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老先生的博客
文殊菩薩銅像雕塑照片中國菩薩使印度佛涅槃【名詞解釋】中國菩薩印度佛涅槃佛教的向外擴張、有阿育王組成的傳播隊走向世界、中國社會的需要多年磨合,形成唐代高峰的中國菩薩群。有文殊智慧菩薩開到大慈觀音佛教里有四大菩薩,象徵四種理想的人格,即:願、行、智、悲。 象徵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徵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徵慈悲的是觀世音菩薩。創造得得菩薩群佛像中國化大肚浮想觀音女花得到彌勒佛保佑啊,希望你在佛的保佑下天天開心,保佑你平安,同時希望你們之間相互包容,愛情長久美滿。成為佛教的第二故鄉。中國社會的需要一統治階級的需要1四大石窟敦煌大同雲岡麥積山見證歷史四大石窟的地理位置:依次排列向內地延續隨時代的變化與時俱進,以西北方向佛祖誕生地向東南亞國外延續。到大唐菩薩高潮遍地菩薩放光芒滿天智慧為佛忙想起老繞日也不斷三大菩薩脫穎而出:文殊、普賢、觀音,後續彌勒、地藏、藥師、、、遍地菩薩都姓釋,查普續租釋迦摩尼。不是菩薩精、而是不能分列佛家經。為詢證中有大師法顯三藏、、、、、查不清大唐盛世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在中華文明的儒道文化教育基礎上,傳播全世界的修菩薩行之「中國大乘佛法在隋唐時代,與大唐盛世交相輝映的,是中國取代印度成為世界佛教的第二故鄉!大乘佛教在我國可以說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中國真正的大乘精神,從未普及到民間去過,更說不上成為中國民間生活信仰的依歸了。所以也有人說:中國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國的重要地位,大乘佛教在中國原有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基礎,增添了菩薩行的教育。故此,大乘佛教影響了中國歷代無數民眾,為國家和平和安康做出巨大的貢獻中國向來有「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況且這名聲也並不是虛的或者說是假的,因為有誰不認識佛門那個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呢?而又有誰見到這個破僧袍遮掩不住膝蓋、頂個光頭、裸露著一個大肚皮、提著一個破布袋子卻又笑盈盈的、既不拿板弄勢而且連坐像都不怎麼莊嚴的彌勒佛,能不油然而生親近之意呢?菩薩行-佛學術語大乘佛法開頭難,從初發心到初住難走,初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則反是。以念佛法門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亂,可以到圓初住以上境界。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丟得乾乾淨淨,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基本簡介菩薩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與本性不相應。正覺是覺悟覺察絕對正確。
地藏王菩薩凡夫迷而不覺,小乘羅漢及辟支佛均為正覺,以正法自覺謂之正覺。小乘人不平等,自度而不發心度人,是被動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薩為不請之友。度生本來不易,眾生不肯接受還要找麻煩。十行菩薩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後才能度他。依此推論,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於自己。如布施可以度自己的慳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錢財有限,不過用布施為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貪之功。諸惡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惡念,障礙他人,持戒即不清凈;很小的善事未做,即違眾善奉行之旨,若隨時留意身口意三業之造作,何時何地不是道場?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毀謗,可以為自己消災,他人無緣無故來找麻煩,應作還債想。學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無論受任何委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如作得到,則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可放心度眾生;若仍存有計較之心,是非人我縈繞於懷,學佛算白學了。近世中國出現了「家家觀世音,處處彌陀佛」這樣的諺語,甚至「無量壽佛」進入道士的社會,「阿彌陀佛」進入僧侶的社會,作為其常用語而流行。這種傾向的先聲,可以說早在唐代的龍門造像上已經表現出來了。繞復地紫大乘佛教在我國可以說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時期傳入我國,以後主要在西藏、內蒙古等地區得到發展,流傳至今。......可做參考從佛教的分布來說,通常說北傳的梵文系佛教──以中國為中心而至日本、韓國、蒙、藏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南傳的巴利文系佛教──以錫蘭為中心而至泰、緬等國的佛教是小乘佛教。其實,這是出於北傳佛教徒的區分法,南傳佛教徒根本否認這種區分法的正確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雜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雜阿含二六.六○四以行四攝法為大士,增一阿含卷十九明白載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論境界上的發揮,北傳佛教,超過了南傳佛教,在佛教的生活實踐上,北傳地區未必全是大乘的,南傳地區也未必全是小乘的;北傳的中國佛教,除了素食而外,沒有什麼比南傳佛教更出色,尤其在中國大乘佛學的成就,因了中國老莊思想所形成的玄學清談,在魏晉時代特別風行,所以上流社會的士君子們,也把佛學當做消遣及清談的玄理,中國的天台宗及華嚴宗的理路,確也受有這一風尚的若干暗示,所以近代有一位日本學者木村泰賢,批評中國的佛教是屬於學問的佛教,而非實踐的佛教,實亦不無理由,事實上,天台華嚴的思想架構,也多出於中國高僧的自悟境界,在印度的佛教思想方面,並沒有足夠的依據。因此,中國真正的大乘精神,從未普及到民間去過,更說不上成為中國民間生活信仰的依歸了。所以也有人說:中國的佛教乃是大乘的思想小乘的行為。......開口必言觀世音閉門思過大慈經家家觀世音戶戶頌慈悲人人思彌勒個個尋誦經敦煌二連年戰亂、人心思定三傳統中國儒道要發展。佛教要介入相互利用四文人的倡導【文章摘錄】祥雲·卷草·如意──佛教紋飾圖案的中國化歷程佛教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大的外來宗教;而中華文化是對佛教給予最大反饋作用的異邦文化。宗教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對物我的認識與掌握的循環與起落的錯綜複雜過程及現象在人類社會與個體身上的反映形式之一。它的遷延性與累積性,雖不如以物為主的自然科學,但又往往比以我為主的文學藝術要強。它的限制性與規定性雖比不上靠政權力量維持的典章制度,但又凌駕於道德制約的個體行為之上。它對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的影響,綜合且有能量,因而,它對文化心理的影響也普遍而深入。宗教既有自覺也有規定、既有陶冶也有法章,既有兼容也有排他,既有功利也有超然,故能適應從最高統治到下層人民的不同要求,從而演化成一個時代的人的共同需求。所以,研究宗教也是研究人類本身。宗教傳播是文化交流形式之一,古今皆然。古語說:「武功文治」,任何武力兼并、顛覆或革命,必伴隨著更長期的文化兼并。宗教變化是文化兼并的表現形式之一。歷史上的宗教起落,固有其政治功利的原因,但宗教的文化因素,會在過程中反覆深入,完成自己變革的歷史使命,造就出新的宗教文化來。宗教包含宗教思想與宗教行為兩個方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教義與教儀。它們物化成宗教的文化,記錄在經典、戒律等經籍內,表現於寺觀、佛堂等構築中,包含在慶典、法事等活動里。進而化成了傳說故事、服飾歌舞、圖畫造像,以至於民俗遊藝、集市廟會。強有力的文化吸收並改造宗教,豐富了自身的文化面貌與文化觀念.教義的傳播是宗教傳播的根本,而所有的宣傳都必須作用於人的感覺,然後在感受的基礎上身體力行。套用釋家的術語,這是感、覺、悟三個過程。故而觀佛朝像也好,誦經說法也好,布施廟會也好,都是營造宗教的感覺方式。我們知道,視聽的感覺是最基本的。要營造布教感覺,一是宣道說法,一是給宗教場所布置裝修,前者為聽,後者為觀。而用宗教題材、教義內容造成視覺化形象,是宗教的一件大事。這就需在宗教環境和器皿上塑造、鐫刻或塗繪各種信仰形象、圖畫和圖紋。通過藝術加工,形成視覺震撼力,以祈打動、激發人心。在一切視覺形象中,最基本的是紋飾。紋飾是裝飾表面上的基本構成單元,同時也是後來的形象構成的出發點。中華文化從開始就認識並強調著紋飾的作用。早在史前時代就創造出了聞名的彩陶文化;殷商時代的青銅紋飾,是「鑄鼎像物,使民知神奸」的意識下的產物。春秋至秦漢的不少文物,都表明了中華文化對紋飾的主動認識與掌握。「文」者,錯畫也,錯而畫之乃成文。則「文」之本義,乃是古代紋飾,其後進而有文字、文采、文藝、文辭之義。故紋飾實為文化之始,明矣。象形文字也是「錯而畫之」的東西,是從畫到文的中介矣。可以說,中華文化中的「文」,正是由定型化的「紋」上升而來的理念記錄。而「理」、「道」也者,也源於紋路、紋理。在石器文明中,中國最先出現玉器,在制陶文明中,中國最先創造瓷器,在農業文明中,只有中國最先培養吐出「線條」的蠶,織出絲綢,這些與紋飾有關的器物,進一步說明中國古文化與紋飾的淵源。對於宗教的傳播來說,結合到中國文化淵源,紋飾當然是最值得運用的,有效的視覺化形式。在某種意義上講,佛教傳播的成功歸結為紋飾改造的成功。當宗教的內容和題材化成了人們喜見的「紋」時,宗教的教義也就易為人接受了。(一)亞洲古老文化的匯合公元前五至六世紀,印度釋迦族凈飯王太子創立了佛教。據中國佛經記載,青年的釋迦太子在接觸了解國內種種現象之後,認為「世界即苦」。為使人類擺脫苦難,太子出家尋師訪道,經六年刻苦修行而未果,後靜坐於菩提樹下而悟真諦,自此傳教四十年,收下宋灝弟子,奠定佛教教義,組成傳教的僧團。太子去世後,佛尊稱他為「佛陀」,簡稱為「佛」,意譯為「覺悟了真理的智者」。又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到了公元前三至二世紀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擴大版圖,並以佛教作為「文治」的手段其後迦膩色迦王更以佛教立國;在首都健陀羅廣建寺廟佛塔,大事雕刻佛像,是為「健陀羅風格」佛雕藝術之始。數百年間,佛教成為印度半島上最重要的宗教,是南亞大陸上發展聞名的印度文化之重要組成部分。在菩提樹下悟道的釋迦牟尼,和在山東洙泗弦歌之地講學的孔夫子大抵同時。當佛教在印度經過了五百年發揚光大而傳入中國之時,孔夫子的儒學也已被大漢天子尊為治國之綱了。儒家學說進入廟堂之上,從此成為中華文化之正統。佛學與儒學,產生於亞洲的兩個最古老的民族身上,其發生和發展,令人吃驚地平行,而當兩者相匯時,不僅沒有產生仇視和排斥,而且互相吸納,變得更加燦爛。中國原始的宗教,與西方基督,東方伊斯蘭的一神教不同,屬祈禱自然或祭祀先人為主的多神教。無論帝王的宗廟,或民間的祠堂等等,其宗旨都是祈求民族之福祉,並澤及後世。是故佛教傳入與原來宗教並無衝突。不僅沒有觸發宗教戰爭,而且能兼收並蓄。既為多神,再多一佛也無所謂,而佛之普度眾生與庇佑後人完全可兼容,於是為善布施乃是積陰德之事、惠後人之舉了。佛教傳入中國,使得中國的教化從獨尊儒術到三教一家。三教者,孔、釋、道是也。孔學本非家教,但其文化底層,與祭祀先人、祈求福祉的宗教息息相關。孔學以仁為核心,其義為修身治國齊家,與佛家明心見性、修行覺悟、普度眾生的宗旨是平行的。而孔子「多聞闕疑」的教誨,更使中國人虛懷若谷地吸納外來文化。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雖與儒家積極用世相左,但其最終目的並無矛盾,故孔子只有「鳥獸不可與同群」之嘆,而與佛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也頗相似。故三者融合成了新的文化,絕不奇怪。如今,作為文化現象,我們對佛教已非常熟悉了,漢語中許多基本辭彙,例如「覺悟」、「原因」、「緣固」、「真諦」等等,都來自佛教,許多成語如「天花亂墜」、「三生有幸」等等也是如此,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些佛教誨語也成了民間的口頭禪了。西漢哀帝元年,佛教便已傳入我國。東漢明帝時,傳說明帝夜夢頂放白色霞光的金甲神人在殿中飛來飛去,面帶笑容,頻頻頷首明帝早朝時問於群臣。傳毅說這是佛顯聖託夢於君,乃是國家昌隆之徵兆。明帝遂遣人出使印度求佛,繼而出現了漢譯的佛經和傳教的沙門。漢本重神仙方術,於是,佛在漢化文人的筆下,也成了身長丈六、色如黃金、中佩日月之光且變化無窮、無所不入的神仙。儘管如此,佛教傳入中國之初,影響並不大,就連佛教徒本身,也只是削髮而不受戒,佛堂建築,往往沿用朝廷的官廡寺衙,而齋供禮儀,也按中國固有的祈禱方式進行。漢末的動亂,加深了人對本身的自覺認識,魏晉玄學開拓了理性的探索。把老莊之說比附佛教教義也成了一代學風,佛家與儒家也在對人生的現實討論中達成了統一,雙方已能在文化上產生新的互相適應。在這樣的條件下,佛教這一外來的宗教文化現象,便能立足於中國土地並影響中華風物。(二)佛教藝術的中國化魏嘉平二年(公元二五○年),中國才開始有了官方確立的佛制,建立了處理教徒團體事務的機構,也開始有了正式剃度的沙門。加上佛經的大量翻譯,使得佛教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南北朝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重要時期,發達的寺院經濟與鞏固的佛教組織是佛教發展的基礎。開始有了佛教獨立流派;寺廟與石窟在中國大地上湧現。佛教教義,必須在新的環境中探索,尋找適宜的外在形式。原有的佛教造型藝術受到了挑戰。稱為畫家四祖的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吳道子,都是佛教興起於中國時期的畫家,以畫佛像著名,他們四位的成就與佛教藝術的中國化有直接關聯。最早的陸探微以「七佛圖」成名,繪畫程式基本源自印度,顧愷之則以畫「維摩居士」而「名滿建康」。題材為佛教的居士,卻給以清談名士的形象。而張僧繇則把孔子與佛畫在一起。這些,都是文化藝術匯流中激起的浪花。張僧繇的凹凸法,更是印度佛畫技巧的繼承與運用探索。到初唐吳道子的觀音與「吳帶當風」,則是民族文化的創造了。佛教文化從題材到手法上已融入了中華文化的總體中。作為佛教圖案的裝飾藝術,同樣存在著如何才能帶來直接的、普遍的感覺效果而被中國文化所認同與吸納的問題。佛教的藝術題材當然離不開佛像的崇拜。如來、菩薩、羅漢便是佛教崇拜的三級偶像。偶像崇拜會派生出佛行與佛法的崇拜。各個偶像的經歷、法力、功德等等,演化出各種佛傳或佛法效應故事來。偶像崇拜還會帶來聖地與聖物的崇拜。摩尼珠、fa輪、經幢等法寶,菩提樹、蓮花池等環境,五色鹿、孔雀與猿猴之類動物,還有力士金剛、天女伎樂、妖魔鬼怪、羅剎夜叉、刀山火海等等,都是編造出來的佛界神話內容。佛教圖案是為這些對象作裝飾的圖案。它們可按功用分成佛像衣飾、寺廟環境裝飾,佛物法寶裝飾;按紋樣種類分成動物紋樣裝飾、植物紋樣裝飾、人物故事紋樣裝飾等。重要的是在形、色、質上歸納出共同的感受特徵去進行創新的探索。佛教藝術題材,本來是印度文化之產物,在中國進化的過程中,第一步必然是按中國傳統的形象與審美觀進行改化。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裝飾藝術已形成大體的風格。例如《考工記》就給中國裝飾紋樣的規制、題材、形狀、色彩、質地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漢代裝飾的基本風格是鋪陳而流動的。漢代藝術的祥雲紋飾是這種裝飾風格的代表。祥雲紋樣是仙界、理想和現實結合的浪漫主義產物,既可縱橫鋪排,又能自由布置,形態可實可虛、可動可靜、可作單色,可為五彩。它那流動的曲線與迴轉交錯的結構的感覺模式,是漢代紋飾基本的審美特徵。如果佛教紋樣的風格與中國已有的紋樣風格相去甚遠,其流傳效果必不顯著。中國的藝術家們掌握到了改造佛教裝飾紋樣的改造關鍵:以流動的迴轉曲線作為紋樣的基本構成,把外來的題材融入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中,問題就解決了。對佛像進行改造是困難的,因而最初只能選擇造像中某些易於改造的局部或環境來進行。例如在衣紋、背光、座台、環境和法器方面打主意,或改畫天象、天人。它們的改造明顯地受「祥雲」的審美情趣影響。例如:早期佛像背光多用火焰紋,早期法器多選擇噴火的摩尼珠,早期天人多重視轉折的軀體與飄蕩的衣飾,早期天象多有雲氣日月,等等。自唐代開始使用的變化多端的「卷草紋飾」,是佛教紋飾改造中有代表性的紋樣。佛教的植物與飾物,如蓮花、忍冬、菩提以及華蓋、fa輪、纓絡等等,其物象與中國傳統的造型習慣與審美要求並不太適合,必須另起爐灶,「卷草紋」正是這種形勢下的新紋樣,很難說它取材於哪一種物象。卷草紋既不是以前中國的造型題材又不是印度佛教的具體對象。但它那旋繞盤曲的似是而非的花葉枝蔓,卻得祥雲之神氣,有佛物之情態,它既有曲線繚繞的空靈,又有流轉的韻律,且保持婉柔敦厚的靜謐。它是中華民族吸納外來宗教而改造成的,普適而有特點的佛教裝飾紋樣。卷草紋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標誌著佛教融合中國文化而發展到極盛時期的到來(三)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由於佛教已深入文化之中,則無論對它介導或反對,都是對佛教文化認識的深化。宗教活動、宗教思想在文化上反映出來的認識方式與審美心理,直接影響到文化的發展。隋唐佛教的發展,使得中國佛教紋飾形成了如卷草紋般的定型化格局或模式。而中華文化也會以佛教為認識對象,作文化上的剖析和創造。外來藝術的手法與題材,最初總是以新奇吸引人們。佛教的八寶、蓮花、獅子各類佛像菩薩尊者像及許多異方的奇貨珍寶、花草禽獸,都是中國罕見的題材;佛教中雕塑與繪畫以至建築工藝等的造型方式,也是中國少見的手法,它們的流播可想而知。但隨著歲月推移,新奇所帶來的熱情終究會衰退,人們會發現,外來原有題材與造型方式,如果不在本體文化觀念中爭取一席之地,並作新的文化詮釋,要長期使用與保持是很困難的,佛教文化是如此,佛教紋飾也是如此。唐代形成的各個中國佛教宗派,尤其是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凈土宗等,率先對佛教的理、義、行、儀、法、界作了文化探索與理論改造。佛教理論中的「空」以及「涅」和重本體、重關係、重現實的中國哲學明顯相左。結果幾乎每一宗派都對「空」重新解釋。它們大抵上以「心」、「性」取代「空」,這是佛教的改造之一。「心乃思之官」,「性為民之本」,靠「心」和「性」來悟佛理,亦即在中華文化主體下理解佛教。隨之,佛教主要的律、行、儀、法等等也選擇了中國自己的方式,走上了中國文化的道路。就連重要的宗教節日也成了老百姓集市貿易、文化交往的「廟會」了。晚唐以後,佛教作為宗教已走向式微,但儒、釋、道三教合流不但成為政治的需要,也是文化思想上的趨勢。宋明理學中的「理」與「心外無物」等主要觀點,都與「佛性本源」、「心外無佛」有關,不少著名文人學者如蘇軾、朱熹、程頤、王陽明等等,都精研佛學。明清以來,「以儒治國、以佛治心、以道治身」這種「三教歸一」的思想盛行,說明佛教文化已完成了中國化的歷程,融合於中華民族的文化中了。從寺廟到佛像、從法器到飾物,幾乎一切造型題材也都中國化了。例如塔成了樓閣式建築,寺廟成了朝堂式建築,佛爺出現了和靄可親的倫理形象(如彌勒佛),菩薩與羅漢則更是可男可女萬象千形。紋飾也同樣地實施了中國化。例如蓮花這一佛教題材,本是涅成佛之台座,返本歸真之環境。但在中國的佛教紋飾中,卻以柔美堅韌的形象,代表貞潔與高尚之品性。於是,蓮花這一母體文化的題材便被人們賦於新的更浪漫的解釋,並長期使用於佛教圖案中。而在某些民族文化中,比如日本,由於沒有文化上的改造,蓮花題材在佛教衰微之後便只能作為「死亡」的象徵而被忌諱。宋元之後,幾乎所有的程式化了的佛教紋飾,都有了文化詮釋或理性的闡釋。眾多的紋樣被採納到中國俗文化的「福」、「祿」、「壽」、「禧」等象徵形象中;或者進一步構成「同心」、「萬字」、「方勝」、「連理」等民俗圖案結構。值得一提的是「如意」紋。與佛教圖案有關的如意紋相當廣泛,實物形象是明清時稱為「如意」的玩物。它的基本形狀是一大一小的兩個雲頭狀曲線形,中間用一條有停頓轉折的圓滑波線形聯結。仔細觀察如意的形狀,不難發現它正是「祥雲」與「卷草」的合璧。如雲頭形的上、中、下三個停頓與如卷草狀的一波三折的曲線,構成了如意形的全部。表現了人們對曲折、空靈、迴轉、停頓等審美特徵的追求。如果說從漢紋飾的「祥雲」過渡到唐紋飾的「卷草」,是不確實的、被動的文化吸收,那麼從「卷草紋」發展到「如意紋」,則是一種清醒的、主動的文化改造了。祥雲紋是主體意念和客體實象的統一。外來宗教文化必然先在新形式上顯示出來。而新形式最易從「物理」的角度突破原有的物我之平衡。「卷草」便是這一過程的反映。「草」是實體,而「卷」是形象。紋飾著重於外在形態的構造和分解。唐以後又在主體更高的認識層次上達到新的統一。「如意」紋飾就是更新的統一的產物,是文化層面上追求精神、心態的表現的反映。紋飾的發展變化與中國哲學思想及藝術思想的發展大抵是平行的。宋元以來,「文人畫」理論中強調的「不以形似」、「求無人態」、「神韻逸氣」等等,是對文化心態的進一步提示,也是佛教的一些基本教義被中國人吸收而創造的文化結果。中國文化完成對佛教文化的最終改造,佛教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不可分的部分。佛是印度創造的,但有世界性影響的美的造型的佛教偶像,還該首推中國菩薩。傑克·倫敦曾有這樣的比喻:「像中國菩薩那樣美麗善良。」倘若佛祖相當於上帝的話,那麼,中國菩薩便正是那美麗善良的聖母。與西方的宗教概念相比,中國的宗教並不「夠格」,與其說它是對神靈的希望,不如說它更多的是對人生、社會與自然中未知關係的浮泛的、人文的解說,以在文化形式上找到人生的寄託。中國的宗教沒有太多的狂熱信仰和神秘崇拜,常以理性的認識、樂天知命的態度來尋求精神滿足乃至解脫人生。中國宗教明顯的文化性特徵即在於此,中國菩薩的創造,是這種特徵在文化上的反映。改造偶像的很難,偶像的改造是牽動整個民族文化對人的形象的總把握,從直觀到審美,從外表到理念都牽涉到了。然而,中國菩薩卻又是成功的偶像改造。中國菩薩不但完整的保存了佛教的基本教義,而且創造最廣泛的感人形象。他亦男亦女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得到從販夫走卒到官宦仕女的廣大階層的欣賞和認同。中國菩薩的創造,是對外來文化吸收與消化的結果,也是深入認識與發展民族文化的結果。是佛教文化在中國發揚光大的縮影。中國菩薩的形象是完美而永恆的,她代表了一個時代中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也就是人們的現實狀態與心靈追求。當偶像沒有神性時,保佑人們便不會信奉它了;而當偶像沒有人性時,人們又何必信奉它呢?中國菩薩對於宗教、文化和人生的探討,應該有不少啟迪吧。(編輯:李莉)【文章】在一切視覺形象中,最基本的是雕像。佛教有像教之稱。菩薩造像藝術是我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在印度大乘佛教在中國傳達摩西來,初到東土曾讚歎"東土神州,好一派大乘氣象!"中國漢地佛教,自隋唐以來,一直即以大乘佛教為主。漢傳佛教也事實上成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展與承傳者,並弘揚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世界各地。而北傳佛教的另一支晚些時候傳入西藏,蒙古等地,形成藏傳佛教。到近代,學界一般將大乘佛教專指漢傳佛教。佛教在印度的消失佛教,在思想方面,到中觀派出現時已經發展到飽和點;實踐方面,到瑜伽唯識學出現時,也發展到飽和點,漸漸又偏重於理論,而偏輕於實際修法層次的指導,加上人才的凋零和教團的沒落,已經無法與印度教的勢力相拮抗。所以,一般大眾紛紛偏向於印度教而脫離佛教,特別經過幾次佛教與印度教的大辯論以後,佛教僧侶更是幾百幾百地皈向印度教。佛教界的有心之士,為了尋求生路,便吸取印度教的特長,為佛教所用,而形成了中觀派瑜伽行的晚期大乘的特色——就是無上瑜伽密教的完成,它採取了印度教的修法,以佛教的觀點加以說明和疏導,有其實際的效果和長處,是為印度傳到西藏的大乘佛教原型。由於密教和印度教界限的混同和類似,便註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無的命運。直到今天的印度教徒,還說:佛教已被印度教接收到融於印度教內,釋迦世尊是他們梵天的第七個化身。佛教的名目,雖在印度滅亡,佛教的部分內容仍活生生地存於印度教之內,有沒有佛教的名目,實無兩樣。可是,印度教是有神論的,佛教是無神論的,雖然彼此混淆,根本教義,仍大不相同,因此,真正的佛教在印度其實已經滅亡了。佛教在印度的滅亡,並不完全是由於密教的盛行,回教徒的入侵,也是主要的原因。在西元第十世紀後半期開始,回教徒從印度的西北攻進印度,所到之處,必將原有的佛寺焚毀,所有的佛教徒趕盡殺絕,僧侶倖存者則紛紛逃亡。到了十一世紀和十九世紀之末,回教在印度成立了王朝,佛教徒不改宗回教,便進入了印度教,因此,佛教便遭到了徹底滅亡的命運。僅僅以搖鈴、揮杵、吹號、擊鼓、咒術、加持等來求財、趕鬼、長生、消災、免難,和似是而非的即身成佛、雙身雙修等的謬論及符咒術數等的行法,做為推廣密教的號召,並且僅止於此,那就真是佛教的大不幸,假如就是這樣的密教興盛,佛教焉有不亡之理!公元前五至六世紀,印度釋迦族凈飯王太子創立了佛教。據中國佛經記載,青年的釋迦太子在接觸了解國內種種現象之後,認為「世界即苦」。為使人類擺脫苦難,太子出家尋師訪道,經六年刻苦修行而未果,後靜坐於菩提樹下而悟真諦,自此傳教四十年,收下宋灝弟子,奠定佛教教義,組成傳教的僧團。太子去世後,佛尊稱他為「佛陀」,簡稱為「佛」,意譯為「覺悟了真理的智者」。又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到了公元前三至二世紀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擴大版圖,並以佛教作為「文治」的手段其後迦膩色迦王更以佛教立國;在首都健陀羅廣建寺廟佛塔,大事雕刻佛像,是為「健陀羅風格」佛雕藝術之始。數百年間,佛教成為印度半島上最重要的宗教,是南亞大陸上發展聞名的印度文化之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傳入中國,使得中國的教化從獨尊儒術到三教一家。三教者,孔、釋、道是也。孔學本非家教,但其文化底層,與祭祀先人、祈求福祉的宗教息息相關。孔學以仁為核心,其義為修身治國齊家,與佛家明心見性、修行覺悟、普度眾生的宗旨是平行的。而孔子「多聞闕疑」的教誨,更使中國人虛懷若谷地吸納外來文化。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雖與儒家積極用世相左,但其最終目的並無矛盾,故孔子只有「鳥獸不可與同群」之嘆,而與佛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也頗相似。故三者融合成了新的文化,絕不奇怪。如今,作為文化現象,我們對佛教已非常熟悉了,漢語中許多基本辭彙,例如「覺悟」、「原因」、「緣固」、「真諦」等等,都來自佛教,許多成語如「天花亂墜」、「三生有幸」等等也是如此,連「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些佛教誨語也成了民間的口頭禪了。中國菩薩中國佛教有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佛教的慈悲(愛心),九華山地藏菩薩代表大願(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所以這四位菩薩在中國佛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縱然不是在這四大名山,一般比較大的道場也都會供奉這四大菩薩。1.大慈大悲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單是佛教徒,就連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間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受歡迎的一位菩薩。在中國唐朝時候,為避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而簡稱觀音菩薩,相沿成習,所以現在世人多稱觀音菩薩。唐朝以後,觀音菩薩多被塑畫成女性形像,就像一位慈母一樣,以此來表現觀音菩薩的慈悲。希望用母性的大愛,來表達菩薩對一切眾生若赤子的慈悲。所以,菩薩本無男女相的分別,而是為了度化眾生,因此在很多觀音菩薩的感應故事裡,菩薩大多以女身示現,這是眾生對無私之愛祈求的感應,是觀音菩薩慈愛的象徵,也是菩薩形像多是女眾的原因。觀音菩薩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眾生苦,時刻不忘為眾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樂,經上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眾生多苦,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苦交煎,正希求一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輔助與指導,而菩薩悲智雙運,所謂「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觀音菩薩以其平等、普遍、廣博的愛心,贏得了「戶戶觀世音」的信仰與尊敬。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中,以耳根圓通而被文殊菩薩稱讚為二十五圓通中第一圓通,因為「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特別敏略,容易藉由聽聞佛法或是梵唄唱誦而起信。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觀音菩薩是善財童子所參訪的第二十位善知識,善財到補怛洛迦山菩薩住處,觀音菩薩為他解說「大悲行法門」。而《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則是敘述菩薩觀世音度化眾生種種苦難,隨時隨處,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予以救濟。凡是遇到危難的人,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菩薩便會實時觀其音聲前往解救。中國民間根據《華嚴經》「五十三參」中,善財童子到補怛洛迦山觀世音菩薩住處參訪菩薩的說法,結合菩薩在浙江定海縣東舟山群島的諸多感應事迹,認定這裡就是觀音菩薩在中國的住處,名之為普陀山。沿襲下來,普陀山便成了信眾朝拜觀世音菩薩的聖地。根據同樣的典故,而有了「童子拜觀音」的形像。又有人把善財童子與《法華經》中的龍女,共同做為觀音菩薩的左右脅侍。現在我們最常見到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千手代表神通,千眼代表智慧,表示菩薩眼到手到,有能力隨時隨處應眾生之所感而前往救助。觀音菩薩的慈悲,是真誠理性的愛心,等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的兒女,以愛心呵護之,以智慧調教之,是悲智雙運的代表。
大慈大悲觀音菩薩2. 解救苦難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地」是大地,「藏」是寶藏。大地能承載萬物,含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是現代人所共知的事實,用來形容我們的心地也含藏無量的寶藏,要以孝道來挖掘。在《地藏菩薩本願經》里,為我們介紹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宮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在世尊圓寂之後、彌勒菩薩成道之前,在這一段沒有佛法教化的時代,用孝道代替佛陀教化眾生。並介紹地藏菩薩在無量劫前為婆羅門女、光目女時,為了救度生前造諸惡業而墮入惡道的母親,而發大誓願,所謂「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當然是實有其處,但是在這個地方,它也是一種表法,表世間最苦之處,所以凡是至極苦難的時間與處所,都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場所。所以,地獄是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場所,因為這裡是六道輪迴中最苦之處。其實,地藏菩薩教化之處並不僅限於地獄,在這世間中,凡有苦難的地方都有地藏菩薩的身影。比如世間的種種天災人禍,常常被形容為人間煉獄,當此之時,所有來幫助這些受難者人們,不都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嗎?關於地藏菩薩的故事,相傳唐朝新羅國王族出身的僧人金喬覺,在玄宗時泛舟渡海來到中國。當他經過安徽池陽時,見九華山峰巒起伏,林木蓊鬱,是修道的好處所,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並得到當時山主閔公的護持。閔公之子又跟隨他出家,法名道明,後來閔公又禮其子道明和尚為師出家。數十年後,金喬覺以九十九高齡示寂,肉身不壞,全身入塔。因為他生前篤行地藏菩薩的行願,所以後人便把他當做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來尊敬。現在九華山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就是當年金喬覺的修道處。後人為紀念閔公護法之功與道明和尚傳法之德,於是就把他們塑成一僧一俗的形象作為地藏菩薩的脅侍。我們常見的地藏菩薩形像有許多種,一般廣為流傳的是佛經中所形容「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形」的出家人形像,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執錫杖,或坐或立於蓮花上,有些形像頭戴五方帽,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地藏菩薩法相。
解救苦難地藏菩薩3.般若智慧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是梵語音譯,意譯為妙德、妙首、妙吉祥。文殊菩薩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經常出現在般若系的經典之中,與普賢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經典中常說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諸佛之母,這是說般若智慧是諸佛的老師與母親,眾生非般若不能成就佛道,佛陀非智慧不能出現世間。但是般若智慧無形無相,不可觸摸,經上常形容般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很難用言語表達,故而用文殊菩薩做代表,給凡夫一個智慧形象的比喻,希望藉此而理解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提到:在東北,有個叫做清涼山的地方,那裡有菩薩叫做文殊師利,他和他的眷屬及諸多菩薩共一萬人,常在山中演說法理。而在中國山西的「五台山」,因為終年積雪,夏天仍然寒冷,從來沒有過炎暑,又叫清涼山,因此眾人便以五台山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久而久之,這裡便為信眾們朝拜文殊菩薩的聖地了。我們常見的文殊菩薩造像,是座腳跨青獅,手持如意(或寶劍、蓮華等),頭戴天冠,身披瓔珞衣著,飄逸且雍容華貴,柔和中帶著雅靜的天人像。獅子是獸中之王,有「獅子一吼,百獸膽裂」之說,因此經中常常將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形容佛陀的法音對眾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把獅子作為文殊菩薩的座騎,則是表菩薩智慧猛利,能伏一切煩惱。文殊菩薩的智慧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要保持高度的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佛門有句話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有智慧為先導的慈悲與方便,才能長養菩提,接引眾生。
般若智慧文殊菩薩4. 德行圓滿普賢菩薩普賢菩薩的梵文名稱是「三曼多跋陀羅」。他掌管一切諸佛的理德、行德,代表「德」與「行」。據說他有延命之德,發過十種廣大心愿,決心要為佛教做弘法工作。菩賢菩薩的美名尊號是「大行普賢」。白象是功德圓滿的象徵,所以普賢菩薩的佛像大都是頭戴五佛冠,左手叉腰或執鈴,右手執金剛杵,騎著六牙白象,這頭白象是大聖天王的神體。另外普賢菩薩的形象,在密教胎藏界是兩手合掌,或左手執青蓮,右手伸掌;而在金剛界則為右手執青蓮,左手握拳。普賢在金剛界又稱作「金剛薩埵」,即金剛手菩薩,是佛陀的護法神,也是各種金剛的首領。普賢菩薩,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菩薩,是菩薩最高行門的代表。經中說菩薩的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而且純一妙善,所以稱作普賢。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普賢菩薩。菩賢菩薩為善財童子說十種廣大的行願,善財童子因此而圓滿成佛,所以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十大行願是普遍而廣大的修學原則,是佛法中一切行門的高度概括,是一切菩薩成佛的必修課程。一切眾生依此行願而圓成佛道,一切諸佛依此行願而教化眾生,因此在因地的菩薩稱為位前普賢,位後普賢是倒駕慈航諸佛的稱呼。由此可知,普賢菩薩是代表普遍而廣大的修行方法,人人依之而行都是普賢菩薩,因此不能執定他只是一尊菩薩而已!中國的信眾根據《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所說:西南有山名曰光明,普賢菩薩游處其中,便認定座落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境內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我們常見的普賢菩薩像,大多是頭戴寶冠,身披綵衣,手持蓮花,華上置經,面如滿月,乘坐六牙白象的天人像。象的特徵是力大而穩重,所以常用來形容菩薩的修行勇猛而穩健,不急不躁,徐徐疾進。象是白色,表心地清凈;表菩薩以六度含攝萬行,牙尖破障,不畏一切障。菩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同為華藏世界的上首菩薩,與毗盧遮那佛,同稱為華嚴三聖。綜觀上述,我們可以了解觀世音菩薩的仁慈博愛、關懷一切,地藏菩薩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文殊菩薩的甚深般若、廣大智慧,要得到普賢菩薩的大願大行,踏踏實實地做到,才算是真實的孝慈與智慧。所以四大菩薩代表著中國佛教的特質,也是佛弟子學習的典範。
德行圓滿普賢菩薩中國十大肉身菩薩(組圖)2008-01-10 14:46:05 來源:中國網網友評論 684 條點擊查看一、慈航菩薩
生平簡介慈航法師(1893--1954),俗名艾繼榮,閩北人,17歲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後追隨太虛大師,於全國各地巡迴弘法,後訪南洋,宣傳抗日國策;晚年駐錫於台灣,創辦「台灣佛學院」,開創台灣僧伽教育,收留大陸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誣告以「匪諜罪」被台灣有關方面逮捕入獄。1954年在關房中示寂,寂後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後開缸檢視,面呈紫色,全身完好。目前,慈航菩薩金身供奉於台灣彌勒內院。二、惠能菩薩
生平簡介惠能法師(638—713),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得傳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這一傳說許多人都聽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禪詩正是慧能大師的傳世傑作。關於釋慧能的傳說還有很多很多,大多與禪理相關。
三、仁義師太(1911—1995),俗名姜素敏,東北人。1940年奔赴五台山,在顯通寺出家,取法名仁義。出家後一心向道,潛心修持,深入經藏,農禪並重。1995年4月,至九華山通慧禪林,是年初冬,停食7日,安然示寂,年八十五。
四、釋地藏(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號喬覺。唐高宗永徽四年出家後,即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至九華山,得閔公地建大道場。開元十六年圓寂,時年九十九歲,其屍坐於函中。三年後開將入塔,顏貌如生。舉起則動骨節,若撼金鎖。喬覺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遂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所配殿宇稱「肉身殿」。五、海玉菩薩
生平簡介釋海玉(1497—1623)住九華山山洞一百年整,未下山,未見人,未帶徒弟,直至一百二十六歲,九月十四日上午,他把自己一百年歷史寫好,放在身邊,就圓寂了。侍至明朝未崇禎三年,派兵部尚書王大人來九華山敬香,到東南第一山,當晚山頭放光,一道白光照到東南山上的塔墓,東南方山上塔墓也放一道光,兩光對照,兵部尚書連夜帶人上山,此山無路無廟宇,只尋得山洞有一老人,已經坐化了。遺體是乾肉之身,兵部尚書檢查遺物都已腐爛,但肉體還是原樣,只是乾了,發現旁有所書血經和身世自傳,方知離坐化時間已經有三年又九個月。
六、德清菩薩 釋德清(1546-1623),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以號行,全椒(今屬安徽)人。少入江寧(今江蘇南京)報恩寺,十九歲圓戒,師從無極法師,又從雲谷參禪苦修。後雲遊四方。得皇太后所賜《大藏經》及布金,建海印寺,任住持。
七、釋海慶(1909—1991),祖籍河南省泌陽,十八歲出家,1987年到河南省社旗縣來佛寺常住。1989年在白馬寺受菩薩戒。1991年圓寂,住世七十九年,僧臘六十一。同修寺僧將其裝缸入殮,葬於寺產之地。1997年秋,遣骨送回祖地入塔。
八、 釋隱蓮(1903—1997)1946年至湖南南嶽,定居永豐參禪悟道。1997農曆十一月初五日圓寂,法體安放在一普通的棺材內,未經任何防腐處理,即存放在塔內。經三年又五個月開棺,見面目如生,肉身完好,肌體有彈性,四肢靈活,終修成肉身菩薩
九、大興菩薩(1894-1985),字了維,1931年於南京出家,1958年至九華山雙溪寺,1985年2月17日零時5分,口誦「阿彌陀佛」數聲,吉祥卧笑西歸,年九十一。圓寂七日後,盤坐裝缸,後置於新建圓形磚塔內。
十、妙智菩薩 釋妙智(1888—2003),祖籍福州,1937年,在漳州龍海浮宮鎮鸛石岩寺剃度出家,二十世紀30年代末在福州鼓山湧泉寺;1996年住持於漳浦縣烏石岩紫薇寺、興教寺;1999年經弟子釋法光叩請,常住漳州龍文區香光念佛堂。(本文來源:中國網 )
中國菩薩造像
中國菩薩造像封面圖作者:徐華鐺 編著第一篇 概述一、菩薩造像的種類二、菩薩造像的女性化三、菩薩造像在中國歷代的演變四、菩薩造像的背光五、菩薩手的造型第二篇 文殊菩薩及其造像第三篇 普賢菩薩及其造像第四篇 地藏菩薩及其造像第五篇 觀音菩薩及其造像一、觀音的來歷與造型二、密宗六觀音(一)聖觀音(二)千手千眼觀音(三)十一面觀音(四)如意輪觀音(五)不空絹索觀音(六)准胝觀音三、三十三觀音(一)楊柳觀音(二)龍頭觀音(三)白衣觀音(四)延命觀音(五)六時觀音(六)水月觀音(七)持經觀音(八)馬郎婦觀音(九)岩戶觀音(十)威德觀音(十一)圓光觀音(十二)琉璃觀音(十三)能靜觀音(十四)瀧見觀音(十五)魚籃觀音(十六)眾寶觀音(十七)蓮卧觀音(十八)施樂觀音(十九)阿摩提觀音(二十)葉衣觀音(二十一)阿耨觀音(二十二)一葉觀音(二十三)一如觀音(二十四)洒水觀音第六篇 其他菩薩的造像(一)大勢至菩薩(二)維摩詰菩薩(三)彌勒菩薩(四)藥王菩薩(五)龍樹菩薩(六)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七)善財(八)龍女(九)十二圓覺菩薩參考文獻菩薩情愫——後記文殊菩薩 造像文殊菩薩,文殊師利(manjusri曼殊室利),略稱文殊,漢譯為妙德。義為萬德圓明,皆徹性原。在眾菩薩中地位最高,據傳為如來之子,大乘經里稱文殊為「法王子」、「導師」。這一尊稱在佛弟子中是少見的,漢地流傳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經基本上都是文殊發起的,在「華嚴經」里,文殊是青年的導師,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比丘那樣,整天坐在大樹下面;要學習佛陀那樣至高無上,修集善根,學六波羅蜜,在學習上要永不滿足。過去古佛說中稱:過去五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於此南方,有國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龍種上尊王佛,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磐,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處胎經》中菩薩意謂: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佛告金剛密跡王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此五頂山,即我國山西五台縣的五台山。當漢明帝時,佛法初來,摩騰竺法蘭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薩住於此山,奏帝建於靈鷲峰,自此以後,五台山即為文殊道場。東晉以後,崇信文殊之風漸盛,已傳播遍及西藏、蒙古、關外等地。文殊住三昧力,能於十方世界,化現諸形,教化眾生,偈云:文殊大菩薩,不舍大悲法,變身為異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几坐,遊戲於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病,及玩飢集苦,處方而求乞,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發信心已,為說波羅蜜。(註:大乘佛經的人物有兩個特點:一、在時間上通三世。對一個人的研究,要從三世的角度上來考慮。在空間上遍十方,要將他方世界與娑婆世界結合起來探討。)文殊菩薩像一般分為兩種:一是正法輪身--童子形,即寓意天真無邪。普遍童子形為:頭戴五髻寶冠,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放般若經梵匣,右手持寶劍,可斬斷一切無名煩惱,全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另一種是教令輪身--表現文殊菩薩智慧兇猛的騎獅像。童子形相對比較常見,而騎獅像則相對存世較少。宮廷所作一般也不選用這種樣式。(註:藏傳密教認為,佛、菩薩都有兩種身--正法輪身,教令輪身。所謂「正法輪身」:即表情莊嚴凝重的「寂靜相」;「教令輪身」:即忿怒相。)佛門精品:文殊菩薩造像欣賞佛門藝術騰訊佛學2013-07-05 18:08文殊是「文殊師利」的梵語音譯簡稱,是大乘佛教智慧的化身。在佛教諸菩薩中,輔佐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事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最常見的形象是,頂結五髻,表示五種佛智具足;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騎一頭青獅子,表示智慧威猛。他通常擔任釋迦牟尼佛左脅侍,與右脅侍普賢菩薩共同護衛釋迦如來。另還有一種不多見的千臂千缽文殊形象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的道場。轉播到騰訊微博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文殊菩薩(唐-675年),為「華嚴三聖」組像中盧舍那佛左脅侍。侍立於蓮台上,頭戴蔓冠,豐面略帶笑意。寶繒垂肩呈三條曲線,瓔珞由穗形串珠組成,腹前交叉穿環而下,呈鏤孔狀,斜披絡腋,帔巾自肩繞左右肘橫於腹膝間。左手曲二指垂下,右手捏兩指舉於胸前,掌心外展,儀態華貴,一副智慧之極,瞭然一切的神情。 (1987年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轉播到騰訊微博
重慶大足石刻北山第136號文殊菩薩(南宋)。結跏趺坐於蓮座,蓮座架在青獅背上。手握經卷,兩目平視遠方,嘴唇柔薄上翹,表示他博學廣聞,多才善辯,給人以精力充沛和自負的神情。他眼睛微閉,斂指胸前。他頭戴方形寶冠,身著褒衣博帶,胸前瓔珞精巧細膩,面貌圓潤,鼻樑高挺,雙眼細長半垂,手臂手指秀美、靈巧。被藝術家譽為「東方美男子」。 (1986年大足圖片社編印明信片)轉播到騰訊微博
甘肅安西榆林石窟第3窟文殊菩薩(西夏)。文殊菩薩手持如意在蓮座上半跏跌坐,形象豐腴、俊雅、堅毅、沉靜。身上的衣帶隨風飄起,婀娜多姿,宛然一位溫文爾雅、慈祥的貴婦人的形象。榆林窟壁畫藝術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像是敦煌壁畫中工筆淡彩作品的典範。 (2000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轉播到騰訊微博
杭州飛來峰石刻文殊菩薩(元),頭戴五佛冠,呈跏趺坐,左手持蓮花,上托象徵智慧之經篋,右手上舉,於腦後舉象徵斬除無明的利劍,為藏傳佛教寺院文殊造型中流行的典型樣式。 (上世紀七十年代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轉播到騰訊微博
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殊像寺文殊殿供塑著文殊騎狻猊的巨像。狻猊四蹄蹬地,穩健而有力,昂首豎耳,雙目圓睜,腰身和腿部藍底白點色,頸上有深綠色捲毛,腰間掛鮮紅色穗纓。狻猊背披綿墊,上置蓮花寶座。文殊菩薩右腿曲盤,左腳垂踏蓮花,半跏趺端坐其上。菩薩頭戴五佛冠,身披袈裟,眼若青蓮,雙耳修長,面頰豐滿,神態莊嚴肅穆。 (1987年山西忻州地區郵電局出版的明信片)轉播到騰訊微博
山西五台山顯通寺千缽文殊殿里供奉的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菩薩,上面累疊著5個頭,身前6隻手,兩隻手捧著一個大金缽,身後向四方伸出上千隻手,每隻手上托一個金缽,每個金缽內都有釋迦牟尼坐像,據說這代表著文殊菩薩一人匯聚了千位佛陀的智慧。千缽文殊像極少見。 (1987年山西忻州地區郵電局出版的明信片)轉播到騰訊微博
西藏博物館鎏金銅文殊菩薩坐像(明),藏傳佛教中文殊形象有多種,但最常見的是頂結五髻、手持利劍的形象。他頭頂五結冠,表示他具備如來五種智慧。右手執利劍比喻智慧能殺一切煩惱之賊。文殊的其他形象都是在此基礎上變化的。 (2001年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推薦閱讀:
※鄧世廣先生七十初度唱和集
※張宗厚先生喜歡的人生格言
※書山跋涉分真假 哲海浮沉辨是非——憶黃枬森先生
※[轉載]看蘇國聖為李先生作的命書
※算命先生一卦斷出我會離婚!我只當他胡說八道,沒想到卻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