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斷代與鑒賞
汝官哥鈞定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官窯,
有南北之別,即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據歷史文獻記載,北宋宣和、政和年間,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置窯場燒造青瓷。「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
目前對汴京官窯尚無定論,因為宋代汴京城已深埋在地下,無法進行考古發掘。
北宋官窯的設置,據說是因為定窯貢瓷不合宮廷用瓷要求,「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葉縝《坦齋筆衡》)。李輝柄先生認為,北宋官窯有兩個,一個是設在汝州,一個是設在鈞州,故稱汝窯和鈞窯(《宋代官窯瓷器》,紫禁城出版社)。有人認為汝窯就是汴京官窯。有人認為根本就沒有汴京官窯。還有人認為明以前的官窯並不是官辦御窯場,而是有朝廷遣官到欽定的窯場監燒,有旨則供,無令則止。
根據故宮博物院所藏傳世品來看,被認為是北宋官窯的這批瓷器(僅僅數十件)的特徵如下:
胎質;紫黑色,較緻密。
釉面:施釉很厚,瑩潤如堆脂,呈粉青或天青色,開稀疏的大紋片。施釉後略有流淌,口部等釉薄處隱約露出胎色。因此紫口是北宋官窯的一大特點。
器型:種類較少,除盤、葵口洗以外,多仿古青銅器的造型,如長頸瓶、貫耳瓶、貫耳尊、獸耳爐等。
底足:裹足支燒、器底有芝麻釘痕迹。
紋飾:圓器以釉色為美;立器為凹下或凸起的弦紋或邊棱。
南宋官窯,是高宗南渡以後在杭州另設的新窯。據南宋葉 《坦齋筆衡》記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徽宗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緻,油色瑩澈,為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明人曹昭《格古要論》又補充說:「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清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色好者與汝窯相類」。歷史記載,修內司窯窯址在杭州鳳凰山下,但至今尚未發現。郊壇窯窯址在杭州市南郊烏龜山一帶,已作部分發掘。由於修內司窯窯址和哥窯窯址都未發現,二者器物特徵也相似,對於此種現象,早在明代,已有人注意,《遵生八箋》評價說:「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作者高濂認為:「所謂官者,燒於宋修內司中,為宮家造也……哥窯燒於私家,取土俱在此處」。鑒於故宮中收藏有傳世哥窯瓷器,而其造型又是按宮廷需要設計的,故李輝柄先生認為修內司窯其實就是傳世哥窯(《宋代官窯瓷器》,紫禁城出版社)。此可備一說。修內司窯瓷器的鑒定特徵如下:
胎質:用澄泥做器坯,胎子呈深灰色、灰褐色、灰黃色等;胎有厚薄兩種,即胎厚釉薄器和胎薄釉厚器 。
釉質:釉色有天青、粉青、灰青、炒米黃等多種色澤。釉面光澤如面容之微汗,潤澤如酥,也有溫潤似玉的。釉面多開片,釉中氣泡小,如粉末狀。
燒造:由於胎色不一,釉的流動性也較小,「紫口」或有或無。由於裹足支燒者居多,所以「鐵足」者也少。厚胎薄釉器為支釘支燒,薄胎厚釉器為墊餅墊燒。
郊壇官窯瓷器的鑒定特徵:
胎質:胎土呈黑灰、黑褐色,胎較薄。
釉面:釉較厚,有粉青、炒米黃等色。
器形:有盤、碟、洗等日用器,還多見仿古青銅器型、玉器型的宮廷陳設瓷和觀賞瓷。
燒造:有的器物有「紫口鐵足」。
定窯
定窯是繼唐代邢窯而起的北宋著名窯場,定窯窯址位於河北曲陽澗磁村以及東西燕山村一帶。這裡宋代時屬定州,故名定窯。定窯白瓷的燒造始於唐代晚期,終燒於元代。
唐代的定窯白瓷具有與邢窯白瓷相似的特徵,器形有碗、盤、托盤、注壺、盆、三足爐和玩具等。造型與五代時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豐肩,平底,底加圓餅狀實足,有的為玉璧底。
唐代定窯白瓷的胎質與施釉方式與當時邢窯白瓷也基本相似:一類胎骨斷面較細,胎色潔白;另有一類胎骨比較厚實,斷面比較粗,但燒結較好。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質地隨器物的不同而異:胎質細膩者,胎色潔白,則施白釉,釉質很細,表面釉光瑩潤;胎色發黃者,為取得潔白的效果,在胎體上先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再罩以透明的玻璃釉;
施在胎體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釉水凝聚處多呈青綠色,釉面有開片。
北宋初期,定窯瓷器脫穎而出,完全取代了邢窯(邢窯就此衰落)。雖仍以燒造白瓷為主,但另兼燒黑釉、綠釉、醬釉及白釉剔花器。明曹昭《格古要論》雲定窯「……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紫定、黑定,即定窯燒制的醬釉和黑釉瓷器,其胎質都是細膩潔白,釉色光可鑒人。北宋中期以後,產品風靡一時,時人評價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歸潛志》)。因瓷質精良、紋飾秀美,曾被選為宮廷用瓷。並為各窯所效仿。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亦言:「宋瓷之佚麗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窮研極麗,幾於鬼斧神工。」所謂粉定,是指其胎質白似粉,其釉為白玻璃質的定窯白瓷佳品。
在官、定、汝、鈞、哥五大名窯中,定窯是以覆燒法和器物芒口為特色,以精美白瓷和紋飾豐富取勝。其鑒定特徵是:
胎質:胎料加工精細,經過細緻篩選。胎質堅緻細膩,胎薄而輕,胎色潔白。無論醬釉、褐釉,還是黑釉、綠釉等顏色釉品種,都是白胎,即與白瓷所用的胎料完全一樣,只是外罩的色釉不同。
釉面:早期釉色白中閃青,中期以後白釉略帶乳黃,俗稱「象牙白」,質感柔和悅目。釉面極少開片。積釉處多見淚痕,隱現黃綠色;薄釉處能看出胎上的旋輪痕,俗稱「竹絲刷紋」。淚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現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條狀,宛如垂淚,故稱淚痕。「竹絲刷紋」是指在定窯碗、盤類器物的外壁,經常可看見的細密如竹絲的劃痕,這些劃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後用竹絲小刷修理時留下的。北宋早期,定窯採用正燒,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後,定窯創造了覆燒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
器型:主要有碗、盤、瓶、碟、枕等,還有凈瓶、海螺等佛前供器。
燒造工藝:定窯瓷器在北宋中期以後,對碗、盤類器皿採用覆燒工藝,其目的一是增加窯內裝燒量,節約燃料;二是防止碗、盤焙燒時變形;燒造出來的瓷器,其口沿部位一周均無釉,文獻中稱其為「芒口」。
紋飾:主要裝飾方法,按工藝細分,可列為刻花、劃花和印花三種。刻劃花紋多裝飾在器物的一面,或里或外,里外雙面都刻劃紋飾的極少見,常見紋飾是蓮花荷葉紋、水塘雙魚紋、蓮池游鴨紋以及龍、螭等圖案。刻劃花的裝飾手法流行於北宋。刻花以其線條纖細流暢、刀法嫻熟精湛而享譽宋代;所刻花紋輪廓線的一側呈單線,另一側呈雙線,雙線由外粗內細的線條組成。至金代則出現了印花的技法,定窯印花裝飾看不出由簡到繁,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有可能受定州緙絲的影響,制瓷匠師採用緙絲紋樣粉本刻模,因此一開始就顯得比較成熟。印花以花卉紋居多,常見蓮、菊、牡丹、梅、海棠、葵花、萱草等,也有龍鳳、獅子、孔雀、鳳凰、鷺鷥、鴛鴦、飛雁、鴨、游魚、牛、嬰戲等圖案,畫面整齊嚴謹,講究對稱;
底足:定窯器物的底足類型不多,主要分為平底與圈足兩大類,而其圈足具有與其它窯口器物圈足明顯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北宋中期以後覆燒成型的定窯器上,由於覆燒的發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將露胎處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層的器足在外觀上的表現並不那麼完美,北宋定窯圈足器足面(圈足與地面接觸部分)總是顯得不夠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撫之,明顯地感到凹凸不平,所見的器物無一例外。這種現象十分奇怪,但在鑒定中卻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窯圈足器(採用覆燒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徵,此為鑒定之關鍵。
斷代提示
從釉色來看,金代定窯的釉色與北宋時有所不同,不如北宋時滋潤,而帶有粉質感,亦顯得較為稀薄,突出於器表的紋飾微露白色。金代定瓷除了沿用「覆燒」法之外,還採用「疊燒」法,許多產品在內底颳去一圈釉面,使之露胎,稱為「澀圈」。
淚痕現象僅見於北宋定窯器,唐至五代定瓷並無此特徵。唐代定瓷釉薄而潔白,胎釉結合十分緊密,無流釉現象;北宋則凝厚而泛黃,釉內氣泡大而多,釉層在燒結過程中隨器垂掛流淌,形成淚痕。也有一些定窯白瓷,淚痕方向為橫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鑒定要領
占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窯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徵:
1「硬」 。北宋定窯的刻、劃花技法與當時的其它窯口瓷器頗為不同,給人一種很「硬」的感覺,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可以打一個比方來形容,如用鋼刀在鬆軟的木料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會隨著刀具的刻壓而下陷,此謂之「軟」,而在堅硬的紅木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則不會下陷,使刻紋輪廓更為鮮明,此謂之「硬」。
2「竹絲刷紋」。當然在其它窯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見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窯的纖細密集,此為鑒定定窯器物的一個特徵。另外,定窯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兩種類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見竹絲刷痕,刷痕呈同心圓,而小圈足器則無這種現象,但無論大小圈足,足均極淺,足牆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過肩,幾乎無鉤手。
3「變形」。 定窯器物,尤其是碗類器物,大都有些變形,若是完整器,將器物倒扣於桌面,便很容易發現這一特點。
就目前在市場上所見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淚痕現象已可做到,竹絲刷痕亦不難實現,至於器物的變形非人力而可強為,而取決於燒造時的火候、窯位、氣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迹。現在只有一點還難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完全出於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夠的重視,仍可作為鑒定的一個標準。
汝窯
在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御用官窯,瓷質之精、釉色之純、造型之美,空前絕後。
「物以稀為貴」,汝窯瓷器名列五大窯榜首,不僅因其存在時間短(僅從宋哲宗到宋徽宗約20年),傳世品罕見(在南宋時便有「近尤難得」的感嘆),流傳至今者不足百件;而且還在於其燒造時胎釉中鐵的還原達到了最佳效果,所燒造出來的「天青色」超越了當時所有的御窯,為宋代之首。
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的汝窯,其燒造的青釉,有「天青」、「卵青」、「淡青」色。它所體現出的美感,讓人愉悅;它所達到的意境,足以傲視瓷界。其鑒定特徵如下:
胎質:質地細潔,胎色呈香灰色;胎骨較薄,製作規整。凡宋汝窯器的釉表出筋或起弦線稜角的地方常見有淺赭的色調,俗稱為「羊肝色」。胎骨本色為深香灰色,釉面的稜角處卻隱現出一種「羊肝色」,其原因就在於坯體表面的金屬礦物質在高溫燃燒過程中與窯爐內的空氣接觸而充分氧化,自然形成一種鐵紅色的氧化面,並與深灰的胎色相襯。透過天青色的釉層,人們在汝窯瓷的局部就能看到這種淺赭色調的「羊肝色」了。
釉色:呈淡淡的天青色以及「卵青」、「淡青」等色,比較穩定。所謂「天青」色是一種與藍天色調相近的釉色,有深淺之分,釉面較透亮。卵青是一種與鴨蛋殼相近的顏色,釉面大多呈失透狀;淡青也叫粉青,是與天青釉相仿的顏色,不同之處在於它微閃綠色,釉面多透亮,釉色也有濃淡之分。汝窯釉層薄而瑩潤,釉泡大且稀疏;釉質較硬,釉色沉靜,釉面有光澤,不同於其他青瓷。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或可為汝窯釉色美的註解。
器型:汝窯器物造型凝重古樸,多源於銅器,有濃厚宮廷色彩。器型不甚豐富,主要有盤、碟、洗、盆、瓶、尊等。如三足樽、出戟尊等,洗有圓形、橢圓形、三足三種形式,而橢圓形四足盆則是汝窯特有的造型。汝窯無大器,這是其造型的一個重要特點。
紋片:汝窯瓷器絕大多數都有開片紋,釉面開細密的紋片,多為錯落有致的極細紋片,透明無色似冰裂。開片紋是在燒制過程中形成的,是高溫冷卻時胎釉的收縮速度不一致而致釉面開裂,俗稱「蟹爪紋」。這雖是燒造過程中的瑕疵,但卻增添了意想不到的美感。
支釘:宋代官用高檔瓷器入窯前,為了避免窯爐內雜質的污染,需用匣缽裝好,並將器物用墊圈和支釘墊起,防止與匣缽粘連。汝窯為外裹足滿釉支燒,底部留有支釘燒痕。高濂的《遵生八箋》說汝窯「底有芝麻細小掙釘」。汝窯支釘一般為單數,有三個、五個、七個的,六個支釘的器物只有橢圓水仙盆一種。
辨偽提示
真品的釉色青中泛藍,純凈、溫潤,釉表隱現出一種柔和含蓄的光澤。它既不同於鈞瓷的乳光,也不同於哥窯的脂光,而是一種類似於古玉般內蘊的光澤。釉較薄且平滑均勻地緊貼於胎骨,呈半透明狀。藉助二十倍的放大鏡觀察可見釉中氣泡大而稀疏,猶如鑲嵌在明朗夜空中的顆顆明珠,過去有「汝器釉泡如晨星」之說,就是指釉泡清晰、疏朗而言的。
新仿品的釉色青中閃黃綠色,施釉厚而不勻,乳濁而不透明,由於也加入了瑪瑙石的粉末,所以釉表光澤雖然很潤,但不夠清爽,有一種油膩的感覺。藉助放大鏡觀察釉中的氣泡相互疊壓,聯成一片,像是密集堆積起來的肥皂泡。
真品的胎骨是深香灰色,也就是比柱香燃後灰燼的顏色稍深一些的顏色,從器底的支釘痕破釉處可看到這種胎骨的本色。新仿品的胎骨是白色的,較舊器份量沉重,器體厚,胎沉,足略小,口部不是採用真品平切的修坯方法,稜角分明,薄而爽利,而是修成一個溜圓的唇口。
新仿品的胎體和釉層都很厚,所以腹壁凸起的三組弦紋也顯得模模糊糊,粗軟無力,顯現出一種肉粉的色調。
真品的紋片是「蟹爪紋」,美妙異常。在開裂程度較深的碎紋中,交錯摻雜著許多無色透明的短線紋,較深的紋片是淺赭色的,較淺的短線是無色的,兩者交織疊錯,迎光觀察時發現所有的紋片都是斜茌的,象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給人以排列有序的層次感。紋片的形成,本是器物於高溫焙燒下產生的一種釉表缺陷,行話叫「崩釉」。汝窯的匠師卻將這種難以避免的瑕疵有意識地加以控制在恰到好處的程度上,反具獨特美感。
新仿品紋片大小不一,很淡、很淺,基本上是無色透明的,毫無規律可循。
真品是七個支釘,支釘細小,痕迹很淺,大小如芝麻,分布多不規則。
新仿品也是七個支釘,痕迹大如綠豆,四周的釉被掀起,形成一個個的小槽坑。真品高度迄今未有超過30厘米,圓器口徑超過20厘米的器物。
迄今為止,市場上汝窯瓷的仿品為數不少,但還沒有哪一件仿品能夠仿燒到九成,更難再現出宋汝窯瓷器清幽美妙,超塵脫俗的美學意境。
鈞窯
鈞窯為宋代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河南禹縣,這裡金代屬鈞州,故名鈞窯。鈞窯雖屬北方青瓷系統,卻與一般的青瓷窯場不同,它燒造的瓷器使用的是一種乳濁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窯變釉。所謂窯變釉,就是在釉料之中摻入少量的銅,施在瓷坯上入窯燒造,在還原的氣氛下,燒成多變的釉色。
鈞窯是窯變釉的傑出代表,其開始於北宋,盛行於北宋晚期,金代、元代繼續燒造,範圍擴大到河北、山西,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鈞窯系統。
鈞窯首創了窯變釉,為陶瓷高溫釉開闢了一個新境界,並為以後的紅色高溫釉的燒製成功與美化瓷器奠定了技術基礎(過去古玩商中流行一句行話:「鈞窯不帶紅,一輩子要受窮。」)。
鈞窯瓷器的鑒定特徵如下:
胎質:胎色較深,帶褐紫色或淺灰色。胎子略厚,緻密。胎骨堅硬如鋼,扣之作鐵聲。
釉面:先素燒後施釉,釉子很厚。其釉色豐富多變,或如夕陽晚霞,或如秋雲春花,或如萬馬奔騰,或如大海波濤……其特點是在通體天藍色中,閃爍著紅色或紫色的斑塊。這種狀況的形成,是由於在連續的玻璃相介質中,懸浮著無數圓球狀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能散射短波光,使釉面呈現美麗的藍色乳光,又由於釉料中還原銅的呈色作用,而出現紅紫色,與天藍色互相掩映,好似一片彩霞。釉色主要分為天青、月白、海棠紅、玫瑰紫四類。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狀和不透明的感覺。
器型:多為盤、碗、瓶、盆等日常用品,也燒造奩、尊、洗等陳設瓷。花盆與盆奩多為方形、長方形、六方形、八方形、橢圓形、菱形以及各種花瓣形。這些器物成型難度大,精密度高,規格要求嚴,在其他瓷中是罕見的。
底部:花盆、托、尊等宮廷使用器物的底部均刻一個數字,由一到十,這是器物的尺寸。器物的高度、口徑、足徑三者最大者尺寸標號為「一」,尺寸最小者的數字標號最小,為「十」。這些刻於器底的標號,便於宮廷燒造陳設瓷的配套使用。故宮中舊藏鈞窯瓷器所刻宮殿使用銘文和乾隆御制詩,為清宮工匠所刻。
辨偽提示
鈞窯瓷器的窯變釉現在已能仿造,但與真品相比較,總會有做不到位的地方。特別是以下兩個方面,還難以達到。
一是「蚯蚓走泥紋」。鈞窯瓷器的一個典型特徵是釉面上時常出現不規則的流動狀曲線,其形狀好似一條蚯蚓在泥中遊走,故被稱之為「蚯蚓走泥紋」。這種紋線形成的原因是釉層在乾燥時或燒成初期發生乾裂,後來又在高溫下被黏度較低部分流入空隙填補裂痕所致。
二是官鈞瓷的紫紅釉在顯微鏡下觀察,有四層:靠近胎面的第一層和第二層與天青釉的結構相同,釉面之下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氣泡;第三層是紫紅交錯的不連續層,一般是上部紅色較多,下部是紫色較多;第四層(即表面層)的下界非常整齊,厚度非常均勻,顏色是淡藍色。
哥窯
哥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素以優美的開片而著名,卻不見於宋人記載。有關哥窯的正式記載,則始見於明宣德年間的《宣德鼎彝譜》,書云:「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將其與汝、官、鈞、定等並列名為宋代名瓷,並且成為重要收藏對象。哥窯窯址至今未被發現,為我國陶瓷史上一大懸案。
哥窯的得名,也是歧說不一。元人《至正直記》有「哥哥洞窯」的記載。明初曹昭《格古要論》記載哥窯時說:「舊哥哥窯出……色清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也少有。成群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躁,色亦不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編》則云:「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釉色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紋,號曰百圾破。」
傳世哥窯器物的鑒定如下:
胎質:非常緻密,其胎色有黑、深紫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
釉面:釉屬於無光釉,有米白、蛋白、奶白、粉青、灰、灰綠、乳酪黃等等美麗顏色。釉很厚,最厚處可與胎的厚度相等。溫潤似玉,器表有一層不很亮的酥油光。有些有「紫口鐵足」特徵。
開片:哥窯器物通體滿布紋片,大小相間,大片呈鐵黑色,小片呈金黃色,俗稱「金絲鐵線」。按顏色分為:鱔血、黑藍、淺黃魚子紋;按形狀分為:網形紋、梅花紋、細碎紋等。《格古要論》評價說:「哥窯紋取冰裂、鱔魚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百圾碎,即指細碎紋。
器型:造型質樸古拙,製作精巧,有三足鼎、乳釘五足爐、雙耳乳足爐、觶式瓶、膽式瓶、折腰盤等典型南宋陳設器物,也有罐、洗、盤、碗等日常用器;仿古銅器的器物,多用弦紋、貼附貫耳來裝飾。
斷代提示:
哥窯器開片平整緊密,片紋裂開成上緊下寬狀,黑色紋片中有時閃藍色。「金絲鐵線」是無法仿製的哥窯獨特風格。
哥窯器多為墊燒,少數支燒。
耀州窯
在宋代的著名窯場中,耀州窯是一個自成窯系的北方著名窯場。
入宋前後,受南方越窯的影響,耀州窯場為了保持自己在晚唐五代時期北方青瓷的領先地位,確保銷售市場和爭奪佔領新市場,在制瓷工藝上做了許多的革新。此時所燒的耀瓷,器物種類繁多,造型精巧秀美,瓷釉晶瑩溫潤,刻花印花工藝獨特,紋樣圖案豐富華麗,受到宮廷皇室和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喜愛。在宋人王存的《元豐九域志》和《宋史?地理志》中,都明確記載了耀州窯在宋神宗元豐年間及宋徽宗崇寧年間向宮廷貢瓷的事實。除了在國內廣大地區銷售外,其產品還遠銷到世界各地。東亞的日本、朝鮮,波斯灣的阿曼,地中海南岸的埃及,東非沿海的坦尚尼亞島嶼等地的古遺址中都曾發現外銷的宋代耀州青瓷。
北宋時期是耀州窯鼎盛發展的時代,其精美的制瓷工藝和裝飾技巧,頗得時人的好評:「巧如範金,精比琢玉。始合土為坯,轉輪就制,方圓大小,皆中規矩。然後納諸窯,灼以火,列焰中發,青煙外飛,鍛煉累日,赫然乃成。擊其聲,鏗鏗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北宋神宗元豐七年的《德應侯碑記》)。其對陝、豫地區的旬邑窯、臨汝窯、新安窯、寶豐窯、宜陽窯、內鄉窯、禹縣窯都曾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甚至遠距該窯數千公里外的嶺南地區之廣州西村窯,及廣西永福窯、容縣窯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形成了一個由廣闊區域眾多窯場所組成的龐大的耀州窯體系。
耀州窯在眾多窯場的激烈競爭中能夠崛起,並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其優勢就在於它自身精湛先進的制瓷工藝——巧如範金的制坯,光澤溫潤的釉色,犀利洒脫的刻花紋飾。
首先,耀州窯發明和率先使用了大型石碾槽粉碎設置,設置了加工泥料的淘洗池、沉澱池和陳腐用的陶缸,從而保證了大批量優質青瓷坯泥與釉漿的充分提供。其次是將輪制工具主部件轉盤由木製改為石制,盤下又增設了鐵軸承,大大改進了拉坯成型工藝。再次是燒瓷燃料由木柴改為當地蘊藏豐富的煤炭,並對窯爐結構進行了科學的改革,提高了對青瓷器還原氣氛的人為控制能力。
宋代耀州窯制瓷工藝上的這些重大改革,為燒造大量胎細釉精的青瓷提供了先進的科技和工藝基礎。
宋代耀州窯瓷器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胎質:胎色灰白,露胎處呈醬黃色。胎骨薄而堅固緻密。
釉色:耀瓷的青釉,質地精細純凈,透明度適中,色調是一種穩定的橄欖青色。這種橄欖青色,與唐五代「越州上」的越窯「秘色」很相似。宋代大詩人陸遊曾在《老學庵筆記》中明確指出:「耀州青瓷謂之越器,以其類餘姚秘色也」。這種與越窯秘色相類的宋代耀瓷青釉,陳萬里先生稱為橄欖青色。這種「類」越窯秘色的耀窯秘色瓷的成功燒制,對耀州窯系中其他窯場的燒瓷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也是耀州窯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釉面:施釉勻凈,釉面多小片冰裂紋,邊沿部分發褐黃色,俗稱薑黃色。
器型:器物種類非常齊全。從其用途看可分為餐具類,有碗、盤、碟、缽、盆,渣斗。酒具類,有注子、注碗、玉壺春瓶、梅瓶、杯、盅。茶具類,有盞、盞托、擂缽、釜、香盒、水罐、水洗。日用盛具類,有罐、盆、瓮、缸、壺。照明具類,有燈、小燈盞、燭台、油壺、油瓶。化裝具類,有盒、奩盒、粉盒。陳設具類,有尊、樽、瓶、花插。供器類,有供盤、燈盞、瓶、爐。潔具和衛生具類,有唾盂、渣斗、熏爐。此外,還有卧具枕,棋具圍棋盒、圍棋子、象棋子,樂具羯鼓、塤,鳥食具小食罐、小水罐等。
(耀瓷不僅器物種類繁多、用途廣泛,而且造型精美多姿,豐富多樣。以碗、盞、盤、碟之類最為普通常見的圓器為例,僅口沿的造型就有侈口、微侈口、敞口、六葵口、六菱口、六曲口、直口、斂口、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翻沿、包沿、折沿等。再以碗、盞中最多見的侈口翻唇圓弧腹內底下凹圈足造型觀察,僅其腹部的變化又可分為圓弧腹、淺圓弧腹、瘦圓弧腹、微斜圓弧腹數種。在這些圓弧已富有變化的腹部,往往再配以瓜棱或出筋裝飾,給人一種造型規整、比例恰當的感覺。
又如壺類,是該窯初創時期就多有燒造的器物,以執壺最常見。唐代執壺為喇叭口、圓腹、短直流、單把執手,造型豐滿大度。五代執壺變為小口直頸、圓球腹、曲形流略長、單把執手,造型富有變化,使圓與長和曲與直的各種不同線條,和諧而又統一。宋代的執壺形狀大體承襲了五代,只是細直頸變長,圓腹又呈現圓中略見微折,同時,隨著壺頸的變長,其壺流亦變為高出口沿的彎曲形長流,既方便實用,又美觀秀麗。在常見的執壺中,該窯還生產一種形體似瓜的瓜棱壺,其造型具有瓜瓞象生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特點。宋代耀州壺中還有葫蘆形壺,其特點是用上小下大連體雙腹葫蘆形作為壺身主體,下腹的一側設彎曲的長流,而對應的另一側有連於上下腹中的曲形單柄。此種象生葫蘆壺的造型,比象生瓜棱壺更有觀賞性。此外,該窯在宋代還創新出一些相當獨特的壺類。如造型為小直口,球腹,三矮獸足,龍首流,半月提樑上貼戲嬰的提梁壺。又如圓球腹,圈足,口在器底,器內有中空管與口相通,卧獅哺乳雙子獅流,弓曲形飛鳳提柄造型的倒裝壺等。均是構思巧妙、造型奇特,製作精美的佳品。
再如瓶類,是從唐代以來就多有燒造的器物。唐瓶有盤口瓶、長頸瓶、凈瓶、油瓶、葫蘆瓶、雙魚瓶、雙系瓶等多種造型。到五代,以上瓶的造型仍有生產,又出現了短頸瓶等新造型。入宋後,除繼續燒造唐五代上述傳統瓶類外,又新創燒了一系列的新類形。這些新型瓶中有玉壺春瓶、膽式瓶、梅瓶、吐嚕瓶、棒槌瓶、花口瓶、瓜棱瓶、蟠龍瓶等。玉壺春瓶為侈口、細長頸、圓腹、圈足造型,它以柔和且富有變化的流線型線條美得到人們的喜愛,在中國古代流傳了上千年之久。工匠們還將此種瓶的口部和腹部之外侈和收分線條略加改動,又製作出膽式瓶。梅瓶和玉壺春瓶都是酒具,但用途不同。玉壺春瓶口外撇,細頸便於把握,裝入酒後酒液重心在腹下,應是燙酒和斟酒的酒瓶。梅瓶的造型是小口寬沿、短頸、豐肩下折、深長腹、圈足,此種梅瓶造型適合做裝酒的盛具。吐嚕瓶的造型與梅瓶相類,但腹為矮圓筒狀,猶如梅瓶截腰後的上半段,造型沒有梅瓶的修長秀美,但更具有渾圓厚重的特點。棒槌瓶亦是由梅瓶衍變而來,其造型特點是小口突唇束頸折肩深筒腹。與梅瓶相近似的瓶類還有大口梅瓶,又可稱為罐式梅瓶,其特點是大口短直頸圓肩圓弧腹內凹圈足。這些從梅瓶造型衍變而來的多種瓶類的出現,正是宋代耀州窯工匠創新精神的體現。在瓶類造型中,還有器口翻捲成盛開花朵形的花口瓶,器腹呈現出均勻的豎條凹凸狀的瓜棱瓶,器的肩頸周壁裝飾有貼塑龍紋的蟠龍瓶等等。如此多種多樣的瓶類造像的出現,是耀州窯器物造型豐富多彩的明證。)
耀州窯瓷器獨特的器物造型有:溫碗中的柳斗編織籮型、及花口多折腹圈足型;花插中的內外雙層壁飾有水平多組插環、鏤空插座和立雕仰首龍頭的造型;盞托中的外盤套內淺托造型;供盤中的內外雙層套盒飾有如意壺門或坐佛的造型;把杯中的敞口圓腹單柄造型;燈盞中以立獅或卧獅為底座的造型;熏爐中復層套合式飾有鏤空網紋和貼花蟠龍紋的造型;瓷盒中形如戰鼓飾有鼓釘紋的圍棋子盒造型等等。這些,均是耀州窯工匠匠心獨具創新的一些精美青瓷造型。
裝飾手法:宋代耀瓷的裝飾手法比較多樣,有劃花、剔花、刻花、印花、貼花、戳花、捏塑、鏤空、繪畫化妝土等多種。其中最為突出和獨具特色的是其刻花工藝以及與之風格相同的印花工藝。宋初的耀瓷剔花工藝,系將花紋主輪廓以外的背襯部分採用「減地」手法進行剔除,使主輪廓紋樣突起在器表之上,具有淺浮雕的裝飾效果。後來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一種獨具特色的刻花新手法。此種刻花工藝需分兩步進行:1將刻刀深入直插在器坯中,用垂直刀刃勾刻出紋樣的主輪廓;2在已深刻出的主輪廓線的外側,採用斜刀連續廣削以除去花紋主輪廓外的背襯。3再使用一種篦形工具,在突起的刻花主輪廓內精心勾划出葉脈和花瓣紋理的細部,使新的刻劃花花紋達到了粗獷與精細、凸起與凹入,大輪廓與小細部的巧妙結合。新的刻花手法保留了剔花工藝的浮雕式立體裝飾效果,又避免了剔花減地的費時費工和行刀的獃滯。同時,還吸收了劃花工藝行刀流暢活潑的優點,使新的刻花手法顯現出刻刀在刻削行刀中犀利圓活的動感。飾釉後,在潤玉般晶瑩的碧綠色下顯現出深淺不同的色調層次,使之具有一種含蓄典雅的藝術美,可以說達到了宋代刻劃花裝飾工藝的最高水平。
到北宋中期稍晚一些時候,為了向國內外商品市場提供更多具有此種裝飾風格的耀瓷,耀窯工匠又發明了與其刻花手法相同風格的印花新工藝。此種印花工藝是先採用刻劃花手法製作出印花范模具(又稱母範),然後翻制出印花范,稍加修飾燒造而成。新的印花工藝因其有製作簡捷、方便、快速的優點,一經問世,很快就盛行起來。因其重點在紋樣圖案方面著力,構思和設計上便有大的提高。與孕育它誕生的耀窯刻花工藝相比,新的印花工藝在紋樣題材、圖案種類、構圖方式等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紋樣圖案:宋耀州窯刻花和印花青瓷,不僅裝飾手法獨特,紋樣圖案也豐富多彩。目前已見到的紋樣圖案約有二百多種,其題材和內容包括有植物類的花卉、草木、枝葉、瓜瓞果實;動物類的瑞獸、珍禽、昆蟲、水族;人物類的嬰戲、侍女、戲妝;佛教造像類的飛天、羅漢、力士、僧人、供養人;道教造像類的鶴馭仙游;以及山石、流雲、水波、幾何紋樣等等。這些紋樣圖案不僅畫面華美富有變化,而且往往寓意吉祥。在植物花卉類中,多見象徵仙逸潔身、傲霜怒放的菊花,象徵「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的蓮花荷葉。由菊花組成的各種紋樣圖案,有多層式花朵、雙層多瓣式花朵等形式。比較獨特的是在盤碗器內以單層或多層團菊進行構圖,紋樣簡潔;亦或在盤碗的底心飾以團菊紋,周圈再繞以纏枝菊。蓮花和荷葉的構圖與菊花不同,往往是出於水波,並與游鴨、鴛鴦、游魚組成「水波蓮花」、「雙鴨戲蓮」、「鴛鴦戲蓮」、「蓮花雙魚」、「鴛鴦游魚戲蓮」等富有動感的畫面。相關的紋樣還有「一把蓮」、「兩把蓮」、「三把蓮」、「一把蓮花牡丹」、「蓮花慈姑」等等,即將蓮、荷葉、慈姑甚或牡丹用絲帶束成捆把形的構圖。蓮花和人物相結合組圖,如「太子戲蓮」、「嬰戲纏枝蓮」,均有「連生貴子」寓吉祥的含意。象徵富貴和美好的牡丹花也是常見紋飾。牡丹紋樣有纏枝牡丹、折枝牡丹、交枝牡丹、對枝牡丹以及瓶插牡丹、盆花牡丹、珍珠地牡丹等。牡丹花的花朵和花瓣亦有多種多樣,還有牡丹花結、牡丹小簇花等。除了採用單一的牡丹組成多種紋樣形式以外,還往往將牡丹與動物、人物或其他花卉結合起來,組成更加生動多彩的紋樣圖案。如「鳳凰戲牡丹」、「鸞鳥銜牡丹」、「飛蝶戀牡丹」、「雙嬰戲牡丹」等。在植物花卉類中,還有象徵凌雪傲霜堅忍不拔的梅花,向陽而開的葵花,以及象徵加官進爵和高官厚祿的雞冠花。所有這些植物花卉紋樣,都以寫實為特點,再經藝術加工,在犀利洒脫的刻花和印花中,均呈現出一種繁茂的生機和真實生動的美感。
在動物類瑞獸紋樣中,有威武雄猛的蛟龍、猛虎和獅子;有銜瑞草、戲牡丹的麋鹿。類珍禽中,有銜瑞草和瓜果的鳳凰、孔雀;有飛雲衝天的鳴鶴;有戲水戲蓮的鴛鴦;有或飛或立的喜鵲。以入池遨遊的野鴨為例,就有「水波游鴨」、「雙鴨戲蓮」、「鴨戲鴛鴦」、「魚鴨戲蓮」之類圖案。紋樣圖案的布局多取對稱和均衡形式:一鴨居前回首顧盼,另一鴨緊緊相隨。也有取三分法布局的,多和鴛鴦組合構圖,或「單鴨戲鴛鴦」,或「雙鴨戲單鴦」,畫面中蕩漾的水波,盛開的芙蓉花,微微漂弋的荷葉,及浮游自如嬉戲其間的游鴨鴛鴦,形象寫實而富有情趣,是真實塘景的再現。水族紋樣中,最常見的是游魚紋,有「水波三魚」、「水波五魚」、「水藻群魚」、「雙魚戲蓮」、「群魚戲海螺」、「柳枝群魚」等等。其中以「水波三魚」最為生動,在碗的內壁取三分法布局,僅用了不多的幾刀,三尾生動逼真的游魚就躍然而存,魚周圍布滿了用篦形工具划出的重重水波,三魚在水波中鼓腹擺尾游弋自得。實屬宋代耀州窯刻劃花青瓷的代表作。
嬰戲紋是耀州瓷最為突出的紋樣。用童嬰紋裝飾瓷器,開始於唐代銅川窯,曾在素胎黑彩盤上見到過繪黑彩的「童孩戲繩」紋。到了五代,又發展到剔劃花青瓷「嬰戲纏枝」紋。嬰戲紋樣在耀州窯北宋早中期的刻花青瓷中採用較少,在宋晚期的印花青瓷中經常發現。所見的嬰戲人物紋多種多樣。如「單嬰戲牡丹」和「單嬰戲梅」,布局採用襯托的方式,在牡丹或梅花枝葉的中心處是一個大頭圓臉的胖娃娃形象。又如「雙嬰戲牡丹」、「雙嬰戲梅」、「雙嬰戲枝果」、「雙嬰戲蓮」、「梅竹雙嬰」等紋樣,在纏枝或對枝的牡丹、梅、蓮、枝果、梅竹之中,雙嬰或相向對應嬉戲,或兩頭頂對順時針旋轉嬉戲,或雙足反相頂立順時針旋轉嬉戲。又如「三嬰戲纏枝舞蝶」(簡稱三嬰戲枝蝶)紋樣,是將三個嬰孩圍在用纏枝花卉組成的三角形中,其外環再飾以枝葉和飛舞的三蝶。又如「三嬰盪枝」紋樣,盪枝的三嬰孩和三折枝牡丹以六齣筋為界,取六分格間隔排列。此外,還有以水波作底襯的「四嬰戲把蓮」,以山石蘆葦枝葉相穿插的「五嬰戲雙犬」,以葡萄藤蔓為背景的「群嬰戲纏枝葡萄」等等。圖案中的童嬰都是大頭圓臉的胖娃娃形象,或帶裹兜裸四肢,或全身裸體僅纏飄帶、帶項圈、穿手鐲、著腳釧。嬰戲圖刻划出的一幅幅天真可愛的兒童盡情嬉戲的場景,是宋代瓷器紋樣中極為精美動人的畫面。
此外,耀州窯的刻花和印花紋樣中的一些獨特的紋樣,如水族中的摩羯、海馬,人物中的化生,佛教造像中的飛天,道教造像中的鶴駕仙游等等,均是該窯青瓷紋樣中所僅有的。
金代前期該窯延續了宋代青瓷的燒造,又突出了月白釉青瓷的創新。其後期,薑黃釉青瓷的燒造重點面向中下層民眾,燒成上突出了可以增加數量的無釉圈疊燒工藝。裝飾紋樣也趨於簡練。
元明兩代耀州窯發展趨於衰落,一方面繼續燒造薑黃釉青瓷,另一方面逐漸加強了黑、白、醬、茶葉沫釉瓷和白地黑花瓷的燒造。在多品種色釉瓷的燒制中,白地黑花瓷是此一時期該窯的代表作品。至此,該窯青瓷的燒制已明顯衰落。不久,窯場亦終燒,此後就從歷史舞台上消失了。
斷代提示
耀州瓷器上的刻花,嚴格講是以刻花為主,又輔以劃花而成的一種刻劃花裝飾手法,它出現在北宋初期偏晚一些時候。在此之前,該窯的裝飾手法以簡便流暢的單線劃花為主,紋飾是簡單的花瓣紋,包括荷花、牡丹等。
北宋中期以後,刻花發展成熟,技藝達到了頂峰。刀法明快,圓和犀利。線條和潑流暢,並能刻出有斜度的刀痕。紋飾布滿器面,深淺分明,層次清楚,立體感強。具有淺浮雕的效果。紋飾多為海水游魚紋、蓮塘戲鴨紋等。
北宋晚期的印花紋飾,布局謹嚴,講求對稱,紋樣多是各種嬰戲圖。花紋線條多細巧,除嬰戲圖外,還有牡丹、蓮花、鳳凰、犀牛、飛鳥等。
磁州窯系——磁州窯
磁州窯系是宋金時期北方最大的民窯系,以河北磁縣磁州窯為中心,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江西吉州窯南宋時也燒造磁州窯系風格的瓷器。磁州窯系燒造種類多,有白瓷、黑瓷、彩繪瓷、三彩陶器等。由於民間色彩濃郁,不太為士大夫階層所賞識,故宋代文獻無記載。直至明初《格古要論》才提及。
磁州窯分布在磁縣觀台鎮和彭城鎮一帶,窯區遺址密集,堆積豐富,燒造時間從北宋到元代。因地屬古磁州,故名磁州窯。
磁州窯燒造品種除白瓷、黑瓷外,還有白釉劃花、白釉剔花、白釉綠斑、白釉褐斑、白釉各色(黑、醬、紅綠)釉下彩、綠釉釉下彩、珍珠地劃花、低溫鉛釉等等。白瓷是主要產品,裝飾技法以黑白對比為主要特點。其裝飾方法有濃厚的水墨畫風格,是制瓷工藝與傳統繪畫藝術高度結合的產物,在宋瓷中獨樹一幟。
磁州窯瓷器鑒定特徵如下:
胎質:有兩種,一種質地堅細,胎色有灰白、灰褐、黃灰、土黃等色;一種胎體比較粗糙、厚重;胎呈紅褐色,雜質明顯,胎上有一層化妝土。
釉面:白釉有的呈奶白色,似有油性,不透明;釉層均勻,無淚痕,個別有開片紋;內壁施滿釉,外壁施半釉。黑釉黑色純正,釉層較厚;大多數器物是外施滿釉,內施半釉,也有些里外均施半釉。
器型:各式瓷枕(平面、凹弧面,有方形、錠形)、執壺、瓶(梅瓶、橄欖瓶、多管瓶、敞口卷唇鼓腹圈足瓶)、碗、盤、盆、盒、香爐、燈、各式玩具瓷塑等等。
紋飾:釉下彩繪是磁州窯獨具特色的裝飾手法,以釉色分,有白釉釉下彩、綠釉釉下彩;以色彩分,有黑彩、褐彩;圖案有牡丹、荷花,魚、蝴蝶、蘆雁、鷺鷥等,也有少量龍、鳳。人物主要見於枕面上的嬰戲圖,形象生動活潑,尤具藝術價值。枕面還有竹菊牡丹、風蘆鳴鳥、荷塘小景、馬戲、動物等圖案。還有大量的詩詞歌賦、格言警句等。
裝飾技法:白釉釉下彩的工藝過程是,在成型的坯胎上,先敷一層潔白的護胎釉,然後用顏色料(黑、褐、紅、綠等)精細繪製紋樣,再用尖狀工具在顏色紋樣上勾畫輪廓線和花瓣葉筋,露出白色護胎釉,再施一層薄而透明的玻璃釉;燒成之後,器面上色彩對比強烈。頗具特色的鐵鏽花紋,是在施白色護胎釉或施黑釉的瓷坯上用含氧化鐵的貧鐵礦石做繪畫顏料,繪製圖案,經焙燒後,呈現出白地黑花和黑地褐彩。墨彩彩繪也頗富特色,其奔放的筆法,熟練的技巧,無論花鳥、魚蟲、山水、人物以及書法都揮灑自如,簡練流暢。更有特色的是釉下彩剔花,通常用在碗、渣斗、洗的外壁:將紋飾之外的地子剔去,露出較深的胎色,使紋樣具有浮雕感;再在花葉上補以劃花,使圖案完整;這樣,較深的胎色烘托出潔白的主題,視覺效果明顯。至於劃花、珍珠地劃花,也是常見的裝飾手法。
款識:磁州窯的器物有的留有款識(印款、刻款),有陰文陽文之分,有的帶有邊框,有的在邊框上覆荷葉,下托蓮花,內容有「趙家造」、「王家造」、「張家造」、「劉家造」、「李家枕」、「張家枕」、「張大家枕」、「王氏壽明」、「王氏天明」以及少量帶年款的。
斷代提示
磁州窯白瓷有精細一路,系仿定窯產品,其胎土經過淘洗,比較細密,胎色白或黃白,釉層較薄,釉質瑩潤,除底足外通體施釉,其中優質品與定窯相仿。較粗白瓷的外壁,能夠看出瓷胎、化妝土、白釉3個層次。
金代磁州窯繼續燒造白瓷、黑瓷、白釉黑花、醬色釉、黃綠釉等。其胎質細薄,釉白。器型有碗、盤、碟、罐、酒盅、盞托、枕、花瓶、三足爐,等等。劃花裝飾多見於器物內部。綠瓷是金代產品,主要造型有盆、盤、瓶。三彩器也以金代磁州窯生產為多。
元代磁州窯產品的特點是碩大、渾圓。
龍泉窯系——龍泉窯
龍泉窯屬南方青瓷系統,是受唐宋越窯系青瓷和同期的青白瓷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南宋時期,以龍泉窯為核心形成一個龐大的窯系。
龍泉窯窯址在浙江龍泉縣境內,創燒於北宋早期,南宋晚期達到鼎盛階段,到明中期以後開始衰落,其下限可到清康熙年間,有六七百年的燒造歷史。
在龍泉縣境內,兩宋時期燒造青瓷的窯口達到50處左右。南宋晚期,除了龍泉縣以外,鄰境的慶元、遂昌等縣瓷窯,江西吉安的吉州窯、福建泉州碗窯鄉窯也有燒造。
龍泉窯的鑒定特徵如下:
北宋
北宋早期的龍泉窯青瓷,產品的風格與唐代越窯、甌窯、婺州窯相似,燒制的器物胎體較粗,釉為石灰釉,釉色淡青。以盤、碗、壺為主,缽、罐也少量燒造。器物製作工整,器底修坯平滑。器物多用刻花裝飾,輔以篦點或劃紋,此外,還有波浪、雲紋、蕉葉、團花等文飾。
北宋中晚期
胎質:瓷的胎體減薄而均勻。
釉面:釉色為青黃色。釉層薄而光亮透明,有玻璃質感。
器型:造型規整厚重,以碗、盤、杯、壺等生活用具為主,爐、瓶、渣斗以及塑像有多種多樣。如爐有三足爐、蔥管爐、四足爐、八卦爐、奩式爐、酒樽爐,瓶有膽瓶、鵝頸瓶、堆貼龍虎瓶、帶蓋梅瓶和五管瓶。
裝飾:以刻劃花為主,紋飾有花卉、水波、游魚、朵雲、飛雁、嬰戲等。篦紋減少,碗口五齣(花口碗的內壁多凸起五條直線)大量出現。晚期開始出現刻花蓮瓣紋,多裝飾在碗的外部,瓣尖呈圓形。刻花刀法犀利,豪放粗獷;劃花纖巧精細,能將篦紋、水波紋、花葉莖脈的線條繪得細若髮絲,主次分明。
南宋
南宋是龍泉青瓷發展的鼎盛時期。
胎質:胎骨堅硬細密,多白色;有的器物為襯托釉的美感而專門添加紫金土,燒成灰白、灰黃、黑等胎色。可分為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白胎厚釉青瓷,胎細膩緻密,白中泛青,釉層柔和,足底露胎處呈赭紅色,稱作「硃砂底」。黑胎厚釉青瓷,胎薄厚釉,胎色灰黑,稱作「鐵骨」,釉色青潤,多網狀或魚子狀開片,部分器物口沿因釉薄而露紫色,圈足底呈鐵色,稱作「紫口鐵足」。黑胎青瓷在造型、釉色、紋片、以及底足的切削形式都和南宋的官窯相似。
釉色:使用一種粘稠的石灰鹼釉,釉層厚而濁重,不再透明,但有玉質光澤,溫潤之極。南宋晚期燒製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還有豆青、黃綠、灰綠、菜綠等色。粉青釉釉層厚而透明,釉面光澤,外觀柔和淡雅,有如青玉:梅子青的釉層比粉青釉更厚,略帶透明,釉面光澤,深淺適度,呈色柔嫩,蒼翠欲滴,其色可與翡翠相媲美。粉青與梅子青達到了宋代青瓷的頂峰。
器型:種類繁多,有各類盆、盤、碟、碗、盞、壺、渣斗以及香爐、八仙塑像和文房用具中的水盂、水注、筆筒、筆架等,象棋子、鳥食罐也有特點;還有仿古銅器、玉器的各式鬲、觚、觶、琮式瓶、投壺等器型。
紋飾:龍泉青瓷以釉色取勝,少數粉青釉印有雙魚紋飾。
鑒定提示
龍泉青瓷屬於石英—高嶺—絹雲母質瓷器,與江西景德鎮瓷器屬於同一類型。一部分黑胎器用紫金土,含鐵量為3~5%,高者達15%左右,主燒梅子青釉和黑胎青瓷。
龍泉青瓷北宋為石灰釉,南宋為石灰鹼釉。粉青和梅子青均是石灰鹼釉。
南宋龍泉青瓷胎有白黑兩種:粉青釉胎色白中帶灰,梅子青胎是白中略帶灰;黑胎青瓷在造型、釉色、紋片以及底足的切削形式都和南宋官窯相似。
龍泉青瓷燒成溫度在1180度~1230度之間,梅子青釉則在1250度~1280度之間。
青白瓷窯系——景德鎮窯
景德鎮窯以生產青白瓷著名。青白瓷,俗稱影青,又名隱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觀介於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泛白,白中閃青而得名。青白瓷窯系是我國宋代窯場分布較廣、產量很大、工藝精湛的一個大窯系,分布在南方几省。在眾多的產地中,主要有江西景德鎮窯、南豐白舍窯,廣東潮安窯,福建德化窯,泉州碗窯鄉窯、同安窯、南安窯等。其中以景德鎮的湖田、湘湖、勝梅亭、南市街、黃泥頭、柳家灣等窯口所產青白瓷最佳,其釉色、硬度、薄度和透明度、瓷里莫來石結晶的發達,都達到現代硬瓷的標準。因而被世人稱之為「饒玉」,備受人們青睞。
江西景德鎮是青白瓷的燒造中心,最早始於五代時期(有勝梅亭、石虎灣、黃泥頭窯),「景德窯宋景德年間燒造,土白壤而埴,質薄膩,色滋潤。真宗命進御,瓷器底書『景德年制』其器尤光致茂美,當時則效,著行海內,天下咸稱景德鎮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陶錄》)。北宋時期景德鎮窯基本上是正燒,到南宋中期以後,景德鎮窯受定窯影響採用複合支圈覆燒法,盤、碗的口沿也形成芒口。其時代特徵如下:
北宋
胎質:胎體較薄,質地潔白細膩,瓷化程度高,透光度極好。
釉面:早期的一些器物積釉微泛黃色,中晚期呈純正青白釉;佳品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處泛白,積釉處則呈水綠色。釉的透明度高,光澤性強,流動性較大,具有晶瑩剔透似玉的效果。
器型:多見盤、碗、碟、杯、罐等日用器皿,也有瓶、壺、注壺、盞托、枕、油盒等,油盒的底部多有陽文直書的「段家盒子記」、「吳家盒子記」、「藍」、「朱」、「程」等標誌。堆塑有各種龍、虎、龜、蛇、雞、犬、鳳等動物的魂瓶最為常見。
裝飾:初期光素無紋,中期以後主要為刻花和印花,多在碗、盤的內壁,刻花花紋吃刀深淺程度不一,施釉後,吃刀深處積釉成青綠色,淺處泛白,層次感很強。刻花印花圖案主要是花卉,有牡丹、篦紋菊、飛鳳、蓮花和水波、嬰戲等圖案。
裝燒方法:有兩種,即一為支釘支燒,足內無釉,器底一般留有4個支釘痕;二為墊餅或墊圈墊燒,足內雖無釉,但留有黃褐色的圓餅形痕。圈足一般無釉。
南宋
胎質:胎質細密潔白,中期以後,胎質比以前稍粗。
釉色:可分兩類,一類是仰燒產品,一般為純正青白釉;一類是覆燒產品,一般是偏糙米黃色。
器型:前期與北宋相似,主要有斗笠碗、平底碟、弧壁淺盤等;中晚期碗演變為撇口弧壁形。
裝飾:早期多為刻花和劃花,內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和嬰戲為主;晚期印花增多,刻花減少。印花紋樣繁縟,圖案層次較多,常見紋飾有葵花、萱草、龍紋、飛鳳、水波雙魚、蘆葦水禽、蓮池鴛鴦、嬰戲、海棠、梅花等,還出現了人物故事題材。
裝燒方法:南宋為覆燒和墊燒兩種方法。覆燒足內有釉,口沿無釉;墊燒器物足內留有黑褐色圓餅形痕。
斷代和辨窯口
宋代青白瓷鑒定,斷代、辨窯口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現已發現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江西8個省30餘處窯址均燒青白瓷,其中許多精品與景德鎮窯青白瓷不相上下,較難辨別。
如南豐窯產品與景德鎮窯相似,只有墊餅支燒痕與景德鎮窯黃褐色、黑褐色斑痕不同,顏色明顯淺淡;醬口碗則是南豐窯獨有的。
廣西藤縣窯質量也類似景德鎮窯,只是底足未見支燒痕。
福建的青白瓷與景德鎮窯瓷器的差異在於器型上,另外是用墊圈支燒盤子。
元代青白瓷窯口在裝飾技法以及窯藝等方面,與宋代有相當區別。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較薄,佳器幾近脫胎。如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蓮紋碗,口徑17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強,圈足厚只有2毫米。內壁的紋飾卻刀法恣肆,線條流暢疏朗。這類器口多包銀,由於年代久遠,包銀已氧蝕發黑剝落,多處有灰白或綠色銹斑。元代青白瓷的器壁要厚些,紋飾不多見且為印花。
明代永樂官窯仿燒青白瓷,十分精細,多暗刻纏枝花紋。
辨偽提示
景德鎮千年窯火不息,能夠生產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傳人。在當今眾多的個體制瓷作坊中,仿製出幾可亂真的宋、元時期的青白瓷並不是難事,因仿品而致使藏友「打眼」之事屢有發生。現就景德鎮燒造的青白瓷真品與仿品如何鑒別,提示如下:
首先看胎質。宋代青白瓷的胎質,雖說是潔白堅緻細膩,瓷化程度高,這只是相對而言,它還達不到現今瓷器胎質的潔白堅緻細膩的程度。宋代湖田窯青白瓷的胎質為最好,但由於當時還沒有採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發明),胎質比不上現代瓷器堅密,這從殘器的剖面可以觀察領悟,明顯的還可以看到細密的孔隙。另外,宋代很多青白瓷的露胎處(尤其是器底)會有顆粒狀土渣,這是因為當時瓷土採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煉,坯土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細的緣故。現代的低中仿青白瓷,胎質緊密,雪白光滑,十分堅挺,是較容易辨別的。有仿作者在瓷土中摻入微量的色土和細沙粒,以改變胎質的顏色和結構;有的則在成品瓷的露胎處,抹上黃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這些只要稍具常識,即可看出。
其次看錶釉。宋代青白瓷是高鈣釉瓷器,釉中氧化鈣含量高達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溫下燒成時,釉的流動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劃印花、轉角、折彎等處聚釉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許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則顯白,釉面光澤亮潤,「瑩縝如玉」。現代仿作者大多以宋代湖田窯的釉色為標準來仿造,但往往過猶不及:仿品大多為石灰鹼釉,釉中氧化鈣含量低,在高溫下流動性弱,少有明顯的聚釉特徵,器物通體釉色比較一律,且釉面失透,看上去釉色發僵。有的仿品採取人為聚釉的手法,即在刻畫印花、轉角、折彎等處多噴釉,使釉層增厚,釉色加深,但這種人為聚釉,釉中難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來不自然,形似色塊。有的仿品玻璃質感特強,光亮刺眼,與古器「寶光」相去甚遠。還有少數作坊採用酸蝕手段去光,結果輕者手感滯澀,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難察覺。
再看器型。青白瓷的生產時間長,窯口眾多,器型十分豐富,按類分有日用品、陳設品、禮器、明器等等,鑒定時需要認真掌握各個時期不同品種的基本造型以及演變規律與特徵。如看青白瓷荷葉形蓋罐,其「開門」的宋代青白瓷特徵應該是:典型的器型,白中微黃的胎質,晶瑩透亮的釉色,罐內壁粗拙的胎泥連接條疤,平底墊燒的褐黃色餅痕,外壁刻花低凹處積釉呈淡淡的湖青色。現代仿製的青白瓷,大多數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圖譜或存世品進行仿製,仿品雖然可以形似,但無法做到神似,更不可能在細節上都注意到。
第四看紋飾。真品可以在很薄的胎體上刀刻紋飾,所刻紋飾清晰。而仿製的薄胎青白瓷,雖然胎體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採用的是現代制模灌漿法,器物顯得規整、呆板,缺乏靈性與韻致。與宋代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兩樣。而且,仿製的薄胎青白瓷,其裝飾只能是印花或劃花,絕無刻花,這是因為在如此薄的胎體上刻花,需要有相當工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何況,古代瓷工的心態又豈能是現代瓷工的浮躁心態所能比擬的。
最後看底足。宋代青白瓷基本上採用芒口覆燒、澀圈疊燒和墊餅置燒三種方法,現代仿品也注意到這些燒造特徵。一般仿品,芒口和澀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了看胎質的知識,是不難識別的。而有墊餅置燒痕迹的仿品,鑒定起來相對要難一些。真品的墊餅痕呈淡淡的土黃色或褐黃色,且深淺不一;大多仿品實際上並非用墊餅置燒,而是在匣缽中(有的甚至不用匣缽,直接在氣窯中裸燒)燒出成瓷後,再人工採用釉料、顏料以及雜料做出餅痕,這種「餅痕」顏色為黃黑色或醬色,餅痕甚至高出器底,與真品餅痕自然滲出吸附明顯不相同。有的低仿品直接將黃色漿水或黃泥塗滿器底,冒充墊餅痕。還有些有圈足的仿品,足根無釉,器底滿釉卻有餅痕;有的既有餅痕,又有支釘痕,根本不符合燒窯工藝。
最值得警惕的是景德鎮燒造的高仿品,其是手工成型,胎釉已完全達到逼真程度;高薪聘請刻花高手,刀法十分嫻熟,也採用墊餅支燒,留有支燒痕。只是在支燒痕的顏色和造型曲線變化與真品略有差別。福建燒造的新青白瓷,多數仿品的釉色近似卵白色。
建窯系——建窯
所謂建窯系,是指宋代以建窯為首的燒制黑瓷且風格相似的一批窯場。在宋代瓷器中,黑釉是最普遍、最常見的。其中又以福建建窯和江西吉州窯最負盛名。
建窯窯址在福建省建陽縣水吉鎮,又稱「建陽窯」。古代文獻稱「黑建」、「烏泥建」、「紫建」,日本人稱為「天目瓷」。
宋代建窯黑瓷的突然興起與宋代上層社會飲茶、鬥茶風尚有直接關係。由於建窯黑瓷盞適宜鬥茶,北宋後期一度成為宮廷燒制鬥茶專用的器皿,這類黑瓷盞底足刻有「供御」和「進盞」的字樣。宋徽宗趙佶鬥茶時使用的就是建窯兔毫盞,他曾評價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大觀茶論》)喜用黑瓷盞的宋代詩人還留下了不少的讚美詩,如「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蔡襄《茶錄》);「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勿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翁鵝兒酒」(蘇軾《送南屏謙師》);「點茶三昧須饒汝,鷓鴣斑中吸春露」(僧洪詩)。兔毫、鷓鴣斑就是指建窯黑瓷盞而言。
建窯黑瓷的鑒定特徵如下:
胎質:胎體厚重,胎色黑而堅(胎子含鐵成分較多)。器物里外施釉,底部露胎。
釉色:呈黑色或醬黃色,但卻不同一般的黑釉或醬黃釉,是利用釉中所含氧化金屬的呈色原理和窯溫火焰的機理燒出的富有變化的結晶釉和窯變花釉:有自然形成的條紋狀,即黑釉中透出黃棕色或醬黃釉中透出黑綠色的細長條紋狀結晶,這種細條紋閃銀光色,類似兔毛,宋人俗稱「兔毫」的;有黑色釉地上呈現條狀和鐵鏽斑結晶,類似鷓鴣的羽毛花紋狀的,被稱為「鷓鴣斑」的;也有在黑釉面上似圈似點狀、成串或成片銀灰色光澤圓點散布,人稱「油滴」的;其形成機理大致是由於在燒造過程中,釉層產生的氣泡將其中的鐵質帶到釉面,在高溫下,釉層流動時富含鐵質的部分就流成條狀紋,冷卻時從中析出赤鐵礦小晶體所致。
還有黑色釉面出現多種顏色、光澤變化的窯變花釉,人稱「玳瑁釉」的。
也出現過黑釉油斑藍色窯變釉產品。
器型:大量為茶盞,有少量缽、玉壺春瓶、小罐、小壺。
斷代提示:
顯微鏡下觀察,建窯兔毫盞的兔毫呈魚鱗狀結構;在毫毛兩側邊緣各有一道黑色粗線紋,有赤鐵礦晶體構成;兔毫中由許多小赤鐵礦晶體組成。
油滴盞的油滴,在陽光側照下似有七色寶光射出。日本人讚歎為非人力所為,故稱為「曜變」,視為國寶。
北方定窯、耀州窯、河南、陝西、山西諸窯也生產屬建窯系的黑瓷茶盞,其胎質比南方建窯系產品硬,燒成溫度較高。「兔毫釉」不多見,「油滴釉」數量相對較多,油滴結晶比南方產品要小而密集,但銀色光澤較強。
吉州窯
吉州窯是南方一處著名綜合性民窯,窯址在江西吉安永和鎮附近,又名永和窯。創燒於唐,發展於五代、北宋,興盛於南宋至元代中期,元代末期終燒。
吉州窯燒瓷品種繁多,地方特色濃郁。主要燒造磁州窯系的彩繪瓷和建窯系的黑瓷。
彩繪瓷是典型的釉下彩,其鑒定特徵是:
器型:有碗、盤、注子、注碗、三足爐、花瓶、蓋罐等。
彩繪;一般在白地或米黃地上施以鐵質彩繪,燒成後,呈現出黑、褐、赭、棕等多種色彩。彩繪運筆大膽瀟洒,技法剛柔相濟,把國畫的傳統特色和民間的圖案裝飾,結合得恰倒好處。
紋飾:多為花草、蟲魚、鳥獸、山水為題材,也有人物,邊飾以回紋為多。
黑釉瓷的鑒定特徵:
釉色:除了生產建窯的「兔毫」、「鷓鴣斑」、「油滴」等品種之外,最有代表性的品種是「玳瑁釉」,以黑、黃等色交織混合在一起,釉面滋潤,參差自然,有如海龜龜殼的色調,宋人稱之為「玳瑁盞」。玳瑁釉器的坯體,系用含鐵量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掛釉焙燒後再掛一次膨脹係數不同的釉,重燒一次,由於釉層的龜裂,釉的流動填縫,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狀的斑紋。
紋飾:獨創黑釉剪紙貼花瓷和木葉貼花瓷。剪紙貼花紋樣有海棠、鸞鳳、鴛鴦、躍鹿、雙蝶、梅蘭竹菊等,還有菱形花飾加「福壽康寧」、「長命富貴」等等吉語。木葉貼花是用天然樹葉貼在瓷坯胎上蒙釉燒制,器成後,葉形及脈絡便清晰地留存在茶盞內。有一葉、二葉、三葉單獨或重疊相貼,置於盞沿、盞壁或盞底。顯得淳樸雅緻。此外,黑瓷紋飾還有月梅紋、月竹紋、樹鹿紋、灑釉蘆荻紋、散綴梅花紋、剔花填釉折枝梅紋等。
斷代提示: 吉州窯也生產與景德鎮相仿的青白瓷,與定窯瓷相仿的覆燒印花白瓷,與耀州窯相仿的青瓷盞。
吉州窯也燒造與磁州窯相似的綠釉陶枕,二者均是兩次燒成,即先燒生坯,然後揀選正品上釉,再經低溫爐火烘燒。二者區別在於,磁州窯陶枕平燒,底部不施釉;吉州窯陶枕立燒,底部也不施釉,但一側四角有支燒痕。
推薦閱讀:
※鑒賞詩歌形象教案設計
※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周邦彥《風流子·新綠小池塘》鑒賞與古曲欣賞
※家國情懷百篇詩詞鑒賞061-063
※定瓷小碗鑒賞(第三部分)
※詩歌人物形象鑒賞複習
TAG: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