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隋煬帝真的罪大惡極嗎?

隋朝的歷史是最早由唐朝編篡的。隋煬帝楊廣,史料的記載基本都是負面的。《興唐傳》、《隋唐演義》等書里描寫的隋煬帝荒淫透頂,與夏桀、紂王齊名 。難道隋煬帝真的罪大惡極嗎?

隋煬帝楊廣生於公元569年,陝西華陰人,仁壽四年(公元604年)繼位。他的上位跟唐太宗李世民有非常相似的經歷,都有殺兄弟、殺侄子、殺幫凶等行為,最後也是逼著父親讓位於其。所不同的是李世民稱帝後的貞觀之治,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而楊廣的好大喜功和殘暴施政,毀了他的王朝,落下了千古罵名。

在後世眾多的評價中,唐朝重臣魏徵的評價,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他的評語是:「恃才矜己,傲恨明德,內懷險躁,外飾凝簡,盛冠服已飾其奸,除諫官已掩其過。荒淫無度,法令滋彰,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助,為戮者不知其罪。嬌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如果用現代的成語來歸納,應該有陰險奸詐,荒淫無度,賞罰不公,大興土木,嚴刑酷法,濫殺無辜等,但似乎仍有不足。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子,史書稱之美姿儀,少聰慧。十二歲時就被封為晉公,官拜柱國,任并州總管(今山西太原),負責京師的外圍拱衛,後又授任武衛大將軍。

二十歲時他就挂帥平定平南朝的陳叔寶,並將陳叔寶及其皇后等人帶回隋京。之後又任揚州總管,與楊素一道剿滅了高智慧的叛亂。楊廣作風儉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贏得了朝野讚譽和隋文帝及皇后的歡心,在眾皇子中是一位戰功卓著的皇子。之後在隋文帝與太子楊勇的矛盾爆發中,進位太子。

隋煬帝登基後,首先對官制進行改革,設五省、三台、五監、十六府等。再修訂《大業律》,並開創了科舉取士的封建科舉制度。

公元604年,命令重修通濟渠,隨後又重修或開鑿邗溝直道、永濟渠、江南河。修成了從北方的涿郡到南方的餘杭,南北蜿蜒五千多里的隋朝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並帶動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

隋煬帝最受後人詬病的是他的窮兵黷武。

隋煬帝在位時,發動了對吐谷渾、契丹琉球和高句麗的戰爭,這些都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

隋煬帝不是一個甘於守成的帝王,他東征遼東,西巡河古,南下江都,北巡塞外。他征巡之地,多是狼煙荒漠,是意在政治軍事目的,是為了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往。

在隋煬帝短暫在位的一二十年里,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躍進、大建設。僅建設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二百萬人,徵集各地的奇材異石,運送洛陽,許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

他又徵調一百多萬民眾,歷時六年,修建了全長五千多里的隋朝大運河(今京杭大運河)。並在河的兩旁開闢大道,岸邊修建了四十多座行宮,當時幾乎每戶百姓要出近二十個人工,民不聊生。

隋煬帝從少年得志,到登基繼位,一路走來自信滿滿,在被眾人的阿諛奉承中,變得極端妄自尊大,做事總是極盡奢侈鋪張,不惜民力,不顧百姓生死,使百姓作出一些太多的犧牲,激化了社會矛盾和階級仇恨。

隋煬帝每次出外巡視,都把場面搞得十分巨大,就拿他第一次到南方巡遊江都來說,他自己乘坐的龍舟就高有四十五尺,寬五十尺,長達二百尺,隨行的其他船就有幾千艘,前後綿延達二百里之遠,兩岸之上有騎兵護送。路過的州縣,五百里以內的都要殷勤供應,最後吃不完的就地掩埋。

隋煬帝一邊經年累月的鋪張浪費和無限虛耗,另一邊把自己推向了人民的對立面,各地百姓揭竿而起,農民起義不斷,地方兵變不斷,最終葬了自己。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隋煬帝是個很有頭腦很有能力的人。但是這個人的特點或許就是缺乏敬畏,生長環境太優越了。意識超前但又不切實際,完全不考慮舉國的負擔。是一個激進派。他為了政治結果忽落了生產力的客觀規律。

再有因為他本身能力強,就更容易自負,總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反倒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導致身邊全是些阿諛奉承、拍馬屁的小人。一旦惹起眾怒就眾叛親離。

他的下場很慘。

有時歷史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偏袒某些人,這些是明君聖主或是仁人俠士,因為他們做出了對當時立竿見影的功業,就在記錄歷史的人的眼中,塑造成一座豐碑,讓後世萬代稱頌。而那些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卻不能在當時顯現出巨大的成效,就被歷史抹黑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隋煬帝就是其中的一位。

事實早已證明,科舉取士是一千多年來封建社會的選才機制,東都洛陽後來成為了全國經濟文化中心,長城抵禦了外來侵略,征高句麗擴大了疆域,而京杭大運河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單憑這些,試問千秋功過,誰人與爭?

推薦閱讀:

鐵馬冰河W:千秋功罪隋煬帝
還一個真實的隋煬帝
歷史上真正的隋煬帝,竟是「一代明君」
英明神武的隋煬帝為何迅速敗家亡國?

TAG:隋煬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