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註解(19)殷其雷
06-20
《詩經》註解(19)殷其雷2016-05-20對聯中國
【019】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注釋】
1、殷:雷聲。通「隱」。
2、陽:山之南坡。
3、斯:含此人此地之意。違:離別。
4、或:有。遑(皇huáng):閑暇。
5、振振(真zhēn):忠誠老實貌。
6、處:居住,停留。
【題解】
《毛詩序》解此詩為「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攻,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關於此詩的主題,不僅今文學派的三家無異議,而且後來的解詩者也無大的爭論。雖然所思念的對象不必如《毛詩序》之泥定為「大夫」,但從詩中所稱「君子」來看,則這位行役在外者當是統治階級中人,不可能是平民百姓。
全詩三章,每章的開頭均以雷聲起興。這隆隆的雷聲不絕於耳,忽兒在山的南坡,忽兒在山的旁邊,忽兒又到了山的腳下。這雷聲勾起了她對出門在外的親人的憂念:在這惡劣的天氣,他卻要在外奔波跋涉,怎不叫人牽腸掛肚!因而詩在起興之後發出了「何斯違斯」的感嘆。
推薦閱讀:
※來自詩經楚辭的如詩美名
※詩經·國風·鄭風·山有扶蘇(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
※41 北風 | 詩經·國風·邶風 | 儒家
※詩經註解(236)大明
※《詩經》與「中國」
TAG: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