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倫理擔當功能

宗教的倫理擔當功能作者?:曹全紅 指導老師:檀傳傑

[摘 要]:道德本身的非自足性以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呼喚著宗教對倫理的擔當, 而宗教不僅以其教義直接承擔著世俗道德的內容,而且還在擔當精神撫慰、慈善事業等公共 道德功能方面,在促進社會政治倫理和經濟倫理的建構方面,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方面,發 揮著重要的倫理作用。在道德信仰弱化、工具理性膨脹的今天,應該改變對宗教簡單否定的 態度,從中汲取積極的倫理資源。

[關鍵詞]:宗教;倫理 ;擔當 關鍵詞]如果有人說,人類正經受著一場不斷蔓延的道德危機,大概不會受到人們過多 的質疑。美國著名倫理學家麥金太爾在其代表作——《德性之後》一書中就費了 頗多筆墨,描繪了三百年學術界一系列論證道德失敗的歷史。 道德危機的突出表現 就是道德的 「祛魅」 自啟蒙運動以來,理性的高揚並進而泛濫,道德與宗教日益走 。 向分離甚至對峙,這種變化是以世俗人道主義對宗教神道主義的鬥爭勝利為根本 標誌的。韋伯對現代社會有一段精彩的總結:「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理性化、理智 化,總之是世界祛除巫魅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命運,是一切終極而最崇高的價值從 公眾生活中隱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領域,或者流於直接人際關係的博 愛。 [1]155 在這個宣布「上帝已死」與諸神隱匿的時代,在這個因網路的普及而使 」 地球縮小為村落、 因基因的破譯而使上帝的特權被世俗的亞當掌握的時代,簡而言 之,在這個技術理性君臨一切的時代,一切都變得技術化、世俗化了,沒有了崇高、 神聖與超越,就連倫理道德也變得似乎只是一些約束人的外在規範,而對於人類內 在心性理想已經越來越缺乏必需的理論耐心。現代人崇尚理性,然而,理性的局限 性是很明顯的,它不能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比如文化的最高問題即人的最後歸 屬問題。當代中國社會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物慾橫流、拜金主義、媚俗褻聖、躲 避崇高、價值消解、意義迷失、淡化終極關懷、主張瀟洒地走、過把癮地活等, 正是社會日趨世俗化、理性化、道德「祛魅」造成的結果,也是自啟蒙運動以來現 代性道德謀劃失敗的表徵。 當人類已經進入 21 世紀並面對今天如此複雜的道德局 面時,我們不無疑惑的發出疑問:伴隨著道德危機的日益嚴重,道德能否做到論證 的自洽?現代道德該將如何維繫?伴隨著這種追向,宗教和道德的關係,尤其是 宗教對於道德的擔當問題浮出水面。一、假如沒有上帝,道德是否可能作者簡介:曹全紅,男,安徽六安人,安慶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2010 屆本科畢業生。1縱觀人類的文明史,在人類社會的早期,宗教和道德作為兩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曾經共同創造了人類的文化資源,人類為了共同的生存發展需要而約定俗成的社 會規範,既是宗教的也是世俗的,二者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相互間保持著一種相融的 親緣關係。 然而自啟蒙運動和現代化的浪潮湧起之後,宗教與道德之間的這種文化 親緣關係被人為地割裂開來,並進一步走向對峙。走向現代化,一切都要實現現代 化(不論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幾乎是所有人的最大心愿,但當我們被空前的物 質文明所包圍的時候卻有了一種不可名狀的孤離感、 漂泊感,於是一些人紛紛走出 家門,為什麼?為了尋找家園,尋找那可以安頓生命的精神家園。的確,當人們在為 三百多年的現代化的歷程所創造的無與倫比的巨大的物質財富而歡欣鼓舞的時候, 卻不無遺憾與痛楚地發現與宣告了一個與現代物質文明極不相稱的精神文明的現 狀:人們辛辛苦苦建構的倫理學體系因缺少某種崇高神聖的精神之資而難以達到 獨立自足,僅憑科學理性精神和人道主義的價值理念系統(自由、 平等、 博愛)難以 為現代人提供充分有效的安身立命的場所,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種現代性規 范倫理既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哪怕是最基本的道德生活需要,也缺少足夠的文化解 釋性資料。 也正因為其自身固有的外在化特徵,使它無法洞察和切入現代人的內在 精神世界和終極關懷。 這就促使我們提出 「假如沒有上帝,道德是否可能」 的問題, 這一問題實際上是指一種終極的價值信仰根據與道德行為規範的關係問題。如果 廣義地理解這裡的「上帝」,它可置換成別的一些名詞,例如歷史上的中國人較熟 悉的「上天」 「、鬼神」以及佛教「對業報輪迴的信仰」等等。它本身隱含著這樣 的重要問題:我們的道德行為是否需要一種至高的精神信仰來擔當(或者對一些人 來說是 「威懾」 )?以及可以有一些什麼樣的精神信仰來擔當?道德與終極信仰可以 有一種什麼樣的關聯等等。[2] 人們的理性傾向於認為上帝不存在,但他又充分意識到上帝不存在的後果,意 識到哪怕上帝只是世俗的不在,社會的不在,即人們不再信仰上帝將給文明與社會 秩序帶來的後果,尤其是在人們曾經信仰過之後。假如沒有上帝,是否一切事情都 可以做,一切行為都可以允許?以前曾流行過這樣一句話: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 「 所畏懼的。 」正因為無所畏懼,所以才會無所顧忌、無所不為、肆意妄為。是否真 的沒有上帝,就什麼都可以允許,道德就會失去根本的支柱而趨於崩潰嗎?僅僅靠 社會和法律的制裁不夠嗎?僅僅靠來自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據的道德約束不夠嗎? 當今的道德危機對此已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懷疑,甚至隱含了一種否定的回答,亦即 歸根結底,沒有上帝,也就沒有永生,也就不可能有穩定的道德秩序。 所以倫理道德 需要宗教來進行但當。 當然,在一個時期里可能還是會保留一種習慣性的循規蹈矩,保留一種對外在 的法律懲罰的畏懼,但卻不會有一種根本的道德動機,不會有一種對於最後懲罰的2懼怕。法律的懲罰是有可能逃避的,只有在上帝的面前,人所犯的罪才無處遁形, 永生的懲罰才無可逃避。這種懲罰的力量特彆強烈地表現在那些犯了不為人所知 的罪行的人身上;如果連這樣的罪人也因不安和恐懼而懺悔和自首自己的罪行,對 犯罪就有了一種最可靠的制裁。總之,我們有了這樣一種思想傾向:即認為如果沒 有上帝,也就不會有永恆與永生,不會有靈魂的不朽;而如果沒有上帝與不朽,也就 不會有真正和根本意義上的獎與罰,有關善惡、 正邪、 功罪的道德判斷就會失去最 終的根據,對惡的獎懲也會失去根本的效力。 因為一切法律與輿論、 良心的獎懲都 有賴於這一至高無上的永恆存在。如果沒有上帝,則一切都可能發生,人可以嘗試 一切。 但有了上帝就不一樣了,人就再不能夠為所欲為。 不僅個人不可以為所欲為, 任何集體乃至整個人類也不可以為所欲為。二、宗教對道德擔當的必要性道德不是無限的,它必須被某些實際的力量所擔當。所謂道德擔當, 「就是 指對於社會道德價值、原則、規範的提供或制定,社會道德內容之合法性的論證, 社會道德的教化和推行,社會道德之環境的營建等這些作業內容的承擔、擔負、 或擔當。社會道德擔當問題要追問的是,誰、以及如何在對社會道德進行這些作 業,從而使某一社會的道德呈現為如此的狀貌。 [3]於是在當今道德危機和道德離 」 不開宗教的情況下,宗教力量應當對社會道德負起擔當功能。 宗教作為道德的擔當者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為道德自身不具備自足性。道 德是否具有自足性,是道德哲學中一個長期爭議不休的問題,它與道德存在的合 法性論證策略有關。歸結起來,關於道德存在的合法性論證策略或曰論證思路有 三種:功利的論證、形而上學知識理性的論證、宗教的論證。 對道德存在合法性的功利論證的基本邏輯是,道德之所以被需要,是因為它 有用。道德能夠規範人際關係、協調利益衝突、就降低社會交往成本,它與制度 一起,給人類提供一種合理的生活秩序。社會契約論、目的論及各種應用倫理學 大都持這種論證理路。顯然,這種道德論證策略堅持的是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 即把道德存在的依據繫於功利這種非道德價值。如此,道德存在是否合法就依附 於其能否增進功利,進而道德失去了自身的自足性。 形而上學知識理性的論證思路則尋求對道德的理性的、明證的理解,其基本 邏輯是,道德之所以被需要和能夠存在,是人的理性自律的結果。換言之,是人 的自律使道德成為道德,人憑理性自律確證了道德。這種論證思路看到了人是一 種「有限存在者」 ,人心中的慾望、喜好可能對真正的道德行為構成障礙和限制; 但同時堅信,理性能使人對其「心中的道德律」產生敬畏,人能夠憑藉理性克服 自身的有限性,實現向無限的飛升。 「不論我多麼卑微、多麼軟弱,但只要我在任 何情況下都遵守義務命令,就是我上升到了接近於法則同一的地位,使我感到了3自己身上還有超越自身的東西,這東西就是我的高級天性,就是使我得以擺脫我 的感性存在帶來的自然機械作用而獨立的理性。 [ 4](p110)這種理性樂觀主義拒絕功 」 利對道德的宰制,崇尚「為道德而道德」 。然而,只要它承認人的有限性,它就必 將陷入一種無法擺脫的邏輯纏繞——「有限的存在者」自己如何克服自己的有限 性?這一悖謬最終粉碎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得救的道德烏托邦,也昭告了道德無 法經由人的形上理性而獲得自足。 在洞察了理性的有限之後,對道德存在合理性的宗教的論證策略也許是更合 適的選擇。 「如果沒有上帝,人就可以為所欲為。 」所以連理性的無神論者伏爾泰 也認為: 「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須把它創造出來。 」而康德對倫理學的三個公設— —上帝存在、靈魂不死、意志自由——更直接了當地承認了上帝在道德中不可缺 席。儘管從邏輯出發點來看,上帝存在仍是理性作出的公設,但當理性這樣做時, 就意味著它業已承認了自身無法使道德獲得自足。 宗教論證策略的基本邏輯是:道德內在的超越性慾求需要一個超越的最高存 在者,只有出於對這一最高存在者的敬畏和信仰,人對道德的需要和信仰才得以 可能。支持這一策略的目的,就在於為道德設定一個神學本體論的基礎,以確保 現世道德的合法性免遭質疑。[5] 其次,人類面臨的問題呼喚著宗教倫理髮揮作用。 從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上看。經濟、技術的全球化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問 題,如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這些問題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宗教倫理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豐富思想資源。如佛教的緣 起說,強調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生命原本就是共同體,是一而不是二,是同而 不是異。傷害他人,破壞環境,就如同殺害自己。在佛教看來,一切眾生皆有佛 性,濫殺無辜,塗炭生靈,是極大的罪過,因而主張「不殺生」 。這不僅指不殺人, 也指不殺鳥獸蟲魚,還指不亂斬草木等,要求以慈悲為懷的心境來對待生命。與 不殺生戒律相聯繫,佛教還提倡放生,奉勸世人珍愛生靈,保護生態,通過弘法 利生的行動給人類造就良好的生態環境,這都直接有助於維護生態平衡。世界各 大宗教倫理所提倡的這些道德準則顯然對於人類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維護自然 都有積極意義。 從人與社會的關係上看。全球一體化趨勢也給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人作 為社會的主體,在現實社會中追求自身發展時,如沒能達到自己的主觀要求,必 然產生主客體之間的矛盾衝突。有些人遇到這種情況,不是主動自覺修正自己的 主觀願望,而是把自己與社會對立起來,用極端的手段與社會抗衡,以身試法, 從而使人與社會的關係無法健康發展。而宗教倫理所蘊含的世俗道德規範卻可以 用來解決這一問題。世界各大宗教倫理都以「善」為最高的範疇,將揚善抑惡作4為人與人的根本準則。為此,他們制定了許多誡命和戒律以規範人的道德行為。 這些系統的倫理規範,從社會功能來看,有利於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的穩定、和 諧,有利於緩解人與社會的對立乃至敵對的關係,有助於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 從人與人的關係上看。世界經濟一體化使競爭日趨激烈。經濟的懸殊,思想 的差異,使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人與人之間相互利用、相互戒備的情緒也 在增加,那種過去的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正在慢慢淡薄,道德危機正在腐蝕著人們 的心靈。宗教倫理所蘊含的道德規範,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促進人際關係 的融洽。宗教倫理體現了一種寬容精神與利他精神,在社會存在貧富差別懸殊、 弱勢群體生存艱難的情況下,對於協調人際關係,緩和人群之間的矛盾,有積極 意義。[6]總之,無論是從人與自然、社會還是人與人的關係來看,都需要宗教來 發揮對道德的擔當作用,那麼宗教怎樣對道德起擔當作用呢?三、宗教的倫理擔當功能(一)宗教教義直接承擔道德的內容 1.宗教倫理提供終極關懷。宗教倫理的基礎和核心價值觀是終極關懷,儘管 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人們所把握的終極關懷(最高理想)各不相同,但所表現出的 人性卻是相同的。藉助宗教這個橋樑,人們能在不同價值觀、不同意識形態等多 元文化背景下實現溝通,達成最低限度的倫理共識。 蒂利希在他的著作中解釋了「終極關懷」的涵義。他說: 「在所有的地方,也 就是說,在人類精神生活所有機能的深沉,宗教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家園。宗教是 人類精神生活所有機能的基礎,它居於人類精神整體中的深沉。「深沉一詞是什 」 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宗教指向人類精神生活中終極的、無限的、無條件的一 面。宗教,就這個詞的最廣泛和最根本的意義而言,是指一種終極關懷,在人類 精神的所有創造機能中,終極關懷都變得非常顯著。「宗教是人類精神生活的要 」 旨、基礎和深沉,人類精神的宗教方面正是就此而言。 [7](p7)依據蒂利希的理解, 」 宗教的現代含義就是人的終極關懷,它是超越現實法則和歷史規定的生命存在的 終極狀態,意味著不論任何地方都有著一個自由本性的理想存在。凡是一個人情 願為之受苦受難、為之義無反顧、為之顛沛流離,甚至自我犧牲而在所不惜的東 西,這就是這個人的終極關懷,也就是他的宗教。日本佛學家阿部正雄在《禪與 西方思想》一書中指出,人是一個形而上學的動物,事與理的對峙是人的命運和 實質所在,因此,真善美的追求和終極關懷的產生是植根於人性之中的。他說: 「無論是現在和過去,西方和東方,人都不滿足於僅僅生活在當下的現實中,僅 僅生活在感官現象中,僅僅生活在今世。……正因為他生活在今世,他亟欲探求 某種超世的東西;正因為他處在個別現象中,他亟欲探求某種普通的東西;正因 為他體驗到生死的無窮變化,他亟欲探求某種永恆不變的東西。……因此,現實5與理念、內在與超越、個別與普通、暫時與永恆之間的對峙和緊張,不斷出現於 人的生存中,永遠使人生本身成為問題。……正因為這樣,人類不得不意識到自 身就是一個問題——這就是人的命運和實質所在。 [8](p99-100)可見,終極關懷的產 」 生無疑是出於人類本性上的形而上學的慾望,它表明人類對於自身的存在根據即 生存意義和價值的深切關注,表明人是尋求存在意義和價值的動物。這種人性中 的終極理想或曰終極關懷能超越時空,克服各種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差異。它使人 們徹底拋棄人類中心主義和個人主義,並把世界上的芸芸眾生集合起來,通過交 流與溝通,求同存異,共同面對我們這個世界的苦難,實現宇宙人生的大融合。 2.宗教直接為人們提供行為的倫理準則和規範。宗教倫理是體現在行動中的 宗教信仰,可以說,宗教道德是被神學升華了的世俗道德。如佛教以「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為基本的道德準則,以 「涅磐寂靜」 為最高的道德理想,以 「四 度」、「六攝」等為道德修持方法,以「五戒」、「十善」為基本道德規範,構成 了一套完整嚴密的道德體系。 其中,無論是以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 、 、 「不妄語」、 「不飲酒」為內容的「五戒」,還是以「妄語」、 「惡口」、 「兩舌」、 「無義語」、「綺語」為內容的「五口惡」,都從負的方面或「禁止」的方面對人 的行為作出了規定,其本質不過是一個善惡問題。 基督教也具備了完整的以愛為核 心範疇的倫理體系,基督教關於「愛」的道德原則的一個最徹底、最簡單的表述就 是「要愛人如己」。當代宗教倫理學家蒂利希也宣稱終極的道德原則是仁愛。其 他宗教的情況也大體如此。可見,宗教信仰的基本途徑在於宗教修鍊,而宗教修鍊 的根本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道德修養問題。宗教戒律或宗教行為說到底都是對倫 理道德的擔當。 宗教道德作為一種觀念或意識形態,雖然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但是它作為一 種行為規範和倫理準則,所關涉的卻是一種現實的活生生的人際關係或人倫關係。 簡單說來,宗教道德就是一種以人與神之間的宗教關係為規範對象的道德,而世俗 道德就是一種以人與人之間的世俗關係為規範對象的道德。但在現實的文化現象 中,這兩者又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 例如,在著名的摩西十戒中,前面四項,包括 「除 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不可雕刻、跪拜和侍奉偶像」、「不可妄稱耶和華你 神的名」、「須守安息日為聖日」,都屬於宗教道德的範疇。而後六項,包括「孝 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陷害 人」、「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等,顯然屬於世俗道德的範疇。這就表明,宗教道德的相當一部分內容是來自於世 俗道德並以世俗道德為基礎的。但是另一方面,在宗教道德中,即便是世俗道德的 內容,也披上了神聖的外衣而籠罩在神聖的光環中。 如果說世俗道德最根本的功能 在於調整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使之符合於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和需要,6那麼,宗教道德最根本的功能就在於把以現存經濟關係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社 會關係說成是神的意志和天命的安排,把維繫這種社會關係的社會道德宗教化或 神聖化,促成並鞏固世俗道德的內在化,使恪守世俗道德成為社會成員的自覺行 為。[9](p73) 實際上, 宗教倫理起源於人們道德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包含了人們對社會 道德起碼準則的認定。 各個宗教傳統中都有對一定道德關係的肯定。 正如1993 年 在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會議第二屆大會」通過的《走向全球倫理宣言》所指 出的那樣:「全球倫理不是要把各種宗教簡化為最低限度的道德,而是要展示世界 諸宗教在倫理方面現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處。」這就是立足於人性、人權、 人道這一人類共同性要求而提出的人類倫理最基本的「四項不可取消的規則」, 即「堅持一種非暴力與尊重生命的文化」「, 堅持一種團結的文化和一種公正的 經濟秩序」「, 堅持一種寬容的文化和一種誠信的生活」「, 堅持一種男女之間 的權利平等與夥伴關係的文化」。這四項基本道德規則分別對應了古老宗教倫理 傳統的四項基本要求:即「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撒謊」和「不可奸 淫」 ,這可以說是宗教道德對人類迄今為止的重大貢獻。 宗教倫理在這裡肯定的是 「數百年來人們就知道的、數千年來在一切處世格言上反覆說到的、起碼的公共 生活規則。」儘管宗教是人類文化中「生長在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的、強 大的、客觀的、絕對的、人類認識這棵活生生的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然 而,宗教畢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歷史上,宗教文化與世俗文化相互激蕩,在整 個人類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當前,在日益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宗教文化作為 跨越民族與國界的媒介和載體起著獨特作用,其中宗教道德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力 量愈來愈突出,理應成為和諧文化建設的資源。 (二)宗教擔當著精神撫慰、慈善等公民道德功能。 宗教能撫慰公民的集體性精神創痛,濃重的宗教情懷和宗教氛圍還能催生有 憐憫心和責任感的公民。2001 年美國的9·11 事件,2008 年中國的5·12 地震, 將這兩個國家及其公民籠罩於巨大的悲情之下,使公民感到了末世的悲涼與無助。 然而,當時的洛杉磯市消防局長宣告了美國公民信念: 「神仍掌控一切」 ;而原本缺 乏宗教傳統的中國公民們,也頻繁使用「祈禱」、「祈福」等宗教語詞和儀式,祝 盼逝者在佛國、 仙鄉或天堂蒙恩。 在巨大的集體性精神創痛中,正是憑藉神聖的撫 慰和宗教情感,兩國公民完成了一次公民道德的總動員,成千上萬的人行動起來, 援助,追思,扶持,紀念,禱告,從孤獨走向團結,從哀慟走向堅強。 宗教不僅是一種精神存在,還是一種社會建制。「如果上帝的形象或概念是 一種象徵,要求我們注意現實中的人類和幸福,支持人的行為和道德的結構模式,[10]332那麼,上帝必將被理解為深刻的社會實在。」在當代西方社會,作為公民社會7的重要自主性機構,宗教組織在青少年道德教育、 社會慈善事業、 社區公共事務等 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方,教會成為社區生活的中心,參加教會活 動成為人們的一種社會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托克維爾曾特別讚賞美國的小鎮政 府和教會。他認為這些組織將美國人純粹關心個人私有利益之心引導到公共事業 中,在公共事業中人們學會了心靈的習性,這有利於民主妥協和對於公共利益的關 注。 宗教對公民道德擔當的意義,使其成為公民道德建設論域中無法迴避的重要議 題。 (三)宗教倫理促進當今政治倫理和經濟倫理的的構建。 馬克斯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闡述了宗教對資本主義政治 倫理與經濟倫理的構建。在新教「禁欲主義」和「天職觀念」的影響下,形成了 一種倫理的「至上之善」,推動了資本主義精神的演進,進而促使近代理性資本 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首先,新教確認了正當追求金錢財富的合理性,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 了實際的心理動力。新教倫理把合理地追逐財富看做是上帝的意願,認為人要為 神聖榮耀而辛勤勞作,肯定了贏利活動的合法化,使西方社會掙脫了對追求財富 持反對態度的中世紀傳統倫理的束縛。同時將追求金錢財富看成是上帝的榮耀, 用神意來解釋追逐利潤,也為資本家肆無忌憚地追求利潤提供了正當理由。新教 還強調固定職業的禁欲主義為近代專業化勞動分工提供了依據,這有助於生產專 業化的發展,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增加了社會財富。 其次,新教倫理的職業觀及對行為規範化、法律化的讚揚直接影響了資本主 義的生活方式。清教徒認為時光無價,只有勞動才能增加上帝的榮耀。「不勞動 者不得食」無條件地適用於每個人,竭力反對無節制地享受人生及其所能提供的 一切。 最後,新教倫理強調合理限制消費,推動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韋伯指出, 新教理論在主張合理追求財富的同時又強調合理限制消費的必要性,這必然會使 人們擁有大量的財富,並理性地計劃財富的使用——不是用來消費而只作為資本 又投入生產,這就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11] (四)宗教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倫理。 萬物有靈論和自然神論是原始宗教的基本觀念。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世界各 大宗教大多持一種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認為世界萬物是由神創造的,人應該道 德地對待自然,保護資源和環境。 如生態神學認為,上帝既創造了一切,也存在於創 造過程和被造物之中。 人與自然界都被上帝所經歷,自然界也具有內在價值。 道教 講「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所以世間萬物互相依存、不可分離。佛教講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華嚴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提示了世間萬物8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宗教這種「萬物一體」的神聖觀和 整體觀念已為現代科學所證實。 由於自然環境是神聖的創造,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宗教教義認為保護和管理自然資源是人的神聖使命。佛教有「不 殺生」的戒律、 實行素食的制度,佛經中甚至有佛捨身飼虎、割肉贖鴿之類的故事,彰顯了佛的獻 身精神。道教中有具體執行「戒殺放生」原則的「放生會」和拯救天下生靈的「水 陸道場」等。基督教講「愛鄰舍」,把這一教條推廣應用於生態領域,就是要求人 類愛與之相鄰的自然環境。基督教、猶太教的安息年、安息日也是關心人和動物 的宗教行為。[12] 宗教一般都要求減少人慾,破除對世俗物質和感官享樂的追求,更看重精神生 活。如道教認為生命的價值取嚮應該是「返樸歸真」、「見素抱樸」,人應該「清 心寡慾」,順應自然,詩意地生活在世上。佛教徒堅守十戒,認為貪、嗔、痴「三毒」 是人生一切煩惱的根本,主張「不視聽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等。伊斯 蘭教主張 「兩世吉慶」 ,把來世和今世結合起來,但不主張在今世過度地享樂。 《古 蘭經》說:每逢禮拜,你們必須穿著服飾。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不要過分。宗教 徒這種不為物累、不以欲煩的精神境界與現代社會人們一味追求物質主義、享樂 主義和縱慾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事實表明,人與自然應成為一種朋友式的夥伴 關係。 如果人為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終將會遭到自然的報復。 1998 年 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及2003 年的「非典」疫情就是明證。毫無疑問,宗教推崇節 儉適度的生活方式對醫治時下異化了的消費觀念不啻為一劑良藥。 總之,宗教倫理是人類倫理道德的重要資源,是宗教中最具有廣泛社會影響 和教化作用的部分。在道德實踐過程中,宗教理論與世俗道德在內容和目標方面 都有一致性,因此,在全球倫理的建設中也能提供重要的精神資源,對道德發揮 重要的擔當功能。正視宗教對道德的擔當,或將為中國社會公民道德和社會倫理 的現代轉型開拓新的視界,提供新的契機。參考文獻: [1](德)馬克斯? 韋伯.社會學文選[M].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1946.[2]趙慶傑.道德的宗教情結[J].東南大學學報,2005(2):24. [3]檀傳傑.社會道德擔當:道德研究中的一個新問題[J].學術界,2008(2):145. [4]何懷宏.倫理是什麼[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檀傳傑.宗教對公民道德的擔當[J].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9(4):8. [6]陳超.宗教倫理的現代價值[J].新視野,2005(2):61.9[7](美)保羅.蒂利希.文化神學[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日)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9]龔學增.宗教問題概論[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10]KaufmanG,In Face of Mystery,Cambridge,HarsardUniversitypress.1993. 11]吳廣麗.韋伯新教倫理對建設和諧社會文化道德體系的啟示[J].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 2008(6):74[12]張志蓮.宗教道德對於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探討[J].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 (4) 2007 : 32.Religion, ethics play a functional Analysis: Cao Quan-hong Instructor: Tan Chuan-jieAbstract: The weakening of moral beliefs, tools, rational expansion of today, it should bstract: be easy to change the negative attitude to religion, ethics resources from which to learn actively. Morality itself, as well as non-self-sufficiency of the many problems facing humanity, calling the act of religion, ethics, and religion, both in its direct commitment to the secular moral teachings of the content, but also act as the spirit of comfort, charitable undertakings and other public morality functions, in promoting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thics and morality in economic terms,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th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Keywords: Religion ; Ethics ; Assume
推薦閱讀:

九倫——中國倫理思想的現代詮釋
敘事倫理與敘事想像
道德一二三
胯下的辱母,余歡尖刀下的情感倫理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人文?大家|王學典:重塑東方倫理型生活方式

TAG:倫理 | 宗教 | 擔當 | 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