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稱霸全球背後:海爾顛覆世界家電的五大扛鼎創造

在世界家電業近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從來沒有一家企業像海爾這樣,從傳統經濟時代到互聯網經濟時代,一直稱霸並一路引領全球家電產業技術創新和消費潮流的風向標;同樣,在中國家電業近30多年的自我突破中,從來沒有一家企業像海爾這樣,代言中國製造在全球家電產業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顛覆創新變革,率先完成從中國到世界的全線引領。

賀揚||撰稿

日前,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一則報道,再次將海爾這家中國企業推向世界輿論的最前沿。據央視報道稱,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最新發布的市場數據顯示,海爾大型家用電器2016年品牌零售量佔全球市場的10.3%,穩居全球第一。這是自2009年以來,海爾連續第8次蟬聯全球家電市場第一。

其實,對於全球家電產業來說,海爾在大型家用電器市場的持續引領並不令人意外。近年來世界家電產業的格局正在從過去"中日韓歐美"五國爭霸演變成一場"中國主導"的獨角戲。以海爾為首的中國家電巨頭已經成功超越外資巨頭,牢牢掌握全球家電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和定義權。就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海爾在世界家電舞台上完成五大顛覆性的扛鼎之作,再度開啟一場全球家電產業的變革大幕。

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管益忻指出,"這幾年來,海爾早就成為中國及全球家電產業最大的風口和中心,不只是掀起一場又一場的全球家電技術創新和產品顛覆的革命,更為重要的是引領世界家電消費潮流風向標。可以說,隨著海爾成為世界家電舞台的主角,這將會帶動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家電產業的布局和競爭。"

顛覆一:從製造家電到發明家電

從2009年以來,海爾連續8次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市場的品牌零售量第一。同時,海爾冰箱、洗衣機、酒櫃、冷櫃也分別以大幅度領先第二名的品牌零售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實現在世界家電業從單打冠軍向全能冠軍的轉身。背後正是得益於其率先在世界完成從製造家電到發明家電的劃時代跨越和變革,掀起全球家電產業新一輪發展的春天。

長期以來受制於歷史原因,市場上現有的家電產品多為歐美企業所發明,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來自於中日韓企業只是在現有產品基礎上進行改良和創新,更多的中國企業長期以來只會"製造家電"。作為中國家電產業發展轉型的帶頭人,海爾近年來一直在推動以"原創、獨創和首創"為核心的再次發明家電之路。

通過長達30多年的持續創新投入推出一系列"發明家電新品":從四入太空的航天冰箱到無壓縮酒櫃、幾乎不用水的洗滌技術,到破解"雙筒共轉"百年平衡難題的一機雙筒原創洗衣機、全球首創"能洗澡"的舒適風空調、全球首創的"乾濕分儲"冰箱,以及全球首個可語音操控的智慧浴室系統、原創深腔倒錐油網設計的雲廚吸油煙機等等,讓海爾在全球家電業率先開啟一輪"發明家電"發展新浪潮。

在管益忻看來,"從製造家電到發明家電,看上去只有短短2個字的變化,但是對於海爾,以及中國家電產業來說,卻是30年如一日立足科技創新能力和體系創新的成果。這可以說是中國家電未來持續稱霸全球的最大核動力,更為中國製造樹立了全球創新的標杆。"

顛覆二:從以我為主到世界創新

發展30多年的中國家電產業,很快就要站到世界家電舞台的中心,卻無法掩蓋一個尷尬的現實:中國家電一開始就是從模仿和借鑒起步,產業發展時間短、技術創新底子薄、自主創新難度大,如何在短時間內打造中國企業獨有的自主創新能力?

海爾再度走到中國家電自主創新的最前沿,更為中國家電參與全球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找到了一條"高速公路"。那就是變過去的"以為我主"到"整合全球資源共同創新"的研發新道路和新模式:一方面在全球建立起中國、美國、亞洲、歐洲、澳洲等十大研發中心,讓世界成為海爾的研發部,讓每個研發中心成為一個節點和中心;另一方面搭建開放創新平台HOPE,將上游供應商、下游服務商,以及用戶都參與進來,打造全球最大的創新生態系統和全流程創新交互社區。

通過這種全球建立研發中心的網點式布局,快速全球頂尖的研發資源和人才整合到海爾的體系之中;同時又通過開放創新平台HOPE的打造,探索人人創新和創造的新道路,從而一舉讓海爾在世界家電行業探索一條"全球性創新資源與本土性創新需求的一體化互動體系"。

在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秘書長連四清看來,"在海爾之前,全球家電行業的技術創新體系基本上呈現區域化、模塊化的分割狀態,基本上是各自為政。海爾卻創造性地將全球一體化和區域本土化創新全面打通,既面向區域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又完成了全球創新資源的一體化整合,讓德國製造、日本製造與中國製造融為一體,在全球樹立獨一無二的標杆。"

顛覆三:從不知用戶到實時交互

都說用戶是上帝,但是對於中國家電企業來說,過去幾十年來卻並不清楚自己的用戶到底在哪裡,更不清楚用戶的需求到底又是什麼。但是經過30多年發展所積累和沉澱的用戶資源,卻又是中國家電企業在互聯網時代謀求新一輪騰飛的最大動力。

去年在山東青島,海爾第2億家庭用戶誕生。據官方數據顯示,我們家庭數量約為4.3億,相當於近一半的家庭都在使用海爾家電。如果按照我國官方數據每個家庭平均3.02口計算,直接使用海爾的人數超過6億人。海爾不只是掌握了2億家庭用戶數據,更重要的是還完成了對用戶群體的畫像,從而可以精準地掌握不同用戶需求。

在很多家庭企業還不知道自己的用戶在哪裡的同時,海爾不只是找到了用戶,還搭建了一個與用戶實時交互溝通的平台。海爾社區的建立,創建一個線上互動用戶體驗平台,讓購買和使用海爾產品的家庭集結起來,與網民分享使用海爾產品的經驗和心得。當使用海爾產品發生故障的時候,也能通過海爾社區的用戶尋求技術幫助和售後幫助,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欽認為,"近年來海爾不只是通過人單合一的實踐來破解企業組織僵化的世界難題,更將企業管理的目光從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轉移到用戶與企業的關係上,在全球舞台上為所有企業打造了一個用戶實時交互的標杆"。

顛覆四:從銷售產品到品牌文化

當眾多家電企業還在推動市場的全球化布局,探索海外自有品牌的運營之道時,海爾早已不滿足在全球家電產業的持續稱霸,開啟一輪全球化一體背景下的"本土化研發、製造和營銷"的三位一體運營模式,並成功拉開中國企業從過去銷售產品到品牌文化輸出的競爭新戰役。

去年隨著美國傳統家電巨頭GEA加入海爾大家庭,海爾已經形成以海爾、卡薩帝、GEA、斐雪派克、AQUA、統帥6大品牌為核心的全球化品牌體系,完成對全球5大洲的差異化和精準化覆蓋。成功藉助這種多品牌、差異化的經營策略,將海爾的科技成果、創新產品,以及不同品牌獨有的文化價值觀和理念,實現對全球各個區域用戶的滿足,也充分釋放出中國企業少有的"品牌文化自信心"。

也正是受到這種品牌背後獨有的文化和價值影響,全球市場掀起了一股海爾旋風:在歐洲,海爾進入前15大連鎖渠道和其他零售店,海爾冰箱成為全球唯一獲得德國VDE-QTM質量認證的冰箱品牌;在澳洲,海爾滾筒洗衣機上市18個月內,以22%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在非洲,海爾冷櫃在奈及利亞市場連續11年市場份額位列首位;在美洲,自從1999年就進入美國以來,海爾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銷售額增長15倍,高於美國當地市場平均增速。

在管益忻看來,"樹高葉茂,聯於根系。文化自信是維繫民族生存、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從過去的產品走出走到品牌走上來,海爾成功釋放中國家電製造的品牌自信心和文化感染力,也成為中國企業品牌文化輸出的一個標杆。"

顛覆五:從規模製造到規模定製

回望2016年家電業,眾多中國企業經歷"冰火兩重天":上半年市場需求不暢、海量庫存壓頂,下半年雖然迎來久違的高溫天氣成功釋放庫存壓力。但是所有家電企業都清醒認識到,過去大規模低成本製造的道路已經走到盡頭,家電企業不可能永遠都"靠天吃飯"。

推動家電從過去的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轉變,是未來全球所有家電企業的必經之路,也是從傳統經濟向互聯網經濟邁進的重要標誌。作為全球家電產業第一家提出並實施"大規模定製"的企業,海爾在2016年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空調、洗衣機、冰箱在內的八大產品互聯工廠,並將用戶、研發資源、供應商和創客整合到一個"共創共贏"生態圈中。

更值得一提的是,海爾還將互聯工廠簡化、軟化、雲化,推出中國版工業互聯網平台COSMO,通過這個開放平台,所有企業可以直接複製海爾互聯工廠成果,減少試錯成本,實現快速轉型。最終將全球家電產業實施百餘年的"以庫存生產"模式徹底轉變"以用戶個性化定製創新",讓用戶從過去單一的"消費者"變成生產和消費合一的"產消者"。

在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姜風看來,"從大規模製造到大規模定製,是海爾為中國製造產業打造的新製造模板,解決的不只是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問題,還完成了中央供給側改革在家電產業的率先落地和實施。特別是隱藏在後台的海爾互聯工廠是對中國製造2025的最佳詮釋,成為中國工業4.0的重要標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第卅四章 溶入一體世界─體証《心經》
蘇可的世界的內容
世界3大最不能忍受的婚姻, 看完第三個就想哭了
「特朗普革命」:重塑美國,震動世界
世界上最好的感覺就是知道有人在想你

TAG:世界 | 創造 | 海爾 | 家電 | 背後 | 顛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