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大意(第2集/文字)凈空法師主講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大智度論大意 (第二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02
請看第二卷第一頁:
在這一卷論文裡面可以分作兩段,前面有二十頁的文字解釋「如是我聞」。如是我聞,在前面一卷已經分別詳細的解釋過,到這地方來是總說,我們也把它重要的綱領提出來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要記住,佛法有五種人說,這都是諸位將來讀一切經論或者看一切註解,所謂是五種人說經,也是出在《大智度論》,第一是佛自己說的,第二是佛弟子說的,第三是仙人說的,第四是諸天人說的,第五是變化人說的。佛法就是覺悟之法,凡是一切與法性相應的都叫做佛法,因此佛法的定義我們要了解它。
第二頁一共有八首頌,我們不必一句一句去講解。但是這裡面有一點要緊的意思:
【諸世善語。皆出佛法。】
一切與真如法性相應的,皆是『諸世善語』。因為《大般若經》是屬於大乘經,所以它這個境界定義標準都有相當的深度,不是世間我們觀念當中一切的善言善語,它是要與法性相應。凡稱佛者,都是指已經證入不二法門的這些大覺之人,這才稱之為佛。
在長行裡面有相當長的一段文字,敘說結集經藏的緣起,這一段後來許多注經的這些法師大德,在介紹如是我聞都引用它,而且也說得相當的詳細。今天我們在《大智度論》裡面看到比較更圓的文字,這是龍樹菩薩給我們做的解釋。這一段希望諸位能自己去讀。
這當中重要的是釋迦牟尼佛答覆阿難的四問,四問通常我們講得很簡單,但是也好懂。意思與這裡是一樣的,並沒有出入,可能在文字上有一點不相同,這是希望諸位要注意到的。在一般說,佛涅槃的時候,阿難的愛見沒有斷,也就是說他還沒有證到阿羅漢果,所以佛涅槃他有悲慟之感。當時阿[少/兔]樓馱就告訴他:你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有承傳釋迦牟尼佛佛法的使命,這時候正是緊要關頭,你怎麼去悲傷?應該問問佛有沒有什麼遺囑,有哪些事情要交代,這個很要緊。他就跟阿[少/兔]樓馱說:我的心非常亂,我什麼話也問不出來,你替我想一想。阿[少/兔]樓馱就教他四樁事情去問:
【汝當問佛:佛般涅槃後,我曹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作何等語?】
第一個,佛在的時候,我們都跟佛住在一起,依止於佛,佛滅度之後,我們要依止誰?依什麼住?第二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大家都以佛為老師,佛滅度之後,誰做我們老師?第三個問題,團體當中總不免良莠不齊,不但我們現在團體是如此,釋迦牟尼佛在世就這樣,就不例外。對於那些惡性的比丘,我們應該怎樣對付他?佛在世的時候佛是老師,惡性的比丘佛有方法對治他,佛不在世了,他們那些人不聽話,要在僧團里搗亂,我們怎麼辦?第四個問題,將來結集經藏的時候,前面應當用什麼樣的文字?教給阿難這四個問題去請教佛陀。第一個問題,佛陀告訴他:佛滅度之後,比丘依四念處住。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第二,「解脫戒經即是大師」,佛不在世了,我們應當以戒為師。第三,惡性比丘我們應該用什麼方法來待他?佛告訴我們用「默擯」的方法,就是大家都不要理他,用這個方法。也不必去責備他,也不必去找他,都不要理他就行了,用這個方法。到以後所謂是不共住。第四,結集經藏的時候,一切經的開端一定要加上「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個場所與哪些人」,加這些字樣。凡是講到如是我聞一定會提到的,諸位在此地可以細細看這一段。
以下是敘說佛教最初結集三藏的因緣,這是可以把它當作佛教史來看,也是增長我們的見識。這一段故事相當長。負責結集經藏跟論藏的是阿難尊者,他來擔任主席,把世尊過去所講的重複講一遍,經過同學們大家都認可了,這才記錄下來,成為我們現在流通的經典。至於律藏,是當年戒律最嚴謹的一位大德,就是優波離尊者,他來負責律藏的結集。結集經藏的目的是令「正法久住,利樂人天」,諸位記住這八個字,這也就是佛法教學的宗旨,也是佛法流通的指歸。這是敘說結集的因緣。總說「如是我聞」大意就介紹到此地,這在第二卷差不多是佔了一半的文字。後半部,第二十一頁:
經【婆伽婆。】
『婆伽婆』是梵語,就是佛的一個名稱,我們在經上常看到的是用三種,婆伽婆、薄伽梵、佛。《彌陀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也有的經裡面用薄伽梵,也有經裡面用婆伽婆,這都是指佛。婆伽婆含義非常多,是含多義的。龍樹菩薩在《大論》裡面給我們說了二十一種解釋,這二十一種並不就是把婆伽婆的含義介紹完了,介紹不盡的,只不過是略舉而已。這個名稱我們讀起來有什麼好處?諸位一定要曉得,佛菩薩沒有名號,名以彰德,顯明自己的德行,佛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因此佛的名號就無量無邊。
「婆伽婆」可以說是一個總說,它第一個意思可以解釋為「有德」,德就是德能、道德,他是一個有德之人。第二種解釋是他能夠「巧別諸相」,就是能夠善巧分別諸法的總相或是別相。第三個意思是「有名聲」,就是說這個人名氣很大,大家提起他都知道,是一個很有名的人物。這些好懂,有德就比較難懂,為什麼?究竟什麼叫做德,是不是我們常講的四維八德?當然四維八德他是具足的,不但具足,他是圓滿的。實在講四維八德也是眾德的綱領,唯有佛能夠做得圓滿。
第四個叫「能破惡」,跟阿羅漢的三個意思有相通之處。阿羅漢不能稱為婆伽婆,什麼原因?阿羅漢雖然能夠斷惡,習氣沒有斷;而佛是連習氣都斷盡,沒有餘習,這才能稱為婆伽婆。在論裡面舉了有兩個公案,說了三個人,第一個是舉舍利弗尊者瞋恚的習氣,舍利弗是乘願再來的人,是示現的,並不是真正阿羅漢,他是古佛再來。但是他在釋迦牟尼會上是示現小乘阿羅漢的身分,因此他帶著小乘阿羅漢的習氣,這都是示現給我們看的,就是說明小乘四果沒有斷習氣。難陀尊者貪慾的余習,必陵伽婆蹉傲慢的習氣。經裡面有一段文字寫這一段的公案。由此可知,煩惱容易斷,習氣難除。在這地方,諸佛菩薩也就是教給我們,我們要用功、要修行,在什麼地方修?一定要在斷習氣這方面來用功。修行人不怕境界,尤其是修大乘的菩薩,境界現前正是我們自己用功夫的時候;如果一切境界現前逃避、躲避開了,那是小乘人的修法。所以縱斷煩惱,習氣還是不斷,那個習氣還是很大的障礙。可是話雖然是這麼說,境界現前,在境界裡面用功夫不是容易事情,自己要有相當的覺悟、要有相當的定功,才能夠做得到。如果沒有相當的覺悟、沒有定功,境界一現前就為境界所轉,為境界所轉免不了要造業受報,這是諸位特別要記住的。到你自己有相當的智慧,什麼智慧?就是能看得破,能夠真正體會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不是我們口裡頭念這一句,是實際上我們到了這個境界,曉得一切相都是虛妄相,心裏面就不執著了,一切相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也不構成障礙,心在萬相當中才做得了主宰。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能夠彷彿到了這個境界,這時候正是我們用功精進的時候。如果沒有到這個程度,我們對於這個境界還要保持一個相當的距離,無論是順境或者是逆境,都要保持相當距離,千萬不要以為逆境界我們怕造罪業要遠離它,順境界也是一樣找麻煩。所以順逆境界都要保持一個距離,大小乘修行方法不同的所在就在這地方。這是佛在此地舉出這三位聖者,都是阿羅漢的身分,示現有貪瞋痴的習氣在。
第五個意思是「如來」,這是常常講的。如來有兩種講法,「今佛如古佛之再來」,就是說佛佛道同,我們見到今天的佛就等於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為每一尊佛他所說的法是一樣的,沒有兩樣,每一尊佛他所證的理也是一樣的,也沒有兩樣。所以,今佛如古佛之再來,這就稱作如來,這是從事相上講。《金剛經》裡面有一個解釋,是從義理上說,是從境界上說,「如來者,諸法如義」,中國禪宗多半取這四個字來解釋如來,這種解釋是佛在《金剛經》上講的,當然也是佛自己說的。講諸法如義,是從理上講的,是更深一層講,就是我們如果見到一切法如,你自己就證得如來,你就成佛了。這兩種講法我們都要曉得。
第六個意思是「殺賊」。有很多不了解佛法的同修,看到阿羅漢有三個解釋,裡面有一個殺賊,於是就起了疑心。佛教是大慈大悲,是戒殺的,無論大乘戒、小乘戒,第一條戒就是不殺生,他怎麼殺賊?這地方的賊不是指人,而是指煩惱。殺賊的意思就是斷煩惱,我們能夠將煩惱斷除,煩惱是個賊,煩惱將我們的智慧功德法財等於都偷去了,我們現在把這個賊抓到,我們的智慧功德法財等於都收回來了。所以殺賊是個比喻,並不是真正開了殺戒去殺個小偷,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我們要懂得的。下面有兩首偈是解釋「阿羅呵(阿羅漢)」的意思,就是「殺賊」這個意思。「佛以忍為鎧。精進為鋼甲。」忍辱之道,無論是在佛法或在世法里,一切的聖賢都教給我們要學忍;因為沒有忍,一切事都不能成就。我們讀《金剛經》,《金剛經》裡面講六波羅蜜,而以布施、忍辱這兩條說得最多。布施是種子,而忍辱能成種子,如果布施不能忍,布施不會成就的。布施能夠忍,忍才能夠積,積功累德,才能夠積小善為大善,積少德為大德。不能忍就不能夠積。此地這個比喻好比作戰,古時候人作戰軍人披著鎧甲,忍辱就好比是鎧一樣,它能夠護身,能夠保護自己。甲,身上披的是鎧甲,有忍辱才能夠精進。「持戒為大馬。禪定為良弓。智慧為好箭。外破魔王軍。內滅煩惱賊。是名阿羅呵。」阿羅呵就是殺賊的意思。六度裡面只說了五條,我們沒有看到布施,諸位要曉得,布施是基礎,五度統統是依布施度為基礎、為開始。換句話說,我們學佛頂要緊的就是要修布施。布施就是能舍,能舍才能持戒,能持戒才能夠忍辱,能忍辱才能夠精進,能精進才能夠得到禪定,有禪定才能開智慧,這是一定的程序,一定的道理。這是我們特別在此地要給諸位強調的。阿羅漢,還有「不生」的意思,還有「應供」的意思。
第七個意思叫「正遍知」,正是正確,遍是普遍,就是對於一切法普遍的他都知道。不但普遍知道,而且正確的知道,絕對沒有錯誤。佛有這種能力,有這樣的德行,我們就稱他為正遍知。
第八個叫「明行足」,明是講智慧學問,行是說功夫,是指定功。定怎麼能說行?諸位要記住,大經裡面常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佛與大菩薩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這才叫明行足。足是滿足、圓滿了,就是說他的功夫圓滿、他的智慧圓滿。他的學問到了家,他的道德修養也到了家,學問、修養兩者都圓滿,這是明行足的意思。
第九個意思「好去、好說」,好去,是說自利;好說,是講利他。好去,到哪裡去?底下有兩句偈:「佛一切智為大車。八正道行入涅槃。」好去就是趣入菩提涅槃。不像我們凡夫,我們凡夫的去處很不好,我們的去處是六道輪迴。諸佛的去處是菩提涅槃,這個去處太好了,所以叫好去,婆伽婆含這個意思在。也叫好說,說的話是最好的,最好的說法是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佛的一切言詞都是教眾生覺悟,破迷開悟才叫做好說。像這些雖然我們不常見,我們讀到之後千萬要記住,為什麼?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如果我們希望前途能像佛一樣,一樣的光明、一樣的清凈,我們就應該要曉得怎樣修法。知道好說的意思,我們就懂得如何流通佛法、怎樣為人演說,諸佛的經義我們自然就能夠看得懂、就能夠理解。這個解釋也是非常好。
第十種解釋叫「知世間」,佛的十號裡頭有一個「世間解」,知世間就是世間解。解跟知的意思是一樣的,就是知解一切世間法,這個世間什麼是真妄、什麼是是非善惡,這些因果沒有不知道的,都曉得,由此可知,佛學問之淵博。第十一叫「無上」,至高無上。無論從學問、德行哪一方面來講,佛是至高無上的。第十二種解釋叫「無答」,這比較難懂。無答才是第一義,無答就是無有言說,凡是有言說都落在第二義。因此佛四十九年說法,到最後他老人家一口否認掉,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誰要是說佛說法,那就叫謗佛。為什麼?真實法是不可說的,這是諸法實相,凡是說得出來的不是實相。佛說了四十九年,怎麼說沒有說?如果講真實法,佛是一句沒有說;如果講方便法,佛說了四十九年,諸位要懂這個意思。
禪宗祖師講的,天天吃飯,吃了一輩子飯,沒有咬著一粒米。你們想想,他這個飯怎麼吃的?他是從諸法實相上說的,我們叫那個飯、叫那個米,米是假名,他現在吃飯不著米的相。我們吃飯著飯的相,吃米有米的相、吃面有面的相,它本來不叫米、也不叫面,那些假名都是人給它安的,它自己沒有名字,諸位要了解這個意思。他們乾的是實在的,我們也不是一樣嗎?但是我們被一個假名遮蓋住,蓋覆住我們的心性,把我們的智慧光明遮蔽,所以我們的生活很可憐,我們生活在虛妄的境界裡頭。真實的境界是不是沒有了?有,就在真實境界裡面蒙上一層陰影,這個陰影不是外來的,是自己給自己蒙蔽上,這就是經裡面常講「可憐憫者」。我們無始劫以來被這些名相害死了,因此佛教給我們聽經要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他說得多麼親切。如果你要能夠離這一切相,那你終日聽經、終日無聽,你也沒有聽著一個字。他在那裡終日講經,也沒有講出一個字,你天天在聽經也沒聽進一個字,高明,真正契入了。
說聽都是方便法,方便法有作用,這個作用是你只要一用馬上要丟開,它有作用,可不能執著。一執著就妄上再加妄,一切眾生在佛法裡面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在此地,那就是死在章句之下、死在言說之下,他不曉得離相,這是不能開悟的原因。不知道婆伽婆含的是無答的意思,佛所講的一切經是無說而說、說即無說,無說才是真說,無聞才是真聞,有說有聞統統是方便法。所以佛法里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是個門,這是教我們入門的,我們不能把門就當作堂室,登堂入室才有受用,守在門口不行,這是進不去的。我們往往錯誤在哪裡?把方便當作真實,在這裡面起分別、起執著,這是自己給自己帶來的障礙。佛確實交代得很清楚,有時候提起來,我們猛然想想,對,佛是說過。可是我們習氣太厚,展開經本還是迷惑、還是執著,在講堂裡面一樣,依舊還是死在言語之下,不能開悟。由此也可以體驗得到,我們自己的習氣太深太重。習氣深重不怕,只要我們有覺心,長時期去磨鍊,所謂是鍛鍊。用什麼方法?常聽經、常講經,常常讀誦大乘經典,在這裡面長時期去訓練不分別、不執著,訓練不取相,這叫善用功,這就是對治習氣的辦法。
第十三是「調御丈夫」,第十四是「天人師」,這兩個解釋好懂。第十五是「佛」,這是我們平常常說的,佛是覺者。在三十三頁長行文第三行,「佛」有一切智的意思,一切智確實很難叫人相信,這裡說:
【此不應一切智。何以故。瞋恚憍慢心著故。】
這個話是對誰說的?摩醯首羅天這些外道,他們也常常自稱自己是一切智,佛也是一切智,佛是真正的一切智,摩醯所羅天跟外道不是真正的一切智,從什麼地方辨別?此地佛給我們講,因為他們還有『瞋恚』,還有『憍慢』,『心著』,他還染著。我特別把這句提出來,「佛」這個字是大覺大智,瞋恚、驕慢、染著是大智大覺的障礙。我們要記住,如果我們自己要想證得大覺大智,瞋恚心要斷掉,一定要修怨親平等,去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不是念念就行的,要在你最親愛的人跟你最恨的人,這是兩個極端,兩個極端你這個心對待他真正平等、無二無別,你到這個時候就成佛了,你大智大覺就現前,這叫真正用功夫。所以凡是講修到平等,一定加個怨親平等,從這兩極端裡面去修行。第二,傲慢心,就是驕慢心一定要除掉。我們世間人他只要有一點點長處,就會覺得我這個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他值得驕傲,摩醯首羅天就常常說他值得驕傲,外道法裡頭常常「值得驕傲」。佛法裡頭沒有,佛法是清凈法、是平等法,決定沒有驕慢。
下面六首偈可以讀一讀,裡面頂重要的意思是教我們「要皈依三寶,不要皈依諸天」,諸天是凡夫,諸天是不究竟的。佛為什麼這樣說法?因為當年佛陀在世,印度許多的宗教都是皈依諸天,基督教上帝、天主教天主都是諸天。諸天沒有離開六道,他是凡夫,他還在輪迴之中;換句話說,他自身都保不住,我們去依靠他,哪裡能靠得住?所以佛勸我們要皈依三寶,三寶才是一切眾生真正的皈依處,這是六首偈重要的意思在此地。再向下有二足尊的意思,二足尊通常我們是講福慧滿足,他在此地的解釋:「一者大功德神通力,二者第一凈心諸結使滅。」當然也是定慧的意思,就是定慧兩種圓融。
第十六種解釋,婆伽婆有「無等」的意思,等是等於,沒有人能夠等於佛。第十七種解釋叫「無等等」,與無等的意思大同小異。等覺雖然講等,並不是真正的等,可見得說等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如果完全相同就不叫等,就不叫等覺。第十八種解釋叫「世尊」。第十九種解釋叫「度彼岸」。第二十種解釋叫「大德」,所以稱大德也是稱佛。第二十一種解釋叫「厚德」。這是龍樹菩薩在大論裡面解釋婆伽婆的二十一種解釋法。末後他給我們說出「隨德立名」,這二十一種都是隨德立名。由此可知,佛的德無量無邊,因此名號也就無量無邊。
向下長行文,在三十五面倒數第三行最後四個字:
【放牛譬喻經。】
下面就是引用《放牛譬喻經》裡面的一段公案,就是一段小故事。有放牛的人去試驗佛,也就是考試佛,看看佛是不是真正的一切智。這個小故事很有趣,文字很淺顯,不難懂,諸位看看就可以。
這裡面有一些重要的意思,特別提出來給諸位說說,在三十八頁倒數第五行當中,我只給諸位講大意。諸佛菩薩說法的旨趣是:
【引眾生入於無我實相。】
這是諸佛說法的宗旨,我們應當要記住。凡是合這個宗旨、合這個方向,我們這個路就走得很正確,就沒有錯誤,我們自己修學也要本著這個方向,與佛所說的才能夠相應。換句話說,小乘佛法是以「無我」為宗旨,大乘佛法是以「實相」為宗旨。我們的修學究竟有沒有到無我?有沒有到證得實相?可見得佛法決定不是以名聞利養做宗旨,不是教我們修學得到名利,也不是要得到保佑我們平安,不是這個。他的主旨,第一個階段是在無我。我們就拿念佛這個法門來說,我常常講的,念佛最初的目標是在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把我所放下;中程的目標是事一心不亂,就是這地方講的無我;終極的目標是理一心不亂,就是此地講的實相,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我們學佛念佛為的是什麼?果然正確的認清這個目標,沒有達不到的,換句話說,沒有不成就的。如果我們目標方向錯了,當然不能成就。三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說佛法時得清凈法喜。諸善根增盛。】
這一句是講說法的功德。說法的時候,這是講一般場合之中,也是講最淺顯的一個利益,就是要叫大家得清凈法喜、增長善根,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這種說法是成功的。這一頁最末後一句:
【說法者知前人心利鈍。煩惱輕重。令人好濟安隱得度。】
這幾句話是說的說法契機,這是我們在講堂平素也跟諸位同修們說得很多,必須要觀機說法。這些都是在這一章里相當重要的幾點。第三十九面第五行:
【居士白衣給施衣食。當知節量。不令罄竭。則檀越歡喜。信心不絕。受者無乏。】
這幾句話是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出家人接受在家人供養應該知道的,就是自己一定要惜福。居士供養要看他的力量,絕對不可以多求,不要叫他把力量盡了,不要叫他布施感到痛苦,要能夠愛護他。譬如他一個月能夠賺一萬塊錢,你叫他布施一百塊錢,他很歡喜,為什麼?很少,他很輕易就拿出來。你說你賺一萬塊錢,你一個月要供養我一千塊錢,人家就有難事,就困難了,為什麼?他還要養家活口。我對於一切供養的人,有的時候我看到很清苦的人,他供養我,我不會接受他的,我會安慰他:你已經盡心,你千萬不要以為你供養的很少,你供養的比人家多得多。為什麼?你力量太有限。也不能不接受他,譬如很貧窮困難的人,他供養兩百塊錢,你收他十塊錢就可以,「十塊錢夠了,你的功德就圓滿」,要用好言去安慰他。決定不可以有貪心,這樣才能夠叫施主生歡喜心、生信心,我們接受供養的人不會有缺乏,這是特別要提出來給諸位說的。出家人為什麼要接受在家人供養?底下一段有說:
【眾僧中有威德大人。護益佛法摧伏外道。能令八眾得種諸善根。隨其所宜恭敬供養。】
可見得接受供養的條件也很不簡單。『眾僧中』,這個「僧」是指僧團、團體,在團體當中。『威德大人』,這個「威德」是指戒律嚴謹,才叫有威有德,為大眾的榜樣、為大眾的模範,才有接受供養的條件。『護益佛法』,「護」是保護,「益」是利益,「佛法」是人天眼目,能護自己的法,能利益自己的法,能護眾生的法,能夠利益眾生之法,這樣才可以。『摧伏外道』,外道是邪知邪見,以盲引盲,唯有佛法能夠糾正這些邪知邪見,把他們領回到正道來。有這些條件,應該接受在家眾的供養,這一點我們學佛的四眾同修都要特別注意到。在第四十一面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問曰。十四難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難。】
這是佛在經裡面說的。向下這一段文字是辨別佛確實是一切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有人就提出來,佛在世的時候有人提十四個難題,這十四個難題佛都沒有答,佛都沒有答出來,當然不能算一切智;如果算一切智,應當一條一條答出來。這十四句我們就不必說,文都擺在此地,第一句就是「世界及我常」,第二句「世界及我無常」,一直到「身異神異」。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解釋,這十四難都不是事實,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可以不答,不答就是答。第四十二面倒數第三行:
【此十四難。邪見非實。佛常以真實。以是故。置不答。】
屬於邪見而不是真實法,不答是對的,不答就是答覆他,叫他自己反省。下面說得更好:
【複次。置不答。是為答。有四種答。】
這就是佛當年說法是如此,教給我們也是如此。這四種我們要把它記住:
【一、決定答。】
答覆得一點錯誤都沒有。
【如佛第一涅槃安穩。】
世間最安穩、最快樂的是涅槃,這是絕對不會錯誤的,所以這個答覆叫做決定答。
【二、解義答。】
譬如對經教理論或者是方法有不明白的,你來問,佛給你解釋,一解釋你就明了。這是我們通常看到的許多問答屬於這一類。
【三、反問答。】
這種方式在禪宗裡面特別多,學人提出一個問題,那個老師反過來再用個問題問他,這一問他就悟了,他就明了,所以用反問答。
【四、置答。】
置答就是不答,不答就是答。因此,知道這四種答,就曉得佛對於十四難不是沒有答覆,有答覆,是這四種答里第四種的答覆,因此不應該問難。
在四十三面第二行,這裡給我們列出來如來在果地上的十種特殊的能力,我們通常講「佛果十力」,這在《教乘法數》裡面都查得到,《教乘法數》裡面文字跟這地方有一點不一樣,有出入,意思完全相同。「佛果十力」,這是佛學的專有名詞,也是佛學常識,我們應當把它記住。十力:知處非處故、知因緣業報故、知諸禪定解脫故、知眾生根善惡故、知種種欲解故、知種種世間無量性故、知一切至處道故、先世行處憶念知故,天眼分明得故、知一切漏盡故。如果我們承認佛果十力,當然你就承認佛是一切智。
後面一共有十四首贊佛偈,第九首我們特別提出來,第四十四面第六行:
【種種惡毀佛。佛亦無惡想。種種稱譽佛。佛亦無喜想。】
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八風吹不動,我們要學。我們跟佛比較起來就不一樣,人家一毀謗我們,我們馬上就生氣,氣好幾天都消不掉;別人讚歎我們,我們就高興。佛如如不動,你毀謗,他不動心,『無惡想』就是不動心。你讚歎他,他也不動心,他也沒有歡喜的想法。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毀譽不動心,我們才能夠破除許多的障礙。諸位要是讀過《西遊記》,你看看孫悟空在《西遊記》里所表現的那是神通廣大,他還遇到許多的障礙而沒有辦法克服。他的毛病在哪裡?喜怒動心,他就喜歡戴高帽子,一讚歎幾句他就得意忘形,所以豬八戒常常用激將法來激他。這就不行,那就是他的缺點,就是他有把柄會落在人手上,會被人利用。如果真正到毀譽不動心,一切障礙都破除了,這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第十首:
【大慈視一切。怨親等無異。】
這兩句教我們修平等心。諸位要知道,平等心是佛心,平等心修成了,深心跟大悲心自然具足,可以說平等心是萬德萬能的基礎,是萬德萬能的根本。我們要想有如來一樣的智慧、一樣的神通、一樣的德能,從什麼地方修?修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是佛心。成佛,心成佛;心成佛,身自然是佛,境界也是佛,這很重要。從哪裡修起?從怨親修起。怨親是兩個極端,到怨親不二,完全是平等的看待。換句話說,一切法沒有不平等的,怨親都平等了,還有什麼不平等的?都平等,這才叫『大慈視一切』。十一首:
【忍辱慈悲力。故能勝一切。】
這是我們要學的。唯有忍辱才有慈悲,有慈悲他才有一種力量能夠克服一切的障礙、克服一切困難。第十二首:
【其心常一定。為眾作利益。】
此地是贊佛,也就是教我們要學習,我們的心要常常定在一處。佛在經里也是常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無論什麼事情你都能辦得圓滿,你的心要在一處。我們現在念佛,你就把心寄托在一句阿彌陀佛上,念念不忘這句阿彌陀佛;禪宗裡面把這個心寄托在話頭上,這樣才能夠『為眾作利益』。不是這樣,為什麼就不能?不是這樣,心是散亂的,心散亂就有愛憎,有愛憎處事就不公平,就不能為大眾帶來真實的利益。為眾帶來真實的利益要決定的公平,大家才沒話說。你事情做得再好,你只要有私心、有偏心,必定會有障礙,會有一部分不平的人起來反抗。換句話說,你做的雖然是好事,它有副作用在,所以不是真正的利益,真正的利益要一心、要公平。這是在十四首偈頌里我只提出十句貢獻給諸位,希望我們努力的修學。第四十五面第一行:
【婆伽婆義無量。廣說則廢餘事。以是故略說。】
講了這麼多還是只略說,如果要細說,經文都不能講了,那是專講婆伽婆,所以只好略說。從二十一頁到四十四頁,一共二十四頁這麼大的篇幅說明「婆伽婆」的意思,第二卷到這裡終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韓文里沒有(或很少)交叉筆劃?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三次修訂文字)(5)
※在圖片上加入文字
※裘錫圭、沈培:二十世紀的漢語文字學(古文字篇)【4】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三八六集(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