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硯台簡史

一、硯台的出現

硯台的最初形態

早在原始社會史前文明的遺迹中,一些原始岩畫、彩陶、漆器的彩繪裝飾上,均可以發現及推測,人類創造這些藝術的同時,當時作為繪畫工具的毛竹、棕麻和其他一些長纖維植物的莖、桿等,可能是中國毛筆的雛形。幾乎在同時期,硯台已經有萌芽的跡象。近現代考古中,如1972年山西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發現了一件石磨盤,並有硃砂顏料等一整套彩繪工具,被認為可能是最早的成套文具;1958年在山西寶雞出土的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雙格研磨盤,格盤中殘存的天然礦物顏料也可能是繪畫所需要的,這些或許就是硯台的雛形。特定器物的出現和發展是隨著社會形態的發展以及人類日常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

顯然,古代文字與繪畫的演變,對文房器用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我國古代書法發展到戰國時期,開始出現有專用的毛筆並書寫在竹簡上。目前所見,最早的古代毛筆實物,是戰國楚筆,1954年在湖南長沙一座戰國時期墓葬中出土了一支兔毫筆。隨後在秦漢的遺存中,也陸續發現了毛筆的蹤跡,如上述雲夢縣的墓葬中出土的三枝秦筆。毛筆的使用頻繁起來,盛墨的器物自然變得必要並逐漸發展為專門的文房器具。

山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 仰韶文化時期的石質研磨器一組

東海尹灣漢墓六號墓出土的「板研」

古代四大文房——筆墨紙硯最早在漢代發展成熟。根據史料記載,漢劉熙《釋名》解釋「硯」字,說:「硯,研也,研墨以和儒也。」可見,硯在漢代以前被稱作「研」,是為研磨用的器物,漢代起才改稱為「硯」。許慎《說文》說:「硯,石滑也。」「滑」字訓作「利」字意,亦與研、磨同義。清人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里進一步清楚地解說道:「字之本義,謂石滑不澀。今人研磨者曰:硯。」 可能是發展到秦漢時期,才有嚴格意義上的硯台。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戰國秦墓中出土了附有研磨石塊的石硯,為現知最早的硯的遺迹,同時還出土了最早的人造墨。此後,出土了大量漢代的石硯,還有少量玉硯、漆書硯和陶硯等。自此,硯台發展成熟並迎來了歷史的重要轉折時期。

三足石硯漢 通高14.3厘米 直徑16.5厘米1958年安徽省太和縣漢墓出土

漢代石硯(青銅硯盒)

長12.5厘米 寬7厘米 高6.5厘米1957年安徽省肥東縣出土

古代硯台發展概況

中國硯台發展史,大約經歷了研磨器、原始硯、早期硯、成熟硯、大眾硯和工藝硯幾個階段。如上文所述,研磨器時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硯的雛形。(關鍵著《中國名硯——地方硯》)

戰國時代,冶鐵技術非常成熟,鐵器得到普及,鐵器製作的技術發達,對石器的開採與加工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戰國後期石硯的數量不斷增加。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發掘的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墓群中發現的一套完整的製作石硯的工具,其中包括開採石材所需的錛和鑿子,還有用於打磨石硯的磨石等。

兩漢(東漢、西漢)時期是原始硯出現和形成階段。研磨器進一步發展成為造型規則、硯面平整的硯形,此時的硯材以石為主,兼有陶硯、漆硯、銅硯等。西漢時期的硯附帶有一塊或圓或方的小研石,用以研磨天然墨丸。文化事業的發展,文字書寫工具的要求與日俱增,此時,玉雕、漆雕、石雕工藝開始出現在硯台的製作領域。玉石器物作為上層建築的貴重物品,數量極少,陶硯和漆硯的製作是主流。。經濟日益繁榮的西漢時期,農業定居生活穩定發展,手工業生產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此時出現了附帶銅硯盒、石硯盒以及配有紋飾的精緻木盒、彩繪漆盒的石硯台。1985年出土於江蘇邗江的彩繪嵌銀箔漆硯可能是我國最早的漆制硯台,其構思奇巧、漆藝精湛。山東臨沂金雀山西漢墓所出長方形平板石硯,附木胎漆硯盒,內外髹漆彩繪,蓋面與盒底繪有虎熊相鬥圖,配以羊等小獸,以雲氣紋穿插其中。盒內的設計亦極其巧妙,研石、墨丸和硯台存放布局十分合理。東漢以後,隨著造墨技術的進步,硯開始成為一種專用於研墨以供書寫的、獨立的文房用具。初步擺脫了原始研磨器的簡陋和粗糙,並漸漸淘汰磨石和磨杵。人們的生活習慣對硯台的造型製作具有一定的影響,漢代至南北朝時期,人們都席地而坐,所用書案低矮,於是要求製作高足硯以便於書寫。

雲龍紋三足圓石研 河南南樂縣東漢宋耿洛墓出土

望都漢墓壁畫(主記史)中的研磨器和墨

早期硯時期約為晉唐時期,此時硯已完全被獨立出來,大多數的硯有了硯堂和墨池等功能結構。硯的造型上也出現了許多制式,材質的運用開始增多,瓷硯開始盛行,其塑造和雕刻更加精美,工藝日趨成熟。以紅絲硯為首的「四大名硯」漸露端倪,這時期關於硯的評述和記載,為硯台史翻開了重要一頁,硯台的使用開始普及。

兩宋時期,硯台進入成熟期,各種優質石硯得到充分發展。宋硯在講究實用的前提下,趨向規矩行為主的,大部分硯造型簡練、端莊、穩重、工整。人們開始注重石硯的研墨效果,雕刻工藝以相對簡單的線雕、平雕和淺浮雕為主。此外,端石、歙石、洮河石和澄泥硯「四大名硯」地位確立,大量的硯文化專著隨之出現,更深刻地論述並確認了硯文化在中國文房歷史中的地位。

風字形石硯宋 1963年浙江杭州靈隱宋墓出土 浙博藏

宋 眉紋棗心歙硯1953年安徽省歙縣小北門宋代窖藏出土

明代時我國硯台發展的重要時期之一,把明代劃分為大眾硯時期具有普遍意義亦更為準確。明代硯仍沿用兩宋時期的風格和特點,硯形大多為長方形、圓形和橢圓形,造型簡潔流暢,紋飾雕琢亦不甚繁瑣。從出土和傳世的實物看,明代硯的數量多,使用範圍廣,因此,明代硯的使用已非常普及。

明清時期,硯從實用型向裝飾型為主的方向發展,講究工藝繁複、雕琢細膩,材質上不拘一格,包羅萬象,許多珍貴材料都被用作硯台等文房用品,可謂不惜工本。清代硯台雕刻名家輩出,並湧現許多硯雕藝術流派。至此,硯便形成了一個以石硯為主的龐大家族。

清嘉慶甲子年(1804年) 紀昀銘螭紋端硯 上海博物館藏

此硯著錄於《閱微草堂硯譜》

二、略談歷代硯台的

常見制式

宋高似孫《硯箋》中說道:「筆之壽日,墨之壽年,硯之壽世。」中國的硯台,自秦漢時代逐漸形成以來,已經伴隨人們做過兩千餘年,在這漫長歲月中,人們以硯為田,朝耕夕種,相磨以惜;與硯為友,相濡以沫,須臾不離。「墨精非硯不展采,筆精非硯不飛花」。一直以來,硯台得到人們的精心培育,代代相處,各時代都有經典的制式,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其中不乏精巧罕見之物。

如前文言,秦漢時代開始出現大量石質硯台,也有其他材質並存。漢代硯台大多為圓形或方形,圓硯多帶有三足,部分足上有刻畫圖案或作獸形足狀,方形硯多為平板硯,龜形硯亦偶有出現。部分硯上的紋飾與同時期其他藝術形式互為影響。漢代處於青銅時代末期,因此漢硯的造型受青銅禮器的影響明顯,尤其是三足的造型,東漢繁欽的《硯賦》說:「鈞三趾於夏鼎兮,象辰宿之相扶。」便可作證。漢代硯台的發展逐漸具有藝術元素,多取法自然界中有力量且有神秘色彩的靈獸作為表現形式,如龍、鳳、虎、熊、龜等,製作硯足或以雕塑形式製作硯蓋。從出土文物看,兩漢基本完成了硯從研磨器到硯台的轉變。

漢 辟邪蓋三熊足石硯 故宮博物院藏

在漢代石硯的基礎上,魏晉時期出現大量瓷質硯台,造型比較常見的是圓形帶足硯,硯堂一般不施釉,多足辟雍硯開始流行。兩晉時期由帶有高浮雕動物蓋的三足石硯演變成的三足陶瓷圓硯十分多見,南北朝時,陶瓷圓硯的足數增加。北方的上層社會流行一種方形帶足石硯,其上有精美的雕刻,是東漢三足石硯的延續。這種石硯在硯堂外往往有耳杯形水池,有的還有筆舔。

西晉 青釉帶蓋三足硯 湖北省鄂州市七里界出土

北魏石雕方硯 1970年大同市南郊北魏建築遺址出土

辟雍硯又叫璧水硯,是南北朝至唐初盛行的一種硯式,多為陶瓷質,圓形,硯面凸起,硯面與硯壁之間形成一圈環形硯池,硯足一般為蹄形、水滴形或圈足。辟雍硯在魏晉至唐代的墓葬中均有出土,研究其發展演變過程及文化內涵,對於墓葬的斷代和古代文房文化的認識有著積極意義。辟雍的稱謂源自西周《禮制.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漢代成為太學,因其形狀是四周環水的圓形建築。東漢蔡益《明堂月令記》云:「辟雍之名,取其四面周水,圓如璧。」辟雍硯取其形,成為晉代的流行用硯形式。宋蘇易簡《文房四譜》記載:「《繁欽硯贊》雲:……蓋今制之,或有全良石之材,工其內而質其外者;或規如馬蹄,銳如蓮葉,上圓下方,如圭如璧者。圓如盤而中隆起,水環之者,謂之辟雍硯。」

錢穆在《國史新論·中國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中說:「辟雍」是古代的一種學宮,男性貴族子弟在裡面學習作為一個貴族所需要的各種技藝、如禮儀、音樂、舞蹈、誦詩、寫作、射箭、騎馬、駕車等,在課程中還有性教育。貴族子弟從10歲開始就要寄宿於城內的「小學」,至15歲時進入郊外的「辟雍」,換言之,他們從10歲「出就外傅」至20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中間要有10年離家在外過集體生活。《小戴禮·王制篇》有云:「天子曰辟雍,諸候曰泮宮」此即言當時的學校。辟雍者,辟借作璧字,言其為一圓形,雍字當寫作廣字下面加一個邕,邕字乃四方有水,土在其中,廣是高屋之形,即指學校的建築,四面環水,此乃當時天子所轄政府之學校,如同今天的「國立大學」;泮宮者,泮是半圓形之水。《詩·魯頌·泮水》,又稱泮宮,是為當時諸候有泮宮之證。此為諸候國中大學,即如今的地方大學。國立大學四面環水,地方大學三面環水,在形制上,表明了中央與地方的尊卑之分。

辟雍硯則是對辟雍格局的模仿,圓形,硯面凸起,硯面與硯壁之間形成一圈環形硯池,形制類似於古時的辟雍。問題在於,如此講究且盛行於隋唐的辟雍硯因何從古代硯台的主流中退出了呢?箇中原因引發諸多猜測,比如說,辟雍硯的一大特徵在於硯足,而這樣的硯足是有特殊時代背景的,背景變了,硯台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研究認為,隋至唐初時,辟雍硯的硯足已經很少見到其典型的多蹄足,而是多為多蹄足下附墊環或堆塑多蹄足的圈足,甚至還多見鏤孔圈足,這可以說是硯足退化的一種體現。宋代以後,辟雍硯便逐漸消失。

隋代 白釉多足硯台 河南省鞏義市和義溝村出土

隋代蕭後墓出土 青瓷辟雍硯

唐辟雍硯 洛陽履道坊白居易住宅遺址出土

唐 白瓷硯 河南省陝縣唐墓出土 國家博物館藏

隋唐時期的陶瓷硯品造型多樣,以圓形周環水槽的辟雍硯最為流行,也有向多足或圈足的演變,唐代大部分陶硯質地佳,製作規整,細膩發墨,其造型已脫離前朝舊式。由於殉葬之風盛行,部分陶硯作為冥器。圓形多足硯大多為陶瓷製品,在南北朝多足圓硯的基礎上,足數進一步增加,並且發展出圈足硯。隋唐流行的周沿水槽凹陷的辟雍硯也是多足硯的演變,是圓形多足硯的主流。

梅縣畬江鎮唐墓出土 青瓷辟雍硯

唐 青釉劃花硯 福建省永春縣城關鎮金峰山唐永徽二年墓出土

唐代早期鳳形陶硯製作規模大,其上圓下方,硯首窄而硯尾寬,兩側邊內收,硯堂呈坡狀,硯尾底部有兩足,為唐代典型器物。鳳形硯又稱鳳凰池硯,俗稱「風字硯」或「箕形硯」。

宋米芾《硯史》中記述:「隋唐工稍巧,頭圓,身微瘦,下闊,而足或圓為柱,以不逮古,至本朝扁長穹高腰瘦、刃闊鉞斧之狀」,敘述了唐宋鳳形硯造型的演變。一般風字硯硯壁呈弧形,硯身前圓後方或上窄下寬,呈類似梯形。也有硯首高翹,線條多變化;硯底有圓、平、鼓式,或者硯首無足稍低,下端帶雙足或單足的。硯足形狀亦非單一,有圓柱狀或梯形足,成為唐代硯的特徵之一。唐代硯造型還包括正方形的石渠硯、圓形硯、龜形硯等,硯式簡單但富於變化。

唐代 端石箕形硯1954年西安市東郊郭家灘國棉四廠工地唐墓出土

北宋青銅硯 2016年上海青浦區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 上海博物館藏

宋 琴式石硯 1969年桐鄉出土

五代時的硯形,上承唐代箕形硯式,下啟宋代抄手形硯式。因此,五代的硯形,硯面還保留著唐箕形硯的特徵,即弧面形和折面形都有。但五代硯邊牆較唐硯邊牆矮,即硯式較為淺平。五代硯的硯底,逐漸不見了唐時的雙足,而是以硯尾部內收的平底或抄手硯式的邊牆足見長。五代時陶硯出現花摺足工藝,有四足和圈足。米芾《硯史》中記載:「陳文惠價,收一蜀王衍時陶硯,連蓋。蓋上有鳳坐一台,余雕雜花草,涅之以金泥紅漆,有字曰『鳳凰台』」,記載的是十國前蜀王衍時期所造的陶硯。

1958年長沙五代墓出土的「長興三年」款箕形石硯

宋代的箕形硯,部分還保留唐代樣式,部分形制已經有所變化。其中具有唐代特徵的多是出土於北宋墓葬的陶硯。如1982年江蘇連雲港北宋早期墓出土的殘損箕形陶硯,其硯首窄而硯尾寬,硯尾高而硯首低,硯堂呈坡狀,兩側邊收腰,底部有兩足。又1995年江蘇寶應發現的北宋墓群中出土各類硯十幾方,其中有三方箕形陶硯,其底部兩足的樣式不全相同,硯身尾高首低,其中一硯的硯首有浮雕花草紋。宋代箕形硯的另一種常見樣式器形極類「風」字樣,硯堂平坦,至硯池處下限,兩側內收或呈直線,部分形制的硯底無足,這種風格一致延續至南宋。如江蘇江陰北宋葛閎夫婦墓出土的箕形硯;安徽潛山彰法山北宋晚期墓出土的一方澄泥硯,箕形,硯堂平,兩腰內收,底帶兩個橢圓柱狀足;江蘇南京南郊宋墓出土的箕形石硯,硯尾稍寬於硯首,側邊平直,硯底油船形雙足,兩足間陰刻「夏拾得石」四字;1971年江蘇江浦黃悅嶺南宋張同之墓出土的箕形端硯。

1995年江蘇寶應北宋墓群出土 箕形陶硯

1971年江蘇江浦黃悅嶺南宋張同之墓出土 箕形端硯

差不多與宋代同期的遼、金時期,箕形硯對唐代箕形硯的傳統幾乎完全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成為遼、金時期主要的硯型。其時的箕形硯大概有三種制式:一是硯首至兩側邊有凹形裝飾帶,硯首有兩道或者三、四道凹弧。如內蒙古敖漢旗沙子溝遼代早期墓出土的兩方箕形陶硯。一方從硯首至兩側邊有浮雕卷草紋,硯首二凹弧,側邊內收,硯堂傾斜,硯尾部有雙足。另一方是黑灰陶箕形硯,下承鏤空台座,這件帶台座箕形硯與河北宣化遼代張文藻墓出土的壁畫可互為作證,如圖;二是與同期宋代箕形硯類似,如內蒙古敖漢旗大橫溝一號遼早期墓出土的箕形陶硯,如圖所示;其三就是上文提及的暖硯,硯底的台座可放置炭作加熱保溫之用,如1992年內蒙古寧城縣頭道營子鄉埋王溝墓出土的遼咸雍六年三彩硯和1976年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彥琥碩鎮遼墓出土的一方陶暖硯等,如下文圖片所示。

內蒙古敖漢旗沙子溝遼代早期墓出土、箕形陶硯及帶座台箕形陶硯

內蒙古敖漢旗大橫溝一號遼早期墓出土 箕形陶硯、1974年河北宣化遼代墓出土 箕形陶硯

遼金時期,書寫用硯開始注重裝飾,其製作更求精緻,不惜工本,有以金銀裝飾硯匣的。部分硯台仍保留唐宋用硯的風格,但更多的是帶有明顯的契丹民族風格,現知有不少實物遺迹出土。如內蒙古赤峰遼代皇族耶律羽家族墓出土的金匣萬歲台硯。

遼代耶律羽墓出土「萬歲台」金花銀硯盒石硯

河北宣化遼代張世卿、張文藻墓壁畫中的硯台

遼代 三彩印花花草紋八角形硯 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頭道營子鄉埋王溝出土

從總體上看,宋代硯的形制比唐代更豐富,其中以長方形硯和橢圓形硯為常見,長方形硯中又以抄手硯為最多。除了抄手硯外,以蟬形硯為代表的仿生硯得以創製,文人風背景下出現的鵝形硯、太史硯,科舉文化的影響下出現的大量植物、異獸造型和紋飾,有蛙形硯台、蟬形硯台,其中蟬形硯台均帶足,一般為三足,後兩足基本為乳足或扁圓柱足,區別於唐代箕形硯的底足。正如南宋葉樾的《端溪硯譜》記載,僅端硯的造型就有有平底風字樣、有腳風字樣、垂裙風字樣、古樣風字樣、風池四直、雙棉四直、合歡四直、箕樣、斧樣、瓜樣、人面樣、仙桃、鼎樣、玉兔樣、龜樣、圭樣、鍾樣、筍樣、棱樣、雙魚樣、腰鼓、呂樣、琴足風字等,種類繁多。

福州市西園山宋墓出土 南宋紹興丁丑七年(公元1157年)蛙形硯台 福建博物館藏(左)、興利山宋墓出土 娃形石硯(右)

宋 銜荷桂魚硯 秋水堂藏

抄手硯是宋代硯最為流行的制式。抄手硯的常見形式在米芾《硯史》中記載:「……而抄手硯的典型樣式為:長方形,前窄後寬,底部挖空,頭部落地,四側內斂,兩邊為牆足,可用手抄底。」宋代抄手硯的制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流行於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硯堂呈斜坡狀,如1993年安徽潛山太平北宋早期潘氏墓出土的抄手硯,另江蘇寶應北宋墓群出土四方抄手硯,幾方硯台質地各不相同,皆呈梯形,其硯首窄於硯尾,三側壁內斂,硯堂稍鼓而傾斜;

江蘇寶應北宋墓群出土 抄手陶硯

2、北宋中晚期,部分抄手硯的硯堂逐漸趨向平坦,此類抄手硯南宋尤為多見,元代以後的抄手硯也是在此制式的基礎上演變發展的,實物如下圖江西南豐北宋曾鞏墓出土抄手石硯、江蘇溧陽竹簀北宋李彬夫婦墓出土 抄手硯和合肥市城南鄉朱崗村北宋馬紹庭夫妻墓出土的歙石抄手硯等;

江西南豐北宋曾鞏墓出土 抄手石硯

江蘇溧陽竹簀北宋李彬夫婦墓出土 抄手硯

北宋 長方形橢圓池歙硯 合肥市城南鄉朱崗村馬紹庭夫妻墓

宋代抄手石硯 1953年杭州老和山出土 浙江博物館藏

南宋 建炎三年款 湖田窯卷草紋青白瓷抄手硯

3、第三種宋代抄手硯的常見制式,帶有攔水線,與硯的另三邊合攏,形成邊框,硯尾作開口狀。

北宋 賀蘭石硯 陝西藍田呂氏家族墓M6呂仲山墓出土

4、是硯堂製作成橢圓形並呈斜坡狀,流行於北宋中晚期,如1978年江蘇武進寺墩出土的熙寧八年抄手石硯,硯底刻有「熙寧八年十月宗院記」。

1978年江蘇武進寺墩出土 熙寧八年抄手石硯

北宋 「嘉祐八年」銘文 青瓷硯 浙江慈溪市天東出土

元代時,除一般常見制式的硯台外,從出土實物看,玉石暖硯在元代首見。北京德勝門以東的元代遺址中出土的一件元代青石暖硯造型為長方形雙聯式,石質堅而厚重。硯面分布設有兩個長方形墨池,對稱兩個硯堂,墨池下鑿為矩形空膛,膛內可加熱置火,表面留有鑿刻痕迹。又北京丰台區南苑出土的罕見元代岫岩玉暖硯,正方形,由硯蓋、硯和硯底組成,硯蓋上浮雕四層蓮瓣紋,頂端是花芯,四周鏤刻幾何紋。硯面突起,上有長方形硯池,內有硃砂痕,硯側四周鏤刻菊花、牡丹紋裝飾。硯為束腰形,其硯底下有四蹄形足。暖硯中空,可放置炭灰或水以加熱。

元代 花卉紋玉暖硯 北京市丰台區南苑出土 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明代社會上鑒賞硯台和藏硯之風甚盛,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社會群體審美標準的變化,對硯台的製作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故制硯除繼承唐宋遺風,講求自然質樸,普遍也有所創新,大部分硯的製作仍然以實用為主,部分為了迎合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品味,注意天工巧用和巧色的利用。明代文人陳繼儒曾道「文人有硯,如美人之有鏡也,硯以靜為用,是以永年。硯與文人相伴,與筆為硯田,與墨相濡而合。」明代硯的常見造型有方形或橢圓形,以方形硯為主,唐宋時期的風字硯在明代亦偶見,象生形硯和隨形製作的硯台在明代明顯增多,如竹節形硯、琴形硯、瓜果、荷葉形硯等。明代時制硯原材料日漸缺乏,優質硯材更是稀少。明代制硯工匠開始對石材天然形成的石皮,石疵等作特別處理,保留並掩飾其瑕疵,以達到天然形成藝術效果。譬如製作猶如斷殘的石碑。由於缺少官方出土墓葬標準器物,本文以館藏品以及古籍、宮廷舊藏書畫等記載的硯品為參考,如清乾隆年間記載皇家收藏的硯史著錄《欽定西清硯譜》等重要文獻資料。

自清代以來,關於硯的著述文章很多,如高鳳翰的《硯史》、紀昀的《閱微草堂硯譜》及唐秉鈞的《文房肆考圖說》等,應該說各有其特點,然而私人收藏總不及皇家之富,關於硯史的著錄還當以《欽定西清硯譜》為最。所謂西清者,乃宮禁燕閑之地也。清代南書房,亦稱西清,為朝臣翰林學士出勤之所。

《欽定西清硯譜》編撰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所錄各類硯計240方,它的來源據乾隆自序「清內府藏硯頗多,或傳自勝朝,或棄自國初,如晉玉蘭堂硯、璧水硯,久陳之乾清宮東西暖閣……為可惜也」。為于敏中、梁國治、董誥等8人奉敕編,繪圖者為門應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完成。該書為研究我國古硯史提供了極為形象與翔實的寶貴資料,是了解清宮所藏曆代名硯概況及其流傳經過的重要參考書。《欽定西清硯譜》所載諸硯中,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145方(部分已散佚),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院95方。

明 仇英 倪瓚像 卷(著錄於《中國繪畫全集》 圖中圓形多足硯)

1966年寶山區顧村朱守城墓出土 明代黃花梨木蓋端石風字硯

清代的制硯業發達,硯材更加豐富,紋飾內容廣泛,雕刻手法更加靈活細緻,其形制亦呈多樣化。清代早期的硯台,形制簡樸大旗,雕工凝重洗臉,更多地繼承了明代硯的制式,形制一般不大,硯體單薄。清代中期開始注重繁複的雕工裝飾,硯的制式更為多樣,硯制上多有仿古,但是製作精巧,遠勝古代。此時較多出現行囊硯,一般供研朱點書或玩賞之用,且行囊硯的一般都選用上佳材質製作。竹節形硯屬於明清時期的典型硯式,清代的竹節硯更注重精雕細刻,竹的形象更具體和寫實。

清代宮廷御用硯品大部分是出於內廷「硯作」,還有一些御用銅匣暖硯的製作出自內廷「銅作」或「琺琅作」。也有一些硯品是交由地方按內廷樣式製作,如乾隆年仿古各式澄泥硯,均交蘇州承辦製作,還有少量的來自地方官員的進貢。內廷硯品的製作一般是由如意館畫師畫樣,御覽呈准後再由內廷的硯匠照樣製作,每年內廷都有大量的硯品製作。除硯作外,還專門有匣作、木作、油漆作,隨硯形配盒,一件硯品做好成型以後一般還要由「刻字作」刻字或鐫刻御題詩文和年款等。

內廷御用硯

清代內廷「硯作」製作的御用硯品,硯石材料多來自於地方開採和進貢。如康熙年間,始以松花石為硯,因石材產自吉林松花江流域,為滿洲發祥地,即「龍興之地」,深受清代帝王的青睞,各朝均承襲製作,並形成內廷定式,成為御筆硃批或為賞賜近臣用硯。據清《養吉齋叢錄》記載:「松花江石也稱松花玉, 紺綠色,出混同江邊抵石山,清聖祖時始創為硯,四朝以來,各有妙制珍藏,滑不拒墨,澀不滯筆,允為佳品。」嘉道以後,石料的開採時禁時開,內府石料匱乏。道光以後,曾下令各地減少例貢,內廷所制硯品很少。清代晚期,硯石的製作逐漸走向衰落。同治、光緒時期,硯石開採漸少,石質也少有佳品。其製作工藝日漸式微,終不及前朝。

內廷「硯作」還製作有大量的各式仿古石硯,其材質有端石、歙石、紫石硯等。如仿漢石渠閣瓦硯、仿漢未央磚海天初月硯、仿唐八棱澄泥硯、仿宋玉兔朝元硯、仿宋天成風字硯、仿宋德壽殿犀紋硯六種硯式,分別成套製作,並鐫刻御題詩文於硯及硯盒。每件硯品或配以嵌玉木盒,共裝一紫檀木盒,極具宮廷特色。此外,還有相同的各式澄泥硯,是由內廷發樣交蘇州製作。

清康熙御制雙螭紋松花石硯 上海博物館藏

內廷御用暖硯的製作,一般出自內廷「銅作」或「琺琅作」,各朝均有各式暖硯的製作。如雍正三年(1725年)琺琅作記載:「著做琺琅圓形暖硯二方,用好端石做。」檔案記載中的圓形琺琅暖硯均不見實物傳世,現僅見有琺琅長方形或風字形暖硯,為內廷政務用硯。又如雍正十三年銅作記載:「傳旨:做吉祥硯一方,下安水屜。」其中明確記載了用水溫硯的暖硯形式。乾隆時期,承襲和發展了前朝暖硯形制,將水屜和炙炭火同時溫硯,暖硯形制多樣,有圓形、八角形、長方形、雙聯形等,並多次製作燒古銅暖硯。如乾隆二年十一月「琺琅作」記載:「琺琅暖硯一方,燒古暖硯一方,傳旨:著照琺琅暖硯上花樣足子,做銅燒古暖硯二方,再照銅燒古暖硯樣,做燒硯十方,足子亦照琺琅暖硯上足子樣式。欽此。」其中記述有燒古暖硯一次成做十餘方。從中可知,御用暖硯均出自內廷製作。

清乾隆 掐絲琺琅龍紋匣暖硯 清宮舊藏

清 乾隆 天藍釉鏤花暖硯 秋水堂藏

蘇州澄泥硯的製作

澄泥硯,除內廷「硯作」製作外,還有一些是發往蘇州按內廷式樣製作,也有一些是照內廷「硯作」做好的蠟樣、木樣製作,其中所用澄泥原料也是由內廷發往蘇州。如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檔案記載:「傳旨:虎硯頭項不好看,著撥蠟樣呈覽,準時向乾清宮要澄泥四塊,發往蘇州合做虎硯二方。欽此。……於二十九日照虎硯蠟樣做得木樣,並做樣虎硯,隨盒交太監如意呈覽,奉旨:著交蘇州照樣成做。其顏色務必與原樣一樣,得時不必刻字。欽此。」這應是一件澄泥虎伏硯的製作過程。乾隆晚期還曾有多次製作虎伏硯,分別陳設在內廷或香山、瀛台、行宮等各處。

清 乾隆澄泥仿古石渠硯 清宮舊藏

澄泥硯自乾隆四十年開始大量製作,至乾隆晚期一直沒有間斷製作,且均交蘇州照內廷樣式製作。如乾隆四十四年檔案記載:「澄泥硯二方,加用宜興澄泥三成,燒造硯二方,其澄泥硯交蘇州全德,將所傳做之澄泥硯,俱照加宜興澄泥三成之法燒造。」從中可知,澄泥硯的製作不僅有取汾河之泥,而且還有加用宜興澄泥之法制硯。蘇州製作完成的硯品,再交內廷懋勤殿擬字或專門刻字人鐫刻詩文或款識。至今故宮博物院現藏硯品中,還有尚未題刻詩銘的各式澄泥硯。

地方貢硯

除上述交由內廷「硯作」製作的澄泥硯外,地方也有少量的成品硯進貢內廷。特別是乾隆時期,地方進貢的澄泥仿古各式硯,均按內廷樣式製作,如乾隆四十六年《宮中進單》記載:「山西按察使,臣袁守誠跪進,御制銘澄泥硯十八方三匣」。應為一套六方式仿古硯品三份。現今故宮博物院藏品中,也有署名「臣徵瑞恭進」款的仿古澄泥硯,其中有附黃紙簽墨書:「發下澄泥硯六方,臣等公同閱看,系乾隆年間徵瑞仿古製造承進者,泥質尚細,陶范亦精,惟火氣未退,驟難適用,謹奏。」此套徵瑞恭制的硯品,因當時不合用被放置一邊,至今仍完好如初。由此可知,澄泥硯的製作,除內廷硯作製作外,還有山西、蘇州等地製作進貢。至今仍有上千餘件的各式仿古硯傳世,再現了乾隆時期宮廷用硯的基本形式。

清乾隆 各式仿古澄泥硯 清宮舊藏

三、硯台材質的多樣性

及四大名硯

從石質硯台的最初出現到明清時期各種材質的硯台爭奇鬥豔的繁榮期,硯台材質的轉變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據考目前古資料顯示,秦朝出現最早石硯台以來,到了漢代,出現了大量的石硯,其次,玉硯、漆書硯和陶硯也是漢代用硯的較常見形式。紅絲硯最早的記載就出現於西晉時期,張華《博物志》記載:「天下名硯四十餘品,以青州紅絲石硯第一……質瑩甚,而朱紋隱起,如紅羽,下如丹葉,故又名朱雀瓊花。」而盛於唐代中和年間。唐宋時期一些文人學者曾盛讚「紅絲硯為諸硯之首」,柳公權《論硯》:「蓄硯以青州為第一」。其中玉石硯的使用最早見於西晉葛洪《西涼雜記》的記載:「漢制,天子以玉為硯,取其不冰。」魏晉時,隨著中國制瓷手工業的發展,瓷硯開始盛行,各地窯口紛紛製作瓷質硯台,同時,一些文房輔助用具如水注、水盂、研滴等相繼出現。此時,在漢代石硯的基礎上,瓷硯形成了自己的時代風貌。

江蘇徐州土山東漢墓出土 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

六朝時期,由於陶瓷業的空前發展,陶瓷器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陶瓷硯取代石硯成為最主要的硯材。由於六朝時期中國陶瓷主要產地在南方,故北方陶瓷圓硯的使用遠少於南方。

隋唐時期,陶瓷硯品成為製作硯台的主要材質之一,造型也多樣。唐、五代時期優質石硯多有出現,隋唐的紙比現在講究,紙的光潔度非常好,墨上面稍微有點兒顆粒,磨墨的細膩度不夠,所以對研墨的要求又提高了。端硯等石硯磨出來的墨細膩度好,人們開始嘗試著用石頭做硯。後來被稱作「四大名硯」的包括山西的澄泥硯、甘肅臨洮的洮河石、廣東端州的端硯、安徽歙州的歙石相繼出現,並一直盛行。唐宋時期文風盛行,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正值頂峰時期。這一時期的書寫工具更求精良,也是硯石的興盛時期。據文獻記載,唐代硯的種類較多,其中以山東和山西地區的石硯、陶硯、瓷硯和澄泥硯最為著名。唐代的陶硯裝飾簡潔,以自然質樸為美,多光素無紋飾,突出線條的硬朗,形制的大方。

宋代,各種材質被用於製作硯台,包括有瓷硯、石硯、玉硯、陶硯等,石質硯台仍十分盛行。據宋蘇易簡《文房四譜》記載硯石種類多達十餘種。這一時期,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硯均有豐富史料記載及實物遺存。宋代端州石硯仍充貢內廷。《宋史》記載了包拯在知端州期間端硯充貢的情況。「包拯字希仁……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宋代文人尤愛端石,米芾便是其中一位,其所著《硯史》,該書對端硯石有較為詳盡的介紹。歙石開採於唐,南宋以後發生崩塌,停采很長時間。現知宋代歙石也有大量遺迹出土。1973年,在安徽合肥市大興集北宋名臣包拯的次子包綬夫婦墓,出土有一方歙石抄手硯,造型簡潔,為較典型的宋代制硯特點。又有1953年歙縣小北門宋代窖藏出土宋代歙石硯17方,形制各異,紋理豐富,也十分具有代表性。

宋代 歙硯1973年合肥市大興集包綬夫婦墓出土

紫金石產于山東,自唐代開採,宋代較為流行。米芾對紫金石硯也十分推崇,《硯史》中多有記載,米氏亦藏有紫金硯,有其書法遺迹《紫金研帖》存世。

台北故宮藏 米芾書 《紫金研帖》

紫金石硯 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

遼金時期,其文化與漢文化交融並進。遼金的風俗習慣、服飾文字都保留有各自的文化表現形式,文化藝術方面則向多元化發展。遼金時期的硯台材質有石質硯、陶硯、瓷硯、澄泥硯、玉石硯、銀硯等。產於遼寧本溪的遼石硯,在遼金時期就已經很興盛。相傳遼硯深得蕭太后的厚愛並被封為御硯。明清時期的遼石不僅局限於製作硯台,還被用於製作屏風、煙盒等。據說,清代遼石硯一度讓清太祖努爾哈赤愛不釋手,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有清代故宮保存下來的遼硯貢品。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的一件鳳形玉硯,其宋代遺風明顯。同墓還出土了陶硯、三彩硯、萬歲台硯及銀質文房用具,為後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意義。元代以石硯、玉石硯為主,少量硯上出現了裝飾紋樣和刻銘,但整體上,元代的硯仍以實用為主。

遼代陳國公主與駙馬蕭紹矩合葬墓出土 玉硯和筆洗

明代硯主要以石硯為主,如端石、歙石、澄泥硯、玉石硯、潭柘紫石等,材質亦呈多樣性。有明代高濂《遵生八箋》記載道:「他如墨角硯、紅絲硯、黃玉硯、褐色硯、紫金硯、鵲金墨玉硯,皆出山東。」據文物部門考證,早在明正統年間,宮廷就有專門組織開採潭柘紫石,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古硯中就有潭柘紫石硯。其中玉石硯硬度高,其質地細膩潤澤,一般是為研磨硃砂墨而用。明代玉石硯有出土遺物為證,山東博物館藏有明代魯王朱檀墓出土的青玉硯,其製作風格獨特。現知故宮博物院藏有多件明代白玉螭紋硯,造型古樸,製作精良。據清初大戲劇家孔尚任的《享金簿》記載,他本人收藏綠石硯一方,是明代王紱的傳世之物,經當時在清內務府造辦處製造許多松花石硯的琢硯名匠金殿揚鑒定是「遼東松花石硯」,可見松花石硯最晚出現的年代可能在明代早期。

山東省 明代魯荒王朱檀墓出土 青玉硯台

明 端石抄手硯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是中國文房用具發展的極盛時期,文人用硯和自製用硯十分流行。宮廷御用製品,更精益求精,選材名貴,裝潢奢華、細緻,文房的包裝上也極其講究。瓷製硯台自清代早期到清代晚期一直有製作,以清代早期尤其雍正乾隆兩朝的質量為最佳。如製作的仿古硯如仿宋代哥窯、官窯硯等單色釉瓷硯。尚有其他常見的青花瓷硯和彩瓷硯亦延續整個清代時期。均康熙時期,松花江石被用作御用硯品,亦稱松花江玉。清乾隆《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序稱:「混同江產松花江玉,可作硯材。」據清代內廷造辦處活計檔記載,「硯作」專為內廷御用所制各種硯品數量較多,其中松花江石硯成為清代重要的御用硯品。從故宮現藏硯品得知,自康熙到光緒時期都有松花江石硯製作,並署有年款。

清康熙 松花江石夔紋銅匣暖硯 清宮舊藏

到乾隆時期,仿古製品興盛,各地搜尋古硯佳品,極力模仿創新,研製唐宋失傳的澄泥硯。同時,常被用到的石材還有端石、歙石、松花江石、玉石、銅暖硯等,這些材質亦被用作乾隆時期的御用或賞賜用硯。嘉慶、道光以後,仍沿襲舊制,硯台等文房用具均有大量生產。道光以後,因曾多次禁止或減少各地納貢,宮廷內石硯的製作,庫存閑置余硯,多賞賜諸臣。其後,石硯的製作日漸式微,同治、光緒時期硯石開採漸少,石質也少佳品,尚有石硯、銅硯、錫硯、瓷硯製品,質量上終不及前朝所制。

清中期 水晶硯 清宮舊藏

清中期 白玻璃長方形抄手硯 清宮舊藏

四大名硯

部分史料以及唐宋詩詞的記述表明,端石在唐代開始被大量開採,歷年來的考古發掘表明端硯不晚於唐代中晚期就已經出現。出產在廣東省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峽,東至鼎湖山)的北嶺山一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硯石為最佳。古時已十分名貴,更因幾大名坑硯材枯竭封坑,硯資源越來越少而越來越名貴。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宋代端石抄手硯(太史硯) 1973年廣東省高要縣蓮塘鎮察步廟嘴山墓葬出土

歙硯又稱「龍尾硯」、「婺源硯」,產於江西婺源龍尾山,婺源古屬歙州,故名。其特點是色如碧雲,聲如金石,濕潤如玉,墨巒浮艷。其石堅潤,撫之如肌,磨之有鋒,澀水留筆,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滌之立凈。自唐以來,一直保持其名硯地位。北宋唐積《歙州硯譜》記載顯示,唐代開元年間有獵人采歙石為硯,但此為宋人追錄。鑒於歙硯在唐代僅以個例出現,並且沒有唐人記載,所以說,這一時期,歙硯只是身影初現。如以下1976年在安徽合肥市機務段唐開成五年(840)劉玉墓出土的一方歙硯以及陝西藍田呂氏家族墓出土的北宋三足歙硯。

唐 箕形歙硯1976年在安徽合肥市機務段唐開成五年(840)劉玉墓出土

陝西藍田呂氏家族墓出土 北宋三足圓形歙硯

澄泥硯最早產于山西絳州,其孕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明代達到爐火純青,躋身中國四大名硯台之一。澄泥硯不是石塊硯,是用沙泥燒煉製成的硯,質地類瓦,屬陶瓷硯的一種非石硯材。其製作方法是: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摻進黃丹團後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乾燥後放進窯內燒,最後裹上黑臘燒制而成。澄泥硯的製作始於晉唐時期,興盛於宋朝。自中唐起,歷代皆為貢品,在中國硯台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澄泥硯以鱔魚黃,蟹殼青,豆砂綠,玫瑰紫,蝦頭紅,硃砂紅等顏色為珍品。其特點是質地堅硬耐磨,易發墨,且不耗墨,可與石硯媲美。唐時,河南虢州已成為制澄泥硯的著名產地,在現代,澄泥硯的產地有河南洛陽、河北鉅鹿、山東青州、山東泗水、山西新絳縣、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蘇寶山等地。

1983年河南洛陽隋唐東都城遺址出土 唐 龜形澄泥硯

嵌端石連蓋長方形蓬萊仙島澄泥硯

1952年上海市青浦重固鎮高家台元代晚期任氏家族墓出土

洮硯石產於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洮河之濱,是水成岩的一種,又名輝綠岩。洮河硯以其石色碧綠、雅麗珍奇、質堅而細、晶瑩如玉、扣之無聲、呵之可出水珠、發墨快而不損毫、儲墨久而不幹涸的特點飲譽海內外,為歷代皇家所珍藏,備受文人雅士青睞。歷代以來,儘管生產洮硯的石料主要來源於洮河東岸的喇嘛崖岩層之中,山崖險峻、道路崎嶇,三面環水,水流湍急,開採難度十分巨大,但開採洮硯石料的工作從未停止。但如今由於原料枯竭和工程建設等原因,洮硯的生產已走向斷根邊緣。

1992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 唐 箕形洮硯 (王如實藏)

在7000年前,我國先民始用洮硯石料研磨礦物顏料繪製彩陶圖案,已為世人所了解。洮硯初做磨刀石,後做硯材,據《山海經校注》西山經內載(註:《山經》成書不晚於戰國,記山5370座):「鳥鼠同穴山之西北三百六十里,有崦嵫之山,其中多砥礪」。崦嵫之山既洮河硯材源地的西傾山,西傾山是昆崙山支脈。郭璞注之:「砥礪,磨石也,細為砥,粗為礪」。用洮河硯材做磨刀石,絕非隨意,是需要經過選擇的。依次推斷,西傾山中的硯材,漢代起可能已被廣泛使用。初為民用,後發展到軍中,「隨軍士兵佩之以利劍矛」。用洮河石做磨刀石,即使到了洮硯久負盛名的宋代,仍廣泛用之。

天津博物館藏 鄭孝胥銘北宋洮河硯(傳河北巨鹿出土)

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論硯》記道: 「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端、歙、臨洮。」這是對洮硯最早的記載。唐代石制名硯的發展迎來了成熟期,端硯、歙硯、洮硯與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也開源於此時,使得大唐成為石質制硯開始一統天下的標誌性時代,洮硯、端硯、歙硯逐漸取代各類材質的名硯,至今不可撼動。洮硯在宋初就聞名於世,歷代作為貢品而顯赫於當時宮庭或權貴之書房中。金朝詩人元好問就曾有詩曰: 「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繼之宋時大書法家黃山谷又對洮碩有「洮州綠石含風漪,能澤筆鋒利如錐」的評價,益發驗證了洮硯的優異,蘇軾的《洮硯銘》: 「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郡洮岷,至中國」的題記,更加讚譽洮硯的膚理縝潤,色澤雅麗;元明的以後的讚譽更是連聲不輟,至今仍在我國、日本、東南亞及世界各國作為珍品使用或饋贈。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九九歸一》由甘肅省政府贈予香港特區政府。

安徽博物館藏 宋洮河綠石蘭亭硯

首都博物館藏 康生銘 紀昀舊藏 明代洮硯(左右圖為同一硯台,由於此硯歷來有產地爭議,筆者未見實物顏色,故貼上不同顏色的照片供讀者參考)

硯面康生刻銘:「紀曉嵐自名為識硯者,還刊行歸雲硯譜,其實他對硯連基本常識也沒有。他把洮河石當作綠端,把青州紅絲叫做紅端,他不知端石為何物,更不必說識別古硯了,康生一九七零年二月。」

四、古代硯台製作工藝初探

古代硯台材質眾多,不同材質的硯台,所使用的工具和製作工藝上有較大差異,又具有一定的相同之處。筆者把古代硯台大概分類,加以闡述其工藝製作的共性:

石質硯台。石質硯的製作如四大名石、玉石類等材質硯台,以端硯為例,其工藝流程一般經過採石、維料、制璞、設計、鑿大坯(粗雕大形)、起硯邊、剷平硯堂、細雕、上細(打磨))等步驟,細分還包括上蠟、製作硯盒、拓片等等工序。採石,顧名思義,就是篩選、採集優質石材作為製作硯台的原材料。維料制璞即把採回的石材按質量優劣進行簡單分類,按其質量的高低分級,分別製作優質硯台和一般性硯台。

宋代 端石抄手硯 1985年廣東省潮州市東郊劉景墓出土

對原石的設計,目的是充分利用石材的石質、石色、石品以及石眼花紋的形態、大小和生成位置,對石材進行構思,更有把石材的瑕疵巧妙地設計成另類別緻的裝飾。合理的設計,能大大提高了優質石材的利用率,也能提升硯作的藝術審美價值。如設計者常常把端石石眼設計成動物的眼睛、星辰、太陽燈,把天然石皮、石線、蟲蛀等石疵做成天然松皮紋或者靈芝、海浪等動植物形象。

張慶明大師《傳承硯》設計圖和完成圖

設計石材之後,工匠會對石材進行切割、打磨、雕刻等。如要製作線條簡單而質樸的抄手硯等素硯,需要把石材切割好,把硯台的硯額、硯池、硯崗、硯側、硯堂、硯背等部位設計好,然後進行打磨就可以。但是要製作一枚上佳的素硯,亦需要一絲不苟的打磨技巧和對線條的精確把握技術,因此唐宋以來,流傳下來的素硯中,真正能體現其質樸之美的並不多見。

雕刻的程序包括打毛坯、修粗坯、裝飾雕三個步驟:打毛坯是在確定硯面圖案後,一刀刀減少廢料,打鑿出一個大致的輪廓形狀,確定主題結構的位置;修粗坯即按照硯體紋飾再加工,在修理、鏟滑、加細過程中,讓作品題材內容輪廓分明,從整體布局和比例逐步調整紋飾的過程。其中打磨工序可分為粗磨合精磨兩種。修粗坯後,作品主題細節已趨明朗,層次簡練分明;裝飾雕是通過精雕細刻清楚作品的刀鑿痕迹,對作品局部重點雕刻,使作品紋樣細膩完美。

製作硯台所用的傳統工具多樣,許多工具一直沿用至今。主要的傳統工具有:

1、日字錘,用途是鑿大坯。

2、木棰,是粗鑿加工後清楚大量余石,用以敲打鑿,增強鑿的鑿削力。

3、 鑿卡,為堅實硬木,等鏟去大量余石時,用以增力。

4、 塵鑿,錐形鑿頭,用於鑿去余石,鑿與工作面成30到45度角。

5、 鉤鑿,鑿頭為彎鉤形,與鑿卡並用,適用於鉤線。

6、平口鑿方,鑿頭扁平,作用是平整平面,按工作情況選擇不同型號平鑿。

7、方口鑿,鑿頭扁平為方形,用於對平面進一步精加工或用作線條雕刻。

8、鯉魚肚鑿, 鑿頭扁平為弧形,用於精剷平面。

9、圓口鑿,鑿頭扁成「U」字形,用於對弧面、弧形的角度進行雕刻。

10、 斜口鑿灶頭扁成單「V」字形,用於雕刻垂直面。

11、 雕刻用刀分為陽刀和陰刀,不同硯台的大小、不同圖案要使用不同刀具,視具體情況而定。

硯石雕刻的表現技法

硯石的雕刻表現技法多樣,深度難以把握,技術要求高,從現存考古資料和當代硯雕作品來看,最常見的幾種技法大致為深雕、鏤空雕、淺雕、淺浮雕、線刻、薄意刻、俏色雕幾種。

北宋長方形抄手端硯 合肥市城南鄉朱崗村馬紹庭夫妻墓

歙硯的製作流程主要有選料、制坯、設計、雕刻、配盒等。每一方硯台的製成都要經過十幾道工序。

1、選料:歙硯的選料要求十分嚴格,所選石材要有一定的塊度、粒度,硬度也要適中。採下來的石料不等於都能制硯,往往還要經過挑選。選料工人按照規格、形狀、工藝要求進行取料,然後剝板,將石料鑿平,鋸成一定形狀,用水砂細磨成硯坯。

2、制坯:硯坯分為定型坯、自然形坯兩大類。定型坯是按計劃生產的規格型坯,如正方形、圓形、不規則形等。自然形坯則是就硯石之自然形狀加以修整,鋸磨成坯。

3、設計:是製作硯台過程中極其重要的關鍵性工序,要根據硯石的石質形態,認真考慮題材、立意、構圖、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大自然賦予硯石一些特徵,根據這些特點因材施藝,即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不同的石品採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因為歙硯石本身具備了自然的美,取其美之特點,合理地加以運用,要用得恰當,用得協調才能突出美的藝術效果。

4、雕刻分鑿刻和雕刻兩步。定稿(即設計成圖案)後,開始鑿坯,即將墨堂、墨池(也稱水池)及背石、陰肚等部分該鑿去的鑿彩。有敘述歷史的,有指出硯的特點,有的刻上得硯日期,有的是對硯的評價等等。古代文人學士對歙硯的立意、構圖及雕工是讚美備至的。歙硯硯邊,多採用古器物之紋,如夔紋、雲雷紋,間有雲紋、幾何紋、纏枝花紋和各種變異紋飾。整個造型和格調是古樸典雅、美觀大方。也有硯背刻一些人物或動物、風景,刀法使用浮雕。

5、配盒分制盒和油漆,利用紅木、樟木、紅椿或木胎漆製成硯台盒。

安徽休寧南宋朱晞顏夫婦墓出土歙硯、江西婺源庄門店南宋張敦頤墓出土抄手歙硯

陶質(澄泥)硯台。據記載,陶硯是瓦硯、澄泥硯、泥硯、硯瓦的統稱,唐代韓愈還把陶硯稱作陶泓。陶硯大致起源於漢代,有十二峰陶硯和直頸單龜首陶硯存世,後世多有燒制。其中磚、瓦硯石利用秦漢磚瓦開了硯堂再雕琢而成的。由於這些磚瓦在製作過程中採用了特殊的澄泥工藝,故硯品比一般的陶硯要好。程先貞《海右陳人集》中載:「秦阿房宮硬鹼磚,蜜蠟色,肌理瑩滑如玉,厚三寸,方可盈尺,最發墨,不知何時取以為硯。」銅雀台瓦可為硯,也屢見於文獻。蘇易簡《文房四譜》說道:「魏銅雀台遺址,人多發其古瓦,琢之為硯,甚工,而貯水數日不燥。世傳雲,昔人制此台,其瓦俾陶人澄泥以絺綌濾過,加胡桃油,方埏埴之,故與眾瓦有異焉。」宋米芾《硯史》記載:「香洲土人自製陶硯,在銅雀台上,以熟絹二重淘泥澄之,取極者,燔為硯。有色綠如春波者,或以黑白埴為水紋,其理細滑,著墨不費筆,但微滲。」澄泥硯的創造援引了秦漢澄泥的工藝,改革了陶硯製作的成法,熔陶、磚瓦硯工藝於一爐。以澄泥硯為例,下面簡單介紹其製作工藝。

廣東韶關唐代張九齡墓出土 「拯」字刻款虢州澄泥硯

澄泥硯的出現不晚於唐代,山西的絳州,河南虢州,山東青州等都以製作澄泥硯名噪一時。澄泥硯的著名產地絳州、虢州、青州都處在華北沉積粘土礦床區,有取得優質澄泥原料的便利。上面說到的「澄泥以絺綌濾過」,這種用紡織物過濾泥沙的方法,即使在今天沒有使用機器的情況下,仍然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澄泥硯的製造史上,絳州有獨特的澄濾方法:「絳人囊泥汾水中,逾年陶為硯,水不涸。」「山西絳縣人善制澄泥硯,縫絹袋於汾水中。逾年後,則泥已實囊矣。」青州和與之相鄰的濰州在澄泥硯原料上的做法是,將石頭粉末摻入澄泥中,以提高硯的品質,故名曰「石末硯」。這種做法改變了澄泥硯原料的單一化,為後世在澄泥硯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 「天策府」款箕形澄泥硯

宋代是澄泥硯工藝漸趨完善的階段,在前朝工藝的基礎上,形成了系統的工序。「作澄泥硯法:以墐泥令入水中,挼之,貯於瓮器內。然後別以一瓮清水,以夾布囊盛其泥而擺之,俟其至細,去清水令其干,入黃丹團和溲如面。作一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至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蔭干。然後以刺刀子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然後入墨蠟,貯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亞於石者。」其中有幾道工序尤其應該引起注意。其一是入黃丹。黃丹又名鉛丹、紅丹,在漢代初期,黃丹被用作助熔劑來生產鉛釉陶。很有可能宋人將黃丹應用于澄泥硯的製作中,利用黃丹高溫粘度較小、流動性較大、熔融範圍寬、熔蝕性較強的特點,從而降低燒成溫度,提高了澄泥硯的緻密度和機械強度。其二是平地堆燒。將澄泥硯於平地堆垛起來,將大量稻糠和黃牛糞攪拌進行燒制。這種極原始的燒制方法似乎相對宋代各種燒瓷瓷窯的燒制方法相對過於落後,但由於澄泥硯有摻入黃丹,黃丹通常在600攝氏度時很快分解為氧化鉛,分解後的氧化鉛熔點在888度左右。因此用稻糠和黃牛糞作燃料平地堆燒,既可降低升溫速率,又可保持燒成溫度適中,以免溫度過高使硯坯發生熔融。這可能只是澄泥硯的其中一種燒制方法,有待更多資料的補充說明。其三是燒成後的處理。這種方法最早記載於宋代文獻,是宋人對澄泥硯工藝的又一貢獻。「入墨蠟,貯米醋而蒸之五七度」是宋人對燒成後的澄泥硯進行處理,克服其「燥滲不能停墨」的瑕疵。利用蠟與水的不親和性,把蠟抹在硯表,再放水中加以蒸煮,使蠟融化後均勻分布在硯表。加入醋的作用是提高水溫而有利於蠟的融化從而更利於蠟滲入硯內。使用同類其他物質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如「澤州有呂道人陶硯……以瀝青火油……滲入三分許」。經過這樣的處理,澄泥硯更顯質地細膩,呵之即濕。

絳州澄泥硯的製作流程和工序: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後來澄泥硯的製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主要工序為:將採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濾出極為細緻的澄泥,經過澄泥過濾、絹袋壓濾、陳泥、揉泥、制坯、陰房晾乾、雕刻、砂磨、入窯燒制、出窯、成品水磨等工序,一方硯正常運轉得一年半的時間。澄泥硯由於原料來源不同、燒制時間不同,具有鱔魚黃、蟹殼青、綠豆砂、玫瑰紫等不同顏色。產量受季節性影響較大,一般一年燒10次到12次,裝窯量在180到300之間。成品率受季節、風力、窯溫、窯變等等因素影響較大,一般一窯的成品率在30%至40%之間,好的時候可以達到80%,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絳州澄泥硯的生產以家庭作坊為主,忙時也僱用一些從事簡單工序的人員,由於勞動量不是很大,除了少數工序為男性外,多以年輕女性為主,但燒窯等工藝則是作坊的主人親自操作。

絳州汾河灣的泥質干強度偏高、手感滑膩、無砂、可塑性高、韌性強。在同樣的硬度下,由於澄泥硯是用泥土燒制,研磨後硯面的光滑度肯定會遜於石硯,同時卻增加了澄泥硯的滑動摩擦係數,也就是說,澄泥硯比同等硬度的石硯發墨程度要好。陶的燒成溫度在900℃-1000℃左右,瓷的燒成溫度在1300℃以上,而絳州澄泥硯的燒成溫度正是介乎於兩者之間。燒制時的溫度過高就會瓷化,墨在硯上打滑,發墨功力差,不可取;若燒制時火候不夠,就會燒成陶質,硬度差,磨墨時泥磨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燒工藝是製作澄泥硯最為複雜的一個環節,澄泥硯的顏色、硬度、瑩潤程度等都與此密切相關。

宋 琴式澄泥硯 福建南平東門基建工地宋墓出土

五、硯台與墨的使用

古代人類出於繪畫和書寫的需要,很早就懂得使用有色顏料。如仰韶文化時期彩陶紋飾、圖騰符號,商周甲骨文、竹簡木牘等,都留有人們用墨的痕迹。中國用墨的歷史悠久,不晚於新石器時期。出土於姜寨遺址的新石器時期繪製工具,包含有石研、研蓋、磨棒和顏料等。這些塊狀黑色顏料屬於天然礦物質,且已經具有了墨的功能,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墨之一。從這些出土可以得知,早期的研與墨已經開始配套使用,古人使用磨棒在研石上磨碎墨塊以繪製圖案、圖騰等。

私人收藏 新石器晚期礦彩料研磨器

天然墨料的質量較差,可能出於這個原因,人們開始尋求研製質量更好更方便的墨料。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道:「墨者,黑也,松煙所成土也。」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講:「古者以黑土為墨,故字從黑從土。」最早人造墨的出現於火的普遍應用不無關係,大量木料的燃燒,必然有黑色的煙塵形成,人們由此發現了煙塵可以作為墨料應用於繪畫、書寫等,是符合邏輯的。經過某種工藝手段製成的人造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據資料顯示,經過對河南安陽市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上殘留的紅黑兩色及已刻字跡所用物料進行化學分析證實了至遲在商代後期,人們開始用以「炭黑」為主要成分的人造墨和以「硃砂」為主要成分的彩墨。1982年湖北江陵九店磚瓦廠五十六號戰國墓中出土迄今所見最早的人造墨。其次,如上文所說,湖北雲夢睡虎地戰國秦墓出土了所發現的人工制圓柱形墨(其他地區亦有同一歷史時期的古墨出土),亦為最早人造墨之遺迹,同墓中出土的研墨石塊留有研磨過的痕迹。1964年河南省陝縣東漢墓發掘出五錠漢代松煙殘墨實物,陸續的出土實物表明:早在戰國時期,人造墨的就有一定的使用量。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戰國時期的墨已經由最初的墨粉形式發展成泥狀的墨,又由此轉變成使用更方便的塊狀丸墨。河北望都發現的西漢墓室壁畫,生動地描述了當時立置呈圓錐形的墨塊、硯、和水盂等。又如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出土的圓餅形小墨丸數千粒,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出土的墨塊等,這些墨丸或墨塊發現時,均與各種形狀的石硯和研石伴出。大量的實物遺存說明,當時的墨塊需要與研板配套使用,而且通常要有磨棒或研石,用磨棒、研石等在硯面上研磨墨塊而達到繪畫書寫的目的。1978年山東臨沂金崔山一座西漢墓出土的漆盒石硯,硯盒蓋與底的同一端各鑿一個方形小槽,內盛放研磨石,漆盒底上還有不規則的小槽與研石槽相通,其內殘留有粒狀黑墨,這套硯石工具更形象說明了墨與硯石和研磨器配合使用這一現象。

石硯、研石、墨丸 漢代 廣東西漢南越王墓出土

湖北省荊州市城北鳳凰山西漢墓出土的研板、毛筆、墨品

自漢代出現松煙墨丸、墨棒,東漢以後出現了模壓范制墨品,墨丸、墨塊被有形制的墨錠取代,墨的形制趨向規整。漢代社會安定,科技、文化發展迅速,制墨業繼秦以來,改進位墨工藝,創製出兩頭尖細、中間較粗的稱為「握子」的墨,這類墨便於使用,可以直接握住研磨,研磨的石塊和磨棒等逐漸消失。墨品發展到魏晉以後,其製作就比較精緻,硯石形制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自直接可以手握的墨品出現,墨的製作越來越規整,合膠制墨技法在唐宋時期發展成熟。墨條的出現,成為自唐宋以後最為普遍的古墨形制,為古人研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如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公社出土的唐代墨品和安徽祁門北宋墓出土的「文府」墨品等。大概到了宋金時期,暖硯的出現,解決了北方人所磨墨水會結冰的問題。現存最早的暖硯實物,為1982年在甘肅靈台縣百里鎮北宋中晚期的窖藏中,出土有一方陶暖硯,灰陶質,雙聯硯式,硯體直高,硯堂中空,可置放炭火,雙面硯可同時受熱。在硯的一側有橢圓形開窗的通風口。這種雙面暖硯,對後世影響深遠。實物如上文所說的北京丰台區南苑出土的罕見元代岫岩玉暖硯和河北宣化遼代墓的壁畫等。

安徽祁門北宋墓出土「文府」墨條

旅順博物館藏 遼代 三彩暖硯

六、古代制硯名家

我國有史記載最早的硯工

李處士 五代後晉時制硯家。關右人,性放達,善補硯。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卷三《硯譜》謂其「復能補端硯至百碎者,齋歸旬日,即復舊焉,如新琢成,略無瑕類,世莫得其法也」。

歷史上職位最高的硯工

閻立本(?-673),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書》載:閻公太宗時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649年高宗即位)659年任將作少監。660年任工部尚書,668任右相(670年官復舊名,改中書令)。玉山史志記載:唐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廢后立武,閻公屬反武之伙,高宗仍立武氏為後,為避禍害,閻公隱居玉山,寓居武安山。巧遇玉山傳教六祖慧能和尚,並日益友善。寓居玉山不足五年,曾三上懷玉山採石制硯,便有「寧可三日不食麵,不可一日無此硯」的名言流傳至今。659年閻兄去世,朝中缺乏建築人才。武氏喚閻回京替兄為官(過度將作少監)後當工部尚書。進京無一他物,攜石硯數枚,武后高宗得硯愛不釋手,更是每朝必用。使之後為右相、中書令起到積極的作用。

歷史上最早由宮廷敕封的第一位硯務官

李少微 南唐時歙州著名硯工。由於制硯技藝精湛,受到南唐元宗的賞識,敕封為硯務官。專門為官家製造石硯,供皇帝玩賞。他所製作的「寶晉齋硯山」和「海岳庵硯山」,到宋時為大書法家米芾收藏,並被稱為硯中之妙品。李少微較注重傳授鑿硯技藝,其兒子李明及周全都成為當時較有名的硯工,並出現了「三姓四家十人」等眾多的琢硯藝人,為歙硯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歷史上最早由宮廷敕封的第一位硯務官師事

周全 南唐歙州地的琢硯名手。南唐元宗曾命他師事當時的硯務官李少微,因此制硯較為精美,和李少微的兒子李明一起成為李少微的得意助手,同享硯壇。

宋代信州硯人:

令休 宋代信州(今江西省)鉛山地方有名的琢硯能手,僧人。宋蘇東坡曾得他以羅紋石雕琢的風字硯。蘇軾《東坡題跋》中載:「祥符己酉(1009)得之於信州鉛山觀音院,故名僧令休之手琢也。明年夏於鵡湖山刻記,錢易希自題。」

北宋 陶硯 M1 陝西藍田呂氏家族呂大雅墓出土

明代琢硯家:

葉瓖 外庄人。《婺源縣誌》稱其「琢者日拙而識硯材者尤鮮。瓖巧悟天授,制多獨創,精妙絕倫,數得異材於古殘石堆中,至今諸工皆師其琢」。今人李放《中國藝術家征略》中有載。

明代虞山(今江蘇常熟)著名的琢硯良工:

張寅,字省卿,擅琢硯,所刻之硯皆有名記。清末常熟沈石友藏有他琢制的一方魁星硯,背底有""虞山東村張寅""題記。沈石友《沈氏硯林》中有詳細敘述。

松花硯的開拓者:

金殿揚 清代琢硯能手。曾入清廷內宮為皇帝制硯。所制松花石硯甚多。清孔尚任《享金簿》中曾有金辨別硯石載敘:「慈仁寺廊下購得綠端硯,色甚古雅,質尤細潤,旁鐫鷞『綠玉館家藏』,又刻『孟端氏』,蓋九龍山人王紱物也......金殿揚辨是遼東松花江石,較綠端色尤舊潤。」

清初吳門顧氏琢硯家:

顧德麟 吳門(今江蘇蘇州)有名的顧氏琢硯家,名聖之,出身制硯世家。其父顧道人工制硯,德麟能繼承家法,故有「小道人」之稱,所刻之硯多仿古制,無論是上等端硯石、龍尾石,還是普通硯石,一經他手琢制,必然古雅可玩,因此擅名一時。他死後,制硯技藝傳至嗣子啟明。

顧啟明 清代吳門琢硯家。顧德麟之嗣子,顧二娘的丈夫,制硯能繼承德麟之技藝,可惜早年去世。

顧二娘 中國清代女制硯工匠,本姓鄒,嫁到以治硯為業的顧家,蘇州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雍正至乾隆之際。顧二娘制硯,做工不多,以清新質樸取勝,雖有時也鏤剔精細,但卻穠纖合度、巧若神工。另外她還善於巧妙地利用石紋的""眼""作為鳳尾翎來鐫刻硯的圖案,收到良好的效果。故宮博物院中藏有顧二娘佳作。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顧二娘制蕉月硯

長方形端石,色青黑泛紫。硯面鑿凹池為月形,並雕二枝蕉葉交錯掩映其上。硯背淺浮雕老僧坐蒲團抱膝讀經像,隸書詩銘:「危坐覺蒲團,不是逃禪醉,片石舊精魂,三生成妙諦,秋月印曇心,春雲凝道氣,抱膝默無言,誰解西來意。莘田黃任。」下款:「吳門顧二娘制」。右下鈐「黃氏珍藏」章。

天津博物館藏 顧二娘款結鄰端硯

天津博物館藏 顧二娘制雙燕銜花端硯

顧公望 清代吳門制硯家。顧德麟之孫,顧二娘之嗣子,制硯能繼承祖傳家法。康熙年間被召人宮廷製作御硯。

王岫筠 又作王幼君、王岫君,清代江南第一硯人,清代琢硯名匠,江南人,生卒不詳。擅制硯。雄渾精工,可會意而不可言傳。當時推為江南第一。楊龍士、謝平邱輩,雖各有所長,而瞠乎後。天津博物館藏有王岫筠山水硯一方。

天津博物館藏 王岫君山水硯及裝王氏制硯的盒子

謝士驥 字宏卿,一字汝奇,清康熙至乾隆年間福建閩侯琢硯家。工懷素,大者尤蒼勁。並精篆印,雕刻蟲魚獸鈕,須麟生動,堪與揚璇周均並肩。工詩善書,大字尤蒼勁,波折清遒,得黃庭堅法,與同里周太史紹龍(周紹龍:字允乾,號瑞峰,合縣(今福州)人。少穎敏,以文學名。雍正元年(一七二三)進士,官至順天府丞,卒於官。書法精妙,出入歐、蘇,有硯癖。篆圖章得斜蝙法,鐫蟲魚獸鈕,須鱗欲動。至端溪硯石,一經摩琢,即成佳制,鑒賞家珍之。

琢制之硯現仍存世間,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一蕉葉白海天旭日硯,硯周刻江牙海浪圖案,硯池為圓形,猶如旭日東升,左上角有一碧綠色的石眼,點綴其間,與紅日相互輝映,別有意趣,款印「汝奇」。

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蕉葉白海天旭日硯 汝奇(謝士驥)

天津博物館藏 「汝奇」款 雲月端硯(黃任舊藏)

陳學榮 (1870-1946年)江西懷玉山人,晚清制硯家。陳興忠(1892-1973年)江西玉山制硯家。自幼隨父陳學榮學習制硯,練就繪畫、雕刻等技藝。繼承父業,制硯為生,他從事雕硯工作60餘年。其妻葉腮枝(1902-1989)亦是制硯高手。

王乃元 福建福州人,1915年生於福州郊區石刻之鄉--後嶼,13歲開始隨父學習雕硯,練就書法、繪畫、雕刻等技藝。1945年,繼承父業,經營硯店,直至1965年。他從事雕硯工作60餘年,欣賞、修復過許多大收藏家珍存的古硯、仿雕,創作的端硯不下3000方。王乃元雕硯均選用端石,根據石料因材施藝,運用薄意、鏤空、立體、半立體等雕刻技法,在硯面刻上器皿、古獸、人物、花鳥、山水等;在硯背刻上古詩詞,使詩情畫意集於一硯,形成古樸、逼真等獨特藝術風格。

陳端友(1892一1959)江蘇常熟王市人,海派硯雕開山之祖,享有近代琢硯藝術第一大師的稱譽。名介,字介持,又字榮生,後改名端友。13歲才入私塾,後隨其母親、姐姐到無錫投親。1907年進揚州「問古齋裱畫鋪」當學徒,從揚州碑版雕刻能手張太平學刻硯。1912年張太平去世,至上海,加入了「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與金石書畫家游,尤其得吳昌碩教誨頗深,業益進。1936年起,曾先後寄居於上海名醫徐小圃、余雲岫家中,為之琢硯。解放後任上海華東師範專科學校工藝研究員, 1953年調入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為人淳樸耿介,不諧於俗,終身不娶。卒年69歲。

上海博物館藏 陳端友浮雕九龜荷葉形端硯

上海博物館藏 陳端友制蘑菇澄泥硯

其他清代民國時期制硯名家還有黃宗炎、梁儀、汪復慶、沈嘉林、吳完夫、張純、韓文、孫坤、朱旭、朱龍 、張崇益 、徐道耽等。

感謝寫作過程中,萬斌老師給予的耐心指導,謝謝同事李旭認真負責編輯工作,謝謝提供資料的猛虎文化藝術論壇的群友十五道人兄、北城楓兄、大方兄以及黎俊兄。

參考文獻資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墓出土文房器用與兩宋士風》 揚之水

《故宮經典·文房清供》故宮博物院 編

《宋、遼、金出土硯研究》 華慈祥

《中國名硯· 端硯》 柳新祥 著

《中國名硯· 澄泥硯》 藺濤 著

《中國名硯· 地方硯》 關鍵 著

《中國名硯· 歙硯》 汪向群 著

《中國名硯· 洮硯》 安慶豐 著

《天津博物館精品系列圖集·天津博物館藏硯》 天津博物館 編

《澄泥硯工藝小考》方曉陽

《中國端硯製作技藝調查研究》 計世光

《故宮經典·文房清供》故宮博物院 編

《淺析中國古代制硯史》 楊曦

《陶硯的歷史發展及其藝術特色》 謝志明 童冬生 彭志剛

《宋墓出土文房器用與兩宋士風》 揚之水

《古硯兩千年——上海博物館藏硯精粹展》

《中國出土瓷器全集》 科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墨與印刷術的發明》 尹鐵虎

《戰國至秦漢硯台的形制演變及其成因初探》 吳曉懿


推薦閱讀:

硯台
最美鄉村婺源特產 之 龍尾硯
硯台行情上升:不應過分追求工藝
硯台精品
硯台淺識---6-21

TAG:硯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