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湯編輯

本詞條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名詞術語成果轉化與規範推廣項目提供內容 。蔥豉桔梗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具有辛涼解表,清熱瀉火之功效。主治風溫、風熱初起。頭痛身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痛,心煩口渴,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出處
《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
功用
辛涼解表,清熱瀉火
分類
辛涼解表劑

目錄

  1. 1歌訣
  2. 2組成
  3. 3用法
  4. 4功用
  1. 5主治
  2. 6方義
  3. 7運用
  4. 8加減化裁
  1. 9使用注意
  2. 10附註

歌訣蔥豉桔梗薄荷翹,山梔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表嗽咽痛,風濕初起此方療。組成鮮蔥白三枚至五枚(6-9g),苦桔梗一錢至一錢半(3-4.5g),焦山梔二錢至三錢(6-9g),淡豆豉三錢至五錢(9-15g),蘇薄荷一錢至一錢半(3-4.5g),青連翹一錢半至二錢(4.5-6g),生甘草六分至八分(2-2.5g),鮮淡竹葉三十片(3g)。用法水煎服。功用辛涼解表,清熱瀉火。主治風溫、風熱初起。頭痛身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痛,心煩口渴,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方義方中以《肘後方》蔥豉湯(蔥白、淡豆豉)解表散寒。運用本方以頭痛身熱、口渴、微惡風寒、脈浮數為辨證要點。現代常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加減化裁咽阻喉痛,加紫金錠二粒(磨沖)、大青葉三錢;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殼二錢,白蔻末八分(沖);發疹,加蟬衣十二隻,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錢;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錢,廣橘紅一錢半;鼻衄,加生側柏葉四錢、鮮茅根五十支(去衣);熱盛化火,加條芩二錢,綠豆二兩煎藥;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錢,知母四錢。使用注意只適合風溫初起時用。附註附方 葛根解肌湯組成:葛根12g,芍藥6g,麻黃、大青、炙甘草、黃芩、石膏、桂枝各3g,大棗4枚。功用:解肌清熱,發表散邪。主治:傷寒,時氣,溫病初起者。出處:《肘後備急方》[1-2]

參考資料
  • 1.彭懷仁.《中醫方劑大辭典 第十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
  • 2.孫世發.《呼吸內科頑症金方》:科技文獻出版社,2006年
  • 蔥豉桔梗湯分享到:Note:以下內容為諸多中醫藥網管理員整理的關於方劑的資料介紹,其中包含方劑蔥豉桔梗湯的組成、功能主治及使用方法等信息,其內容僅供中醫學愛好者參考與學習,配藥及使用該方劑請遵循醫生的指導。

    【方劑名稱】:
    蔥豉桔梗湯
    【方劑出處】:
    《重訂通俗傷寒論》
    【方劑歌訣】:
    蔥豉桔梗山梔翹,薄荷竹葉甘草饒;風溫身熱咳咽痛,疏風清肺症可消。
    【方解】:
    方中蔥白、豆豉解肌發表,疏風散邪為君;  薄荷、桔梗散風清熱,連翹、山梔清熱解毒為臣;  甘草合連翹、山梔以利咽,淡竹葉清心除煩,共為佐使。  諸葯合用,共奏辛涼解表,疏風清熱之功。
    【配方組成】:
    鮮蔥白10克,苦桔梗5克,淡豆豉15克,焦山梔9克,薄荷葉5克,連翹6克,甘草3克,鮮淡竹葉12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風溫初期。證見頭痛身熱,微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咽干,心煩口渴,舌尖紅赤,苔薄白,脈浮數的患者。
    【臨床應用】:
      感冒、流行性感冒見上述癥狀者

    推薦閱讀:

    東北特色鹹菜「桔梗」是什麼原料做的?
    夏花嫣然 -- 桔梗
    桔梗
    桔梗如何種植?

    TAG:桔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