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管子》·《道德經》哲學思想比較

摘要:《易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原生態的母體——生育了「天人合一」思想;《管子》則在前人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天常」和「天道」的概念——與諸子共同養育了「天人合一」思想;《道德經》深化了「天 人 合 一 」 的 觀 念 使其 達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峰 —— 培育了「天人合一」思想。比 較 經 典 解 讀 ,給 人 以 無 限 啟 迪 。關鍵詞:《易經》《管子》《道德經》天人合一比較 啟迪黃皮膚的炎黃子孫生長的這片黃土地上,不僅能生長出全球四分之一的黃種人,還能生長出唯一具有歷史延續性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華夏文明。西人曾驚羨不已,認為神奇的中國不僅人人會讀書,連猴子也會讀書。此說雖然有點喜劇,但華夏播種文明的大師歷代輩出,傳播文明的經典燦若星辰,卻是不爭的事實。《易經》、《管子》、《道德經》就是其中的三部經典,它們擬或是華夏文明長河的源頭,博大乎精深乎,解讀者或吞吐日月或精雕細刻,精彩紛呈,愚拜讀敬選思考反覆比較,似乎又發現點什麼——有機論的整體思想,是《易經》「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態不少學者認為,從一定意義上說,《易經》是總結我國古人經驗和智慧的百科全書,它對中國哲學與文化的影響至深至遠,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國哲學發展的方向。它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母胎,其後二千多年的中國哲學,特別是作為中國哲學根本問題的「天人合一」,就是從這一母胎中孕育成長起來的。從方法論看,《易經》屬於經驗綜合型思維,不是邏輯演繹思維,是在觀察實際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不是在某種假設推導中形成的。它的思維方法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不是單一的或直線式的。但這並不是說,它沒有一個基本的思想模式,正好相反,它確有一個穩定而基本的思想模式,它就是原始的「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心理學家榮格對於《易經》思維給予極高評價,並把它命名為「同步原理」思維。他說:「《易經》中的科學根據不是因果原理,而是一種我們不熟悉因而迄今尚未命名的原理,我曾試圖把它命名為同步原理。」「這種根據同步原理的思維,在《易經》中達到了高峰,是中國人總的思維方式的最純粹的表現。」(《心理學與文學》三聯書店1987年版)榮格把《易經》同西方傳統思維進行了比較,發現它不同於西方的因果思維,它不是線性的,而是「集合」的,不是歷時性的,而是「共時性」的。他所說的「同步」,就是指各種聯繫處在「相對共時性」中,在這樣的聯繫中,時間不是一種抽象,而是一個具體的「閉聯集合體」,「它具有這樣一些性質和條件,能夠以一種非因果的平行對應方式,在不同的地點同時表現出來」(《心理學與文學》)。榮格的發現在文化學和思維科學上是有意義的,他的解釋也有相當說服力。《易經》的符號系統帶有很大的神奇性,使後人和當代人不斷進行推測和研究,後來的象數學就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從《易經》和象數學中並沒有發展出真正意義上的數學,而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天人之學」。其原因就在於,《易經》中的「數」,始終沒有同「象」分離,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而《易經》中的「象」,不是別的,就是意象,即代表某種物象,並且隱含著某種意義。它的基本要素是--(陰)—(陽)二爻,二者的不同排列組合,便構成六十四卦,這同生物的基因排列組合相暗合。《易經》的意義世界主要是由卦、爻辭表現出來的,除了它的預卜吉凶的原始意義之外,其中更深刻的意義則是生命意義,《易經》最關心的是人類與自然界的生命現象,而不是其他。它把人與自然界統一起來,並在統一中尋求生命的意義和規律。《易經》卦、爻辭所提出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人類生命為何產生、發展和實現的問題。在它看來,生命來源於自然界,並且一刻也沒有脫離自然界,二者處在相互感應、相互作用的統一過程之中,是一個雙向交流的有機整體。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與自然界和人類的生命有關,每一卦中的--(陰)—(陽)二爻,便是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在《易經》中沒有任何一卦是只講物象而與人的生命無關的,也沒有任何一卦是只講人的活動而與自然無關的。不管某卦所指示的物象是什麼,其實際意義都是講「天人關係」的,這種關係是以生命現象與生命活動為其軸心的。這就是《易經》的天人之學。按照這種思維,天人是合一的,但並不都是神秘的,也不是沒有任何規律的「互滲律」。比如乾卦,從初爻到六爻,自下而上是講龍由「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到「亢龍有悔」的整個過程,同時都一一對應地包含著人的生命活動所應遵循的規則及意義。這種寓意或隱含的意義,說明人和自然界的生命過程具體有內在統一性。無論從符號形式或是從卦、爻辭看,《易經》都是表現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和變化,但是,最基本的關係是天人關係,最基本的變化是生命變化。無論何卦,也無論何爻,都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表現出天與人之間的有機聯繫及生命過程,整個《易經》六十四卦,及其三百八十四爻,便構成「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成為中國哲學「天人合一」論的源頭。在這一整體中,自然界是一個不斷變化著的生命過程,人則是這一過程的生命主體。人與自然界在雙向交流和互相感應的過程中,既是互相對應的,又是和諧統一的。這種和諧,就是生命的重要原則。因此,從根本上講《易經》思想不是本體論的,而是整體論的,不是機械論的,而是生機論的。這種有機論的整體思想,正是《易經》「天人合一」論的最初形態。管子在前人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天常」、「天道」的概念管子(?~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謚號敬,故又稱敬仲。穎上(今安徽穎上縣)人。輔佐齊桓公執政達40年,使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在客觀上保護和發展了華夏文明。管仲一生主要從事政治活動,但為了論政和推行其革新的主張,從天道觀和人道觀上發表了不少言論,並且多有建樹,著有《管子》。自西周以來,中國哲學在天道觀上具體討論了陰陽、五行以及「物生有兩」等問題,但尚未把「天道」作為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側面而明確地提出來。管子在前人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天常」、「天道」的概念,表明他的哲學思維與哲學理論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管子·形勢》曰: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春秋冬夏不更其節,古今一也。《形勢解》對此有一個解釋:「天覆萬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故天不失其常,則寒暑得其時,日月星辰得其序」。這裡所謂「天常」,就是天氣天象變化中那種守恆不變的東西。如二分二至的時節,星次出沒的時間與方位,古代現代都是如此。這樣,「天常」實際講的是天氣、天象的規律性,「常」已經是一個哲學概念。後來老子的「知常曰明」和荀子的「天行有常」,由此已經看到其思想苗頭。那麼「天常」到底是什麼呢?那個守恆不變的東西是什麼呢?管子用陰陽概念來說明:春秋冬夏,陰陽之推移也;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作用)也;日夜之易,陰陽之化也。然則陰陽正矣。雖不正,有餘不可損,不足不可益。天也,莫之能損益也。(《管子·乘馬》〉按管子的思想,那個守恆不變的東西就是陰陽,這個觀念明顯是從《周易》繼承下來的。「陰陽正矣」,「正」猶曰「常」。管子沒有把「常」絕對化,比方,寒暑節氣有提前錯後的現象,星次出沒也有提前錯後的現象,這就是所謂「有餘」或「不足」。但即使如此,那也是「天」自身在變化中所發生,「天」自身可以有損益,人卻不能去損益。這說明「天之常」與「天之變」都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管子所謂「天」,不是主宰之天,而是自然之天。他強調天的客觀性,並不否定人的作用,而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人的作用。《形勢》篇曰:「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天之所助,雖小必大;天之所違,雖成必敗。順天者有其功,逆天者懷其凶,不可復振也。」在《版法》篇中他更明確地提出「法天象地」的口號:「法天合德,象地無親,參於日月,伍於四時。」天地「無私無欲」人君也應該無偏無私。日月普照大地,人君也應該有廣闊的度量。在這裡,我們又看到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苗頭。管子的「天常」與「地則」相對,其實「則」猶「常」也,「地則」只是「天常」的一種具體表現。除了「天常」之外,管子還建構了「天道」這個概念,它面對天地萬物和整個自然界,可以更準確地闡明管子的天道觀。管子指出: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雖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釋之。藏之無形,天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觀之往。萬物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管子·形勢》)齊桓公「欲王天下」,是一種政治活動。但在管子看來,最根本的是要把握「天之道」。把握了「天之道」,會自然而然地「王天下」。違背了「天之道」,即使有了王權也保不住。他告訴人們,天道的作用是不知不覺的,天道的存在是無形無象的。但是,人可以從察古知今、觀往知來中「知天」而「得道」。天下萬物各有差異,但「異趣而同歸」,都由「天道」來支配。古往今來,「天道」之「常」是一貫的、相同的。中 國 文化 「天 人 合一」 的 觀 念, 到 老 子 已達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峰老子 的 《道 德 經 》 完 整 地 建 立 了一 套 治 人 事 天 的 學 說 。 在 入 世 的層 面 上, 老 子 與 孔子似 乎 都 追 求 修身 、 齊家 、 治 國 、 平 天 下 之 道 , 然 而 , 老 子 的 入 世 之 道 , 卻 是 從大自 然 中 來 , 而 治 人 事 天 的道 德 取 向, 是 根 源 於 大 自 然 之 道 ; 老 子 打 破 天 道 與 人道之 分 隔 , 賦 予 兩 者 必 然 的 關 系 。 他 說: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然。」( 2 5章) 老 子 認 為 人 、 地 、 天 、道是 有 著 整 全 性 的 串 連 , 並且 有 關 系 地存 在 。 人 應 該 一 層 一 層 地 向 外 向 上 追 索 和效法 , 一 直 追 至 其 終 極 意 義 所 在 , 這就 是 「 自 然 」 。老 子 繼 承 前 人 「 觀 象 於 天 , 觀 法 於 地 」之 經 驗 , 重 組 出 一 幅 有 關盤 古 初 開 宇 宙之運 行 圖 :「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獨 立而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以 為天下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強 字 之 曰 道 , 強 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曰 遠 , 遠 曰 反 。」( 2 5章) 老 子 的 道 , 是 先天 地 生 的 , 為 天 下 之 母 , 即 是 日 月 星 辰, 宇 宙 萬 物 之母。 其 形 態 是 「 寂 兮 寥 兮 」, 其 行 為 是 「 獨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 其 性 格是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曰 反 」。 但 這 個 「 道 」似 乎 不 可名 , 故 老 子 「 強 為 之 名 」, 因而 在 第 一 章 便 指 出 「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老 子 從 這 幅 「 天 道」圖 畫 開 始 , 慢 慢 描 繪 人 的 位 置 , 似 乎 是 想 告訴 人 們 「 人 道 」 應 該 效 法 「 天道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 王 ) 亦 大。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 王 )居 其 一焉 。人 法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2 5章) 老 子 這 幅 「 道 畫 」, 從 無 邊無 際 , 寂兮 寥 兮 開 始 , 跟 著 看 到日 月 星 辰 , 再 而 有 天 有地 , 最 後 可 見 到 人 的 存 在。 畫 面 由廣 闊 的 空 間 逐 漸 縮 小 , 人 的 面 貌 逐漸 變 大 , 鏡 頭 焦 點 僅 集 中在 域 中 四 大之 一 的 人身 上 ; 然 後 , 鏡 頭 角 度 再 由 窄 角 度 慢 慢 變 闊 ,人 愈 來 愈 細 小 , 發 現 原來 人立 於 地之 上 , 地 又 為 天 所 包 , 天 又 在 漫 無 邊 際 、寂 寥 虛 冥 的 道 中 … …老 子 的 「 道 畫 」, 試 圖 把 「 天 道 」 降 至 「人 道 」, 再 以「人 道 」 明 「 天 道 」 , 其 間強調 「 自 然 」的 重 要 性 。 在 這 個 來 回 往 復 的 畫 面 中, 老 子 從 宇 宙 觀 推 演 出 一 套完整 的人 生 觀 , 再 從 人 生 觀 復 守 宇 宙 觀 。由 此 可見,中 國 文 化 天人 合一 的 觀 念 , 到 老 子已 達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峰 。 老 子 的 人 生 觀 與 其 宇 宙 觀 結 合在一 起, 並 不 分 割 。 老 子 的 人 生觀 根 於 天 道 , 以 明人道 ; 既 知人 道 ,復 守 天 道 。 於 此 老 子 嘗 試 以 母 子 的 關 系 作 比 喻 :「 天 下 有 始 , 以 為 天 下母 。 既 得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 既 知 其 子 , 復守 其 母 。 歿 身 不 殆 。 」( 5 2章) 「 天 下有始 」, 即是 「 有 物 混成 , 先 天 地 生 」的 「 道 」。 又 云: 「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非 常 名。 無 名 ,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物 之 母 。」( 1章) 「 天 下 有始 」又 是 「 無 」 ,「 無 」是 「有 」 之 先 , 是 「 天 下 之 始 」 , 又 是 「 天 下 母 」 。 老 子 以 道 為 「 母 」 , 以 人 為 「子 」。 人是 「 有 」 , 「 有 」是 「 無 」之 「 子 」。 人 在 宇 宙 之 中 , 成 為 宇宙 生 成 的 一 份子 , 人 本 身 就 含 藏 自然 之道 的 屬 性 ; 由 於 有 了 這 個 屬 性 , 人 足 以 此理 解 宇 宙 萬 物的 變 化 , 也 可 以 此 來 了 解 自 身 變化 的 依據 。上 述 解讀 ,可 謂 薈 萃 了 歷 代 諸 多 學 者 的 智 慧 ,非 一 人或 幾 人能及 ,本 文 加以 對 比 解 讀 ,至 少 有 五 個方面 的 啟迪 :一 、進 一步明確《易經》、《管子》、《道德經》各自本身在「天人合一」論的基本思想:即有機論的整體思想是《易經》「天人合一」的最初形態;管子在前人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天常」「天道」的概念;中國文化 「 天 人 合 一 」 的 觀 念 到 老 子 已 達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峰。二 、多 角 度 審 視「 天 人 合 一 」 的 思 想 觀 念的 不 同 表述:如《易經》所提出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人類生命為何產生、發展和實現的問題,表現形式為卦和爻辭,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與自然界和人類的生命有關,每一卦中的--(陰)—(陽)二爻,就是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管子闡釋「天常」曰「天覆萬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故天不失其常,則寒暑得其時,日月星辰得其序」;闡釋「天道」曰,「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雖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釋之。藏之無形,天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觀之往。萬物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老子則 說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他 認 為人 、地 、天 、 道 是 有 著 整 全 性 的 串 連, 並 且 有 關 系 地 存 在。三、再 次強 烈 感 受 到 華 人 先 賢 超 越 時 空 的 博 大 智 慧 對 人 類 文 明 的 深 遠 影 響 :「 天人合 一 」可 謂 「 道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天 人 合 一 」可 謂 「 根 」,它 是 人 類文明 這 棵 參 天 大 樹 最 大 最 深 的 主 根 。無 論 認 識 與 否 ,都不 會 動搖 其 「 深 根 固柢」。四、老子及其《道德經》是偉大的: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善於吸納《易經》、《管子》等諸多經典的精華;善於總結堯舜文王周公管仲等聖人侯王賢哲的經驗;善於觀察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善於思考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的宇宙中的一切現象;善於概括天地間最本質的思想觀念。五、人生天地間既偉大又渺小:言其偉大,是因為「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王 )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而 人 ( 王 )居 其 一 焉 。」 治國 者必 須 懂 得 「 四 大 」規 律 ,以 人 為 大 ,以 人為 本 ,人 可以 創造 無 與 倫比 的 物 質 文 明 和 精 神文 明 ,人 可 以 創 造 人 間 奇蹟。言其渺小,是因為「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人 較之 地 大 物 博 之 地 、較 之遼闊 無 邊 之 天 、較 之 寂 兮 寥 兮 之 道 ,真是渺小之極,人必須充分認識人地天道,方能「自知者明」。參考文獻:
推薦閱讀: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每日誦讀——《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德報怨是聖人,以直報怨是凡人 | 道德經語音文字版(278)
道德經》是全人類最偉大的倫理經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象元」

TAG:道德 | 哲學 | 思想 | 比較 | 道德經 | 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