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的秘密
(一)
我練武從開始一直接觸的就是內家拳。早年拜師練了一段時間的太極拳,但是我一直挺煩這個的,對太極不太感冒!總覺得她軟綿綿的沒太大意思!後來我偷偷地用一套太極拳架和人家換習了一套八級小架來練習,我覺得這種拳術落地有聲,練著才有意思,才過癮!不過,因為一直沒有接觸到真正練八極拳的練家子,最後,我練八極拳的生涯也就無疾而終了。一直到後來,開始學形意拳才覺得稱心如意了!形意拳簡潔樸實、發力迅猛。一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內家拳!不過,我是很多年也搞不清楚究竟什麼樣所謂的拳為內家拳,又是什麼樣的拳為外家拳。那個時候我除了知道太極拳、形意拳和八卦掌是內家拳,還有知道少林為外家,武當為內家之外,其他的我所知道的八極拳、詠春拳都說不準是不是內家拳!
我有個師兄弟,姓余,好武。因為腦袋挺大的,所以,大傢伙兒都管他叫做余大頭。在很早之前,那個時候,我們都還年輕。有一天,他跑來問我,他說:「阿開啊!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學這個所謂的內家拳,究竟和外家拳有什麼不同?」他的這個問題把我問住了,因為那個時候,大家只知道埋頭去練,還沒有認認真真的想過這個問題。不過還好在我的腦子裡面隱隱約約還記得幾句拳諺。我就跟他說,「太極拳不是說,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所以,先發制人的是外家拳,後發制人的是外家拳!」大頭一直點這他那個大頭:「嗯!不錯,我也聽說過,說主於搏人的是外家,以靜制動的是內家。就是說,內家拳善於打防守反擊,而外家拳注重於主動攻擊。」我倆都覺得很有道理。直到有一天……
那天我和大頭在大街上,大頭和一位小年輕發生了口角,倆人拉開架勢就要開戰,那個時候,在街頭開扁有個蠻二的風氣,就是喜歡一對一,其他人不許幫忙!不像現在一動手就群p……哦!不……不……不是滴!是一群人海扁一個人!如果大頭沒有吃太大虧的話,我是不會動手的,畢竟人家只有一個人。從道義上說不過去!於是我就閃在一旁觀戰。結果,等了老半天倆人還那個姿勢耗著。後來,正好過來了幾個都認識的朋友互相勸著也就散了。回來之後,私下裡我就問了大頭:「你幹嘛老耗著不動手啊!」大頭撓了撓頭回了說:「不是你說的,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我就等著他微動來著!」後來,經過打聽發現對方那位也是位太極拳愛好者!
通過這件事我們開始正視和思考這個問題,內家拳究竟有什麼不同?我們幾個練武的同好就這個問題也展開過討論。大頭曾經分析,他是這樣看的,所謂內家拳就是練內在的,和那些外家拳不同,內家拳練的是內功、內氣,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內家拳就是內練一口氣,而外家拳練的才是筋骨皮。而我的另外一位武友楊子卻覺得這完全就是扯蛋!太極拳也有抖杆子、擰棒子、抓蔭蘆、太極球、拉皮筋、抖麻辮、拋沙袋、打狗皮袋,哪一種不是外練筋骨皮的鍛煉方法。再看外家拳的代表少林拳,在練什麼鐵砂掌、一指禪、金鐘罩、鐵布衫還有什麼鷹爪功之前,都有這麼一套吐納練氣的引導動作。這不就是內練一口氣嗎!
關於內家拳練氣的說法我也是曾經聽說過,一些書籍雜誌的也是往海了去宣傳。但是,無論是教我太極拳的老師還是教形意拳的師父,我在他們那裡都未曾聽到過類似於「練氣」的說法,更多的是關於勁力的話題,通常觸及到的詞是:「鬆柔」「形正」「勁整」。就此問題,我請教了我的太極拳老師,他告訴我五個字:「形正則氣順」,便再也不說什麼了!我大不解,於是又跑去問我的形意拳老師。老師告訴我:「所謂形正則氣順的意思就是,你練拳不要管其他,五行拳養五臟之氣,只要把動作姿勢做正確了,筋骨不練而自練,氣不養而自養!沒有必要刻意去練氣。在形意拳中的劈拳練形,崩拳練勁!你把劈拳和崩拳練好了形意拳基本上就都有了!」說老實話,我還是有一些糊裡糊塗的,不過大體上的意思我還是懂得,老師的意思就是你管他什麼氣不氣的,踏踏實實的練就好了!於是我就痛下功夫,把個拳打得一遍又一遍。後來有一次打拳過程中,我覺得突然之間靈感一現後發現了一個問題。
我在走太極拳架的時候,只要身體真正做到鬆柔了,就會發現身體有一種感覺,有一種酸酸麻麻的、漲漲的,還有熱乎乎的感覺!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體驗,我在想這種感覺不就是中醫針灸得氣的感覺嗎!還有很多人練氣功不也是這種感覺嗎!這不就是氣的感覺嗎!我很興奮,於是又把五行拳練了一遍又一遍,從慢練柔練再到快練發力練,結果發現形意拳也同樣有這樣的感覺!感覺最明顯的就是深層次的三體式站樁。之前,我也打過外家拳,是沒有這種感覺的。而內家拳無論你是站樁還是走架子都會有這種熱、漲、麻的感覺!所以,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什麼是「形正則氣順」了!孫祿堂先生曾經講過,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形式不同,其理則同。這是練習內家拳共同的感覺,為了便於與所謂氣功中的「氣」加以區分!我們暫且把它叫做「拳感」吧!好了!我們來看看內家拳的第一個共同的特點,和外家拳第一個不同。
第一,感覺不同!在正確的前提下,修練內家拳的過程中你會有「拳感」。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你練的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之類內家拳,必須是正確的,你得保證你練對了。其次,我說的「拳感」是有類似中醫針灸「熱、漲、麻」的感覺。中醫把這種感覺叫做「得氣」。不過,你千萬不要認為這是氣功的得氣,和所謂的「氣功」「內氣」之流的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只是一種純粹感官所能感受到的東西,可以暫時理解為通絡或抻筋!這種東西(拳感)外家拳是沒有的。在很多的內家拳著作中,都有關於「氣」的描述,無論是太極、形意還是八卦很多。這個是因為練內家拳的人中道士比較多,道士本身就是鍊氣士,所以參雜了他們個人太多對氣的理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科學技術還比較落後,無法用力學知識來解釋,只能靠感覺,所以,大家覺得有氣感就是有內氣,就是在練氣。那麼內氣究竟是什麼東東呢?內氣是不是內功呢?內家拳打人的能量是不是就是內氣呢?在《內家拳的秘密(2)內氣獲得的途徑》中我會專門講「氣」。
在獲得內家拳特點的第一個不同之後,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把精力都投入到這種無聊的研究之中!在很多武術書籍、報導還有雜誌中,都有用「剛」和「柔」來劃分內外拳種之別的說法。很多人包括很多武術家都認為,迅捷剛猛者就是外家拳典型的特徵,而內家拳表現為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只是,對於這個觀點我十分懷疑,不說遠的,就拿形意拳來說,形意拳的打法完全是走中門,有「硬打硬進無遮攔」的說法!一點都沒有柔的意思!在太極拳門內,無論是陳氏還是楊氏,都會看到行如風,動如電,發力如雷鳴的快架,可見太極也不單單是柔的!那麼這些所謂的外家剛,內家柔的說法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們來看看關於內家三拳中的著作和拳諺!太極拳有言:「用意不用力」!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太極拳在和人交手的時候,都是靠腦袋想的嗎?太極拳還說:「用力則力滯,用法則術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在實戰中如果用力的話,力量就容易停歇,運轉不靈!用招法的話,所有的招法就將會告窮,會用不上!靠!這是什麼意思?教人在打鬥中不用力?不使用招法?難道是教人挨打嗎?太扯了吧!不……不……不,當然不是!不用力是真的,不用招法也是真的,不過未必就會挨打!我們再來看八卦掌,八卦拳經裡面有一個「三害」!出自於孫祿堂先生的《八卦拳學初學入門三害說》,三害者何?一曰,努氣。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說是練拳一定要注意避免努氣、拙力和挺胸提腹這三害,如果不注意不僅練不出功夫而且傷身!我在想傷身到不至於有前輩們說得那麼嚴重,解放軍的站軍姿的立正姿勢不就是挺胸提腹嘛!不過,練不出功夫那是肯定的了!這個挺胸提腹一看就清楚明白。那麼努氣和拙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來看什麼是努氣,你面前有一塊大石頭,很重很重的那一種,現在你要將它搬起來。首先,你肯定會深吸一口氣,然後把這口氣憋住,暗暗較勁,把它搬起來。憋住的這口氣就叫做努氣。好了努氣實際上就是用大力的過程中憋住的一口氣。再看拙力,「拙」的意思就是「笨」。拙力顧名思義就是用笨力氣的意思。那麼搬大石頭用的不就是笨力氣嘛!所以說,「努氣」和「拙力」實際上就是一個意思:不要用肌肉的力量。這和我們之前的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不用力的意思並不是指的真的不用力,而是不用肌肉力量。同樣「用力則力滯,用法則術磬」,這裡用的力也是說肌肉力量。如果用肌肉力量的話,那麼它就會運轉不靈!說到這裡我估計有人已經開始在罵了!的確,不使用肌肉力量!這句話本身就有歧義!本身就不通!你想想看,不使用肌肉力量人連站都站不起來,還怎麼去實戰,怎麼去打人呢?
其實,我所要要表達的並不是這個意思,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拳還是腿,想要攻擊對方產生效果,就需要相應的能量,在內家拳中,通常有兩種觀點:第一,有很多一部分人認為這種能量就是「內氣」!關於「內氣」我們先放在一邊,以後我會講到。那麼第二種觀點就是,根據運動生理學的基本原理,「人體任何力量都產生於肌肉的收縮」!他們認為這種能量是肌肉收縮產生的。我們來看拳擊或者散打中的出拳方式:標準的直拳打法應該是蹬腿、扭腰、轉肩、伸臂。當拳頭快要擊中對方瞬間的時候,手腕和小臂肌肉瞬間高度緊張,在這之前手臂是放鬆的。據說這樣會產生最佳的殺傷效果。我們來分析一下,當你的手臂肌肉用力,就需要把自己的身體作為支點,作用給對方,支點越是穩固,手臂的打擊力就越是充分。所以,一切的力量都來源於肌肉的收縮,肌肉的力量越大打擊力就越大!
然而,這個觀點很難解釋內家拳的運動方式。首先,我們來看在過去練習內家拳的都是哪些人?呃……有道士!有文人書生!哦!還有女人!你看看,這些人都不是以肌肉力量見長的。第二個,在內家拳的著作、拳諺和先輩們留下的隻字片言中,都會發現倡導不用肌肉力量的痕迹。所以,我覺得所謂的不用力並不是真的不用力,而是,不將肌肉收縮的力量做為直接打擊對方的能量。內家拳有著自己特有的用力方式,只需要很少一部分肌肉力量,而這個肌肉力量並不參與打擊,只能作為輔助性的存在。比如說,肌肉力量起到作用就是,維持站立的姿勢,維持出拳出腿的姿勢,而在此過程中維持姿勢,絕不能奮力去打擊。這種奮力打擊就是用「拙力」!好了!不管你罵不罵,我要告訴你內家拳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內家拳不用肌肉力量做為打擊的能量,只是起到輔助作用。那麼究竟「內氣」是不是內家拳打人的能量呢?有沒有第三種能量出現呢?以後我會介紹到!
在沒有練拳之前,我的體質非常差,有人告訴我說是練習太極拳可以強健筋骨鍛煉體魄。市裡面有個太極拳研究會,研究會裡面有一位太極大師,據說太極功夫非常高超,一級棒!每逢星期天的上午就會在公園裡免費教授太極拳,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擇優收徒弟。我覺得機會難得,於是星期天我就跑過去了。果不其然,大師的功夫很高超!開始,大師教導我們的要領倒還聽得懂,像什麼「虛領頂勁」「沉肩墜肘」的,後來,大師來了一句「斂臀提肛」我就有些暈了!雲里霧裡完全不曉得他在講什麼!我弱弱的問了一句,結果,大師極其不耐煩覺得我沒有悟性,不過他還是拍拍屁股說:「所謂劍殿就是把你的殿部……呃!也就是屁股劍起來,提肛就是把肛門縮起來!」
不僅僅是太極拳對身體有多的要領,我發現形意拳、八卦掌、心意拳、大成拳等等只要是內家拳,對身體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對頭頸的要求一般都是「虛領頂勁」,對肩部太極、形意、八卦都有「沉肩墜肘」的要領,而大成拳稍有不同,講究「肩撐肘橫」,其他諸如:「含胸拔背」「斂臀提肛」「足心虛含」「撐指漲腕」「裹胯提膝」,大致都是如此,可能只是說法上的不同,「含胸拔背」和「卸胛回胸」的意思是一樣的。「沉肩」、「松肩」「垂肩」只是叫法不同,做法其實一樣的。你看看,是不是發現一點,內家拳對身體都有共同的要求,而且這些要求是相當嚴謹的。這是外家拳所沒有的!這就是內家拳的第三個特點。
好吧!最後我們在回顧一下,內家拳的三大特點:
第一,練習內家拳會有類似針灸「得氣」的感覺,是內家拳共同的「拳感」!
第二,內家拳是不使用肌肉力量作為打擊對方的能量的,肌肉力量只起到輔助作用!
第三,內家拳對身體有著共同的要領,這些要領是非常嚴謹的!
現在,你知道內家拳有什麼不同了吧!
(2)內氣獲得的途徑
我們小的時候,對於武功中的力量總是這樣理解的:從人體的嘴巴、或者百會穴、勞宮、湧泉等穴位把一種叫做「氣」的東東吸進體內,儲存在一個叫做「丹田」的體內容器中,這就是所謂的「內功」!隨著丹田中儲存的內功越來越多,功力也就越來越深!好吧!我們來捋一下,第一,氣是一種能量,是一切中華武功力量的基礎,也是區別其他國家武功的主要標誌,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呃!好吧好吧!我們來說第二點,這種氣會隨著練習的次數和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深厚。這就是中國武術家們為什麼越老越厲害的原因。第三,如果我們要用內氣打人的時候,內氣就會從丹田中沿著經脈流到攻擊的器官上!比如,要用手打人就會沿著手部經脈流到手上再攻擊到對方身體內!這就是我們小的時候對武功力量的理解和詮釋,估計可能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很多的中國人是這樣理解的!
的確金大俠的書看得多了,再加上電影電視中中國武功高來高去陸地飛行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一提到療傷就會想到兩個人盤坐下來,雙手貼在病人後背上發功!只是這些是不是真的?究竟有沒有所謂的「內氣」?最重要的是內家拳究竟是不是靠這些內氣來打人的?八十年代,氣功非常流行,可以這樣說流行得令人髮指!我還記得有一些所謂的氣功紀實文學,把個氣功師描述的跟個仙人似的!說什麼可以隔空猜物、耳朵識字,當然這些都是小開絲了。最讓人感到驚悚的是他們竟然可以呼風喚雨,千里之外取人性命,說是大興安嶺火災的撲滅,竟然是靠這些氣功師們求雨求來的!當然,我們今天不是要研究氣功,氣功究竟是真是假?有沒有這回事?畢竟離我甚遠,和我也沒有什麼干係!我們只是討論內家拳中的「氣」!
我們還是回到「氣」這個話題上來!所謂的氣從具體的化學角度來講,就是空氣。人體從空氣中吸入氧氣然後再呼出二氧化碳。血液將氧氣輸送到人體的各個部位。這個對於我們講「內氣」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內氣中的這個氣可以做「炁」來講,是哲學的範疇!中醫中有五穀精微之氣,有營氣、衛氣、精氣。按照五臟六腑來劃分還有心氣、脾氣、肝氣、肺氣、胃氣等等。那麼究竟肝氣是個什麼東東?胃氣又是什麼東東呢?能不能看得見,摸得著呢?我們只知道肝氣鬱結是什麼癥狀,解剖之後卻是看不到的。所以氣就是一種抽象的屬於哲學範疇的東東!我們說一個人很神氣,那麼這個神氣的「氣」究竟是能量還是物質呢?說不清吧!
八十年代後期,我曾一度迷戀上硬氣功,我可以表演什麼胸口碎大石、鋼槍刺喉、油錘灌頂、掌劈磚頭像切豆腐。但是,我很失望!因為所謂硬氣功的表演即便你沒有練過什麼氣,只要稍加練習掌握技巧,任何身體強壯的人都可以做得出來!甚至大多數項目是個人就可以做出來。說得好聽是「技巧」!說的不好聽就是騙人滴!不過,我對其中練丹田氣很感興趣,甚至還練出了「氣感」。整個功法大體上是這樣的,盤坐(貌似中國武功只要是練功就是盤坐),吸氣意念天地精華之氣源源不斷的彙集到丹田裡,呼氣體內渾濁之氣排出體外,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練。據說,丹田內功是基礎中的基礎,而且,有了這個基礎練掌就會變成「鐵掌」!練拳就會變成「金剛拳」!練腿就會練成「鐵腿」!練到身上就是「金鐘罩」,「鐵布衫」,相信很多人都練過類似的功法。
有的時候我在想,那個聊齋中的狐仙貌似就是這麼練的。每個月圓的時候狐狸精就會對著月亮吞吐,吸收月亮的精華!有的時候這麼一想還真是嚇一大跳!我絕對沒有諷刺這種內練丹田的功法的意思,而且,當時我自己也曾經下過苦功練它!我記得只要意念集中在丹田位置,小腹就會有一種暖洋洋很充實的感覺,彷彿丹田中就有了氣!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我是絕對相信內氣的存在,也相信內家拳中打人的能量就是「內氣」!對此我深信不疑!一直到有一次,因為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大成拳的站樁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愛,所有關於大成拳意拳站樁一類的報導和書籍我都會特別關注!那一次,我看到一篇王安平先生寫的《意拳氣功》,王安平先生站渾圓樁的方法和其他所傳的是不一樣的,特別講究「練氣」!
而正是這樣我才注意到,王薌齋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礎上創立了大成拳(意拳),是完全摒棄了關於內氣的說法的,談得更多的是「神」「意」「自然力」「整體力」!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當然我並不是要談前輩的是非!作為王薌齋先生的再傳弟子,王安平先生把氣功融入了意拳自然也有他的道理。雖然,現在我更贊同王薌齋摒棄內氣的說法。不過,在當時,我卻對這種氣功版的渾圓樁有了極大地興趣!氣功版渾圓樁的姿勢和其他渾圓樁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區別就在於站好之後要等待雙手產生「熱、漲、麻」的感覺,等不到就意想,我記得有這樣一句口訣叫做:「看遠方,想手上」!漸漸的從雙手開始的「熱、漲、麻」到手臂,再到肩,後背,再前胸,漸漸的全身都會有這種氣感,氣感大概有十四種,叫做「十四觸」,以「熱、漲、麻」這三種為主。這一層的功夫叫做氣通表皮肌肉層。第二層就是氣通內臟層。第三層叫做氣通骨骼層。這叫三層功夫,大概就是這樣了!
我之所以把王安平先生的氣功版渾圓樁陳列出來,是因為我後面要提到的內容會和它有一定得聯繫。當我練了一段時間之後,雙手的確有了這樣「熱、漲、麻」的感覺。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為什麼是雙手有感覺呢?為什麼不是腳呢?不是其他地方呢?等等……我明白了!之前,我在練丹田內功的時候是小腹有感覺,而現在是手。我們忽略了一件事情,當我們在追求身體某個部位出現氣感的時候,實際上起作用的是「意念」!是「意」!當我們把思想集中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的時候,這個部位的生理活動就會比其他地方活躍。氣血就容易聚集到這個地方。你的意集中到手上,手上就會有感覺,意到腳上腳上就有感覺。為了證明這個觀點,我隨意擺個姿勢,特意將意識集中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發現雙手最為敏感,很快就有感覺,其次是小腹也就是丹田,然後是雙腳,其他部位比較慢有些部位要論月甚至論年的練。特別注意的是把意識集中到頭部,會出現頭昏腦脹的現象!
至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所謂的「氣」實際上是「意」!換句話來說,就是心理的強烈暗示,會對生理起到巨大影響!我們對王安平先生氣功版的渾圓樁就能夠理解了!這種氣通三層的功夫實際上就是用意識把身體各個部位都調動起來,從易而難!當肌肉、內臟、骨骼這三層通過意念生理活動活躍起來,氣血暢通了,人就不會生病!這就是氣功能夠治病的真相!當你將思想意念都集中在身體的某個部位的時候,時間或長或短(與個體差異有關),這個部位就會出現類似於針灸「得氣」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內氣!至於,有沒有內氣外放也就是「外氣」這一說法?說老實話,這個,我真不知道!關於意識可不可以對外物施力,對不起!這方面我是小白!這樣子,關於外氣我舉個例子你自己來判斷吧!我記得我在上中學的時候,我的同桌偷偷遞給我一本武術雜誌,上面刊登了一篇叫做「滅燭掌」的武功絕學。具體練習的方法是這樣的,點一盞燭火,馬步對著燭火懸空出掌,不停的打,直到有一天將燭火一掌擊滅。然後,往後退幾步繼續練,一直到可以在一丈開外,能夠把燭火擊滅,就大功告成。這個和以前流行過的「井拳功」的這種格式差不多!我的同桌在家埋頭苦練「滅燭掌」,而效果不顯。有一天,我給他一個建議,我說:「一根點燃的蠟燭,你覺得用掌撲滅容易,還是用嘴吹滅更容易?」他回答我:「當然是用嘴吹容易!」我建議他:「你看,既然用嘴吹更容易,那就證明嘴的起點比掌要高,那就用嘴練!用掌用嘴只不過是練習的部位不同而已,其目的是一樣的,殊途同歸嘛!」他聽從了我的建議之後,回家苦練吹功不已!
好了!我們了解到獲得「內氣」的第一個途徑,就是意!是思想的力量!有了第一個「思想」,那麼第二個內氣獲得途徑很簡單,那就是「身體」!其實,在這之前我有提到過,在第一篇《內家拳有什麼不同?》裡面,內家拳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練習內家拳會有類似針灸「得氣」的感覺!還記得嗎?當你的形體處於內家拳正確狀態的時候,就會獲得這樣的感覺!那麼,什麼樣的狀態是內家拳正確的狀態,最佳的形體姿勢呢?在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偶爾看到張烈老先生的博客,豁然開朗!張烈先生是孫氏拳的傳人孫存周先生的弟子,很少有人願意將真東西就這麼無私的公布出來的。雖然,老先生已經仙去了,但是,這種精神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下面就讓我們隨這張烈先生的思路一起做一個試驗。
兩腳並立,或兩腳距離與肩同寬,身體站直。簡單地說,站立的姿式就和天安門國旗班的戰士一樣挺拔。在這種直立的基礎上,頭努力向上頂。注意頭向上頂勁時不可以破壞原有的站立姿式。你自己知道頭在努力向上頂,站立的外型不可以有變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絕不許向上仰頭。這時你可以體會到頭向上頂和肩向下垂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個問題的兩種說法。換句話說,你要是縮脖就一定端肩。這是練習內家拳的一個規矩,練拳時頭始終要豎直向上頂著勁。 在身體站直、站正的基礎上,兩臂側平舉,要不用力的自然抬起來成水平。所謂自然由兩側抬起,即兩手可稍靠前,兩臂夾角可成170度,這樣的兩臂抬得很自然、很舒服。兩手是自然抬起的,肯定手心是向下的。兩臂抬平後,兩手盡向遠處伸展,而且這種向遠方伸展的努力不可間斷,真好像是要把兩手臂伸展得抱住了地球一樣。雖然手在不斷地努力向外伸展,但原來站好的身體要依然如故,身體依然正直,頭依然始終向上頂著勁。這時你兩肩會感到發酸、發沉。
兩手在向外伸展的基礎上,把兩隻手立起來:令手指朝上且手指盡量直,不要彎曲。這時由兩掌心繼續向外努力頂勁,手指也儘力的豎直,你的手指會有一種酸麻痛脹的感覺,這種感覺和做針炙治療時的感覺差不多。當你做得正確,這種感覺不單在手指,而且你的小臂、大臂、腋窩都會有這種感覺。如果你做得很認真,很到位,你也會感覺到你的手掌心發熱,甚至感到掌心向外發出熱氣,也有人感到掌心向外冒風。你首先要找到這種感覺,要記住這種感覺。而且要做到一抬起兩臂、認真一做馬上就能有這種感覺;即使兩手不向上立也能找到這種感覺。逐漸減小兩臂的夾角,直到兩手平行著向前推也能找到這種感覺。則可以說你已經基本找到了練習內家拳的感覺了。練過氣功的朋友可能會稱這種感覺叫得氣,據說氣功要很長時間才能有這種感覺。你現在不是很快就有這種感覺了嗎?所以你千萬不要認為這是氣功的得氣,可以暫時理解為通絡或抻筋。
我認為練習內家拳時,不論形意、八卦、太極練習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應當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也是三派拳術形式不同其理則同的一個內容——即感覺相同。
上面這個試驗是張烈先生的原文,看出點什麼了嗎?ok!你發現沒有?這個試驗所做的不就是內家拳的要領嗎?你看是不是?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撐指漲腕這些要求都在裡頭,我忽然明白一件事,什麼樣的姿勢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是任何姿勢里只要把這些要領做正確了,才會產生內家拳的效應!所以,內家拳中無論是太極拳,還是形意拳,亦或者是八卦掌,她們的拳架是不同的,但是這些要領是一致,那麼感覺當然也是相同的了!現在,你明白內家拳為什麼能夠養身健身了吧!想想看,每天打一趟拳,那就相當於給全身做了一次整體按摩和針灸呀!那麼,所謂「內氣」其實就是內家拳身體要求正確之後的附帶效應!是內家拳的副產品
最後,做個總結:
第一,強烈的心理暗示會加快身體某個部位的新陳代謝,產生類似針灸「得氣」的效應。這就是所謂氣功的「意念」。
第二,內家拳中所謂的「內氣」其實就是身體要求正確之後的附帶效應!是內家拳的副產品!
說實話,在定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是有些猶豫的,因為我壓根就不相信什麼所謂的「內氣」,之所以將它定為「獲得內氣的途徑」主要是為了吸引眼球,呃……也就是「裝逼」!不過請你們手下留情吧!少扔些磚頭!我知道很多人都是「內氣」忠實的捍衛者,你完全可以保留你們的意見,我覺得每一項事物的發展總是有不同意見的,都有意見相左的時候。所以,我支持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拒絕謾罵和惡毒的攻擊!謝謝!
回復 收起回復 12樓2012-11-23 22:32舉報 |我也說一句
內家拳的秘密(3)伴你終生的力量
實際上內家拳最注重的就是力量訓練。就拿形意拳來說,站三體式是訓練力量的,打五行拳是訓練力量的,十二形也訓練力量的。只不過訓練的不是肌肉收縮的力量。當然咯更不是什麼「內氣」!有很多朋友問我,他們說:「阿開呀!你說肌肉收縮的力量不作為打擊的能量,又把內氣作為能量的可能性否定掉了,那麼!你說,究竟什麼樣的力量才是內家拳的能量呢?有沒有第三種呢?」的確,一直以來,內家拳界就有兩個呼聲,兩種說法,即是內氣說法和肌肉收縮說法,非此即彼!前者,將人們引入了一種玄幻的世界之中去了,雲里霧裡不知所終!而後者的最終結果就是完全否定內家拳,他們認為只有拳擊、散打、跆拳道這些現在搏擊才是最科學的!的那麼究竟有沒有第三種能量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恰恰這種力量是伴隨你一生的力量!
我有一個朋友老陳,練了二十年的太極拳,尤其擅長推手,基本上只要搭上手,人就出去了。我這個人對武術最大的愛好就是尋理趣,但是要是叫我下苦功練習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我的功夫很是稀鬆和老陳推手就從來都沒有贏過!老陳呢是個堅定的「內氣」擁護者,他認為太極拳一切的力量都來源於「內氣」,譬如:太極拳八勁中的第一個掤勁,他認為這個掤勁就是周身內氣鼓盪而產生的,進而就會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這種觀念我是不能認同的,我們時常爭論不休,有的時候甚至會爭得面紅耳赤,不過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感情!爭急了他就會說:「有本事咱們玩推手啊!只要你贏過我,我就承認你的觀點!」只要他一說這句話,我就只能把腦袋耷拉下來,沒辦法推手咱玩兒不過他呀!直到有一次,那一次我徹底的來了個大翻身……
有一天,我送孩子到游泳池去學游泳,正好碰到老陳辦事,於是我們就聊起來,聊來聊去就爭執起來,老陳又把 「有本事咱們玩推手啊!」那句話掛到嘴邊上了。我無意之中瞟了一眼游泳池突發奇想:「老陳!咱們不如到水裡玩推手這麼樣!你不是說的內氣坐著能用,躺著也可以,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夠適用嗎?在水裡應該也行吧?」為了印證我們的想法,兩隻旱鴨子脫了衣服就下了水,水剛剛好淹到我們胸腹的部位,兩個人就開始在水中推太極推手。結果,大大的出乎意料,開始的時候,老陳就被我弄得扭來扭去,最後還被我摁在水裡好幾回!,我從來沒有這麼爽過,也從來沒想過他會這麼弱癟!上了岸之後老陳就有些發傻!為什麼百試百靈的「內氣」到水裡就沒有用了呢?是什麼樣的情況阻止了「真氣」的運行呢?我也很納悶,難道水是廢掉「內氣」的「毒藥」,讓人全身發軟?是不是下次見到高手只要把水潑到他身上就行了?
我們兩個人一整個下午,就坐在那裡默默地抽煙想事情!一直到快要吃晚飯的時候,倆人同時想到了,對視一眼後說了兩個相同的字:「重力!」內家拳中很多人一直鼓吹的所謂「內功」、「內力」、「內氣」,實際上就可以用這兩個字概括掉了!這是什麼原理呢?如果,老陳依靠的是內氣,那麼在陸地上能夠以內氣打敗我,在水裡也一定可以。到了水裡之後,由於水的浮力,對雙方的體重都有極大的剋制,內家拳中利用重力的優勢就不存在了。在水裡推手的時候,全部只能依靠肌肉的力量,老陳的個子沒有我高,也沒有我健壯,我的純肌肉力量要比他大得多,所以我贏了!為了證明內家拳的這種能量就是重力,我和老陳又做了個實驗!
當一個人自己要去推翻他幾十年來固有的觀念,本身就是難以接受的東西。好在老陳也是一個比較較真兒的人。我們在老陳的本門內找到了他的一位師兄,這位師兄的身高和老陳差不多,體重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技術也差不多!倆人在平時較技的時候一般都是互有輸贏或者乾脆誰也奈何不了誰!我們帶來了沙背心,大概有五六十斤的樣子!老陳穿好沙背心之後就開始和那位師兄搭手。結果,這位師兄竟然毫無招架之力!「有如神助!」這是事後師兄對此此的評價!後來,他們之間又做了一次互換,老陳脫掉沙背心由師兄穿上,搭上手之後,這一次卻是老陳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對方功力大增,力大無窮!經過了多次反反覆復的試驗,以致換其他人來做試驗,其結果都是相同的。
至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就是:內家拳傳說中被稱之為「內氣」的神奇的力量,就是大家耳熟能詳,又被忽視的「重力」!我們用沙背心來增加了自己的體重,其實就是變相的增加了「功力」!得到這個結論之後有很多人大呼不解,還有人從心理上根本就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我們都知道,兩個體重相同的人,無論你是年輕力壯,還是年老體弱,對地面產生的壓力是相同的!我們看過空手道和跆拳道擊碎木板,據說要練很長時間或者身強力壯的人才能把它弄斷,而我們只要把它放在地上,下面墊上兩塊磚讓它懸空,只要站上去這麼一踩,就會從中間斷裂,無論你是身強力壯還是年老體弱,效果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練習內家拳的拳師到了年紀大了之後也功力不減的真正原因!
「丹田」這個詞在中國可以算得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大家都知道這是中華武術的一個專用詞。實際上,丹田一開始就是「內丹術」中的一個辭彙,是指人體的一個爐鼎,孕丹的地方,所以叫做丹田。這和武術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後來不知怎的變成武術的一個專用詞了!太極拳向來就有「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的說法,心意拳也有「力由丹田發」的說法,為什麼力是從丹田發出的呢?這和腰發有什麼不同呢?難道前輩們認為「丹田」就是儲存「內氣」的地方,「力由丹田發的」意思就是把丹田中的內氣發出來嗎?那麼「意守丹田」呢?「氣沉丹田」呢?它們又是什麼意思?
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丹田的位置,武術中丹田的位置實際上指的是,肚臍向下恥骨向上,向後與腰連線的中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腹內。從生理上來說這個位置是大小腸和膀胱所在的位置,主排泄。於力不力的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你們發現沒有,這個位置恰好是人體的「中心」位置,同時也是人體「重心」位置。我們來做個小實驗:現在你動動你的手,好!再動動腳!你發現沒有,在動手或者動腳的過程中,其他的部位是不需要參與活動的。好吧!現在你將你的丹田位置動起來!向前、向後、旋轉,喔!你發現了嗎!只要它動,其他所有的部位都要參與活動。這就是力由腰發和力由丹田發的真正含義,它們所表達的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力是從重心發出來的」! 「意守丹田」其實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重心的意思。「氣沉丹田」實際上就是全身松沉凝聚到中心的意思。
在確定「重力就是內家拳內力」這一論點的初期,我自己也曾一度表示過懷疑!因為重力的作用是向下的,怎麼可能轉移到手上再攻擊呢?後來自己翻翻初中的物理書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學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力是相互作用的,你給地球一百多斤的力,地球也會還給你相同大的反作用力,內家拳就是依靠地球對重力的反作用力來實施打擊的!根據流體力學的原理,越鬆軟的物體越利於傳導,如果我們的身體是液體,那麼這個反作用力就會一直傳到到頭上。我們在站立的時候,是需要肌肉不停收縮用力的,而每一次用力,每一次運作都會尋找支點的,全身哪一個地方肌肉處於緊張的收縮狀態,那麼這個地方就會阻礙地面反作用力的傳導!如果我們全身儘可能的放鬆,儘可能的「松沉」, 那麼地面的反作用力就會儘可能大的傳導到我們頭上,當然了必要的骨骼支撐還是需要維持的,不然怎麼站起來!
我發現有很多朋友一提到用重力打人就覺得,內家拳難道是一種力大贏力小,體重重贏體重輕的東東?進而對我所說的表示極大的懷疑!但是,恰恰相反,正是這種不依靠肌肉力量的拳術才能贏得肌肉力量大的對手,歷史上內家拳的典範都是以弱勝強的。我不否認在同樣的技術、同樣的悟性、同樣的努力、花同樣的時間,的確是體重重的贏。不過又有幾個同樣呢!之所以有這樣的懷疑是大家忽略了兩個字「技術」!你沒有掌握內家拳「鬆柔」的技術憑什麼依靠體重這種力量贏人呢?而這種技術是需要不斷的練習的,並不因為你知道了就會了,就能使用了!心知不等於身知!而內家拳最為核心的技術就是「鬆柔」!而且,它是需要你下苦功去練習的!
這就是為什麼太極拳一直強調要「大松」「大軟」的真正意義!反作用力向上傳導的原理我們知道了,那麼水平傳導就是把反作用力傳導到手臂上,這和機械液壓機的傳導原理是一樣的!我有一段時間是特別迷戀「樁功」的。而樁功就是在靜止狀態對重力反作用力傳導的一個訓練過程。我記得王薌齋先生有一個詞是描寫樁功中達到松沉境界的,叫做「玉樹掛寶衣」。 據說,當你松到一定的境界,全身的骨骼就像一棵樹,而你的皮肉放鬆得就像掛在這顆樹上的衣服。
我不知道其他人具體是一種什麼感覺,我感覺,當我們真正達到松沉境界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後頸彷彿被一根筋拉起來,一開始的時候這種感覺很是細微,漸漸地越來越清晰,而全身肌肉毫不著力,就這樣任憑它下沉,下沉和上拉形成二爭力,實際上這股所謂向上拉的力,其實就是重力的反作用力傳導到了脖子。
然後,再嘗試將它引導到手臂上,我記得楊鴻塵先生有兩個字講手臂放鬆的,叫做「捨得」,你叫我講「捨得」是什麼意思, 「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真的難講得清楚,絕對不是裝逼!有很多朋友在站樁一段時間之後,有手臂發重的感覺,師父會告訴你功力上身了。實際上,就是重力的反作用力引導到手臂之後的感覺。這時候,我們請同伴來按我們的手臂,手臂不需要用力上抬,只需要微微下落身體,當然,這種這種微微下落身體是無意識的。就可以加重這種體重反作用力的引導,我們會發現軟塌塌的手臂竟然可以輕鬆的承接對方的壓力。這就是大成拳所說的「推之不動,拉之不開,挑之不起,砸之不落」的六面爭力!站樁中還有一些微妙的東西,不過基本原理大體上就是這樣了。
我們來看王薌齋先生定義大成拳的訓練——「七妙法門」。站樁、試力、走步、發聲、發力、推手、實戰。站樁是在靜態的情況下體驗重力反作用力的引導,試力則是慢動的引導體驗,走步則是走動的時候引導體驗,以此類推,發力是快動狀態下的體驗,推手是兩個人接手狀態的體驗,實戰則是真正打鬥時候的重力引導體驗。很清楚吧!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只不過是形式不同,訓練方法其實是一樣的,著重點不同而已!還有像詠春拳道理上也差不多,只不過詠春更注重間架的調配,無論是攤手、膀手、日字沖拳還是她獨特的馬步。無一不是深含力學原理在裡面。
好了!貌似走遠了!回到正題!內家拳訓練的初步目的,就是將身體的重力傳導到手上,身體有多重,手就要有多重。你想想看,你的對手和你一接手,就彷彿一隻手把你整個人都抬起來了,他不吃力才怪呢!假如我們練得不到家,重力傳導得不夠徹底,那麼起碼也有個幾十斤吧!你看,你自己一點都不用力,而你的對手卻彷彿手上套了個幾十斤的大啞鈴,他一定會覺得你力大無窮的!手臂傳導的基本概念就是,身體是秤砣,肩是支點,手臂是槓桿,這樣對方就被你撬動起來了!明白了嗎?我記得小的時候有一種木偶玩具,有做成猴子的,也有做成小人的,下面有繩子,只要一拉下面的繩子,木偶的手和腳就會抬起來。這個和傳導原理是一樣的。
當我們手上掌握了這種力量,實際上只是這種技術的開始。我們加大的其實並不是力量而是質量,我們通過重力反作用力的原理引導到手上,實際上是提高了手的質量,讓它形成力量還缺少一種東西,那就是速度,明白了嗎?我們都知道,力量=質量*速度,你那一百多斤再加上速度那是多大的力量啊!內家拳中所謂的核心力量實際上是各個關節部位旋轉的加速度之和!這才是內家拳的核心秘密,這才是太極拳中「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的實施過程!力量如水,全身的關節是閥門,現在水有了,你所要做就是將這些閥門打開,閥門開得越大,水出得就越多,內家拳練的就是將那些生鏽的閥門添上潤滑劑,門內有所謂的抻筋拔骨,開胯、開肩,講的都是一個意思,即打開關節這個閥門!
有很多人說內家拳是無法速成的,有「太極十年不出門」的說法!實際上,內家拳比起其他拳來說是非常速成的。武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先生從學於溫縣趙堡鎮陳青萍,月余便得其精髓,而創立了武式太極拳。大家看「月余」這個詞,一個多月是何等的速成!形意拳、大成拳等等,如果遇到明師調教,不出年也有一定的成果!這裡說的是「明師」而不是「名師」!不過,不要認為「速成」就可以是一觸而就的東西!練習內家拳的關鍵就是將全身練到「鬆柔」,請注意是練到「鬆柔」,而不是鬆柔著去練。你如果刻意的去放鬆,只會軟塌塌的變成一堆爛泥,鬆柔是一種結果而不是一種手段,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內家拳不出彩的真正原因!最後依照慣例還是做個總結:
第一,內家拳中所說的內力實際上就是「重力」。具體的說,就是利用重力的反作用力引導到攻擊部位所產生的力!
第二,武術中的丹田就是人體「中心」和「重心」的位置,力由丹田發的意思就是力由重心發的意思。
第三,根據流體力學的原理,越鬆軟的物體越利於傳導,所以,內家拳練習的目的就是將身體練得「鬆柔」、「松沉」。
第四,內家拳中的核心力量實際上是各個關節部位旋轉的加速度之和。
總算將三篇《內家拳的秘密》寫完了。本來想寫4和5的,講講樁功和有關訓練的問題,想想算了,都一大把年紀的,不想再顯擺了,又不指望這個發財。不想解釋什麼,如果您對內家拳有心的話多看、多聽、多想,關鍵是多實踐。有很多問題我不想一個個回答,在這裡我只用一個小實驗作為解釋或者回答!很多問題你自己親自去試一下就會迎刃而解了!
詠春二字鉗羊馬站立,將髖關節平平往前推(整個身體有些微微後仰),斂臀提肛,日子沖拳沿著身體的中線將拳打到盡頭,停住。手臂伸直,不要彎曲,注意不能用力,特別注意肩要松,不能聳!這時候請你的同伴用掌平推你的拳頭,我們會發現紋絲不動,彷彿是千斤墜一般,而你絲毫都不用力!你再將拳頭捏緊手臂用力去和你的同伴推力相抗,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根基就會被對方推得往後退。
這個實驗不需要什麼功力,每個人都可以去做,只是讓你體驗一下,骨骼的合理間架結構,和為什麼要鬆柔,仔細體會松是什麼感覺,肌肉放鬆有是什麼感覺。讓各位知道所謂,武術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東!這個實驗不代表什麼!以後,不再解釋!
推薦閱讀:
※武學精義-內家拳理法述真(轉來的,獻給大家)! 學武雜論
※迷霧重重的武當內家拳
※內家拳之呼吸
※關於內家拳勁
※內家拳舊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