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收藏與投資

一:怎樣判斷名人字畫今後的增值空間呢?

專業人士認為,投資者可從三個方面進行把握:一是選擇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名人字畫作品,不要投資墨守成規的作品;二是關注書畫家的精心之作而非應酬之作;三是把握合適的市場價值,理性投資,切忌頭腦發熱。總體來說,像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吳湖帆、林風眠等,這些書畫大家的名人字畫作品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價格不斷上升,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對此有興趣的投資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投資。  自2003年以來藝術品市場持續的熱漲行情會有所調整,藝術品市場會趨向理性與平穩,而更加成熟。在現階段,部分資金處於觀望的情況下,反而更是投資名人字畫等藝術品的好時機。二:名人書畫愛好者

朱軍 主持人朱軍拜師範曾學畫畫。2010年在「為夢想插上翅膀劉岩文藝專項基金慈善拍賣會」上,朱軍的作品拍出60萬元的高價,很受追捧。

  董浩 主持人董浩已經表示自己將徹底轉型,不再擔任主持人,而要專心畫畫。他還透露自己的父親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是有名的畫家。

  趙忠祥 漸漸退居幕後的趙忠祥,如今過著與書畫相伴的日子,每天畫畫、琢磨名作。他畫的驢很出名,而他自己最引以為傲的是他還能自己寫詩配畫,很多拍賣公司都有他的作品。

  唐國強 他是圈裡有名的書法愛好者。2009年,唐國強的書法作品在市場上漲到數千元的價格,頗有些藏家喜歡。

三;工薪階層玩收藏找低門檻

隨著去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快步邁進「億元時代」,幾乎所有品類的藝術品都迎來價值快步上漲的春天。頂級和田玉身價十年暴漲上千倍,徐悲鴻一幅《巴人汲水圖》11年間價格漲了129倍拍出1.71億元天價,就連普通的翡翠價格一年都漲幾倍……一個個升值神話刺激著普羅大眾的神經。

  若以升值潛力而論,古代書畫最保值、漲勢也最猛,但動輒幾百萬、幾千萬元的價格卻不是普通人「玩」得起的。那麼,普通工薪階層如何在藝術品市場中分一杯羹?不少古玩專家認為:古玩雜項由於目前整體價位偏低,對中小投資者以及剛入市的收藏愛好者更具吸引力。

四;藝術品市場回報率高不懂的人不要入市

虎年藝術品市場的高回報率不僅全面點燃了廣大藏家和拍賣行的熱情,也讓很多門外漢蠢蠢欲動。對此廣州市文物總店總經理曾波強支招:「普通工薪階層可以從收藏小件,如玉器、牙雕入手,在鑒賞的同時增長知識。」

  而廣州市文物總店文物鑒定專家曾土金告誡準備在兔年入市的廣大投資者:「心態一定要平和,買藝術品要買自己喜歡的,而不是買最賺錢的。由於書畫投資是高門檻的投資品種,買家起碼要會鑒別真假,不是光有錢就萬事大吉。由此也必須強調並確立起藝術品投資的風險意識。對於不好把握的藝術品,盡量找專家把關。」

  「藝術品由於流通性不如房地產和股票,所以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要多分析、多關注和研究藝術品的內在價值。古代藝術品因其稀缺性和固有的藝術價值以及文史價值,有著相對較高的市場認知度,投資者要著重關注和投資那些有藝術史定評的藝術家,這樣保值、升值的空間才比較大。」

  廣東省拍賣行有限公司的藝術總監何偉纔則表現得更加審慎:「藝術品不熟不買,不懂的人還是不要入市。我做這行這麼多年,不知道看了多少行家都買了贗品。藝術品投資不比房產等其它投資,買錯了贗品,可就是分文不值了。」

  還有一個初入門者必需知曉的行規:拍賣行並不保真。一些初入門者缺少藝術品鑒定知識,以為到拍賣市場上就能買個放心。但事實上,「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這是印在許多拍品目錄最前面的話,這意味著即使你通過拍賣高價買到了贗品,也只能自己認栽。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競拍人更應該在拍賣預展時充分地調查和了解拍賣品的真偽和品質,在拍賣過程中對自己的競價行為負責。當然,成交後,如果能在21天內提供鑒定證明作品為贗品,競拍者也可以要求撤銷交易。

五:靳尚誼:觀念不重要,技術才是不能含糊

當了14年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做了1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被看作「中國體制學院派領袖」。強調觀念與創新的當代藝術興起後,油畫是否會被邊緣化?

  這個問題雖然已經談論過很多次,靳尚誼原本平緩的語調還是略顯激烈。「這個問題本身提得不太對,創新是一個很廣義的詞,藝術中的創新就是找到自己的風格,個人的東西在裡頭出現一點點就不得了,創新只是一句『革命口號』,跟實際上沒有任何關係,」靳尚誼說:「現在人的差距是非常地大,想法很不一樣,知識面也很不一樣,很多爭論毫無意義。我們所有的普通人不用太參與這些爭論,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行了。」

  在靳尚誼看來,觀念在藝術創作中並不是那麼重要,觀念每個人都有,這跟文化類似,很難判斷觀念的好與壞。但技術問題是一點也不能含糊的,越是小問題,越是實實在在,油畫好不好是由技術問題決定的。在靳尚誼看來,技術基礎解決的是水平問題,風格是每個人的事情,風格是平等的,但是每種風格的畫都有參差不齊的水平。「為什麼進口汽車一進國內組裝就容易出問題?因為我們的工藝水平不行,中國人的標準比人家低,就這一條。」

六:書畫投資沉默的風險

「我為什麼說現在內地藝術品市場的問題看不見?從微觀的技術層面看,藝術品交易從來是信息不對稱的交易,並將在這種前提下延續下去。比如專家在真品和贗品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拍賣交易缺乏保證條款,如果買假了,只要是公開成交認可的,贗品很可能就延續流通,至少賣出的那個拍賣行不拒絕再次交易。一旦成交了,買家也會形成一廂情願的想像,誇大自己收藏品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加入這種信息不對稱,成為新的放大器,為下一輪新買家做鋪墊。所以,無論是古代傳世的書畫還是近現代名作,現實狀況都是贗品數量大於真跡。目前市場『量、價齊升』的情況,導致買、賣雙方都有放寬標準的想法,贗品因此而具有可交易性。這種量、價齊升的放大效應和示範性,必然帶進新人入市,又為下一輪交易準備了買家。這些都很難見諸於報道,但必然會形成信任和保值危機。危機可能長期存在,卻不一定形成爆髮狀態,因為這部分投資是運用財富階層的閑錢和軟性需求,在不能形成交易的時候,就變成『沉默資本』。這個東西是很難看清楚的。」

  以中央美院教授龔繼遂向本刊記者的描述,在藝術品市場上,「高價無風險,低價很危險」,因為最高價位的購買者,必然有相當的資本來形成學術支持和學術判斷,即使在專家層面上有爭議,在市場支持上也會「言之成理」——「這種言之成理即使不能保證市場達成共識,也足以支持市場的流通性。財富階層有強大的資本支持,他們購藏的藝術品已成為其身份和地位的載體——對他們來說,藝術品最重要的功能還不是審美、教育,是在於區別品位和地位。通過高價購買行為,他們已經在事實上為藝術品完成了增值功能。無論於學術還是於市場,高端藝術品都自然地形成一種話語權,產生社會影響力,從而保證可持續流通性。」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最大的買家之一劉益謙2009年在接受本刊專訪時曾說過,他從來不敢買便宜的東西,從來都喜歡「橫刀奪愛」,這也是他規避風險的方式之一。

七:中國名人字畫全球受寵

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名人字畫感興趣,世界各地的畫廊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名人字畫。許多人認為,中國當代名人字畫是近年來最值得重視的投資項目之一。 伊桑·科恩現在是紐約一個畫廊的老闆。10多年前,他試圖向美國觀眾出售當代中國藝術作品,但美國人興趣不大。科恩回憶說,他那時努力想做一名中國藝術的使者,沒預料到中國藝術會變得這麼重要。他說,他現在每天都接到詢問中國藝術品情況的電話。 在2006年11月克里斯蒂拍賣行的一次香港拍賣會上,中國藝術的重要性顯露無遺。當時,超現實主義畫家張曉剛的一幅作品以230萬美元成交。 索思比拍賣行香港地區負責人亨利·霍華德-斯尼德說:「2000年之前,中國油畫的市場主要局限在香港或中國內地的外國人。外國人購買這些畫作,作為他們在亞洲度過的時光的紀念品。但如今,對中國名人字畫的興趣是全球性的。霍華德-斯尼德說,現在不光移居亞洲的人、亞洲買主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人喜歡中國名人字畫,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投資者和歐洲收藏家也對中國名人字畫感興趣。霍華德-斯尼德說,畫廊對中國油畫的興趣也令人鼓舞,畫廊的認可可以提升藝術家的名聲和身價。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當代中國油畫產生了突出的回報。有人認為,中國當代名人字畫迄今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示。霍華德-斯尼德說,這種局面有待改觀,因為「相比國際市場,中國油畫作品是定價過低了。」 美國《亞太藝術》雜誌編輯兼發行人伊萊恩·吳說,即使歐洲和美國的收藏者對中國藝術的強烈愛好消退,仍有人對中國和亞洲其他地方感興趣。他認為,只有全球經濟減速,中國名人字畫才會降低價格。

八:名人字畫收藏前景看好

近年來藝術品拍賣方興未艾,尤其是部分名人字畫作品拍賣價迭創新高,收藏市場的投資效應越來越吸引眼球。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如何介入名人字畫市場?哪些畫家的作品升值潛力大?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道明拍賣公司總經理張榮德。 張榮德原任上海朵雲軒拍賣公司總經理,2005年他與人合資創立道明拍賣公司並出任總經理。 張榮德認為,從專業角度講,名人字畫作品兼有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但有時市場價格不一定和這兩種價值一致。目前名人字畫市場漲幅大的多為近現代作品,而以明清兩代作品為主的古代書畫漲幅較為緩慢。 張榮德說,現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主流是好的,對初入門者來說,可以參照比較規範的拍賣公司的春、秋兩季大型拍賣會,以少量資金和理智的估價參與拍賣,積累眼力。由於中國名人字畫有悠久的歷史積累和廣泛的收藏群體,因此,相對來說,也更適合民間個人收藏。 那麼,怎樣判斷畫家作品今後的增值空間呢?張榮德認為,投資者可從三個方面進行把握:一是選擇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作品,不要投資墨守成規的作品;二是關注書畫家的精心之作而非應酬之作;三是把握合適的市場價值,理性投資,切忌頭腦發熱。總體來說,像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吳湖帆、林風眠等,這些書畫大家的作品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價格不斷上升,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對此有興趣的投資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投資。 張榮德指出,自2003年以來藝術品市場持續的熱漲行情會有所調整,藝術品市場會趨向理性與平穩,而更加成熟。在現階段,部分資金處於觀望的情況下,反而更是投資藝術品的好時機。

九:藝術品投資的3大紀律8項注意

三大紀律是指:第一要本著虛心的態度多請教,多聽專家的意見,不要狂妄鑽牛角尖;第二要堅持真精新的收藏理念,不要撿到籃子里都是菜;第三是確立自己的收藏目的,制定系統規劃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八項注意是指:第一注意不要聽故事,收藏中對事對人要做全面的理性判斷;第二注意不要以檢漏的心態去收藏,漏往往也是大陷阱;第三注意收藏趨於熱愛止於投機,有恆心才會有恆值,搞好梯度組合才能閑庭信步;第四注意不要靠耳朵收藏,要認準藝價比,藝術價值比炒作更靠得住;第五注意不搞小圈子收藏,謹防設套,殺熟等高成本支出;第六注意多看、多聽、多思考、少動手、慢動手、看準了再動手,避免盲目與衝動;第七注意不要跟風追風,確保收藏周期的可控性及資金的延續性;第八注意培養良好的平和的心態,看大勢把節奏從容應對,享受修身養性的樂趣。

十:投資書畫用眼睛不要用耳朵

好的藝術精品,現在市場上是越來越難以尋覓。導致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過去精品的藏家,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肯輕易出手。目前剛買進的藏家,一般來說,沒有特殊情況,在短期內更是絕對不會輕易拋出,因為他們另有其他事業在支撐著他們的經濟、生活。按三代人一個輪迴的規律來推算,這個周期至少也得100年到130年,這些藝術精品才有可能會重現於市場。另外,藝術精品的存世量本身就少,書畫作品尤其如此。由於每個畫家的作品不同,風格不同,就一個畫家一生的作品來分析,稱得上精品的數量也並不多。而精品的大部分作品又多留在畫家自己的手中。這就決定了未來可在市場上流動的藝術精品將是十分有限的。

  投資書畫要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這是很多業內專家的共同看法。據蘇海麗介紹,書畫的「真」和「精」是收藏時要同時兼顧的兩個方面,兩者不可偏廢其一,而最好的兼顧方法是多看多研究提高自己的鑒別眼光,收藏者和投資者,平時多看一些博物館藝術品的陳列展覽、已故大名家作品的回顧展覽及各類正規的書畫展覽、藝術書籍,這對快速提高自己的鑒賞眼力都是極有好處的,有能力的還可以聘請相關專家做收藏顧問。此外,買畫投資或收藏,首先應該喜歡這幅畫,而且它要具備畫家強烈的個人風格、高超的繪畫技巧,同時還要了解這位畫家對藝術的態度。收藏者應當明白,自己準備收藏的書畫作品,是否確實屬於畫家本人比較好的作品。對優秀的好作品不怕眼前收得相對貴一點,今後肯定會有升值潛力。在20世紀80年代初,李可染當時的畫價一平方尺只賣30元,如今則已高達30萬有餘。升值一萬倍。即使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收藏的好東西,至今增值也多在10至20倍以上。

十一:經濟的繁榮促進了藝術的繁榮

在中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畫與書法無疑是這燦爛文化中一隻艷麗的奇葩,我們的責任就是把中國畫及書法藝術推廣到國際藝術品市場。

  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那古典的獨具中國味的文藝表演是幾千年文化魅力的體現,我們終於可以用博大精深的文化積澱和歷史背景來告訴世界我們上下五千年的尊嚴,那幅中國畫卷承載著一段歷史,它抒寫著古代至現代的變化,這個窗口讓世界了解了中國文化,中國畫。世界感嘆於水和墨在宣紙上的千變萬化,中國藝術家把這種變化以不同的樣態表現在宣紙上,這就是中國書畫獨特的魅力。

  如果要在世界上贏得矚目,那先要在中國展開一番事業。這是北京所有藝術機構的共同認知:當代美術「高收藏潛力、高收藏價值「的大趨勢正在走向中國。近現代的中國畫在國際舞台上,都非常的活躍。因為中國經濟在國際地位上的騰飛帶來了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吳昌碩、任伯年,齊白石、陳樹人,黃賓虹,張大千,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在國際以及國內的拍賣行中均拍出很高的價位。這是因為他們對中國近現在美術產生的深遠的意義。

  「中國畫家的藝術造詣絕不低於國外畫家,而其蘊藏著代表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儒、釋、道等精神元素加進去後,無疑更豐富了畫作的內容和技法,早就該有中國畫派一說,就像現在的俄羅斯畫派一樣」。一位評論家如是說。尤其近現代的中國畫在國際舞台上,都非常的活躍。因為中國經濟在國際地位上的騰飛帶來了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吳昌碩、任伯年,齊白石、陳樹人,黃賓虹,張大千,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在國際以及國內的拍賣行中均拍出很高的價位。事實上,在國際上賣到幾百萬美金高價的中國畫家的畫,無不帶著明顯的中國印記。只是目前中國在畫界的話語權還不夠強,以至於有些急功近利的畫家和畫廊以及藝術品經紀公司,一意去揣摩迎合西方人的喜好。事實上「中國畫才是最具收藏潛力的」。

  有專家分析:在中國金字塔型的社會中,中層以上的人群都是書畫藝術潛在的消費群體。溫飽之後的精神追求是必然的趨勢,從世界上的高價位作品屢創新高的經驗也可以看到,經濟的發展必定伴隨著文化的崛起。

  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沒人能夠忽視,於是,搶先圈地,成為眾多國內外畫廊與藝術品經紀公司的共同選擇。這個發展中的市場一定會給他們以巨大的回報,他們相信。

十二:名人字畫中國古代十大畫家

1、顧愷之:顧愷之是對中國畫發展保持影響的第一位畫家,他不僅創造了人物畫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山水手稿《畫雲台山記》,而且提出如「傳神論」這樣可以堅守千年的繪畫原則。不苛刻地說,在現代美術教育進入中國以前,顧愷之的繪畫理念仍然是大部分中國畫家所共同遵守的準則。  2、吳道子:被尊稱為「畫聖」的人,非天縱奇才不能獲如此殊榮,吳道子也確實厲害,他的許多發明創造是中國畫歷史中的最亮點,諸如高度的寫實技巧、筆法的解放、山水畫的正式確立等等,皆是肇始於吳道子。吳道子對中國繪畫的貢獻是劃時代的,如果沒有他,中國畫的發展不會如現在我們所見,歷史將會改弦易轍。  3、王維:外國的研究者總是懷疑王維繪畫的真實性,但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他是詩畫結合的鼻祖。雖然王維畫跡已經是杳無蹤跡了,但是他的詩仍然在,中國人讀他的詩,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想像那種只可能屬於中國人的美妙境地。中國人不會懷疑王維,就像不會懷疑自己文化的靈魂一樣。  4、荊浩:現在人可以隨意用程式在畫室里做「造山運動」,但千萬別忘了前人的偉大創造,是他們讓繪畫——這個巨大的困難——變得相對地容易,荊浩就是這樣偉大的畫家。荊浩創造了全景山水的基本模式,這個創造為中國人表現自己崇高理想,提供了一個確實可行的路徑。 5、李唐:李唐在八十歲的時候,仍然在杭州擺地攤,誰都可以想像他的內心一定充滿矛盾,但是生命的動蕩沒有影響畫家對藝術品質的要求,他的作品精緻華麗又大氣磅礴,雖然意氣始然卻又堅持理性。後人如果憑藉筆墨揮灑情緒,仍然可以借鑒李唐,他的創造是放縱和節制結合的完美典範。  6、趙孟頫:趙孟頫對中國藝術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一個字——雅。他創造了中國書畫的雅文化。讀趙孟頫的作品,就是品一杯香茗,聽一段絲竹,享受一種心靈安靜的狀態。趙孟頫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在他之後,南方的娟秀文化漸漸成為中國畫家心目中的文化主流。  7、倪瓚:倪瓚自古是「逸品」的代表,「逸」是逃跑的兔子,倪瓚就是一隻逃跑的兔子。他之所以成為中國畫家一個極端的榜樣,是因為他的生活軌跡,成為後來所有「有志之士」的模仿對象,他們在逃避世俗世界的時候,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嚮往倪上人的出塵境界。他的繪畫理想,或者說人性的光芒,成為中國文人的精神彼岸。  8、董其昌:董其昌的魅力,不單在他書畫的美輪美奐、「南北宗」理論的巨大影響,還在於他的為人處世,雖經歷政治風浪無數,仍坐滿三朝,雖仕途險惡,卻成就一份書畫大事業,他的人格魅力是歷史中罕有的。如果橫向品評,董其昌的綜合素質無人可比,他是一位可以被多方位挖掘的偉大人物。  9、八大山人:八大山人證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繪畫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許多在常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八大山人的筆下得以實現。八大山人的繪畫給人的感覺是如釋重負後的意猶未盡,是給人思考而不僅僅限於觀看的,他的作品代表著中國畫的真諦。  10、石濤:中國畫發展到石濤,已經到了變幻無窮的境地,但他的理論更好,他的《苦瓜和尚畫語錄》可以說是中國繪畫理論登峰造極之作,石濤的繪畫只取他理論精華的十之一二,就已經如此精彩,所以也難怪《苦瓜和尚畫語錄》成為在世界範圍內最暢銷的中國畫理論著作。

十三:怎樣判斷名人字畫今後的增值空間呢?

專業人士認為,投資者可從三個方面進行把握:一是選擇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名人字畫作品,不要投資墨守成規的作品;二是關注書畫家的精心之作而非應酬之作;三是把握合適的市場價值,理性投資,切忌頭腦發熱。總體來說,像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吳湖帆、林風眠等,這些書畫大家的名人字畫作品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價格不斷上升,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對此有興趣的投資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進行投資。  自2003年以來藝術品市場持續的熱漲行情會有所調整,藝術品市場會趨向理性與平穩,而更加成熟。在現階段,部分資金處於觀望的情況下,反而更是投資名人字畫等藝術品的好時機。

十四:張大千的鑒畫小絕竅從手指甲看壁畫年份

  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副總裁游世勛對記者介紹,在張大千的整個繪畫藝術生涯中,敦煌學畫的這段經歷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它在張大千的繪畫過程中,起到了一個轉折點的作用。

  資料顯示,從1941年5月至1943年末,張大千一直在敦煌臨摹壁畫。《飛仙》作於1941年冬,正是以張大千在敦煌臨摹的276幅壁畫為原型創作的。

  在敦煌的時候,張大千仔細研究了壁畫的設色方法。他注意到,敦煌的壁畫是由厚重或多層的礦物顏料完成,能夠保存幾個世紀。於是,張大千也同樣運用生動明亮的顏料,使畫面上的佛像人物更加光彩奪目。《飛仙》圖中的仙女面部豐滿,眉目清秀,身材豐腴勻稱,線條圓潤流轉。珠寶點綴的頭飾起到了錦上添花的美感。

  游世勛告訴記者,張大千畫人物有一個特點,即先淡墨勾勒一遍,再濃墨勾一遍,用顏色再勾一遍,如此勾勒三四遍以後,畫面就會產生一種立體的感覺。

  據說曾有一位台灣的教授向張大千詢問,如何去分辨敦煌洞窟的年份?張大千回答,這很簡單,從手指頭的畫法去分辨。初唐時候和現在很類似,手指甲邊緣和指尖差不多平齊或者指甲要略高於指尖。到了中唐以及盛唐時期,人們傾向於以豐腴為美。無論是男人、女人,還是狗或馬之類的動物,在畫面上表現出來都有肥美的感覺。從壁畫上看來,為了達到這種肥美豐腴的效果,畫匠們會特別將指尖多畫出來一點,使得指尖部分要高於指甲邊緣。

  不只是手指,腳趾的畫法也是如此,都是一種溫軟肥厚的感覺。特別是畫佛像人物的時候,會有一種畫嬰兒腳的感覺。因為嬰兒的腳是不落地的,那種厚厚軟軟的感覺正符合人們對佛像人物腳部圓潤飽滿的印象。

  收藏要買博物館級作品

  今年5月,張大千巨幅潑彩作品《愛痕湖》以逾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使得人們對張氏潑彩作品有了更多關注。

  游世勛認為,潑彩是張大千晚期個人創作風格比較強烈的作品。但這並非表示,一個孤例就可以證明張氏潑彩必然勝於工筆。

  事實上,藝術品的獨特魅力就在於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件作品價值如何要具體看待。他笑稱,「我常跟客人講,你要買就要買那種博物館要辦展覽時會跟你商借的東西,雖然貴一點.

十五:國寶就在身邊?收藏投資不能「太天真」

日前,北京舉行的一次活動,吸引了收藏愛好者王先生的注意。在這場本是以公益為主題的活動中,居然特設了兩個環節:「國寶評選」與「中國十大收藏家評選」。當選的收藏家裡,有人收藏了10萬件玉器,有人收藏了4萬件瓷器,更有人統計自己的藏品價值高達34億元。「開公益會議為什麼還要和收藏掛鉤?而且當選的十大收藏家中,隨便一個人就有好幾萬件古董珍玩,還自稱每件都是『國寶』,可哪有這麼多國寶呀?」王先生對此感到疑惑。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日前類似的「搭車評選」活動時常可見,而據專家介紹,其中的獲獎藏品多數都為後世仿造。在一些活動評選結束後,當選藏品甚至還被貼上了價簽。「說到底很多活動都是為了給藏品『鍍金』,忽悠不知情者來接手。」一位業內人士評論。

福建瓷器收藏者林勝傑就曾經為「國寶」付過「學費」。他告訴本報記者,5年前,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在倫敦以天價拍賣後,他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內容是推銷一件號稱與倫敦上拍的元青花為「姐妹罐」的藏品。發件人說該罐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曾經被一次民間鑒寶活動評為『失落的國寶』,由於家裡有人生病需要錢,不得不忍痛轉手,而且僅售10萬元」,隨後發件人還出具了「鑒定證書」。最終,林勝傑將這件元青花罐收入囊中。「買完以後找權威機構鑒定,專家說這是近代的仿品,連1000元都不值。」林勝傑回憶起往事十分無奈,他也坦承,上當的原因就是抱著「撿漏」的想法與僥倖心理,「我當時還以為,花這麼點錢就可以收藏到被世界著名古董商看上的東西,說出去多有面子啊。」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一位浙江老闆共花了700多萬元購買了五六十件擁有「證書」的現當代名家書畫,結果鑒定下來只有3件是真的;一位退休老人,用畢生的積蓄購藏了一批「古董」瓷器,日後經專家鑒定大多是贗品,少量真品也是很一般的瓷器,價值不高,甚至還不值當時購買的價格……

「國寶那麼容易就出現在市場上?你隨便從哪個人手裡花上幾千幾萬元就能買到國寶?怎麼可能呢!如果每個人都能收藏國寶,只能說明絕大部分人買到的都是假國寶。」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評價現如今「國寶」泛濫的現象。

十六:書畫收藏五忌

紙質文物種類繁多,主要有書籍、字畫、契約、紙幣和經卷等。近年來,書畫收藏趨熱,更多的人收藏書畫,不只是為了欣賞,而是作為一種投資途徑。 收藏書畫有五忌,一是忌污染,如油漬、汗漬、茶漬和灰塵等,灰塵常吸附酸性物質、黴菌孢子,使紙張酸化、生霉。二是忌生霉,特別是黑、黃、紅、紫等各種產生顏色的黴菌,產生的霉斑極難清除。三是忌蟲蛀,蠹魚、煙草甲等害蟲,往往能把書畫蛀蝕得千瘡百孔,慘不忍睹。四是忌光照,一般光源都含有紫外線,紫外線使紙張發黃、發脆。五是忌潮濕,紙張易吸濕,吸水後紙易生霉長蟲、腐爛。除易因蟲蛀腐爛而損壞之外,人為損壞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火災、戰爭等的破壞,使許多珍貴的古籍、古字畫、古文獻佚失。

一般來說紙質文物的保護難度很大,收藏不當,會損壞藏品的品相。古人收藏書籍要用函套,字畫用精製的畫匣。製作畫匣的材料要精選,防止木材中的油性物污染紙張,古代的木畫匣不但選材講究(常用樟木),而且是多層材料複合,外層是樟木,中間為楠木,最裡層用上等絲綢,畫還要用布套包裹。

手再乾淨也含有油脂、汗漬、灰塵和黴菌等污染物,因此拿取書畫要帶手套,觀賞時人與書畫保持1.5米左右的距離,以免講話時唾液飛濺到書畫上。秋高氣爽的季節;可以將收藏的書畫取出撣塵、晾放,讓吸收的水分揮發。現代傢具材料中含有大量甲醛氣體,甲醛不但對人體有毒,而且還會損害書畫, 因此現代櫥櫃不適宜存放珍貴紙質文物。南方梅雨季節空氣中濕度大,氣溫高,是蟲霉高發時節,此時要使用專用乾燥劑和防蟲防霉劑,防潮及抑制蟲霉的生長。

我國傳統的造紙方法,是一種手工技術,主要工藝過程為:植物原料粉碎、漚制、蒸發、製漿、造紙、乾燥,傳統造紙法不須用化學助劑,而現代造紙是大規模的機器生產,生產出的紙張都經過數種乃至數十種造紙化學助劑的處理,紙上殘留的化學助劑,帶來許多副作用,使紙張耐老化性很差,較難長久保存。古紙由於造材考究,製作精細,基本未添加化學助劑,因此上述兩種危害較小。而近現代的紙質文物,上述兩種危害較為突出。

十七:投資書畫不妨關注本土名家

投資名畫,首先就要了解它,否則你無法判斷投資是升值還是貶值。判斷一幅是否值得收藏投資,首先要看它在布局、節奏、內容上是否打動人,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畫作者基本功是否深厚、學習前人的東西到不到位,是否形成有自己風格和特色的作品。還有就是看各個畫家的特點強不強烈,比如氣勢是否恢宏、手段是否高明、表現力是否豐富等。當然,一個畫家對書畫或文學藝術方面是否有貢獻很關鍵,換句話說,一位畫家的知名度也很重要。

 儘管投資書畫有種種好處,但只要是投資就有風險。作為藝術品,起碼有贗品劣作風險、保存運輸風險、潮流轉變風險。此外,書畫本身沒有多大實用價值,但是收藏的真品放上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再出手,其增值潛力就會呈現,雖然增值空間很難準確界定,但一般增幅多以10倍、百倍甚至上千倍,所以書畫收藏投資一定是遠線投資,目光越遠獲利空間越大,不要相信今天買進明天賣出就能翻番的神話。

十八:看收藏書畫的無奈

書畫藝術的投資,看準投資便有豐厚的回報,如果走眼了,白銀便變成了一堆廢紙,在把握藝術品真假上,建議盡量能得自藝術家本人,最好能將作品與畫家合影,在鑒定時,照片可以作為證據,而不會真假難分了。

  另外在走眼上,不光是指真假的走眼,還有在學術上認識的走眼。真假走眼,有時還可以退換,如果在學術上走眼,把本來的普通的匠畫,毫無藝術建樹的東西,花大把錢當投資品收藏時,那才是最大的損失。時下也有藝術機構,以集資入股返利的形式,把本來一錢不值的作品炒到天價讓人購,套取資金,最後的結果,是發起者套到一定的資金後,人去樓空,杳然無影,投資者只留下一堆廢紙與興嘆!這需要投資者審慎!

  真正的書畫收藏與投資,無疑是具有巨大的回饋的,但前題是看準藝術家的發展前景與學術價值。藝術家的學術層面決定著藝術家的發展前景,藝術家的學術層面同樣決定著藝術家的市場份額。

十九:如何收藏古玩以及古玩的投資要領

近年來投資古玩市場被炒的沸沸揚揚,很多收藏者也開始收藏古玩字畫,拍賣會和各大畫廊也擴大經營規模。專家分析投資古玩的風險以及有哪些變換的渠道?

  「古玩,古即是古代,表示年代久遠;而玩應該理解為品評、鑒賞。因此,古玩應該是指文雅而又有品位的器物,即古代遺存下來的珍貴物品的通稱。」胡平介紹。

  胡平說,明代以前,人們把珍貴的古物稱為「骨董」。由於「骨」和「古」同音,所以人們把「骨董」也叫「古董」,「古玩是清代開始流行的一種叫法。」

  「古玩並不是普通商品,其價值只被部分市場所認可,」胡平介紹,古玩的特殊性註定了它只能在小部分人群中流通,因此很多剛接觸收藏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古玩入手容易出手難,而且越著急越賣不上價。

  胡平表示,新入門的藏家中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對自己的藏品期望值過高,「很多人都是參照各類鑒寶節目的估價,而對業內人士來說,這些節目中給出的估價大部分偏高,甚至離譜。」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新藏家說起自己的藏品,動不動就有上千年歷史,但實際上哪有那麼多古代物件流傳下來?」胡平認為,目前傳世的古玩以清朝中晚期為主,再往前就很少了。

  收藏古玩如何撿漏?

  收藏古玩最大的樂趣,莫過於以低價買到價值非常高的東西,行話叫「撿漏」;但胡平表示,目前的古玩市場別說撿漏,就是以正常價格買到一件對的東西已很難得,所以新藏家千萬別抱著撿漏的心態去買東西,否則極容易上當。

  「經常拿古玩來典當行鑒定的客戶不少,有個客戶收了幾十件瓷器,說是朋友急用錢低價賣給他的,但我一看全都不對,」胡平說,「您想想,如果真是值百八十萬元的瓷器,他能幾千塊錢賣給你嗎?」

  胡平介紹,古玩收藏比的是眼力、知識,如果你的知識比賣家還豐富,眼光比賣家還准,那就有可能撿漏。「現在很多人說潘家園買不到真東西,但我每次去多少都能有點收穫。」

  胡平拿出淘到的幾件文房類瓷器,詳細介紹了他的淘寶心得,「買瓷器別總想著各類官窯,在市場上買到官窯瓷器的機遇幾乎等於零,不如多看看清代晚期民窯的精品瓷,價格不貴,這幾件瓷器有的成交價也就百元左右。」

  他告訴讀者,目前古玩品種中撿漏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雜項類收藏,比如竹木牙角、景泰藍、漆器、鼻煙壺等,「正因為雜,所以誰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容易產生撿漏和賣漏。」

  淘古董別被人講故事

  由於古玩行情近些年不斷看漲,制假者也伺機而動,稍不留神就打了眼,「普通藏家在市場上買東西一定要慎之又慎,沒有百分百把握千萬別出手。」

  胡平告訴大家,很多售假者都是善於講故事的,普通藏家興趣高,知識少,很容易被誘導。

  「如果確實想接觸收藏一定要由淺入深,別一上來就追求『高精尖』,」胡平介紹,比如收藏和田玉,就可以先買些晚清的玉煙嘴,幾百元甚至幾十元都能買到。

  「那時候的玉煙嘴基本都用和田玉製作,多看真正的和田玉,慢慢就能分辨真假和田玉了。」

  胡平還建議,收藏銅器的愛好者可以從錢幣入手,因為年代相近的銅器和銅錢,表面的銅銹肯定一致,「一些古錢幣發行量大,現在市場價很便宜,如漢代的五銖錢、唐代的開元通寶等。」

  「古玩收藏的一個原則是『物以稀為貴』,並不是年代越久遠價值就越高;就拿古錢幣來說,古代遼國的錢幣存世量小,其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遠遠高於漢唐的古錢幣。」胡平說。

  古玩投資如何變現?

  如果做古玩收藏投資,就涉及到變現問題,胡平表示,目前古玩變現主要的三個渠道是拍賣、典當和個人交易。

  「現在國內拍賣市場很火,通過這個渠道變現的古玩藏家很多,」胡平介紹,拍賣的好處是公平競價,但算上圖錄費、傭金等,交易費用就不低,而且拍賣回款的周期較長,「從上拍到最後拿到貨款,一般要3個月左右。」

  如果通過個人交易,好處是能立即變現,但成交價往往低於市場價很多,「因為個人交易時,定價權和主動權都在買家手裡。」

二十:

推薦閱讀:

Amazon亞馬遜貝佐斯致股東的信解讀 1997-2016
[美國]美國投資移民申請進入關鍵時刻
如何開設香港銀行賬戶(香港股票賬戶),投資港股
風險投資家哥倫布

TAG:投資 | 收藏 | 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