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明太祖朱元璋

千古一帝: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個很獨特的人、一個很獨特的皇帝。清代史學家趙翼說:「蓋明祖一人,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者也」。在史書上,朱元璋則是以農民革命領袖、徹底專制者和平民保護者的面目出現的。  朱元璋是史上出生最卑賤的皇帝。劉邦做過亭長(村委會主任)、趙匡胤出生行伍,李自成是下崗驛卒(郵政局職工),都曾是吃皇糧的體制內人。朱元璋則出生根紅苗正的三代貧農家庭,父母死時「殯無棺槨,被體惡裳」,自己窮得先做和尚、後為流寇,真可謂一窮二白。  朱元璋是史上治吏最嚴酷的皇帝。在反腐工作中,朱元璋同志以下三點經驗尤為重要:一是注重製度創新,他發明了挑斷腳筋、剁手指、砍腳、斷手、鉤腸等酷刑,對貪污達六十兩銀子(約合人民幣萬元),竟處以剝皮之刑。二是加強思想教育,在各級官府公座兩側各懸掛一個塞滿草的人皮袋,這種警示方式的效果,顯然優於組織公僕看反腐電影。三是發動群眾運動,凡發現貪贓害民的官吏,百姓有權聚眾擒拿直接送至京師。朱元璋吏治的嚴厲,後人是很難再超越的。舉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為例,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員均被處死,各地方官吏被殺者有數萬人,追贓牽連到全國許多富戶,以致中產之家大抵皆破產。  朱元璋時代,一方面嚴刑峻法,一方面興農事,薄賦斂。百姓休養生息、官員如履薄冰。於是社會呈現出道德淳樸、生活安定、政治清明的景象。這是一個王朝初建時的典型氣象。  梁啟超曾說:「兩千年來之政,秦政,皆大盜也。」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特徵是皇帝為核心的特權統治集團壟斷政治、經濟、文化資源,而廣大民眾處於被統制地位。因此,代表特權統治集團的皇帝既是國家暴力機器和「普天之下」所有財富的主人,同時又是神性和真理的化身。在一個王朝初期,皇帝往往能約束特權集團,特權集團也相對自律,因此在物資匱乏的同時,可以維持政府相對清廉、利益分配相對公平、道德相對淳樸的局面。  朱元璋從來就沒有隱諱過自己的出身,甚至相當坦然,毫無隱瞞毫無諱飾的把自己的出身公佈於天下。  大明皇陵碑現在還在鳳陽明皇陵內,碑上原原本本記述了朱元璋的家世出身,悲慘經歷。摘錄開頭部分  「大明皇陵之碑孝子皇帝元璋謹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陰侯吳良督工興建皇堂。  予時秉鑒窺形,但見蒼顏皓首,忽思往日之艱辛。況皇陵碑記,皆儒臣粉飭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特述艱難,明昌運,俾世代見之,  其辭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傍徨。俄而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喪。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忽伊兄之慷慨,  惠此黃壤。殯無棺廓,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既葬之後,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計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值天無雨,遺蝗騰翔。里人缺食,草木為糧。予亦何有,心驚若狂。乃與兄計,如何是常。  兄雲去此,各度凶荒。兄為我哭,我為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兄弟並路,哀動遙蒼。汪氏老母,為我籌量,遣子相送,備醴馨香。空門禮佛,出入僧房。居未兩月,寺主封倉,眾各為計,雲水飄飈,我何作為,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依,侶影相將,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而趨蹌。仰穹崖崔嵬而倚碧,  聽猿啼夜月而凄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俠佯。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蓬逐風而不止,心滾滾乎沸湯,。。。。。。」  顯然,朱元璋對自己的貧賤出身,沒有絲毫諱飾,對當過和尚的經歷,也沒有絲毫隱瞞,「空門禮佛,出入僧房」。而且刻在石碑上,廣布天下,流傳後世。陳學霖還舉出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明太祖御筆》詩文作為證明,現存的《明太祖御筆》中就有三首言僧談禪。說因為朱元璋對自己出身忌諱,怕別人言及,而製造文字獄,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邏輯。他自己都能這麼坦然的去說,還怕別人影射嗎?  有的人會說,雖然朱元璋自己可以坦然談及自己的出身,但不等於他可以容許別人來談。就比如一個人自己可以謙虛的說,自己很笨,或者很窮,但如果別人當面來嘲笑他說他是笨蛋或者窮鬼,他肯定是會生氣的。這樣的說法乍聽起來是有道理的,但稍加推敲,便知道謬誤。的確自己說,和別人說不一樣,但現在的問題是根本不存在什麼當面嘲笑或挖苦的事情,而是因為諧音產生的事端。一個能夠相當坦然的把自己某方面公布出來的人,決不會動輒疑神疑鬼認為別人影射自己的這方面的缺陷。就比如一個能夠坦然說自己笨的人,會因為別人讚揚他說「你奔跑的很快」,而認為「奔」和「笨」諧音,認為別人是嘲笑自己笨,從而勃然大怒嗎?這顯然不符合基本的心理規律!如果因為這樣的諧音去責怪別人,那不是等於去承認和強調這是自己的缺陷,是羞恥,而且這個缺陷和羞恥非常非常大,所以連諧音都受不了,原本是要避諱和掩飾結果反而是用最尷尬最難堪的方式去強調和宣傳。確實,世界上是有心理這麼敏感和脆弱的人,但凡是具有這樣心理的人,都必然拚命掩蓋粉飾這個可能被別人詬病的方面,絕對不會有勇氣自己先去坦然承認公布的。從朱元璋對自己出身的坦然來看,說他會因為諧音而製造文字獄顯然是說不通的。  現在我按照自己的個人想法來對這兩個階段做一下分析,看看朱元璋製造文字獄的謊言得以產生和傳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一個階段,明朝時期這種謊言的產生和傳播。一個很正常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樣的謊言不產生在別人頭上,卻偏偏產生在朱元璋頭上呢?我的想法是這和朱元璋實行的政策有密切的關係。朱元璋的時代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權貴和官僚們生活的最艱難最痛苦日子最不好過的時代。明末的思想巨人王夫之曾經提出過「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的政治主張,他說「寬之為失,非民之善,馭吏以寬,而民之殘也」。但這樣的主張,在中國歷史上大概從來沒有落實,也不可能落實,但惟獨在朱元璋時代,卻得到了最嚴格最徹底的落實。當時的官員動輒得咎,反貪三大案中的空印案,郭桓案,幾乎把整個官僚階層從上到下都清洗了一遍。「天下中產以上人家破產大半」。  毛佩琦很形象的描繪過當時的情形「當時的官員們惴惴不安,經常是上班的時候,早上起來上班,要跟家裡頭妻子道別,說今天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僥倖晚上回到家裡,見了妻子的面兒說,今天又活了一天,明天還不知道怎麼樣。」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朱元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允許普通農民捉拿擾民官吏,嚴禁官吏下鄉  在《大誥三編》的《縣官求免於民》中有這樣一件事情,在北平布政使司相當於今天河北省樂亭縣的農民趙罕晨,率領三四十個農民將一幫縣裡的貪官污吏擒拿起來,押送到了首都。  在《大誥續編》的《民拿下鄉官吏第十八》中,朱元璋向全國通報表彰了相當於現在的江蘇省常熟縣農民陳壽六。  陳壽六率領自己的弟弟和外甥3人捆綁了"害民甚眾』的縣吏顧英,到首都告御狀。結果受到朱元璋大張旗鼓的支持。朱元璋嘉獎他能幹,賞了他鈔票20錠(大約相當於今天1萬多元人民幣,免除雜泛差役三年,並通報全國予以嘉獎  「朱元璋嚴厲警告說:若有敢於無事生非擾害陳壽六者,"族誅』——殺全家;若有敢於捏造罪名誣陷陳壽六者,"族誅』——殺全家,此後,陳壽六若有過失,只有朱元璋本人有權力審問他」「最後朱元璋感嘆道"其陳壽六豈不偉哉?』——這陳壽六難道不是很了不起么?」  我看明末歷史的時候,常常想如果崇禎能夠實行朱元璋的政策的話,還哪裡有什麼狗屁財政問題啊?就算供養一支百萬人的軍隊,打一百年的仗也不是問題。但後來一想就明白了,這是不現實的。任何皇帝除了朱元璋以外都不可能這麼做,也不敢這麼做,如果敢這麼做的話,沒有等農民起來造反,官員肯定先起來造反了。李自成失敗的一個原因就是觸犯了官僚商人階層的利益,以至於把這些人逼的去投靠滿清(當然這種投靠最後結果更慘,但當時他們沒有預見到這點)。大部分人當官是為了發財享受,如果弄的他們比囚犯都不如,他們能不發狂嗎?  須知支撐皇帝的權力基礎就是這些官僚階層,權貴階層,觸犯了這個階層的利益,就等於自己抽掉了自己統治的根基,沒有哪一個皇帝會傻到這個地步。但惟獨朱元璋是個異數,他敢於得罪全天下的官吏和權貴,強悍到這個地步,確實是絕無僅有的。要說在這樣的統治下,那些功臣權貴不想造反,才是見鬼了,換了我是那些權貴,我也鐵定造反。似乎有人說過朱元璋殺李善長是殺錯了,因為李善長沒有造反的理由,他本身已經達到了最高的位置,輔佐胡惟庸造反就算成功,也不過依然是那樣的位置,又何必冒險造反,這樣的話初聽很有道理,但其實不對,李善長如果輔佐胡惟庸造反成功,他至少可以覺得自己能夠活的更舒服一點,想侵佔民田,就侵佔民田,想生活的奢侈一點就奢侈一點,想魚肉百姓就魚肉百姓,肯定不會象在朱元璋統治下那麼活的戰戰兢兢,提心弔膽,拘束無比,因為貪污銀子60兩以上就要被砍頭剝皮,光此一點,就已經可以構成充足的推翻朱元璋的理由了。  所以我說,換了任何一個別的皇帝,實行這樣的政策,鐵定要失敗,鐵定要被推翻,鐵定要完蛋。實行這樣的政策,還當皇帝,那就等於把自己放在火山口上。對別的皇帝來說,只要臣僚不造反,別的事情都好商量,貪污就貪污一點,侵佔民田就侵佔民田,生活奢侈就奢侈一點吧,不但不是壞事,反而說明臣僚沒有政治的野心,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我們看歷史書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故事,皇帝擔心某個大臣有可能造反,於是這個大臣請求皇帝賞賜給他多少田地多少金銀,於是皇帝就放心了,這說明這個大臣沒有政治野心啊,頓時傳為佳話。可是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佳話到了朱元璋那裡,卻全變了,根本行不通。在朱元璋時代,如果誰敢這麼做,那無異是自己找死!朱元璋不是那種為了當皇帝而當皇帝的人,只要能當上皇帝,其他都可以商量的人,相反他是一個有著明確政治理想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寧願得罪天下所有的官僚,就算所有的官僚都起來造他的反,他也在所不惜。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這一點能夠從胡大海在外邊領兵打仗的時候,朱元璋就殺掉他犯法的兒子,並說出「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這樣的話得到證明,從理智的角度,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任何別人如果效仿這種做法,最後的結果可能都是自取滅亡。  我常常覺得朱元璋之所以沒有被推翻,沒有失敗,沒有完蛋,實在不得不歸功於他那超級強悍的個人能力,他等於是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發動了一場暴力革命,和所有的官員權貴階層為敵,進行了利益的再分配。  了解了這樣的事實,我們再來看關於朱元璋文字獄的傳說,就可以得到一個清楚的答案了。朱元璋打擊的階層,恰恰是掌握有話語權的階層,這個階層在朱元璋這樣嚴厲的打擊之下,如果說沒有仇恨怨毒,那是不可能的。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迫於他強大的力量,這種仇恨怨毒沒有辦法發泄出來,朱元璋去世之後,由於時代接近,他們就算想造謠,詆毀抹黑朱元璋,也不太容易辦到,容易被揭穿,所以依然得不到發泄。但仇恨的種子已經播下,仇恨怨毒也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到了弘治正德以後,終於可以發芽成長了。這些人對朱元璋仇恨,對朱元璋的出身當然就更看不起了,覺得他出身貧賤,還當過和尚,於是很容易就從這方面做文章。直接公然的挖苦攻擊,太笨拙,於是就製造出朱元璋文字獄的神話,說是朱元璋因為自己的出身,而有種種忌諱,所以因為字的諧音就殺人,說的活靈活現,真是一箭雙鵰,既把朱元璋醜化成了一個殘暴心理病態的人,又能把朱元璋的貧賤出身渲染挖苦一下,很可以發泄他們心理的仇恨,帶來精神上的滿足。以後,這些謊言就不斷流傳,以訛傳訛,繼續生長,最後居然似乎變成了歷史事實。更何況到了明代後期,那些文官本來就有憑藉道聽途說,捕風捉影,就能對當朝的皇帝誹謗污衊大肆攻擊的習慣,對當朝的皇帝尚且如此,對兩百多年前的朱元璋自然更不會放過。將近兩百多年後的滿清雍正對明朝人的非君風氣還大為光火,他說「昔明嘉靖、萬曆之時稗官野史所以污謗其君者,不一而足,如《憂疑竑議錄》《彈園雜誌》《西山日記》諸書,咸訕誹朝廷,誣及宮壺。當時並未發覺,以至流傳至今,惑人觀聽」(《大義覺迷錄》)(這裡當然是這個暴君的無知了,明代人並非是什麼「當時並未發覺」,而是對明朝人來說,非君是時髦流行的舉動,認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滿清統治者自然難以理解)  明代人因為思想解放,各種各樣的奇談怪論都有,這種對朱元璋的污衊誹謗也不過是其中一種而已,雖然有部分市場,但在當時並不引人矚目,大部分的學者也不把這個作為信史,只當成笑話來看而已。錢謙益考證之後,應該說這些謊言更不值一提了。
推薦閱讀:

朱元璋為何要定都南京?
封建歷史條件下,明朝的政治運行機制有何優點和致命缺陷?
為什麼馬皇后不給朱元璋送涼餅?
開國功臣們橫行霸道, 勾結當地富商惡霸, 被皇帝用鞭子打死
【分享底稿】融合與復古:明初國家的文化政策

TAG:明太祖朱元璋 | 朱元璋 | 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