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圓內方錢幣流通兩千多年,
圓形圓孔的圜錢在戰國時期出現後,中國古錢幣從形制上趨向統一,隨後秦國把圜錢的圓孔改為方孔,使之成為中國歷代錢幣的定式。這種在形制上完全符合「天圓地方」傳統哲學觀念的方孔錢在中國通行了兩千多年,無論是秦統一中國後頒行的半兩錢、漢代通行的五銖錢,還是唐代以後通行的各種「通寶」、「元寶」,在形制上都完全一樣。由於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藝術家的參與,使小小的錢幣成為文化藝術的載體和結晶。同時,歷代古錢幣一直是中國人心目中能帶來好運的吉祥物。
圖文/ 鍾葵
解讀中國古代貨幣
戰國 魏 「共屯赤金」圜錢
產生於戰國時期的圜錢與同時期流行的布幣和刀幣在形制上截然不同,它形如玉璧,體積小,便於攜帶,鑄造工藝簡單。圜錢起源於三晉(韓、趙、魏)地區,後來通行了兩千多年的方孔錢便是由圜錢發展而來。
有學者認為,圜錢是由紡輪或璧環演變而來,其造型為圓形圓孔,錢面(鑄有銘文的一面)微鼓,並鑄有地名,邊緣銳薄,背部平素,穿孔較小。早期的圜錢銘文有「長垣一」、「共屯赤金」、「共」、「垣」、「濟陰」、「離石」、「封坪」以及「東周」、「西周」等,是取代布的一種新型鑄幣。
魏國圜錢中,錢面的「共」字為地名,通常出現在穿孔右邊,「共」字在穿孔左邊的稀有。銘文為「共屯赤金」和「半圜」的也十分罕見,反而「垣」字圜錢較多。周鑄造的圜錢比較細小,一種銘文為「東周」,另一種銘文為「西周」,都屬於珍稀錢幣。除周鑄的圜錢較小外,其餘圜錢重量大多在12克上下,是計重錢的最初形態。
戰國 齊 「六化」圜錢
秦國最早鑄方孔圜錢
圜錢從圓形圓孔變成圓形方孔是從秦國開始。戰國中期以後,秦國把圜錢的圓孔改為方孔,隨後齊、燕等地區也出現了方孔圜錢。方孔使得打磨鑄幣的外廓變得更方便,在形制上符合「天圓地方」的傳統哲學觀念。所以,秦亡以後,這種形制的錢幣仍被歷代王朝採用,直至清末。
戰國時期秦國所鑄的方孔圜錢為半兩錢,是計重錢最具代表性的鑄幣,當時的半兩約為3~5克。齊國稍後出現的「六化」、「四化」和燕國的「明化」、「明四」、「一化」等方孔圜錢,都屬於早期計重錢。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貨幣的重量進行統一,當時的半兩錢為十二銖,相當於8克。秦末漢初,由於戰亂導致經濟衰退,鑄幣減重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出現了六銖當半兩甚至以四銖當半兩的減重錢,這些錢幣的出現可以說是大規模通貨膨脹的產物。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前),漢武帝再次統一錢幣計重單位,鑄造發行五銖錢,至漢平帝時,共鑄五銖錢超過280億枚。因流通時間長,鑄造量大,所以漢代五銖錢的存世量也極大,影響了它的市場價值。以兩、銖為計重單位的計重錢在中國古代流行了八百年,至隋朝才進入尾聲。
唐 開元通寶
「通寶」沿用1300餘年
如果把從商代晚期的「無文銅貝」,到春秋戰國的布幣、刀幣、圜錢視為古代錢幣發展的第一階段,把從秦統一中國後的半兩錢,到漢以後的五銖錢算作古代錢幣發展的第二階段的話,那麼,唐開始出現並沿用至清代的「通寶」可以視為古代錢幣發展的第三階段。
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式頒行「開元通寶」方孔錢,這種有歷史開創性的錢幣由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制詞並書,採用先進的十進位,每十錢重一兩,與金、銀本位制的貨幣體系相對接。此後,「通寶」這個名稱便為歷代所使用。通常的做法是在「通寶」二字的前面冠以年號、朝代、國名等。直至清代「宣統通寶」為止,「通寶」形制的鑄幣共流行了1300餘年。
推薦閱讀:
※1000000!清代面額最大的鈔票,剛剛拍出20萬
※古錢幣基礎知識第一講——錢幣的穿*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拍賣精品一刀平五千.金錯刀壹組品鑒
※[轉] 西夏錢幣圖文全解
※【元素家族——連載140】鎳:錢幣元素還是惡魔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