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孩子的人生不需要你來做主!
文|淘漉君
本文由淘漉文化原創出品
常有人,將中國的父母看做「保姆式」的父母,從孩子出生的一刻就苦心安排著一切,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同學到朋友,從學校到培訓班,甚至未來,都已在父母的計劃里一步步成形。
但今天,在拼爹拼媽都充滿競爭的社會,孩子的未來不該掌握在父母手裡。從成長到成人,孩子需要自己去經歷,而不再是父母無休止的干涉。「成人」兩個字,對孩子而言意味著獨立、自主,對父母則要放開那份愛。
10月8日,媒體曝出張靚穎與相戀十幾年的男友馮軻將於義大利舉行婚禮。
第二天,一封張靚穎媽媽《我不想女兒再錯下去》的親筆信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信中指責馮軻欺騙張靚穎當小三,如今結婚只是為了侵吞張靚穎公司的股份,堅決反對這門婚事!
長達三頁的親筆信,寫滿了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擔憂,強烈的態度和方式,也是她認為唯一能保護女兒的辦法。當天下午,馮軻首先做出回應,澄清事實,隨後張靚穎也發微博,站在未婚夫一邊。
整件事情其實是說一件事情:希望張靚穎幸福。但這場關係到婚姻的戀愛里,牽涉到的不僅僅是愛。當人們心疼張靚穎多年來的堅強和不易的同時,也對她的母親感到心疼。
—1—
曾在一篇文章中,作家劉瑜這樣「控訴」自己的父母:
「我爸我媽有個毛病,就是愛操心。我哥都30多了,自己都是爸了,如果他一不小心理了一個平頭,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我爸我媽會像挽救失足青年一樣,跟在他背後,語重心長地、反反覆復地、苦口婆心地論證為什麼他不適合理平頭、他理平頭怎麼不好看……
從廚房講到客廳,從卧室講到書房,從院子里講到大街上,直到我哥痛改前非……」
「愛管閑事」、「嘮叨」、「煩人」,在大部分人眼裡這大概是父母的經典形象。
他們急切地關注著孩子的成長:為早餐蛋白質的攝取量不足而在廚房和孩子科普營養搭配半小時;因為孩子自己買的衣服太個性,就不再讓孩子獨自購買。
父母干涉的遠遠不止生活中衣食住行這些小事。在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中,「乖乖女」關雎爾是很多中國家長認為的理想型子女,他們乖巧懂事,聽從父母的意願在離家不遠的地方上大學、工作,定期和家裡彙報工作、生活情況,過著父母期望的穩定生活。卻不曾想,聽話孝順的「關雎爾」們也曾渴望過自由和自己操控的人生。
—2—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也可以說是沒有上限的。子女忍受父母過渡的愛卻是有下限的。
如果說父母對子女生活的小事、未來工作的操持安排是出於本能而被理解的話,對子女婚姻的控制則是一種自私。在戀愛自由的年代,還有很多人為了父母所謂的「合適」而步入婚姻,而非愛情。
張靚穎母親的這封公開信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舒淇那一場瘋狂追逐著卻最終沒有結果的愛戀。門當戶對在張震父親的眼中勝過真愛,「真愛至上」只能是謬論。
父母對子女的教導是責任。但當父母毫不顧忌地用自己愛的方式對待子女時,卻不小心成了一種「綁架」。父母對子女的深愛、不願放手,在很多時候看來已經不再是值得讚美的行為,而成了控訴。
—3—
孩子是自己辛苦養大的,尤其是中國父母,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就操碎了心。小時候關心她的學業,長大關心她的工作,結婚了還要為自己孩子的孩子擔憂,這樣無休無止,自己的生活已經緊緊的和子女的生活綁在一起。
拿張靚穎這件事來說,自己想要結婚,結果媽媽公開發表觀點——不能嫁。理由是這個男人非常渣,我是你媽媽,我是愛你的,我不能看你往火坑裡跳。馮軻到底是不是渣男這件事我們暫且不深究,但是張媽媽的態度是:這個主,我做定了!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小甜甜布蘭妮,布蘭妮的前夫凱文是出了名的軟飯王,當時為了傍上有名又有錢的布蘭妮,不惜拋棄自己的妻子和女兒,而且據傳他的私生活也非常的混亂,已經不能用一個「渣」字來形容凱文了。
但是布蘭妮依舊選擇嫁給他,按理說布蘭妮的媽媽也應該跳出來說打死我都不能同意你們在一起才對,這才是一個當媽的應該做的,但是沒有。西方所秉承的教育是,孩子既已成年,她就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和判斷,可以提意見和建議,但是絕不橫加干涉。但在中國,這幾乎是不可能事件。
—4—
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中國人喜歡把各種沾親帶故的人都往家裡領,今天張阿姨來串門住一晚,明天李阿姨來串門又住一晚,家裡變成了親戚落腳的驛站,完全沒了私人空間,如果選擇拒絕那你以後就沒法在親戚圈混了,你就成了眾人攻擊的對象,白眼狼、沒人情各種詞來形容你,光背後的嚼舌根你就受不了。
在這一點上,中西方有明顯的差異,西方人非常重視自己的私人空間,在電視劇《小別離》中就有這樣的一幕,孫女想去國外讀書,爺爺奶奶做主讓孫女去國外就住在自己的女兒家, 因為是自己的親姑姑又能省一筆費用,一舉兩得。
父母一合計跟剛回國的女兒說了這件事,沒想到遭到女兒的反對,理由是女婿是外國人,他沒法理解中國人的親戚觀,讓他突然接受家裡住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是不現實的。中國人覺得這不可理喻,西方人也無法理解為什麼很多人要用各種理由來干涉你的私生活。
那麼回歸事件本身,張靚穎已經32歲,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斷。為什麼不能給孩子留點空間,非要把事情弄的如此難堪?
父母太愛做孩子的主了,劉瑜就說「我不得不承認,我常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私下裡,多少次,我暗暗希望父母不那麼『愛』我,能在兢兢業業地愛我的同時,打個盹,偷個懶,走點神,這樣我可以趁著這會兒功夫,在他們的視線之外,自由地奔跑。」
淘漉文化(jingjushudian)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懷胎三月:大家都來生孩子 | 正午
※10種布丁的做法,孩子吃了還想吃,比外面便宜,零添加,健康美味
※小孩子的不快活
※「3歲看大,7歲看老」,這5大習慣必須從小教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