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記上》注釋正文 第十七章
提要:1以利亞發預言警告亞哈,奉命到基立溪旁,在那裡烏鴉供養他。8以利亞奉差遣到撒勒法的寡婦那裡。17他求上帝使寡婦的兒子復活。24 那婦人信了他。
1 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
基列。以利亞的家在約旦河東的基列。他故鄉的具體位置不詳。
以利亞。《列王紀》在這裡開始了一個新的篇章,與以前的風格迥然不同。不再敘述一些君主邪惡統治冷冰冰的史實,而代之以最偉大先知激動人心的事迹記錄。這些故事既詳細又生動,飽含著屬靈的優美和道德的教訓。以利亞帶著上帝的使命走上歷史舞台,那時正值危急的關頭。罪惡的洪流掃蕩全地,如果不加遏止,將陷眾民於滅頂之災。以利亞勇敢地站立在仇敵面前,以言語和行為為上帝作見證。他或過著簡樸的隱居生活,或無畏地站在迦密山頂讓火從天上降下來並揮起正義之劍殺了巴力的眾先知。在這引人入勝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了為上帝服務的勇氣,信心,忠貞,仁愛和熱忱,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那要來的更大的以利亞(太17:10-12)。以利亞這個名字和先知的使命很相稱,它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上帝。
對亞哈說。以利亞的故事突然插了近來。沒有介紹,沒有講述先知的蒙召,也沒有記錄他早年的經歷。只是提到他的名字和他住在基列,然後就說他站在王的面前,宣布將要來臨之刑罰的嚴肅信息。在基列山的荒僻之處,以利亞的心被那掃蕩全地日甚一日的背道狂瀾所震撼。他的心靈傷痛,他的義憤激發,他懇切地禱告阻止這罪惡的潮流,如果必要,不妨降罰給人民,使他們看到自己信靠巴力的虛妄。他的禱告蒙垂聽了,以利亞奉差遣去向王宣告那要來之刑罰的驚人信息(見《先知與君王》119,120頁)。
不降露,不下雨。巴力被人崇拜為一切生命和福氣的來源,它被尊為暴風雨之神,給大地帶來雨露,使田間的植物生長。現在以色列人就要知道巴力究竟能不能帶來這些福惠。
2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
3「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但河東邊的基立溪旁。
你離開這裡。沒有時間可供耽延了,在王清醒過來,將先知拿住處死之前,他就逃跑了。耶和華指示他到約旦河谷的基立溪旁。具體位置不詳,可能在一處清靜的山谷,遠離喧囂的塵世。
4你要喝那溪里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
烏鴉。這是一個奇怪的世代,人心極其剛硬。如果人行走善道,上帝必非常神奇地彰顯自己。儘管乾旱的時間很長,但上帝能用各種手段照顧自己忠心的僕人,為要讓全國的人明白,惟有祂是上帝。
5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住在約但河東的基立溪旁。
6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里的水。
7過了些日子,溪水就幹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
以利亞對王說的話迅速應驗了。他的話一出口,天就閉塞不下雨,全地變得乾枯荒涼。王和民眾都不相信這旱災是上帝的懲罰。他們堅持認為巴力和亞斯他錄會給他們帶來維持生命的雨水。之後連基立溪也乾涸了。
8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
9「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撒勒法」與路加福音四章二十六節同)去,住在那裡;我已吩咐那裡的一個寡婦供養你。」
撒勒法。腓尼基的一座邊境城市,位於西頓西南偏南14.4公里,在推羅東北偏北21.6公里。這裡是崇拜巴力的王統治的中心地帶,以利亞奉命來到這裡受一個外邦寡婦的供養。亞哈一定想不到他居然會在此處藏身。撒勒法是個很小的村莊,就是現在的Sarafand。
10以利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到了城門,見有一個寡婦在那裡撿柴,以利亞呼叫她說:「求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
撿柴。在燃料缺乏的東方這是很常見的一幅景象。婦女和兒童走遍各處尋找一點木柴或草莖用來生火作飯。
11她去取水的時候,以利亞又呼叫她說:「也求你拿點餅來給我!」
拿點餅。是耶和華讓先知去求餅的。祂最清楚當時的情況——寡婦的貧窮和先知對於食物的需要。寡婦自己尚且處在極大的需要之中,她會把她自己的兒子僅有的一點食物給一個陌生人嗎?
12她說:「我指著永生耶和華你的上帝起誓,我沒有餅,壇內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點油;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作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
13以利亞對她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作吧!只要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
先為我作。這個要求是信心的試驗。那個寡婦剛剛解釋了自己經濟上的困境。她微薄的糧食馬上就要告罄,僅僅夠給她和她的兒子做一點吃的,隨後等待他們的就是飢餓。
14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壇內的面必不減少,瓶里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
伴隨著要求的還有應許。以利亞告訴她,她的付出會帶來福氣。上帝向她指出,她將得到的比她給先知的要多得多。她承受了這個考驗並得到豐盛的回報。
15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她和她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
吃了許多日子。她有吃的是因為她相信上帝的應許,而她周圍千萬相信巴力的人卻都在挨餓。當施捨的呼召發出時,她所有的只夠自己和兒子一餐飯。但當她付出之後,她就有足夠的糧食滿足自己和全家,包括先知在內好多日子。她因著信得了生命和福氣。「有施散的,卻更增添」(箴11:24)。
16壇內的面果不減少,瓶里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
不減少。上帝的府庫決不缺乏。耶和華是一切福惠的泉源。那些學會依靠祂的人在今生也能得到豐滿的喜樂和福惠,而藐視祂恩典的人卻無所得(太6:25,33)。
17這事以後,作那家主母的婦人,她兒子病了;病得甚重,以致身無氣息。
病了。那個寡婦有上帝同在與祝福的充分憑據,但她的兒子還是病了。痛苦和死亡臨到惡人,也臨到義人。儘管一個人獻身服侍上帝殷勤努力,但失望和哀傷,痛苦和離別還是會有的。
18婦人對以利亞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上帝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
神人。這個稱呼表明婦人相信上帝並相信以利亞是祂的先知。一個腓尼基婦人能說出這樣的話表現了她極大的信心。即使在以利亞到來之前,她也「是相信真神的,並且已經遵照她所能看到的一點亮光而實行」(《先知與君王》129頁)。在以色列人轉離上帝而去拜巴力的時候,一個信奉巴力國家的婦人卻表現了她對以色列上帝的信心。在最無希望的土地上撒的種子也能結出恩典的果實來。
想念。這句話表現了一顆傷痛的心已經失去了理智。以利亞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是歡樂和生命而不是痛苦和死亡。她在痛苦中就將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先知的到來聯繫起來,感到這刑罰是她自己生活中的罪造成的。先知的出現讓她對自己的罪深感自責並將她的不幸看作從上帝而來的刑罰。
19以利亞對她說:「把你兒子交給我。」以利亞就從婦人懷中將孩子接過來,抱到他所住的樓中,放在自己的床上,
20就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裡,你就降禍與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
這個事例告訴上帝的兒女面對死亡該如何向祂呼求。「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
21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上帝啊,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
伏在孩子的身上。這不代表先知採用什麼自然的手段使孩子復活。只有賜生命的上帝能使人復活。以利亞懇切地祈求上帝使這個孩子的生命重新回到他的體內。
靈魂。希伯來文nephesh。在《舊約》中出現七百多次,有各種譯法,如「靈魂」(創2:7;12:5等等),「活物」(創1:21,24;2:19;利11:46等),「人口」(創14:21;書20:9;耶43:6等),「生命」(創9:4;出4:19;書2:14等),「死人」(利19:28;民9:6,7,10等),「自己」(利11:43;王上19:4;賽46:2等),還有其它多種譯法。在所有的譯法中,最適合本節的應該是「生命。」譯成「靈魂」會產生誤導並傳遞出一種錯誤的觀念:即有一種能脫離人的身體而永遠獨立存在的有意識的實體。nephesh沒有這樣的意思。它出現七百多次,沒有一次是這種意思或是有一點點這方面的暗示。沒有一次nephesh被稱為不朽的。聖經的譯者在其它一百一十九處都將其翻譯為「生命,」在這裡同樣是合適的。一個顯著的例子是王上19:4,以利亞呼喊說:「耶和華啊,求你取我的性命[希伯來文nephesh]。」譯者在這裡正確地運用了「生命」一詞。關於這個問題,詳見創35:18注釋。
22耶和華應允以利亞的話,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他就活了。
通過信心的禱告,「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來11:35)。這個神跡是在以色列和世界歷史的危急關頭施行的,當時人類對上帝的信心正在減退。人們將自然的力量看作生命和醫治的源頭。他們需要將自己的注意轉向上帝,學習是祂賜人生命,惟有祂的力量不僅能醫治病人還能使死人復活。這樣的神跡是不可能保守秘密的。原來這裡還有巴力絕對做不到的事情。當人們得知上帝的權能使寡婦的兒子從死里復活了,巴力的勢力就開始崩潰。
23以利亞將孩子從樓上抱下來,進屋子交給他母親,說:「看哪,你的兒子活了!」
你的兒子活了。多少位母親刺痛的心靈渴望聽到這樣的話啊!這位母親現在聽到的令她喜樂的話語,許多母親憑著信心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聽到。這位撒勒法的寡婦,由於她的信心和好客,有多麼意想不到的福氣和恩惠臨到她身上啊!她把自己和兒子最後一點食物給了先知並在自己簡陋的家中為先知騰出一方棲身之地,作為回報,她的兒子死而復生了。「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太10:41;另見賽58:10,11)。
24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
我知道。這位寡婦最出乎尋常地肯定了耶和華話語的可靠性。上帝已照祂的應許給她實現。上帝的應許總是確實的。上帝的兒女都應該緊握祂的應許而毫不動搖,「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來10:23)。即使上帝不為我們行這樣的神跡,就像古時祂為撒勒法的寡婦所行的,祂的兒女也有千種萬種辦法知道祂的話是信實的。如今上帝依然是良善的,有能力的,並樂意供給我們一切的需要,就象祂對撒勒法的寡婦那樣(見太6:25-34)。
推薦閱讀:
※紫陽真人悟真篇注釋(正統道藏本)
※《孟子》原文、注釋、譯文及解讀
※《靈城精義》注釋13 [南唐] 何溥 撰
※三命通會注釋—卷八—上、下
TAG:注釋 |