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腐朽的晚清朝廷倒台主要源於激進革新,而非故步自封

19世紀西方漫畫家筆下的中日甲午戰爭

原作者:金滿樓(轉載時內容略有刪改)

歷史從不會因為人們的主觀願望而改變,但人們的主觀願望有時能夠改變歷史,只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很多時候,這種改變未必就是當事者的初衷。

正如前清遺老繆荃孫曾說的,清廷「因兵敗而圖強,因圖強而變政,因變政而召亂,因召亂而亡國」。

「同光中興」這30 年,在士紳們看來仍舊是值得滿足而驕傲的,只是這種渾然不覺的驕傲在隨後的甲午戰爭中被徹底打了個粉碎。

甲午慘敗不僅震撼了清王朝,由此帶來的憤怒與屈辱更是讓整個士紳階層及普天下讀書人陷入了一種不可抑制的痛楚與激動:長期被視為「蕞爾小國」的東鄰日本,竟把一向自命為「老師」的天朝打得落花流水,割地賠款!

年輕的知識分子怎能不群情激奮?《馬關條約》簽訂前的「公車上書」正是這種激動情緒的集中體現。

日本甲午戰爭時期的宣傳畫

失敗之後,激進的求變情緒瀰漫全國,各種救國方案紛至沓來,由此演變而成的是戊戌年的變法運動。

變法結果人盡皆知,但需要指出的是,維新派失敗並不能完全歸結為守舊派勢力顢頇與反撲,相反,康梁等人的毛躁激進與不切實際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其間的「圍園殺後」密謀更是令事態火上澆油。

而在1900 年,一場排外運動卻在無意中觸發了新政的開始。世事難料真荒唐,三年前,「戊戌六君子」尚且喋血街頭,而3 年後,慈禧不但接過了變法的旗幟,其步子甚至比康梁等人邁得更大,走得更遠。弔詭歸弔詭,但歷史就是如此。

為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清廷不得不痛下決心,更弦改轍,其在編練新軍、廢除科舉、創辦警政、司法改革、官制改革、實業促進、地方自治乃至憲政制度等問題上分頭並進,其規模之大、速度之快,在令人驚嘆的同時也不乏隱憂。

清末新軍訓練照片

事實上,清末的各項舉措已遠遠超過了整個社會所能承載的壓力,由此引發的財政問題更是成為一個致命死結。

「永不加賦」的朝訓被一破再破,各項加征攤派有增無減,羊毛出在羊身上,其落腳點無一不在百姓身上設法。多一項新政舉措,就多一項龐大的經費支出,而財政的增收遠遠跟不上新政支出的急劇膨脹,就算沒有武昌起義,「赤字財政」恐怕也難以為繼。

以新軍編練為例,僅北洋六鎮每年的維持費用就高達900 萬兩,如按計劃建成三十六鎮常備軍的話,每年維持費用至少在5000 萬兩。

在1911 年清廷的財政預算中,陸軍部提出的總預算超過1 億兩,經資政院的大力削減,其7800 萬兩的預算額也已接近全國總預算(2.6 億兩)的三分之一。

再以司法改革為例,中國傳統社會以各地行政長官(如州縣官) 兼理司法,如要推行司法獨立、政審分開,勢必要在各級官衙外另設審判機構,全國各州縣也將因此新增至少3000 萬兩的支出,經費如何出,勢必成為一個頭痛的問題(這項工作到民國後也未能完成)。

另外,在清末新政中,1905 年廢科舉無疑是一件大事。古老的科舉制走到20 世紀初,考學內容已陳舊腐朽,對推進社會進步一無用處。

但是,科舉不僅是一種教育制度,同時也是一種選官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廢科舉實則是體制上的自我摧毀,不但令清廷喪失了數量龐大的支持者,而且連機制本身也一併喪失。

隋唐以來,科舉制將朝廷與讀書人聯繫在一起,通過科舉,朝廷授予讀書人功名、地位及官職,讀書人則通過這一途徑實現自己的抱負,改變自己的命運,紐帶一旦斷裂,朝廷便失去依託,也就不再被讀書人尊崇,政權基礎幾乎被掏空。

從短期來說,廢科舉在喪失了一個向上流動的合理機制的同時,也割斷了士紳階層與清王朝的聯繫,使清廷陡然失去原有中堅力量,是一種自廢武功的自殘之舉。

四川閬中的貢院舊址

社會精英分子從原有機制中疏離出來後,其離心傾向和反叛意識也隨局勢惡化增強。更嚴重的是,無格可依的「後科舉時代」為親貴擅權,買官賣官等腐敗現象提供了方便之門,而清廷卻沒有意識到失去「公正的授官權」的嚴重性。

社會不公更易引發年輕人上升機會的被剝奪感,這些人對前途感到絕望的同時也對社會充滿怨憤,由此產生「求變,速變」的念頭。

以新軍中的下層軍官為例,張之洞1906 年開辦陸軍小學堂,畢業學生約1500 人,但得到提升的不及100 人。1911 年1 月,江蘇第九鎮第三十六標近百名士兵開小差出逃,原因是部分士兵升遷途徑被阻,由此產生失望怨憤情緒,引發了這次事件。

武昌起義紀念浮雕

作為一個合理的結果,清朝固有的民族問題正好成為年輕人憤怒的發泄口。在漫天漫地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仇恨性宣揚中,連飽學的章炳麟也高擎革命大旗:「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革命似乎成為一劑治國濟民的仙丹靈藥,但凡有不平之處,即以「革命」革之。在「反滿」旗幟下,革命黨更是輕易地取得了江湖會黨和秘密會社的支持,而後者的危險性卻是不容忽視的。

更要命的是新軍,皇朝覆滅雖然早露跡象,但朝廷卻因此自掘墳墓。科舉廢除後,年輕人另謀出路,其大體情況又不外如此:家境好的出國留學(日本最多),其次投考新學堂,無錢無勢的則投軍入伍,而當時新軍招收讀書識字的人似乎已成為一種風氣。

晚清軍官照片

在辛亥年崛起的那些新軍將領,卻大多是年輕留日士官生,譬如山西都督閻錫山、江西都督李烈鈞、雲南都督蔡鍔、貴州都督唐繼堯等,這些人在日留學期間即受革命黨影響或加入革命團體。

而革命黨對軍隊下層的滲入,更令新軍變得更危險而不穩定。歷史的諷刺就在於,清廷編練新軍本意在於抵禦外侮,但這支重金打造的新興力量卻在之後的革命中倒戈相向,成為埋葬清王朝的主因。

就事論事,新政後的清廷已沒有了保守派,只有激進派和緩進派。而清朝覆滅,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走得太慢,反而是因為走得太快。


推薦閱讀:

晚清四大名臣
姜鳴:復原晚清政局大變動的甲申易樞之三
晚清名臣曾國藩家書經典語句摘抄,家訓家書名言名句叄佰伍拾條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
【國畫】晚清.沈心海繪畫作品(2)

TAG:清朝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