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春天,王羲之與孫統承、謝安等41人[1]在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時作詩賦37篇,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為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 王羲之以特選的鼠須筆和蠶繭紙,首先寫聚會盛況,描述環境——「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後筆鋒突變,格調轉為悲傷,寫人生短暫,然而他並不宣揚「人生無常」、「及時行樂」,而是斥了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論調。通篇語言流暢,不勉強藻飾、通俗自然,結合駢句、駢散,靈活自如,堪稱歷代名篇。 《蘭亭集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之」字有20多個,變化迥異,沒有一個相同,如有神助。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2] 作為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唐太宗得到真跡,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臨摹翻刻,分賜皇子、近臣,世稱「唐人摹本」。王書原本據傳已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陸遊因此感慨:「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但唐太宗昭陵曾於五代時被溫韜所盜[3],而被盜物品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蘭亭集序》現存於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中。今存的摹本以「神龍本」最為著名。該帖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頗得原本神韻,被認為是最好的摹本。

(註:以上為曾經蒼海根據網上資源編輯)《蘭亭集序》原、譯文——兼記王羲之的遺聞趣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後又從衛夫人學書,得見漢魏以來諸名家書法,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為「二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會稽」。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行草《蘭亭集序》被後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我們可以把它譯為: 永和九年,歲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集會,舉行修禊活動。許多著名人士統統來了,年輕的和年長的都聚集在一起。這專訪有高峻的山嶺,茂盛的樹林,外長的竹子,還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襯環繞,引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邊,雖然沒有琴、瑟、簫、笛演奏的盛況,但邊喝酒邊賦詩,也足夠暢敘衷情。這一天,天色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抬頭看到天空的廣闊,低頭看到萬物的眾多,藉此放眼觀賞,開暢胸懷,可以盡情享受耳目的樂趣,確實是歡樂的。人與人的相處,時間很短暫。有的把自己的抱負傾吐出來,和朋友在一間房屋裡談論;有的憑藉愛好的事物寄託志趣,過著放縱性情的生活。雖然各人謀求的和拋棄的千差萬別,性格的安靜和浮躁也不一樣,可是當他們對接觸到的事物感到高興,被自己暫時取得,就愉快地自滿起來,不知道衰老即將來到。等到他們對謀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經厭倦了,就隨著事物的改變而改變,感慨也隨之而來。從前所喜歡的,在極短的時間內已經變為陳舊的事物,還不能不因此而產生感慨。何況壽命長短,跟著自然界變化,終究要走向結束。古人說:「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難道不令人悲痛嗎!每次我看到從前人產生感慨的原因,同我們好像契約一樣相合,沒有不對著前人的文章悲傷感嘆,可是心裡又不明白會這樣。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樣是虛妄的,把長壽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誕的。後來的人看現在,也像現在的人看從前一樣,這是多麼可悲啊!所以我把與會的人一個一個地記下來,並且把他們所作的詩抄錄下來。雖然時代不同,事情也兩樣,但是人們產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還是一樣的。後代閱讀的人,也會對這些詩文有所感慨吧。   《蘭亭序》誕生於一次浪漫的聚會。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屬行書法帖。東晉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的時候,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聚會「修契」(類似祈服、祭祀),飲酒作詩,彙集後請王羲之作序。正當酒酣意暢之際,王羲之面對良辰美景、高朋摯友,用蠶繭紙、鼠須筆,乘興寫下了這篇「遒媚勁健,絕代更無」的序文。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全篇氣韻流暢,字體妍美,很好的表現了春和景明好友相聚時的愉悅之情。   法帖為相傳之本,共28行,324字,字字「飄若浮雲,嬌如遊龍,波譎雲詭,變化無窮」,一改漢魏以來質樸穩拙的書風,開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氣,似出天然。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行書第一」。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雙鉤填廓」,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郭天賜謂「神龍本」「筆法秀逸,墨彩艷發,奇麗超絕,動心駭目」。石刻首推「定武本」。唐太宗喜歡將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賜給一些皇族和寵臣,因此當時這種「下真跡一等」的摹本亦「洛陽紙貴」。此外,還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臨本傳世,真跡已絕於世。《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蘭亭序》為文章,語言清新優美。作者用行雲流水般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如畫的景緻:「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暢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些如詩如歌的語言,幾成千古絕唱,吟來如沐春風之清新,似飲甘泉之甜美。   《蘭亭序》的意境高遠深奧。作者在以輕鬆的語言描繪過景色之後,語氣漸轉深沉:「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行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此後話鋒再轉:「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此句是該文後半段的點睛之筆,再往後的文字則是此句的展開。自古以來,人們對這段文字的爭議頗多,有人認為它反映出王羲之受佛教影響,有厭世思想,也有人認為此段與前文風格不一,懷疑不是王羲之寫的。筆者則認為,《蘭亭序》通篇的中心思想是以一貫之的。前文狀物,後文抒懷,互為鋪墊,互為補充,其所要表達的精神實質是一致的。正是由於他看到了「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所以才「列敘時人,録其所述」,啟迪人們珍惜短暫的生命,熱愛美好的生活,保持「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的精神狀態。這也是《蘭亭序》意境的高遠深奧之所在。下面做些具體分析:   先來看《蘭亭序》的寫作目的,修禊事也。修禊是主旨,想到生老病死並不奇怪,並由此觸發魏晉以來的玄遠塵外之思,因而帶有某些悲觀情緒。郭沫若說:「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侄等於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興興地在飲酒賦詩」,不可能產生悲觀情緒,而序中的情緒和王羲之倔強性格不合,由此論證《蘭亭序》不是王羲之作的。這是把這次出遊,看作游春,而忘記了修禊,才產生《蘭亭序》偽作的結論。   修禊是古老風俗。殷周以來,巫覡的遺風仍有留傳,禊即其一。《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俗。」由女巫導演,於三月上巳沐浴除災祈福。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把禊列為祀典,說:「禊,潔也」。春日萬物生長蠢動易生疾病時於水上洗濯防病療病。《後漢書·禮儀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災祈福儀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為大潔。」去宿垢是除去舊病。這裡劉昭作注說:「韓詩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巳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祓除不祥。」所以後漢祓禊還學古代女巫用香薰花草沐浴,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而禊的另一說法,摯虞說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所以舉行祓禊,因為有災,洗濯消災祈福。正是思念消災祈福,面對災害病痛鬼怪可能出現的恐懼,忽生老莊齊物論,所以《蘭亭序》寫「修短隨化,終 期於盡。……固知一死生為虛誕」,是可能產生的情緒。   《蘭亭序》寫「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是在洗濯以後,大夥列坐水畔,隨水流放下帶羽的酒杯———觴吃酒。像《宋書·禮志》所寫「分流行觴,遂成曲水。」依愚見,曲水是人工造成環曲的水溝。從曹魏明帝曹睿於洛陽芳林園天淵池南開始建石砌曲水溝來修禊,成了人工的流杯亭。至今北京中南海、香山、恭王府和紹興蘭亭眾多的流杯亭無一不建成環曲的水溝,即曲水行觴。   關於曲水,《晉書·束傳》:「(晉)武帝嘗問摯虞三日曲水之義。虞對曰『漢章帝時,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村人以為怪,乃招攜之水濱洗祓,遂因水以泛觴,其義起此。』帝日『必如所談,便非好事。』(束)進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請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羽觴隨水波』。」所以曲水行觴還有因歡慶建城成功的意義,只不是修禊罷了。   魏晉時曲水行觴祓禊的風俗很盛行。魏明帝建第一個流杯亭,晉武帝很關切發問如上述。晉懷帝於洛陽天泉池南石溝引御溝水,池西積石為禊堂。東晉海西公也在建康鐘山立流杯曲水。而王羲之等會稽山陰蘭亭正是行這習俗。因祓禊用水洗濯,必需臨河,所以《蘭亭序》既稱為《禊帖》,也稱為《臨河序》。兩者實為一文有所增減。《臨河序》說眾人之游,《蘭亭序》後段側重抒寫個人的感慨。   因為春日出遊,面對風和日麗,溪水潺,萬物昭蘇重新,遊人自然欣悅高興。只是臨河祓禊,洗濯之中,想到病痛等等難免凄戚。如郭沫若所指出同游的「穎川庾蘊的一首五言四句有點消極意味,他的詩是:『仰懷虛舟說,俯嘆世上賓。朝榮雖雲樂,多斃理自因。』雖消極而頗達觀。但其他二十五人的詩都是樂觀的,一點也沒有悲觀的氣息。」   或並非如此。郭沫若還錄了王羲之寫《蘭亭詩》五首之二,說絲毫也看不出有悲觀的氣氛。但請看其三、其五(此據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蘭亭墨跡彙編,唐陸柬之臨蘭亭詩》):   「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託。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前談非所心,虛室是我宅。  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相與無相與,形骸自稅落。」(其三)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無始。造新□暫停,以往不再意。於今為神奇,信宿為塵滓。  誰能無此概,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其五)   詩所表現的,生命無常,玄虛為尚,人生如過客,形骸容易散落的思緒和《蘭亭序》是一致的。宋代政和元年黃伯思看了柳公權書寫蘭亭修禊諸人詩,說:「今山陰修禊諸賢詩,……皆寄尚蕭遠,軼跡塵外。」這說得有道理。應該說《蘭亭序》也像這些詩一樣表現了由修禊觸發的魏晉玄遠軼跡塵外的思想。   再看看同去的謝安寫的詩:「淳醪陶玄府,兀若游羲唐。萬殊混一象,安復覺彭殤。」這表現魏晉玄遠,生命無常是明顯的。尤其安復覺彭殤。比起王羲之的「齊彭殤為妄作」不是更悲觀,走得更遠嗎?王羲之也有這同樣的情緒,悲觀的話是:「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但王羲之是正視人生的,以為死生是大事。《蘭亭序》通篇著眼在死生兩字,這正是修禊祈求的求生避死。王羲之的死生觀是「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就比謝安的積極多了。後面說悲夫,也不過著重死生的不同。這又和好玄遠談尚曠達的魏晉思想不同,或有些像郭沫若說的「王羲之的性格是相當倔強的。……他自己是以憂國憂民的志士自居的。」吳楚材的《古文觀止》的注釋說:「但逸少曠達,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蘭亭序》正視死生,正表現王羲之的倔強性格,怎能說是假的呢?   而孫綽的《蘭亭後序》:「曜靈促轡,玄景西邁。樂與時過,悲亦系之。往複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跡,明復陳矣。」郭沫若也說這是《蘭亭序》的母胎。這一前一後序,思想又多相同吻合。前、後序思想的吻合又若合符契,表明《蘭亭序》不是偽作。   郭沫若在《〈蘭亭序〉與老莊思想》又寫:「……但感傷悲痛總要有一定的誘因,例如疾病喪亡之類。蘭亭修禊,是在暮春遊樂,既在飲酒賦詩,又未感時憂國,而卻突然以老生常談的『死生亦大矣』而悲痛起來,這是無病呻吟的絕頂了。」以為是對能明辨是非、關心民生疾苦、朝政得失的王羲之的過分歪曲。   殊不知修禊正是誘因。修禊時祈告、沐浴正是為了禳除疾病喪亡。此時疾病喪亡威脅的思緒突然襲來,恰好是「死生亦大矣」感傷的來由。暮春出遊欣賞大好春景之樂,稍後修禊,俯仰之間已成陳跡。所以感慨系之,悲不自勝是合情理的。大可不必因這份嗟而說缺乏樂觀,而說無病呻吟,而說不合作者的倔強性格,因而剝奪了作者的著作權。   《蘭亭序》為書法,遒勁飄逸,精美奇妙。《蘭亭序》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於尺幅之中的輝煌的書藝殿堂。唐太宗讚歎它「點曳之工,裁成之妙」。黃庭堅稱揚說:「《蘭亭序》草,王右軍平生得意書也,反覆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蘭亭序》道媚勁健的用筆美,流貫於每一細部。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僅表現在異字異構,而且更突出地表現在重字的別構上。序中有二十多個「之」字,無一雷同,各具獨特的風韻。重字尚有「事」、「為」、「以」、「所」、「欣」、「仰」、「其」、「暢」、「不」、「今」、「攬」、「懷」、「興」、「後」等,都別出心裁,自成妙構。一般人即便是書法家在寫同一個字時其筆法和形態都是相同的。據說當時王羲之喝得醉昏昏的,卻欣然提筆一揮而就。他酒醒之後驚奇地發現這17個千姿百態的「之」字真是神啦!並多次複寫《蘭亭集序》,但怎麼也寫不出原來那種樣子,他終於恍然大悟那是他的智慧和藝術上升到頂峰時刻的作品,此後再也無法復現了。《蘭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創造出一個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豐驅,且賦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風儀: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雖尺幅之內,群賢畢至,眾相畢現。 此帖在技法上,幾臻完美。結體欹側多姿,錯落有致,千變萬化,曲盡其態,用筆以中鋒立骨,側筆取妍,筆畫多露鋒,表現細膩,牽絲流暢優美。有時藏蘊含蓄,有時鋒芒畢露。尤其是章法,從頭至尾,筆意顧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斷意連,氣韻生動,風神瀟洒。   字的結構,體勢縱長,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應,長短相間,虛實相生。布局上縱有行,橫無列,每行又有搖曳動蕩,變化多姿。略剖其橫畫,則有露鋒橫、帶鋒橫、垂頭橫、下挑橫、上挑橫、並列橫等,隨手應變。其豎畫,則或懸針,或作玉筋,或墜露,或斜豎,或弧豎,或帶鉤,或曲頭,或雙杈出鋒,或並列,各盡其妙。其點,有斜點、出鋒點、曲頭點、平點、長點、帶鉤點、左右點、上下點、兩點水、三點水、橫三點、帶右點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長曲撇、弧撇、回鋒撇、帶鉤撇、曲頭撇、並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長,其折,有橫折、豎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鋒捺、帶鉤捺、長點捺、隼尾捺等。其鉤,則有豎鉤、豎彎鉤、斜鉤、橫鉤、右彎鉤、圓曲鉤、橫折鉤、左平鉤、回鋒減鉤。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明末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右軍《蘭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大或小,隨手所出,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也。」最難能可貴的是,從《蘭亭序》那「不激不厲」的風格中,蘊藏著作者圓熟的筆墨技巧、深厚的傳統功力、廣博的文化素養和高尚的藝術情操,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在王羲之的所有作品中,此帖最能顯示出他妍美清勁的風格,也招致了王字「女郎氣」的非議。   與兩漢、西晉相比,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增損古法,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崙美奐的書體。草書濃纖折中,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勁自然,總之,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實際上這是書法藝術的覺醒,標誌著書法家不僅發現書法美,而且能表現書法美。後來的書家幾乎沒有不臨摹過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書聖」美譽。他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有的甚至成為繪畫的題材。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   《蘭亭序》是一個神話。它一問世就光彩照人,一亮相即傾國傾城,一消失則更不可思議了,它竟歷經千百年滄桑流傳到了今天。關於《蘭亭序》,世間流傳著形形色色的趣聞逸事。 號稱書法藝術登峰造極的國寶珍品《蘭亭集序》是否還在世上,這是國人特別是書法藝術界深切關心的一件大事。關於《蘭亭集序》的下落,在史家、書法界以及媒體和網上已有眾多的推測和傳言,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認為已毀於兵火,不復存在;其二是認為尚在人間。後面這種說法又有三種,即分別認為《蘭亭集序》真跡藏於唐太宗昭陵墓內或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墓中的唐高宗棺內、武則天的棺內。傳聞最廣的就是所謂「唐太宗計取蘭亭序」的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但其真偽尚無法證實。 《蘭亭集序》作為傳家瑰寶,甚為王羲之及家人所診視。他自己特別愛重,交付子孫傳藏,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無嗣,到他去世時只好把《蘭亭集序》傳給他的一個熱愛書法的弟子辯才,千叮萬囑地把保存和傳遞家寶的重任託付給辯才。辯才遂將《蘭亭集序》藏於廟堂樑上一個秘密的洞穴之中,除了他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當時已到唐太宗時代,唐太宗酷愛王羲之書法,決心要把王羲之的全部真跡特別是《蘭亭集序》搞到手。在一次科舉考試中,唐太宗發現一份已錄取考生肖翼的試卷不僅文才出眾而且能寫一手漂亮的王體行書,於是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秘密地召見肖翼,經過面試後將自己收藏的兩件王羲之真跡交與肖翼,讓他以此為誘餌到全國各地去把《蘭亭集序》這條「大魚」釣到手。併當面許諾完成任務後立即點他為狀元並封以高官。肖翼受寵若驚,在巨大的名利驅使下,不辭勞苦,走遍全國千山萬水去尋找《蘭亭集序》真跡。最後來到香火很盛的九華山下,在市鎮上擺了一個書畫小攤。時間一長他發現一個和尚經常到小攤前看字畫,經打聽知道這和尚名叫辯才,看樣子也是愛好書法的,而且是一位高僧。於是肖翼就有意地去接近他,時間長了兩人遂成為好友,經常一起喝酒談論書法藝術。一次肖翼趁辯才喝醉之際讓他看了作為釣餌的兩件王羲之真跡,並吹噓這是當今最好的王羲之珍品,那和尚說「不對,最好的是蘭亭集序」。肖翼馬上反駁「蘭亭集序已毀於兵火,現在只有我這兩件才是最好的了」。和尚一不留神脫口就說「不對!最好的在我那裡」。這一下肖翼知道「大魚」已上鉤了,剩下來的事就是小心把它拖上岸來。但他裝著不相信的樣子,於是和尚說「你不信,我帶你去看」。肖翼就這樣看到了藏在廟堂樑上秘密洞穴中的《蘭亭集序》,並判定這確是真跡。但他口頭上故意說這是贗品,不過也模仿得能以假亂真,也算是一件珍品吧。接著他又說這個洞穴很保密,要把他自己的兩件珍品也放在此處,以免他整天提心弔膽害怕丟失,和尚當然就同意了。此後肖翼經常到廟裡和辯才喝酒聊天,愈加親密無間,並且同其他和尚也都混熟了。一次他打聽到辯才外出做法事,認定時機已完全成熟,就借口到廟裡取一件上次忘記拿走的東西,其他和尚當然不以為意,任他去取。肖翼就這樣竊取了《蘭亭集序》瑰寶。臨走時還放了一個「煙幕彈」,說「辯才回來後請通知我,以便前來相見」。及至辯才回廟後問及肖翼是否來過,其他和尚告訴他肖翼曾來取過一個包袱,辯才一聽心生疑慮,連忙搭梯子去樑上查看,完啦!那裡還有東西呢!辯才悔恨交加,悔不該酒後失言,落入圈套,招至大禍,怎能對得起王家列祖列宗啊!一氣之下立即昏迷,從梯上摔下地,悲慘地氣絕身亡。唐太宗得到《蘭亭集序》真跡後,常常「置之座側,朝夕觀覽」。並對肖翼大加表揚,親賜御酒一杯,肖翼受寵若驚,一口喝下肚,他萬萬沒有想到唐太宗為了保守機密,在酒里下了劇毒殺人滅口,肖翼當場毒發身亡。 據說唐太宗死後本應按其遺囑將《蘭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但他的兒子唐高宗也是一個書法迷,他將《蘭亭集序》扣了下來。到後來他死時也立下遺囑要把他收藏的全部書畫包括《蘭亭集序》都放入他的棺中,而他的老婆武則天「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又將《蘭亭集序》扣了下來。因而後來《蘭亭集序》就裝入了武則天的棺材。 這個有聲有色的故事如果屬實,那麼揭開《蘭亭集序》下落之謎的關鍵所在就歸結為乾陵的發掘。鑒於乾陵從未被盜過,因而筆者以為找到《蘭亭集序》的希望還是較大的。但令人擔憂的是,根據考古人員的勘探乾陵有可能已經透水,如果真是這樣,墓內文物就將面臨「滅頂之災」,從而亟待搶救。   王羲之的遺聞趣事還有: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遊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生修鍊的《黃庭經》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 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派人到王導家去選女婿。當時,人們講究門第等級,門當戶對。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紛紛喬裝打扮,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吃燒餅,一手筆劃著衣服。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太尉。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這故事便成了「東床」和「令坦」兩個典故。   在他身上出現的成語還不只這些,據說有一次,他把字寫在木板上,拿給刻字的人照著雕刻,這人用刀削木板,卻發現他的筆跡印到木板裡面有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   在中國書法藝術寶庫中,就行書而言,成就最大、影響最廣、價值最高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此外,《蘭亭序》還有多方面的價值。比如人們常說自古「文人相輕」,但從《蘭亭序》的誕生看,四十一位文豪聚集一起飲酒作詩,而且公推王羲之作序,足以證明當時的文人是相重的。又如從《蘭亭序》流傳的故事中,我們了解到唐太宗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再如從《蘭亭序》的語言和意境上看,它對中國語言文學和哲學思想的發展、影響也是很大的。另外從《蘭亭序》中,我們還可得知晉代的絲織和制筆技術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等等。《蘭亭序》不愧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星。   定武蘭亭序(局部)    


推薦閱讀:

【天下第一村的傳家之寶《勸孝歌》】
天下第一方
天下第一道觀—逍遙觀
元末「天下第一奇男子」王保保為何卻最後客死草原?
天下第一小楷與天下第一小草,美絕千秋!

TAG:王羲之 | 行書 | 蘭亭集序 | 天下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