我們開闊天路,你愛護我們,多年來為我們禱告,今天有幸能夠見你一面,你好象很快樂很平安。呀!你在微笑哩!你的面容是如此欣歡。雖然今晚你不能對我們講話,但我們不要你回來,我們要跟你去,我們一定會來。老牧師,在不久的將來,你要歡迎我們!…………」

第四章論戴德生所受父母的影響

「關係我本身與神准許我做的事,我欠所敬愛的父母一筆說不盡的恩債。他們已進入永久的休息,但是他們行事為人的感化,永遠不會消滅!」——戴德生

一、曾祖父結婚之日得救

戴德生,是繼馬禮遜之後,前來中國傳教的西方一位非常傑出的宣教士,對中國教會貢獻很大。他的一生經過,深具傳奇性。當然的,自小直接受了父母的苦心熏陶,教養並潛移默化。間接也受了先代,代代相成因的影響,其與一般人的功成名就,胥有不可同日而語也。

德生曾祖父戴雅各,據說是在結婚之日得救的。原來在一七七六年二月一日,這天老德生是和他的依利沙白小姐結婚佳期。他清早起身,到田裡去收禾捆,卻把結婚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他一個人跪在麥桿上思想著:「至於我和我的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等到老戴從夢中驚醒,日晷已到響午,新娘和來賓已經是等得既驚訝又焦急。這才從兩英里外,跑步回來,他卻是一位新造之人了。結婚儀式非常簡單,牧師也沒說什麼勸勉的話,終於新郎步入教堂內堂簽名,戴雅各和鍾生小姐已結為夫婦。婚禮既畢,立刻把早晨的經過告訴新娘,眾親友和來賓,聲明他已獻身事主,今天雖是婚慶,可是決不跳舞,也不作其他娛樂。不久新娘受丈夫的感動而歸主,和老德生欣然同心事奉主,宣揚福音。因此受了他們家鄉惡者的逼迫,丈夫更是屢次被人欺壓,用石頭和糞土打傷。甚至把他倒拖在污泥中。被人救出之後,還是毅然地去傳道。有一次,他從聚會的會場回家,路上遇到兩個人,假裝和他親熱,一個和他談話,一個把污泥和玻璃碎擦進他眼睛,要叫他終生做瞎子。恰在這時候,他的老闆白克德露,剛好路經該處,急施拯救。白氏力勸老戴控告,他說:「不!神會對會付他們的。」過了不久,其中一個必重誓的兇徒竟然瞎了雙眼,另一兇手事後潦倒一生。一七八六年六月卅日,八十三高齡的老佈道家衛斯理約翰,到戴雅各家鄉,巴因斯力開佈道會,會畢在老戴家中住過一晚,賓主促膝談道,兩老滿心喜樂。

二、祖父熱心帶職事奉

德生祖父約翰,才幹過人,長於音樂,愉快活潑,笑容可掬。祖母的父親是衛斯理佈道團員資格最老的一位團員,對衛斯理貢獻極大。女兒瑪利亞,儀容秀美,舉止大方,內心熱忱,外表恬靜,鎮定、事主虔敬。兩人真是天生的一對佳偶。於一七九九年五月結婚。結婚之後,戴約翰因得了賢內助的幫忙,生意興隆,事主更加熱心。夫婦各領聖經班。旋開辦主日學,報名參加的人數竟然達六百人。從前反對辦主日學的人,這時卻自動捐款,教會復興,信徒不斷增加。這時眼看禮拜堂太小了,於是興建堂會,於一八一〇年舉行獻堂典禮。那時小雅各便是戴約翰之孫,尚未滿四歲哩!年紀雖小,卻記得十分清楚;多年之後,仍然樂於提到當日的盛會,猶歷歷在自,心油然響往。

三、父母教養教養、情深似海恩重如山

德生父親是一位殷實的商人,雖業務忙迫,可是甚好學,凡對神的話能夠加增他的亮光的書,都樂於研讀,尤其愛讀的便是聖經。每逢星期天,鄰近村落去傳福音,村人因而信主的,大有人哉。教會當局,看見他大有能力,便舉他作巴因斯力教區的佈道員(德生祖父便是這區的第一位佈道員。)這時,他才十九歲。地方上的人士,公認他是一位好商人兼有力的佈道家。母親是他們新建鉅宅對面赫德生牧師、七子女中的長女,名阿美麗雅。秀外慧中,聲音絕美,待人誠懇、做事徹底、富有同情心,遇鄉人有苦處,都肯幫助。家人和鄰居都很敬愛她。十六歲,就出門擔任家庭教師,幫助弟妹們的教育費。因為是天生的一對,當雅各十七歲,阿美麗雅十六歲便訂婚,而於一八三一年四月五日,假聖馬利亞教堂結婚。婚後不久,雅各手中拿著聖經對他妻子說到出埃及記及民數記的「凡頭生的都是我的,他們定屬於我,都要分別為聖歸我。」這時他倆夫婦,正對著腹中的兒子,懇切談論很久。他們心中沒有留下一件好的不給主。如果小孩真正屬主,父母和這小孩的關係,豈不是更加密切?後來德生的母親曾經寫回憶說:「我們跪下來,莊重地作此奉獻,並祈求神豐富地施行感化,叫我們的頭生子,自從那時候起,真正歸給耶和華。」一八三二年五月廿一日,這位蒙恩的孩子誕生了。命名為紀念曾祖父、赫德生紀念外祖父。嗣後到了中國,才稱戴德生,以符合中國人的習慣。

德生小時,天資聰穎,而身體孱弱,因為要鍛煉他成為大器,準備將來可負起對神的責任,所以雖有困難,仍然不能放鬆。小孩在慎重教養下,積漸長大。父親在快樂平安的時候,從來沒曾忘記德生將來的使命。他倆夫婦的德性和愛主的心,也因教導小孩而得到進步。據說:「德生祖父約翰,非常喜歡他;如果他安靜,就必定在禮拜完畢的時候,被抱到祖父的懷裡,去受他的誇獎,然後坐在家中祖父的膝上烤火或飲食。到了五歲,已添了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三個小孩。禮拜天晚會,哥哥講道,弟弟恭恭敬敬地聽道。聽見曾祖父戴雅各在大佈道家衛斯理時,所作的事,和目睹父親的榜樣,的確激起了德生對傳道的無窮興趣。這時,他聽到父親說:「東方有個具有優良文化的大國,人民數億萬,都沒曾信耶穌,德生大受感動,因此他下決心說:「我長大成人,必定要到中國去傳道上。」同時他禱告說:「主耶穌呀!求你幫助我做你的好兄弟,到中國去做你的辛苦的工作。」

德生的母親,時常跟他在一起,看顧教導他,不斷地對他發出光和愛。她的感化力非常之大,子女服從她已成為第二天性。她靜默寡言,說話做事,態度安嫻,效果宏大。比如好說:「親愛的孩子們,吃午餐的時候快到了。」小孩們,即刻知道必須洗手、梳頭,快到餐廳去等候父親。家裡的陳設,清潔整齊,一點都不亂。物無大小,才有一定的位置。做事必須按部就班,有始有終。做好一件,才能開始做第二件。該做的,當天就做,不許等到明天。小孩們的手臉衣服,必須時常乾淨。平日在家,必須把指甲修剪,把衣服刷好,把皮鞋擦亮。凡此種種,是母親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自尊心。父母不在家時,也要認真讀書做事,不許陽奉陰違。下午她做針線,兼課子女讀書,生字及難記之名,必須熟習牢記。德生日後做事勤謹、精細、不辭勞苦,便是小時候,從母親學來的。

德生父親雖威嚴性急,然而他影響德生的品格非常之大。他確是一位篤信教導的家長。他認為遷就小孩的好惡,叫他開心,絕非正當,必須訓練小孩,怎樣盡一生的責任,成一世的事功。他有無上的責任感,也是最有信心的。必須孩子們時時盡責,做完每天的工作,成為第二天性。他以身作則,培養子女守時的習慣。他有一個格言,叫他子女遵守的:「試看能不能減少一點享受?」這教訓,目的在訓練兒女節制和自強的能力。嗣後他解釋說:「許多時候,你們不能對自己說『不』,可是對你最喜歡的東西說個『不』字是不容易呀!所以要趁早練習,使得養成堅定的習慣。設小孩們做不到標準,父親並不責備他們;如能做到,便獎賞他們,而母親在晚上,早預備好一些獎品——幾粒杏仁或葡萄乾,一隻紅柿或幾個額外的香吻。

對於小孩的靈性,父親尤其注意,每日早餐之後,必須做家庭禮拜,全家大小必須參加。讀經之後,父親肜最切實簡易的話加以說明,叫小孩也能知能行。他必須將全部的話,依次講給小孩聽,一點也不漏去。禮拜日,雖然很忙,也必親自領導子女讀經,詳加解釋。父親必在每日一定的時間,懇切為子女祈禱,並教小孩們做禱告。每一個時期,每天,父親必帶德生和妹妹阿美麗雅,到他的房裡禱告。三人跪在床邊,父親雙手抱著子女,把他的心事,一一吐露在神的面前。小孩有了這種經驗,是終生不能忘懷的。父親將他虔誠,堅固的信仰,種在兒女的心田中,並教他們尊重神的話。要篤信不疑。神不會說謊,神不會領你走錯路。祂不會失敗!於不知不覺中,小孩都這樣堅信不移了!

德生父親,時常和一些愛主的朋友談到國外佈道的事,尤其注意中國的需要。他感嘆說:「我們為什麼不派傳道人到中國去?這麼多的民眾,精明強悍,博學的民族,應該是我們注意的目標呀!」德生受此影響,便立志要到中國來傳道了。後來全家屢讀巴彼得的書「中國」,更奠定下他濃厚的興趣、與堅強不拔的志願。先生父親也十分注意一件家教——小孩必須服從,家長必須訓練子女迅速誠實地服從生身的父母,然後他們才會順從神的旨意。真正服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連起,將來必長成剛愎自用,恣情任性的野人。小孩有時心中不服,德生母親便從旁勸說:「親愛的,他是你的父親,他是出於愛心,希望你長大了,成為有用的人才。聖經說:「當孝敬你的父親!」

德生父母教導子女雖嚴,全出乎至愛,所以常常讓小孩們享受正當的娛樂。禮拜六下午必定領他們到野外旅行,或讓他們自己到樹林中去採花、觀察昆蟲飛鳥。可是最快樂的時候,乃是禮拜天。這一天,德生母親必為小孩喜樂而用優美的聲音和孩子們一同唱歌,講聖經故事給孩子們聽。下午必有好水果吃。母親嫣然含笑,態度安逸,便是家庭快樂的因素。

四、結論

平心而論,傳教偉人戴德生,當他長大成人,前來中國傳道,歷盡艱難困苦、受盡凌辱、鞭撻、嘗盡非人生活,唯一目標:是在於背負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為要救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靈魂。這偉大的心志,允是中外人士所同欽,尤其是為我輩華裔的子孫所景仰。考其後來的中國所成就的豐功偉績,雖是靠他純潔無疑的信心和堅苦卓絕的精神的毅力。然而,倘使沒有他的祖先如曾祖父戴德生,祖父約翰,以及出身父母之善於啟導,嚴謹管教;公正無私的父親,賢明慈愛的的母親,銳意督促,以構成其順從上帝,養成無諱的犧牲,奉獻自己於基督的祭壇上,成為吾輩信徒所當效法的千古完人。其重要秘訣和因素無他,乃在於嚴父慈母之能夠身體力行,用偉人大人格之感召,以及旦夕苦心之鍛練與督導使然也。吾輩南洋海外華人基督徒家庭,身為父母者,由於所處環境是商業社會,往往因事務忙迫,忘記帶領子女參加教會各種聚會,實行家庭禮拜,忽略了督促兒女歸向基督。甚或放任他們去走世界的寬闊大道。到頭來,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兒女不能見證耶穌基督,撫心自問,寧無愧怍!筆者研讀中英文戴德生傳記,一而再,再而三,除衷心欽佩、景仰、感慨不已外,特將其得能成功傳教偉績的根源,實由於德生先代,尤其是生身父母所影響,發為蒭議,俾與海內外華人信徒來分享。同時深願大家來效法德生父母的榜樣。

第五章 傳教偉人梁發所留給我們的榜樣:

他代代為農民,原是佛教徒,讀書不多。等到他信奉基督以後,屢次冒了性命的危險,而刻字、寫作、印刷基督教的文字,親自分送給秀才,政府官員,且用口頭傳道。好幾次被關進監牢,被諭令斬首,均不能叫他停止傳福音。他是華人第一位牧師,第一位文字佈道家。他不是學者,卻是中國新聞界鼻祖,是一位偉大的中國人,偉大的基督徒。

梁發於1789年在中國廣東省高明縣出生,世代務農,信奉佛教。初學造筆,後改習雕版;曾經讀了四年的私塾,勤於學習,在文學方面尤其專心研究,這便是他後來從事著作的根基。

1816年,米憐牧師聘請他為倫敦傳道會助手。1821年,隨米憐牧師前來馬六甲,刻華文書報。1823年12月,受封立為教士,是中國第一位宣教士。1825年回國,為宣傳教義,特刊印小書,分贈諸親友。當時清廷認為是異端,乃捕梁發,笞之十鞭,且沒收小書及木板等,全部加以焚毀。越兩天,馬禮遜牧師設法為其保釋,再度前來馬六甲。1834年,官庭以其在內地分發教會書報又再逮捕他;幸得馬禮遜的兒子,當時在英國領事館任職,為他出資干旋,才得釋放。這時親友多勸他應來馬六甲避難,梁發便攜兒子再度來馬六甲,也到新加坡,勤奮工作,未嘗稍停。1839年再返廣州,逐日向他的同鄉講道,老而不倦,至咸豐五年逝世,葬廣州河南鳳凰,時為1855年4月12日,享年66歲。

綜觀梁發一生,自受洗加入教會至安息主懷,計39年,無日不勤勞為主工作,為基督教文字事工奮門不懈,獲有輝煌之成就。他所著的書有「救世攝要略解」,「熟學聖經略謂」,「真道問答淺解」,「聖書日課」,「初學使用勸世良言」等書。這「勸世良言」一書,後來曾由洪秀全加以翻印,傳播極廣。假如說:「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是中國近代報紙的鼻祖,那麼「梁發便可稱為中國第一位報人了。他不但協助馬禮遜和米憐兩位博士從事翻譯聖經工作,他還經常為「察世俗」選稿,寫一些宗教理論和地方新聞。在他臨終時,他已曉得洪秀生率軍北伐,處處捷報傳來,老懷歡慰。這便是他賣十年前在廣州教分送「勸世良言」的結果。據聞林則徐當兩廣總督時,也是「察世俗」的忠實讀者。他所編輯的「華史教言」及其幕魏源的「海國圖志」便是取材這刊物的。滿清政府得能熟悉馬六甲及南洋各種情形,便是根據「察世俗」所刊載的資料。

1850年「曾有一位青年名叫周學、對梁發所講的道,深感興趣,從東莞來到廣州城。當時梁發的誠懇傳道,給了這青年很深刻的印象,他學了一年道之後,便在梁發牧師手下受洗歸主。後來周學繼承梁發到處傳道,而被聘為宣教士,旋被按立為牧師,尋且也栽培了若干位宣教士,並感化許多人信主。如是代代相繼,綿延不絕,梁發牧師所開疆闊士的宣教事業,繼續拓展海內外了。

梁發死後五十年,嶺南大學由澳門遷到廣州河南惠康,大學當局把梁發的遺骸遷葬於該大學校址的中央,即大學禮堂的所在地。1920年6月7日,該校舉行成立紀念會,便把梁發的墓園劃為尊敬之地。

謹將吾友香港合一堂主任牧師張祝齡牧師(已故)對這位中國傳教傳人的評語轉錄於後,以供我們信徒行事為人的的參考:「(一)篤信順命:查梁發自信道受洗之日起,致死不變.隨所在、隨所遇、靡不竭力作工;不以戚友之勸阻與困苦之逼迫而叛信。並且不以喪朋之痛而障礙其佈道之精神;命往南洋,命往內埠,皆立即起行。其篤信順命,信可比媲亞伯拉罕,可法者一。

(二)忠心至死:未受職前,已能盡本分,無忝職守。已受職後,蓋表忠貞,至死不渝。非以悅己,非以求榮,惟求上帝之榮耳,洵可媲美摩西,可法者二。

(三)勇敢犧牲:以當日社會之黑暗,政治之暴戾,官府上下,咸視入教者為蛇蠍,遇則非殺即逐。兼有天主教先入為主,推波揚瀾,助紂為虐。然梁公之著書、刻版、印刷、手派、口宣,與馬禮遜、米憐二博士互相助理,無稍恐怯。非但絕大勇敢,抱約大犧牲者,不克有此。洵足媲美彼得,可法者三。

(四)勤勞無間:觀其天國而忘私家,足蹤遍澳門誦習中英文,親自刻版、翻譯、著書、傳道,無一息休暇,與他人養尊處優,袖手裹足而放棄職守者,相去何啻天壤,洵可謂直接效法督基,可法者四。

(五)堅忍受難:其因佈道派書,印書之故,屢被凌辱驅逐,遭鞭撻,受處罰,數次被幽囚,然越磨鍊,越堅剛,其心越高興,視為榮幸,如當耶路撒冷之信徒,可法者五。

(六)精研真道:考其信主未久,便能做個人佈道之工,且能以文字發揮盡致。非平日精研聖經,深明真道不可。能聽道、學道、信道、隨即行道。如食物入胃,能一一消化;如受五千、二千金之僕役,能運用生息;如活地之種了,能結實多倍。他不但自己研經,更能勸友研經,入寶山不空手歸。靈之糧,道之光,聖神之利器,靡不一一取而實用。且以供他人,洵足美提摩太,可法者六。

(七)著述傳世:能以餘暇作文字佈道,輯之成書,雖今失傳已久,然當日竟然鼓動人心,移風易俗,則其文字感動之力不少。以一手民之梁發,能為非常之事,非有靈助不可,洵不愧與保羅媲美,可法者七。」

1978年8月18日於星洲旅次

第六章 基督教文字事工先驅——李提摩太

我們曉得,19世紀,西方宣教士,象馬禮遜、戴德生、米憐諸人,先後前來中國為傳教的先驅。而李提摩太博士,是繼馬禮遜牧師之後,前來中國傳道的另一位非常傑出的宣教士。他傳道的方法及態度,固具有博愛的心腸,活潑的手腕,所以很得當時中國人民的愛戴,及地方官吏,甚至高級官紳的信任,而給予種種的便利與支持。論其傳教事業的成就,恐怕會較諸其他先進的宣教士都要來得大。現在本文不談傳道事業。僅就李教士,自他廿四歲前來中國之後,參加了基督教文字事工,所表現了輝煌的成績加以論述。

原來1877年,在華各外國宣道會,在上海舉行第一屆宣道會議,會中議決成立一個出版教科書的委員會,為當時的各級教會學校,編印教科書及一般讀物,並推選倫敦宣道會,蘇格蘭的宣教士韋廉臣為委員會秘書,負責推動這個計劃。可是這計劃沒有成功。1884年,韋廉臣另行組織一個團體,定名為「中文書籍和單張會社」,他用這名義向各西文募款,作為在上海辦一中文出版社的經費。1887年,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一些信徒,所組織的聖教書會因故解散,就把所有的印刷機器,捐贈給上海韋廉臣教士,韋教士便聯絡一般同志,組織廣學會,為繼續格拉斯哥未竟之功。用意在天廣為譯著有益書籍,發揮基督教義的精神。韋教士乃創辦廣學會的另一人了,廣學會原名為「基督教及普通識傳面具地」

除韋謙臣教士外,還有赫德(當時是中國海關部稅務司)、丁韙良、林樂知、花之安、艾約瑟、慕維廉等人。

這時候的中國,對於從西方傳入的文化,還少有人注意。而廣學會的一般同志,便開始辦報,譯書,特別注意感動一般有學問,有地位的人士,喚起改革並謀維新。1889年,廣學會發行一種公報,名「萬國公報」由林樂知主選,嗣後這報銷行最廣,號召力也大。中國維新份子受這報的鼓動者,不在少數。在分報出版的越年,眼看印刷業務,由自己經手,必有賠累,便把印刷機件賣給漢口蘇格蘭的聖書會,韋氏於同年秋後因病去世。

組織廣學會的幾位同志,各有自己的職務不能在會中負專一的責任。韋氏一死,無人主持,會正總稅務司赫德,跟同志商決,請要提摩太教士繼承其職,任廣學會總幹事。李氏遂於1891年到會視事。

1892年,代寄公函給各處教士領袖,徵求大家的意見,對於當時中國最最需要的是何種書籍。曾經有人廿人,應允要認真幫助廣學會譯書。惟最主要問題乃出書之後的銷售問題,結果這責任也要放在總幹事身上。

同年北京有順天鄉試,李氏晉京分送他著的「救世教益」和「教會公報」均歸李氏主編。這時「泰西新史攬要」已著手編譯,這書出版之後,在中國各省大著功效。

1893年,為清朝慈禧太后六十大壽,各省舉行恩科鄉試。同時有德國教士捐助一千二百元,為印送「自西徂東」之印刷經費,分贈各省的舉子。另外分送一些書,約為六萬冊。這年,接洽各處的教士象北京、奉天、天津、西安、南京、煙台均有廣學會的代銷機關,其中推「萬國公報」銷路最多。

1894年,幾省的都撫大臣,咸予廣學會贊助。張之洞捐助一千六百元,山東的聶道台也捐助銀兩。招商局的一位高級職員購去「泰西新史攬要」二百部,分贈他的朋友。到了1902年,聶道台晉陞庫浙江巡撫又捐助一千元。以後他在浙江巡撫任內,勸本省官紳,每年購廣學會報達一千六百兩銀之鉅。中丞的夫人,是曾國藩的小姐,她有位兒子是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的領袖。另一兒子是長沙市的熱心信徒。聶中丞夫人,亦於1914年領洗入教。

同年英商漢璧札多馬捐銀六百兩,充作縣賞徵文,討論中國如何改良幣制,建築鐵路、廣充郵政、用機器制茶、制絲。又敦睦外交,禁止鴉片等大問題。用意在於激進誘掖全國文生,對於國內要事大政,發抒改良的建議和計劃。漢先生常捐款贊助廣學會,而他在臨終的遺囑,捐銀二萬五千兩,充廣學會購地建築辦事處,也就是上海廣學會會所。李氏和他的一般同事,眼看人家這樣情捐助巨款,於是大受感動。從此更大力推行這初創的中國基督教文字事工。

1895年,英商李德立先生和夫人,跟李提摩太師母四人商議。立天足會,鼓吹改革婦女纏足惡習。原來女教士已在廈門設有天足會。這時李氏更用廣學會的機關報章鼓勵全國,革除這不良惡習。並發行許多小冊和勸世文,散給各省。李德立夫人親身經過南北幾省,到處開會演講,這樣有十餘年的功夫。又晉謁督撫大員與皇太后慈禧,請出示諭,勸誡各省女子放足。雖然全國還沒有完全解放,可是成就的效果很大。李氏和他的夫人,有份於這工作的是很顯著的。

同年李氏遇到一位少年教士叫李思倫白約翰,頗具才能,請他編譯論文「人類的教育」由蔡爾康先生的助譯出版之後,遂呈一冊給張之洞制台,獲得稱讚。又捐銀一千兩,請廣學會譯一部「西國通史」。白約翰費了幾年工夫,譯成出版,呈送張制台一部,又捐銀三千兩為助印刷通史的費用。這書銷售全國,風行一時。嗣後維新潮流,受這史書的影響,殊非淺鮮。當時廣學會,雖有幾位同志,參加譯書,到會任事,僅李氏一人而已。論基金,為數不過幾千元,真是一小小機關。旋逐漸擴大,經過了廿五年,直到李氏辭了總幹事那一年,廣學會所有財產和基金已有二十五萬元。李氏自己的譯著,大大小小書籍,都百餘種。用書勸人和親身會面,統計中國官員仕紳,受氏的感力,多至不可勝數。

李教士來華傳教前後五十年,超過了其他西方宣教士——傳教傳人馬祀遜,在華傳教也不過廿一年而已。他深入民間,興辦教育,辦理華北賬災,著有功效。啟迪出清廷,開辦現代化學校,提倡科技,開礦,修建鐵路,發展國民經濟,創辦山西大學等。幾乎全中國到處都知道李氏的事功。他是一位傳教士。在中國工作,與華人相處了半個世紀。集基督教傳道家,文學作家,教育家,社會改革家,以及身體力行的社會工作者於一身,努力使東西文化溶冶於一爐。在服務人群與敬奉上帝兩方面,均達致了美滿的果效。

他於1916年告老回國,回到家園才數月,英國威爾斯大學贈他法學博士。聞該大學早有此意,待他歸來。始親行贈予,1895年,美國大學贈他神學博士。不久,美國大學又贈他文學博士。清廷亦贈有頌品頂戴,二等雙龍寶星,並誥贈三代。他在外所得的殊榮及學位,固然令他喜歡,而本國大學的得能尊敬他,承認他在客邦所成就的事功,越發叫他滿懷愉快了。

1919年春,他和夫人決計於秋後再來中國,並且已定了艙位,準備動身。後因病,到4月17日藥石罔效逝世,享年七十四歲,舉行火葬,舉喪之日,有前在華、現已返英之老友、本地朋友、日本公使、中國公使、浸禮會兩位牧師、各方的代表、廣學會等都有代表參加喪葬典禮。當喪禮進行中,曾經有人這樣說:「假如李教士死在中國,送葬的人和熱鬧的場面,當多出十倍於此。蓋教士一生五十年來,在其本國很多人不知道他所完成的事功。但中國,上而朝廷大官、權貴、下而紳商士農,幾乎沒有不知道李提摩太博士名字的,一旦逝世,不難想見會有千萬中國人為其同聲哀悼呢!

(附註:本文乃參考輔僑出版社的李提摩太傳及許教授的廣學會的歷史及其貢獻。)

第七章 詩巫開埠功臣黃乃裳

一、童年生活及其教養

黃乃裳誕生於中國福建清縣,時為1847年7月。父親世代務農。他是四史居大。家貧,十七歲之前,尚未曾受正式教育。越年,即清同治五年,基督教傳至鄉邑,他便開始參加每日的祈禱會和佈道會。當時的牧師便是福建人所熟知的薜承恩氏。經過多方面的慎重考慮後,乃裳便接受洗禮,成為一位基督教徒。同時幫助教會傳道,使得好多的同鄉改信基督教。他的父母還算開明,並未反對他信基督教。不過,兩位老人家卻不肯成為基督徒。

在美國傳教士協助下,乃裳開始認真讀書。當他十九歲時,勤於研習,是個有為的青年,僅僅三年間,他便能夠把部分的聖經,和好多讚美詩歌,吸美以美會教會小冊子從英語譯成福州話。後來,他更勤讀中國古書,到了1894年,他終於考中舉人。他曾經跟從許揚美牧師研習,勤讀新舊約聖經,膺勤士職,隨習傳道七年,並考進福州年議會。因學有根底,歷充福音、培元、英華等書院教席。課餘,幫助本教士譯書,如但以理注,哥林多注,綱例,庇里亞問答,天文圖說,聖經圖說,衛斯理傳,丁大理傳,依經問答,美國史略等書。

他立志要把基督教義,深入上流社會,於是更加發憤讀書,深研八股文,以期青一衿,登聖賢書,藉以籠絡朝野權貴,皈依基督。其護教,傳道的忠誠,於此可見。年廿九,以第二名入泮,四十,以卅名考中舉人。從此為士林所重。從前,中國社會均普遍輕視教會並無文人學士,至此,因了乃裳在學問上的成就,遂改變了一般人的觀念。

二、屯墾詩巫與開埠經過

時當十九世紀中葉,英國正在銳意開發北菠羅洲British North Borneo之際,一位青年從中國的福建省福清縣,因了滿清政府嫌疑他,曾經是支持康有為維新運動的人,迫得要逃亡到新加坡來。當乃裳於1900年抵達星洲,會見了許多華人領袖,藉悉北菠羅洲砂朥越地方的白人土王拉惹布魯克,正在物色華人勞工到砂朥越來開發。於是乃裳便轉道到砂朥越,由華人甲必丹王長水,把他介紹給砂州第二代白人拉惹查爾斯布魯克。不久,乃裳便跟布魯克簽訂了一項墾殖合約,招聘福州人到砂朥越第三省的詩巫Sibu周圍一帶墾殖耕種。布魯克貸款三萬元給乃裳,充作船費。以便他從中國招募勞工前來砂朥越。這貸款合約規定五年期間償還。黃乃裳還貸款之用,直到全部債務還為止。

黃乃裳到了詩巫一帶拓殖地。詩巫縣長便建了六間茅屋,供給最早一批墾民居住。這六間茅屋,四間建在美拉河的東岸,另外兩間則建在河的西岸。

到了1900年底,總共有七十二名福州人抵達美拉河。他們便把這家園稱為「新福州」。這批福州人是由黃乃裳命力昌從福州帶到詩巫來的。當中有一個年僅十八歲的青年叫丁與俊的,後來成為詩巫最富有與最重要的家庭之一。嗣後丁君回憶他們那一批人,當年乘小少、汽船到砂朥越來的情形時說:「雖然從中國到新加坡的一段航程,船上非常擠迫,但每個人一想到就要到南洋開始新生活,便都很快樂和興奮了。從來不曾擁有過土地的農民,盼望在砂朥越能取得耕地種植,大家都感謝上帝,我們一路上都沒曾發生過什麼意外。」

當這批拓荒者,抵達新加坡時,有妒忌乃裳的人,故意散播謠言說:「黃乃裳已經把他們當做豬仔賣給英國人,使到其中一些人感到害怕。可是乃裳很快地便把這些勞工信任他的良善本意,保證他們一旦抵達砂朥越,必會受到熱烈的歡迎,因此,大家方才安定下來。

1900年12月24日,跟著這批拓荒先驅之後,又有五百名福州人到詩巫來。他們在動身之前,曾經集合在福州蒼前山天安教堂,祈求上帝保佑他們一路平安到達砂朥越,並保佑他們未來的新家鄉富裕興旺。這批人於1901年1月26日安抵詩巫,馬上便定居下來。

這時,美拉河上築起了一座橋連連河岸兩邊的兩個拓殖區。乃裳也到中國去籌募經費,俾便給拓殖區人民提供充分的醫藥照顧。同時,也在這地方設立了一間學校,給拓殖人民的子女就讀。在這早期的階段里,儘管有好多人死亡,可是福州人的社會,卻積漸壯大起來,上述這學校,於1901年開辦,它和設在河迪河畔的光華學校,成為砂朥越許多福州人學校中,最早成立的兩間。

此後,福州人自行散布到拉讓河兩岸一帶的地方,古田人在河的右岸。土地是白人拉惹給予的,其條件是拓墾的人,必須耕種稻米,及其他的糧食作物。這些拓墾人,都能遵守條件行事,直到後來發現這地區能夠適合種植更有經濟價值的樹膠時,情勢便有改變過來。

在這些地區,還有其他種族人民,如伊班人、馬來人和美拉瑙人,他們都對中國來的新移民很友善。

1901年,黃乃裳再從拉惹手中獲得第二批貸款一萬元,用來招募更多福州人前來砂朥越。他把這筆款交給力昌保管。萬料不到,力昌竟然捲逃到台灣去,無法追蹤,命得乃裳處玕極度困難的境地。

為了要補救給力昌捲逃去的巨款,乃裳遂於1920年,又從中國帶了一批移民五百四十名到砂朥越來,然後著手在拉讓河下游地方,設立一間稅關局,向農民及商人徵稅。此舉令得他遭遇到麻煩。他被指未得拉惹的許可,擅自向人民抽稅,隨即遭到縣長逮捕,僥倖,不久即告開釋。他於獲釋之後,向拉惹保證,他代表當地福州人社會借貸的債款,將會如數歸還。可是,後來由於連年收成不佳,農民很難履行還款任務,拉惹終於放棄了收回貸款成命。

1906年,乃裳回到中國,未幾,他得以目睹滿清王朝被推翻,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國宣告成立。當他於離開砂朥越時,把管理詩巫屯墾職務交給美以美教會的美國牧師富雅各動身前,他告訴當地的福州人說:「新珠山(新福州)是我們拓殖的基地,希望永遠銘記為要!」

三、工作果效及其殊榮

黃乃裳在砂朥越期中,領導中國人拓殖農田,增產糧食,利國益民,為北菠羅洲詩巫的開埠功臣。中國人前來砂州屯墾的開山老祖。在他逝世前夕,已獲知福州的同鄉們已在民那丹(1902年),泗里奎(1910年),桑和加奴威(1910年),拉讓與峇南(1920年),加帛(1921年)等地安居樂業了。1925年,第一批福州移民抵達砂朥越第四省民株魯鎮,如今他們已散布到砂朥越的各個角落了。今天,詩巫有一條街道,用黃乃裳命名,永遠記念他建立詩巫的功績。此外,又有一間中學,用他的名字做校名。雖然,黃乃裳在砂朥越僅是居留了六年的光陰,可是他對砂朥越卻發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把最有魄力,勤謹勞苦的民族之一,移殖到砂朥越來,因而長期影響了砂朥越發展與繁榮,誠然可說是砂朥越偉人之一了。

1925年,黃乃裳於回國渡假期中。病逝家鄉閩清,享年七十有八歲。

黃乃裳亦曾在桑梓,與辦學校,推廣教育,熱心傳教。他創辦了小學三十四間。南來砂朥越後,除督導福州移民屯墾農田外,復致力於傳道設教。為砂朥越衛理公會之元勛。為世人所稱道。

要1949年5月,距乃裳逝世已有十二餘年,砂朥越鄉人為其創辦五十年大典,建福州公會所,特辟一樓,立像以記念。崇其功德也。衛理公會,於1960年鑒於五十年來教會發達,福音廣被,發動慶祝,典禮至為隆重,為紀念乃裳功勛,且為其立傳。凡此種種,都是黃乃裳一生的殊榮,為邦國奠下根基,為桑梓人民留下優美的楷模。

附註:本文資料來源:

(一)馬來西亞衛理公會七十五周年紀念刊。

(二)「南鍾」雙月刊第四十三卷第三期。

第八章 我所知道的宋尚節

一、身世及童年的生活

尚節誕生於1901年9月27日,福建莆由鳳跡村;乳名「主恩」,排行第六。父親宋學連,是當時在他家鄉任美以美會宣教士,具有學問根底的人。好學,家中藏書非常豐富,亦任興化福音書院副院長。當尚節已達學齡時,便就讀於教會學校,學名為「尚節」,從此便用這名字。他曾經自己寫自傳書說:「我未出母胎,祂已分別我為聖了。幼年,他跟隨著父親,到處去傳道,趁爸爸閑空時,最愛聽父親說古道今,滔滔不絕地講一些德育的故事。偶而講起他的身世,便格外地聽得津津有味,父親也就越講越出神。有一次父親講自己重生的故事,他進福州神道學校,讀了兩年,只不過是做個時間表的奴隸。到第三年,他快畢業了,他上羅馬和約翰福音兩本書的課業中,得著聖靈的指示,發覺出所有的罪來,就是連埋藏在心中的黑暗,統通被靈光照出來了。當時恰好是十八歲。母親原是不信主的。於生產尚節五哥後不育,便染上大病,醫生和有經驗的人,都勸父親應準備後事。可是因為父親再次懇切禱告。突然,聽見天上有聲音說:「婦人起來,吃你的飯和肉吧!今晚我要賜給你新生命。」她聽過了這呼叫,便驀地里坐起身來,並且喊著說:「請給我飯和肉吃吧!」父親便飛也似地跑去煮飯燒肉,端來給她吃。經過這場大病的媽媽,從此熱心敬拜上帝,同心樂意跟父親同背十字架服事主。

尚節的出生,還是在父母親徹底蒙恩後的事。他在六歲那年,父親任興化福音書院副院長,便在附近的一所小學讀書,每禮拜日有主日學,他很喜歡去參加。主日學班上的老師,教授有方,令得尚節感到很有趣味。事後,尚節回憶說:「我在講道時,常常用來喻解真理的,大部分是取材自當時主日學所聽到的故事。」有一次,他小妹妹,突然因病去世,一家大小,都非常傷心流淚。在尚節小小的頭腦中,便推想了:「人死了要到那裡去?」後來他回憶說:「一直等到他得了新生命的那一天,方才悅然大悟哩!」他九歲時,親眼目睹在興化召開震動全中國的復興會。那一次奮興會的主領人是一位壯年牧師,受聖靈感動,大有能力,無論誰都愛聽。講題是:「橄欖山下客西馬尼園中的耶穌。」他所講的話,一聲聲,一句句,猶如一支的利箭,向每個聽眾的心坎射著。在尚節小小的心靈上,彷彿看見主耶穌被捉時的情景。也恰好像是一幕幕的電影放映在眼前。也好象他的心都快要炸裂地想哭泣了。這次的奮興會,尚節雖還在稚齡,可是他往後的日子裡,能夠順服與犧牲,卻是基於這景象的反應呢!

有一次,父親患病非常沉重,家人都在悲傷中哭泣。母親輕輕地附著尚節右耳朵說:「別哭,趕快替父親的病禱告吧!」於是他便禱告說:「慈悲的上帝啊!求你留下我親愛的爸爸性命,直到養大我成人!我重複地呈獻給上帝用這幾句的祈禱。」一會兒,他父親咽喉里便有喀嗆的聲響,咳出哽噎著的痰,這時塞住在胸頭上的氣也平下來了。還有一次,尚節九歲那年的一個秋天,發高熱奄奄一息,命在旦夕。僥倖,上帝垂聽他的祈禱,立刻見效。這麼一來,尚節便永遠深信,上帝是聽人禱告的上帝,醫活人們疾病的上帝。他在十二歲那年,便幫助父親,做兩三千名信徒的牧師。原來,奮興會過後,他們家鄉的禮拜堂,僅是容納六百人的聚會,一時要建築可容納二、三千人的大禮堂,談何容易。只得想出一個將就的辦法。那裡尚節居然充任一位臨時執事,幫助爸爸按照四鄉信徒的遠近,分配時間做禮拜。每主日上下午,分三次聚會。每次平均五六百人,使得那些從遠處地方來的人,不至失望。因此,除宋學連牧師主領講道外,小小年紀的尚節,便得登上講台講道了。

尚節自小,便具有愛讀書、閱報刊的癖性。他最喜歡的,便是他父親有一間自己的圖書室。除上學或做事外,一有餘暇,便躲到書齋里埋首讀書。他學了父親的榜樣,也天天寫日記。同時因為書刊讀得多了,也就寫文章、翻譯,幫父親編刊物。此外,他也很積極地參與鄉村佈道的工作。平日,他也很喜歡讀聖經,登山禱告等成為他經常的習慣。這優良的癖性和習慣,便是他以後在受高等教育,以及為人做事,得能獲得飛黃騰達與成就,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二、教育背景及其成就

尚節在興化中學讀書,逐年都是成績優異,冠於全校,所有師生都敬愛他。他原計劃要到南京金陵大學升學,惜因姊姊突然逝世而受了挫折。可是,對升學的志氣,卻沒曾消沉。他轉想要到美國去讀大學。有一天便向爸爸提出這意思。登時,宋學連牧師便連連搖頭,表示不贊成說:「不可夢沉沉啊!莫以為我有血汗金錢給你去吃洋墨水出風頭,你不要以為我是誰,不要忘記你爸爸並不是興化縣長,而只是教會一個窮傳道吧了!……」。尚節聽了,當然非常失望。然而他想,地上的爸爸不答應,他還有一位天上的爸爸,可以呼求哩!於是,他便跑到山上,向天父稟告到美國升學的志願,並且他說明出洋留學的目的,是要將來終身事奉主,作傳道的工作。這樣,繼續不斷地禱告,大約有一星期之久,他從西教士手中接到康女士寄給他的一封信說:「她風聞尚節有志出洋升學,因困於經濟不能如願。她深知尚節是好學的青年,所以他願意寫信美國俄亥俄衛斯理大學和他們商量,給他一個免費的學額。她並且答應,在尚節到了美國之後,幫忙他找一個工讀的機會。因為家境實在窮窘,父親做傳道薪金既少,一家兄弟姊妹又眾多,費用浩繁,連路費都沒法籌措。等到父親的一般學生,風聞老師的兒子要出洋留學,大家紛紛借給尚節旅費,或二十,或三十。不多時,赴美川資都已籌足,統計五六百元,不但充足,而且綽有餘裕。於是他便做了一套西裝,並添置一些衣料、鞋祙,決定買楫放洋。動身日期為1919年2月10日同行的還有七位同學。

他到了美國,按址去找衛斯理大學,該校果然保留著他的免費學額,可是他因舉目無親,而這時康女士還逗留在北平未返。住宿大學,每天須交一元美金。他身上只剩六元,如何能夠負擔?後來他禱告上帝;先是在一家布店工作,工資不多。旋改在一家工廠工作,因經理同情他,派他管理製造鍋風的機械,工資每小時一元左右。暑假過去了,尚節凈得六百元,已夠一學期的費用。因他必須半工半讀。後來他要求學校當局讓他所有功課,趕於三年中讀完大學的學分。這願望是達到了,而且在考試後的成績,名列首榜。

大學畢業後,他是不會滿足個人的求知慾。他說過:「在我學業循環沒有停止以前,我的心不會有學欲飽足的一天。」因此他得了學士,想碩士,得了碩士之後又引領望博士學位了。在獲得碩士後,他繼續在化學實驗室研究了1年零9個月,他讀完博士的功課。當尚節榮受博士學位的一天,禮堂點綴得富麗堂皇,花籃堆得象一座小山,汽車塞滿了球場,濟濟一堂的來賓都爭相來跟這博學多才的學人慶賀。

衛斯理大學擁有學生一萬多人,原有國際學生會的組織,因乏人主持,遂至無形停頓。尚節看準這組織,可以加強起來,用分工合作辦法來喚起會員的興趣,使得每人都有服務的機會。活動範圍,有音樂。開音樂晚會並籌募經費。邀請女同學調理烹飪。這個國際會,參加的人,處處有生氣。同時他特別邀請了黑人學生加入,使得這組織黑白合一,撤除去種族的藩籬。這音樂晚會,因為組織好,辦得有聲有色,除去開銷,剩下來的錢,全數撥充國際學生免利貸款基金。這麼一來,全國各報爭相刊登,且大力鼓吹稱讚,尚節大名便名聞全美國。嗣後新聞轉載到歐洲大陸,於是全球便聞名了。

後來歐洲大陸的德國某大學,也就供給獎學金,要尚節到德國一面工作,給予優厚的報酬,一面做高深的研究工作。他雖獲得這樣的殊榮,然而未嘗忘記,當時他從興化要來美國的前夕,向上帝祈禱的話:「上帝啊!求禰讓我到美國求學,我是學成之後要回來為禰傳道!」他不敢違背諾言,他是上帝所痛愛而順從的孩子。他知道:「我就是賺得了全世界,沒有生命,又有什麼用!」他也深知,天上有聲音告訴他:「我要廢棄智慧人的智慧!」他更深知:人算什麼!金錢、名譽、地位,甚至連我們肉身都是上帝所賜的,有一天上帝說:「我要收回你的身體,叫你回天家,什麼人都無法抗拒,就是尊貴如皇帝,也無法再拖延片刻了。尚節深知,上帝的命定旨意是無法違背的!他是一位順服上帝的好僕人哩!

三、目睹異象獻身事主

尚節是普通人,他也是血肉之軀,具有一般人的慾望。他赴美求學,原是向上帝祈求,如獲成功,他是要返國傳道的。這時,有人勸他要傳道,應讀神學。於是他接受了。並且進入協和神學院。可是,不幸得很,他進這神學院不久,便被誤會說他是神經不正常。學院當局硬硬地把他送到瘋人院去,受盡種種的折磨和痛苦,為期193天。於1927年8月30日,得到他最知己的美籍西教士向學院當局擔保出院。當然的,他是求知慾很強的人,眼看協和神學院的許多措施,無法滿足他求知的慾望,諸如他說:「在協和學到的宣道法和解經法是用哲學解經不行了,便用科學來證明,科學不能證明出來的,算他不過是理論上的庽言;最普通是用各人的心理學來做宣道法。在任何科學不能解釋時,我們便提高了嗓子喊幾聲『不可信,不合理』,把一概的真理,輕輕地抹煞了。」筆者想,這便是尚節被學院當局送去紐約瘋人院的理由吧!不過,他在瘋人院的期間,有兩點對他後來的傳道事業是助益的:第一、他有充分的時間在院中休息。第二、他在院中讀完新舊約聖經四十遍。

尚節看見異象:當尚節在美國參加福音隊被邀請到Smithville去佈道,有一晚,住在一位信徒的家中,他似夢非夢地看見一個奇妙的異象。在異象中,他遨遊興化東岩山嶺,那是他在家鄉時,沒有一天不跑上這山嶺。這裡是他往日的祈禱室,面對上帝的地方。無端地走上那山嶺,正在四處瞭望的時候,恍如真地聽見一片凄愴的呼救聲,參雜著山腳下的一泓清溪潺潺流水聲,浮上山嶺而傳入他的耳朵。他眼看著,四面找那凄楚聲音發自何處?終於看到那聲是由那山麓下的溪流所發出的。他一發覺有人溺水中,便奮不顧身,連跌帶沖地要跳下去救人。腳下的奇石崛起,四周荊棘從生,委實找不出一條平坦的道路下得山去。可是,他仍然鼓起勇氣,拚命地掙扎著要下去。好容易,從崎嶇的曲路上,疾藜的包圍中走到山下,已是周身血跡斑斑,可是他一點不覺得痛,是為了救人的緣故。

哦!不好了,小溪的水已逐漸地澎漲成一片汪洋。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沉溺著各種民族,自然的,漂浮在海中的人所發悲哀的呼救聲,也隨之而格外鼎沸了。這一聲音的凄涼,悲慘,任你怎樣的鐵心心腸,也會怦然動其惻隱之心。尚節說:他當時站在水平線上,俯瞰海岸相去甚遠,但海潮還是不停地在洶湧澎湃,要想救海中的人,誠非易易!那愈來愈高的凄楚聲音,愈久愈不易聽,一直到他的手腳失措,口中方才壓出一句禱告之詞說:「上帝呀!我願奉禰的使命,得禰的幫助,去救起那與惡波洶浪在掙扎著的千萬人呀!」

在他禱告後的一剎那,環顧自己,卻變成了一個小孩子,同時發現他自己是個罪犯,全身被金索、金鍵、鐵鑰束縛得緊緊地失卻了自由,他卻仍然想要開步向前走去,結果不但寸步難移,而且更覺得有人把他向後牽動,一步步地退下去,於是他頹然喪志。

突然地,從天邊遠遠地飛來一隻鷹,自遠而近,自近而下,飛近跟前,待定睛一看,方才知道顯得瑰麗炫耀,煞是可驚,又復可喜!

十字架上寫著八個大字「仰望十架,往前奔跑。」墨痕清新,秀色可餐。

轉眼間,十字架翩翩地飛過他頭上,翙翙的聲音,猶如武士在高歌他勝利之歌。登時,他的鎖鏈也都不吹而斷,嘩啦嘩啦地跌落在地上。

這時恢復了自由身,再向前勇往直奔,想找一個萬全的方法,來拯救可憐的海中人。稍不留神,撲通一聲,跌在海潮萬丈的巨濤中央。不由得他不心驚肉跳,因為他甘願與眾人一同溺斃。被海浪捲入渦流,自己知道命在頃刻,便大聲呼籲上帝,接收尚節的靈魂吧!

禱告之後,覺得腳跟著地似的挺身站起,站在那巨鷹飛來的十字架上。那時的十字架,已泊在海中心,好象一塊磁石,能吸引了一般蕩漾在水面的人們,凡漂浮到十字架旁邊來的,沒有一個不被引上十字架的。被吸引者,沒有一個的鐵鏈不斷開的。那十字架橫在海上,慢慢地擴大開來,被救起的人數,也逐漸增多,直到數不過來。

十字架擴展到大海的全面,終於再也看不到海和半點水,欲是成了一片鳥語花香的樂園。正在尚節歡笑雀躍的時候,忽然聽見號筒吹響,十字架的面積所在,頓時改變了一個四時皆春的樂園,每個人都盡情地歡樂歌唱。

上面這個異象,對尚節後來的傳道關係是非常重大的。他懍於上帝的命令和旨意,他順從,他把金錢、學問、名譽,一切的一切,均視如糞土,一心一意遵從上帝的命令來傳道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尚節一向沒有好儀錶,亦乏有待人接物的風度。為人爽直、誠懇、坦白。可是他虛懷若谷,非常謙卑。他雖乏交際手腕,然而心中是誠懇待人。雖常常招人誤會,但他只討上帝的喜悅,而不去理會人們的喜悅。是一個百分之百順從上帝命令的一位好僕人。

這裡有一件事是值得提的:

尚節回憶,他獲得重生之後,曾經有一個素昧生平的人,後來才知道是瑞典人,憑空送他一個地球。他雖接在手中,卻毫不解其意。正在狐疑之際,他心中接到聖靈的指示:上帝叫他為了傳道的緣故,要走遍全球,他這樣說:

「我謝了送地球的人,回到自己的房子,再細看這圓形的球體。漸漸地,這球變幻成長方形,似乎是一個長條的人身,背負著大十字架,頭部有帕勒斯坦字樣,胸部是中國……整個世界都在十字架上的人身上,顯露無遺。遠遠的,隱約看見一些古怪可怕的獸型人類。我眼睛本來近視,所以我貼近些看個詳細,才看清楚那些可怕的人物,原來都是我曾經崇拜,敬仰過的牧師、會督和神學院的大教授們……」

四、傳道的秘訣與原則

尚節除了順從上帝旨意,懍於異象所給他的指示。可是他傳道的方法,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效法的。我們研究尚節傳道所得的結論是:他的秘訣——祈禱,熱切祈禱,仰望聖靈,順從上帝的旨意。他深深知道,他接受上帝的靈,對他啟示,要明白奉獻的真義:「你能背誦保羅達羅馬人書12章1節嗎?」「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他有很堅定不移的座右銘:「我現在是得人心呢?還是要得上帝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這是何等堅強,偉大的意志與毅力!我們眼看許多傳道人,難免要走世界的道路,常常去討人們的喜悅,而忘記應當要討上帝的喜悅。是這樣的傳道人,應向宋博士好好地學習哩!

同時,他傳道還有一個原則。他在某一次,有三五位同學邀他去參加一個奮興會,在講台上講的,卻是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女,她身穿白衣、白裙、白鞋、白褲。尚節記載說:「一會兒,她捧著金邊的聖經,打開來高聲朗讀,讀畢,便請全堂會眾靜默片刻。靜默時,尚節也低頭沉思,覺得會場空氣神聖嚴肅,與平常不同。靜默之後,尚節抬起頭來,心中愉快非常,恍如置身人間天堂。

她的聲音清脆洪亮,講法透徹清楚,把救恩的大道探索無遺。「委婉地宣布天國的奧秘,聲聲地敲著救世的警鐘,高高地舉起基督的十字架。」目中無人的尚節,這時也受了感動,使他的確象「渴鹿一般的心靈」,也獲得一些溪水的的滋潤哩!

最後令得尚節不能忘懷的是,講完以後,跑到台前去痛哭認罪的那些人。其中有偉大的民族領袖;赫赫的政府元老,鼎鼎大名的教會牧師,也都哭得象淚人一般。這情景,的確叫尚節受了極大的感動。可是協和同學們,卻不約而同地捧腹大笑呢!

尚節對這位少女十分佩服,他心裡想:「我真學得她才配做一個神學院的院長或教授呢。最好我們的院長,要謙卑些,跟她學習一點真理,才有資格來擔任院長。換句話說,要是有她那種屬靈的心志、才能,雖則做了道貌岸然的神學院長,可不是和紙糊的人一般的無用而虛偽嗎?」在重生之後,他還說:「只要我有她那種有生命的講道,有能力的祈禱,管它是迷信也吧,感情作用也吧,我都接受,我都願意。」

後來尚節再追述上面的異象時說:「那晚上,是我生命中最值得紀念的靈命生日,我不能忘記!同時我受了主的使命:去向萬民作未世的見證。主說,我改名叫約翰,其用意是這樣的:當日施洗約翰是給主開路修道的先鋒。這個時代,主不久即將再來。在將再來而未來之前,主也要選召先鋒。主再來與初來不同,先鋒不只一人。神召我作先鋒之一,宣傳天國近了,主必快來的消息。」

尚節更肯定地說:「上帝要我在這末世里,也象這女孩子一樣聽不見,看不見,說不出。因為要作上帝僕人的,若不是眼睛完全看不見世界和財利,耳朵聽不見人的譏諷和辱罵,並且人罵我,譏刺我,我若是還口,就不配背十字架跟從主。惟有這雙手,每日要做上帝要我做的工,去完成祂的旨意。願上帝叫我每天的生活,真能對世界看不著,只仰望祂;對一切聲音聽不見,只聽見祂的聲音;對一切逼迫,不還口,只日日宣講福音;但願我的一切舉動,都能顯出主的慈愛;但願我能和保羅一樣,與基督同釘在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這是何等誠懇,迫切而偉大的心聲呀!

五、果實累累

尚節奉上帝的選召,他堅守諾言,他屢見異象,他追求高深教育,來為傳道之用。其腳蹤所至,遍及中國好多省份。雖窮鄉僻壤,他都無遠弗屆。他又一而再,再而三,輪番來往於閩南與南洋,以及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佈道、培靈、查經、訓練、造就兼而有之。他只知為上帝工作,而不知有勞苦、疾病。受人辱罵、驅逐,甚至受性命之威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凡此種種,他都忍受了並且一概置之度外。他以使徒保羅自居。對耶穌基督,至死盡忠。對傳道,救人靈魂,不但克盡厥職,甚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同時,他自己知道,他不善交際,為人耿直,動輒得罪人。講道時,有翻譯不好的,彈琴的,快慢不如他意的,便光起火來,立刻趕他們下台。所以他遇到身罹病患時,便會很謙卑地說:「這是上帝在管教我,我常常發脾氣,罵人,趕走人。這是上帝在責罰我。」

尚節在台上講道時,往往到緊要關頭,便突然指向在座的某方向說:「某某人犯了什麼罪,應該悔改,某某人行為不好,應當認罪。諸如此類,的確使得在場參加的人,下不了台,無地自容。其實,他並不認得某某人,更不知道他是來自何方。他如此公開揭發,公開指責,我們無法解釋,惟有像是某作家說:「神人宋尚節!」上帝的靈在他心中,主的靈在引導他如是而已。也就因為他在台上公開指摘,公開怒罵,也的確招致了很多的麻煩。有的人心有不甘,胸中憤怒,採取行動,罵他,要打他,甚至欲置之死地而後快,處處可見,隨時都會發生。幸賴上帝權能的手保護他,每次都化險為夷,安然地逃過難關。可是,那些被他公開指摘,叫名責罵人的,卻大都在事後認罪悔改的,成為好信徒,優秀的傳道人,教會主要的工作人員,比比皆是。他自福建本省,開始傳道,後來受邀請到潮汕、上海、蘇浙、江西、山東、東三省、寧夏、蒙古、新疆、湖南、廣東、廣西、平津。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到南洋的星馬、印尼、中南半島、菲律賓。亦於日人嚴密監視下,來到台灣佈道。引領了好多萬的迷羊來信耶穌,為基督精兵,為教會做了堅固的柱石。現在還在向前邁進的菲律賓中華基督教會佈道團,旅菲中華基督教會,星洲佈道團,新加坡金練靈修院,梹城佈道團,每年一度星馬基督徒的守望台聚會等,便是尚節當日南來佈道所結的果實,至今還在繁榮滋長哩!

六、我所目睹過的事實

筆者於1934年,廈門大學即將畢業,跟家母約好,由廈門港渡海到鼓浪嶼參加七晝夜的尚節培靈佈道會,自清晨7點多至晚9點多。在英華書院足球場,臨時搭蓋的露天會場去聽道。會眾坐的排椅,是用極簡陋的小竹板扎搭的,每排約可坐五六人。這7天7夜的聚會,計算起來大約有7千人。自清早至晚上散場,所有男婦老少,均靜坐在這竹板長椅上。大家把座位佔得緊緊牢牢,不敢輕易離座。7天之中,均屬如此。因為前來聽道的人,太多了,一有離座,便馬上被人佔去。早晚三餐,大家也就在會場胡亂地吃些大餅和油條。何以這次鼓浪嶼的聚會,會這樣擁擠?據說,尚節先在對廈門佈道會,曾經有人惡意散布謠言說:他在聚會時,曾有妖言惑眾之類的話,治安當局以職責悠關,便下令驅逐離境。因此乃將佈道會移到對海的鼓浪嶼聚會。在這七日七夜聚會中,尚節一登台,既不修邊幅,人又矮小,穿著一掛籃布長衫,足登布鞋,頭髮又顯得荒亂,僅是雙目耿耿發光;臉無笑容,遠遠望去,猶如演大戲的小丑。那裡象是一位化學博士,當日偉大的傳道人、佈道家,當他一開口,盡講一套興化國語,發聲又是沙啞,講道像是費盡吃奶的力量,把肚子里的聲音,很費力地大聲喊出來。然而,他越講越動聽,越講越有能力。不但如此,還象具有磁鐵般的,能夠吸引七千聽眾,大家從清早到晚上,會場中從來未聞有吵雜聲,或交頭接耳的現象。大家真真是全神貫注在聽。他便愈講愈起勁,自朝至暮,了無倦容。不過,遠遠望去,他那條藍布長衫已是濕淋淋的了。相信每天不曉得要換掉多少件布長衫哩。尚節講道最喜歡,每每夾上他自編的短歌,其中他最愛唱的一首,同時也是所有男婦老少所歡迎的一首: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

我眾罪都洗清潔,唯靠耶穌寶血!

不但字義切當,就是音調,節奏都很吻合。嗣後閩南許多教會的聚會,也都採用尚節短歌集,歷久不衰。在講道中,用這種短歌,即可調節會眾的長久注意力,同時還能夠減少尚節自己的疲勞。說不定,他因唱這類短歌,更能夠增進他講章的意境與能力哩!現在中國國內,南洋好多佈道會,也大都採用這唱短歌的方法,用意殊善。

當尚節講道達到最高潮時,是叫人悔罪,他譴責罪惡,聲嘶力竭,毫不留餘地,當場指向場中某個角落說:某地方、某牧師、某傳道、某長老…侵吞教會公款、行姦淫……等,諸如此類的罪行。同時還當場命令受指責的人,要當眾企立,讓大家認認廬山真面目。身受者,真是羞恥已極,無地自容,不期然而然地無法抗拒地企立,痛哭流淚。受譴責的人,往往認罪悔改,重新做人。嗣後還做了很好的傳道人和有益於教會的聖工哩!批評尚節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固有人哉。不過,他這「當頭棒喝」,的確收效很大。會場中七千會眾,沒曾有一人知道那一位是如此罪大惡極的罪犯,就是身受者本人,在還沒被突如其來的棒喝,也沒曾料到會當場挂彩!所以我前面說過,有人說:神人宋尚節!

這佈道會最後一晚是為病人祈禱。我目睹許多男婦老幼的患者,有的自己慢步進入會場,有的由親友扶持而入。甚至有些還用擔架抬人的。這晚不講道,專門為病人禱告。開始時是為全體會眾祈禱,接著的是個別為病人按手禱告。不多久,那些患者,曾幾何時,一個個,臉露笑容地離開會場回家去了。劉翼凌先生在他著的「宋尚節傳」這樣記載:「南宿州有一個癱子,眼睛獃滯,手不能動,足不能立,人抬他到尚節那裡聽道,會後尚節叫他認罪,他先認出做盜賊的罪,手就會動了;認出殺人的罪,眼睛又會動了;再認所有的罪,就居然會站立起來。」

1979年8月30日

第九章 終身獻身華人教育與宣道的安禮遜

一、父親是中國國父的救星

19世紀下半葉,正當英國國運最與盛的時期。禮遜誕生於1876年7月18日的倫敦郊外景勝頓地方的一個虔誠基督徒的家庭。祖父是長老會的長老。外祖父是英國國教的牧師。外祖父是先祖即是德羅齊達伯爵五世。後來禮遜的舅父繼承了伯爵的封號,母親也榮膺了伯爵女兒的地位。他的家譜,上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以至征服者威廉哩!

1896年10月11日,星期天早上十點多鐘,倫敦市正籠罩在濃霧的街上;一個短髮留有兩撇短須的中國人,離開了他所住宿的旅社,在街頭漫步。看樣子,年紀輕輕,身上穿了剛剛裁好的西裝,俊秀而端莊的臉上,目光炯炯。一望而知,他是以倫敦,這陌生的街景吸引了他的好奇。可是異地漂泊的情懷,使得他心情沉重。他看看手錶,已是十點半了。他不自覺地腳步,向覃文省街四十六號走去。他曉得,他的老師康德黎博士夫婦正在等著他一同到教堂去做禮拜。

當他抬起頭來,再次端詳四周的街景,前面走來了一個留有長辮子,身穿華服的人,用華語問他:「請問你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這時中山先生答:「我是中國人。」那人再問:「你是那一省人?」他答:「我是廣東人。」那人便改用廣東話跟他很親熱地交談。一會兒,又遇到兩位華人,大家很熱情地請他到家中去坐談。正在推拉之間,已經來到一幢房屋門前,當房門大開,他左右兩人,立刻把他挾持進去。裡面早有一位鬚髮皆白的英國紳士在等著他。這時他便慢吞吞地對中山先生說:「這裡是大清使館,你到這裡,就等於到中國。我們知道,你便是朝廷緝捕的要犯孫文,我奉命把你留在此,等候朝廷處置的命令。」

禮遜父親,羅伯爵士,這時擔任了倫敦警局的副總警監,兼蘇格蘭場總長。當他聽得中山先生的老師康德黎博士和孟生博士的熱心奔走營救這位中國革命青年,於是便巧妙地運用他的職權,立刻派警探監視清使館,以防止中山先生被偷運反華,然後積極設法營救。終於同年10月23日下午4時半,把孫文從囚禁的清廷使館搭救出來。中山先生在倫敦蒙難12天,至此吉人天相,獲得自由。據孫先生後來回憶這段經驗豐富說:「當他在絕望的時候,他想到上帝,想到祂的能力和慈愛,不禁痛心懺悔,懇切祈禱。自那一時刻起,他確知上帝垂聽了他的祈禱,他勇敢地挺起胸膛對天而禱:「上帝啊!求禰再給我一次奮鬥的機會。」

二、從小立志獻身中國

禮遜最初中國感到興趣,是他在八歲那年,那時正是他在愛爾蘭渡假的一個夏季,最年輕的姑母凡妮帶他去聽一位內地會宣教士講道,這位宣教士是母親的遠堂表弟,他說起中國的需要和在華的機會,言詞是那麼懇切動聽,居然在年幼的禮遜想像中激起了強烈的興趣,令得他在此後的求學期間,從未忘懷那遼遠的中國。禮遜少年英俊,象他的兄弟們一樣,在學校里,是一位運動健將。在中學時期已經是校際足球隊和棒球隊的隊長,以後身材又高達不平凡的六尺二寸的高度。

在大學中,他是一位熱心的基督徒。1894年,他十八歲那年,進入劍橋大學的賓勿洛克學院,其時哥哥已經是大學三一學院的第三年,他得以和哥哥最要好的朋友交遊,他們都是一般很好的基督徒,那正是劍橋大學院際基督徒團契鼎盛的時期。禮拜天早上,他參加長老會崇拜,中午參加查經班,晚上又有基督徒團契佈道會,他也儘可能參加每天的祈禱會。團契有一個由四位委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他在大學第三年即任該會的委員兼司庫。

廿歲那年,他和弟弟格拉罕同赴利物浦的海外宣道大會,講道的有約翰慕迪博士和另外幾位聞名的教會領袖。他們很受感動,弟弟便決定了一生從事海外宣教工作。翌年,為主工作的呼聲已經明顯了。1898年,他進劍橋大學的衛斯敏士學院,從事神學的訓練。同班的八位要好的朋友,於離開學校後,都擔任了海外的宣教事業,其中一位到土耳其去,三位到中國,禮遜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衛斯敏士學院最後的一個學期里,泉州的文高能牧師返英渡假,他向這般年表人懇切到中國需要他們。他在和禮遜的個別談話中,特彆強調泉州需要一所基督學校,那裡的牧師們曾經虔誠地為這件事禱告,求神差遣擔任這項工作的人。1900年,母親的一位堂史弟連同妻子和一個小孩,在義和團的事件統通被殺掉。這件事的確激起了年表的禮遜,對中國的工作的無窮興趣。當時有兩個地方來函聘請他到英國波恩第斯和印度孟買去工作。可是他向主呼叫:「主啊!你要我做什麼?」不多久,他推卻上面兩地的聘請,毅然要到中國泉州來。

1902年11月,禮遜被按立牧師後,即啟程前來中國,翌年正月到了廈門和麥魏梧牧師同住鼓浪嶼。恰好這時英華書院校長出缺,他被邀請任代理校長。越年5月,洪顯理到任,禮遜便動身到泉州去。

三、兩位少校,拔刀相助

時當1911年,中國革命怒潮在澎湃中泉州城,不幸發生了軍火庫爆炸,城防司令官需款孔急,要把軍火庫廉價賣掉,居民都說:「因為軍火庫錯誤炸死好多青年志士,說不定死者的幽靈還在那廢墟上盤桓哩!」由於此,便根本沒人要這塊土地。於是禮遜便用非常便宜的價錢二千一百元(合當時二百四十鎊)購得約三英畝在泉州城裡的美地,後來成為培元壯麗校園的核心。

有了校地,禮遜便進行向差會請款一千鎊來建築。1912年,有一位名叫陶生少校聞知此事,首先慨捐三大量鎊,其餘七百鎊便由差會負擔。原來禮遜在神學畢業後,應漢森博士邀請在他們馬利芝文教會,每月講道一次。有一位聖公會會友,陶生少校夫人很喜歡聽漢森博士講道,這天早上剛好是輪到禮遜講道,少校夫人帶著女兒前來聽道,卻是聽到禮遜所的。當天晚上少校夫人便寫了一封信給禮遜的母親,非常誇獎他。後來對培元的發展具有很大貢獻的羅勵仁先生能夠來泉州,便是由這位少校所資助而成的。

勵仁先生在劍橋大學研究古典文學和哲學,獲得榮譽文學士學位。他原屬衛理公理,卻樂意改歸長老會,並且被按立長老。他成為差會在閩南的宣教士中傑出的漢學者。除了在培元的工作外,還做了許多教會的聖工。經常跋涉作旅行佈道。他能講一口很流利的中國語,向泉州一帶政府官員宣道,成為他主要工作之一。勵仁先生,當時便是由陶生少校,除捐培元建校基金外,復捐出二百鎊讓他得以來泉州工作。陶少校原答應支持羅先生五年,後來竟然一直付了十一年之久。

這時禮遜和文高能牧師,都覺得有為聖經書院蓋一所房子的必要,需款為三百鎊。兩人為這件事祈禱後,文牧師即函告一位友人,得到他認捐一百五十鎊。禮遜也寫一封信給愛斯理少校,因為他在一年多年曾經向禮遜表示樂意幫助在華事工,可是始終未得複信。禮遜於1912年自費返英和母親同住克斯威維克的一家旅館一星期,少校恰巧也住在同一旅館。雖然天天晤談,他卻未曾提起禮遜給他的信。當少校要離開克斯威維克的那天,適值天下大雨,禮遜和母親只好改變游湖計劃,而決定送少校到車站去。在旅館出發的送客車上,禮遜正擠在少校身邊的座位,少校忽然問起:「一兩年前,你不是來信說起需要三日鎊做聖經書院的用處嗎?」禮遜答:「是有這回事,但是已經捐到二百鎊了。」「啊!可能你還需要三百鎊哩,也許還有別的用途呢!」他又問,「聘請一個在中國做事一年需要多少鎊?」答:「一年需要二百鎊。」「我的妻子和我都樂意在這件事情上幫忙呢!」到了車站,少校立刻由送客車走進候車室,出來時手中拿著一張五百鎊的支票給禮遜說:「三百鎊給聖經書院,其餘二百鎊可以聘請一位新人,這次我總算沒有忘記這件事,是嗎?」請到的新人,就是溫德禧先生。過了幾天,少校來禮遜庽所,禮遜說:他從那三百鎊中提出五千鎊做溫先生的治裝和旅費,少校卻回答說:款項自然是任憑你使用的,不過現在就從那整數中提用一部分,似乎可惜點。他便另外使出五十鎊來。

愛斯理少校給培元的更大幫助,還是在以後的歲月里。1916年,禮遜重返英國渡假,正值第一次大戰期間,只好走繞道南非好望角這漫長的海道,能夠留在英國的時間很是短促;臨行返中國的前一天,行裝還沒有整理好,少校邀請他和妹妹一同午餐。道別的時候,少校忽然說:「可是,我還有幾句話相和你說呢,把你我之間的事情做一個長久的安排,比較妥善些,是不是?」他建議由他捐出五千鎊做培元的基金,年利五巴仙。接著又說:「另外給現金一千鎊,有什麼用處嗎?」查這五千鎊的基金,現在還一直由差會保管,可是培元在現狀下,不能動用它。少校和他夫人這樣地熱愛華人教育,將永被人們所追念書。

溫德禧先生是牛津大學榮譽理學士,任職培無十三年,擔任化學和物理,很能幹地參加學校生活各方面,對培元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聖經學院的師生人數逐年增加。1926年,已有學生二十名。它為閩南教會培養了許多宣教士。就是前來星馬教會任職的,已有二三十位。連任長老大會會正八年之久的呂天亮牧師,便是這聖經學院的畢業生。

培元的校訓是:「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務的」,演釋出來便是:「求學應該是追求真理,得到真理一個人的思想和能力,甚至整個人生都可獲得解救;而一個解救了的人生應該用於為人群服務。」禮遜先生的偉大基督徒人格,就是這校訓的表現,所以能夠感人至深。

其後,1918年差會派禮遜到馬來亞的柔佛考察,在短短的幾個星期中,禮遜獲得中國友人捐贈培無叻幣八千元。除了建築那所壯麗的菲律賓樓之外,還拔出一部分資助培英女校增辦中學。永春的育賢學校也分得款項擴建新校舍。惠安的一所教會學校(筆者按是時化學校)也得到資助。1920年,他又南渡爪哇。他以一個英國人,而獻身於華人教育事業,其崇高人格到處受人敬佩。所以足跡所至,僑胞慷慨解囊,捐款達十二萬荷盾。爪哇泗水黃仲涵和許漢智兩位先生,亦各捐荷幣兩萬盾,時值約為美金各一萬餘元。所有捐款人,其中九十巴仙竟然是非基督徒呢!

四、晚年致力星馬宣道

禮遜壯年來華,在福建興辦學校,作育華人子弟,數以萬計。他常常跟一般年表人說:「這學校是你們年表人的,要繼續發展,應當從學校出來的學生來擔任。教學和行政,也都應當由校友們來負責。1931年,禮遜年屆五十五歲,英國差會徵得他同意,調派到馬來亞來宣道。行前,因為他已經有了周詳的計劃和準備。於是便很輕鬆地離開了泉州,轉移陣地到馬來亞來。

初來馬期間,便在柔佛州的哥打丁宜。經過他一番慘淡經營,於1940年,已經能夠在該地經常聚會禮拜。後來,他找到一所適當的房子,地主索價十一萬二千元,他便用自己私人的儲蓄金加上向銀行和朋友的借款,湊足金額購買下來。除了用做崇拜聚會外,還有店面出租入息,年得二鎊。其後在安息天家時,便把這產業捐贈基督教星馬長老大會。

後來,在豐盛港設教,是得到該地中華總會會長陳君的大力支持。陳君因感於禮遜的獻身中國教育與宣道而信主的。他曾經有一次親自到新加坡迎接禮孫牧師到豐盛港家中。當晚在他家中聚會,請禮遜牧師講道。接著,陳君起立舉起右臂說:「我的妻啊!我的兒子啊!朋友們!好久以來,我的內心要信奉基督,今天我便下決心做基督徒了!」他復誠誠懇懇地力勸親友們都要面對基督的號召。陳君就在豐盛港市區,布置一所崇拜的地方,長老會也派了一位專任的傳道在那裡工作。傳道的薪金,一半是由陳君負擔。

柔佛州的笨珍經過禮遜於多次訪問後,在1933年開始經常的崇拜聚會。後來,人數不斷增加,便自已建築了禮拜堂,這便是長老會的笨珍樂恩堂會。

1939,禮遜牧師和呂天亮牧師聯袂到吉蘭首府哥踏峇汝視察之後,也在那裡設立了教會,是為吉蘭丹長老教會。1940年,他和呂牧師又在離該城百英里的丁加樓長老教會。

在星馬期間,他仍然沒曾忘記年青人的教育事業。新加坡嘉東俊源學校得能有今日發展的規模,便是禮遜牧師大力贊助的。他曾經有原來的該校小學英文部覓地擴建,並為之捐款建築禮堂。後來既獲得胡文虎、文豹兄弟的捐助,完成擴建計劃。又獲得政府的補助。然而,當時政府的條件是:要教會應該為女學生們設立學校,禮遜牧師便又為此事奔波。這次得到李光前先生的慨允資助,把這所英文女校命名為「國專」,以紀念李先生的先翁。

五、終身不娶與兒童為伍

禮遜牧師,獻身華人教育及宣道事業,數十年如一日,終身不娶,好象婦女們對他都沒有緣分。他溫和、謙遜、和靄可親。待人接物誠懇、熱情,一生所有動作和談吐,莫不帶有幽默感和滑稽性。特別跟孩子們非常合得來。在他步上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在教會工作是減少了。可是他一樣對孩子們的工作,仍然繼續著。他日以與一般兒童玩耍,引為是無上快樂的事。難怪他終其一生而不婚娶。晚年自馬來亞移居新加坡嘉東地方,經常兩隻大褲袋中,裝滿了金屬玩具和聖經故事、畫片等,坐著巴士到各處分送給小朋友們,跟他們打交道。講福音故事給他們聽。整個星島,大部分的地方,都有他老人家的腳蹤哩!他生前最後兩年,移居馬來亞麻坡,從那兒,以至鄰近各村莊,均繼續分送玩具和聖經故事畫片等給小朋友們,樂此不疲。一直到他生命的盡頭。聽說距他病危不起的前一星期,還是一天再次;坐上培元校友饋贈他的一輛小汽車,到各處找小朋友。他於1959年十二月二日,安返天家,遺體安葬於星洲後港基督教墳場,享年八十有三。

六、與我的一段淵源

約當1925年,筆者在鼓浪嶼福民高小畢業,因慕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中學,便婉轉違拗慈母之命,不到泉州培元而改行投考集美中學,幸而考取,便進入該校就讀。想不到越年學生鬧風潮、罷課,風起雲湧。比較年長的學生組織糾察隊,把守教室、禮堂和交通要道碼頭,嚴禁所有學生返家。眼看,有些學生因思家心切,星夜偷偷離開宿舍摸黑匍行到碼頭,卻被糾察抓回者。當時我年紀尚少,不敢造次。在爭執不決之間,獨資創辦人兼校主陳嘉先生,從新加坡電達集美學校當局,斬釘截鐵地說:「絕不讓葉淵校長辭職,寧可把所有各級學校!」於是,集美各校全部停課。筆者便跟數千同學星散,趕返鼓浪嶼家中休息。這時家母目睹我無書可讀,便把舊事重提並親自護送我到泉州,進入培元中學做揷班生,正式接受基督教學府的教育。經過一學期之後,放假返家。有一天禮遜先生突然到我家相訪,並勸我返培中僅僅一學期跟他見面很少,說不定他還不大認識我,何以會親自出馬,屈駕到舍下來看我,又如此優沃條件待我。無他,這是他虛懷若谷謙卑,愛才若赤。當然,也許我在培中的一學期考試成績優越,又先父生前在惠安擔任牧會,著有勞績,而在職身故。然而,可恨之至!我當時竟然眛於什麼新青年、新思想、新潮流,認為集美中學才是一所跟得上時代的學府,而忍心地不認抬舉,竟然拒絕再返培中。迄今思之〇


推薦閱讀:

太極拳歷史
歷史上的四次收復台灣
李敖:忘了我是誰
俄土恩怨:歷史沉默著繼續
西夏歷史:蒙滅西夏之戰過程及結果

TAG:歷史 | 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