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中醫里的「組方變化」(3)
我們用「一分為三」理論「探討組方變化」:一是藥味加減變化;二是藥量加減變化;三是劑型更換變化。
我們在《探討「組方變化」》(1)和(2)兩篇小文章里,探討了「藥味加減變化」和「藥量加減變化」導致方劑治療方向和功能發生變化的情況。本文繼續《探討組方變化(3)》,複習「劑型更換變化」的有關情況。還是用《傷寒雜病論》的「經方」為例討論,不能「數典忘祖」。
中醫方劑的「功能」與「劑型」有密切關係,即使是「藥物組成、劑量完全相同」的同一個方劑,由於配製的「劑型」不同,其治療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主要是依據「辨證」病情需要而定。
例如「理中湯(又名「人蔘湯」)」和「理中丸」都是由「人蔘、白朮、乾薑、炙甘草」四味葯各三兩組成,但是由於「劑型更換變化」,功能和主治也發生變化。
「理中湯」又叫「人蔘湯」,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之第五條原文為「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蔘湯亦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枳實四枚、厚朴四兩、薤白半升、桂枝一兩、瓜蔞實一枚(搗)。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兩升,去滓,納諸葯,煮數沸,分溫三服。
人蔘湯方:人蔘、甘草、乾薑、白朮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其實這也是「同病異治」的一個例子,對於「胸痹」屬於虛寒的證治,除了有喘息咳唾、胸背疼痛之外,又有心中痞氣、胸滿脅下逆搶心之證,說明病勢由胸部向下擴展到胃脘兩脅之間,脅下之氣又逆而上沖。此時如果陽氣不太虛,可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通陽開結,泄滿降逆;如果陽氣虛而有四肢逆冷、倦怠少氣、脈沉細等陽虛之證,可用「人蔘湯」補中助陽,陽氣振奮,陰邪自散。
《傷寒論》385條原文:「理中丸方:人蔘、白朮、乾薑、炙甘草各三兩。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以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蔘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理中丸」主治中焦虛寒,自利不止,嘔吐腹痛,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等患者。
「理中湯」(即「人蔘湯」)主治上焦陽虛而導致「胸痹」,證見心中痞悶,胸滿脅下逆搶心,四肢不溫,少氣懶言,脈沉細等患者。
臨床根據「病位」有上焦和中焦之別,「病勢」有輕有重之異,所以用「理中丸」為緩治,「理中湯」為急治。同時《傷寒論》明確提出「然不及湯」,就是明說「丸藥不如湯藥效果好!」
臨床上,以勝也體會到「湯藥」比「丸藥」治病效果好!但是「丸藥」比「湯藥」攜帶和服用都方便,隨時可用。還有「三省」:省事、省力、省錢。外國人大都喜歡用「丸藥」和「成藥」;真想治病還是「湯藥」。
「中醫藥」是以「中國文化」為母體的傳統醫學,「丸藥」和「湯藥」就體現「丸、湯」的文化內涵:湯的本意為「熱水」,煮東西的汁液,如「米湯」、「肉湯」、「湯藥」。
古人說「丸」者「緩也」;「湯」者「盪也」。以勝理解,一個「湯」字「一分為三」而又「函三為一」:一是氵(水),二是日,三是月;上日下月合成「易」之大自然「陰陽」和諧,說明「湯藥」是運用自然界之物經過「煎煮」成汁液,能夠「調和陰陽」使人體處於氣血相對平衡狀態之葯。
「湯藥」是能夠「滌盪」病邪的「汁液」,作用大,效果好。但是「湯藥」需要「煎煮」,製作麻煩,多數「湯藥」不好喝,但是中國人都知道「苦口良藥」的道理。
(2014-2-11周二休息於倫敦)1503
推薦閱讀:
※連續一周少睡2小時,她們的容顏會發生什麼變化?
※集體舞教學中隊形變化的運用(園本教研案例篇)
※林鄭月娥:變化巨大 會重新考慮是否參選特首
※玩摩托三年身體發生了可怕的變化
※女人生完孩子後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想恢復又需要注意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