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崛起與自處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上周有關美國應繼續扮演亞太區領導角色的談話,過去幾天因被中國國內的《環球時報》高調報道為「美國應制衡中國崛起」論,其中的關鍵字眼「平衡」的句子並沒有出現在資政的講稿里,李資政是在演講後的答問中說:「再過二三十年,中國龐大的體積將使得包括日本與印度在內的整個亞洲,都不可能在分量與國力上與之抗衡,所以我們需要美國來達致一個平衡(balance)」。說美國須要留在亞洲,維持區域勢力的平衡,是李資政曾多次重複的論調,總理李顯龍也有同樣的講法,所以,對於新加坡的這點國際局勢的看法,中國政治領導、學者和媒體應該不感到陌生。
這次李資政的看法卻在中國引起廣泛和激烈的反響,其中原因就值得我們探討。
首先我們要對作為一家相當有影響力的中國《環球時報》的高調報道(應該說是「渲染」更為貼切)的作法感到狐疑。《環球時報》相關報道引述自「新加坡《南洋郵報》」這是一家不存在的報紙,相關內容其實來自一個名稱接近、摘取別人新聞為主的網站。「制衡中國」的表述是該網站譯自法新社的報道,但卻把關鍵字」balance」譯錯了。拿新加坡也沒有多少人知道的非主流網路媒體的不嚴謹報道來大作文章,一來,顯示其態度缺乏認真,沒有進一步找出新聞源頭來對照;二來,這難免令我們聯想到,莫非這份報紙是因最近中國60周年建國閱兵大典受到國際矚目而興奮過了頭,不能容忍任何令他們不爽的話。《環球時報》的作法似有挑起民族主義之嫌。
中國網民的「龐大的體積」,不須要再等二三十年,現在已是中國另一股驚人的軟力量。中國網民最新人數已超過3億,當今世界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其實,中國上自中央領導、下至地方大官小官本身都對網上的言論顧忌三分,官員、學者講話最怕在網上引來臭罵聲。網上所激起的民族主義情緒,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民族主義是個好東西,也是個壞東西,不可以隨便玩弄,對中國這樣龐大的國家尤其如此。
我們這次不是第一次領教到中國網民的力量,李顯龍總理上台之前到台灣訪問引起新、中外交風波,國人印象猶新。這次不同的是,中國官方沒有跟那些攻擊新加坡的輿論一般見識,並刻意保持一段距離,顯示中國官方對李資政那一番國際形勢的解讀能夠冷靜對待,表現出大國的風範。中國外交部高級官員昨天在回答有關問題時說,「李光耀資政是一位著名的國務活動家,也是中國的一位老朋友,他經常就一些國際課題發表他的見解。對於李光耀的見解,報紙上有各種各樣的評論,也是正常的……中國歡迎美國在亞太區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美國發揮作用也是正常的」,這一番不亢不卑,深懂「平衡」藝術的話相信是國際上所願意聽到的。
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中國在國際上牽扯到很多利益。中國領袖以及其人民須要在複雜的世界中發揮從容自若的自處和平衡之道,因其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到其國際形象。中國人,尤其是網民可能還無法適應中國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多一事,長一智,他們也會慢慢習慣的。
推薦閱讀:
※美媒發表五種預防癌症,延長壽命的超級食品,中國飲食位居榜首!
※中國古代瓷器鑒賞與收藏(100冊)『第五編』
※醫公益:美國「癌症精準醫療」走進中國
※國際時尚T台上的中國妞兒們
※韓媒:中國犧牲運動員換金牌第一 壓倒美國成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